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有没有哪一款LGA775系的换主板需要重装系统吗带原生SATA3的 PS:DDR3内存的

下载客户端X
& SATA3.0接口主板
SATA3.0接口主板报价
已选条件:
主芯片组:
主板板型:
内存类型:
其他参数:
最大内存容量
共 1063 款
关注度好销量高(示例)
最具科技含量产品(示例)
您产品独具创新的核心功能(示例)
您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示例)
产品类型:示例类型
核心参数:功能概括
产品特性:重要特性
核心特点:核心竞争力
产品参数一:示例参数
产品参数二:示例参数
产品参数三:示例参数
产品参数四:示例参数
我的产品要出现在这里:点击查看置顶推广效果
华硕B250系列主板,发布于2017年1月,支持Intel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支持optane混存盘,高速M.2 SSD插槽,高速I/O通道。
主芯片组:Intel B25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七代/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
¥729[厂商指导价]
技嘉Z270系列主板,支持Intel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支持optane混存盘,高速M.2 SSD插槽,24条PCI,高速I/O通道。
主芯片组:Intel Z27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七代/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ATX板型
华硕Z270系列主板,支持Intel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支持optane混存盘,高速M.2 SSD插槽,24条PCI,高速I/O通道。
主芯片组:Intel Z27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七代/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ATX板型
¥1499[厂商指导价]
技嘉B250系列主板,发布于2017年1月,支持Intel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支持optane混存盘,高速M.2 SSD插槽,高速I/O通道。
主芯片组:Intel B25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七代/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
¥699[厂商指导价]
七彩虹B250系列主板,发布于2017年1月,支持Intel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支持optane混存盘,高速M.2 SSD插槽,高速I/O通道。
主芯片组:Intel B25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七代/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
华硕B250系列主板,发布于2017年1月,支持Intel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支持optane混存盘,高速M.2 SSD插槽,高速I/O通道。
主芯片组:Intel B25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七代/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ATX板型
立省-709元
¥879[厂商指导价]
华硕H110系列主板支持Intel第6代酷睿处理器,H110系列是100系列主板中较低端的主板,支持DDR3/DDR4内存插槽,不支持交火技术。
主芯片组:Intel H11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
¥499[厂商指导价]
华硕 B350系列发布于2017年3月,支持AMD 新的AM4接口处理器,原生支持USB 3.1 Gen2,最高提供10Gbps的速度。
主芯片组:AMD B350
CPU插槽:Socket AM4
CPU类型:AMD Ryzen/第7代A系列/Athlon II/Athl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A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APU支持)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
¥729[厂商指导价]
B85系列属于Intel发布的8系列企业芯片组,LGA 1150接口,支持22nm Haswell处理器,采用更小的封装尺寸、TDP更低,带来更低的平台运行功耗
主芯片组:Intel B85
CPU插槽:LGA 1150
