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买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率最高吗

最高收益率13.3% 本周哪些银行理财产品值得买|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APP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近日,中债登下属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了2016年理财年报,其中有几个重要的趋势性数据值得关注。
一是理财产品规模增长在放缓。报告中指出,截至2016年底,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9.0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55万亿元,增幅为23.63%,这个增速相较近年增速下滑近一半,预期今年增速下滑将反映更为明显。另一个是非保本理财的占比在提升,2016年末非保本理财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9.56%,较年初上升5.39个百分点。非保本理财的增长趋势表明了打破刚性兑付、回归资管本源的政策方向。
在监管政策逐步落地的情况下,上述趋势在今年或将延续,监管成本的提升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保持高位构成压力。
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可以挑选的银行理财产品。本周,1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范围发售针对个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202款。界面新闻从每家筛选了收益率最高、最值得关注的理财产品,共10只。
本周排在榜首的是交通银行2017年&得利宝私银慧享&沪深300挂钩(看涨鲨鱼鳍)6个月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这款结构性产品挂钩沪深300,委托期181天,预期年化收益率在2.5%-13.3%的范围波动,不保本息。单就这款产品而言,当产品观察期内挂钩标的收盘价曾高于当期产品投资起始日挂钩标的收盘价6个点时,产品收益便锁定为5%,而当到期收盘价低于起始日收盘价且存续期内从未超过起始日6个点时,产品收益只有2.5%。当沪深300指数价格一直在起始日0至6个点之间浮动时,产品年化收益率随到期日指数价格升高而升高,最高可以达到13.3%。本期这款产品较前期同系列产品而言,整体收益水平上调。产品门槛高,600万元起,私行客户30万元可入手,适合对产品性质熟悉的投资者。
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农业银行2017年&金钥匙&安心得利&如意组合&第178期沪深300指数期末看涨连续型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收益部分挂钩沪深300指数,投资者需要承担由于指数波动带来的收益波动风险,产品不保本,委托期90天。当沪深300指数到期价格表现大于等于5%时,产品可以取得最高年化收益率6.7%。当指数到期价格表现在上下5个点的区间内浮动时,价格表现越高,产品收益便越高。产品预期最低收益为2%,起点5万元。
排在第三位的是平安银行2017年平安财富-结构类(挂钩股票)资产管理类86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这是一款保本产品,委托期365天,产品最高年化预期收益率6%,最低0.5%。门槛不高,5万元。这款结构类产品,主要是跟踪三只港股的价格,并在一年中每隔三个月设置一个观察日,只有在某个观察日3只股票的价格均超过观察日设置的门槛,理财产品才可获得6%的收益。当满足门槛条件时,产品自动进入结算流程,以6%的年化收益率以及实际委托天数计算实际收益。如果到期时,门槛条件仍未达到,则产品只能得到0.5%的年化收益。需要了解的是,产品存在提前清算风险。
考虑到投资者不同层次需求,本期还对起点为5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筛选,做成榜单,供投资者参考。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界面记者推荐阅读在很多人的印象里 ,银行理财产品是安全可靠的代表,因此其尽管门槛高、收益率较低、流动性较差,人们也争抢购买。殊不知,抱着这样的观念去投资,很容易轻信承诺、忽视风险,从而导致资产损失。过去,多家银行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事件就是很好的警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注意哪些坑?1、 模糊自发与代销银行理财产品通常分为两种:银行自有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银行自有理财产品,因为有银行自身信用背书,安全性相对较高;银行的代销产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银行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等渠道,向客户销售合作机构的投资产品,通常有基金、保险产品、信托产品、黄金等。对于代销产品,银行不负责管理,产品以发行机构自身的信用作保障。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投资者有必要先辨别清楚产品是银行自有还是代销,如果是代销产品,还要搞清楚具体的发行机构。究竟如何辨别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登录权威网站查询。银行自有理财产品,均会在产品说明书正文显著位置标注产品登记编码(以“C”开头的14位数)。投资者可在“中国理财网”(.cn),输入产品登记编码,查询和验证产品;对于代销产品,投资者则需要到银行系统和官网等官方正式渠道查询相关信息。