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擎a5B1都采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提升蓝牙传输的音质呢?

ZEALER 科技生活第一站
【纯干货】 拿蓝牙耳机听无损,基本都傻x
是的,当你朋友拿着某Q的音乐会员,听着几十M的无损音乐,然后戴上了某B字头的蓝牙耳机时,你要把今天知道的内容往肚子里面咽,不然,友谊这艘小船,可能说翻就翻……它的核心问题在于音频文件的码率,这并不是玄学,可以用数据量化它,我们先以一副图简要说明音乐播放的流程:1)音乐以音频文件的形式被保存到手机(音频文件的形式各不相同)2)手机通过解码音频文件获取了音乐信息(也有可能是用电脑解码等等)3)手机再把这个音乐信息传输给耳机(或是音箱等有喇叭的播放设备)4)耳机播放音乐以上的每一个步骤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音乐细节的丢失,一首音乐从录制(采样)到你耳里,味道可能全变。最后——“歌手唱着1 到 10,你听到的只有1、3、5、7、9”。至于这个细节是怎么丢失的,听我慢慢道来。一 音频采样率音频采样率是指一秒内对这段音乐的记录频率,频率越高,音频信息越接近原始音乐,例如说CD则是以 44.1kHz 16bit 双通道进行采样,16bit是指采样的位数,同理,数值越高,越接近真实;双通道指的是两个独立通道同时进行上述内容的采集。以下是一些常用采样率:8kHz 电话;22kHz 无线电广播; 44.1kHz CD;96 kHz (蓝光或HD)DVD。可以说,采样率对音质起决定性作用,如果你前期拿8kHz去采样一首歌,你后面用什么播放器都没用,谁都救不了你。二 解码器敢以Hi-Fi打头,带独立解码器的手机,普遍支持44.1kHz(CD音质)是没问题的,有些甚至能上96kHz;而一些烧友手中的国砖、外转(Hi-Fi随身播放器)也是能支持到96kHz甚至是大几百kHz,这几乎是电脑独立声卡的水平。所以,绝大部分 Hi-Fi 手机,砖头和独立声卡是可以对高品质的音乐进行解码的;一般手机,集成声卡等支持到320kbps的音乐也都没问题,再往上就会越来越吃力,这个叫音频解码器的素质。(飞傲X7 384kHz 32bit )(创新Sound Blaster AUDIGY FX 192kHz 24bit)三 连接方式 (准备吐槽蓝牙耳机……)讲连接方式以前,先把前文两个疑问给大家解决了:一、什么是码率;二、320kbps是啥?其实,320kbps就是码率的具体数值,这大约是MP3音质,我们以更高的CD音质的文件来举例:44.1kHz * 16bit * 双通道 = 1,411,200 bit per second ≈ 1,411 kbps这就是CD音质的音频文件,每秒有141万位信息,换算一下:1411200 bps / 8 / 1024 / 1024 ≈ 0.168 MB,每秒0.168MB一首4分钟的音乐算下来就是40.37MB,这大概就是普遍音乐app(某Q某网等等)的无损音乐大小。有了以上知识,接下来吐槽蓝牙就是分分钟的事了,蓝牙耳机传输音频基本要通过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蓝牙音频传输模型协定),这个协定只能通过单声道320kbps、双声道512kbps 码率的音频,带宽就这么多,所以一首CD音频(1,411kbps)通过时,必然被压缩,产生损耗,从而使音质下降一个层级。哪怕是CSR的支持aptX的蓝牙芯片(4:1 压缩率),也只有单声道352kbps,双声道520kpbs(左右)的传输码率,这和真正的CD音质有一定差距。看来,“和蓝牙音箱谈音质,就是在耍流氓”——这是有数据支撑的。有线传输和Wi-Fi的带宽都更大,传输上述码率基本不再话下,毕竟Wi-Fi传输再差也有150Mbps。所以如果你要听无损,那只能用有线耳机,有线音箱或是Wi-Fi音箱,线材我就不说了(感觉这玩意没有天花板,而且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的线对音乐的表达也都各不相同);Wi-Fi音箱则以sonos比较出名,音质确实可以,但在此不做推荐,因为它连接方式和价格都不太亲民。所以你知道为什么蓝牙耳机根本听不了无损了吧——带宽不够导致码率不支持。