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痛怎么办,该怎么用药

感冒后咽喉肿痛怎么办?穴位按摩
来源:中医中药秘方网
发布时间:
  通过穴位按摩,经络推拿可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使新陈代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揉腹:揉腹,顺时针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捏脊:须家人帮忙。俯卧,背部棵露,涂抹适量滑石粉,按摩者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推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异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睡前捏3~5遍,对调理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
  搓脊柱:家属每天用掌心搓老年人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按压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每天按揉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推三关:用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拿三阳、三阴经: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内侧为三阴经,拿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即用手捏。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感冒后咽喉肿痛怎么办?可以顶按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的廉泉穴约3分钟。出现酸胀感并有唾液分泌,同时做缓慢吞咽动作。再至上而下捏拿两侧胸锁乳突肌各20次。
  可配合点按列缺穴(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照海穴(足内侧内踝正下凹陷处),擦风池穴,颈背部刮痧或拔罐等效果更好。
责任编辑:21nx
胸腔位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呈封闭型腔隙。气胸的发生,是由于肺与脏层...
中年是女性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人生阶段,本该过得更自信、更优雅。然后更年...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从事《伤...中药主治:咽喉肿痛
本草纲目主治:咽喉肿痛
中药主治:咽喉肿痛治疗咽喉肿痛的方剂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咽喉肿痛为症状名&。即咽喉红肿疼痛&。多属“喉痹“及”乳蛾”范畴。为多种喉部疾患之主症。多由风热袭肺、胃火上蒸及肾虚水亏、虚火上炎所致。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扁桃腺炎、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周围脓肿等疾患中。
针刺治疗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若扁桃体周围脓肿可转科治疗。
减少食用刺激物,有助于防止复发。详见百科词条: [ 最后修订于 21:13:44 共1150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治疗咽喉肿痛的方剂如下:)。制法:上用皂荚3两去皮弦,捶损,挪温水1碗绢滤过,慢火熬若稀糊,入醇醋半两,再熬3-5沸,去火候冷,用前药末停分乳钵内杵匀,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搐,脐风撮口,牙关紧闭,痰涎壅盛,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先用盐梅肉擦牙根,次以此膏1丸或2丸,温白汤浓调,抹入左右牙关内即开,续进别药。熬时得瓦器为上,银器尤佳。及解风痰壅盛,淡姜汤调化,不拘时候少与含咽;咽喉肿痛,温茶清或薄荷汤调下。摘录...寒水石(研飞)、朴硝、硝石、甘草、马牙硝,各等分。炮制:上将甘草煎汤二升去滓,却入诸药再煎,用柳木篦不住手搅,令消熔得所,却入青黛和匀,倾入砂盆内,候泠,结凝成霜,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积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心中烦躁咽物妨闷,或喉闭壅塞,水浆不下,天行时疫,发狂昏愦,并皆治之。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含化咽津,不拘时候。如喉闭壅塞不能咽物者,即用小竹筒吹药入喉中,频用神效。摘录:《宋&#183...angrunhoupian概述:西瓜霜润喉片为中成药,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西瓜霜润喉片的主要成分为西瓜霜、冰片、薄荷素油、薄荷脑。具有清音利咽,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喉痹,喉痈,喉蛾,口糜,口舌生疮,牙痈;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口腔炎,牙龈肿痛。《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niuhuangjiedupian概述:牛黄解毒片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牛黄解毒片中毒:主要成分:雄黄、牛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泻火之功效。用于上焦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头晕目赤、牙龈肿痛、耳鸣口疮、大便不...0克杏仁4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蒡子30克枫香30克葛根6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甘草60克(炙微赤,锉)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疏风宣肺,凉血解毒。