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饭,面条 汤 眼睛进眼睛里去了,一小段,没出来,但没有

《小木屋》——雷蒙德·卡佛  哈罗德先生从小餐馆出来,发现雪停了,河对面那些小山后面,天空正在放晴。他在车旁停了一会儿,伸了个懒腰。他手扶着打开的车门,做了次深呼吸,他敢发誓他几乎尝到了空气的味道。他挤进驾驶座,回到了公路上,只用再开一个钟头车,就能赶到旅舍。下午,他就可以钓两个钟头的鱼,然后是明天,明天一整天。  在帕克岔路口,他上了河上那座桥,拐上去旅舍的路。路两边都是松树,树枝上压着沉甸甸的雪。白色小山上云遮雾绕,难以分清山和天空在何处分界。这幅景象,让他想到他们那次去波特兰博物馆看到的几幅中国风景画,他喜欢那些画,也跟弗朗西斯说了,不过她没出声。她跟他在画廊的那间侧厅里待了几分钟,然后去看下一项展览。  到旅舍时快中午了,他看到小山上的那些小木屋,然后随着那条路变直,他看到了旅舍本身。他放慢车速,颠簸着下了路,进了铺着一层沙的脏乎乎的停车场,把车停到靠近前门那里。他把车窗摇下来,休息了一会儿,一边肩膀顶着座位来回活动了几下。他眼睛闭了一会儿又睁开。一块一闪一闪的霓虹灯广告牌上面写着“城堡岩”,下面有手工绘制的漂亮标牌——“豪华小木屋——登记处”。他上次来——跟弗朗西丝一起——他们待了四天,他在河里钓到五条漂亮的鱼。那是三年前的事了。他们以前经常来,每年两三次。他打开车门,慢慢下了车,背部和脖子那里感觉僵硬。他脚步沉重地走过冻结的雪地,开始走上木板台阶时,把手放进外套口袋。上完台阶后,他擦掉鞋子上的雪和砂粒,又跟出来的一对年轻男女点头致意。他注意到了那两人下台阶时,男的是怎样扶着女的胳膊。  旅舍里面,有股烧木头的烟和煎火腿的气味。他听到盘子碰在一起发出的咔嗒声。他看着餐厅里壁炉上方那条大个的褐色鲑鱼,对回到这里感到高兴。他站在收银台前,旁边有个陈列柜,玻璃后面摆着皮手袋、钱包和一对软皮鞋,陈列柜上面,随便放着印第安人的珠子项链、手镯和几块木头化石。他走到马蹄铁形状的柜台前,坐在一张凳子上。隔了几张凳子坐着两个男的,他们停下聊天,扭头看着他。他们是打猎的,他们的红色帽子和外套放在身后一张桌子上。哈罗德先生在那儿等着,把自己的手指拉伸了一下。  “你到多久了?”那个女孩皱着眉头问。她从厨房里出来,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跟前,往他面前放了一杯水。  “没多久。”哈罗德先生说。  “你应该按铃。”她说。她的嘴巴一张一合,牙箍闪着光。  “我应该是有间小木屋。”他说,“大约一个星期前,我给你们写过一张卡片预订。”  “我去叫梅太太。”女孩说,“她在做饭。小木屋是她负责的,她什么也没跟我说。我们一般冬天不开放小木屋,你知道。”  他心情兴奋,手合在一起放在面前的柜台上。室内远端的墙上,挂着一幅弗雷德里克·雷明顿的画作复制品。他看着那头歪着身子、受到惊吓的野牛和已在肩头拉开弓箭的印第安人。  “哈罗德先生!”那位老太太大声说,一边脚步蹒跚地向他走来。她是个小个子女人,头发花白,乳房沉甸甸的,喉部较粗。她内衣的带子从白色制服下显现出来。她解掉围裙伸出手来。  “很高兴见到您,梅太太。”他说着从凳子上下来。  “我差点认不出您了。”老太太说,“我有时候不知道那个姑娘是怎么回事……伊迪丝……她是我外孙女。现在是我女儿、女婿打理这里。”她把自己的眼镜取掉,开始擦掉镜片上的水汽。  他低头看着打磨过的柜台,在纹理清晰的木板上摊平手指。  “您太太呢?”她问。  “她这星期身体不太舒服。”哈罗德先生说。他又说起别的事,但是别的也没多少好说的。  “听您这样说真是可惜!我已经把那间小木屋给你们俩收拾得好了。”梅太太说。她解下围裙放在收银台后面。“伊迪丝!我带哈罗德先生去他的小木屋!我去拿大衣,哈罗德先生。”那个女孩没出声,可是手里拎着一把咖啡壶到了厨房门口,眼睛盯着他们。  外面,太阳出来了,亮得让他眼睛感觉不舒服。他抓着扶栏,慢慢走下台阶,梅太太跟在后面,走路跛着脚。  “太阳不行,对吧?”她说,一边小心地走在踩实了的雪上。他觉得她应该拄拐杖。“整整一星期了,这还是头一次出太阳。”她说。她向几个坐小汽车经过的人招了招手。  他们经过了一座加油泵,锁着,上面落了雪。然后经过一个小屋,门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轮胎”。他从打破的窗户望进去,看到里面有一堆堆帆布袋、旧轮胎和桶。那个房间看上去又潮又冷。雪飘了进去,散落在破玻璃周围的窗台上。  “小孩子干的。”梅太太说,一边停下脚步,指着打破的窗户。“他们瞅空就祸害我们。整整一帮人,从建筑营地那边过来,从早到晚无法无天。”她摇摇头。“可怜的小魔鬼,挺惨的家庭生活,反正对小孩子是这样,总是那样搬来搬去。他们的爸爸在修建那个水坝。”她打开小木屋的门,把门推开。“今天上午我生了小火,好让你们住得舒服。”她说。  “谢谢了,梅太太。”他说。  一小块胶合板隔开了前屋和厨房,前屋有张盖着平纺布床罩的双人大床,一个衣柜和一张写字台,里面还有一个洗手池、烧木头的炉子、放柴火的箱子、一台旧冰箱、一张铺着油布的桌子和两张木椅子。还有一扇门通往浴室。他看到木屋的一边有个小阳台,衣服可以挂在那里。  “看着挺好。”他说。  “我尽量把这里收拾得住着舒服。”她说,“您这会儿还需要什么东西吗,哈罗德先生?”  “这会儿什么都不需要,谢谢。”他说。  “那您休息吧。你大概累了,开车开了这么远。”她说。  “我要去把东西拿进来。”哈罗德说着跟她出去。出来后他关上门,他们站在门廊上看着山下。  “您太太来不了真可惜。”老太太说。  他没出声。  他们站在那儿,几乎跟路后面那块从小山一侧突出的巨岩在同一高度,有人说它看上去像是石化城堡。“钓鱼怎么样?”他说。  “有些人钓到了鱼,可是多数是来打猎的。”她说,“猎鹿季节,你知道的。”  他尽量把车开得靠近小木屋,然后开始拿东西下来。最后拎下车的,是从小储物箱里拿出来的一瓶一品脱装威士忌。他把酒放到桌子上。后来,他把一盒盒鱼坠、鱼钩、大个儿的红色、白色假蝇一溜排开时,他把那瓶酒拿到滴水板上。他坐在桌前抽烟,渔具盒打开着,什么都在,假蝇和鱼坠一溜排开,他用两只手试试接钩线结不结实。为那天下午收拾、绑好各种渔具时,他挺高兴自己到底还是来了。今天下午他还能钓两个钟头的鱼,然后还有明天。他已经想好了,那天下午钓鱼回来,他要把那瓶酒留一点明天再喝。  他坐在桌前绑好各种渔具时,觉得听到门廊那边有挖东西的声音。他从桌前起身去打开门,可是什么都没看到,只有多云的天空下面白色的小山和看上去毫无生气的松树,另外能看到下边那里的几座房子,还有几辆小汽车在公路旁边开上来。他突然感到很累,觉得要在床上躺几分钟。他不想睡觉,只是躺下来休息,然后他会穿好衣服,带上东西下到河边。他清理了桌上的东西,脱了衣服,然后躺进冰冷的被窝。有一会儿,他侧躺着,闭着眼睛,屈着腿,以让自己暖和起来,后来他又仰面躺着,脚趾顶着床单来回动。他希望弗朗西斯也在这儿,希望有人可以说说话。  他睁开眼睛,房间里黑了下来。炉子发出不大的噼噼啪啪的声音,炉子后方的墙上,有一处红色光亮。他躺在床上盯着窗户看,不敢相信外面真的天黑了。他又闭上眼睛,然后睁开。他原先只想休息一下,没想要睡着。他睁开眼睛,吃力地坐到床边。他穿上衬衫,伸手拿裤子。他进了浴室,往脸上洒了点水。  “他妈的!”他说着把厨房碗橱里的东西弄得乒乒乓乓,取下几听罐头又放回去。他煮了一壶咖啡,喝了两杯后,决定去旅舍那边吃点东西。他穿上羊毛拖鞋,穿上外套,找半天才找到电筒,然后就出去了。  冷空气刺痛了他的脸颊,也让他呼吸不畅,可是感觉空气挺好,让他头脑清醒了。旅舍那边的灯光让他看到脚下的路,他走得小心翼翼。在小餐厅里,他跟那个叫伊迪丝的女孩点点头,坐在靠近柜台一头的一个小隔间里。他能听到厨房那里开着收音机。那个女孩根本没过来问他要什么。  “你们关门了吗?”哈罗德先生问。  “可以说吧。我搞清洁是为了明天早上开。”  “那么是晚得没东西吃了。”他说。  “我想我可以给你弄点东西。”她说着递过菜单。  “梅太太还在吗,伊迪丝?”  “她在她的房间里。你要问她找东西吗?”  “我还需要点柴火。明天早上用。”  “在后头。”她说,“就在厨房后面。”  他指着菜单上简单的一项——一份配土豆沙拉的火腿三明治。“我要这个。”他说。  他等待时,开始把盛盐和胡椒的调料瓶在面前划小圈子。她给他端来一盘食物后,她在前面那里待了一会儿,给糖碗里加糖,给餐巾纸盒里补充餐巾,还不时看他一眼。很快,他还没吃完,她就拿着一块湿抹布过来开始抹他坐的那张桌子。  他留下了钱,比账单上的数目多了不少,然后从旅舍的侧门出去。他绕到后面,在那里捡了一抱木头。然后脚步极慢地往上走到那间小木屋。他又回头看了一眼,看到那个女孩在隔着厨房窗户看他。等他到门口放下柴火时,他讨厌起了她。  他在床上躺了很久,读《生活》杂志过刊,是在阳台那儿找到的。炉火的热度终于让他犯困时,他起身把床铺清理了一下,然后整理好第二天早上要用的东西。他又检查了一遍那堆东西,以确定什么都带了。他喜欢把东西都准备停当,不想第二天早上起来还得找什么东西。他拿起那瓶威士忌对着光看,然后往一个杯子里倒了一点。他把杯子拿到床那边,放到床头柜上。他关了灯,站在那里往窗外看了一会儿,然后上床睡觉。  他起得很早,以至于小木屋里面几乎还在黑着。夜里炉火已经烧完了。他能看到自己呼出的气息。他动了一下炉格栅的位置,塞进几块木头。他不记得上一次他这么早起是什么时候。他准备好了花生酱三明治,用防水纸裹起来。他把三明治和几块燕麦片饼放进外套口袋。在门口,他穿上了高统防水长靴。  外面的光线还不亮,发灰。长长的山谷间飘着云,树顶和山岭上面,也有一块一块的云。旅舍那边还在黑着。