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制的保健食品,一定要取得进项才能开什么官方的批准才能正常生产及销售?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行吗?

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
)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A.不需要 B.也必须 C.由工商行政管理确定是否需要 D.由生产者自主决定是否需要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B.省食品行业协会 C.省级质量监督 D.省级食品安全委员会2A.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B.食品药品监督 C.食用农产品 D.食品检测3A.检测快速 B.科学合理 C.营养搭配合理D.检测项目合理4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C.农业行政 D.国务院质量监督5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C.农业行政 D.国务院质量监督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当前位置: >
1.食品(含保健食品)生产许可—保健食品新申请审批
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
(一)名称:食品(含保健食品)生产许可&保健食品新申请审批
(二)性质:行政许可
二、设定依据
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主席令7号);
2.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21号);
3.《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4.《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食药监食监二〔号);
5.《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食药监食监三〔号);
6.《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以下简称保健食品GMP)(GB)。
三、实施权限和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要求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第七条第二款规定&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生产许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四、行政审批条件
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申请食品生产许可,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保健食品生产工艺有原料提取、纯化等前处理工序的,需要具备与生产的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原料前处理设备或者设施。
(三)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申请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生产许可,还应当提交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及相关注册和备案文件。
五、行政审批适用范围、对象
申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新开办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六、申请材料
1.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书;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保健食品注册证明文件或备案证明;
4.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等技术材料;
5.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6.生产场所及周围环境平面图;
7.各功能区间布局平面图(标明生产操作间、主要设备布局以及人流物流、净化空气流向);
8.生产设施设备清单;
9.保健食品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目录;
10.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目录;
11.保健食品委托生产的,提交委托双方签字、盖章的委托生产协议(委托协议需明确委托双方的责任、义务);
12.申请人申请保健食品原料提取物生产许可的,应提交保健食品注册证明文件或备案证明,以及经注册批准或备案的该原料提取物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
13.申请人申请保健食品复配营养素生产许可的,应提交保健食品注册证明文件或备案证明,以及经注册批准或备案的复配营养素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等材料;
14.申请人委托他人办理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申请的,代理人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以及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15.与保健食品生产许可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具有合法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年度内洁净区空气洁净度检测报告,年度内产品全项目检验报告,年度内生产用水(生活饮用水和纯化水)全项检验报告。
以上材料,统一使用A4纸按顺序装订,一式二份。
申请人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上填报平台&进行网上填报,符合要求后,再按需要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平台网址:http://entp./)。
七、办结时限
依据《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二条、《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法定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不包括技术审评和现场核查时间)。
承诺办结时限:10个工作日(不包括技术审评和现场核查时间)。
八、行政审批数量
九、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
十、办理地点、时间,咨询电话
1.办理地点:广西南宁市怡宾路6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二楼食品药品监管局窗口;
2.办理时间:工作日上午9:00-12:00 下午13:30-16:30;
3.咨询电话:。
十一、投诉电话
附件:1.行政审批流程图
&&&&&&&&& 2.申请书
&&&&&&&&& 3.申请书示范文本
下一篇:没有了查看: 8046|回复: 25
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销售其生产的食品还需取得经营许可吗?
(碧水泛舟)
在线时间1817 小时
阅读权限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9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2 积分
请教各位同行:按新的食安法和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需不需要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按旧食安法是不需要的,但新法和管理办法好像未提到
http://bbs.foodmate.net/index.php?fromuid=286340
在线时间1341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646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自行生产的,在其生产场地销售的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这是我的理解~
(碧水泛舟)
在线时间1817 小时
阅读权限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自行生产的,在其生产场地销售的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这是我的理解~
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在旧食安法里很明确说不需要,但新法就没有提及
http://bbs.foodmate.net/index.php?fromuid=286340
在线时间12917 小时
阅读权限180
签到天数: 1007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看许可管理办法的对经营主体的定义。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碧水泛舟)
在线时间1817 小时
阅读权限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看许可管理办法的对经营主体的定义。
不是很明白。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
从这一条是否可以理解为只要有销售就应该要办理,不管是否在生产场所销售?
http://bbs.foodmate.net/index.php?fromuid=286340
在线时间1341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646 天[LV.9]以坛为家II
主题帖子积分
不是很明白。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 ...
