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男生 性格心很脆弱 容易敏感敏感 易情绪化 每天网吧 酒吧麻醉神经 最近扛不住了 常常有自杀心理 该怎么办

当前位置:
发表时间: 
教学资源网站
中国教育资源网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
中国仿真教学网
学校地址: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北街19号  版权所有: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联系电话:  邮编:7100119
访问总量: &p&【本文已经授权华闻周刊公众号发布,因此不授权其他公号转载,见谅。】&/p&&p&“定义什么是校园欺凌,就像定义什么是美、什么是色情一样——当你看到它,你就知道了。”Loyola大学的教授Stallworth这样说,“比如说,威胁、恐吓、侮辱、孤立,或者是散布谣言损害被害者的名誉,各种各样。”&/p&&p&近日来,由于社交媒体上两件出名的欺凌事件,校园欺凌这个话题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南加州的三个小留学生由于施虐同胞而获罪6年至13年的监禁,此案刚刚尘埃落定,就爆出安徽几个男生向同班女生杯子中下春药的事件。然而,这几个男生在中国却只得到了学校的记过或警告处分。两个案子相互对比,不由得让人惊诧:为什么美国对校园欺凌案如此看重?相对地,为何中国对此宽厚到了放纵的境地?&/p&&p&首先不得不提的一点是,中美两国对于负刑事责任年龄的不同规定。&/p&&p&在中国,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判定是一刀切的:只要你没满14周岁,哪怕杀人放火也不犯罪。而在美国五十个州中,竟有37个州根本没有规定刑事责任的下限!在这37个州中,基本的判断方法是:一般来讲,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负法律责任;推定7-12岁的未成年人没有犯罪的能力,除非控方能够提供相反证明;若受指控的未成年人为7-14周岁,检方需证明该未成年人了解他做得是错事。&/p&&p&我所在的加州,是明文规定了刑事责任年龄的为数不多的州之一。加州规定,若14岁以下的孩子不知道他做的是错事,那么他不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即便这个孩子年纪小,若检方可以证明他已经能够分辨对错,那么照样要负刑责的。只是,14岁以下的孩子不能进成人法庭,要在少年法庭审判,并在少年监狱服刑。&/p&&p&究竟哪个规定更加合理,这里暂且不谈,在搜索美国刑事责任年龄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案例。&/p&&p&一个警官说:“经常有父母忧心忡忡地问我:到底多小的孩子才能够不负刑事责任?我总得告诉他们,在我们这个州,没有明文规定的年龄下限。有一次,一个家长来找我,她看起来怒火冲天,说警察来抓她八岁的女儿简直是不可理喻。嗯,她的孩子在学校的更衣室里偷拍了另一个女孩只围了一条浴巾的照片,还把那张照片传到了社交媒体上。于是警方就来找她,以‘传播未成年人色情物品’的罪名指控了她。那个母亲居然觉得自己的女儿是受害者,觉得是学校的责任,没有管理好她们。嘿,这件事情里,受害的是那个围着浴巾的女孩!&b&你女儿伤害了别人,就该被惩罚好吗!法律不是为了保护那些加害者的,法律是为了保护所有人不被伤害的!&/b&我只好告诉她,虽然我不清楚你女儿的案子结果会是如何,但我能告诉你的是,有一些做了类似事情的孩子,名字被登记到了‘性侵犯者名单’上。” &/p&&p&八岁的小女孩由于一张照片而被指控,这个案子或许有点极端,但, 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在女同学杯里下春药,这已经严重超过了玩笑的范畴。仅仅记过了事?这是不是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p&&p&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一个高中学生将一些硫酸铜放到另一个同学的杯子里,并骗他喝下去。由于处理及时,喝下硫酸铜的学生并没有什么不良后果。但,那个下药的学生被当地治安官调查并短暂收容进郡少年拘留所,后被指控并定罪“2级未遂袭击”(attempted 2nd degree assault)。这可应了那句不作死就不会死:犯罪记录,少管所蹲监牢,一样也少不了。&/p&&p&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们会做出来绑架、殴打、折磨同学这样让美国社会觉得“耸人听闻”的严重罪行?为什么那些高中男生居然能想到向女同学的杯子里无耻地投入春药?我想,他们其实是被惯坏了——中国的学校,太不把校园欺凌当一回事了。&/p&&p&除了极少数的严重事件,大多数时候,校园欺凌其实是够不上犯罪标准的。&/p&&p&在此,假设一个孩子叫做A同学。那么,几个在班上有号召力的孩子联合起来不许大家与A讲话,他们犯罪了吗?&/p&&p&大家一起用难听的绰号称呼A同学,有谁犯罪了吗?&/p&&p&大家偷偷撕碎A同学的作业和课本,让A有口难辨,被老师责骂,谁犯罪了吗?&/p&&p&大家在A的衣服上画乌龟,散布关于A的愚蠢谣言,画A的丑陋漫画全班传阅,谁犯罪了吗?&/p&&p&没有。&/p&&p&虽然这一切会让A痛苦,生不如死,觉得仿佛生活在无人支持他的地狱中,但是没有人触犯刑法,没有人犯一点罪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国的法律,是没有办法保护那个被欺凌的孩子的。既然没有法律,那么,校长和老师也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管可不管。只要防着孩子不要在学校里跳楼自杀,也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更不用提,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本身也是校园欺凌的一大来源。带头嘲笑、侮辱和孤立自己看不顺眼的学生,这不是二三线城市老师们常做的事情吗?&/p&&p&于是,那些被惯坏了的熊孩子们越发有恃无恐。——都无所谓的啦,反正没有人会管。撕她的课本无所谓,孤立她嘲笑她无所谓,往她的杯子里丢粉笔无所谓,那么,放春药大概也无所谓吧,那么,把她带出去打一顿,让她吃泥巴,吃头发,大概也无所谓吧。&/p&&p&所以,你看,并不是中国的孩子天生缺少教养或怎样,他们只是在无限度的纵容下,被惯坏了。&b&没有人在一开始就告诉他们:“你们做了错事,我们不会容忍”,没有人在欺凌行为刚刚冒出个苗头的时候告诉他们事情有多严重。所以,就算他们做出了让人觉得耸人听闻的欺凌恶行,他们自己还会觉得:怎么了?我们不是一直在做这样的事,不是一直没人在乎吗?&/b&&/p&&p&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错,我们又应该做什么呢?&/p&&p&众所周知,青少年的欺凌行为大多发生在学校里,老师们是看得最清楚的人。学校是最适合解决欺凌行为的机构。如果学校不负起这个责任,又有谁有这个能力去负起这个责任呢?家长吗?而大多数的家长根本不知道学校里发生了什么啊。&/p&&p&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正是采取了正式将欺凌行为立法的方式,令学校采取措施并承担责任。&/p&&p&先拿邻国日本作个例子。影响日本反校园欺凌机制建立的转折点,是发生在2011年的大津市中学生自杀事件。当时一名初二男生长期受到三名同年级男生同学的武力和语言暴力,比如被要求吃下蜜蜂尸体、全身被绑住塞进柜子、被强迫偷窃,甚至被逼着从窗户跳下进行“自杀练习”等残忍虐待。该名学生最后不堪折磨自杀身亡。此事一出,举国皆惊。在舆论的推动下,日本国会在2013年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开始体系化地整顿校园欺凌现象。这个法案明确了监护人与学校对欺凌事件应负的责任,并要求学校中所有教职员工接受相关培训,还将应对校园欺凌的表现纳入教师评估系统。该法案还设立了第三方介入的制度,要求学校设立专业人士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和“儿童安全对策支援室”,一般由律师、心理医生、前警官和大学教授组成。这个委员会不仅在早期为学生、教师提供咨询,也在欺凌事件已经发生后的调查阶段提供第三方的独立意见,防止学校或教育委员会因为私立牺牲学生的利益。并且,校园欺凌现象并不是一个学校中的“私事”。根据日本警察厅的最新数据,从年十年间,日本警方参与调查的校园欺凌案件共有2,094起;2015年有265件(&a href=&/?target=http%3A///0141698.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经验:中国不能再对校园欺凌视而不见&i class=&icon-external&&&/i&&/a&)。&/p&&p&而在美国,有49个州专门对欺凌行为进行了立法。概括地来说,这些法律都对校园欺凌行为作出了定义。例如,弗罗里达州规定,欺凌行为指的是“系统性地给一个或多个学生造成身体伤害或心理压力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1)嘲笑、(2)孤立、(3)威胁、(4)恐吓、(5)骚扰、(6)肢体暴力、(7)偷窃、(8)基于性、宗教或种族的骚扰、(9)当众羞辱、(10)损坏物品。&/p&&p&并且,各州的法律都要求学校设立防止校园欺凌的政策,给学校教职人员提供培训,并将校园欺凌行为及时上报。若学校没有及时地制止学校中的欺凌行为,学校将面临的是愤怒的家长的诉讼。&/p&&p&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这样一个案子:SHIVELY V. GREEN LOCAL SCHOOL DISTRICT BOARD OF EDUCATION。&/p&&p&这个案子发生于2011年,Ohio州。&/p&&p&丽莎的女儿T.S.由于在学校中被同学欺负,而退出了公立学校。在这个学校中,犹太裔的学生非常少,不幸TS正是其中的一个。她的同学们嘲笑她,管她叫“肮脏的犹太人”,并且由于她不信基督教,说她“要腐烂在地狱里”。并且,TS还被同学殴打了好几次,导致她不得不多次请假去医院。不久后,几个学生在Facebook上设立了一个话题,说“如果你觉得TS是个婊子并且应该降级的话,就来签名吧!”甚至,有两个学生写了一个死亡名单,把TS列在了里面。虽说教职员工对TS的母亲保证说那两个写死亡名单的学生会被开除,并永远禁止他们进入学校,但几周后TS就在学校食堂里看到了一个写名单的人。&/p&&p&TS的妈妈丽莎非常愤怒,她向学校报告了好几次。学校虽然有防止欺凌的规则,但却没有很好地实施,也没有进行足够的干预和惩罚,导致欺凌行为变本加厉,给TS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创伤。最终,&b&丽莎怒将学校告上法庭。一场官司打了四年,学校以&/b&&b&50万美元的价钱和解了这个案子。&/b&&/p&&p& 然而,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家长是否有这样的解决渠道?我想答案是没有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对欺凌行为正式立法,也没有规定学校应负的责任。中国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似乎仅停留在了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负刑责上。然而,这个规定到底保护的是犯了罪的那些未成年罪犯,还是保护无辜的、没有犯罪的大多数?这个问题,我真的很难回答。&/p&
【本文已经授权华闻周刊公众号发布,因此不授权其他公号转载,见谅。】“定义什么是校园欺凌,就像定义什么是美、什么是色情一样——当你看到它,你就知道了。”Loyola大学的教授Stallworth这样说,“比如说,威胁、恐吓、侮辱、孤立,或者是散布谣言损害被…
