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两侧都有肝经经络图,但是肝脏在右边,那调理左右两边的肝经经络图是否有功能的侧重不同?

介绍几种锻炼肝经肾脾的方法
肝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肝的排毒功能减弱时,人体的毒素就会越积越重,导致长斑、长痘、脱发、油脂过多、失眠、乳房肿瘤等问题,因为肝的一大主要功能是肝主疏泄,就是疏通和发散的意思,它能保证全身的气血运行通畅,不淤不滞,气通畅情绪也顺畅。所以养护好自己的肝脏很重要。而养护自己的肝脏,从锻炼肝经入手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下面我来介绍几个锻炼肝经的方法,你选择其中的一两种,坚持每天练习,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练习“横位拉筋”
&“横位拉筋”有两种姿式:①人平躺在床上或地上,两腿尽量向两边水平展开拉10分钟,这需要别人帮助拉开腿。②仰卧在床上,双脚朝上,臀部和两条腿都贴在墙上,双脚尽量分开,如同英文字母V。
&我已经练习②式将近一个月了,刚开始两腿的夹角不能分得很大,两腿内侧会非常酸痛、非常紧张,还会感觉到足底的脉博噔噔地跳动,只能坚持5分钟,现在我的两腿夹角已经比较大,而且能坚持15分钟以上,每天早中晚练习三次。
&通过一段时间的拍打拉筋,我有两大收获,一是原本常年冰冷的腿脚热呼了,去年是穿毛裤过的夏天,腿脚是凉的,现在我只穿一条牛仔裤,腿脚却是热的。二是睡眠得到极大的改善,本来躺到床经常是不能马上入睡,起夜后也是翻来复去地难以入睡,现在是头挨到枕头就会睡着。
二、练习“莲花逍遥式”&
&面硬一点的床上、或就在地上铺块毯子,坐下来,把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在地面上,左脚心贴在右大腿的内侧。然后身体向弯曲的左腿方向扭转,右手去抓右脚尖,而左手臂向天空的方向伸展,尽量使身体保持在一个平面内。
&刚开始练习时,很难完全展开,你就靠着墙,背、腿和手臂都贴着墙,这样很快就找到平面侧展的感觉了。持续了1分钟,就会感觉有一股暖流流向肋部,真的好像阳光照进来一样。不论男女老幼,每天练习几分钟
“莲花逍遥式”,就可以增强肝经的解郁能力,让您乐得逍遥在人间。
&大腿的内侧有三条经络,中间是肝经,靠近正面的是脾经,靠近后面的是肾经。你坐下后,曲膝,大腿内侧朝上,正中的就是肝经,推中间就是推肝经,当然推偏一点,推到脾经或肾经,那也没有关系。
四、练习“蝴蝶式”&
坐下来,屁股下用一个折成两个手掌厚的毯子垫一下。然后曲膝,使脚心相对,脚掌并拢,脚跟尽量往里靠。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这就是“蝴蝶式”了。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脊背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地向两边地板振动。
这个动作的运动量不算大,却恰到好处地运动到了最难锻炼到的部位——髋部。现在的人大部分时间都坐着,气血中的杂质慢慢地沉积到骨盆里。而保护着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骨盆就成了接纳垃圾、废物的容器,就像我们平时打扫不到的卫生死角。久而久之,经脉不通了,气血不运行了,这里就会滋生出细菌,从而导致炎症。有诸内必形诸于外,这些细菌表现在脸上就是斑点、痤疮、红疙瘩。
