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心慌没力气无力气粗咳嗽就是冠心病吗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收录16421种疾病
关于心脏病为什么要咳嗽怎么办的专题
冠心病急性发作怎么办?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冠心病急性发作,患者突然剧烈胸痛、大汗淋漓,甚至突然心跳呼吸停止。遇到这种情况,家属往往慌了手脚,...
心脏病为什么要咳嗽怎么办热门问答
最新疾病资讯
相关疾病资讯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北大街53号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大兴区兴丰北大街1号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徐忠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胸痛不一定都是冠心病
冠心病(主要是冠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胸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因此,人们一有胸痛,首先就怀疑冠心病。但是,朋友们都要了解,还有许多其他情况也会出现胸痛。比如大动脉疾病,呼吸系统,胸壁病变,消化系统,皮肤病变及心理疾病等。
1.主动脉夹层
由于动脉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这是除冠心病_心肌梗塞之外最凶险的心血管疾病。胸主动脉夹层时出现胸痛,这种疼痛往往是突发的,撕裂样剧痛,伴苍白、大汗,类似于休克,但起病时血压往往是高的。
2.肺部和胸膜疾病
肺癌、肺炎、肺栓塞、胸膜炎,气胸等都可以出现胸痛。但这些疾病常伴有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表现。
3.肌肉劳损
平时不太活动的人,在推举重物或做引体向上动作时,胸部肌肉就容易拉伤。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普通人很难辨别心脏病发作和胸肌拉伤引起的胸痛差异,如果按压胸膛疼痛感加强,那很可能是肌肉损伤,而非心脏问题。
4.肋软骨炎
《美国家庭医生》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因急性胸痛看急诊的病人中,13%~36%的人最终被诊断为肋软骨炎,病毒感染和胸部损伤均有可能是病因。病人胸壁通常有压力感,类似于肌肉拉伤。如果确诊为肋软骨炎,痛感在几天或数周内即可消失,非处方止疼药就能缓解症状。
5.胃食管反流疾病
由于胃酸酸性较强,pH值大约为2,导致胸骨后面易产生灼烧感,使人出现类似胸痛的症状。大多数人都会体验到偶尔的胃酸反流,并不需要特别注意,但如果每周发作超过2次,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征兆。长期不予治疗,哮喘、胸闷等不适就会找上门,病人患上食管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6.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最初的症状包括瘙痒和皮肤灼烧感,如果感染区域在胸部上方,极易被误认为心脏病发作。但实际上,几天后皮疹和水泡就会相继出现。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胸痛好长时间后才出疱疹,这种疼痛呈持续性,与活动无关。需要提醒的是,水痘病毒在症状消失后仍可长期停留在体内,甚至会在成年人(通常是50岁以上的人)体内恢复活性。
如果近期有过病毒感染,半夜因胸部刺痛醒来,那么你很可能得了心包炎。心包炎的常见病因是呼吸道感染,其他诱因包括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心包炎一般并无大碍,但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医生会通过CT扫描、胸部X线等诊断病情,病人只需休息或服用布洛芬等非处方止痛药即可消除病情。
8.胆系疾病
胆囊炎或胆结石病人可出现胸痛。多为心前区程度不同的闷痛或绞痛,每次发作时间较长,有的可持续数小时,常有心悸、心跳不规则及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改变,临床称之为胆心综合症。多由吃油腻食物或情绪激动而诱发,使用硝酸甘油或救心丸不易缓解,而用阿托品则可缓解。
胰腺处于胃的后面,胰腺炎引发的强烈腹痛可以辐射到胸部,通常是深层次的剧痛。胰腺炎的元凶是胆结石造成的感染,且更容易在女性人群中发生,病人应该立即住院,并进行血检、CT扫描及腹部超声等检查。
10.心血管神经症
实际上就是焦虑症的心脏表现。由于社会竞争和学习、就业压力增大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有些人会出现胸闷,胸痛,与活动无关,转移注意力可以缓解症状。不良事件,负性情绪可诱发。90%的焦虑症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女性往往多于男性。调查显示:焦虑症的患病率在5%-7%,据此估计全国约有5千万以上的焦虑症患者。
对于有上述胸痛症状的患者,建议去胸痛中心或心内科门诊就医,以便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护心使者,祝你健康快乐。
传播健康知识,欢迎转发朋友圈。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6:02
徐忠大夫的信息
徐忠大夫电话咨询
徐忠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徐忠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徐忠大夫提问
徐忠的咨询范围: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其他心脏疾病,全国各地
徐忠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心血管内科好评科室
心血管内科分类问答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30岁小伙胸痛上网“自诊”出冠心病
不明原因的胸痛可能是癔症
日 08:59:1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如今,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信息发达,人们在很多时候足不出户就能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就连很多医学知识也可以在网络上搜到。不论是大病小病、这疼那疼,人们总会习惯性地在网上查一查。然而,自己的感受究竟是不是网上所说的某一种疾病呢?前不久,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就接诊到一位&没病乱投医&的年轻人,因为感到胸痛,他一直在网上潜心搜索相关病症,最后&确定&自己得了冠心病。为了治疗&冠心病&,这位年轻人在心内科门诊足足&驻扎&了好几个月,最后被医生告知,自己得的是癔症,&焦虑情绪发作&才有了胸痛的感觉。
  网上&自诊&出了冠心病
  30岁的吴帆(化名)是一名交通协警,工作性质决定他常常要熬夜值班。吴帆说,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就喜欢喝喝酒、打打麻将。
  大约半年前,吴帆患了一次重感冒。打那以后,只要天气潮湿闷热,他就感觉到特别胸闷。&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好端端的会有胸闷的感觉,有的时候如果活动剧烈,心脏还会感到疼痛,胸部也感到隐痛。&
  吴帆将&胸闷&&胸痛&&心痛&等关键词输入到了网络搜索栏,各种搜索结果跃然于屏幕上。最常见的网友和专家说法,就是&心脏问题&和&肺部问题&。这可把吴帆吓得不轻。根据网上的答案,吴帆到医院把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挂了个遍,心电图检查、心脏B超、肺部CT、肺功能、胃镜、肠镜、平板运动试验等检查做了一大堆。可奇怪的是,所有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只有胃镜提示有轻度糜烂性胃炎。消化内科医生叮嘱吴帆,只要戒酒戒烟、清淡饮食少熬夜,吃一些抑酸、保护胃黏膜的药就可以了。
  不是&冠心病&其实是心病
  按医嘱服完胃药后一个月,吴帆去了消化内科做复查,医生表示胃炎已经转好,没有任何问题。可让吴帆郁闷的是,胸闷胸痛症状和之前相比并没有任何好转。于是他再一次在网上查询资料。这一回,吴帆觉得自己的症状跟冠心病病人症状很相似,而且越看越觉得像,并一直纠结自己是否需要做冠脉造影检查。
  就这样,吴帆在门诊兜兜转转了好几个月,不管心内科的医生怎么解释,小吴一直怀疑自己心脏有问题,人也日渐消瘦,胸闷胸痛等症状还是反复发作。
  心内科鲁明医生详细询问了小吴最近半年的生活情况,逐渐发现了他&胸痛&的原因。&我在跟他的交谈中了解到,小吴跟他爱人在这大半年时间里一直闹离婚,因为家庭关系问题,小吴的工作状态很不好,晚上的睡眠也不好。因为在心内科实在查不出问题,我建议他去心理科寻求帮助。&
  心理科医生在为吴帆详细评估后,诊断他为&焦虑情绪发作&。经过缓解情绪等药物治疗后半个月,吴帆明显感觉胸痛的症状好多了,很少再会复发。
  胸痛胸闷别盲目就诊
  鲁明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的压力陡增。门诊常常会碰到年轻人因胸闷胸痛不适来就诊。这些患者有高学历,经常自己先网上查询下&诊断&。&我们医生不建议患者盲目就诊,把自己的症状和网上查询的资料对号入座。一个人究竟得没得病、得什么病,还是需要临床表现结合客观检查进行诊断的。&鲁明说,&年轻人碰到胸闷胸痛症状不一定就是心脏的问题,需要结合症状发作的诱因、临床表现等综合评估。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下,年轻人需要调整身心,劳逸结合,注意调理身体,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定期体检。&
  &像吴帆这样的患者,相信每一个坐过门诊的内科医生都会遇到。在每天接待的病人中,有30%-50%的人声称自己头晕、头痛、心慌、胸闷、胃部不舒服,但多次检查都得不到明确的结果。&鲁明说,&我和心理医生也交流过,这种情况其实是患者将心理的问题转化为躯体上的不适。许多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当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变故,情感交流受阻,对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如果找不到恰当的方式弥补,就可能通过躯体不适的方式表达。
  ●延伸
  鲁明表示,常见的胸闷胸痛常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但还需到医院就诊检查确定):
  1.心血管系统:如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急性心肌梗死等,前两者可做心脏B超排除诊断。年轻急性心梗的比率目前逐年升高,与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熬夜、吸烟等因素有关,通常持续剧烈胸痛,需紧急就医;
  2.呼吸系统:常见肺炎、急性肺栓塞、胸腔积液、气胸等。肺炎伴随有发热咳嗽症状,急性肺栓塞病情重,患者紫绀、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肺血管CTA能明确诊断,气胸是年轻人常见的胸痛原因,多由外伤引起,&竹竿形&年轻人需警惕气胸,X片能明确诊断;
  3.消化系统:溃疡、返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胰腺炎等都会引起胸部放射痛,胃镜、上腹部CT等可进一步帮助诊断;
  4.肋软骨炎、胸膜炎:这种胸痛通常与呼吸相关,屏住呼吸胸痛可不发作;
  5.神经官能症:潜在焦虑不安情绪可表现为躯体形式障碍,即心理的问题可反映在身体的不适症状,这时候需要心理科医生专业的心理评估。
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张颖颖
健康频道传真:3
官方邮箱:
欢迎联系我们
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浙江在线健康频道微信我的图书馆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进行中医药治疗,主要配方:毛冬青、丹参各40 g,川芎25 g,红花120 g,赤芍20 g,辩证加减。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30例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疼痛程度、胸闷憋气等一般症状均有了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均达到了96.7%,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症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也达到了96.7%。结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关键词】中医药;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 作者单位:517000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且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和“心痛”范畴。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机理是:冠状动脉硬化或痉挛导致管腔变窄,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导致了心肌急剧或暂时缺血、缺氧等临床症状[1]。近年来,我院使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50周岁的5例,51~60周岁的18例,61~70周岁的4例,70周岁以上的3例。病程1年以下的6例,1~3年的19例,3年以上的5例。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21例,心律失常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
&&& 1.2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胸痹的临床指导原则,拟定如下诊断标准:①胸痹诊断标准:压迫窒息、胸部沉重闷胀性疼痛;轻者略感憋气、胸闷和呼吸不畅;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②心脉瘀阻诊断标准:胸部刺痛或绞痛,位置不变,晚上疼痛加重,或感心悸,舌质暗紫,脉象沉弦[2]。
&&& 1.3治疗方法毛冬青、丹参各40 g,川芎25 g,红花10 g,赤芍20 g。辩证加减:气滞血瘀型加醋香附、川楝子、秦艽各20 g,妙灵脂、生蒲黄各15 g,穿山龙30 g;气虚血滞型加党参30 g,黄芪40 g,五味子15 g,麦冬25 g;阴虚阳亢型原方用量减半,加枸杞子、生地、丹皮各20 g;舒张压高者加女贞子30 g,杜仲、旱莲草各25 g,丹皮、炒枣仁、生大黄各20 g,黄芩、栀子、茯苓、桑皮、柏子仁、忍冬藤各15 g;寒凝心脉型加桂枝、苏合香各10 g,细辛5 g,炮附片、薤白、五味子、当归各15 g,生黄芪30 g,茯苓20 g,栝楼50 g,胆南星、桂枝各10 g。用水煎服,1剂/d,10剂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期间,如心绞痛发作,可以临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 1.4疗效评定标准
&&& 1.4.1一般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心绞痛、胸闷、憋气等症状全部消失,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疼痛减轻,胸闷憋气症状明显减轻;无效:心绞痛无明显改善,胸闷憋气仍严重,不能回复日常生活和工作。其中显效和好转看作有效[3]。
&&& 1.4.2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心电图恢复正常,心律失常消失,ST-T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升0.05 mV以上,但为正常,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没有明显变化[4]。
&&& 2.1一般症状疗效分析30例患者来院时均伴有胸闷、憋气、心悸等一般症状,治疗4个疗程后,其中显效18例,占60.0%,好转11例,占36.7%,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
&&& 2.2心绞痛疗效分析治疗4个疗程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显效21例,占70.0%,好转8例,占26.7%,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
&&& 2.3心电图疗效分析30例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心电图心肌缺血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显效17例,占56.7%,好转12例,占40.0%,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
&&& 冠心病是当今威胁中老年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对中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已受到越来越多医疗工作者的关注 ......
