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中Re的作用是什么.它对共模输

差动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习题-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差动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习题
导读:第三章差动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1.使用差动放大电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A输入电阻B电压放大倍数C抑制零点漂移能力D电流放大倍数2.差动放大器抑制零点漂,A两个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B两个晶体管的对称程度C各个晶体管的零点漂移D两个晶体管,A和B差C比值D平均值4.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越大表示(),A有用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大B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大C抑制共模信号和温漂的能力越强5,A放大差模B放第三章 差动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3.1 选择填空 1.使用差动放大电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 A输入电阻
B电压放大倍数
C抑制零点漂移能力
D电流放大倍数 2.差动放大器抑制零点漂移的效果取决于(
A两个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B两个晶体管的对称程度
C各个晶体管的零点漂移
D两个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3.差模输入信号是两个输入信号的(
),共模输入信号是两个输入信号的(
D 平均值 4.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越大表示(
),共模抑制比越大表示(
A有用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大
B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大
C抑制共模信号和温漂的能力越强 5.差动放大电路的作用是(
D抑制共模,又放大差模 6.差动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入变为单端输入,差模电压增益是(
B为双端输入的1/2
D不定 7.差动放大电路中当UI1=300mV,UI2=-200mV,分解为共模输入信号UIC=(
)mV,差模输入信号UID=(
D50 8.在相同条件下,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
A比直接耦合电路大
B比直接耦合电路小
C与直接耦合电路相同 9.差动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出改为单端输出,共模抑制比KCMRR减小的原因是(
AUD不变,AUC增大
AUD减小,AUC不变 C
AUD减小,AUC增大
AUD增大,AUC减小 3.2简答题 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能放大交流信号吗?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和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各有什么优缺点? 2. 什么叫零点漂移?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抑制零点漂移?在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是否存在零点漂移? 3. 有甲已二个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甲电路的Au=100,乙电路的Au=50。当外界温度变化了20℃时,甲电路的输出电压漂移了10V,乙电路的输出电压漂移了6V,向哪个电路的温度漂移参数小?其数值是多少? 4. 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 5. 差动式放大电路为什么能抑制零点漂移?单端输出和双端输出时,它们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是否一样?为什么? 6. 共模抑制比是如何定义的?为什么说共模抑制比越大电路抗共模干扰能力就越强? 7. 长尾电路中的公共射极电阻Re,它对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各有什么影响?用恒流源取代Re有什么好处? 8.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电路一般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3 双端输出的差动式放大电路如图3.1所示,已知Rc1= Rc2=3KΩ,Re=5.1KΩ,每个三极管的UBE=0.7V,β=50,rbe=2kΩ,Rs1=Rs2=02.KΩ
求:(1)静态电流IcQ1及Uc1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
图3.1题3.3图
3.4 在图3.2所示电路中,已知:Rc1=Rc2=36KΩ、Rs1=Rs2=2.7KΩ、Re=27KΩ、RL=18KΩ、β1=β2=100、rbe1= rbe2=10.3KΩ、UCC=UEE =15V,RP=100Ω、(滑动触头端在中间位置)
求:(1)静态工作点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3.5电路如图3.22所示、已知:Rc=30KΩ、Rs=100Ω、RL=30KΩ、Re=27.5KΩ、UCC=UEE =15V,β=50
求:(1)静态时的IC及UC。
(2)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及差模输入电阻。
图3.2题3.4图
图3.3题3.5图
电路图3.4所示,已知R1=10KΩ、R2=5KΩ、R3=4.3KΩ、5KΩ、UCC=UEE =15V,UBE3=0.7V。 求:(1)说明三极管V3的作用
(2)求静态时的IcQ3 ,IcQ2,IcQ1值(V3管的基极电流可忽略不计) 3.6
图3.4题3.6图
3.7电路如图3.5所示,已知:Rc=12KΩ,Rs=5.1KΩ,Re=5.6KΩ,R1=24KΩ,Uz=6.2V,UCC=UEE =12V ,UBE3=0.6V,β1=β2=β3 =50,RL=12KΩ
求:(1)静态时各管的IcQ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3)当电流电压中±12V变为±15V时,静态时的Ic值是否变化
图3.5题3.7图 3.8 图3.6所示电路是对镜像电流源加以改进的电路,试定性说明V3的作用,并证明当β1=β2=β3时,IC2?IR21?2?3??3
图3.6题3.8图 3.9 已知某集成运放的开环增益Aod为80dB,最大输出电压Uom=±10V, 输入信号按图3.7所示的方式加入,设Ui=0时,Uo=0
试问:(1)Ui=0.5mv时,Uo=?
(2)Ui=1mv时,Uo=?
(3)Ui=1.5mv时,Uo=?