“蝴蝶式”通过双腿的频繁运动,能打通腿上的经络,使气血像“扫帚”一样把身体上的卫生死角给清除干净。不但能消灭炎症,还能增加骨盆和腹腔的供血量,使内脏得到血的供养而焕发活力。这种活力表现在脸上就是脸色红润、肤色洁白、无斑无痘、容颜娇嫩。
经常练习这个体式还能调节泌尿功能、缓解坐骨神经痛,很适合经常坐办公室的朋友。另外,这个体式对男性的前列腺有很好的保养效果。孕妇经常做这个,分娩时会更顺利。你不要看它很简单,甘草虽不起眼,却能和百药混搭。关键是您要练对体式,方法对了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五、练习“一并一分压腿式”&
这个练习可以坐在地毯上边看电视边做,当然也可以坐在床上做,先把双腿伸直并在一起,脚尖回勾,双手抓着脚趾,身体慢慢向下压;然后把双腿打开向下压。
刚练习时,不要总想着身体能快点压下去,追求身体贴着腿的感觉,这样用的是蛮力。能不能压下去不是主要的,关键在于过程,只要腿后的大筋有拉伸感就可以了。这感觉不要太强,否则容易拉伤韧带,而且经络也不喜欢。你的感觉就是经络的感觉,你觉得舒服,它就觉得舒服。舒舒服服地伸展,这样才会有补益的效果。
两腿一并,全身轻松。两腿一分,大补肝肾,而且补起来没有人参、鹿茸的峻猛之嫌,也没有毒副作用之说。不占用你太多的时间,不花一分钱,直接能锻炼到肝肾经,让您补得踏实充分,又健康。坚持练下去,相信你家中那些名贵补品都要束之高阁了。
10:05 上传
10:06 上传
六、练习“还阳卧”和“混元卧”&
&还阳卧: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如果能顶着会阴最好)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着腹部。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小,身体更容易放松,身体的放松加上一定的姿势,可以很快的把阳气和肾气充盈起来。肾阳气相当于命门的真火——一个生命力的大小关键就是看命门的阳气是否充足。摆这个姿势,就是为了更有利于肾阳气的充足。此式补肾的作用明显。
  混元卧:把还阳卧再提高层次的练法是混无卧-仰卧,两脚心相对,腿似环,两手重叠或交叉轻轻的放在头上,手心对着头顶百合。这个姿势既能补肾气又可放松头部,对失眠、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上面两臂围成一个圈,可以使肾气不往生殖器上走,而是拉到中脘的深处;下面两腿围成一个圈,有利于周身气血沿腿循环到身体的当中。
&这两种姿势,都会拉紧肝经和肾经,起到锻炼肝经和肾经的功效。
19:42 上传
&&(备注:以上大部分内容摘录自《24节气养生法》,另一部分来萧宏慈老师的博客,再有一部分来自网上资料。在这里一并向迷罗老师和萧宏慈老师表示敬意。)
七、揉“地筋”
&&& (这是最有功效的养肝护肝的方法,文章摘自《求医不台求己2》P105第五章第一节“长生从养‘筋’开始”,在这里向中里老师致敬。)
每个人都渴望健康,渴望能够快乐地生活。可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太多的人心中充满躁动和不安,似乎一时一刻的舒适都成了奢望。肝病的恐怖,前列腺的困扰,还有强直性脊柱炎、腰脊间盘突出、失眠症、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性功障碍以及小儿多动症等很多疾病,看似毫无关联,其实问题都出在一个地方——“筋”。