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介绍
冠心病是大家都不陌生的一种疾病,目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多不胜数。专家提醒: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应该根据自身病情对症下药。下面专家为大家介绍了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希望可以帮助患者正确服药,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发作时急救用药 常用的有硝酸甘油片、消心痛片、心痛定片、安定片、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当心绞痛发作时,不要紧张,应迅速取出急救药盒,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含服后1~5分钟疼痛可缓解。如心绞痛伴有高血压,可口服1片心痛定;心绞痛发作时如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可口服1片安定。比较常用的有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10粒,舌下含服;或速效救心丸10粒、舌下含服。
介入术后用药 术后患者应坚持长期的标准药物治疗,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防止支架或扩张血管处发生血栓,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性猝死。常规药物为阿司匹林,药量可酌情逐渐减少,长期口服。服抗栓药物方法需个体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常规预防用药 适用于少数冠状动脉病变轻、狭窄程度不严重、累及冠状动脉分支不多的患者。主要药物有:
1.扩冠状动脉类药物,常用药物为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预防冠状动脉痉挛、防止或缓解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还有其他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波立维等。
3.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有倍他乐克。它可以降低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心肌缺血及猝死。
4.钙拮抗剂药物,如地尔硫卓。
在服用药物时,应根据病情以及发病规律联合用药,中西药搭配服用。如心绞痛常发生在夜间时,因此不要把药物集中在白天服用,可以拉长两次服药间隔时间,将最后一片药放
到睡前服,或睡前贴用硝酸甘油贴片,这样对夜间心绞痛发病有一定好处。
冠心病急救药盒应配四五种防治心绞痛药物 冠心病急救药盒也称“保健药盒”,配有4~5种对心绞痛具有急救和预防作用的药品。它具有携带方便、疗效确切、急救速效、经济实用的特点,能使冠心病患者更方便、更迅速地应对突发的心绞痛。   急救药盒的急救功能,主要由硝酸甘油片和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剂来完成。硝酸甘油片是舌下含片,装在棕色瓶内,密封保存。该药品有效成分易挥发,每次用完后,应拧紧瓶盖。使用方法是:病情发作时,迅速取1片放在舌下含服,2~3分钟起效,有效持续时间30~60分钟。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剂为淡黄色澄明液体,有较强的挥发性,被密封在玻璃管中,不用口服,直接通过呼吸道黏膜和肺部吸收。与硝酸甘油片相比,亚硝酸异戊酯起效更加迅速,特别适用于患者病情严重,已不便服用口服药品的心绞痛急性发作。使用方法:取出一支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剂,用手帕或纸巾包起后捏碎,将手帕放于鼻孔处吸入此药剂,20~30秒就能起效。
  (江西省人民医院& 熊丰慧)
  注意事项
  1.服用上述的药物主要是为了急救,而后还应去医院继续诊治。
  2.各地生产的急救药盒,其内装药品种类也不尽相同,应注意它们的使用方法。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1~2种自己常用的药品放入其中。
  3.急救盒里的药,应注意失效期,要及时更换、补充,硝酸甘油片一般每年更换一次。&&&
冠心病和心脏病的自我疗法&&冠心病
&&& 1& 拍打胸背
&&& 两脚与肩同宽,自然地站立。全身放松,用双手交替地前后拍打前胸与后背。以手心拍打前胸;以手背拍打后背。共做八个八拍。每天上、下午各作一次。常期坚持,必有良效。
2& 揿捏手指
&&& 心脏病人可揿捏左手小指的三个关节,每日1-2次,每次3-5分钟。
&&& 3& 针灸
&&& 选用阴郄。巨阙、神门、膻中、心俞、厥阴俞、内关、通里俞等穴。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法。寒症可加灸。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 取心俞(或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的夹脊穴)、巨阙、心平(少海穴下三寸)为第一组;阙阴俞(或第四胸椎棘突旁开的夹脊穴)、膻中、内关(为第二组),交替使用。配穴:阴虚型配三阴交或太溪;阳虚型配关元或大椎;气虚型配气海或足三里;痰阻型配丰隆或肺俞;血瘀型配膈俞或血海。
&&& 4& 推拿
&&& 选内关、神门、心俞、膈俞、间使、膳中、背部阿是穴等穴位。以一指禅推、按揉、滚、拿、擦等手法。
&&& 患者仰卧,按揉膻中、巨阙穴;然后,双手按揉双侧内关、神门、间使;右侧位,用滚法或一指禅在背部膀胱经往返治疗;按揉心俞、膈俞、阿是穴,并直接擦督脉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也可拿两侧膀胱经。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 取肺俞、心俞、膈俞、内关(双)。每穴揉按100次,以酸胀能忍受为度。平推第一至第六胸椎两旁的膀胱经透热,必要时加热敷。每周3次,三周为一疗程。
&&& 5& 足部按摩
&&& 选用足部肾、输尿管、膀胱、淋巴腺、肺、支气管、垂体、甲状腺、胃、腹腔神经反射区,每个反射区按摩2-3分钟。每日1-2次。10-20次为一疗程。
&&& 6& 微波疗法
&&& 采用圆形辐射器置于心前区,距离5-8厘米,剂量在20-50瓦,每次15分钟,15次为一疗程。可改善2状动脉循环,缓解血管痉挛,扩张动脉功能。
&&& 7& 步行
开始以每分钟70-90步的速度,锻炼一段时间后,改用90-110步,取得基础后,再提高到110-130步。开始步行1000米,逐步提高到3000米。应根据病情,严格控制运动量。每日1-2次为佳。如运动时有不良的反应。应立即停止。
8& 高架双脚
外国医学已经证明,只要每天高架双脚两、三次,每次10-15分钟,就会使腿部、心部、头部受益匪浅。尤其是中、老年人,受益更大。如果能够常年坚持不懈,冠心病、高血压都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人的双脚抬高到心脏部位,脚和腿的血液可以回流到肺部直达心脏,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大大有利于心脏的保健。
(二)& 心绞痛
&&& 1& 扩胸运动
&&& 当发生心绞痛时,又未带速效救心药品,可就地做扩胸运动。但不可用力过猛,节奏先慢后快。做1分钟,心绞痛可缓解。平时若能坚持用此法进行锻炼,日久可收到预防之效。
&&& 2& 捏指甲
&&& 心绞痛时也可捏中指甲根。当心绞痛发作时,别人可用拇指指甲捏患者中指甲根部,让其有疼痛感,也可一压一放,坚持3-5分钟,心绞痛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 3& 按掐膻中、内关穴
&&& 当心绞痛发生时,身边无药,也可按掐膻中、内关两穴急救,每穴3-5分钟。或背部脊柱旁1.5寸 (肩胛骨内边缘到脊柱旁3寸)第五胸椎棘突(俗称算盘珠)旁寻找压痛点。每次按掐3-5分钟。或按掐至阳穴、膻中穴,每穴3-5分钟。平日如能坚持按摩有预防之效果。
&&& 4& 耳穴按压
&&& 取一根火柴棒或牙签,用其末端在耳廓的耳轮中触探最敏感的痛点,即耳中穴。然后将火柴棒或牙签稍加用力按压此穴,大约一分钟就可产生效果,2-3分钟后,可完全止住心绞痛。他人操作比自己操作更好。
&&& 据观察探棒按压耳穴时,有刺痛、酸痛、胀痛、灼烧痛及麻木等感觉,治疗时先用左耳耳中穴,如效果不明显时,再用右耳耳中穴。
&&& 5& 针灸
&&& 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可针刺阴郄穴。
(三)& 心悸
&&& 1& 按腋窝
&&& 清晨起床前,平卧在床上,左右臂交叉,手臂靠近鼻尖,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以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不要用指尖)稍用力,以节奏地按压腋窝100次,一般1-2个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用以治疗早博效果明显。孕妇、严重心脑血管病、肿瘤有淋巴转移患者不宜。
&&& 2& 按摩前胸
&&& 每天坚持按摩前胸(上起颈部,下至心窝部)。以双手掌按摩左右前胸部200次。
(四)& 心肌梗塞
&&& 1& 针灸
&&& 选用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为主穴。寒邪内侵者加通里、气海、关元;瘀血阻滞者加血海、阴郄、膈俞;痰浊凝聚者加丰隆。中脘、脾俞等配穴。采用毫针。虚、寒症用补法可灸;血瘀、痰浊症可用泻法。每次可选3-4个主穴、配穴。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 2& 按摩
&&& 穴位按摩
&&& 选用内关、心俞,用手心或手指贴在穴位上以每分钟200次左右的速度揉摩,每次3-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 足部按摩
&&& 选用足部的肾、输尿管、膀胱、心、肾上腺等反射区,每个反射区按摩2-3分钟。每日1-2次10-20次为一疗程。
&&& 3& 运动辽法
&&& 在心肌梗塞的恢复期,可用运动疗法,可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心肌的供氧量。在此期间应坚持散步(特别是在小雨中)。但必需长期坚持,方可收效。对预防心肌梗塞亦有良好的作用。
&&& 4& 太极拳
&&& 经常打太极拳,每天早晚各1次。长期坚持。并可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五)心脏停博
&&& 1& 咳嗽疗法
&&& 因心脏疾病引起的突然心跳停止时,由于刚刚发生停博,病人的意识尚清楚,自己就要毫不犹豫地用力咳嗽,连续咳嗽。如家人在旁,也要鼓励和刺激病人发生咳嗽。通过咳嗽,可以导致心室收缩和房室博动,最后使心跳恢复。
&&& 2& 拳击心前区
&&& 冠心病所致的心源性猝死,在发现病人脉搏全无而在急救医师未到达前,可采取拳击心前区抢救。立即向病人的心前区拳击一次,其力量足以使清醒人感到疼痛为度,如无反应,则再击1-2次。这种救命拳往往能使病人心脏复跳。如仍无反应应立即作胸外按摩。让病人平躺,仰卧在木板床上。急救者把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放在病人胸骨下半部,以每分钟60-80次的节奏,向下用力按压胸骨,以使心脏受到挤压,迫使血液循环。
&&& 3& 人工呼吸
&&& 对停止呼吸的病人,实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先除去口中假牙、清除咽喉中堵塞物,撤去枕头,然后深吸一口气,用手捏住病人鼻孔,对准病人的口,用力把气吹到病人的肺部,吹毕立即松开鼻孔。这样有规律地一口一口地吹气,每分钟作12-15次。
(六)& 极度心动过缓或伴有低血压
&&& 极度心动过缓或伴有低血压的病人发病时,病人通过咳嗽,可维持血压,使心律增快,接近正常心律。这是因为咳嗽刺激了人体的交感神经,此神经兴奋便使心律加快而恢复正常。
(七) 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的患者,生活要用规律,早睡早起,不可熬夜,让肌体生命钟顺应自然节律,平时多多练习内养功,打太极拳,做到每天早晚各练一次。
& (1) 窦性心动过速
&&& 1 咳嗽
&&&& 窦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如果心跳每分钟达160-200次时,这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冠心病人心肌梗塞之后、或由于洋地黄中毒、或低血压引起。病人心前区疼痛,意识丧失乃至休克,必须紧急处理。此时通过咳嗽,可以阻止意识丧失,抢救生命。
&&& 2& 穴位按摩
&&& 按摩内关、太溪(位于内踝骨后缘到跟腱前缘之间的中点)。用指端按压到酸痛为好。每次3-5分钟。
&&& 3& 屏气
&&& 做屏气动作。患者先深吸后,憋气片刻,再用力呼出。做5-10次。
&&& 4& 头部后仰
&&& 尽量使头后仰,或驱体前弯。
&&& 5& 冷水敷
&&& 用冰袋(水温保持4°C)围绕颈部,直至发作停止。
&&& 6& 吹气
&&& 向一个相当膨胀的气球吹气。
&&& 7& 刺激咽喉
&&& 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部,以诱发恶心或呕吐。
&&& 8& 面部浸入冷水
&&& 面部浸入10°C的冷水中,直至不能继续屏气时,头呼吸,反复3-5次。
& (2) 室上性心动过速
&&& 1 潜水反应
&&&& 应用潜水反射,可以终止室上心动过速的发作,有显效。用一只面盆,内放5-10°C的清水,放在患者面前,让患者先吸一口气不要呼出,然后将面部放入水中20-30秒,抬起头来再呼吸,重复再作一次,往往在数秒钟内可使心律恢复正常。
&&& 2& 咳嗽
&&& 室上心动过速患者发病时,也可用“咳嗽疗法”。让病人深吸一口气,随即大声用力咳嗽,连续数次,通常5-6次可见效。如无效,停5-10分钟,重复进行,心律便可恢复正常。
& (3)& 神经性心动过素速
&&& 神经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当发作时,可喝几口温开水,并有意识地向食道中加压,病情便会迅速缓解。
(八)& 心房扑动与颤动
&&& 1& 针灸
&&& 选大陵、曲池、膻中、百会、风池、神门等穴为主穴;心血不足时加隔俞、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厥阴俞、肾俞、太溪;水饮内停者加脾俞、三焦俞、七海俞;痰热上扰者加肺俞、尺泽、风隆等配穴,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每次选3-4个主、配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成。
&&& 2& 保健按摩
