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那些iPhone杀手,现在有杀手组织吗过的怎么样了

iPhone杀手来揭秘:Apple Watch诞生密史
那是2013年年初,当时还做为Adobe公司首席技术官的凯文&林奇收到了一份来自苹果的聘书,上面并未写清楚需要他做什么,只告诉他将加入一个新项目并给出一个模糊的头衔“技术副总裁”。 林奇在Adobe待了八年,是Adobe的首席技术官,当年公开抨击iPhone不支持Flash,被外界称作“傻到敢跟史蒂夫&乔布斯作对的人”。
当林奇宣布将加入苹果后,苹果新闻博客记者John Gruber认为林奇是个错误的人选。
▲ 苹果公司科技副总裁——凯文&林奇
林奇第一天到苹果总部去报到,直接跳过了新员工培训。他的上级,苹果“硬件沙皇”——鲍勃&曼斯菲尔德告诉他直接去设计室开始工作,关于奖金养老金什么的以后再谈。
他走进设计室后发现,这个项目已经比预期晚了,他还被告知两天后有一次设计评审,林奇真的要打起精神做好准备。
没有原型机,没有软件,有的只是各种想法的实验,包括iPod团队给出的一个带有Clickwheel的方案。但是他们在苹果首席设计师的领导下,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创造出革命性的可穿戴设备。
也许是出于苹果的自大,或者说自信,还是说都有,总之在过去的15年中,苹果推出了革命性的三类电子产品并一步一步将自己带向全球最有价值公司的宝座。苹果不是第一个做MP3播放器的公司,但是它做出了人见人爱的iPod。iPhone将智能手机从高端商务层面普及进入大众文化,iPad将平板电脑从科技边缘带入生活主流,让诺基亚与微软过去多年的在手机与平板电脑方面的努力变为徒劳。苹果手表是公司的第四次尝试,可能会把公司带入后乔布斯时代的新王朝。苹果对于手表的期望与重视高到不能再高,用苹果的老话讲,手表必须要“酷毙了”(Insanely Great)。
苹果想搞明白手表除了看时间还能到底做些什么。苹果人性化界面组组长Alan Dye说,“科技开始向人体上蔓延,从历史来看,我们认为手腕是最自然且最有意义的地方。”
▲ Alan Dye
在创造新交互方式的过程中,手表团队一直在思考人们佩戴腕带设备的目的是什么?手表能解决什么问题?苹果手表的命运到底是漂亮地展示在博物馆里还是囤积在仓库决定于一个已经被说烂的词:用户界面。
作为苹果人性化界面的领头人,Alan Dye负责为苹果手表创造新的交互方式。说白了,交互方式就是你如何告诉机器做什么,然后机器怎样回应你。还记不记得在iPhone上,当你按住图标时,它们会可爱地动起来。
Dye受过专业图形设计训练,怎么形容此人风格呢?拿Burberry和黑莓来打比方,他是前者,更有时尚感。他精心梳过的头发,左偏分,格子衬衫上别着一根钢笔,一看就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他来苹果之前,曾任时尚品牌Kate Spade的设计总监,还在奥美广告身居要职,负责推广像美乐啤酒和李维斯这样的品牌。他曾在苹果市场部工作,协助设计了苹果产品标志性的包装盒,如今他开始掌管人性化界面小组。
在乔布斯2011年逝世后,苹果总设计师乔纳森&艾维就开始构想一款苹果的手表。没过多久,他将一些想法告诉Dye以及设计团队的一小部分人。在当时,设计团队正在对iOS进行大幅改动,也就是iOS 7。iOS 7不仅仅是软件层面上的重新设计,它还象征着苹果公司的一个转折点——艾维将掌管所有的设计,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Dye将和他的人性化界面团队重新设想每一个交互,每一个动画和每一个功能。
《周六夜现场》节目的制作人Lorne Michaels以鼓励其员工疯狂加班而出名,他认为人在疲劳不堪的状态下最具创新力同时也最无畏。苹果设计工作室也采用着相似的概念,设计团队白天讨论iPhone上的软件,到了晚上还会讨论其他设备。对于手表,问题起始于“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艾维此时开始深入研究钟表制造,了解到时钟起始于对太阳位置的观测,后来演化出了手表。艾维从此痴迷于钟表制造学,这种着迷,最后变为了产品。