&《黄帝内经》上说:“肝主筋。”筋是什么呢?筋就是人身体上的韧带、肌腱部分。很多病症,说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从筋论治。人的身体里有一些总开关,治病养生都是在这些地方用力,所谓的“不传之秘”也尽在于此。曾经说过的“消气穴”太冲、“疏筋穴”阳陵泉、“强胃穴”足三里、“健脾穴”公孙、“腰痛穴”飞扬、“补血穴”劳宫、“补肾穴”太溪等,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身之大穴。但这些穴位书中已尽有记载,也算不得什么秘密。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书中很难找到的,但却是对以上诸症皆有疗效的养生之道宗秘诀中有这样一句话:“天筋藏于目,地筋隐于足。”藏于目的天筋,一般人难于下手去锻炼;隐于足的地筋,我们却可以把它找出来,为我们所用。那怎么找呢?将脚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会发现一条硬筋会从脚底浮现出来。按摩这条硬筋,把它揉软,会有神奇的功效。
&通常脾气越暴的人,这根筋就越硬,用拇指按一下,就像琴弦一样。凡是有肝病的人,这条筋是必按之处。
&您可能会问,这条“硬筋”在脚底,并不循着任何一条经啊?稍微仔细些就会发现,其实这根筋是循行在肝经上,只是肝经一般都标注在脚背而不是脚底。肝的问题是人体的一个核心问题,肝的功能加强了,人体的解毒功能、消化功能、造血功能就会显著提高。但肝却是最难调理的脏腑,药物难以起效,针灸似乎也鞭长莫及,古人的一句“肝主筋”,却道破了我们通往肝经的捷径——通过调理“筋”就可以修复肝,所以说“书是黄金屋”一点也不过分,岐黄经典,真是字字珠玑,随便摘下一句都是“零金碎玉”,我们真是需要睁大眼睛才行。
&这根筋虽然用途极广,但有些人却找不到它,揉这地方的时候反而会感觉这根筋软弱无力,塌陷不起,这样的人通常肝气不足,血不下行,反而需要把这根筋揉出来才好;还有的人虽然这根筋很粗大,揉起来却毫无感觉,也不坚韧,像是一根麻绳,五十岁以上的男士较为常见,这样的人通常年轻时脾气暴躁,肝功能较强,但由于酗酒、房劳、忧虑等诸般原因,现已肝气衰弱,更需要常揉此筋。
&&&关于“筋”,我再提供些其他的知识,您可参照着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调理。膝为“筋之府”(所以要经常跪着走以养筋),胆经的阳陵泉为“筋之会”(所以要常拨动以舒筋),脊椎督脉上有个,
“筋缩”(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膀胱经的膝下有个“承筋”(所以要多用拳峰点按以散筋),请记住,理筋即是调肝。而凡和“摇动”“震颤”“拘挛”“强直”“抽搐”“火气”“眩晕”“抑郁”等有关的病症,都与肝经有关。
&前些天写过一篇《虎虎生风——决定男子性能力的是肝肾两经》,告诉大家将大腿尽量劈开以增强肝肾功能,其实不过是要拉伸腿上的大筋。男性生殖器名为“宗筋”,即是诸筋汇聚之意,所以改善“筋”的供血,是从源头来解决肝的问题,同时也解决生殖的问题,方法也极为简单。
&只要常常调节我们脚下的“地筋”,我们的力量就会源源而发。到过上海杨浦大桥的人都会惊叹于它的宏伟壮观。但是您发现了吗,是谁在支撑着它?承载着它的巨大负荷的,是那些粗壮有力的铁索,那就是这座桥的“筋”。我们要打造的,也正是这样的铁骨“铜筋”。
& 读者文摘
&我怎么找不到这条筋呢?这条筋是横著还是竖看?请知道的朋友给予指点,不胜感激。(Daiyaj)
你把脚底朝著自己,把大脚趾往后拉,一条大筋很明显就出来了,连著大脚趾和后脚跟,也就是沿著脚面肝经的线路!(老船长)
