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赛睿arctis5玩fps设置 麦克风灯怎么关

不放过每一个哒哒声——电竞凶器加特林Steelseries Arctis 7最强评测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不放过每一个哒哒声——电竞凶器加特林Steelseries Arctis 7最强评测
头戴式耳机
导览:&1.&&&写在前面的话2.&&&开箱3.&&&佩戴体验4.&&&性能评测5.&&&总结&一、 & & 写在前面的话——谈谈电竞耳机市场&&&&与机械键盘刮起的热潮、鼠标的激光微动带来的变革不同,前些年市场一直不温不火,没有新技术的革命,也没有足够的噱头作为推广,而从2015起伴随着CS:GO,守望先锋等游戏的普及以及加入国际电竞赛事,游戏耳机迎来华丽转身,化身电竞耳机,现在低至200元高至2000的游戏耳机都冠上了电竞之名。然而在众多厂商争相涌入这新市场的时候,老牌厂商却少有进步,Steelseries、Logitech、Razor三大厂商依旧通过产品小更迭来守着自己的市场。Steelseries 国人俗称的“钢厂”依然主打西伯利亚(Siberia)系列,Logitech罗技还是通过Game系列的G633、G533来扛起大旗,而老牌灯厂Razor则在电竞耳机市场节节败退,不仅冠名赛事大幅减少,而在线下大型比赛中也难见踪影。相比各老牌厂商的日渐凋零,诸如Kingston金士顿的HyperX系列,ASUS华硕的ROG系列,SENNHEISER旗下的Game系列,则在电竞耳机市场大放异彩。其中又以Kingston的HyperX最夯,大力进行市场宣传,大型赛事冠名,把一众老牌新品牌按在地上使劲摩擦。比赛中电竞选手佩戴HyperX Cloud II&&&&就在这样各老品牌增长乏力的情况下,Steelseries果断推出了新系列Arctis寒冰系列耳机,作为对Siberia西伯利亚系列的一个补充,进一步完善各阶产品线,细分市场争取玩家数量。&&&&由名字可以看出钢厂的命名遵循“冷”的主题,从西伯利亚到寒冰象征着更冷更极致,给玩家以酷酷的印象。首发的Arctis寒冰发布了3款,分别是Arctis 3、5、7,数字越大特性也越多,价格也更贵。&618促销,配合优惠券折扣可以做到1200左右二、&&&&&&开箱同时到手的两个大玩具&&&&简约时尚的包装设计&&&&耳机硬照&&&&耳机特性以及设备支持种类&&&&PC GAMER 评奖&&&&出口转内销???&&&&冠名的电竞战队,居然有中国广州EDG!&&&&封贴完好&&&&盒体内部依然采用彩色,简洁活跃的风格适中贯穿包装设计每个细节,好评&&&&塑料模型很好的保护了耳机,避免运输途中受损&&&&最赞的包装设计,巧妙的将配件盒与包装盒“扣”在一起&&&&配件盒&&&&&&&&全家福,从左至右分别是Arcits 7耳机 充电线&无线收发器 3.5mm移动设备/游戏主机线缆无线收发器提供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可将音频传给音响,也可将其他设备音频输入耳机可以将所配的3.5mm音频线插入无线收发器,在电量不足时充当有线耳机3.5mm音频线长1.2m,采用4段式设计,但奇怪的是插入无线收发器中并不能用麦克风进行通话,随机也没赠送1转2麦克风、音频连接线,这样的设计不得所以。耳机支持侧向旋转极大的适应贴合面部金属部分衔接头梁与发声单元,耐用性得到保证从左至右分别是充电接口&音频分享接口(十分不理解这个接口存在的意义,有声音大家一起听?)有线接口,音量滑钮(没有阻尼,没有段落感) 麦克风关闭按钮无线发射器背面配对成功情况下,耳机闪绿灯,无线收发器白灯长亮三、&&&&&&佩戴体验&&&&这次评测坦白来说最让人惊艳的是佩戴体验,创新式的全包裹的滑雪镜式悬挂头带设计在人体工学表现到了一个极致,高弹性纤维的头戴不仅轻盈而且相比合成皮革头带真正将压力均匀的分散到了整个头顶。