治风毒上攻,咽喉肿痛,水浆不下。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射干散:处方:射干天竺黄(研)马牙消(研)各30克犀角屑玄参...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10.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20.0mg。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2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注意:孕妇禁用。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5g;大蜜丸每丸重3g。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处方: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切作片.焙干)、甘草(炙),各二十两;大栀子仁(微炒)、连翘,各二十两;雄黄(飞研)五两,瓜蒌根十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舌颊生疮,咽喉肿痛,面热口干,目赤鼻衄,丹瘤结核,痈疮肿痛。又治伏暑燥热,疮疹馀毒,及大便下血,小便赤涩。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钱,食后,临卧,用新水调服,小儿半钱,临时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摘录:《宋·太平...为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牛黄上清丸的药典标准。《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天津方)之牛黄上清丸:组成:黄连、桔梗、白芷、川芎、赤芍药、荆芥穗...音:qīngyānlìgésǎn别名:清咽利膈汤(《外科理例》)。处方:金银花防风荆芥薄荷桔梗黄芩黄连各4.5克山栀连翘各3克玄参大黄(煨)朴消牛蒡子甘草各2.1克功能主治:清咽利膈。治内有积热,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或胸膈不利,烦躁饮冷,大便秘结。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食后服。摘录:《外科理例》《外科理例&附方》:方名:清咽利膈散别名:清咽利膈汤组成:金银花1钱半...草(炒)二十五两,金箔二百片(入药),生脑子(研)二两。炮制:上散。功能主治:治小儿心膈邪热,神志不宁,惊惕烦渴,恍惚忪悸,夜卧不安,谵语狂妄,齿龈生疮,及痰实咳嗽,咽膈不利。用法用量:大人、小儿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每服少许掺在患处,咽津,立效。大人膈热,每服一钱,新水调下,食后,临卧服。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卷十:组成:辰砂(研飞)70两,人参(去芦)30两,茯苓(去皮...拼音:qīngrèdàicháyǐn处方:鲜青果20个(去核)鲜芦根4支(切碎)功能主治:清热利咽。治肺胃热盛之咽喉肿痛,痰涎壅盛。用法用量:水煎,代茶饮。备注:方中鲜青果能清肺利咽,去火化痰,芦根既能清肺热而祛痰排脓,又能清胃热而生津止呕。二药合用,清解肺胃之热,功专而力大。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慈禧光绪医方选义》:方名:清热代茶饮组成:鲜青果20个(去核),鲜芦根4支(切碎)。功效:清热...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20(附录ⅦA)。其他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H)。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热疖疮疡,小儿胎毒。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30ml,一日2~4次。贮藏:密封,置阴凉处。广东省药品检验所起草金银花糖浆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金银花糖浆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钟,滤过,滤液加盐酸1滴呈酸性,滴于姜黄试纸上变成棕红色,放置干燥,颜色变深,用氨试液湿润,即变为深绿黑色。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功能与主治:?清热散风。用于上焦风热,咽喉肿痛,口燥舌干,头目不清,口渴心烦,咽干声哑。用法与用量:含化,1次1片,1~2小时一次?贮藏:密封,防潮。噙化上清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噙化上清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九方之玄参升麻汤:组成:荆芥、防风、升麻、炒牛蒡子、玄参、甘草。用法用量:水煎服。功能主治:《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九方之玄参升麻汤主治小儿疹毒热盛,上攻咽喉肿痛。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玄参升麻汤:处方:玄参、升麻、甘草(炙)、各三钱。功能主治: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玄参升麻汤主治伤寒失下,热毒在胃,发斑,甚则烦躁谵语。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降雪丹处方:煅石膏一钱五分,硼砂一钱,火硝、胆矾各五分,玄明粉三分,冰片二分。石膏(煅)4.5克硼砂3克焰消胆矾各1.5克元明粉0.9克冰片0.6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主治喉风,咽喉肿痛,声音难出,汤水不下,痰涎壅塞。风热上壅,咽喉肿痛;声音难出。喉风肿痛,声音难出。用法用量:吹喉。以笔管吹入喉内。附注:白降雪丹(《疡医大全》卷十七)。