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忽然就歪说话嘴巴歪是怎么回事事

河南-健康·生活&正文
大小眼高低肩嘴眼歪斜的原因 身体突然不对称大病预兆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突然发现眼睛一大一小、眯眯眼,考虑是否患上了上眼睑下垂。人体的外表几乎处处对称,是和谐、端庄的前提。如果某些部位出现了不对称,那可能就是疾病的信号了。
大小眼高低肩嘴眼歪斜的原因 身体突然不对称大病预兆
人体的外表几乎处处对称,是和谐、端庄的前提。如果某些部位出现了不对称,那可能就是疾病的信号了。
突然发现眼睛一大一小、眯眯眼,考虑是否患上了上眼睑下垂。上睑下垂的后天性成因可能有外伤、病毒感染、重症肌无力、糖尿病、脑干病变等。
其中,糖尿病可引起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往往突然出现一侧眼睑下垂,发病前有患侧眼眶上方疼痛、看东西重影等先兆,瞳孔基本正常。重症肌无力则是缓慢发生的眼睑下垂,从一只眼再到另一只眼,早晨轻,晚上重,一天内有明显波动。脑干病变的表现是一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另一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可危及生命。一旦发现双眼不等大,就要及时就诊。
嘴角歪斜最常见的原因有中风、面神经炎等。面神经炎又称面瘫,大多与病毒感染或吹冷风面部受凉有关。患者一般会出现嘴歪、眼睛无法闭合等面肌瘫痪症状,可能有高低眉,严重时有刷牙漏水的症状。经过及时治疗,20天左右基本可以恢复。
后期要注意保暖,防止冷风再度刺激面神经,同时注意休养,避免劳累。中风引起的嘴角歪斜多伴有说话不清,一侧肢体麻木、软弱无力,一侧或双侧视力丧失或模糊、视物旋转。此时要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将病人送往有溶栓能力的医院。
高低肩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天生骨骼发育不良,但更多的是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比如长期伏案工作、坐姿不良,经常背单肩包、单肩负重等。尤其是爱背单肩包的女性,走路时为了防止包带下滑,总时不时下意识地抬高一侧肩膀,使得两侧肩膀受力不同,受力一方的斜方肌处于紧绷收缩状态,时间一长自然就造成了高低肩,久而久之可能诱发脊柱侧弯。
不妨请亲友帮忙观察是否有高低肩
光脚自然站立,看两肩是否等高;摸肩胛骨,看有无一侧向后凸起,下端是否等高;弯腰,双手自然下垂,触摸并对比两侧背部、腰部是否有隆起;用中指和食指沿脊柱两侧向下滑,看能否划出直线。查出高低肩后,要端正坐姿、换双肩包等加以纠正。平时还可以进行绕肩练习:采取坐姿或直立位,双手轻放于双肩,吸气,双肘尽量上提、外旋,并向后绕肩,呼气,回到起始位。重复5~10次,换方向重复。情况严重者要到骨科就诊。
有的人双腿一长一短,症状通常会首先出现在短的一侧,可能病症有:足底筋膜炎、内侧胫骨应力综合征、髌骨关节综合征、髂胫束综合征等。正常人双下肢相差1~2厘米相对比较普遍,如果不影响生活可以忽略不计。超过这一范围者则会出现跛行现象,长期如此会导致骨盆倾斜、脊椎侧弯,单腿出现静脉曲张,髋关节疼痛,容易摔跤或足踝扭伤,站立或走路时腰酸背痛。右腿短还会导致走路姿势容易压迫到腹腔,产生肠胃、消化系统不适的困扰;左腿短则会压迫到胸腔,挤压心肺,引发呼吸困难等困扰。
判断长短腿有几个简单方法,可以一试:
1.单侧的鞋子磨损更为严重;
2.闭眼走路容易偏向一侧;
3.单侧肩膀下垂,骨盆不等高。严重程度要请医师判断,查明病因后有针对性地治疗,还可以用矫形鞋垫来进行矫正。
生活中可以采用恢复髋关节周围肌群平衡的训练:侧卧,手支撑头部,下方的腿屈髋屈膝,上方的腿直线上抬,保持骨盆稳定,每组15次,每天至少做3组。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白阳
点击加载更多
河南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当前位置:
&突然嘴歪眼斜
突然嘴歪眼斜是怎么引起的
  面瘫是面部神经管内段的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简称面神经炎)的表现,多发于青壮年,常因受风寒刺激而发病,是一种比较轻微的神经系统疾病。
《百病警钟》陈明政编著
用途:用于体外定量测定血清或尿中的镁。
用途:该产品用于日立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于体外定量测定血清或血浆中的乳酸脱氢酶。
用途:与供氧系统配套供人体吸入氧气时使用
用途:用于人体耳温的测量。
用途:产品适用于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等)引起的肢体、语言功能障碍及脑外伤引发的后遗症等的治疗,可与药物治疗配合使用。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不知道怎么回事小孩嘴巴突然歪了
来自妈妈帮社区:
别担心,会恢复过来的
会好起来的
别担心,会好的
会好的,别担心
这个真的要平时注意了
宝宝会没事的
会好的,不要太担心了!愿宝宝健康
会好的,不要太担心了!愿宝宝健康
嗯,谢谢宝妈,主要医生说这个痊愈的话可能要时间长,本来说要住院俩个星期的,后来照了cT没什么,就门诊治疗了
宝宝会没事的
希望如此,谢谢宝妈
这个真的要平时注意了
嗯,都不知道什么引起的,突然就这样了,刚开始我以为她感冒了嘴巴痛而已
会好的,别担心
嗯,谢谢宝妈
别担心,会好的
嗯嗯,谢谢宝妈
别担心,会恢复过来的
