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米高内外填墙应该设几道填充墙圈梁配筋

填充墙构造柱圈梁设置方案;(1)填充墙沿柱(包括框架柱、混凝土墙、构造柱);图3.1.2-35墙体拉筋与构造柱;(2)除建筑图纸上注明位置的构造柱外,构造柱的位;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在填充墙中部位置以及两端无钢;(3)构造柱截面为墙宽×200,纵筋4Φ12,箍;图3.1.2-36拐角处墙体拉筋;(5)墙高超过4米(100厚墙无门窗洞者高度超过;(6)墙上有门
填充墙构造柱圈梁设置方案
(1)填充墙沿柱(包括框架柱、混凝土墙、构造柱)高度每隔500配置2Φ6墙体拉筋,拉筋锚固长度为250。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详见图3.1.2-34。
图3.1.2-35
墙体拉筋与构造柱 (2)除建筑图纸上注明位置的构造柱外,构造柱的位置还要符合以下要求: 墙肢长度大于5米时,其截面及配筋如下图;如墙长小于300mm,则将其改为构造柱,其配筋为:主筋4φ12;箍筋:φ6@200 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在填充墙中部位置以及两端无钢筋混凝土柱(墙)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5.0米,长度超过2.5米的独立墙体的端部设置构造柱,宽度超过2米的洞口两侧设置构造柱,窗间墙宽度小于600而其后无隔墙时,整个窗间墙全部设置为构造柱。 (3)构造柱截面为墙宽×200,纵筋4Φ12,箍筋Φ6@200。 (4)填充墙拐角处未设柱时,按下图设置墙体加强筋。
图3.1.2-36 拐角处墙体拉筋 (5)墙高超过4米(100厚墙无门窗洞者高度超过3米,有洞口者超过2.5米)时,在墙体高度中部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圈梁),圈梁的主筋为4Φ8,箍筋为Φ6@200,截面高度h为120mm;自由端的墙体顶部,设在压顶圈梁,圈梁截面为墙宽×200,纵筋4Φ12,箍筋Φ6@200。 (6)墙上有门窗洞口,圈梁位置与门窗洞口上方的过梁同一高度且连续,当圈梁被洞口截断时,在洞口上方按圈梁要求增设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H(H为圈梁与附加圈梁的垂直距离),且不小于1米。 (7)砌体洞口顶部过梁的设置 砌体洞口净宽度不大于600且洞口上部砌体高度不小于300时,可采用配筋带过梁;配筋带采用厚度30mm,M7.5水泥砂浆内配3Φ8。 洞口净宽度大于600mm时,采用如下钢筋混凝土过梁:
图3.1.2-37
过梁图 洞口顶距梁底净高h0小于h+200时,改用如上图的下挂板代替过梁,下挂板后浇。 门窗洞口上过梁,当墙厚不大于250mm时,梁宽同墙厚,梁高和配筋按240mm的过梁选用,墙厚大于250mm时,梁宽同墙厚,梁高同墙厚,梁高及配筋按370mm的过梁选用。当洞顶与结构梁、板底距离很近时,过梁应与结构整浇,如下图;当门窗边为钢筋混凝土柱、墙、构造柱或洞边与之距离小于240mm时,过梁与钢筋混凝土墙柱现浇,此时过梁上部纵筋等同下部纵筋,且锚入墙柱35d。
图3.1.2-38
过梁与结构梁板整浇 梁箍与楼层梁箍同;当为楼板时取φ6@200加2φ14楼层梁或楼板 (8)所有卫生间、公共卫生间等的隔墙及屋面与外墙交界处离地200mm高处现浇C20混凝土墙基,同墙厚。其余隔墙底下砌筑200mm高灰沙砖。 (9)内墙不同墙体材料交接处在粉刷前加铺一层热镀锌钢丝网,网宽300mm;外墙在粉刷前满铺一层热镀锌钢丝网,与混凝土墙搭接宽度为200mm,丝径1.0mm,孔径12mm×12mm,用射钉与基层锚固。 (10)墙上预留或后凿的孔洞,在设备安装完毕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 (11)电梯井道的填充墙上应配合电梯样本设置圈梁。圈梁间距为2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并在圈梁上留埋件。 (12)设备用房的墙体均需留设备入口,待设备就位后再封砌墙体,施工时需密切配合有关专业图纸。如通风井道砌筑时,井道内砂浆应随时抹平压光,保证风道密实内侧平整,风道底部建筑垃圾清理干净;管道竖井墙体除钢筋混凝土外,均需待管道安装完毕后,根据结构楼板洞或建筑控制的竖井位置砌筑。 (13)门跺及墙跺的宽度小于250时,均用C20混凝土现浇。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高等教育、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14填充墙构造柱圈梁设置方案等内容。 
 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 ...1.3.2 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 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二、构造柱 构造柱设置: 砌体填充墙长度超过 5 米或层高 2 倍时,应设置钢筋...  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 ...1.3.2 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  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 ...1.3.2 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 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  6.9、材料的吊运应符合安全规范,卸料平台的安设按方案验收挂牌使用。 6.10、...填充墙构造柱设置的规定 6页 免费 填充墙构造柱圈梁设置方... 3页 免费 框架...  浇注构造柱混凝土前,应将柱根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压力水冲洗,然后才能浇注 混凝土。 3.当砌体填充墙高度大于 4 米时应在墙体半高处设钢筋混凝土圈梁。作法为:内...  3. 当填充墙体与构造柱、承重墙或结构柱相连时,应设不小于 2Ф 6@500 L(...构造柱随着墙体 和圈梁的分层砌筑和浇注,进行分柱段施工。为了保证构造柱的中心...  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 当墙 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1.3.2 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 ...导读: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宜设构造柱,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构造柱对应部位,1.3圈梁的构造,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2构造柱2.1构造柱的作用,2.1.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2.1.2构造柱通过与圈梁的配合,形成空间构造框架体系,2.2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
