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没有三年自然灾害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这句话是对还是错

当前位置: >>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备课一、教材特点; 教材特点; 1、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以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辅线 进行构建,使整套教科书形成综合化、立体化和序列化的结构体系。 2、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结构模块化,过程活动化,更具整体性、结构性和 探究性。 3、目标弹性化,内容综合化,评价多元化。 4、以学生的自主体验学习为手段,落实“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基本 理念,力求使教科
书成为“学材”。 5、突出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6、背景和空间广阔,教科书更具开放性和发展性。 7、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教科书更具人文性。 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 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 单元。 每个单元围绕主题安排了 4~6 课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 物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和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体的 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生物与环境及其适应性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 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 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 的思维技能训练。 内容结构框图 微小 物质 物 体 太阳、 生物 研 究 的 的 的 地 球 和 与 与 生 变 化 运 月亮 环 境 实 物 动 践 ↓ ↓ ↓ ↓ ↓ ↓ 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知识做出猜想与假设----根据假象答 案,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在已 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得出自己的解释或结 论---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参与评议探究结果----产生新问题。 ↓ ↓ 生活经验 探究活动(提问、猜想、假设、预测、 (引领) 搜集、整理信息、观察、测量、实验、设 计、制作、记录、表达、交流、质疑、解 释、评价……) ↓↑ ↓↑ ↓↑ 科学探 科学知识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究 K1 、科学素养三、 各单元单 元 课 1、病毒 第一单元 微小的生物 2、细菌 3、馒头发霉了 4、食用菌 5、蜡烛的变化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6、食盐和水泥 7、铁生锈 8、牛奶的变化 9、静止和运动 10、距离和时间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12、物体的运动方式 13、动物的运动 14、白天与黑夜 15、昼夜与生物 第四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 亮 16、四季更替 17、弯弯的月亮 18、日食与月食 19、登上月球 20、蚯蚓找家 21、变色龙 22、植物向哪里生长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23、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24、珍稀动植物 25、生物的启示 *儿童常见疾病调查 研究与实践 *观察月相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题 课 1 时课时安排备 注阶段考查2 *当地生物群落研究1期末考查第一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微小的生物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常见的动植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基础上编写的,包括 《病毒》《细菌》《馒头发霉了》和《食用菌》四篇课文。 、 、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三节课是并列关系,每一节课都探究 一类生物体。 《病毒》着重通过搜集和整理有关病毒的资料使学生认识病毒,了 解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细菌》借助显微镜的观察认识细菌,了解细菌与人类的 关系; 《馒头发霉了》通过对物质发霉条件的探究认识真菌,了解真菌与人类生 活的联系。结合以前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多彩的生命世界由五大类组成,分别是 动物、植物、病毒、细菌、真菌。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 《食用菌》着重对所 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帮助学生识别真菌中的食用菌,以拓展他们的视野。二、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 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3、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 4、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 5、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 6、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 7、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8、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 9、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3、能够用图表现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4、能够通过显微镜自己研究牙缝里的微生物。 5、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 6、能够设计控制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7、能够用图和文字表达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8、能够调查生活中的食用菌种类。 9、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细菌、病毒的有关知识。 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2、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3、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4、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5、意识到要关注与科学和人类有关的社会问题。 6、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3 7、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三、单元课时分配: 单元课时分配: 1、病毒 1 课时 1 课时 2、细菌 3、馒头发霉了 1 课时 4、食用菌 1 课时第一课 病 毒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2、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病毒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种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 、新授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3.教师讲解. 4.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5.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6.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7.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8.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三) 、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或查资料自主4 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板书设计: 1、 病毒 病毒的危害 一、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的利用 极其微小 寄生在活细胞内 能繁殖 没有细胞结构,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 动物病毒 三、病毒的种类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学会查阅、整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科 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与交流研究结果;能积极地参与评议,知道对 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 题的讨论与活动;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病 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了解有关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二、病毒的特征第二课 细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以观察促思考,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 2、 设疑促理解,探究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 以知识促应用,了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观点。 2、关心生活中的科学,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科学知识: 1、 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 类的关系。 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永久涂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你们搜集有关细菌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现在你对细 菌有了哪些认识教师出示搜集的有关细菌的图片、视频资料。学生观看。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注重及时指导学生高倍显微镜 的使用方法。 学生观察真菌涂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已了解的细菌描述、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细菌有球形、杆形、螺旋形三种基本形状。 (三)认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谈话:你们认为细菌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 学生讨论,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细菌的资料。 现在同学们对细菌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细菌不只是人类的敌人,更多的 是人类的朋友,它可以说无处不在。 人的肠道内也充满了细菌。一些是有意菌,它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一些能 合成身体所需的维生素;还有一些则与致病的微生物搏斗,使有害细菌不能附着 在肠道上,保持肠道健康。 谈话:细菌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呢!请看资料卡。 (四)自由活动: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有关细菌的知识。怎样做好宣传,防止 病菌入侵呢? (五)拓展知识:同学们,假如没有细菌,我们的自然界将会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2、 细菌 球菌 细菌的形状 杆菌 螺旋菌 有益菌:生物制药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菌:世人患病 教学反思:学生利用显微镜初步认识了生命世界的另一大类――微生物世界。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学习通过显微镜发现水中有微生物。在一滴水中,能够 找到几十个微生物,学生对水中微生物进行描述和画图,从而认识几种常见的水 中微生物,体验生命体的奇特。激发学生探索生命世界的欲望。第三课馒头发霉了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 2、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 3、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 4、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6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4、能够调查生活中的食用菌种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难点: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准备实验材料: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 实物投影仪、镊子。 (也可由教师课前准备好几片发霉的面包,供课上学生观察)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1、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 2、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3、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4、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二、了解霉的功与过 1、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 2、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三、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1、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2、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四、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1、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2、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3、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4、 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五、巩固学习: 1、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2、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板书设计: 3、馒头发霉了 温度 影响食物发霉的原因 水分 空气 真菌对人类的危害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真菌为人类提供的便利 教学反思: 教材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面包”作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菌 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学生会通过显7 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能够调查生活中的食用菌种类。知道 霉菌是一种真菌。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知道食物和 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 利用。第四课 食用菌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知道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4.了解识别有毒蘑菇的有关知识. 5.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科学探究 1、亲身经历科学调查、观察、查阅和整理资料的科学探究的过程。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所观察的 事物形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 2、体会与人合作的愉快,学会分享、欣赏他人的研究成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真菌的结构,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难点:蘑菇的生长环境和结构。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让学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 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 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二. 蘑菇分为哪几部分?(地下菌丝, 菌丝,柄, 菌褶,菌盖. ) 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 四. 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毒蘑菇与食用蘑菇, 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 差异,不少种类还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并参 阅有关的科学资料进行核对,才能确定是否有毒。 有的人认为,毒蘑菇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具有麻、辣、酸、苦的味道,有的 毒蘑菇有乳汁,毒蘑菇子实体受伤后伤面变色。这些经验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 是任何一种毒蘑菇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多种牛肝菌的伤面常常变色,松乳 菇具有乳汁,然而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有些毒蘑菇吃起来味道也是很鲜 美的。8 有人说毒蘑菇能使银器变黑, 毒蘑菇不容易生蛆长虫, 这些说法都是不确切的。 事实上,很多种毒蘑菇遇到银器并不变黑,有毒的豹斑毒伞往往会生蛆长虫。 总之,要想用一两个性状来概括蘑菇是否有毒,目前还做不到。因此,在野外 采集食用蘑菇时,一定要细心辨别。对于不能识别的蘑菇,应该向当地有经验的 群众请教。) 五. 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观察与思考 1.腐烂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面包片上 的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射状。青霉和曲霉的共 同点是:它们都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它们都能产生孢子。 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 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 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1.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 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的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容易生长 霉菌。 2.检查家里储存粮食的地方是否通风,环境是否干燥,存放衣物的衣柜是否受 潮。在晴好的天气里,晾晒粮食和衣物,防止霉菌的生长。 3.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所以在养殖食用蘑 菇时,一方面要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温度和潮湿;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长所 需要的有机物。 板书设计: 食用菌 蘑菇的生长环境 菌盖 蘑菇的结构 菌柄 (像一把小伞) 菌褶 菌丝(地下部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 各种各样的食用菌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真菌世界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 际,让学生利用查阅资料、调查、采集、观察、交流等方式对食用菌有一个更加 深入的了解,让科学走进孩子的生活,并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产 生浓厚的兴趣。单元总结一、填空: 1、 病毒是一类_____________的生物, 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 由_____________ 和 内 部 的 ____________ 组 成 , 病 毒 不 能 独 立 生 存 , 必 须 生 活 在 其 他 生 物 的 _________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9 2、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_____________下才能看到。 3、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 物 细 胞 里 的 ___________ , 如 _____________ , 专 门 寄 生 在 植 物 细 胞 里 的 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_____________, 也叫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 4 、 在 土 壤 、 水 、 空 气 以 及 动 植 物 的 ________ , 都 可 以 找 到 细 菌 , 它 们 _____________。 5、细菌是一类_________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_________才能观察到。 6、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________、________。 7、动植物分解生成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又是植物制造有机 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8、细菌对于自然界中___________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9、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发霉的________,用来发酵的________,味 道鲜美的________,都属于真菌,真菌是既不属于_______又不属于________的 一类生物。 10 、 蘑 菇 是 依 靠 地 下 部 分 的 _______ 吸 收 土 壤 中 的 水 分 和 _________ 进 行 _______生活的。 二、判断: 1、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措施是注射疫苗。 ( ) 2、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中,从而对这些生物造成危害。 ( )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它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 ) 4、夏天,鲜肉容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 ) 5、细菌能使人致病,因此,细菌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 ) 6、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 ) 三、选择: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菌的基本形态() A.球形 B、杆形 C、蝌蚪形 2、下列不是单细胞生物个体的是() A 草履虫 B 病毒 C、细菌 3、下列您种中可以用来发酵造酒的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根霉菌 {3} 4、蘑菇是一类个体比劫?的() A、细菌 B、霉菌单元学情总结10 第二单元物资的变化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正是这些物质的不断变 化,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本单元以帮助学生认识物资的变化为目的编排了 四篇课文,即《蜡烛的变化》《食盐和水泥》《铁生锈》《牛奶的变化》 、 、 、 。本单 元正是研究类似水、木材等物质在自然界所发生的一些变化。研究物质的变化, 对掌握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 能够为初中阶段学习物理、化学课程奠定基础。 本单元课文课与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蜡烛的变化》借助对蜡烛变化的探 究,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两大类变化――形态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本课 从能否产生新物质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食盐和水泥》 一课,从另一角度来认识物资的变化,即按照物质的变化能否恢复原状来认识物 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在前两课探究的基础上, 《铁生锈》一课着重探究 物资的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铁为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引导学生科学 地认识物质的变化给人们生活的利与弊; 《牛奶的变化》通过牛奶与不同物质的 混合以及其他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牛奶的变化。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2、知道空气、水分等因素能够使铁钉生锈,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3、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了解不同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 5、知道指示剂能够鉴别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过程与方法 1、能从周围常见的现象中发现物质的变化,并能提出相关的问题。 2、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如铁钉生锈的证据。 3、初步学会制作石膏模型。 