尽管Arctis7加上电池重量达到285g,电竞耳机中绝对是重量级的,佩戴效果堪忧,但通过独创的滑雪镜式头带设计完全克服了佩戴上的压力不均匀分布,提供了舒适有效的支撑,这样的佩戴体验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也是我体验过众多耳机中最好的。&&&&头带可以拆下,更换&&&&头带穿孔在头梁上&&&&需要说明的是Arctis头带都支持个性化更换,默认包装中是白灰黑三色的,但可以从官网或是天猫中购买其他个性头带,当然价格不菲(每条大概100元)而现在国外官网购买Arctis 7是可以免费选择一条个性头带,适合国外的朋友直接购买。&&&&然而除了极其亮眼的滑雪镜式头带设计外,头梁采用了磨砂喷涂工艺提升触摸和视觉的体验,相比其它耳机头梁来说Arctis 7头梁较宽,但可惜的是耳机头梁其实在对头部的包裹性上(注意不是耳朵部分的包裹性)是不足,稍微看快速的转头都会造成耳机的横向滑移,而且LZ头围算是大的了,但金属头架还是不能有效的贴合耳部。反过来说,如何在既不夹头,又不太松之间满足个人的佩戴需求,确实很难,所以这里建议值友们,尤其是头小的朋友们上实体店体验后再作决定要不要购买。&&&&说外影响佩戴体验的支撑部分,再来说说包裹部分。这次Arctis全系列都采用了AirWeave耳罩衬垫,这种启发于的材料保证了长时间游戏耳朵部分也能保持凉快,干爽和舒适。而对比普遍采用的皮革或是纺织材料,皮革耳罩透气性一般与皮肤摩擦较小,但长时间使用极容易磨损。(见下图),G231才的纺织材料虽然透气不错但编织工艺太低,密度较小与耳朵周边的摩擦太大不是十分舒服。 AirWeave不仅透气效果优秀,更重要的是长期的使用并不会磨损耳罩衬垫,虽然AirWeave耳罩衬垫是可以更换的(大概100元每对)(见下图)而Arctis支持皮革、绒面、AirWeave多种选择,但需要单独购买。个人认为综合效果 AirWeave & 皮革 & 纺织材料四、&&&&&&性能评测一. 驱动:&&&&作为一款,刨除了驱动来谈游戏性显然是不合理的。赛睿现在采用all in one的软件设计思路,将所有赛睿产品(耳机、键盘、鼠标)驱动都归纳在SteelSeriesEngine 3中,并配有不同产品的个性化设置如灯效、游戏设置。&&&&耳机到手的第一时间我就下载了驱动,再将USB无线收发器插入后,长按6秒耳机配对开关打开耳机无线模式后,耳机立即与无线收发器配对成功,速度飞快。这是驱动界面提示有新的固件,这里提醒值友,固件包含两个部分无线收发器与耳机两部分。&&&&按照提示需要连接两部分,第一部分无线适配器连接电脑,第二部分耳机充电接口与电脑相连,注意耳机两个线材在插入后系统会自动安装USB控制器,这时最好插上两个接口后先别更新,容易更新失败,应该先重启系统连接线不动,再打开Engine 3点击固件更新,确保连接好后,连个问号都变为绿色对勾,这时再点启动就可以顺利更新驱动(与网上说需要科学上网不同,LZ用移动大内网也成功更新了)。这时查看版本,耳机与发射器版本已经升级为1.14.0.0了。&&&&Arctis 7耳机在驱动中的配置十分简陋,而且反应速度极慢,速度过快操作还有假死的现象。配置中除了DTS7.1开关外就是各类EQ预置音效,还有就是麦克风侧音设置(自己说话耳机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与音量大小。相比来说Arctis 5作为有线电竞耳机支持灯光特效,而价格更高的Arctis7不支持我就不太理解这个产品梯度逻辑了。强行解释只有说为了省电了(LED费电?大误)。&&&&SteelSeries确实需要重新设计Engine 3驱动了,相比ASUS、HyperX、Razer来说体验确实差强人意。二. 游戏性:&&&&作为最具代表性的FPS游戏,CS:GO绝对是衡量竞技耳机声场表现的绝对标准,而这次我也将通过CS:GO游戏去考察声场定位,是否能提供料敌先机的功效。&&&&作为玩了CS13年的老司机,深知所谓意识都是都是依靠前期侦察完成的,而耳机正是决定侦察的最关键因素,一个侦听范围大的耳机确实可以帮助玩家提前架枪、做好准备,从而赢得先机。