▲ 苹果手表太阳表盘
一路走来,设计团队一直想要找到苹果手表存在的原因。结论是:你的手机正在毁掉你的生活。艾维、林奇、Dye以及所有苹果员工,正像我们这些人,每天被手机上大量的信息轰炸,不断检查那翻不到底的通知列表。林奇说,“我们从未与科技联系得如此紧密。人们时刻带着手机,并长时间盯着屏幕。”在晚餐桌上,人们低个头,沉浸在手机里,每当手机震动或者响起,手便无意识地伸进口袋。“人们需要这种级别的参与感。但我们如何做到让这种参与更有人情味,留出更多时间陪伴你身边的人,而不是面对着手机。”
智能手机已经入侵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不是可以逆转这一种状态?是不是可以有一款设备你不会一玩就玩上几个小时?是不是可以有一款设备去掉垃圾信息只留下那些最重要的?经过了三十多年,苹果不断设计制造出能抓住我们注意力的产品,现在他们决定反其道而行之。
苹果对于制造出信息过剩的问题负有大部分责任,而他们认为能通过苹果手表来解决这一问题。
手表的目标是能将人们从手机中解放出来。讽刺的是,苹果第一台手表原型机则是魔术贴搭配了一台iPhone,林奇补充道,“那是一款精心设计的魔术贴”。
设计团队在iPhone上制作了一款苹果手表模拟器,因为当时手表软件的设计进度远远超过硬件,他们想看看一看戴到手腕上时,软件的效果。模拟软件还有一个数字表冠,显示在屏幕上,但很难模拟出真实表冠旋转的感觉。所以他们后来制作了一个表冠,接在了iPhone下方。这就是第一台苹果手表原型机,与那些在网络上众筹项目用的原型机差不多。
手表团队拿着原型机准备测试一些能取代手机的功能,比如发短信:找到联系人,输入信息,确认发送。林奇说,”过程没什么问题,但是消耗的时间太长。你可以试试抬起胳膊看手表,并查数查到30,这真的是很差的用户体验。”Dye说,“我们可不想让大家这样使用手表。”
他们想了个办法,称作Quickboard,基本上是一个机器人能读出你的信息并能给出准确回复建议。比如你的约会对象问你晚上想去餐厅还是中餐厅,手表会自动弹出“墨西哥餐厅”和“中餐厅”两个选项,点击一个便完成回复,不需要发送按钮。如果不想如此简单回复对方,你还可以选择语音输入。如果你语音输入也很难完成回复,这个时候该掏手机了。
随着测试的开展,团队意识到做好手表的关键是互动速度。一次互动只能用五秒左右,最多不能超过十秒。他们简化了一些功能,还去掉了一些功能,只因这些功能在手表上互动速度太慢。林奇和他的团队以至于重新设计了两次手表软件才让它足够快。早期版本的软件会把信息按时间线排列,如今正式版将只会关注值得注意的信息。
比如说Short Look功能,当收到短信时,手腕会感受到一震,你抬起手腕,手表上面写着“来自Joe的信息”。如果你手腕立刻放下,信息会标明未读,通知会消失。如果你保持手腕抬起,信息将自动在屏幕上显示。苹果手表就是从你的这些动作来为信息的重要性排序,设计团队想让你与手表的互动越少越好。
苹果手表让你看到通知后不用再打开应用便能实现相应回应,Glance功能特别适合与快速浏览比赛比分和新闻。林奇称,”我们重新构想了用户界面,重新制作了信息、邮件和日历的应用,并且多次重制,为的是精益求精。”
设计团队不得不让软件只呈现给你需要的信息,不想让用户被信息轰炸吓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断的信息提示早晚会使用户摘掉苹果手表,最后选择退货。林奇和团队在完成第三轮软件设计后,艾维、Dye以及所有人都相信他们做到了。
▲ Taptic引擎
如果说软件已经很给力了,硬件更是炫酷。人性化界面组利用手表的震动和工程师合作创造出一种新的交互方式。手表内的Taptic引擎能让你感到如手指点触手腕般的感觉。由于人类身体对于触摸或是连续震动非常敏感,苹果手表利用震动在间隔、次数以及力度上的变化就可传递出丰富的信息,比如一系列短触代表有来电,而另一种稍有不同的震动模式则代表五分钟后开会。
苹果测试过很多感觉,林奇说有些感觉很烦人,有一些太轻微,会像有只虫子停在手腕上。当团队拿到Taptic引擎,就开始实验把软件的感受变成触碰和声音。比如说一条微博感觉什么样?一条重要的短信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设计师与工程师对从钟声到电影中光剑的声音全部进行了采样,准备把这些声音转换成皮肤上的触觉。
