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定律大全上的各大定律物理学定律大全都有哪些定律

心理物理学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是研究心物并使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费希纳的定义是:一门研究心身或心物之间的的精密科学。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G.T.Fechner)发表《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创立了心理物理学。他把心理物理学概括为“一门讨论心身的函数关系或相互关系的精密科学”。
心理物理学简介
[英文]psychophysics
[名词解释]心理物理学——心理物理学是研究心物关系并使之数量化的一个心理学分支。费希纳的定义是:一门研究心身或心物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
对物理刺激和它引起的感觉进行研究的心理学领域。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强的刺激才能引起感觉,即绝对感觉阈限的测量;物理刺激有多大变化才能被觉察到,即差别感觉阈限的测量;感觉怎样随物理刺激的大小而变化,即阈上感觉的测量,或者说心理量表的制作。1860年 G.T.出版《心理物理学纲要》,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一般把以费希纳为代表的研究称为古典心理物理学,而把以S.S.斯蒂文斯为代表的研究称为新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
古斯塔夫·费希纳
()本是德国莱比锡大学一位年轻有为的物理学家,但由于身患疾病,长期卧床思考,研究兴趣便转向了宗教和灵学。他用一种富于诗意和神秘的眼光考察,认为凡物有组织即有生命,有生命即有灵魂。至此,费希纳就由一位自然科学家转变成一位地道的哲学上的唯心主义泛灵论者。他认为心与物是同一不可分的,不过心是主要的,物只是心的外观。他感到要使他所宣扬的泛灵论哲学观点有科学的根据,必须求得心与物关系的法则,要达到这个目的,则需要对它们作精确的数学测量。人们感觉虽有量的差异,又怎么能像物理学那样对它进行精确的测量呢?此时韦伯已完成了对的表述。这使费希纳想到可以用测量的变化来确定感觉量的大小。同时他也发现了刺激量按增加而感觉量则按增加。于是他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推导,把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S=KlgR,其中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因为这个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所以亦称韦伯—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在1860年出版了他著名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对心物关系作了详细的说明。他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应用三种测量方法,即法、正误法和均差法。通常把这些方法称为,而把关于的变化和感觉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心理物理学。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的出发点是为他的唯心主义泛灵论作论证,他没有考虑到刺激与感觉之间的关系会受其他因素的而产生波动的实际情况,以及其公式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等等。但费希纳的历史功绩也是不可抹煞的。他所使用的心理物理法经过加工,沿用至今。20世纪50~60年代,随着通信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在费希纳的经典心理物理法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心理物理方法——。而费希纳的更重要的贡献则是他第一次把物理学的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而且费希纳的工作是的直接前驱,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起了奠基的作用。正如美国心理学史家舒尔茨指出:“冯特能够设想出建立实验心理学的计划,这主要归功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的研究……费希纳为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找到了一种数学的说明。他关于测量感觉以及把感觉与刺激变量联系起来的出色而独立的见解,对认识韦伯早期工作的含义与结果,以及应用这些含义和结果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乃是不可或缺的。”
