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生仔前母牛食量减少会减吗

当前位置: >>
饲养小母牛
饲养小母牛第一章 小母牛与畜群结构多样化之间的关系 引言 饲养小母牛是经营牛场不可缺少德尔一个环节,能够经济有效的饲养大批小母牛 可以使奶牛生产者达到下列目标: 1、 使畜群的遗产获得达到最大。 2、 及时替换产量低的母牛(提高淘汰率、增加选择机会) 。 3、 在不必购买额外小母牛或成年母牛的条件下扩大畜群规模。 4、 出售多余的小母牛。小母牛
未来遗传素质的投资遗传选择和人工授精计数的使用可以一代一代改良奶牛的遗产品质。 遗传选择和人工授精计数的使用可以一代一代改良奶牛的遗产品质。后备小母牛要从选 以一代一代改良奶牛的遗产品质 择小母牛的父系(公牛)开始, 择小母牛的父系(公牛)开始,通过选择公牛使她的雌性后代产奶遗产潜力或者其他选择 指标上升。未来小母牛的遗产价值可以通过父系和母系预期遗产潜力( 指标上升。未来小母牛的遗产价值可以通过父系和母系预期遗产潜力(PTA)相加(注意 )相加( 不是两者的平均值)计算得出。 不是两者的平均值)计算得出。 表一 遗产价值 公牛预期产奶量遗传力 母牛预期产奶量遗产力 小母牛预期产奶量遗产力 选择公牛队后备小母牛奶产量遗产值的重要性 A 动物 +850 +150 +1000B 动物 +450 +150 +600小母牛的遗产价值在卵子和精子结合(受精)时就已经决定了, 小母牛的遗产价值在卵子和精子结合(受精)时就已经决定了,受精后胚胎的遗产价值就 不能改变,即小母牛在出生前其遗产价值就已经决定了。然而, 不能改变,即小母牛在出生前其遗产价值就已经决定了。然而,妊娠间及小母牛出生后的 饲喂和管理水平对其未来的产奶量影响很大。小母牛一出生就应当保证它的生长发育正常, 对其未来的产奶量影响很大 饲喂和管理水平对其未来的产奶量影响很大。小母牛一出生就应当保证它的生长发育正常, 耗费最低,使它的一生发挥最大泌乳潜力。 耗费最低,使它的一生发挥最大泌乳潜力。小母牛未来经济收益的投资小母牛是畜群的未来。同时小母牛是一群不产奶的奶牛成员,而且需要消耗饲料、 小母牛是畜群的未来。同时小母牛是一群不产奶的奶牛成员,而且需要消耗饲料、劳力 和兽医服务费用,这些花费是不能马上收益的投资。因此,饲养小母牛也是一种经济投资, 和兽医服务费用,这些花费是不能马上收益的投资。因此,饲养小母牛也是一种经济投资, 只有等到第一次泌乳才能得到回报。 只有等到第一次泌乳才能得到回报。生产费用列出小母牛生长期对饲料的需求量。 表 1-2 列出小母牛生长期对饲料的需求量。 表 1-2 大型品种小母牛饲养采食量 饲 料 粗 饲 料 1(千克) (千克) 能量饲料 2(千克) (千克) 蛋白质饲 料(千克 0-3 65 75 25 月 3-12
0 24 个 月 总 的 每 月 平 均 值 375 0 钙磷(千克) 钙磷(千克) 微量元素(千克) 微量元素(千克) 代乳品(千克) 代乳品(千克)2.2 0.45 18.011.3 10.013.6 11.027.1 21.0 18.01.5 0.81、 以干草(含 15%粗蛋白)和玉米青储(含 8%粗蛋白)作为粗饲料。 粗蛋白) 粗蛋白) 、 以干草( 粗蛋白 和玉米青储( 粗蛋白 作为粗饲料。 2、 玉米或谷物颗粒。 、 玉米或谷物颗粒。 3、 大豆或其他蛋白含量高的饲料。 、 大豆或其他蛋白含量高的饲料。 4、 二价钙或磷添加剂(含 24%钙和 18%磷) 、 二价钙或磷添加剂( 钙和 磷 。 5、 若小母牛饲养期超过 24 个月,可以推迟谷物颗粒饲料的饲喂期。 个月,可以推迟谷物颗粒饲料的饲喂期。 、 饲喂小母牛的总费用还受其他管理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在本章后面讨论这些影响: 饲喂小母牛的总费用还受其他管理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在本章后面讨论这些影响: 1、 维持畜群一定规模所需要的后备小母牛的数量。 、 维持畜群一定规模所需要的后备小母牛的数量。 2、 小母牛淘汰率(饲养额外小母牛以及出售额外小母牛) 、 小母牛淘汰率(饲养额外小母牛以及出售额外小母牛) 。 3、 死亡率。 、 死亡率。 4、 饲养时间(是 22-24 月龄还是 36 月龄产仔) 月龄产仔) 、 饲养时间( 。投资回报由于消耗资源拉长,饲养小母牛费用升高(主要是饲料方面的开销) 推迟泌乳时间。 ;推迟泌乳时间 由于消耗资源拉长,饲养小母牛费用升高(主要是饲料方面的开销) 推迟泌乳时间。 ; 泌乳是奶牛场回收饲养小母牛投资的主要方面。 泌乳是奶牛场回收饲养小母牛投资的主要方面。 个泌乳期才能完全收回对小母牛饲养的总花费。 在美国管理条件最好的牛场也需要 1-1.5 个泌乳期才能完全收回对小母牛饲养的总花费。 个泌乳期才能收回对小母牛的投资。 产头胎推迟 6 个月意味着需要 2 个泌乳期才能收回对小母牛的投资。小母牛可以发挥的生长潜力有时为了缩减开支,有些牛场采取减少对小母牛的管理费用和措施。然而, 有时为了缩减开支,有些牛场采取减少对小母牛的管理费用和措施。然而,这种减少 短期费用的做法可能会造成长期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损失。例如,饲喂不足、畜舍不足以及 短期费用的做法可能会造成长期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损失。 例如,饲喂不足、 卫生条件差对整个畜群的盈利会有直接的副作用。因为: 卫生条件差对整个畜群的盈利会有直接的副作用。因为: 1、 未得到正常生长发育的小母牛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的产奶损失。 其未来的产奶损失。 、 未得到正常生长发育的小母牛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的产奶损失 2、 生长缓慢的小母牛饲养期延长、投胎产仔时间推迟,结果生产费用(开支)增加。 、 生长缓慢的小母牛饲养期延长、投胎产仔时间推迟,结果生产费用(开支)增加。 3、 发育不良的小母牛产头胎发生难产的几率增加。 、 发育不良的小母牛产头胎发生难产的几率增加。 另外小母牛得不到适当的照料的原因是小母牛生长期变化很大。小母牛出生、断奶、 另外小母牛得不到适当的照料的原因是小母牛生长期变化很大。小母牛出生、断奶、配种 以及产头胎期间都是非常关键的时刻。 以及产头胎期间都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因此小母牛的整个生长过程都需要良好的管理和照 料才能保证饲喂适当、生长发育充分和健康状况良好。 料才能保证饲喂适当、生长发育充分和健康状况良好。成功饲养小母牛计划的标准评价小母牛饲养计划好坏的标准不只一条。 评价小母牛饲养计划好坏的标准不只一条。只有达到下列所以条件才能算是打倒小母牛 饲养管理成功: 饲养管理成功: 1、 小牛及小母牛的总死亡率低于 5%。 、 。 2、 产头胎时小母牛的生长发育以及体重均达到合适标准。 胎时小母牛的生长发育以及体重均达到合适标准 、 产头胎时小母牛的生长发育以及体重均达到合适标准。 3、 产头胎的平均年龄为 24 个月。 个月。 、 第一次泌乳表现性能通常作为评价小母牛饲养成功与否的标准。但是, 第一次泌乳表现性能通常作为评价小母牛饲养成功与否的标准。但是,母牛整个生产寿命 期间的生产性能应当比第一次泌乳性能更重要。 期间的生产性能应当比第一次泌乳性能更重要。 如果小母牛发育不足并在 22-24 月龄产头胎 就会增加难产的危险性并降低产奶量。 就会增加难产的危险性并降低产奶量。 月龄产仔有下列优点: 生长发育充分并在 22-24 月龄产仔有下列优点: 1、 减少难产发生率。 、 减少难产发生率。 2、 增加奶牛整个生产寿命的产奶量(泌乳天数增加,产奶量增加) 、 增加奶牛整个生产寿命的产奶量(泌乳天数增加,产奶量增加) 。 3、 减少饲养费用(包括饲料和劳力). 、 减少饲养费用(包括饲料和劳力) 4、 维持畜群规模所需要的小母牛数量少。 、 维持畜群规模所需要的小母牛数量少。小牛死亡率低于 5%评价小母牛饲养管理成功的第一个基本标准是看小牛的死亡率。 评价小母牛饲养管理成功的第一个基本标准是看小牛的死亡率。 成功的第一个基本标准是看小牛的死亡率 一般来讲, 个月内小牛死亡率最高,随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降低。 一般来讲,出生 2 个月内小牛死亡率最高,随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降低。死亡率低说明小牛 饲养措施得当。这也有助于增加盈利和加速畜群的遗产改进。 饲养措施得当。这也有助于增加盈利和加速畜群的遗产改进。产头胎时小母牛生长发育充足且体重达到要求饲喂小母牛的成功与否取决小母牛是否获得了理想的生长速度。 饲喂小母牛的成功与否取决小母牛是否获得了理想的生长速度。小母牛的生长速率影响他 的配种时间、产仔年龄、产仔难易度以及整个一生的产奶量。 的配种时间、产仔年龄、产仔难易度以及整个一生的产奶量。各品种奶牛的理想生长率有 一定差异。生长太快和太慢都不好。因为: 一定差异。生长太快和太慢都不好。因为: 1、 生长太慢会推迟青春期、配种时间及产仔年龄,对经济效益影响极大。 、 生长太慢会推迟青春期、配种时间及产仔年龄,对经济效益影响极大。 2、 生长率太快,特别时在青春期之前(9-10 月龄)会对产奶潜力产生副作用。 月龄)会对产奶潜力产生副作用。 、 生长率太快,特别时在青春期之前( 小母牛的体重比年龄对繁殖能力(泌乳性能)的影响更大。无论年龄多大, 小母牛的体重比年龄对繁殖能力(泌乳性能)的影响更大。无论年龄多大,当小母牛 时就进入了青春期。 达到其完全成熟时体重的 40%时就进入了青春期。一般来讲,若小母牛体重达到其完 时就进入了青春期 一般来讲, 就应当配种。 全成熟体重的 60%就应当配种。 头胎分娩后几天母牛体重应当达到其成熟时体重的 就应当配种 80-85%,产前几天头胎怀孕母牛的体重应当时其完全成熟时体重的 85-90%。 , 。 不同品种和环境条件, 上述条件应用于 3 不同品种和环境条件,因为小母牛的体重只与其生理状态相关而与其特 殊的环境条件无关。 换句话说, 就适合产第一胎, 殊的环境条件无关。 换句话说, 当小母牛的体重达到其成熟时体重的 80-85 就适合产第一胎, 原因是: 原因是: 1、 小母牛已经发育完全,产仔时发生难产的危险性极低。 、 小母牛已经发育完全,产仔时发生难产的危险性极低。 2、 达到这一体重的小母牛采食能力已经可以适应第一次泌乳时发挥最大泌乳潜力的需 、 要。 个泌乳期中逐渐获得的。 母牛最后的 15-20%体重是在以后的 2-3 个泌乳期中逐渐获得的。实际上奶牛要到 5.5-60 周 体重是在以后的 即第四次泌乳)时才能达到完全成熟时的体重。 岁(即第四次泌乳)时才能达到完全成熟时的体重。 成熟时体重(千克) 成熟时体重(千克) 品种 650-700 荷兰黑白花 650-701 瑞士褐牛 600-650 短角奶牛 525-575 爱尔夏牛 400-450 泽西牛24 月龄产第一胎从出生到第一次产仔的年龄为小母牛的生长期。 从出生到第一次产仔的年龄为小母牛的生长期。小母牛饲养是否成功还不完全有小母 牛产第一胎时的年龄所决定,也由产投胎时的年龄和发育状况共同决定 同决定。 牛产第一胎时的年龄所决定,也由产投胎时的年龄和发育状况共同决定。 产头胎年龄推迟会减少奶牛场的总盈利,而且会使下列三方面的费用增加: 产头胎年龄推迟会减少奶牛场的总盈利,而且会使下列三方面的费用增加: 1、 增加额外饲养月份的费用。 、 增加额外饲养月份的费用。 