CPU类型: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3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ATX板型
¥799[厂商指导价]
主芯片组:Intel Z370
CPU插槽:LGA 1151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ATX板型
USB接口:2×USB3.1接口
6×USB3.0接口
8×USB2.0接口
存储接口:2×M.2接口,
B85系列属于Intel发布的8系列企业芯片组,LGA 1150接口,支持22nm Haswell处理器,采用更小的封装尺寸、TDP更低,带来更低的平台运行功耗
主芯片组:Intel B85
CPU插槽:LGA 1150
CPU类型: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3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ATX板型
¥599[厂商指导价]
华硕B250系列主板,发布于2017年1月,支持Intel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支持optane混存盘,高速M.2 SSD插槽,高速I/O通道。
主芯片组:Intel B25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七代/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
¥699[厂商指导价]
华硕Z270系列主板,支持Intel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支持optane混存盘,高速M.2 SSD插槽,24条PCI,高速I/O通道。
主芯片组:Intel Z27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七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显卡/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ATX板型
¥3299[厂商指导价]
华硕B150系列主板,支持Intel第六代Core处理器,支持DDR3和DDR4内存插槽,在Intel100系列主板中属于较主流的主板。
主芯片组:Intel B15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3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ATX板型
¥1149[厂商指导价]
华硕Z270系列主板,支持Intel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支持optane混存盘,高速M.2 SSD插槽,24条PCI,高速I/O通道。
主芯片组:Intel Z27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七代/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ATX板型
立省-869元
¥1359[厂商指导价]
技嘉B250系列主板,发布于2017年1月,支持Intel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支持optane混存盘,高速M.2 SSD插槽,高速I/O通道。
主芯片组:Intel B25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七代/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
¥699[厂商指导价]
技嘉 B350系列发布于2017年3月,支持AMD 新的AM4接口处理器,原生支持USB 3.1 Gen2,最高提供10Gbps的速度。
主芯片组:AMD B350
CPU插槽:Socket AM4
CPU类型:AMD Ryzen/第7代A系列/Athlon II/Athl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A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APU支持)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
¥899[厂商指导价]
主芯片组:Intel Z37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Core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USB接口:2×USB3.1 Type-C接口(1前置+1背板)
1×USB3.1 Type-A接口
7×USB3.0接口(2前置+5背板)
存储接口:3×M.2接口,6×SATA III接口
PCI-E标准:PCI-E 3.0
华硕 X299系列发布于日。
主芯片组:Intel X299
CPU插槽:LGA 2066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USB接口:1×USB3.1 Type-C接口,3×USB3.1接口,10×USB3.0接口,5×USB2.0接口