&&& 此法可宁心安神。适用于平素预防房扑、房颤的发作。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用手掌在上背部做推法3-5次,再做揉法3-5次;医生用拇指按压心俞、厥阴俞、神堂、至阳;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用手掌在胸部作推法、揉法各5次,拇指按压膻中、巨阙、内关、大陵等穴。
(九)& 解除心脏早博
&&& 1& 深呼吸
&&& 轻闭口,以鼻呼吸。先深深地吸气,停一下再把气徐徐地呼出,或者做快深呼吸12秒后,再把气徐徐呼出。
&&& 2& 拍打前胸
&&& 两手掌经常上下拍打前胸。两手掌张开手指微曲,由上而下拍打,以中度拍打为主,特别是心脏部位。
&&& 3& 掐穴位
&&& 以拇指指甲尖端掐对侧内关穴,每侧2-3分钟,掐时穴位有热、胀、酸、麻等感觉。
&&& 4& 咳嗽可治室上性早博
&&& 室上性早博患者发病时,可用“咳嗽疗法”。让病人深吸一口气,随即大声用力咳嗽,连续数次,通常5-6次可见效。如无效,停5-10分钟,重复进行。心律可恢复正常。
(十)& 预防中风
&&& 1& 摇头幌脑防中风
&&& 平坐,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幌脑各30-50次,幅度适中,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作3次。低血压者取平卧式作。
&&& 2& 擦颈发热防中风
&&& 双手摩擦发热后,迅速按摩颈部左右两侧,用力中等,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止。早晚各作4-8分钟。
&&& 3& 耸耸肩膀防脑梗塞
&&& 每天早晚作双肩上提、放下的反复运动,每次作4-8分钟。
&&& 4& 运动左手防脑溢血
&&& 空抓左手。每天早、中、晚各作一遍,每遍抓400-800次。经常坚持,可以预防脑溢血。
&&& 5& 按摩颈部防脑血栓
&&& 每天洗脸或在洗澡时,以50°C的热水擦洗并按摩颈部四周,以皮肤发红发热为度。长期坚持下去,能使经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改善血管壁的营养,使硬化的血管逐渐边软,恢复弹性。从而减少或化解动脉内胆固醇沉积形成的粥样化斑块,确保脑组织的血、氧供应。
&&& 6& 多用左手预防中风
&&& 日常生活中右手的使用频率比左手高得多。而左手则用得过少,这就导致右脑半球血管神经的弹性和功能无法得到必要的刺激和锻炼。人的器官用进废退,所以老年人要经常使用左手。这样做可预防中风。
&&& 7& 穴位刺激治疗中风急性期
&&& 对昏迷不醒、神志不清的病人。刺百会、曲池(双)、合谷(双)、太冲(双)、隐白(双)等穴。
&&& 病人神志清醒,病情稳定后,下肢瘫痪时取环跳(双)、阳陵泉(双)、足三里(双)、太冲(双);上肢瘫痪时取曲池(双)、外关(双)、合谷(双)等穴;口眼歪斜的病人取地仓(双)、颊车(双)、下关(双)等穴。
&&& 8& 脑中风预防
&&& 上下牙整口合拢,用力一紧一松地切咬,松时牙不离开,紧时加倍用力,重咬一下,每日切咬3-5次,每次5-10分钟。这样可使头部血管和肌肉、头皮都有序地处于一收一舒的动态状态。长期坚持,可使处于硬化的脑血管逐渐恢复弹性,使中风得以预防。&
名医名方------胸痹驱痛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要方)
胸痹驱痛方
&&&&&&&& 罗陆一,男,1954年出生。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广东省名中医。从医40年,擅用经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主持“通脉地仙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等10项省市立项科研项目,研制的通脉地仙丸对心血管病有很高的疗效,“加减神仙不老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与实验”等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3项、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医著作10部。
  组成&&党参20克,白术20克,茯苓30克,黄芪30克,仙茅15克,仙灵脾10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肉豆蔻10克,杜仲30克,巴戟天20克,三七10克,法半夏15克,制南星15克。
  功能&&健脾补肾,活血,化痰湿,通络止痛。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解&&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胸痹”范畴。本病病因病机虽然很多,然而总属本虚标实之病证,本虚以脾、肾为主。肾气亏虚,不能蒸腾,可致心之运血无力,久之致气滞血瘀,发为本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失运,气血化源不足,痰浊内生,血行不畅,发为胸痹。故痰浊、瘀血为其病理产物,临证两者往往交互为患。本方组成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补气健脾,扶助正气;以当归、川芎、三七补血活血,通络驱痛,再以仙茅、仙灵脾、杜仲、巴戟天温阳补肾,肉豆蔻、法半夏、制南星以健脾温中化痰,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补气血,健脾胃,温阳补肾,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治胸痹驱心痛之功效。
  加减 心悸气短加炙甘草、桂枝、煅龙骨、煅牡蛎;不寐加炒枣仁、柏子仁;便秘加肉苁蓉、牛膝、白芍;小便多加桑螵蛸。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名医名方专栏
《心绞痛名医方3》54-49(冠心病预防与治疗)
1.通阳化瘀汤&& 马援
瓜萎30克 &&高丽参6克& 薤白9克& 半夏9克
当归9克 &&&赤芍9克 &&&桔梗9克& 川芎9克
红花9克& &&枳壳9克 &&&桃仁9克& 丹参12克
补骨脂10克
功用& 益气活血化瘀。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
2.宣痹止痛散& 乔保钧
红参50克& &丹参100克& 川芎100克&&& 田三七100克
郁金100克& 沉香50克 &&麻黄30克& &&&附子50克
细辛30克&& 元胡100克& 炙甘草100充& 冰片30克
制用法& 将前11味烘干。共为细末,再加入冰片,研匀,装瓶,封严备用。早晚饭前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每次1—3匙。
主治& 心绞痛。
方解& 本方秉承先父作令公治“胸痹”重视益气,强调活血,善用芳香之经验,参祟《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义,突出“温化”、“宣通”之特点,融活血化瘀,芳香温通于一炉,具益气顾本,缓急止痛之功。
方中人参、炙甘草益气强心,扶正顾本;
丹参、川芎、三七、元胡活血行气,化痰止痛;
郁金、沉香、冰片芳化痰浊,理气止痛;
更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者,其麻黄温阳宣肺,以利气机,以调血脉;
细辛通少阴之阳,化寒凝以止痛;
附子温命门之火,以消阴翳。
三药协同,力主温阳,与活血化瘀、芳化痰浊诸药并用,共奏芳香温通、化瘀止痛之效。与该病“气滞血瘀”、“痰浊凝滞”、“心阳痹阻”、“不远则痈”的发病机理相符合,故疗效确切。所以用散剂者,取其立可冲服,获效神速。
3.定蒲保心散& 马明非
元胡50克& 三七30克。
制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瓶装备用。每服6克,每口2—3次,黄酒为引。
功用& 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心绞痛。
4.冠心康& 李玉光
瓜蒌30克& 薤白10克& 木香10克& 郁金10克
川芎20克& 赤芍15克& 丹参30克& 当归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化瘀,宽胸通痹。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
5.养心汤& 李玉光
当归15克& &&茯神15克& 丹参15克& 红花10克
鸡血藤15克& 人参5克& &附子5克 &&桂枝10克
功用& 养血安神,化瘀通络。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
6.冠心宁& 李秀廷
三七1克& 川芎1克赤参1克& 瓜蒌1.5克
制用法& 上药熬成膏加糖雾化制成干糖浆备用。每次7克,日2次口服。
功用& 活血补气,化瘀止痛。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乃由正气虚,则气不帅血,或寒症,或顽痰,或为七情所伤致气机不利造成气血在心脉内瘀滞所致。不通则痛,
用赤参补气;
三七活血止痛;
并用瓜蒌、川芎活血行气,扩张血管,使之脉道通达。
疗效&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0例,按1977年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标准为观察指标,并做了部分无创伤性的心指数测定作疗效评定。
显效者13例,改善者6例,尤以血瘀型者为佳,仅有1例由于同时伴有心肌梗死,室壁瘤疗效不满意外,疗效优于消心痛组。
心电图改善:冠心宁在1周内有改善者2例,1个月内有改善者16例,无改善者2例;部分病例做了心指数测定,冠心宁为3.31士0.68,与消心痛组有显著差异,有增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和心排血量的作用。
7.冠心通用方具& 陈耀堂
全瓜萎15克& 薤白头9克& 枳实9克&&&&&&& 桂枝9克
半夏9克 &&&&桔梗4.5克 &&附片1.5—30克& 丹参30克
功用& 温通心阳,宣痹通络。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
心绞痛多发生在胸前部,胸部乃阳气升发之处,若心阳不振,浊阴凝聚于胸,以致血行不畅,心血痹阻,不通则痛,治宜温通心阳,宣痹通络.本方系根据瓜蒌薤白半夏汤及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而成,
方中附子为必用药,但需根据病情,灵活掌握用药剂量。一般无明显阳虚肢冷者,附子用3克左右,以温通血脉,即使有肝阳上亢者,亦用少量以助它药之力,并加生地15克,生石决明30克以监制之,但桂枝可去;有阳虚者则附子用量加重,尤对脉迟肢冷者(相当于今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则用量更大,常用15克以上,但需先煎1小时以减其毒性反应。
肥人多痰湿,心绞痛病人多肥胖,故方中也常加川贝、胆星以化痰;
有血瘀见症,如舌质青紫、脉涩者,则加重活血化瘀之品,常用失笑散(15克包煎)、桃仁、红花之类。
8.益气通阳宣痹方& 俞芝江
黄芪15—30克& 丹参15—30 &&&川芎6—9克
赤芍12—15克& 当归10—15克& 红花9—12克
延胡10—15克& 桂枝6—12克& &郁金12—15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或磨粉制片,每次6一12克,一日3—4次。
功用& 益气活血,宣痹通阳。
主治& 冠心病中之心绞痛。症见胸闷,头昏,心悸,气短;典型心绞痛为心前区或胸骨后阵发性绞痛或钝痛,有压迫感或窒息感,痛可向左肩左手等处放射.痛的时间很短(30秒至30分),严重者面色苍白,大量出汗,肢体发麻。但亦有不典型和变异型的发作。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由于心绞痈的病机是气虚血瘀,故治法宜用益气活血,宣痹通阳。
方中芎、芍、归、红花、丹参活血化瘀,
桂枝通阳宣痹,
延胡活血止痛,
黄芪益气。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治本应着眼于“补”,即益气活血;治标应着眼于“通”,即宣痹通阳,通补兼施,才能转危为安。
按: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绞痛时尚宜根据病情与辛香行气、扶阳、养阴、化痰、祛湿等法配合应用,可以提高疗效。
9.真心痛方& 尚炽昌
丹参30克& &&川芎15克 &红花15克 &黄芪30克
全栝蒌15克& 薤白12克 &元胡10克 &香附10克
制用法& 前8味共研细面.加冰片混匀,贮瓶井备用,每次3—5克,白酒研服。
功用& 扶正固本,活血化瘀,宣阳通痹,芳香开窍。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症,症见发作性胸闷、胸痛,一般在夜间、饱食或过度劳累也易发作。
丹参、川芎、红花活血化瘀,痰去则络通,通则不痛,此3味有扩冠作用,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周围的微循环,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功效近于硝酸甘油。然瘀阻必有秽浊留于心胸;
方取全瓜萎,味甘气寒,以清润为功,可化瘀而通胸膈之解痹阻;
薤白辛苦而温,善通胸中之阳、涤痰浊,调气机而治胸痹,二药相伍,实仲景宣痹通阳之意,实验证明可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痰滞血凝必先理气,以气为先导,气顺则血行,一身津液随之而顺;
此所以用香附,取气病之总司,其气芳香,行气以助活血,芳香开闭化浊;
用黄芪补气,以助推动;
元胡行气血以止痛,为绞痛而设;
冰片气味雄烈,意在速效。
全方理气、化瘀、宣痹、开窍、补气诸药于一方,尤借白酒以助药力。
按& 本方用于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绞痛,通阳活血止痛之功效快捷,然属急则治标之法。冠心病本虚标实者多,临床上可在扶正固本基础上,酌用此方。若无正虚,可径用此方。若用汤剂,则可视气血痰滞情况,随
10.益气活血汤& 赵冠英
党参(人参)15克& 麦冬12克 &五味子8克& 瓜蒌皮15克
桂枝8克 &&&&&&&丹参15克& 川芎15克 &&赤芍15克
莪术15克& &&&&&红花10克
功用& 温阳益气,活血通脉。
主治&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认为,心脏的生理和病理的特性是:“心居胸中,主动,为阳中之少阳,主血脉”,血能在脉络中用而复始,主要靠心的推动,而心跳动的强弱又取决于心气的强弱,即“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滞血瘀”之理。根据此理,对“胸痹心瘸、真心痛”(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血管病)的治疗,在辩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应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之法,往往能扭转病机,收回春之效。胸痹心痛主要病因为胸阳不振,气滞血瘀和心脉失畅所致.
