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处方减肥药吃死人二硝基酚是什么,它对人的健康有什么

[转载]武警老年健康养生宣讲团讲稿精华录(5)
我的图书馆
[转载]武警老年健康养生宣讲团讲稿精华录(5)
武警老年健康养生宣讲团讲稿精华录(5)
&&&&&&&&&&&&&&&&&&&&&&&&&
&&& 2008年,本着“老有所为、多做奉献”的原则,由武警医院退休老干部梁春道(本博主)、黄焯民同志,倡导组织了“武警老年健康养生宣讲团” ,有十多位知名的专家、教授参加,全为六级以上专业技术教官,每个老同志都有精深的专业造诣或精湛的医术,讲课效果居一流水平,时常到军内外老年机构讲课。下面是宣讲团专家梁春道同志讲稿的片断实录,供中老年朋友参考。&&&&&&&&&&&&&&&&&&&&
药源性疾病与用药原则
医学伦理学教官& &梁春道(本博主)&
&&&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正确用药,可以治病;错误用药,则会致病,甚至会要命。老年人由于各器官贮备功能随年龄而衰退,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幅度都明显下降了。因此,掌握用药的科学性,克服用药的随意性,对老年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 一、药源性疾病严重存在
&&& 所谓药源性疾病,是指接受药物者在治疗诊断用药过程中,因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致使机体某些器官、局部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随着化学和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临床诊断、治疗所用的药物也越来越丰富,新药不断增加,其中大多数药物是人工合成的,作用强,疗效显著,有些药物毒性较强。因此,药源性疾病无论从数量上、性质上、种类上来看,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发病率也逐渐地增加。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全国每年有260万,因此而死亡的有19.2万。
&& 下面是几例震惊世界的药害事件。
&& 1959年,西德医药科学家研究了一种新药叫“酞胺哌啶酮”(俗名叫“反应停”)。这种药物对早孕反应有特效,一度受到孕妇的欢迎。很多国家争相引进,但1959年后短短几年中,西德、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奇怪地不断出现许多四肢缺陷的新生婴儿,人称“海豹症畸形”婴儿。有的还伴有无眼、无耳、无肾,肛门闭锁,心脏畸形。几年后人们才发现这是“反应停”强大的致畸作用的结果,立即禁止使用。
  1935年,欧美国家又出现大量白内障病人,且失明者占10%,尤以肥胖妇女居多,经查实系服用减肥药二硝基酚所致。它原是一种炸药,可有人认为它会加速新陈代谢,减轻体重,且“安全无毒”。如此宣传后,使受害者逾百万。
  1960年,英国与澳大利亚人使用治喘灵气雾剂时,由于过量使用,造成心律率乱、心动过速,死亡3500余人。
&&&& 二、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 凡是用药后出现的不符合治疗目的,引起生理生化机能紊乱或结构变化,而有害于机体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
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作用、继发性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
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机体的不良反应,从而产生药源性疾病。由于导致药源性疾病的药物种类很多,有时一种药物可以引起数种类型的疾病,因而药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极为复杂。其基本类型有:中毒型、炎症型、发育型、增生型、发育不全型、萎缩型、赘生型和癌变、变性和侵润型、血管型、血管栓塞型、功能型。
药源性疾病是相当普遍的,它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命,有些时候还会引起社会公害。
&& 三、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 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部分社会药剂工作者违背社会公德。由于金钱观念的影响,滥办药厂,自制药品,无视药品质量检查,对药品进行欺骗性宣传,乃至贩卖假药,谋取私利,致使药源事故不断发生。
第二,个别医院药剂部门医道不佳。有的医院未经药政管理部门批准,也不严格进行药检,滥制输液制剂; 或者出售伪劣过期药品;或者医院药品管理制度混乱,有的药物失效;或者医院调剂人员工作粗疏,都有造成药源性疾病的可能。
&第三,医务人员滥用药物。医务人员超量使用药品,或者是药物配伍不当。据统计,滥用药物主要为麻醉或非麻醉性止痛药物、精神类药物、抗菌素、激素等。比如,卫生部门调查两所大型医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现,用过激素的病人占50%--70%。激素大量或长期使用会引起肥胖、水肿、痤疮、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激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末选药,不少医院仍当首选药采用。而在国外,一般使用率不超过5%。医务人员滥用药物的原因:一是业务粗疏; 二是责任心不强; 三是为了赚钱。