存储接口:2×M.2接口(
华硕 B350系列发布于2017年3月,支持AMD 新的AM4接口处理器,原生支持USB 3.1 Gen2,最高提供10Gbps的速度。
主芯片组:AMD B350
CPU插槽:Socket AM4
CPU类型:AMD Ryzen/第7代A系列/Athlon II/Athl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A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APU支持)
主板板型:ATX板型
¥1199[厂商指导价]
微星 B350系列发布于2017年3月,支持AMD 新的AM4接口处理器,原生支持USB 3.1 Gen2,最高提供10Gbps的速度。
主芯片组:AMD B350
CPU插槽:Socket AM4
CPU类型:AMD Ryzen/第7代A系列/Athlon II/Athl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A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APU支持)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
主芯片组:Intel B250
CPU插槽:LGA 1151
CPU类型:第七代/第六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型
USB接口:6×USB3.0接
主芯片组:AMD B350
CPU插槽:Socket AM4
CPU类型:AMD Ryzen/第7代A系列/Athlon 64/Athlon
内存类型:DDR4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A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APU支持)
主板板型:ATX板型
USB接口:2×USB3.1 Ty
H81系列主板不支持超频。相比同为入门的B85主板,其最高支持PCI-E 2.0,但目前独显性能还没有达到PCI-E 2.0的带宽上限,所以并不会影响图形性能的发挥。
主芯片组:Intel H81
CPU插槽:LGA 1150
CPU类型: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内存类型:DDR3
集成芯片:声卡/网卡
显示芯片:CPU内置显示芯片(需要CPU支持)
主板板型:Micro ATX板
¥499[厂商指导价]
还有款SATA3.0接口主板&&
装机硬件相关子类
硬件外设相关子类
扩展配件相关子类
相关类别:
热门类别:有没有什么能上SATA3的775主板_图拉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77,212贴子:
有没有什么能上SATA3的775主板收藏
现在三星的840固态在SATA2接口上有点慢,特来图吧求助,而且是要能上DDR3内存的
感觉和sata无关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775的南桥没有原生的SATA3
用第三方的转接还不如SATA2 延迟很高的想要SATA3 B75起步
或者上按摩店,不过SB850以前的SATA3磁盘性能不怎样
百度大神说SATA2会影响固态的发挥
可以接转接卡,也不一定比原生差,高端的阵列卡性能秒杀intel的无悬念,看价格。不过就算2代对平时使用也没有影响,觉得不如新机响应快,那是775平台内存性能差。
我的g41别说sata3了,连ahci都没
775主板原生SATA3的,一块都没有楼主如果洁癖到不用SATA3不舒服斯基的话,只能上PCI-E阵列卡了,还不能用低端的,少说也要千元以上的才能发挥性能,那些100多块的低端SATA3性能还不如原生的SATA2
PCI-E转接卡的效果 有人测试过么
我一直没找到测试的文章。说实话
传输速度是够的。甚至要强过SATA3
楼主强迫症?我也是P45主板,SATA2.0挂SSD,反正不打算做任何事
日常应用感觉不出来
关键是有ahci才行,我手里有两个775板子没有ahci模式正在蛋疼
840用ahci也是浪费就那写入速度,sata1都对付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yorkfield的lga775接口四核心处理器有哪些特点
yorkfield的lga775接口四核心处理器有哪些特点
09-12-16 &匿名提问
a href=&blog.zol/784/article_783248.html& target=&_blank&blog.zol/784/article_783248.html/aIntel P45 P45芯片组P45芯片 近年来intel给DIY用户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芯片组恐怕就是865系列了,它从03年夏天发布 到07年退出市场,整整用了四年的时间。即使到了06年,我们仍然能看到台系品牌推出支持 酷睿处理器的865系列主板。此前有消息称P965和P35都具备了较长的市场寿命,但事实证明它们都不是。但已经上市的P45芯片组将很有可能成为intel史上寿命最长的芯片组,intel官方人员如是说。 为何P45如此长寿命? 要回答为何P45如此长寿命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回顾为何865芯片组如此“长命”。