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和MLC的960p和1080p区别多大究竟多大

查看: 117519|回复: 13
[虚心求教]
声望5 精华0帖子八豆24447 积分28443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3-3-24 00:48
同样是SATA3接口的SSD,TLC和MLC用起来还有速度上的区别啊?为什么三星840系列明明是TCL的,就是比金士顿和Sandisk的MLC评价好呢?TLC和MLC的区别难道就仅仅体现在使用寿命上吗?
声望0 精华0帖子八豆17534 积分28495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3-3-24 00:51
写入速度不同,但这个可以通过通道数弥补,实际感觉不出来。。所以目前看来就是寿命。。
美亚返3% http://amzn.to/1IPNfi9
声望5 精华0帖子八豆16856 积分26849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3-3-24 01:25
正常读写量,能用20年,三星的
死不悔改老丁车险, 电话QQ微信支付宝:
声望19 精华14帖子八豆5413 积分47158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3-3-24 02:14
840又不都是TLC 中高端的还是MLC 看你愿不愿意多掏几百块了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就生气
声望5 精华0帖子八豆39231 积分42044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3-3-24 08:36
差别就是芯片写入次数,tlc是1000次,mlc3000次以上。我有2块用了1年多的三星830 64G SSD,写入量才1.2-1.3TB,假如是tlc芯片的1000次寿命,也就是说理论上写入64TB,SSD就可能坏了,但按照我的写入量(64/1.3)也要49年。。。所以对于买ssd当系统盘的用户,tlc的寿命完全不用考虑,而且买120G的tlc ssd,保持这种写入量(120/1.3),可以用92年。另外根据很多民间测试,tlc的ssd 1000次寿命也是保守的,一般都可以超过这个次数。
声望6 精华1帖子八豆38525 积分58292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3-3-24 09:22
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
声望11 精华6帖子八豆7381 积分10543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头像被屏蔽
<em id="authorposton13-3-24 09: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声望6 精华1帖子八豆38525 积分58292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3-3-24 10:09
现在基本上不出SLC颗粒的SSD了,按道理新的出来了,老的应该降价出啊!
声望5 精华0帖子八豆2732 积分3936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头像被屏蔽
<em id="authorposton13-3-24 1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声望5 精华0帖子八豆24447 积分28443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3-3-24 13:17
东升老师 发表于
差别就是芯片写入次数,tlc是1000次,mlc3000次以上。我有2块用了1年多的三星830 64G SSD,写入量才1.2-1.3 ...
除了寿命之外,TLC和MLC在速度上的差别还大啊?
声望5 精华2帖子八豆19068 积分45692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3-3-24 13:45
超越一方 发表于
除了寿命之外,TLC和MLC在速度上的差别还大啊?
写入有差距的
QQ 已满 请加
雄狮国际3A22 QQ
声望0 精华0帖子八豆1413 积分1637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珠江路上卖盒饭的
<em id="authorposton13-3-24 15:28
哪个贵哪个就好
声望5 精华0帖子八豆24447 积分28443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3-3-24 15:44
华硕金牌店 发表于
写入有差距的
那为什么金士顿的MLC在销量和评价上都比不过三星840的TLC呢?
