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一共几个防水等级有9人,上面是3人,水里有几人?这题怎么做

& “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习题详情
24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1.6%
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13分)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②快,有快的好处。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种信息。宽带网的口号是“极速世界”。据说,现今人们每天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的所见所闻——这不是多活出几辈子了吗?③然而,人们很快又发现,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过生活,往往会把细节当做累赘抛掉,生活便仅仅剩下了梗概。④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⑤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现代人旅行,从海南岛到哈尔滨,波音757只要几个小时。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可是,呼啸的飞行既看不清长江,也看不清泰山。古人骑一头毛驴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个月。他们不在乎哪一天抵达目的地,但他们说得出哪里草长马肥,哪里风高雪厚。小桥流水,黄土高坡,只有一程一程地慢慢走过,人们才可能真正认识江山。否则,我们只不过认识一张地图罢了。⑥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然而,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是急躁不得的。读一本巨著是如此,读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亦是如此。不细细品味,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像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⑦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⑧亲爱的朋友,处在争先恐后的浮嚣尘世里,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水流心不竞”,有时将脚步放慢一点,温习另一个久违的世界,我们会渐渐地平静,甚至大彻大悟。【小题1】本文标题处即明确提出中心论点。通读全文后,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具体是从哪几方面告诉我们“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的?(4分) 【小题2】深入字里行间,细致探究:(1)第③段提及“快餐式的阅读”。请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快餐式的阅读”?(3分)(2)细读第⑦段,具体说说作者引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有何作用?(3分)【小题3】本文作者认为“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但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慢就意味着会被时代抛弃,快才是制胜的法宝”。你是怎样看待“快”与“慢”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感悟具体谈谈。(3分)&(4分)答题要求:内容上从三个方面提炼,每个方面1分。语言表达清楚流畅,1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初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13分)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②快,有快的...”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抓住文中反复提到的“将脚步放慢一点”一句,阅读其所领的各段即可归纳概括。试题分析:第一句,理解作者用“快餐”来比喻不求甚解的快速浏览式阅读,概括说明即可。第二问,抓住“知音”一词和本段开头“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来分析理解即可。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从“快慢”要根据行事的对像、环境、时间来决定这个意思上一分为二地分析说明道理,表达见解。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13分)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②...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13分)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②快,有快的好处。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种信息。宽带网的口号是“极速世界”。据说,现今人们每天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的所见所闻——这不是多活出几辈子了吗?③然而,人们很快又发现,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过生活,往往会把细节当做累赘抛掉,生活便仅仅剩下了梗概。④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⑤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现代人旅行,从海南岛到哈尔滨,波音757只要几个小时。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可是,呼啸的飞行既看不清长江,也看不清泰山。古人骑一头毛驴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个月。他们不在乎哪一天抵达目的地,但他们说得出哪里草长马肥,哪里风高雪厚。小桥流水,黄土高坡,只有一程一程地慢慢走过,人们才可能真正认识江山。否则,我们只不过认识一张地图罢了。⑥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然而,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是急躁不得的。读一本巨著是如此,读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亦是如此。