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配置玩吃鸡极致画质电脑配置可见 老是一卡一卡的 希望给点有意义的意见 不要来捣乱谢谢了。

写作是一件奢侈的事写作是一件奢侈的事学着写点玩意,而不是些什么玩意。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试着拿出一只笔来,写&,&author&:&john-amber&,&content&:&写在前面:我是个特别随性的人,喜欢写故事,写这个是兴趣。基本是想到哪写到哪,其实这一篇就是一种意淫。并没有讲述什么写作技术,我想知乎的大神很多,我有点害怕自己本身写的就是一坨翔,然后还出来折腾。如有不敬之处,XD。我会慢慢学会怎么写这种文章的,我讨厌写论文,相信你们也讨厌看论文。
\u003Cp\u003E
我属于没事的时候就会逛逛知乎的人,大神们很多。关于写作,星星点点的回答也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觉得这个事很私人,还是很无聊,跟本没有人提及如何正常的写作。但是,关于写作这件事,大抵上还是需要一些练习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其实,本专栏是一个很严肃的告诉大家如何写点玩意的专栏。但是在开篇这一章,我决定先不讨论什么结构,对话,人物,情境,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的不是很难,只要有心思其实多看点书都能搞定。所以我希望今天主要说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拿起你的笔,开始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之前有一个我的高中同学,在高中时代我和她几乎没有什么交集,突然间加我的微信,跟我特别客气的打招呼,并且在夸奖了我很久之后,很直接的告诉我,她要考研究生,有一篇小小的议论文不知道怎么办,希望我给她一些方法。并且十分慷慨的告诉我,如果考上了一定请我吃饭。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很自然的告诉她需要多看点,多写点,多练点。但是她扭捏的告诉我一个很严峻的事实——她时间很紧张,希望能够有一个办法可以最快速的拿到一个高分,最好我能替她写一篇万金油最好了。我在思考了很久(其实并没有)之后告诉她可以从模仿开始。当然主要原因是\u003Cb\u003E她长得并不能引起我的性欲\u003C\u002Fb\u003E,所以并不值得我给她写一个什么毫无意义的议论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说这个事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写作这个事,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捷径的,当然你可以是一个优秀的,牛逼的天才,可是我认识的人里面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天才。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捷径就是写。那么写什么,又应该怎么写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挖掘自身,挖掘生活。\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这个事其实挺尿性的,似乎是废话,但是我想深刻的告诉大家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有很多人自认为对自己的认知很透彻,对生活的认知很自信,还摆出一副长者的样子传授什么生活经验。其实,他们连最基本的自省都没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具有潜意识和无意识。并且通过大脑机制,人会自然的遗忘或者改变一些脑海中的记忆或者认知。这可能和所谓的社会道德相悖,也可能是一些不堪的记忆会被选择性遗忘。也就是说——“我们选择性的认识自己。”这样实际上并不坦诚,而自省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u003Cb\u003E坦诚的面对自己\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什么叫做坦诚的面对自己呢?我们首先需要接受自己的一些想法、动机,哪怕它们十分的不堪和不被社会性的道德所接受。\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简单一些,接受自己在做爱的时候想的并不是身下的那个人,或者接受自己那个时候在升起的想试试走后门的想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稍微提高一点,接受自己对他人的嫉妒(不是羡慕),接受自己想要抢劫前面一个老太太的想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稍微高一点,接受自己是个趋炎附势的人,接受自己所谓对别人的好实际上只是控制欲爆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继续高一些,接受自己的一些恋父或者恋母情节,接受并不是一个特别的人,只是希望装作和别人不一样以吸引别人的注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我们大概需要承认自己是一个好人,所谓的恶意都是为了装作自己看透了这个肮脏环境所做出来的样子。要接受自己的三观和正能量。(当然也可以接受自己是个臭流氓这件事,但是臭流氓和好人并不冲突。)\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不够坦诚,那么我们如何去写作呢?我不否认现在的人们都喜欢看点虚假的玩意,但是说实话,一些虚假的玩意或许会让读者感觉的舒爽和轻松,但是并没有太多的价值。我更相信真实的东西。(关于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欺骗这种事,我们后面再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承认自省实际上是一件很令人难受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却真的是一个绕不开的事情。人活着,必然是要带上许多的面具和外皮的,但是在写作这件事上我们都需要披上这些东西的话多少就有些可怜了。而撕破这些外皮是很痛苦的,我们在逐渐承认自己的一些虚伪,虚伪是一件很令人讨厌的事情。可是当你真的把这些东西放下,然后开始拿出笔再写东西的时候,我猜大概你会写出点不一样的玩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挖掘自我的真实感受,可以让我们打破很多禁忌。写出很多自己以前羞于写出或者记录下来的东西。而往往这些东西都具有一定的戏剧性,或者说张力会更好。毕竟我们需要承认自己生活的不堪,并且在朋友圈里面给别人看的一切东西都是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是虚假的一面,自己跟微商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他们是卖东西,而我们是在推销自己。而当你撕掉这些虚伪的东西,或许你可以写出朱文老师那样的话语。\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我看着我女朋友的背影,一会像两分钱硬币,一会像一分钱硬币。(《磅,盎司和肉》朱文)\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又或者你可以写出自己对很多事情的认知,而这些比一些虚伪的愤世嫉俗或者光鲜亮丽有力量的多,也有趣的多。你在挖掘自己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真的活得很精彩,自己的内心戏很丰富,现在的生活很荒诞。而这一切实际上是可以变成创作的源泉的,甚至你会发现你的人物更加的有趣了,更加的有张力了,更加的立体了。因为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想当然的、平面化的人物,知道自己的复杂思维之后,你的人物也更容易具有复杂的思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到这个时候,我想你不会问“会不会爱上自己创作的人物”这种问题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至于挖掘生活,这件事其实很简单,但是也很艰难。我希望相对简单的来叙述这件事,我或许可以简单的将挖掘生活分成两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1,挖掘记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挖掘现在\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什么意思呢?我们有着许多的记忆,而相信我,能够让我们这么点可怜的脑容量记忆下来的事情都是有趣的事。所以不一定要死死活活,痛苦不堪,轰轰烈烈的记忆才是记忆。哪怕是我在车站等公交车的时候遇到一个美丽的姑娘,我尾随了她,却没有跟她说一句话。这种事都是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故事的。在我们现在的还能保留着的记忆之中,或许只是一碗面都可以成为素材,成为一个故事的起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那么记忆很简单,又应该如何挖掘呢?我们需要尽量还原记忆,记住不要想当然,不要把它还原成我们所希望的样子。还是那句话,我们需要坦诚。请真实的去回忆这一段回忆,还是说者一碗面,不要幻想在吃面的时候出现了奥特曼或者SOX教,也不要幻想自己出门的时候丢了钱包。可能就是简单的吃了一碗面,但是往常的5块肉今天是4块而已。其实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奇和玄幻,我们的生活很平凡,但是不代表我们的生活平凡就无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有了一个差不多的记忆场面或者事件我们应该怎么让它成为一个故事,或者一篇文章呢?这个需要丰富和处理。我希望在后面的文章里面通过一些写作的技术手段来讲解如何让一碗面变得有意思。这一碗面可以发展成小爽文也可以发展成一个颇有深度的严肃小说,我会讲到前者,想大概小爽文的写法大概一两篇文章就可以说完。但是后者,我觉得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就好像贝克说到的,独立戏剧的问题,这个事我只能做出一种经验之谈和不要脸一点说是引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挖掘现在比挖掘记忆要难得多,我们不能做出一种总结的行为,但是我们似乎需要把自己稍微拉开一点,旁观一下。而这件事其实对于知乎的各位来说,应该不是很复杂,而复杂的是旁观之后的代入。我很相信,总有人喜欢维护自己的认知,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但是我认为在代入阶段,我们需要放下那些先入为主的概念和认知,让我们真正的代入现在的生活之中,并且坦诚一些。如果就人物而言,如果我们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固的认知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我们对自己笔下的人物会有偏颇,或者千人一面。这总是不好的,我认为一个好的作品,人物应该是相对独立的,是他们自己,所以我有的时候很像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但是在分裂之后我发现我的人物们都让我感到欣喜,我心疼他们所有人,我也爱他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而挖掘现在最难得部分还不是代入,而是挖掘这俩字。挖掘一个既定事实相对容易些,但是“现在”这个事,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我们主题的根源。这个“现在”我希望定的稍微宽泛一些,而不是简单的无聊的说这个时刻。“现在”可能指的是我们的生活的当下,可能是心理状态,可能是自我认知等等。而我们的对于世界的认知往往成为我们主题的根源。请注意这里的认知,和上一段所说的“认知”的不同:上一段的认知我的意思是对人,对事件的认知;而这里的认知我说的是对世界,对“现在”的认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认为举个例子来说比较好。对于人或者事件的认知。\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你看到一个扶老太太的女孩被讹诈,这一切就发生在你面前,你是一个旁边拿着手机拍视频拍照发微博的人。对于老太太,女孩,你自己和这个事件的认知,看法。\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