&img src=&/50/v2-c7cebed7ca9a61d8a6d759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50/v2-c7cebed7ca9a61d8a6d759_r.jpg&&&p&&strong&原&/strong&&strong&著作者 / Lindsay C. Gibson&/strong&&/p&&p&&strong&导读 / 隋真&/strong&&/p&&p&&strong&编辑 / KY主创们&/strong&&/p&&p&人们总是默认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会比孩子更成熟,但是有些家庭里的小孩,他们可能会比自己的父母更像个成年人。&/p&&p&Lindsay C. Gibson博士在自己大部分职业生涯中,都在研究和理解情感不健康的父母。她根据自己多年来读到的研究,搭配咨询中接触到的生动的案例,撰写了一本指南,帮助从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识别情感不健康的父母、了解自己所受的影响,并最终能改善负面的影响,与情感成熟的人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p&&p&在KY过去写过的 &strong&&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I1OTAwNDc1OA%3D%3D%26mid%3Didx%3D1%26sn%3Dbc57f20ecdfc6968dfa848de%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理解父母&i class=&icon-external&&&/i&&/a&&/strong& 的文章中,有粉丝评论说:“哪有什么父母,只不过是孩子养孩子。”如果你有同样的感受,那么这本书或许会适合你。目前这本书还没有中文版,我们选取了部分内容来给大家做一下这本书的导读。&img src=&/50/v2-859ad6d6c71b0a3dbfbce4a_b.png& data-rawwidth=&1292& data-rawheight=&8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2& data-original=&/50/v2-859ad6d6c71b0a3dbfbce4a_r.png&&&/p&&h2&&strong&如果有以下感受,&br&&/strong&&strong&你可能出生于一个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strong&&/h2&&p&在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中长大,是一段令人感到孤独的经历。这些父母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他们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给孩子提供食物和安全,他们外貌正常,举止也正常。但实际上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情感联结。当你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你可能自己会有这样的感觉(不一定全都具备,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感受):&/p&&p&? 你会不敢肯定自己的感受,为自己不高兴而感到愧疚(p. 13)。由于父母只关注了孩子的生理需求,而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逐渐感到困惑:“我应该觉得快乐,我的生活那么好,我为什么还会感到难过?”&/p&&p&? 有“一定要照顾好父母”的念头,甚至由于太疲于解决和父母之间的问题,而无暇去发展自己的亲密关系(p. 16)。&/p&&p&? 孤独感:你可能说不出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在你小时候,你总是有一种内心的空洞感。这种孤独感不单单是女性会有,男性也会有(p. 14)。&/p&&p&同时,你可能觉得自己的父母有如下的特质(p. 25:&/p&&p&&strong&? 你感觉很难和他们交流,或者根本无法交流。&/strong&你感觉永远都是你在单方面试图和父母沟通,而他们总是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他们只希望别人关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千方百计地吸引他人的注意。&/p&&p&? &strong&他们很少直接谈论自己的感受,相反,他们使用情绪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的方式来表达情感。&/strong&婴儿和幼童会通过情绪感染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大吵大闹,来吸引照顾者的注意。而当一些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沮丧的时候,他们也会用“让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也感到很沮丧的方式”去表达,于是孩子会觉得他们有责任去让父母感到开心。但由于父母并没有试图去面对自己的沮丧,而是选择逃避,孩子实际上并没有办法解决父母的问题。&/p&&p&? &strong&他们很难被取悦/接近&/strong&(hard to give to)。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会指望别人可以读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把这当作一种理所当然,而不会感到愉悦。他们想要他人表现出关心自己身上问题的样子,但是当他人给出建议时,他们又会拒绝。&/p&&p&&strong&? 他们强调“角色”,他们的自尊建立在别人的服从上。&/strong&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会说“因为我是父母,所以我可以……因为你是孩子,所以你必须……”如果你有一丁点不符合他们心目中角色设定的举动,他们可能会通过冷暴力、恐吓等方式迫使你回到你作为一个孩子的位置上。&/p&&p&&strong&&strong&? &/strong&他们希望和你产生纠缠的黏结,而不是情绪上真正的亲密感&/strong&(they seek enmeshment, not emotional intimacy)。当人们产生亲密时,他们是保有自己的个人边界的,他们会尊重甚至欣赏彼此的不同。而在一段黏结关系中,情感不成熟的人会过分依赖。他们的安全感来源于这段关系中,对方扮演的角色给自己带来的熟悉感。一旦对方试图做出改变或者和他们不同,他们就会变得过分焦虑。&img src=&/50/v2-47fcb1a56f19e33cefccc22f_b.png& data-rawwidth=&1323&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3& data-original=&/50/v2-47fcb1a56f19e33cefccc22f_r.png&&&/p&&h2&&strong&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的4种类型&/strong&&/h2&&p&Gibson博士在书中列举了四种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她指出,虽然情感不成熟的分类不同,但是他们也有共性的问题,比如“&strong&他们都会利用自己的孩子来让自己感觉更舒服,结果导致父母-孩子关系的倒置,并让自己的孩子过分地介入成人间的问题中;或者他们都会令孩子在亲子关系中感到不安,只是不同类型的父母会通过不同方式来让孩子感到不安&/strong&”(p. 67)。&/p&&p&&strong&1. 情绪型父母&/strong&&/p&&p&情绪型父母的情绪是极其不稳定而且难以预测的。他们依赖别人来安抚自己的过分焦虑。他们会把一点点沮丧放大到世界末日的地步。在他们看来,别人不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就是抛弃了自己的人。当他们崩溃的时候,他们会让孩子也跟着自己经历激烈的绝望和愤恨。&/p&&p&极端的情绪型父母可能是精神障碍患者,他们可能有双相情感障碍,或者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或者边缘型人格障碍(p.71)。与情绪型父母相处时,孩子会感到自己仿佛在钢丝上行走,小心翼翼地照顾着父母的情绪。&/p&&p&&strong&2. 驱动型父母&/strong&&/p&&p&驱动型父母总是会追求完美。如果孩子不够成功,驱动型的父母会感到孩子令自己蒙羞,所以,虽然他们会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情绪,但是他们很乐于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掌控孩子的生活。他们会选择性地夸奖孩子,迫使孩子走上他们所设想的成功道路,而不管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p&&p&孩子无法从驱动型父母那儿获得“无条件的支持”,无法感到安全地按照自己心意探索和获取成就(p.73)。生活在驱动型的父母身边,孩子会觉得自己时不时被挑错,并感到父母似乎认为成功胜过一切,包括孩子自己。&/p&&p&&strong&3. 消极型父母&/strong&&/p&&p&当事情变得太过棘手,消极型父母会收回自己的情感,并逃避问题。消极型父母可能是爱孩子的,但是他们无法成为孩子的依靠。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并不仅仅在于和孩子玩乐,还在于要保护孩子。&/p&&p&当家庭遭遇危机、孩子因此受伤时,消极型父母往往视而不见,并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比如,当父亲虐待孩子,孩子跑去找母亲哭诉,希望她施以援手时,消极型母亲可能会说:“你爸爸只是偶尔会脾气差。”极端的消极型的父母发现在别处他们能活得更开心,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抛下原来的家庭和孩子。&/p&&p&&strong&4. 拒绝型父母&/strong&&/p&&p&拒绝型父母似乎有一堵墙在他们周围。他们更乐于自己呆着,并回避和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如果对方坚持要获得情感上的回应,抗拒型的父母会变得愤怒甚至有暴力举动。生活在拒绝型父母的孩子会感到,如果自己不存在,父母也会过得很好;他们觉得自己仿佛是家里累赘,并养成了轻易放弃的习惯(p.78)。&img src=&/50/v2-aac5eb560ccbef_b.png& data-rawwidth=&1318&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8& data-original=&/50/v2-aac5eb560ccbef_r.png&&&/p&&h2&&strong&不同类型的孩子&br&&/strong&&strong&不同的应对方式&/strong&&/h2&&p&&strong&1. 内外型与外化型&/strong&&/p&&p&面对情感不成熟父母的情感剥夺(emotional deprivation),孩子主要有两种应对方式:外化型(externalization)与内化型(internalization)。是哪种类型更多取决于人本身的性格,而非主观上的选择;同时,生理构造也影响了应对方式,比如内化型人的神经系统中负责警戒的部分可能会更发达,而这种差异在人的婴儿时期就已经存在(p.104)。&/p&&p&&strong&a. 外化型应对&/strong&&/p&&p&外化型的小孩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会从外界找原因。当他们内心产生激烈的不适情绪时,他们会用冲动行为把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比如逃学、打架等等。表面上看起来,外化型小孩只是有行为问题,但背后是情感困境造成的:因为外化型小孩试图用制造麻烦来转移注意力,回避内心的痛苦;并用羞辱和责怪他人的方式来减缓自己内心的羞耻感。&/p&&p&不过,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尽管看起来很愤怒,但其实很乐于处理外化型小孩制造的麻烦,因为这样他们就无暇去面对自己真正的问题。&/p&&p&&strong&b. 内化型应对&/strong&&/p&&p&内化型的小孩更倾向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认为被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伤害是自己先犯了错,并且认为要想改变父母,得先改变自己身上的问题。内化型小孩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往往压抑负面情绪,因为内化型小孩会为自己需要向他人求助感到羞愧。这种隐藏需求的举动也导致了父母对内化型小孩的忽视。