而在蓝牙技术有新的革命之前,它现在是不支持无损的,反之Wi-Fi却可以,并且,据我了解,国内外许多大厂都正在往Wi-Fi音箱上发力,音质好只是其中一个benefit,更有人看重的,是其Wi-Fi的连网属性(蓝牙毕竟不联网),有连网就有流量,就有用户数据——就有钱,市场经济下,这是常见的利益驱动。(有评论问及,这里就补充一下:)atpX我在贴中已经提及了,索尼的DLAC技术相对比较封闭,获取的信息可能不够全面。但是,但是,但是(三遍),我之前和许多从事音频和蓝牙方案职业的攻城狮聊过,在蓝牙领域内,目前天花板都在双声道500多撑死,这点是公认的,不可能有更高,哪怕是大法。另外有同学问,蓝牙音箱也好,蓝牙耳机也好,只要硬件(喇叭等单元)支持,接上线解放了传输码率的限制,音质是会有提高的。除机器以外,经常接受训练或者长期浸泡在音频领域的金耳朵是可以明显察觉出来的。
点击查看所有点赞用户
打开微信,点击顶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需要才能回复无线也可以HIFI——谈谈声擎B1蓝牙解码器
声擎B1是个比较独特的解码产品,与一般的有线连接方式不同,它采用蓝牙传输,这对于传统流派的发烧友来说似乎是不可接受的,前一阵子我在微博上简单说了几句我对这个产品的看法,结果就有不少“大神”前来拍砖。其实争论的焦点并不是B1这个产品音质如何,而是蓝牙传输到底够不够HIFI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首先,从现有产品来看,蓝牙解码器并不是那些小厂商的专利,不少大厂商都推出了蓝牙解码产品,比如德国柏林之声113、英国和弦GEM,最近英国PRESONUS还推出了蓝牙音箱(对这个品牌不了解的不妨去百度下,虽然不是最强的,但绝对是专业音频大厂)。你可以觉得声擎这个厂商不够级别,但是有谁敢说柏林之声的东西不够好呢?其次,音频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前还总觉得CD机数码味呢,后来呢,用CD机逐渐成为主流。别的不说,单是LP的那个爆豆声就够受的。技术总是在进步,新技术推出必然有老技术所没有的优点,也许这个技术目前来看,还不是非常成熟,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新技术的运用是必然的。再说现有的几款蓝牙解码大多应用了APT-X算法,这个算法从技术角度来说,其播放16bit音频文件时DNR(动态范围的英文缩写)大于92dB,要知道普通CD都是1644制式的,其理论动态才96dB而已,仅从参数的角度上看,我认为这些蓝牙解码并不次于普通CD机(当然SACD除外),这还不够吗?好吧,我知道又会有人说参数不能代表一切,但是不可否认优秀的参数是音质的基础,而且比起有太多主观因素参杂在内的听感而言,我觉得参数好歹是个有共同标准可以全球通用的东西,只有当参数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才有资格去谈什么音质。
因此我觉得蓝牙解码从HIFI性上来说是毫无问题的,尽管目前还无法实现DSD文件的传输,我相信那是早晚的事情,从最开始的用CD机到后来的USB解码,再到通过蓝牙无线传输控制,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而且脱离了CD光盘这种存储量不够的介质,也脱离了硬盘这种有线连接的束缚,从参数上看也有不次于CD的数据,那么用蓝牙传输有什么问题吗?或者是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用的是不是蓝牙,而是这种技术的应用突破了那些传统发烧友对于HIFI的认知?这样的事情以前见多了,不少玩黑胶的看不起玩CD的,说是没有模拟味;而不少玩CD的又看不起那些玩PCHIFI的,说是数字味太重。但现实并不像有些发烧友所想的,大家一听这个模拟味就毒的不得了然后一窝蜂的玩黑胶,对于新一代发烧友来说PCHIFI似乎更受欢迎,各大厂商也纷纷推出新款USB解码器,为啥不去出那些唱头放大器呢?不是模拟味么?还是先把爆豆声解决了再说吧。
额,刚才可能稍微有点激动,不过我真的有点受不了那些发烧友的论调,一说到蓝牙这些以往和HIFI关系不太大的东西就一口咬定不够HIFI,技术进步算法更新这些东西完全被他们忽略了,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直接右上角点叉就可以了,没有进一步讨论的意义完全是对牛弹琴。如果你不这么想,那么接下来我简单说说我对B1这个蓝牙解码的看法和评价。