他慢慢沿着那条小路下山去河边,小路上有积雪,打滑。这么早起来,又是去钓鱼,让他感觉心情愉快。河后面远处的一道山谷里,传来了通通几声枪响,他数了一下。七声,八声。猎人已经醒了,还有鹿。他纳闷那几枪是不是昨天他在旅舍那边看到的两个猎人开的。下这么大的雪,鹿不大可能跑得掉。他一直望着脚下,看着小路。小路一直往下,很快他就进入一片密林,雪到他脚踝那么深。  树下有吹积的一堆堆雪,但他走的地方不是太深。这条小路不错,踩得瓷实,还有厚厚一层松针,给踩得嘎吱嘎吱地陷入雪中。他能看到面前的呼气成了白色。他得在灌木中闯出一条路或者在树枝低垂的树下走时,把鱼竿拿得直直地对着前面。他握着鱼竿的大鱼线轮,夹在腋下,好像那是一根长矛。以前他小时候搭便车去偏远地方一钓两三天时,有时就是这样拿鱼竿,甚至在没有灌木或者树木时也是这样,也许只是一大片绿色的草地。那些时候,他会想象自己在等着对手策马从树林里出来。树林边上数目众多的松鸦会大声聒噪起来。后来,他会扯着嗓子唱什么,对草地上空盘旋了一圈又一圈的老鹰喊着挑战的话,直到胸口发疼。这时,他又能看到太阳和蓝天,还能看到那边一个有单斜坡的湖,水又清又绿,能往下看十五到二十英尺,看到水一级级地过渡到深水。他能听到河水哗哗响的声音。但是这时,那条小路没有了,他开始往河岸方向走去时,踏进了一个积雪堆,雪深及膝,他惊慌失措,抓了几把雪,也抓到了几根藤,上来了。  那条河看上去寒冷刺骨,银绿色,岸边石头间的小水泊结了冰。以前的夏天,他在更远的下游钓到过鱼,但是今天早上他不能去下游。今天早上,他能到了现在的这里就挺开心的。一百码远,就在对岸的河滩前边,是一块漂亮的浅滩,可是当然没办法趟过去。他想好了在目前这儿就不错。他爬上一根木头,站稳了,住周围看了一眼,看到了高高的树和积雪覆盖的山岭。水汽笼罩在河面上,他觉得看着美丽如画。他坐在那根木头上面把鱼线穿过鱼竿上的导环时,把腿晃来晃去。他把昨天夜里准备好的一套钩绑上了。万事俱备后,他从那根木头上出溜下来,把橡胶靴尽量往腿上高处拉,然后把高筒长靴上方的搭扣扣紧到腰带上。他慢慢走进水里,屏住气,以承受冷水的乍然冲击。水冲过来,打着旋,涌到了他膝盖那么高。他停下脚步,然后又稍微往前一点点。他松开止转杆,把鱼钩漂亮地抛向上游。  他钓鱼时,开始感觉以前有过的兴奋感部分回来了。他一直在钓鱼。过了一会儿,他又往前去了一点,坐在一块石头上,背靠一根木头。他拿出饼干。他什么都不用着急,今天不用!对面飞起一群小鸟,落在离他不远的几块石头上,他把面包屑洒过去,它们飞起来了。树梢吱吱作响,风正在把云吹出这条山谷,吹上小山。后来他听到对岸的树林里,响起一阵枪声。  他刚换过假蝇饵后把鱼钩抛出去,就看到了那头鹿。它挣扎着从河上游的灌木丛里出来,跑上那道小河滩,头摇了摇,扭了两下,它的鼻孔那里,垂着几道白色的黏液。它的左后腿断了,在拖着走,有一会儿,那头鹿停了下来,扭过头看那条腿。然后她走进河里,走进水流中,直到只能看到她的头和背。她到了他这一边的浅水里,脚步不稳地上了岸,一边把头扭来扭去。他一动不动地站着,看着她冲进了树林。  “混账王八蛋。”他说。  他又抛了一次钩,后来收了线走回岸上。他坐在那根木头上的同一个地方,把三明治吃了。三明治变干了,根本没什么味道,可他还吃了,也尽量不去想那头鹿。弗朗西斯现在应该起来了,在家里忙乎。他也不愿意去想弗朗西斯,可是他记得他钓到三条硬头鳟的那天上午。他费了老大的劲儿拎上山,拎到他们的小木屋那里。他总算拎上去了,她来开门时,他把鱼从袋子里倒到她面前的台阶上,她吹了声口哨,弯下腰摸了摸鱼背从头到尾都有的黑点。当天下午,他又回去钓到了两条。  气温更低了,河面上有风。他动作僵硬地站起来,脚步蹒跚地在石头上走,想放松一下。他想过生一堆火,不过接着又想好了他不会再待很久。几只乌鸦从河对岸扑棱着翅膀飞过他头顶,正好在他上方时,他喊了一嗓子,可是它们根本没往下看。  他又换了蝇饵,加了鱼坠,把鱼钩抛往上游。他让水流把鱼线从他手里往外拽,直到看到线松驰下来,就扳上止转杆。铅坠在水下的石头间磕碰。他让鱼竿把顶着他的肚子,心里在想那个蝇饵在鱼的眼里会是什么样。  几个男孩从河上游那边的树林里出来,走到了河滩上,有几个戴着红色猎帽和羽绒背心。他们在河滩上走来走去,看看哈罗德先生,然后又往河上游看看,下游看看。他们开始在河滩上往他这边走来时,哈罗德先生抬头看那几座小山,然后又往河下游看,那边有最好的河段。他开始收鱼线。他抓住蝇饵,把鱼钩扎进鱼线轮上的软木,心里只想着河岸,他每小心翼翼走出一步,就让他离岸更近一步。  “嗨!”  他停下脚步,在水中慢慢转过身,他很想在他上了岸后才发生这件事,而不是在离岸这么远时,河水冲激着他的双腿,把脚踩湿滑石头的他冲得失去平衡。他的腿摸索着挤到了石头中间,同时他一直盯着他们,直到看出了谁是头儿。他们的腰带上,都挎着像是枪套或者刀鞘的什么东西,但是只有一个男孩带了条步枪,他知道是那个男孩叫他。那个男孩骨瘦如柴,刀削脸,戴着棕色鸭舌帽,他说:  “你看到一头鹿从那边跑出来吗?”那个男孩右手拎着枪,好像那是把手枪,枪口朝下。  另外有一个男孩说:“他当然看到了,厄尔,又没过多久。”说完看了其他四个男孩一眼,他们点点头。他们把一根烟轮流抽了一口,都一直盯着哈罗德先生。  “我说——嗨,你聋了吗?我说你看到一头公鹿吗?”  “不是公的,是母的,她有一条后腿几乎给打断了,岂有此理。”  “跟你有什么关系?”拎枪的那个说。  “他挺会说的嘛,对吧,厄尔?跟我们说它跑哪儿了,你这个老混蛋!”有个男孩说。  “它跑哪儿了?”那个拎枪的男孩问,说着把枪抬到臀部那么高,多少隔着河对着哈罗德先生。  “谁想知道?”哈罗德把鱼竿拿得直直地对着前面,腋下夹紧了鱼竿,另一只手把帽子拉低了一点。“你们这些小杂种是从河上游的活动房那儿来的,没错吧?”  “你以为你知道很多事,不是吗?”那个男孩说,一边眼睛扫了一圈旁边的人,对他们点着头。他抬起一只脚又慢慢放下,然后是另一只脚。过了一会儿,他把枪举到肩膀处,打开枪保险。  枪口对着哈罗德先生的肚子,要么稍微往下一点。河水在他的橡胶靴周围打漩,形成泡沫。他的嘴巴张了一下又合上,舌头却动不了。他低头看着清澈的河水,看河里的石头和一小片一小片的沙底。他想知道假如他用靴子把水踢起来,然后倒下身子,像匹结实的马一样在水中翻滚会是什么样子。  “你是怎么回事?”他问那个男孩。冰凉的河水淹到了他的两腿,然后又灌到他的胸部。  那个男孩什么也没说,只是站在那儿,那几个男孩都只是站在那儿看着哈罗德先生。  “别开枪。”哈罗德先生说。  那个男孩又把枪对着他瞄了一会儿,然后把枪口放低了。“怕了,不是吗?”  哈罗德先生精神恍惚地点点头。他感觉自己似乎想打哈欠。他的嘴巴不住地一张一合。  有个男孩从水边撬起一块石头就扔。哈罗斯先生转过身子,那块石头砸到离他两英尺远的水中。别的男孩也开始扔石头。哈罗德先生站在那儿看着岸,听着石头溅落在他周围。  “反正你也不想在这儿钓鱼,对吧?”那个男孩说,“我本来可以揍你一枪,可是我没有。你看到那头鹿了,你记着你有多走运吧。”  哈罗德先生又在那儿站了一会儿才扭头看。有个男孩对他伸出中指,其他几个咧着嘴笑。哈罗德先生目送他们走了。他转过身子,艰难地走到岸边,靠着那根木头坐了下来。过了几分钟,他站起来,开始朝那座小木屋走去。  整个上午都没下雪,这时,他刚看到那片空地,轻盈的雪花开始落下来。他把鱼竿忘到了那里的某个地方,也许是那次扭了脚踝后。他记得他想脱下橡胶靴时,把鱼竿放到了雪上,可是他不记得拿起来。不管怎么样,现在他无所谓了。那是根好鱼竿,五六年前的夏天,他花九十元买的。可是就算明天天气好,他也不会再回去找了。明天?明天他得回家,上班。有只松鸦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上叫,空地那边靠近他的小木屋的地方,有另外一只松鸦回应。这时他累了,走得慢腾腾的,边走边尽量刮掉橡胶靴上沾的雪。  他从树林里出来停下脚步。旅舍那边亮着灯,就连停车场的灯也亮着。离天黑还有几个钟头,可是他们已经把那里的灯全开了。他觉得这件事挺神秘,让人想不透。出什么事了吗?他摇摇头,然后走上他那座小木屋的台阶。他在门廊处停了一下,不想进去。可是他明白,他得打开门,进房间。他不知道他能否做到这一点。有一会儿,他考虑过不进去了,只是坐上车开车走人。他再次看了一眼山下的灯光,然后他抓住门把手,打开了他这座小木屋的门。有人——他想是梅太太——已经在炉子里生了小火,不过他还是警惕地扫视了一眼。除了炉火发出的咝咝响的声音,里面一片安静。他坐在床上,开始把橡胶靴脱掉。然后他脚上穿着袜子坐在那儿,想着那条河和这时肯定在冰冷彻骨的水里溯流而上的大鱼。他摇摇头站起来,手伸到炉子上方几英寸处,手指一伸一攥,直到手指有了刺痛感。他让自己身上慢慢有了暖意。他开始想到了家,想到在天黑之前赶回家。
这些人赞过
还没人赞过哦
简读故事,分享生活,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QQ:QQ群:微信公众号:简读故事
简读故事网Powered by OpenSNS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view//id_XNDM0MTM0.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29+ 185+ 121+ 77+ 26+ 147+ 461+ 1+
ccompose new post
t go to top
j go to the next post or comment
k go to the previous post or comment
o toggle comment visibility