摘录:《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方...典标准。组成为胡黄连100g、黄连100g、儿茶100g、冰片6g、香墨200g、熊胆粉20g、人工麝香5g、牛黄5g、牛胆汁160g。具有清热,解毒,镇惊的功效。用于邪毒内蕴所致的口舌生疮、牙龈咽喉肿痛、小儿高热、烦躁易惊。《饲鹤亭集方》之万应锭:方名:万应锭别名:老鼠屎组成:川黄连2两,胡黄连2两,明乳香2两,净没药2两,孩儿茶2两,生大黄2两,延胡索2两,麒麟竭1两,明天麻1两,真熊胆1两,...汁,熬膏)各300克牙消(枯研)60克梅花脑(别研)22.5克寒水石(烧通赤红)1.56千克制法:上为末,用甘草膏子和搜,每300克作400丸。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化痰利膈,生津止渴。治风壅隔热,咽喉肿痛,舌颊生疮,口子烦渴。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津。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杂病源流犀烛》卷七:方名:硼砂丸组成:木香、沉香、巴霜、青皮、铜青、硼砂。主治:膀胱气。小腹肿痛,小便秘涩,服五...)、黄连(去毛)、缩砂(去壳)、白茯苓(炒令黄)、贯众(去芦)、甘草(炙)、山豆根,各一两;寒水石(研飞)二两,鹏砂二钱。炮制: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方之玉屑无忧散主治咽喉肿痛,舌颊生疮,风毒壅塞,热盛喉闭,或误吞硬物,诸骨鲠刺,涎满气急,甚至闷乱不省人事。功在大解百药毒,偏润三焦,消五谷,除九虫,赶瘟疫。主治咽喉肿痛,舌颊生疮,风毒壅塞,热盛喉闭;或因误吞硬物,诸骨硬...iánpiàn英文:chuanxinlianpian概述:穿心莲片为中成药,是由穿心莲经加工制成的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邪毒内盛,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穿心莲片的功效与主治:穿心莲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邪毒内盛,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koufuye概述:清开灵口服液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胃、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属上述证候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清开灵口服液的药典标准。清开灵口服...拼音:shègànshǔzhānzǐtāng处方:鼠粘子120克(炒,杵)甘草(炙)升麻射干各30克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宣肺利晒,泻火解毒。治疮疹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摘录:《小儿痘疹方论》《片玉痘疹》卷十三:方名:射干鼠粘子汤组成:射干、牛蒡子、桔梗、甘草。主治:小儿疹见形,咽喉肿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痘麻绀...圣惠》卷三十五:络石散:别名:络石汤、络石叶饮处方:络石1两半,木通2两,川升麻、射干1两,犀角屑1两,玄参1两,栀子仁半两,桔梗1两半(去芦头),赤芍药1两,马牙消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热毒气在于胸心,及一切风热。用法用量:络石汤、络石叶饮(《圣济总录》卷一二二)。摘录:《圣惠》卷三十五《圣惠》卷三十五:络石散:处方:络石半两,细辛1分,玄参半两,黄药3分,甘草半两(生,锉),...,黄连5g,元参10g,连翘12g,马勃5g,牛蒡子10g,薄荷5g,僵蚕10g,金银花15g,芦根30g,荆芥5g,板兰根15g,苦梗3g。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消肿。主治:流行性腮腺炎。头面部及咽喉肿痛,如无名肿毒,牙龈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等。加减:大便燥,加酒军。各家论述:方中芩、连、银、翘、板蓝根、马勃清热解毒以消肿,且马勃清轻专上焦,故能治头面咽喉肿痛;牛蒡子、僵蚕、薄荷、荆芥疏风散邪,俾毒...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1.0mg。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呜、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注意:孕妇慎用。规格:薄膜衣片每片重0.265g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牛黄上清片中药部颁标准:拼...日1剂,日服2次,6天为1疗程。摘录:《广西中医》《痘疹传心录》卷十五:方名:滋阴润燥汤组成:山栀仁、黄连、连翘、荆芥、薄荷、赤芍药、生地黄、当归、木通、天花粉、鼠粘子。主治:误服辛热之药,致热冲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附注:《痘疹金镜录》本方用法:用水一钟,煎五分,温服。《万氏家抄方》卷六:方名:滋阴润燥汤组成:山栀、黄芩、连翘、荆芥、薄荷、桔梗、花粉、前胡、当归、木通、鼠粘子。主治:痘疹...拼音:dúshényǐn处方:青艾叶。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取汁,灌入喉中,立愈。摘录:《疡科选粹》卷三...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奇方类编》卷下方之人马平安散:组成:上好雄黄2两(为末),火消(飞成朱,拣白者)1两。主治:伤暑,霍乱吐泻转筋,水泻,痢疾,心腹疼痛,疟疾,翻胃,腰痛,时眼,头疼,鼻痣,咽喉肿痛,牙疼,一切虫蚊蝎蜇,疮毒疡痒。用法用量:伤暑、霍乱吐泻转筋、水泻、痢疾、心腹疼痛、疟疾、翻胃、腰痛、时眼、俱用骨簪点大眼角内;头疼鼻痣,吹鼻内;咽喉肿痛,吹入喉内;牙疼,夹于酱瓜内,咬在痛处;一...g英文:概述:甘桔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五首。《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甘桔汤:处方:桔梗二两,甘草一两。