不是这样的,
食品有生产肯定要卖出去的,也就是必有销售,如果按你的理解的话,干嘛不在定义里说: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和餐饮服务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
他为啥要刻意指明 从事食品销售呢?
在线时间12917 小时
阅读权限180
签到天数: 1007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不是很明白。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 ...
那生产许可的审查范围是否已经包含了在该场地经营的内容?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在线时间932 小时
阅读权限60
签到天数: 860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经营自产的不需要,经营其他人生产的需要
(碧水泛舟)
在线时间1817 小时
阅读权限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那生产许可的审查范围是否已经包含了在该场地经营的内容?
还没换新证,旧证是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生产范围是涵盖了生产销售的
http://bbs.foodmate.net/index.php?fromuid=286340
(碧水泛舟)
在线时间1817 小时
阅读权限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不是这样的,
食品有生产肯定要卖出去的,也就是必有销售,如果按你的理解的话,干嘛不在定义里说:
嗯嗯,最好是不需要另外办理了,方便企业
http://bbs.foodmate.net/index.php?fromuid=286340
在线时间12917 小时
阅读权限180
签到天数: 1007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主题帖子积分
还没换新证,旧证是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生产范围是涵盖了生产销售的
原来两家管理都没有这么脑残,现在一家管理,也不会做这么脑残的事了,想多了,那么多事,还是想点别的吧。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碧水泛舟)
在线时间1817 小时
阅读权限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原来两家管理都没有这么脑残,现在一家管理,也不会做这么脑残的事了,想多了,那么多事,还是想点别的吧 ...
谢谢,也是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就上来问问大家的看法
http://bbs.foodmate.net/index.php?fromuid=286340
金牌会员勋章
金牌会员勋章
钻石会员勋章
钻石会员勋章
食品论坛版主勋章
食品论坛版主勋章
食坛传奇勋章
食坛传奇勋章
杰出服务勋章
杰出服务勋章
特约评论员
食品论坛特约评论员
食品论坛认证会员
银牌会员勋章
银牌会员勋章
Powered by在现有各部门、各途径已发布的允许使用的原辅料名单;原辅料标准既然列入产品注册标准,就必须严格执行,;鉴于食品原辅料行业的广泛性和特殊性,暂时难以对全;6.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对功能声称的研究;产品准入监管过程中,对产品的科学评价是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的评价方面,除了申报资料中提供的文献依据;试验和检验结果的评价方面,由于各机构的业务水平不;除了以补充维生素、矿物
在现有各部门、各途径已发布的允许使用的原辅料名单基础上,结合原辅料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订允许使用的原辅料目录及其标准。研制新产品时应遵循该目录和标准。对于不在目录范围内的原辅料,可以要求申请人按照原辅料安全风险评估和标准制订的指导原则提供申报资料,作为技术审评的重要内容。新产品获得准入许可后,新原辅料标准作为产品注册标准的一部分,一并发布。 原辅料标准既然列入产品注册标准,就必须严格执行,禁止企业随意变更产品配方。如擅自改变产品的原辅料,应定性为伪劣产品,适用刑法“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处罚。此外,还应在《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中规定:对于具有成熟标准的原辅料,要求采购过程一并索取出厂质检报告;尚无成熟标准,不能提供出厂质检报告的原辅料,采购方应建立内部检验标准,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鉴于食品原辅料行业的广泛性和特殊性,暂时难以对全部原辅料建立准入制度。为了鼓励原辅料生产企业接受监管,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可以对原辅料生产企业进行非强制性的备案管理,公布非强制性的原辅料生产企业名录。 6. 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对功能声称的研究 产品准入监管过程中,对产品的科学评价是极为重要的内容。科学评价应包括安全性(毒理安全性评价)、有效性(功能学评价)、可控性(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和卫生学、稳定性评价),分别从理论依据(文献支持)和实际效果(试验和检验结果)开展审评。 理论依据的评价方面,除了申报资料中提供的文献依据之外,主管部门还应注意到不在申报资料范围内的文献资料,避免申请人只选择对申报有利的内容,而回避不利的文献报道。 试验和检验结果的评价方面,由于各机构的业务水平不一致,可能造成试验和检验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主管部门应大力完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保健食品的毒理学、功能学、功效成份等方面的评价方法和程序,通过改进和完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判断标准。在已设立的“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中心”和现有试验、检验机构网络的基础上,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和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加强对试验检验机构的技术指导和现场核查;建立试验检验机构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或质量规范。 6