4、进一步学会做控制变量的实验。 5、初步学会制定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2、体会做石膏模型、用自制指示剂鉴别物质酸碱性的乐趣。 3、经历探究铁钉生锈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4、留心身边的科学,愿意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单元课时分配 5、蜡烛的变化 1 课时 6、食盐和水泥 1 课时 7、铁生锈 1 课时 8、牛奶的变化 1 课时11 第五课蜡烛的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 会生成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2、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2、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生鸡蛋、白醋、可乐罐、锤 子、澄清石灰水、吸管、碱快、白糖。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大自然中物质千变万化,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 这些变化,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但有些变化,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你能 举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2、学生发言。 3、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 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出示蜡烛)看!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二、研究蜡烛的变化 第一个实验 1、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3.汇报交流。 第二个实验 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 3、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 4、小组讨论组装实验。12 教师带领学生实验验证。第一个实验: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 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 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 第三个实验 1、下面我们把蜡烛燃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1)指导学生观察 30 页燃烧蜡烛的三幅图的实验方法。 (2)师操作示范,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3.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4.讨论: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的说法? 蜡烛被加热时,仅仅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蜡烛燃烧时,不 但外形和状态发生了变化,而且变成了一些新的物质。 5.小结: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 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 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三、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 1、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 31 页都有哪些现象? 2、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 3、小组讨论并填写书 73 页表格,汇报。 4、小结: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 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 四、巩固练习 1、看书上图,每组任选两个实验做做,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2、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3、讨论判断图上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哪类变化,说出理由。 板书设计: 5.蜡烛的变化 形态、状态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 特征。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知 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 生新的物质。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 重要。 附: [蜡烛燃烧的原理] 常见的蜡烛是用石蜡制成的,石蜡是从石油中提炼出 来的,其化学成分是各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烃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石蜡受热熔化成液态,继续受热变成气态,遇冷又凝结成液态、固态。13 [生鸡蛋浸在白醋中,蛋壳上为什么有许多小气泡]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 酸钙,它遇到醋,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钙+醋酸→二氧化碳+醋酸钙+水 食醋中含有 3%~5%的醋酸。 [碱块中倒入白醋为什么翻腾着大量的泡沫] 碱块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它遇到白醋,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钠+醋酸→二氧化碳+醋酸钠+水 [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为什么产生白色浑浊] 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是氢氧化钙,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当呼出的气体进入石灰水中,二氧化 碳就和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白色碳酸钙固体,从而导致澄清 液体变浑浊。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白糖烧焦了,为什么会变黑、变苦] 在化学上,白糖属于“碳水化合 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白糖很甜,这与它的分子结构有关。白糖烧 焦后变苦,是因为它在受热时,白糖里的“羟基”(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与氢原 子结合变成了水分,水蒸发掉了,剩下黑乎乎的碳。这样,颜色由白变黑,味也 由甜变苦。木头、油脂、石蜡、煤油……一切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当它们受热发 生分解后,同样会析出碳:木头烧焦变黑,菜油熬久了颜色由黄变褐、变黑,蜡 烛、煤油一烧起来黑烟滚滚……都是这个缘故。第六课 食盐和水泥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3、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科学知识 1、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 2、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难点: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部分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 频资料。 学生准备: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水泥等。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14 一、研究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谈话:食盐和水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 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探究。给学生提供一张实验记录表。 物体名称实验方法现象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交流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你采用了什么方法?食盐和水泥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谈话: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变化?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讨论。 出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 (1) 、水和玻璃的变化(2) 、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3) 、种子发芽的变化 (4) 、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5) 、泥土到砖块的变化(6) 、树到椅子的变化。 谈话:这些物质的变化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特点? 讲解:食盐、水、玻璃等物质都可以在变化后恢复原状,是可逆的变化;水泥、 种子、木头等在变化后不能恢复原状,是不可逆的变化。 二、自制胶水 出示已经做好的胶水,并请同学试用。 讲解利用脱脂牛奶、醋、小苏打等自制胶水的方法。 小组同学一起制作并展示。 三、联系实际,认识物质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举例子,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可逆变化,哪些是不可逆变化,并简单说明理由。 一是水泥与水、沙子和碎石混合制作成混凝土,由于水泥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把沙、石凝结在一起,已经不能变回原来的样子,所以它是不可逆变化;二是面 粉发酵后与面碱混合制成馒头,由于馒头已不能再变回面粉,所以它也是不可逆 变化;三是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由于水能够在液态、固态、气态之间变来 变去,所以它是可逆变化。 讲解:将水泥制作成混凝上能够构筑房屋,这种不可逆变化在建筑业具有积极 作用。但水泥受潮产生不可逆变化,又会使水泥变质导致经济损失,给工农业生 产带来不利。有些物质的变化是我们需要的,如把水泥与水、沙、碎石混合制成 混凝土,为盖楼房、铺甬道、砌墙壁所用;而有些物质的变化是我们不需要的, 它们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如水泥受潮、森林失火、铁钉生锈等,我们应该 正确看待物质的变化,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 四、继续调查了解物质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板书设计: 6、食盐和水泥 可逆的变化:食盐、水、玻璃的变化 1、变化的种类 不可逆的变化:水泥、木头、种子的变化 2、可逆的变化和不可逆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课引导学生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教科 书以水泥与水产生不可逆变化为例,暗含着使学生认识物质变化对人类生活影响 的知识点。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的一面,尽量减少消极的一面,发挥人在物质变15 化中的重要作用。第七课 铁生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3、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铁生锈的资料;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兴趣; 3、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科学知识 1、 知道铁生锈的条件; 2、 认识铁生锈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铁生锈的条件;认识铁生锈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难点: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生锈的铜、铁、铝制品,如生锈的铜锁、铜钥匙、铁剪刀、铁钉、铝饭盒、铝 勺等;放大镜。 2.每组五只玻璃瓶(其中两只带盖) ,五枚无锈铁钉,少量食用油、食用醋、脱 脂牛奶、小苏打、纱布、筷子、凉开水、冷水。 3.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铁生锈及防锈方法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1 课时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各种生锈的铁器让学生观察,然后问学生;这些铁器有什么共同的 特点?继续问学生:你曾在哪里见到过生锈的物品?铁生锈是什么样子?由铁生锈 的事实,你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锈和锈对金属的破坏 (1)认识锈 学生观察桌上的金属制品:铜锁、铜钥匙、铁刀、铁剪子、铁钉、铝饭 盒、铝盆、铝勺。它们表面生有不同颜色的锈。 提问:通过观察,你注意到不同金属锈的颜色一样吗?它们的锈各是什么颜 色? 学生回答。 小结:不同金属锈的颜色不同。例如,铜的锈是绿色的,铁的锈是褐色的,铝 的锈是黑色的。16 (2)认识锈对金属的破坏 讲述:现在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金属的表面,看一看有什么变化, 是否还有光泽,是否平整,有没有小坑小洞,能不能一片片地剥下来。 学生观察。 (可用放大镜) 提问:请你说一说观察结果。学生回答。 小结:金属生锈后,表面会受到腐蚀,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原来平整的表面 会粗糙不平,严重的会生洞、剥落。 