03年推出市场的865系列芯片组是Intel 478平台最后一款产品。478平台过后便是LGA 775平台,但在上市后很时间,LGA 775平台依然以高端身份出现。出货量占大头的中低端产品依然是478平台。当LGA 775大规模切入中低端市场已经是2005年下半年,随后众多主板厂家又推出了支持LGA 775处理器的865主板,他们只需对主板的供电电路做相应的改动便能让865芯片支持当时最新的处理器,技术难度并不大。就这么几个来回,865芯片组便在市场上存活了四年的时间,当然这和intel自己想用这款芯片主打入门级市场有很大关系。 在回顾完865芯片组后,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主角——P45。转眼间intel又到了平台更新换代的时候,根据最新的消息显示,intel将在今年内发布最新Nehalem微架构,其中包括三款Bloomfield四核心处理器,它们均采用全新的LGA 1366平台,也就是说LGA 775的下代接替者将是LGA 1366。根据Intel官方解释,LGA 1366平台将主打高端市场,低端市场则继续由成熟的LGA 775平台驻守。这点和当年LGA 775、Socket 478分别驻守高、低端市场非常相似。 P45寿命有多长? 根据intel的规划来看,采用LGA 775处理器接口的Yorkfield四核心处理器将继续保留在主流级市场之中,直至2009年第四季末甚至2010年。当LGA 1366平台全面进入中低端主流市场后,LGA 775平台才退出历史舞台。即便这样,P45芯片组仍有可能通过主板工厂的改造支持LGA 1366平台处理器。虽然目前公布的Nehalem处理器整合DDR3 三通道内存控制器,但谁又能确定intel不会发布阉割版、和P45芯片组配套的Nehalem处理器呢?只要市场有需求,没有哪项产品是做不出来的。 即便P45不支持下一代Nehalem处理器,它仍能伴随着LGA 775平台存活到2010年。如果intel刻意让P45支持Nehalem处理器的话,那它的生命周期就更长了。这也是intel高层人员所说的“可能是intel有史以来最长命芯片组”的原因。 规格提升 1、全面普及PCIE2.0规范 NVIDIA和AMD新一代DX10高端显卡的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新工艺、加入了高清硬件解码引擎,而且,都能够支持新一代总线接口——PCI-Express 2.0。PCI Express 2.0规范的主要在数据传输速度上做出了重大升级,即从以前的2.5Gbps总线频率翻倍至5.0Gbps,同时,还提供了更大的功率,可以满足高端显卡的需求,给未来GPU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但只有主板和设备同时支持PCI-E 2.0时,才能够开启2.0模式,享受双倍带宽带来的性能提升。P45芯片组就将PCIE2.0规范引入了主流平台,为DX10显卡的普及铺平道路。 2、INTEL新平台普及双卡系统 在SLI和的CrossFire的GPU互联技术被广大用户接受后,INTEL也在自家的主流芯片中支持两个显卡插槽,提供一条PCI-E x16或者两条PCI-E x8插槽,由于INTEL已取在P45芯片组获得AMD的新一代CrossFireX技术的授权,所以喜欢INTEL处理器的用户,也可以在INTEL芯片组的主流主机板上组建双卡系统。 3、为DDR3内存普及铺平道路 DDR3内存相比现在的DDR2内存而言,频率更高,电压更低,信号完整性也比DDR2更好。DDR3进一步地提升内存带宽,为FSB越来越高的CPU提供足够的匹配指标。DDR3内存在达到高带宽的同时,其功耗反而可以降低,其核心工作电压从DDR2的1.8V降至1.5V,相关数据预测DDR3将比现时DDR2节省30%的功耗。 而DDR3 800/1066等低频率的内存,在与DDR2 800的对比测中并未体现出多大的优势,DDR3 1333内存才能真正体现出相对DDR2内存的性能优势,也只有DDR3 1333以上频率的内存才能成为今后内存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相对P35芯片组,P45内存规格最高升至DDR3 1333,并且容量翻番达到16GB,同时继续向下支持DDR2,P45才是真正普及DDR3内存的芯片组。 4、ICH10家族可能是最后的南桥 ICH10家族很可能成为Intel最后独立的南桥芯片,由于Intel计划把内存控制器及绘图核心放置于处理器,北桥功能被大幅简化,因此南北桥整合将成为未来Intel平台的趋势。 与上一代ICH9南桥相比,ICH10新南桥的规格变动不大,只是会加入AHCI(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并强化唤醒、管理和安全功能。 ICH10仍然支持6条PCI-E通道、4个主PCI接口、12个USB 2.0接口、2组EHCI(增强主机控制器接口)控制器,并支持USB接口禁用功能。硬盘方面,ICH10虽然还是只支持6个SATA 3Gbps接口,但普通版本也不再屏蔽,即低端4系列主板也可以提供全部6个。 