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是院士吗院士提出来的超级水稻是一定要在水中种植吗?

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袁隆平超级水稻是骗局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于晓华:德国哥廷根大学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系和库郎贫困、平等与增长研究中心,发展和新兴国家农业经济学讲席教授。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生物资源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农业、环境与区域经济学博士以及人口学博士学位。2009年4月起任教于德国哥廷根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4年起担任发展和新兴国家农业经济学讲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于晓华最新文章
  【财新网】(专栏作家 于晓华)最近媒体报道,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在实际推广中出现了问题:2014年其杂交水稻“两优0293”在安徽五河县的实际生产中,大规模感染了“稻瘟病”,导致当地水稻基本绝收。社会为此哗然,认为袁隆平以及种子生产商误导和欺骗农民。
  在中国大规模进口粮食,粮食安全受到挑战的背景下,杂交水稻在中国是维持“口粮自给”政策目标的一个重要支柱。袁隆平作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标杆,其几十年来在国际国内广受崇敬。这样的报道,对中国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科技研究,以及对袁隆平本人的冲击是巨大的。
  在舆论哗然的背后,冷静客观看待这件事情,显得至关重要。这里面牵涉到几个问题:
  (1)媒体报道要注重科学性。
  安徽五河杂交水稻发生大规模减产甚至绝收的罪魁祸首是“稻瘟病”。在中国,水稻广泛存在三大疾病: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白叶枯病。这些疾病广泛存在,无法根治,感染一种疾病,轻则减产10%-20%,重则绝收。所以,中国的水稻农药施用次数非常频繁,一季水稻正常需要4-5次农药施用,严重的时候需要7-8次。这不仅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
  安徽五河的农民在2008年之后一直使用该杂交水稻,种子对稻瘟病等疾病的抵抗性在当地退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很可能是2014年该杂交水稻在当地大规模减产的主要原因。
  媒体对于科学的报道一定要客观,千万不能误导。
  有媒体报道,袁隆平试验的超级水稻亩产在2014年已经达到了1026.7公斤。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产出。达到这个高产量,需要最好的土地,最好的管理,不计成本的人力和化肥等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袁隆平那样的水稻种植知识,可惜中国的农民都不是袁隆平。所以,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水稻产量都能达到1026.7公斤/亩。
  粮食增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土,肥,管理,气候等各种因素的配合。这样亩产超过1吨的高产,短时间在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大部分土地还是低产地;全中国只有一个袁隆平。所以,应该接受2013年中国平均亩产水稻只有448公斤的现实,但这已经比世界平均产量299公斤/亩,高出了50%。
  (2)科学研究和商业要保持一定的分界。
  我一直呼吁:科学研究要和商业推广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不是反对科学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用途。在国际学术界发表科学论文的时候,期刊一般会要求作者公开研究资助,以及所研究成果是否受到商业目的影响,至少要求把商业目的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公布于众。
  国际学术界早有很多例子证明:如果商业和科学研究靠得太近,其科学研究成果很容易被商业所影响甚至误导,而失去其公正性。袁隆平以及隆平科技受到社会质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商业和科学联系太密切。其科学研究的成果很容易被利用到商业炒作,而使得科学的客观性蒙尘。这一点在超级水稻产量报道和隆平科技上市公司股价之间的联动关系上,尤其明显。
  由于存在巨大的商业利益,一些媒体扭曲产量科学报道,从而影响市场,也就能够理解。同样,一些媒体攻击隆平科技以及袁隆平本人,同样也会影响市场,也是可以理解的。
  实际上,对于一个客观公正的媒体来说,牵涉到商业利益,客观反映科学研究成果,就显得尤其困难。
  (3)粮食安全要“量质并进”。
  随着中国收入的增加,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革命,从起初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到将来的“吃精”。人们消费越来越多的肉食,并对食品的安全,食品的口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对粮食的需求在从一个“对量的追求”阶段,向一个“对质的追求”阶段过渡。
  人们消费谷物数量在下降,肉食在增加。这对中国的粮食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直接食用的主粮消费数量在下降,但要求质量更高。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在产量增加的同时,其质量并没有同步增加,从经济面来看,片面追求数量的超级水稻的经济效益不一定很好。
  第二,由于肉食消费的增加,需要大量的饲料作物。这导致了中国玉米产量的增加以及大量进口大豆。与此相关,农业生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由于水稻种植需要更多的人力,水,以及肥料投入,水稻种植面积将来会相对下降。超级水稻的市场定位也可能会发生转移,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在未来也可能会和日本一样,主要用为饲料作物。
