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有丙肝夫妻之间会传染吗和她过性生活会被传染吗 – 手机爱问

有问题 @ 爱问Powered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我女朋友刚刚确诊有丙肝,我们前几天发生过关系,会不会传染,如果会,有没有潜伏期,我什么时候去检查合适?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染。在美国,是当前最常见的经输血传播的肝炎。过去,本病诊断依赖于排除甲型、乙型肝炎和其他引致肝脏损伤的原因后归类于丙肝,现已可通过检验确诊。 如何感染? 因接触感染性血液而传播,亦可经性接触传播,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作用尚不明。感染的危险人群包括:接受输血者、静脉药瘾者、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包括性伴侣及接触感染血液的医务人员。夏威夷对供血员作常规丙肝检查,阳性者除名。 有那些症状? ...
引致肝脏炎症的病毒染。在美国,是当前最常见的经输血传播的肝炎。过去,本病诊断依赖于排除甲型、乙型肝炎和其他引致肝脏损伤的原因后归类于丙肝,现已可通过检验确诊。 如何感染? 因接触感染性血液而传播,亦可经性接触传播,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作用尚不明。感染的危险人群包括:接受输血者、静脉药瘾者、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包括性伴侣及接触感染血液的医务人员。夏威夷对供血员作常规丙肝检查,阳性者除名。 有那些症状? 食欲消失、呕吐、胃痛、疲乏、皮肤巩膜黄染。疾病早期,症状类似乙肝,但较轻,如感染超过6个月,称慢性丙肝,许多丙肝感染者并无症状。 症状何时出现? 通常在感染后7周,幅度为2-24周。 传染期多长? 在症状出现前几周至整个患病期间均有传染性。慢性丙肝携带者的传染性仍不明确。 如何治疗? 有一种抗病毒药对某些患者有效,可就医获得更多信息。 如何免受感染? 防止接触可能为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不共用可能被污染的牙刷、剃刀、注射器和其他物品。 肝炎患者就诊牙医或其他检查,应向医师告知病情,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肝炎感染者不得作为供血员。 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如何?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肠道外传播的一类传染病。输血及血制品引起传播是本病的主要途径。据国外报道,输血后引起的肝炎中,90%以上是丙型肝炎;10%~25%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为丙型肝炎。在美国,每年约有15万~17万人罹患本病。我国温表于缺乏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故确切发病人数尚不清楚,但输血后丙肝的比例约占60%~80%。而急性散发性肝炎患者中,丙肝约占12%~24%。此外,因单采血浆回输血球发生血液污染而引起丙肝暴发流行的报告亦较多。 近年来,靠输血途径传播的丙肝例数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如美国1988年的调查数字表明,急性丙肝中46%有静脉注射毒品史,10%有不正当性接触或家庭内肝炎接触史,5%有经常接触血液或血液透析史,而输血引起者仅占6%。其中不正当性行为与家庭内肝炎接触史的发病率要比不具备这些因素者分别高出11倍和6倍。此外,母婴垂直传播也是一个途径。丙肝的这种多途径传播,造成了预防上的困难,故其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趋势,流行范围也逐渐扩大。 而对部分正常人群开展的抗一HCV的检测调查表明,人群中存在的较多的慢性HCV携带者也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HCV,从而有可能造成丙型肝炎的发生和流行。 得了丙型肝炎怎么办?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丙型肝炎也可分为急性、慢性与重型三种不同的临床类型,故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1)急性丙型肝炎:适当的休息、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及保肝药的合理使用,是所有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共同疗法。至于急性丙肝要不要及早使用抗病毒的干扰素治疗,目前专家们仍持不同意见。有的主张应早期应用干扰素消除丙肝病毒,防止其转为慢性肝炎;也有人认为丙肝也有自愈倾向,干扰素不仅价格昂贵,部分病人还会产生副作用,再说也未必能完全防止慢性化,故急性期不主张应用。但临床上应灵活掌握,如果病人经一般治疗后病情好转不明显,血清转氨酶(ALT)或血清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CV-DNA)持续或反复升高,在病家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则可以考虑使用干扰素。 (2)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具体措施有三: 1)抗病毒治疗:目前公认比较有效的抗病毒药首推α-干扰素(IFN-α),剂量为300万单位/次,每周3次,皮下或肌肉注射。以后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治疗效果,增至500万单位/次,每周3次,疗程为3~6个月。