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上班好还是创业好还是上班好?

上班好还是创业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班好还是创业好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上班好还是自己创业好呢?/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欢迎光临U88加盟网!
您的位置:
你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 还谈什么创业?
你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 还谈什么创业?
时间: 07:53:03
来源:reprinted 作者:U88加盟网 点击:237
别低估了社会,别高估了自己1、  近期跟一位创业中的朋友聊了会天,我问他近况如何,他的回答是,“早知道现在这么艰难,当初就不冲动辞职创业了。”  现在在职场中,很多90后的孩子都有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一份工作干得不满意了,甩甩袖子就离职。如果几个朋友聚到一起,谈起了情怀,谈起了梦想,一拍即合就准备创业自己当老板。  试问,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就真的可以干好创业这件事?  我身边有一些酝酿着辞职单干的90后小朋友,但我从不鼓励他们这么做。  他们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中都做的马马虎虎,无论是业务水平还是人际关系都仅仅处在及格的边缘。这样的工作能力维持一份薪水都显得艰难,又怎么可能扛起创业的大旗。  让我担忧的是,在他们眼中,创业是用来逃避职场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逃避老板和领导的管理,逃避繁琐的业务工作。一旦自己摇身变成了创业者就可以摆脱讨人厌的工作,拥有自由的人生。  可是,外界看来的那些潇洒创业经历背后,心酸故事又有几个人知道。  更让我担忧的是,因为创业思维的影响,这些孩子根本不会认真对待手头的这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既不愿意跟前辈学经验知识,也不愿意加班多做点事情。心情好的时候混混日子,心情不好的时候辞职出去玩几个月再重新找下一份工作。  他们会觉得人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重来,当职场上的路走不通,还有创业这条路可以走。  但是,创业从来就不是一个年轻人职场生命的救命稻草。2、  在职场上混得不算好的人,往往会有一些共性:比如说没有上进心和学习力。对待岗位上的工作马马虎虎,拿到任务也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能拖就拖,能糊弄就糊弄,能踢皮球就踢皮球。好像自己少做点事情,就可以沾一点单位水电费的光。少花点时间在完成工作上,就可以为自己节约点刷微博的时间。  比如怕苦怕累怕钻研,一遇到什么困难,就开始找帮手去求助,宁可花时间在求别人办事上,也不愿意自己尝试去解决下困难。  再比如过度关注职场的八卦是非,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去打听各种小道消息,而不愿意自己沉下来来关注下手头的工作。  工作中最没有含金量的东西往往就是工资,经验经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人脉圈的培养,这些才是最宝贵的。但是,那些混日子的年轻人偏偏选择了“买椟还珠”这条路。  试问,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就真的可以干好创业这件事?  他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那些纷争、挑战、困难要远远多过自己在公司里所面临那一切。在公司上班,难题和搞不定的人际关系都是老板自己抗,通常分配到下属手上的那些活早就被过滤了好几遍,仅剩下技术性的工序罢了。  打工的人只需要为当月的薪水能够按时发放操心,而老板们则要为公司今年能够不能顺利活下去而操心,根本就是不同的层次嘛。  挑战和艰难不是没有,而是大多数生活在公司基层的职工压根看不到而已。  等到了某一日,这些生活在公司基层的人也要面临这些挑战和艰难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只有被市场干掉份。3、  我曾经写过很多开源的文章,一直倡导大家分两步走:  1、在自己热爱的职场领域打磨核心竞争力。如果能够在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或者有着很好前景的创业技术型公司中扎根,花上10年左右的时间,从基层做到中层,甚至挑战下高管,年收入肯定不再是按月支付,而是一年几十万甚至近百万。  在BAT这几家做到高管,还可以享受丰厚的股权收益,这种经济上的待遇绝对不会逊色于创业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创业还有90%失败的可能性,而好好打磨职场竞争力却是赢面很大的选择。  