每周例会上软件和界面小组会一起测试这些效果,例如接电话时的声音和感受。决定权在艾维手里,而他又是个很挑剔的人,有时他会说“这感觉太机械,没有活力,不自然”这类的话。为了让艾维对声音和触感满意,团队花了超过一年时间调试。
▲ San Francisco对比Helvetica
触碰只是苹果对细节狂热追求的一个体现。在如此小的屏幕上,人性化小组开创了交互的新方式。有数字表冠,还有Force Touch。Force Touch能根据按压力度调出不同菜单。他们还为苹果手表设计了新字体“旧金山”,它在小屏幕上比苹果标准字体Helvetica可读性更高。Dye称这款字体更方正且不失圆润,字体设计概念模仿苹果手表的外壳。字母在小字号情况下显得宽大清晰,但当字号变大时,字母又会变得紧凑。
让人们“愿意”去佩戴这款设备是设计组真正的挑战。苹果从手表制造商那里汲取灵感,打破公司一向仅提供少量款式选择的惯例,推出了三种型号:运动版,普通版和定制版。虽然说最便宜的运动版和最贵的定制版功能完全一样,Dye坚称他们是不同的产品。
苹果从手表行业学到:个性化和外形美观是手表的全部。Dye说,“我们不想只有三种款式,我们想要千万种款式。”我们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做到这一点。”提供大量款式选择让大家都来佩戴的唯一选择。苹果手表提供了可选表盘大小、材质和表带,以适应不同人群的品味以及预算。不仅是外观上的变化,手表内部还有多种表盘可选,让手表做到多样化,让你的苹果手表“独一无二”。
苹果借着手表成为了一家奢侈品制造商。苹果手表不只是能接收通知或是打电话的电子产品,它已然成为时尚单品。苹果赌得很大,如果它能顺利卖出万元级定制版手表,便能在奢侈品行业立足,继续在其他产品领域攻城拔地,比如说传言中的苹果汽车。
硅谷市场研究公司“创意策略”的分析师Ben Bajarin看好苹果手表,称“苹果拥有着世界上最有消费能力的用户群,这批消费者同时也是高端手表厂商的用户。”奢侈品手表行业每年产生200亿美金的收入,而很多购买这些高档手表的用户也已经在使用苹果产品,苹果手表的目标消费人群就是这类人,而且苹果在手表上研发与制造的投入可能早已超过百达翡丽。
手表在商业上的成败,不必多说,对苹果相当重要,但是苹果手表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超越了苹果公司本身。如果苹果手表大获成功,它将影响我们与电子设备间的关系。现代科技分散了我们大量的注意力,而这些注意力本该属于亲人朋友,属于一本书,或是属于对他人的一个微笑。也许科技会帮我们把那些时间找回来。苹果能不能成为市值七千五百亿美元的公司就看它手表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林奇谈及他孩子时,他感激苹果手表能让他留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收到不重要的信息可稍后再做回应,不像原来需要去检查手机而打断自己。
过了一会,他站起来,说他要去见Dye和艾维,处理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我们谈话的全过程中,他没看过一次手机。
苹果在线商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本周早些时候雅虎编辑Jason&Gilbert撰写了一篇科技娱乐文章,盘点了在过去几年间昙花一现的那些“iPhone杀手”,自然这些设备从未真正杀过iPhone。其中不乏拥有极高呼声和市场影响力的Galaxy&S&II和初代摩托罗拉Droid设备,自然也包括毫无杀伤力希望通过市场噱头来吸引眼球的设备。对此外媒BGR对雅虎文章中的16款“iPhone杀手”进行点评,评定了五款最糟糕的“杀手”。第五名:Palm&Pre评论毋庸置疑的是Palm&Pre就当时而言是非常不错的设备,而webOS系统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不过Pre有个致命的弱点:由Sprint独家发售。