&&& 四、老年人用药六项原则
&&& 1、用药种类要少。 一次不应该服用太多太杂的药物,不然,药物之间可能会有反应,互相抵销效果,还可能发生副作用。老年人用药品种最好不要超过3—4种。
&&& 2、用药剂量要小。因老年人各系统功能减退,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药物的代谢、排谢功能下降,容易导致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既要考虑治疗效果,又要考虑安全剂量,老年人一般常规用量,为成人剂量的3/4。超过80岁的老人,用药为成人剂量的1/2。
&&&&3、用药尽量简单。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可能会出现忘记服药甚至服错药的情况。老年人的服药方案应该简单,最好睡前一次,早起一次。药物应该放到容易取到的地方,药瓶容易打开。
&&& 4、避免服用副作用大的药物。比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在服用降糖类药时,同时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容易引起眩晕,甚至休克;氯霉素等可影响造血功能;青霉素用量过大,也可能出现眩晕、昏迷等症状。
&&& 5、不要滥用补药。盲目长期过量服用补药,对身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如人参用量不当,可引起食欲减退、失眠、头痛、烦燥、皮疹、水肿等症状。身强力壮的人长期服用,最易导致鼻出血。每天服用人参一般不要超过3克,以15日为一疗程,中间隔10天左右再服用。
&&& 6、不要急于尝试新药。新药的疗效还不确切,安全性也难以确定。所以,等新药试用一段时间后,疗效、安全性都稳定了,再服用。
&&&&五、老年人慎用六类药物
&&&&老年人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退化,因而,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过程都有影响,所以,老年人用药必须特别慎重。
&&& 1、激素类药物。老年人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容易引起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2、抗菌素类药物。最常用的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这些药能影响听觉神径和肾脏功能,会引起听力减退、头晕、恶心、走路不稳,以及肾功能减退等现象。
&&& 3、麻醉药、止痛药。老年人对麻醉药的敏感性增加,而且药物剂量的安全范围较小,容易发生昏迷、抑制呼吸中枢等情况。如消炎痛可引起心率紊乱、胃肠道出血以及腹泻等。
&&& 4安眠药。长期使用会出现昏沉、乏力、嗜睡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还会出现药物依赖性和上瘾。
&&& 5、中成药、补药。许多老人迷信中成药和补药,其实药物都有毒性,中药也不例外。而且许多补药如人参、鹿茸等,正常人吃了会引起血压升高、鼻腔牙龈出血、胸闷、腹胀等不良反应。所以,即使是补药也要慎用。
&&& 6、泻药。滥用泻药不仅会破坏体内营养的平衡,导致维生素缺乏,还会使胃肠蠕动减慢,一旦停用,便秘会加重。另外,部分泻药还可能有致癌作用。
锻炼增强体质& 运动延年益寿
医学伦理学教官& 梁春道(本博主)&
&&& 生命的奥秘就在于“动”,即活动、运动、劳动。运动,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增添活力,增强体能,推迟人体各器官的衰老进程。老年人如果终日闲坐,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就会导致血脉不畅、肌肉萎缩、内脏器官退化、头脑反映迟纯、腰酸腿疼、疾病缠身,加速衰老。我们经常看到: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体质的人。有的人老当益壮,有的人未老先衰,有的人身体健康,有的人百病缠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是否重视锻炼身体。美国医学专家称,如果每周锻炼5次,每次至少半小时,那么你的寿命就会增加3岁,每周锻炼3次,增加2岁。所以,“生命在于运动”,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口号。对于老年人来说,动则能长寿,懒者百病生,长寿老人千千万,没有一个是懒汉。只有加强运动锻炼,才会益寿延年、拥有精彩的末来。
&& 运动锻炼对于每个人都十分重要,特别对于老年人更为重要。老年人由于身心的变化,而出现了运动迟缓、倦怠懒动、体质减弱,各个系统器官功能减退等表现。有的人还可能疾病缠身,并常常产生抑郁、烦闷、孤寂等消极情绪。大量事实证明,运动锻炼对以上衰老表现都能有效的调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合理的运动锻炼,可增强老年人心脏、呼吸、消化、神经、泌尿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保健骨骼等。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坚持运动锻炼。