最新的CS版本CS:GO全球行动依然强调声音在游戏中的重要性,不断的更新中一直加强不同特征材质物品在击打时声音的不同来帮助定位,而且随着技术的升级,CS:GO原生支持物理5.1环绕声,而这次评测的Arctis7是2.0物理声道,支持虚拟DTS 7.1环绕,实际效果我们放到游戏中体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游戏音频中我们还是设置为环绕耳机,非HRTF虚拟音效。&&&&选择Dust2地图在A大蓝箱附近监听小道、中路情况,LogitechG231以及steelseriesSiberia V3仅能听清小道发生的动静,而对中路及警家斜坡的活动则无能为力了。经过尝试在驱动中设置为游戏-性能EQ后,Arctis7无线下在所标示的A点贴墙能够清晰听见中路及警家的跑步声。放置C4炸药包后,退到A门中也能听到拆包声,确实极大的扩充了侦听范围。&&&&&&&&但听得出方向和能进行空间定位,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为此又测试了空间区域较为丰富的Overpass地图,考察耳机在分辨高低空间区域较为复杂地图上的表现。&&&&在工地位置可以清晰听到下水道跑步声,警家下楼梯使用,上层厕所附近声音,空间定位能力很强,实际复杂情况下,枪声中可以清楚的解析出夹杂的脚步声,竞技耳机也处于顶尖梯队。& & Arctis 7这次加入了ChatMix功能,可以调节语音音量和游戏音量的比例,比如单人摸点时不希望听到队友哔哔时就可以向上滑动关闭语音音量,而在像用Teamspeak外聊天的则可以向下滑游戏音量减小。这项功能在面向中国特色团体游戏玩家时显得非常实用,别问我是怎么知道。&&&&麦克风采用收缩设计,保证整体美观&&&&麦克风最大伸长距离&&&&这次Arctis 7的ClearCast麦克风所使用的双向拾音技术,其实跟Bose anti-noise原理大同小异,外向麦克风拾取环境声音作为底噪,然后通过计算将嘴边的内向麦克风的拾取声音减去环境噪音就得到了清晰的语音。&&&&麦克风开关,默认为开&&&&麦克风关闭&&&&实际语音通话毫无压力,而且麦克风在手动关闭后会亮起红灯,提醒玩家麦克风目前状态,细节处十分细心。三. &音乐性:&&&&尽管主打电竞,但电竞毕竟不是全部,是否可以承担游戏竞技以外的音乐娱乐是加入这次音乐测试的目的。&&&&首先打开Foobar, 选择蔡阿姨的《渡口》,前面鼓点的低音也仅仅是浅尝而止,人声部分也平平淡淡,丝毫没有人声萦绕的感觉。当然也可以理解,竞技耳机尤其是偏向于FPS这类实时对战类游戏,调校成重低音较猛的选择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所以专业的电竞耳机其实都是偏向中高频的。& & 为了考验中高音下的耳机表现,这次选择了戴爱玲的《我不离开》中高音亮度适中,声音虽然不单薄,但也不算丰富。之后选择DUO.陈奕迅2010演唱会测试音乐现场空间感营造,演唱会音频采用DTS-HD六声道编码,码率为3018kbit/s,在开启Headphone7.1环绕音效后,乐器的空间感并没有增强,低音像蒙了一层膜,鼓点快节奏都收的太快,效果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 &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时下大多数的耳机在无线情况下为了得到不错的续航能力,在驱动扬声器单元时都没有开足功率,一种够用却不让你用爽的感觉。BoseAW2e,Beats solo3 wireless都是这样在无线模式下音频比有线模式下要暗的多,有线模式下声音则更亮更通透。令我诧异的是Arctis 7完全相反,在无线模式下声音比有线模式下更亮更有张力,完全主打无线特性。&&&&当然如果单纯考虑音乐性可以说市面上500+的耳机都具备高于Arctis7的音乐素质,所以出发点是考虑拥有一副无线音乐耳机的值友,Arctis 7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个价位索尼(SONY)MDR-1ABT,森海塞尔(Sennheiser)HD4.50BTNC都是不错的选择。