没有手机厂商会打着iPhone杀手的噱头却又和Sprint签署了独家销售协议。而导致死亡的另一个重大原因是惠普决定自己销售这款手机,可以想象Palm悲惨的命运。第四名:HTC&Touch:评论评论公平的说这款手机对于2007年的市场来说在硬件各方面都不差。只是令人遗憾的是该机选错了阵营,想“杀死”iPhone却装备了远远还没有准备好的Windows&Mobile&6.0,屏幕只有2.8英寸,和初代iPhone完全没有可比性。在加入Android阵营之后HTC在设计上获得了更好的改变,但是依然无法在移动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三名:The&First&Else评论这是由勇敢的以色列新贵手机厂商Else在2009年开发的智能手机。英国卫报在此前的报道中将其标记为“iPhone杀手”。但事实上这款手机还未上市发售就已经夭折,由于在零件供应上的延迟和当前项目的开发状态,Else在随后停止了该项目的继续投入。第二名:黑莓Storm评论2008年黑莓依然具备卓越的市场号召力,当时作为全触控手机进行推广。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整个触控体验相当的糟糕,几乎可以说是三星(触控屏由三星提供)历史上的污点,此外在软件方面也是相当的丑陋,会经常产生崩溃。第一名:LG&Voyager评论什么?有人称这货为“iPhone杀手”?该机最大的弱点在于运行高通的BREW系统,你最近什么时候有听过这款系统?Yes,就是现在。
华为荣耀6Plus正面采用一块5.5英寸LTPS显示屏,分辨率为像素的FHD级别,显示效果非常到位。而在机身背部设有独创的仿生平行双镜头技术的双800万像素摄像头,包含LED补光灯,及其对应的同为800万像素的广角前置镜头。核心方面内置主频1.8GHz海思Kirin925八核芯处理器,并辅以“i3”微智核协处理器,以及3GB&RAM+16GB&ROM的内存组合,可流畅运行基于Android&4.4版本的EMUI&3.0。编辑点评:&&&&荣耀6Plus是一款低价位旗舰手机,不同于常规手机的双摄像头设计,拥有三枚摄像头,带来了新颖的拍摄体验。荣耀6Plus有两个版本,标准版和双4G版本,在低价高配手机中价格不低,无论是运算性能、屏幕显示效果还是拍摄性能都能够与洋品牌售价三四千元的高端机型媲美,对于购机预算不多的消费者来说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这款手机正在火热促销中,可以通过以1350元直接购买、,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考虑下。[销售商家]&&国美&&电器(四平店)[参考价格]&&1350元[在线客服]&&QQ:(柳梦洁)[咨询电话]&&021-&&&&&(柳经理)[店面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四平路311号[购买链接]&http:cadillac.xyz/goods.php?id=1491
用户被锁,内容被封。
&发表于&18:02&用户被封,内容屏蔽
真是亮瞎我的双眼了
不喜欢苹果&&&&&&&&&&&&&&&&&&&&&&&&&&&&&&&&&&&&&&&&——来自原点手机客户端
一个都不喜欢
好个性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全球首试:当年错过了iPhone4,特斯拉Model 3不容再失
来源:作者:常岩责编:马卡