心理物理学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定律又称为韦伯-费希纳定律,是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是以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创始人G.T.费希纳与E.H. 韦伯名字命名的用于揭示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定律。该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韦伯发现同一刺激差别量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引起差别感觉。这一比例是个常数,用公式表示:ΔI(差别阈限)/I(标准刺激强度)=k(常数/韦伯分数),这就是韦伯定律。 把最小可觉差(连续的差别阈限)作为感觉量的单位,即每增加一个差别阈限,心理量增加一个单位。感觉量与物理量的对数值成正比也就是说感觉量的增加落后于物理量的增加,物理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心理量成算术级数增长,这个经验公式被称为费希纳定律或韦伯-费希纳定律。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费希纳定律是一个表达简单的定律,其公式为S=KlgR,其中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简单来说,这个定律说明了人的一切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肤觉(含痛、痒、触、温度)、味觉、嗅觉、电击觉等等,都遵从感觉不是与对应物理量的强度成正比,而是与对应物理量的的强度的常用对数成正比的。这个定律是19世纪德国心里物理学家费希纳在他的表兄和老师韦伯的定律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又称为韦伯-费希纳定律,也正是因为这个定律,心理物理学才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建立起来。
心理物理学韦伯定律
恩斯特·韦伯(179
心理测试图
5—1878)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以研究触觉而著名。他的创造性工作是用实验证明了赫尔巴特的阈限概念。他以的两点接触皮肤,看看有多大的距离才能为人所察觉为两点。他把刚刚能感到两点的距离觉称为皮肤触觉的两点阈限或差别阈限,阈限这一概念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直到今天仍在沿用。后来韦伯在实验重量的阈限中,发现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时,我们所觉知的不是两个物体重量之间的绝对,而是其所增加的重量与原来的重量的相对的比例数,比如30克与31克刚能辨别,其差数是1,然而对60与61克则不能辨别,必然是62克才能辨别。这个所增加的重量与原来的重量的比是个常数,都是1/30。以后他又对的长度做了实验,发现它们的比例也是个常数。于是他得出结论:“观察彼此对象间的差异之时,我们所觉察到的不是绝对的差别,乃是相对的差别,这是在几种感官内都曾经得到证实的观察。”而且,“我们把两件东西比较而观察其差别之时,我们并不是看到这两件东西的差异,所看到的乃是这个差异对于所比较的东西的分量之比。”如果我们用I代表原来的刺激量,用ΔI代表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用K代表一个常数,那么就可以用公式K=ΔI/I来表示。这就是后来费希纳所称的韦伯定律。
这一定律表明物理刺激同它引起的知觉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但是韦伯的研究却显示出身体与心理之间、刺激与感觉之间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且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实验用加以表示,从而体现了赫尔巴特曾经设想而未能做到的事。这对于心理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数量法则。不久费希纳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他的心理物理学,促进了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同时,韦伯也开始了引人入胜的心理学实验,连他本人也承认其研究“是个耐人寻味的心理学问题”。