2、如果职场发展空间小,就可以选择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人脉资源发展职场外的空间,第二产业的培养也是MINI层面的小型创业,风险小,掉头快,即便出现的决策错误,还有余地重新开始。  我从来不建议冲动指引下的辞职创业,因为大多数辞职创业的职场人最终只会成为1%创业成功者奋斗路上的分母群体。那些真正成功的人,要么有着很稀缺的物质资源,要么有着很广泛的人脉圈子,要么就是有着更强的技术能力。只有这些人才能够在市场的淘沙中活下来,而普普通通的职场工薪族能掌握哪些技术,哪些资源呢?  我身边曾经有个90后闹着要创业,然后说自己能吃苦能拼命,靠勤奋也能创业成功。  这真是个单纯的孩子,如果光凭勤奋努力就能创业成功的话,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岂不是个个都是创业高手,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我们还能说自己比这些流水线上的工人要勤奋和玩命?  创业不是单靠流血流汗流眼泪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它是靠脑子靠资源靠技术才可以慢慢上路的事情。  所以当时给我跟他说,你先把第一份工作干好,当你觉得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养分可以汲取了,就跳到更高的平台,继续学经验学本事。等到某一日你有了技术,有了视野,有了人脉,有了资源渠道,更有了强大内心建设,那个时候,创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积累的所有的财富会合着力帮你创业成功的。  就这么简单。4、  最后倘若我们真的想要创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这段说给大家听,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按照我的理解,创业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模仿前辈创业的路子;第二类是彻底开辟新的战场和领域。  先说第一类,这也是大多数人最好上手的一类。  打个比方,早些年很多人做淘宝,都是朋友带着朋友做起来,一个人找到了盈利的模式,后面跟进的人就会少走弯路,直接进入盈利模式。不过这种方式只能在市场尚未饱和的前提下操作,一旦蛋糕都被瓜分的差不多了,那么共赢模式就会消失。  当然,不见得非要介入淘宝微商这类人满为患的市场。  当一个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他在某个领域就一定会拥有发言权和稀缺资源,那么这就是创业上的优势。比如高校教师最大的优势是教育资源,那么在教育相关的这个领域深耕细作就比较有胜算;比如在设计领域工作,跟设计相关的市场就值得去挖掘等等。  光有竞争力还不够。如果说打工是下属跟领导之间1对1的沟通,属于2D的范畴,那么创业就是一个人跟整个市场的博弈,属于3D的范畴。创业者要以技术或者人脉资源作为底子,同时还需要有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人力,寻找市场商机的学习力,不断追寻市场动向的敏感力,以及面对挫折而不倒的强大心理承受力。  用我一位老师的话说,打工是被动地由上级灌输知识,而创业就是自己主动去学习知识,日常生活的分分秒秒都在思考公司未来的运作。从成长角度来看,创业的确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从我目前接触下来,身边的创业朋友大多走的是这条路,充分挖掘自己手头的资源和人脉关系,利用自己深耕多年的职场经验,去做工作室或者开一家小公司。  还有一点很重要,大多数做的比较成功的人,在原来的职场上就很能独当一面,算是老东家里的佼佼者。  第二类就是开辟新战场的创业模式。  创新是这个时代最被滥用的词,也是最好忽悠年轻人的词。可是我们冷静想想,所谓创新就要颠覆一个行业,或者彻底改变一种生态圈,这是何其难的事情。  当年“互联网+金融”横空出世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传统银行业完蛋了,未来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市场。但世界上,金融的本质从未发生过改变,只不过我们购买金融产品多了一个互联网的渠道罢了。BAT的大佬们花了无数的亿元也根本无法彻底颠覆一个行业,我们作为芸芸众生又有什么能量去彻底革新某个领域呢。  所以,个人的力量很难走第二条道路,明智的选择是个人加入到创新型的公司中,借助于公司团队作战的力量,去成为撬动地球杠杆的“阿基米德们”的成员。  以上就是我对于年轻人是否要创业的一点看法。  最后送上“阿门”老师(庞门正道的运营人)曾经写过的一段话:有能力的人再去创业,而不是鼓励人人去创业,对于大部分人,那是死路一条。就如在鼓励大家跳崖一样,前面示范成功的都是已经准备好降落伞的,然后对大家说:跳下去,你的人生就如他们那样精彩。旁观者看到很多人跳,但是没人给你展示下面的尸体而已。我重申一下我的观点:我鼓励有降落伞的人跳。  那么,大家的降落伞准备好了吗?