2010年,刚刚有了国行的iPhone 4起初并没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直到真机到手,很多人才如梦初醒,一时间你要是不会分析两句iPhone 4,你都不好意思出去吃饭。2017年,特斯拉Model 3发布,背负着同样改变人类汽车出行的使命和期望,想做生活中的意见领袖,关于它的消息你不可不知。加州&28&日下午(北京&29&日上午),特斯拉正式公开了&Model 3&量产车的技术细节。现场的四家国内媒体之一,爱范儿旗下董车会(微信号:Time2Drive)为各位带来&Model 3&实车全球首试。直面各路高手的秘籍,终于揭露谜底Model 3从发布伊始,对标的就是宝马3系、奔驰C级和奥迪A4这些经典车型,除去“豪华”这个关键词之外,这些车型都是各品牌几十年磨一剑的运动高手。本身在塑造内饰豪华感上稍逊一筹的特斯拉,在运动上要拿什么去证明自己?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全球首试Model 3的机会。因为对自己的电机和电池技术充满信心,与国内电动车在动力上往往调低标准束手束脚不同,特斯拉毫无保留的动力释放,都让我们在试驾Model X/S时印象深刻。我试驾的是一台价值44000美元的增强的动力版,幸好,Model 3依然继承了特斯拉家族动力随叫随到,深踩澎湃输出的特点,5.1的0-100公里加速时间,依然给人印象深刻的推背感。方向盘小且紧凑,配合下部切边的造型,非常运动,不过方向盘比较粗,像我这样手小的人握起来非常饱满。我和一边的特斯拉工作人员心都放下了:Model 3这台车,很特斯拉。但是由于整车的悬架从Model S/X的空气悬架换成了弹簧悬架,驾驶模式的调教无法对底盘产生影响,Model 3的侧向支撑让开惯了宝马3系的我感觉偏软,座椅侧向支撑也相对较弱。大家非常关心中间横向大屏的体验,屏幕尺寸为15寸,比S/X的17寸小一点,但由于从之前的竖向变成了横向,视觉上的显示面积却显得大了。客观来说,开车时看它还是要分神的,不低头基本看不到上面的信息,但是屏幕的分区比较合理,车速、档位、音响等重要操作都放在了左边的白色区域,右侧则留给了次重要的导航和设置等。特斯拉工作人员诚恳的表示,这种布置既是为了适应无人驾驶的设计,也是一部分考虑了成本的缘故。当然车身上提供了不少为无人驾驶考虑的设计,比如AutoPilot直接成为了怀挡的一个档位。体现出特斯拉进化的一点,是Model 3根据自己中控的特点设计出了一种新的交互方式,虽然大家一眼看到方向盘上只有两个旋钮,但是这两个旋钮是多功能的,比如调整后视镜时,左侧旋钮调整左后视镜,右侧调整右侧;在调整方向盘是,左侧负责上下,右侧负责前后伸缩。这两个旋钮都是多方向的,且根据软件升级可以被赋予更多的功能,手感极好。Model 3另一点令人意外的就是车内空间极其宽敞。很多车辆在试驾过程中都是坐满4个人高马大的成年人的,空间也丝毫不局促,短暂体验的感觉是后排空间和宝马3系Li差不多,这是因为车的前盖变得更短的缘故。高配车型的完整风挡玻璃,除了中间有一小块放置了阅读灯之外,纵跨车顶,带来非常良好的采光和科技感。车内空调超越了分区的概念,可以用手指在屏幕上直接指点任意一个区域并调整风力温度,非常怡人。整车储物空间非常丰富,前后排都提供了各两个USB口,但内饰的材质比较一般。如果你很熟悉Model S的话,还是能看到Model 3与之的不同,比如Model 3的门把手虽然是内嵌在车身里,但是本身并不是弹出的,而是像一个杠杆一样需要按压扳出,另外就是车身虽然还是掀背造型,但后窗玻璃并不能像S一样掀起,只有后备箱部分的小门能够掀起,后尾门也不具备电动选项。(经典的车模钥匙,图片来自:Dirdoo)说到门,此次Model 3的开启方式与之前的特斯拉车型不再一样,总被戏称为塑料U盘的钥匙被抛弃,要么你可以使用一张信用卡大小的“黑卡”潇洒的刷开门,要么你可以把你的车与手机配对,只要手机出现在车的蓝牙距离内,车辆就会自动解锁。前面已经说过,整车的安全配置得到完整保留,一共12个雷达和7个摄像头(一个为后视摄像头)令人安全感暴增。经过现场女士的吐槽,Model 3的车门把手并未得到好评,因为取消了S/X上的自动弹开门,所以每次开门都需要比较大力的按压,对于手指甲较长的女士,或者抱着东西的车主,并不太友好。小花絮是,这次媒体试驾的车辆,就是晚上即将交付的30辆车中的一部分,而陪伴试驾的,则是这辆车的车主本人,在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感觉到特斯拉人对于自身产品的支持于热爱。但由于驾驶环境在美国的日常道路上,并不能测试车辆的极限性能,我们会在之后Model 3来到国内之后详尽测试这台车,想要了解更多,请务必关注董车会(微信号:Time2Drive)。