滤泡滤泡性淋巴瘤治疗2级三期,观察最长可等多长时间才治疗

滤泡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我刚看完觉得不错很有收获,介绍给朋友们! -
华夏病理网论坛
共1页/1条&首&上1下&尾&跳
回复:2 阅读:3480
滤泡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我刚看完觉得不错很有收获,介绍给朋友们!
帖子:1578
经验:6121
注册时间:
楼主 发表于
&&&&&&&&&&&&&&&&&&&&&&&&&&&&&&&&&&&&&&&&&&&&&滤泡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 有很多不同的病理分型,各型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常见类型,在我国约占NHL的10%,欧美占NHL的25%~45%。FL是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的恶性度较低的B细胞,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70%,但是30%~50%的患者可转化为侵袭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从而影响预后。现将FL的组织形态学、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对FL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 &&& 1& FL的组织形态学特征  淋巴结发生的FL,诊断主要依靠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FL来源于成熟B细胞滤泡生发中心细胞,瘤细胞呈结节状或滤泡状分布,部分可以弥漫,肿瘤性滤泡比正常滤泡稍大,缺乏外套层。瘤细胞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混合组成,小和中等大小细胞核不规则,有裂沟,胞质少而淡染,大细胞核可呈泡状。根据修正的欧洲美国分类(revised EuropeanAmerican lymphoma classification,REAL)和2001年WHO分类,在不同的滤泡内观察10个不同的高倍视野,FL分为Ⅰ级(小细胞为主,即中心母细胞数每高倍视野0~5个)、Ⅱ级(大小细胞混合,中心母细胞数每高倍视野6~15个)和Ⅲ级(大细胞为主,中心母细胞数每高倍视野&15个)3级。Ⅰ级和Ⅱ级属低度恶性肿瘤;Ⅲ级具有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的倾向,属中度恶性肿瘤。WHO分类根据有无中心细胞将Ⅲ级分为Ⅲa(有中心细胞)和Ⅲb(无中心细胞),两者临床特征相似,含有浸润成分者预后较差。Hans等研究了107例Ⅲa级、53例Ⅲb级和30例大裂细胞型FL,发现他们在临床特征、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瘤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上无明显差异,但含浸润成分>50%者预后差(OS:P=0.0037, EFS:P=0.012)。目前认为FL肿瘤细胞浸润扩散的形态学机制是肿瘤细胞增长保持滤泡模式,肿瘤细胞在滤泡间大量迁移,其克隆扩增依赖滤泡微环境。儿童FL发病率极低,睾丸部位多见,74%的儿童FL组织分级较高,镜下核分裂相多,凋亡细胞多。其临床进展缓慢,治疗困难,复发率高。此外,还有一个临床罕见的亚型是富于浆细胞分化的FL,其基本形态是大量增生的不同分化阶段的浆细胞或浆样细胞呈滤泡样生长。Keith等研究188例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follicular center cell lymphoma,FCCL)发现,其中17例(9%)有大量的浆细胞。Vago等也报道了1例FCCL伴明显浆细胞分化,同时伴有丙种球蛋白血症,而且外周血可见瘤细胞。通常细胞成熟障碍是肿瘤细胞的特点,而FL伴明显浆细胞分化是一个反常的特例,其原因至今不明。一般情况下,浆细胞分化被认为是反应性滤泡型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的一个特征,因此在鉴别诊断FL与RLH时应注意这一点。&&& 2&& 细胞分子遗传学  改变FL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主要有染色体异位、BCL2、BCL6、CMYC等基因改变。染色体分析表明,80%~90%的FL可检测到染色体异位,最常见的是t(14;18)(q32;q21),分别涉及到BCL2、BCL6、CMYC等基因。