嗯,谢谢宝妈,主要医生说完全恢复可能要时间长,所以担心,现在他叫打一个星期针
嗯,谢谢宝妈,主要医生说这个痊愈的话可能要时间长,本来说要住院俩个星期的,后来照了cT没什么,就门诊治疗了
嗯,都不知道什么引起的,突然就这样了,刚开始我以为她感冒了嘴巴痛而已
大凉大惊都有可能导致的
哦,那吓到了是不是也会这样
大凉大惊都有可能导致的
哦,那吓到了是不是也会这样
哦,那吓到了是不是也会这样
也有可能的
会好的,一定会好的,宝妈不要担心。
以后要注意,孩子太小不要抱出去吹风, 至少我儿子也这样子,吓死我了,还好不是很严重,两天后自己好了,我觉得肯定是上天的恩赐,感谢?。 好运,希望你宝贝也拿上好起来。
会好的,一定会好的,宝妈不要担心。
以后要注意,孩子太小不要抱出去吹风, 至少我儿子也这样子,吓死我了,还好不是很严重,两天后自己好了,我觉得肯定是上天的恩赐,感谢?。 好运,希望你宝贝也拿上好起来。
我的已经打了一个星期针,还没见好,担心啊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人人网 - 抱歉,出错了
抱歉,内部错误。&或者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嘴巴为怎么忽然会歪
嘴巴怎么会这样呢??应该怎么办法可以制好它
09-03-05 &匿名提问
可能是面瘫 有可能是脸部神经不敏感 可以去医院做一下电疗 刺激一下就知道 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考虑可能为面瘫,建议你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后,可以采用中医局部针灸治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应该是面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嘴巴忽然会歪了,可能是面瘫。是面部神经受到侵害,导致炎症。建议你尽快到医院进行积极治疗,治疗越早恢复越快,治疗慢了,恢复就差,甚至无法恢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是中风的面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是中风的面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如果不是受凉后产生的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到美容整形医院去看看,咨询医师是否可以通过手术矫形解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这种情况可能是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  面瘫的临床表现十分特殊: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它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注意事项  心理因素易引发面瘫  调查显示,心理因素是引发面神经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神经麻痹发生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  应注意保持良好心情  防止面瘫最好的办法是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面神经麻痹只是一种症状或体征,必须仔细寻找病因,如果能找出病因并及时进行处理,如重症肌无力、结节病、肿瘤或颞骨感染,可以改变原发病及面瘫的进程。面神经麻痹又可能是一些危及生命的神经科疾患的早期症状,如脊髓灰白质炎或Guillian- Barre综合征,如能早期诊断,可以挽救生命。下表显示面神经不同部位的体征及可能的病因。面神经麻痹的中医治疗方案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地仓、水沟、颧髎、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  配穴:合谷、内庭。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据透刺之两穴间距离选针。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进针时,宜迅速点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针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贴附在皮肤上,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浅。最佳者应将针身置于肌纤维之间,但不可过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颤法,使得气明显后留针。均留针 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施捻转法,平补平泻。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患部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部基本正常,仅笑时口角稍向健侧歪斜,或皱眉时额纹比健侧浅;有效:患部明显恢复,患眼尚闭合不严,口角轻度歪斜;无效:治疗后无好转或略有改善。  