&/p&&p&Gibson博士在书中写道,一个人不会是完全的外化型或者内化型,人们介于两端之间,她希望人们可以去找到一种平衡:&strong&内化型的人学会向外界寻求帮助,而外化型的人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学会控制行为&/strong&(p. 89)&strong&。&/strong&&/p&&p&&strong&2. 治愈幻想(healing fantasy)与角色自我(role-self)&/strong&&/p&&p&除了外化型与内化型两种基本的应对方式外,有些孩子会形成治愈幻想与角色自我。&/p&&p&&strong&治愈幻想&/strong&指的是,当孩子们遭受来自父母的伤害时,他们会幻想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终有一天将得到满足(p. 84),比如认为长大后会遇到一个无私的人,那个人会真的爱自己;或者自己长大后会成为医生,能治愈一切伤痛。尽管这些幻想并不现实,但它给了孩子希望,支持着孩子在痛苦中保持乐观。&/p&&p&而&strong&角色自我&/strong&指的是,当孩子感到父母并不认可真实的自己,他们便扮演角色来满足父母的需求(p. 85)。比如有些父母并不会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于是孩子便担负起照顾者的角色,来倾听和安抚父母的苦闷。 &/p&&p&虽然治愈幻想与角色自我都能帮助孩子暂时应对家庭失调,但它们并不能真的解决孩子无法表达真实自我的问题。&/p&&p&&strong&3. 重复构建出类似自己家庭的关系&/strong&&/p&&p&在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小孩,在成人阶段也往往陷入不健康的亲密关系里。&/p&&p&一方面是因为对人的大脑而言,熟悉意味着安全(p.11)。他们知道在和父母相似的关系里会遭遇什么、如何应对。&/p&&p&另一方面,当孩子还小时,“我的父母并不成熟/存在问题”的念头太过可怕,于是他们逐渐学会对问题视而不见,在长大后,他们也会对他人身上同样的问题视而不见。他们太习惯和情感不成熟的人相处,以至于他们不会识别谁是情感成熟的人,也不知道可以和谁去健康建立亲密关系。他们还会潜意识里寻找与父母有类似问题的人,期待这一次自己会有能力改变对方。(点击阅读文章: &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I1OTAwNDc1OA%3D%3D%26mid%3D%26idx%3D2%26sn%3Da4bae749c73ad477bf17a%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强迫性重复如何停止?|治疗思路&i class=&icon-external&&&/i&&/a&)&/p&&img src=&/50/v2-6e4c932b82046dd4eebde6a2d3444047_b.png& data-rawwidth=&1325& data-rawheight=&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5& data-original=&/50/v2-6e4c932b82046dd4eebde6a2d3444047_r.png&&&h2&&strong&情感成熟的人是什么样的?&/strong&&/h2&&p&作者在书中还提出,我们要想成为情感成熟的人,需要了解他们是什么样的。一个情感成熟的人有以下特征:&/p&&p&? &strong&他们能够尊重现实,令人觉得可靠&/strong&(p. 178)&strong&。&/strong&&/p&&p&&strong&尊重现实是最重要的原则。&/strong&情感成熟的人在面对问题时,不会只是在那边幻想事情原本应该如何并逃避解决问题,而是会积极寻找尽可能好的解决方案。在遭遇困境而沮丧时,他们依旧能保持思考,不会过分陷入负面情绪。他们不会喜怒无常,&strong&稳定的情绪会让你感到他们安全可靠。&/strong&&/p&&p&&strong&? 他们会尊重你,并且与你互惠互利(reciprocal)&/strong&(p. 180)&strong&。&/strong&&/p&&p&情感成熟的人会用尊重、公正的态度面对他人。他们会尊重你的边界,不会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你。他们能灵活地面对变化与差异。&strong&当你们的意见不同需要折中时,他们会让你感到,虽然你做出了让步,但对方依然考虑到了你的需求。他们也会回报你的付出,而不是只有一味索取。如果他们犯了错误,他们会真诚地对你道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你一道修复关系,而不会让你觉得他们在用道歉逃避冲突。&/strong&&/p&&p&&strong&? 他们乐于也善于回应&/strong&(p. 186)。&/p&&p&他们有让你感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是被理解的。如果你告诉他们,他们的某个举动冒犯到了你,他们会反思并改正。他们说话幽默,呆在他们身边会让你感到很舒服。&/p&&h2&&strong&有过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怎么办?&/strong&&/h2&&p&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依赖父母给我们提供爱和安全,最开始孩子会认为父母是全能的,而虽然随着成长,全能的期望会褪去,但是无法根除(p.141)——&strong&即使父母表现的并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依然会希望有一天能得到父母的爱;或者当孩子长大后,他们期望父母会改变&/strong&,比如他们指望能通过提升沟通技巧来改善与父母的关系,但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会想继续用孩子去填补他们过去的创伤。&strong&Gibson博士认为在沟通前,人们必须放下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strong&她介绍了三种方法来帮助人们更好地和父母谈话,并在谈话的同时保护自己(p.145-156)。&/p&&p&&strong&1 . 超脱地观察&/strong&(detached observation)&/p&&p&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要能辨别出问题。&strong&客观地看待父母并不意味着背叛和苛责,或是意味着不孝,我们只是更准确地认识到父母就和普通人一样,有好的部分也有坏的部分。&/strong&&strong&全面地看待父母也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对他们是否有不合理的期望。&/strong&&/p&&p&&strong&2. 成熟地觉察和回应&/strong&(maturity awareness approach)&/p&&p&&strong&? 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不要强求对方的回应,说了就放下(express and letting go)&/strong&&/p&&p&平静而清晰地告诉对方你想要什么、你的感受如何。在过程中享受自我表达带来的快乐,而不去期望对方真的会听进去你的话或者作出相应的改变。我们无法控制别人按我们的心意回应,他们的回应也不重要,重要的我们成熟地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心情,而且这是我们能控制的。&/p&&p&&strong&? 注重谈话成果,而不是去注重情绪的发泄&/strong&&/p&&p&&strong&在谈话前想清楚,我到底想通过谈话得到什么结果。这个结果必须是清晰、明确、符合实际的。&/strong&“我要父母为自己做出的事情后悔”可能并不实际,而“我要告诉他们今年放假我不会回家”就是个清楚可行的目标。在谈话过程中,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试图改善和父母的关系上,否则你可能会失望、变得情绪化,而没有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p&&p&&strong&? 谈话前要充分准备&/strong&&/p&&p&比如想好对话持续的时间和主题。可能在谈话过程中你不得不反复地把对话带回原本的主题上,也可能你得重复地问同一个问题,才能获得对方一个清晰的答案。情感不成熟的人很难应对他人的坚持(p.150)。如果你反复地问同一个问题,你最终可以迫使他们不再回避。&/p&&p&&strong&3. 走出过去的“角色自我”&/strong&&/p&&p&&strong&人们不仅要超脱地观察父母,也要观察自己,理解我们的哪些行为和想法是受到父母影响才产生的。&/strong&在和父母谈话的过程中,留意自己的情绪,避免变得情绪化。比如当你觉得愤怒的时候,想一想愤怒是否有助于帮你实现谈话的结果,还是只会让你落入和父母争吵的圈套。&/p&&p&另外,在谈话过程中,如果忽然发现父母似乎有所改善,要先保持警惕。面对似乎变得更好的父母,人们的内在小孩会高兴,认为父母似乎终于可以给他们渴望已久的爱,但&strong&记得和父母谈话的目的不是重新让你们的关系回到“父母-小孩”模式,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和父母沟通。&/strong&如果你放任自己回到过去的相处模式中,你会发现父母的改善又消失了——他们的改变有时是为了引诱你重新回到他们的掌控中。 &/p&&p&在运用上述方法和父母谈话的过程中,人们会感到疑惑,比如“我这么做是不是太冷酷了”“当我父母让我觉得愧疚的时候,我该怎么继续保持冷静客观?”,针对这些问题,Gibson博士在书中做了更进一步的解答。篇幅有限,无法展开讨论了,有机会再聊~&/p&&p&以上,晚安。&img src=&/50/v2-5c821afee38e7b02ca240db_b.png& data-rawwidth=&1342&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2& data-original=&/50/v2-5c821afee38e7b02ca240db_r.png&&&img src=&/50/v2-a681f196b8559abeb1bab_b.png& data-rawwidth=&1341&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1& data-original=&/50/v2-a681f196b8559abeb1bab_r.png&&&/p&&p&References:&br&&/p&&p&Gibson, L. C. (2015). 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Howto Heal from Distant, Rejecting, or Self-Involved Parents.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img src=&/50/v2-2dcf9e5af0e_b.png& data-rawwidth=&1287& data-rawheight=&7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7& data-original=&/50/v2-2dcf9e5af0e_r.png&&&/p&
原著作者 / Lindsay C. Gibson导读 / 隋真编辑 / KY主创们人们总是默认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会比孩子更成熟,但是有些家庭里的小孩,他们可能会比自己的父母更像个成年人。Lindsay C. Gibson博士在自己大部分职业生涯中,都在研究和理解情感不健康的父母。她根…