&中里老师谈到的地筋”,我曾经做“抽筋”锻炼时练习过。刚开始,我的这根筋确实很硬很痛,练几次就松多了。“抽筋”锻炼是指在放松状态下,有意地改变体位,人为地造成肌肉的痉挛,俗称“抽筋”。其实,“抽筋”是人体的自然调节的方式之一。人体的某些部位在遇到寒冷或疲劳等情况时,相应的筋会自然地收缩,会伴随疼痛,有时还很剧烈,但过一段时间后(一分钟或更长),疼痛达到最大值以后便会递减,同时筋也会逐渐松弛发热,最终恢复轻松自然的状态。可惜的是,由于对人体这一调节功能的认识不足,人们往会紧张,从而改变体位,人为地中断这一过程。“抽筋”锻炼的要点是顺其自然,放松,同时做深呼吸。(新西兰)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把大道理融于简单易行的小小绝活,先生真是大巧若拙,道隐无名。(hadhad1)
&大家真的可以试试看。有些脾气急躁的人,这根大筋会绷得跟琴弦一样,揉起来非常痛,如同针刺。另外,这根筋自己揉起来不太好揉,让他人帮忙又不太容易掌握力度----有时能痛得让人流泪。建议买个按摩棒,就是带个把手的小軲辘那种,一手扳著脚趾头,一手用小軲辘按压就可以了。经常按,养成习惯,就和按太冲一样,您肯定受益匪浅。(八卦顶人)
&肝是解毒的。如果长期吃西药的话,一定要坚持每天伸筋,最好的方法就是练习上学时候体育课的必练准备动作----侧压腿,大家不妨试试,尤其经常吃西药的人。(许个心愿)
09:06 上传
“推肝经的话摩擦有点儿大”,你可以隔着一条裤子推。按摩师给人推拿时,都要垫一块布的。“推肝经实在太疼了!!!”说明你的肝经堵塞严重,更要多推,还可以用手掌拍打,拍打出痧来,疼痛就会减轻以致消失。
“痛则不通,不痛则通。”确实不错啊。不过还有一种拉肝经方法,就是坐在床上,腰挺直,双腿尽量向二边分开,右手搭左手肘上,左手搭右手肘上,向前倾斜双肘放到床上。重复此动作。
&&&&&你“肚脐周围有硬结,一直不能揉开”,看到你的诉说,我想起我曾经在肚子中间有过从中脘起经过肚脐直到关元以下一条长长的硬索,当时我真的很害怕,吓得睡不好、吃不下的,后来学习了中里老师等的一些养生书籍,慢慢地放开了心结,只关心健康,不关注疾病,不去专注这个硬索、不硬去推它,反正天天推腹、按摩、拍打拉筋、行走、食疗,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这条硬索摸不到了。
男的更要注意养肝
&&&&&&心态太重要了。
&不知你是否看过《『转贴』“捉悸痞”的故事》这篇帖子,没有的话,建议你去看看,地址:
“话说我肝经也有很多硬结、硬块,那天咬牙推按下,第二天出了一些小红点,这是排毒吧”
说明你的肝经堵塞严重,一般的推按出些小红点是排毒,但这样排毒太慢。建议你用自己的手掌使点劲拍打大腿内侧的肝经,拍打的时间长一点,不要怕痛,当场就可以拍出紫痧甚至紫疙瘩来,这样排毒的效果好而且快。
“另外有些地方我用力按时有种被毒蚊子咬了一样的痒感,不知是何现象”
有种被毒蚊子咬了一样的痒感也一种排毒现象。
每次拍完痧后要喝姜枣红糖茶来补气血,并且坚持天天拍打,可以加快褪莎。
捉悸痞,是我回乡期间跟一位民间按摩师偷学来的技艺。经过我个人多次临床治疗实验,操作简便、功效卓著,是非常适合在家自我治疗保健的绿色疗法。
天下大宝,岂敢私秘。所以回来之后写了下面的这篇东西,第一是为了把这个疗法介绍给大家。其次,为那位默默无闻的民间老师立一个小传,表达我偷师学艺的内疚和报答。
我上个月回乡的时候,有个老病号来复诊,脉象大好,病人也觉得自己的病好了不少。于是问她期间看过哪位医生吃过什么药,她说一直在敝堂就诊,吃我叔父的方子,没有看过别的医生。
可是我知道她这样一个慢性病的病人,能够康复到今天的状态绝对不是吃敝堂那几副汤药就能达到的。
让她仔细回想一下,她想了半天说:“哦,我想起来了,两个月之前我婆婆腰疼,我陪她去按摩腰,当时正好赶上月经疼,就让那个按摩的嬷嬷揉了揉肚子,也奇怪,去揉了两回就不疼了,于是和我婆婆连着揉了七八天,说起来从那以后月经还真没再疼过。莫不是那个嬷嬷给揉了揉肚子就管了大用了?”