声望5 精华0帖子八豆29428 积分31798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3-3-24 15:46
累计在线时长超过1000小时
十二生肖o马
参加神秘活动获得
江苏电信翼友会会员
论坛元老,论坛创始到2004年间注册且发帖数大于200的论坛用户。
国货当自强
国产车主,用户在指定帖子中申请获得
亚洲工业典范
日系车主,用户在指定帖子中申请获得
十二生肖o蛇
参加神秘活动获得
论坛老用户在新版论坛发贴数量达到10个
老用户发帖300个,在线300小时
在世界末日前积累一定精华帖
车子棒思密达
韩系车主,用户在指定帖子中申请获得
Powered by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47|回复: 3
积分6168精华1主题帖子威望835 活跃6184 PP币-12 PP豆0 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 积分 61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68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0:31签到天数: 591 天连续签到: 0 天[LV.9]以坛为家II威望835 活跃6184 PP币-12 PP豆0
& & 近日,部分 6/6 Plus 128GB传出频繁死机的消息(通常是在安装了大量应用之后),其问题的焦点在于,使用了TLC闪存。有媒体分析称,中招的并非只有128GB版本,部分64GB也同样存在问题。  那采用了TLC和MLC闪存的iPhone 6在性能上到底有和区别?使用了TLC闪存的iPhone 6在装了大量应用后,真的会频繁死机吗?  香港知名硬件网站HKEPC近日就此问题做了一次详细测试,他们找来了多个iPhone 6 64GB样本,包括太空灰,银色及金色各种颜色,而且出货日期十分接近。  结果发现,同样是iPhone 6 64GB A1586港行,出现了HYNIX(海力士)、TOSHIBA(东芝)MLC颗粒及TOSHIBA(东芝)、SANDISK TLC颗粒四种不同版本。  为了测试采用不同闪存颗粒的iPhone 6 64GB在磁盘性能方面是否存在差异,HKEPC使用SSH对样机进行了DD Copy测试,分为Zero Fill(全零填充)以及Random Fill(随机填充)两种方式,进行1K、4K、16K、64K、256K、1024K、4096K、8192K、32768K大小文件测试,每个文件大 小重复100次。  Zero Fill(全零填充)测试:
11:27 上传
  HKEPC测试发现,采用TLC闪存的iPhone 6 64GB会针对磁盘系统进行快速存取优化,只要开启显存使用的App,当系统进行拷贝时会使用系统内存进行暂存,以提升TLC写入的系统性能,甚至出现了TLC闪存颗粒的iPhone 6 64GB进行拷贝时,性能表现超越了MLC颗粒的版本,最高写入速度高达207MB/s。  不过,数据文件超过400MB以后,其系统性能就会出现严重的下降,前台应用甚至会出现延迟或者闪退的情况。如果采用TLC闪存的iPhene 6 64GB开启了多个消耗系统内存的App,磁盘性能下降问题会更明显,因为磁盘系统会根据内存使用情况分配快速存取硬盘的可用容量。
11:27 上传
iPhone 6 64GB TLC NAND闪存加入了动态缓存技术
11:27 上传
iPhone 6 64GB TLC NAND闪存没有动态缓存技术  另一方面,采用MLC闪存的iPhone 6 64GB进行文件拷贝时,系统内存并没有针对磁盘进行快速存取,但整体表现比较平均。其中,以采用TOSHIBA(东芝)MLC颗粒的性能最佳,最高写入速度达到79.2MB/s,HYNIX(海力士)MLC颗粒就要差一些,最高只有70.2MB/s。  此外,和TLC不同的是,采用MLC颗粒的iPhene 6 64GB进行文件拷贝时,系统内存使用的情况并没有太多变化,也没有因为拷贝大文件写入速度大幅下降,前台应用在拷贝时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延迟或闪退的情况。  Random Fill(随机填充)测试:
11:27 上传
  当改用随机填充测试时,TLC和MCL的性能差距明显扩大。由于系统内存难以对细小非连续的文件继续动态存取,采用TLC颗粒的iPhone 6 64GB的写入性能大幅下降至3MB/s以下。虽然采用MLC的版本表现也不是太理想,但小文件写入都在3.5MB/s,随着文件增大,表现也会明显上升。相反,TLC由于采用动态快速存取磁盘优化,对随机拷贝测试没有帮助,相反令CPU的占用率大幅度提高,导致iPhone 6出现没有反应的现象。  内存使用:  下图一是TLC闪存iPhone 6 64GB的内存使用情况,当进行文件拷贝时,内存使用率会突然大幅提升。最明显的是,Inactive部分突然由93.4MB上升到232.8MB,这些文件会被iOS暂时存在内存用作为硬盘缓存,空闲部分只有28.2MB。  下图二为MLC闪存iPhone 6 64GB的内存使用情况,进行文件拷贝时,内存上升幅度明显没有TLC那么大,空闲内存也有165.1MB。
11:27 上传
11:27 上传
  点评:  1、使用TLC的iPhone 6确实会在高负载文件写入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比如应用崩溃;  2、MLC颗粒的性能综合表现要更好,也要稳定的多。  3、祈祷自己买到MLC版本吧  由此可见,此前报道的iPhone 6/6 Plus出现死机、应用崩溃的情况客观存在,而且是可以用测试证明的。从之前的消息来看,128GB版本基本都是TLC,64GB也基本是一半一半。如果你想保险,只能选择16GB版本了。  至于为啥会用TLC,而不是全都用MLC?有个字叫:钱。& &&&&&所以MLC中颗粒以东芝的最好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2 项 ), 共有 5 人参与投票
1. &MLC__toshiba
2. &MLC__hynix
60.00% (3)
3. &MLC__sandisk
4. &TLC__toshiba
40.00% (2)
5. &TLC__hynix
6. &TLC__toshiba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么么哒,点个赞!