方中用生脉散来益气强心,
配伍温通胸阳的瓜蒌皮、桂枝,加强温阳益气,强心助阳之力;
丹参、红花、赤芍活血化瘀、
川芎、莪术行气活血;几昧活血药相伍,加强了活血化瘀之效。
诸药相合,使血得气帅,气得血助,药证相符.故经临床多年运用,疗效显著。
心气虚衰,心功能不全者,加温阳强心的制附片、黄芪、刺五加、万年青,去瓜萎皮;
心阳不足,心动过缓者,加强心助阳的制附片、麻黄、细辛、鹿角片;
心气不匀,心律不齐者,加强心调心律的苦参、万年青、当归、珍珠母;
心肾两虚者,加补肾助阳的仙灵脾、仙茅、巴戟天、杜仲;
血瘀阳冗,血压偏高者,加化瘀降压的天麻、柔寄生、野菊花、葛根、益母草;
气滞血瘀,心绞痛频作者,加活血止痛的玄胡、罂粟壳、乳香、没药;
血瘀痰盛,血脂偏高者,加健脾降脂的决明子、荷叶、山楂、苦丁香、三七;
血瘀脉涩,血粘稠度高者,加活血抗凝的水蛭、虻虫、海藻。
11.除痰化瘀汤& 袁宝庭
制半夏9克& 麦冬9克& &&&五味子9克& &炒枳实15克
丹参15克 &&北沙参15克& 云茯苓30克& 大川芎12克
赤芍药12克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用,重证患者每日2剂.分4次服用。30剂为一个疗程。
功用& 除痰化瘀,痰瘀同治。
主治& 心绞痛。
方中半夏、枳实、茯苓除痰利湿;
丹参、川芎、赤芍活血化瘀;
沙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通脉养心.
上药以丝瓜络或小麦为引。
如血压高者加怀牛膝、夏枯草;
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或琥珀、朱砂;
心痛甚者冲服三七参粉;
心气虚亏者加人参;
心阳欲脱者加人参、附子。
按语& 痰瘀互结、痰瘀同病是本病的病理持点。单纯活血化瘀而不除痰利湿,以气滞血瘀概括其全部病理过程,必然导致滥用活血化瘀。除痰化瘀汤突出了痰瘀同治的原则。
疗效& 用除痰化瘀汤为基础方剂治疗心绞痛80例.治疗结果:80例中,
显效(按照1979年全国会议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用药后心绞痛消失或基本消失,其他症状好转,不用硝酸甘油)11例,
改善(用药后心绞痛症状降低I级,心绞痛次数减少一半以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一半以上。)61例,
无效(症状及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8例。服后无头晕,乏力、心悸、胸闷,心痛加重等副作用。心律不齐者也有不同程度改善。
12.治心绞痛方& 于作盈
丹参20克& 砂仁15克 &檀香15克
甘松20克& 良姜10克& 元胡20克
功用& 温阳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13.宽胸气雾剂& 郭士魁
细辛& 檀香& 高良姜& 荜茇& 冰片
用法& 心绞痛发作时,将喷口对准口腔压喷3—5次.
功用& 芳香温通。
主治& 心绞痛发作。
14.复方细辛气雾剂& 郭士魁
细辛& 冰片
用法& 心绞痛发作时,对准口腔压喷3—5次。
功用& 芳香温通。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
15.健心汤& 靳士华
黄芪15克& 当归15克& 麦冬15克& 狗脊30克
葛根30克& 茯苓12克& 半夏10克& 瓜萎15克
地龙12克& 丹参30克& 远志12克& 五味子3克
用法& 水煎2次,频服。每日1—2剂。
功用& 益气养阴,宽胸化痰.活血化瘀。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者。症见胸闷胸痛,乏力气短,下肢酸软,脉沉弱或濡弱。舌质淡红胖嫩。
16,寒痛散&& 朱曾柏
细辛60克& 羌活100克& 丹参300克 冰片6克
制用法& 上药碾极细末、每次用可口饮料或米汤送服3克,一天3—4次。
功用& 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寒性胃痛,瘀血胃痛,以及下肢寒湿疼痛和妇女寒性痛经。
冠心病患者平时大便秘结不爽者,加茯苓30克、枳实10克,煎水送服;
大便干结如羊粪者,用生首乌30克、麦冬30克,煎水送服;
冠心病患者.寒性胃痛患者,寒性痛经患者亦可用上药l0克,加白芥子粉30克、冰片6克,和匀、布包,外敷心前区和胃痛、腹痛处;
瘀血胃痛者,上方药粉中,再加元胡粉100克;
平时能饮酒的胃痛、痛经患者,可用低度白酒送服。
①冠心病患者血压过高,不宜用本方。
②用本方治疗上述各种病证,需要坚持服药、敷药,防患于未然,止痛于痛发之前。
17,冠心Ⅱ号片& 郭士魁
丹参& 川芎& 赤芍& 降香& 红花
用法& 每次6—8片。每日3次,口服。
功用& 活血化瘀。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各种瘀血证.
18.心痛丸& 郭士魁
檀香& 沉香& &&公丁香& 香附
乳香& 白胶香& 荜茇& &&麝香 冰片
制用法& 共研细末,以苏合香油及蜜适量为丸,每丸3克。
功用& 芳香温通。
主治& 胸痹心痛。
方解& 辛香走窜,开窍定痛,为本方主要目的,对缓解胸痹心绞痛有良好的效果。
19.薤白心痛散& 郑孙谋
瓜萎实18克& 薤白9克& &半夏6克& 丹参9克
归尾5克 &&&&川芎4.5克& 檀香6克(或用降真香等量)
制用法& 上药浸水300毫升,文火煎取250毫升,加白酒20毫升分冲,向不饮酒者以2毫升白酒分冲为引即可,滓再煎1次。
功用& 活血理气,温阳通痹。
主治& 心痛。
瓜萎、薤白、半夏、白酒通阳宽胸,行气止痛,化痰散结;
丹参、檀香调气化瘀;
川芎、当归尾补血而能行血,两味合用,以增强活血通瘀之力,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按语& 临床观察有加酒者效佳,不加酒者效稍逊,屡试屡验。
20.治真心痛方& 柯与参
党参30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12克 桃仁9克
红花6克& 干姜9克& &&乳香6克& &&没药6克
甘草6克& 三七(研细粉)1.5克& &&&&&&朱砂(研细粉)1.5克
麝香(研细粉)0.6克& &&&&&&&&&&&&&&&&沉香(研细粉)1.5克
用法& 除三七、麝香、朱砂、沉香外,每剂煎服3次。每次加开水适量煮取100毫升,作1次服下。服时用此汤药冲服三七、朱砂、麝香、沉香细扮1.2克。于早、午、晚各服1次。1日1剂,连服3至5剂。
功用& 回阳救逆,补气活血。主治& 胸痹。胸闷发憋,心痛剧烈而持久;浦引背臂,心悸气短,肢冷汗出,甚则昏厥,舌质紫黯,苔白,脉沉涩无力或结代。
21.复方血竭丸& 郭士魁
血竭& 冰片& 元胡& 琥珀 沉香& 檀香
功用& 芳香温通,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 气滞血瘀心绞痛。
22.心铰痛方& 孙一民
丹参30克& 白檀香5克& 郁金9克 &&茯神9克
远志9克& &麦冬9克& &&炙甘草9克
功用& 理气活血,解郁止痛。
主治& 心绞痛血瘀气滞型。症见胸骨后或心前区阵发性,绞窄性疼痛,向左侧肩臂放射,有压迫感和窒息感。脉细涩或有间歇,舌质紫、苔白或黄。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祥硬化引起动脉管腔狭窄所致。为冠心病主要症状。属于祖国医学“真心痛”、“胸痹等病范畴。本病因多种因素导致胸阳不振,气血运行失调,痰浊与瘀血解阻心脉,不通则痛。治疗常用活血化瘀、宣痹能阳;、豁痰利湿、芳香开窍等方法辨证论治。本方则侧重于活血理气、解郁止痛,气机通调,血行通畅,心有所供养,则绞捅可止。
方中丹参活血祛瘀止痛,
白檀香理气止痛,气味芳香,善调膈上诸气;
郁金行气解郁,并有活血止痛作用。此3味为主中之主药。
远志、茯神宁心安神;
麦冬养阴、清心除烦,有强心作用;
炙甘草甘缓和中。
23.心绞瘸Ⅲ号方& 潘澄濂
薤白头9克& 瓜萎皮9克& 姜半夏9克&&&&&&& 陈皮9克
香附9克& &&丹参15克 &&生山楂肉18—30克
功用& 蠲痰化湿,调气通痹
主治& 心绞痛,属痰浊阻滞,气机失调证:一般体态稍丰,喜啖肥甘,动则气短,胸闷不舒,间或心胸痹痛如绞如刺,甚则彻背。其痛多因劳动或兴奋而发作,休息好转。舌苔白腻,或黄白相兼而腻;脉象弦滑或弦细。可伴有血压偏高,或血脂过高,心电图异常或正常。
如心痛时肢冷形寒,脉濡缓者,加桂枝或荜茇;
伴有高血压者,加菊花、川芎或葛很;
伴有血脂过高者,加决明子;
心悸、夜寐不宁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胃酸过多者,去生山楂肉,加炒麦芽、鸡内金。
24.胸痹心痛方&& 朱曾柏
桂枝& 法半夏& 瓜蒌& 薤白& 杏仁& 茯苓
枳实 &羌活& &&橘红& 川芎& 郁金& 沉香粉(冲服,每次l克)
制用法& 浓煎,温服,少少频饮。
功用& 温阳化痰通痹。
主治& 痰浊痹阻心阳的胸痛。症见心绞痛发作时呈憋闷祥剧痛。平时亦常有胸中憋闷,痞塞不好。气短、头痛头晕,或呼吸不利,或伴有心悸,或喘息多痰。晨起痰涎较多,或进食油腻食物后痰涎多。天冷和气候变化时上症加重,憋闷样心绞痛发作。平时面色暗淡无华,肌肉松软。