共观察938例,结果痊愈767(81.7%),显效107例(11.4%),有效52例(5.5%),无效12例(1.4%),总有效率为98.6%。  电针  (一)取穴  主穴:牵正、地仓、水沟、阳白、鱼腰、翳风、下关。  配穴:合谷、行间、外关、后溪。  牵正穴位置:耳垂前方0.5寸处。  (二)治法  每次选2~3个主穴,配穴一般取1~2穴,如为后遗症,则宜取3~4穴。针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侧面部由轻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数次。针刺方法如下: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增大,宜针阳白向下透鱼腰,迎香向上刺至眶下;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歪斜,针地仓透颊车;太阳穴深刺。症候明显部位,接负极;正极可接于太阳穴,如为面肌麻痹后遗症可接双下关穴。采用慢波,电流强度以面部轻度抽动为宜。电针治疗,据观察在发病后15天应用效果较好。如早期用电针,通电时间须控制在5~10分钟左右,病程超过半月者,通电时间可延长至15分钟。亦可在得病后先针刺5~7次,再加用电针,以利恢复。电针每日1次,10 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948例,痊愈率为75.5~93.3%,总有效率为95.7~97.2%。其中,面神经麻痹后遗症18例,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44.4%。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阳白、四白、牵正、地仓;2、下关、翳风;3、阿是穴。  配穴:颊车、太阳、大椎、大迎、瞳子髎。  阿是穴位置:共九个刺激点。第1点在患侧内颊膜部咬合线上,相当于第二臼齿相对区,在此点前后0.5厘米处各为1刺激点,然后在咬合线上下约0.5厘米的平行线上各选和前3点相对应的刺激点6个。  (二)治法  贴敷药物:分2组。1、麝香2克,全蝎1.5克,白胡椒1.5克,白花蛇1克,蜈蚣1条。共研细末。2、川芎、当归各500克,黄连600克,植物油 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炼至滴水成珠,加黄丹360克,搅匀,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天牛粉286克,搅匀,分摊于纸上配,每帖膏重2克。  治疗时,第1组药物用于第1组穴位,每次取4穴,主穴为主,酌加配穴。皮肤常规消毒后,医者捏起穴区皮肤,右手持经严密消毒之手术刀片,在穴位上轻割皮肤,成“X”型,并挤出少量血,然后将撒有药粉之小块伤湿止痛膏(或胶布)贴在穴位上。注意不可割划太深,每周1次,穴位轮换。  第2组穴采用第2组药物贴敷,每次取主穴1个,酌加配穴1个。贴时将膏药加温融化,5天一换,穴位轮用。  第3组穴为点刺加芥末贴敷。先将芥末粉10克(小儿及少女用5~7克),用温水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面积约2~3厘米,厚0.5厘米。先令患者以 1.3%食盐水漱口,然后用消毒三棱针以雀啄式在阿是穴每个刺激点,迅速点刺10~20下,然后将芥末敷于面颊外侧相应部位,约相当于下关、颊车、地仓3 穴。病情重者,可加敷太阳等穴。敷后12~24小时取下。局部红肿,起水泡,宜按烫伤治疗。敷药后如出现热痛或流泪等,系正常现象,多在4小时左右停止。  上述方法,可单用一种,亦可轮用。一、二两组穴位,可以互相交替应用。  (三)疗效评价  穴位贴敷法治疗本病患者869例,痊愈668例(76.9%),显效111例(12.8%),有效67例(7.7%),无效23例(2.6%),总有效率为97.4%。  针罐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地仓、颊车、太阳。  配穴:睛明、承浆、听会、大迎、丝竹空。  阿是穴位置:颧髎穴下后方1寸许。  (二)治法  主穴每次用1组,交替轮用。配穴为透针所到之止穴,据主穴需要而定。第一组阿是穴,以28或 30号毫针进3针,分别自皮下透向睛明、地仓、颊车,施捻转手法,平补平泻,运针1~2分钟后,出针,然后在针处拔火罐10~15分钟。第二组,在患侧地仓进2针,沿皮透刺至承浆;再从颊车进针2支沿皮透刺到听会和大迎穴;太阳进针2支,沿皮透刺至丝竹空和四白穴,留针20分钟。上述2组均为隔日1 次,15次为一疗程。平时嘱患者自行按摩患部。  (三)疗效评价  以多针透刺配合拔火罐,共治800例,结果痊愈783例(97.9%),显效12例(1.5%)有效5例(0.6%),有效率达到100%。  温针  (一)取穴  主穴:下关。  配穴:颊车、地仓、颧髎、太阳、四白、迎香、阳白、水沟、承浆、牵正。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酌加配穴3~4穴,交替轮用。下关穴取患侧,以28号毫针深剌得气后,针柄上置一1 寸长之艾条段,距皮肤约1寸左右,点燃灸灼,以病人感温热为度,待艾段燃尽出针。备用穴采用针剌或透剌之法。下关穴温针,也可用95%酒精中浸过之棉球,燃着后烧针,热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第一疗程每日一次,共针10次,停针3~5天,继续下一疗程,改为隔日1次。  (三)疗效观察  共观察237例,结果痊愈196例(82.7%),显效21例(8.9%),有效18例(7.6%),无效2例(0.8%),总有效率99.2%。  电针加穴位红外线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阳白、下关、地仓、禾髎、鱼腰。  