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检测装置是利用莫尔条纹实现对输入信号转换的,这个转换过程有哪

基于IEEE1284接口标准EPP模式的光栅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河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基于IEEE1284接口标准EPP模式的光栅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光栅位移传感器也称计量光栅或光栅尺,做为一种位移传感器,其检测原理是采用光栅莫尔条纹效应,通过传感器内部光电转换和整形电路,将位移量转换成方波信号输出。光栅位移传感器主要用于线位移、角位移测量,被广泛应用在数控机床、光刻设备以及高精度位移或角度检测的机械工业领域。因此,研究光栅信号的位移检测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本文针对光栅位移传感器输出的矩形脉冲信号,基于CPLD技术和IEEE1284并行接口标准EPP模式设计研制了光栅信号采集系统,实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硬件部分由光栅信号处理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的计算机并口通信电路组成。光栅信号处理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应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基于CPLD技术实现,包括细分与辩向模块、计数模块以及接口模块。完成的光栅信号处理电路精度高、测量范围大,可实现数字量输出。单片机控制的并口通信部分实现了光栅测量信号向上位计算机的传输,单片机采用8052,计算机并行接口工作在IEEE1284接口标准EPP模式,实现过程简单、方便、安全。光栅信号采集系统软件部分包括单片机控制程序、并口驱动程序以及计算机应用程序,单片机控制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并口驱动程序利用VC++编程实现,计算机应用程序采用VB语言编程实现。设计完成的基于IEEE1284接口标准EPP模式的光栅信号采集系统可准确进行位移测量,系统体积小,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TP274.2【目录】:
摘要5-6Abstract6-9第1章 引言9-13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1-13第2章 光栅位移传感器及其测量原理13-16 2.1 光栅位移传感器13-14 2.2 光栅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14-15 2.3 本章小结15-16第3章 IEEE1284 并行接口标准及 EPP 模式分析16-22 3.1 IEEE1284 并行接口标准16-17 3.2 EPP 模式分析17-21
3.2.1 EPP 模式信号引脚定义17-18
3.2.2 EPP 模式读写周期18-20
3.2.3 EPP 模式寄存器20-21 3.3 本章小结21-22第4章 光栅信号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22-44 4.1 光栅信号采集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22-23 4.2 光栅信号处理电路23-36
4.2.1 硬件描述语言VHDL24-25
4.2.2 光栅信号处理电路设计流程25-26
4.2.3 细分与辩向模块26-29
4.2.4 24 位可逆计数模块29-31
4.2.5 接口模块31-34
4.2.6 主模块设计34-35
4.2.7 光栅信号处理电路的硬件实现35-36 4.3 单片机控制的并口通信部分硬件电路36-43
4.3.1 单片机与光栅信号处理电路的接口36-37
4.3.2 单片机与双口RAM 的接口37-40
4.3.3 PC 机与双口 RAM 的接口40-41
4.3.4 PCB 设计41-43 4.4 本章小结43-44第5章 光栅信号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44-56 5.1 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44-46 5.2 计算机并口驱动程序设计46-51
5.2.1 动态链接库及其工作原理46-48
5.2.2 驱动程序开发工具VC++6.048-49
5.2.3 并口驱动程序设计49-51 5.3 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51-55 5.4 本章小结55-56第6章 结论56-57参考文献57-59致谢5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向晓安,古天祥;[J];电测与仪表;2001年03期
汪洋,叶湘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1年06期
彭志龙,岳永坚;[J];电子工程师;2003年04期
宋大雷,张东来,徐殿国,王炎;[J];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2000年01期
王海艇,张鹏飞,李实,宋建平;[J];电子技术应用;2000年12期
杨万和;郑二丽;崔连生;张惠敏;;[J];河北工业科技;2006年03期
张百海,柴森春,贾媛媛,江泽民,彭光正;[J];机床与液压;2003年02期
姚放吾;[J];计算机应用;2001年01期
卢国纲;[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0年08期
苑俊英;陈海山;;[J];机电工程技术;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樊长松;[D];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延明;;[J];安防科技;2007年09期
朱凌云;陈少春;;[J];安防科技;2009年07期
张橙;;[J];安防科技;2009年09期
贺良飞;刘从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宋承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王本有;汪德如;许大毛;陈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曾庆立,孟凡斌,杨永东;[J];半导体技术;2004年01期