对现在的认知。\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你靠到老太太讹诈小女孩,发觉生活很肮脏,很不堪。你看到周围的人你感觉到生活很荒诞很冷漠。\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而这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素材和源泉。\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二,不要恐慌,拿起笔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上面说的东西可能有点乱七八糟的,请原谅我这个人不习惯写理论的玩意,而且喜欢想到哪写到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上面的可能特别玄学。那让我们说点实在的东西。我特别推荐重新拿起一只笔来在纸上写作,而不是在电脑上打字。虽然我还是一只码子狗,用电脑比用手写会快很多。但是我认为用笔写作的时候感觉更舒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尝试在桌子上放上一打A4白纸,总是抽几张放在桌子上,旁边放上一只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可以毫无逻辑。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个小故事,可以是一首诗。这都无所谓,我只是希望让大家可以习惯记录和书写。我相信很多人在面对写作的时候很恐慌,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我认为平时自然的书写可以让人相对减少对写作的恐慌。随手的写作可以让我们习惯写东西这件事。(顺便可以练练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给一些能够写作的人的建议是在正式的写作之前可以随手写点什么,这个过程我们叫做“熟笔”。目的是找到一个写作状态,我相信能够写作的人大概都明白写作状态是什么,一个职业的专业的写作人不应该等待创作冲动把自己代入一个写作状态,还是能够随时进入写作状态,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有人喜欢看会书,有人喜欢听歌,有人喜欢熟笔。如果还没有自己的方式不如尝试一下熟笔这种方法,我看书的话会很容易被所看的书带走,行文和思想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个人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同样,拿起笔来做大纲,人物发展线,结构树等东西可能会比较快速,毕竟随便怎么乱写乱画。我在写一个剧本的时候大概手写了两个牛皮纸大文件袋的手写部分以便我随时翻阅。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让我可以随手拿起来翻看,并且随时补充和修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虽然不想多说后面会写到的内容,但是我还是可以透点出来的。比如人物的建立。我们可以拿出一张A4纸,在一个角落写上这个人物的名字。然后给他贴标签,给他编故事,这个玩意叫做人物小传,当然也可以叫做人物前史。但是未尝不可以用在A4纸上画一下他的样子,也可以沿着我们想到的东西做出很多好玩的玩意。比如在一个标签上延伸出一个动作,延伸出一个时间。比如逐渐清晰性格,比如想到他会说的一句话,再延伸出他说这话的原因,情境等等。乱七八糟的写出来,那张贴纸贴到墙上去,很方便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拿起笔来写作并不难,我认为这是一个打破对于写作恐慌的方式。还是要这么说,写作是要多看多练的。不要指望有什么特别的窍门来让我们瞬间提升到一个很牛逼的层次。写嘛,写个几十万的成稿出来大概也就会写点玩意了。拿起笔来开始写,先让自己具有一种写作的习惯,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创作欲望,只是需要引发它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最后还要说一些阅读的事情,阅读我希望可以看点好书,而不是成功学和网络小说。或许那些叫做严肃文学的东西看上去很无聊,但是我认为还是大有益处的。好看的话我特别推荐西德尼·谢尔顿的通俗小说,严肃的话我特别推荐贝克特。前者可以培养阅读兴趣,后者看起来真的很牛逼。当然也可以看看奈保尔这个印度裔臭流氓大师的东西。国内我特别喜欢朱文,曹寇,还有特别温暖的李娟。说实话跳舞老师来到了知乎,我特别怕我这样诋毁网络小说会不太好,对于跳舞老师小说里夹带私货的事情我表示棒棒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在想下一次是写人物部分的开始好呢,还是写写怎么写小爽文好呢。XD。\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0:18:5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0,&likeCount&:5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8:18:5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300a05abd4baead7c9dfa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0,&likesCount&:54},&&:{&title&:&人物1,人物从无到有&,&author&:&john-amber&,&content&:&写在前面,今天刚刚刷出一个关于三少的问题,然后下面大家在手撕跳舞大大呢。我无意于卷入纷争,反而觉得我这个专栏的名字真的还不错哎。是不是可以借势火一把呢,同样我也不打算介绍如何写小爽文了,我不希望更多傻逼写没有营养的东西。就像专栏的简介:\u003Cp\u003E\u003Cb\u003E学着写点玩意,而不是些什么玩意。\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我还是快点进入正题,本章讲述:\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人物的建立和基本属性的塑造方式\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无论是《论戏剧性》还是《戏剧技巧》或者《剧作法》都在讲述人物的重要性,甚至相当的篇幅讲述人物的可能是戏剧的核心,但是我也相信人物也是任何包含叙事意图的文学作品的核心。同样我也说明,这只关系到每个人个人的创作思维和创作认知,并不关系到优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优秀的、独特的人物是让读者产生移情作用和兴趣的基本和核心,我们这里指兴趣,而不是好奇、更不是猎奇。那么什么样的人物是独特的人物呢,是好的人物呢?不妨让我们从一个例子开始。\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一个曾经辉煌过的天才,然后因为什么原因废掉了,却发现只是一个开挂的前期续费。他善良,他有担当,长得不一定很帅但是很有魅力。(不要猜我用的谁)\u003Cbr\u003E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的祖父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有田产经营下了许多的家业,却被他的儿子一个酒鬼给硬生生的败光。这个年轻人只能和他的母亲躲在家里,他的母亲用童话来麻痹他,让他不至于忍受他父亲的不堪。而这个年轻人长到20多岁的时候却变成了一个只知道吹牛的家伙。他精力旺盛,喜欢打闹,他去抢过别人的老婆却又抛弃了她,他被追杀,逃到山里睡了三个牧牛女,他又睡了山妖的女儿,他变成一个只为自己而活的人。母亲死后他逃到国外,当过资本家、先知、科学家还进过疯人院。他总说他秉承着真正的自己,最终却发现自我已然丢失。(培尔·金特)\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我们看这两个人物,培尔金特是一个让人能够记得住的人物,说起培尔金特,就是培尔金特,通过我的描述,读过的人都知道这是培尔金特。但是前者,我们似乎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他的影子,似乎挂在什么地方都OK的。这是\u003Cb\u003E独特性\u003C\u002Fb\u003E的问题,而我不想现在就提到独特性,我希望在写完人物的最后,大家能够自然的知道独特性是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言归正传,从无到有,人物应该如何建立呢?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人物需要具有基本的属性,社会属性。基础如下:\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1,基础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年龄,性别,性向,身高,体重,相貌,受教育水平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事业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职业,收入组成,兴趣,能力,能上的缺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个人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家庭组成,癖好,爱情观,生理缺陷,心理阻碍。\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在这样的基础部分之下,我们可以组织出一个简单的人物。但是人物实际上是十分单薄的,我们的人物应该丰富和有趣。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部分进行延伸,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u003E事业部分\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职业\u003C\u002Fb\u003E,他做这个职业的原因,他是否适合这个职业,他是否喜欢自己的职业,他在职业生活中是否得心应手,原因是什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收入组成,\u003C\u002Fb\u003E这个跟职业的有关,并且收入组成也包含其所在社会阶级和自我的消费情况,并且这也关系他他的社交圈子和他的经济压力,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他的经济观念又是什么呢?\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兴趣,\u003C\u002Fb\u003E他的兴趣决定他性格的一个展现,他的兴趣什么,是否和职业相关,这也影响他的品味和受教育程度。\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能力及能力缺陷,\u003C\u002Fb\u003E能力的倾向如何,体力、思维逻辑能力、他能力的累计于何处?他是否在能力上有所缺陷,缺陷的原因来自于什么,他是否自我认知到能力的缺陷。缺陷是否会给他带来危机。