汇聚海量知名、诚信招商品牌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十万创业者通过渠道网找项目迈出成功创富第一步!
多留言、多咨询、零风险投资是您快速创富的最好途径!
请选择金额
50~100万元
您可以选择以下快捷留言
我有意向,请问加盟费是多少?
很想合作,来电话细谈吧。
请问具体的加盟流程是怎样的?
请问贵公司哪里有样板店或直营店?
请给我打电话并寄送加盟资料。
12-04 01:28
江西的唐先生
&&181******83
需要了解加盟全部资金。
12-04 06:08
广东的周女士
&&131******40
我想咨询关于加盟的事议。
12-04 10:27
山西的郭先生
&&150******48
代理咨询和加盟条件。
12-05 02:43
山西的邓先生
&&150******82
代理咨询和加盟条件。
12-05 07:12
江西的郭女士
&&186******45
我这里是乡镇,可以加盟吗。
12-05 11:27
黑龙江的唐先生
&&135******82
我想加盟,请联系我。。
12-05 04:20
黑龙江的李先生
&&137******95
请问贵公司哪里有样板店或直营店?。
12-05 08:24
浙江的易先生
&&156******51
我想加盟专卖请问有联系方式吗。
12-06 01:10
福建的孙先生
&&134******79
很想合作,来电话细谈吧。。
12-06 05:41
广东的赵先生
&&139******19
你好!我想加盟代理你们的品牌,请联系我。。
12-06 10:04
黑龙江的郭女士
&&131******22
怎么加盟 有没有加盟费。
12-06 02:05
上海的周先生
&&147******80
我们这个地方贵司有业务吗?我想加盟能支持不?谢谢!。
12-06 06:39
广东的孙先生
&&150******98
我想咨询关于加盟的事议。
12-06 11:20
吉林的郭女士
&&186******20
初步打算加入贵公司,请寄资料。。
12-07 03:54
福建的周先生
&&134******30
我想知道加盟费是多少,谢谢!。
本类文章排行
12-04 01:32:匿名对项目
产生意向:我是徐州的,想加盟贵公司。具体什么条件,请联系我
12-04 01:16:罗总对项目
产生意向:我想加盟但是不会怎么办
12-04 01:24:党天荣对项目
产生意向:我想加盟,怎么申请
12-04 01:15:钟燕对项目
产生意向:想创业
12-04 01:26:赵光阳对项目
产生意向:想开一个美的加盟店
12-04 01:27:胡建红对项目
产生意向:想加盟,先看看我们这里有没有韵达。
12-04 01:14:张朝杰对项目
产生意向:计划在两个月之后开一个男装店!
12-04 01:27:葉传友对项目
产生意向:我想加盟你们的A米新式快餐。
u88加盟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8苹果/安卓/wp
积分 448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02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1128 天连续签到: 28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你经常会接到一种 “奇怪的” 电话。通常这是招聘人员打来的电话,他们想说服你加入他们的创业公司,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公司很特殊,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接受了他们的 offer ,你会有以下福利:    加入此类公司,你的薪资大约只能达到市场薪资的一半,你会有公司一定的股权,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些股权是没有价值的。你可能会感到很高兴,因为你在从事 “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是很有趣的,而且不是在其他地方都能做这样的事情。    如果你特别幸运,招聘人员会让你以 “合同工” 的角色加入,没有股权,没有保障。这听起来是一个好主意,每个人都在这样做。如果你想在创业的狂热中取得胜利,每个人都知道你必须住在硅谷。    你必须融入公司两个周之前制定的超棒的,因为之前创建的公司文化被证明是失败的,你需要与同事一起协作,他们都专注于同一个目标,他们都很忙碌以致于忽略了自身。    这种狂热是自我强化的过程。媒体不断夸大成功,掩盖失败。北加利福尼亚备受世界其他地区的羡慕,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试图拥有属于自己版本的狂热。    它是如此受欢迎,甚至都有了自己的电视节目。