据报道,约50%病人出现复发,但再次应用干扰素治疗仍可获效。因此有人主张加大剂量,延长疗程至一年,或配合应用其他抗病毒药,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用药后如出现贯寒、发热、类感冒反应及眩晕、脱发,甚至末梢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多可自然恢复。此外,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病毒唤(三氮唤核耷)治疗丙肝,有明显降低及恢复转氨酶和丙肝病毒会氧核糖核酸(HCV-DNA)水平的效果。用量为每日口服l~1.2克,或0.4~0.6克/日,肌注或加入500毫升5%的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疗程为3~6个月。 2)免疫调节剂治疗:可以纠正慢性丙型肝炎出现的免疫功能障碍,促进丙肝病毒的清除和病体的恢复。也可配合应用其他抗病毒药。 3)改善肝功能治疗:可参考有关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条目。 (3)重型肝炎治疗:丙肝病毒(HCV)若与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特别是乙肝病毒(HBV)混合感染,极容易引起重症肝炎。 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与流行状况是怎样的?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国外报道,90%以上输血后肝炎和25%以上急性散发性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目前由于献血员筛查的方法尚不够灵敏,输血后丙肝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①经血传播:HCV主要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输血后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与献血员的HCV携带状态有关。美国与日本的献血员抗-HCV检出率为1.2%~1.4%,意大利为0.9%,德国为0.4%。我国曾对588名合格献血员进行抗-HCV检测,结果9.35%抗-HCV阳性,经PCR检查HCVRNA,说明抗-HCV阳性者大多具有感染性,此为HCV无症状携带者,具有高度传染危险性。 HCV经血液制品传播也屡见不鲜。国内外报道有因输注第Ⅷ因子、第Ⅸ因子或纤维蛋白原而发生丙型肝炎者。 经常暴露血液者,如血友病患者,妇产科、外科医生、手术者,胸外手术体外循环病人,肾移植血液透析病人及肿瘤患者,均极易感染丙型肝炎。静脉毒瘾者亦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 ②性接触传播:研究发现丙型肝炎发病与性接触尤其与接触多个性伙伴明显相关。 ③母婴传播:有学者研究认为母婴传播不如HBV多见,主要是家庭水平传播。 ④日常生活接触:虽然经血传播是丙型肝炎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但至少15%~30%散发性丙型肝炎病人,无经血或肠道感染史。丙型肝炎病人的精液、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发现HCV RNA阳性。提示性接触和日常生活接触可能传播HCV,但机率较低。 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征? ①潜伏期约为2~26周,平均7.4周。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7~33天,平均19 天。 ②丙肝较乙肝为轻,多为亚临床无黄疸型,转氨酶峰值较低,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 ③丙肝常见单项转氨酶(ALT)升高,且长期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 ④短潜伏期丙肝,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 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据观察研究,约40%~50%发展成为慢性肝炎,25%发展成为肝硬化,余为自限性经过;从HCV发展成慢性肝炎平均约为10年,肝硬化平均约20年,少数患者恶变成为原发性肝细胞癌需30年。 ⑥虽然一般丙型肝炎经过较轻,但亦可见急性丙型肝炎暴发型与亚急性经过,或慢性迟发性肝功衰竭等严重表现,而丙型暴发肝炎时与乙型肝炎不同,HCV仍处于高度复制状态。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有何相似之处? ①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与乙型肝炎相似,两者均是经过血液、通过输血、血制品、血液透析及静脉内滥用药物等方式传播。 ②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丙型肝炎无症状及无黄疸病例较多,有些患者不易被发现,且肝功检查常表现单项转氨酶升高,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 ③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一样,也有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且无症状带病毒供血者,能传播丙型肝炎给受血者。 ④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均有向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发展的倾向,其发生率甚至比乙型肝炎更高,丙型肝炎也可发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⑤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由于传播途径上的相似,因此丙肝与乙肝可以重叠感染,且重叠感染较单个感染发生重症肝炎和病死率要高,表明丙肝与乙肝重叠感染可加剧肝脏的损害。 ⑥丙型肝炎也可能有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但不如乙型肝炎发生率高。 丙型肝炎病毒血症有哪几种类型? 通过对输血后HCV感染者的系列血清标本进行抗-HCV的检查及HCVRNA研究,发现HCV感染的病毒血症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急性感染的短暂病毒血症。主要见于急性自限性丙型肝炎。应用PCR法可在ALT升高之前检出HCVRNA,但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短,可仅数天或数月。而抗-HCV往往要在ALT升高后数天或数月才能检出。 ②慢性感染的持续病毒血症。HCVRNA可在急性期,ALT升高之前检出,并且持续存在。现已观察至少存在三年以上。 ③慢性感染的间歇病毒血症。表现在感染早期出现病毒血症,其后病毒血症消失数月,几年以后,重新出现病毒血症。重新出现的病毒血症与急性阶段出现病毒血症相似,一般在ALT 出现升高之前。提示肝内病毒活动性复制。 丙型肝炎有何病理特点,其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慢性丙型肝炎的肝组织学改变与其他肝病难以区别,可表现为慢活肝、慢迁肝及肝硬化等改变。无症状HCV感染者肝活检组织病理改变也可见到慢活肝及肝硬化病变。 急性期丙型肝炎病人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常见:①肝实质可见小脂肪滴;②肝窦壁细胞明显活化,枯否细胞增生,肝窦内可见淋巴细胞,有的表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状样改变”;③肝细胞浆内呈不规则嗜伊红变及嗜伊红小体;④肝细胞形成气球样变,肝细胞浆疏松,肝细胞膜界分明,似中毒性肝细胞损害改变;⑤可见巨细胞。 汇管区病变一般较急性甲肝与乙肝轻,但差别较大,轻者仅见淋巴细胞浸润为主,重者可见大量滤泡淋巴细胞聚集,片状坏死与桥接坏死在重症叶也可见到,亦可见小胆管损伤。反复急性发作的丙肝病人,连续肝活检证实其中约10%~15%伴有肝硬化病变。有人报告发病后6 个月内约1/3丙型肝炎组织学证实有肝硬化。 丙型肝炎是以肝细胞损伤为主的疾病,肝细胞破坏的机制有两种可能性。 ①丙肝病毒直接破坏肝细胞,由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杂交检测均显示血清及肝脏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的变化与转氨酶异常变化相平行。认为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的细胞器,促使肝细胞膜对转氨酶的通透性增强。HCV抗原肝细胞可见胞浆明显疏松水肿,可见小空泡性脂肪变性及气球样变。均提示HCV具有直接破坏肝细胞的作用。 ②较多实验证明免疫因素也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细胞免疫可能是丙肝病毒导致肝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 丙肝病毒是否可以发生母婴传播? 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现已发现母亲体内高水平的病毒血症能促使丙肝病毒传播给下一代,妊娠后期急性丙肝病毒感染可促使母婴间传播,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围产期传播率为10%左右,有人报道,正常分娩较经腹剖宫产更易导致婴儿丙肝病毒(HCV)感染。至于母乳喂养是否可以传播丙型肝炎,目前尚无证据证明。 唾液能传播丙肝吗? 国外有人收集感染丙肝黑猩猩的唾液,经皮接种于另一只猩猩后,被接种的黑猩猩虽无临床症状,但电子显微镜证实确已感染了丙肝病毒。这提示患丙肝的黑猩猩的唾液中,可能会有丙肝的传播因子并能经皮传播给其他黑猩猩。 国外对丙肝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调查发现,其家庭成员中丙肝抗体阳性率为4.9%,临床丙肝患者唾液中40%能测出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阳性。认为接吻、唾液污染可能是造成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传播丙肝的重要方式之一。 丙肝能通过性接触传播吗?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调查1988年急性丙肝的传播途径时发现,仅6%的患者有输液史,5%的患者有血液接触史或血液透析史,46%的患者有静脉内滥用毒品史,10%则是与家庭内有肝炎病史者有性接触的主妇或性伙伴。另一次对照研究表明,凡有2个以上异性伴侣的人群组,较无性伙伴的对照组的丙肝发生率高11倍;有性接触或家庭内接触丙肝患者史者较对照组高6倍。 国内报告7例输血后丙肝患者的精液中4例查出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阳性,9例输血后丙肝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2例HCV RNA阳性。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性接触在丙肝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妹妹您好:丙型肝炎是通过血液传播。肝硬化是肝功能失代偿表现、门静脉高压、严重者出现腹水。只要不是通过血液接触是不会传染的!