心理物理学方法
心理物理学感觉阈限
(1)感觉阈限,或者绝对阈限是,有感觉与无感觉分界线上的刺激强度,或者在50%的试验次数中引起感觉的刺激值。
(2)差别阈限则是在50%的试验次数中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小刺激增量。这个最小的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简称作j.n.d。
心理物理学最小变化法
心理测试图
运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一系列间距较小又相等的刺激,并交替地按由弱到强(递增系列);或由强到弱(递减系列)给予被试者,每一系列刺激的起始点都不一样,让被试者报告有感觉或无感觉。被试者从一类感觉到另一类感觉的转折点,就是这个系列的感觉阈限值。把所有系列的平均起来,即得到整个实验的阈限值。
容易产生的误差及其克服的方法
习惯误差:被试者习惯于原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因而使转折点向后推延。
期望误差:被试者知道刺激是连续变化的,他可能会期望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变化尽快到来,这样就会提前作出反应。
克服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方法是刺激的变化按递增和递减的系列安排。
心理物理学恒定刺激法
(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要先选定几个刺激。一般是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定出被试相关的,把比阈限值强或弱的几个刺激定为实验中所要用的恒定刺激。这些刺激中强度最大的要有90%~95%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强度最小的要有5%~10%的可能性被感觉到。然后,在最强和最弱的刺激之间按相等的间距确定几个刺激。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相等,整个实验的程序按随机的顺序排列。
统计出每个刺激被感觉到的百分数,再用直线内插法,或者平均Z分数法、计算出50%的次数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这个强度就是所测的阈限值。
(2)用恒定刺激法对差别阈限的测量
首先要确定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让标准刺激与每一个比较刺激进行比较。每对刺激按随机方式呈现。
心理物理学平均差误法
(1)实验者
心理学图书
规定一个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事实上不可能每次都能把比较刺激调节的和标准刺激一样。这样,每一次比较就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得到。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
(2)求平均误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另一种是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主观相等点就是相等地带的中点,等于每次比较结果的平均数。
(3)在运用平均差误法测量感觉阈限时,容易产生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为了消除动作误差,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比较刺激的次数要各占一半;为了消除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也应各占一半。
的制作费希纳用差别阈限的方法制作等距量表的时候,发现了费希纳定律。如果我们要用差别阈限的方法来制作等距量表的话,其结果将和费希纳的结果一致,因而会支持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定律的表达式是:RK=lgS0+Klg(1+W)
心理物理学心理量表
西方心理学
由于物理刺激的等量增加或减少并不一定引起感觉上等量的变化,因而为了度量感觉量,就需要根据刺激变化和感觉变化之间的关系建立心理量表。心理量表大体上可以分为、和3类。