你梦想的Model 3,三万五千刀可买不到35000美元,从2016年Model 3发布会开始,这个价格就成了世界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人都梦想着花人民币20万元来拥有一台Model 3。今天,马斯克也公开了Model 3的售价信息,35000美元(约23.6万元人民币)可以买到标准版,续航里程:354公里,0-96km/h加速时间:5.6秒,最高时速217 km/h。再加9000美元(约6万人民币),你会得到动力和续航都增强的长续航版,续航里程:499公里,0-96 km/h加速时间:5.1秒,最高速度:225 km/h。别急,这才只是基础配置,想要豪华配置包(包括座椅加热、电动座椅、电动座椅、转向柱和后视镜,&高级音响系统、有色玻璃屋顶等)?再来5000美元(约3.4万人民币)。想要解锁AutoPilot自动驾驶?再来5000美元(约3.4万人民币)。另外还一个选配,冷光银、深海蓝、金属银、多涂层珍珠白、多涂层红这五种颜色还需要1000美元(约6700元人民币)。换句话说,如果你想拥有一台描述中的续航持久、配置顶级、自动驾驶的Model 3,可能价格是55000美元(约人民币37万元),这还不包括送到中国的运输费用和可能的税费。不过换句话说,我还是觉得Model 3的选配价格比较公道,不说别的国际品牌的顶配很难做到这个价格,光是选装件也称得上良心了。首席、首席,Model 3就是今天的首席“Model 3是公司当前的头等要事”,这是埃隆·马斯克对Model 3最精准直接的评价,也是特斯拉内部的最高共识。今天的见面会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首席设计师悉数到场,为大家讲解Model 3最准确的“娘家”数据,如此重视,显出不容有失。一上来,埃隆·马斯克为Model 3定下基调:an amazing car(一台激动人心的车)。埃隆·马斯克表示,Model 3是特斯拉有史以来最为简洁和优雅的作品,从刚开始的被热烈期待,再到中间一度被怀疑低估,直到现在又重新被高度欢迎,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整车一共由10000个部件组成,设计上非常有难度,要继承Model S和X的精髓,并使之更加简洁和优雅。马斯克表示,Model 3虽然在配置和选装件上有很多简化,总共只提供了不到一百种选装配置,但是在核心部件上保持了一样的素质,比如AutoPilot在硬件上全都具备,包括35000美元的入门版也全都有,但是激活使用需要收费。马斯克反复表示,建议大家能试驾Model 3真车,车辆开起来比看起来会更加惊喜和震撼。特斯拉首席设计师Franz为大家讲解了Model 3的设计要点,他谈到,Model 3的设计原则是在保持美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大车内空间,即便是很高的人坐在后座也有充裕的空间,而高配车辆整体的车顶玻璃显示出了极高的装配质量。特斯拉工程师部门高级副总裁Doug Field补充道:Model 3的生产流程得到了极度精简,但即便如此,Model 3在核心性能上保持了最高水准,加速能力都非常强,因为特斯拉的车主都喜欢开快车。非常值得关注的是,马斯克把最大的笔墨放在了产能问题上。他介绍到我们所在的Fremont工厂从东芝购入时,就已经具备了年产50万台的能力,在Fremont工厂和Gigafactory两家工厂的努力下,Model 3的产能会快速提升。(今天的交车仪式就在Fremont工厂中举行)在现场展示的曲线中可以看到,在2017年底,产能将达到每周5000台,而到了2018年,将尽可能地实现每周10000台,这样2018年将有可能实现年产50万台以上。马斯克表示:现有的预定数对特斯拉根本不是问题,在美国即便现在订车,也可以在明年拿到车辆。特斯拉为了尽可能的多生产Model 3,采用了两种措施,一是减少不必要的原件,提升可靠性,比如车身把手就不再是自动弹出。