配穴:翳风、合谷。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4穴,酌加配穴。先以毫针刺,提插结合捻转手法持续1分钟后,即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强度以面部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宜,刺激15~20 分钟。取针后,用红外线灯照射,灯与皮肤距离为31~40厘米左右,照射时间约15~20分钟。为防止红外线损伤眼睛,照射前,宜以3×3厘米纱布数层将患者双眼盖住。在照射过程中,要调整灯距,以免灼伤皮肤。亦可电针后,留针照射。照射完毕出针,再按摩10~15分钟。隔日1次,5~7次为一疗程,停针 3~5天再作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观察221例,有效率在98~100%之间。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夹脊颈1~7,地仓、四白、阳白、下关;2、臼间、纠正;3、上2(腕踝针穴)。  配穴:攒竹、迎香、翳风、合谷、足三里。  臼间穴位置:口腔内后壁,上下臼齿咬合线上。  纠正穴位置:手小指尺侧指掌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可取1组,亦可2组或3组综合取用。疗效不满意时,可酌加或改用配穴。第1组穴操作法:先取体穴2~3个,行透刺法,法同前述。在留针期间,以皮肤针叩刺夹脊颈1~7,包括督脉及椎旁,反复以中等度手法叩刺3~5遍,然后用艾条温灸至穴区潮红。第2组穴,针尖朝向屏间切迹底水平线进针,针深约2 寸,提插2~3次,得气后即予出针;纠正穴可用28号毫针深刺,透合谷穴,略作捻转,使针感强烈后出针。患侧颊内粘膜如有瘀血,可用消毒三棱针点刺出血。第3组上2区,相当于内关穴而稍低些。用32号毫针2寸长,成30度角速刺入皮内,进后,放平针体,使针尖向肘部并与前臂平行,在皮下缓缓送入1.5寸左后,患者应无疼痛或酸麻胀等感觉,留针30分钟。第一、二组穴宜隔日1次,第3组穴可每日1 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682例,痊愈339例(49.7%),显效188例(27.6%),有效98例(14.4%),无效47例(6.9%),总有效率93.1%。  刺血  (一)取穴  主穴:为口腔内粘膜刺区,共三个。后区:患侧大臼齿对侧;中区:串侧小臼齿对侧;前区:患侧上下犬齿对侧。  (二)治法  每次可选定一个刺区。上部病变较重者取后区,中部病变较重者取中区,下部病变较重者取前区。如病程短者,可探寻得口腔粘膜的麻痹区或硬结处。治疗时,先令患者用温盐水漱口,清洁口腔,再以消毒之铍针(如无铍针可用手术刀代替)在选好之刺区,对口腔粘膜划割,作斜切口,长1.0~1.5厘米,深 0.1~0.3厘米(小儿酌减)。然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按摩挤压,并以压舌板向下刮血,体壮多出,体弱少出,直至血色鲜红为止。术后以5%盐水棉块蘸少许白糖敷贴刺血处。上法每日或隔日施行1次。注意:操作时应严格消毒,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禁用本法。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248例,结果痊愈828例,显效247例,有效16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9.2%。  苇管器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患侧耳道口。  (二)治法  先应制作苇管器这一灸具。施灸时,令病人取卧位,将纯艾制成半个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放在苇管器半个鸭嘴形处,用线香点燃后,将胶布封闭苇管器内端插入耳道内。施灸时,以耳部感到温热为宜,一般皮肤温度约升高2~3℃,每次灸3~9壮。每日1 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51例,结果治愈33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阳白透鱼腰、阳白透攒竹、阳白透丝竹空、颧髎透迎香、颧髎透地仓、颧髎透夹承浆、颊车透颧髎、下关透颧髎。  (二)治法  一般每次取三对穴,交替应用。按所透两穴之间的距离选取相应长度的毫针,以15度夹角的方向行沿皮透剌至预定穴区。透剌完毕,以食、拇指将针柄向一个方向捻转,直到针下出现阻滞而不能作单方向旋捻时,再行牵拉:紧握针柄,向透剌相反方向进行快速、轻柔、有弹性的牵拉,每组穴牵拉3分钟左右,每隔10分钟行上述方法一次。共3~4次。在最后一次时,将瘫痪肌群牵拉至与患侧基本对称的位置,并以胶布固定针柄 ,留针1小时后,反捻针柄取针。第一个月隔日针1次,第二个月隔2日针1 次,第三个月隔3日针1 次,一般须治三个月。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难治性重症面肌瘫痪患者。共治42 例,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结果痊愈26例,显效1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6%。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嘴巴有点歪怎么纠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