这整件事就是一种讽刺。除了讽刺,Dan Luu 写了一篇文章,对比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的经济回报。    他的文章指出:创业公司会让你变得富有是错误的想法。我之前写过很多同类的故事,因此我同意 Dan 的看法。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工程师没有意识到成为创业公司的员工通常意味着无法实现经济独立。    我认为:硅谷笼罩着一种狂热的空气。我有无数的朋友都掉进了这个陷阱,包括我自己。    创办公司是唯一一个可以说得通的事情,即使这样,你成功的概率依旧比你认为的概率低很多。    2年半之前我离开了Google,开始创业。我记得我离职之前曾经读过TechCrunch 的文章,我意识到我只阅读了成功的案例,我并没有关注处于挣扎状态或者失败的创业者。    即使之前有这样的意识。我依旧很惊讶,两年后我的合伙人和我不得不夹着尾巴回到我们之前所在的大公司。我们的团队是“明星阵容”,团队人员来自顶级大公司和工程学校。但是并不是以我认为的人才型收购模式(译者注:大公司希望收购小型且拥有优秀团队的失败初创公司)回归。我创造了非常好的科技,但是没有人感兴趣。    我们做错了1000件事。我们的网络不够好,而且我们选择的位置是错误的。我是说我们的很多期待都是错误的。    我的那些以员工身份加入创业公司的朋友面临的问题更大。目前,一位朋友接受了一份销售的工作,拿到的薪资是他原来薪资的一半。招聘人员说服他说他的股权几年之后就会值很多钱。    当我和他说了相关的数字之后,我们计算了现有的多种可能性,很明显招聘人员是在忽悠他。不幸的是,几周前,这家公司出现在新闻中,出现了很严重的事情。    我也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招聘人员,他们也会跟我说此番言论,但是我通常不会与他们交流。    我并不是说所有在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人都做错了。他们只是在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哪些说服你加入公司的招聘人员只是在做他们的工作,他们可能没有你的价值大。他们对公司进行包装,并且尽可能让公司看起来更有吸引力,如此一来当你入职的时候他们就会拿到佣金。如果我处于他们的位置,我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但是我认为让员工的薪资低于平均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仿佛整个世界都觉得进入一家创业公司要比在一家大公司好很多。媒体这样说,著名的家这么说,更别说那些成功的公司创始人了。    即使你意识到创业路上成千上百的公司会失败,上万的员工都不会发家致富,但是你仍然相信创业比上班好。    此外,我跟踪了所有的科技类风险投资和创始人,每一家创业公司都会这么做。我喜欢他们给我的很多建议,我也很欣赏其中的某些建议。    但是你必须意识到,当这些人劝你加入创业公司时,他们内心就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他们鼓励你也加入。你可以继续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但是听从他们的建议并不是考虑到你的最佳利益。只有你自己知道什么最适合你。对于建议,你也需要进行分析,然后找到适合你的部分。    当然,Dan的想法也有问题。    他使用Google、Facebook、Apple等大公司与市场上其他公司进行对比。这三个公司占据全球科技公司的5%,支付的薪水却占整个行业的 90%。如果你使用这些公司的平均薪资,那么Dan的言论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问题出现了,在美国高级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工资是 10 万美元,而Google的平均工资是25万美元,相差15万美元有很大的不同,即使你的生活花费比旧金山湾区便宜很多。    因此我想在Dan的言论上添加一点:如果你能在顶级的公司工作,那么就不应该选择在创业公司上班。如果你无法在顶级公司上班,那么可以选择去创业公司。    关于Dan的文章,我看到的最好的回复是网名为Startup L.Jackson所写的一篇文章:    他也认为加入创业公司并不是发家致富最好的方法。然而,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你可以加入创业公司:    加入创业公司是唯一能在5年内获得20年工作经验的方法。你加入创业公司的原因是你很厉害,你愿意努力工作,你不想等到20年之后才能做出影响公司发展的决定。    