于是我问下了那位按摩老师的地址,准备第二天去看。
那天天气很好。
按摩诊所设在一户住家宅院临街的南房里,只有一个老太太在诊室,没有病人。老太太看起来有六十五六岁的样子,精神矍铄、体态轻盈。
我进门之后很和蔼的请我坐下,问我的哪里不舒服。
我说:“肚子胀,还拉稀。”这是实情,我这个人从小肠胃不好,一换水土就闹肚子,不用扎针喝药,折腾六七天的自己就会好。
老太太说:“在小床上躺下吧,屁股坐床边,腿耷拉下来,伸直。”她那张床特别奇怪,宽不到一米,长也就一米五,硬木板上铺了一层薄薄的垫子。
我按照要求躺下来后,老太太又稍微帮我调整了一下体位。然后让我拉开上衣,往下退了退裤腰——大概能够露出关元穴的样子。
然后她用手指从上到下,仔细的按压我的腹部。又在我肚脐周围正方向反方向分别绕了几圈。期间感觉她的手温热柔软而且力道很足。
“嗯,在这里呢。”她注视着我腹部的一个点兀自点了一下头,又问我:“哟,你这是个老毛病了。小伙子,怕疼不?”
“不怕啊,您来吧。”我心想,一个老太太给捋捋肚子,能有啥?还问怕不怕疼。
她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压在我腹部一个点上,轻轻揉压。我自身感觉被按摩的部位稍稍有些酸胀而已。揉了大概一二百下,肚子里开始有响动,是气水走窜的那种声音。
这时她慢慢加大了手上的力道,并且对我说:“想放屁就放,想拉稀就说,千万别不好意思憋着啊。”我答应了一声。
又揉了大概一百下左右吧,开始排气了,一个紧接接一个的,觉得很不好意思了。
这个时候,老太太手上的力道也很重了。果然是很疼啊,怎么形容呢,就像有根铁管子穿进身体了的感觉似的,又胀又重又疼。有一股气从长强出来,沿着内侧膀胱经,一直胀到天柱那里了,甚至整个头皮都有麻痛的感觉。学过针灸的同学可能都知道,针灸里有循经传感这么一说,除了用电针,一般有内力又有经验的针灸师才能做到,大面积长距离的传感。我之前也领教过不少名家,但是这种传感的感觉还真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
“嬷嬷,不行了,疼的受不了,歇会儿吧。”老太太笑了一下,减轻了力道,又揉了五六十下,就停手了。让我喝了一杯温水,又躺了十分钟左右才让我起身。
起身之后我拍了拍肚子,胀气果然消除了不少。右腹甚至都没有鼓鸣声了,只有左侧还稍微有一点。
付过治疗费之后,老太太叮嘱我不要吃油腻生冷之类的话,又嘱咐我明天再来治疗。
回家的路上一直不断的打嗝矢气,到睡前才有所缓解。本来下午应该排一次的溏便没有排,第二天早晨排便的时候,大便已然成形了。
我对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充满好奇了。比起传统的针灸汤药和穴位按摩,效果并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治疗方式不对病人身体造成创伤,痛苦的程度可以忍受,并且可以自身情况随时调节和掌握。治疗方式看起来也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所以我决心一定要把这个技术学到手。
通过熟识的乡邻向老太太表达了一下想拜师学医的想法,老太太说这是祖传的手艺概不外传。
的确,有些民间医术的传承至今还是很秘密的,包括我们家来说,所谓的祖传验效方(包括针灸处方和汤剂处方),至今还是我们在地方上创立声誉、维持生计的保证,其中有些东西的道理特别简单,在某个时间的某个人,突然灵光一现,发现了这个经验诀窍,秘密保留下来,作为自己必胜的法宝,传承给后人就成为后代谋生的福荫。
可是在这个传承的过程中又有谁知道,曾经有多少珍贵的经验和讯息因为种种变故,被历史无情的湮没,成为永久的遗憾。比如华佗。一个火苗能够保留自己的方法,就是点燃更多的蜡烛。祖先的遗愿我不愿意违背,也做不了主。但是我要是有一点点的微弱的灵光,我很愿意拿出来和更多的人分享。
言归正传。
老太太一句话就把路给堵死了,没办法,看来只能偷师了。我再去的时候专挑晚饭之后,六七点钟,这个时候来看诊按摩的人特别多,我等待的同时就在一旁偷偷观摩,看了三天大概就知道一个具体的思路了,再加上这几天以来的亲身体验和我那一点小聪明,就让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结合我自己掌握的知识,又在几个病人身上试验了一下,竟然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现在把我的所学所得整理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和各位一同在实践中成长进步,把这个方法发展成一个完善有效的保健方法,利益众生。
想必各位看到这里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吧?