四、无线性能:&&&&坦白来说,大概这是市面上所有评测中唯一真正认真探讨Arctis7无线性能的了。在游戏环境下如CS:GO,守望先锋,赛睿Arctis 7是否能够提供可靠的低延迟性能,而且是否会出现断断续续不联通的现象是这次无线评测的意义。&&&&&在评测前我认为Arctis 7其实不太会被真正的职业选手采用,原因大概有三:1.充电设计,比赛中如果没电,十分尴尬;2.稳定性较差;3.延迟。第一点大家都能想到;第三点,的确我感觉不到,但职业圈的电竞玩家就不一定了,毕竟专业玩家连显示器是120hz还是144hz人家都能轻松辨别,对声音的延迟也一定十分敏感,也许他们能够感觉出细微的差别。而第二点就是这次无线性能评测全部意义,我希望通过我的无线评测告诉值友们什么情况下适用,哪些环境下会影响无线传输的稳定性。&&&&作为系列中的旗舰款,赛睿Arctis 7采用无线连接。与射频或是蓝牙连接不同,为保证低延迟的传输效率以及稳定性,Arctis7采用的是2.4GHz频段。尽管有易用、低延迟和高码率的优点,但公共开放频段就只有连续的14个信道(见下图),极易产生干扰。&&&&为了验证2.4GHz频段干扰情况,配合刚评测的NETGEARR7800就来检验一下稳定性的高低。&&&&首先默认情况下屋子能的2.4GHzWifi情况如下表,红色与绿色是我家的两个,分别接了联通与移动网络。&&&&在正常使用中,Arctis7配对成功后,在10m左右的空间能传输都没有发生断断续续的现象,超过10m或是有一面承重墙距离就会出现时断时续的连接状况。这也可以理解, Arctis 7无线收发器毕竟只是单天线设计(Why?毕竟传输数据有限,用不到高码率)本身功率也不高。&&&&正常使用下,Arctis7从未发生过断流,也没有断断续续不联通的状态,但在路由器间大码率无线传输文件时,Arctis7明显出现断流现象,断流持续长度以连续无线大文件传输为止。反复验证,在Wifi连接Speedtest.net测速下,只要处在下载过程,毫无意外Arctis 7都会发生断流,时间短能够恢复,时间长则配对失败。试想在电子竞技现场,只要你在2.4GHz频段全力进行下载,对手就再也听不到哒哒哒哒哒的打鸡儿声音了。&&&&相比自己顶级产品Siberia840,在无线上Arctis 7不支持无线连续跳频来避开通讯繁忙的信道,毕竟Siberia840 要加$329.99,技术上摩擦Arctis7旗舰也是合理的。五、续航:不说话我们先看图:&&&&这是国内宣传画报对Arctis 7的描述&官网对Arctis 7的描述&&&&国内宣传画报指明Arctis 7 续航能力为15个小时,官网描述续航能力为24个小时。实际使用下来,Arctis 7至少能达到22个小时以上的使用时间,不得不说在无线耳机产品中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成绩了,为什么宣传中仅表明15个小时?难道我买了续航24小时的“假耳机”?在如此重要的特性上居然真正少了9个小时的时间,负责宣传口的同志是临时工吧,时间用去打鸡儿去了吗?(滑稽)红灯闪起来说明电量较低了,耳机中也会每个30秒用滴滴声提示需要充电了&&&&说完续航,再说充电方面,全部充满大概需要2个小时。这里提示千万不要通过USB 3.0来充电,充电速度奇慢,奔着5+小时以上去了,大家可以用手机充电器直接进行充电。七、&&&&&&总结优点:1.&&&外观时尚,耳机中的颜值担当;2.&&&创新的滑雪镜式悬挂头带设计提供舒适佩戴感受;3.&&&AirWeave耳罩衬垫透气性好,耐磨损;4.&&&声音层次定位出色;5.&&&续航能力极强;缺点:1.&&&无线信号在周围路由器全力传输文件是会中断;2.&&&耳机音量大小与Chatmix的滑钮没有阻尼,没有段落感,极易误触;3.&&&电竞耳机没有LED光?4.&&&耳机接口过多,添加3.5mm孔,不明白存在意义& & &洋洋洒洒写了近5千字评测,希望这次评测能给值友深入的了解StealSeries的耳机新品牌Arctis。