  但是不管怎样,作为一个科学家,袁隆平在不断努力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从科学研究,以及对中国甚至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作者为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邵超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水稻要和有机生产相结合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水稻要和有机生产相结合
      新华社长沙9月3日电(记者 谢樱)杂交水稻不仅要解决“吃得饱”的问题,更要承担“吃得安全”的责任。2日下午,袁隆平院士为“回龙湖有机超级杂交水稻研发基地”揭牌时,希望通过将超级杂交稻生产技术和有机生产技术结合,提高有机水稻的单产和效益,推动食品安全和农民增收。
      回龙湖有机超级杂交水稻研发基地,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湖南回龙湖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湖南省第一个有机超级杂交水稻研发基地,将率先开展相关栽培技术研究,办成全省有机杂交水稻的示范与公共交流平台。基地计划2009年至2011年建立350亩的标准有机超级杂交水稻研发基地,2011年至2015年将重点在湘西北地区建立20万亩的有机超级杂交水稻推广基地。
      记者在这个研发基地看到,使用专有有机肥、采用物理方法和生物技术除虫治病的有机超级杂交稻长势良好。基地研究员彭既明告诉记者,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下,以有机方法种植的180亩稻田8月底全部齐穗,预计单产在600公斤至650公斤,比有机常规水稻单产增产三成以上,稻米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提升,明年将进行规模试种。
      袁隆平院士表示,超级杂交稻在确保提高稻米产量的同时,加大了进一步提升水稻品质的研究。我国现已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中,有些稻米的品质甚至不输名满天下的泰国米。他说,目前,在长沙率先启动的有机超级杂交水稻的试验与示范,是通过生态栽培提高稻米品质、帮助稻农提高种粮经济效益的新探索。 
不支持Flash超级稻从广义来说,是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品种(组合)的水平;从狭义来说,是指在抗性和米质与对照品种(组合)相仿的基础上,产量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一般超级稻是指狭义的概念,即超高产水稻。日下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其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 日,农业部通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四期超级稻百亩方亩产超过1000公斤,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百亩片攻关基地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收割。该基地的水稻实验品种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优1000”,经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创造了新的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纪录。
-&收起最新报道
中文学名:超级稻别&&& 称:水稻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属:稻属分布区域:中国
立项背景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由人于1980年提出,随后成为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近20年来,这一研究在全世界进展不大。由院士主持的中国超级稻计划始于1996年,后经历波折,该计划于1997年才得以重启。研发目标经国内育种专家广泛讨论,确定中国超级稻育种的一、二、三期目标。第一期育种目标为2000年亩产达到700公斤;第二期育种目标为2005年亩产达到800公斤;第三期育种目标为2010年亩产达到900公斤(一季亩产900公斤,早稻亩产650公斤,晚稻亩产700公斤)。
超级稻2000年,超级杂交稻成功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提前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日,中国农业部验收组公布,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日,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农民在“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里进行人工收割。农业部专家组对18块试验田共107.9亩的超级杂交稻田进行现场随机抽签。在专家组现场监督下,几位农民进行打谷脱粒,随即用化纤袋装好并编号验收测产。专家组测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片亩产达到926.6公斤。日下午,湖南省农科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其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2011年,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超级稻发展将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拓展一期应用范围、深化二期研究推广、努力实现三期目标”的发展思路,创新育种方法,加快品种选育,促进技术配套,强化示范推广,扩大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推进超级稻生产规模化、规范化、优质化和产业化;全力实施“31511”工程。“31511”工程,即到2015年,新培育超级稻品种30个以上,年推广面积1.5亿亩以上,亩均增产100斤以上,节本增效100元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12年袁隆平表示,水稻高产不仅需要良种、良田,还要良法,希望其90岁(2022年)时,超级稻争取亩产达到1000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日透露,我国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有可能提前至三年内完成,将培育出具备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的超级稻新品种,到时候将多养活7000万人口,相当于多养活一个省。农业部日发布消息称,农业部日组织国内著名水稻研究专家,对地处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Y两优900”101.2亩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结果显示,百亩片平均亩产988.1公斤,创下了全国水稻百亩连片高产新纪录。