二是建设覆盖全球的供应链,目前Model 3的元器件60%来自美国,10%来自墨西哥,其余30%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考虑到特斯拉车辆数会在今年剧增,特斯拉将大量建设超级充电站和服务中心,超级充电站现有6124座,到今年年底突破10000座,明年超过15000座。同时特斯拉将新建100家服务中心,并开始在全球部署移动维修车。(特斯拉超级充电桩)移动维修车可以在客户任何方便的地方提供服务,甚至是在路上,除去换胎等服务外,甚至可以提供软件升级等服务,这是因为特斯拉发现80%车主遇到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软件升级解决的,这些移动维修车上甚至会提供咖啡和小孩玩具,特斯拉表示移动服务将成为未来服务的大方向。座谈最后,几位特斯拉的元老回忆了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马斯克说做Roadster的时候不断返工,几乎把整车重做了一遍,而在Model S产能冲刺到20000台的时候,整个工厂都处于极限的加班加点的状态,并不能持续,制作Model X所投入的精力达到了Model S的3倍之多,他还透露Model S和X从0台到20000台都走了9个月的时间,而这些经验将为Model 3的迅速生产打好基础。Franz用Not only great, but also beautiful and clean来形容Model 3的内饰,他表示Model 3最具创新的设计就是完全为自动驾驶设计。在最后,马斯克的一段声情并茂的讲述为Model 3做了最好的概括:Today is a GREAT DAY for Tesla! Model 3 is a GREAT and AFFORDABLE eletronic car. There are great gasoline car, great expensive car, BUT there is no GREAT and AFFORDABLE electronic car!(今天是特斯拉重要的一天,Model 3是一款伟大且亲民的电动车,世界上有伟大的汽油车,有伟大的豪华车,但是从没有伟大且亲民的电动车)。说清Model 3和Model S区别在哪?只需2.47秒很多人,甚至很多已经是特斯拉车主的人,都依然在反复询问:Model 3到底和Model S有什么区别?而今天,在加州Fremont工厂的专用测试赛道上,特斯拉用两秒钟的一脚油门,回答完了全世界的问题。特斯拉用几辆开启了狂暴加强模式的Model S P100D,载着媒体的试乘人员,再度刷新了市面量产车的0-100km/h加速记录,达到了2.47秒,而根据测试人员的说法,他们实测的成绩能达到2.3秒。从特斯拉中国官网的译名中也能看出来,Model S的定位是智能轿跑车,而Model 3是智能轿车。轿跑车在当下有着三重含义:大型豪华、个性认同、极致动力,Model S一一具备。而相对来说,Model 3尺寸更适中,定位更传统,让用户更容易买得起。从今天开始,Model 3和S的定位将更为清晰,S将坐拥高端旗舰位置,而主流市场的天下,则交给Model 3去打。智能出行的世界,等着又一次被改变近年来,媒体总喜欢拿“汽车界的苹果”来类比特斯拉,这种风气始于对二者都要改变世界的愿景的憧憬,盛于乔布斯历史之后科技圈需要一个新的神级偶像的需要,而最终理性于双方产品价值的趋向。Model 3与iPhone 4,虽然数字上有一位之差,但都是两家核心产品线的第4代结晶,根据前序产品的实验与磨合,都具备了对产业和用户的深入理解,实现了前瞻性与实用性的平衡。虽然与iPhone不同,Model系列并不存在前后换代的问题,而是多车系并存,但Model 3实车上看到的更精简的内饰,更少的配置组合,以及看不到的更短的整车线束长度等,都体现着特斯拉对于哪些才是未来智能出行的核心要素,哪些才会提升汽车产业产能更迭的深度思考。在Model 3的身上,有一项堪称“玄学”的指标并未引起太多关注:Model 3的产能几乎在几个月内将完成指数级的增长,从当前几乎每辆定做到12月份实现单周5000辆,体现的是马斯克本人对于新工业制造的孜孜以求。