在我看来,Arctis7面向电竞玩家确实在不少方面进行了创新,同时也保留了原本优秀的特性,值得家用玩家进行选购,而如果真正拿Arctis 7去参与电子竞技比赛,确实不太现实,毕竟如上评测,基于2.4GHz无线的可靠性却是有潜在的被干扰风险。总的来说Arctis 7给人的感觉是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驱动优化不到位时常卡顿,音量大小没有阻尼容易误触,旗舰耳机没有光效果,但如果你能够接受上面的缺点,并且在乎无线特性的同时又希望得到绝佳的游戏声音定位,Arctis 7是市面上所有耳机中最好的选择。谢谢大家观看。
已有12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抢先首发】SteelSeries 赛睿 Arctis寒冰7电竞耳机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iPhone X+Anker无线充电套装
申领:20积分
Sennheiser森海塞尔 AMBEO 3D录音耳机(限iOS设备)
申领:20积分
【轻众测】VAVA Voom20 便携蓝牙音箱(分享赢轻众测)
申领:20积分
Tapole 双11 年度新品 超轻舒适无螺丝款 眼镜
申领:20积分
群晖DS418play NAS网络存储服务器+希捷酷狼8TB硬盘*2
申领:40积分
【轻众测】雷柏VM300蓝牙游戏耳机(分享赢轻众测)
申领:20积分
【轻众测】LIFAair LM99 自吸过滤式防雾霾口罩(分享赢轻众测)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帅气的边灯 赛睿Arctis 5游戏耳机试玩
 作者: Jolly 编辑:
  【IT168 评测】赛睿新系列Arctis的中配版本就是Arctis 5。“5系”听起来好像只是“7”系的纯有线版,不过真实体验会发现这款拥有“7”系没有的呼吸边灯。而且价格也更加亲民一些售899元,定价和赛睿另一款西伯利亚带灯光的版本持平。下面是这款耳机的详细体验。▲帅气的边灯 赛睿Arctis 5游戏耳机试玩  寒冰系列的包装统一采用更加有艺术气息的彩绘图案。如果说之前的西伯利亚是游戏装备专业化,那么寒冰系列就是游戏装备时尚化。你会感觉到寒冰的产品更加年轻,连开箱的结构也和以往的赛睿产品完全不同。耳机嵌入在绒面托架上,有透明胶壳固定,附件带有藏在盒子最底层。结实的外盒对耳机保护很到位。  耳机的附件是全新设计的。USB声卡从耳机分离出来,并且设计了一个ChatMix旋钮,可以切换通信、游戏两个声道的音量平衡。一根耳机线采用扁型排线口,可以通过附送的转换线转3.5mm口。这种设计主要目的是兼容更多的游戏终端,通吃PC/MAC/PS4/Vive/Rift。  Arctis 5外形时尚,主体基本和Arctis 7保持一致。简约的侧面板搭配一体式的头梁。类肤质的表面处理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材料,贵重感满满的。本次送测是白色版,外壳全部白色,没有复杂的结构,黑色的耳罩和头戴点缀一下,非常简单。总结外观就是“简单,不粗暴”。  头梁结构是滑雪镜式设计,并不是自适应头梁。调整头带长短来改变包裹度,可以很好的让耳机包住头部,分散头顶的压力。这种设计非常舒服的,在Arctis 7上就让人一致好评了。Arctis 5的头梁材料有点不同,变成纯塑料材质,耳机的重量就更轻了,所以佩戴对头顶的压力就更加小,舒适度更好。  左右两边耳机的声学结构和人体工学结构和Arctis 7保持一致,采用了S1 扬声器单元,是西伯利亚800/840高端型号同款扬声器。S1单元的声音水平一直很受玩家认可的,所以即使赛睿在寒冰新系列中也沿用这款扬声器。  耳罩的材料有突破,采用了AirWeave织物+记忆海绵。这种材料其实是一种运动服饰的材料,主要特性是提供更好的排汗能力和亲肤触感。简单来说就是佩戴时候不会闷耳朵。并且耳罩设计成可拆卸的,清洗很方便的。  