好,那么下面就详细介绍这种按摩法及其应用。
“捉悸痞”释义:这个名称是我后改的。有一次我问老太太:你这个治法叫啥名啊?老太太说:捉跳疙瘩。殊为不雅,所以就换了“悸痞”,这两个字。
“悸”字本来是指心脏的异常搏动,到《伤寒论》的时候已经泛指体表各部位的异常脉动了。它统领了这个疗法适应症的第一个表现——体表(主要是腹部)的异常脉动。
“痞”字的意思是痛。另一种说法是按下去的时候,可以感觉到腹内的结滞而且疼痛的就是痞。它统领了第二个表现——按下去会痛。
所以总结一下,我们的按摩目标就是——腹部有一个会跳动,而且按下去有形状会疼痛的部位。
按摩体位:上半身平躺在床上,下肢垂地自然伸直,放松,令腹部拉伸。
此时有急性不适,或者有长期慢性病的病人,可能会感觉到腹部某处有明显跳动。
如果没有发现,就用手指轻轻放在脐周的皮肤上,以肚脐为中心画圆圈寻找。可慢慢扩大圆的半径,直到寻找到动悸点为止。
注意:身体肥胖、体内脂肪较多的人,要稍用力按压才能找到。身体健康人理论上应该找不到动悸点,我没有实践考证过,因为真正健康的人太少见了。
动悸点在按压的时候会有明显的酸、胀、重的感觉,并且异常感觉会向周边放射。
好,找到了动悸点,我们再说按摩方法:
五指弯曲并拢,五个指头呈梅花形,象我们平时捏茶叶的样子。
指尖放在动悸点上轻轻揉压,如果痛感可以忍受,可以把另一只手搭在按摩手的手背上增加按摩力度。
注意按摩的方向是:以悸动最剧烈,痛感最明显的点为中心,小范围顺时针旋转。这一点非常重要,切记!!!
按摩前不要吃太饱,若有便感,排空后再揉按。每次以揉按300~500圈为宜。每天1~2次。
&自我按摩以缓和柔性的长期刺激为目的,千万不要贪多求快,盲目追求经络传感。没有足够的经验,因为手法失当,力度过大,很可能会造成其他疾病的出现。这一点也很重要!!!自我按摩后可能会出现排气(气)、腹泻或便量增多(滞)、情绪异常(瘀)等一系列排病反应,相信熟悉按摩的同学已经稔熟于心,我就不必多言了。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悸动点会根据病情的缓解减弱、移动并向肚脐靠近,这是康复的迹象和表现,如果出现了相反的状况,请立即停止按摩并做相应的检查。
临床观察,这种按摩方法对虚弱证和慢性脏腑病效果比较好。其他的疾病治疗效果可能会差一些。也许还有很多没有发现的妙用,希望大家能够亲身实践后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
需要说明一点,按摩的过程应该感到身心安宁,气脉舒畅。有些动悸点是疼痛拒按的,也就是说越按会越难受,这样的情况就不要勉强坚持,以及早改变治疗方法或者检查就医为佳。
&按摩结束后宜饮一杯温水,适当休息后再起身为佳。
以上就是对“捉悸痞”这种按摩方法的一个总结和汇报,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批评指正。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跟帖提问,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
再次感谢那位按摩老师!
同时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种按摩方法祛除疾病,永远健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肝经不通是怎么回事?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酒精肝就是由于我们长期大量地饮酒而导致的一种肝脏疾病,患者一般会有五年以上的饮酒史,我们在出现这种疾...
酒精肝就是由于我们长期大量地饮酒而导致的一种肝脏疾病,患者一般会有五年以上的饮酒史,我们在出现这种疾...
酒精肝就是由于我们长期大量地饮酒而导致的一种肝脏疾病,患者一般会有五年以上的饮酒史,我们在出现这种疾...