总评分:&威望 + 3&
积分16391精华0主题帖子威望1008 活跃26492 PP币1362 PP豆6214 阅读权限150最后登录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40签到天数: 981 天连续签到: 2 天[LV.10]以坛为家III威望1008 活跃26492 PP币1362 PP豆6214
大家移起来讨论吧
积分12266精华1主题帖子威望609 活跃16753 PP币-3 PP豆0 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0:31签到天数: 585 天连续签到: 0 天[LV.9]以坛为家II威望609 活跃16753 PP币-3 PP豆0
积分11725精华0主题帖子威望491 活跃16565 PP币0 PP豆0 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0:31签到天数: 582 天连续签到: 0 天[LV.9]以坛为家II威望491 活跃16565 PP币0 PP豆0 设备iPhone 5s
超级版主勋章
论坛超级版主专用
授予在论坛发布大量资源,300个资源贴以上的会员
论坛雷锋好模范
论坛回帖之王
热心分享资源超过500个的会员
发表1000篇以上文章会员
发表1000篇以上文章会员
Copyright&
Guangzhou UC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优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09:31:40 修改
&&&&&&为了争夺入门级SSD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开始很多厂家都先后推出了采用TLC&NAND颗粒的SSD产品,价格也不断的创出新低。一直没有推出TLC&SSD的intel和浦科特两家一线厂家也都在近期高调发布TLC&SSD新品。之前炒得很热门的浦科特第一款TLC&SSD产品M7V现在已经正式上市,M7V按照接口的不同又细分为两个型号:SATA接口的为M7VC,M.2接口的为M7VG。零售价格是:SATA接口M7VC中128G定价279元,256G定价459元,512G定价869元。M.2接口的M7VG中128G定价369元,256G定价569元,512G定价1239元。这个定价已经与很多低端MLC&SSD持平,那么廉价的入门级SSD应该怎么选?是买高端TLC&SSD,还是买低端MLC&SSD呢?这次就通过M7V的实测来帮大家分析一下。评论&&&&&&之前老妖已经测过了SATA接口的浦科特M7V,发现M7V的实际性能真的很不错,甚至超过了部分低端MLC&SSD。现在M7V已经正式上市,M7V按照接口的不同又细分为两个型号:SATA接口的为M7VC,M.2接口的为M7VG。零售价格是:SATA接口M7VC中128G定价279元,256G定价459元,512G定价869元。M.2接口的M7VG中128G定价369元,256G定价569元,512G定价1239元。这个定价已经与很多低端MLC&SSD持平,那么廉价的入门级SSD应该怎么选?是买高端TLC&SSD,还是买低端MLC&SSD呢?这次就通过M7V的实测来帮大家分析一下。&&&&&&&先来看看这次的主角:M.2接口的浦科特M7VG&256G。M7V&M.2接口与SATA接口一样都是采用新一代的Marvell&88SS1074主控+东芝原厂15nm&eTLC&NAND颗粒。评论评论&&&&&&&&M.2接口的浦科特M7V,在包装上要比SATA接口版本的包装Q很多,透明塑料的包装外壳,包装盒正面按照老惯例标明了具体型号和各个不同容量版本SSD的最大读写速度,M.2接口的具体型号为M7VG,而SATA接口的具体型号为M7VC。M.2版本的外包装上没有和SATA版本那样详细的注明缓存、电压、电流、MTBF等参数,同样也未注明是采用TLC&NAND颗粒。M.2版本的SSD在外观上就肯定没有SATA版本那么花哨了,没有彩色的外壳,只有裸露的PCB加上各种芯片。不过浦科特M7V上贴了很多标签,如果要看清楚各种芯片,就需要把标签撕下来,我个人的做法是用吹风筒的热风轻轻吹一下,就可以揭开各种标签,注意不要整个撕下来,轻轻卷到一边就好,等下用热风再吹一下,就可以卷回去,不影响保修。