不细细品味,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像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⑦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⑧亲爱的朋友,处在争先恐后的浮嚣尘世里,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水流心不竞”,有时将脚步放慢一点,温习另一个久违的世界,我们会渐渐地平静,甚至大彻大悟。【小题1】本文标题处即明确提出中心论点。通读全文后,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具体是从哪几方面告诉我们“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的?(4分) 【小题2】深入字里行间,细致探究:(1)第③段提及“快餐式的阅读”。请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快餐式的阅读”?(3分)(2)细读第⑦段,具体说说作者引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有何作用?(3分)【小题3】本文作者认为“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但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慢就意味着会被时代抛弃,快才是制胜的法宝”。你是怎样看待“快”与“慢”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感悟具体谈谈。(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13分)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②快,有快的好处。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种信息。宽带网的口号是“极速世界”。据说,现今人们每天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的所见所闻——这不是多活出几辈子了吗?③然而,人们很快又发现,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过生活,往往会把细节当做累赘抛掉,生活便仅仅剩下了梗概。④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⑤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现代人旅行,从海南岛到哈尔滨,波音757只要几个小时。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可是,呼啸的飞行既看不清长江,也看不清泰山。古人骑一头毛驴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个月。他们不在乎哪一天抵达目的地,但他们说得出哪里草长马肥,哪里风高雪厚。小桥流水,黄土高坡,只有一程一程地慢慢走过,人们才可能真正认识江山。否则,我们只不过认识一张地图罢了。⑥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然而,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是急躁不得的。读一本巨著是如此,读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亦是如此。不细细品味,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像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⑦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⑧亲爱的朋友,处在争先恐后的浮嚣尘世里,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水流心不竞”,有时将脚步放慢一点,温习另一个久违的世界,我们会渐渐地平静,甚至大彻大悟。【小题1】本文标题处即明确提出中心论点。通读全文后,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具体是从哪几方面告诉我们“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的?(4分) 【小题2】深入字里行间,细致探究:(1)第③段提及“快餐式的阅读”。请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快餐式的阅读”?(3分)(2)细读第⑦段,具体说说作者引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有何作用?(3分)【小题3】本文作者认为“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但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慢就意味着会被时代抛弃,快才是制胜的法宝”。你是怎样看待“快”与“慢”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感悟具体谈谈。(3分)”相似的习题。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 吗①有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瓶装水消费的第三大国.且每年都以近30%的速度递增.国人喜欢喝瓶装水.主要是认为它“干净.健康 .因为普遍存在的水污染.让人们对从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不太放心.便转向喝瓶装水.然而.瓶装水真的就那么“干净.健康 吗?②先说瓶装之中的水.去年下半年.一家以做方便面起家的大牌企业坦率承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①有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瓶装水消费的第三大国,且每年都以近30%的速度递增。国人喜欢喝瓶装水,主要是认为它“干净、健康”,因为普遍存在的水污染,让人们对从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不太放心,便转向喝瓶装水。然而,瓶装水真的就那么“干净、健康”吗?②先说瓶装之中的水。去年下半年,一家以做方便面起家的大牌企业坦率承认,所谓的“优质水源”就是从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只不过是添加了“矿化液”。某饮料协会的权威人士也承认,在自来水源中添加矿化液,已是业内人尽皆知的“潜规则”。今年二季度,据广东省工商局对省内销售瓶装水的监测,瓶装饮用水的合格率仅为34.8%。瓶装水的安全程度实在令人担忧。③再说瓶装水的瓶子,多采用PET塑料。这种塑料质轻、透明、不易破碎,但有学者认为该材质会产生一种潜在致癌物“锑”。有研究人员对当地的15种热销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竟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④瓶装水瓶子的生产和消费,还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因为制瓶塑料提炼自石油,在人口仅3亿多的美国,每年用于瓶装水制瓶的原油就超过150万桶,相当于10万辆车一年的用油量,还不算包装、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这样算下来,有人说喝4瓶瓶装水就相当于喝掉了一瓶石油。 ⑤另外,由于装水瓶的回收率很低,大部分空瓶子都成为污染环境的垃圾。如焚化,则产生诸如氯气、含有重金属的残留物等有毒副产品;若掩埋,这些塑料瓶属于非生物降解材料,需要1000年才能降解。⑥中国历来有喝开水的传统,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但烧开了再饮用,安全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只要是在家或办公室等有条件的地方,都应提倡喝开水,这样既安全,又节省开支,于国于家于己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小题1:作者提出要控制瓶装水的发展,具体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2分)答:&&&&&&&&&&&&&&&&&&&&&&&&&&&&&&&&&&&&&&&&&&&&&&&&&&&&&&&&&&&&&&&&&&&&&&&&&&&&&&&&&&&&&&&&&&&&&&&&&&&&&&&&&&&&&&&&&&&&&&&&&&&&&&&&&&&&&&&&&&&&&&&&&&&&&&&&小题2: 第③段划线词“竟然”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答:&&&&&&&&&&&&&&&&&&&&&&&&&&&&&&&&&&&&&&&&&&&&&&&&&&&&&&&&&&&&&&&&&&&&&&&&&&&&&&&&&&&&&&&&&&&&&&&&&&&&&&&&&&&&&&&&&&&&&&&&&&&&&&&&&&&&&&&&&&&&&&&&&&&&&
小题1:(2分)瓶装水的安全程度实在令人担忧;瓶子材质会产生一种潜在致癌物“锑”;瓶装水瓶子的生产和消费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大部分空瓶子都成为污染环境的垃圾。小题1:(2分)不能。竟然表示出乎意料,说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增加又快又多,让人难以置信,如果去掉就表达不出这一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小题1:阅读文本,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小题1: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延缓全球变暖的种种奇思妙想(14分)①科学家们为延缓全球变暖提出了各种奇妙的想法。②有人主张,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不过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晚都变得和满月时一样亮。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由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③英国的大气专家正在验证将海盐注入云层是否能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后果。云层被注入海盐后,如果能向太空反射更多的太阳光,那么云层就可以作为天然的阻热屏障。人工将海盐注入云层,不仅会增加反射到太空中的热量,造成冷效应,还能抑制雨的形成,这意味着云层能持续更长的时间,反射更多的热量,从而使得冷效应持续更长时间。④有些科学家指出,在空间安置一面反射镜,把部分太阳光集中反射到某个局部区域,就能改变这个局部区域的气候状况。例如,由于高空云层能阻挡地球向空间散发热量,会使地球表面越来越热。人们利用空间反射镜,就把太阳光集中反射到高空云层上,让云层逐渐受热而散开,加快地表热量的散失,从而降低地球温度。制造和安装空间反射镜,在技术上已不再是天方夜谭。1993年,俄罗斯科学家在“进步”号宇宙飞船上,成功地进行了代号为“旗帜”的人造月亮实验,首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背阳的一面。这为空间反射镜的利用提供了启示。⑤还有科学家设想:如果在位于地球至太阳距离1%处的某个位置上,设法漂浮一片尘埃云,就可以遮挡太阳光。所用的尘埃可取材于月球,把装有月球尘埃的若干个圆筒发射到空间某个位置上。在每个圆筒内装有炸药。当圆筒抵达规定的位置时,让炸药爆炸,使尘埃扩散开,制造一片永久性的,具有一定密度的尘埃云遮挡阳光。⑥美国海洋学家马丁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提出一项宏伟的实验设想:给太平洋或大西洋“补铁”(即在海洋某些区域倒入大量铁屑),为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增加铁源。地球上约50%的光合作用是由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所完成的。如能在大洋的某些区域倾倒一定数量的铁屑,使海洋浮游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就能使浩瀚的海洋变成一块“大海绵”,源源不断地吸收大气中过剩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使大气降温。小题1:延缓全球变暖的种种奇思妙想具体有哪些?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4分)小题2:根据文意简要回答,科学家认为云层注入海盐后能减缓温室效应的理由是什么?(4分)小题3: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①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就会出现一个阴影。②这为空间反射镜的利用提供了启示。小题4: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如有错误请指出来,并简述理由。(4分)①科学家指出的在空间安置一面反射镜的原理是通过反射地面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作用。②给海洋“补铁”的作用是通过铁屑来吸收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吸收热量的效果。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神奇的“隐身衣”(汪继峰)在各国的神话故事中,都有着许多关于隐身术的描写。那些神通广大的仙人们凭借着隐身术,来无影去无踪,着实令人羡慕。其实,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这些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依靠某种科技手段,也能够实现“隐身”。 2003年1月,日本的一位教授就向人们展示了他研制的“隐身风衣”。人们只要穿上这件“隐身衣”,身体便会瞬间“消失”。原来,这件风衣是用一种特殊的反光材料做成的,风衣里面安装有无数的摄像头。这些摄像头能够将穿风衣者身后的景物拍摄下来,然后投影到风衣的前面,这样就使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以为穿风衣者变成了透明人.我们能够透过他的身体看到他身后的东西。