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小孩子声音沙哑怎么办经常沙哑,好几年都是这样,是为什么

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声音
我的图书馆
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声音
周国平对话俞敏洪:倾听孩子的声音,成就家庭的幸福——周国平与俞敏洪在第七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对话实录引言:有的父母认定自己的孩子天生如星、光芒四射,却不知星星也有恒星与流星之分。有的父母认定自己的孩子平凡如沙、前途渺茫,殊不知哪怕他即使是一粒沙,若蚌能够用心守护,最终捧出的却将是珍珠。我们坚信,正确的家庭教育能让每个孩子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倾听孩子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关注孩子的真正需要,帮助孩子成为自己,一个完整的幸福的自己,从而成就家庭的幸福,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日,在第七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周国平与俞敏洪对话家庭教育,共同分享育儿经,下文为对话观点实录。对话嘉宾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主持嘉宾周佳:北京新东方满天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声音”主持人:今年的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主题叫“孩子的声音”,这个主题特别的温暖,所以首先想请两位老师谈谈,你们对这个主题的看法?周国平:我觉得这个题目特别好,因为我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声音,当然,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慈祥的爸爸。经常会有人问我,说周老师你有很多身份,什么学者、哲学家、作家,你最喜欢哪个身份?我说我都不在乎,我最在乎的就是当爸爸。俞敏洪:每一个孩子讲话的声音都特别美妙,最重要的是,他们声音背后代表着他们的发展,他们的成长。“孩子的声音”在家庭成长过程中是会变的,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中国家庭孩子声音发出来已经不正常了,是因为家庭教育和最终我们对于孩子要培养成什么人的方向不明确所带来的,这种孩子声音本身会扭曲,比如说很多孩子也变得很功利,很多孩子都不愿意自己动手、独立生活,所有的东西都要父母去安排,我觉得这个本身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父母要回归过来想,孩子成长真正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并且把这些东西回归到家庭孩子身上,我觉得这才能够真正体会孩子的声音。所以,我觉得今天的探讨就变得非常的重要。我跟周老师今年已经是第二场对话了,上次我们做了一场有关幸福的对话,在网上流传的也非常广。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要尽可能的抽出时间跟孩子待在一起。我举个我个人的例子,因为我儿子是在国外出生的,在去年以前一直是在国外长大的。大部分的时间他都是跟我爱人在一起,后来我发现,哪怕每天在一起10分钟,拥抱他一下,跟他聊一聊他的学习或者他的感觉,如果看到他脸色不高兴了,问一问他到底为什么不高兴,如果他愿意跟你交流的话,就可以带来非常好的影响。因为爸爸在身边,孩子身上有潜移默化的很多变化,他变得更加勇敢和独立了,变得更加开放了,也变得更加幽默了。其实我每天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10分钟、20分钟,最多30钟,我也尽量安排一些周末的活动,如果有时间带着他爬爬山。所以说我觉得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有时间跟他接触、沟通,了解他内心的想法,然后再来决定,把孩子培养到什么方向上去。我觉得孩子终身的竞争力是靠父母和孩子沟通,最后一起来确定的,比如我们很多父母说要让孩子上北大清华,其实进北大清华的不一定有竞争力,大家只要看看北大清华真正有成就的毕业生的比例并不比一般的大学更高,就能明白,好成绩跟终身竞争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孩子的聪明只有聪明的大人才能欣赏”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是来自心灵的声音,周国平老师以前也写过很多关于孩子好奇心的文章,我记得曾经这样提到说,好奇心其实是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在递减的,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哪怕是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好奇心可能都会被不断地扼杀,所以我们应该小心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我想请问周老师,您提到说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好奇心都可能被扼杀,那么在今天我们中国这样的教育制度下,特别是很多人都提出非议的情况下,我们怎么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周国平:我觉得能够保持好奇心的人总是少数,特别是强烈的好奇心,我认为各个不同领域的那些有作为的人,其实都是有好奇心的幸存者,我觉得在孩子身上的好奇心本来是个天然的东西。