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目前仪器分析方法分类法白细胞分类主要有哪些方法

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学比较_李筱梅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2页
分泌ET 增加。
总之, 血浆ET 浓度24h 内动态观察, 可进一步明确导致脑血栓的多种致病因素之间的关
系, 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脑血栓的发病。研究表明, 对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除选用降压药和降糖药外, 还可根据血浆ET 浓度变化, 适时预防性使用Ca 2+
拮抗剂, 这对防止脑血栓的发生或控制脑血栓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Yanag isawa M , K urihara H . A novel po tent vasocn -strictor peptide produced by v ascuiar endo thelial cells [J ]. Nature , 1-415.
[2] Argentino C , T oni D , Rasura M , et al . Cireadian
variation in the fregueney of ischemic stroke [J ]. Stroke , -389.
[3] Ziv L , Fleminger G , Djaldetti R , et al . I ncreased
plasma endothelin in acute ischmic stroke [J ]. Stroke ,
[4] M asaki T , Kimeura S , Yanagisawa M , et al . M olecu -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 of endothelin regulation [J ]. Circulation , 7-1468.
[5] 吕建强, 韩仲岩, 孙 波, 等. 血液流变学指标24小
时动态观察与缺血性中风发病关系[J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5.
[6] M ichael W , M illar -charles N . Circadian varia tio n of
blood -pressure [J ]. The Lancet , -797. [7] Toiler G H , Brezinski D , Scheater AL , et al . Con -cuming increase in platele t aggregability and the risk of myo cardial infarction and sudder cardiar death [J ]. N Engl J Med , 14-1518.
[8] A ngleton P , Chandler WL , Schmer G , et al . Diurnal
rariation of tissue -ty pe plasminogen activ ato r and its rapid inhibitor (PAI -1) [J ]. Circula tio n , -106.
(收稿日期:)
(本文编辑:龚晓霖)
文章编号:04) 02-0100-02   中图分类号:R446. 11   文献标识码:B
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学比较
李筱梅,  杨玉宝,  李承文,  程志忠,  付 津,  贡金英,  付秋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天津300020)
  关键词:白细胞分类计数; 方法学比较; 方法学差异
, , , 学士, ,   白细胞分类计数有着广泛的临床意义, 是临床血液学检验中的常规项目。为了探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人工显微镜检测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学差异, 我们进行了仪器法与镜检法的白细胞分类结果比较。
一、材料和方法
1. 标本来源 101名查体合格的献血者, 85例我院诊断明确的各类血液病住院患者。
2. 仪器与试剂 使用日本Sy smex SE -900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试剂与质控物均为与仪器配套的原装进口产品。
3. 仪器法 采取受试者静脉血2ml , 注入美国BD 公司生产EDT A -K 2真空抗凝管中, 轻轻颠倒混匀20次。在室温25°C 下3h 内检测完毕。献血员每批检测前、中、后用中值全血质控物质控, 患者每批检测前、中、后均用高、中、低值全血质控物进行质控。
4. 镜检法 对受试者(101名献血员, 85例患者) 采血后, 分别推制厚薄适宜的血片4张, 用瑞特染色法染片。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检验人员4人, 在油镜下计数白细胞。献血员每张血片数细胞200个, 患者每张血片数细胞100个, 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后, 求出4人检查4张血片各类细胞所占比例的平均值[1]。
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1. 0软件进行配对t 检验,
幼稚细胞检出率用χ2
检验。以人工显微镜检查为标准,
与仪器法进行比较。
101名献血员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百分率, 镜检法明显高于仪器法(P &0. 001) , 其余3种细胞镜检法均明显低于仪器法(P &0. 001) 。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2种方法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0. 911、0. 920、0. 918, 见表1。