图3.7题3.9图
3.10 已知某运放在25℃时开环状态下,Uos=2mv,△Uos/△T=10μv/℃,Aod=100dB,Uom=±15V。 求:(1)运放在开环状态下,两输入端接地(此时外加的输入信号为零)如果不用调零电位器进行调零,则由Uos可能引起的Uo值
(2)运放工作在开环状态,两输入端接地,在25℃是用调零电位器进行调零,若调零后温度变化到45℃,求由△Uos/△T可能引起的Uo值。 包含总结汇报、高中教育、表格模板、自然科学、外语学习、高等教育、计划方案、医药卫生、经管营销以及差动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习题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声明:本站内容部分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或有意见、反馈或投诉等情况, 请联系本站,
Copyright (C)2017
| 欢迎来到杭州厨师培训(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和恒流源式的基本原理其中长尾式放大电路中Re的作用是什么.它对共模输入信号和差模输入信号有什么影响,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由于普通差分电路存在温度漂移问题,引进长尾电路,也就是在差分对管发射极接入电阻RE,这个电阻对于共模信号(温度上升、下降引起的)有负反馈作用,因为温度上升时IC1,IC2同时上升,产生的增量发射极电流在其上面产生压降,使三极管UBE1UBE2下降,IB1IB2下降使IC1IC2下降.对于差模信号没有负反馈作用.因为IC1增加多少,IC2就减少多少.恒流源式差分电路其实就是把RE换成一个三极管恒流源,由于恒流源稳定电流的作用更强,效果比RE更好,也不需要把电源电压弄的很高.(长尾电路为了效果好,往往要加大RE的数值,但是也要提高电源电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当前的位置:&>&&>&&>&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若输入到图Z0502电路中,差分对管(T1、T2)基极的信号电压Ui1、Ui2大小相等、极性相反,
这种输入方式称为差模输入方式,所加信号称为差模信号,常用Uid表示,Uid = Ui1 - Ui2,。差动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的放大能力用差模放大倍数表示:
设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Au1、Au2,由于电路对称,Au1=Au2 ,则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为:
Uod = Uo1 - Uo2 = Au1Ui1 - Au2Ui2 = Au1(Ui1 - Ui2)&& GS0505
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差成比例,故称差分放大电路。
在差模输入时,Ui1 - Ui2 = Uid ,由式GS0504和式GS0505可得:
这表明差动放大电路双端输入一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计算差模放大倍数,可采用第二单元中介绍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先画出图Z0502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如图Z0504所示。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由于Ui1 = - Ui2 = Uid /2,则 Ie1 = Ie2,流过Re的差模信号电流为零,因此,Re对差模信号相当于短路,这与单管放大电路中的Re不同;二是由于Ui1 = - Ui2 ,且电路对称,UC1升高多少,UC2就下降多少,RL的中点电位保持不变,对应于交流地电位为零。因此,半边交流等效电路如图Z0504(b)所示。将图中三极管用简化h参数等效电路代替,便可求得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即:
若输出信号取自图Z0502电路某一管的集电极即单端输出方式,此时,输出信号有一半没有利用,即Uod = Uo1(双端输出时Uod = 2Uo1 ),放大倍数必然减小一半,故:
& (单端输出:T1集电极输出) GS0508
二、共板抑制比CMRR
若图Z0502电路输入端输入一对相位相同,大小相等的信号,这种输入方式称为共模输入方式。所加信号称为共模信号,用Uic表示,Uic = Ui1 = Ui2。温度变化,电源电压波动等引起的零点漂移折合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的漂移电压,相当于输入端加了&共模信号&,外界电磁干扰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也相当于输入端加了&共模信号&。可见,共模信号对放大电路是一种干扰信号,因此,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不仅不应放大,反而应当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图Z0502电路,双端输出时,若电路完全对称,则 UOC = UO1 - UO2 = 0,共模信号被完全抑制掉。若电路对称性稍差,则由于共模输入时,引起两管电流变化是同相的,通过Re的电流约为单管射极电流的两倍,Re对共模信号将产生很强的负反馈作用,使共模信号仍能得到较强的抑制。
对共模信号而言,图Z0502电路的等效电路如图Z0505所示。其中图(b)为半边等效电路。由于Re仅对共模信号产生负反馈,而对差模。信号没有影响,故称之为共模负反馈电阻。电路中一般都将 Re选的很大,以对共模信号引入深度负反馈。根据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方法(Xi&Xf )可由图示电路算出单端输出时的共模放大倍数: Ui&Uf = Ie(2Re + 1/2Rw)&2 Re Ie
Uo = IoRc = - IeRc
(单端输出时的共模放大倍数) GS0509
只要2Re&?/font&Rc,则Auc(单)&1,电路对共模信号就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为了衡量差动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的放大和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引入&共模抑制比&这一指标。定义为:
CMRR越大,说明差动放大电路的质量越好。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时,若电路完全对称,则
它表明对称性越高,抑制比越高。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时,
它表明Re越大,共模负反馈越强,共模抑制比越高。
三、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模输入电阻是指差模输入时,从两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由图I0544(a)的微变等效电路即可求得:
共模输入电阻是指共模输入时,从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由图I0545(a)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可得:
电路的输出电阻是从放大器输出端看进去的电阻。当从双端输出时,其差模输出电阻为:
ro(双)=2Rc   &&& GS0515
单端输出时,其差模输出电阻为:
ro (单)=Rc    GS0516
例题0401 已知:图Z0502电路中,Rc=30k&O,Rs=5k&O,Re=20k&O,Ec=EE=15V,RL = &;二极管的&=50、rbe = 4k&O。
(1)试求双端输出时的差模放大倍数Aud(双);
(2)若电路改为从T1管集电极单端输出,试计算此时的 Aud(单)、Auc(单)、CMRR;
(3)若T1、T2发射极接入调零电位器Rw=200&O、其滑动端处于中间位置,则单端输出时的Aud(单)、Auc(单)、CMRR各为多少?
解:(1)双端输出时的放大倍数为:
(2)单端输出时,Aud(单)= (双)
(3)接入RW后,它对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均产生负反馈作用,从而使| Aud| 、|Auc| 均下降。当单端输出时:Aud(单)= -5.32 由于2Re&Rw /2 ,Auc(单)几乎不变,即Auc(单)&-0.75,CMRR&7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