超级稻品种有籼稻型,也有粳稻型。有杂交稻组合,也有常规品种。超级稻品种都具有分蘖适中、剑叶挺直、植株矮中求高、茎杆坚韧抗倒、穗大粒多的形态特征。同时,具有光合效率高、根系活力强、源库流协调的生理机能,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性状聚合的遗传基础。下面农业部核定的超级稻品种。根据超级稻品种的冠名退出规定,推广面积达不到要求的“辽优5218”、“胜泰1号”、“沈农606”、“Ⅲ优98”、“龙粳14”、“龙粳18”等六个品种的超级稻品种资格。截至2011年,由农业部冠名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共83个。2005年28个品种:协优9308、国稻1号、国稻3号、中浙优1号、丰优299、金优299、Ⅱ优明86、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D优527、协优527、Ⅱ优162、Ⅱ优7号、Ⅱ优602、天优998、II优084、II优7954、两优培九、准两优527、辽优5218、辽优1052、Ⅲ优98、胜泰1号、沈农265、沈农606、沈农016、吉粳88、吉粳83。2006年21个品种:天优122、一丰8号、金优527、D优202、Q优6号、黔两优2058、Y优1号、株两优819、两优287、培杂泰丰、新两优6号、甬优6号、中早22、桂农占、武粳15、铁粳7号、吉粳102号、松粳9号、龙粳5号、龙粳14号、垦粳14号。2007年12个品种:宁粳1号 、淮稻9号 、千重浪2号 、辽星1号 、楚粳27 、龙粳18、玉香油占、新两优6380、丰两优四号、内2优6号、淦鑫688、Ⅱ优航2号。2009年10个品种:龙粳21、淮稻11号、中嘉早32号、杨两优6号、陆两优819、丰两优香一号、洛优8号、荣优3号、金优458、春光1号2010年12个品种:新稻18号、杨粳4038、宁粳3号、南粳44、中嘉早17、合美占、桂两优2号、培两优3076、五优308、五丰优T025、新丰优22、天优3301。2011年9个品种:沈农9816、南粳45、武运粳24号、甬优12、陵两优268、准两优1141、徽两优6号、03优66、特优582。2012年又通过审定的13个品种:楚粳28号、连粳7号、中早35、金农丝苗、准两优608、深两优5814、广两优香66、金优785、德香4103、 Q优8号、天优华占、宜优673、深优9516。Y两优2号是2013年刚刚通过评审的项目,Y两优2号是以马来西亚普遍野生稻与强优势杂交水稻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反复测交而培育的远恢2号,再与Y58S等不育系测交配组而成。年分别在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参加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超级杂交稻示范、品比均排名第一,定名为Y两优2号。2010年袁隆平院士将Y两优2号作为中国首届杂交水稻大会观摩现场——浏阳永安镇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首选品种,锁定目标产量为860公斤。该品种具有典型的超级稻高冠层、矮穗层株叶形态。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耐高温、低温能力都比较强,后期落色好,产量高是该组合的突出优点。被袁隆平院士确定为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攻关首选苗头品种。
袁隆平1953年8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讲授俄语、植物、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课程。1964年2月,与农技干部邓哲结婚。在安江农校长达18年的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面教学,一面从事生产实践,选择课题进行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带领学生下农村生产实习,目睹了农村粮食短缺、群众生活困难的现状,决心从农作物品种改良入手,探索科技兴农之路,与饥饿和灾荒作斗争。1964年,他在我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并提出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1980年以来,袁隆平又先后育成“威优64”、“威优49”等几个大面积推广的早熟、多抗新组合。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袁隆平挂帅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1998年,袁隆平主持的长江流域两系法杂交早籼稻选育研究获得突破,育成优质、高产、早中熟的两系早籼稻组合,为解决长期以来长江流域早籼稻米质不好、产量不高的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1998年,超级杂交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袁隆平出任首席责任专家;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现正朝着百亩示范片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努力,计划到2010年实现。由于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需要,袁隆平1971年2月从安江农校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工作。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1982年和1985年先后被湖南农学院和西南农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任中心主任。1995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任主任。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国内意义超级稻研究与推广15年来,为促进我国水稻连续7年增产,单产不断攀升作出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经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4.14亿亩,占同期水稻种植面积的20.2%,平均亩产达到575.2公斤,亩增产67.9公斤,累计增产稻谷561.9万吨。仅2010年,超级稻推广面积就达到1.01亿亩。截至目前,经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新品种、新组合已达到83个。国际影响在世界范围,20%的水稻采用袁隆平的杂交技术。其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中亚、东南亚、北美、南美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运用,继续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及短缺做出卓绝贡献。