王哲,于慧敏;[J];半导体技术;2004年05期
吴开源,黄石生,李阳,陆沛涛;[J];半导体技术;2005年01期
孙德辉;张莹;李志军;张玥;;[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申紫娟;聂晶;王立科;张艳冰;;[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下)[C];2007年
张菊兰;段卓平;黄正平;盖峰;;[A];第四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A];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nd Measurement(Volume 1)[C];2003年
姜大龙;曾东;王月忠;李少洪;;[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魏玲;王玉良;;[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何超;高振峰;;[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吴琼飞;朱勇;廖永为;;[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刘莹;刘培志;徐英新;王晋华;胡雄文;;[A];全国第二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左广霞;刘涛;彭雪星;马文彦;邱晓林;;[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盛超;王雪帆;;[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晓;[D];天津大学;2010年
潘峰;[D];浙江大学;2002年
史智兴;[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李丽;[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邹远文;[D];四川大学;2002年
钟涛;[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喻洪麟;[D];重庆大学;2003年
杨雷;[D];郑州大学;2003年
张泰;[D];吉林大学;2004年
刘志平;[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康锡龙;[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志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岩庆;[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商春鹏;[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高圆圆;[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姚文静;[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丽玲;[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杜守增;[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徐坤山;[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姜涛;[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应仲阳;马修水;李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沈卓,宋又廉;[J];传感器世界;2005年01期
吴威,刘丹军,赵杰,陈卫东,蔡鹤皋;[J];电测与仪表;1995年02期
徐凯;张明;;[J];电测与仪表;2005年11期
曹彩萍;李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32期
扈啸,张玘,张连超;[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2年10期
怯肇乾;;[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年04期
袁卫;赵小明;张建奇;;[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年07期
王成元;常国祥;夏加宽;;[J];电气传动;2007年04期
邵贝贝;[J];电子产品世界;199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豪杰;[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颖;[D];重庆大学;2003年
张来勇;[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尹林子;[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韩玉祥;[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曹卫锋;[D];贵州大学;2006年
林志坚;[D];浙江大学;2006年
杨轶;[D];浙江大学;2006年