①顺序量表。既没有相等单位也没有。根据顺序量表只能知道某事物按照规定的标志在一定顺序中所处的位置。比如我们说哪一种手机更好,但却不说好多少或好多少倍(当然我们平时说什么好一万倍都是开玩笑的)。
②等距量表。只有相等单位而没有绝对零点。根据等距离量表不仅可以知道两事物之间在某种特点上有无差别,还可以知道它们相差多少。比如,当以摄氏度为单位时,就属于等距量表。我们能说10摄氏度比20摄氏度低10摄氏度,但不能说20摄氏度是10摄氏度的两倍或者10摄氏度是20摄氏度的一半。换句话说上的数值只能加减,不能乘除。
③。既有相等单位又有。它不仅可以表明就其一特点来说两事物相差多少,而且还可以表明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比如,500克和1000克的两个东西,我们不仅能说500克的东西比1000克的东西轻500克,也能说前者是后者的一半。
心理物理学比例量表的制作
(1)斯蒂文斯用数量估计法制作比例量表的时候,发现了斯蒂文斯定律。
心理测试图
(2)如果我们用数量估计法来制作的话,其结果将和斯蒂文斯的结果相一致,因而会支持斯蒂文斯定律。
(3)斯蒂文斯定律,或叫,是说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如果以S代表心理量,I代表物理量,a、b代表常数,那么,幂定律可以写成S=bIa(4)什么是数量估计法数量估计法就是让被试对各种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的大小,直接用数字来表示。一般是先给被试一个标准刺激,让他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个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的大小。然后再给被试其他的刺激,让他根据这些刺激所引起的感觉,与标准刺激所引起的感觉进行比较,分别用数字来表示这些比较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的大小。比较刺激有比标准刺激强的,也有比标准刺激弱的。标准刺激不能太大,比较刺激与它比较时的顺序安排应是随机的。
心理物理学顺序量表的制作
(1)等级排列法
(2)对偶比较法在运用对偶比较法制作时,要先将样品两两配成对,一对一对地放到被试者面前,让他从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一个更喜欢的来。由于把每对样品呈现给被试时,或一左一右,或一前一后。这样便会产生空间误差或时间误差。为了消除这些误差,应该把每对样品让被试比较两次。当每对样品第二次出现时,它们呈现的位置或时间先后,要和第一次相反。整个实验中每对样品比较的顺序完全是随机安排的。把每个样品被选中的次数统计出来,再按选中次数的大小排成队,选中次数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以此类推便是顺序量表。电磁学中的七个核心定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磁学中的七个核心定律
&&电磁学的一些定律介绍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心理物理定律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心理物理定律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Psychophysical Law) 关于物理连续体上的变量和相应的感官反应之间的函数及其数量化的描述。这些定律的目的是解释感官系统的活动和预测感觉行为。心理物理定律描述的现象主要有两类,一是对刺激探察力或阈限的,二是对阈限刺激分辨能力的测量。
心理物理定律阈上感觉的测量
心理物理定律概述
和阈限测量一样,阈上感觉的测量也取决于行为反应。心理物理学理论的目的是试图解释刺激变量和有关反应(通过相应的感觉道的中介)间的关系。这些理论的基础是三个独立而相关的维度或连续体:(1)物理(刺激)连续体;(2)假设的主观或感觉连续作;(3)判断或行为反应连续体。经典的“感觉”概念指的是第二个连续体。但是必须指出,“感觉”其实不是一个心理存在,而是一个假设的结构,是一个根据刺激范围加以操作定义,并与反应范围相关的函数。我们假定每个向被试呈现的刺激都能产生一个辨别过程或中介连续体上的表象。心理物理学理论直接指向假设连续体上出现的事物,因此能够解释作为中介的感觉(行为)反应。基于假设连续体和判断反应连续体之间存在一个正线性相关的假定,获得的行为反应可以作为假设连续体的相关变量的测量。