答: 为什么会发生绝经?
答: 这个应该是一定的
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点击 好评,祝福你 。
答: 我来啦,虽然不能帮到你。
答: 股癣(tinea cruris)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真菌感染,实际是体癣在阴股部位的特殊型。
诊断要点:1.常发生于阴囊对侧的大腿皮肤,一侧或...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请问丙肝患者和家人吃饭睡觉会不会传染谢谢!请问丙肝患者和家人吃饭睡觉会不会传染谢谢!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HCV主要经血液传播,主要有
病情分析:这个情况是会的,而且很明显,大部分都是由于您传播或者是性传播,也有可能是血液传播意见建议:所以一定要注意有丙肝的人不能生孩子
答: 你好专家,我这段时间身体特别不舒服,起初是发热、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没在意,后来去医院检查出了是甲肝,哪家医院治疗甲肝效果比较好?最好要有最新技术?在治疗期间...
答: 病情分析:你好,酒精肝要及时的戒酒治疗以免更严重的发展。指导意见:针对酒精肝的情况可以吃些中医药五味子加硒麦芽的体恒健养肝片,五味子对酒精肝治疗方面临床上疗效较...
答: 建议你到医院神经科做相关检查、 确定病因后处理比较好、不要盲目治疗、以免贻误病情.注意休息、禁忌辛辣食物 .具体治疗由当地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
答: 病情分析:你好,脂肪肝的症状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胀满隐痛等感觉。                       ...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我有个&span class='hot-word'&朋友&/span&有肝炎有几年了,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属于哪一种肝炎,而且我们还经常在一起吃饭,共用餐具.我现在很担心自己会不会也被传染??
你有抗体的话,一般来说没有问题的。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病毒携带者。我们不应该歧视任何人,但我们需要保护自己,尤其当自己最亲近的人是不幸“中招”的人时……
一、病人排泄物
  如尿、便、痰、血迹等,要用专用器具盛装,可在粪便内加适量漂白粉或其他消毒液,搅匀后放置2小时再倒掉。
  坐便器也应置于3%漂白粉液中浸泡后再使用。
  二、病人的衣裤和床单
  换下的衣裤和床单,最好煮沸16...
据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名相关信息病毒携带者。我们不应该歧视任何人,但我们需要保护自己,尤其当自己最亲近的人是不幸“中招”的人时……
一、病人排泄物
  如尿、便、痰、血迹等,要用专用器具盛装,可在粪便内加适量漂白粉或其他消毒液,搅匀后放置2小时再倒掉。
  坐便器也应置于3%漂白粉液中浸泡后再使用。
  二、病人的衣裤和床单
  换下的衣裤和床单,最好煮沸16分钟以上或在0.5%的“84”消毒液中浸泡l0分钟后再洗涤,病人的衣物切忌与其他用品混洗,以免传播给别人。
  三、病人日常用品
  如口杯、脸盆、牙刷、香皂、剃须刀等都要与家人分开使用。洗脚盆或浴盆最好能分开用,如不能分用,一定要做到一次一消毒。
  四、不要亲吻孩子
  病人不要乱吐痰,尤其不要亲吻孩子或用手捏摸食物喂孩子。病人翻阅过的书报、扑克牌等不需要的物品,最好能烧毁或置于烈日下曝晒。肝炎妈妈的吻也有忌讳!