M.2接口的M7V是2280的规格,绿色PCB的正面是一个主控芯片+一个缓存颗粒+两个NAND颗粒。PCB的背面则是空白一片。评论评论评论&&&&&&&&&M.2接口也称为NGFF接口,基于PCIE&M.2协议。与SATA接口不同,M.2占用的是PCIE通道,因此它可以获得更充裕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度。目前SATA3接口的理论传输速率最高只有6Gb/s,大概相当于600MB/s的传输速度。面对飞速提升的固态硬盘读写速度,SATA3接口已经成为高速公路上的瓶颈。而M.2接口的理论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Gb/s,相当于1G/s的传输速度,部分走PCIE&3.0总线的Ultra&M.2甚至号称达到32Gb/s。M.2接口的设计非常灵活,可以通过金手指部分的两个缺口来定义接口模式。小的缺口是B&key,单独使用B&key时为“Socket2”,此时仅运行在PCI-E&2X传输模式下,速度较低但可以提高对SATA3的兼容性。大的缺口为M&key,当B&key和M&key同时使用时为“Socket3”,此时运行在PCI-E&4X传输模式下,真正发挥M.2接口的速度优势。主板上的M.2接口上一般都有“Socket2”或者“Socket3”的标识。&评论&&&&&&&M.2接口的M7V使用的主控芯片与SATA版本一样,都是Marvell的第五代SATA主控88SS1074B1,这是一款针对15nm&NAND&Flash推出的四通道主控,最高只能支持512G容量,其特点如下:1、支持SATA&6Gb/s接口标准;2、采用先进的28nm&CMOS制造工艺;3、可以支持15nm制程的TLC/MLC/SLC和3D堆栈闪存;4、支持DEVSLP休眠模式以实现低功耗;5、以400MT/s的速率支持ONFI&3/Toggle&2接口标准;6、支持256位AES加密技术。另外还支持Marvell的第三代NANDEdge纠错技术和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技术。从浦科特官方的宣传资料来看,M.2接口的M7V和SATA版本一样,支持&PlexTurbo&、PlexCompressor、PlexVault&三个浦科特自家的SSD&应用软件。在使用寿命方面,官方说法是最高支持2000PE。与之前浦科特采用MLC&NAND的SSD有所不同的是,M7V新增了PlexNitro效能优化缓冲技术,我们知道,之前浦科特采用MLC&NAND的SSD都没有采用SLC&Cache技术来提高使用体验。而M7V是TLC&SSD,所以现在同样也需要使用SLC&Cache技术。浦科特官方的资料中也说明了PlexNitro是以“SLC&Mode”优化效能表现,并且标明了各个容量版本的SLC&Cache空间大小。评论评论评论&&&128G版本的Cache空间为1.5GB,256G版本的Cache空间为3GB,512G版本(官方图片资料中错标为521GB)的Cache空间为6GB。&评论&&&&&&&缓存由单个南亚的缓存颗粒组成,编号分别为NT5CC256M16DP-DI,为DDR3L&1600颗粒,CL=11,容量为512MB。&评论NAND颗粒编号TH58TFT0UHLBAEF,从编号上来看,是BGA封装的东芝原厂Toggle&NAND,15nm制程,属于企业级的eTLC,单颗容量为128GB,一共两颗组成256G。&评论一个SSD的性能主要由主控芯片、缓存、NAND颗粒三者共同决定,其中最关键的是主控和NAND。主控除了决定性能外,还确定了SSD在纠错、垃圾回收、压缩算法等方面的特点。NAND除了决定性能外,还关系到SSD的使用寿命等问题。目前最常见的NAND有SLC、MLC、TLC三种。SLC速度快、寿命长,具有约10万次擦写寿命,但是价格昂贵,目前只有少数高端企业级产品在使用;MLC的速度与寿命都逊于SLC,大概5000次擦写寿命,但是因为价格适中,目前被主流SSD广泛使用;TLC速度比MLC更慢、寿命更短,约500—1000次擦写寿命,但是价格更加便宜,目前一般被低端SSD所使用。