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做全职妈妈做什么工作好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适合应届毕业生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当前位置:&&&&&社工助理
该机构其他岗位
NGO招聘微信扫一扫更多精彩
招聘信息发布
任何NGO组织、NGO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可以在简报高效发布招聘信息,网罗天下人才
您的简历已成功提交!
亲爱的用户:
现在您可以申请机构认证啦!认证后,会有认证标志,标识机构的官方身份。赶快去认证吧!
NGO招聘微信扫一扫更多精彩
*您的问题:
*您的手机:
*您的姓名:72被浏览7851分享邀请回答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p&怎样做高质量的财务分析?&/p&&p&&br&&/p&&p&学过财务的都知道,财务分析有许多套路和指标。我大学时学的高级财务会计是花样繁多,错综复杂。我曾尝试把这些高大上的指标放到我写的财务分析PPT里,但是当我在经营质量分析会上气吞山河的讲起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杜邦分析法、EVA指标的时候,会发现领导班子和各部门负责人睡眼朦胧,能勉强抬起头的,也是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我。&/p&&p&&br&&/p&&p&后来,学乖了的我就换了一种方式,不再提这些非财务人员理解不了的指标,而是用经营层最关心的数据进行对比--销量、利润,并且用简洁明快的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展示,用数据得出铁一般的结论,再讲起来的时候,你能看到公司高管们眼睛放光的神情,以及动不动被打断咨询详细情况。&/p&&p&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份高质量(逼格高)的财务分析呢?&/p&&p&&b&首先,要明确财务分析的受众群体。&/b&&/p&&p&一般情况下,财务分析都是给公司决策层看的,有时候会面向公司中层。极少面向财务人员,因为这样的分析是没意义的。所以财务分析的内容就不能用过多的财务术语,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决策层关注的指标进行多维度分析。&/p&&p&&b&其次,要了解财务分析的侧重点。&/b&&/p&&p&在做财务分析之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本次分析的侧重点。也就是决策层的关注点,比如最近利润下滑严重,那么你的分析重点就应该放在查找利润下滑的原因上。又比如最近利润不错,但费用上涨幅度过高,那你的分析就应该以费用管理为主。反之,如果你的分析和决策层的关注点不一致,那么你做的这个分析十有八九会在演示前推倒重来。&/p&&p&大部分情况下,财务分析是综合性分析,也有个别情况会有专题分析。这对财务分析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综合性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有侧重点,必须避免流水账式的按项目平均化的分析;在做专题分析的时候,也要做适度的发散联想,在专题之外的部分查找原因。&/p&&p&&b&第三,要结合本公司的特点进行分析&/b&&/p&&p&选一个简洁明快的PPT模板,如果你的公司有标准PPT模板,不要尝试标新立异,尽量不用或少用动画特效,不要用色彩绚丽的PPT风格,因为对于决策层来说,分析的重点在文字而非特效。&/p&&p&1、分析的结构&/p&&p&PPT的结构一定要简单,不要尝试在一次财务分析里塞入太多内容,听的人没有耐心,过多的要点,反而容易失去重点。&/p&&p&&br&&/p&&img src=&/v2-78f25a58b1aed61a8eafdf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78f25a58b1aed61a8eafdf_r.png&&&p&&br&&/p&&p&&br&&/p&&p&2、指标的选取&/p&&p&不同企业的重点指标差异很大的,在此很难提出一个普适天下的指标体系。但是一般情况下,营收、利润、销量、费用等核心指标是必须要分析的。&/p&&p&如果是集团性企业,可以总分法进行分析,即先分析集团合并后的数据,然后再列举出分子公司之间的指标对比。&/p&&p&比如下图,将集团公司最核心的产品销量指标做一个历年的对比展示,可以迅速说明当前经营出现的问题。&/p&&p&&br&&/p&&img src=&/v2-dec6e6e778b5141efcef11e94afa8060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dec6e6e778b5141efcef11e94afa8060_r.png&&&p&&br&&/p&&p&在对比时,柱状图+折线图的结合是最简单最有视觉冲击效果的,此处没必要选取过于花哨的图形。以下图为例,各区域的指标情况一目了然。&/p&&p&&br&&/p&&p&&br&&/p&&img src=&/v2-83fa0fc6e214b4962a2b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83fa0fc6e214b4962a2b_r.png&&&p&&br&&/p&&p&&br&&/p&&p&也可以用饼状图来突出部分分支机构的超强运营能力。&/p&&p&&br&&/p&&p&&br&&/p&&img src=&/v2-2bbaed711aaf9e072b53c_b.png& data-rawwidth=&436& data-rawheight=&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 data-original=&/v2-2bbaed711aaf9e072b53c_r.png&&&p&&br&&/p&&p&还可以按照时间点进行对比&/p&&p&&br&&/p&&img src=&/v2-f93c8d8dcd834ca007a8_b.png& data-rawwidth=&462& data-rawheight=&2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v2-f93c8d8dcd834ca007a8_r.png&&&p&&br&&/p&&p&&br&&/p&&p&对于拥有多家经营模式类似的分子公司、门店的企业,则可以用雷达图进行重点分析。选取核心指标进行排名,生成雷达图,可以找到单个分支机构的短板及优势,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提升。&/p&&p&&br&&/p&&img src=&/v2-bc_b.png& data-rawwidth=&398& data-rawheight=&3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8&&&p&&br&&/p&&p&&b&第四、多于其他部门沟通,确认影响财务指标的原因&/b&&/p&&p&财务分析过程中,势必会遇到由于经济周期导致的销量下滑、由于原材料涨价引起的成本上升等原因,这类问题在得出结论之前,一定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做好沟通,一方面不要贸然下结论,自己背一个锅(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另一方面,财务报表里体现的数据有一定的滞后性,很可能是夹杂着其他原因,需要相关部门出具意见。&/p&&p&&b&第五、财务分析是生产经营分析的一部分&/b&&/p&&p&与校园里学到的知识不同,实际操作中,财务分析其实是经营分析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p&&p&净资产收益率重要吗?重要,但对决策层解决经营困境有什么帮助吗?基本没有。与其分析这类指标,不如踏踏实实的拖出一家分子公司来进行拆解,从具体的经营情况到营收利润进行剖析,然后与同行业、同类分子公司对比,就豁然开朗了。&/p&&p&只有做好这个定位,才会让财务分析人员摈弃外行人各种难以理解的指标,才能让财务分析接地气的同时保证高质量。&/p&