2、 增加不产奶天数从而使一生的总产奶量下降。 、 增加不产奶天数从而使一生的总产奶量下降。 3、 为维持畜群规模增加饲养小母牛的费用。 、 为维持畜群规模增加饲养小母牛的费用。 小母牛和奶牛畜群结构多样化将畜群至少划分为下列三个组 (1) 后备母牛组。 后备母牛组。 (2) 产奶母牛组; 产奶母牛组; (3) 干奶期母牛组。 干奶期母牛组。 畜群中小母牛总数取决于供给(产仔率、小母牛头数、产仔间隔和新生小牛性别比例) 畜群中小母牛总数取决于供给(产仔率、小母牛头数、产仔间隔和新生小牛性别比例) 和因各种原因离开畜群的小牛数(死亡、淘汰和产头胎时母牛年龄)之间的差值。 和因各种原因离开畜群的小牛数(死亡、淘汰和产头胎时母牛年龄)之间的差值。 每一种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组别: 每一种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组别: 1、 小母牛的管理应当侧重于健康和生长方面; 理应当侧重于健康和生长方面; 、 小母牛的管理应当侧重于健康和生长方面 2、 泌乳奶牛侧重于奶产量和繁殖方面; 、 泌乳奶牛侧重于奶产量和繁殖方面; 3、 干奶期奶牛的管理应当侧重于如何顺利过度倒下一个泌乳期。 、 干奶期奶牛的管理应当侧重于如何顺利过度倒下一个泌乳期。畜群典型结构列出了不同规模奶牛场畜群的组别结构。 表 1-3 列出了不同规模奶牛场畜群的组别结构。 母 40 产 奶 母 牛 泌乳早期( 泌乳早期(1-91 天) 泌乳中期( 泌乳中期(92-243 天) 泌乳晚期(244-305 天) 乳晚期( 产乳牛总数 干奶期母牛( 干奶期母牛(306-365) ) 10 16 7 33 7 母 40 后 备 小 母 牛 0-2 月龄(新生的) 月龄(新生的) 3-4 月龄(断奶小牛) 月龄(断奶小牛) 5-8 月龄(青春期前母牛) 月龄(青春期前母牛) 9-12 月龄(青春期小母牛) 月龄(青春期小母牛) 不到一岁的小母牛总数 13-15 月龄(发情期小牛) 月龄(发情期小牛) 16-24 月龄(妊娠小母牛) 月龄(妊娠小母牛) 1-2 周岁小母牛总数 后备小母牛总数 3 3 6 6 18 4 13 17 35 19 30 13 62 13 牛 75 6 6 11 11 44 8 25 33 77 头 100 7 7 15 15 44 11 33 44 88 25 41 17 83 17 数 250 18 18 37 37 110 28 83 111 221 63 103 42 208 42 牛 75 头 数 100 250每组中奶牛头数根据下列假设条件计算得出平均值: 每组中奶牛头数根据下列假设条件计算得出平均值: 个月; (1) 产仔间隔为 12 个月; ) (2) 产仔季节按四季平均分布; ) 产仔季节按四季平均分布; 的新生小牛时小公牛并在出生后出售, 的新生小牛是小母牛; (3) 50%的新生小牛时小公牛并在出生后出售,另外 50%的新生小牛是小母牛; ) 的新生小牛时小公牛并在出生后出售 的新生小牛是小母牛 月龄,小母牛的死亡率为 (4) 从出生到 24 月龄,小母牛的死亡率为 10%; ) ; 的小母牛在产头胎前出售; (5) 10%的小母牛在产头胎前出售; ) 的小母牛在产头胎前出售 个月; (6) 产头胎是小母牛的平均年龄为 25 个月; ) (7) 母牛淘汰率为 36%。 ) 。 决定畜群中小母牛的总头数以及每年头胎母牛头数饲养头胎小母牛的目的是替补畜群中被淘汰的奶牛,因此, 饲养头胎小母牛的目的是替补畜群中被淘汰的奶牛,因此,了解影响畜群中小小母牛 数量的各种因素以及提供多少头胎小母牛非常重要。畜群中小母牛出生的数量取决于: 数量的各种因素以及提供多少头胎小母牛非常重要。畜群中小母牛出生的数量取决于: 1、 小牛出生率(母牛头数及产仔间隔) 、 小牛出生率(母牛头数及产仔间隔) ; 2、 公母性别比例。 、 公母性别比例。 离开畜群的小母牛数目取决于: 离开畜群的小母牛数目取决于: 1、 小牛死亡率(从出生到产头胎) 、 小牛死亡率(从出生到产头胎) 2、 淘汰率 、 ---被动淘汰(由于外伤、疾病等原因而出售) 被动淘汰( 被动淘汰 由于外伤、疾病等原因而出售) ; ---主动淘汰(额外小母牛外售) 主动淘汰( 主动淘汰 额外小母牛外售) 。 3、 产头胎时的年龄。 、 产头胎时的年龄。 表 1-4 计算畜群规模为 100 头奶牛的饲养场所有的后备小母牛头数 因 素 例 子 (A)后备母牛群中小母牛总数 ) 时间段 畜群规模 产仔间隔 性别比例 小牛死亡率 产头胎时年龄 100 13 个月 50% 10% 25 月龄 公 式 计 算 结 果 2 ×100 ×12/13 / ×0.5 ×(1―0。1) 。) ×25/24 / 2 ×100 ×0.923 ×0.5 ×0.90 ×1.042 =86 1 ×100 ×0.923 ×0.5 ×0.90 ×0.96 =402年 ×小母牛数 ×12/产仔间隔 / 小母牛数/ ×小母牛数/新生小牛数 × 1- 小牛死亡头数/100) 【 (小牛死亡头数/ ) 】 产头胎时的年龄/ ×产头胎时的年龄/24(B)每年后备小母牛中能产头胎的小母牛头数 ) 1年 时间段 100 畜群规模 ×小母牛数 13 个月 产仔间隔 ×12/产仔间隔 / 性别比例 50% ×小母牛数/新生小牛数 小母牛数/ 10% 小牛死亡率 × 1- 小牛死亡头数/100) 【 (小牛死亡头数/ ) 】 25 月龄 产头胎时年龄 ×24/产头胎时的年龄 /1 ×100 ×12/13 / ×0.5 ×(1―0。1) 。) ×24/25 /个月)为时间段, 注:计算后备牛群中小母牛数是以 2 年(24 个月)为时间段,而产头胎小母牛的时间段 为一年。产仔间隔以月数表示。 为一年。产仔间隔以月数表示。产仔间隔小母牛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小牛出生率,也就是: 小母牛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小牛出生率,也就是: 母牛头数× 母牛头数×12 产仔间隔(月数) 产仔间隔(月数) 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当产仔间隔为 12 个月时畜群中小牛的头数。如果产仔间隔增加,每年所 个月时畜群中小牛的头数。如果产仔间隔增加, 预期的小牛头数减少。 个月, 预期的小牛头数减少。如果产仔间隔从 2 个月增加到 18 个月,拥有 100 头牛的畜群中可提 供的小牛数量将从 96 头下降到 73 头,而每年的头胎母牛头数也从 43 头降到 29 头。 头奶牛的畜群,产仔间隔每缩短一个月( 个月) 规模为 100 头奶牛的畜群,产仔间隔每缩短一个月(必须大于 12 个月)就会多出 2~3 头可产头胎的小母牛 胎的小母牛。 头可产头胎的小母牛。性别比例 新生小牛的雌雄性别比例与畜群中小母牛数量密切相关, 新生小牛的雌雄性别比例与畜群中小母牛数量密切相关,生物繁殖的自然选择使得 左右。 性别比例维持在 50%左右。 左右小牛死亡率和被动淘汰小牛死亡率和被动淘汰率是指那些在饲养场中出生, 小牛死亡率和被动淘汰率是指那些在饲养场中出生,但由于疾病或外伤等原因在产 头胎之前就死亡或出售造成的。 头胎之前就死亡或出售造成的。 小牛生长后期也有可能发生被动淘汰的情况,原因是: 小牛生长后期也有可能发生被动淘汰的情况,原因是: 1、 严重寄生虫感染(特别是放牧饲养的小母牛) 、 严重寄生虫感染(特别是放牧饲养的小母牛) ; 2、 产头胎时发生严重难产。 、 产头胎时发生严重难产。 以一百头奶牛的畜群规模为例, 以一百头奶牛的畜群规模为例,如果小母牛的死亡率有 0%增加到 24%,能够得到的产 增加到 , 头胎小母牛头数将从 44 头下降到 34 头。 头奶牛的畜群, 头可产头胎的小母牛。 规模为 100 头奶牛的畜群, 小牛死亡率每下降 10%就会多出 3~5 头可产头胎的小母牛。 就会多出产投胎时小母牛的年龄月龄,那么饲养小母牛的开支就会因下列因素而增加: 如果产投胎时小母牛的年龄超过 24 月龄,那么饲养小母牛的开支就会因下列因素而增加: 1、 畜群中小母牛头数比正常要高; 、 畜群中小母牛头数比正常要高; 2、 每年能够拥有的头胎小母牛减少。 、 每年能够拥有的头胎小母牛减少。 较长的产仔间隔和较高的死亡率会使饲养场的小母牛总头数减少。然而, 较长的产仔间隔和较高的死亡率会使饲养场的小母牛总头数减少。然而,小母牛产头胎的 年龄增高会有相反的影响。 月龄财产投胎会延长饲养后备牛的时间。 年龄增高会有相反的影响。超过 24 月龄财产投胎会延长饲养后备牛的时间。例如 36 月产 个月, 头胎比 24 月龄产头胎的小母牛要多饲养 12 个月,换句话说这类母牛在畜群中要多养 50% 的时间。 的时间。 头奶牛的畜群,产头胎年龄每减少一个月( 月龄) 规模为 100 头奶牛的畜群,产头胎年龄每减少一个月(必须大于 24 月龄)就会多出 约两头可产头胎的小母牛。 约两头可产头胎的小母牛。 此外,推迟产头胎年龄会使每年的到的头胎小母牛头数减少。 月龄产头胎。 此外,推迟产头胎年龄会使每年的到的头胎小母牛头数减少。如果 24 月龄产头胎。那么 的母牛开始产仔泌乳。 月龄, 每年后备小母牛组将有 50%的母牛开始产仔泌乳。然而,若产头胎时年龄增加到 36 月龄, 的母牛开始产仔泌乳 然而, 这一比例将下降到 22%。 。后备小母牛总数以及头胎小母牛的需求数量后备小母牛的数量由下列因素: 后备小母牛的数量由下列因素: 1、 母牛淘汰率(包括主动淘汰和被动淘汰) 、 母牛淘汰率(包括主动淘汰和被动淘汰) ; 2、 畜群规模扩大速率; 、 畜群规模扩大速率; 3、 理想的小母牛主动淘汰率。 、 理想的小母牛主动淘汰率。 多数情况下牛场里大多数的新生小牛是作为后备母牛保存下来的。为了维持畜群规模, 多数情况下牛场里大多数的新生小牛是作为后备母牛保存下来的。为了维持畜群规模,小 母牛和成年母牛的淘汰率需要经常的调整 牛的淘汰率需要经常的调整。 母牛和成年母牛的淘汰率需要经常的调整。生产者应当提前计划和估算每年可以得到的头 胎小母牛供求量。 胎小母牛供求量。 100 头奶牛规模的畜群,不同淘汰率和死亡率对后备小母牛头数的影响 头奶牛规模的畜群, 表 1-6 出生小母牛 45 45 45 45 45 45 小母牛死亡率% 小母牛死亡率 2.5 5 10 15 20 25 可 利 用 小 母 牛 根据下列淘汰率估计多余小母牛数 数 20% 30% 35% 40% 44 43 40 38 36 34 24 23 20 18 16 14 14 13 10 8 6 4 9 8 5 34 1 -1 4 3 0 -2 -4 -6 奶牛淘汰率低将对下列各方面产生影响: 奶牛淘汰率低将对下列各方面产生影响: 1、 后备母牛的需求量减少,饲养后备小母牛的费用下降; 、 后备母牛的需求量减少,饲养后备小母牛的费用下降; 2、 奶牛在畜群中保留的时间延长,所以奶牛一生的总产奶量增加; 、 奶牛在畜群中保留的时间延长,所以奶牛一生的总产奶量增加; 3、 然而,不能使畜群的遗产获得速率达到最高。 、 然而,不能使畜群的遗产获得速率达到最高。 表 1-7 奶牛淘汰率和泌乳奶牛平均泌乳次数之间的关系 母牛淘汰率% 母牛淘汰率 平均泌乳次数 15 6.6 20 5.0 25 4.0 30 3.3 35 2.9 40 2.5小结: 小结:1、 小母牛的死亡率应当控制在 5%以下,而且小母牛应在 2 周岁时产头胎,产头胎后 、 以下, 周岁时产头胎, 以下 小母牛应达到成年体重的 80-85%。 。 2、 最大限度的提高每年后备母牛头数。 年后备母牛头数。 、 最大限度的提高每年后备母牛头数第二章 初乳是什么饲喂初乳的重要性初乳是奶牛分娩后最开始挤出的浓稠、奶油状、黄色的牛奶。严格的来讲, 初乳是奶牛分娩后最开始挤出的浓稠、奶油状、黄色的牛奶。