为了提高MLC的寿命,很多厂家在生产MLC时会对晶圆进行筛选,选出部分优质的晶圆作为企业级的eMLC颗粒。厂家还通过调整eMLC的内部参数来达到增加P/E的目的,现在eMLC的PE甚至可以达到10000次。目前TLC&SSD普及的有利因素是价格,不利因素则是使用寿命问题。很多NAND厂家就通过筛选TLC晶圆来生产eTLC颗粒,即企业级的TLC颗粒,目前东芝eTLC&NAND已经号称能够达到2000&PE的水平,虽然达不到MLC的&PE,但是比普通的TLC提升了一倍。评论下面就来实测M.2接口的浦科特M7V的实际性能究竟怎么样。&评论&&&&&&&&测试平台用我新入手的ROG&Maximus&VIII&Formula主板,搭配我托人从TW带回来的特挑威刚XPG&Z1&DDR4&3200。M8F主板主打RBG信仰灯,颜值秒杀仲基老公。威刚XPG&Z1&DDR4&3200虽然不是灯条,但是默认小参非常喜人,XMP直接上DDR4&-16-36,电压1.35V,海力士SKhynix&H5AN4G8NMFR-TFC颗粒,金黄色马甲。默认电压模式时序轻松上DDR4&3466。还有一对全新未拆封,要的可以来谈谈,哈哈。。。。。评论评论评论评论一、理论性能测试  首先测SSD的常规五项:AS&SSD&Benchmark、CrystalDisk&Mark、ATTO&Disk&Benchmark、Anvil’s&Storage&Utilities、TxBENCH。这五款软件都能够测试SSD的最大持续读写速度,AS&SSD&Benchmark可以测得SSD在队列深度QD64下的随机4K读写速度,CrystalDisk&Mark和TxBENCH可以测得SSD在队列深度QD32下的随机4K读写速度,Anvil’s&Storage&UtilitiesSSD可以测得队列深度QD4、QD16下的随机4K读写速度。ATTO&Disk&Benchmark则主要是测SSD的最高持续读写速度。&&&&在AS&SSD&Benchmark测试中,浦科特M7VG的得分达到了1136分,Anvil’s&Storage&Utilities的得分为4552.60,这两个分数都与SATA接口的M7VC&512G非常接近,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中端MLC&SSD,是目前为止我见过的跑分最高的TLC&SSD。CrystalDisk&Mark测得的持续写入速度达到了535&MB/s。在各个队列深度下的随机4K读写性能也都非常不错。目前TLC&SSD最大的短板就是持续写入速度和深队列下的随机4K写入性能。而M7VG的理论性能测试成绩比之前已经算很强的OCZ&Trion150系列还要好,这主要是得益于Marvell&88SS1074主控和更先进的SLC&Cache机制。&&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测试成绩汇总对比与结果分析:&&评论评论在上面几个软件的理论性能测试中,浦科特M7VG&256G的表现基本和SATA接口的M7VC&512G持平,可见基于SATA主控的SSD产品,不管是采用M.2接口还是SATA接口,其性能本质依然是SATA级别的,并不会因为采用了M.2接口就有量的提高。在与其他二十几款SSD的横向对比中,M7V依靠SLC&Cache的爆发力,在SSD的常规五项测试中甚至超越了很多MLC&SSD,很多测试成绩居然和浦科特3月新发布的M6S+非常接近。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单队列的随机4K写入性能偏弱,很多测试中速度只有100MB/s左右,这个可能与主板M.2接口走PCH的延时较高有关系。整体来说,M7V的理论测试成绩已经是非常的不错,不仅完胜其他几款TLC&SSD,甚至能够跻身中端MLC&SSD的性能水平。不过这仅仅是理论性能测试,后面还有实际应用的测试。接着进行满盘的性能衰减测试,按照惯例使用软件对M7V进行反复的大量数据写入,写满、删除、再写满、再删除。当M7V被反复填满数据后,再删除2GB数据以提供空间给运行CrystalDisk&Mark使用。M7V即使在几乎100%空间被占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接近空盘时的性能,这个应该得益于更加先进的SLC&Cache机制和浦科特的True&Speed技术。