心理物理定律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测量的是观察者对刺激间阈上差异的辨别能力。1834年,E.H.韦伯在《论触觉》中报告感觉辨别是相对的,即能引起感觉变化的刺激强度升高或降低的量(ΔΦ)是原始刺激(Φ)的强度的固定比率。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ΔΦ=KΦ,其中K是一个相应的常量。这个公式叫作韦伯定律,它被当作是对所有感觉道刺激辨别的一般说明,并得到了许多实验的。但是,韦伯率在很低的刺激水平时就不稳定了,它的值要依赖于实验的情境,在高刺激强度时也不成立。同样,很多感觉道实验说明ΔΦ是Φ加上一个常量的比率,而不是单单一个Φ。
心理物理定律经典的心理物理量表
1860年,G.T.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中介绍了几种心理物理法,他声称通过这几种方法能够确定作为刺激量函数的感觉量。从韦伯定律和其他几个假设出发,费希纳用“最小可觉差”(j.n.d.)构筑了一个基本的对数定律ψ=Klog(Φ/b),其中ψ代表心理量,Φ代表刺激的物理值,b是绝对阈限的刺激量,K是一个相应的常量。 费希纳定律说明,当刺激强度呈几何级数上升时,感觉量以算术级数递增;这样,相等的刺激率产生相等的感觉阈限。
一个多世纪以来,费希纳定律受到了很多批评。这些非议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1)感觉不是数量化的,所以不能测量;(2)韦伯定律是一个近似的定律,它不是在所有刺激范围内都成立的;(3)主观上,所有的最小可觉差不是都相等的。结果产生了大量费希纳定律的修正公式,这里只阐述其中的几个。
在视觉明度辨别的心理物理学研究中,感觉量(ψ)与刺激强度的关系由H.V.赫尔姆霍茨于1866年在《视觉心理物理手册》中提出:其中a,b,k都是常量。这个二次函数说明在高刺激强度,感觉量会接近渐近线的上限。但是,它与某些实验情境尤其是与灼伤的实验数据不符。1922年,A.皮奥特在《论温度》中提出对温度的感觉量和味觉都是刺激强度的幂函数。1931年,E.津纳提出感觉是刺激强度正切的幂用数。1932年,J.P.吉尔福特在《心理定律的兴起》中说:刺激大小和感觉反应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指数不是一个常量;幂函数以前也有人提出过,如J.A.F.普拉蒂厄在1872年,F.布伦塔诺在1874年的《经验主义心理学》中。通过对费希纳公式进行积分,同时假定韦伯率(ΔΦ/Φ)是一个常态分布,R.A.胡斯顿(1932)提出了一个心理物理定律,它是经典的Φ~r函数的积分,科索在1967年的《感觉行为的实验心理学》中对此作了描述。
心理物理定律心理物理量表的修订
如果假定费希纳定律是正确的,那么二分法所得变异刺激的强度应该等于两个终端刺激的几何平均数。但是许多研究结果发现中间那个值更接近于算术平均数而不是几何平均数。因此,费希纳通过刺激辨别的间接方式测量感觉反应的结果,并没有得到相等感觉距离的直接测量证明。假如观察者能够有效地判断两个感觉的间距是否相等,那么直接测量程序产生的是感觉量的等距量表和感觉间距的比率量表。
1930年,L.F.理查森和J.S.罗斯用直接的数量估计法测量了听觉反应,这种方法要求观察者为感觉到的声音强度指派数字。S.S.史蒂文斯在1956年把这种方法命名为数量估计法,并在1960年用了各种直接的量表法后,指出对几乎所有的感觉道和刺激维度,感觉大小(ψ)是刺激强度(Φ)的指数函数:ψ=K(Φ) ,其中n是一个特定刺激连续体的经验值,K是一个决定量表单位的任意常量。这个函数已用于30多个感觉维度,包括响度、亮度、视野、咖啡味觉、甜觉、温觉、振动觉、噪音持续时间、重量觉、触觉、电击、手掌握力等等,指数范围从明度的 0.33到电击的 3.5。由于幂指数的值取决于特定的实验条件,所以没有哪个心理物理函数适用于所有的感觉维度。另一方面,幂定律作为一个心理物理定律不适用于非量化的感觉属性。
有时候,一个给定的心理物理函数在log-log 坐标系中会偏离幂定律所应显示的直线型态,当刺激值低时,呈现一个下凹的曲线。为此,史蒂文斯(1961)建议物理量表上的零点不应取物理量的零,而应取绝对阈限(Φ)。这样,经过修正的幂定律就变成了 ,可以适用于更广的实验情境。
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尽求Φ。的取值能够满足线性函数的需要,那么它就难以接近绝对阈限的值,因此,1963年科索在他的《阈限概念的理论与历史回顾》中批评了这种对幂定律一味进行修正的做法,认为Φ。的确切值应与特定的经验操作相联系。1971年,科索重新考察了有关量表的文献,把幂定律表述为 ,其中A是特定实验条件下的适应水平,它的计算方法来源于H 赫尔森的《适应水平理论》(1964)。此外,还有一些人也提出了幂定律的修正公式,如G.埃克曼提出的公式是 。不同感觉道的交叉匹配法为幂定律的内在一致性提供了经验证明。如果两个不同感觉道的量表都遵循幂函数,它们的匹配函数也将是个幂函数,指数等于两个原始函数指数之比。不同感觉道交叉匹配法的结果为幂定律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心理物理定律心理物理量表的比较