酒精肝就是由于我们长期大量地饮酒而导致的一种肝脏疾病,患者一般会有五年以上的饮酒史,我们在出现这种疾...
答: 50g糖筛没通过83,有点郁闷,自己会不会有糖尿病啊?求助知道的亲。
答: 病情分析:
您好,如果得了糖尿病,这个在生活方面是需要刻意去注意的,首先过甜的食物是不能吃的,不能吃过于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就行了,过于油腻的食物。
指导意见:
答: 病情分析: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于旺盛的原因引起的代谢亢进性疾病意见建议:可以服用甲疏咪唑,抑亢丸等药物,注意多吃高蛋白类食物,多喝水,注意低碘饮食,少吃海产品...
答: 病情分析:
甲状腺炎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病.按发病多少依次分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感染性甲状腺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常按这几个穴位 疏肝解郁不得病|按摩| 气血_凤凰健康
常按这几个穴位 疏肝解郁不得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经络是父母留给我们的“医生”,它连接全身各个器官。肝病中一部分是由于经络不通所致,因此,只要学会了经络按摩与调理,就如同打通了通往健康的通道,获得了保卫肝脏的独门秘方。
经络是父母留给我们的&医生&,它连接全身各个器官。肝病中一部分是由于经络不通所致,因此,只要学会了经络按摩与调理,就如同打通了通往健康的通道,获得了保卫肝脏的独门秘方。
常按这几个穴位疏肝解郁不得病(华盖供图) 脸色发黄,按揉行间穴 &黄脸婆&,相信所有女人都害怕听到这个称呼吧。可是生活中,虽然只有二十几岁,看起来却像四十岁一样面容憔悴,暗淡发黄。 &面子&问题对于女人来说绝对是个大问题。眼角的一道皱纹、脸颊的一个斑点、额头的一颗痘痘都会让女人紧张不已。可是,很多年轻女性却面临着脸色发黄的问题,尤其是为人妻、为人母之后,一边要忙着工作,一边还得带孩子家里、单位大大小小的事都会让女人心力交瘁,脸色不再红润,并且失去光泽,成为&黄脸婆&。很多女人狠下心来,每个月花掉一半薪水买来美白护肤品,想要补救一下自己这张脸,却往往收效甚微。 其实,人的&面子&问题和脏腑密切相关,被叫&黄脸婆&之后,女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脸的问题,却忽略了真正的原因在于身体内部的毛病。在中医看来,脸色发黄一般跟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有关。而不管是气血还是脾胃,都与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肝主藏血,如果肝血不足的话,血液可能流不到脸部,从而引起脸色的变化。肝血不足或肝火过旺还会影响到脾胃的正常功能,使气血化生不足,同样会影响到脸。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脸色发黄的人往往是那些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的人,而中医认为肝气郁结又是造成心情不畅的重要原因。肝气郁结会使气血瘀滞,脸色也会发黄。有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女性,遇到事情总是闷在心里,不会倾诉出来,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感到胸闷、不想吃东西、肚子胀,甚至经常打嗝、叹气,脸色也慢慢变得暗沉发黄,有的人甚至还会长出色斑。这种斑中医叫做&肝斑&,因为长出斑的原因在于肝气郁结。 肝经不顺的人也会经常生闷气,感觉心情郁闷,当然也会有&面子&问题。肝经的路线从足至头,行经面部,肝经不通,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脸色也会慢慢变黄,最终变成&黄脸婆&。那么,脸色发黄要怎么调理呢?其实,有一个穴位能够帮助我们解除这个烦恼,那就是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按摩的时候,用大拇指点按在行间穴的位置,轻轻按揉3 分钟左右,稍微用力,以感觉压痛为度。如果是懒得用手按,也可以光脚,用一只脚的拇趾去踩另一只脚的行间穴位置,这样时不时踩一下,也能够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经常抽烟喝酒或者患有肝病的人可以点燃艾柱来刺激行间穴,每天把点燃的艾柱挂在行间穴上方,停留10 分钟左右,每天热灸1 次。这种方法对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责任编辑:徐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健康官方微信
播放数:1386854
播放数:440019
播放数:181073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经不通如何打通最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