\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u003E个人部分\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家庭组成\u003C\u002Fb\u003E,大家族、三口之家、单亲或者孤儿直接可以影响人物性格,以及他在家庭组成中的位置是如何的也是有效作用力。\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癖好,\u003C\u002Fb\u003E癖好不等同于兴趣,癖好更加私人也更加具有展现力。癖好不一定是不好的部分,但是应当是狂热的,这是一个直接呈现人物性格的地方。\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爱情观,\u003C\u002Fb\u003E是乐观还是悲观,对于爱情的愿景如何,并且为何产生这样的爱情观。\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生理缺陷和心理阻碍\u003C\u002Fb\u003E,生理缺陷一般指的是其生理上的问题,缺胳膊断腿什么的,当然也可能是脱发严重之类的,但是他生理缺陷的原因是什么?心理阻碍指的是人物内心的阻碍,他对于某些事情的抗拒或者是缺失,其形成原因是什么。\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回答之后,大概我们可以做出一个简单的人物小传。人物具有心理支撑,开始呈现相对有效的性格,但是还是具有雷同化问题。那么我们则需要寻找人物的矛盾,人物自身的\u003Cb\u003E内部矛盾\u003C\u002Fb\u003E。我们这是增强人物张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人物自身的问题也是其在之后的发展中需要克服的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人物的内部矛盾应该如何建立,如何生成一个相对好玩一些的人物呢?人物的内部矛盾,应该从各个角度入手,但是不应当所有的部分都变成矛盾点,他可能对于职业有不满,内心的需求与职业不符合,也可能是家庭引起的童年变故或者童年压力造成的心理阻碍。他的外部与内部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这个人物大概会有些意思。那么我们来试着完成一个人物。\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赵可,20多岁的年轻男人,刚刚大学毕业,学的是文学。家境曾经十分殷实但是在其读大学时破产,他原本因为兴趣学的文学难以让他生存,他原本的自尊在他被迫做家教的时候被彻底击碎。他在看着一个乞丐吃馒头而自己只能咽口水的时候发生了改变。他成功熬成到了毕业,当了一个小学老师,他虽然希望写点东西出来,但是却只能当一个小学老师,甚至逐渐放弃了写作这件事。他受着班里领导孩子的折磨,只能在午休的时候坐在教学楼的石头下吹口琴。他在一天终归还是被年级主任的侄子顶替,从学校里面被赶了出来,揣着自己仅有的积蓄准备回到老家去。(这是我一个剧本的人物)\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赵可这个人物其实比这样写出来的部分要复杂的多,但是再复杂的部分今天并不适合拿出来,因为他还关系着更多的原因和一些技术之外的东西。但是就先看一个简单一些的赵可,他有\u003Cu\u003E梦想和职业上的矛盾,有家境变化之后经济上的矛盾,有尊严和现实的矛盾\u003C\u002Fu\u003E。这些事在他本身内部和外部上的矛盾。(我也不介意稍微的复杂一点,原本的赵可实际上是没有写作才能的,家境的变化也更加复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其实按照基础部分,事业部分,个人部分组成人物,然后用矛盾的方式来复杂化一些人物,其实是很容易创作出一个人物来的。然而就目前来看,其实这个人物也并没有多么的有趣,但是也确实够简单的使用了。那么希望人物更加有趣的话应该怎么办呢?怎么让人物更加有趣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具体化!(这个很重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物需要具体化,\u003Cb\u003E人物越具体就越独特也就越有趣\u003C\u002Fb\u003E。至于进一步的\u003Cu\u003E人物的戏剧性需求\u003C\u002Fu\u003E,\u003Cu\u003E人物真相\u003C\u002Fu\u003E,\u003Cu\u003E人物维\u003C\u002Fu\u003E这些东西我希望在之后的文章之中再提及,他们应该属于人物塑造和人物复杂化的部分。现在我希望讲述的是人物从无到有的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物从无到有我讲述了一个方法,但是还有一个很重的事情我放在了后面来说。它很重要,如果不包含这个的话,人物是不具备价值的,他刻画出来之后也会显得格格不入。\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人物含义\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人物需要同主题统一\u003C\u002Fb\u003E,人物如果与创作者的主题不同,那么人物的价值在哪里呢?人物不能够有效的表达作者的意图又有什么用呢?其实主题每个人都不同,但是实际上人物是为了表达主题的,但是\u003Cb\u003E我们并不提倡“主题先行”的概念,这种概念已经被淘汰了\u003C\u002Fb\u003E。但是我们也要相信,主题其实在某些时候开始居寓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之中。我们或许不需要知道明确的“主题”是什么,但是我们要从人物的身上看到人物的含义和对人物的发展过程之中逐渐的清晰我们作为一个创作者到底在说什么,到底在表达什么。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创作方式,它很通俗,真正的严肃文学的创作上会更加的复杂,我自认为没有能力讲述严肃文学的具体写作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人物的创作过程之中我们可以逐渐找到我们希望叙述的东西,我并不认为创作者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需要表达的“主题”。我相信一个优秀的创作者可以从在他的创作之中找出他所需要表达的东西,甚至创作者并不十分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但是我也要说,这是一种相对高级的东西,因为如果是真正靠谱的东西很有可能其作品的张力已经扩大到创作者意图之外,一个作品的张力很有可能在创作中迸现出来,而不是提前想好的。这来自于一个创作者的直觉和天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也要提前说明一点,这个世界上具有这种天赋的人少之又少,请不要莫名的把自己当做这种天赋的拥有者。很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其实是掌控不住。\u003Cb\u003E请千万别把自己当做一个天才\u003C\u002Fb\u003E,我不是,我猜大部分人也不是。所以\u003Cb\u003E请不要以此为借口来掩饰自己能力的不足\u003C\u002Fb\u003E,因为创作者不应该夸张自己的能力,这种东西在有了足够的阅读量和对于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之后是可以有感知的。而最好的办法是把它给别人评价,除非你可以自省,自己清醒的判断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在创作人物的时候要具体化,也要逐渐明确他的含义,他可能身上并不具有意象作用。但是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创作这个人物,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可以从有趣逐渐散发出其内部的含义才是比较重要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我们具有了基础的人物之后,我会在下一篇聊聊人物复杂化,和具有目的的人物处理。所以在初始阶段,我们可以尽量多的给人物添加东西,人物属性是可以十分细化的,人物属性的矛盾也是可以不断添加的。甚至在初始阶段,建立人物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很多限制,不断地丰富,不断的添加内容。在之后在进行有目的性的删改和复杂化,也是完全可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最后的最后,宝宝可不可以不要脸的说,宝宝也想火。是不是跟人去撕一把会比写专栏靠谱呀。╭(╯^╰)╮,哦,对了,请大神们不要吐槽宝宝,宝宝一来比较玻璃心,二来吐槽了也没啥用的呀。\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4:09:5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7,&likeCount&:10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09:5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cb445c85c2ee3fa01cd8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7,&likesCount&:105},&&:{&title&:&人物2,人物的复杂化&,&author&:&john-amber&,&content&:&写在前面,如我上次所说,撕逼果然比写专栏来的方便。感谢因为观看撕逼而来关注这个专栏的小伙伴们,你们很有潜力哟,我看好你们。\u003Cp\u003E其实关于写作这件事,我建议各位有一个逐步的认识,阅读足够好的书,我所能提供的也只是一种创作经验和被删减过后的理论引导。延续那么一句话,写作本身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希望大家写点玩意,而不是写些什么玩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章将继续讲述人物,在上一篇章里面我们得到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能用的人物。但是这在于真正的文学创作之中是完全不够的,好的人物应该更复杂也更有趣。(我们暂时只讨论现实主义流派的创作)所以,人物怎么样才能变得更加的有趣和更加的复杂,并让读者产生移情作用呢?本章讲述:\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人物的复杂化:人物真相,人物需求和人物维。\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人物的复杂化,需求我们丰满人物,让人物立体。我们在已经知道了人物内心的冲突和外部冲突之后,我们就需要考虑到人物进一步复杂化过程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是写过一篇论文,论述人物的复杂化过程,但是那确实很无聊,所以我们尽量选择简平快的方式来搞定这个内容。人物的复杂化我们包含:内部复杂化和外部复杂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内部复杂化\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物内部的复杂化,我们就需要考虑到人物真相的问题了。人物真相在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之中指的是\u003Cb\u003E人物的的本质是什么样的人\u003C\u002Fb\u003E。而其实在人物塑造之中,人物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其最真实的欲望。在这里我们要注明一点,\u003Cb\u003E人物欲望不一定是卑劣的,但一定是强烈的\u003C\u002Fb\u003E。那说到欲望,大家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一定是性欲。