怎样做高质量的财务分析? 学过财务的都知道,财务分析有许多套路和指标。我大学时学的高级财务会计是花样繁多,错综复杂。我曾尝试把这些高大上的指标放到我写的财务分析PPT里,但是当我在经营质量分析会上气吞山河的讲起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杜邦分析法、…
&p&&b&关于中介机构尽职调查的11个心得体会&/b&&/p&&p&&b&1、尽职调查是一切项目承做的前提和基础&/b&&/p&&p&我们做项目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就是公开提交的正式文件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有依据,这里提到的依据其实就是我们尽职调查的一个过程和结果。如果没有尽职调查,任何项目都无法开展;没有审慎尽职的调查,那么项目就算是完成也可能是漏洞百出风险重重。&/p&&p&&b&2、尽职调查并非实习生就可胜任的鸡肋工作&/b&&/p&&p&很多人将基础的尽职调查工作看作是鸡肋的工作,不做感觉心里不踏实,做吧又觉得浪费时间且不创造效益。于是,在实践中有些情况下就算是做尽职调查也都是安排一些毫无经验的实习生或者新人来操作。当然,一些辅助性的跑腿性质的工作可以由这些人员来参与辅助,但是核心的调查工作需要由项目的实际负责人来全程参与并且把握重点和风险,要不然项目的问题无法发现,问题不能解决那么风险也就无法排除。&/p&&p&&b&3、尽职调查留痕是第一要务&/b&&/p&&p&这一条非常重要有时候又容易忽视,可以这么来说,没有留痕的尽职调查就完全等同于没有做尽职调查,不然你怎么证明你做了呢?最典型的比如访谈,你说我当面或者电话访谈了某个人,可是你如果没有录音或者没有做下记录,或者做了记录没有当事人的签字,就很难证明你做的访谈是合理的,甚至是不是做了都没法验证。&/p&&p&&b&4、尽职调查要以充分了解企业为前置要求&/b&&/p&&p&我们做尽职调查一般都会有一个非常全面的模板,有时候我们就会特别依赖这个模板,或者是因为懒惰而依赖这个模板。不论是什么领域什么模式什么类型的企业,我们给企业丢过去一大堆的模板问题就不管了,这显然是最低级最无效率的调查方式。尽职调查要做好,前提是我们先要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调查才会有针对性,自然也会更加有效率。&/p&&p&&b&5、尽职调查要做好资料交接和底稿整理&/b&&/p&&p&尽职调查工作随时处处都需要留痕,那么就需要很多资料的收集工作,为了避免一些误会和冲突,需要做好资料的交接和整理工作。要不然就可能存在,有的人说资料已经提交了,而有的人根本就没有收到资料,最后搞不清楚到底谁对谁错的问题。因此,建议对工作底稿的交接也要做好台账,以备核查。至于工作底稿整理的问题,小兵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p&&p&&b&6、尽职调查要做到去繁就简&/b&&/p&&p&尽职调查中我们需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工作底稿整理的越多就越证明我尽职调查工作就越到位,工作量也就越多自然越辛苦。这显然是不对的,很可能在很多的工作底稿中有一些是完全多余的没有必要收集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工作底稿进行甄别和归纳,要不然无用的底稿太多很大程度上还会分散重要资料的影响力,需要时不容易查找。比如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员工劳动合同等资料,只要收集一些模板或者代表性的文本就可以了。&/p&&p&&b&7、尽职调查切忌“拉抽屉”&/b&&/p&&p&对于企业来说,最反感的尽职调查的毛病或者失误就是“拉抽屉”,这是形象的说法,其实就是对于同一个问题核查一遍之后觉得遗漏了什么或者哪里不满意,然后再进行一遍核查,这不仅体现出我们中介的不专业,也同时会很大程度上损害合作关系。如何做到不拉抽屉,至少要求我们尽职调查之前要把准备工作做到位,此外还要求我们专业、用心。&/p&&p&&b&8、尽职调查魔鬼来自于细节,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b&&/p&&p&尽职调查是一个非常耗费精力和脑力的体力活,同时也是一个要求非常细致全面的工作。有时候我们不能自己安慰自己觉得已经做了足够的核查工作,就可以对某些问题不再核查或者选择性忽略,可能某些风险点就隐含在你忽略的内容中。当然,我们也强调尽职调查需要有重点,也要求在满足一定核查比例(比如50%、70%)时符合核查要求,这与我们注重细节的观点并不冲突。&/p&&p&&b&9、尽职调查做好阶段性整理工作&/b&&/p&&p&尽职调查是一个漫长持续性的工作,因此为了保证尽职调查的效果和效率,需要阶段性对尽职调查工作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整理。一方面对前面的工作查漏补缺,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后续的尽职调查工作,如果一味地不总结只核查,有时候可能都会偏离了方向影响了效果。&/p&&p&&b&10、让企业做选择题和判断题,而不是填空题和简单题&/b&&/p&&p&企业是经营的思维,而中介机构是核查的思维,实践中这两种思维有着天大的差异。在尽职调查中,如果需要企业的配合,那么企业的表现基本上就是初学者的水平。这时候,如果你让企业对尽职调查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描述,要不是思路不对就是逻辑会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中介机构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项目组对相关问题进行无限切分,将一些大的问题切分成无限个小问题,然后让企业回答对或者错,是还是不是,事实证明这可能才是最有效的尽职调查方式。&/p&&p&&b&11、注意协调沟通,避免重复劳动&/b&&/p&&p&一个项目的项目组并不是由单一的人以及单一的机构组成的,而是由不同的机构组成的,而不同的机构又有着不同的分工。那么,在尽职调查过程中需要与其他机构和人员做好分工并且随时沟通,以免同一个问题做了重复的核查,而有些问题又都没有进行核查。&/p&&p&&br&&/p&&p&关于尽职调查的一些基本思路&/p&&p&一、调查基本要求&br&&br&1、准备阶段&br&&br&通过网络查找相关新闻报道、研究报告、论文等,了解行业、企业、老板情况;列出疑问清单,以备继续调查。&br&&br&2、实施阶段&br&&br&进场后通过访谈,后续研究报告和杂志,现场调查、聊天等手段为找答案,求证疑问,发现问题,挖掘亮点并找依据,最终形成对项目行业方面的判断。&br&&br&3、落实阶段&br&&br&体现在文字和底稿中。&br&&br&4、整体要求&br&&br&各种手段贯穿整个尽调过程。争取对一两个行业的技术和发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平时要多看,多思考,建议做一个行业,提前看一本该行业的专业书籍,有利于沟通,如果该行业有执业资质考试,其最初级的教科书就很适合。&br&&br&二、调查重点及心得&br&&br&行业方面尽职调查的重点,个人认为主要为发现问题和挖掘亮点。此处所说的问题指障碍、风险、劣势,主要包括:造假、盈利模式不佳、核心技术缺乏、行业风险高、持续增长难、市场空间小等等。&br&&br&亮点不必太多,但要到位。亮点一般都是企业经营中积累出来的,一般能在公司的历史、现实、未来的发展之路中体现出来,即说明是“因为能干所以幸运”,揭示企业成功的原因,使人确信其未来良好的发展。从企业上市申报材料的角度来讲,建议每个项目都能用几句话总结出其发展路线图,放在招股书的概览里。&br&&br&(一)网络调查&br&&br&1、通过公司网页了解其最基本情况,这个一般大家都做的。