功能细节方面,Arctis 5带有USB声卡,支持DTS Headphone:X 7.1 环绕音效。Arctis 5的声卡设计成外置型,通过音频连线连接到耳机。不过声卡接口只有赛睿的变形排线口,并不支持3.5mm的其他耳机。目前只有赛睿Flux入耳系列是可以支持的。  耳机的Chatmix线控旋钮安装在外置声卡上,伸手就能操作。而音量旋钮依旧放在左耳机的背面。更少的按钮操作起来简单一些,而且耳机的重量要大幅减少。所以Arctis 5就显得更加轻巧了。  Arctis 5在侧面板配呼吸灯,灯带环绕耳机边缘一圈,可以实现1600万色变换。通过赛睿的驱动程序,可以对呼吸灯的颜色和灯效进行调整。左右两边耳机的灯光可以各自设置,也可以统一设置同一种灯效。实际效果看到,赛睿的灯光很柔和,并不会太亮眼。只有通过USB声卡供电呼吸灯才会亮。  Arctis 5支持DTS Headphone:X 7.1 环绕音效,可以在驱动程序中开启和关闭。开启环绕音效后,还提供三种场景:游戏、电影、音乐进行选择,满足玩家不同口味。驱动程序还提供了均衡器和动态范围压缩选项。玩家都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和使用环境进行精确调节。  耳机采用的是赛睿最新研发的指向型ClearCast降噪。这个采用精准的定向拾音设计,拾音范围可以通过驱动调节。如果采用最强降噪效果的话,拾音范围会收窄到只获取玩家口部发出的声音。这种麦克风可以在很嘈杂的环境下,清晰的收录玩家对讲的声音。十分适合在比赛环境中和队友进行通话。  游戏测试首先是体验CS:GO,这款FPS游戏竞技性很强。在音效方面做得非常不错,特别是里面人物声音的立体声定位做得很用心,所以很适合用来测试游戏耳机。Arctis 5在中高频方面的细节做得很不错,所以换枪时候的声音很细腻。对手的枪声也能清晰的听到。  通过赛睿驱动,可以实现灯光和游戏联动。游戏中的血量、军火、爆头数、金钱等等,都可以通过灯光显示出来。装X的效果一流,不过问题来了,我自己怎么看呢?  开启环绕音效后,声音的素质没有明显下降和发虚。声音质感保留得很好。声场非常开阔,游戏中各种声音错落有致,不会乱成一团。最明显的一幕是团战混战的时候,可以听清楚我方在背后的走位,同时也能辨别到对方人物的方位和大概的埋伏规模,这样清洗的听感非常棒。  通话效果很不错,降噪明显。一般来说把降噪调节到中等水平,已经可以在公共场合保持良好的降噪效果。麦克风的通讯质量以及音量都很好。另外声道平衡的设计是大大的亮点,如果发现队友喋喋不休聊个不停,可以把声道平衡旋钮扭到游戏方向,这样队友的说话声音就会变小,不影响你玩游戏的心情。  编辑总结:赛睿Arctis 5耳机是顶配的Arctis 7的纯有线形态,DTS Headphone:X 7.1 环绕音效、指向型ClearCast降噪麦克风、S1扬声器单元等新技术都齐全,同时增加了侧面板呼吸灯。很多玩家疑问为什么顶配的7系没灯,其实道理很简单,7系主打无线,为了延长续航所以呼吸灯功能就去掉了。而5系采用USB供电,并不需要顾及续航问题,所以如果喜欢呼吸灯的玩家,其实5系更加好玩。  价格方面,899元的赛睿Arctis 5定价和西伯利亚同级别的持平。至于寒冰和西伯利亚究竟选哪个?从功能来说,寒冰系列确实有体验上的优化,包括按钮,声道音量平衡调节等等。但整体声音风格和音效其实差别不大。而颜值方面,就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如果玩家注重通话功能的话,我建议选择新款的寒冰系列。如果玩家注重颜值方面的,喜欢炫酷一点的可以选西伯利亚,喜欢简约的可以选寒冰系列。赛睿耳机问题 Arctis系列5_赛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3,602贴子:
赛睿耳机问题 Arctis系列5收藏
刚买了Arctis系列 5 问一下CSGO 的设置 DTS 要开吗?感觉开了声音很闷,另外均衡器要调解吗?
集黑科技之大成,畅享高品质音效,高性能无线,智能RGB可自定义炫光!享受高级影院级震撼音效,且多平台兼容,拥有可折叠降噪麦克风!