严格的来讲,分娩后第一 次第一次挤出的奶才能称为初乳。分娩后第二次至第八次( 次第一次挤出的奶才能称为初乳。分娩后第二次至第八次(即分娩后 4 天)挤出的奶叫过 渡奶,因为这个时候的奶逐渐接近正常乳。 渡奶,因为这个时候的奶逐渐接近正常乳。初乳的营养价值和免疫价值初乳、过渡乳、常乳的组成成分不同(表 2-1) 初乳是富含免疫蛋白(即抗体又称免疫 初乳、过渡乳、常乳的组成成分不同( ) 初乳是富含免疫蛋白( ,初乳是富含免疫蛋白 , 球蛋白)的牛奶。此外初乳又比过渡乳和全奶含有更高的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球蛋白)的牛奶。此外初乳又比过渡乳和全奶含有更高的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脂肪是初乳中主要的能量来源,初乳中的乳糖含量相对全奶要低, 脂肪是初乳中主要的能量来源,初乳中的乳糖含量相对全奶要低,因而会降低腹泻的发生 初乳富含维生素, 率。初乳富含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A,维生素 D 和维生素 E,因为这些维生素在新生小 , , 牛体内储存极为有限,故对小牛健康极为有益。 牛体内储存极为有限,故对小牛健康极为有益。 初乳除营养价值高外,还为新生小牛提供抗体起免疫保护作用, 初乳除营养价值高外,还为新生小牛提供抗体起免疫保护作用,这些抗体为小牛出生几 天后为免受腹泻以及其他疾病的感染起关键作用。 天后为免受腹泻以及其他疾病的感染起关键作用。 给新生小牛饲喂初乳是增强小牛健康和提高小牛成活率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给新生小牛饲喂初乳是增强小牛健康和提高小牛成活率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表 2-1 牛乳与初乳的组成成分 挤 组 成 1 初 23.9 6.7 14.0 6.0 2.7 1.11 2 乳 17.9 5.4 8.4 4.2 3.9 0.95 . -奶 3 次 4 5 全 13.6 3.5 4.1 0.1 4.7 0.87 74.0 数 11 奶 12.5 3.2 3.2 0.09 4.9 0.74 34.0总固体( ) 总固体(%) 脂(%) ) 蛋白质( ) 蛋白质(%) 抗体( ) 抗体(%) 乳糖( ) 乳糖(%) 矿物质( ) 矿物质(%)过 渡 奶 14.1 13.9 3.9 5.1 2.4 4.4 0.87 113.0 3.7 4.2 0.2 4.6 0.82 --毫升) 维生素 A(微克/100 毫升) 295.0 (微克/ 蛋白质量也包括下一行的抗体。 蛋白质量也包括下一行的抗体。 抗体是什么抗体或免疫球蛋白白通常存在于动物的血液中。 抗体或免疫球蛋白白通常存在于动物的血液中。这些蛋白质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抗体帮助鉴别和消除细菌以及其他外来侵入物质。但是, 成部分。抗体帮助鉴别和消除细菌以及其他外来侵入物质。但是,新生小牛的血液中不含 抗体。若喂给小牛高质量的初乳。抗体克通过小牛肠壁吸收进入体内。 抗体。若喂给小牛高质量的初乳。抗体克通过小牛肠壁吸收进入体内。这些抗体帮助小牛 抵抗感染从而帮助提高新生小牛的存活率。 抵抗感染从而帮助提高新生小牛的存活率。 只有在分娩前几天内,母牛血液中的抗体才会输送到乳腺并随牛奶分泌出来。 只有在分娩前几天内,母牛血液中的抗体才会输送到乳腺并随牛奶分泌出来。初 克抗体) 乳中抗体浓度平均为 6%(100 克牛奶中含 6 克抗体)其变化范围在 2%-23%。相反,全奶 ( 。相反, 中抗体浓度只有 中抗体浓度只有 0.1%。 。抗体从母体传递给小牛的过程出生前,胎儿是生活在子宫无氧环境中,因此,不会被许多传染性疾病感染。 出生前,胎儿是生活在子宫无氧环境中,因此,不会被许多传染性疾病感染。有些动 母体在妊娠期间可以将抗体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如人类) 然而,奶牛没有这种功能, ,然而 物,母体在妊娠期间可以将抗体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如人类) 然而,奶牛没有这种功能, , 由于母牛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产地给小牛,新生小牛很容易受到各种传染性微生物的感染。 由于母牛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产地给小牛,新生小牛很容易受到各种传染性微生物的感染。 因此新生小牛获得抗体最好的方法是饮食高质量的初乳。 因此新生小牛获得抗体最好的方法是饮食高质量的初乳。 初乳中的抗体可以使母牛的免疫 ? 能力被动的传递给易受感染的新生小牛。这种免疫传递也称被动免疫, 能力被动的传递给易受感染的新生小牛。这种免疫传递也称被动免疫,这是因为新生小牛 血液中的抗体不是有小牛自己免疫系统合成的。研究表明若小牛血液中没有足够的抗体 血液中的抗体不是有小牛自己免疫系统合成的。研究表明若小牛血液中没有足够的抗体, 刚出生几天到几周的死亡率会明显增加。 刚出生几天到几周的死亡率会明显增加。抗体如何抵抗感染初乳中含有很多类型抗体( ,这些抗体通过下列途径帮助小牛抵抗感染 初乳中含有很多类型抗体(表 2-2) 这些抗体通过下列途径帮助小牛抵抗感染。 ) 这些抗体通过下列途径帮助小牛抵抗感染。 , 类型占总免疫球蛋白( ) 类型占总免疫球蛋白(Ig)% 功 用 IgG IgA IgM 80~85 8`~10 5~12 消灭进入血液的微生物(系统感染) 消灭进入血液的微生物(系统感染) 保护各种器官粘膜,特别是小肠粘膜,并阻止微生物进入血液 保护各种器官粘膜,特别是小肠粘膜,与 IgG 作用相同 1、 与细菌和其他抗原结合江这些入侵者粘在一起以便免疫系统的吞噬(即吞噬作用) 、 与细菌和其他抗原结合江这些入侵者粘在一起以便免疫系统的吞噬(即吞噬作用) 2、 激活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帮助消除细菌(又称补体作用) 、 激活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帮助消除细菌( 称补体作用) 3、 中和毒素作用; 、 中和毒素作用; 4、 阻止细菌和病毒黏附在健康组织上(固定外来入侵物质) 、 阻止细菌和病毒黏附在健康组织上(固定外来入侵物质) 初乳中抗体对防止肠道感染效果极好, 初乳中抗体对防止肠道感染效果极好,然而要想维持小肠细胞壁的完整及有效的防止细 菌黏附在小肠上皮细胞上,应当在小牛肠道细菌群落建立之前就喂给初乳。 菌黏附在小肠上皮细胞上,应当在小牛肠道细菌群落建立之前就喂给初乳。如果再喂给之 前细菌已经建立,那么就极容易使小肠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引起腹泻, 前细菌已经建立,那么就极容易使小肠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引起腹泻,严重情况 下细菌进入血液引起小牛败血症死亡。 下细菌进入血液引起小牛败血症死亡。抗体在小肠内的吸收刚出生的小牛只能部分分解蛋白质,但是小肠可以吸收大分子物质(包括抗体) 刚出生的小牛只能部分分解蛋白质,但是小肠可以吸收大分子物质(包括抗体)而且效 率非常高。因此,初乳中的抗体可以完全被小牛吸收到血液中。小牛刚出生时抗体的吸收 率非常高。 因此, 初乳中的抗体可以完全被小牛吸收到血液中。小牛刚出生时抗体的吸收 率平均为 20%,变化范围为 6~45%。出生后几小时,小牛消化率极强,小肠对抗体的通透 , 。出生后几小时,小牛消化率极强, 性下降, 小时小牛不再具有吸收抗体的能力(又称小肠关闭) 。小牛出生后 性下降,出生后 24 小时小牛不再具有吸收抗体的能力(又称小肠关闭) 小牛出生后 24 小 。 时没有喂给初乳就很难获得足够的抗体来帮助抵抗感染。 时没有喂给初乳就很难获得足够的抗体来帮助抵抗感染。 出入还具有轻泻作用并刺激消化道正常作用。 出入还具有轻泻作用并刺激消化道正常作用。出生后较短时间内喂给初乳可以帮助小肠 早期关闭,并且帮助吸收初乳的能力。相反, 早期关闭,并且帮助吸收初乳的能力。相反,出生 24 小时后才喂给初乳将会有 50%的小牛 的小牛 小时。此外, 的小牛不再吸收任何抗体。 其小肠关闭会延迟到 32 小时。此外,50%的小牛不再吸收任何抗体。这种小牛没有获得被 的小牛不再吸收任何抗体 动免疫,因而死亡率很高。 动免疫,因而死亡率很高。 小牛抵抗疾病的能力直接与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有关。 小牛抵抗疾病的能力直接与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有关。吸收入体内的抗体可以在体内各部 的能力直接与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有关 分消除感染。抗体发挥作用后被消除,这是血液中的抗体浓度以恒定速率下降。 分消除感染。抗体发挥作用后被消除,这是血液中的抗体浓度以恒定速率下降。在 3-4 周龄 小牛自身的免疫系统开始产生抗体(称为主动免疫) 因此, 。因此 时,小牛自身的免疫系统开始产生抗体(称为主动免疫) 因此,血液中所含初乳抗体的浓 。 度不足与小牛死亡率明显升高有关。 度不足与小牛死亡率明显升高有关。如何评价初乳质量初乳中的抗体浓度和初乳中总干物质比例呈正比。 初乳中的抗体浓度和初乳中总干物质比例呈正比。因此肉眼观察出入可以大体判断初 乳的质量水平。奶油状、浓稠的初乳富含抗体。与之相反。稀薄如水的初乳质量水平一般。 乳的质量水平。奶油状、浓稠的初乳富含抗体。与之相反。稀薄如水的初乳质量水平一般。 质量好的初乳密度高于 质量好的初乳密度高于 1.056,相比之下全奶的密度在 1.032 水的为 1.00. ,抗体含量小时内都不给母牛挤奶,初乳中的抗体浓度就会下降, 如果分娩后 9 小时内都不给母牛挤奶,初乳中的抗体浓度就会下降,随着挤奶次数或小 牛吸奶次数的不断增加,牛奶中的抗体浓度急剧下降。根据第一次挤奶是否完全挤尽初乳, 牛吸奶次数的不断增加,牛奶中的抗体浓度急剧下降。根据第一次挤奶是否完全挤尽初乳, 抗体被新合成的牛奶稀释。 第二次挤出的过渡奶中抗体浓度的变化为 60~70%, ,抗体被新合成的牛奶稀释。与经产母牛 相比,头胎母牛过渡奶中的抗体浓度下降的更快。 相比,头胎母牛过渡奶中的抗体浓度下降的更快。此外初乳和过渡乳中抗体浓度还受下列 许多因素影响: 许多因素影响: 1、 干奶期不够长(少于 4 周)或早产均可降低初乳中的抗体浓度; 或早产均可降低初乳中的抗体浓度; 、 干奶期不够长( 2、 分娩前挤奶或初乳漏奶也会导致初乳中抗体浓度下降; 、 分娩前挤奶或初乳漏奶也会导致初乳中抗体浓度下降; 3、 奶牛年龄:经产奶牛初乳比头胎母牛初乳含抗体量高(表 2-3) 而且所含抗体的种类 ,而且所含抗体的种类 、 奶牛年龄:经产奶牛初乳比头胎母牛初乳含抗体量高( ) , 也多,因而抗病能力比较广,这主要是因为母牛生活时间长接触免疫源广的缘故; 也多,因而抗病能力比较广,这主要是因为母牛生活时间长接触免疫源广的缘故; 4、 奶牛品种:通常黑白花奶牛的初乳比其它品种奶牛初乳中抗体浓度含量要低。 、 奶牛品种:通常黑白花奶牛的初乳比其它品种奶牛初乳中抗体浓度含量要低。 