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2017贩卖个人信息案例的群?

网警揭秘个人信息倒卖网:一两百元就可买上亿条
8月19日,即将成为大学新生的山东临沂18岁女孩徐玉玉因为接了一个陌生电话,家人为她东拼西凑的9900元学费被骗光。在从派出所报案回家的路上,女孩心脏骤停,两天后离世。
经公安机关证实,嫌疑人通过技术手段“黑入”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用木马程序盗取了包括徐玉玉在内的大量考生信息。
一时间,网络内外,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呼声再度高涨。
无独有偶。近日我省网安民警破获一起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特大案件,涉案信息数亿条。
公民个人信息究竟是如何泄露的?第一次,“神秘”的网安民警从幕后走到前台,讲述这条涉及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倒卖、实施犯罪的完整产业链条。
□本报记者 刘宏顺
A高科技犯罪?
“傻瓜”型作案嫌疑人只有初中文化
今年2月,南充阆中市公安局先后接到群众报案称:“银行卡一直在手中,但卡上的钱无缘无故就被人转走了,而且这期间自己的手机还收到了短信提醒。”
难道是银行系统有漏洞,或者银行有内鬼?案件很快由南充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接手,全市抽调12名技术骨干组成了专案组。
民警首先从银行卡资金流向上追查,但侦查却很快走入了死胡同。
“经过多次转账,资金最后被转到网上银行并全部换成游戏点卡。”南充市网安支队案件侦查大队教导员周袁发介绍,复杂的洗钱过程给案侦工作带来巨大阻挠,“银行卡都是网上买来的,通过持有人查询根本找不到真正的嫌疑人。”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南充市网安支队技术实验室传来好消息,通过技术手段,两名非法套取他人银行卡财物的嫌疑人被锁定。
2月26日,嫌疑人分别从北京、海南抓获归案。“与我们想象中的高科技犯罪压根扯不上关系。”周袁发透露,这些人中不少甚至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嫌疑人供述的作案手法,其“傻瓜”程度甚至让民警都吃了一惊--首先在网上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和黑客软件,然后个人信息批量导入黑客软件,软件自己就能分析、盗取受害人银行卡或淘宝账户及密码。
B个人信息怎么买卖?
淘宝账号最值钱一个嫌疑人拥有相关QQ群300多个
通过恢复嫌疑人的电脑硬盘数据,民警找到了阆中受害人的身份证、邮箱、手机号码等信息文件包。数据显示,嫌疑人的上家来自成都,其专门从事公民个人信息买卖。
在海南嫌疑人的电脑上,民警找到了一个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群。“在群中,大家从来不过问真实身份,只是说自己有多少条信息,有需要的单独小窗联系。”
从这些电脑数据里,周袁发摸清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市场价格:淘宝账号最值钱,等级较高的淘宝账号,如皇冠账号等,最高可以卖到100多元一条,一般的也能卖到20多元;身份证、手机号码最便宜,一两百元就可以买上亿条个人信息数据。“根据数据的关联程度,数据又分为原始数据和精加工数据。”周袁发介绍,精加工数据是指经过黑客软件将关联信息打包的数据,如公民个人身份证、手机号码、银行卡数据、淘宝账号、邮箱等各种数据深度集成的公民个人信息,“这种数据单个就能卖到几百元”。
让办案民警颇为意外的是,在成都嫌疑人的电脑上,这样的QQ群竟然超过300个,每个群都有两三百人,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数量数亿条。“有的群是专门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有的群是卖黑客软件的,还有的群是业余时间交流心得体会的。在嫌疑人眼中,个人信息永远是一座富矿,这个群卖了卖下一个群,诈骗结束了还可以打包和其他诈骗团伙交换使用”。
高度发达的犯罪网络,让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受害者。南部县地处我省东北丘陵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公安局局长吴忠学介绍,去年该县发生类似犯罪40多件,而今年1-8月,这一数据已达37件。
C网络犯罪怎么破?
电子数据检测几分钟内固定证据,追源头、斩链条
有了黑客的加盟,犯罪分子在网上的行踪更加飘忽。高度产业化的犯罪团伙,公安机关如何锁定?