心理物理量来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的方法,即在实验者设置的量表值和观察者的判断值之间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如数量估计法:二是间接的方法,即量表值和观察值之间没有—一对应关系,如分类估计法。如果把这两种方法分别用于同一组数据,我们可以预期将会得到两个线性相关的量表,在它们构成的直角坐标系中,会产生一条直线。但是,事实上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极难获得这种理想的相关关系,在分类量表(间接的方法)和比例量表(直接的方法)构成的坐标系中,绘出的通常都是一条向下的凹型曲线,位置介于对数函数和幂函数之间。这一结果表明判断变量随刺激值在测验连续体上由低到高变化而不断增值。未能得到线性结果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两种制作方法的反应范围或其他因素不同,影响了观察者的适应水平。
心理物理定律心理物理定律的解释
用二分法制作感觉等距量表时,研究者向观察者呈现两个大小不同的刺激,要求观察者对与前两个刺激同在一个刺激连续体上的第三个刺激进行调节,直至第三个刺激在感觉上与前两个刺激的距离相等。观察者调整刺激的值取决于两个标准刺激呈现的方向、顺序。如果际准刺激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呈现,二分法结果的值将大于标准刺激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呈现测得的值。科索(1971)把这种滞后现象归因于观察者的反应倾向或适应水平。
既然量表值受各种非感觉因素(如刺激顺序、刺激范围、反应范围、标准刺激的值等)的影响,所以对物理量表及由此而来的心理物理定律的解释就难免不太准确。严格地说,心理物理定律与感觉大小并不是一回事,它所涉及的是刺激和相应的判断反应间的关系,并从中推测出感觉大小来。
心理物理定律“转换”函数
有些研究者相信心理物理量表反映了感觉神经活动的某些特定方面,他们把心理物理函数看作是一种“转换”函数,它说明了感觉机制如何把刺激能量变成神经活动。但是,S.S.史蒂文斯在查阅了有关的研究文献后发现,虽然有些生理反应符合幂函数,但它们的指数常常不等于从心理物理实验中得到的幂函数指数。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转换”函数的比喻只会把事惜弄得更复杂,因为这样一来,心理物理定律涉及的就不止是三个连续体,而是四个:(1)物理刺激;(2)生理反应,(3)感觉反应;(4)判断反应。如果第三个连续体是不重要的,那么心理物理定律就不用保留主观大小这个潜在的参考框架。
心理物理定律非线性
不论心理物理理论涉及的连续体究责是三个还是四个,任何两个邻近的连续体之间总是存在一个非线性的心理物理量表(遵循对数定律或幂定律)。一些有限的研究结果表明,刺激在感受器发生了指数转换,感觉信息传向大脑的途中发生的是线性转换。不管怎样,即便神经系统中不存在一个刺激按幂定律转换的水平,感觉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遵循幂定律。
另一种可能的情形是,非线性不是边缘感觉系统的功能,而是在大脑中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因此,感觉量表实验中的判断反应会受到以前学习经验、刺激、反应方式、实验程序等因素的影响。1964年,R.R.布什及其同事提出心理物理行为应该被看成是学习过程的最终产物。由此看来,对心理物理定律,可以超出感觉道的特定参数来考虑,使之具有更广泛的意人。
心理物理定律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是由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与心理学家E.H. 韦伯发现,韦伯-费希纳定律是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Φ/Φ=C,其中Φ为原刺激量,△Φ为此时的差别阈限,C为常数,又称为韦柏率。
E.H. 韦伯,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日生于维腾贝格,日卒于莱比锡。1815年在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818年任解剖学和生理学助理教授,1821年任教授。直至1871年才退出教学工作。
韦伯的主要研究在生理学方面,包括循环系统、耳、眼、肝脏,特别是皮肤方面。1834年,他用拉丁文写了《触觉论》,详细报道了皮肤的压觉、触觉、温觉、冷觉、位置觉以及肌觉、痛觉、关节觉等。著名的韦伯定律(见心理物理定律)即发表于此。1846年为R.瓦格纳编的《生理学词典》写了著名的《触觉与一般感觉》一文。