2、指导学生认识金属生锈的条件 讲述:你是否注意到我们周围的金属制品并不是都生锈。有的生锈了,有的 没有生锈,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请你先思考几个问题。 提问: (1)菜刀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2)自行车的哪个部分容易生锈? (3)铝勺长期放在盛醋、碱或盐的容器里会怎样?学生思考后回答。 谈话:同学们的回答都有一定道理,那你们是否能推想一下,金属生锈与哪些 因素有关? 学生讲自己的推想。 谈话: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对比实验来加以验证。 设计实验方案。由于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主要是水分和空气中的氧气,设计 前,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待所有的学生都选定影响铁钉生锈的某一个因素 后,再分组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发给每组一份空白的实验方案。评价、完善实 验方案。 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对实验的器材选择,有水、无水的环境创设,有氧、无 氧的条件建立等许多问题都会考虑不周。因此,教师在学生初步完成设计的基础 上,通过分组汇报、互相补充的形式,带领学生初步完善实验方案。 然后,利用教师准备的冷却的沸水、植物油、砂纸等,学生带来的无锈铁钉、 矿泉水瓶或透明塑料保鲜袋、干燥剂、细线绳等组装实验器材,创设所需环境, 以便课后观察研究。提醒教师注意,如果选用透明塑料袋作为盛放铁钉的容器, 透明塑料袋要厚一点,铁钉尖最好用胶带包一下。 学生进行实验。课后观察、记录。 (由于“铁钉生锈”的实验在课堂上并不能立即显示出结果,因此在学生完成 了实验操作后,教师要把他们的实验布置在教室一角,以便课后进行观察。) 交流研讨、得出结论。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汇报,要求学生把实验的装置带 来,让全斑学生都能看到不同条件下的现象,由此总结钢铁生锈的条件。这部分 内容应多花费一些时间,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钢铁生锈的原因。 每组选代表汇报。 谈话:从这个实验结果,你们能总结出金属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吗?学生 讨论后回答。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证明了:金属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的条件下最容易生 锈。 学生填写课文填空。 三、指导学生认识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既然钢铁生锈与水、空气接触有关,那么,采取什么 样的方法钢铁才能不生锈呢? 学生举例回答。学生认识到防锈需要隔绝水和空气后. 小结:在生产和生活中,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电镀、涂漆、涂17 沥青、擦干、加膜覆盖等。 (出示图片或视频资料) 自由活动:1、金属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拓展活动:查找资料,了解金属生锈的利与弊。 板书设计: 7、铁生锈 水 铁生锈的条件 两者同时具备 氧气 注意:酸性或盐溶液存在能够加速铁生锈 铁制品的表面涂保护层,如:刷漆、抹油、镀金属等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改变金属的组成,如制成不锈钢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学会设计铁钉生锈实验方案,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 证。初步学会对同伴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会完善自己的方案。能运用简 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 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了解防 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第八课 牛奶的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设计对比试验研究牛奶与不同物资混合后所发生的变化及产生的现象。 2、知道酸奶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3、知道牛奶的正确饮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能反思同学间的探究过程,能倾听他人的意见。 3、培养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兴趣。 科学知识 1、认识在牛奶中加入啤酒、食醋、食盐、柠檬汁、咖啡等所发生的现象; 2、掌握酸牛奶的简易制作方法和牛奶的正确饮用方式。 3、常见的变化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在牛奶中加入啤酒、食醋、食盐、柠檬汁、咖啡等所发生的现象。 难点:掌握酸牛奶的简易制作方法和牛奶的正确饮用方式,常见的变化及对人 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18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搜集和整理一些典型的有关牛奶变化和引用牛奶方面需要注意问题方面的图 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你知道为什么要喝牛奶吗?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牛奶有关的知识,看一看牛奶和一些物质混合后会发生怎 样的变化。 (二)过程 1.牛奶的变化 (1)提出问题:在牛奶中加入橘子汁、苹果汁、砂糖、食盐、咖啡、醋、酱 油、味精、啤酒、白酒,会有什么变化? (2)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可选择 2―4 种物质加入牛奶) (3)小组实施探究。将活动中观察到的发现及时记录在表格中 (4)汇报交流 2.牛奶的变化与生活关系 (1)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教师补充牛奶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自由活动 1.学生用脱脂牛奶制作胶水 2.学生试验自己制作的胶水的效果 (四)拓展活动 课后学生根据教材图示做酸奶。 板书设计: 8、牛奶的变化 加醋发生的变化 加啤酒发生的变化 加食盐发生的变化 加其他物资发生的变化牛奶的变化制作酸奶 教学反思: 在牛奶中加入啤酒、食醋、食盐、柠檬汁、咖啡等后,学生对牛奶所发生的变 化观察分析之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及时巩固。同时引领学生思路,让学生明白: 在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搭配要合理,如果不合理,不但起不到补充营养的作用, 还有可能引起身体不适,甚至引起人体发病。单元总结复习题 填空题19 1、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_______发生了变化,像 蜡 烛 、 木 头 燃 烧 这 样 的 变 化 , 不 仅 仅 是 _______ 发 生 了 变 化 , 还 会 _______________。 2、食盐、水、玻璃等物质都可以在变化后恢复原状,是___________。水泥、 木头等在变化后不能恢复原状,是_____________。 3、根据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可以分_________和________。根据变 化后是否恢复原状,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铁生锈所需要的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 5、将蜡烛点燃和熔化后,它们发生的变化是一样的。 ( ) 6、铁块生锈、木柴燃烧后不仅形态变化了,还产生了新物质。 ( ) 7、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 的物质。 ( ) ( ) 8、铁生锈与湿度有关系,与空气没有关系。 9、在水的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 10、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 ) 11、水受冷后可以变成新的物质――冰,所以它是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 12、物质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有利也有弊 ( )单元学情分析20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静止和运动》《距离和时间、 、 《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 《物体的运 动方式、 《动物的运动》等 5 课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的运动与静止现象切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搜集整理 信息等活动,探究物体静止与运动的有关知识,知道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学会 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知道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移动、滚动、转动、摆动等,使 学生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会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本 单元课与课之间有密切联系, 《静止和运动》《距离和时间》两课用学生熟悉的 、 生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让程序而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等形式描述物体的变化。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以前两课的探究为基础,让学生认识物体的静止和运 动状态的改变以及运动状态的变化特点,从而认识惯性。 《动物的运动》着重从 动物的运动方式上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常见动物的运动特征,从而对动物的运 动规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 的不同观点和评价。 2、能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简单定量的观察,财局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4、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5、知道不同问题要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6、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的习惯。 2、 是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3、 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4、 教育学生关心新科技产品, 使他们意识到科学技术能给人类发展带来好处。 科学知识 1、 观察、记录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事例。 2、 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3、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 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4、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 单元课时安排: 单元课时安排: 9、静止和运动 1 课时 10、距离和时间 1 课时 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1 课时 12、物体的运动方式 1 课时 13、动物的运动 1 课时21 第九课 静止和运动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 2、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3、能提出探索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尊重证据; 2、引导学生自觉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 3、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 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科学知识 1、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合适的参照物; 2、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合适的参照物; 难点: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 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运动和静止的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学生:课前搜集运动与静止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境再现,提出问题 播放一组录像:校园内景物、正在活动的学生们。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生活总,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 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4.学生模拟实验。 5.师生交流并小结。 6.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三)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同步卫星的运行情况。 