esc cancel edit post or comment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喜欢了这篇话题
74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往来翕忽)
(往来翕忽)
第三方登录:回复: 19 | 浏览: 9706
| 字体: tT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精华0&帖子186&经验值697 &注册时间&妈币709 &
帖子186&经验值697 &注册时间&
你的另一个娘家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羊城大小事 尽在广州圈
| 字体大小: tT
最近老有人向我推荐自制一种既美容又补气血,让全家人都健康的东西,原料很好找,除了阿胶,基本上都是食品,做起来不太难,而且味道也还不错,并且听说有人吃了一段时间以后白头发居然变黑了。这也简直太神奇了!
  就这样我第一次听说了马悦凌的名字,因为这个“固元膏”的做法就来自于马悦凌如今正在热卖的新书——《不生病的智慧》。
  在网上搜到了很多马悦凌写的文章,都是关于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的,还有热心的网友专门把她的文章整理成专辑,以方便大家查找。她的方法看起来都很简单易行,就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避免寒凉食物,然后再通过食疗、泡脚等方法补足气血、疏通经络,让人体各脏器恢复正常功能。
  可是搜遍了网络,却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马悦凌个人的介绍。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她的这些治病方法来自于哪里?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她的书为什么能够那么畅销?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一个周一的午后叩开了马悦凌家的大门。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准备,但当我见到马悦凌本人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
  我眼前站着的是一位身高1.71米,完全不施粉黛却皮肤白皙、脸色红润、眉目清秀的美丽女子,身材非常苗条,看起来也就30岁左右,而在之前的电话沟通中,马悦凌分明告诉我她已经45岁了。这个巨大的差异让我对她产生了更大的好奇。于是,在她家特有的艾条燃烧的气味中,我开始探寻这个奇女子的人生之路。
  久病成医:“我喜欢在自己身上试验”
  初中毕业上了卫校的马悦凌从小就是个“病秧子”,由于缺钙还成天摔跤。两岁半的时候,马悦凌被传染了腮腺炎,最后又转成肾炎,到中学以后才稍微好转。那时,感冒发烧、流鼻血更成了家常便饭。从小到大体育课基本没有及格过。
1979年,马悦凌上了南京第二卫生学校,由于两眼视力差距很大,她开始经常头痛。卫校毕业刚到医院上班一个月,年轻的马悦凌又遭遇了车祸,昏迷4小时苏醒后,开始严重失眠,剧烈头痛,记忆力也下降了,一个月前看过的杂志居然当新杂志来看。
  由于身体状况很差,马悦凌的生活完全被治病填满了。“那时候可以说生活一点目标也没有,一个人身体不好,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马悦凌在省属医院工作,那里很多医生都给她看过病,各种补脑的药她也吃过,中医也看过,可是仍然没有缓解头痛和记忆力下降的问题。好在马悦凌的护士工作比较轻松,让她能够有时间自己琢磨着给自己治病。她经常试验各种民间小偏方,在一次次的试验中慢慢摸索规律,缓解自己的病痛。
  1991年,马悦凌开始研究通过注射中药到脚上的穴位来治病。“我想按摩都管用,我直接注射是不是效果更好呢?”这实在是一个太大胆的想法,不仅现在没有人做过,古代的医书上也从未记载过有这样的做法。“我知道当归是活血、补血的,所以我选择当归来注射。”奇迹出现了,一注射完,马悦凌的头立刻轻松了许多,“感觉一直罩在我头上的罩子一下子就没了。”
  就这样马悦凌不断试验,不断总结,自己想出了很多治病的办法,例如用生姜片贴在背上、腹部,用8~10根艾条同时熏,这样祛寒湿的效果特别好;著名的固元膏的做法也是马悦凌根据老方子自己琢磨出来的。“我介绍给别人的东西和方法都是我自己试过的。”
  到了1997年,经过自己的不断调理、治疗后,马悦凌已经由原来那个又黄又瘦病弱的小姑娘变成了健康美丽的成熟女性了。甚至有多年未见的邻居在见到她后,认为她“整了容”。
  七个转折:“我从来不设计人生”
  中专毕业的马悦凌从来不避讳谈论她的学历,也毫不在意自己的职称仍然是初级护士。“我只学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
  马悦凌钻研各种治病方法,本来只是想给自己治病,但后来却有很多人找她看病,让她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这一行,我只是顺便帮别人看看,所有的事情都是命运的安排,自然而然地把我推到了这一步的,我从来就不设计人生。”
  不设计人生的马悦凌在人生中遇到了几个重要的转折,也因为这几个转折,才让她能够走到今天,成为无数人心中能治百病的“马老师”、“马医生”。
  转折一:从体外反博认识到血对人的价值
  1987年,马悦凌被调到体外反博室当护士。体外反博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提出的一种通过物理方法改善心脑供血的治疗方法。“就是那个仪器能治疗几十种缺血性疾病,能很快的改善心脑及各脏器的缺血症状”
  “由此我看到了改善供血后,全身各个脏器的功能全部都改善了,从而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体外反博的效果给马悦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为她后来提出气血养生理论打下了基础。
转折二:初识给他人治病的功效
  1990年,马悦凌听说足底按摩治疗疾病的效果特别好。于是她买来了市面上所有能够买到的足底按摩书,一共12本,然后一本一本地钻研,并且将各本书上不同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足底按摩治病的效果的确不错。马悦凌再配合穴位、反射区的注射,不仅给自己治病取得了成效,还开始经常帮助别人解除身体的病痛。
  转折三:发现食疗效果特别好
  1993年春节,马悦凌所在的医院给每位职工发了一台食物粉碎机。马悦凌就用这台机器把红枣、黑芝麻等营养品打碎了吃,发现这样吸收效果特别好。“从那年起我的体质才真正开始好起来。”如今马悦凌对食疗已经是情有独钟了。
经过很多次实践后,马悦凌慢慢发现很多病其实都是吃出来的:人体跟植物一样,需要浇水、施肥,要是水浇得太多或肥 施得不对都会出毛病。
  转折四:从此不畏疑难杂症
  1994年,一位朋友车祸后高位截瘫,马悦凌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五天没有动过了,而且整个脸都是肿的。马悦凌就试着按摩他的足底反射区,结果效果非常明显,那位高位截瘫朋友的麻痹水平线每天都降低一寸,四五天以后大小便都没有问题了。
  这件事给了马悦凌莫大的信心,“通过这个病例我认识到人体有很多开关,只要找到那些开关治病就不难,从那次以后我对疑难杂症没有那么畏惧了。”
  转折五:做主持人锻炼文字能力
  1996年,马悦凌被江苏电视台选为一档医疗保健节目的兼职主持人。做主持人的马悦凌,既要主持节目、采访专家,也要写节目中的开场白、串词,这对只有中专文化的马悦凌来说是一个考验。
  好在马悦凌经常读各种健康、保健类杂志,对电视节目所需要的那种朴实、接近百姓的语言非常熟悉,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很快就适应了,而且越做越好。电视台的三年兼职工作,也为马悦凌后来写书、总结自己的理论奠定了很好的文字基础。
精华0&帖子31994&经验值171672 &注册时间&妈币226498 &
帖子31994&经验值171672 &注册时间&BB生日
精华0&帖子186&经验值697 &注册时间&妈币709 &
帖子186&经验值697 &注册时间&
  她曾经是一个体弱多病的“林黛玉”,却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到了通往健康的快乐之路;她当了23年的小护士,却被许多人奉为掌握生命规律的“健康教母”;她说99%的病都可以通过正确的食疗、保暖祛寒湿及疏通经络后治好,她的治病理念是:只调阴阳平衡,平衡释放潜能,潜能自愈疾病;她自信找到了开启人体健康之门的金钥匙,并毫无保留地要把它交给更多的人。
  最早知道马悦凌是因为要做固元膏。
  最近老有人向我推荐自制一种既美容又补气血,让全家人都健康的东西,原料很好找,除了阿胶,基本上都是食品,做起来不太难,而且味道也还不错,并且听说有人吃了一段时间以后白头发居然变黑了。这也简直太神奇了!