&img src=&/50/v2-19fa5e4885d2fde4ef6ba5adb2a96a65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50/v2-19fa5e4885d2fde4ef6ba5adb2a96a65_r.jpg&&&p&&strong&选题 采访 / 廉冬,香港中文大学在读,关心人类的情感和福祉。&/strong&&/p&&p&&strong&撰文 / KY主创&/strong&&/p&&p&今年是李洁结婚的第十年,她正在第二次起诉离婚,理由是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p&&p&刚认识丈夫的时候,她觉得他“很安静、体贴、踏实,从不会和你吵架”,因此两人很快就结婚了,几个月后便怀了孕。但丈夫虽然对她很好,却有些不对劲:他很少在家里洗澡,但是身上不脏,手机定位里有在宾馆的记录;但是在李洁的直觉里,自己的丈夫“不会和一个女人开房”,因为他好像对女人并不感兴趣。&/p&&p&后来,李洁逐渐发现另一些现象:丈夫似乎经常便血,厕所里擦过的卫生纸经常带着血;两人虽然有性生活,但是在性生活的过程中,丈夫从来不脱上衣,也不会触碰到她的上半身,这个过程似乎更像是机械性地完成任务。&/p&&p&当李洁找到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张北川咨询时,张北川告诉她,可以基本确定她的丈夫就是同性恋。&/p&&p&像李洁这样的人,在中国被称为“同妻”。同妻特指与男同性恋进入合法的婚姻关系,本身为异性恋的女性,广义上也包括前同妻、同女友(刘冬&唐魁玉,2014)。2015年,张北川主要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潘绥铭2010年对中国成年人口的多层等概率性学抽样调查给出的相关数据,&strong&估测我国男同性恋者总人口极可能明显超过2100万,配偶是男同性恋的女性人口数约为1360万(张北川告诉KY,1360万是与初婚男同结婚的女性数量,如果算上有婚史的,应在1400万以上)。&/strong&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达临的估计是,在中国男同性恋者中,有90%以上的人会选择结婚,其中80%会进入婚姻或已经在婚内(张晔,2012)。 &/p&&p&然而,极少有同妻像李洁这样决心摆脱婚姻,大多数人在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生中,和同性恋的丈夫维持着婚姻,维持着无性或者很少的、工具性的性生活。而&strong&无论是否离婚,她们都经历了人生中最困难的精神冲击、价值观和人生意义重塑的挑战。&/strong&&/p&&p&201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唐魁玉的课题组开始将同妻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来进行研究。当时,他曾受到社会学家景天魁的鼓励,但对方同时也提出了质疑,认为同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而唐魁玉认为,“相比残疾人等身体上的弱势群体,同妻更是心理上的弱势群体,她们心理痛苦、身心俱疲但不容易摆脱,困境特点明显。”&/p&&p&KY经过对当事人和专家的采访,试图走近这个人群,还原她们的故事,并探讨这一现象。&img src=&/v2-20cce1a67c691da05751b8_b.png& data-rawwidth=&1331& data-rawheight=&9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1& data-original=&/v2-20cce1a67c691da05751b8_r.png&&&/p&&p&日,山西霍州。玉梅和丈夫结婚15年,育有两子。得知丈夫曾把同性恋人带回家后,她近乎崩溃。为了不让外人到访,她故意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p&&h2&&strong&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群体&/strong&&/h2&&p&社会学家李银河(2009)提出,在国外虽然也有类似的问题(同妻/同夫被称为Straight Spouse),&strong&但在西方,只有约五分之一的男同性恋者是已婚者,同妻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现象。&/strong&&/p&&p&李银河认为,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同妻”多的原因在于,&strong&社会的舆论还没有达到接受同性恋同居或不婚的程度。&/strong&同性恋迫于“男大当婚”以及传宗接代的文化压力,大多会选择进入异性婚姻生活。(此处特指西方国家,在穆斯林国家、印度、非洲的部分地区,同妻现象可能更加严重。)&/p&&p&尽管同性恋已经在199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从精神疾病中除名,2001年,我国也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认定,同性恋性取向不是疾病,只有在同性恋性行为导致了心理冲突、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才可以称为性心理障碍;但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接受度仍然相当有限。例如,今年5月,就出现了一则这样的新闻:由于医院强制让他打针、吃药进行“扭转治疗”,河南驻马店的男同性恋者余虎起诉驻马店精神病院。&/p&&p&在社会的压力下,中国同性恋者中,“出柜”的仍是极少数,多数同性恋者选择了隐瞒,他们进入了婚姻。&/p&&p&唐魁玉认为,导致同妻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strong&爱情与婚姻的结合度低&/strong&。在西方国家,爱情和婚姻往往是高度结合的,人们更希望婚姻关系是有爱情支撑的,亲密度是令双方个体满意的,他们不太会为了家庭的完整或者孩子的需要而维持一段婚姻。&/p&&p&因此,一方面,西方国家很多人(一些宗教信徒除外)在婚前已经经历过性生活,同志身份不容易在婚前隐藏。而另一方面,尽管在西方国家也存在同妻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往往相对比较短暂,在婚后如果发现伴侣是同性恋的事实,多数人会选择很快离婚。&/p&&p&“西方重视个人的权利,而中国重视家庭。”在中国则恰恰相反,无论是在张北川还是唐魁玉的研究案例里,像李洁那样坚决选择离婚的少之又少。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考虑到家庭和孩子等多方面的原因,同妻在发现丈夫是同性恋的事实后,绝大多数人选择了继续留在婚姻中。&/p&&p&与城市里拥有更成熟的同志社区和文化相比,&strong&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同妻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农村的同性恋男性更容易选择离家外出打工,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约会的机会;而农村女性则经济条件更差,对同性恋的认识更少,更难以识别和应对,也更难以通过信息渠道获取帮助资源。&/strong&&/p&&p&李洁自认为属于同妻中少有的“财务自由、内心强大的人”,经过多年的个人努力,李洁事业有成,收入是丈夫的10倍以上。“但是在这个(离婚的)过程中,我受的伤害仍然很大,仍然举步维艰。”李洁说,“可想而知其他女人会经历怎样的困难。” &img src=&/v2-e43cfddc16c26bb603bf83_b.png& data-rawwidth=&1333& data-rawheight=&8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3& data-original=&/v2-e43cfddc16c26bb603bf83_r.png&&&/p&&p&日,张秀丽已经和丈夫分床睡了很多年。维持家庭的唯一出发点是孩子。&/p&&h2&&strong&一种痛苦引发的另一种痛苦&/strong&&br&&/h2&&p&68岁的青岛大学医学院退休教授、曾任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张北川已经坚持了十余年的同妻研究。他原本的研究对象是同性恋,认为同性恋是弱势群体;后来他发现,同妻更是弱势群体——&strong&这是一个弱势群体产生的另一个弱势群体,一种痛苦引发的另一种痛苦。&/strong&&/p&&p&但他坚持认为,尽管丈夫本身也是受害者,但在这段关系里,妻子是更大的受害者,而丈夫则是施害者,他曾被一名青岛的同妻诘问:“哪有让受害者同情害人者的?” &/p&&p&&strong&“结婚,只是借个肚子用一下”&/strong&&/p&&p&和李洁一样,王娟在婚姻里从来没有真正可以称之为“亲密”的感受。丈夫和她虽然睡在同一张床上,但每天都是头朝着不同的方向睡觉;有孩子以后,他便每天都把孩子隔在两人中间睡。在婚后,二人就开始努力怀孕,并生下了两个孩子,之后便再也没有了性生活。&/p&&p&王娟丈夫的行为,在同性恋丈夫中非常典型:在大量的同妻案例中,妻子的意义除了在于掩人耳目,更重要的在于传宗接代。因此,一结婚就努力怀孕,比如算好排卵期,只在那几天选择和妻子同房;性行为非常机械,没有前戏;在完成生育任务后立刻中止性行为——这都是同性恋丈夫的一些常见的表现。&/p&&p&“有的丈夫会说,&strong&结婚,不过是借个肚子用一下。&/strong&”张北川说,“这是没有把女人当成人来看。”&/p&&p&由于同性恋男性对于女性没有性需求和唤起,他们在面对妻子时经常会遇到“硬不起来”的问题。2000年加入张北川工作室的王娜说,为了能够传宗接代,他们有很多种应对方法,比如服用伟哥、利用晨勃进行性行为,或者先自我刺激,勃起之后再进行性行为;或者“关上灯,把女人想象成男人”。 &/p&&p&但这样的方法也并不总是奏效,尤其是到了婚姻后期。王娟和丈夫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第二个是男孩,但男孩在3岁时患病夭折。之后,她还想再努力生一个儿子,但尽管精心准备,丈夫却“无论如何也硬不起来了”。&/p&&p&在唐魁玉的研究中,长期缺乏感情的、工具性的性生活,会让几乎所有的同妻都会开始重新反思自己在婚姻生活中的定位。有同妻这样描述:“我问他你是不是婚前就确定自己是同性恋,他说是的。我问他为什么还要和我结婚,他说他喜欢孩子,他需要一个家,需要一个人为他洗衣服做饭生孩子,而我就是这样一个工具。”&/p&&p&她们会逐渐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妻子,而是伴侣为了掩饰性取向和生儿育女的工具。尤其是一些遭受伴侣情绪虐待和家庭暴力的同妻,在得知自己的婚姻是一场谎言之后,会对自己的身份和婚姻产生深深的质疑。&img src=&/v2-2b703009aef52bd83a3efb11d226f20f_b.png& data-rawwidth=&1340& data-rawheight=&9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0& data-original=&/v2-2b703009aef52bd83a3efb11d226f20f_r.png&&&/p&&p&日,山西太原,三年前发现丈夫的同志身份后,她常常在深夜被惊醒,然后在房间踱步至天亮。&/p&&p&&strong&“我是个双性恋”,“我会改”&/strong&&/p&&p&王薇险些成为同妻。在结婚的最后关头,男人退缩了,说自己有艾滋病。她不信,反复追问,并且表示即便对方有艾滋病,也愿意和他在一起。男人无奈,才承认了自己是个同性恋的事实。&/p&&p&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王薇这样幸运。在张北川的案例中,&strong&几乎所有的同妻都在恋爱和婚姻中经历了长期的被欺骗,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十年。&/strong&一些丈夫会不承认自己是同性恋,或者谎称在婚前没有发现。&/p&&p&而且,即便是在被发现确凿的证据以后,欺骗仍然存在着。很多丈夫选择不承认,他们往往说是双性恋,或者自己“会改”。&/p&&p&王娟曾经相信过自己的丈夫。秘密是被他们的女儿发现的,女儿翻看爸爸手机时,告诉妈妈里面有“奇怪的东西”;当王娟打开手机,发现自己的丈夫在和一个50多岁的男人调情,互相发自己的生殖器图片,丈夫还告诉对方,我从来都对女的没兴趣,只对男的有兴趣。有些话她看不懂,比如丈夫说自己“是0.5,可攻可受”。&/p&&p&当时,不敢相信的王娟去问丈夫:“我和你同村,从小学我们就是同学,你为什么要这么骗我呢?”丈夫回答说,自己是双性恋,是婚后才发现的;并且“他可以改”。&/p&&p&他们真的是双性恋吗?“在我们这里见得太多了,很多同性恋丈夫会用双性恋作为遁词。”张北川说,宣称自己是双性恋是一种很典型的欺骗。但在这些案例中,真正的双性恋非常少,他们往往对女性缺乏基本的兴趣。&/p&&p&然而,&strong&由于妻子往往也缺乏对同性恋的基本了解,这可能会使她们对此抱有希望。她们希望能够通过“治疗”,来“修正”伴侣的性倾向。&/strong&在张北川接触的同妻中,很多人都会询问,同性恋怎么才能改成异性恋?有人说,自己在百度上查到很多网页都写着“矫正同性恋”,应不应该相信?