王荣秀;[D];重庆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诚;张艳红;;[J];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6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宗义;;[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王佳琳;康晓文;刘亚强;王石;金永杰;;[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王佳琳;康晓文;刘亚强;王石;金永杰;;[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徐从裕;余晓芬;;[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李夕亮;彭昌坤;杨健;;[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春燕;祝建平;艾洪滨;崔希云;;[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雷娜;彭志行;还锡萍;陈鑫;刘黎;喻荣彬;羊海涛;;[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王洪梅;刘文浩;李建斌;王长法;何洪彬;仲跻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李春燕;赵东琴;艾洪滨;崔希云;;[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曹向群;连华;;[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饶兴鹤;[N];中国化工报;2011年
陈新;[N];东莞日报;2010年
;[N];电脑商报;2005年
;[N];科技日报;2000年
本报记者 霍娜;[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N];计算机世界;2003年
;[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本期专家:李剑锋
江南;[N];电脑报;2004年
王喧;[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济远;[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景宏;[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喻洪麟;[D];重庆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丽梅;[D];河北大学;2010年
秦朵;[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何博;[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孙昊;[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李兆坤;[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刘玮;[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李燕杰;[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孟庆领;[D];山东大学;2006年
杨锴;[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徐宏慧;[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基于EPA的光栅位移测量系统
> 基于EPA的光栅位移测量系统
基于EPA的光栅位移测量系统
引 言 目前,国内研究和开发数控定位装置的单位都在研制各种经济型的工作台产品,一般定位精度为1 μm、5 μm、10 μm。工作台的结构布局、位移量的大小、测量速度等都越来越趋于灵活,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这些工作台大多数都是单机监控的分散结构,有些是通过RS485、现场总线、PLC等把设备连接在一起,构成简单的DCS或FCS网络测量。利用这些方法构成的具有成本高、测量范围小、速度低、不稳定和支持应用有限等缺陷,因而其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相反,工业以太网以其统一的TCP/IP协议和CSMA/CD多路访问方式使其得到了迅猛发展,以太网不仅具有廉价、高速、简易、方便的特性,而且传输速率高、信息量大、兼容性强,所以受到许多工业监控现场总线开发机构的高度重视。 本文介绍的基于的,具有功能易于拓展、联网方便、造价低廉的特点,可很好地满足航空航天、精密机械仪器、数控机床等领域中精密及定位的需要。1 系统硬件选型1.1 主控制器DS80C410微处理器 DS80C410是快速的与8051兼容的高度集成的网络微控制器。它执行指令的速度比普通的8051快3倍。它的外围设备包括10/100 Mbps的以太网MAC,2个串行端口,1个CAN2.0控制器,1个l-wrie控制器和64个I/O引脚。为了能访问网络,ROM里嵌入了完全的TCPIPv4/6协议栈和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同时支持32个TCP连接而且可以通过以太网MAC以5 Mbps的速率传输数据。 对于半双工操作模式,DS80C410和网络上其他节点一起共享以太网物理介质。DS80C410访问物理介质时遵守以太网的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MAC在试图发送以前等待物理载体空闲。由于网络中有很多节点,所以在发送时不同的节点可能发生冲突。当检测到冲突时,MAC在尝试再次发送前等待一个随机时隙。除非有指令干涉,否则MAC再尝试发送这个冲突帧,发送16次以后自动放弃这个发送帧。对于全双工通信模式,物理介质和DS80C410直接连接到另外一个节点上,允许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不会发生冲突,因此不需要介质访问方法。对于全双工通信,流控制机制使用PAUSE控制帧。当需要时间释放接收数据缓冲区时,DS80C410可以初始化PSUSE帧,请求其他的尝试发送帧的节点挂起几个时隙。 和其他单片机相比,DS80C410的指令操作功能强大,不需要外扩存储器。内部集成的2个串口,便于整个系统的功能升级和扩展。除了组建工业以太网接口电路所用到的端口外,还有大量的闲置端口可以用来实现其他用途,同时系统能够实现在工业现场以10/100 Mbps的网络传输速度进行实时通信,便于系统实现网络化测试。另外,它执行指令的速度比普通的8051快3倍,所以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响应时间。综合考虑之后,选择DS80C410作为整个位移测量系统的主控制器。1.2 以太网收发芯片LXT972ALC 本设计中需要一个传输介质为双绞线的以太网接口,这里采用的Intel公司的LXT972ALC就是这样一个接收发送芯片。它遵守快速以太网协议,支持10/100 MbpsMAC标准。LXT972ALC设备实现了标准IEEE802.3定义的MII。提供了从MAC到LXT972ALC数据传输的独立通道。