  就这样我第一次听说了马悦凌的名字,因为这个“固元膏”的做法就来自于马悦凌如今正在热卖的新书——《不生病的智慧》。
  在网上搜到了很多马悦凌写的文章,都是关于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的,还有热心的网友专门把她的文章整理成专辑,以方便大家查找。她的方法看起来都很简单易行,就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避免寒凉食物,然后再通过食疗、泡脚等方法补足气血、疏通经络,让人体各脏器恢复正常功能。
  可是搜遍了网络,却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马悦凌个人的介绍。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她的这些治病方法来自于哪里?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她的书为什么能够那么畅销?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一个周一的午后叩开了马悦凌家的大门。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准备,但当我见到马悦凌本人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
  我眼前站着的是一位身高1.71米,完全不施粉黛却皮肤白皙、脸色红润、眉目清秀的美丽女子,身材非常苗条,看起来也就30岁左右,而在之前的电话沟通中,马悦凌分明告诉我她已经45岁了。这个巨大的差异让我对她产生了更大的好奇。于是,在她家特有的艾条燃烧的气味中,我开始探寻这个奇女子的人生之路。
  久病成医:“我喜欢在自己身上试验”
  初中毕业上了卫校的马悦凌从小就是个“病秧子”,由于缺钙还成天摔跤。两岁半的时候,马悦凌被传染了腮腺炎,最后又转成肾炎,到中学以后才稍微好转。那时,感冒发烧、流鼻血更成了家常便饭。从小到大体育课基本没有及格过。
1979年,马悦凌上了南京第二卫生学校,由于两眼视力差距很大,她开始经常头痛。卫校毕业刚到医院上班一个月,年轻的马悦凌又遭遇了车祸,昏迷4小时苏醒后,开始严重失眠,剧烈头痛,记忆力也下降了,一个月前看过的杂志居然当新杂志来看。
  由于身体状况很差,马悦凌的生活完全被治病填满了。“那时候可以说生活一点目标也没有,一个人身体不好,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呢?”马悦凌在省属医院工作,那里很多医生都给她看过病,各种补脑的药她也吃过,中医也看过,可是仍然没有缓解头痛和记忆力下降的问题。好在马悦凌的护士工作比较轻松,让她能够有时间自己琢磨着给自己治病。她经常试验各种民间小偏方,在一次次的试验中慢慢摸索规律,缓解自己的病痛。
  1991年,马悦凌开始研究通过注射中药到脚上的穴位来治病。“我想按摩都管用,我直接注射是不是效果更好呢?”这实在是一个太大胆的想法,不仅现在没有人做过,古代的医书上也从未记载过有这样的做法。“我知道当归是活血、补血的,所以我选择当归来注射。”奇迹出现了,一注射完,马悦凌的头立刻轻松了许多,“感觉一直罩在我头上的罩子一下子就没了。”
  就这样马悦凌不断试验,不断总结,自己想出了很多治病的办法,例如用生姜片贴在背上、腹部,用8~10根艾条同时熏,这样祛寒湿的效果特别好;著名的固元膏的做法也是马悦凌根据老方子自己琢磨出来的。“我介绍给别人的东西和方法都是我自己试过的。”
  到了1997年,经过自己的不断调理、治疗后,马悦凌已经由原来那个又黄又瘦病弱的小姑娘变成了健康美丽的成熟女性了。甚至有多年未见的邻居在见到她后,认为她“整了容”。
  七个转折:“我从来不设计人生”
  中专毕业的马悦凌从来不避讳谈论她的学历,也毫不在意自己的职称仍然是初级护士。“我只学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
  马悦凌钻研各种治病方法,本来只是想给自己治病,但后来却有很多人找她看病,让她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这一行,我只是顺便帮别人看看,所有的事情都是命运的安排,自然而然地把我推到了这一步的,我从来就不设计人生。”
  不设计人生的马悦凌在人生中遇到了几个重要的转折,也因为这几个转折,才让她能够走到今天,成为无数人心中能治百病的“马老师”、“马医生”。
  转折一:从体外反博认识到血对人的价值
  1987年,马悦凌被调到体外反博室当护士。体外反博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提出的一种通过物理方法改善心脑供血的治疗方法。“就是那个仪器能治疗几十种缺血性疾病,能很快的改善心脑及各脏器的缺血症状”
  “由此我看到了改善供血后,全身各个脏器的功能全部都改善了,从而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体外反博的效果给马悦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为她后来提出气血养生理论打下了基础。
  转折二:初识给他人治病的功效
  1990年,马悦凌听说足底按摩治疗疾病的效果特别好。于是她买来了市面上所有能够买到的足底按摩书,一共12本,然后一本一本地钻研,并且将各本书上不同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足底按摩治病的效果的确不错。马悦凌再配合穴位、反射区的注射,不仅给自己治病取得了成效,还开始经常帮助别人解除身体的病痛。
  转折三:发现食疗效果特别好
  1993年春节,马悦凌所在的医院给每位职工发了一台食物粉碎机。马悦凌就用这台机器把红枣、黑芝麻等营养品打碎了吃,发现这样吸收效果特别好。“从那年起我的体质才真正开始好起来。”如今马悦凌对食疗已经是情有独钟了。
经过很多次实践后,马悦凌慢慢发现很多病其实都是吃出来的:人体跟植物一样,需要浇水、施肥,要是水浇得太多或肥 施得不对都会出毛病。
  转折四:从此不畏疑难杂症
  1994年,一位朋友车祸后高位截瘫,马悦凌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五天没有动过了,而且整个脸都是肿的。马悦凌就试着按摩他的足底反射区,结果效果非常明显,那位高位截瘫朋友的麻痹水平线每天都降低一寸,四五天以后大小便都没有问题了。
  这件事给了马悦凌莫大的信心,“通过这个病例我认识到人体有很多开关,只要找到那些开关治病就不难,从那次以后我对疑难杂症没有那么畏惧了。”
  转折五:做主持人锻炼文字能力
  1996年,马悦凌被江苏电视台选为一档医疗保健节目的兼职主持人。做主持人的马悦凌,既要主持节目、采访专家,也要写节目中的开场白、串词,这对只有中专文化的马悦凌来说是一个考验。
  好在马悦凌经常读各种健康、保健类杂志,对电视节目所需要的那种朴实、接近百姓的语言非常熟悉,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很快就适应了,而且越做越好。电视台的三年兼职工作,也为马悦凌后来写书、总结自己的理论奠定了很好的文字基础。
  转折六: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1998年,马悦凌怀孕了。虽然不得不辞掉电视台兼职主持人的工作让她感到有点遗憾,但命运又让她品尝了更为美妙的体验:孕育生命,培育一个全新的生命成长。从孕育儿子到养育儿子,马悦凌对人体和生命的感悟更为深刻和透彻了,“我发现身体的健康是孩子性格、心理等各方面健康成长的基础,而我们完全可以在母亲的孕期、哺乳期通过正确的饮食,从而让胎儿或婴儿身体健康,或者直接通过让孩子正确饮食来改善已经断奶孩子的身体状况。”
  马悦凌的这些方法和理念,都写进了许多妈妈们正翘首以盼的她即将出版的新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中。
  转折七:悟出“温度决定人的生老病死”
  2003年冬天,马悦凌去了北方,北方不化的积雪给了她很深的印象,因为雪在南方一般是很难积起来的,落地就化。朋友说,这是由于北方地温低,所以雪才不化。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马悦凌敏锐地意识到,对人体来说也应该是同样的道理:人体里的肿瘤、血脂等等不也是“积雪”吗,如果通过补充气血,禁食寒凉食物,疏通经络,使血液循环畅通,从而提高现代人普遍偏低的体温,这些“积雪”是不是就可以化掉了呢。这是一个全新的前无古人的理念!用这个理念,马悦凌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
  有一次听说朋友的爱人得了红斑狼疮,马悦凌认为这是肾寒引起的,只要把肾暖过来,补足气血就能治好。她先用艾条给病人熏,然后给她吃自制的固元膏,要求她的家人给她停掉所有寒凉的属性的食物。就这样没多久,不治之症红斑狼疮,被马悦凌没用药就治好了。
  马悦凌的这个理论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尽管也有不少人质疑,但是马悦凌仍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因为她运用这个理论已经在实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没有读过《黄帝内经》的“奇医”:“我的所有方法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
  当马悦凌告诉我,她从来没有看过《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医书时,我的确吃了一惊。因为如今的人们,尤其是中医研究者们,都热衷于从故纸堆里寻找依据,将老祖宗留下的中医文化奉为经典。没有看过经典医书的马悦凌又何以能给自己和别人治病,并且收到奇效呢?