&/p&&p&唐魁玉的博士生刘冬说,妻子对同性恋的认识和认同,是同妻在婚姻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在接触大量同妻的过程中,让她震惊的是很多同妻对同性恋作为一种性向的不了解和不认同。“很多人对同性恋的印象非常初级,很有可能来自影视作品,比如认为同性恋就是很娘娘腔的形象。”同妻对同性恋的认识不足、对同性恋的否定,也使得她们很容易厌恶自己同妻的身份。&img src=&/v2-56e0cc84cdc9b1d4a30ad6ceee06426b_b.png& data-rawwidth=&1328& data-rawheight=&8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8& data-original=&/v2-56e0cc84cdc9b1d4a30ad6ceee06426b_r.png&&&/p&&p&关于丈夫的性取向,玉梅告知过亲友,对外却讳莫如深。&/p&&p&&strong&HIV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strong&&/p&&p&在李明慧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的时候,她已经感染上了梅毒,传染给她梅毒的是她的丈夫,她后来才知道,丈夫同时也是HIV的携带者。随着丈夫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梅毒导致了脑出血,从一只耳朵失聪,到丧失了说话和行动的能力。最后,家里花光了住院的钱,她只能把丈夫带回家,每天晚上检查他是否还有呼吸,直至他在去年死去。 &/p&&p&相比于阴道性交而言,肛交性行为在性传播疾病、HIV上的易感性更高,因为肛交易造成肛门破损,且直肠更容易吸收液体。这使得和他们有性接触的同妻也成为高危人群,而且在两性性行为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保护措施,女性的生理构造是感染病毒的温床。2011 年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中国艾滋病状况的报告显示,婚内配偶的艾滋病传染比例正不断增高,&strong&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已将“同妻”列入艾滋病易感人群。&/strong&&/p&&p&唐魁玉的学生宋懿(2014)在对同妻未来感染艾滋病可能性的考查中,120 名被调查的同妻中有 14 人确认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数量占总人数的11.6%;而在剩余的 106 位未感染艾滋病的同妻中,76 名同妻对感染艾滋病一事表示不知道或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上艾滋病,这意味着多数同妻还没有形成对艾滋病系统的防范意识。张北川则提到,在一项针对11名同妻的调查中,有10个人都从丈夫那里感染了性病,7个人感染HIV病毒,只有一个人没有感染性病和HIV。 &/p&&p&而且,有一部分同妻也会在丈夫的要求下采取肛交行为,张北川认为,这是因为同性恋男性更习惯肛交的性交方式,且括约肌更紧,更易引发性兴奋。&/p&&p&&strong&(不过,在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尽管肛交行为容易传播疾病,但这只是病理层面的表述,绝不是将“同性恋者”和“性病传播者”挂钩,或者歧视同性恋者、性病和HIV病毒携带者;而且,防范措施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病毒传播几率。&/strong&&/p&&p&&strong&此外,HIV病毒携带者并不等于艾滋病患者,如果通过有效的抗逆转录治疗,HIV病毒携带者可以使血液中的病毒控制在不被检测到的水平,不但可以和HIV病毒共同存活几十年,而且即便在无安全套的情况下也不会传染给他人。)&img src=&/v2-d1b2f8c2d6da_b.png& data-rawwidth=&1332& data-rawheight=&8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2& data-original=&/v2-d1b2f8c2d6da_r.png&&&/strong&&/p&&p&张秀丽拿着从家里翻出来的丈夫的性用品。有次她带孩子外出,回来便发现了避孕套和润滑剂,她问丈夫是不是带人回来了,丈夫不回答。&/p&&p&&strong&丈夫是同性恋,令我感到羞耻&/strong&&/p&&p&比起可能的健康风险,精神的痛苦则是每个同妻都要面对的。&/p&&p&美国的“同妻”咨询师、《同性恋丈夫检查清单》的作者Bonnie Kaye(2011)总结道,同妻在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后,&strong&心理的历程很像丧失与哀恸发生之后的6阶段:否认与震惊、愤怒与怨恨、讨价还价、退却与抑郁、接受以及拓展。&/strong&&/p&&p&像李洁一样,当证据出现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仍然是否定和不相信。尽管她始终感受不到亲密,但是在这段婚姻中,丈夫一直对她很“好”。他们住在复式的房子里,她在楼上说自己口渴了,丈夫都会高高兴兴地去楼下帮她倒水;冬天开车时,她因为太累,都是开到楼下让丈夫去停到停车场里。而突然,她需要接受这个事实:丈夫从来没有爱过她,而且也不可能爱她。&/p&&p&在李洁度过了这个时期之后,她曾经一度觉得自己“失心疯”了。她长期在工作中走神、茶饭不思,最后因为抑郁症,她去北大六院诊治。直到在那里找到一名在同性恋咨询方面经验丰富的教授,向他描述丈夫的种种行为时,她仍然在询问教授:我的丈夫真的是同性恋吗?&/p&&p&在同妻的心理状态中,羞耻感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田欣(2014)说,和那些丈夫出轨其他女性的女人相比,大部分同妻表示自己更弱势,因为丈夫“出柜”更让她们感到羞耻。&strong&婚姻生活中性和爱情的缺失,丈夫的同性恋身份,让她们对自己作为女性的魅力和价值产生了怀疑。&/strong&而且,一些人会将伴侣的同性恋归于自己的责任,认为如果她能做一个更好的母亲或妻子、或者是一个更有魅力更性感的女人的话,也许就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img src=&/v2-904fa03fbf2d75c1ba647d_b.png& data-rawwidth=&1334& data-rawheight=&8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4& data-original=&/v2-904fa03fbf2d75c1ba647d_r.png&&&/p&&p&日,河北保定。在发现丈夫的聊天记录后,胭脂歇斯底里地摔碎了丈夫的电脑和手机。&/p&&p&&strong&比起社会和法律资源,&/strong&&/p&&p&&strong&同妻更多地依靠自助和互助&/strong&&/p&&p&在唐魁玉看来,在社会和法律层面上,同妻可以接受到的帮助还很少。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道路还很漫长,而在目前的同性恋离婚案件审理中,他们还需要用其他的证据来实现婚姻的解体,“就像夫妻因为性关系不和谐而离婚,往往会说‘性格不合’一样。” &/p&&p&相较于较少的社会资源来说,同妻本身的封闭和不主动成为了更大的阻碍,援助组织或志愿者往往很难找到她们,而她们也只有在极度绝望的情境下,才有可能寻求帮助。 &/p&&p&就目前来说,改变现状更多地还在依靠当事人自己的努力。QQ群等形式的同妻互助小组尽管刚刚起步,但其力量虽然正在逐渐发挥出来。&/p&&p&2011年,作为受害者的萧瑶在QQ群的基础上,建立了“同妻家园网”,注册人数一度达到4000人,使得中国的“同妻”现象开始得到海内外媒体的关注。但网站最后被萧瑶的合伙人利用,以收取“心理咨询费”等方式诈骗现金9万余元,加上被一些男同性恋狙击,最终网站在争议中关闭。&/p&&p&如今,豆瓣的“同妻在行动”小组里也有四千多名成员。她们在小组里连载同妻志愿者手记,分享自助类的文章,发起线下活动。同妻们的行动也还得到了一些男同性恋者的支持,他们在豆瓣发起线上的支持活动,提出了“消灭未来同妻,我不骗婚我骄傲”的口号;在微博上,“我是同性恋,我不会和异性结婚”的标签已有820万阅读量。&img src=&/v2-86fac23fd17f_b.png& data-rawwidth=&1332& data-rawheight=&8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2& data-original=&/v2-86fac23fd17f_r.png&&&/p&&p&2015年,福建泉州一家同志酒吧,曾是受害者的小德兰带着上百盒安全套前来发放,并做艾滋病干预。 &/p&&p&&strong&同妻现象的背后,&/strong&&/p&&p&&strong&仍然有着性别歧视的影响&/strong&&/p&&p&对于慕名而来的来访者,张北川总是建议她们先去检测是否有感染HIV,然后建议她们离婚,去寻找新的感情。然而,目前除了部分同妻会坚决选择离婚外,相当数量的人还在努力维系,或者试图重新构造婚姻。&/p&&p&在唐魁玉的研究中,有人是因为无法抛弃过去曾经的付出;有人迫于经济的压力;有孩子的家庭都会提到担心影响孩子;有的会同情伴侣;有人碍于面子。王娜说,有的当事人自己是同妻,发现身边的亲人(表妹)也是同妻,但是为了维护家庭、保持形象,她们彼此之间不会点破。&/p&&p&有一个不到30岁的女人,在离婚后去青岛找张北川咨询,原因是自己很困扰,每约会一个男人都不知道如何和对方解释,自己为什么既有婚史,又还是个处女。&/p&&p&对于少数选择离婚的同妻来说,离开的过程也是异常艰辛的。她们中的许多人耗费几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时间,其间经历丈夫及其家人的污蔑、欺骗和家庭暴力。李洁的丈夫在她起诉离婚之后,发现她去意已决,便开始打骂她,并以孩子作为要挟,提出房子、汽车、100万现金作为离婚条件,并且让李洁公开道歉,说明他不是同性恋。李洁觉得这很讽刺:“我经济独立,却因此受到了要挟。”&/p&&p&在刚开始做同妻研究时,刘冬觉得自己还很天真,因为她无法理解:这些人这么痛苦,为什么不离婚啊?&/p&&p&直到有一名同妻的话给了她很大启示。那名同妻说,“我如果离婚再找,可能只能找一个二婚的;而他不一样,很容易再骗一个大姑娘,给他生孩子。如果有下辈子的话,真希望自己是个男人,哪怕我是个同性恋呢,也不用遭这么多罪。”&/p&&p&刘冬开始觉得,&strong&同妻的问题不完全是同性恋/异性恋的性取向问题,同妻之所以会面临这么困难的处境,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源于男性/女性的性别问题。&/strong&在婚恋市场上,一个离异的男性,要比女性受欢迎许多,女性离婚的成本更高。&/p&&p&经过了三四年的同妻研究后,唐魁玉、于慧也开始将“同夫”(与女同性恋结婚的男异性恋)纳入研究范围。但他们也认为,总体来说,与同妻相比,同夫的婚姻存续时间更短,这是因为男性摆脱婚姻的能力更强,在离婚后再婚的难度更低;而且,&strong&在同夫的婚姻中伴侣的性行为更多,这可能是因为女性中双性恋比例更高,也可能是因为,女性更容易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strong&&/p&&p&刘冬认为,对同性恋的社会接受度的提高甚至同性恋合法化可以减少同妻现象,但不能消除,因为如果要提升同妻群体的地位,改变她们的现状,更根本地还在于提升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p&&p&KY公开支持多元文化、始终支持LGBTQ人群权益。正如文中提到的,我们认为,&strong&同妻是一个弱势群体造就的另一个弱势群体,是一种悲剧造成的另一种悲剧。&/strong&追根溯源,&strong&我们并不认为同性恋取向是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本原因。&/strong&人性中的恶-欺骗、利用;社会对同志人群的不接纳;社会对于不婚人群的不接纳-婚姻在社会中不可撼动的正义地位;女性本身的弱势地位等;共同造就了这样的悲剧。&/p&&p&社会要为人们创造说真话、做真我的空间。而这个社会不是别人,正是你我。&/p&&p&以上。&img src=&/v2-7aad69a4ce3c961a44ef_b.png& data-rawwidth=&1324& data-rawheight=&8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4& data-original=&/v2-7aad69a4ce3c961a44ef_r.png&&&/p&&p&玉梅与儿子站在窗前,她不希望别人知道她的身份。