产 仔 次 数 对 初 乳 中 抗 体 浓 度 的 影 响 第几次产仔 抗体(%) 抗体( ) 奶牛品种 抗体( ) 抗体(%) 第一次 5.9 第二次 6.3 第三次 8.2 第四次 7.5 黑白花牛 5.6奶 牛 品 种 对 初 乳 中 抗 体 浓 度 的 影 响 爱尔夏牛 瑞士褐牛 梗塞牛 8.1 8.6 6.3抗体的类型质量好的初乳所含抗体的种类多,因而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质量好的初乳所含抗体的种类多,因而有广谱的抗菌作用。通常母牛初乳的免疫能力 和抗体种类的多少是由母牛所接触过的病原体广度和种类决定的。因此, 和抗体种类的多少是由母牛所接触过的病原体广度和种类决定的。因此,在某一饲养场 出生长大的成年母牛所产的出入对保护统一饲养场内的新升小牛是最理想的。 出生长大的成年母牛所产的出入对保护统一饲养场内的新升小牛是最理想的。 然而,如怀孕后期的妊娠小母牛或成年母牛外售到其他饲养场, 然而,如怀孕后期的妊娠小母牛或成年母牛外售到其他饲养场,这些母牛需要一段时 间适应新环境并建立新的抗体类型才能抵抗新环境的传染源。因此, 间适应新环境并建立新的抗体类型才能抵抗新环境的传染源。因此,新购入饲养场的奶 牛所产的初乳免疫价值有限。 牛所产的初乳免疫价值有限。 为了保证每头新生小牛都获得足够的抗体, 为了保证每头新生小牛都获得足够的抗体,应当将本饲养场的成年母牛产的额外的初 冷冻保存以便饲喂新生小牛。冷冻初乳不会破坏初乳中的抗体功能。 乳冷冻保存以便饲喂新生小牛。冷冻初乳不会破坏初乳中的抗体功能。若母牛分泌的初 乳的免疫力差或质量不能保证就可以使用冷冻初乳饲喂小牛。 乳的免疫力差或质量不能保证就可以使用冷冻初乳饲喂小牛。冷冻初乳精解冻后再加热 喂给小牛。上述做法适用于下列情况: 喂给小牛。上述做法适用于下列情况: 1、 分娩母牛的初乳稀薄如水样; 、 分娩母牛的初乳稀薄如水样; 2、 分娩母牛的初乳内含有血; 、 分娩母牛的初乳内含有血; 3、 分娩母牛患有乳房炎而且初乳可能来自感染区; 、 分娩母牛患有乳房炎而且初乳可能来自感染区; 4、 分娩母牛是刚刚从其他地区购入的或分娩母牛是头胎产仔的小母牛; 、 分娩母牛是刚刚从其他地区购入的或分娩母牛是头胎产仔的小母牛; 5、 分娩母牛在产前刚刚挤过奶或产前发生严重初乳遗漏。 、 分娩母牛在产前刚刚挤过奶或产前发生严重初乳遗漏。 喂给新生小牛初乳初乳饲喂量和饲喂时间 小牛出生后初乳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对小牛的成活率影响极大( 小牛出生后初乳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对小牛的成活率影响极大(表 2-5) ) 表 2-5 出生后 12 小时内初乳饲喂量对小牛死亡率的影响 饲喂量(千克) 死亡率% 饲喂量(千克) 死亡率 2-4 15.3 饲喂量(千克) 死亡率% 饲喂量(千克) 死亡率 5-8 9.9 饲喂量(千克) 死亡率% 饲喂量(千克) 死亡率 8-10 6.51-6 月龄时的平均死亡率。 月龄时的平均死亡率。 为小牛提供足够免疫力所需的初乳量取决于多种因素: 为小牛提供足够免疫力所需的初乳量取决于多种因素: 1、 小牛体重(表 2-6) 、 小牛体重( ) ; 2、 初乳中抗体浓度; 、 初乳中抗体浓度; 3、 出生后和第一次喂奶的间隔时间。 、 出生后和第一次喂奶的间隔时间。 奶牛品种和小牛出生体重对每次初乳饲喂量的要求(假设一天两次) 表 2-6 奶牛品种和小牛出生体重对每次初乳饲喂量的要求(假设一天两次) 品种 体重(千克) 体重(千克) 25 小 型 30 35 中 40 型 45 大 50 型初乳(千克) 1.50 1.75 2.00 2.25 2.50 初乳(千克) 1.25 每次饲喂时初乳的饲喂量( 每次饲喂时初乳的饲喂量(相当于体重的 4~5%) ) 4、 环境中传染源的水平(随饲养场卫生情况和季节而变化) 、 环境中传染源的水平(随饲养场卫生情况和季节而变化) 对于黑白花奶牛,出生后应马上喂给 2 升初乳,出生后 12 小时内还应当再喂给 2 升初乳 对于黑白花奶牛, 升初乳, 毫克/毫升, 才能使小牛血液中的抗体浓度达到 10 毫克/毫升,若喂给的初乳少于 2 升或是延误第一次 饲喂时间, 就可能不足。 饲喂时间,则小牛血液中的 IgG 就可能不足。 小牛血液中大部分抗体来源于第一次初乳, 小时左右饲喂的初乳中 小牛血液中大部分抗体来源于第一次初乳,小牛出生后在 12 小时左右饲喂的初乳中 IgG 的吸收明显减少。 小时再喂初乳, 的吸收明显减少。若等到出生后 24 小时再喂初乳,这时小牛对初乳中的抗体吸收几乎等于 0, 此外无论饲喂量多少,延迟饲喂初乳的时间会使抗体的吸收量明显减少。 。此外无论饲喂量多少 , 此外无论饲喂量多少,延迟饲喂初乳的时间会使抗体的吸收量明显减少。 。 饲喂初乳的方法 给新生小牛饲喂初乳的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给新生小牛饲喂初乳的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 从母体中自然吸吮; 、 从母体中自然吸吮; 2、 使用奶瓶饲喂或将初乳挤入奶桶中饲喂; 、 使用奶瓶饲喂或将初乳挤入奶桶中饲喂; 3、 使用食道管强迫饲喂。 、 使用食道管强迫饲喂。 、 自然吸吮 让新生小牛自己从母体吸吮母乳常常会造成初乳吸收量不足或延迟吸吮初乳。因此, 让新生小牛自己从母体吸吮母乳常常会造成初乳吸收量不足或延迟吸吮初乳。因此,即 使小牛出生后会和母牛在一起几个小时,人工挤出初乳并帮助饲喂要比自然吸吮效果好。 使小牛出生后会和母牛在一起几个小时,人工挤出初乳并帮助饲喂要比自然吸吮效果好。 自然吸吮造成初乳摄入量不足的原因是: 自然吸吮造成初乳摄入量不足的原因是: 1、 小牛可能太虚弱而不能吸取足够的初乳; 可能太虚弱而不能吸取足够的初乳; 、 小牛可能太虚弱而不能吸取足够的初乳 2、 母牛乳房位置可能使小牛吸奶有困难; 、 母牛乳房位置可能使小牛吸奶有困难; 3、 母牛紧张可能不肯让小牛吸奶。 、 母牛紧张可能不肯让小牛吸奶。 自然吸吮的另一个缺点是环境中的病原菌有可能通过吸吮传染给小牛。 自然吸吮的另一个缺点是环境中的病原菌有可能通过吸吮传染给小牛。 若母牛乳房没 有洗干净,小牛自然吸吮很可能会增加小牛患病的危险。 有洗干净,小牛自然吸吮很可能会增加小牛患病的危险。因此使用小牛自然吸吮饲喂初 乳一定要保证母牛乳头清洗干净(甚至可以使用肥皂水清洗。 乳一定要保证母牛乳头清洗干净(甚至可以使用肥皂水清洗。 实践指南 初乳饲喂量? 千克/ 取决于小牛出生体重) 初乳饲喂量?大多数小牛需要的出入量为 1.25~2.5 千克/次(取决于小牛出生体重) 。 建议在出生后一天内( 小时内) 次均喂给初乳。 建议在出生后一天内(即 24 小时内)的头 3~4 次均喂给初乳。每次饲喂量不超过小牛的胃 容积(小牛胃容积等于体重的 千克初乳) 容积(小牛胃容积等于体重的 5%即 40 千克重的小牛一次可以 2 千克初乳) 即 。 应当在何时喂初乳?出生后小牛一恢复正常呼吸( 小时内) 应当在何时喂初乳?出生后小牛一恢复正常呼吸(一般在 1 小时内)就可以立即喂给初 小时需要再次喂给初乳。如果延误第一次初乳饲喂时间, 乳。出生后 6~9 小时需要再次喂给初乳。如果延误第一次初乳饲喂时间,在 24 小时内要增 加初乳饲喂次数才能保证小牛获得足够抗体。 加初乳饲喂次数才能保证小牛获得足够抗体。饲喂初乳之前绝对不应当给小牛饲喂其他食 物。 如何饲喂初乳?饲喂初乳要将装有出入的奶瓶放在水浴锅中加热至体温( ) 如何饲喂初乳?饲喂初乳要将装有出入的奶瓶放在水浴锅中加热至体温(39)后装上干 的奶嘴饲喂。所有接触初乳的用具和器具包括奶瓶、搅拌器、器具等都要彻底清洗干净。 净的奶嘴饲喂。所有接触初乳的用具和器具包括奶瓶、搅拌器、器具等都要彻底清洗干净。 认为小牛出生后自然吸吮母乳就能得到足够量初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 事实上, 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 认为小牛出生后自然吸吮母乳就能得到足够量初乳是完全错误的观念。事实上,应当先 收集初乳再在适当的时间内喂给新生小牛才是正确的做法。 收集初乳再在适当的时间内喂给新生小牛才是正确的做法。奶瓶饲喂与自然吸吮相比,使用带有奶嘴的奶瓶饲喂初乳能跟好的控制饲喂量。 与自然吸吮相比,使用带有奶嘴的奶瓶饲喂初乳能跟好的控制饲喂量。这种方法饲喂很 容易调教,因为小牛天生头向上吸吮奶头。 容易调教,因为小牛天生头向上吸吮奶头。每次饲喂后奶瓶及所有用具都必须彻底清洗干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的生长和病原菌的传播。 净,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的生长和病原菌的传播。 让小牛直接把头伸入奶桶中饲喂初乳是不可取的, 让小牛直接把头伸入奶桶中饲喂初乳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方法与小牛天生抬头吸吮的 本能相反。虽然小牛具有天生的吸奶本能,但要求小牛直接从奶桶中吸奶需要调教。 本能相反。虽然小牛具有天生的吸奶本能,但要求小牛直接从奶桶中吸奶需要调教。食道管强饲有些体弱的小牛不能自己吸吮初乳可以采用食道导管强饲。 有些体弱的小牛不能自己吸吮初乳可以采用食道导管强饲。虽然这种做法是为了小牛成 初乳可以采用食道导管强饲 然而若操作不当反而会造成小牛受伤,甚至死亡。 活,然而若操作不当反而会造成小牛受伤,甚至死亡。这种饲喂方式需要在兽医指导下进 所有在强饲下使用的用具和器皿使用前都必须适当的消毒。 行,所有在强饲下使用的用具和器皿使用前都必须适当的消毒。初乳温度饲喂初乳温度应当加热到小牛体温水平( ) 因此初乳饲喂前必须用水浴锅加热, 。因此初乳饲喂前必须用水浴锅加热 饲喂初乳温度应当加热到小牛体温水平(39) 因此初乳饲喂前必须用水浴锅加热,剩下 。 的初乳应当装入有盖的容器中保存在 4℃冰箱内。 冰箱内。 可以冷冻初乳以便长期保存并避免免疫价值的损失(避免抗体受破坏) 。冷冻初乳可以保 可以冷冻初乳以便长期保存并避免免疫价值的损失(避免抗体受破坏) 冷冻初乳可以保 。 证饲养场随时都有高质量的初乳可供使用 初乳可供使用。 1.5- 千克为单位储存, 证饲养场随时都有高质量的初乳可供使用。初乳因当以 1.5-2 千克为单位储存,即每一单 位正好用于一次饲喂 位正好用于一次饲喂。加热冷冻初乳使一定要格外小心高温导致破坏初乳中的抗体或是烫 伤小牛。 伤小牛。第三章不同年龄段小母牛的饲喂刚出生的小牛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和单胃动物一样,出生几天仅能食用初乳和牛奶。 刚出生的小牛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和单胃动物一样,出生几天仅能食用初乳和牛奶。 只要小牛的日粮组成成分是牛奶,小牛就不会开始反刍。 只要小牛的日粮组成成分是牛奶,小牛就不会开始反刍。 然而当小牛生长采食固体和纤维性饲逐渐增加,瘤胃内细菌群系也逐渐建立起来。 然而当小牛生长采食固体和纤维性饲逐渐增加,瘤胃内细菌群系也逐渐建立起来。由 发酵产生的酸刺激瘤胃壁的生长, 于发酵产生的酸刺激瘤胃壁的生长,慢慢地瘤胃发育成能够发酵和消化蛋白质的主要器 当小牛开始反刍就意味着瘤胃已具有正常功能。 官。当小牛开始反刍就意味着瘤胃已具有正常功能。 