  在马悦凌的书房里堆满了一种类似剪报的东西,这是近20年来她从各种健康、保健类杂志和书籍中搜集来的治疗各种疾病的小文章。她将这些文章分门别类地贴在一起,查找起来非常方便。“我喜欢看科普的医学书籍和各种健康类杂志,如果我要研究什么内容,就会将市面上所有的相关书籍买下来,然后将它们进行归纳、总结,变成自己的东西。”
  从书中学来的各种方法,马悦凌总要自己去验证。有的方法经过她验证以后发现并不适用。例如有民间偏方说萝卜汁点鼻子可以治疗头痛,马悦凌就榨了萝卜汁往自己鼻子里滴,结果呛得受不了,当时难受的感觉到现在她还记忆犹新。      “我那时就想,这个方法以后绝对不介绍给别人,太痛苦了。”感冒了,马悦凌会在自己身上试验各种小偏方,看哪一种管用。上卫校时学过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经络,但因为对针灸、经络的兴趣,又在1995年专门去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的夜校学习针灸、推拿,学了后就在自己身上扎,试验效果。发现了食疗的作用以后,马悦凌又不断试验各种食疗方法。
  “我喜欢从复杂的东西中找出最简单的方法,举一反三。”或许正是由于没有任何思维条框的限制,由于所有的方法都来自于民间,来自于自己的实践,马悦凌这位没有任何显赫中医背景的“草根”医生才能发现属于自己的理论,找到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治疗方法。
  目标:“我希望看到每个人都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综观马悦凌推荐的各种治疗和保健方法,基本都属于没有什么副作用的,非常简单易行的,在家中就可以安全实施的“土方子”。这也是她的方法受到老百姓欢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马悦凌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有待更多的实践和科学的研究来证实。但是马悦凌确实按照自己的“温度理论”,用“补足血液、温补肾阳、祛除寒湿、畅通经络”的调理原则治好了不少久病不愈的人。“由于现在女孩子都喜欢穿得少,再加上吃的很多食物都是寒凉的,所以她们的体质越来越寒,不孕的女性明显增多了。”马悦凌用薰艾条、食疗加疏通经络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排出病人体内寒气,使其基础体温升高,只用了6次就治好了一位女病人的不孕症。
  好方法不能独享。文化程度不高的马悦凌,写起治病保健的文章来却如行云流水。2004年受《东方宝宝》杂志编辑的邀请,马悦凌开始为《东方宝宝》写儿童保健专栏,由于介绍的方法简单有效,她的文章受到了广泛的欢迎。那一年马悦凌第一次接触到网络,发现可以通过互联网告诉更多的人自己的保健心得。于是她开始在一些论坛发帖子,讲述自己治病、保健经过和方法,这些文章都被迅速转载,很快在网上引起较大反响。有一篇名为《我用简单的方法就能治疗心脑血管病,癌症及多种慢性病》的文章还被美国的两家报纸连载。很快,出版社也找上门来,2007年9月,马悦凌的第一本著作《不生病的智慧》出版了。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学会保护自己身体的方法,让更多的人能健康的活到120岁。”马悦凌说,目前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拍一系列介绍健康保健方法的电视片,将民间中医中的精华全部挖掘出来,通过电视普及给大众。“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说到这儿马悦凌露出了微笑,“我相信我100岁的时候肯定还在工作。”
  职场人士小贴士:坚持泡脚,让身体内的血液活起来
  采访到最后,我当然不会忘记为各位《职业》的上班族读者们向马悦凌讨教保健方法。
“上班族需要的是简单、能够坚持的保健方法,每天睡前可以坚持泡脚,泡到微微发汗,只要能坚持做到,就能让自己的脏器在一天疲劳之后喘口气,使体内的血活起来了,不仅能提高睡眠质量,还能改善目前的亚健康状态。”
看着马悦凌白里透红的皮肤,几乎没有一点皱纹的面容,我也暗自决定泡脚从今晚开始。
  人物链接:
  马悦凌,原名马秋红,1963年出生,研究民间中医治病、保健方法近20年,已经出版畅销著作《不生病的智慧》,该书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优秀健康图书”,即将出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两本著作,被誉为“健康教母”、“民间奇医”。 &健康教母&马悦凌气血养生真法:
精华6&帖子21238&经验值114851 &注册时间&妈币6199399 &
帖子21238&经验值114851 &注册时间&BB生日
关于老马的帖子,在妈网红过一阵。
本人发言与妈网无关,纯粹本人个人行为,回贴时请忽略版主身份。纯粹属个人娱乐时间,与版主身份无关。
精华0&帖子186&经验值697 &注册时间&妈币709 &
帖子186&经验值697 &注册时间&
不生病是每个人的最大心愿  不生病是所有人的最大愿望和追求,是我们在这世上活得自在、潇洒,活得有意义的最基本保障。
  对待健康,人普遍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求”;另一种是“保”。
  在“求”健康的状态下,人是没有自我、毫无尊严的。
  面对疾病的威胁,人往往无能、无助、无知,只能听天由命。这时,所有的外在力量都能决定你的命运,你不得不盲从于别人对你的生命所做的任何处置,就会企盼着各种灵丹妙药,企盼着最发达、最先进的治病手段,最愿意做的就是速战速决,最关心的就是立竿见影。
  在“保”健康的状态下,人对待身体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义不容辞,持之以恒,而这时只要去学习“保”的知识、技巧,并不断充实、完善,就能达到“保”健康的最高境界——活到天年。
  “求”是被动的,“保”是主动的;“求”是迷茫的,“保”是清醒的;“求”是不可知的,“保”是踏实、可信的。
  我自己就是从“求”健康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求”的痛苦、艰辛和无奈。我先天不足,2岁多时又患上了腮腺炎,还因为治疗不及时而染上了免疫性疾病——肾小球肾炎,导致血尿。当时医生准备用激素治疗,母亲坚决反对。她四处寻找偏方,最后找到一种叫“土牛膝”的草药,用它的根煮水给我喝,很快就控制住了血尿。
  成年以后,我又因车祸而头部受伤,长年头疼难忍,并且日益严重。
  我工作的单位就是省级大医院,看病十分方便,可由于我体质太弱,一吃西药就难受,还会胃痛;吃中成药,一颗颗硬丸子就存在胃里,很难消化;吃汤药,没有一副是我吃后没有反应的,不是泻就是腹胀、胸闷。医院里的医生们轮流给我看过,都不行,于是又到其他大医院看,最后又到外地,结论都是:身体太虚,虚不受补,没法调理。后来又得了双膝关节积水,严重时痛得不能行走,腿根本不听使唤。
  奇怪的是,我身体这么多不适,西医的化验结果却基本正常,只有脑血流证实了我脑部血管供血不均衡,左侧正常,右侧扩张,结论是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可吃了收缩血管的药,没过10分钟心脏就闷得透不过气来,原来收缩血管的药不但收缩了脑血管,全身的血管都收缩了。
  就这样,年纪轻轻的我浑身是病,瘦得就像豆芽菜,1.71米的个头,却只有90斤。当时的我整天都盼着奇迹能在身上发生。听到哪里有好的医生,就想方设法地赶去看病;听说某种营养品效果好,就不惜花光工资去买;听说某人有特异功能治病,就托人找关系,想让这些神奇的“大师”们把我的病给排掉;最后连乡下的巫婆都去拜见了……
  只可惜在求医的过程中,只有一次次的失望。直到后来我开始练气功,练功的过程中我能切身感受到气在体内的作用,就这样,自己打通了双腿,治好了双膝关节积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我又尝试着给自己的足底反射区注射当归营养液,困扰我多年的头痛也痊愈了。
  从此,我就开始对各种治病方法都产生了兴趣。因为是为自己治病,而且由于身体过于敏感,西药不能吃,中药反应重,只好去寻找各种最安全、无副作用的方法,并将各种不同的方法在自己身上实验,慢慢地摸索,最后总结出了一套最安全、方便、物美价廉而且疗效显著的治病方法。
  在我从“求”健康过渡到“保”健康以后,身上所有的病症都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消失了,健康状况一年强似一年。
  后来,我将自己总结出的食疗加经络的治病方法不断地向家人、朋友、病人宣传,并亲自动手为他们治疗。由于这种治病方法都源于我自身的体验,无副作用,成本又非常低廉,而且简单易学,效果又快又好,多年来受益的患者不计其数。不论男女老少,小到感冒,大到部分癌症,只要通过我的方法补气血、通经络、去寒湿,身体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好转乃至彻底治愈,长年坚持还能使人常葆年轻,生活充满快乐。
  在《不生病的智慧》这本书中,我要介绍给大家的就是“保”健康的知识和技巧,让大家都能轻松摆脱疾病的困扰,让复杂、隐晦、深不可测的人体奥秘变得简单化、大众化、通俗化。在这里,我先把自己的心得总结为四大原则来给大家讲一下。
  1.懂得身体最基本的需求:
  气血的充足,经络的通畅就是身体生存、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一棵树,不论它是生长在几千年前的古代,还是现代;不论它是生长在皇宫,还是生长在野外,它对生长的需求是一样的,就是空气、阳光和水。这种生存的基本需求不会因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改变,也不会因朝代的变更而变化,更不会因为现代高速发展的科技而发生改变。
  人也是一样,几千年来,中医治病、防病的根本就是补气血、通经络,而我们现在所用的方法也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就如推拿、按摩、艾灸是依据古人发明的经络学说,食疗是依据古人为我们总结的各类食物的属性、功效、宜忌。
  所以,不论是古人还是生活在现在的人,不论你是有钱人、高官还是普通百姓,不论你是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身体对健康的需求都是一样的,都要通过食疗来补足气血,通过锻炼、按摩来疏通经络。
  2.以不变应万变
  补气血、通经络是保证身体健康的最基本的原则,可现在的人与古代的人相比,生存环境、条件都已完全不同,古人的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规律,我们现代人是做不到了;古代的没有被污染的空气、水、食物,我们也享受不到了;古人们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现代人都用各种各样的发明简化了;更让古人没想到的是现代人食物的丰富,各种工业化生产出的食品,各种反季节的食物,各种冰镇的食品、饮料,不分季节和区域地常年大量供应。
  现代人物质丰富、体力劳动少,从而引起营养过剩,导致体能下降、各种疑难杂症频发。更严重的是,现在空气、水、食品的受污染状况严重,已影响到身体的内环境,其结果就是经络不通,血中杂质多。再加上经常在冬天贪吃反季节的寒凉食物;夏天里人体毛孔大开的时候,却又频繁使用空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的体内寒湿普遍很重,其结果就是血液流通不畅,造成供血不足,使各个脏器营养不良,功能下降,以致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堆积在血管里,造成血管壁的增厚,加速动脉硬化,使各种与血管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频发,同时身上、脸上会长痘、长斑,重者甚至会长肿瘤。
  在我接触的病人中,可以说99%的人所患的疾病都与体内寒湿重有直接的关系。现代人易患的各种疾病在治疗效果上总是不尽人意,原因就是没有对症治疗。西医没有哪种药物能祛除身体内的寒湿,而中医则建议人们多吃温热去寒的食物,再配合疏通经络的方法就可以直接祛除寒湿,血液的流动就会变得轻快起来了。
  我们改变不了外部的环境及变化,但可以改变自己,根据我们身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不变应万变,按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去选择该吃的食物,去选择有利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健康地生存下来。
  3.正确地诊断患病的病因,是保健康的关键
  现代医学给人看病时的方法,就如把一棵生病的树放到植物学家的面前。他们会把叶子、果实、树枝、树干、树根分成不同的科,又在每个科的角落里用各种现代医疗设备查找着与众不同的地方,再想尽各种方法开出不同的治疗的方案。听起来十分可笑,可这确实是现代医学治病的现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住进著名医院,躺在高级病房,守着最权威的专家,却仍找不出健康的出路。
  而在本书中,我要教给大家的是:通过摸手上的第二掌骨,来判断自己身体的素质、体能;通过观察手纹,知道自己先天是否充足及后天的营养情况;通过观察指甲、头发、眼睛、皮肤、舌苔、牙龈等重要部位给你发出的各种警告,就能随时知道自己身体的状况。
  当遇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这时不是急于去吃药,而是要马上搞清楚为什么会生病。按书中教你的方法去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的身体是否有气血两亏、寒湿重的现象,再查查与病灶相通的经络是不是有明显的瘀堵、疼痛的感觉。当心里有数了,就及时地想办法去补足气血,去掉寒湿,疏通经络,然后注意观察症状,如果不适开始缓解了,就说明对症了,你就没必要去吃药,而是继续坚持下去,这样病痛就会慢慢好转。
  总之,不论是大病还是小病,只要不是意外伤害,一定都是因为你的气血亏了,经络不通了,寒湿重了。只要补上气血,疏通经络,祛除寒湿,你的病自然就能治好,长期坚持,你就不会生病。
  4.少闯生命中的红灯
  就如大街上的红绿灯,红灯的停止是为了绿灯的畅通。在我们的生命中,处处都设有红灯,这些红灯就是对身体有危害的各种不良习惯,如大量吸烟,长期贪杯,纵欲风流,长期熬夜,饱一顿饥一顿,暴饮暴食等等。如果你处处闯红灯,路还能走得远吗?