北桥功能 支持CPU类型 Intel Celeron 400、Pentium 4、Pentium 4 EE、Pentium D、Pentium EE、Celeron Dual-Core、Pentium Dual-Core、Core 2 Duo、Core 2 Quad、Core 2 Extreme 支持CPU个数 1 标准CPU插槽 Socket775 超线程 支持 前端总线频率 800/MHz 内存类型 DDR2/DDR3 内存最高传输标准 DDR2 800/DDR3 1066 内存模组 4 最大内存容量 16GB(DDR2)/8GB(DDR3) 双通道内存 支持 ECC校验 不支持 显卡插槽 PCI Express 2.0 x16 多显卡技术 CrossFire 是否集成显卡 否 集成显卡特性 无 南桥功能 标准南桥 82801JIB(ICH10)或82801JIR(ICH10R) IDE接口标准 不支持 IDE接口个数 无 SATA接口标准 SATA II SATA接口个数 6 USB接口标准 USB 2.0 USB接口个数 12 集成声卡 HD Audio RAID功能 仅ICH10R支持 RAID等级 SATA RAID 0,1,5,10,Matrix RAID 南桥PCI-E通道数 6 网卡 10/100/1000M PCI插槽最大数量 4 其它 主流独立显卡芯片组,取代P35。支持Intel Fast Memory Access (Intel FMA,英特尔快速内存访问技术)、Intel Flex Memory Technology(Intel FMT,英特尔灵活内存技术)、Intel Quiet System Technology (Intel QST,英特尔静音系统技术)、Intel Rapid Recover Technology(英特尔快速恢复技术)、USB Port Disable(USB端口禁用技术)和SATA Port Disable(USB端口禁用技术),支持eSATA II接口,还支持Intel Extreme Memory Profiles (Intel XMP)内存加速技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只能回答,就一种,就是 775针的,没有别的啦!哈哈! 问错了啊,应该问,775针的cpu  都有哪些型号吧   你是不是这个意思啊 型号很多,最好你能说出,你用的是什么型号主板,现在主流的  E7400  E5300   这是便宜的,贵的就是Q8200,自己选吧!&/p&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关於双核处理器的大肆宣传甚嚣尘上,以致於此一技术的真实面貌被扭曲且脱离了事实。AMD和英特尔(Intel)都在网页上赞颂各自的双核处理器的优点。他们的适时宣传也营造了相当的优势,让多数的产业观察人士都认为双核处理器将在2006年大行其道。 但是,在这样的场景背后,以及在众多这方面的媒体报导中,却隐藏著一些令人吃惊且不寻常的事实。以下,我们将告诉你一些你可能并不知道的,关於双核处理器的五项事实。 其一:IBM才是率先推出双核处理器的厂商 一般人普遍以为,围绕双核处理器的竞争一直只在PC领域进行,而且AMD和英特尔亦争相要做第一家向市场推出此类产品的厂商。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实际上,IBM早就在这两家公司之前就推出了产品,尽管IBM推出的是非X86的伺服器处理器。蓝色巨人在2001年就已有双核的Power 4晶片,并用在IBM的RISC伺服器之中。 而AMD和英特尔在2004年公布了各自的双核计画,并在2005年才开始首次供应双核产品。但是,这两家公司推出的双核处理器著实令人眼花缭乱——包括AMD推出的双核Opteron伺服器晶片和Athlon 64桌上型电脑晶片,以及英特尔推出的双核Pentiums和Xeons。而且AMD和英特尔仍在持续不断地宣布有新款的双核晶片,让人实在是应接不暇。 即便在行动领域,IBM也是第一家向市场推出双核晶片的厂商,该公司的PowerPC 970FX低功耗版本在2005年发布。但是,该项产品基本是一款OEM产品,并不供应给一般的买家。它的X86也是如此。 在X86领域,英特尔藉其在1月推出的Centrino Duo赢得了行动双核处理器竞赛。该行动晶片支援流行的新款iMac,尽管iMac是一款桌上型电脑。而从其内部拆解分析中可以看出,苹果电脑的设计概念是把一个大型笔记型电脑塞入一个平面显示器的背面,新款iMac也是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首款苹果电脑。 其二:业界被迫接受双核处理器 基於技术挑战之故,双核处理器是被强行推入市场的产品,但业界却未能事先做好准备。英特尔和AMD采用这项技术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双核是一种突然出现的一种优秀创意。实际上,晶片厂商本可以非常满足地不断推出速度越来越快的单核处理器。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因为随著时脉速度超过3GHz,单核处理器开始消耗过多的功率。 事实上也是,英特尔在2005年取消了计画中的4.0GHz Tejas处理器,因为该晶片的功耗可能超过100W。随著功耗的上升,超快单核晶片的冷却代价也越来越高,它要求采用更大的散热器和更有力的风扇,以维持其工作温度。而利用双核方案,既可以继续改善处理器性能,又可以暂时避开功耗和散热难题。AMD商业解决方案主管Margaret Lewis表示:「这是因为,身为处理器厂商,这是我们能够在一定的功耗范围内提高性能的唯一途径。」 此外,有些人认为双核并不是万灵丹。正如2005年6月在Linuxhardware.org上发表的文章《深入了解双核》所写:从我们的立场来看,双核并不是新东西;它只是改头换面有个新包装的旧产品(对称多重处理),在单一处理器基础上所推出的双处理器系统,亦将面临同样的性能问题。」 Lewis补充说明:「物理法则并没有改变;我们只是想出了如何进一步改进的方法。」也许此一简单的解释,基本上已足够说明一切。 