&&& 老年人运动锻炼有一定的特点和要求,这是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过程降低,身体各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表现为大脑反应速度减慢,神经灵活性降低,骨骼肌松驰和萎缩,骨质疏松易折,关节和韧带弹性差,易损伤。因此,老年人要采取科学正确的方式去运动锻炼,才能获得理想的健身效果。老年人不适宜剧烈的运动,应该选择一些强度不太大、而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舒缓运动,如慢走、气功等。另外,不要急于求成,运动前,应先做一些强度较小的准备活动。而后,由简单到复杂、由小运动量到大运动量,逐渐加大运动的强度和难度。
&&& 适宜老年人运动锻炼的项目。我想,老年人选择运动项目的总要求是: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体质,提高工作、生活效率,抗衰老,防疾病。一般上体质较好的老年人,可选择快速走、慢跑、旅游、游泳、划船、爬山、球类、骑车、健身舞、健美操等;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甩手、太极拳、垂钓、徒手操、保健按摩等。适用于老年人锻炼的项目很多,最简单易行的锻炼项目。一是按摩运动。按摩尤其适合年老和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按摩的预防保健作用,主要是疏筋活血,通利关节,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改善体质,达到健身的目的。实施按摩,主要是按摩人体的五大保健区。二是拍打运动。拍打健身法,能强筋壮骨、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内脏功能和新陈代谢,对老年人尤为适用。这种健身方法通常是用自己的手掌拍打全身。包括头颈部、肩部、胸部、背部、上下肢、拍手击掌等。拍打动作要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不要用力过猛,强度以感到舒适为宜。按摩、拍打运动均为每天1—2次。
美满婚姻有助于健康
& 医学伦理学教官& 梁春道(本博主)&
&&&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研究认为,多年来,各国医学界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爱情是防治疾病、长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问题。其实呢,爱情能使男女双方心情愉悦,增强免疫功能,能制造出许多医学方面的奇迹。心理学家认为,爱情是男女双方在心理活动中的“精神营养素”,两情爱慕的幸福和欢乐,能够促使这种心理转化为生理上的效应,使双体内分泌出一些有利于健康长寿的物质,如激素、酶、乙酰胆碱等,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延年益寿。
&&& 据报道,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郊县,有一双年过百岁的夫妻风雨同舟82载,男的叫王希贤,女的叫王赵氏,老人认为,他们保持高寿的秘诀,是平静的生活方式、家庭的和睦、夫妻间的恩爱。日参考消息刊登了土耳其一对百岁夫妻,男的阿卜杜拉112岁,女的叶利夫110岁,两位老人相亲相爱,结婚已经90年了。他们家族加起来共113人。老两口最小的儿子伊斯梅尔已经60岁了,他儿子说,自已的父母在家里和亲戚朋友中,是“爱情”和“美好婚姻”的楷模,“他们一直都忠于对方,我从来没见过他们中的谁伤害过另一个”。
&&& 夫妻关系对寿命的影响,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科研人员的关注。有人对我国一些长寿者作过调查,发现他们除了注意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外,绝大多数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事实证明“夫妻恩爱人寿高”,的确是至理名言。
&&& 为什么夫妻恩爱能长寿呢?首先,夫妻恩爱是感情上的和谐共鸣。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共享欢乐,能使心理、生理保持青春活力,增强生活的信心,有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自然有利于延缓组织器官的衰老。其次,夫妻恩爱能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夫妻之间无微不致的体贴照顾,相互关心冷暖,调节劳逸活动,注意饮食方式。这一切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抵抗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第三,夫妻恩爱有利于双方的健康监护。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对自己的爱人任何轻微的不适极为敏感,当发现对方有病后,会督促及时救医。