关于这一点,我同意但也不同意。在创业公司工作确实能很快获得大量的经验。但是很多未来的员工并不在意这一点。    Google并不会因为你在一家失败的创业公司待过而聘请你当VP。如果你的创业公司成功了,那么这就应该另说了,Google很可能在这个时候聘请你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公司聘请你做工作,他们并不关心你在不相关的领域是否有丰富的经验。当我重返软件工程工作时,没有人会关心我现在是不是有大量关于市场营销、销售、新建着陆页的经验。这些经验与公司需要我做的事情是不相关的。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很高兴自己拥有了这些经验,因为我确信我会在以后开公司时用到这些经验。但是我不会欺骗我自己,认为我现在已经有资格成为财富500强公司的VP了,因为我的那些经验都是我在自己的、不成功的小公司获得的。    总之,我建议:在一家资金不足的创业公司工作通常是不明智的。如果你不得不加入一家创业公司,那么你应该找到一家创业公司。不要听信招聘人员所谓的让你接受较低的薪资可以拿到公司股权的话。除非,他们给你的股权很多,但是你应该自己算一算,计算多种可能性,为以后股权可能被稀释做打算。    最后,如果你想在大公司工作,试着去顶级的大公司上班。Google和Facebook的薪资比平均薪资高很多。    祝你好运。    本文编译自:thinkfaster.c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36氪& & 转载自世界经理人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论坛商贸交流Q群
(工商、外贸相关知识实务交流及分享),欢迎大家加入~
对年轻人尤其如此
总评分:&经验 + 50&
呵呵。。。。我想去facebook去,逛逛。。。呵呵
不错的想法
总评分:&经验 + 30&
也就是说刚毕业需要找一个大公司比较好了,O(∩_∩)O哈哈~
总评分:&经验 + 30&
总评分:&经验 + 30&
刚毕业需要积累自己的经验及技能,提高技术能力。
大企业相比而言成熟些,且培训机制完善,利于新人的成长。
不过关键还是在个人,俗语处处留心皆学问,需要多观察、多做、多想、多学习、多领悟。
刚辞职创业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您的位置:
你想创业,其实只是不想上班(深度吐槽)
作者:杨时旸
北京好像陷入了魔障。以至于我一度担心,是不是帝都的很多人都患上了一种科学界尚不知情的集体癔症。
在任何一个饭局上,寒暄过后,差不多聊到第三个话题的时候,对方就会以一种哀我不幸,怒我不争的语气问我,“难道你就不想自己出来做点什么?”这是个妖气弥漫的句子。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涛拍岸,细思极恐。这个句子分成几部分,第一,“难道”,这种反问基本已经奠定了基调,那就是正途摆在眼前,你怎么就没想过踏上去?第二,“就不想”,透露了一种实在看不过去的、难掩的失望。第三,“自己”,掌握自己命运般的宣言。第四,“做点什么”,开创一番事业的雄壮蓝图。你看,这句子中有一种呵护、拯救以及最后的提醒般的复杂况味。好像壮丽的景象就在前方闪耀着万丈光芒,为什么你们这一帮短视之徒就视而不见呢?
是的,他们在劝我创业。
差不多就这一年多,身边的阿猫阿狗,以前班里的学霸学渣都纷纷声称自己开始创业。以前在朋友圈晒美食的都转而开始晒半夜空旷的办公室、白板、H5以及抄袭来的各种创业宣言。鸡汤界也凭借创业潮,在被人唾弃的濒死之际终于重新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以前依靠给找不着对象的单身狗做心理按摩为生,现在都变成鞭策还在上班的加班狗递交辞呈。
其实,那帮创业的也都没什么创意,公司各不相同,但干的基本上就只有一个行业,这也不怨他们,现在似乎全中国就只有一个行业——互联网。似乎只有互联网是朝阳产业,除此之外都日薄西山,你们没看连考公务员的人数都开始下滑了么。目前的情况就是,和互联网搭上干系,你就算上了诺亚方舟,任凭洪水滔天,你也能安全过关;如果你还没对互联网投怀送抱,你就注定被人嘲笑。而融入互联网洪流的方式,必须是“自己出来干点什么”。上班,基本上成为了一个笑话。属于实在没办法,特别没出息,或者为了筹备创业而暂时忍辱负重的过渡阶段。
你国干点什么都能搞出集体高潮,说股票火了,连卖菜的都互相聊大盘,文艺女青年变卖了棉布裙子开始抄底;一个游泳的小鲜肉能在一天之内引发起全中国老娘儿们的青睐,第二天又一起为另一个韩国欧巴争风吃醋。所以,创业能成为潮流确实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但问题是你们一帮平时连上个班都每天唧唧歪歪,从周一就抱怨为什么还不到周五的人,去创业当老板,这公司能维持下去吗?