  在少闯红灯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身体的保护。就如一支蜡烛,在室内能燃烧2个多小时,在有风的室外,却只能燃烧1个多小时,所以当你给烛火罩上罩子,燃烧的速度就会变慢,而且不再有被风吹灭的危险。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的健康,遗传占15%;社会条件占10%;气候、地理条件占7%,医疗条件占8%;自我保健占60%。所以说,“求”健康,而且是在医疗条件极好的情况下,你健康的保障也只有8%。
  我们运用食疗、经络保护身体,同时注意心态的平和,并祛除生活中的各种恶习,就是抓住了“保”健康的60%,同时,还可以利用医疗条件的8%,就是现代医学的长处:一是对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免疫上;二是对各种意外伤害及急症所做的抢救上;三是各种先进的检查设备上。用这三点优势来为我们的身体保驾护航,可谓万无一失。
  “保”健康是落实在你每天的一日三餐上,落实在身体的经络和生活习惯上,只要其方法运用得好,治愈疾病的效果是非常快的,当这种“保”健康的观念贯穿你一生,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你就可以快乐无忧地走向天年。
  多年来,我把“保”健康的知识和技巧教给了无数的人,听者都觉得很有道理,很想去尝试一下。可真正照着做的有50%,而这50%的人群中,真正能够坚持一段时间的会有10%—20%,而能长年坚持的只有不到1%—2%,而这些长年坚持的,都尝到了身体越来越好、越来越健康的甜头。
  《不生病的智慧》这本书,如果能给看到它的2%的人带来健康,20%的人带来疾病的好转,再给其他的人带来一种信息或警示的话,我觉得我已经是做了一个功德无量的事了。
让我们的身体四季如春
一、掌握人体生杀大权的是气血
  补足气血,让每个脏器都吃得饱饱的
  一说起气血,一般人都觉得是很玄的东西。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而血就是脏器的“饭”。
  当体内的各种脏器每天都能吃上满满一大碗干饭时,干劲就十足,工作就干得好。而当人体的总血量不够,也就是给脏器减了饭量,虽然它们都还在运转,但因为没吃饱,就容易疲劳,无力,抵抗力下降,就出现了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时间一长,各脏器由于供血不足,各种疾病都会惹上身来。
  心脏没吃饱(供血不足)就会心慌、气短、胸闷,这时,特别想休息,就出现了间歇,心跳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慢,心就开始痛。这是在提醒你,它饿了、累了,你没管它,或者只是给它吃了一些扩血管的药物,可根本原因并没有改善。当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血管不能充盈,就会造成闭塞,心梗,最后危及生命。
  大脑没吃饱,轻者头晕、记忆力下降,重者因远端末梢的血管得不到充足的血液而干瘪、闭塞,继而出现脑缺血、脑梗塞,时间一长,脑子开始变“瘦”,脑萎缩、老年痴呆症也开始发生。
  肝脏吃不饱,这个“人体化工厂”的工作量就开始萎缩,以前吃一斤肉,它都能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而这时没劲干了,一斤的肉,它只能转化7两,余下3两只好以脂肪的形式弃置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肝;或者堆积在血管里形成高血脂。
  肾脏也是一样,没吃饱,它担负的排毒工作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如此,身体内的各种毒肯定就不能及时排到体外,就容易引起尿酸、尿素过高。
  胰腺也是一样,吃饱了就能奉献给人体充足的胰岛素,没吃饱时,糖不能被正常代谢,多余的糖就存留在血管里,血糖自然增高了。
  所以,血的重要性是我的食疗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只要食物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就能保证人体内血的质量和浓度;保证了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就能让人血量充足。要记住,食疗的重要性是贯穿人一生的,也是要落实在每天的每一顿饭上面的。
  •温度决定生死
  气是什么?“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这是用来形容气血关系的最常用的一句话。
  中医学对气的解释是这样的:气是由先天之精华、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所组成。气具有很强的活力,不停地运动着,中医学以气的运动来解释生命活动。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即具有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与运行,推动脏腑组织的各种生理活动的作用。人体的气,又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元气,又称“原气”,是由先天之精华所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补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以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贯注于心肺之脉,与呼吸及循环密切相关。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运行于脉中。卫气,有保卫的意思,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活力特别强,流动迅速,运行于皮肤、肌肉、全身内外上下,能护卫肌表,温养脏腑,并调节汗孔开合和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恒定。
  一天看电视,有一个节目是介绍太阳系里各大行星的,里面说:人类生存的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不远不近,有着常年平均17℃的温度,给万物生长提供了最好的生长条件。而离太阳近的水星、金星,因为温度高达400℃以上,水都蒸发了,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等,因温度在零下100℃,全都是冰。彗星也是由一大团冰冻的气体夹杂冰粒和尘埃物质组成,土星虽有着美丽的光环,也是由冰块和砂砾组成。而这些星球上都没有什么动植物生长。
  看到这儿,我茅塞顿开,原来地球上的气温是万物生长的必需条件。温度使地球上的冰块融化成充满活力、滋养着万物的水;又使水变成了蒸气,使空气更加清新、滋润,孕育着生命。
  水在我们人体的表现形式就是血液,它滋养着我们全身,当温度降低时,血液流速减慢,就出现滞涩、瘀堵,当温度进一步降低,血液就会凝固,人就面临死亡。
  使血液能流动起来的动力是温度,它使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不息,维持着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让生命获得保障。
  当想明白了温度的重要性,当悟出了温度可以决定人的气血盛衰的时候,我对生命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而这时再去看中医对气的解释,就发现温度的作用与中医所说的“气”非常相似,中医所说的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所组成,而其中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都能用温度轻易地解释。
  先天之精气其实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肾”。肾为一身之阳,就像人体内的一团火,温煦、照耀着全身。孩子之所以被称做“纯阳之体”,就是因为肾气足,肾气足就说明火力旺,代谢旺盛,总是处于生长、发育的状态,而老人肾气衰了,体温就偏低,火力不足,循环代谢也就减慢了,身体逐渐衰弱。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阳气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给大自然以光明和温暖,如果失去了它,万物便不得生存。人体若没有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一片黑暗,这样,生命就要停止。”
  对于肾脏,中医里永远只存在着补,从没有泻的说法。不能给肾脏撤火,更不能灭火,只有通过不断地、适度地添加燃料,才能让肾火烧得长久而旺盛。
  肾就是人的根,就如大树的树根一样,只有从根上施肥、松土,才能生长旺盛,只要树根能不断吸收营养,才能牢牢地扎在大地更深、更远。就是大树给吹断了,只要有根在,还会发新枝、长新叶。人也是一样,只要保住肾,也就是保住人的根,人就永远健康,永远充满活力。
  而给人的根不断补充营养的、添加燃料的,让肾火不灭的就是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脾胃,是脾胃把食物化成了充足的血液,这就是我理解的“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补气就是补肾、暖肾、保暖、去寒,气血充足就是身体内血液的量足、质优、肾气足、基础体温偏高、各脏器功能正常,代谢旺盛、血脉畅通;气血两亏就是身体内血液的量少、质劣、肾气虚、基础体温低、各脏器功能低下、代谢缓慢、血脉运行不畅。
  所以,补气的目的就是让身体保持适宜的温度,再加上宗气,也就是人在大自然中吸入的新鲜空气。这样人才能鲜活地立于天地之间。
  二、熟知食物的温热寒凉平是保证气血充足的关键
  根据各人体质,只要吃应季、应地的食物就绝少生病
  中医认为,温热为阳,寒凉为阴,只有将食物的温热寒凉因人、因时、因地的灵活运用,才能使人体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阴阳平衡,不会生病。
  1.根据各人体质选择食物
  身体内寒气较重、气血两亏的虚弱之人不分季节,要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牛肉、羊肉、洋葱、菲菜、生姜等,这样身体才会产热,使机能兴奋、增加活力,血脉畅通。现在的人吃的食物普遍性凉,又大量使用空调等降温,所以现在的人99%都属寒凉体质。
  如果身体内热大,精力旺盛,就不用吃太多温热性质的食物。吃多了会燥热、上火,机能过于亢奋,所以要适当地选用一些寒凉的食物来进行平衡。
  2.配合气候变化选择食物
  气候的变化说到底就是温度的变化,所以,温度高时人要多吃寒凉的食物清热,温度低时要以温热的食物保暖祛寒。现在的夏天,室内多有空调,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燥热已大大减少,可人们犹不满足,仍然贪吃寒凉之物,所以,身体内的寒湿都很重。