板书设计:22 9、静止和运动 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令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先选定一个物 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就叫参照物 如何描述物体的静止与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教学反思: 本课对于参照物概念的理解,如果单纯地从理论方面讲解,将大大增加学生的 学习负担,也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所以理解此概念要需要利用一些生 动的情景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亲历其中,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进行效果。第十课 距离和时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的记录; 2、能够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 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心新科技等社会问题; 2、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的习惯; 3、引导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尊重证据,并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1、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2、能够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 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难点:能够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 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 《龟兔赛跑》 、战争片、百米赛跑等相关资料 学生:电动玩具、秒表(每组一个) 、米尺(每组一个)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 谈话: 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 12 秒, 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 28 分钟,23 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二)探究活动 1.到室外测量并做好记录:小组内百米跑的成绩或赛车测量记录表 玩 具 10 秒钟所通过的距离 玩 具 通过 2 米所需的时间 1 1 2 2 3 3 4 4 2.分析: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示出来。 (可用统计图表) 3.分析图表并描述物体运动中的变化,小组间交流。 4.根据测量图表进行预测,然后再实际测量,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拓展活动 根据自己 5 秒钟走的距离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估计从家到学校的距 离。 板书设计: 10、距离和时间 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物体所经过的距离 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经过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 描述物体的运动:从位置、方向、快慢等方面进行说明 教学反思:第十一课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设计并进行一些有关物体具有惯性的探究试验; 2、能够验证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探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方法; 2、树立应用科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3、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具有惯性,知道什么是惯性;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识物体的惯 性; 2、会利用物体的惯性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物体具有惯性,知道什么是惯性; 难点:应用所学的物体的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24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水杯,硬纸片等相关的资料; 学生:象棋子、尺子、钢笔帽、纸条等。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玻璃杯上放一隔板,板上放着一个正对着杯口的鸡蛋,猛击隔板,鸡蛋落入 杯中。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小组自行探究 1.用尺子击棋子,其他棋子跟着动吗?它们仍然保持什么状态? 2.讨论:这说明了什么? 3.交流,小结 (三)组织集体研讨 1.运动着的物体有没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呢? 2.学生假设,交流。 3.教师演示小车遇障碍实验。 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四) 归纳总结 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特有的性质。 (五)巩固拓展 学生交流活动中的惯性。 板书设计: 1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一)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2、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3、惯性的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 为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二)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利用惯性服务生活生产 2、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教学反思:25 第十二课 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根据运动轨迹总结出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着五种运动 方式; 2、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物体运动的五种方式的特点; 3、能够找出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异同点; 4。.、能够用集合的方法表现出移动、转动和滚动之间的关系。 情感、特点和价值观 1、体会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2、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3、对生活中的现象能认真思考。乐于观察,善于提问。 科学知识 1、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的运动特点和异同。 2、认识到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着五种运动方式; 难点: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的运动特点和异同。知道同一个物 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物体运动的相关资料 学生:木块、纸风车、单摆装置、易拉罐、塑料尺等。 课时安排:1 课时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由玩入境,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纸风车:谁会玩这个小风车? 2.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 3.让学生将自带的玩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是 怎样运动的。 4.学生汇报自己玩玩具的情况,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随机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1.(出示小木块、易拉罐、钢尺、纸风车、橡皮筋、单摆装置等简单材料)想 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 2.小组讨论交流研究方法。 3.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 体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得出26 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并画在黑板上。 木块――移动,运动轨迹是: 纸风车――转动,运动轨迹是: 易拉罐――滚动,运动轨迹是: 塑料尺-----振动,运动轨迹是: 单摆――摆动,运动轨迹是: 5.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1)教师出示图片:下落的雨滴、跷跷板、转椅、水车、锯木头、火车在直 直的轨道上行驶、开启的电风扇、滑滑梯、被反复按动的键盘、玩漫步机等。 (2)学生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三)拓展活动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运动时存在着多种运动方式? 板书设计: 12、物体的运动方式 1、物体的运动方式: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着五种运动方式; 2、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鲁迅的,一个复 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教学反思:第十三课 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认识物体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能说出常见物体的运动方式,观察分析器运动规律; 3、能够准确地比较常见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 4、分析探究动物的运动对于动物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5、能用各种感官对物体的运动进行观察,能用图或文字表述;会查阅书刊及 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善于观察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认识水生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游泳, 陆生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爬行、 行走、 跳跃和奔跑,空中生活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飞行。27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特点。 难点:知道动物运动方式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多种动物的运动图片资料 学生:搜集与动物运动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去思考、回忆不同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 (二)小组自行探究 1.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运动。你曾经见过的陆地上的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 式? 小组内先自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师: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小结。 2. 水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呢? 生:游泳 师:对,但是它们游泳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谁能模仿几种鱼类的游泳方式? 学生交流 3. 空中飞行动物的运动方式。 4. 了解蠕动。 想一想,为什么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运动方式都不一样呢? 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为了扩大活动空间,有利于它们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迁 移,动物的运动方式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5.研究动物的运动规律。 (三)归纳交流 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泳、蠕动 (四)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研究不同动物的运动速度。 板书设计: 13、 动物的运动 水中生活的动物----游泳 陆地生活的动物----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空中生活的动物----飞行动物的运动方式教学反思:28 单元总结(单元复习题) 单元总结(单元复习题)1、 我们所说的 物体的运动, 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与另一物体来说, 它的_______ 发生了变化。 2、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选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 选定的物体叫做_________。 3、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要测量物体沿直线运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 物 体 具 有 保 持 它 原 来 ________ ( )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__________,所有物体都具有_________。 