创业是什么?从字面意义上讲,指的是创立事业。它本身暗含的成就感和财务自由的可能性吸引了太多人。既然有那样雄伟的可能性,那么创业这个举动本身就一定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雄心,是开创性的、颠覆性的举动,而绝非只是为了解决温饱或者只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些生活水平。现在大多数人之所以去创业,根本不是为了开创什么,而是因为逃避什么。说实话,基本上都是因为厌倦和不满,对于老板的不满,对于现有工作的不满,对于收入的不满。他们把满含怨气的离开误以为是元气满满的开始。客观地讲,大多数人每天工作八小时,有俩小时在逛淘宝,一个小时刷朋友圈,一边发传真一边琢磨周末去哪吃吃吃,就这种心态的人永远不会明白创业意味着需要把所有时间都扔进工作。
创业不只是一桩美梦,它其实是一桩苦差。如果你真的打定主意创业,在未可预见的很多年里,你的生活质量是直线下滑的。你以为风投给你几百万,A轮B轮的陪你玩都是没有代价的吗?难道他们给你钱是为了让你躺着刷朋友圈的?不要以为市场和投资人都像你们村儿的娃娃亲对象一样,你远走高飞好多年,还温柔缱绻地等着你回来,只要君有意,人家就各种体位配合你。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代价的事情,而且往往代价都是多过所得的。现在的问题是,劝我创业的很多人都把天使投资人当作了真的天使。以为人家每天的工作就是保持微笑,扑棱着翅膀飞来飞去地漫天撒钱吗?
再说回来,几年前,创业这两个字还是有门槛的,现在随便什么人,在门口摆个摊儿卖点包子、麻辣烫的都说自己在创业,再在包装盒上印个二维码,可以从网上订餐就腆着脸叫O2O;要是自己再能做个微信公号每天发个故事,基本就能当行业领袖,靠演讲为生,不用亲自卖麻辣烫啦。这不叫创业好吗?这种自力更生做点小买卖的行为最多就叫练摊儿。我们上学的时候,一贪玩,爹妈就冲我们吼,“你再不好好念书,以后就得去练摊儿。”说的就是你们现在要干的这些事。有些人太热爱用宏大、庄严的词汇来粉饰自己卑微、失意的现状。只有真正的屌丝才特别青睐用各种英文字母与数字啪啪啪出来的概念,什么B2C、
O2O、0到1之类乱七八糟叫起来爽口,深究起来无味的东西,更不要提那些更本土化的屌丝虚设出来的、连英文都没法翻译的伪概念了。其实,有很多概念很有意思,但只是中国的所谓创业者根本不愿意搞懂它们的内涵,只在乎自己用这些标签自称时的迷幻快感。本质上讲,这就和当年外企刚进中国的时候,每个人都给自己起个外国名字,叫Tom、Jerry、Dick什么的。多年之后的今天,你好意思告诉别人,你当年以Dick这种俚语中的器官为名字吗?再过几年,就会有人在饭桌上指着你调侃,这人以前搞O2O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个人都需要工作,工作带给你收入和社交。是的,没有谁天生适合挤地铁公交,早起晚归地上班,但不能因为这个,你就天然反证自己何必不去创业呢?有人总给自己打气,上班一样辛苦,还不如自己为自己打工。你上班拿的是薪水,薪水是什么?说到底,是你为公司创造的利润的返点,但当你不创造价值的某些时候,你的公司风险是由老板和其他创造了更多价值的同事担当的。更何况,很多时候你所做的根本就是服务型的岗位而不是直接创造利润的职位。但当你创业,你就成了那个顶住底线以及必须抬高天花板的人。
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是不适合创业的,那需要极强的内在推动力,不是说只要对钱感兴趣的人都能把一家公司运作上市,那些能创造出让你瞠目财富的人们,其实对于财富到底能买到什么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这个过程本身。而大多数人不是这样。
所以说,创业注定就是件小众的事。现在的大众创业肯定某些地方出了什么问题。当一个社会开始热切地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的时候,有些东西就开始令人恐惧了。不是说乔布斯和其他一些硅谷精英都有休学经历,就能从这个逻辑上推断出休学创业就一定能成功,而是,他们找到了自己确定的方向,不可能兼顾学业的情况下才做出了抉择。对于他们来说,想要创业就必须休学,但休学不必然导致创业成功。这是不能反推的。中国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就业现状的艰难,但不能因为这种困难,就用创业给这些人画饼。更可怕的是,休学创业导致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不但蛊惑着众多年轻人,也能轻易说服他们的父母。中国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地方,在金钱的光芒面前,大多数人的智商会断崖式下滑,人们不会理性地想一想,创业后让自己公司上市的概率其实和买彩票中头奖近乎相同。你自己扪心自问,你们的创意和乔布斯的苹果是一个量级吗?你真的认为自己卖麻辣烫,送几串素丸子上门就能经过几年融资之后上市,与王健林和马云分庭抗礼吗?