这个产品和我以前用过的声擎产品差不多,声音上没有什么非常明显的特点,听感比较细腻自然,动态也不错,其实音源这东西做到最后都差不多,调味什么的我认为应该交给前级或者音箱耳机来完成,如果从音源出来的声音就带有很明显的染色,那么后边的器材恐怕再怎么补救也不会取得太好的效果。
包装上还是声擎惯用的双层包装加海绵内胆,其实不少国外品牌的监听箱都是双层包装的,一方面保护性好一些,另一方面内盒不会别磨损看着总是舒服些。
配件什么的该有的都有了,反正拿到手之后直接就可以接耳放或者音箱听,不用再准备其他的东西。
做工设计和以往用过的D1是一样的,塑料面板加上金属壳体,塑料上还有一层皮肤漆,摸着倒是不错,就是有点爱粘灰。
接口很简单,一对RCA插头是模拟输出,数字输出使用光纤接口,光纤接口因为存在着两次光电转换,因此我觉得不如同轴效果好,可能是考虑和D1或者其他声擎的机器配套,所以才用的光纤。当然,光纤也有光纤的好处,不容易受到干扰,线材也不必太讲究。
前面板就没什么东西了,一个开关兼顾指示灯,B1在接收不到信号的时候会自动关机,用的时候按一下开关就行了,或者拔插一下电源线也可以。
我的系统比较简单,Meier-Audio
CORDA DACCORD解码器配合FOCAL CMS50 V2音箱,耳机耳塞什么的算是退烧了,以箱子为主,虽然不是什么好箱子,但和耳机耳塞比还是有很明显的优势的。这个解码是支持USB和光纤同轴等接口的,因此我平时为了方便更多的还是用B1光纤输出接解码听,当然也试过B1直接带音箱,关于这两种接法的声音下面慢慢说。
先说说模拟直出的效果,其实一般专业级的监听箱不太适合用B1这个产品(当然考虑到B1本身就是个消费级的产品,客户估计很少会去接这种监听箱,普通多媒体音箱则多是有一个总音量控制),毕竟左右音量是独立调节的,调节起来比较费劲,而B1又是靠手机或者其他蓝牙设备来控制音量的,所以如果这么连接的话,首先要注意把手机上的音量调低,要不有烧音箱的可能。我用手机播放的16bit WAV文件,与直接用解码器USB连接电脑相比,台式解码的细节能多一些,高低频延伸也稍好,但整体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动态,台式解码的工作电压比B1要高不少,输出动态自然也大,这个问题怎么也没法解决,便携机或者小体积的机器大多有这个问题,无非是问题是否严重而已。千元级别的外置解码器我很少接触,从听过的几个来看,我感觉这个机器的动态比D3要好,和铁三角的HA26D基本持平。
数字输出是重点,我现在用得最多的就是这个数字输出,换句话说我把B1当做一个蓝牙界面来使用,这种使用方法也是我比较推荐的。因为目前市面上的蓝牙音箱真没发现有什么音质比较好的,而稍微好点的有源音箱又没有蓝牙这个功能,而且B1既可以模拟输出直接连接音箱,也可以使用解码器,这就很方便了。弄一对惠威M200 MKII之类的箱子,再配上一个B1,放在卧室或者书房里听,效果绝对可以完爆那些体积不大价格还不便宜的蓝牙音箱。至于那些比较追求音质的人也好解决,选一对好箱子再配个解码器,一样能实现蓝牙功能。事实上,我更愿意把B1当做一个蓝牙界面一个无线解决方案,而不是作为一个解码器。B1数字输出的水平我觉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最起码播放同样的音乐一个是B1加解码另一个是USB连电脑,二者我基本没听出区别。固然你可以说我这个解码和音箱不够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数字输出本身差距就没有模拟输出那么大。
所以我觉得在音响系统中加入B1这个小东西是很不错的一件事情,比如晚上睡觉前不想开电脑了,打开手机简单听几首歌睡觉,或者是用平板看个视频什么的,都可以通过B1传输到音响系统中,看够了直接把蓝牙关了就可以,简单方便又省事,也许你会说这能算发烧吗?那么我也想问每天有多少时间能让你真正静下心来听音乐?别人我不知道,反正就我而言,自从工作以后,每天抽出时间去仔细听歌是件挺难的事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擎d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