评论评论&&二、M7VG的SLC&Cache机制对比由于TLC&NAND的写入性能要低于MLC&NAND,所以目前几乎所有的TLC&SSD都采用了SLC&Cache技术来提高测试成绩、改善用户使用体验。SLC&Cache技术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部分空间模拟SLC颗粒来运作,各个厂家的具体操作方式又各不相同,用于SLC&Cache的空间大小设置也不同。前面已经提到过,浦科特M7V系列中128G版本的SLC&Cache空间为1.5GB,256G版本的SLC&Cache空间为3GB,512G版本的SLC&Cache空间为6GB。下面来对比一下M7V的SLC&Cache机制。对比参照物选择的是240G的OCZ&Trion150,因为Trion150同样非常强悍,而且SLC&Cache空间大小的设置与M7V比较接近。OCZ&Trion150采用群联S10主控+东芝原厂15nm制程的&TLC&NAND颗粒,240G版本的SLC&Cache空间大小约为4.5G。同样用于对比的还有SATA接口的M7V&512G(SLC&Cache空间大小约为6G)。下图是三个盘在测试数据模块分别设置为1GB、2GB、4GB、8GB、16GB时的CrystalDisk&Mark测试图,左边为浦科特M7VC&512G(SATA),中间为M7VG&256G(M.2),右边为OCZ&Trion150&240G。&评论在我以前测试过的TLC&SSD中,当持续写入的数据模块大于SLC&Cache空间大小时,持续写入性能就会出现断层式的下降,下降到TLC&NAND的真实写入性能水平。而且此时主控会忙于尽快清理出更多的SLC&Cache空间来供给测试使用,主控和缓存资源都被极大的占用,因此会影响到SSD的整体性能,尤其是深队列下的4K随机读写成绩。当测试数据模块的大小设置为4GB时,虽然未达到OCZ&Trion150的4.5GB&SLC&Cache空间的容量,但是Trion150的QD32持续写入速度和QD32随机4K读写速度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把测试数据模块的大小增加到8GB和16GB之后,Trion150的但单队列持续写入也同样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再来看看M7V的表现,当测试数据模块的大小设置为4GB时,测试数据小于M7VC&512G的6GB&SLC&Cache,而大于M7VG&256G的3GB&SLC&Cache,因此M7VG&256G的主控开始要对SLC&Cache空间进行清理,因此QD32的随机4K写入性能稍微出现了下降。而M7VC&512G的性能则变化不大。把测试数据模块的大小增加到8GB之后,测试数据模块已经都大于两款M7V的SLC&Cache空间大小,但是两款M7V的性能下降幅度也并不大,尤其是M7VC&512G,性能下降非常微弱。而M7VG&256G的单队列持续读写和单队列随机4K读取性能下降的幅度就比M7VC&512G要大,此时SLC&Cache空间大小的差距就体现了出来。当测试数据模块的大小设置为16GB时,M7VG&256G在性能上的下降幅度就比M7VC&512G要更明显一些。通过以上的数据对比,基本上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是浦科特M7V所采用的Marvell&88SS1074主控在处理SLC&Cache空间溢出时效率更高,在SLC&Cache空间稍微不够用的情况下,主控通过及时的数据整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SLC&Cache空间数据溢出对性能的影响。而当测试数据模块明显大于SLC&Cache空间大小时(例如测试数据模块为16GB时)。Marvell&88SS1074主控表现出了很强的“救火”能力,虽然各项读写速度均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是在QD32队列下的4K随机读写性能下降幅度明显要小于采用群联S10主控的OCZ&Trion150。