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___________的,它们往往是____________的,一 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_______的运动方式。 6、不同的动物具有_________的运动方式。 7、_________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8、 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9、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 10 、 马 是 四 肢 运 动 的 动 物 , 四 肢 的 常 规 运 动 方 式 是 _____________ , 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交替循环。单元学情总结29 第四单元太阳、 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的运动关系,选编了《白天与黑夜》《昼夜 、 与生物》《四季更替》《弯弯的月亮》《日食和月食》和《登上月球》六课,主 、 、 、 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球的公转特点及带来的影响、月球表面的物理特点 及人们对其进行的探索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白天与黑夜》一课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让学生意识到由于地球的自转,使 得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与生物》一课通过观察人与动植物因 昼夜更替所引起的行为变化规律,使学生认识的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 《四季 更替》 一课重点研究地球的公转, 使得同一个地方出现了冷暖变化而形成了四季; 《弯弯的月亮》研究的是月亮的公转,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由于月球的 公转,我们才能看到不同的月相; 《日食和月食》主要研究的是月球公转的两种 特殊现象: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且三球成一线时,即出现日食,地球在太阳 和月亮之间,且三球成一线时,即出现月食; 《登上月球》一课则是重点认识月 球的概貌及人类对月亮的探索和发现。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从“是什么”“为什么”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 2、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现象做出假设性解释。 3、会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源。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5、能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将研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喜欢大胆想象。 4、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5、能参与观察月相的中长期探究活动。 6、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给人类或整个自然界带来的影响。 2、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行为产生影响。 3、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以及月相的形成原因。 4、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5、了解月球的概貌。 单元课时分配 白天与黑夜 1 课时 昼夜与生物 1 课时 四季更替 1 课时 弯弯的月亮 1 课时 日食和月食 1 课时30 登上月球1 课时14.白天与黑夜 白天与黑夜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科学探究 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做出假设。 2、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能利用表格整理观察记录。 3、能成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观察昼夜长短的记录,对昼夜长短现 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2、引领学生体会到昼夜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探究天文学 的兴趣。 3、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知识 1、 知道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4 小时。 3、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 1、日出或日落的挂图。 2、注明地球、月球旋转轨道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挂图或反映地球、 月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录像带。 3、三球仪。 4、转椅一把。 学生:有关昼夜成因的资料。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谈话: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白天就到来了,人们就开始了一天 的工作、学习;太阳从西方落下,黑夜就降临大地。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日出、日 落图,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提问: (1)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出了什么现象? (2)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3、谈话: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就交替着循环出现,那么是什 么原因引导了地球昼夜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1)谈话:科学家们很早以前便对昼夜变化这一自然现象进行了研究,请同 学们阅读课本第 31 页。31 (2)提问: ①“太阳中心说”是谁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 (3)谈话: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它们在宇宙中的相对应 位置及地球、月球的旋转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地球、月球 在宇宙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关录像) 闭着眼睛想一想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绕着 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情形。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月球绕着地球运动。那么地球 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什么运动造成的呢? 教师演示三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2)提问:从三球仪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地球在绕太阳转动的同时还进行着 什么样的运动? (3)讨论:你认为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于什么运动造成的? (4)谈话: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下面我 们通过一些活动弄清这个问题。 (5)分组活动,一个同学坐在转椅上,另一个同学使转椅转动。 思考: ①坐在转椅子不动时,看到周围的物体怎样? ②转动转椅,你看到周围的物体是怎样的? ③坐在转动的转椅里,你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转椅的转动方向有什么关 系? ④坐在转椅上,从左向右转动,你周围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6)分组讨论: ①我们知道,地球以外的月球、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的现象,这说 明什么?(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②由此可以推测,我们在地球上的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在作什么样 的转动而形成的? (7)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这个分 析是正确的。现在人们可以乘火箭、航天飞机离开地球,从宇宙空间观察地球, 看到地球确实在转动。地球是个球体,中间是赤道,两端分别南极和北极,穿过 地球南北极的一条假想的直线叫地轴。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转动 着。 (8)谈话: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那么昼夜现象又是由 什么引起的呢?我们用下面的模拟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9)分组实验并思考: ①“地球上”的哪个部分被“太阳”照亮?哪个部分未被“太阳光”照亮? ②这两个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观察插小红旗的地方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 夜?白天、黑夜是否交替出现? ④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⑤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10)小结:我们每天看到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西向东对着太 阳自转。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 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一次昼夜变化32 的时间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4 小时。 板书设计: 14、白天与黑夜 历史上人们对昼夜变化的认识 地心说 日心说 原因: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周期:大约 24 小时 地球自转是有规律的 教学反思:15.昼夜与生物 昼夜与生物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科学探究 1、能用图表记录动植物和人随昼夜交替 2、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动植物随昼夜变化的行为特点。 情感特点与价值观 1、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愿意合作交流。 2、意识到人鱼自然要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 会观察人和动植物的昼夜行为变化, 知道昼夜变化对人和动植物的行为会产生 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生物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难点:研究生物昼夜行为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观察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动物与昼夜关系的图片等资料。 学生:测量自己的心跳、体温、呼吸的表格资料。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1 完成没有画完的画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查阅各类资料,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了解图中的生物行为与昼夜变化的关系。33 如:一些小鸟、蝴蝶喜欢在白天活动;猫头鹰、蛾子却喜欢在夜间活动。以此为 基础,让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绘画时需要注意: 一是首先要判断自己发现的实例属于喜欢在白天活动的,还是喜欢在夜间活动, 分别画在左栏和右栏中;二是要尽量形象地表现动物或植物的活动或休息状态。 此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想像能力。 3.教材中的图为强调白天和黑夜的对比,显得过高过窄。教师要允许学生在 自备画纸上绘制,也可用示意图的上面部分。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画向同学展示,并用简练的语言做必要的说明。 活动2 对昼夜行为变化的研究 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一种动植物,探究其行为变化与昼夜的关系。 2.能尝试用两种方法对同一种动植物的行为进行研究。 3.在研究时愿意与同学分工合作。 4.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 5.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 实施: 1.本活动可在课上布置,小组内分工明确后在课下完成,完成后在课上交流 总结。 2.本活动重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要求不宜过高,更不能求全,只要 学生略有发现即可。如学生可以只研究猫眼的瞳孔在白天黑夜是怎样不断变化 的。 3.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鼓励学生尝试查找 资料、现场观察或请教咨询的方法,要求不可过高。 4.鼓励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解决的办法,新的发现等。 