Fenton 等认为染色体异位是由于生发中心B细胞IgH类别转换时异常重组形成,从而提示FL是起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FL的瘤细胞分化程度与染色体易位发生有一定关系,Ott等研究了89例FL患者,A组(FL Ⅲa与Ⅰ、Ⅱ级患者)84%出现t(14;18)(q32;q21),B组(FLⅢb伴或不伴DLBCL)仅13%,差异具有显著性,且A组BCL2和CD10抗原表达明显高于B组,这可能会影响到两组的治疗和预后。FL染色体改变存在3种情况[9]:有t(14;18)而无3q27改变、既无t(14;18)又无3q27改变、有3q27改变而无t(14;18)。FL发生部位也会影响到染色体异位,原发淋巴结FL Ⅰ级大部分(8/9)有t(14;18) ,皮肤FL无t(14;18)(0/16),但转移到皮肤的FL一半(2/4)存在t(14;18),这种差异可能就是皮肤FL的预后较好但复发率较高的基础。& BCL2基因家族(BCLX、BCLXL)是抗细胞凋亡的重要因子,70%~95%的FL可出现BCL2基因重排。Zhao等研究27例FL发现,BCLXL在肿瘤性滤泡中过度表达,且凋亡细胞数减少,而10例RLH生发中心不表达BCLXL,说明BCLXL具鉴别诊断意义,且BCLXL的过表达与凋亡细胞数减少、多部位结外侵犯、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dex,IPI)高危和总体生存期缩短有关。因此可以将BCLXL的表达水平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Cong等研究发现,生发中心含有中心细胞的滤泡BCL2阳性而周围大部分滤泡BCL2阴性,阳性滤泡80%具有单克隆IgH基因重排,而阴性滤泡呈多克隆模式。进一步对18例具有单克隆IgH基因重排者研究发现,8例明确诊断为FL,从而表明具有BCL2阳性滤泡且有单克隆IgH基因重排者,可能是生发中心原发的滤泡早期克隆的原发FL,也可能是肿瘤发展的早期阶段,诊断时应注意。 FL中BCL2蛋白高表达与体细胞高频突变及IgV基因重排有关。Zhu等[13]研究发现,异常糖基化位点在FL中占79%(55/70),而在正常细胞只占9%(7/75)(P&0.001)。体细胞基因突变在IgV区获得潜在糖基化位点是FL的一个重要特点,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Aarts等对FL的IgVH基因进行了分析,发现B细胞受体(Bcell receptor,BCR)选择性结合及持续的体细胞高频突变导致了亚克隆选择而不是亚克隆进化,提示了BCR在一些FL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对在疾病发生过程中抗原诱导BCR成熟的理论提出了挑战,有待于对FL发生发展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Kobrin等对60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FL进行研究,发现了异常免疫球蛋白第二重链IgV基因重排重链CDRⅢ的片段缺失或插入变异,通过IgH酶解图谱分析显示了2个等位显性的CDRⅢH编码序列,CDRⅢ呈现双重的V→DJ重排,而且CDRⅢH变异在肿瘤滤泡分离出的细胞中表达,并且每个CDRⅢH变异能够放大和编码1个功能性的VH基因,从而提示IgV基因重排和重链CDRⅢ异常在F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儿童FL可缺乏BCL2基因重排和蛋白表达。Pileri等报道了1例4岁儿童睾丸FL缺乏BCL2基因重排、BCL2蛋白表达和p53基因突变,同时伴有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高甲基化,因此诊断儿童FL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参数。Lorsbach等的研究也发现,儿童FL BCL2的表达比例比成人FL低,且BCL2阳性在年龄较小的儿童少见,而在年龄稍大(&12岁)的儿童中并不少见,但是CD43阳性比例比成人高。儿童FL缺乏BCL2的表达,表明了儿童FL与成人FL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Lossos等研究发现,CMYC基因重排是FL易向DLBCL转变的重要原因,CMYC基因表达不同,引起的临床行为也不同。&&& 3&& 免疫表型的改变  FL瘤细胞通常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CD19、CD20、CD22、CD79a 和SIg,单一型轻链(κ/λ)以及生发中心特异性标志物BCL2、BCL6、CD10等抗原。75%~100%的FL瘤细胞表达BCL2,其中WHO Ⅰ级表达最高;CD10表达占60%左右,大多瘤细胞表达BCL6 抗原,而反应性滤泡不表达BCL2和BCL6。