这个特点正好针对以往TLC&SSD在遇到SLC&Cache空间爆仓时出现深队列下随机4K读写性能暴降的缺点做了积极的弥补。第二则是针对浦科特M7V同系列的SSD,容量越大其SLC&Cache空间越大,在应付SLC&Cache空间爆仓时的救火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如果预算允许的话,还是应该尽量购买更大容量的M7V。二、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性能测试PCMARK8是目前最接近实际使用环境的模拟测试软件,其中存储设备测试部分有游戏、办公、图形处理等几个项目,其测试成绩比前面常规五项的几个软件都更能真实的反映出SSD的实战性能。更确切的说,是在家用、游戏以及普通办公情况下的SSD实际性能。在反复满盘写入、删除后进行PCMARK8测试就更能够反映出一个SSD在长时间使用后的实际性能表现。浦科特M7V&256G&M.2的总分为4921。这个得分明显比前面的常规五项更能体现M7V在二十几款SSD中的性能定位。&评论评论&PCMARK8的测试数据量十分巨大,达到了几十G,远远超过了M7V的SLC&Cache空间,其测试强度绝非前面几款软件可以相提并论的。很多在常规五项中表现出色的TLC&SSD,一跑PCMARK8就被打回原形。M7V在PCMARK8中的表现也没有在前面的常规五项中那么凶猛,但依然是最强的TLC&SSD。在和中低端MLC&SSD的对比中,虽然小幅度落后于中端的MLC,但同样可以小幅度领先于低端MLC&SSD。对比闪迪加强版这种使用超低端SMI&2246XT主控的廉价MLC&SSD,除了在PhotoShop重载测试中稍微落后之外,其他测试项目全部完胜。从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依靠Marvell全新的88SS1074主控+东芝原厂15nm&eTLC&NAND颗粒,TLC&SSD在性能上已经获得了不小的提高,更先进的SLC&Cache机制使得TLC&SSD在性能上干掉低端MLC&SSD成为现实。三、实际使用测试  这部分测试主要从平时的实际应用中来测试浦科特M7V的性能表现。Windows系统的启动时间和游戏的加载时间上,M7V已经和很多中端MLC&SSD持平。Photoshop的加载测试中,M7V落后于中端MLC&SSD的幅度很小,而且依旧领先于TLC&SSD和低端MLC&SSD。评论&四、配套软件一个硬件的做工用料好,是物质基础,而如果要用得舒心,那么配套软件也很重要,这就是所谓的软件附加值。软件是用户和硬件之间交互的桥梁。比如我测试平台中的华硕M8F主板,之所以敢卖那么贵,除了主板本身的品质之外,配套的软件也有很高的附加值,非常方便的就可以在系统里使用超频软件对CPU频率、内存频率和时序、风扇转速、各部分电压等各个超频参数进行调整。现在很多知名品牌的SSD都附带有很好的配套软件。M7V和浦科特的高端产品一样,都能够支持PlexTurbo、PlexCompressor、PlexVault&这三款浦科特自家的SSD&应用软件。浦科特SSD通用的Plextool软件就不用多介绍了,能够监测SSD信息、读取SMART数据、进行Trim优化、SecretErase、固件升级等操作。&评论评论评论评论&&&PlexTurbo之前只针对浦科特的高端SSD开放,现在M7V也同样能够使用。PlexTurbo以系统内存作为SSD的缓存,从而实现系统加速及减少NAND写入量的目的。PlexTurbo软件可以自由设定用于SSD缓存的系统内存大小和内存数据写入SSD的间隔时间。当交换的数据量小于内存缓存的时候,读写操作其实都是在内存内部进行,只有达到预定的释放时间后数据才会被真正写入SSD中。因此测得的SSD性能非常强劲(其实测的是内存),而且这样能够减少NAND的写入量,延长SSD的寿命。这个功能对于系统内存在16GB以上的用户比较实用,而且用在TLC&SSD上我觉得比MLC&SSD更有意义。&评论PlexCompressor是一套智能压缩软件,可以通过压缩文件来变相增加SSD存储空间。这个功能我本人基本用不到,因为我的SSD无论从数量和容量上都绝对够用。