另外,对生病爱人的细心照料,更有助于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相反,如果夫妻不和,经常争吵不休,终日郁闷忧伤,吃不下睡不稳,就会引起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失去平衡,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就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因此,夫妻不和就会短命。我们应当把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提出的“八互”(互敬、互爱、互勉、互信、互帮、互让、互谅、互慰)的原则作为生活的座右铭,建立起一个和谐、民主、幸福的家庭,以保持夫妻恩爱,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摒弃贪欲有利于健康
&医学伦理学教官& 梁春道(本博主)&
&&& 人的欲望,是客观存在的生命的内在希求,在一定程度上亦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但是,如果私欲横流,就成了社会的罪恶根源。比如,当领导干部的手里有权,权能生钱,钱能生色,如果欲望无边,色胆包天,终将玩火自焚。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说:“人越腐败,死的越快”,“廉洁有益健康,腐败导致死亡”。为什么呢?因为病由心生,心理压力是百病之源,而腐败的人因贪婪,而终日恐惧、抑郁、心绪不安,就会得病。许多养生家都提倡“少私寡欲”,教育人们不要热衷于名利,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嫉妒别人,不要多愁善感,不要有非分之想,要与世无争。只有摒弃贪欲,才会活得淡然;只有知足,才能活得轻松自在。
&&&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痛苦就来自于贪欲。欲望得到满足就感到幸福,满足不了就觉得痛苦和不幸。人们往往这样想,职务,总是看着别人高;权力,总是看着别人大;金钱,总是看着别人多;老婆,总是看着别人的好。这就是见异思迁、人心不足蛇吞象啊。人性从本质上讲是“不知足”的,只有控制住欲望,才会有一种知足感。
&&& 人生在世,在生活上说不比是不可能的,但要会比,不要去攀比。如果对比也应与以前条件差时相比,与不如自己的人相比。要面对现实,即使个人的条件差一些,也要想开、看开一些,穷不等于苦,身贫而心富。老年人要比健康、比快乐、比轻松、比谁活得自由自在。现在,人们一比就爱比谁有钱,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钱是不行的。但是,也不能把钱看得太重。金钱就象浇花的水,多了容易烂,少了容易旱,够用就行了。不要太有钱,小富即安最好。如果钱太多,树大招风,人会骄横,可能招致飞来横祸,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说:“金钱,是闪闪发光的骗子,可以帮助你,也可以毁灭你。”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更加悲哀”。这是千古的生活哲理。
&&& 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要满足于自己的生活,不要为名利、享乐所束缚,万事要随缘,心态要平衡,只要生活过得去,就要笑口常开。人们常说“知足之人心常乐,能忍气者身自安。”你要是心里知足,生活就会幸福;你要是淡泊名利,一切都会如意;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长在。
&&& 在这里谈点自己的感受。我现在感到很知足、很幸福,我就是经常自已比。我是1969年2月当兵的,到退休这40年中,在山区吃苦受累呆了22年,1990年调到天津大城市,从环境来说我感到知足;1969年2月我们县一起当兵的170多个人中,能在部队干到退休的只有4个人,我能干到退休到师职干部也是幸运的;从工资看,刚当兵时每月给6元,到1971年2月提干后每月53元,到1980年工资才79元,从1971年初提升为军官到1982年底家属随军整12年时间存款共140元;1990年我已是副团职月工资171元(加补贴285元),1990年我往天津调时,已提升军官20年职务到了副团职,当时共有存款3000元;到2000年长到878元,现在工资是当时的十来倍。所以,自己现在和过去比很满足,很知足。
优美环境是康寿的重要因素
医学伦理学教官& 梁春道(本博主)&
&&& 大家知道,人的健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生活的环境。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和每个人居住的小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 有害的自然环境危害健康,严重地会引起疾病,甚至造成死亡。据统计,生活在山区的人,比住在喧嚣城市里的人寿命要长,因为山区的自然环境好,污染少,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水源清洁;而生活在城市的人呼吸道疾病、心肌梗死、冠心病、癌症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这些都与环境污染有关。有人统计,城市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是山区的7倍。