2、保本保息承诺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保本型理财产品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型和保证收益型。根据银监会201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本行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类或最低收益率,超过的部分应当是对客户有附加条件的保证收益或最低收益。也就是说,银行的所谓“保息”,保的只是存款利息。举个例子,如果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1.75%,一年期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3.5%,实际上银行能100%兑付的收益率只有1.75%。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意味着未来再不会有保本型理财产品。因此,投资者千万不要轻信银行销售人员做出的“保本保息”承诺,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上关于收益率、附加条款的具体说明。3、“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预期收益率是银行对理财产品最终收益率的估值,并不代表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率。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为了吸引投资人,往往过度强调最高预期收益率,风险提示不足。比如结构性理财产品,即与股票、股指、汇率、黄金等高风险标的挂钩的产品,虽然预期最高收益率很吸引人,但实际到期收益要参照挂钩的标的在观察期内的表现,收益波动很大,到期时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很低,甚至可能出现零收益或负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最好购买非结构性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这类产品一般投资于国债、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承兑汇票、同业拆借、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安全性更高。债券是银行理财资金最主要配置的资产,截至2017年6月底,理财资金配置债券资产的比例为42.51%。4、募集期和清算期藏猫腻在人们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关注收益与期限,而忽略了募集期和清算期。其实,这两个地方恰恰最容易暗藏猫腻,如不仔细阅读条款,很容易让自己的投资收益缩水。先看募集期(部分银行称为认购资金锁定期)。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在4~7天,募集期内,投资者的资金一般只能获得活期存款利息。意味着如果你在第1天就购买了一款募集期为7天的理财产品,你的资金要“站岗”6天。而清算期就是专业术语的“T+N”,T指的是产品到期日,N指天数,理财产品到期后,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并不能当天到账,而是进入产品清算期,清算期间银行不计付利息。一般银行的清算期为1~3个工作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很多银行故意把清算期设定在周末或节假日前一天,从而变相延长投资者资金的锁定期,以降低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举个例子。某银行推出了一款期限为34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6.4%,产品的销售日期为3月19日-3月25日,银行最迟于到期日后2个工作日内(遇法定节假日顺延)将兑付款项划入投资人账户。该产品的到期日为4月29日,考虑到2天的清算期以及五一法定节假日3天顺延,银行最晚有权于5月4日兑付理财资金本息。假如小M在3月19日买了这款产品,就意味着这款投资期限为34天的理财产品实际上占用理财资金的天数为46天,其中包括了仅享受活期利率的7天募集期和不享受任何利率的5天清算期。算下来,实际收益率仅为4.78%,远低于预期收益率。这种情况并非偶然,一些银行在春节前发行短期且高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募集期和清算期加起来最长能达到14天。总之,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不要盲目相信银行宣传册或工作人员的宣传或口头承诺,而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上关于投资方向、收益率、起息日、赎回条件等的详细规定,以免掉入银行的文字陷阱。另外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相应等级的产品。同时要对明显高于一般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产品提高警惕,以免中了“飞单”骗局。【知识贴:买房提前还款务必注意的五件事,不知道你就麻烦了!】很多人在按揭买房后选择提前还款,看着贷款渐渐减少,内心会产生满足感。然而,提前还贷真的划算吗?提前还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MissMoney微信公号(ID:missmoneytf),并回复关键词“还款”,小M马上告诉你!
关注公众帐号和主创团队互动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不要方,这三类理财产品千万不能买!
我的图书馆
不要方,这三类理财产品千万不能买!