(对我要开始污了,鼓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人物的性欲的时候,会显得有些慌张,要么写的扭扭捏捏,要么写的不伦不类。其实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作者没有给人物的真实欲望定性,和有目的的、准确的刻画这一点。在讲到刻画之前,我们提出另一个延伸部分——性欲也可以是爱情的延伸和基础。(如果你都不想睡她,你凭什么说爱她,我好想cue杨德昌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就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述一下人物的欲望是如何做的,对,我们就是用性欲的例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单纯的性欲,以性欲作为人物行动的动力和需求。面对这样的人物塑造上,我们需要坦诚的接受他是为了性欲而活着的,他需求性,很强烈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特别容易给人物添加上特别多的借口和掩饰,而往往作者还真的相信了这些借口和掩饰,如果是这样,这个人物就会坍塌,缺乏力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物如果是继续需求性欲的,那么我们就让他得不到性欲,或者为性欲付出代价。这个还涉及到情节,暂且不提。让我们塑造一匹让人不讨厌的种马,而且是单纯的为了性欲活着的种马,不是小网文里的那种种马。\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A今年24岁,年轻,健康,他有一个傲人的阳具,这是他极度骄傲的本钱。他长得并不帅,但是还蛮有幽默感,而且身材很不错。他喜欢和女人睡觉,而且女人往往也喜欢和他睡觉。从14岁开始,他认真学习岛国动作片,起初他只是为了满足性欲,而慢慢的他真的开始学习各种姿势和动作。他相信这也算是一个技术,做一个有一技傍身的男人总是好的。但是他不懂的什么叫谈恋爱,可是女人们总是想要跟他谈恋爱,他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他只知道怎么做爱。这让他像是一个鸭,其实也真的有富婆想要包他,可是他拒绝了。他需要性爱的快感,他对性爱永远抱着崇高的敬意,他不希望去做一个男优或者其他以此盈利的行当,甚至对他而言,做爱是一门艺术。但是很多女人总不能让他得到性欲的满足,那些女人让他十分的厌烦,他讨厌自己被当成一个满足别人性欲的工具,他要去寻找自己的性高潮。\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这个才是种马,他真的是被性欲控制的,他并不把性欲当做一个不堪的事情(本来就是让人愉快的事,对不对!),反而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将做爱当做技术,甚至他可以从生理反应上研究性生活。你看,活脱脱的一个性学家的样子。种马不一定需要天天做爱的,他甚至不经常做爱,甚至表现出来像是性冷淡,是因为常人的性快感已经不能满足他了。所以他才特别,他才不一样,他才有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这个性欲实际上可以换成其他的玩意,变成食欲,变成对食物的挑剔,变成对某一件事的追求,其实都可以的。那么是什么支撑着这样的人物塑造呢?出了基本的作者对于人物欲望,人物需求的认知和相信。还需要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u003Cb\u003E极致化\u003C\u002Fb\u003E。人物的需求需要极致化之后才好看,如果人物的需求和欲望平平,那么这个人物就缺乏张力。(你们等待着我某一章打自己的脸哟)人物缺乏极致化的时候,他的动作不够激烈,他的心理支撑不足以让他做出足够激烈的动作。至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塑造人物的时候极致化他欲望是一个很好用的方式和办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反过来做人物的极致化也是OK的,人物的极致化可以从多个方面,方向来处理。\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A今年24岁,年轻,健康,性欲旺盛。他就像一匹种马一样,时时刻刻都想要发泄自己的性欲,而更让他尴尬的是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性欲,甚至无法抑制自己的勃起。他为此十分羞耻,这让他觉得自己随时随地感觉自己像是一只发情的公狗。而实际上这也直接影响了他的社交和生活,他24岁依旧是一名处男,他为自己不能控制的硕大阳具感到难堪。他发泄性欲的方式主要依靠左右手。他去找过一个不太靠谱的医生,而这个医生却建议他捐精。逐渐的,他选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他羞于见人,他依靠捐精生活。他从来不曾得到真正的满足,他恐惧于面对自己的性欲。\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2,然后我们来看欲望的延伸和转变可以带来什么样子人物塑造,其实这也是作者找借口和掩饰的过程,但是和我上面说到的找借口有什么不同呢?\u003Cb\u003E我们是让人物寻找借口,而不是我们寻找借口\u003C\u002Fb\u003E,意思是人物会因为社会性原因寻找自我安慰甚至是自我麻醉。\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A今年24岁,年轻,健康,他一直觉得自己对于爱情有着纯粹的向往。他很会谈恋爱,可是他却是别人所说的渣男。倒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他只是从来没有找到他想要的爱情。他实际上只是对上床感兴趣而已,而他却自以为是对爱情的向往。他总是觉得自己是在追求爱情的,他会营造浪漫,也知道如何追求女人。他试过在酒吧撩姑娘,也试过钓学生妹,他尝试过所谓的一见钟情,也尝试过慢斯条理的谈恋爱。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让他得到真正的满足,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上天诅咒无法得到爱情,却从考虑过自己只是性欲需求,却又马上否认了,他太会谈恋爱了,但是他也开始找不到爱情了。\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喏,一只种马+“渣男”的形象出来了。对于这种借口和掩饰是人物给自己的,而作为作者的我们则需要清晰的知道这个人物真正的需求和欲望是什么。千万不能我们来麻醉自己,如果我们都不能把握一个人物的话,那么我们的创作之中人物就会崩塌,他的行为会变得很奇怪、甚至不符合逻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基础欲望可以引发很多活动,千万不要程式化和被禁锢。其实性欲的引发不一定真的反映到做爱和爱情之类上,它还可以有诸多延伸行为。欲望只是人物本能的需求而已,我们不可以拒绝对人物欲望的刻画,单也不要太禁锢于欲望刻画之中。在人物的塑造之中,欲望可以成为人物直接行动力的因素,也有可能成为人物发展的阻碍因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外部复杂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外部复杂化是由人物性格本身引起的,这一点一定要放在前面。所谓的外部复杂化实际上应该是内部矛盾的外化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影响下,人物真相的确立下,如何将这些外化到我们所建立的人物身上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物性格的来自于人人物真相,人物性格确立人物需求。可是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我们的人物依旧不够复杂不够好玩。这是因为我们给予了人物足够的内心支撑,却没有做好外化成动作、行为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物外化我们需要遵从几个很重要的方面。\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1,符合逻辑\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2,符合人物性格\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3,具有冲突性\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们可以一条一条的看。首先符合逻辑这一条,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际上很多人写东西是没有逻辑的。(我们所说的逻辑不仅仅是生活逻辑)我们可以让人物有反差,有冲突,对人物的意志做出挑战,对人物的需求创造阻碍。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咱一定要符合逻辑。我们先来看一个没有逻辑的例子。\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A是个爱学习的好娃娃,他生活在南京,他有鼻炎,每到一年的四五月份就会因为法国梧桐而犯鼻炎。他每天上学,放学,特别安稳,他有一个同班的小女友,两个人感情很好,准备一起奋斗同一所大学,他语文好,他的女友英文好,两个人互相补习,成绩逐步上升。双方家长是同事,关系不错,甚至还觉得如果俩孩子真的可以走到一起结个亲家也是好事,从不干涉二人。然后A因为觉得谈恋爱影响学习分手了,然后A学业有成,从此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这就叫做没有逻辑,这样是有些夸张的,但是很多时候,特别在写比较长的文章的时候。真的莫名其妙就能看到类似的状况,这是因为掌握不住人物变化和情节发展,导致的逻辑缺失。而往往会发展成这样:\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等到A年迈之后,他又想起了曾经的小女友。他回去寻找他最初的爱情,这些年虽然看上去过的风风火火,事业有成,但是他的内心并不开心。他觉得为了事业而放弃的爱情,远远比他现在得到的一切要重要的多。等他看到他曾经的小女友之后,发现了自己依旧爱她。(或者只剩个墓碑,和一封陈年的信。)\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看上去,好像挺好的呀。但是问题还是一样的,这是没有逻辑,很想当然的写法,可是挂上这样的情感展示就会变得特别的无逻辑。因为他的行为和他的反思实际上并不对位,如果他在大学毕业之后,有一个富婆非要包养他,他可以平步青云而放弃了小女友的话就是OK的。或者他们因为什么天灾人祸的外力冲突而被迫分手不得相见也是OK的。再或者因为两家反目而引起的男孩对其家庭的恨意延伸导致的分手也可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不是不能这么写,但是我们这么写的时候是抱着一种讽刺的心情,写的讽刺喜剧或者荒诞喜剧,并不是看上去的这样的心灵救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基本的逻辑问题,而很多时候人物逻辑问题更加细节化,我很难具体的分门别类的列清楚。但是符合逻辑,我们需要符合:\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1,生活逻辑\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2,人物逻辑(性格逻辑,行动逻辑)\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这个地方我们会在情节、事件部分继续展开,暂且就到这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符合人物性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符合人物性格这个不必多说,人物如果不符合人物性格是很奇怪的。如果一个懦弱、胆小的人,没有任何理由就跳起来反抗歹徒是不符合人物性格的。也是上面说到的不符合人物性格逻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在符合人物性格的前提下如何让人物外部复杂化呢?