  冬天气候寒凉,理应多吃温热的食物保暖,可室内又因为大量使用暖气、空调,使空气燥热,于是人们仍是贪喝冷饮,吃西瓜、香蕉等等,这些都是完全不对的。我一个朋友的母亲就是天冷时吃了半个大寒的西瓜,半小时后突发脑中风去世的。
  3.在什么地方就吃什么地方的食物
  每个地区因气候、地理的不同都生长着不同的食物,最明显的就是炎热之地多盛产寒冷性质的水果,如香蕉、西瓜、甘蔗等,而寒冷地区多生长洋葱、大葱、大蒜以及土豆、大豆等性平、性温的食物,这是老天爷给人们准备好了的食物,是完全适合他们身体的东西,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反季节、跨区域的食物,物资的极大丰富,目的并不是为大家的健康着想,而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为了赚钱。我们的身体要想保持健康,所吃的食物始终要与自身的身体素质、所处的环境、季节保持一种平衡,我们都应因人、因时、因地去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才能做到不生病或少生病。
  懂得食物的五味才能保证“后天之本”安全
  人们的饮食习惯是受市场控制的,市面上卖什么大家就吃什么。可现在市面上供应的食物已没了季节、区域之分。生活在内地的人们仍然要经历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要经历从入秋到次年的春天长达半年的寒凉天气,这时再不学点饮食保健常识,不熟悉各类食物的温热寒凉平的属性,在天冷的时候大量误吃寒凉的水果、蔬菜和饮料,不断地在给身体内的脏器降温,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血液循环越来越慢、脏器功能下降、衰老期提前,血流得越慢,沉淀越多,血管越易淤堵、梗塞,从而导致各种与血管相关的心脑血管病高发。
精华0&帖子186&经验值697 &注册时间&妈币709 &
帖子186&经验值697 &注册时间&
下面将常见食物的五味分类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谷类饮食
  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芝麻、黄豆、饭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麦。
  性温:糯米、黑米、西谷米(西米)、高粱。
  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肉类饮食
  性平: 猪肉、猪心、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刺猬肉、鸽肉、鹌鹑、乌鸦肉、蛇肉、蝗虫(蚂蚱)、阿胶(驴皮胶)、牛奶(微凉)、酸牛奶、人奶、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乌贼鱼、鱼翅、鲈鱼、银鱼、鲥鱼、鲤鱼、鲳鱼、鲑鱼、鲨鱼、橡皮鱼、海参(微凉)。
  性温: 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猫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野鸡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蚕蛹、羊奶、海马、海龙、虾、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混子鱼、鲦鱼(白条鱼)、鳟鱼、鳝鱼(黄鳝)、大头鱼。
  性凉: 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鱼、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水獭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饮食
  性平: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字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 荔枝、桂圆肉、佛手柑、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核桃仁、樱桃。
  性凉:苹果(性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莲子芯、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
  菜类饮食
  性平: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包菜、茼蒿、大头菜、青菜、母鸡头、豆豉、豇豆、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蛰、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喉头菇、葫芦。
  性温:葱、大蒜、韭菜、芫荽(香菜)、雪里蕻、洋葱、香椿头、南瓜。
  性热:辣椒。
  性凉:西红柿(微凉)、旱芹、水芹菜、茄子、油菜、苤蓝、茭白、苋菜、马兰头、菊花脑、菠菜、金针菜(黄花菜)、莴苣(莴笋)、花菜、枸杞头、芦蒿、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面筋、藕、冬瓜、地瓜、丝瓜、黄瓜、海芹菜(裙带菜)、蘑菇、金针菇。
  性寒:慈姑(微寒)、马齿苋、蕹菜(空心菜)、木耳菜(西洋菜)、莼菜、发菜(龙须菜)、蕺菜、竹笋(微寒)、瓠子、菜瓜、海带、紫菜、海藻、地耳、草菇、苦瓜、荸荠。
  其他饮食
  性平:白糖、冰糖(微凉)、豆浆、枸杞子(微温)、灵芝、银耳(微凉)、燕窝、玉米须、黄精、天麻、党参、茯苓、干草、鸡内金、酸枣仁、菜油、麻油、花生油、豆油、饴糖(麦芽糖、糖稀)。
  性温:生姜、砂仁、花椒、紫苏、小茴香、丁香、八角、茴香、山奈、酒、醋、红茶、石碱、咖啡、红糖、桂花、松花粉、冬虫夏草、紫河车(胎盘)、川芎、黄芪(性微温)、太子参(微温)、人参、当归、肉苁蓉、杜仲、白术、何首乌(微温)。
  性热:胡椒、肉桂。
  性凉:绿茶、蜂蜜、蜂王浆、啤酒花、槐花(槐米)、菊花、薄荷、胖大海、白芍、沙参、西洋参、决明子。
  性寒:酱油、面酱、盐、金银花、苦瓜茶、苦丁茶、茅草根、芦根、白矾。
  特别注意
  1.性平的食物一年四季都可食用。
  2.性温的食物除夏季适当少食用外,其他季节都可食用。
  3.性凉的食物夏季可经常食用,其他季节如要食用须配合性温的食物一起吃。
  4.性寒的食物尽量少吃,如要食用必须加辣椒、花椒、生姜等性温热的食物。
三、体温降低的后果就是动脉硬化
  保血管就是保命
  在种地时,只要浇水、施肥、松土做得足,庄稼就能长得好。人类同庄稼一样,都是天地的产物,浇水、施肥就相当于人类的食饮,是生存的基本保证,而松土就相当于体育锻炼和疏通经络,只要两者同心协力,人就不容易生病。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温度,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庄稼才能生长,一场寒流下来,生长再旺盛的庄稼也会遭殃,再浇水、施肥、松土,庄稼也不会生长,只有等来年春天,万物复苏,种子才会发芽,生长。
  人和植物不同的是,植物的自身没有恒定的温度,是大自然的温度决定了植物的生老病死。而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已总结出一套使身体保持在37℃左右的相对恒温的方法。
  当天气寒冷,我们通过增添衣服,吃一些能产生高热量的食物,并积极地运动肢体,并运用各种取暖设备;天气炎热,我们就减少衣服,本能地吃一些清凉之物来降低体热,并通过出汗的方式来调节体温,这样就使身体始终保持在不冷不热的相对稳定状态。
  人类只能生活在一个非常狭窄的温度范围之内,当温度超过37.5℃或低于36℃都属于有病。
  各种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第一杀手——心脏病,发病人群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高发季节在冬季,其发病原因与动脉硬化有直接关系。如此说来,那些生活在南方的人,或在冬季里一直使用取暖设备的人,就不会得这种病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外界的温度是有一定关系,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我们人体体内的温度。当体内温度长年偏低,血管自然就会变硬变脆,危险也就随时存在,而当人体的温度始终保持温暖,血管就不会硬化。就如19世纪法国名医卡莎尼斯的一句名言:“人与动脉同寿。”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不断硬化、阻塞,最后当重要脏器(心,脑等)梗塞坏死之日,也就到了人的猝死之时,所以保血管就是保命,只要血管保持有弹性,生命就充满活力。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冬天里吃了寒凉的水果如香蕉、西瓜后,会觉得身体从里到外地冷,人就会自然地蜷缩,而如果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羊肉、狗肉后就会觉得浑身暖暖的,身体自然就舒展放松。
  我经常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说,你们吃的药都是扩张血管的,如果你每天吃的、喝的都是寒冷的收缩血管的食物,病怎么能治好,就是吃再多药也没用;如果你们顿顿吃的都是温热的食物,温度提高了,自然能帮忙扩张血管,就可以不吃或少吃药了,如坚持长年吃,血管总处在扩张和舒展的状态,哪儿还会得什么心脑血管病。
  不要只贪一时舒服而逆天而行
  上天给我们安排好的四季更替规律,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比如最适宜庄稼生长的农家肥,经过发酵、沤化后施入土壤中,不但肥效稳而长,而且有利于土壤的改良。
  夏季的高温和上述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它把人体在其他季节里未消化、排出的各种代谢产物经过发酵、沤化后,该利用的就利用,没用的就通过大量汗液排出体外,使废物不致堆在血管里,造成动脉管壁的增厚,导致动脉硬化和患癌的机率大增。所以,夏季正是打扫人体内环境的最好时机,但现在的人夏季都躲在空调房间里,就怕出汗,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体内的温度不断下降、垃圾不断增多。
  当你随时随地都能吃到一年四季的蔬菜、瓜果并长年躲在封闭的房间里享受着空调带给你的“四季如春”时,已经违背了大自然的本意。人只不过是宇宙间不起眼的尘埃,你用你微小的身躯与大自然相抗衡,就如鸡蛋撞石头,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四、现代人为什么爱上火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天气炎热时身体燥热;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也有久病之人的“阴虚火旺”。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是用补法。
  怎样知道自己是实火还是虚火呢?