食管沟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不一样,许多因素(如牛奶的温度、 食管沟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不一样,许多因素(如牛奶的温度、小牛吸吮 、和饮食牛奶 以及牛奶质量 可以影响事关狗的封闭状态。 牛奶质量) 以及牛奶质量)可以影响事关狗的封闭状态。牛奶进入发育完全的瘤胃不仅是一种能量 的浪费而且还会引起其他的麻烦如: 的浪费而且还会引起其他的麻烦如: 1、 导致发酵异常、瘤胃鼓气以及腹泻; 、 导致发酵异常、瘤胃鼓气以及腹泻; 2、 瘤胃细菌可以利用牛奶中的能量生长繁殖,这是一种能量损失,因而会降低牛奶的 这是一种能量损失, 、 瘤胃细菌可以利用牛奶中的能量生长繁殖, 的营养价值。 的营养价值。 不经瘤胃的牛奶(完全避开瘤胃细菌发酵)更能发挥其营养价值。 不经瘤胃的牛奶(完全避开瘤胃细菌发酵)更能发挥其营养价值。这对刚出生几周的小 牛十分重要。但随着小牛生长发育并采食大量固体食物时,食管沟就逐渐失去功用。 牛十分重要。但随着小牛生长发育并采食大量固体食物时,食管沟就逐渐失去功用。饲喂小牛牛奶的实践应用饲喂液体食物的目的 小牛是否健康发育取决于初乳饲喂情况。小牛一出生(一天之内)就要尽快地饲喂给初 小牛是否健康发育取决于初乳饲喂情况。小牛一出生(一天之内)就要尽快地饲喂给初 乳,然后喂给过渡奶。接下来的几周应当供给小牛喂全奶或营养价值高且价格便宜的代乳 然后喂给过渡奶。 这一期间以饲喂液体食物为主目的是 液体食物为主目的是: 粉。这一期间以饲喂液体食物为主目的是: 1、 使小牛健康成长 、 2、 饲喂牛奶时间不要过长以免阻碍和延迟小牛瘤胃的发育。 、 饲喂牛奶时间不要过长以免阻碍和延迟小牛瘤胃的发育。 小牛健康比快速生长更为重要。实际上, 小牛健康比快速生长更为重要。实际上,通过饲喂大量的液体食物如牛奶达不到快速生 长的目的。肌肉生长和脂肪组织的沉积在断奶后更显著。因此, 长的目的。肌肉生长和脂肪组织的沉积在断奶后更显著。因此,出生后第四天或第五天除 喂给小牛牛奶或代乳品之外,还应当开始适当地饲喂一些固体食物(主要是精饲料) 喂给小牛牛奶或代乳品之外,还应当开始适当地饲喂一些固体食物(主要是精饲料)以促 进瘤胃快速发育并争取尽早断奶( 周时即可为小牛断奶) 进瘤胃快速发育并争取尽早断奶(在 5~8 周时即可为小牛断奶) 。饲喂管理正确饲喂对小牛早期健康和发育均有极大的好处。给小牛喂奶时下列几个因素非常重要: 正确饲喂对小牛早期健康和发育均有极大的好处。给小牛喂奶时下列几个因素非常重要: 1、 饲喂量 、 2、 牛奶类型; 、 牛奶类型; 3、 饲喂次数; 、 饲喂次数; 4、 饲喂方法; 、 饲喂方法; 5、 牛奶温度。 、 牛奶温度。 除了第一点外,其他四点均能影响食管沟的封闭状况, 除了第一点外,其他四点均能影响食管沟的封闭状况,食管沟正常封闭才能保证正常的牛 奶笑话并使消化紊乱的危险性降到最低。此外,如果采取下列卫生措施, 奶笑话并使消化紊乱的危险性降到最低。此外,如果采取下列卫生措施,小牛健康会有更 高的保证。 高的保证。 6、 准备牛奶和饲喂人员的手要干净; 、 准备牛奶和饲喂人员的手要干净; 7、 储存牛奶的容器以及喂奶的用具使用前后清洗干净。 、 储存牛奶的容器以及喂奶的用具使用前后清洗干净。一天需要饲喂的牛奶量最好是按出生体重饲喂, 千克体重饲喂 千克牛奶。换句话说, 最好是按出生体重饲喂,即每 10~2 千克体重饲喂 1 千克牛奶。换句话说,每天需要饲喂 的牛奶量。 小牛体重 8%~10%的牛奶量。在断奶之前,应当一直按照这一标准饲喂。虽然随着小牛逐 的牛奶量 在断奶之前,应当一直按照这一标准饲喂。 渐长大对牛奶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渐长大对牛奶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但是限制牛奶的饲喂量可以促进小牛尽早开始采食固 体食物。 体食物。 饲喂频率 每天饲喂两次是理想的饲喂频率( 。若将一天的饲喂量一次喂完 每天饲喂两次是理想的饲喂频率(表 3-1) 若将一天的饲喂量一次喂完,牛奶的体积可 ) 若将一天的饲喂量一次喂完, 。 能会超过小牛真胃的容积,超出的牛奶回流入瘤胃并可能引起消化紊乱(如鼓气等) 。只有 能会超过小牛真胃的容积,超出的牛奶回流入瘤胃并可能引起消化紊乱(如鼓气等) 只有 。 在非常严格控制和熟练的管理系统才能采用每日一次的饲喂频率。 在非常严格控制和熟练的管理系统才能采用每日一次的饲喂频率。 表 3-1 小牛每日两次液体食物的饲喂量 年龄( 年龄(天) 1 2-5 6 至断奶 21 至断奶 牛奶类型 初乳 过渡奶 发酵奶、全奶 发酵奶、 按照出生体重每次饲喂量(千克/ 按照出生体重每次饲喂量(千克/餐) 25 千克 1.0-1.25 1.0-1.25 1.0-1.25 35 千克 1.4-1.75 1.4-1.75 1.4-1.75 45 千克 1.8-2.25 1.8-2.25 1.8-2.25 2.7-3.4鲜奶、脱脂奶 鲜奶、 1.5-1.9 2.1-2.6 断奶前(5-8 周龄)小牛应该能够采食体重 1%的精饲料。 断奶前( 周龄) 的精饲料。 的精饲料奶嘴饲喂使用奶嘴饲喂迫使小牛只能相对缓慢地吸食牛奶, 使用奶嘴饲喂迫使小牛只能相对缓慢地吸食牛奶,因而减少了腹泻和其他消化紊乱的发生 因为慢吸奶使各种消化器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换句话说口腔可以分泌更多的唾液, 奶使各种消化器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率。因为慢吸奶使各种消化器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换句话说口腔可以分泌更多的唾液, 真胃也会分泌更多的酸,小肠也会分泌更多的酶。例如, 真胃也会分泌更多的酸,小肠也会分泌更多的酶。例如,小牛从母牛乳头或从带奶嘴的奶 瓶饲喂比直接从奶桶中吸食对促进真胃中凝乳块的形成更迅速。 瓶饲喂比直接从奶桶中吸食对促进真胃中凝乳块的形成更迅速。 天不同的饲喂方法而引起的腹泻率 表 3-2 难产小牛头 3 天不同的饲喂方法而引起的腹泻率 饲喂方法 总数 奶桶饲喂法 奶嘴饲喂法 53 30 小 牛 头 数 无腹泻小牛 21 26 腹泻百分比% 腹泻百分比 腹泻小牛 32 4 60 13奶桶饲喂使用带奶嘴的饲喂可以一直喂到小牛断奶为止,但一些牛场也可以采用奶桶饲喂。 使用带奶嘴的饲喂可以一直喂到小牛断奶为止,但一些牛场也可以采用奶桶饲喂。直 小牛断奶为止 接从奶桶吸奶,刚开始由于小牛是天生头往上吸奶的。 接从奶桶吸奶,刚开始由于小牛是天生头往上吸奶的。比较好的办法是用手指沾一些牛奶 然后慢慢引导小牛头朝下从奶桶中吸奶。一般训练几次, 然后慢慢引导小牛头朝下从奶桶中吸奶。一般训练几次,小牛就能够自觉的从奶桶中吸食 牛奶了。 牛奶了。 小牛刚出生时对牛奶的温度很敏感,牛奶温度影响小牛食管沟的封闭状况。 小牛刚出生时对牛奶的温度很敏感,牛奶温度影响小牛食管沟的封闭状况。冷牛奶比 热牛奶更容易流到瘤胃,因而饲喂冷牛奶更容易引起消化紊乱。出生后头几周, 热牛奶更容易流到瘤胃,因而饲喂冷牛奶更容易引起消化紊乱。出生后头几周,牛奶必须 加热到小牛体温( )后才能喂给,对稍大一点的小牛,牛奶的温度可以稍低一点( 加热到小牛体温(39)后才能喂给,对稍大一点的小牛,牛奶的温度可以稍低一点(25-30) ) 饲喂全奶和代乳品可以使出生到 4 周的平均日增重达到 440 克,而只喂全奶的小牛平 均日增重只能达到 260 克。所以全奶配合精补料是饲喂小奶牛的最好方式。 所以全奶配合精补料是饲喂小奶牛的最好方式。 乳房炎奶牛所产的牛奶或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的牛奶可以用来饲喂小牛, 乳房炎奶牛所产的牛奶或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的牛奶可以用来饲喂小牛,但饲喂后不 要让小牛和其他小牛接触。 要让小牛和其他小牛接触。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引起乳房炎的细菌以及一些产染病特别是 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在小牛之间传播。 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在小牛之间传播。 有报道指出若牛奶中含有残留的抗生素会导致小牛生长缓慢, 有报道指出若牛奶中含有残留的抗生素会导致小牛生长缓慢,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对 生活在瘤胃内菌群的正常建立有阻碍作用,长期摄入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生活在瘤胃内菌群的正常建立有阻碍作用,长期摄入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代乳品天就可以给小牛饲喂代乳品, 按干物质计算, 代乳品比全奶中的脂肪和能量含 出生 4-6 天就可以给小牛饲喂代乳品,按干物质计算,代乳品比全奶中的脂肪和能量含 量低( 所示, 量低(只相当于全奶的 75~86%) 如图 3-5 所示,饲喂代乳品小牛的日增重比饲喂全奶的 ) , 小牛要稍低一点。小牛生长早期稍慢一点并不是坏事。因为液体食物饲喂期的目的不是让 小牛要稍低一点。 小牛生长早期稍慢一点并不是坏事。 小牛发挥最大生长速率,而主要是保持小牛生长健康。 小牛发挥最大生长速率,而主要是保持小牛生长健康。 代乳品主要考虑其脂肪和蛋白, 兆卡/千克, 代乳品主要考虑其脂肪和蛋白,可代谢能量 3.78 兆卡/千克,粗蛋白 22%,能量高在 , 冬天能给小牛提供更多的能量。 冬天能给小牛提供更多的能量。 代乳品中的淀粉和小牛淀粉消化。 周小牛的代乳品不同, 代乳品中的淀粉和小牛淀粉消化。喂给不足 4 周小牛的代乳品不同,4-5 周龄的小牛才 能够完全消化淀粉, 周龄以下的小妞的代乳品不应当含有淀粉成分。 能够完全消化淀粉,因而饲喂 4 周龄以下的小妞的代乳品不应当含有淀粉成分。4 周龄以下 小牛饲喂含淀粉的代乳品可能导致严重的腹泻 因此, 导致严重的腹泻。 小牛饲喂含淀粉的代乳品可能导致严重的腹泻。因此,应当根据小牛的年龄选择适当的代 乳品饲喂。 乳品饲喂。 代乳品的干物质含量为 95%,而牛奶只有 12.7%,那么代乳品的干物质含量是牛奶的 , , 7.48 倍开始饲喂干性食物: 开始饲喂干性食物:初始精饲料和干草瘤胃发育 只有当瘤胃功能正常并开始为小牛提供营养需求时,才能给小牛断奶。 只有当瘤胃功能正常并开始为小牛提供营养需求时,才能给小牛断奶。如果小牛没有 采食接触任何干性物质就不开始发育。采食干性物质可以刺激小牛的瘤胃发育。 采食接触任何干性物质就不开始发育。采食干性物质可以刺激小牛的瘤胃发育。当小牛采 食干性物质的时候,细菌、原虫和真菌就开始在瘤胃中建立起来。 食干性物质的时候,细菌、原虫和真菌就开始在瘤胃中建立起来。瘤胃内能够大量繁殖的 细菌是那些能够在无氧环境下能够发酵碳水化合物的细菌,这些细菌又叫厌氧菌。发酵厚 细菌是那些能够在无氧环境下能够发酵碳水化合物的细菌,这些细菌又叫厌氧菌。发酵厚 的最终产物特别是乙酸和丁酸可以促进瘤胃的生长发育。因此, 的最终产物特别是乙酸和丁酸可以促进瘤胃的生长发育。因此,瘤胃生长发育取决于谷物 饲料种类的摄入,而不是粗饲料的摄入。 饲料种类的摄入,而不是粗饲料的摄入。 何时开始饲喂起始精饲料 天即可以喂给小牛起始精饲料, 月龄( 。出生后 出生后 4 天即可以喂给小牛起始精饲料,并一直喂到 4 月龄(即断奶后 6-8 周) 出生后 。 