Dogan等[18]研究了50例FL,78%(39/50)表达CD10,94.44%(34/36)表达BCL6,CD10和BCL6的表达部位在滤泡和滤泡间的肿瘤性B细胞,因此在鉴别肿瘤性滤泡和反应性滤泡时BCL2、BCL6和CD10具有重要价值。&&& 4& 鉴别诊断  鉴于FL组织形态学容易与RLH和其他类型的淋巴瘤如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型、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等混淆,应作进一步的鉴别诊断。&&& 4.1& RLHRLH发病年龄轻,老人罕见;从形态上看,RLH的淋巴结结构基本存在,滤泡形态大小不规则,有淋巴细胞套,生发中心内细胞极性存在,滤泡周围的网状纤维无受压现象,滤泡内吞噬现象明显,中心细胞局限在滤泡;免疫组化显示滤泡内BCL2、BCL6和CD10抗原表达呈阴性,IgH/L基因重排(-)。而FL患者常见于中年人;部分淋巴结受累或破坏,滤泡形态大小比较一致,淋巴细胞套缺乏或不完整,生发中心内细胞极性缺乏,滤泡周围的网状纤维受压,滤泡内吞噬现象少见;IgH/L基因重排(+),BCL2(+/-),BCL6(+和CD10(+)。&&& 4.2&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型 尽管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型与FL来源不同,但在形态学上仍有相互覆盖的地方。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型是结外低度中最常见的一型,淋巴结累及者少见,不少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感染病史;形态学上,瘤细胞呈滤泡周围生长排列,有单核样B细胞夹杂,伴淋巴上皮样病变;免疫学上,CD10呈阴性。Leval等[19]研究了10例皮肤FL和8例皮肤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Bcell lymphoma of extranodal marginal zone,MZL),前者100%表达BCL6,70%表达CD10和90%表达BCL2,后者BCL6、CD10(-),100%表达BCL2。因此BCL6、CD10和BCL2三者联合可以鉴别。&&& 4.3& MCLMCL主要应与FL Ⅰ级相鉴别。MCL可能来自滤泡淋巴细胞套区B淋巴细胞,以老年男性患者多见,就诊时晚期多,一般被认为属中度恶性淋巴瘤;形态上瘤细胞有肯定的套区排列,瘤细胞核中、小不规则形,无中心母细胞样瘤细胞;免疫学上,套细胞示CD5(+)、CD10(-)、CyclinD1(+)。而FL Ⅰ级的瘤细胞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混合组成,常呈CD10(+)、CD5(-)。&&& 4.4& 其他FL除了与上述疾病鉴别以外,还应注意与AIDS相关淋巴结病、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伴结节状排列等鉴别。AIDS相关淋巴结病,增生的滤泡内树突网状细胞网络常破裂,有小血管进入生发中心,生发中心内有多核巨细胞,滤泡旁常有多量单核样B细胞增生,生发中心内有明显的吞噬现象,细胞可有极性分布。NLPHL的结节大且周界模糊,RS细胞周围由CD57(+)的T小淋巴细胞花环状包绕。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瘤细胞免疫表型呈TdT(+)、CD99(+),多数表达T细胞表型。总之,FL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应综合考虑组织形态学改变、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免疫表型的改变及临床特点,才能达到准确诊断FL的目的。&
标签:病理 病理诊断
我喜欢春天,更喜欢华夏病理网
添加参考诊断×参考诊断&&
注册时间:
1 楼 &&&发表于 14:33:24|
&很全面的小B细胞淋巴瘤鉴别,学习 学习,谢谢。
学习 学习了
努力学习,虚心学习,向前辈们学习。
回复:2 阅读:3480
共1页/1条&首&上1下&尾&跳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您最多可输入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按内容按会员乘电梯滤泡淋巴瘤诊疗快速上手指南
作者:小狐狸不喝酒