在周袁发经常出入的南充市公安局14楼,那里有当地公安机关的电子数据检验鉴定中心,追踪和锁定犯罪嫌疑人大多在这里完成。“中心的工作量很大,像DNA、痕迹或生化检测等刑侦实验一年就几十起,但电子数据检测基本上每两天就有1起。”警官谭松是技术高手,也是该中心的负责人。
谭松介绍,按照常规要求,电子数据检测包括对电子数据的备份、镜像、分析、报告,一个完整周期走下来,通常是一个星期,但现在工作量太大,“基本上两天就要拿出结果”。
如何保证提速而不降质?“200余台服务器占据了整整一层楼,正是由于它们同时运转,高速计算,我们才有能力在互联网上快速追踪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谭松说。
但也有被难倒的时候。嫌疑人通常将服务器架设在国外,上线随时了解国内情况,下线一旦出事,上线立刻关掉服务器,调查线索就此中断。
于是,“控制下线的同时,在几分钟内固定证据”就成了谭松和同事们绕不过的技术活。
问题是,以阆中银行卡盗刷案为例,300余个QQ群中的涉案人员超过万人,这样的犯罪团伙能抓得完吗?
省公安厅网安总队总队长钟静表示,目前网安总队已根据南充上报的案情,梳理出数百条有价值线索,近期将上报公安部申请发起集群作战,按照“追源头、打团伙、斩链条”的思路,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络犯罪露头就打。
网络安全形势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犯罪与网络犯罪相交织并不断衍生出许多新的犯罪手法
网络犯罪的成本低化和犯罪方式“傻瓜”化,使网络犯罪极易形成病毒式的扩展
目前网络诈骗在总体犯罪中已经占到很大比例,而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
互联网诈骗高发的背景下,目前全省形势并不乐观,但整体可控
思想上首先应该把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上升到保护公共安全的高度
网安部门在维护网络基础设施和大数据系统的安全上力度空前
各级部门将按照“谁建设、谁主管、谁负责”的总体原则,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民众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遵守网络安全规定
2016年5月至今,全省共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相关案件61件,刑事拘留90人,缴获公民个人信息5千余万条
对话省公安厅网安总队总队长钟静:
面临的威胁比以往更复杂
2016年上半年,我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共侦破涉网刑事案件1051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379名。与全国相比,我省网络犯罪近年来呈现何种特点?如何才能避免类似徐玉玉等的悲剧在我省发生?记者就此专访省公安厅网安总队总队长钟静。
记者:电信诈骗会使用手机、QQ,为何不追查手机或QQ号抓人?
钟静:电信诈骗发布的信息,基本都是使用伪基站群发器,一个笔记本电脑、一个软件、一个发射器,就可以放在汽车后备厢里或人的背包里,随走随向周边的手机用户发出编辑好的短信,其中就包括电信诈骗的链接信息。这些号码并没有身份信息登记或无法追查伪装号码下的原始号码,根本无法追查也无法回拨。
事实上,公安机关一直在努力,我们在所有银行播放防电信诈骗的宣传片,张贴提示告示,我们已打造和改善电信诈骗止付平台,但是电信诈骗不是某一个部门就可以轻易遏制、铲除的,这是一个社会治理的大项目,需要全社会的担当与配合,国家也正在协调社会各部门甚至境外,努力打击、追赃。
记者:在全国互联网诈骗高发的大背景下,我省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如何?
钟静:目前全国网民数量为7.1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为6.56亿,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犯罪与网络犯罪相交织并不断衍生出许多新的犯罪手法。
网络犯罪的成本低化和犯罪方式“傻瓜”化,使网络犯罪极易形成病毒式的扩展。目前网络诈骗在总体犯罪中已经占到很大比例,而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公安机关内部产生了网安这个警种,专司网络空间的社会管理、打击犯罪、安全防范。
网络是开放的,和全国是一盘棋,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互联网诈骗高发的背景下,四川也不能独善其身,目前全省形势并不乐观,但整体可控。
2016年5月至今,全省共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相关案件61件,刑事拘留90人,缴获公民个人信息5千余万条。
记者:如何才能避免徐玉玉似的悲剧在我省发生?