我们往往会选择让他的性格和需求与情境或者社会、现实情况造成冲突。人物性格被压抑,人物表现在外部的抗争性或者顺从性都是在人物外部复杂化的手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我们需要再次提出上一次提过的重要的三个字\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具体化\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对!加大,加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具体化,细节化,把人物的多个角度多个方面都做出来,他可能会很顺从,被压抑,但是他也会在某些场合表现出抗争的行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拿经典的“救猫咪”为例子,一个看上去的恶棍,却在一个下雨天救了一只流浪猫。这种桥段,就是展现人物的手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样我们也可以使用反差塑造的手法,一个越是自卑的人就越是喜欢炫耀,一个越是懦弱的人就越是喜欢逞强。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法,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很LOW,但是用好也不容易,更何况很多高级的玩意是建立在反差手法之上的。我们后面再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具有冲突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具有冲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冲突生发于矛盾,人物的内部矛盾,人物和社会和现实的矛盾,人物关系上的矛盾。这些在外部的呈现上都是十分有效而快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这一切一样扎根于人物性格,我们具有独特的准确的人物性格之后,在按照人物性格给他添加实际的,明确的冲突性的外化行为、动作或者前史。这是让人变得好玩的方式,你总不想看一个一马平川的玩意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直接性的特征和前史加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复杂化人物外部形象的时候实际上可以遵从典型性原则,给人物增加习惯性动作,语言,行为。这一样应当符合人物性格,也一样可以用反差手法。或者也可以给人物添加足够细节化的形象,在高级一点给人物添加象征性作用。这些都是相对有效的办法,我们也可以让一个人物的气质和某一些细节产生戏剧性的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可以让一个抠脚糙汉熟读四书五经,平时像个傻逼喊着niconiconi,但是当某一个时刻在让他展现出自己的文化修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举个最近很火而且我觉得做的很好的例子《欢乐颂》里面的魏渭这个人物,给了他一个前史,他在经济崩盘时期抛了合作伙伴,独善其身。这个人物实际上是有些猥琐,但是被他的儒雅气质压住,透过一点点细节偶尔的展示出其内心,这个也同样是很有效的一种人物塑造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人物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提出“人物维”指的是塑造多维度的人物,让人物形成一种类似图形“球形”的丰满的人物。多维度的人物来自于多个方面的细化塑造,以及各个方面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建立。并且在“人物维”的概念之中还包括人物发展的部分,然而人物发展我们下一次再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这一次主要针对多方面,多维度这一块来讲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可以先设计三个维度给一个人物,\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1,社会属性的维度,被社会性要求的部分。\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2,人物真相需求,人物的本质性格。\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3,人物的情感及其他人物关系影响部分。\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这三个维度塑造的人物一定比“小偷,妓女,抢劫犯”好看,同样刻画的维度,方面越多人物越立体也越复杂。在每个方面里面都应当有冲突有矛盾,有人物独特的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可以举个例子\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一个男人,四十多岁,已婚,警察,住在北戴河。他是个性欲极其旺盛爱吃海鲜的世俗男人。他的妻子是个痴呆,他遇到一个想要自杀的妓女,他一边要救妓女一边操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朱文《海鲜》里的一个男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当然实际上那个男人比这个好玩的多,具体还是希望可以自己去看看这个人物。人物维的建立和使用时十分有效的复杂化一个人物的手法。\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好的最后呢,我又可以欢乐的卖萌了。~(≧▽≦)\u002F~\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一次我们说说“人物的发展”部分,人物需求的一部分会在下一次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宝宝更新这么快,需要大家点赞的鼓励_(:з」∠)_\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还是要说:撕逼比写干货来的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我为什么还要写干货呢?\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2:09:0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likeCount&:6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09:0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a36fb748c9c0db82f1e4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likesCount&:67},&&:{&title&:&人物的发展&,&author&:&john-amber&,&content&:&\u003Ch2\u003E\u003Cb\u003E人物的发展:人物弧光、人物揭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人物的发展,我们主要就是说人物在基本建立之后的人物塑造部分。这一部分很重要,跟情境直接挂钩,跟结构直接挂钩,很重要哟。一个人物完成了基本的立体之后,如何让他更加吸引人,更加有趣,就靠这个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人物弧光\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物弧光是《故事》(麦基著)里的一个概念,其定义为人物发展的弧线,在情节中人物需要发展,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弧线模型”为主的人物发展轨迹,但是“弧光”二字,应该还包括人物的辐射和张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人物弧光到底是个什么鬼?其实也不复杂,就是人物从初始状态A到终止状态B的发展轨迹。比如:\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A在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优秀的教师。(起点)\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b\u003E到最终的时候,A变成了一个十足十的在逃变态杀人犯。(终点)\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你看A的起点和终点存在了,那么人物中间的部分是什么呢?就是“人物弧光”人物的发展轨迹。这一部分应该如何处理,《故事》还是相对于给有写作基础和经验的人们看到,所以没有十分细致的讲解这个部分。其实想要自己的故事没有那么无聊,我们需要让这个过程曲折,让人物的的变化成为一种逐步的,在逻辑内的处理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里我们要先拎出一个点,就是“\u003Cb\u003E人物真相\u003C\u002Fb\u003E”(不知道的小伙伴们请去看上一章节)。“人物真相”支撑着人物的动机和目的,也影响着最终人物结果。区别很明显,比如上面的A,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A到底是被迫,还是自愿。可能会有小伙伴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不可以,先被迫再自愿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可以,但是人物真相还是:自愿。而被迫只能成为一个A呈现自我真相的一个诱因和渠道而已。那么我们确定了“人物真相”之后,再如何让人物的发展过程更有趣,更好玩呢?其实也不复杂。人物分变化是一个过程,我们要把握过程,而过程在故事之中是什么呢?我们一般叫做“情节点”。小说和戏剧有很大区别,戏剧比较考虑“骤变”,而小说则更加考虑“持续”,这来自二者的表达语言不通。但是在人物变化之中二者却是很相似的,我不建议各位玩“瞬间的变化”,我们需要给人物“\u003Cb\u003E动机,诱因,刺激,抗拒,(动摇),接受\u003C\u002Fb\u003E”这样的一个过程。看起来好像还蛮复杂的样子,其实落实到文本中之后还蛮简单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A:讨厌做老师,甚至讨厌小孩子,家庭也有许多的问题(\u003Cu\u003E动机\u003C\u002Fu\u003E)。有一个小孩子B特别特别的讨人厌,还是A领导的亲戚,小孩子B有一天冒犯了A的底线(\u003Cu\u003E诱因\u003C\u002Fu\u003E)。但是A忍住了,但是在处理完需要修改的作业回家的路上,A看到B被一群混混抢劫,然后B被一板砖拍倒在地(\u003Cu\u003E刺激\u003C\u002Fu\u003E)。A在纠结于要不要救B,特别在看到B的挣扎之后,但是A却觉着B罪有应得(\u003Cu\u003E抗拒\u003C\u002Fu\u003E)。B看到A,没有哀求,反而威胁A,告诉A如果A不救自己,自己就会告诉别人是A动的手(\u003Cu\u003E第二次刺激\u003C\u002Fu\u003E)。A补刀,B死了,但是A逃离了之后,发现自己的内心恐惧(\u003Cu\u003E第二次抗拒\u003C\u002Fu\u003E)。逃到另一个城市A过着像乞丐一样的生活,但是他在乞讨的同时看到了对孩子下毒手的群体,却慢慢的发现了一种莫名的刺激。A却一直担心着自己的案件,结果,他却发现这件事根本没有联系到他身上,他通过新闻发现那几名混混顶了缸(\u003Cu\u003E动摇\u003C\u002Fu\u003E)。