制法:上药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甘桔汤主治小儿肺热,或风热上壅,咽喉肿痛。主治小儿肺热,手掐眉目鼻面。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煎,食后服。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运用:加荆芥、防风,名“如圣汤”:热甚,加羌活、黄芩、升麻。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gānlùnèixiāowán《丹溪心法附余》卷十:甘露内消丸:处方:薄荷叶30克川芎6克桔梗(去芦头)9克甘草3克人参诃子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用法用量:每服1丸,噙化咽下,不拘时。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引《应验方》:组成:薄荷叶1两,川芎2钱,桔梗(去芦头)3钱,甘草1钱,人参半钱,诃子半钱。主治:咽...hētāng英文:概述:二冬苓车汤出为《辨证录》卷六方,组成为麦门冬三两,天门冬一两,茯苓五钱,车前子三钱。水煎服。功能清心润肺,利小便。治心火刑金,肺燥津伤之消渴,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糜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得一斗,属肺消者。处方:麦冬3两,天冬1两,茯苓5钱,车前子3钱。功能主治:二冬苓车汤主治肺消。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得一斗。用法用量:...本页仅显示前30条,更多结果请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咽喉肿痛,6种联合用药方法
来源:理货宝
咽喉肿痛在冬春季多发,一般风热感冒、上火、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皆可引发咽喉肿痛症状,本文主要讲述单纯性咽喉肿痛(即上火所致肿痛)的用药知识。用药选择上多以清热解毒药为主
病因:熬夜、喜食辛辣、油炸食物、天气燥热等多方面因素综合
危害:发病第1-2日为咽喉肿痛早期,应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引发感冒发热或继发为扁桃体炎、慢性咽炎、化脓性咽喉炎
用药原则:抗菌药/抗病毒药+清喉利咽药+保健品(增强免疫力)
病毒感染:
①蓝芩口服液+利巴韦林片+维生素C
蓝芩口服液: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
利巴韦林片: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②抗病毒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蜂胶软胶囊
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银翘解毒颗粒: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细菌感染:
①阿奇霉素+双黄连口服液+维生素c
阿奇霉素:对细菌感染有效,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炎症
双黄连口服液: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②头孢克洛+清热解毒口服液+蜂胶软胶囊
头孢克洛:可针对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为抗菌消炎药。
清热解毒口服液:主治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伴感冒发热:
①感冒灵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维生素B
感冒灵颗粒:具有解热镇痛功效,用于因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
维生素B:帮助减少药物副作用
②对乙酰氨基酚+蓝芩口服液+螺旋藻片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蓝芩口服液
介绍:为纯中药制剂,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炎、抗病毒、五效合一的特点,是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的专用药物,效果好,同时还可用于手足口病的防治。
双黄连口服液
介绍: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临床主要针对咽喉肿痛、咳嗽、发热的治疗。具有抗病毒、抗菌的双重功效,对咽喉肿痛症状有极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作为流感、禽流感的预防药物。
双料喉风散
介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对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有较好疗效。喷剂可直达病灶,比起其他剂型的药物,喉风散的见效更为快速。
银翘解毒颗粒
介绍: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该药所含成分连翘,具有消痈散疖之功效,为治咽喉肿痛之要药。在咽喉肿痛发病初期服用此药,可有效抑制肿痛症状。
1、饮食清淡。喜食辛辣、油炸食物,容易导致肺胃热盛而引发咽喉肿痛
2、避免熬夜。熬夜伤肝,同时也可导致肝火旺盛,长期可导致虚火上升,引发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症状
3、多饮温水。多喝水就能经由汗水的蒸发或小便的排泄散热,有助于冲淡体内毒素
*说明:以上用药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方案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辩证选择或遵医嘱。
本文系转载,药店经理人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仅作分享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哺乳期咽喉肿痛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