10 天,小牛采食少量干性食物可利用下列方法让小牛采食干性食物: 小牛采食少量干性食物可利用下列方法让小牛采食干性食物: 1、 将起始精饲料和糖浆或口感好的食物相混合饲喂; 、 将起始精饲料和糖浆或口感好的食物相混合饲喂; 2、 少量多次饲喂起始精饲料,这样可以保持起始精饲料的新鲜度; 、 少量多次饲喂起始精饲料,这样可以保持起始精饲料的新鲜度; 3、 应当按表 3-1 所给出的量限量饲喂牛奶; 所给出的量限量饲喂牛奶; 、 4、 应当让小牛随时可以喝道清洁的饮水,增加饮水量,起始精料的进食量也会增加; 、 应当让小牛随时可以喝道清洁的饮水,增加饮水量,起始精料的进食量也会增加; 5、 喂完牛奶后马上抓一把起始精饲料放在桶中或直接让小牛从手中舔食; 牛奶后马上抓一把起始精饲料放在桶中或直接让小牛从手中舔食; 、 喂完牛奶后马上抓一把起始精饲料放在桶中或直接让小牛从手中舔食 6、 此外,有些饲养人员还将起始精饲料粘在奶嘴上促使小牛采食。 、 此外,有些饲养人员还将起始精饲料粘在奶嘴上促使小牛采食。干草可否与起始精饲料一起饲喂如果起始精饲料含有足够的纤维,再饲喂干草就没有多少好处。 如果起始精饲料含有足够的纤维,再饲喂干草就没有多少好处。起始精料的碳水化合 物对小牛非常重要。全价料的适口性要比谷物起始料的口感差,因而小牛的采食量会少些, 物对小牛非常重要。全价料的适口性要比谷物起始料的口感差,因而小牛的采食量会少些, 可以适量补充干草, 如果起始料所含的中性洗涤纤维不到 25%可以适量补充干草,而且要添加维生素 A、维生 可以适量补充干草 、 素 D、维生素 E。 、 。 1、 谷物饲料起始精饲料可以和优质粗饲料配合饲喂; 起始精饲料可以和优质粗饲料配合饲喂; 、 谷物饲料起始精饲料可以和优质粗饲料配合饲喂 2、 全价饲料含有较高的粗纤维,因而可以单独饲喂; 、 全价饲料含有较高的粗纤维,因而可以单独饲喂; 。 3、 三个月大的小牛若每天能采食 1.5-2 千克起始精料就可以开始少喂一些价格昂贵 、 三个月大的小牛若每天能采食 的精饲料。 的精饲料。断奶前小牛预期增重水平液体日粮(牛奶)配合适当起始精饲料饲喂小牛, 液体日粮(牛奶)配合适当起始精饲料饲喂小牛,通常可使小牛的日增重达到 250-400 饲喂全奶增长率可能最高, 克。饲喂全奶增长率可能最高,但这一时期的增重率要比年龄较大的小母牛平均日增重率 低得多( 低得多(600-900 克) 饲喂液体食物比饲喂干性食物增重慢。给小牛饲喂过多的牛奶会导 。饲喂液体食物比饲喂干性食物增重慢。 致小牛腹泻和生长障碍。 致小牛腹泻和生长障碍。断奶的起始精饲料时, 当小牛生长发育良好而且每天能笑话体重 1%的起始精饲料时,才能断奶。生长缓慢的 的起始精饲料时 才能断奶。 小牛或体弱的小牛必须坚持多喂一段时间的牛奶。完全断奶的前一周 每天只喂一次牛奶。 小牛或体弱的小牛必须坚持多喂一段时间的牛奶。完全断奶的前一周,每天只喂一次牛奶。 周断奶。 大多数的小牛可以在 5-8 周断奶。 饲喂谷物起始精饲料可以比饲喂全价起始精饲料可以早断 断奶后还需饲喂优质干草或青储饲料。 奶。断奶后还需饲喂优质干草或青储饲料。 表 3-6 大型奶牛的小母牛日粮中的精饲料比例 年龄(月龄) 年龄(月龄) 3-6 平均体重(千克) 平均体重(千克) 摄入量估值(千克) 摄入量估值(千克) 优质粗饲料(千克) 优质粗饲料(千克) 精饲料(千克) 精饲料(千克) 中等质量粗饲料( 中等质量粗饲料(千克 0 精饲料(千克) 精饲料(千克) 低质粗饲料( 低质粗饲料(千克 0 精饲料(千克) 精饲料(千克) 粗饲料变化范围% 粗饲料变化范围 150 3.2-4.0 1.8-2.2 1.4-1.8 1.4-1.8 1.8-2.2 0.9-1.4 2.3-2.7 40-80 7-12 270 5.4-7.3 5.0-6.0 0-1.0 4.5-5.0 1.4-1.8 3.2-4.0 2.3-2.7 50-90 3-18 400 7.7-9.5 8.0-9.0 0-1.0 6.4-7.3 1.4-1.8 5.4-6.4 2.7-3.6 60-100 19-22 500 10-11.8 10-11 0-1.0 9.0-10 1.0-1.4 7.3-8.2 2.7-3.6 60-100 日粮含中性洗涤纤维% 日粮含中性洗涤纤维 日粮中的蛋白质% 日粮中的蛋白质34 1642 1548 1448 12断奶后饲喂断奶后小牛的健康问题明显减少。这时的饲喂应当侧重在如何饲喂含有足够能量、 断奶后小牛的健康问题明显减少。这时的饲喂应当侧重在如何饲喂含有足够能量、蛋白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经济日粮以获得理想的生长速率。 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经济日粮以获得理想的生长速率。 随着小牛的生长阶段不同,小牛对营养的要求和采食量也随着变化。 随着小牛的生长阶段不同,小牛对营养的要求和采食量也随着变化。一周岁前的小牛对 营养要求高但瘤胃有限。因此若只喂粗饲料其生长速率就不会理想。 营养要求高但瘤胃有限。因此若只喂粗饲料其生长速率就不会理想。一岁以前的小牛必须 有一定的谷物或其他精饲料,而一岁以后就不需要有这么严格的要求了。 有一定的谷物或其他精饲料,而一岁以后就不需要有这么严格的要求了。从断奶后到配种的饲喂一般来说, 一般来说,3-6 月龄小牛的日粮中粗饲料含量为 40-80%。7-12 月龄小母牛的日粮粗饲料 。 。随小母牛长大 可以达到 50-90%(表 3-6) 随小母牛长大,日粮中精饲料比例可以相应减少,纤维(中性 ( ) 随小母牛长大,日粮中精饲料比例可以相应减少,纤维( 。 洗涤纤维)含量可以增加(表 3-7) 低质量粗饲料不应当作为 3-6 月龄小母牛的日粮成分。 洗涤纤维)含量可以增加( ) 。低质量粗饲料不应当作为 。 月龄小母牛的日粮成分。 低质粗饲料也要补充足够的精饲料和矿物质才能喂给年龄较大的小母牛。 低质粗饲料也要补充足够的精饲料和矿物质才能喂给年龄较大的小母牛。粗饲料中所含的 粗蛋白比例取决于日粮中粗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一般来讲, 粗蛋白的精饲料混合 粗蛋白比例取决于日粮中粗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一般来讲,含有 16%粗蛋白的精饲料混合 粗蛋白的精饲料 可以满足小母牛生长的需求。 料,可以满足小母牛生长的需求。 表 3-7 一岁前小母牛的日粮配方范例 3-6 月龄 1 成分 开花中期苜蓿(千克) 开花中期苜蓿(千克) 2.2 成熟苜蓿(千克) 成熟苜蓿(千克) 干草(千克) 干草(千克) 玉米秸秆(千克) 玉米秸秆(千克) 玉米青储(千克) 玉米青储(千克) 带皮玉米棒(千克) 带皮玉米棒(千克) 44%粗蛋白添加料 粗蛋白添加料 矿物质, 矿物质 , 23%钙 18% 钙 磷(克) --------1.4 0.27 14.0 2 ---1.6 ------1.5 0.64 --40.0 9.0 3.7 3 4 1 7-12 月龄 2 3 5.7 --------1.1 --18.0 --18.0 6.8 4 ------4.3 --1.2 1.1 23.0 18.0 18.0 6.6 饲喂量(以干物质计算) 饲喂量(以干物质计算) 1.7 -3.2 ---------0.9 1.0 0.36 14.0 --9.0 4.0 1.1 ------1.1 0.9 0.64 9.0 18.0 9.0 3.7 ---------2.7 0,5 , 0.27 18.0 --18.0 6.7 2.8 ------2.8 0.5 . 0.5 9.0 --18.0 6.6石灰粉或 CACO3 克) --( 微量元素添加剂( 微量元素添加剂(克) 9.0 总摄入量(千克/ 总摄入量(千克/天) 3.9 营养成分 能量 总的可消化能量% 71.8 总的可消化能量 维持基础代谢净能 兆 1.67 ( 千克) 卡/千克) ( 生长代谢所需净能 兆 1.06 千克) 卡/千克) 粗蛋白( ) (%) 粗蛋白(cp) ) ( 酸性洗涤纤维( ) 酸性洗涤纤维(%) 中性洗涤纤维( ) 中性洗涤纤维(%) 16.7 22.0 31.0组成成分(以干物质计算) 组成成分(以干物质计算) 72.3 1.69 1.08 16.4 21.0 35.0 71.4 1.67 1.06 16.2 23.0 35.0 72.4 1.69 1.08 17.0 22.0 36.0 66.4 1.52 0.92 14.0 28.0 44.0 66.7 1.52 0.92 14.0 28.0 46.0 65.7 1.50 0.90 15.8 30.0 40.0 67.1 1.54 0.92 14.0 28.0 48.0 钙(%) ) 磷(%) ) 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0.80 . 0.37 0.250.63 0.38 0.250.71 0.36 0.250.64 0.38 0.250.77 0.3 0.250.54 0.31 0.251.06 0.31 0.250.50 0.31 0.25配种后到分娩前期间的饲喂13 月龄以上的小母牛如果日粮含有优质粗饲料, 月龄以上的小母牛如果日粮含有优质粗饲料, 瘤胃体积和消化能量也足够满足生长需要, 瘤胃体积和消化能量也足够满足生长需要, 就应当开始限制饲喂高能量粗饲料如玉米青储等,否则会导致小母牛肥胖症。 就应当开始限制饲喂高能量粗饲料如玉米青储等,否则会导致小母牛肥胖症。玉米青储配 合豆科植物或生长良好的草料应当满足小母牛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 合豆科植物或生长良好的草料应当满足小母牛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只是在粗饲料质量 低的情况下才补充适量的精补料。 低的情况下才补充适量的精补料。 13-28 月龄 19-12 月龄 1 成分 开化中期的苜蓿(千克) 开化中期的苜蓿(千克) 成熟苜蓿(千克) 成熟苜蓿(千克) 干草(千克) 干草(千克) 玉米秸秆(千克) 玉米秸秆(千克) 玉米青储(千克) 玉米青储(千克) 带皮玉米棒(千克) 带皮玉米棒(千克) 44%粗蛋白添加料(千克) 粗蛋白添加料( 粗蛋白添加料 千克) 矿物质, 矿物质,23%钙 18%磷克 钙 磷克 石灰粉或 caco3(克) ( 混合微量元素添加剂(克) 混合微量元素添加剂( 总摄入量(千克/天) 总摄入量(千克/ 营养成分 5.1 ------4.0 ----36.0 --23.0 9.1 2 10.1 ------------23.0 --23.0 10.1 61.0 1.34 0.66 16.9 35.0 47.0 1.25 0.30 0.25 3 4 1 2 3 6.6 ----4.1 --0.73 --50,0 , --2.09 11.4 60.0 1.32 0.75 13.3 36.0 52.0 0.93 0.28 0.25 4 -------8.6 --1.2 1.5 50.0 23.0 28.0 11.3 62.0 1.36 0.77 12.7 34.0 54.0 0.45 0.29 0.25 饲喂量(以干物质计算) 饲喂量(以干物质计算) ----11.4 7.3 5.4 ----3.6 --0.27 18.0 --23.0 9.2 ----6.5 --1.5 1.3 41.0 23.0 23.0 9.3 ------------18.0 --29.0 11.4 --------3.6 ----36.0 --27.0 10.9总的可消化能量( ) 65.0 总的可消化能量(%) 维持基础代谢净能(兆卡/ 维持基础代谢净能(兆卡/ 1.45 千克) 千克) 生长代谢所需净能(兆卡/ 