俞老师,刚才你说你儿子是国外出生的,去年才回来,你长时间不跟他在一起喽,你吃亏吃大了!俞敏洪:我现在算是改邪归正。周国平:最好的时期过去了。我觉得真正的非常奇妙的过程是孩子的幼儿时期,就是从两岁、三岁开始,理性开始觉醒的时候。如果你没有看到这个过程,没有亲自去欣赏这个过程,那真的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我总是觉得,父母跟孩子之间,并不是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你去教,而是应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要欣赏。实际上孩子比许多大人聪明,但是孩子的聪明只有聪明的大人才能欣赏。由此我得了一个结论,扼杀孩子聪明的最大威胁来自哪里?来自那些愚蠢的大人。真的,大人是需要学习的。有些父母不会欣赏孩子,而且孩子有了那些聪明的表现,还会遭到父母,尤其是比较愚蠢的父亲的视而不见,或者呵斥,我真是觉得孩子投胎到他们家里太可惜了。父母真的需要善于欣赏孩子。我觉得做父母的很重要的是要有心,要做个有心人。你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你去教孩子,孩子的智力生长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到时候一定有各种奇妙的表现。你要欣赏,你要鼓励,或者他提出问题,你去跟他讨论,然后他慢慢成长。在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个氛围里面,他就会感觉爱思考、爱提问是个好的东西,是个高的品质,应该发扬。他受到鼓励一定会发展的,你要做的就是按照自然的生成规律,作为一个有心人去鼓励他,去帮助他,去推动他,效果要好得多。有些家长我觉得他们问题就在这里,对于自然发生的生长现象视而不见,一定要人为规定一套方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结果肯定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俞敏洪:我觉得从好奇心上来说,保护孩子对生命的热情,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出发点。我们成人特别习惯于自己的思维,而且是固定的定势思维,我们觉得该了解的似乎已经了解了,不该了解的我们也没有兴趣了,不管我们真懂还是不懂。所以我们沿着惯性思维,已经在脑袋中间不会有十万个为什么这种想法了,所以当你看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你觉得跟他未来的成长不符合的时候,你往往会加以压制。另外还有,我们没有这样的耐心去给孩子们做解释,到最后孩子在家长不断地打击下,好奇心就丧失掉了。家长的情绪会影射到孩子身上。有一次我坐飞机,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坐在我边上,这个孩子大概是三四岁。这个妈妈一看就比较疲惫,可能是经历了长途旅行,但孩子很活跃,上来就问妈妈,飞机为什么会飞啊?妈妈说,你烦死我了,烦死我了!一会儿这个孩子看到前面的电视机,问妈妈,这个电视机怎么打开?母亲就说,你烦死了,妈妈累死了,你不要开电视了。孩子就非常难受地在妈妈边上待着,一句话都不敢说了。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在不知不觉中,都有一种觉得孩子烦死了的心理状态,觉得孩子问的问题太多了。其实好奇心并不一定从小时候开始,大了也可以有。如果说他对某个东西好奇的话,你不能说没有意义,比如说我儿子小时候对电梯上上下下就特别好奇,他永远搞不清它为什么会上,为什么会下,所以我就不断地带他坐电梯,并且告诉他电梯上下的原理,但是小孩弄不懂,我儿子对于电梯的兴趣一直到了12岁才消失掉,他有兴趣的时候你不能去打击他。我儿子喜欢乐高,从最简单的十几块、二十几块拼起,到最后能把上千块的乐高搭出非常复杂的模型,我从来不要求我的儿子在成绩上非要到全班前十名去,也从来不给他在成绩上压力,这样的话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玩自己的事情。最近他又对3D打印机感兴趣,我刚好认识清华一个做3D打印机的朋友,就用了几千块钱买了一台3D打印机,就让他自己去玩儿,自己设计造型自己打印出来,那也是好奇心的一种培养。当然,我平时也鼓励他尽可能多读书,各种书籍都可以读。周国平:作为家长来说,我觉得特别重要一点就是你要顺应他智力的那种类型,其实每个人的智力类型是不一样的,这个我体会特别深。我女儿从小就爱读书,她很自然,我们没有给她任何的影响,当然熏陶是有的,我们都爱读书,所以她读书是很自然的事情,她从小就读书。