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国很少听说中国阅读障碍治疗

分享文章到微信
关注新文阁公众号
知乎日报:为什么在中国很少听说阅读障碍和失语症?
来源:新文阁
编辑:jian
导读 : 根据我团队反馈给我的情况来看,阅读障碍,可能是中国儿童群体当中,最被忽略的心理问题之一。很多读写困难的孩子,要么被判定为智力问题,要么被判定为学习不认真,而少有被正视和关爱。八十年代之前,学界还普遍认为中文作为一种表意文字,阅读障碍发病率远低于英语世界,因此对于...
  根据我团队反馈给我的情况来看,阅读障碍,可能是中国儿童群体当中,最被忽略的心理问题之一。
  很多读写困难的孩子,要么被判定为智力问题,要么被判定为学习不认真,而少有被正视和关爱。八十年代之前,学界还普遍认为中文作为一种表意文字,阅读障碍发病率远低于英语世界,因此对于中文阅读障碍的研究也就不够重视。但是八十年代之后,根据跨认知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及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中文阅读障碍发生率并不低于英文。故此,所谓「汉语的特殊性」,并不是在中国少听到阅读障碍的原因。
  但时至今日,即使中国对于中文阅读困难的研究并不落后于世界,应用率及关注度却远远不如。大部分人没有听过,也不明白什么是阅读障碍。即使偶有耳闻,多数人也停留在「中文阅读障碍发生率远低于英文」这种错误的观念之上。
  根据美国全国学习障碍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全美 8%-10% 的人有读写障碍问题。而香港特殊学习困难小组则抽样调查了 27 个学校 700 个学生,发现其中 12% 的学生有读字障碍。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障碍研究中心的调查中表明,中国有 10% 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其中光北京市区就有 10 万。(因为诊断标准的宽严不一,各地数据都会有所出入)
  从上述数据可见,中文阅读障碍并不少见。实际上,中国大部分人觉得阅读障碍少见,是因为我们对此重视不够。在美国,布什曾在 02 年拨款 50 亿美金用于改善阅读能力,而国内,却缺少相关组织和资金来关爱这些患者。大部分的孩子在学校里,因为阅读障碍造成学习成绩低下,不被老师和家长理解,甚至被同学嘲笑,最后对其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中文是否有特殊性?
  因为对于阅读障碍的研究主要在英语世界,因此在八十年代以前,学者普遍认为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阅读障碍发生率极低。虽然后来证明这种观点并不正确,但很多普通人至今依然持有这种观点,甚至一部分人将其作为中文是一种先进语言的证据,这种错误的观念加重了国内对于阅读障碍的忽视。
  但是相比表音的语言,汉语作为表意文字,在阅读障碍方面的问题是否完全相同呢?目前来说,中文阅读障碍由于关注较晚,因此对其的研究还在发展阶段,不如西方成体系。时下关于中文阅读障碍的观点,一般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汉语阅读障碍和拼音文字一样,其障碍主要发生在语言学层次上的语音障碍;另一种则认为汉语作为表意文字,汉语具有和西方拼音文字不同的加工过程,主要是字形加工上的障碍引起来阅读障碍。
  在以往的的脑成像研究显示,使用以字母为基础的拼音语言的阅读障碍患者,左脑后部的灰质体积比正常人小,而该脑区于阅读时的活动也较正常人微弱。左脑后部关乎字母与声音的转换,并与负责声音的大脑听觉皮层位置相近。对于学习拼音文字来說,阅读和聆听有著密切的关系。而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上的一篇文章表明,英文阅读障碍的脑成像是左脑后比较多,中文阅读障碍的左脑前比较多,因此中英文阅读障碍可能属于不同的脑部发育失调。
  另外,也有部分研究认为,中文阅读障碍可能会更加严重。英文是以字母为拼音的语言,所以只要看到字母就可以读出来(phonological processing),英文阅读障碍只是无法做文字转换语音。而中文是图形意象的语言,涉及视觉空间的能力,由笔画形成,所以要先进行图形分析(visuospatial analysis),确定文字意义和读音,所以中文障碍既涉及图像分析的异常(visuospatial deficit)以及语音分析的异常(phonological disorder)。
  因此,中文的阅读障碍相比英文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来自于中英文系统本身的不同,但并不代表,中文阅读障碍发生率就低于英文,或是严重程度轻于英文。
  我们该如何积极面对?