0.88 生长代谢所需净能( 兆卡/ 千克) 千克) 粗蛋白( ) (%) 粗蛋白(cp) ) ( 酸性洗涤纤维( ) 酸性洗涤纤维(%) 中性洗涤纤维( ) 中性洗涤纤维(%) 钙(%) ) 磷(%) ) 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 附录 品种 类型 日粮 体重 13.0 32.0 48.0 0.89 0.30 0.25组成成分(以干物质计算) 组成成分(以干物质计算) 64.0 64.0 61.0 63.0 1.43 0.84 12.6 33.0 52.0 0.66 0.30 0.25 1.43 0.84 12.6 31.0 51.0 0.52 0.30 0.25 1.34 0.77 18.1 35.0 47.0 1.23 0.29 0.25 1.41 0.81 14.1 32.0 48.0 0.97 0.30 0.25表 3-9 小牛和小母牛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 增 重 投 入 总 的 可 消 粗蛋白 钙 磷 1 量 化能量 ( 千 克 / 天) 0.48 0.54 千克 % ( 克 (%) ) / 天) 105 120 22 22 (克 / 天) 7 8 (克 / 天) 4 5(千 (克 克) / 天) 大型 品种 牛奶 40 45 200 3000.62 0.70129 129 牛奶 加精 料 粗饲 料加 精饲 料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5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200 300 5001.30 2.82 3.75 4.68 5.65 6.66 7.29 8.92 10.20 11.63 13.22 0.38 0.51 1.431.46 1.98 2.57 3.14 3.70 4.27 4.56 5.44 6.07 6.75 7.47 0.49 0.66 1.60112 70 69 67 65 64 63 61 60 58 57 129 129 112290 452 600 686 678 799 874 95
31522 16 16 15 12 12 12 12 12 12 12 22 22 229 18 19 21 23 24 24 26 28 28 28 6 7 106 9 12 14 17 18 18 20 20 20 20 4 4 6小型 品种牛奶 牛奶 加精 饲料 粗饲 料加 精饲 料25 30 50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2.64 3.6 4.6 5.68 6.87 8.2 9.74 11.561.82 2.41 2.99 3.58 4.19 4.84 5.56 6.5669 67 65 63 61 59 57 55422 567 662 681 824 985 16 16 14 12 12 12 12 1216 18 20 21 23 23 24 288 11 13 16 17 18 19 19第四章替补小母牛畜舍出生到断奶前小牛的畜舍 畜舍温度的重要性 新生小牛的热量丢失非常严重, 重要性。 畜舍温度的重要性。新生小牛的热量丢失非常严重,因为潮湿的皮毛的皮毛保温效 奶牛品种不同,皮毛的保温性能也不同。一般来讲, 奶牛品种不同,皮毛的保温性能也不同。一般来讲,当温度低于 13℃时新生小牛就会 3 有冷应激反应。当小牛皮毛干燥后则不需要持续畜舍加温。 有冷应激反应。当小牛皮毛干燥后则不需要持续畜舍加温。 正常情况下,动物从饲料中获得能量,其中一部分用来产热, 正常情况下,动物从饲料中获得能量,其中一部分用来产热,这些热量主要用来维持 体温。如果小牛皮毛干燥而且畜舍也没有穿堂风,即使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 体温。如果小牛皮毛干燥而且畜舍也没有穿堂风,即使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小牛的热量 损失也不会太大,因而一般能维持体温。一旦小牛能正常地吸奶,即使环境温度降到损失也不会太大,因而一般能维持体温。一旦小牛能正常地吸奶,即使环境温度降到-8℃, 小牛基本上不需要大量消耗能量产热以维持体温。当环境温度低于小牛基本上不需要大量消耗能量产热以维持体温。当环境温度低于-8℃。小牛需要饮食额 外的牛奶(补充能量)用来产热御寒。 外的牛奶(补充能量)用来产热御寒。 单圈饲养 设计合理的畜舍配合良好的管理对保证小牛健康生长非常重要, 设计合理的畜舍配合良好的管理对保证小牛健康生长非常重要,给每头小牛配备单独 圈栏有下列好处: 圈栏有下列好处: 防止小牛互相吸吮奶头而形成不健康习惯; 1、 防止小牛互相吸吮奶头而形成不健康习惯; 2、 防止传染病(腹泻、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 防止传染病(腹泻、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3、 便于测量食物消耗量; 、 便于测量食物消耗量; 4、 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拥挤。 、 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拥挤。 每头小牛有足够的空间和空气可以使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下降, 每头小牛有足够的空间和空气可以使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下降,地处北方寒冷地区自然 通风的小牛畜舍至少保证每头小牛有 6.5- 立方米的空间。 通风的小牛畜舍至少保证每头小牛有 6.5-7 立方米的空间。每头小牛需要在单独圈栏中生 活 5-8 周。圈养过的圈栏在圈养下一头小牛之前要空放 3 周,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减少病 原菌的数量。 原菌的数量。第五章小母牛健康新生小牛管理措施 由于畜群爆发传染病对奶牛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由于畜群爆发传染病对奶牛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奶牛场需要严格制定和执行疾病 防治措施,原因是: 防治措施,原因是: 1、 疾病流行期间小牛生长障碍,甚至完全停止; 、 疾病流行期间小牛生长障碍,甚至完全停止; 2、 小牛幼年时期的健康会影响成年后的产奶量; 、 小牛幼年时期的健康会影响成年后的产奶量; 3、 感染小牛是疾病传播源,还可以传染给其他奶牛; 、 感染小牛是疾病传播源,还可以传染给其他奶牛; 4、 兽医服务费用高;死亡率上升,其结果是限制畜群遗传选择几率; 、 兽医服务费用高;死亡率上升,其结果是限制畜群遗传选择几率; 5、 商业买卖交流也会受到限制和影响。 、 商业买卖交流也会受到限制和影响。妊娠母牛和新生小牛健康新生小牛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妊娠期母牛健康状况。 新生小牛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妊娠期母牛健康状况。具有下列条件的妊娠母牛 所产小牛通常是健康的: 所产小牛通常是健康的: 1、 妊娠期间没有感染传染病; 、 妊娠期间没有感染传染病; 2、 妊娠期间直到分娩都生活在同一环境,所以初乳中含有的抗体可以有效的防止新生 、 妊娠期间直到分娩都生活在同一环境, 小牛感染传染病; 小牛感染传染病; 3、 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的最后 3 个月营养饲喂充足; 个月营养饲喂充足; 、 4、 体膘分数适中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难产。 、 体膘分数适中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难产。 正常情况下,子宫是无菌环境,传染病若穿过胎盘通常都会导致流产。因此, 正常情况下,子宫是无菌环境,传染病若穿过胎盘通常都会导致流产。因此,刚出生的 小牛一般不携带产然病原。 小牛一般不携带产然病原。 难产所生的小牛在出生几个月也很容易发生腹泻。因此,减少难产的有关措施对新生小 难产所生的小牛在出生几个月也很容易发生腹泻。因此,减少难产的有关措施对新生小 牛的健康也有好处。 牛的健康也有好处。饲养好妊娠期母牛并使母牛在分娩时达到理想体表评分对减少难产发 生率效果明显。 生率效果明显。新生小牛的抗病能力由于新生小牛的免疫系统几乎没有功能,新生小牛对传染病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由于新生小牛的免疫系统几乎没有功能,新生小牛对传染病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能 够抵抗感染的抗体不能在妊娠期间经母牛血液传递给小牛。 够抵抗感染的抗体不能在妊娠期间经母牛血液传递给小牛。小牛出生后第一天从初乳中吸 周唯一能够抗感染的武器。 吮的抗体是未来 4-6 周唯一能够抗感染的武器。然而出生后 4-6 周,小牛的主动免疫系统开 始逐渐建立并具有保护功能。 始逐渐建立并具有保护功能。新生小牛感染疾病情况新生小牛是无菌的,皮肤表面和消化道内都是无菌的。 新生小牛是无菌的,皮肤表面和消化道内都是无菌的。但出生后几分钟内环境中的各种 维生素就会附在小牛体表 适当清理和消毒用过的产房有助于减少产房内细菌的数量。 小牛体表。 维生素就会附在小牛体表。适当清理和消毒用过的产房有助于减少产房内细菌的数量。此 出生后适当消毒脐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经脐带进入小牛血液。 外,出生后适当消毒脐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经脐带进入小牛血液。 肠道内生活的细菌主要是肠道杆菌如大肠杆菌。 肠道内生活的细菌主要是肠道杆菌如大肠杆菌。及时和适当地饲喂小牛初乳有助于抵抗 过多的大肠杆菌生长, 天常发生的腹泻和败血症。 过多的大肠杆菌生长, 因而可减少出生后 2-3 天常发生的腹泻和败血症。 减少新生小牛受疾 病袭击的措施包括: 病袭击的措施包括: 1、 产房清洁卫生; 、 产房清洁卫生; 2、 脐带消毒 、 3、 适当饲喂初乳和牛奶; 、 适当饲喂初乳和牛奶; 4、 产房干净、干燥、无穿堂风。 、 产房干净、干燥、无穿堂风。腹泻最常见的肠道疾病腹泻是小牛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大多数致命性腹泻都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周。随着小牛 腹泻是小牛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大多数致命性腹泻都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周。随着小牛 逐渐长大, 受传染病感染的敏感性快速下降, 周的小牛都还是很容易感染疾病的。 逐渐长大, 受传染病感染的敏感性快速下降, 但出生 3-4 周的小牛都还是很容易感染疾病的。 