她无数次想过离婚,但为了维护孩子的名声,她想要等到儿子上高中或大学以后。&/p&&p&&strong&本文配图来自&strong&腾讯《活着》栏目,&/strong&摄影师赵赫廷&/strong&&/p&&p&&strong&文中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strong&&/p&&p&References:&br&&/p&&p&Bonnie Kaye(2011). Over the cliff: Gay husbands in straight marriages. CCB Publishing.&/p&&p&David Satcher(1996). The important of behavioral science in HIV prevention . Public Health Report. Volume 111(Suppl 1).&/p&&p&刘冬&唐魁玉(2014).在婚同妻的婚姻生活经历:一项解释现象学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p&曲鹏(2004).对男性同性恋者预防艾滋病不同干预模式的效果及其比较.中国医科大学硕士论文.&/p&&p&宋懿(2014).同妻群体的艾滋病风险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p&&p&唐魁玉&刘冬(2015). 社会建构中的“同妻”问题研究. 学术交流.&/p&&p&田欣(2014).当代中国同妻婚姻困境研究——以虚拟社区中的同妻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p&&p&于慧(2014).同妻、同夫婚姻维持与解体的比较——一项虚拟人类学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p&&p&张晔(2012).虚拟社区中同妻群体生活适应问题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p&
选题 采访 / 廉冬,香港中文大学在读,关心人类的情感和福祉。撰文 / KY主创今年是李洁结婚的第十年,她正在第二次起诉离婚,理由是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刚认识丈夫的时候,她觉得他“很安静、体贴、踏实,从不会和你吵架”,因此两人很快就结婚了,几个月…
&img src=&/50/v2-d24cb502a4c54fd2e0e1ab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50/v2-d24cb502a4c54fd2e0e1ab_r.jpg&&&p&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化作文字,公示于屏幕前,供人瞻仰或质疑。 &/p&&p&但总有一些人的观点,会让你眼前一亮,随后在心里数落自己: &/p&&p&&strong&“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他的角度这么独特,而我就想不到?”&/strong&&/p&&p&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别。 &/p&&p&思维方式,决定看问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决定接下来的行动;行动,足够影响人的一生。 &/p&&p&就像电影《1942》里,张国立破产后,不经意的一句话: &/p&&p&“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你等着,不出十年,我还是东家!”如此迷之自信,靠的就是一个聪明的头脑,和头脑中强悍的思维。这是真正的财富。 &/p&&p&所以今天,我也要来介绍一种十分容易上手的思维方式。 &/p&&p&&strong&熟练掌握后,你会比未经训练的同龄人,看待问题更深刻,更全面,更易触及本质。&br&&/strong&&br&&/p&&p&准备好了么? &/p&&p&先来看一个例子。 &/p&&p&前段时间,杨永信的“戒网中心”引爆了社交网络,与此相关的讨论接踵而至。其中有一个被人们反复提及的问题: &/p&&p&&strong&为什么家长害怕孩子有网瘾?&/strong&&/p&&p&下面请仔细思索这个问题5秒钟。思考完毕后,再继续看接下来的文章。 &/p&&br&&p& 5&/p&&p& 4&/p&&p& 3&/p&&p& 2&/p&&p& 1 &/p&&p&&br&有答案了么?&/p&&p& “因为网瘾会影响正常学习”、“因为家长管不住有网瘾的孩子”,这是比较容易得出的结论。&/p&&p& 正确吗?&/p&&p& 正确。但不够深入,也不够全面。如果我问你,你的思考过程是什么,你通常很难回答出来,感觉这些答案更像是&strong&“突然一下凭空出现在脑海里的”&/strong&。 &/p&&p&事情坏就坏在“凭空”二字。它更像是“抓瞎”,逮到什么就用什么,没有套路可循。 &/p&&p&所以要利用思维框架,把问题逐步拆解。下面,我来介绍一种比较深入的思考过程。&/p&&br&&br&&p&&strong&第一步,拆拆拆!&/strong&&/p&&p&仍拿网瘾举例。我们先来看问题:“为什么家长害怕孩子有网瘾?”,面对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解答,而是拆卸。 &/p&&p&怎么拆卸? &/p&&p&把大问题拆卸成小问题,并逐一回答。对于本例来说,“害怕”、“网瘾”、“家长”、“孩子”是提取出的关键词。大问题,就可以拆解成下面三个小问题: &/p&&p&1.害怕是什么?&/p&&p&2.网瘾是什么?&/p&&p&3.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p& 接下来,我们逐个击破。&/p&&br&&br&&p&&strong&第二步,啪啪啪!&/strong&&/p&&p&这是一个不断打自己脸的过程,也是此种思维方式的精华所在: &/p&&p&以原始问题为基础,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问题,并自我解答。直到自己哑口无言为止。 &/p&&p&有些拗口,还是举例子: &/p&&p&上一步中,我们已经拆解出了三个问题:害怕是什么?网瘾是什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p&&p&先来解答关于“害怕”的问题。&strong&人为什么会害怕?&br&&/strong&&/p&&img src=&/v2-85f168a43e6b49675eb5_b.pn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v2-85f168a43e6b49675eb5_r.png&&&p&这是我想到的3个答案,你当然可以有不同的回答,遵循自己的想法即可。这3个答案,就同原始问题一起,形成了树干-树枝结构。 &/p&&p&接下来,再分别针对每一个树枝,提出新问题,并解答到哑口无言为止。 &/p&&p&例如第一棵树枝,“人通常会害怕未知的东西”,你可以结合网瘾,继续问下去: &/p&&blockquote&既然人会害怕未知的东西,那对于家长来说,网络游戏是未知的吗?是他们不了解的吗?&br&
?是的。&br&&br&为什么未知?&br&
?因为家长很少玩网络游戏。&br&&br&为什么很少玩?&br&
?因为游戏是年轻人玩的,他们不喜欢&br&&br&为什么不喜欢?&br&
? 因为自己固守陈旧,与时代脱节。&br&&br&&b&*得出结论:家长固守的传统观念,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们可以接受广场舞、打麻将,但无法接受更加新潮的事物。网络游戏,便是其中之一。&/b&&/blockquote&&p& 以此类推,下图是树状结构的完整版: &/p&&img src=&/v2-22f581ce514008bda4b7fd2acf68b317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1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v2-22f581ce514008bda4b7fd2acf68b317_r.jpg&&&p&至此,关于“人为什么害怕”的问题,已经解答完毕。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以此类推:&/p&&p&&strong&网瘾是什么?&/strong&&/p&&p&以下为树状结构完整版: &/p&&img src=&/v2-68c0e407c5b5fd53b83c959c990b9c00_b.jpg&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1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v2-68c0e407c5b5fd53b83c959c990b9c00_r.jpg&&&p&最后一个问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p& 这个问题不再展开,留给各位思考。但不难看出,思考的方向大致会是“家长关心孩子,但家庭引导不足,导致孩子缺乏自制力”、“亚洲文化倾向于内敛性格,父母与子女沟通很少”等因素。&/p&&p&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用这种思维方式得到的关于家长惧怕孩子有网瘾的答案:&/p&&blockquote&1.家长固守的传统观念,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们可以接受广场舞、打麻将,但无法接受更加新潮的事物。网络游戏,便是其中之一。&br&&br&2.媒体对于网瘾的负面报道,使许多家长坚信玩游戏是有害的。很少见到关于游戏的正面报道。&br&&br&3.网络游戏十分便捷,获取成本低。此外,除去网络游戏,孩子能接触到的其它娱乐项目很少。这加剧了孩子对网络游戏的依赖。&br&&br&4.教育的功利化,使家长将金钱与学习成绩联系起来。一切阻碍学习的因素,都是敌人,网瘾首当其冲。&br&&br&5.父母关心孩子,但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自制力差或逆反;亚洲文化倾向于内敛性格,不善表达,父母与子女沟通很少,造成隔阂。&/blockquote&&br&&p&至此,我们已经分析出了家长害怕网瘾的至少5个原因,而每一个原因,都没有停留于表面,都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 &/p&&p&如果没有思维框架作为基础,单单让你“凭空想象”,你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将问题理解到这种程度的。 &/p&&p&用这样的方式分析问题,兼顾深刻与全面。更重要的是,它只需两步: &/p&&p&&strong&1.&/strong&&strong&将原始问题拆解成小问题;&/strong&&/p&&p&&strong&2.&/strong&&strong&针对每个小问题,自问自答,发散下去。&/strong&&/p&&br&&p&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身边的生活,这种思维框架都有其强大的优越性。请记得不断训练,并尝试应用到各个方面,成为下意识的本能。 &/p&&br&&br&&p&我还记得几年前,自己刚入职的那天,我略微发福的主管领导说的那句话: &/p&&p&永远要比别人多思考一步。比如有人想吃西瓜,你是给他一个西瓜,还是给他一杯水,永远都要取决于他是馋了,还是渴了。 &/p&&img src=&/v2-597c5c1fc3cfa0a0be59_b.png& data-rawwidth=&374& data-rawheight=&2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4&&&p&话糙理不糙,探寻问题本质的思路,多动脑筋,大抵如此。&/p&&br&&br&&p&最后给各位出一道课后思考题: &/p&&p&本宝宝已经熟练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 &/p&&p&可为啥我特么到现在,还只是个穷屌丝啊??&/p&&br&&br&&p&==============================================&br&&/p&&p&文章摘自我的私人公众号。&/p&&p&在公众号中回复“知乎”,为你讲述一个我永远也不会在知乎上讲的故事。&/p&&p&&b&微信号:mengshuhz&/b&&/p&&p&或微信扫码:&/p&&img src=&/v2-4a46dbfcb3fbe55b7a784db_b.png& data-rawwidth=&142& data-rawheight=&14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2&&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化作文字,公示于屏幕前,供人瞻仰或质疑。 但总有一些人的观点,会让你眼前一亮,随后在心里数落自己: “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他的角度这么独特,而我就想不到?”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别。 思维方式,决定看问…