基因组计划超级稻计划的“姊妹计划”—“水稻基因组测序和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这一计划在2001年9月启动,全面开展超级杂交稻的基因研究,在分子层面探索超级稻的秘密,确保中国水稻高产优质持续创新的能力。本项目以水稻基因组测序为基础,水稻比较基因组、功能基因组等领域的研究为核心,重点开展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功能基因发掘和应用,深入开展水稻亚种和禾本科作物间比较基因组以及功能基因组研究,重点克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通过基因组数据公开和共享,联合中科院和中国包括分子生物、转基因技术、育种的所有水稻科研工作者,全面加快应用研究和产业转化,实现一条由基础、应用研究大联合到产业一体化的大科学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超级稻计划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牵头的科研团队提出了“绿色超级稻”的设想和计划。其基本目标是:在不断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的基础上,力争水稻生产中基本不打农药,少施化肥并能节水抗旱。其基本思路是:将品种资源研究、基因组研究和分子技术育种紧密结合,加强重要性状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基因发掘,进行品种改良,培育大批抗病、抗虫、抗逆、营养高效、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以育成旱稻不育系“沪旱1A”和杂交旱稻“旱优3号”等组合为标志,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在水稻抗旱性研究和节水抗旱稻育种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先后育成3个常规旱稻品种和2个杂交旱稻品种,都通过了全国或省级的审定。“旱优3号”杂交旱稻组合,在上海、广西、四川、浙江等地试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在节水栽培条件下亩产可达500千克以上,抗旱能力强,对稻瘟病的抗性强,适应直播等高效栽培方式。与旱稻育种相配套,已初步形成撒播、机插秧、免耕直播和果园套种等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后续将进一步实施旱稻不育系、恢复系及其组合的改良、高产制繁种技术及节水抗旱稻的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深化研究。绿色超级稻研究,将有助于中国最终形成“少种、多收、高效、环境友好”的水稻生产新格局,达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稻作产出与投入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加稻农经济收入的目的。粉垄栽培计划超级稻粉垄栽培,是韦本辉研究团队研究提出的水稻栽培新方法,它是在应用粉垄机一次性将稻田耕作层土壤垂直旋磨粉碎并自然悬浮成厢,回水软土时直接抛(插)秧的栽培技术。它的最大特点,操作简单易行,免除了传统方法中灌水后犁、耙、沤等整田工序,由“水耕”改为“干耕”,耕层适当加深而不乱土层,营造了适于水稻根系好气性的“土、水、肥、气、热、菌等全新而协调”的土壤环境,有利于贯彻水稻“以根为本”的栽培理念。同一块中等肥力稻田,粉垄栽培平均每亩干谷产量1365.0斤,对照每亩干谷产量1102斤,粉垄栽培比常规栽培每亩产量增加263.0斤,增产率达23.87%;土壤肥力中等偏下田块,粉垄栽培平均每亩干谷产量1207.4斤,对照每亩干谷产量997.8斤,粉垄栽培比常规栽培每亩产量增加209.6斤,增产率为21.01%。这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组织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科学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邹应斌为组长的9人测产验收专家组,对农业部国家农业项目首席专家、广西农业科学院韦本辉研究员主持的《超级稻粉垄栽培研究与示范》项目,经过田间严格的面积丈量、产量过称等后宣布的结果。
日,农业部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对由袁隆平院士创新团队成员选育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Y两优900”101.2亩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Y两优900在隆回县百亩片亩产达到988.1公斤,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最新世界纪录。日,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进行测产。结果显示,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超级稻百亩方亩产超过1000公斤,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2016年10月10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百亩片攻关基地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收割。该基地的水稻实验品种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优1000”,经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创造了新的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纪录。