所以,自然环境质量的好坏,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比如,广西巴马县是著名的长寿之乡,那里的人长寿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的环境好,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没有污染,没有噪声,清水长流,物产丰富,真是江山美如画,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自然健康长寿。107岁的老人黄双凤说:“我这一百多岁是大山给的,青山绿水育人寿。”我年轻时30来岁的时侯,曾在鄂西北深山里当八年兵,那里真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新鲜,一点污染、噪音也没有,那里长寿老人很多。有一次,我到连队旁边一位生产队长家里去谈军民共建的事,见到一位96岁的老人来串亲戚,生产队长告诉我这是他姥姥,她当天翻山越岭40多里地来看她闰女。另外,西藏、新疆、四川的成都、海南岛,一些海滨城市,都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所以长寿老人较多。前几年我到烟台武警疗养院疗养,海边每天都有许多老人在散步,与他们交谈,不少老人说80多岁了。据烟台老龄办统计,2008年底共有百岁老人455人。据青岛老龄办统计,2010年共有百岁老人859名。
&&& 另一方面,社会环境良好,也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1949年建国之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当时没有基本的生活和医疗条件,中国人一个个面黄肌瘦,帝国主义骂我们是“东亚病夫”。现在,社会环境好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条件好了,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翻了一翻,平均73.5岁,中国人成为“亚洲巨人”。有一位103岁的王守志老人(女),在旧社会历尽苦难,深感今天的幸福。她说:“过去老百姓简直没法活。瞧!现在世道多好,人们安居乐业,多幸福啊!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啊!”吉林省辉南县152岁的女寿星田崔氏,过去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到了晚年,当地政府每月发给100元生活补贴,她说:“我所以在晚年过上幸福生活,靠的是改革开放,政策好,我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现在,我们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环境越来越好,使老年人延年益寿成为可能,长命百岁已经不再是梦,我想,这也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
保 健 大 脑&& 延缓衰老
医学伦理学教官& 梁春道(本博主)&
&&& 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就说过:大脑是全身系统的总管辖,指挥着全身的活动。那么,只有大脑健康,才能更准确更协调的指挥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活动,人才能健康长寿。但人的大脑如果受损,衰老的速度会是正常人的35倍,患者将快速衰老和死亡。所以,保健大脑,不患心脑血管疾病,是实现长寿的根本之所在。
&一、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巳超过肿瘤性疾病而跃居世界第一。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36%。在发达国家占50%。在我国属于高发的国家,每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超过3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50%以上,每分钟有9人死于心脑血管病。
&&&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心脑血管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高达80%。
&&& 心血管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 脑血管病,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脑梗塞,二脑出血。脑梗塞按原因又分为脑血栓和脑栓塞两种。其主要表现就是肢体麻木、偏瘫,口眼歪斜,语言障碍。但是,如果大面积脑梗塞,由于脑组织损害较重,死亡率和致残率也较高,最常见的是死于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有些病人成为植物人。脑出血就是大脑组织内的血管破裂出血,8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压病史,所以,过去有人把脑出血叫高血压脑出血。脑出血发病非常突然,发病前大多数也没有先兆。脑出血是一种致命的或者致残率很高的疾病。
&&&& 二、重视预防脑血管病,防止脑中风