近几年,科学家们在研究“隐身术”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最近,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教授亨利·彭德利领导的科研小组,成功研究出一种能够让物体隐形的纳米“超材料”。任何物体只要披上用这种“超材料”制成的“斗篷”,就能够从人们的眼皮底下“消失”。这种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效果虽然很神奇,原理却十分简单。我们都知道。物体之所以能够被人眼看见,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刺激视觉神经,进而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物体表面的光反射,光线照到物体表面,不仅不会产生反射,而且还能够绕过物体表面,然后在物体的身后重新汇合。整个过程就像水流经过一块光滑的岩石一样,当水遇到岩石时会发生分流,经过岩石后又重新汇流到一起。由于没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眼便看不见物体。同样,由于光线能够在物体身后重新汇合,照射到物体身后的景物上,然后又顺着原路反射到人的视神经上,于是人眼便看见了物体身后的景物。如此一来,便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物体披上“隐身斗篷”后就变成透明的了。当然,这个“隐身斗篷”项目现在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过彭德利教授有信心在5年内让这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投入实际应用。到那时,建筑物的墙壁可以建成透明的,保温和隔音效果却丝毫不受影响;桥梁和摩天大楼可以看上去好像飘浮在空中……“隐身斗篷”在军事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它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一辆军车,甚至是一辆坦克瞬间“消失”。试想一下,如果你只能从车轮扬起的尘土来想像一支行进中的军队,你又怎能与其进行战斗呢?小题1:文章开头介绍神话故事中的仙人们来无影去无踪,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2:本文介绍了“隐身技术”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4:“用“超材料”制成的‘隐身斗篷’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物体表面的光反射”中的“最大限度地”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小题5:除文中介绍的外,在现实生活中,你认为隐身技术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小题。(8分)龙生九子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①玉兔辞岁,腾龙降世。在中国,历朝皇帝被封为“龙”,而中华儿女称自己为龙的传人。2012年,中华儿女迎来了21世纪的第一个龙年。历代关于龙的形象,依其含义: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于具有特殊宗教意义的载体之上,其身份一通天神兽为主;另一类广泛出现于实用器皿、建筑上,其身份以吉祥瑞兽为主,比如北京市北海公园的九龙壁等。②中国古代有龙生九子的传说,这九子各有个性和兴趣爱好。明代学者李东阳在《记龙生九子》一文中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造像;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造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造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纽是其造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造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造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造像;赑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造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造像。”③龙的这九个儿子有好音乐的、好行文的、好诉讼的、好冒险的、好负重的、好动的、好静的,还有好打架的,等等。这个被中国人尊为神圣的龙,并不要求儿子像自己一样成龙,而是任由其自由发展,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发展,各行其是,这是多么宽容的博大胸怀。④龙生九子虽然只是一则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并附会在中国人无比崇拜的龙的身上,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映。小题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和 &&&&&&&&&&&。&&& (2分)小题2:第②段中“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造像”中“其”字是指“九子”中的&&&&&&&&&。&&& (2分)小题3:阅读第③段,请写出本文题目的含义。 (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0分)北极巨变①在最近30年中,北极圈内的湖泊数量已经明显减少。科学家认为,湖泊数量的减少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 ②科学家在分析了西伯利亚地区1973年以来的卫星观测数据后发现,在这30年中,北极圈内较大湖泊的数量从10800个减少到9712个,有125个湖泊完全消失,剩下的湖泊面积也明显减小。科学家分析,造成这些湖泊消失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冻土带消退——冻土带吸收热量后产生热融效应,使湖泊周围的土层崩塌,从而加快湖泊中淡水的流失。 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地球的温度上升了0.6℃,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这主要归咎于人类的活动——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科学家预测,如果温室气体继续以现在的速度在大气中积聚,那么北冰洋上的浮冰将不断减少。25年后,辽阔的北冰洋在整个夏天将再也看不到浮冰。 ④北极的浮冰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太阳能量反射回太空中,大多数的阳光都不会被海洋吸收。如果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意味着这面“大镜子”将大大缩小。