疾病概述和临床表现滤泡淋巴瘤(FL)是欧美第二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其发生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35%,惰性淋巴瘤 70%。诊断时中位年龄为 65 岁。正常生发中心 B 细胞恶变导致 FL 发生。近 85% 的 FL 病人存在 t(14;18),使得抑制凋亡蛋白 BCL-2 过表达。但 FL 的发生仍然是多基因突变事件所致。FL 主要表现为多年的此消彼长的无症状淋巴结肿大。70% 病人可有骨髓累及,而其他器官受累不常见。低于 20% 的病人伴有 B 症状和 LDH 升高。肠道累及是该病特有的表现,通常出现在疾病早期,预后较好。诊断肿瘤细胞由中心细胞(小到中体积细胞)和中心母细胞(大细胞)混合组成。中心母细胞增多导致肿瘤侵袭性增加。WHO 依据高倍视野下中心母细胞数量进行分期:0-5 个为Ⅰ期,6-15 个为Ⅱ期,大于 15 个为Ⅲ期。出现中心细胞为Ⅲa 期,出现成片中心母细胞为Ⅲb 期。FL 表达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CD19,CD20,CD10 和 BCL-6。CD5 和 CD23 阴性。所有病例因 t(14;18)而过表达 BCL-2。10-70% 的病人由 FL 转化成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与淋巴结迅速肿大,结外受累(包括骨髓),B 症状和血清 LDH 升高有关。预后利妥昔单抗的应用显著提高了 FL 病人的总生存率。用 FL 国际预后指数(FLIPI)和肿瘤分期评估 FL 预后。FLIPI2 是修改版本,实效性还不确定。GELF 标准是另外一个危险分层模型(表 1)。FL 分期有一定评估预后意义。1 期和 2 期病人治疗上没有差别,而分子基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导致Ⅲa 期为惰性淋巴瘤,而Ⅲb 期为侵袭性疾病。Ⅲb 期的治疗更接近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但相比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Ⅲb 期 FL 复发率较高,但生存期更长。应用蒽环类化疗药并没有获益。FL 预后评分
FLIPI年龄&60;血清 LDH& 正常;血红蛋白&12&4 个FLIPI2年龄&60;骨髓受累;血红蛋白&12 g/dl;受累最大淋巴结直径超过 6 cm;血清β2-微球蛋白高于正常上限高肿瘤负荷的 GELF 标准任何受累部位&7 cm;3 个或 3 个以上受累大于 3 cm;B 症状;脾过脐线;消瘦症状;胸膜或腹膜渗出(5000 肿瘤细胞/mm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1000/mm3;血小板计数&100000/mm3治疗早期:局部受累的 FL 考虑应用放疗治疗,24 Gy 为最有效的剂量。但美国很多Ⅰ期病人未接受放疗。放疗后的辅助化疗未增加获益。对于Ⅱ期病人,观察病情是合理的选择。晚期: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处于晚期。没有症状的 FL 患者无需立即治疗,只有出现有症状的淋巴结肿大,器官损伤,B 症状,结外症状和粒细胞减少才需要治疗。许多临床试验提示利妥昔单抗+化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有效的时间和延长总生存期。R-FM,R-CHOP 在 3 年 PFS 和 TTF 中优于 R-CVP,但 OS 没有区别。惰性 NHL 转化为侵袭性类型治疗方案为 CHOP 样方案及自体干细胞移植以获得 CR。治疗复发 FL: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提高了治疗复发 FL 的效果。单一部位复发的 FL,放疗(总剂量 4 Gy)效果好。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仍不明确。新药:新研制的单克隆抗体,基因疫苗,免疫调节剂及激酶抑制剂对一部分 FL 有一定效果。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淋巴瘤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早期滤泡淋巴瘤的放疗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早期滤泡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常见亚型,近年发病有上升趋势,其具有病程进展慢、生存期长、患者情况一般状况好、无明显不适症状、病变局限的特点。在治疗上可分为:单纯放疗、免疫治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综合治疗和随访观察。本次课程,马老师将为我们带来早期滤泡淋巴瘤的放疗的相关知识。
讲课专家:马学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射治疗科
主讲题目:早期滤泡淋巴瘤的放疗
讲课时间:日 19:30-20:10(周日)
下载“医生站”App后,进入直播页面报名听课。错过直播没关系,直播结束后48小时内课程将发布在“视频”栏目,您可以随时在线观看,还可以离线下载。
如何下载医生站?