A再次离开了这个城市,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通过阅读大量的“心理学”、“案件资料“等等文献,变成了一个变态杀人狂,而且以孩子为主要下手目标(\u003Cu\u003E接受\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好的一个阴暗的小故事的人物发展线出来了。但是你发现,这个人物发展现好狗血哦,而且过不了审唉,太不正能量了,怎么办?A是个日本人!你看,完美解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从人性的角度上来说,还是不太好的,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还是很单薄的。怎么办?我们先填补人性的坑。我们众所周知,在当今状态下,我们要让恶人有个理由变成恶人,除了上面的直接诱因之外,我们需要给他一个根本原因,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回溯人物童年做前史。这个就不展开了,聪明的你们可以get的。(实际上也蛮狗血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我们来填技术层面的坑,我们一般有两种选择。\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1,延续弧线发展——“救赎”,“放逐”\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2,修改情节点,玩弄“现象学”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3,暴力解决法,适合有相当写作能力的玩家,直接、暴力的让人物呈现,物化人物形象,叙事手段上相对冷漠,讽刺。这个还是个比较高级的玩法的,不建议新手尝试。)\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们逐条来看,优劣和手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延续弧线发展的方式,实际上就是让人物的发展线回归的上升曲线,得到自我救赎,或者自我放逐。这个事不复杂:就是顿悟嘛,就是很不幸伤害到自己的身边的人嘛,或者再次受到其他的刺激来反馈到人物身上嘛......这个跟上面的部分实际是很相似的,可以从前史入手,也可以从事件入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修改情节点,玩弄“现象学”。首先建议各位先搞明白“现象学”的概念,至少去读读《时间与存在》。然后我们说说这个玩意到文学作品之中应该怎么做。表达到文学作品之中,我们以在极致化一种人物行为,一种情景,一种心理支撑。极致化,A的行为要相对极致化,但是行为需要一个心理支撑来作为依靠。简单一点就是给予人物一个心理支撑,并且将其心理支撑的外化行为做“狠”。但是请不要让A具有反社会性人格,还告诉大家你们看“他有反社会性人格哦”,这样做很傻,我们在这个部分不坐解释,只做展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人物揭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阿契尔对于人物变化的理解为“人物解释”即指“人物的变化是指对于人物真相的不断揭示。”意思是:我们只是在不停的揭露一个人物的本质而已,并不是给予人物实质上的变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是就好理解多了,我们在写作一个人物的时候,已经知道了给人物诸多的假面,我们需要的是不停的撕下这些假面,让人物的本质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一样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我们有一个写作理论,也是电影理论叫做——“照明理论”。意思就是:人物处于一种黑暗之中,我们每次打开一个灯照亮人物身上的一部分,知道将所有的灯都打开,让人物完全呈现在我们的面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是指,人物是逐渐呈现出本来面目的,不要一上来就给人物下一个定义,除非你认为你有能力掌控住这样的写作方式,并且通过事件和结构安排一样让人物的形象变化有趣。而实际上,往往我们在一开始给予人物的定义都是虚假的人物定义,人物在故事的发展中还是在逐渐的揭露自己的本质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对人物有一个比较准确和深刻的理解。而这一切需要建立在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之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人物开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开掘人物,不停的明确人物,并且让人物具有一种具体的,独特的形象。然后人物也具有其自带的人格魅力和作者的主题意图。人物本身是表现主题,而不是用人物来图解主题。那么对于人物的开掘上,我们更多的要着力于人物的独特性和人物真相上。甚至在某些情况,一个作者对于人物的开掘可以得到一个真正的“主题”而不是一个概念化的“主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人物揭示我们需要的就是把人物身上开掘出来的部分逐渐的展示给读者或者观众。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合理的,好看的人物揭示呢?这依旧需要依托于事件,更准确的说是依托于人物的动作、行为。每一盏灯,都是在故事发展中的事件、冲突、选择。甚至在一些细节的动作之中也是揭示人物的一个手段,这还牵扯人物潜意识的部分,推荐大家阅读《精神分析引论》(我将之称为——《台词写作技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也还有更为高级的玩法,暂时不说,毕竟我们讨论那些基本上都是和差不多会写的人玩的,这些还涉及结构和叙事手段之类的东西。甚至我们一个概念说出会有许多种的解决方法提出,只要说一下就能了解如何处理。当然更高级的玩法也我自己也只能了解各大概,让我跟大家讨论,就比较难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们看,本宝宝又写字了。最近手上事情比较多,还抽出时间来写没有钱赚的专栏,宝宝多么认真,多么刻苦,多么敬业。这一次是人物暂时的最后一部分。后面我可能会写点别的,暂不进入结构,发现许多人在意自己的文笔状况、语言运用的问题,下次我可能随便写点这个,之后再进入结构。\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不是我写的略长,就让大家看不下去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次都纠结自己要不要继续写下去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哼。\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3:11:0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5,&likeCount&:6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11:0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ced9893ab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5,&likesCount&:60},&&:{&title&:&文字能力和瓶颈&,&author&:&john-amber&,&content&:&\u003Ch2\u003E\u003Cb\u003E一,文字能力\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文字能力的提高好像是很多人特别在意的事情,可是感觉许多人都跑偏了,这就很尴尬了对不对。我们来解读一下文字能力到底如何提高以及如何体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让我抨击一下奇怪至极的“古风”小说......我表示中国的古典文学真是被这群人糟蹋的体无完肤,“古风”简直就是有毒啊。虽然我知道它们生存于16岁以下青少年的手中,但是我还是接受不能。我倒是很可以接受正常一些的“古典”写法,而不是乱七八糟臆想出来的,半句不离“殇”,一句不离“恨”的文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有个同学挺喜欢古典文学的,他读的大概是《诗经》、《楚辞》、“赋”、“南戏”之类的,还兼看史书和一些野史、古典神话、唐传奇和明清传奇......所以,请不要跑偏走入歧途。古典文学的韵律,意象化和文人气质是很重要的。不是连一个字是什么意思都搞不懂觉得好像挺“古”的就滥用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然后就是华丽的辞藻了,别跟我说什么“文风”如此。华丽不是靠辞藻堆砌起来的,华丽是要真的华丽。辞藻的华丽在掌控不住的时候就叫做“啰嗦”,而且还很啰嗦。形容词多不叫辞藻华丽,叙述的华丽细腻准确那才叫华丽好嘛......大部分人仅仅可以算作是辞藻堆砌能力不错而已,实际上半点作用都没有。\u003Cb\u003E要知道优秀文字的基本需求就是——干净、准确\u003C\u002Fb\u003E。人家辞藻华丽的意思,应当是用词、形容十分考究,大部分人搞得就只剩下俩字——矫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举个真正辞藻华丽的知名作家好了——泰戈尔。还有他的好基友——冰心先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看,我并不是说讨厌辞藻华丽,而是讨厌矫情。譬如郭老板及其旗下一众人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我们提提怎么改善文字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我们先搞定一个大问题就是准确。什么是准确哩?首先用词要准,描述要准。譬如我上面说到“啰嗦”,这个词是不能换成“唠叨”的。为啥?\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啰嗦——是指废话多,多余的动作多,重复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唠叨——是不停的讲啊讲。\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你看这是不同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描述准确,有人问比喻什么的修辞什么怎么用哦。其实比喻怎么写牛逼呢?准确了最牛逼。\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他脸红的像苹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脸红的跟个猴屁股似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脸红的像被人扇了一巴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脸红的像是找妓女破处的高中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脸红的像被捉奸在床的古稀老太太。\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好了自己get一下吧,最傻逼的比喻就是——“他XXX的XXXX正在XXX,就像XXX的XXXX”。\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说写作的时候要练习“白描”,这是正确的,先改掉矫情的破毛病,然后我们再进入到下一步。问题是下一步是什么呢?是“\u003Cb\u003E锤炼\u003C\u002Fb\u003E”——试着写一段文章,然后缩减到一半,再以这样的文字水平和紧凑度写到原本长度,再次缩减到一半,反反复复来个5次、10次的,你这篇文章大概就能看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别觉得我们信手拈来写的玩意就是真的信手拈来的好嘛,只是我们把锤炼文字的功夫在别的时候下了,真的要出作品的时候该一个字一个字的改,还是要改的。