人民币加剧动荡,股市迎来股灾纪念一周年,昨天又感觉回到一年前。看着手里充裕的资金,很多人还是选择将钱投向银行。不过,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银行理财的收益也不能满足投资人的预期。其中,有三款产品,当前要谨慎购买!一个是开放式理财。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转型节奏加快,商业银行发行的开放式产品数量日益增多。不过,现在该类产品的运作较为混乱。第二个是保本产品。根据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综合考虑流动性、风险和收益,保本类产品已不是最佳选择。最后是结构化理财。近期有121款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部分产品本金甚至亏损达10%。其中结构化理财成为重灾区。要买开放式理财?现在鱼龙混杂银行理财产品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现在,商业银行发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数量日益增多。部分银行甚至已不发行封闭式产品,全部转为开放式理财产品。5月份有81家商业银行的1798款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93款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正常运作。据了解,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远远不及非净值型产品,是因为投资者对其认可度依然不高。也有银行人士表示,开放式非净值型产品是过渡,净值型产品才是趋势。不过,面对数量呈上升趋势的开放式产品,目前开放式产品运作混乱。混乱主要表现在开放式非净值类产品。多数银行在封闭式产品的基础上套一个开放式的“马甲”,产品仍是一期一期的发行,并且不可存续。而产品开放类型也是五花八门,有日开放、周开放、双周开放、月开放等定期开放式,有按投资周期滚动式,还有不定期开放式。实际上,开放周期不同主要是根据资金锁定时间长短去定投资收益率,但这就造成很多类似名称的产品出现在同一家银行,看上去眼花缭乱。还在买保本产品?已不是最好选择5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增长超10%,但理财收益却再次创新低至3.89%。数据显示,从产品发行量看,5月累计有165家商业银行共发行5987款理财产品,环比增长12.07%。但从产品收益看,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9%,环比下降0.07个百分点。业内分析,最近几个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下跌属于趋势性下跌,其中保本类理财产品的性价比已接近可投资临界点,综合考虑流动性、风险和收益,保本类理财产品已不是最佳选择。数据显示,目前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降至3.26%,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降至3.21%,这一收益水平已经低于部分商业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相比于定期存款投资起点低、可部分提前支取、风险低等因素,保本类理财产品已不是最佳选择。对于投资者来说,业内人士给出的建议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做投资决策,货比三家很重要,需要查询和了解更多的信息,以便在千差万别的收益率中选出最优产品。10%亏损!结构化理财成重灾区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有121款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其中112款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占到期结构性产品总数的33.63%。具体来看,特别是从到期实际收益率看,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和平安银行是重灾区,到期实际收益率低于1%的30款产品被三家银行包揽,其中汇丰依然有多达5款产品出现本金亏损10%。从各家银行不达标数量看,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合计有92款产品不达标,占到不达标产品总数的76%。从挂钩标的看,挂钩股票指数和黄金的产品最多,分别有35款、41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品结构中设计的多空方向与市场实际走势相背离,投资者要想在这类产品上获得较高的收益回报,需要对挂钩标的走势有较准确的判断,并做对方向。&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不明白这三点 千万不要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投资者与南京银行违规销售基金产品的纠纷仍未化解。
  今年3月份,江苏证监局要求南京银行对违规行为进行改正,南京银行回应将做好整改工作,却拒绝赔偿投资者。
  高女士因花费185万元在南京银行购买的一款理财产品,到期后不赚反亏,本金亏损达25万元,起诉南京银行,日前已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据了解,投资者想要追回本金损失困难重重。
  “绝对回报13%”变“亏损15%”
  去年6月,南京银行各支行向投资者推荐一款名为“鑫元半年定开债券”的基金产品,在宣传中,理财经理称该基金是一款中低风险等级、稳健增长的理财产品,不投资股票,有些支行还承诺有保底的收益率,在宣传中普遍使用“高收益”“稳定”“绝对收益”“增值”“高于定存”“高于理财”等字眼,还分发印有“半年绝对回报13%”的宣传单,称是南京银行自己推出的理财产品。
  但实质上,鑫元定开债券基金,是由上海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的,分为基金和鑫元半年定开基金两种,该产品实际上是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
  投资者该如何在今后的投资中避免同样的麻烦呢?