关dts 选游戏
选性能 ok了
dts游戏不用开,电影可以开。另外楼主mic的音量大吗?我全部设到100%也只是刚刚能听得清的程度,感觉麦声音好小
楼主,我连额外软件都没法下载,问下是哪里下载的呢
游戏不能开启dts
为什么我下不了DTS
求问调好了吗?求教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赛睿Arctis 5耳机驱动 v3.10.9 官方版
赛睿Arctis 5耳机驱动是赛睿Arctis 5游戏耳机的官方驱动软件,赛睿Arctis 5是一款7.1 环绕声 RGB 灯效耳机,需要这个驱动软件才能对耳机的7.1环绕声以及RGB等效进行调节,但是只支持Win7以上的系统,XP系统的用户无法使用。
赛睿Arctis 5耳机主要特点
1、S1 扬声器单元 + DTS Headphone:X
与我们 300 美金的旗舰耳机产品使用相同的 S1 扬声器单元。它能够提供细节丰富,声场均衡并且极低失真的美妙音质。
2、ClearCast 麦克风
ClearCast 麦克风使用独家的双向拾音设计,具备超凡的语音清晰度和背景噪音消除功能。
3、滑雪镜式头带
可调节的弹性纤维完美地包裹着你头部,均衡地将耳机重量分散,不产生任何集中的压力点。
4、AirWeave 耳罩衬垫
从运动服饰中得到启发的 Airweave 耳罩衬垫令您长时间游戏也能保持凉快,干爽和舒适。
赛睿Arctis 5耳机驱动 v3.10.9 官方版
高速下载器通道
其他下载地址
下载不了?|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这颜值也没谁了,体验赛睿Arctis 5游戏耳麦
原作者: dong2
|来自: in外设
查看(3728)
  去年10月,赛睿在美国发布了Arctis系列新耳机,包括Arctis3、Arctis5和Arctis7三款产品。该系列在国外已经销售了一段时间,如今国行终于来了,我们第一时间对这几款产品进行了评测体验。Arctis系列的中文名为“寒冰”,与老款西伯利亚名字呼应,本文体验的Arctis5是定位于Arctis3和Arctis7之间,也是该系列唯一一款带发光功能的。
  在Arctis系列耳机的包装盒中,我们能看到全新的设计元素,大胆鲜艳的配色,大量不规则的图形元素,让Arctis5的外包装富有视觉冲击力。
  包装盒分上盖和底盒两部分,向上取下盒盖,就能看到Arctis5耳机主体,此次我们收到的样品为白色版,透出浓浓的美感。
  Arctis5的整体颜值很高,白色更能为其增值。从外观设计上,可以看出Arctis系列和西伯利亚系列已经完全区隔开,它明显更时尚,在赛睿的定义中,甚至可以出街。耳机整体采用高强度的塑料机身,并经过了细腻的类肤漆和磨砂效果处理,质感和触感非常好。同时其重量仅有124g,无论是出街还是长时间佩戴游戏,都毫无压力。
  秉承了赛睿一贯的简约设计风格,Arctis5的侧面主要通过线条和造型的凹凸进行了美感修饰。在Arctis系列耳机中,Arctis5是唯一一款支持1680万色Prism双区域发光效果。其余两款,Arctis3因为自身定位入门级,不支持在情理之中;Arctis 7或许是因为采用无线传输的缘故,灯光系统会大量增加电量和重量负担,因此也没有提供。
  耳垫部分,Arctis5采用了AirWeave 织物+记忆海绵,用脏时可以进行机洗。记忆海绵不仅舒适,还提供了强大的隔音效果。
  头梁部分算是Arctis5的一大特色,其头带设计灵感源于滑雪护目镜的设计,不仅使用寿命得到提升,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换。
头带支持拆卸和更换,换种图案可以获得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硬质塑料的头梁内侧为类肤漆处理,外侧为磨砂处理,整体质感很棒,强度也足够。
  左侧耳罩中隐藏了一支ClearCast麦克风,支持伸缩。这是一款单向拾音的麦克风,与全向拾音麦克风相比,它在录入语音时不会有其余地方的杂音,提供了自然的降噪效果。
完全拉升麦克风软管,可以获得更加贴近嘴的位置,获取最佳拾音位置。
  在左侧单元处,还提供了实用的耳机功能,包括麦克风静音、音量调节都可以通过开关旋钮完成。同时,耳机线材为可插拔是,接口也在耳罩上。
  Arctis5提供了USB和3.5mm两种音频连接方式,独立线控的Chatmix 旋钮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功能。