值得注意的是,看公司网页主要看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报道而不用去看企业宣传的好的东西,因为这种东西就算是有机会也没有什么用。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奖惩通知、员工活动、重大事件等来判断企业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瑕疵。&br&&br&2、通过介绍老板身世的文章,了解企业的历史,看是否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老板是不是教授或者研究院员出身);同时老板的出身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风格有着重大的影响。老板的出身或者专业层次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风格,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老板以前是学者创业,那么需要关注企业的知识产权是哪里来的,是否存在权属不明或者纠纷;还要关注企业的人事关系是否存在不独立的情形。如果老板以前是销售出身,那么需要关注企业的研发人员以及研发人员是否稳定,公司的销售策略是否稳健是否存在不规范甚至违规的情形。如果老板是资本市场出身,那么还需要重点关注老板是否为了资本运作而做出风险较大的操作。&br&&br&3、公司相关的诉讼,这个有些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知晓有些则需要通过公检法系统进行查询。公司诉讼多了至少说明不厚道,甚至不诚信,举报风险增大。比如某个企业报告期内与供应商与客户均存在多起的纠纷或诉讼,那么这家企业以后审核过程中存在纠纷甚至举报的风险就会很大。&br&&br&4、公司的相关新闻,特别是丑闻。这个获得渠道除了老板坦白交代之外,就需要我们自己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以前很多人并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事实证明这些报道很可能为我们的调查提供一些重要的线索。&br&&br&5、公司所在地的论坛和行业论坛。一般情况下,拟上市公司的老板和产品都会在各地和各行业论坛中涉及,不过要注意其中一些言论或者介绍的片面性甚至误导性,要注意甄别并且要以证据作为判断的核心依据,不要轻易下判断。&br&&br&6、通过下载的文章、报告,了解和持续掌握行业和公司情况。这个途径也是很多的,比如一些行业的报告、一些网络文章、毕业论文、甚至是万方数据库中的一些公开发表的文章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行业的一个素材。&br&&br&(二)访谈调查&br&&br&1、老板。除了关注老板的专业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关注老板的人品、诚信和做企业的境界,现实中很多项目就是因为老板本身的不诚信或者隐瞒而最后不了了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老板就想跟你躲猫猫向你隐瞒什么,那么发行人有多少坑作为中介机构就只能是跳多少坑,甄别甚至反抗的机会微乎其微。所以老板的学历、性格、普通话水平等等都是次要的,关键是对要做的事情以及与中介机构的工作有明确的认识并且也能够与大家一起努力完成相关工作。&br&&br&2、中高层干部。中高层干部可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了解会更加具体也更加真实明确,那么对这些对象的访谈设定的目标也要相对明确具体,要从他们那里真正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主要体现在行业发展、市场空间、竞争优势、后续新产品开发情况、以及通过网络产生的疑问等。&br&&br&3、上游供应商。除了关注采购合同的真实性之外,还要关注公司的信用政策、是否存在供应商依赖,发行人在采购上是否具有自主权和决定权,是否为发行人关联方等。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除特别情况外,只存在不好卖的产品不存在买不到的原材料,所以在访谈供应商时一般会比较顺利,得到的回复一般也会比较正面,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从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关注交易是否真实合理,供应商是否会在发行人的压力下配合发行人做一些处理。&br&&br&4、下游客户。如果说供应商一般都会说好话的话,那么客户就不一定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客户访谈的结果更能反映发行人的市场地位和谈判能力。如果客户访谈非常不配合甚至根本就不接见,除了大国企很牛或者做了亏心事不敢见之外,那么很可能就是发行人在下游客户的地位不高。如果客户访谈很配合对于发行人的评价非常正面,那么且不说客户是否会依赖发行人至少可以说明双方的合作是互赢的是相互依存的,不存在谁依赖谁谁求着谁的问题。此外,通过客户也更能判断发行人的定价能力、市场地位、产品质量、是否存在关联方、是否存在纠纷等;对于大额合同,还需要关注合同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是否存在业绩造假的可能。&br&&br&5、同行竞争对手。这样的对象不举报你给你背后打黑*就不错了,还要去理性地进行访谈和判断几乎是不可能的。直接的不行,倒是可以来些间接的,比如关注竞争对手的宣传资料、一些访谈或者公开资料、招投标文件或者项目建议书等,从侧面判断同行业对发行人的一些评价。&br&&br&6、行业专家。如果有条件,找一些行业的专家教授了解一下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发行人的行业地位等,这其中更要关注行业协会的一些领导或者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产业链、盈利模式、核心技术、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发行人安排的专家访谈,其独立性和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了,有些资料可以采纳,但是需要自己的独立判断。&br&&br&7、其他的一些渠道。比如自己公司的研究员,其他做过类似项目的朋友等。&br&&br&特别说明的是,访谈应该是尽职调查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也是最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一种方式,方法的不同最后的访谈效果可能会差个十万八千里。个人认为,切忌访谈中对着问题一个一个问一句话一句话记录的访谈,那样会导致访谈对象非常紧张也放不开,信息量会非常的少。访谈应该类似于聊天,只是比聊天目的性和逻辑性要强,访谈人要在访谈之前充分做好工作,把需要问的问题以及自己希望得到的结果进行仔细整合并做到融会贯通,做到提问的问题看似不轻易间提出实际上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这样往往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前期做好准备工作之外,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素养。&br&&br&(三)文字材料&br&&br&这部分内容的调查工作很多可能会与(一)和(二)的内容是重复的,这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br&&br&1、行业论文和综述。