或许是过于厌恶上班,或许是对过于尖锐的贫富分化缴械投降,有些人开始用虚幻的可能性为自己注射强心剂。他们拼命想在名片和微信签名上注明C某O或者某某公司联合创始人一类的名头,幻想着自己创业之后的日子就是就是踌躇满志地站在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前,用坚毅又沉重的表情望向远方,每天穿着定制西装,用高档钢笔在各种文件上签下名字,公司就能活得很好。那是芒果台的狗血剧,不是现实中的创业史。现实中,悲悯地质问我为什么还不创业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前一天还在群里大张旗鼓地声称自己在谈判几百万美元的融资,第二天就在朋友圈转发“室友搬家了,转租天通苑次卧。”你们觉得这样有意思吗?可千万别和我说,这是创业所必经的筚路蓝缕。你大张旗鼓宣扬融资时的样子和现实中的财务状态有一条近乎谎言的裂缝,这种过于悬念迭起的现状不会是一个对于未来充满掌控的创业者的样貌。而当这些人被进一步询问,那条裂缝就更加不堪了。我问你公司规模,你跟我谈未来规划;我问你薪酬待遇,你对我说梦想和远方;那我就问你未来到底会怎样,你像长辈那样拍拍握握地说,“我们还年轻。”我试探着说,你们目前的一些合作者不太靠谱,你说,我们主要看人员创造价值的能力;那我就问问未来盈利的可能性,你又说,“做事先做人嘛。”所以说,你们做互联网算是白瞎了才华,要是写鸡汤没准能成新一代网红,实在不行,找个什么部门做个发言人也许还能发挥光和热。
这么说吧,现在创业的很多人,都是觉得可以扎一笔风投花一阵,以后再说以后吧。这不叫创业,这近乎行骗。而且性价比还稍低于“明天来我办公室”的那一款骗子。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媒体人越发成为创业大军主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的主业就是讲故事,而目前,无论投资界还是受众,都还愿意听一听故事,但当故事全部讲完,现实毕露的时刻,怎么办?这不是电影院,故事结束,灯亮了,我们收拾心情回家就好,商界是生死场,资本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总有生死之分。
创业是件牛逼的事,互联网更是个伟大的工具,这些都能创造无限的可能性,但问题是你是否适合。我不相信一个平时连上班都需要做心理建设的人会成为伟大的企业家,我更不相信在未来,大多数人都能变成一个个创业者,而达成某种乌托邦式的财务自由与地位平等。我们得时刻明白,创业是一件比上班艰难数万倍的事情,它是小众的,低概率的,如果你找到了一个方向和一片市场,由于内心的需要而不是外部的聒噪必须去尝试实现它,那么你可以去试试,哪怕破釜沉舟,如果不行,就别做白日梦,连在股市里亏几万块钱都能嚷嚷半年,创业这种事情还是敬而远之吧。
所有那些已经创业的,正在讲故事筹备创业的,每天最好多找点时间对着镜子把你们平时大言不惭说出的那些话对着镜子说几遍,如果自己不会笑,再出去说也不太迟。或许,以后我会去“自己做点什么”,或许更大的可能性是不会去做。相比于很多完全不靠谱的雄心壮志,我更想打好一份工。总有一天,这种奇怪的、集体癔症般的创业潮会褪去,等到那一天,你再鼓动谁创业,别人就会冲着你说,你才创业呢,你们全家都是搞创业的!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班族创业好项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