Model 3的顺利量产,并非设计师精神力量的增进,而是特斯拉超级工厂在整车和电池产能两方面水到渠成的结果,马斯克本人曾在Twitter上形容未来的工厂应该是Alien Dreadnought(外星无畏战舰),特斯拉工厂以高度机器化生产汽车,以工程实践反推设计,才为战舰冲破传统生产模式坚冰提供了可能。不得不说,在特斯拉出现之前,传统车企的生产模式变革进展的太慢了,普通用户对于汽车智能化的距离也太远了,大量交付的Model 3,很可能像当年餐桌上被拿出的iPhone 4一样,直接改变人们对于新型电动能源的感官。在没有试驾过特斯拉之前,很多人对于电动车的看法就是为了环保,或者是因为在国内无法摇到号才去做的妥协,而几次驾驶下来,你会感觉到核心体验上的区别,这种类似于当年触摸屏手机对按键手机的颠覆式替代,或许拐点还未到来,但大局已定。如同当前高铁、地铁,乃至美国海军最新的DDG-1000级驱逐舰都采用了全电动模块一样,电动机的核心价值在于动力转换的高效率,与最好的内燃机效率在40%左右不同,电动机能够实现80%乃至更高的动力输出。性能表现还是小事,电动能源一方面能够为全车电气化提供最基本的能源支撑,为车辆搭载更多的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系统提供远高于燃油车的便利度,同时电动机也更便于计算机去监管和调节、分配动力输出。一句话:电动机是全面普及无人驾驶的基础。今天在一遍遍听取Model 3技术讲解的过程中,我越发感觉这是一款智能设备,而非一辆机械汽车,个中原委,有一项核心技术功不可没:OTA更新。特斯拉的空中更新,最初曾被很多人调侃为不知道中控应该怎么做的补救方式,但几年下来,OTA的作用远超过一项中控可言。很多车主还记得2015年10月之前,自己的车辆同当时一辆普通的燃油车没有什么区别,而当整车系统升级到7.0之后,突然就拥有了可以在部分道路环境下自动驾驶的能力。在这种模式下,汽车越来越像一部智能手机,整车提供了硬件和系统,相当于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就像当下手机的很多功能都依赖于App的创新一样,未来智能汽车的可能性在于软件能更新出来什么,而换车的急迫性,很可能来自硬件配置已不能满足软件的需要。而在特斯拉已经坚持OTA升级近5年之后,传统车企还没有太多跟进,实在是令人悲哀。在Model S发布不久的时候,曾有很多人用“装在轮子上的iPad”来调侃特斯拉,而如今,在众多车主已经证明了特斯拉的安全性和质量之后,这句话不吝于一句赞美。还有什么,能比一辆不断升级,常用常新的汽车更吸引人的呢?iPhone 4的历史意义,并不在于他技术参数上比同时代竞品高上多少,而是它开启了App和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而大批量生产之后的Model 3,很可能是我们离智能出行最近的一次。Model 3的杀手会是谁?类比iPhone 4,这又是一个有趣到俗不可耐的问题,一代代iPhone杀手已死,他们的目标还活地安稳的像个20岁的孩子。Model 3的处境同样招人妒恨,前有国内各路性价比产品严阵以待,后有国际大牌纯电动新车纷至杳来。而真正给特斯拉在“性”和“价”之外构筑了安全河的,是品牌影响力。在之前的几年中,特斯拉凭借从高端市场切入和不断地寻找技术卖点,成功地实现了两点:1、让人们觉得这个品牌很高端;2、让人们会说自己有辆特斯拉而不是有辆电动车。一如iPod独立于Mp3,iPhone独立于智能手机。值得另开文章单独写的,是这个品牌的确立过程比劳斯莱斯、宾利等靠时光积淀来的便利,比奥迪和大众等靠先发机遇来的容易。特斯拉能在今年4月,靠几十分之一的产能,就在市值上超越美国所有品牌,以及认为Model 3发布之后,股价会稳步上扬,背后也是对品牌力量的绝对信任。相比7年前那个面对iPhone 4高昂售价而望而却步的穷小子来说,今天站在Model 3首发现场的我更有耐心去体会这辆车的价值,不经意间,历史左右摇摆了双腿,我们在这3、4之间,体会到的是文明的脉动。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有杀手组织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