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光伏逆变器价格接入使用,会影响使用时的电能质量吗?

/ 以智蓄势 星耀无锡
上能电气荣膺“十大户用光伏逆变器品牌”
以智蓄势 星耀无锡
上能电气荣膺“十大户用光伏逆变器品牌”
11月3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十大户用光伏品牌颁奖典礼在无锡君来世尊酒店盛大举行,上能电气荣膺&十大户用光伏逆变器品牌&。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户用光伏逆变领域的雄厚实力和迅速增强的品牌影响力。
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组委会和江苏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主办,通过公开投票的方式,对企业品牌影响力,客户口碑,技术领先水平,产品可靠性,售后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最终评选出&十大户用光伏品牌&。获得此项殊荣,是对上能电气户用逆变器的充分认可和嘉奖,也见证了公司的不懈努力!
作为中国前三逆变器制造商,上能电气在户用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储备已久,全系列单相和三相光伏逆变器集合了高效,智能,安全可靠和便携安装等优点,并建立了业内领先的户用光伏电站智能管理平台,彻底解决了户用光伏项目运维难题。& 依托于百年外企的研发平台和技术积累,上能电气在逆变器领域取得了多项关键性技术突破,并建立了企业院士工作站和CNAS认证实验室,是2017年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企业。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宗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电源企业。如何让光伏逆变器效率测量变得更简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让光伏逆变器效率测量变得更简单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总评分0.0|
&&如何让光伏逆变器效率测量变得更简单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 文章页面
光伏逆变器国抽合格率不足八成引关注
近日,质检总局发布《质检总局关于公布2015年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状况的公告》,显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抽查合格率不到80%。本次共抽查了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13个省、直辖市55家企业生产的55批次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
据悉,本次抽查依据NB/T《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等标准的要求,对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的保护连接、额定输入输出、噪声、转换效率等1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发现有14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涉及到额定输入输出、谐波和波形畸变、功率因数、直流分量、过/欠压保护项目。
近些年,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下,光伏发电产业可谓迎来了春天,但值得注意的是,地面电站建设规模数量日渐扩大,诸多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根据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调研的425座太阳能电站中,30%建成3年以上的电站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其中,不少问题都出现在各类上,尤其是作为光伏系统核心设备的光伏逆变器,其表现直接关系到电站运行质量与寿命。
据了解,2010年~2014年国内逆变器企业数量波动剧烈,达到几百家。良莠不齐的逆变器公司给逆变器产品的质量及声誉造成直接影响。&与国外逆变器市场相比,国内光伏逆变器的行业集中度偏低。从质量技术上讲,由于终端市场启动时间比较晚,国内光伏逆变器厂商普遍规模较小,结构、工艺、性能稳定性等指标跟国外一流企业有一定的差距,但国内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取得快速发展,并已进入欧洲、美洲、东南亚市场及国外其他市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会长助理卢琛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常务副所长王爱国告诉记者,光伏并网逆变器抽查的测试项目额定输入输出、谐波和波形畸变、功率因数、直流分量是逆变器关键性能指标,过/欠压保护是逆变器关键保护功能,其性能指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用户所使用的电能质量。而引起逆变器产品不合格的原因有多种可能,包括软件的控制方式、硬件的回路设计、采用的关键元器件质量的好坏等方面都会影响到产品的性能。
&目前国抽涉及的主要是逆变器的性能和并网指标,指标不合格会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电能品质。&德国莱茵T&V太阳能及燃料电池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卫春说。
产业发展期盼&阳光&
据了解,此次国抽依据的标准是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牵头制定的首个光伏并网逆变器行业性标准,由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承担主要起草。&从我国光伏产业的标准化角度来看,涉及行业较多,涵盖了太阳能资源预测与评估、光伏电站设计等行业。技术不断更新、成本逐年下降,促进了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标准也需要按照技术的&创新-应用-再创新&过程,开展一系列的&制定-实施-修订&的工作。&王爱国说。