&&&&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医史上称为“脑中风”,又称为“脑卒中”; 西医称“脑梗塞”、“脑栓塞”、“脑出血”等。中风就是脑血管意外,它的本质,是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引起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
大家都知道,脑血管病发病比较急,病情凶险,严重者很快就会死去,轻者经过抢救可以脱险,但常留有口眼歪邪、言语不畅及肢体瘫痪等后遗症,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近年来,脑中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致残率、死亡率都很高。因此,预防脑血管病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那么,如何预防脑血管病呢?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一是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到“八不”:不急躁、不生气、不激动、不暴怒、不悲伤、不惊恐、不忧愁、不畏惧。
&&& 二是注意日常饮食调节。平时要少吃或不吃富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油、蛋黄、动物内脏等,经常吃一些有降脂作用的食品。并要戒烟限酒。因烟、酒对大脑动脉都有破坏作用。
&&& 三是高度重视中风的先兆。中风先兆多种多样,但多数有头晕、头痛、短暂意识不清、言语不清、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早检查治疗,把疾病治愈在萌芽状态。
&&& 四是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疾病。脑中风患者,多数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病症,应尽早治疗这些能致中风的危险性疾病,这是预防中风的重要环节。
&&& 五是勤动脑、多活动,防止脑老化。有调查资料证明:经常参加活动的老人和那些不积极参加活动的老人相比,出现脑老化的症状,前者比后者低38%。老年人要通过参加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运动,来防止脑老化,比如:体操运动、休闲运动、日常运动、形体益智运动。
&&& 六是做到劳逸适度。过度劳累也能引发脑中风,因此要劳逸适度,要做到“六防”:即防突然搬运重物、防长时间超负荷运动、防过度疲劳、防勉强锻炼、防生活紧张忙乱、防过度用脑。另外,
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不出一周时间,大脑的许多功能将开始衰退。
&&& 特注:上述内容、包括第一集文萃,是我几个专题讲稿的片断内容,奉献给中老年朋友,目的是使大家看了能重视这些方面的健康养生。其它几集也都是我的战友们即我们宣讲团的老教授们的精彩讲稿。今后,我还会陆续发一些这些教授们的养生文献上网,供大家参考。这些老教授们都是65岁以上的老军医,有的已近80岁,我们到处讲课、上网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积德行善、多做有益于人民健康的事。
&&&祝中老年朋友们健康、快乐、幸福、长寿!
馆藏&3566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kskj | 问答个人页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也许这篇文章就是这个「新闻」的雏形,京都大学研究的是将胚胎干细胞培育成精细胞,并且有与卵子成功受精诞下胎儿的案例,但是「不仅体型不一,而且命途多舛,7只中只有6只活到成年,这些小鼠在出生5个月后就已经,但是京都大学的确在研究胚胎干细胞,我查到了这篇文章http://www,查了下这个新闻全是一模一样这几句话,不知道是哪伝出来的,从经验来看,谣传
当然不好,人在三餐时消化器官会分泌消化液,如果没有食物消耗他,这些物质就会腐蚀器官壁或者形成结块,比如胆汁,成了胆结石;胃溃疡或者加重胃病,摄入能量变少,导致各种体虚之病
这里有详细的报道和解释http://www,lanews,com
解偶联剂也敢瞎吃,能量代谢被阻断了这不找死么,干嘛不吃点砒霜,只要毒不死就算减肥么
QQ想到了,早前QQ时当你在电脑上登录时,移动终端就不推送消息,但可以看消息;电脑QQ注销后,消息就推送到移动设备上,当智能手机刚崛起时,QQ因为技术架构原因不支持多设备登录(而MSN、苹果iMessage等即时通讯却支持),费了大力气加进多设备同时登录功能后,却发现这真不是一个好主意,现在就取消了( @阿修修修修 ,当你用一台设备看了iMessage后,其它设备的新消息提示就自动消失了,而且不再提示新消息
话说回来,命名好像没有把自己名字拆开命名的先例,事实上自己为自己命名的先例我也不记得有……一般都是自己发现了然后以前辈/朋友的名字命名,或者发表者以发现人的名字命名(这俩可能不是同一人,一个是分类学专,而且1869年的时候大熊猫用的词还是 parti-colored bear,到了20世纪有人觉得俩熊猫可能有亲缘关系就挪用了panda一词,但现在认为它俩挺远的,不是一个科,不可能是因为戴维……因为panda一词至迟在1825年就出现了,但是指的是小熊猫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c减肥药吃死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