没有了明亮的浮冰反射掉许多阳光,深色的海洋将吸收更多的太阳能量,海洋会变得更暖,进一步导致更多的海冰融化,然后海洋吸收的热量更多……如此恶性循环。 ⑤如果北极地区海冰完全消失,船只就能够在欧洲和亚洲之间沿着加拿大和俄罗斯海岸线开辟一条新的海上贸易航道,这比商船目前通过苏伊士运河或者巴拿马运河要快1/3的时间。当然,这一横越北极的航道的安全开通大概还需要几十年时间。虽然从短期来看,海面浮冰的减少意味着商业性捕鱼、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各种矿业可以更加畅通无阻地利用未被开采的北极天然资源,但是,开发北极的经济利益却是以这个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多个世纪以来保护着北极地区免受人类活动污染的海冰在不久的将来会完全消融。 小题1: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北极巨变”的。(4分)&&&&&&&&&&&&&&&&&&&&&&&&&&&&&&&&&&&&&&&&&&&&&&&&&&&&&&&&&&&&&&&&&&&&&&&&&&&&&&&&&&&&&&&&&&&&&&&&&&&&&&&&&&&&&&&&&&&&&&&&&&&&&&&&&&&&&&&&&&&&&&&&&&&&&&&&&&&&&&&&&小题2:文章第④段划线的“大多数”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小题3: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指出其作用。(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先进的铁路科技①没有飞溅的石子,没有“咣当咣当”的噪音,车头能卷起12级大风,行车全部精密数控,车厢内温度可调、晃动趋零,设施服务堪比飞机公务舱……今年4月1日,石太客运专线正式运营,使行车时间缩短了约5个半小时。这么快捷舒适,为它插上“隐性翅膀”的,正是先进的铁路科技。②钻山搭桥,既缩短距离,又保证了路面的高平顺性。“噗”的一声轻响,车窗外光线迅速暗淡,却没有以往火车进入山洞时巨大的呼啸声,8分钟后,崇山峻岭重现窗外。③传统铁路盘山绕行,曲线多、坡度大,行驶距离长,很难提速。随着技术与施工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穿山越岭,选择最优化的直线。太行山隧道全长约27.8公里。凿如此长的隧道安全吗?隧道施工“欺硬怕软”,太行山到处是断裂带,软弱围岩约占45%,易产生塌方。施工中遇到的膏溶角砾岩地层。这种岩石平时坚硬,但遇水后迅速软化,极易崩解,如果处理不好,再遇上高速列车的冲击,极易造成隧道坍塌或大变形。为了吞下“软钉子”,施工单位创新了施工法。初喷混凝土加固后,再用型钢支撑,打锚杆,铺钢筋网,再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这就像给隧道穿上两层钢盔铁甲。④无缝钢轨与石板铁路。精度堪比头发丝,300多公里看不到一个钢轨接头。每隔50米就有一个接头,中间留有伸缩缝。使“咣当”声不绝于耳,这一直是火车运行的标准音。这是因为普通铁路的钢轨,在客运专线的轨道上,“咣当”声消失了。⑤我国所有客运专线均采用500米的无缝钢轨焊接,用手触摸焊接点,平顺光滑如镜面,几乎摸不出焊点。同时还建立了三级高精度智能控制点,对钢轨的任何微小变化都能明察秋毫,一旦钢轨有微小变形,立即示警。⑥作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示范性工程,京津城际轨道之间距离的误差均控制在0.5毫米左右,承轨槽平面精度误差不超过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粗细。拥有高精度的不仅是铁轨。由于速度高,客运专线对路基、桥梁和整个线路完工后的沉隆控制也非常严格:路基年沉降不得大于1.5厘米,桥梁不得大于2厘米,一旦超过这个指标,就意味着整个工程面临失败。我国地质复杂,一旦遭遇软土,自主研发的CFG桩技术就成为保障路基“零”沉降的金钥匙。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铁路客专线上,将全部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轨道下没有一颗石子、一块枕木,而是白净平坦的水泥轨道板。每一块水泥板表面平整度误差低于0.2毫米,且均按自己的编号“对号入座”以保证轨道平顺度。正是这一系列高精密度的系统集成,创造了不断提升的列车速度。⑦还有关键一点是给列车“减肥”“补脑”。高速动车组自动应对灾害。如果遇到自然灾害,以及超速、火灾等突发事件,高速动车组能立即启动自我保护,高速动车组不仅跑得更快,而且更安全。为了跑得更快,动车组还要进行“减肥”。据介绍,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采用了流线型、轻量化设计,铝合金车体,每节车厢约重8.5吨;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每节车厢约重7吨,相当于四五辆轿车的重量,比起目前碳钢材料火车的重量减轻了50%多,时速最高时车头掀起的大风超过了13级台风的风速;而时速350公里动车组,车体最薄处只有1.5毫米。为了提高舒适度,动车组又配备了“聪明的大脑”。据南车四方技术中心副主任马云双介绍,由于配备了高速转向架、液压减震器等设备,所有客专上运行的动车组都能主动调节车辆平衡,过大弯或线路颠簸时,乘客几乎不会感觉到晃动和眩晕;配备的车载技术诊断系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对各种功能设备故障的检测、预报和排除;航空式餐饮设施、残疾人卫生间、轮椅存放区、婴儿护理桌等设施又让人觉得很贴心。⑧石太客专、合武客专是第一批在地形起伏剧烈、地质条件复杂的中部地区建成的高速铁路,这将为中西部建设高速铁路提供宝贵经验。目前,我国已经开通运营的客运专线包括石太、合武、合宁、胶济客专,以及京津城际铁路,总里程不足1114公里,而到2012年,将有1.3万公里客运专线建成投入运营。“中国高速铁路网逐步交付使用的序幕刚刚拉开,老百姓会越来越享受到高速铁路带来的便利。”小题1: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小题2:文中加点的“欺硬怕软” “补脑”分别具有什么含义? (4分)小题3:本文围绕“先进的铁路科技”这个话题,具体说明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分点回答。(3分)小题4: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①文中举太行山隧道的例子,主要说明隧道之长,施工困难之大。②文中第六段列举的精确数据表明我国基础建设的施工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按要求回答小题。10年后,我们能烧“冰”?陈斌 沈俭一种名为“可燃冰”的新能源矿藏有望在10年之后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昨日在沪举行的院士讲坛上,国家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透露,在我国南海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目前国家已启动8.2亿元人民币的项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寻找“可燃冰”资源。  据汪院士介绍,“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米~1000米处。