钟静:说到底,徐玉玉案就是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造成的。个体信息泄露,那是侵犯个人隐私,但若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数据泄露,那就影响公共安全。在思想上,我们首先应该把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上升到保护公共安全的高度。
目前,网安部门在维护网络基础设施和大数据系统的安全上,力度空前。往年我们只是从安全管理方面来入手,但现在已上升到维护国家公共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的高度。维护网络安全不是公安一家的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部门将按照“谁建设、谁主管、谁负责”的总体原则,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民众自己也要积极参与,树立网络安全意识、一方面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另一方面要遵守网络安全规定,携手共建、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作者:&&编辑:肖梦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媒体曝光QQ群贩卖个人信息 腾讯:相关群永久封停
媒体曝光QQ群贩卖个人信息 腾讯:相关群永久封停
近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了&信息贩子利用腾讯QQ平台大量贩卖个人信息&的调查报道,引起公安部高度重视,立即部署相关省市公安机关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侦查调查工作,现已锁定相关涉案人员。
2月20日,腾讯公司表示,对报道中出现的相关QQ群已采取了永久封停措施,并针对涉嫌信息贩卖的QQ群扩展排查。
2月16日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发的&直击个人信息贩卖乱象&稿件中,记者报道了信息贩子可以根据手机号码,查到身份信息、名下资产,手机通话记录甚至手机定位实时位置信息,qq群是买卖双方进行的沟通和交易的主要工具。
腾讯安全团队表示,已经对报道中涉及的qq群采取了永久封停措施,同时启动了针对在QQ群内进行信息贩卖的扩展性排查。腾讯安全团队表示,2016年至今,通过排查和用户的举报,共查处涉及个人信息贩卖的QQ群4700多个,封停3500多个QQ帐号。然而信息贩子往往会采取规避关键词等方式逃避安全监控。
腾讯安全管理部副总监冯凌云表示,他们会利用各种变种的关键字来建群,比如这次违规分子就隐藏在一个讨债的群里,同时对群介绍,群头像进行伪装,这样这些群在外在可识别的方式难以找到违规,实际的违规存在,我们的技术管控无法触及到的也不应触及的用户隐私环节,这给我们的发现带来了很大难度。
腾讯安全团队提醒QQ用户,如果发现在QQ平台上有人贩卖个人信息,可以通过产品端举报入口等途径进行举报,在填写举报信息时尽可能描述详细,便于尽快进行核实查验,采取措施。
【此前报道】
贩卖个人信息QQ群依旧活跃 叫买叫卖仍在继续
2月16日,央视新闻频道和央视新闻客户端都关注了&个人信息贩卖乱象&,央视记者通过亲身经历发现,仅仅通过一个电话号码,就可以查到一个人的所有私密信息,节目播出后,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北京警方现已立案并展开侦破工作,但记者发现,大量贩卖与交易个人信息的QQ群,却依然活跃,叫买叫卖仍在继续。
从身份信息到名下资产,从手机通话记录和实时位置定位,这些私密个人信息只需提供一个手机号,就可以在QQ群里找到卖家。在节目播出后,记者向腾讯公司举报了节目中大量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然而,记者发现直到现在,这个QQ群并没有被关闭或解散。
一个网名&不忘初心&的人留言:可以查询个人信息吗?一个叫徐昂黄的人留言:求查个人信息,也有群员把电视里播出的报道截图后发到了QQ群中,更有人留言称这个群里有记者,让记者小王出来应答。晚21点10分左右,这个QQ群的管理员发出了一份群公告进行提醒:本群长年驻有记者等国家行政人员,任何非法活动与本群无关。
QQ群里&信息交易&依然火爆
记者发现,除了这个被举报依然不关停的QQ群之外,在昨晚,还有多个QQ群依旧在热卖个人信息,交易频繁。在这个有130名群员的 QQ群里,一个个网名叫&自摸&的人声称可以提供,全家户籍、犯罪记录、出入境、美团、滴滴顺丰淘宝地址、全国房产等信息。一个网名叫&雯人&的留言:通过QQ、微信、陌陌、手机号定位,需要的联系我。立刻有人问价:定位多少钱。这个网名&孔德宇&的留言:能查开房记录吗?一个叫&绿椰&的卖家立刻应答:可以。
在这个有406名群员的QQ群里,一个网名叫做L的人在不停的发布销售个人隐私的留言:全国开房、飞机火车乘坐记录、滴滴打车、全国学籍、机主信息、三网定位等各种信息。而这个网名&38234&的人则在寻找卖家,要求可以查到他人名下支付宝账号、淘宝顺丰送货地址等。
在这个有156名群员的QQ群里,一个叫太子秦的留言:想查一下对方名下房产车辆和银行信息。群主的留言回答是:群里有不少这方面的朋友,看见你说话会主动联系你。
记者看到,在一个贩卖信息的QQ群里竟然还有人声称可以接单&绑架、抢劫、勒索、艾滋病感染等&业务,公然在群里招揽生意。
&信息黑市&集中藏身QQ群中
除了记者看到的十几个贩卖个人信息的QQ群之外,还有多少个这样的QQ群?难以统计,在警方已侦破的贩卖个人信息案件与电信诈骗案件中,大量案件都与QQ群里的&信息黑市&相关,例如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死亡案,窃取徐玉玉个人信息的黑客与骗子就是在QQ群中开始交易的。
徐玉玉案犯罪嫌疑人 陈文辉:看你比如说是要学生资料的,那你就是搜学生资料啊,学生数据什么的,那些QQ群里面加进去就有人有了。
记者:你说的这个群是用的什么社交软件?