小牛腹泻的致病因素: 小牛腹泻的致病因素: 1、 小牛免疫状况; 、 小牛免疫状况; 2、 环境中传染性微生物的数量 受畜栏小牛更换频率和畜舍卫生状况以及通风状况的影 、 ( 响。 3、 营养因素; 、 营养因素; 4、 应激(如长途运输) 、 应激(如长途运输) ; 5、 上面几种因素的综合反应。 、 上面几种因素的综合反应。 千克, 千克水分。 腹泻小牛每天损失的水分可高达 2.3 千克,健康小牛每天最多丢失 0.88 千克水分。从粪 便中丢失的碳酸氢根以及血液中酮体的沉积都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又称代谢性酸中毒) 便中丢失的碳酸氢根以及血液中酮体的沉积都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又称代谢性酸中毒) 。 血液酸度升高( 值下降) 。若血液 以下,小牛会因酸中毒而死亡 死亡。 血液酸度升高(即 ph 值下降) 若血液 ph 值降到 7.2 以下,小牛会因酸中毒而死亡。 。 大多数致命性腹泻病例中, 大多数致命性腹泻病例中,小牛死亡主要是因大量失水和电解质而不是由引起腹泻的传 染性微生物造成的 造成的。 染性微生物造成的。 严重失水( 以上) 严重失水(指体内水分丢失 10%以上)是小牛腹泻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此外小肠对许多 以上 是小牛腹泻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消化吸收差、产尿减少甚至停止, 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消化吸收差、产尿减少甚至停止,结果导致血液中尿素和钾含量急剧 上升。最后导致尿中毒。 上升。最后导致尿中毒。营养性和传染性腹泻周内的大多数腹泻都是由于正常生活在肠道内的两类主要细菌数量失衡而引起 出生后 1 周内的大多数腹泻都是由于正常生活在肠道内的两类主要细菌数量失衡而引起 的: 1、 仅消化单糖的乳酸菌; 、 仅消化单糖的乳酸菌; 2、 消化单糖和蛋白质的肠道杆菌,例如大肠杆菌。 、 消化单糖和蛋白质的肠道杆菌,例如大肠杆菌。 营养性腹泻主要是由于小牛饮食大量牛奶或牛奶消化不良从而导致乳酸菌大量增生而引 营养性腹泻主要是由于小牛饮食大量牛奶或牛奶消化不良从而导致乳酸菌大量增生而引 起的。而传染病腹泻主要是由小肠内的大肠杆菌大量繁殖或其他细菌、 起的。而传染病腹泻主要是由小肠内的大肠杆菌大量繁殖或其他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的大 量增值而引起的。区别营养性和传染性腹泻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 量增值而引起的。区别营养性和传染性腹泻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事实上营养性腹泻很容 易导致传染性腹泻。 易导致传染性腹泻。营养性腹泻和饲喂初乳后再饲喂日粮饲喂初乳后再饲喂的液体食物组成对腹泻和死亡率影响很大。 饲喂初乳后再饲喂的液体食物组成对腹泻和死亡率影响很大。营养性腹泻和大肠内主要 乳酸菌的数量密切相关。含过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消化酶缺乏) 乳酸菌的数量密切相关。含过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消化酶缺乏)有利于这类细菌的生 长。 糖过量将导致腹泻 小牛能直接利用如葡萄糖和乳糖,但食物中若含过量的这两种糖会导致腹泻。 小牛能直接利用如葡萄糖和乳糖,但食物中若含过量的这两种糖会导致腹泻。如果葡萄 千克以下。 糖和乳糖摄入量每天超过 200 克,粪便中干物质浓度就会下降到 100 克/千克以下。小牛 能够消化六碳糖能力平均为每千克体重 小肠内含有过量的乳糖会导致盲肠发酵过分, 能够消化六碳糖能力平均为每千克体重 12 克。 小肠内含有过量的乳糖会导致盲肠发酵过分, 结果短链脂肪酸(如乳酸和乙酸)产生太多。肠道内渗透压升高, 值下降。 结果短链脂肪酸(如乳酸和乙酸)产生太多。肠道内渗透压升高,ph 值下降。结果肠道内 聚集大量水分并引起腹泻。一般来讲,这种类型的腹泻没有细菌引起的腹泻严重。 聚集大量水分并引起腹泻。一般来讲,这种类型的腹泻没有细菌引起的腹泻严重。饥饿的小牛若饮食过量牛奶或大量低质代乳品会导致腹泻。 饥饿的小牛若饮食过量牛奶或大量低质代乳品会导致腹泻。饥饿的小牛饮食过量牛奶是小牛腹泻的常见原因。因此,一定要按量饲喂小牛。 饥饿的小牛饮食过量牛奶是小牛腹泻的常见原因。因此,一定要按量饲喂小牛。每天小 千克牛奶来决定( 千克的小牛, 牛的牛奶饲喂量应当根据每 10 千克体重饲喂 1 千克牛奶来决定(例如体重 50 千克的小牛, 千克牛奶) 小牛牛奶饲喂量不应超过这一限量。 ,小牛牛奶饲喂量不应超过这一限量 每天最多喂 5 千克牛奶) 小牛牛奶饲喂量不应超过这一限量。 , 小牛腹泻与牧草组成 母牛采食某些种类的牧草会使牛奶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吸收小牛的健康, 母牛采食某些种类的牧草会使牛奶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吸收小牛的健康,甚至可以 导致小牛腹泻。这种腹泻发生的原因常常是因为牛奶中含钙量过低, 导致小牛腹泻。这种腹泻发生的原因常常是因为牛奶中含钙量过低,引起牛奶在小牛真胃 内凝固时间延长造成的( 分钟, 内凝固时间延长造成的 牛奶在小牛真胃中凝固的正常时间一般是 5-7 分钟, ( 如果饮食这种 牛奶, 小时) 食物中添加钙剂对减少这种腹泻效果很好。 。食物中添加钙剂对减少这种腹泻效果很好 牛奶,凝固时间可能会延长至 1 小时) 食物中添加钙剂对减少这种腹泻效果很好。 。 低质代乳品与腹泻 日粮中含脂量过高(特别是可消化性低的脂)可增加腹泻的发生率。另外, 日粮中含脂量过高(特别是可消化性低的脂)可增加腹泻的发生率。另外,日粮含脂太 低如脱脂奶也会增加小牛腹泻。非牛奶蛋白以及加热过度的脱脂乃在小牛真胃中很难凝固 凝固, 低如脱脂奶也会增加小牛腹泻。非牛奶蛋白以及加热过度的脱脂乃在小牛真胃中很难凝固, 其结果是减少真胃中酸和酶的分泌并影响食物消化。 其结果是减少真胃中酸和酶的分泌并影响食物消化。而过量未完全消化的物质进入肠道会 增加营养腹泻的发生率。 增加营养腹泻的发生率。大肠杆菌感染若卫生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容易发生大肠杆菌感染并导致腹泻。 若卫生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容易发生大肠杆菌感染并导致腹泻。大肠杆菌造成的死亡 率在出生后两周内最高,度过这一时期的感染小牛通常都能康复。 率在出生后两周内最高,度过这一时期的感染小牛通常都能康复。常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 已有两种被鉴定出。有两种大肠杆菌: 已有两种被鉴定出。有两种大肠杆菌: 1、 可以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 可以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 2、 可产生毒素导致局部发炎(血液中带菌又称肠毒血症) 、 可产生毒素导致局部发炎(血液中带菌又称肠毒血症) 。 出生后两天的小牛若感染大肠杆菌并引起败血症所造成的死亡率很高。 的小牛若感染大肠杆菌并引起败血症所造成的死亡率很高 出生后两天的小牛若感染大肠杆菌并引起败血症所造成的死亡率很高。而局部肠道感染 天时的死亡率最高。 的小牛在出生后 6-7 天时的死亡率最高。 大肠杆菌感染的许多小牛其粪便呈黄色水样或白色 粘稠状,排便频率增加有助于降低肠道内毒素浓度,缩短毒素和肠道粘膜接触的时间。 粘稠状,排便频率增加有助于降低肠道内毒素浓度,缩短毒素和肠道粘膜接触的时间。 饲喂大量初乳使小牛肠道内含有大量的抗体物质, 饲喂大量初乳使小牛肠道内含有大量的抗体物质,一般可以抵抗两种主要大肠杆菌的感 除非环境中含有大量致病性很强的大肠杆菌, 染。除非环境中含有大量致病性很强的大肠杆菌,否则只要喂给足量的初乳就足以保护小 免受大肠杆菌的感染以避免腹泻。 牛免受大肠杆菌的感染以避免腹泻。肠道内病毒有多种病毒可以引起小牛腹泻(如冠状病毒、旋转病毒等)和肠炎。 有多种病毒可以引起小牛腹泻(如冠状病毒、旋转病毒等)和肠炎。然而不同病毒其 感染的形式不同 式不同。 天内发生率最高, 感染的形式不同。大肠杆菌感染在小牛出生后 1 天内发生率最高,而病毒感染则在小牛出 周发生率最高。 生后 2-3 周发生率最高。沙门氏杆菌天就可能被沙门氏菌感染, 小牛出生后 4 天就可能被沙门氏菌感染, 但感染高峰是在出生后 1-4 周。 虽然沙门氏菌感 染导致的小肠损伤没有大肠杆菌感染严重,但可以导致严重腹泻症状。 染导致的小肠损伤没有大肠杆菌感染严重,但可以导致严重腹泻症状。沙门氏菌可以导致 母牛流产,沙门氏菌可以生活在体内的各个器官, 母牛流产,沙门氏菌可以生活在体内的各个器官,而且会定期经粪便和牛奶排出。隐孢子虫隐孢子虫是一种寄生虫(即球虫) 天的小牛腹泻。 隐孢子虫是一种寄生虫(即球虫)可以导致 7-21 天的小牛腹泻。研究表明大型牛场几乎 都有这种寄生虫。 感染牛将带有后壁的寄生虫卵排泄到环境中, 都有这种寄生虫。 感染牛将带有后壁的寄生虫卵排泄到环境中, 当小牛生长到 5-6 周时粪便 中甚至可以带有成虫。 中甚至可以带有成虫。腹泻的预防如何预防腹泻 了解腹泻发生的原因有助于腹泻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结合充分的预防措施可大大减 了解腹泻发生的原因有助于腹泻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结合充分的预防措施可大大减 少临床病例及死亡的发生。 少临床病例及死亡的发生。 下例应激状况会增加小牛腹泻的危险; 下例应激状况会增加小牛腹泻的危险 1、 难产; 、 难产; 2、 出生后 2-3 周就进行长途运输; 周就进行长途运输; 、 3、 免疫不足,如初乳饲喂量不足或初乳质量差; 、 免疫不足,如初乳饲喂量不足或初乳质量差; 4、 日粮成分突然变化; 、 日粮成分突然变化; 5、 饲喂未经充分准备的发酵乳; 、 饲喂未经充分准备的发酵乳; 6、 卫生条件差。 、 卫生条件差。 ;如果小牛没有饥饿表现,说明小牛可能有毛病。 如果小牛没有饥饿表现,说明小牛可能有毛病。正常情况下,小牛特别是幼小的小牛食欲都很好。 正常情况下,小牛特别是幼小的小牛食欲都很好。在饲喂时认真观察小牛是检查 小牛是否生病的第一步。若小牛没有饥饿感,说明小牛可能有毛病 小牛可能有毛病。 小牛是否生病的第一步。若小牛没有饥饿感,说明小牛可能有毛病。下列症状可能意 味小牛会发生腹泻: 味小牛会发生腹泻: 1、 鼻镜干燥; 、 鼻镜干燥; 2、 鼻粘膜变厚; 、 鼻粘膜变厚; 3、 粪便干硬; 、 粪便干硬; 4、 无食欲(不愿吃奶) 、 无食欲(不愿吃奶) ; 5、 虚弱、发烧(体温高于 39℃) 、 虚弱、发烧( 9 。 小牛表现任何上述症状,应当减少牛奶饲喂量以预防腹泻。 小牛表现任何上述症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食量减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