方中桂枝通心阳,半夏、杏仁和降肺胃之气以比痰。本症痰浊痹阻胸中,非桂枝、半夏而难以温化,切平可见有头晕,心悸而惧用之。尤其重要的是桂枝、半夏与瓜萎、薤白为伍,组成治疗胸痹心痛的瓜萎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著名方剂,充分发挥其通阳宣痹的功效。痰浊聚积亦与脾阳不运有关,故用茯苓健脾宁心。还可重用泽泻,泻出浊阴留饮,杜绝生痰之源。羌活辛温开痹,为治风寒湿痹要药。化痰先行气,气行则痰消,故用化橘红、枳实行气散痰结。尤其是半夏、枳实配伍,辛开苦降,俾和胃降浊、温化痰湿之力更佳。川芎、郁金善行血中之气,既有行气化痰之功,又有入心活血之妙,加入二药,活通心的气血,有助于复心阳.止心痛。沉香香气浓郁,行气壮阳,亦可化痰,其温通壮阳以比阴浊,对痰浊痹阻胸阳之症尤为适宜。
如热痰壅盛者,平时多口干欲饮,心痛有闷热感,加全瓜萎、胆南星、胡黄连、姜竹茹清化之.如寒痰蔽心”;
心痛,心中有凉冷紧束感,去胆南星、竹茹,加荜茇、细辛芳香化浊,温散阴寒之气。
如平素胸闷痰多者,加炒山楂、萝卜子、制首乌,水蛭。
若由于痰浊遏阻,大便秘结不畅者,用巴豆仁(去净油)3克,枳实,荜祓、白芥子各50克,共为极细末,加入麝香0.1克为蜜丸,每日饭前服3克。
25.心绞痛I号方& 潘澄濂
旋覆花9克& 桃仁9克& 赤芍9克 &&&制香附9克
朱茯苓9克& 丹参15克 &&红花6克 &参玉七(吞)1.8克
功用& 化瘀活血,宁心调气。
主治& 心绞痛,属瘀滞气阻,心营不足证:症见心胸痹痛,多于劳动、兴奋、饱食或受寒后发作,其痛可波及大部心前区,放散至左肩胛及左臂,甚则面色恍白,四肢厥冷,脉弦数,或兼见结代,舌红带紫,苔薄。
血压高者,加夏枯草、茺蔚子、槐花;
血脂偏高者,加制首乌或决明子;
脉结代,加孩儿参、远志;
痛时形寒肢冷,脉缓者,加桂枝;
失眠惊悸者,加酸枣仁、琥珀粉;
肢麻者,加豨签草。
26.通阳宣痹汤&& 李氓生
丹参30克& &&&&远志10克& 桂枝10克& &&玉竹10克
琥珀10克& &&&&茯神10克& 檀香10克& &&砂仁10克
枳实10克& &&&&瓜萎10克& 薤白l0克& &&&降香6克
红花6克&&& &&&当归15克& 鸡血藤15克& &菖蒲3克
三七粉(分冲)6克
功用& 通阳宣痹,行瘀止痛。
主治& 痰瘀阻络型心痛。症见心痛胸闷,向左肩放射,或伴见下肢水肿。
27.温通涤痰汤&& 李氓生
半夏10克& 制南星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枳实10克& 苍术l0克& &&厚朴l0克 &&良姜10克
香附10克& 檀香10克 &&&远志10克& 生姜10克
竹茹6克& &菖蒲6克& &&&砂仁6克 &&丹参30克
功用& 化湿涤痰,芳香温通。
主治& 寒痰阻络型心痛。症见胸闷憋气,心绞痛.痰多体胖,头晕心悸,脉弦滑。
28.加减保和丸&& 赵清理
山楂30克& 半夏9克& &&云苓12克& &&陈皮9克
连翘9克 &&炒卜子12克 炒麦芽15克& 神曲12克
白术l2克& &党参9克& &&枳壳12克& &&炙甘草6克
功用& 消食导滞,调畅气机。
主治& 食滞型胸痹(心绞痛)。症见胸部隐痛,憋闷不舒,常于饮食后发作,发时大汗淋漓,因胸痛而惧食,舌苔厚腻,脉弦滑。
29.复方人参丸& 郭士魁
人参& 三七& 沉香& 细辛
功用& 益气活血止痛。
主治& 虚寒型心绞痛、胃痛。
30。丁挂香丸& 郭士魁
丁香 桂心 檀香
功用& 芳香温通止痛。
主治& 寒凝气滞心胃痛。
31.宽胸丸(片)& 郭士魁
高良姜& 荜茇& 细辛 玄胡& 冰片
功用& 芳香温通。
主治& 心绞痛,偏寒者。
32,养心益脾汤& 李氓生
党参30克& &&黄芪30克& 丹参30克& 山药30克
琥珀10克& &&枣仁10克& 天麻10克& 茯神10克
远志10克& &&檀香10克& 谷芽15克& 白术15克
龙眼肉15克& 砂仁6克& &炙草3克
功用& 养心脾以复气血,和心胃以除痹痛。
主治& 心脾两虚型心痛。症见心前区压痛,伴自汗颤抖,烦躁不寐,食欲不振,舌谈胖苔薄白,脉细软等。
33.温阳利水汤&&& 李氓生
附片15克& 丹参15克& 煅龙骨15克& 煅牡蛎15克
党参30克& 肉桂6克& &炮姜6克& &&&云苓10克
白术10克& 远志10克& 白芍10克& &&五味子10克
柏仁10克& 炙草3克
功用& 温补心肾,通阳利水。主治& 心肾阳虚型心痛。症见胸闷悸痛,动则喘促,肢冷汗出,小便失禁,舌淡苔薄白而滑,脉沉迟而微。
34.育阴潜阳汤&&& 李氓生
丹参30克& &&龙齿10克& 琥珀10克 &&&远志10克
茯神10克 &&&菊花10克& 天麻10克& &&郁金10克
炒枣仁10克& 青黛10克& 石决明15克& 麦冬15克
大枣15克& &&生地20克& 白芍20克 &&&小麦20克
夜交藤30克& 甘草3克
功用& 养血、育阴、潜阳。
主治& 阴虚阳浮型心痛。症见心前区涌,放射至肩背,伴头晕目眩,失眠盗汗,口渴溺赤,面容青黄而黯、眼眶微紫,舌红苔薄微黄,脉弦细数。
35.扩冠系列方&& 吕亚彬等
(1)扩冠I号方
党参25克& 黄芪25克& 人参5克& &鸡血藤10克
郁金15克& 三七10克& 没药10克& 姜黄10克
葛根15克& 山楂20克& 当归15克& 木贼20克
(2)扩冠Ⅱ号方
生地25克& 麦冬15克& 玄参15克& 鸡血赚10克
郁金15克& 三七10克& 没药10克& 姜黄10克
葛根15克& 山楂20克& 当归15克& 木贼20克
(1)方功用益气活血,主治冠心病,中医辨证属血瘀兼心气虚型患者;
(2)方功用养阴活血,主治冠心病,中医辨证属血瘀兼心阴虚型患者。
疗效& 治疗心绞痛患者23例,分为上述两型后分别给予Ⅰ,Ⅱ号方,服药一月后,患者血清LPo的变化均较服药前有显著差异。
36.心绞痛方& 曾宪贵
①冠心康复汤
丹参25克& &&生蒲黄20克(包)& 川芎5克& &&&郁金10克
生山楂15克& 琥珀4克(冲服) &&法半夏10克& 薤白10克
瓜蒌仁12克& 枳壳6克& &&&&&&桔梗4克
薤白& 瓜蒌仁& 法半夏& 陈皮& 桂枝& 檀香& 丹参
川芎& 当归& &&石菖蒲& 乳香& 没药& 丁香& 冰片
制用法& 冠心膏中药物等分剂量,用麻油熬成膏剂。外贴内关、神门、通里、三阴交、膻中。每次贴2—3个穴位,贴48小时撕去,休息24小时后再贴,贴20次为—疗程。内服汤药2月为1疗程。
功用& 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止痛镇静。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
①冠心康复汤中
丹参、生蒲黄、川芎、郁金活血化瘀止痛,能通利血脉;
琥珀化瘀止痛,并可镇静;
生山楂活血化瘀强心;
薤白温胸中之阳气,胸阳振则气机顺;
瓜蒌仁涤荡胸中痰浊以开结;
法半夏祛痰,可助薤白、瓜萎之效,使药直驱病所;
枳壳,桔梗同用可宣降气机,气机宣通,有助于经脉、络脉气血通调。
综观全方,有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止痛镇静的作用。
②“冠心膏”由辛温理气、活血化瘀的药物组成,通过芳香的透入,经过经络的调节作用,可以帮助痹闭的气血行散,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进而改善冠状动脉之供血不足。
疗效& 本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
心绞痛消失者22例,好转者15例,有效率88.1%;
心电图恢复正常者24例。好转者8例,有效率76.2%。
37.郭氏胸痹心痛系列方&&& 郭士魁
(1)阴虚阳亢合剂
川芎10-15克& 钩藤15-20克& 菊花12-15克& &&葛根15-20克
丹参12-15克& 元参15克& &&&茺蔚子12-15克& 红花12-15克
郁金12-15克& 降香10-15克& 瓜萎25-30克& &&黄连10克
薤白15克& &&&珍珠母30克& &水煎服,
心前区疼痛有灼热感加栀子10克,丹皮12克或加生蒲黄、五灵脂各10克;
心绞痛发作时可用宽胸丸或宽胸气雾剂。
(2)肝肾阴虚合剂
首乌12克 &&&黄精12-15克& &&女贞子12-15克& 旱莲草12-15克
黑桑椹15克& 黑芝麻12-15克& 莬丝子15克& &&&赤芍12克
丹参15克& &&川芎12-15克& &&葛根15-20克& &&&降香10克
香附12克& &&水煎服。
(3)气阴两虚合剂
党参15-20克& 生黄芪15-20克& 玉竹12-15克& 麦冬12克
五味子10克 &&赤芍10-12克& &&丹参10-12克& 川芎12克
红花10克& &&&香附12克& &&&&&郁金12克& &&&厚朴10克
水煎服,合并痰浊的加瓜萎20克,薤白12克,半夏10克;阳虚较明显的加桂枝、高良姜、附片、荜茇各10克,细辛6克。
(1)方功用育阴潜阳、活血熄风,主治阴虚阳亢血脉瘀阻型胸痹心痛,症见胸痛,头晕头痛,目涩舌麻,或四肢麻木,手足心热,形气较实,面色微赤,舌质正常或暗赤,苔白或薄黄,脉弦或尺寸较弱。
(2)方功用滋阴通络、活血化瘀,主治肝肾阴虚型的胸痹心痛。症见胸闷胸痛,头晕头痛,耳鸣健忘,疲乏无力、足跟痛,口干口渴、尿频,脉沉细而弱,舌质赤。
(3)方功用益气育阴、活血化瘀,主治气阴两虚血瘀型的胸痹心痛,症见心前区疼痛或胸骨后闷痛,并向左肩放射,有时肩臂亦痛或有酸麻感,心慌气短,疲乏无力.汗出口干,脉弦细,舌胖。
按语&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本着病位在心,病因为脉不通的认识,活血化瘀为治本中之本,芳香温通为治本中之标,扶正以补气,抓住要点辨证施治。