这个在网络查询里也提到,一定要多看,作为一个行业的新入者,只有通过多看这种最笨的方式,才能逐渐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才能慢慢形成自己的对行业以及发行人的独立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br&&br&2、行业研究报告。这个可以通过自己公司的研究院或者从互联网上下载,具体审阅的原则就不再赘述,注意一些研究报告具有特殊目的性从而可能会失去客观性,需要注意甄别。&br&&br&3、行业杂志或者公司发行的报刊等。这个不再多说。&br&&br&4、公司所报各种奖励的申请文件。这里注意的是,这里的文字材料不是最后取得的证书,而是证书申请过程中的过程资料,除了可以验证发行人专利的合规性之外,更能帮助我们这些外行人了解公司的技术水平和优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专利申报的时候,发行人往往在代理机构的引导下进行夸大性的叙述和宣传,这时要注意判断其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一些结论是否能够公开披露。&br&&br&(四)聊天&br&&br&如同把访谈进行的更加灵活和活跃会有更好的效果一样,聊天作为更加灵活也更加发散的一种“访谈”,有时候效果也是意想不到的,作为一名优秀的中介机构从业者,个人认为理应将聊天作为一种重要的尽调手段。尤其对于保荐机构项目组人员来说,一个项目少则半年多则几年,与发行人以及发行人所在区域的人员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非常的多,那么充分利用聊天这种非正常的渠道,可以获得一些佐证的信息或者一些核查的线索。&br&&br&聊天的对象没有任何限制,前述的访谈对象都可以进行。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对象可以考虑:&br&&br&1、公司的最基层人员,如公司的保安、食堂师傅、接送司机、打扫卫生阿姨、前台等。这些人员工作在发行人的最基层,或许获取的信息不机密也不高端,但是他们视野关注的问题对于我们也很重要。比如在去机场的时候,跟司机聊聊工资水平、社保待遇、对上市的期待等,甚至有时候他们高兴了也很喜欢对公司老板或者高管做出自己的评价。&br&&br&2、当地生活圈的人员,如当地的出租车司机、理发员、餐馆小老板等。尤其是公司在小地方的,公司信息相对更加更容易为外部人所知。小兵就有一次在逛公园的时候跟一位锻炼的大爷聊天,结果聊着聊着聊出了发行人的一个关联方,尽管最后证明是虚惊一场,不过还是很好地提供了一个核查的线索并做好了充分地准备工作。&br&&br&3、其他可能的人员。比如,某些渠道我们还可能接触到从发行人离职的员工,他们的观点可能会有一些新意;比如供应商的供货司机或者客户的拉货司机等,都有可能对我们的尽调工作提供一些信息。&br&&br&(五)现场调查&br&&br&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老话早就告诉我们不论我们的网络检索做的多么好,我们的访谈做的多么扎实,可能都不如你自己亲自去看看来的更加真实和准确。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场调查理应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种调查手段,不过实务中很遗憾的是,这个调查手段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个也好理解,毕竟做爱空调房里看看资料上上网要比风吹日晒雨淋地满世界跑要舒服太多了。不过随着财务核查以及后续核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中介机构多跑跑腿多晒晒太阳显然已经成为必要和必然。&br&&br&1、外地分子公司。这个应该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有多少家子分公司都应该亲自去看一遍,先不说关注管理能力、销售半径,扩张太快是否风险,起码你要了解这家公司是否真实存在,账上的设备资产都不是虚构出来的吧?&br&&br&2、生产车间。多去几次,并且有心去看。关注公司产品的生产流程以及核心技术的应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车床型号所代表的生产技术水平是否先进、现场管理制度是否完备、工人的工作状态和积极性是否高涨、生产销售旺季设备是否满负荷运作前来拉货的车是否川流不息甚至要排队等。在实务中,存在生产批号提前的例子。&br&&br&3、原料成品仓库。主要关注存货管理是否规范、存货规模是否账实一致,可以根据成品批号的更新判断销售情况。项目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存货的盘点工作。&br&&br&4、其他的一些方面。厕所是否卫生,可以看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很难想象一家厕所脏乱的企业内部控制和日常管理能够规范到位。消防器材是否完善整齐,这一来关注企业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另外也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此外,公司迎来送往的车队管理,这里倒不是吹毛求疵,公司车队的水平一来反映管理水平二来也会体现公司的盈利状况。除了老板及其节约的特例之外,一家只有一辆桑塔纳2000迎来送往的企业盈利水平是否很高是要打折扣的。&/p&&p&&/p&&p&&/p&
关于中介机构尽职调查的11个心得体会1、尽职调查是一切项目承做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项目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就是公开提交的正式文件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有依据,这里提到的依据其实就是我们尽职调查的一个过程和结果。如果没有尽职调查,任何项目都无法开展;没…
谢 &a data-hash=&d6dce93a3e06e& href=&///people/d6dce93a3e06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Vas Brandon& data-hovercard=&p$b$d6dce93a3e06e&&@Vas Brandon&/a& 邀!这个创投引导基金是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新的政策。由于之前公司曾经联合别人申请过一次,所以还算有一点了解。先简单回答一下题主的几个问题,之后有时间再详细补充。&br&&br&题目有个概念上的小错误,中央设立的是创投引导基金,不是创投基金,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引导基金是属于一种“股权投资母基金”,是作为创投基金的LP存在的;他不负责具体的项目投资和筛选,而只是选择一个较为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由这个基金管理公司发起成立一支基金,创投引导基金作为一个LP投资该基金。&br&&br&以前的运作模式是,由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的“&b&国家创投引导基金参股基金&/b&”,规模最低是2.5亿元,其中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出资5000万元,地方政府出资5000万元,剩余的空缺由基金管理公司自行募集社会基金;以此来实现带动效应。【具体可见下图】&br&&br&&img src=&/446bc3a45a43f7acc2da501_b.jpg& data-rawwidth=&785&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5& data-original=&/446bc3a45a43f7acc2da501_r.jpg&&&br&&br&1、谁来做基金管理人;&br&之前的国家创投引导基金管理人有两个:&b&国投高科和&/b&&b&盈富泰克;&/b&他们是母基金的管理人,负责管理国家财政部的出资。