陈文辉:QQ。
记者:你怎么知道在QQ里面可以找到这些呢?
陈文辉:这个我当时也是随便点着玩,就是我们老家也有人,就是我们安溪那边不是很多这种诈骗嘛,还有就是我想着试一下,看一下。
记者:为什么选择用QQ群这种方式来卖这些信息呢?
徐玉玉案涉案&黑客&杜某:因为一般像这种算地下产业链条,它一般这种都是在QQ群上面运作,你到别的地方应该不太好找吧,找不到市场,就这样。
一个是它对实名制的要求相对这些购物网站来说没那么严格,匿名性比较强,交流比较方便吧。
(原标题《媒体曝光QQ群贩卖个人信息 腾讯:相关群永久封停》编辑 郭晓伟)
及时提供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等政法领域的最新动态、权威信息和有效解读,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法治故事。“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用法律伸张正义,让专业彰显魅力—
20178解决问题总数
手机号码:
[说明来自快车]
执业证号:
执业机构:
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
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1月11日播发了《你的信用卡个人信息“只花5毛钱就能在网上买到”?--银行信用卡信息泄露调查》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视点”记者专访时回应,针对个人信用卡等信息网络泄漏问题,我国将加快研究制订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监管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了居民信息泄漏举报渠道:公民可通过“12377”举报电话等多种方式维权,互联网公司有责任遏制非法个人信息交易。
  国家网信办:将加快制订个人信息保护法律
  “新华视点”报道中披露,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泄露现象颇为严重,通过QQ群、微信等网络工具,仅花费5毛钱,就能买到包括姓名、电话、地址、工 作单位、开户行等完整个人信息的一条信用卡开户数据。部分旧个人数据的报价,甚至低至“2000元10万条”。这些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成为欺诈陷阱、骚扰电 话的重要源头。
  “当前,网络个人信息泄漏现象十分严重。”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局副局长杨春燕指出,特别是银行卡敏感信息泄漏现象屡次发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从事违法犯罪行为,损害用户利益。“对此,国家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据介绍,我国政府正从立法、立规及建标准、建技术保护手段等多方面,促进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杨春燕表示,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将加 快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的研究制定,加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重点将加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管,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 度。”
  此外,根据“新华视点”报道调查,通过银行“内鬼”倒卖信息、转手给“合作公司”等方式,商业银行成为信息泄漏的源头之一。但种种例外条款、免责规定,往往让消费者问责无门。对此,国家网信办提示,个人信息遭泄漏后,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
  一、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二、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国家网信办所属的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将专职接受和处置社会公众对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杨春燕说。据了解,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举报热线为“12377”,网址为。
  三、消费者还可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还有哪些信息被倒卖?医院就诊、网购记录等都包含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我国累计发行信用卡4.36亿张。经互联网管理部门初步调查,信用卡信息泄漏原因较为复杂,一是商业银行由于内部管理等原因导致信息泄露;二是持卡人安全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信息被盗;三是第三方机构在持卡人网上支付过程中,非法存储银行卡敏感信息导致信息泄露。
  “银行卡信息泄漏可能涉及办卡、用卡、管卡等多个环节,监管部门需先认定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然后依法依规处理。”杨春燕说。