其三:双核处理器不等於性能加倍 拥有双核并不一定就能使你的电脑时脉速度更快,但它可以提升你的PC的整体性能。与单核处理器相较,双核没有任何速度一定较快的东西。如果你想要的只是原始时脉速度,就应该买你能够找到的最快的处理器。英特尔速度最快的单核盒装处理器是3.8GHz Pentium 4 model 670和3.6GHz Pentium 4 model 660。而目前速度最快的双核处理器是3.2GHz Pentium D 840,另有一款3.6GHz双核Pentium D 960订於2006年第二季推出。 AMD的单核/双核处理器的最高速度可以相互媲美。单核Athlon 64 3400+的速度为2.4GHz。双核Athlon 64 X2 4600+的速度也是2.4GHz。但是,在2.4GHz速度上,双核的性能显然高於单核。即使两个核的执行速度都略低於2.4GHz,双核处理器的吞吐量也要高於一个速度略快的单核处理器。 但是,也许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双核处理器的性能并没有加倍。这是由於受到两个核之间共享资源的拖累。AMD的Lewis表示:「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性能是单核的1.4-1.8倍,实际情况取决於真正的应用为何。」 「当你把核心的数量增加一倍时,你维持同样的功率,但几乎把吞吐量提高了一倍。」英特尔研究人员Shekhar Borkar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说的。所以当时的Shekhar Borkar显然没有考量到共享资源可能造成的性能损失。 许多技术人士就性能问题发出警告,他们就像Wikipedia一样指出,「多核处理器需要作业系统的支援,以便能最佳地使用第二个运算资源。」简单地说,这意味著多执行绪是获得良好性能的关键。多执行绪过去几年在单核环境中出现,而在双核的世界里它显得更为重要。「你每天都在你的电脑上执行一个超强的多执行绪应用,它被称为作业系统(OS)。」AMD的Lewis表示。「过去始终拥有一个多执行绪环境。它(双核)使这个多执行绪环境更有效率地执行。」 英特尔亦是多执行绪的支持者。这家晶片大厂强调,其支援超执行绪技术的双核产品以更有效率地方式利用可能会闲置的资源,能够同时处理四个软体执行绪。而对於精通双核的人来说,在此要给各位一个忠告,迄今为止多执行绪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作业系统和应用程式利用双核处理器的情况还存有相当多的争议。在作业系统方面,有些Linux是支援双核的,而Windows Vista将是微软考虑在设计时纳入双核的首项作业系统。 其四:一般用户对双核茫然不知 在所有的PC用户中,几乎有半数仍然对於双核一无所知。最近Harris Interactive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AMD宣布其Opteron产品已经将近三年之后,48%的PC用户对於双核是什麼东西还茫然不知。当然,在企业界又是另外一种情形。人们普遍认为,资料中心经理和CIO应该非常了解双核运算能够为企业带来什麼好处。 在这次针对家庭用户的调查中,42%的个人电脑使有者表示,他们对双核有所了解,10%的早期尝鲜族声称非常了解双核。而在这52%的受访者中,不管是对双核一知半解还是非常了解,只有12%的人已经拥有双核系统。但这个比例不久可能会上升。市调公司Frost & Sullivan预测,双核处理器将以每年15-25%的速度在桌上型电脑、笔记型电脑和伺服器领域取代单核晶片。英特尔可能希望这个速度来得更快些,因为该公司计画在2006年出货6000万个双核处理器。 其五:更多核处理器陆续计画推出 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双核处理器,英特尔和AMD借用了好莱坞的做法。英特尔最近办了一个名为「Intel Indies Film Contest」,颁发给该公司认为是最佳数位短片的创作者ViiV PC设备;而AMD的视讯比赛则称为「The 64 Second Film Contest」,AMD表示,举办的比赛显示,Athlon 64 X2处理器「正把内容创作和多媒体性能带到一个新的层次」。 虽然这两个比赛的获胜者表现都不错,但除了这些作品都可能在PC上进行过编辑以外,他们表面上看不出来运算的痕迹。双核并不是最先进运算领域中的最新成就。不出几年,双核可能就会成为过时的产品。英特尔已在准备四核伺服器处理器,计画在2007年推出。AMD也在开发四核晶片。 再看远一点,英特尔正准备一款代号为「Yorkfield」的八核晶片,计画在2008年推出。AMD的情况则不太明确,该公司只是说将在2007年使核心数量增至两个以上。而在非x86领域,Sun已在供应一款八核伺服器处理器,即UltraSparc T1 (以前的「Niagara」)。 看来,多核处理器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Co-Design Automation公司的创始人Simon Davidmann去年秋天曾对《EE Times》表示:「所有的晶片都将成为多处理器,我们必须学习如何给他们编程。」参考资料:
双核就是2个核心 核心(Die)又称为内核,是CPU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PU中心那块隆起的芯片就是核心,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各种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从双核技术本身来看,到底什么是双内核?毫无疑问双内核应该具备两个物理上的运算内核,而这两个内核的设计应用方式却大有文章可作。据现有的资料显示,AMD Opteron 处理器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添加第二个内核,两个CPU内核使用相同的系统请求接口SRI、HyperTransport技术和内存控制器,兼容90纳米单内核处理器所使用的940引脚接口。而英特尔的双核心却仅仅是使用两个完整的CPU封装在一起,连接到同一个前端总线上。可以说,AMD的解决方案是真正的“双核”,而英特尔的解决方案则是“双芯”。可以设想,这样的两个核心必然会产生总线争抢,影响性能。不仅如此,还对于未来更多核心的集成埋下了隐患,因为会加剧处理器争用前端总线带宽,成为提升系统性能的瓶颈,而这是由架构决定的。因此可以说,AMD的技术架构为实现双核和多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MD直连架构(也就是通过超传输技术让CPU内核直接跟外部I/O相连,不通过前端总线)和集成内存控制器技术,使得每个内核都自己的高速缓存可资遣用,都有自己的专用车道直通I/O,没有资源争抢的问题,实现双核和多核更容易。而Intel是多个核心共享二级缓存、共同使用前端总线的,当内核增多,核心的处理能力增强时,就像现在北京郊区开发的大型社区一样,多个社区利用同一条城市快速路,肯定要遇到堵车的问题。 HT技术是超线程技术,是造就了PENTIUM 4的一个辉煌时代的武器,尽管它被评为失败的技术,但是却对P4起一定推广作用,双核心处理器是全新推出的处理器类别;HT技术是在处理器实现2个逻辑处理器,是充分利用处理器资源,双核心处理器是集成2个物理核心,是实际意义上的双核心处理器。其实引用《现代计算机》杂志所比喻的HT技术好比是一个能用双手同时炒菜的厨师,并且一次一次把一碟菜放到桌面;而双核心处理器好比2个厨师炒两个菜,并同时把两个菜送到桌面。很显然双核心处理器性能要更优越。按照技术角度PENTIUM D 8XX系列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双核心处理器,只是两个处理器集成,但是PENTIUM D 9XX就是实际意义上双核心处理器,而K8从一开始就是实际意义上双核心处理器。 双核处理器(Dual Core Processor): 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双核”的概念最早是由IBM、HP、Sun等支持RISC架构的高端服务器厂商提出的,不过由于RISC架构的服务器价格高、应用面窄,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最近逐渐热起来的“双核”概念,主要是指基于X86开放架构的双核技术。在这方面,起领导地位的厂商主要有AMD和Intel两家。其中,两家的思路又有不同。AMD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对多核心的支持。所有组件都直接连接到CPU,消除系统架构方面的挑战和瓶颈。两个处理器核心直接连接到同一个内核上,核心之间以芯片速度通信,进一步降低了处理器之间的延迟。而Intel采用多个核心共享前端总线的方式。专家认为,AMD的架构对于更容易实现双核以至多核,Intel的架构会遇到多个内核争用总线资源的瓶颈问题。 双核与双芯(Dual Core Vs. Dual CPU): AMD和Intel的双核技术在物理结构上也有很大不同之处。AMD将两个内核做在一个Die(晶元)上,通过直连架构连接起来,集成度更高。Intel则是将放在不同Die(晶元)上的两个内核封装在一起,因此有人将Intel的方案称为“双芯”,认为AMD的方案才是真正的“双核”。从用户端的角度来看,AMD的方案能够使双核CPU的管脚、功耗等指标跟单核CPU保持一致,从单核升级到双核,不需要更换电源、芯片组、散热系统和主板,只需要刷新BIOS软件即可,这对于主板厂商、计算机厂商和最终用户的投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客户可以利用其现有的90纳米基础设施,通过BIOS更改移植到基于双核心的系统。 计算机厂商可以轻松地提供同一硬件的单核心与双核心版本,使那些既想提高性能又想保持IT环境稳定性的客户能够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升级到双核心。在一个机架密度较高的环境中,通过在保持电源与基础设施投资不变的情况下移植到双核心,客户的系统性能将得到巨大的提升。在同样的系统占地空间上,通过使用双核心处理器,客户将获得更高水平的计算能力和性能。
所谓双核,简单的说就是在一块CPU基板上结成了两个运算核心。两个运算核心协作完成运算任务。但是双核处理器并不会带来性能的成倍翻升:在多任务处理上,双核处理器占有很大的优势,性能较单核有很大提升。但在单任务处理上,同等频率的双核并不会占有多大优势,有时也有可能不敌单核处理器。所以购买时不要过分迷信双核,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谨慎选择。
就是实实在在的双线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硕主板那一款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