  在连接手机和音乐播放设备时,3.5mm接口无疑是必须的,通过模拟输出时,RGB灯光不会亮起。
  通过USB连接时,可以体验到完整的Arctis5功能。搭配SSE驱动,可以实现对灯光的控制,对DTS Headphone:X 7.1环绕音效的开关,以及对ChatMix功能的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线控上的ChatMix功能,简单来说,这个功能让Arctis5拥有两个输入源,一个用于游戏,另一个用于游戏内的语音沟通,对游戏声音和语音的平衡进行调解。线控旋钮向左拧就是游戏音效,将旋钮调至最左端,就不会听到队友的语音。向左拧是语音,当游戏环境声音比较嘈杂,听不清队友在说什么时,可以将旋钮调至语音方向。当然,这一功能还需要软件支持,而在内置语音系统的游戏中,如CSGO、DOTA2则不额外单独设置。
Arctis5的灯光效果,耳罩外沿和LOGO为发光区域,默认效果为RGB+呼吸灯模式。
再看一组能见到耳机轮廓的效果图
通过新版赛睿SSE软件,已经可以对Arctis系列耳机进行设置了。
Arctis5的功能界面,可以对DTS音效、灯光系统、麦克风进行独立调节。
Prism灯光效果调节是体验耳机个性的表现
……Arctis5体验……
  收到和体验Arctis5差不多花了一周时间,我们分别连接了PC主机、手机、音乐播放器,算是对它的音质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
  之前我们就提及Arctis5的自重很小,是一款轻量化产品。因此在佩戴时,无论是头顶,还是双耳处,都毫无压迫感。同时,AirWeave 织物+记忆海绵的设计让耳机的透气性也不错,我们佩戴它听歌玩游戏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不会感觉特别闷热。而这种整体的散热改善不仅仅来源于耳垫,头梁和头带的配合也相当重要。此外,它采用的单向旋转耳罩设计,亦能舒适地服帖耳部,隔音效果不错。
  Arctis5使用了赛睿旗舰型号西伯利亚840同款的S1单元,这枚单元的素质不错,在游戏音效和影音娱乐方面能兼顾到位。
  在回放音乐时,Arctis5的声音清澈、通透,高音部分柔和,且能释放出丰富的声音细节,解析力不错;同时,高音密度尚可,表现乐器时有弹性,有质感。不足之处在于高音控制力稍弱,声音显得有些飘。
  在中频人声方面,它能刻画出清晰的线条感,人声厚度并不强,但也不显单薄,不贴耳不刺激,呈现的是一种温和自然的人声风格。低频部分,声音比较结实,有一定下潜,但不会显得沉闷,低音速度足够快,没有拖沓感。如果回放鼓乐,控制力有些不足,但满足基本的低频需求,与同级游戏耳麦相比,它已经算不错的了。如果用于电影,低频的氛围感还是稍有确实,此时可以开启耳机的DTS音效,会给予良好的补充,实际效果很不错。
  在游戏方面,Arctis5着重强调了FPS的优势。通过CS类的游戏中体验,Arctis5同样体验出了高解析力带来的优势,它的背景噪音控制良好,可以清楚听到脚步的交替和空间变化。游戏中的枪声显得扎实,不会释放出去就感觉很散,子弹刻画的声线也很清晰,这对于游戏的融入感是很有帮助的。换到《使命召唤》这样的大场景FPS游戏中,我们同样能够清晰感知游戏环境变大带来的空间声场变化,它表现出的横向和纵向都有一定宽度,不是挤在一堆的模糊感,这点很棒。然而,还需要加强的,是在这类游戏中呈现的氛围感,对大场景的渲染能力尚有不足。
  整体来说,Arctis系列的三款耳机中,Arctis5是最炫的一款,1680万色Prism发光灯效为其增色不少。同时,它拥有该系列顶级型号Arctis7除无线以外的一切功能,还更加轻便化,相信对无线不是很苛求的玩家更倾向于选择Arctis5。在中端游戏耳麦市场,Arctis5的做工和设计都堪称顶级,音质也可圈可点,相信它会成为西伯利亚系列之后,游戏耳麦市场的又一个颜值标杆和FPS大杀器。
上一篇:下一篇:
外观时尚,游戏音乐都挺合适,有逼格的耳机
颜值满满啊
颜值可以的,可是还是穷
反正买不起
价格偏高了,能便宜点吗
好看吗?&&中上吧 get的点不一样&&- -
好东西可就是贵
899为何不上贼船?
Chatmix 比较有意思
因為毫無賊船信仰...
就只有5带灯?
程序猿: 就只有5带灯?
包装盒也挺好看
包装盒都这么骚气,有逼格
 粤ICP备号-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赛睿arctis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