就是上小学以前,《窗边的小豆豆》她都能自己读了,还没上学,从来就没有教过她怎么样认字,自然而然就会了。但是我儿子现在是7岁,他上小学以前几乎是不认字的,最多认20个字,想让他认字他烦死了,后来我看他那么烦就算了吧,可能他的兴趣不在这儿,以后再说吧。但是我发现一点,他喜欢算数,你给他出那种题目,加减乘除,心算题目都没问题。从幼儿园的时候,他就对数学有兴趣,现在也是这样,喜欢做模型,一千多个零件,把它拼成一个巡洋舰,拼成一个航空母舰,这是要非常专心、非常细心,也要非常耐心的,最近就是痴迷于这个。当然功课没关系,他在学校里的成绩是非常的一般,也不是太坏,中间的。我觉得过得去就行了,没有必要把应试的成绩看得那么重要,我觉得有兴趣的东西实际上对他智力发展是最有用的,所以顺应他的智力类型来鼓励他,就行了。“童年充满快乐、爱、尊重、信任,人生底色就是温暖光明的”主持人:教育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信任问题。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亲子之间的信任感理应逐渐加强,但是在很多的家庭当中,父母在这方面认识得并不是特别深刻,可能做的也不是很到位。所以就信任这个话题,还想请两位老师给我们父母一些建议。周国平:我觉得父母对于孩子,一个是要爱,爱就要有行动,那个行动就是你要花时间陪他,跟他在一起共度欢乐的时光。这些经历对于他来说,实际上是给他人生打底色的时候。如果他的童年时代家庭充满了欢乐、充满了爱的话,那他的人生底色是温暖光明的,我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是心灵健康的,情商良好的,所以这一点很重要。但是我觉得不能光有爱,第二点还要尊重。我是很重视对孩子的尊重的。我总是有这个感觉,孩子投胎到你家里来了,这是一个灵魂选择了你的家庭,这是你的荣幸,但是你始终要记得他不是属于你的,他是独立的。随着孩子长大,这一点是越来越明显了,一定不会按照你定的道路去走,他有自己的人生轨道。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你不能支配他的灵魂,既然都是独立的灵魂,那么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尊重他。孩子得到了尊重,他的那种自信,他自己独立的人生觉悟,都会生长的很好。我觉得父母跟孩子之间最好的关系是什么呢?就是成为朋友。平等的灵魂之间就是友谊。成为朋友,不但是自己把孩子当成了朋友,而且孩子又把你当成他的好朋友,能够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这是重大成就。多少孩子有心事,第一个要瞒的就是父母,有了心里话,最不愿意讲的就是父母,这很可怕,也很可悲。所以我在这个方面努力,始终把孩子当成我的朋友,但是孩子能不能始终把我当成知心朋友,还不知道,正在努力。俞敏洪:我比较同意周老师的话,要思考怎么样让孩子成为自己的朋友。我觉得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跟父母交流,是因为孩子们知道有一些话跟你交流以后,父母的反应到底是什么。比如说如果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或者小男孩跟父母去说,他在学校里面喜欢了某一个异性,通常90%以上父母的反应都是把孩子说一顿,有的时候还说的非常严厉:瞧你,瞧你,成绩不好,这么小就爱上别的女孩子了,好的不学,像你爸爸一样。这样一来,这个孩子下次就会琢磨什么事情要告诉你,它一定挑能讨好父母事情告诉你,讨好不了父母的事情一定隐瞒了,所以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隐瞒,感情上给你阻断了,他会带来一种不信任感,所以我觉得首先要做的是,周老师刚才所说的,把孩子当朋友,他来跟你交流的时候要畅通,甚至要引发这个话题,并且充分理解鼓励孩子。比如上个月我儿子过生日,想要请全班同学玩一下,就发了邀请函,结果邀请函发出的全部是男生,一个女生都没有,我问他说,你都有哪些同学来?他说来十个男生左右吧,我说怎么没有女生呢,难道你班里没有女孩喜欢你吗?他说不是,像我们这样给女生发邀请函会引起别人说的,我说你就给所有的女生都发,发完了别管来不来,如果生日Party没有三个女生来的话,爸爸就觉得你在女孩子当中没有魅力,结果我儿子勇敢地发了邀请函,结果真来了三个女生。他们平时在教室男女生都是不怎么说话的,十二三岁的孩子就是这样。生日Party上男女同学玩得特别开心孩子也会和你交流他对同学的看法,说明他信任你。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能用语言去攻击他。你想想,就算是成人,你交流的时候,对方用语言来顶你,把你顶到最后就会什么都不想说了,“老子不说还不行吗?”我们的孩子有时候也是这样的,当你顶他的时候,就把一些交流的东西屏蔽掉了。信任是互相建立起来的。我最怕的就是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情绪不稳定,昨天我在晚宴上说过,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就为孩子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自己高兴了就对孩子好得不得了,不高兴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心理状态,就像我在飞机上遇到的那个孩子一样,孩子长大了也会变得不可捉摸,也会变得情绪波动很大的孩子。