PlexVault则是一个加密软件,与之前的很多U盘加密软件原理一样,在SSD上划出一部分空间作为隐藏分区,平时这个分区在电脑里不会显示出来,等到需要访问的时候就按下快捷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正确的密码之后,“我的电脑”里就会出现隐藏分区的盘符。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是一定要用浦科特的SSD作为系统盘才能够启用这个功能,第二是容量有限制。&&评论评论    总结:  一、关于性能1、因为Marvell&88SS1074是SATA主控,所以无论M7V是采用M.2接口还是采用SATA接口,其性能都是SATA级别的,只是接口不同而已。SATA接口的M7V具体型号为M7VC,M.2接口的M7V具体型号为M7VG。在性能上,M7VC=M7VG。现在相同容量的M7VG比M7VC稍微贵一点,但是在性能上是没有差别的,唯一的优势就是可以直接安装在主板上,省去走线的麻烦,所以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来购买。2、从前面的各项测试中可以看出,浦科特M7V可以称得上是目前为止最强的TLC&SSD。整体性能小幅度落后于中端的MLC,但是对比低端MLC&SSD和其他TLC&SSD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依靠Marvell全新的88SS1074主控+东芝原厂15nm&eTLC&NAND颗粒,TLC&SSD在性能上已经获得了不小的提高,更先进的SLC&Cache机制使得TLC&SSD在性能上干掉低端MLC&SSD成为现实。在PCMARK8的存储子项目测试中,对比闪迪加强版这种使用超低端SMI&2246XT主控的廉价MLC&SSD,浦科特M7V除了在PhotoShop重载测试中稍微落后之外,其他测试项目全部完胜。这一点也说明TLC&SSD的用户群应该是普通的家庭用户,在家用、游戏和小型办公的使用中,M7V已经接近甚至不逊于中端的MLC&SSD。不过M7V依然无法完全摆脱TLC&SSD在高负载下性能较弱的缺点。二、廉价SSD如何选?&&&&&&&现在像浦科特M7V这样的高端TLC&SSD定价其实与低端MLC&SSD是基本持平的。那么预算相对较少的用户,应该如何在两者间进行选择?从性能特点上来看,浦科特M7V依靠Marvell&88SS1074主控+更先进的SLC&Cache机制在性能上比以往的TLC&SSD提升了一个档次,在家用情况下干掉低端MLC&SSD已经不是问题。但是使用寿命这个问题依然是TLC&SSD最大的硬伤。即使采用了企业级的eTLC&NAND,但是PE数也只能提升到2000,比起MLC&NAND的&PE仍有不小的差距。所以,用户在高端TLC&SSD与低端MLC&SSD之间的选择,其实就是性能与理论寿命之间的选择。高端TLC&SSD性能>低端MLC&SSD,高端TLC&SSD理论寿命<低端MLC&SSD。而现在的低端MLC&SSD,为了缩减成本以降低价格,很多都是采用超低端主控+正片NAND(例如某迪加强版),或者低端主控+白片NAND。如果要我选择的话,我自己会选择高端TLC&SSD,因为性能的优势是现在马上可以感受到的,而寿命问题,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eTLC&NAND在理论上的寿命短于MLC&NAND,而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多少年才能用完2000的PE数?到时又有什么黑科技产品出来替代SSD都还不知道。所以我的建议是,预算充裕的话,绝对是考虑中高端名牌MLC&SSD,而在预算比较有限的情况下,考虑大厂高端eTLC&SSD比考虑低端MLC&SSD要更实际一些。
我的微博:
/enoch2012lyn
感觉现在M2已经开始普及了,新主板基本上都有M2接口了
... ... 看帖回帖好习惯!纯手工灌水,只在论坛买东西,看上的会主动联系,没需要就当 帮顶.
路过... ...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饭煲4l和5l区别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