韦伯对心理学有两大贡献:一是他最早系统地用实验证明了阈限的概念,他利用类似圆规的仪器刺激被试的皮肤,逐渐增大圆规角度,直到被试说出他感到的刺激是两点而不是一点时为止,这就是两点阈。但他用外周神经纤维簇的“感觉圈”概念加以解释,此说已无多大意义。二是他提出的韦伯定律。他首先发现重量的最小可觉差,两重物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之比为一常数;后来推广到研究皮肤上的两点阈限及线的长短和音的高低,其公式为K=△I/I。式中I为强度;△为强度刺激增加量;△I为差别阈限;K为小于1的常数,称为韦伯比例。实验证明韦伯比例仅运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韦伯在心理学史上的重大作用在于他是发现感觉对于外在刺激物是有相互依存性的第一人,心理物理学便是由此而建立的。
韦伯发现同一刺激差别量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引起差别感觉。这一比例是个常数,用公式表示:ΔI(差别阈限)/I(标准刺激强度)=k(常数/韦伯分数),这就是韦伯定律。 为了描述连续意义上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于1860年提出了一个假定:把最小可觉差(连续的差别阈限)作为感觉量的单位,即每增加一个差别阈限,心理量增加一个单位,这样可推导出如下公式:S = k lg I + C(S为感觉量、K为常数、I为物理量,C是积分常数)……通式: S = k lg I。其含义是感觉量与物理量的对数值成正比。也就是说感觉量的增加落后于物理量的增加,物理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心理量成算术级数增长,这个经验公式被称为费希纳定律或韦伯-费希纳定律。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心理物理定律阈限测量
心理物理定律视觉
如果一个光刺激呈现的时间很短,它要被觉察到必须具有很高的强度水平;但随着呈现的持续时间的延长,所需的强度水平会很快下降。这个呈现时间(t)和所需强度(I)间的反比例关系证明了时间累积现象的存在,用公式来表示为It=常数,这就是布洛克定律。这个定律适用于刺激持续时间在0.1秒以下的视觉绝对阈限,0.1秒称为刺激的临界持续时间,超过这个值,虽然时间累积现象依旧存在,但反比例关系就不再成立了。当刺激持续时间超过大0.5秒时,阈限处所需的刺激强度就与时间无关了,这时,而洛克定律应该写成△I=常数。由于视网膜对光能的时间累积受临界时间的限制,因此视刺激阈限的值取决于光能的总量(It)。朋森和罗斯科对反比例定律加以修订,使之适用于所有的光化学反应,修订后的公式称为朋森-罗斯科定律。
1911年,A.布隆代尔和J.雷伊提出一个表示视觉阈限量(It)与刺激呈现时间(t)的函数关系的线性公式It=a+bt,其中a和b是两个常量。这个公式说明达到阈限所需的光能等于一个常量a加上一个随时间增加的量(bt)。1920年,H.皮龙在《感觉:其作用、过程和机制》中指出,It并不严格是时间的线性函数,而是在开始的阶段呈抛物线型,超过时间的临界值后,才趋于线性。皮龙定律表述为IT=at ,其中n是时间的分数幂指数,对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取不同的值。
在特定的条件下,眼睛还显示有网膜区域的空间能量累积。根据里科定律,IA=K,说明刺激面积和强度的乘积达到定值,就在中央凹产生一个特定的视觉效累。至于作用于边缘网膜的刺激,若视角在2°一7°范围之内,则遵循派博定律I =K。
心理物理定律听觉
。1976年,J.F.科索及其同事报告,在一定时间限制下,听觉阈限随听刺激呈现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在阈限处的关系却不像It=C那么简单,还要取决于测验乐音的频率和被试的年龄。某些特定频率的声音强度和持续时间呈反比例关系只在100ms以内成立。1951年,J.C.利克利德假定(I一I。)t=C,其中I。是输入刺激(I)的一部分,代表在听兴奋加工中被转移出来未结合的部分。
由于声音的持续时间每下降10倍,听阈平均上升 8.92分贝,1959年,F.米斯科尔克齐—福多尔提出C=n—log(T。/T),其中n是阈限改变的分贝值;T。是听系统的调整时间,设定为150 ms;a是脉冲持续时间少于150ms时,每下降10倍的阈限改变值8.92dB;T是脉冲实际的持续时间。把给定的值代入公式,阈限分贝改变的量值即可计算获得。
心理物理定律其地感觉道
反比例定律涉及的临界持续时间在其他感觉道也可以看到。味觉的临界时间随特定的味刺激而变化,甜刺激大约需2秒;咸刺激3秒;苦和酸刺激都是3.5秒。至于嗅觉,刺激作用时间超过5秒,时间才不再成为决定阈限大小的重要因素。对于热刺激,作用时间短于10秒都表现有时间累积;由气流吹到前额产生的冷反应在1.5秒以内都遵循反比例定律。总之,对所有的感觉道,均匀、连续的刺激,在处都表现有刺激强度和呈现时间吴反比例关系的时间累积现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学著名定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