每一个通道都有各自的时钟、数据总线和控制信号。1.3 网络变压器 以太网收发芯片LXT972ALC输出数据还要通过网络隔离变压器实现对信号的处理,网络隔离变压器的作用就是把信号转换成平衡信号传输,以减少共模干扰,提高数据传输距离。设计中采用了Belfuse的S558-5999-T7网络隔离变压器。变压器的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分别连接以太网收发芯片LXT972ALC的TPIP/N、TPOP/N和RJ45。本文引用地址:2 传感器 传感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其优缺点也各有侧重。相比较而言,光栅传感器不仅具有高速、高精度、非接触测量等优点,而且位移检测有较大的放大率以及误差平均效应,所以广泛应用于位移精密测量和精密定位控制领域。2.1 光栅位移测量的基本原理 光栅传感器主要是由标尺光栅、指示光栅和光电器件(发光和光敏器件)组成,当两块光栅以微小夹角重叠时会产生干涉,在与光栅刻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亮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即所谓莫尔条纹。随着两光栅的相对移动,条纹也发生移动,在固定的光敏器件上就会有光的亮暗变化,对亮暗变化周期进行计数,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即可计算出两光栅的相对位移,这就是光栅测量位移的基本原理。一般,莫尔条纹的宽度远大于光栅栅格的宽度,因而,莫尔条纹实际上起到了光学放大作用。其放大倍数为
其中T为莫尔条纹的间距,d为光栅的栅格宽度,θ为两光栅刻线夹角(单位为弧度)。光栅的栅格宽度是直接影响测量分辨率和精度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的光栅尺,其测量的分辨率、精度以及量程都不一样。光栅传感器的栅距通常为0.02 mm(50线对/mm)、0.04 mm(25线对,/mm)。输出信号有相位角差90°的两路方波信号和相位角依次差90°的四路正弦信号。由于方波信号为数字量,不需要A/D转换,DS80C410就可以直接进行处理,所以本文重点讨论方波输入信号,而对于正弦波信号,经过整形可变为方波信号输出。 本文采用高阈值逻辑(HTL)信号输出的SGC-4.2光栅尺作为位移测量元件。这种光栅尺的特点是阈值电压比较高,因此它的噪声容限比较大,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它的主要缺点是工作速度比较低,所以多用在对工作速度要求不高而对抗干扰能力要求较高的一些工业控制设备中。2.2 四倍频电路设计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光栅传感器输出两路相位相差为90°的方波信号A和B。如图1所示,用A、B两相信号的脉冲数表示光栅走过的位移量,标志光栅分正向与反向移动。四倍频后的信号经计数器计数后转化为相对位置。实现计数过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由微处理器内部定时计数器实现;二是由可逆计数器实现对正反向脉冲的计数。 光栅信号A、B有以下关系: ①当光栅正向移动时,光栅输出的A相信号的相位超前B相90°,则在一个周期内,两相信号共有4次相对变化:00-10-11-01-00。这样:每发生1次变化,可逆计数器便实现1次加计数,1个周期内共可实现4次加计数,从而实现正转状态的四倍频计数。 ②当光栅反向移动时,光栅输出的A相信号的相位滞后于B相信号90°,则一个周期内两相信号也有4次相对变化:00-01-11-10-00。同理,如果每发生1次变化,可逆计数器便实现1次减计数,在1个周期内,共可实现4次减计数,就实现了反转状态的四倍频计数。 ③当线路受到干扰或出现故障时,可能出现其他状态转换,此时计数器不进行计数操作。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做出处理模块状态转换图,如图2所示。其中“+”、“-”分别表示计数器加/减1,“0”表示计数器不动作。 3 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系统工作时,SGC-4.2光栅尺将位置信号先转化成HTL电压信号输出,经过调理电路滤波和整流后,处理成标准的方波信号。然后控制器DS80C410通过内部高速计数器对外部的方波信号进行计数运算。一方面向伺服驱动器发布电机动作指令,控制电机驱动位移执行机构运动;另一方面通过以太网收发芯片XT972ALC进行读写操作,将工业现场的测量信息上传到工业以太网络上,便于管理者进行全局决策。4 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的硬件实现主要包括位移检测电路、电源电路、人机接口和声光报警电路以及工业以太网接口电路的设计。4.1 基于集成芯片的光栅位移检测电路 光栅信号检测电路可以由光敏三极管、比较器LM339、2片74193串联组成。但是这种设计方案往往需要增加较多的可编程计数器,电路元器件众多、结构复杂、功耗增加、稳定性下降。因此,本文对经过SGC-4.2型光栅尺(50线/mm)出来的脉冲信号进行倍频处理时,选择4倍频专用集成电路芯片QA740210来实现,对信号4细分后,可得分辨率为5μm的计数脉冲,这在工业测控中已达到了很高的精确度。QA740210集成电路可将两路正交的方波进行四倍频,并能根据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进行相位判别,产生2路加、减计数信号,可直接送到DS80C410高速计数器进行计数。
尘埃粒子计数器相关文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1年10月数控技术应用自考试题应用,试题,真题,年10月,2011年,应用试题,自学考试,数控技术,自考试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1年10月数控技术应用自考试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莫尔条纹,最全面的莫尔条纹文章 - 电子工程世界网
在电子工程世界为您找到如下关于“莫尔条纹”的新闻
莫尔条纹资料下载
利用光栅的莫尔条纹现象,对位移进行精密测量的数字式传感器。通常由光源、光栅副、光电元件和测量电路等组成,其中光栅副是光栅传感器的主要部分,刻线密度由测量精度来决定,一般主光栅和指示光栅的刻线密度相同。测量时,把标尺光栅与被测对象相联结,使之随其一起运动。当标尺光栅沿着垂直于刻线的方向相对于指示光栅移动时,莫尔条纹就沿着近似垂直于光栅移动的方向运动。光栅移动一个栅距d,莫尔条纹相应地运动一个莫尔条纹...