其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汪院士表示,1立方米的“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也就是说,“可燃冰”如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据透露,我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但目前对于这座新能源的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倍~20倍。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后,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  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汪院士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选自《东方早报》2005年7月)小题1: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不能超过30字)(3分)小题2:从全文看,开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4分)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句中 “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小题4:文中说:“对可燃冰的开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请你结合文中知识,大胆想像,设计一种科学的开采方案。(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说明文片断,完成后面题目。(4分)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钦涧”。小题1: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概括这段话的中心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作者介绍赵州桥时,分别引用了张嘉贞,张鷟的赞语,它们各说明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生活需要适度紧张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剧烈,人们普遍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心理压力加大,容易出现精神紧张。持续的紧张通常是神经衰弱、溃疡病等多种身心痰病的诱因。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紧张并非都有害无益。适度的紧张不仅能增添生活情趣,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健康。②现代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时代气息——紧张。精神紧张一般分为弱、适度、强三种。笔者所提倡的是适度的紧张。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积极进取就必须有健全、饱满的情绪和适度的紧张感。适度的紧张情绪,能增强大脑的兴奋过程,提高大脑的活动功能,使人思维迅速,反应敏捷。医学家们提出,当一个人保持一定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时,心脏往往要通过加强收缩并排出更多的血液,以供给全身各器官组织,而血管的舒缩功能也随之而改善,从而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避免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研究人体健康与长寿的专家们还认为,适度紧张是一种经常性的健身运动。这是因为人们在生活或工作紧张时,往往需要手动得勤一些,腿跑得快一些,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活动也随之增多。而这些活动本身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增强,使各关节的功能活动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对健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③国外心理学家通过对数百名大公司经理进行观察、分析后发现,处于适度紧张状态下的经理,其生病和生重病的机会比工作轻松的同事要少得多。美国心理学博士雷米曾作过一项研究,发现适度忙碌而紧张的名人们,通常要比普通人的寿命高出29%。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怀特说,生活本身就是紧张。你最好以紧张为乐,因为,人若善于对待生活中的干扰和紧张,它便不是健康的威胁,而恰恰是健康的促进剂。美国科学家认为,人类并非象想像的那样脆弱,紧张确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多不得也缺不得。适度的紧张可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戒备状态,使疾病难以发生扩展。前苏联科学家对此也作过研究,他们发现,生活在战争期间的人,发病率明显低于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他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们在战争环境中精神紧张、生活积极、进取心强,因而长期充满活力,抗病能力也随之增强。相反,如果长期生活松懈,缺乏进取心,就会削弱人体抗病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促使衰老。④长期过度紧张能使大脑神经系统处于持久性的兴奋状态,对身体有害。但过于松弛和散漫的生活也不利于健康。古人说得好:“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尤其是离、退休后的老年人,在安排日常生活中,既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懒散,要有所追求,要建立多种兴趣与爱好。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把生活内容安排得尽可能充实一些,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颇有裨益的。小题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你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小题2:“适度的紧张”对人的健康有哪些好处?(5分)小题3:文中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应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胎盘羊水胎儿一共多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