卢琛钰透露,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针对光伏领域已经编制并形成了光伏发电设备标准体系框架,涵盖光伏组件、支撑部件、控制及保护装置等8个方面。目前,已经组织开展了包括光伏组件、汇流箱、控制及保护等方面标准制修订工作。
除标准的规范之外,提升自身质量和技术水平也是光伏逆变器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逆变器的质量水平还是令人堪忧,与国外品牌及产品质量差距甚大,主要原因不是国内厂家做不出高质量产品,而是国内项目最低价中标导致厂家不得不牺牲产品品质来到达降价目的。&李卫春建议,全行业应当杜绝最低价中标项目,以质取胜,保证光伏电站25年可靠稳定发电。同时,产品质量的评估标准和体系也要相应优化,参照国外如德国成功经验,引导以度电成本为标准的评价机制。
&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提出,东南亚、印度、中东、中亚、非洲等地区或国家的光伏电站装机正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市场前景将会大大推动国内逆变器厂家的发展,未来光伏市场的巨大空间将会给国内企业带来历史机遇。&卢琛钰认为,对企业而言,应加强对标准的贯彻实施;对用户而言,选用逆变器时也应关注企业生产的逆变器技术性能的好坏,必要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另外,切实加强监管,建立完善企业信用档案,促进企业依法生产、诚信经营、优胜劣汰。
这文章不错
这文章很差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列表:
上海成套电气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号-1下载费用:16 元(CNY) &
&&&&&&&&&可调度型光伏逆变器滑模电压控制方法研究
其他文档热点推荐
可调度型光伏逆变器滑模电压控制方法研究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元(CNY)
资源描述:第31卷第6期 2015年6月 电力科学与工程 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1.31.No.6 Jun.。2015 可调度型光伏逆变器滑模电压控制方法研究 李清然,张建成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3) 摘要:为改善小容量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的有功无功调度跟踪性能及并/离网切换控制性能, 提出一种逆变器滑模电压控制方案。光伏发电系统并/离网运行情况下逆变器均采用电压控制模式,无需 模式切换。采用滑模控制方法实现逆变器电压控制,根据有功无功的调度指令,调节逆变器输出的端电 压,实现并网模式下逆变器输出功率灵活快速跟踪调度指令的特性。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所提 出的控制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简单易行、功率快速跟踪调度指令能力强、并/离 网过程迅速无冲击。 关键词:有功/无功;可调度性;电压控制;滑模控制;并/离网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 0 引言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分布式发电 技术得到广泛关注 。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意 见和规范的通知》提出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 提供优惠优质服务,推动了小型户用并网光伏发 电的发展。逆变器作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 的接口,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用户和电网的电能 质量 ’ ,开展对逆变器的研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 推广意义重大。 目前常用的逆变器控制策略有PI控制 ’ 、 比例谐振控制 , 、重复控制¨ 、无差拍控制 ill 等,这些控制方法各自有其优点同时仍存在一些 不足。PI控制原理简单,但控制精度较差;比例 谐振控制可以消除稳态误差但存在带宽限制问题; 重复控制对于死区等周期性扰动有良好校正作用, 但其对于非周期性扰动效果较差;无差拍控制动 态性能好,但其对运算速度和系统模型精确性的 要求很高,限制了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并/离网双模式逆变器多采用混合电压电流控 制模式 ” 。并网运行时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 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 而离网运行时逆变器采用输出电压控制方案。因 此并/离网运行方式切换需要伴随逆变器控制模式 切换,比较复杂,并且切换过程中存在负载电能 质量较差、冲击电压电流过大等问题,不利于电 网和逆变器安全运行。目前无缝切换技术 还 存在控制复杂、实现困难等问题。由于光伏系统 输出功率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控性,随着光伏电源 渗透率的增加,如何控制其输出功率,使其参与 电网调度也成为电网即将面临的问题,而目前这 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光伏系统并/离网 运行方式下的逆变器电压控制方案,在光伏系统 运行方式切换过程中,无需对逆变器的控制模式 进行切换,简单易实现,对于负载、电网和逆变 器安全无冲击。由于小型的户用光伏系统可能需 要比较频繁的并/离网操作,因此在并网模式下逆 变器采用电压控制相对于电流控制有较大优越性。 并网运行时通过调节逆变器的输出端电压实现有 功和无功的快速跟踪,可以灵活方便地进行功率 调度控制。另外根据用户对逆变器的需求,逆变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简介:李清然(1989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发电技术,E-mail:qingr—li@126.tom。 2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5矩 器应该具有较宽的直流输入电压适应范围、对负 载扰动的不敏感性和鲁棒性以及良好的动态特性。 