所以我觉得父母跟孩子建立共同的信任,知道孩子想什么,并且把他往好的方向引,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周国平:我的孩子现在七岁,有一次他回来跟妈妈说:“我给李XX(此处隐去真名,编者注)写了一封信。”问他写了什么,他说:“我让她今天晚上5点半在公园门口等我。”还说:“妈妈,5点半以前把我送到公园门口。”我很吃惊,这个事情靠谱吗?后来就给李妈妈打了电话,问她知道这个事儿吗?她妈妈说不知道。我又问能不能把孩子送来,让他们见面啊?她说不能,因为她不在家,孩子的姥姥送不了。结果这个约会就泡汤了。后来我对儿子说,你比爸爸棒多了,爸爸到了初中才暗恋一个女生,你比我早了好多年。我觉得跟孩子之间不要做一本正经的家长,就轻松一点,孩子给了你好机会回到童年,让你童心又重新得到满足,有什么不好的?我觉得就是一种东西——不要特别认真。我相信我会始终是非常宽容的,非常民主。以后不管是女孩还是儿子,他们那种生活,总要由他们自己决定。我总是强调一个观点,就是说父母不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有些父母好像很有雄心,要把孩子一生都安排好。从上学到将来工作,到买车买房,到将来结婚,全部都做好了,觉得这样才放心。我说你做这些事情都是白搭的,孩子的将来掌握在谁手上?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上,就是他将来会遭遇什么,你是不知道的,他自己也不知道,不能支配,所以一半掌握在上帝手里,作为家长的只能祈祷上帝保佑;另外一半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上,因为对于上帝决定的那些东西,那些客观的遭遇,他是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他有没有能力去面对。所以我觉得这一块,家长可以做的事就是要让他有个好的素质,将来具备自己去争取幸福和承受苦难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做到了这一点,家长的责任就已经尽到了。我总是说家长实际上就是孩子的暂时的监护人,别想的太多,想多了没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是一场赌博”主持人:周老师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说今天的时代是物质浪漫取代精神浪漫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下,我们逆流而上去坚持尝试自己的一些教育信仰,其实是特别困难的一件事情。今天也有一些家长说,孩子处于学龄前阶段还能坚持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没有把孩子送去上各种培训班,可孩子上了小学以后,看到周围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选择了各种音乐、绘画、学科培训班,自己感觉没有办法再坚持下去了,因为如果不去做随大流的事情,自己就特别的孤独,而且可能还有未来的风险。对此两位老师有什么样的建议?周国平:我觉得这是赌博,一面是应试教育,让孩子完全按照那个路子来走,来适应;另外一面我觉得是素质教育。那么,把赌注押在什么上面呢?我是这样想的,你把赌注押在应试教育上,输了就全盘结束,连素质也没有了,赢了也不过是赢的速度——应试教育,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但是最后是不是有成效还很难说;如果押在素质教育,输了无非就是应试上面吃点亏,但是我觉得赢了最重要的东西。我是这样做的。我的女儿现在高二,没有上过一个课外班,但是她英语很好。当时考高中的时候,她自己要好考十一学校,她说如果我考到普通高中的话,我也能考到一个好学校,但是我不愿意过那样的生活,我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应试上,就考上了十一学校。但是她没有上过任何的课外班,可能在她的同学里面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压力也很大,她妈妈也动摇了,但是我是一直坚持的,而且觉得效果很好。所以我觉得要看你把赌注押在什么地方。如果孩子素质好,你放心好了,一个人将来路长着呢!我相信素质好的人,最后他赢是真正的赢,如果应试好、素质不好的话,赢也是表面的。俞敏洪:我觉得是这样的,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他的群体里必须有一定的自信能力。如果孩子觉得在群体中不如别的同学,对心理的压力和影响还是非常非常大。所以一方面去观察孩子他在某个领域的特长,我说的自信不一定是在成绩上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比如体育方面非常好,或者其他才艺上面也可以,其实成绩上面也不能用门门功课都好,但是有那么一门功课在同学中间还是感到不错,比如周老师的女儿特别喜欢读书,她都不需要父母敦促,会自愿地读书,激发她那种感觉了,所以不上补习班变得非常的正常。周国平:你的意思是我的儿子要上补习班?俞敏洪:如果需要的话找我。我讲自己的例子,我为什么一直喜欢上学呢?我数学成绩特别差,又喜欢上学,就是因为语文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很不错,作文写的常常会被语文老师拿出来当范文来读,因为这样一门课不错,我就坚持把学上下去了。