除了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剂外,保健食品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对于功能声称的研究和规范,是产品准入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当对功能声称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其风险程度制订不同的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 目前缺少对各项保健功能的具体描述,造成消费者不易理解,也给不法商贩的恶意宣传留下了空间。对此,主管部门应制订各项保健功能的固定宣传用语,允许列入标签与说明书,允许企业以此用作产品的宣传,但不得超越。 7. 审评与注册的管理 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审评工作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完善《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要点》,奠定审评的科学基础,尽可能减少审评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推进政务公开。应当健全和完善“公正公开、科学高效”的审评制度和程序,建立审评专家遴选和管理办法,奠定审评的制度基础。审评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内部的专家和外部专家共同完成,并且应当逐步增加内部专家审评的比重,最终过渡到外部专家仅提供咨询建议,内部专家负责做出最终审评意见,以此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 审批过程应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和规范,任何情况下不降低要求,不缩减程序,不违反规章制度。 为了明确审评审批重点,提高效率,应当对产品注册实行分类管理,也就是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性质、使用的历史、科学研究的成熟程度、可能的风险危害程度等多维判定,采取不同的管理路径和管理模式。对于营养素补充剂类产品,只需进行安全性审查,简化审评审批程序或备案管理。对于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产品,设立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制订不同的技术要求和审评审批程序。 对于已有注册标准的产品,允许企业在研制过程中减少部分内容(如试验),省略部分申报资料(如文献依据)。减少企业无效或低效成本的支出,减轻试验机构负担,避免浪费社会资源。如果在审评审批过程中认为有需要,再通知企业补充。 目前关于产品注册的各项技术指导原则尚不完备,申请人首次提交的申报资料可能还不够完善,需要补充资料的情况极为常见,有时需要补充的内容还相当多。如果申请人有合理的解释并在补充资料期限到期前提出,应当允许延期提交7
补充资料,当然,其责任和成本支出应由申请人承担。 应当建立并完善保健食品注册进度查询系统。在主管部门官方网站提供注册进度查询,增加透明度,提高社会满意度。 为了促进企业重视注册工作,应当规定:办理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事务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保健食品注册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 8. 产品标签与说明书的管理 标签与说明书是准入监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标签与说明书是获知产品信息及主管部门批准内容的最主要的来源。目前对产品标签与说明书的规定过于简略,不够详细和明确,需要进一步修订,或另行出台专门的法规。擅自变更标签与说明书的行为是重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对标签与说明书的管理不能仅限于注册环节,在产品上市后仍需要从严加强监管。 主管部门应当将标签与说明书内容作为批准证书的附件发布,并向社会公布,企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确实需要变更标签或说明书内容,必须按变更申请的方式办理,主管部门视情况不同,分别采取审批或备案的程序处理。 9.再注册 依据新修订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进行再注册,这对保健食品产业将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对产业的一次重要调控。在再注册过程中,应当制订严密完善的程序与技术原则,以技术审评为核心,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清除上市产品与现行标准和规范不相符的不正常现象。 对于再注册过程中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可采取如下措施: (1)对于保健功能已取消、原辅料不符合现行标准的产品取消准入许可,并责令其产品限期退出市场。 (2)对于产品名称、适宜人群、用法用量等方面不符合现行规定的产品,限期申报变更,逾期不申报或经审评不批准变更的,限期退出市场。 (3)产品含有国内外新发现的风险因子,该风险因子被证明为高风险且产品含量超过限量值,政府主管部门应责令厂商立即下架或召回。
(二)生产环节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 对生产过程的监管,是保健食品监管体系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对生产过程的监管是“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的具体化,其目的是确8
保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1.完善保健食品生产准入制度 坚持对保健食品的生产实施准入管理,尽快出台《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经政府审查达到GMP标准并批准后才能生产保健食品。 结合保健食品的特点,建立起严格、完善、科学、合理,有助于生产监管和质量保证的《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在GMP的管理中,将供应商的确认、原辅料的选购、生产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原料和成品的检验以及市场追踪(重大食用产品不良反应记录)等的文件记录都纳入GMP的管理范围,并要求每批产品的记录保留的期限符合《保健食品全程追溯管理办法》的规定。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生产准入条件和相关规定,指导企业按标准和规范组织生产,提高其安全保障能力。要随时跟踪和了解企业实施GMP的相关情况,适时调整和修订GMP的内容和标准。 2. 规范生产要素,强化和完善日常管理 对保健食品生产中影响产品安全的生产要素要通过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予以规范。 