滑模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对参数和扰动不敏感、 简单易实现等优点,因此本文采用滑模变结构控 制方法实现上述逆变器控制方案。 1 可调度型单相光伏逆变系统结构 对于小容量的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多采用单 相全桥逆变器与电网相连。因此本文依托单相全 桥逆变器展开研究,所采用的单相逆变系统结构 如图1所示。 图1 单相逆变系统结构图 图1中 表示等效替代直流电压源;L ,C 表示滤波电感和电容;R+j 表示电缆线路的阻 抗;R 表示用户的本地负载;M 表示电网。s 为 并网开关,当电网故障时,s.断开隔离故障。s: 为本地负载用电选择单刀双掷开关。电网为本地 负载供电时,s,掷于a;光伏发电系统为本地负 载供电时,S 掷于b。S 为光伏发电系统出口开 关,当光伏发电系统故障时,S 断开隔离故障。 图1虚线框中为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模式和离网模 式不同的参考电压生成方式。 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经过DC/DC变换 器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和升压功能,同时可调度型 光伏系统必然要求配备一定容量的储能装置,满 足功率调度需求。因本文讨论重点在于逆变器控 制,简单起见,将这部分电路用电压在一定范围 内波动的直流电源 等效替代。光伏系统输出的 直流电能,经过逆变器和滤波器后转变为符合要 求的工频交流电并人电网。小容量的户用光伏发 电系统,多经过电缆线路并人电网,由于电压等 级比较低,所以线路电阻不能忽略。 2逆变器滑模电压控制方法 传统的并/离网双模式逆变器多采用混合电压 电流控制模式。当光伏发电系统离网运行时,将 逆变器等效为电压源,采用电压模式控制结构, 控制输出电压瞬时值;当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 时,将逆变器等效为电流源,采用电流模式控制 结构,控制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实现 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在并/离网系统运行方式切换 时,逆变器的控制结构也要相应切换,切换过程 中负载电能质量较差,对电网造成一定冲击。对 于小容量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天气较好的白天并 网发电,为了防止电网功率倒送,夜间及阴雨等 不能发电时一般将其与电网分离,因此需要频繁 的并/离网操作,逆变系统显然不适合采用上述传 统控制方法。 本文所提滑模电压控制方案,无论光伏系统 并网、离网运行,逆变器均采用电压控制,不存 在电压电流控制模式切换,滑模控制作用下电压 稳定性好,并/离网操作过程中负载电能质量良 好,对电网无冲击。 下面详细分析并/离网运行方式下光伏逆变器 滑模电压控制方案的设计过程。 2.1参考电压生成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时,逆变器的控制目 标为输出功率跟踪电网功率调度指令的要求;光 伏发电系统离网运行时,逆变器的控制目标为保 证负载的电能质量。根据不同的控制目标,逆变 器输出电压参考值u一 的生成方式不同。 2.1.1并网模式 如图1所示,在并网模式下,并网开关S。闭 合,本地负载选择开关s 接入a点,s 闭合。参 考电压生成方式选择虚线框中并网模式方式。 根据有功和无功的调度指令确定逆变器输出 电压,可以实现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设P , q 分别为逆变器输出功率调度指令,J ,J 分别为 逆变器输出有功电流、无功电流参考值。 , 分 第6期 李清然,等可调度型光伏逆变器滑模电压控制方法研究 3 上引起的压降,则: ㈩ (R+jx (2) 【U =fq(尺+jx) d 、 , , U I pR (a)与有功功率对应的参考电压 』 (b)与无功功率对应的参考电压 图2参考电压生成原理 则逆变器输出电压参考值为: U… =U。+U +U (3) 将式(1),(2)代人式(3)可得: :U + +j— (4)17 P fX-Q refR = + +j— 『__一(4) 由式(4)可见,有功无功可以单独调节, 实现解耦控制。有功、无功调度指令变化后,逆 变器输出电压参考值的幅值和其相对于电网的相 位会相应变化,逆变器输出电压“ 在滑模电压控 制模块作用下跟踪参考值/~cref从而保证逆变器输出 功率跟踪功率调度指令。 2.1.2离网模式 电网故障情况或者因用户需要频率等与市电 不同的特殊电能而使光伏发电系统离网运行时, 如图1所示,并网开关S 打开,本地负载用电选 择开关s:接入b点,不再经过电缆线路,S,闭 合,由光伏发电系统为本地负载供电。逆变器的 输出电压参考值 可以选择用户给定的参考电 压,参考电压的幅值频率等参数根据用户自身需 要而定。 光伏发电系统并/离网运行时,滑模电压控制 作用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跟踪参考电压,下面分 析滑模电压控制的设计过程。 2.2滑模电压控制 取逆变器输出滤波电容电压及其导数为状态 变量,建立状态方程如下: du dt du dt = Ud 式中:R 在并网模式下为电缆阻抗、本地负载阻 抗、逆变器并网功率等效阻抗组成的综合阻抗, 在离网模式下为本地负载阻抗。“表示开关器件 。一 的通断状态。 :J VT 导通 (6) 【一1 VT:VT 导通 为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以状态偏差量建立 滑模面函数: e=M 一 …f (7) s=ce+e (8) 式中:c为滑模面系数。 采用指数趋近律缩短到达滑模面的时间: 掌:一 n( )一ks (9g ks ) 一 “( 一 ( 式中:s和k为指数趋近律系数。k能保证当s较 大时系统以较大的速度趋近滑动模态, 使得当s 接近0时,趋近速度不是0,保证系统在有限时间 内到达滑动模态。通过选择合理的8和k( >0 且s很小,k>0且k适当大)可以保证快速趋近 并削弱抖振现象。 联立式(5)~(9)得到等效占空比: : ( i㈩一kgn ks+Ucref+ eq (一 ( 一+ + c( 。。‘c)+葩+赢’ ( 0) 由于等效占空比中含有直流侧电压 …所以 控制系统对于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的波动有良好的 鲁棒性。 联立式(5)~(10)并化简得到: s祟:5(一 si(s)一k) 出 避 栅 图3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压变化 0.125 相关资源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伏逆变器前十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