尽管我的数学分数从来没考及格过,高中的时候,数学分数也总是在五六十分之间徘徊,但是确实是语文带来了我对英语的爱好,因为语文需要很多对文章的阅读、朗诵等等,也带来了我对于朗诵文章的爱好,也形成了现在的口才,所以某一个领域突出还是蛮重要的。我对我孩子是不抓全面的,我说你只要有一门课做的不错就行了。如果说孩子确实在班内,处处都是觉得不行的话,我觉得挑一两门课上一个补习班还是很重要的。周国平:我宁可让他那个功课差一点,但是我更愿意让他好的更好。孩子是有不同的天赋,你一定要去了解,去研究他的天赋,去适应他的天赋去发展。我的女儿实际上她语文很好,小时候爱读书,上学以前就读了很多书了。她现在就读十一学校国际部,英语老师非常欣赏她的作文,让她当自己的助教。但是我的儿子不行,我儿子现在7岁,他上小学之前真是没有读书认字,但是我发现他的数学不错,因为他特别喜欢动手做那些模型什么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就可以了。语文差一点就差一点,他的课程就是这样子,你能够过关就行了。不要样样都优秀,有一样就不错了。俞敏洪:有一点我想说,我是特别反对极早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像我们现在四五岁孩子开始学奥数,这是对孩子大脑的摧残,这是真的。因为科学研究,证明了一个人在8岁以前是没有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他充满的是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所以在8岁以前给孩子开发,主要应该是各式各样的形象思维,比如给他们去朗诵诗歌散文,像这样形象思维的东西,是最重要的。到了8岁以后,开始学数学一点也不晚,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才开始有了一点点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从八岁开始往后,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慢慢,一直发展到十几岁,可以用完整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对孩子及早的开发是没有用的,我们中国孩子数学思维能力1+1=2都是从两岁开始教,到高中毕业的时候,中国学生考数学能力是挺强的,比美国学生上了好几个档次,但是你看一下我们中国数学的努力已经上百年了,按说全世界数学家应该都在中国,但是非常可惜,世界前一百位数学家,中国几乎一个都没有。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过早的开发孩子们的智力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痛苦,但是却没有带来他们后续的可成长的发展空间。“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并让他们快乐”主持人:在今年的9月份的时候,俞老师和周国平老师联手走进了耿丹学院,给所有的大学生带来一场关于幸福修炼的主题课,让所有的大学生朋友受益匪浅,今天我们依然想听听两位老师关于幸福感的观点。周国平:幸福,我觉得简单,人就是两个东西,一个就是他是个生命,另外就是个有灵魂的生命。所以我认为幸福也就是一个是生命的状态是的好,一个是灵魂是好的,那就幸福了,我就强调这两点,我觉得生命应该是简单的,不要太复杂,那么灵魂就应该是丰富,不要太单调了。真正幸福的就是来自于,用生命本身的满足和灵魂的满足。简单说就这样了,说来话长了。俞敏洪:我觉得我们的幸福,跟其他人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你嫁了谁和娶了谁是密切相关的,你嫁对了人和娶对了人就会相对的比较幸福,第二个就是跟孩子相关,孩子成功了,你就会幸福。非常可惜的是,我们中国的家长对孩子成功这个定义上是有问题的,有时候我们就是特别狭隘的认为幸福是孩子高分数,其实孩子的成功是什么呢?是这个孩子个性积极阳光,遇事豁达大度,对于自己的爱好和追求非常的正常和开心。同时我们的孩子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能够部分创造财富的能力,其实不一定要变得富有。美国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专门搞幸福学研究的人,对一百个人做了采访,其中50个人是天天忙着赚钱的人,专访采访赚钱刚好成功的那些人,这些人幸福感当时很高,另外就是挑赚钱不怎么样的就是普通职员,但是有很多业余爱好,有喜欢打乒乓球,喜欢露营,反正各种各样爱好吧。过了二十年以后,他们对这一百个人进行了回访,除了已经去世的人以外,回访的人当中,所有的忙着赚钱的幸福感都下降了,剩下幸福没几个,当时有钱已经不幸福了,何况很多人没钱了。对那些有爱好的,还有那些赚钱不是很多的人采访,结果是幸福指数跟几十年前一模一样,依然非常高,这个调查表明人的幸福跟你拥有多少钱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我说钱只起一个作用,当你在外面要饭一分钱没有的时候,到突然你有钱了,那一段的幸福感是超强的,但是在此之上你有了十万一百万还是二百万,幸福感并不是成倍增加的。你去问问那些贪官从一分钱没有到政府的职位,到最后家里藏着几千万,他们除了恐惧感是没有幸福感的,既然只有恐惧感没有幸福感,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还要把钱藏在枕头底下。