一是完善健全保健食品生产监管的制度,目前,在现有《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保健食品良好生产经营规范》、《保健食品良好生产经营规范落实情况核查与处理条例》、《保健食品生产与质量信息交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完善制度安排。例如,建立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的台账和记录制度;交易中的索证、索票制度;产品生产过程的追溯、召回制度;等等,形成对生产监管比较完整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二是强化日常的检查与稽查。对于企业落实和执行生产监管法规和标准的程度,有赖于政府持续有效的检查监督。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吸取对药品生产监管的经验,加强现场核查和“飞行检查”,长期保持对生产监管的“高压态势”,发现违法违规的行为坚决按法律的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例如,可采用“随机抽存待查样品与原始纪录复核”的方法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核查。具体做法是由政府监管部门在流通环节随机抽查并封存多批次在售产品,制定抽查计划或必要时到生产企业查验上述批次产品的所有原始记录(GMP9
要求的),若发现有违规或缺失现象按相关法规予以处罚。 上述生产经营监管系统建立与运行的主导是政府监管部门,同时,还可以发挥行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的作用,经政府授权后,可以通过技术法规应用指导、生产经营信息监测与分析、法规与技术规范的改进与完善调研等方法,发挥对生产企业的辅导和监督作用,协助政府做好生产监管工作。 3.对委托加工生产方式(OEM)的监管 委托加工生产方式(OEM)广泛的存在于当前保健食品的生产中。在这种生产组织方式下,由于保健食品证书的所有者、保健食品生产者和保健食品销售者的分离,形成了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不同的行为方式,这当中对产品的安全性影响和监管要求有待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当前,对于委托加工企业的监管重点主要是二个方面,
一是完善制度,严格准入。要尽快制定《保健食品委托加工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对保健食品委托加工的管理,对具有保健食品生产资质的企业备案公布,加强其对实施GMP及相关情况的检查;及时公告对委托加工企业检查的结果,以利于委托方及时了解掌握相关信息,引导资源向守法守规企业的配置和集聚,推动和促进公平良性的竞争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提升产品的安全保障程度。 二是加大受托方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如强制其完善生产经营记录和台,账,例如,受托方不仅要审查委托方保健食品证书的真实合法性,还应索取经政府审批的所有技术和标准的文件备案。委托加工合同内容必须完整,对所受托生产产品的强制标准、工艺等必须健全,等等。此外,政府也可以考虑从产品安全性的角度,制定保健食品委托加工合同的格式文本,附加在商业合同文本之后。 4.质量控制监管 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是保障产品安全的核心部分,如上所述,政府已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作为主要管理手段,进一步完善这一规范并使监督经常化(例如定期检查和随机性的飞行检查等)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在实施质量控制监管中,在现有基础上还可以采用下列一些方法: (1)对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实行分级认证。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生产经营者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所以保健食品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应当以生产企业为主要对象,监管部门通过制订强制性的《保10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专业论文、我国保健食品监管体系研究15等内容。 
 一、我国保健食品研究现状 中华民族素来提倡养生之道,其传统源远流长。随着...中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 体系和...  在目前食品安全现状十分严峻的情形下,探讨我国食 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对于推动我国食品 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和完善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  我国保健食品监管体系研究 我国保健食品监管体系研究一、绪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 长。保健食品市场日益扩大,品种不...  我国保健食品的现状及监管分析_环境科学/食品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这篇文章叙述了我国保健食品的监管及现状,并对其分析XXXXXXXXXXXX 学校 毕业设计(论文) 我国...  [摘要] 本文对我国和其他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保健食品的定义及范围、保健功能、监管部门及法 律法规体系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并对其保健食品法规和监管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 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思考“民以食为天,药...人的重要执法部门,监 管职能涵盖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生产、流通、...  保健食品产业研究 2012 年 12 月底,我国有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监 管体系构架将进一步完善,稳定明晰的政策...同时用于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  食品、化妆品、保健食品和药品检验检测业务不相适应,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与食品...特别是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一直比较分散,近年来更 是暴露出效率低、部门之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