  五、饭前便后勤洗手
  病人及护理病人的家属,要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不要经常用手摸口鼻。有些常用物品,如抹布、剪刀、浇花壶等也要分别放置使用。
六、病人最好分餐吃
  忌切将病人吃剩的食物给健康人吃。病人尽量少到亲戚家中串门,也不要与家人一起到饭店共餐。病人要节制房事,因为唾液或精液有可能传染对方。属甲肝病人隔离期限不应少于3周。
很担心自己会不会也被传染,那您就去医院体检身体,预防为主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重要。
肝炎简介:肝炎类型有:1.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血液、十二指肠液和尿液也可以有传染性;一般不发生慢性肝炎,许多感染者毫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甲型肝炎患过一次可获得终身免疫。其疫苗在世界范围内有效。2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注射、皮肤、性接触、昆虫叮咬……
肝炎传播途径
 (一)传染源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患者。病毒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自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4周内的粪便具有传染性,而以发病前5天至发病后1周最强,潜伏后期及发病早期的血液中亦存在病毒。唾液,胆汁及十指肠液亦均有传染性。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的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液(汗、唾液、泪乳汁、羊水、阴道分泌物、精液等)中。急性患者自发病前2~3个月即开始具有传染性,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HBsAg(+)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中凡伴有HBeAg(+),或抗-HbcIgM(+),或DNA聚合酶活性升高或血清中HBVDNA(+)者均具有传染性。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体液中。
  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是HDV的保毒宿主和主要传染源。戊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性及亚临床型患者。以潜伏末期和发病初期粪便的传染性最高。
  (二)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中排出的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水苍蝇和食物等经口感染,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方式,通常引起散发性发病,如水源被污染或生食污染的水产品(贝类动物),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流行。通过注射或输血传播的机会很少。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①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②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吸入羊水,产道血液,哺乳及密切接触,通过胎盘感染者约5%);③生活上的密切接触;⑷性接触传播。此外,尚有经吸血昆虫(蚊,臭虫,虱等)叮咬传播的可能性。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而以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为主,且母婴传播不如乙型肝多见。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戊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类对各型肝炎普遍易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甲型肝炎感染后机体可产生较稳固的免疫力,在本病的高发地区,成年人血中普遍存在甲型肝炎抗体,发病者以儿童居多。乙型肝炎在高发地区新感染者及急性发病者主要为儿童,成人患者则多为慢性迁延型及慢性活动型肝炎;在低发地区,由于易感者较多,可发生流行或暴发。丙型肝炎的发病以成人多见,常与输血与血制品,药瘾注射,血液透析等有关。丁型肝炎的易感者为HBsAg阳性的急、慢性肝炎及或先症状携带者。戊型肝炎各年龄普遍易感,感染后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各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可重叠感染先后感染。
  (四)流行特征期 病毒性肝炎的分布遍及全世界,但在不同地区各型肝炎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别。我国属于甲型及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但各地区人群感染率差别较大。甲型肝炎全年均可发病,而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通常为散发;发病年龄多在14岁以下,在托幼机构,小学校及部队中发病率较高,且可发生大的流行;如水源被污染或生吃污染水中养殖的贝壳类动物食品,可在人群中引起暴发流行。乙型肝炎见于世界各地,人群中HBsAg携带率以西欧,北美及大洋洲最优(0.5%以下),而以亚洲与非洲最高(6~10%),东南亚地区达10~20%;我国人群HBsAg携带率约10%,其中北方各省较低西南方各省较高,农村高于城市。乙型肝炎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患者及HBsAg携带者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在低发区主要为成人,在高发区主要为儿童而成人患者多为慢性肝炎;一般散发,但常见家庭集聚现象。丙型肝炎见于世界各国,主要为散发,多见于成人尤以输血与血制品者,药瘾者,血液透析者,肾移植者,同性恋者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易转为慢性。丁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但主要聚集于意大利南部,在我国各省市亦均存在。戊型肝炎的发病与饮水习惯及粪便管理有关。常以水媒流行形式出现,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泛滥之后,由水源一次污染者流行期较短(约持续数周),如水源长期污染,或通过污染环境或直接接触传播则持续时间较长。发病者以青壮年为多,儿童多为亚临床型。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5种类型。这5种肝炎在我国均有发生,而且这5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作用,也就是说得了其中任何1型肝炎后,还可能再得其他4型...