38.心绞痛系列方& 曹惕寅
丝瓜络(红花1克泡汤同炒)10克& 白灯心(西血珀末1.5克同拌)1.5克& 连翘心(延胡5克泡汤同炒)10克& 远志肉4.5克
生紫菀4.5克 &白杏仁12克& 枳壳4.5克& 郁金4.5克& 菖蒲4.5克
上川连1.5克& 竹沥夏10克& 瓜萎皮12克& 枳壳4.5克
郁金4.5克& &&竹茹10克& &&石决明15克& 杭甘菊6克
煨天麻2.5克& 连翘心10克& 竹卷心10克& 黛灯心1.5克
①滋肝潜阳汤
大生地12克 &&制首乌15克& 黑元参12克& 煅牡蛎30克
炙鳖甲15克& 石决明15克& 左金丸(吞)3克& 丹皮4.5克
连翘10克 &&&&杭菊12克 &&&白芍12克
②泄热调气饮
连翘心10克& &&黑山栀l0克& 青皮(醋炒)4.5克& 煅瓦楞粉30克
黛灯心1.5克& &枸橘6克& &&&川楝子10克& &&&通草3克
白茅根30克
灸紫菀4.5克& 白杏仁12克& 枳壳4.5克& 宋半夏l0克
陈皮6克& &&&生苡仁12克& &六曲12克& 炙鸡内金10克
春砂仁(后下)1.5克
白蔻仁(后下)4.5克& 枳壳4.5克& &&&&&青皮6克 &&木香6克
六曲12克 &&&&&&&&&保和丸(包)12克& 泽泻10克& 炒谷芽30克
生紫菀4.5克& 牛蒡10克& 白杏仁l2克& 远志肉4.5克
枳壳4.5克& &&桔梗4.5克& 通草3克& &&枇杷叶(包)12克
瓜萎皮12克& 白杏仁12克& 冬桑叶10克& 黑元参12克
生蛤壳30克& 冬瓜子15克& 黄苓10克&&& 竹茹10克
枇杷叶12克
都气丸(包)12克& 龟腹板15克& 黑元参12克& &&&煅石决明15克
灵滋石15克& &&&煅牡蛎30克& 桑麻丸(包)12克& 杭菊6克
钩藤(后下)10克& 远志肉4.5克& 川石斛12克 &&&&竹沥夏10克
杜仲10克& &&&金毛脊l2克& 川断12克& &&桑寄生l5克
补骨脂4.5克& 莬丝子10克& 沙苑子12克& 车前子(包)12克
(1)方致中汤功用清热化痰.行气和络,活血化瘀,宣窍宁心,主治痰热瘀阻型的心绞痛。
(2)方宣和汤功用化痰浊,和气机,宣利胸隔,主治气郁痰壅型心绞痛。
(3)方清宫汤功用平肝清心,泻火化痰,宣肺理气,主治郁火挟痰型心绞痛。
①滋肝潜阳汤功用滋阴潜阳,平肝泻火,主治心绞痛兼见肝木阴亏水少、阴虚火旺。症见头晕眼花,多梦,躁怒,胁痛气胀,腹滞溺赤者;
②方泄热调气饮功用清心泻热,疏肝调气,主治心绞痛兼肝阴亏虚,郁火上逆偏于实证者。
①方宣泄汤功用宣化脾湿,主治心绞涌兼脾土湿重运迟,厥气横肆,症见嗳气、呃逆、腹胀,大便溏结不定,小便或清或赤。
②方开郁汤功用开郁宽胸,主治心绞痛兼脾湿运迟,胸膈不利者。
①宣气汤功用宣肺降气,主治心绞痛兼肺气不利,症见咳逆频频者。
②方清化汤功用清肺化痰。主治心绞痛兼肺金痰浊凝结,症见咳逆,痰吐稠粘者。
①潜益汤功用滋阴潜阳,主治心绞痛兼有肾水不足,症见口干咽燥,头晕耳吗者
②方固肾煎功用封固肾关,主治心绞痛兼肾脏封藏不固,症见腰酸脚肿,小便日少夜多者。
按语& 曹氏认为,心绞痛以心痛为主症,审其病机,每由气火逼迫,痰热胶结,瘀凝阻遏,扰乱心宫,猝发绞痛,是以治疗心绞痛,当以疏导心经厥逆之气为首要之务,根据气郁、痰阻、血瘀之不同,辨证运用致中场、宣和汤、清官汤三方。曹氏认为治心绞痛,疏导心经厥逆之气固属首要,但解除他经诱发之因素亦不可缺,当根据发病诱因、兼症之不同,辨证运用辅佐用方,上述诸法,参合应用,务在求“通”,气血畅通,心得濡养,绞痛则无由得发。
39.葛根冠心片& 赵琨
葛根30克& 丹参30克& 当归30克& 赤芍10克
川芎10克& 红花15克& 桃仁15克& 苏合香0.5克
檀香10克& 沉香10克& 冰片1克
功用& 活血化瘀,芳香通窍,理气止痛。
主治& 适用于各种心脏病,心绞痛,闭塞性心脑血管疾患,偏头痛等。
40.复方三七片& 赵琨
三七20克& 沉香15克& 广郁金15克& 元胡15克
血竭15克& 琥珀15克& 冰片0.5克
制用法& 共为细末压片,每片0.5克,每服4—6片,日3次。
功用&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芳香开窍。
主治& 各种心脏病所致心绞浦,闭塞性脑血管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以及各种痰症。
36.益气化瘀通痹汤& 武明钦
当归15克& &&川芎12克& &&赤芍12克& &桂枝10克
降香10克& &&丹参25克& &&党参15克& &炮附子10克
五味子10克& 生苡仁10克& 生黄芪30克 麦冬15克
三七粉2克(开水冲服)。
用法& 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50分钟,二煎沸后煎3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350—500毫升为宜,
每日服1剂,每剂分两次服完,睡前温服一半,余者第二日早饭后两小时温服,连服两剂停药l天,服药过程中停服任何中西药物。
功用& 益气养血,通阳化瘀。
主治& 适用于心脑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血管硬化、高血脂症等。症见心前区疼,头痛,口干,心烦易怒,脉弦劲,舌质红,苔薄白偏干,证同心肝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者。
气虚则心悸气短,脾为气之源,心为脾之母,气虚者,每心脾气虚也。气虚多血瘀,瘀则化热,瘀热耗伤心肝气阴,故用生脉散、黄芪以恢复心脾之气机。该方在补气扶正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活血化瘀、桂附之温阳、归芍芎养血活血,共达气阴得复、血瘀得活之目的。
该病为虚中实证,虚为气虚,实为心肝血瘀。虚多湿邪阻遏,如舌苔润白腻者,可用高丽参加白蔻温化湿邪;
血瘀必生热,如舌质嫩暗红者,可佐入半边莲,赤芍改为生白芍以敛肝阴;
兼有肝气不疏者,佐入炒香附、炒枳壳;
郁热之邪凌心犯脑形成失眠者,佐入少量的黄连、肉挂,因方中已有桂枝,仅加入少量的黄连以清心脾之郁热。
37.加减补心气汤& 王国三
党参30克& 麦门冬10克& 五味子6克&& 当归15克
白芍10克& 龙眼肉10克& 炒枣仁24克& 柏子仁10克
郁金10克& 鸡内金10克
用法& 每日l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以20剂为1疗程。
功用& 益气养心,宁心安神。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功能,控制心律失常。
主治& 冠心病、心肌炎。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肢倦,纳呆、夜寐多梦易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结代。
心前区闷痛甚者加丹参,延胡索、川楝子;
乏力甚、脉结代者加黄芪、桂枝、仙鹤草;
气短、脉沉迟者加红参、熟附子、鹿茸;
心悸、脉数者加生龙骨、生壮蛎。
疗效& 使用本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期40例,其中心肌缺血者19例,心律失常21例。经治疗后,
痊愈(主症皆愈,心电图恢复正常,1年以上无复发者)31例;
显效(主症皆愈,心电图恢复正常,因劳累或感冒复发,服药治疗可缓解者)3例;
有效(服药期间主症及心电图均有改善,停药后易复发者)4例;
无效(经服药在2个疗程以上.主症及心电图无改善者)2例,
总有效率为95%。
心肌缺血者全部治愈。
心律失常者,治愈12例,占57%;显效3例,占14%,有效4例,占19%;无效2例,为室性早搏患者。
治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0%。患者平均服药60剂。
38.冠心I号& 王季儒
党参600克& &&生地450克& &&麦冬450克&& 炙甘草150克
五味子150克& 丹参600克& &&茯神300克 &&远志90克
石菖蒲90克& &郁金150克& &&瓜萎300克 &&薤白150克
阿胶300克& &&火麻仁300克& 桂枝90克 &&&杭白芍300克
乳香150克& &&没药l50克& &&木香100克& &赤芍150克
石斛300克& &&焦粬300克& &&佛手150克 &&威灵仙150克
何首乌150克& 五灵脂150克& 元胡160克&& 川楝子60克
蒲黄150克& &&九香虫300克& 白檀香90克& 地锦草150克
当归300克&&& 川芎90克& &&&生山楂150克
制用法& 共研细水丸如梧子大,每300克用滑石粉30克、血竭4.5克为衣,每服5—6克。
功用& 补气养血,活血止痛,软化血管。
主治& 心跳气短,胸闷胸痛,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供血不全等。
39.冠心2号& 王季儒
沉香30克& &降香30克& &&&&檀香30克& 丁香30克
荜茇30克& &元胡30克& &&&&乳香30克& 丹参30克
川郁金30克 瓜萎仁30克 &&&三七30克& 琥珀30克
朱砂30克 &&人工牛黄15克& 冰片6克&& 安息香30克
苏合香油30克
制用法& 共研细为蜜丸,每丸3克重,每服一粒.