5. “科学在线”相当于对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阅读“科 学在线”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活动与昼夜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 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 以及在利用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 发挥重要作用的。 拓展活动 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2.能作出有一定根据的想像,没有昼夜变化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5 昼夜与生物 白天比较活跃 对人的影响 夜晚逐渐减弱 对植物的影响 花钟 对动物的影响 昼行性动物 夜行性动物昼夜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34 16、四季更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四季循环的现象提出问题。 、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3、会想办法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四季的不同特征。 2、知道气象部门对四季的判别标准。 3、知道四季循环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 4、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大胆想象。 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3、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以一定的方式 赞美它,如科学小诗等。 教学重难点: 太阳高度大时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气温低。这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 分组实验器材:地球仪、电灯。1.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用乒乓球、铁丝 制成的小地球仪(在北半球处粘一个小纸人) 。2.挂图或投影片──地球的自转 (示地轴、自转方向、阳光及昼夜) ,地球的公转。 学生:太阳运动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分别是那几个?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 1.关于四季变化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先请学生想一想:四季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学生可能作出许多不同的回答,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温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而 昼夜长短变化也影响气温变化,因此,四季不同的原因可以从气温变化的因素中 去找。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集中从气温这一点上来研究四季成因。 2.先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太阳高度大时气温高,太阳高度 小时气温低。教师可以用电简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黑板上 的光斑。直射时光斑面积小,斜射时光斑面积大。直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大,斜射 意味着太阳高度小。电筒发出的光和热是相同的,直射时分布在较小的面积上, 斜射时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从而使学生明白:太阳高度大时,阳光直射地面, 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 热量多, 因此气温高; 太阳高度小时, 阳光斜射地面,35 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少,因此气温低。如果教师画一幅太阳直射、斜 射活动图,就能形象地说明阳光直射、斜射时,地面受到的热量不同,气温也随 着不同。 3.学生明白了气温高低的原因以后,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四季变化的成因。 先请学生指出地球仪上的赤道、北半球和南半球。将一只太阳光支架放在讲台中 央代表太阳。太阳光支架的制法是用木板和木杆做一只支架,支架高度要根据地 球仪的高度来定。支架的柱子上贴一张画有 5 对箭头的卡纸,表示太阳射出的光 线。五对箭头的距离可根据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极北极极圈来画。 卡纸的两边剪成凹弧形,使地球仪的地球部分恰好镶嵌在里面。演示时,把地球 仪绕太阳光支架转动,转动时,要注意地轴始终指着一个方向不变。当地球仪转 到甲的位置时,请学生观察支架纸面上的箭头,有三个指向北半球,一个指向赤 道,一个指向南半球,表明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受到的光热多,气候炎热, 昼长夜短,这时北半球是夏至。地球仪转到乙的位置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 半球的阳光箭头相等,表明南北半球得到的光、热量相同,这时气候温和,昼夜 平分,北半球是秋分。地球仪转到丙的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的阳光 箭头有三个,北半球是一个,这时北半球得到的光、热量少,气候寒冷,昼短夜 长, 4.关于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引导学生从“一年循环一次”的现象中受到启 发;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方向,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相对运动原理,从星座逐渐西移 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关于地轴是倾斜的,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直接告诉学生; 关于地轴倾斜方向不变,除利用图示说明,还可结合北极星在一年中总是固定的 方向来说明。 在研究太阳高度的周期变化与地轴倾斜方向不变的关系时, 除引导学生进行想 象还可以让学生亲自试一试,如果地轴是直立的(把小地球仪的轴改成与桌面垂 直),或倾斜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再推着地球仪围绕蜡烛转圈,一年中的太阳高 度还会不会发生如我们平常所观察到的那样的变化, 以便从反面更深入地证明这 个问题。 5.想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可以做一个四季盒,用纸板和胶带将塑料盒隔 成四格,把每格分别标上春、夏、秋、冬。接下来到室外,看一看,你周围的事 物,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会使你想到某个季节,然后把那个东西放在那个季节的 格子里。例如一片落叶或许让你想到秋天,而一片花瓣会让你想到春天,如果那 个东西太大了,不能放在格子里(如头戴羊毛帽子的玩具使你想到冬天),那么可 以把它记在一张纸条上,再把纸条放入四季盒的一个小格里,结果哪一格子最先 填满,表示现在很可能就是那个季节。 三、总结 (1)什么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什么现象? (2)什么是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什么现象? (3)一天 24 小时是根据什么定的? (4)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同时自转多少周? (5)为什么一年有 365 天? 四、观察与思考: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南天的星座(猎户座或其他任意一 个星座)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随着日期的推移,自东向西移动。 )你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这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周围星座相互运动的现象。 ) 板书设计:36 16、四季更替 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一天 24 小时 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一年有 365 天 四季循环是由于地球公转而形成的 教学反思:17、弯弯的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观察月亮一个月,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做记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以及月相形成的原因。 3、认识月相,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心理。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本课导课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首先从赞美月 亮入手,通过诗歌、散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本课交流可首先在组内交流,重点描述一个月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的形状 和位置的变化;一天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的位置变化。通过交流要达到以下 共识:在一天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是弧线自东向西移动,这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月亮的图片和影片、模拟月相变化实验。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由嫦娥-2 号导入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1)组织学生画出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2)展示画像,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形成。 (3)评议画像:指出哪些画像和生活中的月亮形状的相近。 (4)讨论:得出“这些看见的月亮部分是太阳光照射到的部分”的结论。 (5)欣赏关于月亮的影片和图片并讲解。 (6)布置学生对月相进行观察,分组连续观察和记录三、四和五月的月相;观 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做记录。 2、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1)组织学生交流月相日记。37 (2)小组内部交流,按照日期排 3、指导学生认识特殊月相。 4、组织学生讨论月相变化规律。 5、组织学生做模拟月相变化实验。 6、对照图片或画像辨认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等月相。 7、讨论,并初步得出结论。 8、学生动手做一个月的月相卡,证明结论是否正确。 9、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三、拓展研究 课下搜集有关“月球对人和动物的情绪、植物的生长有哪些影响”的信息,准 备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17、弯弯的月亮 定义: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月相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 月相形成原理 ②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 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有规律的变动 教学反思:18、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 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 观察到日食(或月食)现象。 2、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知道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因;能运 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能对如何进行模拟实验有所认识,能对模拟 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推测日食和月食 的成因,并进一步推断出日食或月食发生时的一些其他特征。 2、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 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用多种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模拟日食发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的特点,意识到 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意识到模拟实验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天文现象 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2、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的知识目 标是指导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能力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空间想38 象能力;科学思想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态度。本 课是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典型课例, 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 有层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点,探究月食的成因要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已有的 知识和能力解决新问题。 