  记者调查也发现,在现实中,堪称“海量”的个人信息在网上贩卖,信息泄漏倒卖的渠道繁多,甚至公民的医院就诊、网购记录、开房信息也曾以“几毛钱一条在出售”:
  --患者就诊记录被公开贩卖。根据知情人士提供的线索,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健康资源-病人数据”的QQ群。该群的简介信息中,“经营销售病人数据、住院数据、挂号数据、医保结算报销数据”的字样赫然在列。部分卖家表示,可提供包括新生儿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患者数据,患者的姓 名、年龄、病史等私密信息均包含在内。
  “刚做完手术就接到药品、器械还有保健品的推销电话,持续了两三年。”60多岁的上海杨浦区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2010年在上海长海医院就医后,手术后就连续接到针对其所患病症的推销电话、信件,“有的骚扰者还明确表示知道我的家庭住址。”
  --网购物流信息被随意买卖。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3.32亿人。网购消费者提供的个人姓名、收货地址、联系电话、购物品类等信息,都进入 公开贩卖的“黑市”。一家自称淘宝数据商家的QQ平台卖家表示,网购者的物流信息、所购商品信息等数据需求量很大,可全天发货,最便宜的一份“花2000 元就能买到3万条个人信息”。
  “一些电商平台以个体商家为主,信息散落在个体商家手里,更容易产生信息泄露的风险。”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说。
  --大量会员卡及会员服务要求“有身份证才能使用”,但是管理不善导致信息外泄。业内人士表示,各种商户要求个人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消费者普 遍没有选择权。2012年12月,上海白领王金龙先后在广州、深圳入住汉庭酒店。2013年,一份“2000万开房信息”的数据在网上泄露后,王金龙下载 网络流传文件包,发现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和开房时间等信息均在其中,遂向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起诉酒店。
  个人信息“黑市”仍猖獗 垄断企业岂能不作为?
  杨春燕表示,国家网信办成立以来,已于2014年推出了“微信十条”新规,明确规定了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的个人信息保护责任:例如,QQ、微信等运营商必须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监管部门将继续坚持依法治网保护个人信息,个人也应提高意识主动维权。”杨春燕提示,广大民众要进一步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尽量不随意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
  事实上,猖獗的信息交易“黑市”已使消费者付出惨痛代价。“个人信息的购买者中,不乏非法贵金属交易、民间借贷公司,社会风险极大。”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说。
  例如,2013年9月,江苏南京籍投资者张先生在购买某知名炒股软件后,就不断接到非法理财公司销售人员的骚扰电话,后经不住诱惑先后投入59万元投资“纸白银”,15个交易日内就亏损约35万元。
  目前,记者在QQ群、微信及部分电子商务平台检索发现,不少个人信息“黑市”依然存在。仅在QQ群使用查找功能,搜索“银行卡信息”关键词,参与人数超过30人、交易较活跃的群至少有120个。在部分线上“文库”网站中,也仍有公开的银行客户电话数据。
  刘春泉认为,用户信息泄露涉及多个违法主体,作为源头的银行到作为传播渠道的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的传播者和使用者均有责任。“对处于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互联网企业来说,从内控上严格防范客户数据泄露,对自身并没有明显的好处,往往以各种借口推卸责任。”
  傅蔚冈建议,当居民遭遇垃圾短信或骚扰电话后,可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即使用客户数据从事电话销售的企业需自证信息系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允许个人隐私信息免费交易、贩卖的网站,也通过非法信息市场获得了流量和盈利,也应当被处罚。”贩卖个人信息犯法?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贩卖个人信息犯法?
在国内,商家之间交错倒卖个人信息属于犯法么,有没有针对倒卖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中国香港有隐私公署专门对对泄露个人信息的机构。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不容许非法获取,不允许以公民个人信息进行非法营利,或私自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交易。如果行为人明知不能公开、泄露或擅自为其他用途,却仍出售或非法公开、泄露、提供给他人,那么,严重时就会构成犯罪,受到刑法追究。《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贩卖个人信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