功用& 理气活血,通窍止痛。
主治& 心绞痛,心肌梗塞,憋气,胸闷等。
40.益寿膏·史方奇
党参30克& &丹参120克& &当归60克& &&赤芍60克
白芍60克 &&枸杞子60克& 制首乌60克& 制黄精60克
巴戟天60克 杜仲60克 &&&山药60克 &&&砂仁30克
黄连30克& &广木香30克& 川续断30克& 黑芝麻30克
黄芪60克&& 核桃60克&&& 鱼秋串60克& 白茅根60克
枣仁60克& &山茱萸60克
龟板胶(后下)30克 &鹿角胶(后下)30克&& 三七粉(后下)30克
制用法& 除三七粉、龟板胶、鹿角胶外,余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40分钟,煎2次,去渣合液,再煎浓缩,加蜂蜜2000克收膏,趁热时加三七粉、龟板胶、鹿角胶拌匀即成。每服1汤勺,每日早、中、晚服3次。
主治& 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神经衰弱,属老年脾肾两亏,气血双虚,见头晕眼花,耳鸣心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结者。
老年病的基本病理,一是脏腑精气衰弱,以脾肾虚损为重点;二是由于气血运行的障碍和脏腑功能减退,而造成的痰湿浊邪和瘀血阻滞。因此老年病的临床表现以乏力,心悸,眩晕,失眠,食欲不振,食入不化,腰滕酸软,行走不稳,记忆力减退等精气衰败症状和痰多、偏瘫、胸痛等痰血瘀滞症状为主。
本方以党参、黄芪、山药益气健脾,培补后天;
山茱萸、枸杞子、何首乌、黑芝麻、川续断、黄精、白芍、鹿角胶、龟板胶等养肝肾之阴;
杜仲、巴戟天、核桃仁补肝肾之阳;
当归、三七粉、赤芍、丹参活血化瘀;
砂仁、广木香理气开胃;
黄连、白茅根清热泻火;
枣仁安神。
全方肝、脾、肾之阴阳气血均能补之,热、痰、瘀均能逐之。阴平阳秘,气血和畅,则诸疾不生,耳聪目明。据现代药理分析,方中药物大多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增强免疫力作用,预防疾病,从而起到延缓衰老之作用。
42.发郁通络汤& 田成庆
羌活3—6克& &&葛根15—30克& &川芎15—30克
地龙10—15克& 白附子6—12克
功用& 发郁化痰,通络祛瘀,熄风解痉。
主治& 心脑血管系统中因瘀、痰、风所致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管痉挛、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溢血等屑中医之眩晕、心痛、中风各病,均可治疗。
中风之源不外“痰、瘀、风”三者冲聚郁结阻塞经络脉道、郁生诸病《内经》言:“火郁者发之,木郁者达之”。心属火,主血脉,心脑一体,血郁发之;肝属木,风象肝,风郁达之。古有“发郁汤”、“达郁汤”.方中有羌活、葛根、川芎诸药,故以二方化裁变通。
葛根通经络化瘀滞,疏阳明理筋脉为君;
川芎化瘀血、透巅脑、通经隧为臣;
地龙柔血脉、达气机、熄风热;
白附子入经络、化痰结、解痉挛、熄风掣为佐;
羌活达太阳、透营卫、行气血、清结滞,通畅周身,发挥发郁通络以致熄风之最高效为使。
眩晕,风阳上亢,高血压者加牛滕、车前子、肉桂引火归元,导龙入海;
兼热者加夏枯草、菊花、元参;
痰湿盛加南星、半夏;
风盛者加代赭石、磁石、龟板;
阴虚加元参、草决明;
阳虚加淫羊藿、仙茅;
有瘀者加桃红、归芍、土元、水蛭诸物;
风厥期昏迷,高热者加安宫牛黄丸,寒者加苏合香丸;
风瘫期加白薇、泽兰、甲珠、全虫、蜈蚣。
本方有四味药常常加入,作用各异:
菊花,清头目散风热,柔血脉益肝肾,解毒气降血压;
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治冠心病、气管炎;
郁金,入心化瘀,舒肝利胆,开郁行气,宽胸止痛,降低血脂、胆固醇;
山楂,消肉积柔血脉,溶血脂降血压,进食减肥。
43.复方生脉散& 罗致强
党参30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10克
桂枝9克 &&炙甘草12克& &黄芪15克
丹参15克& 田七粉(冲)2克川芎6克
功用& 益气化瘀。
主治& 冠心病后期或心肌梗塞或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症见心胸刺痛,痛则汗出面白,气短乏力,舌淡紫,脉细涩乏力或结代。
方中生脉散加黄芪、桂枝、炙草能益气强心通阳;
丹参、川芎、田七粉能活血行气止痛。
气为血行之动力。补气药能加强祛瘀的效果。通过大补元气(或心气)以恢复血流动力,恢复血管壁的弹性,以推动血液的环流而治本;另—方面活血化瘀,疏通脉道,改善血液的粘滞性而治标。气复瘀化、血气循经,以改善心肌的供血。
44.温阳通痹汤& 刘春堂等
熟附块& 川桂枝& 黄芪 &&荆三棱& 炒白芍
蓬莪术& 血竭& &&白芥子大熟地
功用& 温阳益气,破瘀化痰.通痹开结。
主治&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陈旧者,及伴有心律失常者。
气虚重者加党参、炙甘草;
气滞明显加香附、陈皮;
阴阳俱虚加生地、玄参、麦冬。
疗效& 50例患者经加减治疗5—8周后,约90%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心动能测定25例患者治疗后IRTI平均缩短7.32毫米;IvI平均减小0.038。
45.心舒平& 刘唐尧
红参10克& &桂枝20克 丹参30克 寸冬20克
五味子10克 黄芪40克 郁金20克 川芎15克
三七面6克& 炙草15克
用法& 水煎服,1日1剂。
功用& 益气活血,养阴复脉。
主治& 冠心痛,心律不齐。
有胸闷痛者加瓜萎、薤白,绎香;
少寐或心率快者加龙骨、牡蛎、炙枣仁。
46.加味炙甘草汤&& 来春茂
炙甘草15克& 桂枝9克& &&&生地15克& &&党参30克
阿胶9克& &&&麦门冬15克& 火麻仁12克& 大枣15克
生姜9克& &&&生龙牡各30克& (先煎,煎透澄出较清的药水,再煎其余药,这样避免混浊)
功用& 滋阴、补血、复脉潜阳。
主治&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症见心悸动、脉结代。
加减& 心率快加枣仁30克,朱砂3克(研细分次吞服)
47.高粘血症方& 田芬兰
沙参20克& &&石斛15克& 芦梗30克& 桑叶12克
草决明20克& 茵陈15克& 竹茹12克& 云苓20克
山楂25克 &&&丹参15克& 郁金12克
制用法& 温水浸泡20分钟,文火煎30分钟,晚睡煎服.
功用:&& 益气养阴,活血祛瘀。
主治:&& 冠心病高粘血症。
48.来氏降脂方&& 来春茂
生山楂15克& 菊花9克& &&&草决明15克& 黄精30克
郁金9克 &&&&桑寄生12克& 何首乌l2克& 紫丹参9克
泽泻15克& &&川芎9克& &&&益母草12克
用法& 上方煎服,每日1剂,7天为一疗程,服完一疗程后,可相隔3天,再服第二个疗程,如此可服至6个疗程再作血检。亦可碾成细末,制蜜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1丸,长期服用。
功用& 降脂,并有补肾阴、益精血、化浊滞、柔养润燥、活血消积的功用。
主治& 冠心病高血脂(血胆固醇、β-脂蛋白、甘油三脂)。
49.建中行健汤& 曹永康
清炙芪12克& 挂枝5克& 炒白芍10克& 制川朴5克
制苍术10克& 川芎6克& 制香附10克& 片姜黄6克
鸡内金10克& 砂仁2克& 陈皮5克& &&&山楂10克
功用& 益气健中,理气疏滞。
主治& 冠心病患者,脘腹痞胀。
按语& 部分冠心病患者,每兼有脘胀痞胀,饮食后易淬然心痛,其人多形体肥胖。舌苔粘腻,此乃心阳内衰.火不生土,痰浊内盛之征,当心胃同治,益气健中,理气疏滞,法取温疏。
50.冠心通幽汤& 曹永康
苦参10克& &&当归10克& &&土贝母10克& 苁蓉l0克
生首乌12克& 全瓜萎12克& 火麻仁10克 &桃仁10克
血余10克& &&生白术10克& 枳壳10克 &&&川楝子10克
功用& 温润养液,利窍散结,行气通腑。
主治& 冠心病便秘。
加减& 命火衰微之便秘,随药吞服半硫丸3克。
按语& 本方借用《金匮》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而成。
51.解郁舒心汤& 曹永康
太子参10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6克 桔梗5克
枳壳5克& &&&川芎5克 &&&香附10克& 丹参10克
婆罗子6克& &佛手片3克& 玫瑰花3克
功用& 清养心肺,理气和血。
主治& 冠心病胸闷。
若见苔腻脉滑者,则合瓜蒌薤白汤通阳化痰;
苔黄腻者,则合温胆汤泄热涤痰。
按语& 本方依据“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的原理,采取“轻可去实”之法,在清养心肺的基础上,加入和血理气之品,使心气舒展,气畅血行,则胸闷可除。
52.益气和血汤& 潘澄濂
党参12克& 淮山药12克& 焦白术12克& 当归9克
茯苓9克 &&酸枣仁9克& &陈皮9克 &&&&川芎6克
丹参15克& 广木香4.5克& 肉桂l克
功用& 益气和血,养心健脾。
主治& 隐性冠心病,属气虚证:症见短气,乏力,胸闷,胃纳不香,大便常溏,心慌心悸,舌质淡而带紫,苔薄,脉象濡细或弦缓,偶或结代。血压一般正常,心电图提示供血不足或二级梯运动试验阳性.
若脉象急促,心动悸者,加龙骨、牡蛎;
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去当归,加生地、牛膝、仙灵脾、泽泻,或金匮肾气丸。
53.养阴宁心汤乏 潘澄濂
孩儿参15克& 生地黄15克& 菊花l5克& 制首乌12克
杞子12克 &&&柏子仁12克& 麦芽12克& 川石斛9克
香附9克 &&&&麦冬6克 &&&&川芎6克&& 丹参18克
功用& 养阴宁心,活血调气。
主治& 隐性冠心病,属阴虚证:症见头晕,目眩,心胸烦热,失眠怔忡,口苦咽干,舌质红或带紫。苔薄,脉象弦数,或结代。可有血脂偏高,心电图异常。
若见失眠或梦寐不安者,加酸枣仁、琥珀;
伴有高血压,手指酸痛或麻木者,加豨签草、桑寄生;
脉促而见歇止者,加龙齿、远志;
脉缓而兼结代者,加菖蒲、远志。
54.益气活血汤& 曹健生
黄芪30克& &&&党参20克& 黄精20克& 当归15克
赤芍15克& &&&红花10克& 丹参20克& 水蛭6克
三七参粉3克& 檀香20克
功用& 益气活血。
主治& 胸痹。
胸痹病是一个较长时间气虚血瘀的病理过程,诸多病例可以较长期的处于稳定状态之中。唯有严重气血失调才演变出阵发性的胸痛。本病既为血瘀之病机,活血化瘀之药当属必用,但补气法终不可废,故宜通补兼顾,寓补气于化瘀之中。
方中黄芪、黄精、党参意在补益心气,勃发心气运血之力,以解血滞经脉留而不行之阻。再伍用活血化瘀之品,使心气布瘀滞活。经脉通而血运复,此无一不是“补“'通”之效。然以通为补其来也渐,其力也薄.对于胸痹这样的急病重病,恐难奏其效。参芪类补气之品不足以当此重任。益气活血之法,增活血化瘀以通为补之不足,其妙处而在于此。
其中水蛭行血化瘀之力较强且有小毒,许多人望而生畏。其实用之得当,尚属安全。水蛭行血破瘀之力专. 三七参在脉内则行血,在脉外则止血,行止兼顾.二者为伍,可免除出血之虞。
寒凝心脉,症见天冷时心痛易发作或加剧,形寒肢,手足不温,冷汗出,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脉紧,舌质谈苔白者,加桂枝10克,细辛3克,以宣痹通阳。
痰浊闭阻,症见阴雨天易作,胸闷重而痛不甚,咳吐痰涎,纳呆恶心,倦怠乏力,脉滑,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者,加瓜蒌15克,薤白10克,以温化痰浊。
肾阳虚弱者,兼见头晕目眩,面色恍白.精神不振,腰膝酸软,胸痛彻背,连至腰腹,脉沉细,舌质淡紫苔薄白,加仙灵脾15克,莬丝子20克,以补肾益精。
津液被耗者,兼见汗出不止,口渴咽干,烦躁气粗,小便黄赤,大便硬结,脉细数,舌质红,苔黄燥,可加寸冬20克、五味子10克,以生津敛阴。
55.冠心安方& 张金衡
鸡血藤50克& 乌梅50克& 滑石50克&&& 当归50克
川芎25克& &&苏木50克& 代赭石40克
制用法& 代赭石、滑石水飞后,共为细末,再合上其余药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早、晚饭后1时,温水送下1丸。
功用& 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养心。
主治& 胸痹。
芎归饮活血化瘀;
代赭石重镇安神;
滑石利尿,以防水气凌心;
乌梅酸收软坚;
鸡血藤、苏木行气活血。
共奏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养心之功。
按语& 语方书论治胸痹,皆以饮邪为患;论其治法,则以宣痹通阳为主。而今之诸家又皆以活血化瘀为主,尽用活血化瘀之品亦收其效。作者认为胸痹一证。为痰湿之邪与气滞血瘀并存。故在行气活血化瘀之中,
兼祛痰湿水饮之邪,收效甚佳。
56.益气通脉汤& 李辅仁
丹参15—30克& &党参15—30克 &&麦冬15克
郁金10克 &&&&&&川芎10一15克& 赤芍15克
五味子6—10克& 檀香(后下)5克 &&陈佛手10克
广木香5克& &&&&葛根15克
功用& 益气强心,活血通脉。
主治& 胸痹证,即现代医学之冠心病,症见胸憋、胸闷,气短,心慌,过累则尤甚,甚则胸痛彻背,舌淡或暗.舌体偏大,苔白或黄,脉象欠有力或结代。
李老认为,冠心病之根本病机是心气衰微,导致血行不畅,使各脏腑血脉痹阻。因而在辨证施药时.李老特别强调抓住“心气衰微,气血失和,血脉瘀阻”这一关健。
故方中用生脉散(重用党参)、葛根,补气升阳(心阳)强心;
用丹参、赤芍、川芎以活血通脉,
用郁金、佛手、广木香,以理气和血,使补而不滞,气机调畅,血脉得通。
气虚甚者,加黄芪15—30克、炙甘草10克;
血虚甚者,加鸡血藤30克、阿胶(烊化)、熟地黄20克;
胸痛发作较频者,加三七粉(分冲)3克、草红花、元胡各10克;
心慌眠差甚者,加柏子仁10克、龙眼肉10克,或加炒远志10克、炒枣仁15克;
大便偏干者,加全瓜蒌15—30克,肉苁蓉30克;
胸闷甚,苔白腻较厚者,加薤白10克、半夏10克;
心阳不振,水气凌心者,加桂枝5克、茯苓15克。
按语& 本方及其加减变通方,实际上是生脉散、炙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经方加减化裁而成。具有益气活血通脉之功效,可以改善心脏供血,从中医、现代医学两个角度,均后治本之法。临证只要辨证正确,加减合理,屡用屡效。对于顽固性心律失常、久服本方,也有奇效。李老曾经治疗多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较频,服多种西药效不显,经服本方加减方三付左右,心绞痛明显缓解。李老认为本方具有治疗和预防双重作用,对老年人常服,(可以做成丸或膏剂)必有裨益。
57.胸痹汤& 王炳勋
党参10克& &&桂枝10克 &&&薤白10克& 全瓜萎15克
五灵脂l2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乳香10克
清半夏10克& 炒枳实10克 &陈皮10克
功用& 通阳宣痹,祛瘀化痰。
主治& 胸痹。
党参、桂枝温通阳气;
薤白、全瓜萎、五灵脂、桃仁、红花、乳香祛心脉之血瘀;
清半夏、炒枳实、陈皮温寒湿化痰浊.