  银行理财产品不保证只赚不赔
  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包括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和有最低收益的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非保证收益理财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理财产品。
  投资者购买南京银行的这款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风险其实最高。这种理财产品非但不保收益,连本金都无法保证。虽然南京银行在宣传中普遍使用“高收益”“稳定”“绝对收益”“增值”“高于定存”“高于理财”等字眼,但投资者一定做到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2. 投资需在自己能承受的风险等级之内
  由于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划分没有统一规定,各家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采用了不同的符号。根据产品风险特性,一般银行将理财产品风险由低到高分为R1-R5 5个等级:
  R1(谨慎型)该级别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风险很低
  R2(稳健型)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相对较小
  R3(平衡型)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适中
  R4(进取型)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较大
  R5(激进型)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极大
  一位李姓女士称她曾在南京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做过风险评估,评估报告中是“不能承担任何亏损”或“仅能承受5%亏损”。然而,南京银行理财经理却向她推荐了该款鑫元基金产品。投资者不应轻信理财经理的一面之词,应当按照风险评估结果购买与自己相应或更低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
  3. 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不一定是银行的
  银行理财产品是指我国商业银行在法规核准的经营范围内,运用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专业投资能力,按照既定的投资策略代理投资者进行投资而推出的理财产品,或称理财计划。  而银行代销的金融产品由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产品设计、投资及管理,而商业银行仅承担对第三方产品的遴选准入、产品推介、产品销售和资金代收付等职能。也就是说,一旦那些金融机构出了问题,银行可以概不负责。
  南京银行的代理律师称投资者在认购基金、持有基金份额时,即成为基金合同的当事人,表明其承认基金合同,接受基金合同的约束。所以高女士需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作为投资者,你是否应该仔细反省下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否真正弄懂了上述3点。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稳健。
(责任编辑:孙立欣 HF017)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不明白这三点 千万不要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最高收益率达10.2%
本周哪些银行理财产品值得投|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保持稳定。根据界面新闻统计,满足筛选条件的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本周面向全国发行的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91%,与上周持平。
  其中非结构类产品本周收益较上周微降,由4.74%降至4.73%。
  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可以挑选的银行理财产品。本周,18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范围发售针对个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315只,界面新闻从每家筛选了收益率最高、最值得关注的理财产品,共10只。
  2017年“得利宝私银慧享”沪深300挂钩(看涨鲨鱼鳍)6个月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系列依然是本周收益最高的产品。本期新发行的产品,收益区间为3%-10.2%,委托期90天,不保本息。这款产品不单纯看涨。产品收益设计为,要是期间沪深300指数涨幅从未超过6%,且到期时指数价格低于起始日价格,产品收益仅为3%;当指数在上浮6个点以下起始日指数以上的区间波动,到期时收盘价越高收益则越高;但要是指数涨的太高,曾在委托期间超过了起息日指数6个点,收益便锁定为5%。理财产品的投资高收益区间相较前期产品变窄,峰值也有所降低,投资者在进行此类投资时建议对产品结构以及指数预期进行一定的了解。产品起点为600万元,对于交通银行的私银客户起点为30万元。
  排在第二位的也是一款挂钩沪深300指数的理财产品——2017年搏弈睿选210期沪深300理财产品。此产品不保本,105天,最低年化收益3%,最高8%,最终收益率具体取决于期末时沪深300指数是否够高。产品投资起点为10万元。
  排在第三位的是2017年平安财富-结构类(挂钩股票)资产管理类152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保证本金安全,期限长些,364天,产品最高年化预期收益率6.5%,最低0.5%,门槛10万元。这是一款结构型产品,跟踪沪深300指数,并分四个季度设置了4个观察日,只有在某个观察日沪深300指数超过了起始日指数1个点,理财产品才可获得6.5%的收益并立即清算。举一个收益最大化的情况,如果理财产品在第四个观察日发生触发事件,那么实际理财天数便为 364 天,以投资10万元计算,到期可获得收益6,482.19元。不过对于想做长线资金的投资者来说需要了解该款产品存在每季度观察日提前终止的风险。
  考虑到投资者的拟投资金额、风险偏好不同,本期还对起点为5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以及抛去结构化产品收益复杂设置、收益相对稳定的非结构类理财产品以及各行承诺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筛选,做成榜单,供投资者参考。
责任编辑:杨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