安徽万亩“超级稻”绝收 袁隆平现身回应2014年,在安徽蚌埠,万亩“超级水稻”出现绝收或减产,将种子供货方隆平高科推上风口浪尖。在一片争议声中,隆平高科日晚间宣布停售这一杂交水稻种子,并将筹建种子行业灾后救助基金。针对“两优0293”水稻出现的绝收和减产,五河县和安徽省两级农委同时组织了专家进行了田间现场鉴定。日,两级农委出具鉴定结论,认为绝收或减产属于典型的“穗颈瘟”危害,而孕穗和抽穗期间出现低温连阴雨,品种本身高感稻瘟病,加上适期预防措施不到位,是导致该病暴发的主要原因。专家鉴定组组长包文新研究员透露,“两优0293”品种的最大优点是抗倒,但也存在致命的弱点,就是对稻瘟病的抗性很低。安徽不是稻瘟病的高发区,因此被列为‘两优0293’的适宜种植区域。部分稻农反映,在2013年也出现过稻瘟病,但并不严重,没有想到2014年,稻瘟病一下子来得那么凶。有人指出,隆平高科的种子说明内外不一,涉嫌虚假宣传。“这个数字越低,对稻瘟病的抗性就越强;反之越低,到9级几乎就没有抗性。“5.6级,稻瘟病还可防治,如果外包装上注明是5.6-9级,我们也不会购买这个品种,就不会有损失。”针对上述指责,“隆平高科”水稻部总经理李步勋说,种子标签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内标签是完整的,外标签上没有把最高9级印上去,《种子标签管理办法》也没有明确要求要把特征特性全部都印到外包装上,这不存在违规问题。为平息“两优0293”引发的争议,久未在媒体上露面的袁隆平终于站了出来。针对网上提到的“超级稻重产量不重质量”等观点,袁隆平表示不认同。他说,国家对超级稻的要求,除了产量高,还要求米质达到部颁二级,抗当地两种主要水稻病虫害。“两优0293”是10年前育成、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推广这么多年,品种有可能退化,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也有变化,如果生产上不注意,在气候特殊的年份,是可能出问题的,这次在安徽出了点小问题,不能说超级稻都有问题。超级稻百亩片平均亩产达到1026.7公斤,创下了世界纪录。这是科学研究的高峰。大面积推广后,平均亩产能达到七八成,从整体上提高了水稻种植水平。
&*&参考资料添加成功后,需经过约1-2天的审核流程,审核通过后方可查看。
本词条内容由国搜百科根据相关资料编纂,仅供参考。如有问题,可联系我们修订、完善或删除。也欢迎更多热爱知识共享、有志于词条编纂的专业人士参与国搜百科创建。联系电话:010- 合作邮箱:
交流QQ群:
超级稻&图册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袁隆平杂交水稻新品种在永年创高产新纪录_凤凰资讯
袁隆平杂交水稻新品种在永年创高产新纪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长城网邯郸11月10日讯(记者 郑风莉 通讯员 赵明 袁剑英)11月9日,由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超优千号”在邯郸市永年区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水稻示范基地收获测产,亩产达到1082.1公斤,实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每公顷16吨的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目标,创造了水稻高产新纪录。
原标题:袁隆平杂交水稻新品种在永年创高产新纪录长城网邯郸11月10日讯(记者 郑风莉 通讯员 赵明 袁剑英)11月9日,由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超优千号”在邯郸市永年区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水稻示范基地收获测产,亩产达到1082.1公斤,实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每公顷16吨的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目标,创造了水稻高产新纪录。9月26日袁隆平在永年广府查看水稻长势。赵明摄据悉,此次测产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实施,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业厅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7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考察了百亩攻关现场的基础上,随机抽取了三块攻关田,实割3.332亩,机器脱粒,经测水、除杂、称重,折合净产量1082.1公斤。其中一测产地块亩产达到1112.5公斤,再创水稻高产记录,属于世界水稻最高水平。据介绍,此次测产的籼性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为“袁隆平”院士主持选育的两系新品种,此外把籼稻种植到了河北邯郸永年,也打破了传统的“南籼北粳”的种植传统,这也是目前籼稻到达的最北端。201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与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院士共同探讨粮食增产问题。当年双方就决定“合作”,利用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助力攻关杂交水稻亩产1200公斤的世界纪录。水稻收割现场。袁剑英摄据了解,为了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超级杂水稻不仅要搞百亩,还要搞千亩、搞万亩”的指示精神,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了超级杂交水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为了助力实现袁隆平院士为中国粮食安全做贡献的目标,2014年河北硅谷农科院选取了百亩优质示范方进行了水稻种植,日,专家组对示范方进行了测产亩产达1051.61公斤的高产水平。今年9月26日,袁院士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专家团队实地考察了这块即将收获的攻关示范田。据悉,对于此次的高产专家组纷纷表示,水稻高产要靠良种、两法、良田和良技,而在硅谷的百亩示范方,不仅有袁隆平院士的良种,也有硅谷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为良技做支撑,再加上没有疫病的产生,这些成为水稻高产不可或缺的因素,此外,高产也为测试籼稻在北方的适应性提供了很好的事实依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721
播放数:440007
播放数:1386827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