全方共奏通阳宣痹,祛瘀化痰之效。
58.活血化瘀通心汤& 沈全鱼等
丹参30克& 降香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主地10克& 赤芍10克& 桃仁10克& 鸡血藤30克
郁金10克& 红花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 活血化瘀,宣通心阳。
主治& 胸痹心痛,脉结代,舌质紫暗。
本证为瘀血阻滞心脉所致。
方中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鸡血藤活血通络;
郁金、降香理气解郁。
若胸痹心痛甚者,加元胡10克、参三七5克、瓜萎30克,以活血止痛;
若气喘痰多者,加旋覆花12克、清半夏、茯苓各l0克,理气化痰;
若体虚气短者。加黄芪30克、太子参、黄精各15克,以益气养阴。
按语& 禁食辛辣及饮酒,避免生气及恼怒。
59.益气通脉汤& 万庆林
当归12克& &黄芪15克 &&太子参15克& 丹参12克
赤芍10克& &白大香5克& 砂仁5克 &&&&陈皮10克
炙甘草5克& 寸冬12克 &&沉香5克
制用法& 将方药用凉水浸泡1个小时后,文火煎育30—40分钟,取汁200毫升,再兑适量水煎煮10-15分钟,取汁150毫升,头2煎分2次空腹服。
功用& 益气通脉。
主治& 胸痹,心痛,短气心悸(冠心病)。
60.冠心方& 马雨人
茯苓10克& 杏仁10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枳实10克& 香附10克& 生姜10克& 栝萎皮10克
薤白30克& 桂枝10克& 黄芪10克& 仙灵脾10克
仙茅10克& 巴戟10克
用法& 水煎服,头2煎各200ml,早晚分服
功用& 化痰顺气,温阳止痛,益肾除寒。
主治& 胸痹心痛短气(冠心病)。
茯苓、杏仁、半夏化痰饮冶短气;
陈皮、枳实、香附、生姜展胸阳宽胸气;
栝萎皮、薤白、桂枝、黄芪益气通阳止痛;
仙灵脾、仙茅、巴戟益肾除寒。
按语& 本病多为胸中宗气不足或欠于舒展,多为痰饮阻滞形成。以气短为饮邪阻滞;气塞滞为气不通畅;疼痛多是气滞血瘀。总以肾经寒气上逆,上焦心肺阳气不足为根本。形如无病常人,只自觉气短,咽如有痰,或胸痛引背,或心悸。皆为上焦阳虚,下焦寒气上逆所致。
61.冠心汤& 贺清义
丹参30克& &&葛根30克 党参15克& 川芎15克
瓜蒌10克& &&薤白10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6克
白芥子10克& 桂枝6克
功用& 益气通阳,化瘀祛痰。
主治& 真心痛,胸痹(冠心病)。
62.加味括萎薤白半夏汤
括萎30克 薤白20克 远志10克柏子仁10克& 桂枝6克
功用& 通阳宣痹。
主治& 胸痹心痛(冠心病)。
63.谢氏胸痹验方&& 谢海洲
瓜萎& 薤白& 枳壳& 桔梗& 红花& 茜草 牛膝
功用& 通阳散结,活瘀开痹。
主治& 胸痹,心痛。
薤白以辛温散通为主,辛温走胸,可从左右方向宣通胸中之阳气;
瓜萎甘寒,以清降为要。宽胸散结,润燥滑肠,清肺化痰。二药相伍,一从横向通阳行气,一从纵向降气化痰,一温一清,一通一降,纵横结合,益增宣痹祛痰之功。
枳壳辛苦微温,辛敬善走气分,性浮主上,善理胸中之气以宽胸消胀。
桔梗辛苦平,辛开苦泄,宣通肺气,祛痰利咽,升提利水,其舟辑升提之力为最,桔梗枳壳相伍尤增通畅气机之能。
牛膝苦酸性平。苦平降泄,性善下行,可引血下行活瘀止痛。
红花辛温。辛散温通。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力。
茜草苦寒入心,行血祛瘀。
综观此方,有入肺之瓜篓、薤白、桔梗;善走气分之枳壳;有入心之红花、茜草;善于引药下行之牛膝。全方从气血理论出发,立意新颖,痰、瘀、虚、实,气分(肺)、血分(心),上(枳壳、桔梗)、下(瓜萎、牛膝)、纵横(瓜萎、薤白),考虑十分周到,是一个四通八达的方剂。
64,冠心乐 倪寄兰
香附9克& &&郁金9克 &&&&丹参30克& 赤芍9克
生蒲黄9克& 五灵脂6克& &瓜萎30克& 薤白9克
杏仁9克& &&生山楂30克& 苏梗9克
制用法& 将上药煎制,去渣浓缩(浓度为15%)每服20ml,1日3次。
功用& 活血化瘀,宣痹止痛。
主治& 心痹(冠心病),胸闷发憋,心痛彻背。
65.心搏灵& 倪寄兰
黄芪45克& &&党参30克 &&&&&丹参30克 &&&红花9克
五味子15克& 炒葶苈子15克& 制附子12克& 五加皮9克
制用法& 将上药煎制,去渣浓缩(浓度为15%),每服20m1,1日3次。
功用& 益气温肾,养血强身。
主治& 心痹(冠心病),心悸(心动过缓),症见怔忡心悸、气短无力、腰痛腿软。
66.生脉Ⅱ号& 倪寄兰
生晒参9克& 麦冬30克五味子9克&& 苏合香0.3克
冰片3克 &&&皂角9克& 朱砂1.5克& 川连1克
制用法& 制成片剂,每片0.5克,每服3片,1日3次。
功用& 补益气阴,开窍活血,镇静宁心。
主治& 心痹(冠心病),症见心胸憋痛,心悸不宁、气短无力、口渴多汗。
67.生脉Ⅲ号& 倪寄兰
人参10克 &&麦冬30克& 五味子9克& 苏合香0.3克
沉香面3克& 血竭1克
制用法& 制成片剂,每片0.5克,每服3片,1日3次。
功用 补心气,益心阴,芳香开窍,活血止痛。
主治& 心痹(冠心病),症见心胸疼痛、胸闷发憋、气短无力。
68.活血化瘀汤& 黄奕卿
丹参15克& 赤芍10克& 桂枝10克& 红花10克
桃仁10克& 归尾10克& 党参15克& 制附子6克
功用& 活血化瘀,通痹复脉。
主治& 心痹,脉痹,无脉病。
69.水气胸方& 吴涵冰
香附15克& &&旋覆花15克& 苏梗15克& 姜半夏10克
茯苓20克& &&苡仁20克 &&&厚朴10克& 葶苈子l5克
全栝篓40克& 枳实10克& &&白芥子10克
功用:理气宽胸,祛湿化滞。
主治:水气胸(胸痹)。
70.胸痹调补心脾方&& 程协南
黄芪& 党参 &&&炒白术& 灸甘草& 木香 &当归身
茯神& 龙眼肉& 炙远志& 酸枣仁& 丹参
功用& 益气活血,调补心脾。
主治& 阳痹心痛。证属心脾亏损,气血两虚,症见胸闷、心慌、心悸,伴头昏、神疲乏力、气短、脘闷、纳差、大便溏、失眠多梦、健忘,脉细无力,或濡缓,舌淡苔白。
方用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
枣仁、远志、茯神、龙眼肉、当归身养心血安神;
广木香调畅气机,如兼有血瘀者,佐以活血化瘀之品。
按语& 年迈之人,气血本虚,加之劳思过度,日久损及心脾,致化源不足,心血失养,导致心脾两虚发为本病。
71.治胸痹方& 兰友泉
苏木& 太子参& 丝瓜络& 元参& 制没药
功用& 益气活血,通经止痛。
主治& 胸疼、胸憋气短、胁肋疼痛等症。
苏木、没药可通经活血,
丝瓜络通脏腑脉络,尤通胸络。
《别录》载玄参“主血瘕下露血,除胸中气”,而且于方中入玄参一药又可制约苏木、丝瓜络等药之燥性,使之既活血而又性柔不伤正。
太子参有益气之功,与上药相配伍,能益气活血,疏通络脉。
72.蜜制开胸利膈丸& 魏俊良
地鳖15克& 大黄15克& &&桃仁15克& &&当归18克
白芍18克& 桔梗20克 &&&鳖甲30克& &&枳实15克
杏仁15克& 枇杷叶20克& 郁金15克& &&香附20克
泽兰20克& 元胡15克& &&柿果干30克& 生地60克
制用法& 上药研为细末,另把柿果干,生地煮烂合诸药末炼窿为丸。每服10克,早晚各一次,开水送下。
主治& 劳力过度,或忧思过甚,气机郁滞.气滞血瘀所致之胸膈不舒,甚至刺痛等。
73.宽胸利膈钦& 余淦杰
全瓜蒌20克& &&薤白15克& &紫丹参20克& 枳壳12克
田三七(打)4克& 熟附块6克& 云茯苓15克& 炒白术8克
肉桂5克& &&&&&檀香12克& &法半夏8克
功用 温中通阳,开胸利膈。
主治 胸痹(冠心病)心气不足导致胸脘窒闷,干呕不好。
74.益气活血汤& 刘博仁
党参20克& &&&&白术15克& 茯苓20克& 炙甘草5克
三七(先煎)6克& 丹参15克& 麦冬15克& 枣仁15克
佛手15克& &&&&薤白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 益气宁心,活血止痛。
主治& 心气虚,心血瘀阻.心胸憋闷或疼痛,心悸。面白或晦暗,舌谈有瘀点或瘀斑,苔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慌没力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