&br&2、感觉很难找到靠谱项目?&br&创投引导基金不直接投资某一具体项目,而是投资一支基金,由该基金去投资具体的项目;基金的GP一般是经过筛选的国内基金管理公司。&br&3、会对目前市场上的风投产生什么影响吗?&br&按过去的业绩来看,产生的影响有限,由国家引导基金参股的没有做出多少知名的项目出来。&br&不过对于国内小的创投机构来说,多了一个可以选择的机构投资者。&br&&br&.................................8.14分割线...................................................&br&现在来具体回答题主的问题。&br&国家创投引导基金成立于2009年,在之前的主管机构是国家发改委,所以俗称“&b&发改委基金&/b&”。同时发改委也是全国创投基金的备案管理机构,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去年6月份,中国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权从国家发改委转移到了证监会,那么再由发改委来管理创投引导基金的审批就不太合适了。所以去年我们申报的时候,就已经得到明确消息,这是最后一次申报了。 而现在题主链接中提到的新的国家创投引导基金,应该就是继承了之前的“发改委基金”。&br&&br&发改委基金具体的信息可以参考这个文件:&a href=&///?target=http%3A///view/fad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发改委.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个新的国家创投基金未来会怎样运作,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文件下发,不过大致运营模式应该跟以前的“发改委基金”相类似;最大变化的应该是监管审批机构的改变,可能会移交给证监会,但也很有可能是证监会和发改委组建一个审批小组共同审批【因为这是一支产业扶持母基金,而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者是国家发改委】。&br&&br&之前的“&b&发改委基金&/b&”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如下:&br&&b&1、地方保护主义&/b&&br&由于“发改委基金”的申报是通过地方发改委再到国家发改委,而且必须是有地方政府出资,中央政府才会出资;而地方政府在配套文件中,往往会限制基金的投向,比如70%的资金都要投向当地的企业等条款。这不仅加大了GP的搜寻成本,也使得投资风险陡增。&br&&b&2、审批手续冗长&/b&&br&一支基金申报下来往往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有时候还需要额外的费用去上下打点,才能通过审批。&br&&b&3、劣币驱逐良币&/b&&br&由于审批的存在,往往是一些有关系的投资机构才能申请到名额。这些机构大都是国有背景或者跟政府走得比较近的民营机构,而真正有能力的投资机构却被拒之门外。&br&&b&4、缺乏知名投资机构的参与&/b&&br&就我看到的情况,目前好像只有&b&戈壁创投&/b&一家知名机构有申请成立过一支基金,“&b&戈壁盈智(上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b&&b&)&/b&”其管理人为戈壁的&b&朱璘。&/b&其他的机构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都没有参与进来。毕竟这些知名机构自己都有很强的募资能力,募资渠道多种多样,并不缺这点钱。&br&&br&发一部分我当时搜集到的已经成立的基金名单(不全),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上述问题的存在。如果跟&b&社保基金的参股基金&/b&相比,简直是弱爆了。社保基金的参股名单可以参考这个答案:&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中国社保基金为什么不超配风险投资和对冲基金?未来进行这种资产配置的可能性大吗?&/a&&br&&p&&b&发改委、财政部出资的创业投资企业(部分)&/b&&/p&&br&&img src=&/e16c943483cbfaceafca26beabcf4008_b.jpg&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e16c943483cbfaceafca26beabcf4008_r.jpg&&&img src=&/fad95cbaad42_b.jpg& data-rawwidth=&728&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8& data-original=&/fad95cbaad42_r.jpg&&...............................8.19分割线............................................................&br&公司刚刚接到深圳市的“ 2015年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政策说明会通知”&br&根据通知后面附的举办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创投办)来看,目前的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基金的管理单位还应该是发改委。
邀!这个创投引导基金是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新的政策。由于之前公司曾经联合别人申请过一次,所以还算有一点了解。先简单回答一下题主的几个问题,之后有时间再详细补充。 题目有个概念上的小错误,中央设立的是创投引导基金,不…
&p&本人小会计一枚,没做过上市公司、各种牛逼哄哄的大公司。&br&
说说我经历过的3件事吧:&br&
1、中国的增值税,进项可抵。有次有个小老板根本不知道,采购的时候,省了几个税点不要进项发票,结果月底没进项。100万的销售,交了17万的税。直接傻眼。&/p&&p&2、有次去小地方的一家子公司查账,当时也有和税务的打交道。子公司财务的观点主要是和税务打好关系,账务乱点也没事。期间请税务的吃了一顿,几个女会计把税务的哄得好好的,后来税务的也没怎么为难公司。当然这几位女会计都是良善女士,工作认真、好学,但是这时候确实很无奈。&/p&&p&3、还有一次,公司一家主要子公司被省里查账。问题当然是有,真罚估计要好几百万。后来,老板和几个领导天天陪酒,送礼。事情解决了,听说花了100来万,当然我是小会计,只能是听说,并不确定。但是可见,造假成本比正常缴税低。&/p&&p&在我短暂的从业经历里,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企业有好几本帐(当然,我看过的都是小企业,大佬们请多多指点。)。有以下揣测:&br&
1、小企业的财务意识薄弱,老板们好多非科班出身,知道怎么赚钱,但不一定知道怎么省钱,对中国的税制更是难说懂得透彻。有时候莫名其妙就多交了不少钱,甚至有些税法没要求但税务要他交,他也老实交了,和气生财。&/p&&p&2、造假成本低。请个懂合理避税的会计,直接就大企业级别的财务总监价格了,企业请不起,人家也不愿意来啊。但是请个懂税务帐,做两套帐并不难,数据量大,再请一个更便宜的打下手就行了。两个人的工资比一个专家低多了。就算出了事,请客送礼,也大事化小了。(从业考试的财经法规里各种处罚范围1~5或者1~8倍不等,具体请参看送礼力度)。总的来说还是比正经缴税来的省钱(老板们的观点)。&/p&&p&3、缴税观念,说来很奇怪,很多老板,宁愿送礼,也不愿多交税,“自己赚的钱就是不给国家,宁愿送给贪官,当是交朋友呗,关键时候国家可不帮你”。&/p&&p&4、从众心理,对比心理。他家作假了,我不能傻傻的啊,白亏钱啊,我也做。做完假,发现赚多了,又没事,继续做啊。&/p&&p&另外对外一定要说,税负高啊,赚不了钱啊,太难了。不然明明赚着钱,交税很少,然后说,税负好低啊么?这简直是在说:嘿,专管员,我钱多,来查我呀。&/p&&p&最后总结下,中国的税负确实很高的,这个是事实,但是我觉得并没有到那种不做假就活不下去的地步。好多税务筹划的高手,一边说着帮你筹划省好几百万,绝对合法;另一边又高唱税负好高啊。&br&