  通常情况下来讲,阅读障碍是一种终生性疾病。虽然汤姆 & 克鲁斯曾声称在山达基教的帮助下,自己的阅读障碍已经痊愈,但因为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所以无法判定其真实性。
  然而虽然阅读障碍不可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干预,可以非常有效地缓解症状。很多阅读障碍的孩子在成年以后,都能进行正常地阅读。
  我在英国的经验是,家长发现自己孩子阅读方面力不从心可以通过学校要求对自己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检查,学校有专门负责特殊孩子的负责人(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co-ordinator)连续预约一位教育学心理专家(educational psychologist)进行测评,对于孩子阅读障碍的程度进行评估,具体地写出孩子的特点(优点 + 缺点),然后草拟一份计划书(action plan/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和孩子以及家长共同商量完成,调整课程安排(如果考试时长增加等等),给予相应的训练。
  相反,在国内,儿童阅读障碍的问题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阅读和学习障碍的儿童通常被贴上愚笨、懒惰的标签。这些孩子都具备正常的智力,却因为偏见而被误解,这对孩子的成长及心智发展必然带来负面影响。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名人都是阅读障碍的受害者,其中包括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前应该首相丘吉尔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以,当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出现阅读、认字等困难的时候,请先不要武断地判定是他们学习不认真。或许他们正遭受阅读障碍的折磨,而有口难言,我们应给予支持及专业協助。
  在北京 2004 年学习障碍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学习障碍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马叔平说:「存在学习障碍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如果我们因为工作的失误而错失帮助他们的机会,可能给这些孩子带来很大缺憾,以至可能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我深以为然。
  加插阅读障碍的科学定义,有兴趣深入了解的朋友可细阅:
  一般来讲,我们将 WISC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得分 80 以上,智商正常、交流正常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称之为学习障碍,我个人习惯将学习障碍分为阅读障碍、数学障碍、写作障碍和其他学习障碍四类,而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根据 DSM-Ⅳ-TR 的描述:
  阅读障碍的基本特征在于其阅读成就(如个体化标准测验中阅读的正确性、速度、或理解能力)显著低于其实际年龄、智力程度、教育程度应有的预期水准(标准 A)。它会显着影响个体的学业成就或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阅读能力的活动(标准 B)。假如个体有其他感官上的缺陷,则其阅读困难会超过其感官缺陷所造成的程度(标准 C)。假如有神经性或其他医学上、感官上的情况出现,则应属于轴Ⅲ的诊断。
  简而言之,阅读障碍患者智力正常,但在阅读和文字书写上具有困难,并且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阅读障碍成因复杂,对其成因解释很多,一般来说分为语言学和非语言学两种倾向。前者认为障碍发生的原因主要在语言学层次上,尤其是语音障碍;后者认为发展性阅读障碍有更基本和深层的生理原因,主要是视听知觉障碍,尤其是听觉时间加工缺陷; 随后又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流畅性的双重障碍假说。(资料来源:儿童语言与阅读研究实验室)
当前栏目:
推荐栏目: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知乎日报
《爸爸去哪儿》的录制已经接近尾声,节目组还是按照以往的惯列,邀请...
随着网民们娱乐精神的愈发高涨,2017年初的网络热词、新梗数量就有...
10月21日,关晓彤参加的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的带你一起看世界公益活动...
如今大红的小鲜肉-鹿晗的女朋友是谁?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一个问题,...
本周热门排行为什么在中国很少听说阅读障碍和失语症? - 知乎3601被浏览126640分享邀请回答3.5K1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