(下转第103页)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细胞库/细胞培养
ELISA试剂盒
实验室仪器/设备
原辅料包材
体外检测试剂
血涂片制作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涂片制作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6647
目的与原理 了解各种类型白细胞的形态特征,掌握血涂片制作方法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进行不同鱼类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细胞形态特征、变形率等的观察。
白细胞依据其形状、染色颗粒、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形状大小可以进行分类。通常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细胞浆中有无特殊的嗜色颗粒,将其分成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颗粒细胞又依据所含颗粒对染色剂反应特性,被区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细胞则分成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有较强的吞噬能力,能将侵入机体的微生物消灭掉,并可参与免疫复合物和坏死组织的清除工作。嗜酸性粒细胞的细胞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吞噬能力与中性粒细胞相当或稍弱,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此外,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炎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如组织胺、肝素和5-羟色胺等,当抗原-抗体发生反应时,或机体在寒冷环境中时,都能引起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织胺和肝素。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壁进入组织,变成巨噬细胞,可对抗组织内的致病物,各种细菌和病毒。
淋巴细胞有免疫功能,对异己构型的物质具有杀灭和消除作用。 各种白细胞必须经过染色,才易于区分其类别。常用者为瑞氏(Wright’s)染色法和姬姆萨(Giemsa)染色法。
试剂与器材 试剂:
染色液的配制:
姬姆萨(Giemsa)染液的配制
(1)原液配制
Giemsa 粉剂 0.8 g
甘油(医用) 50 ml
甲醇 50 ml
将Giemsa粉剂溶于甲醇中,在乳钵中充分研磨,溶解后再加甘油,混合均匀,置于37~40℃温箱内8~12h,过滤,装入棕色试剂瓶内,密封保存备用。
(2)稀释液
临用时取Giemsa原液5ml,加磷酸盐缓冲液(pH6.4~6.8)50 ml,即为Giemsa稀释液。
(3)pH6.4~6.8磷酸盐缓冲液
取磷酸二氢钾(无水)0.3g,磷酸氢二钠(无水)0.2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调整pH至6.4~6.8,加水至1000ml。
瑞氏(Wright′s)染液的配制
(1)原液配制
瑞氏染料粉剂 0.1g
纯甲醇 60 ml
(2)配制步骤:
① 将瑞氏染料粉放人乳钵内,加少量甲醇研磨。
② 将已溶解的染料倒入洁净的玻璃瓶内,剩下未溶解的染料再加入少量甲醇进行研磨,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全部染料溶解为止。
③ 装入玻璃瓶内密封,在室温下保存一周即可使用。
④ 新鲜配制的染料偏碱性,放置后呈酸性,染液储存时间越久,染色愈好。
显微镜,香柏油,载玻片,盖玻片,玻片水平支架,采血针或注射器,计数器,小滴管,蜡笔,消毒棉球,瑞氏染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姬姆萨染液,蒸馏水。
血涂片的制作:取一滴血(采血方法见实验49),滴于洁净无油脂的玻片一端。左手持玻片,右手再取边缘光滑的另一玻片作为推片。将推片边缘置于血滴前方,然后向后拉,当与血滴接触后,血即均匀附在二玻片之间。此后以二玻片约呈30—45度的角度平稳地向前推至玻片另一端(图一)。推时角度要一致,用力应均匀,即推出均匀的血膜(血膜不可过厚、过薄)。将制好的血涂片晾干,不可加热。
血涂片的染色步骤:
(1)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各划一道线,以免染料外溢,置涂片于水平的支架上。
(2)用小滴管将瑞氏染液滴于涂片上,并盖满划出的涂片部分固定约半分钟。
(3)用小滴管再加1.5倍缓冲液或姬姆萨(Glemsa)染液,轻轻摇动,并轻吹液体使染色液与缓冲液混合均匀,静置5~10分钟。
(4)用蒸馏水冲洗(如自来水的pH值稳定于7.2左右时亦可代用)。冲洗血膜时应将玻璃片持平,冲洗后斜置血涂片于空气中干燥。或先用滤纸吸取水分迅速干燥,即可镜检。
白细胞分类计数:先用低倍镜检查涂片及染色是否均匀。然后加一滴香柏油于血膜厚薄均匀处(一般在体尾交界处),在油镜下由此处开始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计数移动时避免重复。根据所见到的100个白细胞,记录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例如:嗜中性白细胞分数(%)=计数嗜中性白细胞个数/计数总白细胞个数×100%。
图一、血涂片制备示意图
红细胞呈桔红色;中性粒细胞核为蓝紫色,颗粒呈蓝紫至紫红色;嗜酸性粒细胞颗粒呈鲜红至桔红色;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呈深蓝紫色;淋巴细胞核呈深蓝紫色,胞质呈天蓝色;单核细胞核呈浅紫色,胞质呈灰蓝色。