按住图中二维码3秒钟,识别二维码后,按提示步骤下载并安装。
马学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射治疗科 副主任医师
马学军,医学博士,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副主任医师。曾赴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和德国海德堡粒子治疗中心学习进修。目前主要专注于恶性淋巴瘤、泌尿系统肿瘤、乳腺癌等的放射治疗。现任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放射肿瘤学》等杂志编委。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爸爸56岁,从第一次做病理会诊到今天历时2个多月了,今天终于在高子芬教授那确诊为滤泡性淋巴瘤2级. 这2个月里各种上网搜资料,各种胡思乱想,各种动不动就会流眼泪. 现在坚定了一点我要和爸爸一起面对淋巴瘤,开始持久战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在论坛学了不少经验,谢谢大家. 虽然还没开始治疗,就目前自己的经历想分享一些经验给大家
  爸爸10年年底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去医院检查
医生说没关系.后来逐渐增大,于11年4月底切除肿大淋巴结,做病理没能确诊,换了两家医院之后.到医科院肿瘤医院(潘家园)做第3次病理会诊,结果说考虑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结可能大.在潘家园肿瘤医院医生建议下,又做了分子病理.结果提示:显示B细胞受体克隆性重排,未显示BCL2-IGH重排.
大夫看了说可能是淋巴瘤,也可能不是.
这是什么答案  
2个月的医院奔波终于知道挂专家号也太难了,不满意之前大夫的结论,想多找几个大夫看看.好不容易挂上潘家园肿瘤医院的专家号,三两句话就给打发了,让我挂第2天的淋巴瘤综合门诊. 第2天综合门诊的化放疗大夫说目前情况看不建议化放疗,让我们去找北医三院的高子芬教授.  
折腾了一个多月,花的钱不说,真的很怕耽误病情,幸好滤泡淋巴瘤是惰性淋巴瘤.  
总结点个人经验,淋巴瘤是不好确诊,但是找对地方真的可以少走弯路. 个人感觉北京肿瘤医院,定慧寺那个比潘家园肿瘤医院好很多,就淋巴瘤这块来说.  开始没确诊时在网上问了朱军大夫很多问题,他解释的特别好,真的很感谢.去挂宋玉琴大夫的号,她直接就让我找高子芬教授看,并且把这个病情说的很详细,考虑病人的各方面问题.如果我一开始来定慧寺这个肿瘤医院就好了,至少节约1个月时间.   
做病理比较好的有北医三院高子芬教授和友谊医院周小鸽教授,这个信息我辗转了接近2个月才知道,开始网上也没搜到 哎
  然后想请教一些高人, 我爸爸目前情况已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2级,但是全身无症状.做CT均为淋巴结肿大. 有些大夫说可以不采取治疗观察,有些大夫说只放疗就可以. 大家有类似经验吗?这种情况采取什么治疗方案比较好呢?
从目前情况看能否治愈呢
如果早期的话  
  我爸爸也是刚刚确诊是淋巴结滤泡性淋巴瘤1型,医生说要化疗,他是有症状的,肝脾肿大等,现在快要化疗了,我妈妈让我在网上查查,是在化疗前还是在化疗后吃些补品(如:冬虫夏草,燕窝等)。希望知道的朋友们给点建议!谢谢~~
  @woswoyiyi
23:12:00    我爸爸也是刚刚确诊是淋巴结滤泡性淋巴瘤1型,医生说要化疗,他是有症状的,肝脾肿大等,现在快要化疗了,我妈妈让我在网上查查,是在化疗前还是在化疗后吃些补品(如:冬虫夏草,燕窝等)。希望知道的朋友们给点建议!谢谢~~   -----------------------------  顶起来
  @woswoyiyi
23:12:00    -----------------------------  我的建议是不要刻意的去补, 正常的饮食增加一些营养就可以了, 肿瘤病人既不能吃得太好,也不能吃得不好, 还有些中国人称的&发物&不要吃,最典型的就是牛羊肉,鸡肉,鲫鱼,无鳞鱼,虾等,还有鸡蛋要少吃.   化疗药不是那么可怕,常规的CHOP方案病人都能耐受,反应不是很大,但你要急着看治疗效果,加上医生鼓动,很可能用些昂贵的药,如美罗华,还有其它一些什么的,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副反应,肿瘤是小了,但肺呀肝呀损坏了你是看不到的.  耐心的治疗,不要急着想治愈,只要能稳住病情不恶化就是有效果, 有条件的话,化疗后的辅助治疗每天打一瓶参芪注射液,160块一瓶,偶尔打点香菇多糖,比吃虫草好. 我妈住了两个月医院,胃淋巴瘤,打了大约60瓶参芪注射液,说是进了医保,但也不知道最后报不报(先垫钱,再到社保局报销的那种).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