虽然也算是给我开了眼界,但应该算是职场性骚扰吧。&br&以前在某投资管理公司工作了三个月,人力主管,该公司在我去的时候除了副总是女的,其他员工全部是男性,后来副总在我去了不到一个月后离职,唯一的女性成了我。&br&去的第三个月,正至春节,公司年会饭后,老板请优秀员工第二轮唱歌,我推辞说不去了,我的包和手机都被男同事们藏起来,然后被拖上车,到了地方才知道……唱歌,是唱歌,第一次进夜总会唱歌……公主换了几十个慢慢挑(很好奇夜总会到底有多少公主),穿着齐B小短裙8厘米高跟鞋,浓妆艳抹基本看不出原来长什么样,一片片白花花的大腿和胸部,瞬间觉得穿着高领毛衣和羽绒背心的我坐这里多不搭调,反正是环肥燕瘦供君选择,有的看起来比我还小,估计就18左右,还问我要不要点,少爷也可以,第一次知道原来女性也可以玩夜总会……我说不用我马上就走,不许,说,不要少爷也行,从公司里面挑一个……然后公司里一平时跟我关系不错的帅哥说我陪你,我对他感谢一笑以为他是帮我解围,他小声说这里的女人没意思,你帮我随便挑一个,我就帮他挑了一个,妆看起来淡点清纯点的,还有几个挑了两个公主……&br&我以空气不好为由搬了张沙发墩一个人坐到了包房坐门口边上,公主们已经坐定……刚开始男同事们一个个还有点腼腆,唱了几首歌,几杯酒下肚,灯光暧昧,公主们也造起了气氛,音乐也开始嗨起来,还有隐藏舞台,滑门打开便是薄纱妖娆舞女,沙发上开始了各种上下其手扭动娇喘,不可描述,平时看起来这么严肃的老板,XX商业银行的高高管玩得也是那么的如鱼得水……帮我解围的帅哥身边更是围了3个公主,呵呵,公主也服务也是要挑客人颜值的。&br&我看不下去起身准备出去,帮我解围的帅哥趁着两分酒意,过来一把抱住我……MB,我觉得自己平时能拧起一桶矿泉水,确怎么也挣脱不了,这时候几个公主见我很尴尬跑过来帮我解围,叫着:不许抱她,不许抱她,抱我抱我……把那帅哥拖走了,真的是很感谢她们,虽然从来对做这行的女性没有鄙视之意,也没什么好感,但这次真的让我感觉到,她们心里的善良,我闪了出去,跑到洗手间,呆了好久,一个公主来洗手间,我就让她帮忙把我的包拿了出来,我把我当天买的一大包零食全部送给了她,让她帮我感谢其他帮忙的公主们……你们真的是我的公主!&br&节后,辞职……
虽然也算是给我开了眼界,但应该算是职场性骚扰吧。 以前在某投资管理公司工作了三个月,人力主管,该公司在我去的时候除了副总是女的,其他员工全部是男性,后来副总在我去了不到一个月后离职,唯一的女性成了我。 去的第三个月,正至春节,公司年会饭后,…
&p&开始想着要不要匿名,后来想了一下,还是不匿名吧,毕竟不是段子~~真人真事啊!!!!!!!ps居然有人想看照片?點贊多了我就冒著被小夥伴認出的風險放上吧???&/p&~~~~~&br&冒着生命危险把第一个当事人的母亲照片贴上来,一旦发现立刻删除。大家快接好福利。&br&&br&~~~~~&br&~~~~~&br&&p&两个事情都是真人真事,不是段子!!!!!&/p&&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src=&/v2-6ee8df6a7ddc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6ee8df6a7ddc4_r.jpg&&&br&&br&&p&老妈有一个老同学,我们都叫她阿美姨。她年轻的时候真的是美艳动人啊,然后她很争气找了一个帅得不得了的老公,神似金城武。&/p&&p&大概长这个样子,帅的让人合不拢腿。&/p&&im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167& src=&/v2-e42dbb6d609f3cda893f5d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e42dbb6d609f3cda893f5d8_r.jpg&&&br&&br&&p&然后她经常带着老公炫耀啊,老妈非常羡慕,每次回家看着老爸的脸都叹气。&/p&&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src=&/v2-c63068b1dae2ab57c851a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c63068b1dae2ab57c851a7_r.jpg&&&br&&br&&p&但是我们的阿美姨有一天忘记带手机了,突然回家,结果看到惊人的一幕!!!&/p&&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src=&/v2-7bd6dd783fef41b82bb360d3f032db7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7bd6dd783fef41b82bb360d3f032db77_r.jpg&&&br&&br&&p&她妹妹和她老公睡在一起了!!!!&/p&&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src=&/v2-69f2ee0e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69f2ee0ec_r.jpg&&&br&&br&&p&阿美姨气死了,自己亲妹妹啊~~~后来才知道,两个人搞在一起很久了,妹妹甚至说她老公会把她姐姐休了娶妹妹呢!&/p&&br&&p&妹妹公开表示,要和姐姐抢男人!!!!!&/p&&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src=&/v2-251c1a0bf0fdbec1ce39d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251c1a0bf0fdbec1ce39d4_r.jpg&&&br&&br&&p&阿美姨和妹妹从此开始了仇人生涯呀~~&/p&&p&结果两姐妹的妈妈出来当和事佬了。她们的妈妈年轻的时候真的美到爆啊,有人说她像奥黛丽赫本,因为她好像是混血的~~~所以四十多了还是风韵犹存。不过很可惜,丈夫死了很多年了一直没有结婚,是个寡妇。&/p&&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src=&/v2-9fedfb6dda6ed7b1dd111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9fedfb6dda6ed7b1dd1119_r.jpg&&&br&&br&她母亲大概长这个样子~~&br&&br&&im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804& src=&/v2-c372e44ff9a77c597e8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c372e44ff9a77c597e81_r.jpg&&&br&&br&哦,不对,长这样~~~&br&&br&&im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1& src=&/v2-7d205a32b44d05b3f7cf061fd5de0e5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7d205a32b44d05b3f7cf061fd5de0e58_r.jpg&&&br&&br&&br&&br&&p&母亲出面了,好,达成协议,姐姐离婚了,然后妹妹也没有嫁给她姐夫。&/p&&br&&p&结果事情惊天大逆转!!!!!&/p&&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src=&/v2-1a01bddd293e91e24df3cda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1a01bddd293e91e24df3cda0_r.jpg&&&br&&br&&p&离了婚的丈夫不久后宣布又要再婚,对象居然是两姐妹的母亲!!!!!&/p&&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src=&/v2-0baf79c2e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0baf79c2ed_r.jpg&&&br&&br&&br&&p&我相信两姐妹一定是内心卧槽……发生了啥……&/p&&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src=&/v2-dc472a753d5e5e932da5c25efd7d143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dc472a753d5e5e932da5c25efd7d143c_r.jpg&&&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src=&/v2-293f6f978c1ad8ef9ac35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293f6f978c1ad8ef9ac35c_r.jpg&&&br&&br&&p&周围人议论纷纷,但是他们还是结婚了!!并且姐妹两人母亲不久后生下来胖男孩……要知道……阿美姨和他老公也有孩子,都读小学了……所以这个辈分和称呼该怎么说呢……&/p&&br&&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1& src=&/v2-6b4944c1dcb0cb1ac08be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b4944c1dcb0cb1ac08be6_r.jpg&&&br&&br&&p&反正,现代版的三女一男故事开始在城里流传了……&/p&&br&&im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87& src=&/v2-dc17efa1a83e9bfde04827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r&&p&好了,請看完的知友們請回答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很久都沒有思緒呢~~&/p&&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05& src=&/v2-8cdd6faf2de6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8cdd6faf2de68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40& src=&/v2-aa28ad13d6ece63e1ede92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aa28ad13d6ece63e1ede926_r.jpg&&&br&&br&&br&第二次更新………&br&&br&不得不吐槽…因为考试考场的缘故,我不得不找了一家很小的宾馆入住。&br&&br&晚上看书的时候,灯居然熄灭了。&br&&br&于是我叫了物管修灯。然后是一个姐姐过来,她搬了一个梯子过来,因为屋子没有灯,所以我就把门打开了,这样走廊的灯可以照进来。&br&&br&突然,令人惊悚的事情发生了。&br&&br&对面的房间传来一声尖叫。&br&&br&“呀……呀……哎呦………”&br&&br&有的人开始脑补了……咳咳……&br&&br&&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736& src=&/85f5e7b658bbbbd2d5e65b9250eae09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85f5e7b658bbbbd2d5e65b9250eae090_r.jpg&&&br&&br&&br&&br&我假装看书,姐姐假装修灯,其实我觉得我们两个都把耳朵竖起来了。&br&&br&然后声音此起彼伏。&br&&br&“咿呀……咿呀……啊……啊……啊哈……”&br&&br&“不行了……我……你快出去……”&br&&br&“很疼…咿呀……啊……啊!!!”