显微镜法白细胞分类是经典、传统的血细胞分类法,目前还无任何仪器可以完全取代。它能够准确地根据细胞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并可及时发现异常细胞。血液分析仪进行细胞分类主要是从细胞的体积大小、细胞核形、细胞化学染色等方面进行检测,检测速度快,分析细胞多,适宜于大批量标本的分析。对其检测出来的异常标本,要准确识别细胞类别及确认病理改变还必须以显微镜检查为准。
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不同种类白细胞数目波动较大。如运动、寒冷、消化期、繁殖期等,此外,在机体失血、剧痛、急性炎症、慢性炎症等病理状态下,白细胞也增多。例如,急性感染、急性中毒、严重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中性粒细胞增多;某些病毒、细菌感染、某些慢性感染时,淋巴细胞数量增多。
所用玻片必须干净,无油污。
如染色太浅,可按照原来步骤重染;染色太深或有沉淀物则可用甲醇脱色后重染。
如白细胞核为天蓝色则染色时间过短。如红细胞呈紫红色,表示染色时间过长。
染色时切勿使染液干涸,否则发生不易去掉的沉淀。
冲洗时不可先倾倒染色,应先轻轻摇动玻片,缓慢加水使沉渣泛起,然后再用水冲洗。
水冲洗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脱色。
相关实验方法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试剂(盒)
丁香通采购热线:400-
Copyright (C)
DXY All Rights Reserved.肿瘤病友社区
消化系统区 乳腺区 内分泌系统区
呼吸系统区 泌尿和生殖系统区 脑部区
糖尿病病友社区
糖尿病病友讨论区
糖尿病并发症区
血细胞计数仪给出的白细胞分类有什么特点?
血细胞计数仪给出的白细胞分类有什么特点?
副主任技师&&|&&
北京协和医院
现行的血细胞数仪有一些可以给出粗略的白细胞分类结果,我们称它为仪器三分类。即一般血细胞计数仪可以给出白细胞三项分类的百分比和绝对值。这“三分类”的具体内容是淋巴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LY)、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GR)、中间大小的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MO)。对于淋巴细胞,实际上血细胞计数仪计算的是一群体积较小的细胞,绝大多数是淋巴细胞,可以参考淋巴细胞的有关临床意义。血细胞计数仪将体积较大的一群细胞归类为粒细胞,同样在正常情况下这一群细胞中也多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而处于这两类细胞中间的一群细胞为体积介于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之间的细胞,它可能是嗜酸粒细胞,也可能是单核细胞,或者是嗜碱粒细胞。因为细胞计数仪器主要是通过测量细胞体积大小来进行细胞分类的,故不能十分准确地确定每一类细胞的多少,不能分辨异常细胞,不能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细胞分类,只是应用于一般检查的初步筛选工作,发现异常问题时应该由实验室的技术人员通过涂片染色后用显微镜做白细胞分类才能确切地得到白细胞分类结果。而目前应用的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方法比较接近。仪器得到的白细胞分类结果中有百分比和绝对值两项内容,绝对值是百分比乘以白细胞总数得到的,是计算参数。在百分比参数上常加有“%”,而在绝对值参数上常标有“#”。
副主任技师
北京协和医院
收到礼物:
感&谢&信: 0
+&&糖尿病病友社区2390人
+&&疑难案例11人
+&&肿瘤病友社区3353人镜检法白细胞分类在门诊的重要性-免费论文
欢迎来到网学网学习,获得大量论文和程序!
镜检法白细胞分类在门诊的重要性
【医学论文栏目提醒】:网学会员,鉴于大家对医学论文十分关注,论文会员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镜检法白细胞分类在门诊的重要性”一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5842100200584210510548128 20036125842100.17%50.08%111MEK6138122mlEDTAK2131123WBC9.7109/L3.2109/LHb160g/L100 g/LRBC5.51012/L3.51012/LPLT300109/L100109/L4LYM50%MIDL8%GRAN77%14584210020025842105105481281&1&& 15CMLAMLAPLIM33158421110232EB3LYMMIDL1111533参考资料:[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1997:7―11[2]:朱忠勇,怎样看待血液及尿分析仪的过筛作用. 临床检验杂志,):322[3]:赵桂芝,《临床检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2&
【】【】【】【】【】
相关镜检法白细胞分类在门诊的重要性: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网学网 提供大量原创论文 参考论文 论文资料 源代码 管理及投稿 E_mail:
郑重声明: 本网站论文均来自互联网,由本站会员上传或下载,仅供个人交流、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下载完后24小时之内删除,任何人不得大幅抄录、在期刊上发表或作为商业之用。如涉及版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细胞计数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