这,这,我还是好好学习吧。&/p&&p&作为一名有操守的小会计,我还是果断腻了吧。&/p&
本人小会计一枚,没做过上市公司、各种牛逼哄哄的大公司。
说说我经历过的3件事吧:
1、中国的增值税,进项可抵。有次有个小老板根本不知道,采购的时候,省了几个税点不要进项发票,结果月底没进项。100万的销售,交了17万的税。直接傻眼。2、有次去小地…
先吐槽,题主既然知道“麦肯锡方法”,你自己应该就可以分析了。&br&&br&作为非麦肯锡的咨询顾问,用非麦肯锡的方法回答一下。&br&&br&行研是体现咨询公司所谓价值的重要部分,一般分析一个行业和市场的前景,有一个基本的、通用的分析框架:&br&&br&&b&一&/b&&b&、宏观(&/b&&b&pest&/b&&b&)&/b&&br&&br&
1、政治政策:10-20长期规划、习大大&br&
2、经济:GDP等,&br&
3、社会:人口结构&br&
4、技术:互联网、新的技术(比如题主提到电商,生鲜冷链物流都和技术的发展相关)&br&&br&&b&二、中观:产业&/b&&b&/&/b&&b&行业&/b&&br&&br&
1、设定行业边界(行业定义是否清晰、有广义和狭义,基于用户需求,可以重新去界定产业边界)&br&
2、市场需求、规模、发展历程、趋势&br&
3、产业链-上中下、分配、利润率&br&
4、行业细分市场、营销模式&br&
5、竞争情况,集中度等等&br&&br&&br&&b&三、微观:&/b&&br&&br&
1、客户:这个主要客户具体痛点的梳理和洞察&br&
2、标杆企业:同行优秀的企业战略定位、历程、定位、业务结构、财务分析、关键成功要素等等 &br&&br&我是新人,大神们勿喷。,以上只是一般行研框架,可能并不完善,仅供参考&br&--------------------------------------------------------------&br&&br&另外,你可以在我们的的咨询顾问交流的平台上提问或找相关的人了解情况,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你对产业有一定的了解&br&&br&&img src=&/4cf442b4f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
先吐槽,题主既然知道“麦肯锡方法”,你自己应该就可以分析了。 作为非麦肯锡的咨询顾问,用非麦肯锡的方法回答一下。 行研是体现咨询公司所谓价值的重要部分,一般分析一个行业和市场的前景,有一个基本的、通用的分析框架: 一、宏观(pest) 1、政治政…
我来聊聊吧,之前在做跨境母婴电商。&br&
蜜芽是14年2月上线,辣妈帮的电商是14年9月上线。因为大家都是做跨境进口母婴平台,采取的方式都是自营(保税区发货)+海外直邮。两者基本无差别,本质都是线上零售,通过做大规模获取资源发展自己,垂直类电商必争第一,不然很难活。蜜芽后期有了蜜芽圈等带有社交性质的东西,其实他们也想讲社区+电商的概念而已,仅此而已。我不看好任何自营渠道电商平台+社交的方式,作为零售商追求的是极致的效率及转化,需要很强的商品运营能力,要的是转化和规模从而获取利润。而社交更多是偏向用户运营及留存,通过广告增值服务盈利,自营渠道电商是追求效率的,社区反效率反商业的,电商很容易破坏社区的环境。做自营渠道平台去社区卖货更多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用户不会因为是达人推荐就会买单,还是看产品是否合适,价格是否合适,当商品无竞争力的时候,社区也帮不了你。&br&
辣妈帮跟蜜芽雷同,大同小异,卖货方式还是采取限时特卖方式操作。不同的地方在于辣妈帮起于社交,后来切入电商。同样的平台有宝宝树,也是母婴社区起家,往母婴电商方向切入,社区的盈利很清楚通过CPT广告模式和增值服务盈利。唯品会从B轮开始投辣妈帮,更多在意的是社区了,母婴电商唯品会还单独出了个APP,它也在找新的点呀。&br&
贝贝网是直接切国内母婴的,大多做的是非标品,以服饰居多,这样基本可以判断是第三方入驻的 方式了,不可能自营操作。&br&
这里多说几句,真正能让这些母婴电商盈利的也只有国内母婴非标品特别是母婴服饰。进口母婴用品价格透明,品牌单一,渠道平台议价能力弱,根本谈不上赚钱。奶粉就是德国爱他美,英国牛栏这些,不算上促销可操作利润5元左右,毫不夸张。纸尿裤更是如此,基本就是日系三大品牌花王,大王,尤妮佳。花王全网未授权,包括京东在内都没拿到花王品牌授权,足以见得品牌商的强势,其他品类辅食、奶瓶、洗护基本大同小异,大家都是卖的那几个品牌的货。所以蜜芽等垂直母婴电商刚起来的时候,自身弱小,拿货渠道窄,起家的时候很多都是从三、四级代理拿货,没假货不可能的,但随着规模发展,慢慢会好很多,这也是之前蜜芽被爆出假货的原因,各个渠道平台起家大多如此。&br&
现在来看,垂直母婴电商大的就是蜜芽了,融C轮的很多,到D的我就知道蜜芽。蜜芽未来肯定是大而全的发展,单一母婴品类引流成本高,用户流失快(3岁以上的宝宝需求很少了),迫切希望能得到妈妈们的认可,往居家日用及女士用品方向扩展是必然,用户这种一站式的购买需求也很明显。我之前是认为蜜芽要么是在新三板上市要么是被大平台收购,更偏向被京东收购,当时跨境母婴火的时候,京东也在尝试做这块,但后期京东采取了招商入驻方式做跨境业务,那收购蜜芽肯定没戏了,蜜芽可能最好的归宿就是新三板了吧,当然不排除蜜芽有什么类似当年唯品会的新模式出现,那就另说了。&br&
辣妈帮母婴电商真的很可惜,跟蜜芽几乎同时起步,有时候真是必然呀,说多了真是累....
我来聊聊吧,之前在做跨境母婴电商。 蜜芽是14年2月上线,辣妈帮的电商是14年9月上线。因为大家都是做跨境进口母婴平台,采取的方式都是自营(保税区发货)+海外直邮。两者基本无差别,本质都是线上零售,通过做大规模获取资源发展自己,垂直类电商必争第一…
以杜蕾斯为例。&br&&br&杜蕾斯官方微博近3天数据,简要统计:&br&&img src=&/b68f28aebdec_b.jpg& data-rawwidth=&867&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7& data-original=&/b68f28aebdec_r.jpg&&&img src=&/bf9e6221bfe3d262dbb1d9_b.jpg& data-rawwidth=&877&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7& data-original=&/bf9e6221bfe3d262dbb1d9_r.jpg&&&img src=&/0bbeffb9893d77_b.jpg& data-rawwidth=&871&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1& data-original=&/0bbeffb9893d77_r.jpg&&&br&上面的数据可基本说明一个「成功的」微博运营应该是怎样的(平均100+转发,300+评论,有几个微博能做到?)。&br&&br&综合相关报道,杜蕾斯官方微博运营成功的经验有:&br&&br&1. 转变心态。&br&&br&&p&需放下高傲姿态,进行平等、真诚的沟通。&/p&&br&&p&做微博营销,心态必须开放,与消费者互动。如果不跟消费者互动,那微博营销还不如不做。这不同于电视广告,买下时段天天轰炸式播放,那是单向传播。在微博营销领域,企业的心态必须转变。&/p&&br&2. 品牌定位。&br&&br&&p&微博就像人一样,要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个性。杜蕾斯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把其塑造成一个比较酷、好玩有趣的形象。&/p&&br&&p&网络热点很多,也不是说什么都要结合进去,其中会有一些权衡。比如微博上的两个热门体裁,一是“抱抱体”,二是“杜甫很忙”,杜蕾斯套用了抱抱体,发了一条微博,因为“抱抱体”是在阐述人与人关系的,这符合杜蕾斯的定位。但是,“杜甫很忙”,我们觉得不合适。 &/p&&br&3. 团队作业。&br&&br&&p&据透露,仅杜蕾斯微博的维护人员就有12人,分为文字组、图片组、视频组。