&br&&br&“啊……啊呀……呜呜……哎呦……呀……”&br&&br&“啊…“啊………啊………救命……””&br&&br&&img data-rawwidth=&99& data-rawheight=&113& src=&/v2-6e2f062ffcce428b5d5396dee1554317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9&&&br&&br&&br&终于,声音没有了。可是灯还是没有修好。&br&&br&姐姐说:“哎…这个灯真的很难修呢……刚才太让人没有办法专心了……”&br&&br&我不出声,只是觉得面红耳赤,浑身发热。&br&&br&姐姐红着脸向我走来,羞涩摸了摸自己嘴唇,颤抖着说,要不……那个……我…………&br&&br&&br&&img data-rawwidth=&1707& data-rawheight=&1280& src=&/v2-bef240651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v2-bef240651d_r.jpg&&&br&&br&&br&这个时候,对面门开了。令我们大吃一惊的是…………&br&&br&&br&&br&&br&是……&br&&br&&br&&br&是……&br&&br&&br&&br&&br&&br&&br&&br&从门里出来了两个男的!!!!!!!&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79& src=&/80b910cf95b0fc83ef26f615a817e07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0b910cf95b0fc83ef26f615a817e078_r.jpg&&&br&&br&卧槽!刚才那么妖媚的声音是男的?!&br&&br&姐姐看到居然是两个男人,吓得直接从梯子上滚到了床上。&br&&br&一个男的西装革履,一个男的穿着浴袍。&br&&br&我们四个人,彼此注视着。&br&&br&&im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src=&/ef7dab4db2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f7dab4db2a_r.jpg&&&br&&br&他们没有想到对面门居然开的。尴尬万分。&br&&br&姐姐对着他们笑了笑,试图不那么尴尬。结果浴袍男一下子跑了。&br&&br&西装男故作镇定,清了清嗓子。&br&&br&“咦……这个门怎么坏了呢……”&br&&br&你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吗……怎么可能……&br&&br&&br&&br&&br&&im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6& src=&/ef7dab4db2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f7dab4db2a_r.jpg&&&br&&br&第二天在考场,西装男就坐在我后面几个位置。考完试后他把我叫住了。&br&&br&“哎…这次考的不太好呢……可能昨晚太累了……哈哈”&br&&br&卧槽,我心里想,大哥你别这样……我单身狗不想受刺激……&br&&br&然后他说……&br&&br&“&u&今晚&/u&过来吧……我们三个人可以边学习边斗地主……”&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39& src=&/c8eca4ed2ea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8eca4ed2ea5_r.jpg&&&br&&br&&br&&br&我……猝&br&&br&&br&&br&&br&你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br&&br&怎么可能……&br&&br&&br&&br&&br&&br&&br&我机智地把物管姐姐的电话号码塞给了他,娇羞地笑了。&br&&br&“晚上记得打电话哦……”&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29& src=&/899f5b9a87e73d072acab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99f5b9a87e73d072acabd_r.jpg&&&br&&br&&br&&br&~~~~~&br&微信公众号:治愈你的世界(欢迎关注)&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src=&/v2-f77dd9ad98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f77dd9ad983_r.jpg&&
开始想着要不要匿名,后来想了一下,还是不匿名吧,毕竟不是段子~~真人真事啊!!!!!!!ps居然有人想看照片?點贊多了我就冒著被小夥伴認出的風險放上吧???~~~~~ 冒着生命危险把第一个当事人的母亲照片贴上来,一旦发现立刻删除。大家…
&p&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身边,大概十几年前吧,我的高中,绝对真实,一句话概括就是,学霸不但在学业上各种吊打,感情经历都非同寻常。&/p&&p&写的略乱,故事情节分割线以前说的很清楚,分割线以后都是插叙和细节,懒得看长文的就不用看分割线下面的部分了。&/p&&p&我高中是市重点,同班某学霸寝室有ABC三名学霸,A不是学习最好的,但是我们学校长得比较帅的学霸,高中你懂得,学习好的有人喜欢,长得帅的有人喜欢,学习好又长得帅的——有很多人喜欢。隔壁班一名女学霸就看中了A,无奈A喜欢好看的女孩子,对于学习什么的不在乎,很快和我校一漂亮乖巧的妹子在一起了,拒了长相普通的女学霸。&/p&&p&A过了恋爱最甜蜜的一个月吧,觉得女友胸大无脑,和她聊天碰撞不出思维火花,但也没到要分手的程度。一日A上QQ,一陌生妹子加他,随手同意了之后发现是我们市另一所重点M中学的妹子,不但人聪明机灵,长得还可爱,学习还不错。A越聊越心痒,觉得这个妹子无论是闲聊,还是一起讨论各种学习上的难点都那么投缘,这才是他梦中女孩的样子,漂亮聪明还善解人意,女友和她比太乏味了。和室友们商量这事,要不要把女友甩了和M中的妹子在一起,室友都觉得不靠谱,网上都是虚的,劝A好好和女友在一起。A不听,甩了女友,努力学习的同时,闲下来就和M中妹子聊天,偶尔也要求见面在一起什么的,妹子不同意,要高考之后一起金榜题名再考虑那些。A发奋图强,比平常多考了20分,超长发挥考上了北大数学系,隔壁学校的妹子考得不太好,但也被北京重点985录取。A满心欢喜,按照约定地点准备和心中惦记了两年的女神见面时,发现了当年被他拒绝的二班女学霸站在那儿,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p&&p&A的室友B和C平常就比A学习好,高考也正常发挥都去了清华,还是同一个专业,他们三个以及另一个室友在北京经常聚,关于“M中美女”的事情也经常被B和C拿来调笑A,A知道真相一开始心冷、愤恨,觉得二班女学霸欺骗他,玩弄他的感情,后来刚上大学的新鲜与忙碌慢慢就把那件事带来的心理阴影给冲淡了。&/p&&p&转眼间大学生活过了两年,一切生活走向正轨时,学霸C收到了当年二班女学霸的QQ留言,大概意思是想保研去清华,提前找他要点资料什么的,虽然专业方向不符,提供不了什么资料,但也慢慢聊起来了。其实C对于女学霸是好奇又有点隐隐的害怕,觉得她当年把A玩的团团转很有点手段,是心机婊。后来聊多了就觉得女学霸人挺好的,没想他原来想的那么心机深沉,相反,她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那么积极向上,性格很善解人意,说话很幽默,脾气也好,偶尔给她发点黄段子她一脸无辜问笑点的样子很可爱,反正各种好就是了。女学霸抱怨自己到了大学没人追,一直没有男朋友,C拍着胸脯表示,他今生今世一定会给女学霸——介绍个好男朋友的,顺口还嘴贱提了句,你记得我们高中的B吗,他和你保研的专业比较接近。女学霸说不认识,让C给她B的电话QQ等联系方式,她想问下保研的事情。C很热情,把B的各种联系方式都给了女学霸,接下来C忙于各种实验和期末考试,不怎么和女学霸联系了,直到放寒假的某一天,他知道了一个晴天霹雳一样的消息,女学霸居然和B在一起了。&/p&&p&得知这个消息的C觉得很突然,突然得让他感到心都有点酸了,打电话给B,八卦他们在一起的过程,B说就是一开始女学霸找他问资料,他给了之后慢慢熟络了,觉得她和A说的一点都不一样,并不阴险,性格很好,很有意思,再后来就慢慢在一起喽。ABC等几个人上大学后事情越来越多,聚会越来越少,自从女学霸和B在一起之后,由于你懂得的原因聚会就彻底没了。后来女学霸成功收到了保研offer,自然会向好朋友C报喜,虽然女学霸有男友了,但还是和C偶尔聊个天什么的,毕竟是朋友。一天C在网上看到个特内涵搞笑的黄段子,觉得女学霸一定很喜欢,直接复制粘贴发给了她,没想到那天她把QQ挂到了B的电脑上,B看到了之后怒不可遏,打电话质问C为什么勾引他女朋友,C觉得很委屈,和B吵翻。&/p&&p&尽管不是什么大事,但由于吵架的时候说了很多难听话,B好像还去C的寝室找过他麻烦,他俩的关系再也没有恢复到从前,后来B出国,自然和女学霸分手了。开学女学霸到清华读研,和C联系愈发密切,后来自然就在一起了。C对女学霸特别好,如珠如宝那种,觉得差点失去了她,在一起一定要好好珍惜。去年十一C和女学霸大婚,还请了高中校长做证婚人,当然了,A不会参加,B在国外也不会参加了,只有我参加。&/p&知道我为什么对于女学霸和ABC的各种纠缠这么清楚吗,我就是D,学霸寝室4人中唯一不是学霸的,考了个帝都普通一本,高中时是睡在C上铺的兄弟,和他关系也最好,现在也总联系。当年被他们几个学霸各种吊打,一把辛酸泪,哎!&br&&br&---------------分割线,故事已说清,不感兴趣细节的可以不用往下看了-----------&br&&p&之所以匿名,是因为C也逛知乎,不想让他看到我写这些,可觉得这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不吐不快。&/p&&p&我的高中压力很大,现在回忆起来都有种黑色高三的感觉。我初中成绩一般,但中考上个普通高中还是没问题的。我父母拿出微薄的家底,各种托关系送礼,把脸皮放在地下让人踩,硬把我塞进了市重点。父母为我付出太多了,对我期望也太大了,我又分到了那么个寝室,每次考试总分经常比室友少一百几十分,受到的精神折磨不言而喻,不说我了,说说那几个人。&/p&&p&A不是市区的,是我们市下属一个小镇上的,我们高中每年都会向下属县挖一些优秀有潜力的学苗,A就是其中一个,家境不太好学校还给他免了学费。A属于光芒万丈那种人,学习棒,长得帅,还会打篮球,混学生会,校长老师对他都特好。老实说我高中的时候就不太喜欢A,一方面是他太能吹了,经常说多少个我们学校挺漂亮的女生向他表白,校领导和老师对他多好多好之类的,和我性格不合。另一方面,有年少时的羡慕嫉妒恨吧。所以女学霸恶整了他一把我心里是很爽的,没少跟着B和C开他玩笑。&/p&&p&B是富二代,家产至少几个亿,在我们市富人区住别墅的那种,家里对他学习很重视。老实说他不是想象中那种特聪明的学霸,智商估计就比普通人强一点点儿,但整个人特别正能量,天天跟传销似的给自己打鸡血,学习很拼,成绩很好。他人挺好的,挺直率不装逼,就是说话有些太直了,不顾我这个学渣的感受,比如下次考不到多少分誓不为人之类的,那我比他少考那么多分,我从来没当过人呗,太受刺激了,不过总的来说我和他关系还是不错的。&/p&&p&C可能人比较聪明吧,学习也就一般般努力,但效率特别高,经常考全校第一名,当时经常有B拼命学想超过C,但还是比C少几分的事儿,搞得B和霜打了的茄子似的。C住我下铺,和我关系非常好,和B也是相爱相杀的好基友,和A关系也不错,其实他和我们班所有人关系都挺好的,因为他人就是非常好,说话办事都让人很舒服。当年我遇到题不会,A是不屑于搭理我们这种学渣的,B问多了耽误他学习时间,或者思路跟不上他就会嫌烦。C从来没嫌过我烦,无论问他多少学习上的事,他都很有耐心,考砸了他会安慰我,主动给我讲一些学习方法和思路什么的,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借给我更是家常便饭。说真的,没有C我是考不上本科学校的,尽管那就是个帝都普通一本,他是我一辈子都会感激的人。&/p&&p&我一开始只知道女学霸高中时候和A的事,知道女学霸准备保研清华的事,别的都不知道啊。后来知道女学霸和C在一起了,我特兴奋的把这个消息当有趣八卦告诉了B,没想到他说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还把C痛骂了一顿,我才知道原来女学霸和B也有一腿。B说自己当时真的很喜欢她,但C表面闷声不响的,实则憋着坏心,和女学霸一闹别扭,C就欠儿欠儿的送温暖来了,其实就是来挑拨离间的,女学霸有一次吵架说漏嘴了,说B不及C对她一半儿好,黄段子的事也是B告诉我的,他说不仅仅是那个黄段子的事,他查了女学霸手机,发现她和C上百页聊天记录,尺度就不用说了,他看了十几页都看不下去,整个人都冰了。谈及被挚友和女友一起捅刀子的经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