乙型肝炎是怎样传染的
作者 张清波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
那要看你的抗体了,如果抗体强是很难得传染上的,我老婆是大三阳,我们一起都生活十多年了,我身体还不是好好的.
不过建议你去检查一下,这样就放心些了!!
肝炎的传播属于接触性传播,如果和肝炎病人握手后再用手吃东西就有可能传染。不过肝炎病人并不是随时都会传染病情的,只有在病情的传播期内才会传染。
建议你别太担心,去...
您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饮食应该注意以下六点,1.均衡饮食,以主食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2.不吃不洁净的食物,尤其是霉变的花生以及没有腌制好的酸菜;3.少吃动物油...
答: 感冒能喝红糖姜吗?怀孕四个月,感冒了,不知道喝这个是不是真的能治。
答: 一个人得了肝炎以后,无论是本人还是家人,都想知道要注意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在起居饮食劳作方面有何禁忌。概括来说,有以下12忌:
1、 忌用药过多
病人患了肝为想快...
答: 肺结核咯血使用白芨确有疗效,最好配方使用,盗汗等症状都可以得到缓解。 如果肝硬化已经发展到“食道门脉高压”,用一点白芨对防止出血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答: 你好:感染HIV后绝大多数都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症状。有的人会出现象普通感冒一样的症状过几天就消失了。以后可以两到十二年甚至更长时间(潜伏期)没有任何症状。到发病时...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公公得了&span class='hot-word'&丙肝&/span&,但是半年前治愈了,我现在怀孕5个月了,和公婆一起吃饭,但是不一起居住。会有传染性吗?新生儿会被传染吗?谢谢!!!
丙肝治愈后一般不会传染,但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注意餐具分开并经常要消毒。(用水煮)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餐具分开使用的.
丙肝可治愈,认知是关键
丙肝是和乙肝一样也是由嗜肝脏病毒引起的一种肝炎,在我国由于乙肝患者非常多,宣传的也很多,所以大家都非常熟悉,相比之下对丙肝的了解却非常少...
丙肝能治好吗,这个完全是可以的没有必要过于担心的,关键是找对了方法,加上自己生活饮食的注意,还是有可能治好的。
比较不错的方法就是用中药来养,养出元气,养出身体...
高胆红素血症与肝炎,胆囊疾病,黄疸疾病等因素有关,平时注意不要喝酒,注意饮食清淡,多吃类、蔬菜、水果等。
丙肝跟乙肝一样,主要通过血液传染的,丙肝病毒在外界的存活力较强,它有一层非常坚硬的外壳,抵抗力强,在60℃的水中能活10个小时,空气中丙肝病毒存活时间是很长的。...
答: 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后因为情绪郁抑,伤心难过,3个月后又得胃癌怎么办?
答: 对于那些可以引起过敏的食物,应该要忌口。
答: 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 一,可逐渐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
答: 可能是颈椎病,做个ct获MRI看看。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丙肝抗体阳性传染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