毕竟宝宝只能下手保证字不露怯。\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二,写作瓶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说起写作瓶颈这件事,其实还挺尴尬的,因为大部分人感觉到的瓶颈根本就不是瓶颈,根本就是自我积累不足和自我练习过少导致的。基本这种“瓶颈”是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提高,该如何更好,这个算不得瓶颈。而我眼中的瓶颈是这样——“我知道我需要什么样的作品和表达,我也清楚应该怎么处理才更合适,但是,我做不到。”这个应该是我现在遇到的瓶颈,这是内核性质的,跟技术层面无关。我深刻的知道自己距离想要的东西还差着一口气,还差一步,但是这一步是我跨不过去的,这种瓶颈麻烦一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u003E第一种“瓶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那种。\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这个事特别简单,说简单点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是我这个专栏主要能够解决的问题。遇到这种瓶颈,我们只需要提高阅读量和带脑子的练习量,以及反过头来按住一篇文章来做足够的修改,还是比较容易跨过去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阅读量的提升\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就是搞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把看的《知音》《读者》等等都归到自己的阅读量里面,一本书翻一翻就算读过了。阅读量,首先是要读靠谱的好书,然后要做读书笔记,虽然我不喜欢在自己的创作之中做太多的文档记录,这只是因为我喜欢用笔来做随手的记录啊摔,读书笔记是一定要做的。这绝对是一个好习惯,当然没事看看那群大师的八卦也是很有趣的,比如陆小曼跟朋友们对词信,还在中间说“最近米好贵啊,吃不起了,嘤嘤嘤”之类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归整体,读书笔记该怎么做,一般需要故事梗概,情节点和节奏拆解分析,结构框架拉出来,人物分析和主题分析,还有场面拆解和分析。这些东西是要的呀。读书笔记不等于读后感。读书笔记是一个整理分析出来的干货笔记,而不是读完书之后自己的矫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练习量的提升\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0%的瓶颈来自于写的不够多,然后对于自己产生怀疑,更加的不想写,写的更少的恶性循环导致的。怕什么,大胆的写,写下去这种瓶颈还是比较容易在某一个阶段就明悟,跨过去的。当然了,这只限于每一次的写作都要认真写作的人,而不是写不好就给自己一些理由然后随随便便就过去了的宝宝们准备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写作量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一个梗概扔出来,马上就能知道一个人下了多少工夫的,对于没有那么多天赋的我们而言,真的下了多少苦功夫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别觉得自己的小聪明能够撑得住写作这件事。写作本身就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工作,这是一门手艺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修改的帮助\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拉出一篇自己相对满意的文章,然后做修改。一个字一个字的修改,从人物到情节,再回顾到人物,从叙事方式到遣词造句,从结构到节奏。反反复复的修改过程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过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篇东西从初稿到初定,修改个五到八次是很正常的,到最终定稿修改十几次也是常有的事哦。\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二种瓶颈——我深刻的感觉到自己天赋不足,和长期的积累不足,我已然觉得人生无望。\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最近事情还真的蛮多的,断断续续的写了许久才把这个玩意写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我后面应该没啥意外就进入结构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太能够保证月内能更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反正宝宝就是懒,最近连想红都不想了。三分钟热度的本宝宝,还能更新,真是一个优秀的人啊。\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3:16:1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5,&likeCount&:30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16:1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baecfeb4a58f85df26aba9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5,&likesCount&:302},&&:{&title&:&结构是什么&,&author&:&john-amber&,&content&:&关于结构这个事,还真是值得细细的来说。毕竟都说结构是骨架,但是问起来,他们都只会说:起承转合。然后最多还能扯两嘴高潮,这有些什么鬼用?结构是骨架,但是结构还是很复杂的,结构到底是什么哩?好我们来聊聊结构是什么\u003Ch2\u003E\u003Cb\u003E结构是骨架\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结构是骨架,为什么呢?其实结构的定义很诡异,在不同的语境之中,“结构”的意思是不同的。有的时候结构指的的是“从开场到尾声”的结构组织,有的时候又指“选择和冲突论为中心”的结构方式和整体组成方式。所以还挺麻烦的,我在此不仅仅说“结构组织”重点放在后者。毕竟前者只是一种经典的结构方式,而在实际的创作之中结构方式又很多种,而且那些所谓的条例也不尽然需要遵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结构承载的是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和整体的铺排方式。而实际上我还是很喜欢用基础结构方式来铺排一个故事的基本样貌的,甚至在结构到时候我们可以先打出一个基础的叙事节奏的框架。而这一切都是基础的结构方式上的问题,可是,真正的结构的中心是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问题先按下不表,我们提出一个实在一点的疑问——“为什么很多时候故事越写越掌控不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事从表面上来说,是没有做好大纲,而实际上是结构能力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简单一些来说,像我这种水平低下的家伙,不打大纲直接写的话字以内的故事是一个极限,再多了就肯定泄气。 (当然我指的是那种相对而言的泄气,露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结构实际上就是维持一个故事发展的基本框架,而如果一个基本的框架铺排的方式就是结构方式,而粗略的结构如果以三幕剧结构来说的话\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开端,开场,代入,发展,次高潮,延宕,高潮,结局,尾声。\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其实总结一些说是“起承转合”也没有问题,可是,这种谁都知道的结构方式,并不能让我们很好的组织起一个故事,或者说很多人并不会运用这样的结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不妨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三幕剧结构,我之前在一个回答里面写过,让我搬过来。\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li\u003E开端:开端需要事件引入和信息扣押,交代情境,人物的基本出场和人物展现。\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开场:人物上场,人物性格呈现,悬念和事件的开端,需要营造一定的悬念。\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代入:人物代入事件和情境。\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发展:人物在事件之中发展,人物性格呈现,事件推动,悬念加强,人物关系具有推进、发展和变化。\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次高潮:一次具有刺激力的事件,对主要人物甚至所有人物造成刺激,是人物主要转变的开始,是人物情感爆发的开端。\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延宕:情绪的积累,延续。事件和节奏的缓和、压缩。\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高潮:最终矛盾的爆发,人物转变,悬念的解开,人物的完全揭示。\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结局:高潮之后的交代,人物的延续。\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尾声:抒情,人物的延续。\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如果这样来看,是否能够明晰一些,各个部分需要做什么了呢?说实话,这个回答本身是写给一个学习戏剧的学生的,所以估计大部分人开导这个还是并不能清楚知道里面到底是些什么玩意,什么叫做信息扣押,什么叫做情境,什么叫做人物展现。\u003Cbr\u003E那么这个玩意到底有啥用,其实就是让自己知道每一部分我们需要干什么,但是我们又提出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什么时候才是这一步?”\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结构组织的搭建和意义\u003C\u002Fh2\u003E\u003Cbr\u003E其实我本身并不太想给大家一个大概按照百分比的分开各个部分的概念,实际上那只是一种很无聊的东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但是同样我也认可,其对一些没有创作经验的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所以我还是给各位一个大概的概念吧。\u003Cbr\u003E\u003Cimg src=\&bc282483ecd7c9649223d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u003E好的,大概是这样的,按照这个图来安排结构,就是很标准的三幕剧三幕剧结构,开场融入到开端之内了。(我还真是满满的干货,这东西都给做了!)\u003Cbr\u003E可是,这个真的就只是一个参考,仅仅就只是一个参考作用而已,千万别当做金科玉律。实际上,结构的问题才刚刚来到。\u003Cbr\u003E\u003Cb\u003E结构中的每一个单元都可以拆分成以上的结构,从理论上来说:结构是可以无限拆分的。