摘 要:提出了一种新的莫尔条纹数字细分技术,采用FPGA(场可编程门阵列)结合FLASHROM查表的方法可以达到很高的工作频率,并可以自动补偿信号随着频率的提高幅度发生的衰减,解决了使用软件细分无法工作在较高的频率的问题。[著者文摘]...
利用莫尔条纹测量物体三维形貌新方法研究...
&&&&&&&&一种辨别莫尔条纹移动方向的实时性辨向电路...
补过程中,每进给一步,计数器JE减1,当JE=&&&&&&&&&&&& 时,到达终点,停止插补。9.光栅作为位移传感器,其高精度源于的莫尔条纹的&&&&&&&&&& 和&nbsp...
; 当Δθ很小时 , 有&&&&&&&&&& Uo = K Um (θ2- π x/τ ) sinωt .& 光栅位置检测装置1. 结构莫尔条纹的作用起放大作用&&&&&&&&&&&nbsp...
TMS320LF2407A在莫尔条纹 的新型细分方法 中的应用...
· 微机检测与转换—数据采集处理· CCD摄像法的应用—莫尔条纹记数· 电荷耦合图像传感器 -CCD摄像法测径实验· 双平行梁的动态特性—正弦稳态影响· &综合传感器—力平衡式传感器实验· &光栅传感器—衍射演示及测距实验· &气敏传感器演示实验· 湿敏传感器——湿敏电阻实验· &湿敏传感器—湿敏电容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性能· &压电...
&&&&&&&& 本文根据影响编码器光电信号的因素,利用实测的Lissajous 图及Matlab 超强的数据处理功能,提出利用Matlab 仿真评估编码器细分误差的方法。针对编码器莫尔条纹原始信号的正弦性、正交性、等幅性及含直流电平这几种典型特征,利用Matlab 仿真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单项分析评估。关键词:光电...
莫尔条纹相关帖子
& &压电式传感器是根据压电效应原理制成的,主要用于脉动力、振动和加速度的测量。
& &5) 热电偶传感器& & 热电偶传感器是根据热点效应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用于温度测量。
& &6) 光栅传感器& & 光栅传感器是根据莫尔条纹原理制成的一种脉冲输出数字式传感器,它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中、能够形成闭合...
我在自修传感器的课程。希望有高手能够指导下。可以以Q币的形式支付教学。有愿意帮忙的 请加QQ& &&&
请问圆光栅传感器的莫尔条纹是如何计算的。。 圆光栅传感器中的莫尔条纹...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位移传感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小位移通常用应变式、电感式等传感器来检测,大的位移常用感应同步器、光栅、容栅、磁栅等传感技术来测量。其中光栅传感器因其诸多优点,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尤为广泛。本文介绍位移传感器原理及其信号处理技术。
  位移传感器原理(角度位移传感器原理)
  计量光栅是利用光栅的莫尔条纹现象来测量位移的。“莫尔”原出于法文...
有较大的放大率以及误差平均效应,所以广泛应用于位移精密测量和精密定位控制领域。
2.1 光栅位移测量的基本原理
& & 光栅传感器主要是由标尺光栅、指示光栅和光电器件(发光和光敏器件)组成,当两块光栅以微小夹角重叠时会产生干涉,在与光栅刻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亮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即所谓莫尔条纹。随着两光栅的相对移动,条纹也发生移动,在固定的光敏器件上就会有光的亮暗变化,对亮暗...
光栅作为精密测量的一种工具,由于他本身具有的优点,已在精密仪器、坐标测量、精确定位、高精度精密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栅测量技术是以光栅相对移动所形成的莫尔条纹信号为基础的,对此信号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即可获得光栅相对移动的位移量。将光栅位移传感器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进行线性位移量的测量,以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本文采用光栅作为传感元件,经接收元件后变为周期性变化的电信号(近似正弦信号),采用...
莫尔条纹视频
你可能感兴趣的标签
热门资源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