就是中国人追求有点扭曲,他可能是为后代着想,也可能是觉得自己一退休了就没钱,所以赶快先拿一点,但是恰恰忘了一点,只有你注重踏实的生活,未来的生活才会踏实,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个概念。另外,我觉得中国人过于注重财富名声、地位、面子,极其削弱自己的幸福感,我在马路上真的观察过,一个背着名牌包包的女生走路神气的不得了,而且还要故意把包伸一点,就是感觉你看你看,这种感觉。那些背着普通包包的普通的女生,她走路都是弯腰弓背,恨不得把那个包包藏起来不让人看见。两个景象典型的代表了中国人的心理状态,他会为某种外界的比较,把自己的幸福、感觉、自信、快乐、健康都全部给比没了。其实我觉得这个东西给自己带来非常大的问题,你看,周老师身上没有任何的名牌服装。我身上也没有什么名牌服装,我不知道周老师手表多少钱?这个表大概一两千块钱人民币,估计。我的手表也是一千块钱人民币,丢了不可惜,我身上的东西丢了,一定不会影响我的心情,必须达到这个状态,我觉得我现在这样挺好,有的时候也会丢东西,但是丢了以后真的不影响心情,那就挺好。周国平:是因为你东西多啊!俞敏洪:关键丢的东西不珍贵,挺便宜的,唯一的是说有的东西你用的时间以后,你会给它产生感情,丢了以后有一种心理上失落,但是不会去心疼,因为有人说像我这样的人应该带百达翡丽一类才对,这样才符合身份。但是我身上的手表真的就是1000多块钱的一个儿童表,我觉得戴的挺好,所以幸福就是每个人心中所追求的东西,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一个太注重物质世界和财富世界的人,一定幸福指数比注重精神世界和精神满足的人要更加的低。所以一个相对来说清贫但是有精神生活的人,一定比天天去赚钱的百万富翁生活得更加的充实,这个也是肯定的。所以,周老师一定比我生活的要更加的充实。周国平:我后来就把幸福归结为两句话,一个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能够靠这个养活自己。当然了,养活自己包括养活自己的家庭。像俞老师这样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可以靠这个养活很多人,那就有很大的成就了。但是我的目标很小,就是养活自己、养活自己的家人。第二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他们也感到快乐,我觉得这两条就够了。俞敏洪:周老师挣的钱养活了他自己和他的家人,但是他的精神食粮养活了全中国人民,可以这么说,周老师的书我读了七八本了,我估计在座大部分人都读过周国平老师的书,写的真的是非常不错,关于幸福的、婚姻的、爱情的理解,非常的深刻。大家寄语主持人:其实一个家庭的幸福感,持久的幸福感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衷心的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幸福美满。在最后我们想请两位老师,来为我们新东方家庭教育做寄语。 周国平:我原来不是很了解俞老师办新东方教育,搞英语教育之外,还有家庭教育,我觉得这是功德无量的。家庭教育真是做好事,因为我觉得中国家庭教育问题太大,家庭教育完全被我们体制的应试教育绑架了,家长也都被这种制度绑架了,这是很可悲的。我觉得重视家庭教育要有好的理念,我的想法就是重视素质教育,跟应试教育对着干,真的能通过家庭教育让家长和孩子快乐地生活,这是我们的追求。俞敏洪:首先我觉得中国的教育系统真的需要改变,有这样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那儿,给人感觉越改越狭窄的感觉,家长们、孩子们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也想让家长都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其实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上不上名牌大学,或者到不到国际名校去读书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最重要的依然是孩子能够喜欢自己的爱好,同时他的爱好对他个人、对社会都有用处。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重孩子们海阔天空的胸怀,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个性,培养他们面对挫折和失败奋勇前进的精神,提高孩子们与人打交道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东西未来比上任何名牌大学都重要,这是我的观点。我希望新东方家庭教育能够不断强调,怎样让父母回到理性的教育中来,让孩子和家庭能够一起快乐成长,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让每一个家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幸福。喜欢本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声音沙哑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