\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简单来说,就算是“开端”部分,我们一样可以拆分成如上的一整套系统。当这一切开始拆分并成立的时候,我们的结构终于要搭建起来了。这就是为什么揣着一个三幕剧结构,却不会用的最大的原因,这只是个大结构,但是内部的结构一直处于混乱之中,那样的话当然当不了骨架的作用。\u003Cbr\u003E其实这是一个很理想化的拆分过程,而实际上在创作过程之中,我们往往很难做到多次拆分,虽然在修改的过程中会进行调整,可是就算我们知道如此,拿出一些大师作品来看,还是很难完整的拆分下来,为啥?我们进入核心问题,结构的重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结构的重心\u003C\u002Fh2\u003E\u003Cbr\u003E其实结构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上面那种框架,更重要的是对于事件的选择,处理和排布。这个才是结构的重心。一个完整的故事不一定是一照时间顺序来讲述的,同样的在好的作品之中,同一个时间之内有许多事情发生,我们选择什么才是结构的真正意义。我们其实是有一些原则可以辅助的。\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选择戏剧性更强的事件和场面。\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选择更加能够展示人物的事件和场面。\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选择更符合主题的事件和场面。\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选择更加符合艺术需求的事件和场面。\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选择冲突和矛盾更加集中的事件和场面。\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当然了这个事其实尴尬的,对于我而言我往往不选择冲突十分激烈的场面来描写,我反而喜欢讲戏剧性压在下面来描述,将人物作为中心来选择场面和事件。但是实际上这种写法需要一定的积累和一定的笔头功夫。不然会很无聊,特别像是流水账,像我这种写法需要将背后的矛盾暗示出来,并且融合到人物的行动上。简单来说——不建议新手尝试。\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们既然说到了选择、处理和排布。那么一个故事之中,我们可能有许多的事件选择可能,但是放在什么地方,怎么放,有什么用,则成为搭结构时候的一道工序。有人觉得结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结构是最麻烦的,甚至一直不停的贯穿整个创作过程,而不是仅仅再搭大结构的时候需要。\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当然后面还要提及人物发展线索,事件发展线索在结构之中的勾连、铺垫、交织。以及悬念的营造,信息的扣押等等。这些我后面捎带着来写。这些实际上都属于结构的部分,而目前我预备先从简单的大框架、结构的基础整理上入手。\u003Cp\u003E然后关于结构的重心,我认为还是应该至于矛盾之上,而不仅仅是冲突。我们提及矛盾的时候就会发现,矛盾不仅仅是社会属性的社会矛盾,而人物的性格矛盾也成为组成结构组织十分重要的部分。而且往往真正能够让人产生移情作用的部分就是人物的性格矛盾,无矛盾不戏剧,当然戏剧性嘛是什么都需要的,并不一定要写戏剧,这个也不是专门来讲述戏剧写法的专栏。不过戏剧性的建立对于吸引读者还是蛮有效的,而在结构之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基础的框架之中,每一步的推进其实都应当是矛盾的积累或者爆发的过程,是具有目的的,是具有功能性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际上结构,就是要搞清楚自己在每一步需要完成什么的框架,在这样的框架下进行选择就是结构的进一步运用,选择之后的调整排布就是结构的最终任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次有人说,希望我可以发出自己的作品出来。其实还蛮尴尬的,没卖掉的作品我自己觉得拿不出手,卖掉的作品要么没有署名要么有保密协议。我在思考要不要干脆开个专栏,全程直播一个项目出来。但是这样又具有一定的风险,什么构思被盗用,大纲被抄袭之类的还真是防不胜防。虽然说日光之下无新事,但是吧......我直播整个工作流程,会不会搞出很多的工作上的干货来......那就很尴尬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主要是写个写作技术的专栏呢,我还能自我安慰是个兴趣。在专栏上做作品,还没钱。宝宝不是很开心。同时,如果开个项目来做,那么肯定导致这个专栏更新更加的缓慢,而且因为没有deadline,不签合同。我当然不会以其为重心,毕竟宝宝还要做挣钱的项目。所以也不能保证更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具体要不要开,看看评论状况以及我自己的心理挣扎状况好了。\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9:11:2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7,&likeCount&:4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11:2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a2f42e163a218d8b884fdd9a38d9c2e2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7,&likesCount&:41},&&:{&title&:&童话结构的借鉴方式&,&author&:&john-amber&,&content&:&童话这个东西啊我们一般指各种传说,民间故事,童话之类的,并不单单指儿童故事。从根本上说,“童话”起源于坊间故事,民俗故事和神话传说。他们大多具有基础的叙事结构和符号化意义。如果阅读量足够会发现同时期,各个地方的童话具有十足的相似性,无论东西方,而且实际上童话本身也具有着相当的地方文化特色。譬如北欧童话就更加直白甚至稍微有些年代的童话还具有十足的性暗示特征,而相对的中欧童话则更加具有宗教和古典主义色彩,中东童话的宗教意味更浓,而东方童话的巫术色彩更为丰富。\u003Cp\u003E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寻求从童话中借鉴结构呢?其实童话本身的特点注定了它的叙事更为直白,而我们从中拉出结构框架更为方便,实际上童话中很多都是我们常常提及的“故事原型”譬如韩剧中十分常见的“灰姑娘”故事原型等等。而实际上,童话的结构是十分适合初学者来整理并且学习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上一篇文章之中,我提及了基础的“三幕剧结构”,而在“开端、代入、发展、高潮、结尾”的结构之中我们还缺乏着情节点的加入部分,这个时候,童话的结构方式就很好的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今天主要提及的部分应该——“代入及发展”部分。其实高潮并不难处理,真正的麻烦都来自于高潮之前的部分。我们就以“灰姑娘”为例子,照扒一下整体结构。\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灰姑娘”的故事应该大部分人都十分熟悉,大抵讲述的就是一个可怜的女孩有一个恶毒的继母以及两个恶毒的姐姐,在一个王子的宴会前夕,灰姑娘被困在家中无法参与,一个女巫出现帮助了灰姑娘,让灰姑娘参加了王子的宴会,但是却有一个限制。灰姑娘在离开时,遗留下了一只水晶鞋,被王子捡到。(王子对着水晶鞋撸了好几天之后。)王子全城寻找灰姑娘,恶毒的姐姐因为贪心收到了惩罚,而王子最终找到了灰姑娘,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其实把人物符号化一些我们就可以从中得到这样的一些玩意。\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灰姑娘:貌美如花的主人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继母:恶毒的敌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姐姐们:恶毒的敌人的手下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女巫:强而有力的助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子:具有吸引力的宝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所以这是一个什么故事?这是一个——“\u003Cb\u003E主人公通过帮助获得宝藏并打败敌人\u003C\u002Fb\u003E”的故事。实际上童话提供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原型,我们需要的是好好的借鉴一下故事原型之中的排布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主人公A在一个艰难的环境之中(\u003Cu\u003E开端\u003C\u002Fu\u003E),发生了一件大事A要去完成这件事情(\u003Cu\u003E代入\u003C\u002Fu\u003E),遇到了敌人的阻碍,出现帮手来帮助主人公,帮助具有限制(\u003Cu\u003E发展\u003C\u002Fu\u003E),A达到一定目的(\u003Cu\u003E次高潮\u003C\u002Fu\u003E),因为限制没有完全成功,但是因为这一次的行动而使得事态发生进一步的发展(\u003Cu\u003E延宕\u003C\u002Fu\u003E),A再一次遇到阻碍,A突破阻碍,A成功并反杀敌人(\u003Cu\u003E高潮及结尾\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然后我们就可以套壳子了呀,到这里就是送分的了呀。A可以是男是女,是不男不女;这件事情可以是出现一个宝藏,可以是当年的一个秘密;敌人可以是杀父仇人,也可以是自身缺陷。这样是不是很轻松,很方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为什么?为什么看起来这么想水的厉害的小网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怎么才能让这样的结构变成一个有点意思的玩意呢?其实也不难,我们只需要结合之前人物的部分,将人物复杂化,就可以让其变得稍微像点样子了。主人公不仅仅具有自身的问题还有吸引人的特质,主人公可以就是个普通人,他的目标也不尽然需要多么伟大,我们将夸张的、过于戏剧化的部分压下来,靠近生活就可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记得我曾经拉过一个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中的结构,做过一个仿写。那一篇好像叫做《七公主》讲的大概是一个国家的七公主天生自带不幸体质的事情,但是最终也算是圆满的结局。那么我是如何处理这个结构,做一个相对扎实有趣的仿写的呢?\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首先我确定了一个时代感——八国联军侵华时期。\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然后人物我将至降格为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而不是什么公主以辅助时代。\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给她每一次的不幸寻找到了一个客观的、具有现实化的原因——一个纨绔子弟对其的爱慕和追击。\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最终也没有让七姑娘变成一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鸡极致画质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