&/p&&br&&p&团队分工细致,光涉及内容部分,就分为内容、文案和回复几个工种。内容人员负责主要的微博信息发布,文案人员策划主题,两名回复人员则需要在所有@杜蕾斯官方微博 的信息里筛选有趣内容,以及回复部分网友评论。&/p&&br&&p&每天早晨,微博团队召开例会,讨论当日热点,确定主题。杜蕾斯微博每天大概发布十条信息,其中,原创需要占6到8条,其余则来自网友微博和@里的内容,仅@杜蕾斯的信息,每天就达到2万多条。网民也成为创意的一份子。&/p&&br&&p&每一条发布在杜蕾斯官方微博上的内容,都会在运营团队的资料库中归类。五天之后会统计每条内容的评论数和转发数,月底进行深入分析,可得知哪些内容有吸引力,哪些内容欠佳。&/p&&br&4. 沟通互动。&br&&br&&p&杜蕾斯平均每天要回复400多次,最高纪录是一天回了1000条。另外杜蕾斯微博还会大约每隔一小时,搜索一下和杜蕾斯、安全套有关的微博,并选出合适的进行互动。&/p&&br&&p&微博休息的时候,粉丝并没有休息。尤其是过节的时候,粉丝不管跑到哪儿去,他还是会上网刷微博。因此,杜蕾斯官方微博运营采用两班制,分早晚班进行维护。&/p&&br&&p&现在大家都特别喜欢给杜蕾斯投稿。杜蕾斯拥有95万粉丝,每天的回复、跟粉丝互动都是非常频繁的。杜蕾斯努力让粉丝意识和感觉到,杜蕾斯不只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个活生生、有个性的人。&/p&&br&&br&&p&参考引用资料:&/p&&p&&a href=&///?target=http%3A///content/7382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南方周末 - 【商业追问】杜蕾斯是如何运营微博的&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a href=&///?target=http%3A///wiki/3426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杜蕾斯微博营销经典案例&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a href=&///?target=http%3A///today/post/post_-0f5a-4713-ac0d-3f4f6aae3ed1.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杜蕾斯诱惑:微博后台运作揭密&i class=&icon-external&&&/i&&/a&&/p&
以杜蕾斯为例。 杜蕾斯官方微博近3天数据,简要统计: 上面的数据可基本说明一个「成功的」微博运营应该是怎样的(平均100+转发,300+评论,有几个微博能做到?)。 综合相关报道,杜蕾斯官方微博运营成功的经验有: 1. 转变心态。 需放下高傲姿态,进行平…
关于为啥日本乐天那么多年还那么烂,我应该很有发言权,因为我曾经在日本乐天研修过一段时间,接触了他们众多的开发和ECC。&br&&br&日本企业有个东西叫“手顺”,基本等同于企业内部流程说明书,详细说明了这个东西应该怎么用,基本上“手顺”都是流程里资深开发撰写,写了手顺也就相当于成为了这个项目最有话语权的人。&br&日本技术和我说过,你可以不遵守手顺,但如果出了问题,责任就需要你自己承担,但如果按照“手顺”的操作出了问题,问题就是别人的。由此可见对于日本企业员工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做出成绩,而是跟着大家一起,就算犯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br&&br&当然,造成这样的情况和日本企业的人才培养制度有关,这里我引申一下说说日本企业是怎么培养人才的。一般国内的情况是计算机系毕业的就去IT业,金融系毕业的就去银行……每个企业招聘应届大学生都会看看专业是否适合,很少招不太适合专业的毕业生入职。&br&但日本企业不是这样,你去应聘一个公司,他们不一定看你的专业是什么,特别是大公司招聘新人,在确认入职后会有一个新人培训,根据你在新人培训中的表现安排适合的岗位。我一个朋友是北大哲学系的,入职乐天后被培养成了程序员……原因是逻辑思维强适合编程……&br&&br&再接下来说说创新,我记得曾经我有一次为了中国页面和日本乐天的职员沟通,说是否能去掉鼠标悬停显示下划线,因为当时基本上中国的电商网站都不会有下划线只是变色,结果花了2个小时越洋电话对方因为“民族习惯”屈服了,我们以为天下太平,哪知道第二天一早他们发了一封超级长的邮件,从美国亚马逊、中国新浪网等扒拉了一大堆有下划线的,最后我们不得不加上。&br&&br&&u&补充一下有人说为啥人家提出异议的时候不反驳,因为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就把当时国内淘宝网、京东、当当以及各种B2C电子商务网站的页面截图给他们看了,确实国内当时真的不流行下划线,所以我们提议是否能去掉?(我记得当时看了那么多网站只有新浪用下划线,但明显网站性质不一样)再然后他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美国、日本的网站下划线的例子收集起来答复我们说不行,必须加上,因为这是国际惯例……&br&但是呢,这里是有转折的哦!后来乐酷天上线的时候各种数据都不好,先不管是货的问题还是页面的问题还是什么其他问题,反正闹到三木谷那边去,一堆人最后你推我我推你的,把做到了乐天董事的中国人给开了背黑锅,然后说所有页面按我们中国这边说的改!(但数据不好这真不是页面的问题)&br&至于当时的内斗,嗯……非常精彩,而且特别有条理!&/u&&br&&br&再接下来说说流程,有一次我接到一个需求,预计3天完成,结果比预想中顺利做了2天就完成了,&u&考虑到需要尽快上线&/u&我做完就把需求发回给日本技术说我提前做完了。结果第二天日本技术给我报了一个“故障”,说我需求早完成影响了他们的进度,他们原本的计划都打乱了……这在中国完全无法想象吧?&br&&br&&u&这里也补充一下,很多人觉得这是打乱了事先制定好的流程,我觉得也没说错,虽然当时我们的目标是“尽快上线”吧……不过遇到这种情况,国内的处理方式一般都是放着呗,等轮到我的时候再做不迟,反正没耽误进度不是嘛,没必要在系统进程里专门写个故障通报全组……&br&&br&&br&关于乐天的页面,我研修的时候负责页面的编辑(日本人)和我吐槽过他们也觉得不好看,但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你改了,销售但凡有下滑,那就是你的责任了,大家都是打工的,何必非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br&同理可证乐天的其他功能也是一样的问题,你是觉得不好,但作为底层员工的你有改的权利吗?而作为决策层更多的考虑是万一改出问题了我是不是要负责?除非三木谷本人说要改……但三木谷会管你一个网站的页面好看不好看?他连自己的棒球队夺冠不夺冠都不怎么关心…&/u&&i&…&/i&
关于为啥日本乐天那么多年还那么烂,我应该很有发言权,因为我曾经在日本乐天研修过一段时间,接触了他们众多的开发和ECC。 日本企业有个东西叫“手顺”,基本等同于企业内部流程说明书,详细说明了这个东西应该怎么用,基本上“手顺”都是流程里资深开发撰…