  1.看小便:
  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是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2.看大便:
  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仍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3.看发热:
  如果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超过37.5℃时,全身燥热、口渴,这是内热大,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冷、身体忽冷忽热,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
  所以不论什么人,当感觉身体内有热、燥的时候,先按这4点对照一下,就知道这“火”是实火还是虚火了。只要是实火,现在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都是泻火最好的,连吃三天肯定降火。而目前只是单纯实火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多数都是虚火。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都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这个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前面介绍过,当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造成肾气虚弱,各脏器功能下降,气血两亏。肾主水,这个水是灌溉全身的,当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土地会干燥。
  脏器也是一样,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润滑,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就燥,肝火非常明显。
  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也是因为肾阳不足、肾气虚,血液上头的力量不足,头面部的器官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就会出现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上火症状。
  当血液供应减少,头面部的免疫功能就下降,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最容易受细菌的感染,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机率就非常高了,且很难治愈,不久就变成各种慢性病了。
  通常治疗这种症状普遍都是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越治病越多,越治病越重。
  其实,火大的人,如果用一般的推拿、按摩疏通经络后,虚火仍很大,就用艾叶水泡脚或用大蒜敷脚心或用生泥鳅降火。特别是吃几条生泥鳅后,很快身体内的虚火全部打掉,也就是身体内的假象全部祛除后,显露出来的就是身体内的一片寒凉。
  这时你再用食疗补血、补肾,怎样吃都不会上火了,你就放心、大胆地进行食补。当气血很快补足,当身体不再受寒凉的侵袭,你的肾阳之火、肾气都在不断充实,身体自然就强壮起来,各种虚火自然消退,各种慢性炎症自然也就很容易治愈。
精华0&帖子186&经验值697 &注册时间&妈币709 &
帖子186&经验值697 &注册时间&
第二章 补足气血万病灭
一、12种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判断自己气血是否充足
1.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2.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4.看耳朵:
  现在,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不信你去仔细看看,现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来越僵硬、而且形状上看上去已有些变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圆润、肥大、饱满的大耳朵了。而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里却很多见,这说明以前人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现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态,大人除了形态就主要看后天的情况了,主要看色泽、有无斑点、有无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则代表气血充足。而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已经下降。如果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它代表了人的肾脏功能开始衰竭,你要注意了。
  5.摸手的温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7.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横纹的地方纹路多、深,就代表小时候营养差,体质弱,气血不足。成年后,这类女性易患妇科疾病,男性则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风等症。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
  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9.看手指甲上的纵纹:
  只在成人手上出现,小孩不会有的。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10.看牙龈:
  小孩子不明显,主要是成人。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11.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12.看运动:
  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的状况,气血就不足,而那些运动后精力充沛、浑身轻松的人就很好。
二、舌苔是身体状况的天气预报
  舌苔的变化最能反映每个人当时的身体状况,通过舌苔的不同情况,最能直观地看到身体内的寒、热、虚、实。舌与人体脏腑各器官通过经脉密切相连,当脏腑生理功能失调时,舌上必然会有反映,中医将舌按部位分属五脏:一般以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从舌相应的部位可以看出五脏的病变,而且,根据舌质的颜色、润燥晦暗以及舌的形态、大小也可以判断脏腑的病变程度,如再参照舌苔则会更为全面。
  做为身体的保健,只要了解一些简单的看舌质、舌苔的方法,就能应对自己及家人的常见病了。
  1.看舌质:
  正常的舌质润而淡红色,舌质淡的多数贫血、气血两亏、体内有寒;舌质红的内热大;舌体是正常的颜色,舌尖发红的心火旺;舌边发红的肝火旺;舌边有牙齿印的,说明气虚,脾胃虚弱。
  2.看舌苔:
  舌头上都应有一层淡淡的舌苔。正常情况下应是淡淡的薄白,是湿润的,不滑不燥。
  舌苔发白:是体内有寒,无论是吃了寒冷的食物还是受了寒,舌苔都会发白,现在的人多数都是白苔,就是因为吃寒冷的水果、蔬菜,常喝冷饮造成的。
  舌苔发黑:说明寒重,已严重影响了脾胃功能,消化能力已极差了。
  舌苔发黄:几乎所有的中医书中都认为此情况是人体内有热,可我认为还要结合舌质看。如果舌苔黄而舌质是红的,说明体内有热,而且多数都是寒中带热、虚中带热,所以现在所见的黄苔或黄腻苔的舌质多数不发红,是正常的舌质或偏白,或只是舌边发红的虚热,这个时候的内热完全可以用推拿、按摩等疏通经络的方法散热、消热,而无需用消炎药,更不能用泻火的消热解毒的大寒中药。要知道,用这些药虽然很快消了火,但同时却加重了身体内的寒,而用疏通经络来消火是不会增加体内寒的,在消火的同时再用食疗祛寒,这样病会很快好转,而且不反弹。
  舌苔厚腻、发黄,并没有明显上火的:多数是气虚引起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所致,这时,同样不能用消食、化淤的泻气药,还是运用食疗补气、补肾、再配合按摩经络,帮助脾胃运化。
  没有舌苔:有的人没有舌苔,多见于久病虚弱之后,还有的人感冒、发热的时候是白苔,可用了消炎药后不但白苔没了,连舌苔都没了,就认为消炎药还真管用,其实这可不是好事,只能说明你的消化、吸收功能更虚弱了,这时只要通过我后面所讲的食疗方法补足气血,你又会看到舌苔上出现淡淡的正常舌苔了。
  3.看舌苔时还应注意的问题:
  刚吃过或喝过东西去看舌苔肯定不准,如刚喝过热水,或刚吃过辣的等刺激的东西,舌头会变红;刚喝过牛奶,舌苔是白色;吃了桔子,颜色变黄,吃了巧克力,喝了咖啡以及有颜色的食物,舌苔都会变,所以一定要在进过食至少半个小时以后再看,而且一天内最好多看几次,才能判断准确,不致出错。
三、越细碎的食物越补气血
  食物消化吸收的场所,西医称为胃肠,中医称为脾胃,而中医的脾胃又不单指胃肠,脾也不是西医的脾脏,中医所描述的脾,和现代医学中的胰腺类似。
  几乎每一本育儿书中都会提到:3~4个月之前的婴儿,因消化酶发育不完全,特别是淀粉酶很少,是不能吃大米、面粉、玉米、小米、红薯、马铃薯、芋头等含淀粉较多的食物的。以前的人们并没有充足的牛奶、奶粉给孩子喝,另外还有母亲缺乳或母乳不足时,都是给孩子喂米汤、面汤等,孩子一样长得好好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需要通过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的协调合作完成的。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除了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直接吸收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是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均不能直接吸收,必须先在消化道内经过,并被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后,才能通过消化道内的黏膜进入血液,送到身体各处供组织细胞利用,供各个脏器发挥正常的功能,保证身体的生长,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这种分解过程称为“消化”。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
  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收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不断地向消化道的下方推进,这种方式称为“机械化消化”,另一种是通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充分化学分解,使之分成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种消化方式称为“化学性消化”。在正常情况下,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是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的。
  两种消化的目的都是将食物磨碎,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顺利通过消化道的黏膜进入血液,而大分子的物质只能通过粪便排出。
  西医的营养学里有一种叫“要素饮食”的方法,就是将各种营养食物打成粉状,进入消化道后,就是在人体没有消化液的情况下,也能直接吸收,这种方法是在不能吃饭的重症病人配鼻饲营养液时常用到的。由此看来,消化、吸收的关键与食物的形态有很大关系,而液体的、糊状的食物因分子结构小就可以直接通过消化道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来滋养人体。
  讲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胃为后天之本”的真正含义了吧。也就是说,只有胃、肠功能正常,吃进去的食物才能转变成血液,源源不断地供给全身的每一个器官,而当胃肠功能下降,也就是食物转化成血液的能力下降后,人体各脏器因为能源供应的减少而不得不把它们应做的工作放慢,这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传染病都会轻易上身。而当胃、肠功能彻底瘫痪、不能再生成血液时,也就等于断水、断电,各个脏器也只有停工了,停工的结果就是人的死亡。
  当胃、肠的功能开始减弱,如果我们往胃、肠输送的营养物资都是液体或糊状的细小颗粒,不就能很快地消化、吸收了吗?不就能使这些营养物质直接生成血,反过来又滋养胃肠,不就能帮助虚弱的胃、肠起死回生吗?保住了胃肠这个人体的后天之本,我们的身体就能少生病。
  想想喂养孩子的整个过程,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孩子出生时喝母乳、奶粉等液体的食物,不需要任何帮助就直接进入血液。6个月后,增添的稀饭、面条、各种肉泥、鱼泥、菜泥,同样在进入消化道后被顺利地吸收化生成血液。
  我经常看到许多家长因为图省事,孩子才几个月,就大人吃什么,孩子也跟着吃什么。孩子牙齿都没长全,胃肠又虚弱,哪能将食物消化、磨碎,只能是通过粪便排出来。这样做是极不负责任的。所以,很多孩子的喂养问题都出在10个月后开始增添固体食物的时候,以前不爱生病的孩子容易生病了;以前胖胖的、气色很好的孩子变得消瘦了、气色也暗淡了,这就说明孩子的胃、肠还没发育到能消化固体食物的程度。这时候孩子必须回到吃剁碎的食物那个过程中去。所以我建议所有先天不足、常生病、长得不好的孩子(最好是在2岁前)都不要吃固体食物,家长一定不要怕麻烦。
  大一些的孩子,生病后胃口不好,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我也建议家长给孩子吃一些有营养的、糊状的、稀烂的、切碎的食物,能很快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这种方法同样适合成人。大病初愈、久病体弱的人或老年人,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补养胃肠,加快气血的生成以及身体的康健。
四、保护好胃、肠,心宽体壮
  保养胃、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三个人去吃面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