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根据事实材料推测分析是谁挡住了 太阳光是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月相形成的实验材料。 ①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情境动画。 ②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球位置示意图。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图片或声像资料。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导入本课,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1. 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 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或课件或观察图片。 (2) 讨论: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 (3) 教师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4) 整理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2. 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 提出问题:日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 教师讲述古代人们对日食发生的认识。 (3) 推测日食发生的原因。 (4) 如何用模拟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推测?实验怎样做?需要什么材料? (5) 小组制定模拟实验计划。 (6) 预测: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才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7) 小组实验。 (8)实验后的交流: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 这时地、月、日三者的位置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3. 日食的成因。 (1)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2) 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 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3) 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4) 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发生的农历时间,并对照事实加 以证实。 4. 月食的成因。 (1)推测月食发生的原因。 (2)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3)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4)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5)讨论:为什么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 么时候? 三、拓展研究39 课下继续查阅有关资料或进行了解有关日食和月食的问题。 板书设计: 18、日食和月食 现象: 分析: ①呈弧形渐缺 →是球体 ②自西向东渐缺 →自西向东运动 ③有时整个太阳被挡住→从地球上看,两球大小差不多 ④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 →三球在同一直线上 教学反思:19、登上月球 教学目的: 科学探究 1、会查阅书刊、网络及其他信息源,能抓住关键信息,会提炼有用信息,能 创造新的信息。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3、能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探究月球外部条件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搜集资料中合作,在交流资料中互动,在研究资料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 趣。 2、乐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科学探究中的问题。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知识 1、认识月球的概况。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 精神。 难点:增强对月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登月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学生:有关月球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 1、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人类幻想登月,到 1969 年 7 月 21 日人类终于成功登上了月球,并拍摄了许多照 片。到 1972 年 12 月,人类先后 6 次登上月球进行了探索研究,月球是我们人类 的邻居,美丽而又神秘。我们国家也正在对月球进行探索,现在已先后发射了40 CE-1、CE-2 号卫星,今后还要继续发射 CE-3……进行登月等活动。那么同学们 你最想了解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学生质疑) 2、这节课,请你做一个月球探险家,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 二、交流资料,合作探究。 1、引导讨论,提示学法。 你想通过哪些方法来探索有关月球的知识? 2、分组自学,指导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学法获取有关月球的知识。 3、组织讨论,课内交流。 学生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自己知道的)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课文重点知识: (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 384000 千米。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 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4)月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粉末。 (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的世界。 (6)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 120℃,晚上可降到零下 180℃以下。 .(7)月球引力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轻飘飘的。 (8)没有植物、动物,没有生命。 4、在进行了一番探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5、我们虽然已经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知识,但人类并没有停止对月球的探测,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月球将会有新的发现,科学家已经设想在月球上建立人 类生活基地(出示图片) ,如果让你设计,你看需要哪些设施(要适应月球上的 自然环境) 。 6、如果那一天实现了,请你想一想,未来的月球将会是什么样的? 三、总结探究,延伸课外。 1、同学们想的很好,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此时,你能 用一两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吗? 2、科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个未能解开的难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探索,一步一步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3、作业:课后上网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把所掌握的知识用网页、幻 灯片等形式反映出来,下节课举行一个月球探秘展示评比活动 板书设计: 19、登上月球 大小:体积是地球的 1/49,引力是地球的 1/6。 温度:温差大,向阳面的温度达 120℃以上,背阴面温度达 -180℃。 概况 地表:看上去明亮部分是高山,阴暗部分是平原,还有许多大 小不同的环形山。 月球 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没有生命。 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科学探究的先河。 探索历程 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探索月球的奥秘提供了有力的支 持。 人类登上月球,41 教学反思:单元总结 一、知识总结: (一)填空: )提出了( )说。 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文著作( 2.动物根据白天黑夜的活动不同又可分为( )动物、 ( )动物。 3.地球的自转产生( )变化,公转产生了( )变化。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月球公转一周的时 间是( ) 。 )开创了人类观察月球的先河。 5.( (二)选择: 1.日出而作是(白天黑夜 四季变化 )造成的。 2.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立春 夏天 秋分 冬至 春节) 。 遮住射向月球的阳光, 就形成 (日食 月食 ) 。 3.日地球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 4.月球上没有(空气 水 生物 山 ) 月食 月相) 5.红月亮属于(日食 (三)判断: 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 ( 2.月球也会自转。 ) 月相就是月亮的样子。 ) ( ( 4.地球上每个地方都有四季的变化。 ) 5.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 ) ( (四)列举:中国探月计划(五)问答:1.日食是怎样产生?2.四季是怎样产生的?二、学情总结: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生物与环境》这个中心,选编了《蚯蚓找家》《变色龙》《植物 、 、 向哪里生长》《密切联系的生物界》《珍稀的动植物》《生物的启示》六课,是 、 、 、 在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的动物及其特性的基础上编写的。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认42 识到在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的环境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 中有许多动植物是十分珍稀的。进而对学生进行爱护动植物及环境的教育,并进 一步丰富学生对动植物世界的认识,逐步向其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相互联 系的观点,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的多样性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表达 能力。 本单元各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蚯蚓找家》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让 学生通过探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认识到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 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变色龙》一课,学生通过对动物保护色、警 戒色、拟态等的了解,认识动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有趣现象,进一 步认识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植物向哪里生长》一课,学生通过对植物 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的探究,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是在学生认识了动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了解食物链的含义,了解生物防治 技术,理解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及重要性; 《珍稀的动植物》一课,学生在了解 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 知道它们濒临灭绝的原因并制订计划开展保护动 植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 《生物的启示》一 课,主要让学生亲历仿生的科学过程,激发学生对身边生物性能进行观察、研究 和模拟的欲望,了解当今的仿生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的兴趣。 单元总体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解释。 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3、能根据现实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并作出假设,以实验的形式验证,并做实验 记录。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5、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动植物的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樱 灭绝动植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