本人做个几个经典的BIM项目,现在也准备申请国外BIM的博士。&br&&b&我先来介绍下现阶段国内BIM的使用情况&/b&,学校的科研情况就不说了,估计题主也没兴趣知道。&br&(1)施工企业:施工企业BIM用的多,介入时间(特指BIM竣工模型)多在机电管线安装前,使用MEP功能来解决管线安装的问题,这也是施工单位使用BIM最主要的功能。至于4D模拟、装修方案等虽然也在用,但对施工单位来说并不是最核心的部分。而至于如今BIM的造价算量功能,就算是广联达这种,其实际效果也只能是呵呵,因为实际工程是由损耗的,有些损耗量是无法避免的(如钢筋的截取,你做施工的应该懂的),但广联达这种算量软件就算不出,所以施工单位不是很待见这种算量算价软件。&br&(2)设计院:对设计院来说,BIM其实有点鸡肋,因为无论是从使用习惯还是投入产出比来说BIM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也有部分设计院使用BIM(如西北院等),他使用BIM多是为了检验自己的设计错误,减少返工率,但大部分设计院还是习惯用SU和CAD。就算是做能耗分析和光照分析,SU也可以导入分析软件。&br&(3)业主方:很多业主方都很重视BIM,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去运用BIM。以万科为例,万科提倡BIM(话说他们那个BIM中心的logo还是我们设计的→_→)是想将建设过程完全标准化,建设管控不会因为人的专业知识差别而产生差距,虽然他们同德国的RIB公司进行合作,但至今也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和规划出来,也不知道如何使用BIM进行采购、设计、建设、合同等方面的管控。万科这种代表了大部分有兴趣使用BIM的业主方的BIM使用现状,即不成熟。当然也有成熟的案例,如中国尊项目,我下面还会说这个项目。&br&(4)咨询单位:咨询单位使用BIM的一般有两种,一是BIM咨询公司(如RIB)公司;二是造价咨询公司。前一种毋庸置疑,BIM是他们的饭碗;后一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BIM,因为其直观,而且对于造价咨询公司来说,虽然BIM软件很有问题,但还是可以帮他们节省一些工作量,发现问题的话他们也可以修改。&br&&br&国内BIM应用情况大致如下。现在言归正传来回答题主的问题。&br&&b&BIM以后的趋势,不是EPC,也不是DB或者DBB,而将是IPD模式。&/b&&br&什么是IPD模式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始动工前,业主就召集设计方、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监理方等各方面一起做出一个BIM模型,这个模型是竣工模型,即所见即所得,最后做出来就是这个样子。然后各方就按照这个模型来做自己的工作就行了。&br&在这种模式下,施工过程中是不需要再返回设计院改图,材料供应商也不会随便更改材料进行方案变更。这种模式虽然前期投入时间精力多,但是一旦开工就基本不会再浪费人、财、物、时在方案变更上。最终结果是可以节约相当长的工期和不小的成本。&br&&b&这种模式在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已经普及,欧洲进展要慢一点。&/b&&br&&b&但在国内,这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b&&br&(1)&b&BIM是一把手项目&/b&。即BIM想要做的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节省成本、节约工期、方便管控等等),必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一把手去推动。为什么?&b&因为对绝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及分包商来说,方案变更才是其赚钱的最重要手段。BIM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避免变更。&/b&题主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中国尊项目,它应该算是国内BIM应用的极致,之所以能达到极致就是因为其业主(其实主要是罗能钧)拥有很好的BIM意识和BIM水平,所以他们在管线碰撞检测、能耗分析、施工模拟(他们的这个做的相当经典哦)、智能通风(以后设计院在这个方面将会越来越多地使用BIM)等领域都做的很好。&br&(2)利益和使用习惯的冲突。上面说了,对绝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及分包商来说,方案变更才是其赚钱的最重要手段。BIM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避免变更,所以,你懂得。至于使用习惯,很多老一辈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都用不惯这个,不过我倒觉得这不是重点,因为根据我所参与的BIM工程项目来说,他们用着用着就比较喜欢用这个了,所以这个我倒是不担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BIM终将改变整个工作流程。&br&(3)BIM人才的不足。不是说会用软件、懂BIM概念就是BIM人才了。&b&软件永远只是辅助工具,而最核心的永远都是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而这两者的结合又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合。&/b&不过这个我也不是很担心,因为随着从业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换代,信息化也必然是一个大趋势。&br&(4)对BIM认识的不足。不足包括认为BIM是软件、BIM是虚拟可视化、BIM是模型,但这些都是比较狭隘的看法。在国外的科研界,BIM还包括建设机器人、3D打印建筑、物联网等,&b&其概念是建设信息化,信息化到方方面面。然后就是,BIM是一种方法,即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建设活动。当然,最重要的是,BIM是一种思想,一种如何分析事物看待世界的思想。&/b&&br&&br&最后的最后,我希望大家可以明白,建筑的未来是BIM。让我们共勉。
本人做个几个经典的BIM项目,现在也准备申请国外BIM的博士。 我先来介绍下现阶段国内BIM的使用情况,学校的科研情况就不说了,估计题主也没兴趣知道。 (1)施工企业:施工企业BIM用的多,介入时间(特指BIM竣工模型)多在机电管线安装前,使用MEP功能来解…
谢邀。&br&回答这个问题要看题主说的咨询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哪一种。&br&目前市场上主要分为:&br&&b&A:建模:&/b&帮助客户进行 BIM 建模工作,通常由于雇佣方因为各种原因不具备开展这个业务的能力,但项目上又有需求的。最直接的盈利模式,也是目前需求最广泛的业务,但进入门槛低,乱象丛生,可持续性较差&br&&br&&br&&b&B:企业 BIM 实施&/b&:针对 建筑工程行业各参与方的 BIM 应用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服务。这块业务也可以捆绑软件销售来做。目标是让目标客户在一定时间里具备 BIM 作业能力。比较深入的服务通常会包含企业级 BIM标准建设。如果是规模以上企业,很可能还需要做一些系统集成、订制开发的工作。这种业务类型对咨询单位的要求很高,需要对行业、软件、组织流程、IT方案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护城河也很明显,在一个领域做深入后,业务前景可期。&br&&br&&b&C:项目 BIM 服务:&/b&服务内容和 B 类似,但服务对象是项目,通常受雇于总包单位或业主,对供应链各单位进行解决方案制定、业务组织、标准制定和培训。对咨询单位的实施要求更高,发展也相当具有前景。国内外不少大型项目已经将
BIM 服务作为专项 咨询 项目 纳入 总体实施规划之中。&br&&br&其他想到了再增加吧
谢邀。 回答这个问题要看题主说的咨询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哪一种。 目前市场上主要分为: A:建模:帮助客户进行 BIM 建模工作,通常由于雇佣方因为各种原因不具备开展这个业务的能力,但项目上又有需求的。最直接的盈利模式,也是目前需求最广泛的业务,但进…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63 条内容
4584 人关注
514 条内容
2566 人关注
639 条内容
624 人关注
110 条内容
810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异界全职业大师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