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2.1构造柱的作用
2.1.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
2.1.2构造柱通过与圈梁的配合,形成空间构造框架体系,使其有较高的变形能力。当墙体开裂以后,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耗散地震能量,它在限制破碎墙体散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摩擦,墙体能够承担竖向压力和一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保证了房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至倒塌。
2.2构造柱的设置
构造柱应当设置在地震时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详见下表)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砖房,应按房屋层数增加一层后,根据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设置构造柱。
2.3构造柱的构造
2.3.1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级。
2.3.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
2.3.3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
2.3.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地下500毫米,宜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当有基础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毫米的基础圈梁内。若遇基础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构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毫米,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
2.4构造柱的配筋
2.4.1构造柱纵筋不宜小于4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七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2.4.2构造柱箍筋最小直径采用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
结语:根据现行规范的规定,分别对砖砌体房屋圈梁和构造柱的作用、设置和配筋、做法、连接等进行了简述。在总结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以及广泛深入的科研基础之上,我国在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领域已取得了显著进步,获得了宝贵的设计经验。
包含总结汇报、党团工作、外语学习、人文社科、专业文献、文档下载、旅游景点、工作范文以及圈梁,构造柱要求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墙体高度超过4米就要设置一道圈梁,这里的墙高是指每层的墙高还是总的建筑物的高?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6.3.4第一条4) 墙体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通的水平连系梁.这里的墙高就是每一层的墙高,是层高减去这一层的梁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框架结构圈梁如何设置,墙高7.5米是否要设两道圈梁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框架结构圈梁如何设置,墙高7.5米是否要设两道圈梁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第“13.3.4”条,钢筋砼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摘录):第“4条”,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砼水平系梁。实际施工中一般(或按设计要求)当墙高超过4m时,于墙体半高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砼水平圈梁。
如果没有门窗的,加1道就可以,有门窗的,要在洞口上加1到,则上面还要加1道,墙高大于等于4米是加,这个是规定
超净高4米是有规定的,那有窗加2道有什么依据或者是规范规定吗?谢谢
在填充墙砌体规范中,就有这个要求,这个规范只用于框架结构中的墙体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应该设置两道圈梁比较可靠。圈梁的设置可根据图集取值。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圈梁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墙高多少设圈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