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可以去医院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检查是否有疾病吗?我是想预防一下猝死。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健康界APP
围绕新闻热点,科普各类疾病
著名医学专家万峰:企业家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来源:中国商人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19个月内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多数因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在仓促之间离开,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听听医学专家怎么说。
近年来,上市公司、知名企业的高管频频出现早逝案例。据新闻记者统计,在有一段时间里,19个月内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多数因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在仓促之间离开了自己钟爱的家庭和蒸蒸日上的事业。这无疑为商界精英和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了解与相关的知识并提前做好预防和检查方式。让我们盘点一下那些优秀的、英年早逝的企业家和经理人 :2004年3月,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逝世,终年52岁;2004年4月,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猝死,终年54岁;2004年11月,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逝世,年仅38岁;2005年9月,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年仅38岁;2006年1月,上海中发电气集团董事长南民,因患急性脑血栓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7岁;2007年4月,绿野木业公司董事长许伟林,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2岁;2007年12月,百度CFO王湛生意外辞世,年仅40岁;2008年7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39岁;2010年4月,北京江民科技有限公司,江民杀毒软件创始人王江民,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9岁;2011年2月,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李学军因病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2岁;2011 年 4 月,山东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51岁;2011年7月,原凤凰网总编辑,百视通首席运营官吴征游泳时突发疾病,经紧急抢救无效病逝,年仅39岁;2013年6月,慧聪网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洪广志突发疾病,经紧急抢救无效,年仅43岁;2013年7月,御泥坊前董事长吴立君突发脑疾去世,年仅36岁;2013年8月,南阳通宇集团董事长王庆来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43岁……一幕幕悲剧让人触目惊心,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倒下令人扼腕叹息,留下的是沉痛的思考! 因为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奋斗精神,才让这些精英们脱颖而出,也因为身居高位,承担着企业发展甚至生死的责任,随着竞争愈趋激烈,企业高管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来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谋求企业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很多高管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忽视了自己的生活节奏,淡忘了自己家人的需求,无视自己的身心健康。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小车不倒只管推”,让他们一次次失去修整的机会,一次次给警信频出的身体增添负担。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作为一名专业从事心血管疾病治疗三十余年的科室主任,我兼任国内首家医生集团以及医疗健康公司的总裁,我能够深切体会到现代商业精英和企业家所面临的压力与使命。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我的建议是什么呢?我们首先要明确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酗酒。应酬多是高管们工作的一大特征,大量酒精摄入,饮酒期间摄入大量的脂肪、蛋白质,长期下来很多人都出现“三高”。抽烟。每日吸烟超过十支,就可以对身体造成实质性损伤。谁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有些老总们因为习惯及上瘾使然,每天几乎是吞云吐雾,一支接一支地抽。运动少。老总们忙啊,很难抽出时间活动,一旦病倒,想工作也工作不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工作有的是,保护好身体,还愁没有事情做。生命在于,无论如何也得抽出点时间给自己的设备保养保养。熬夜。大部分脑力工作者都是夜猫子型的,工作熬夜、应酬熬夜、打牌熬夜,遇到知己甚至彻夜长谈。殊不知人体这部机器最适合在晚上11点—凌晨3点修整,此时睡熟可以让身体一天的疲劳完全恢复。劳累。有不少老总事必躬亲,再加上有很多场合需要出席,有很多会议需要讲话,有很多应酬需要应付,有很多人需要关照,有很多决定需要拍板,还有战略需要提前考虑。这一切让企业家们筋疲力尽,食欲全无,体质很差,整日昏昏沉沉。压力。身在高位,必有压力。压力既可以化解,也可以减轻。想要缓解压力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增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家人团聚,体会温馨幸福的感受。旅游和度假而不是出差,和三五朋友或是三两家人一起去风景秀美、空气清新的地方度假、旅游。脱离工作,完全放松。做好健康管理,及时发现、简单自测、精准预防为了提高企业家们的健康意识,帮助大家正确做好自身及家人健康管理,及时发现、简单自测、精准预防,我们应该了解关于这些疾病的科普知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企业家应该了解一些简单自测心血管健康指标方法。如果你的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曾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那就更要定时检测血压、测血糖等指标。认识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实行自我保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参加健身运动,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戒除不良嗜好与不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规律与方式。预防的关键在于,坚持低脂膳食,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想要有健康的身体就该增加纤维膳食,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证饮食多样化,保持体内酸碱平衡。正常人的血液呈弱碱性,其pH值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软。企业家都应该有一位心脑血管专业的专家做朋友,当你的身体发出一些细微的警报时,专业医生会根据这些信息做好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而不是等到病情突发或者到了难以治疗的程度再干预。每年做体格检查,得到健康指导,也利于早期发现病患。当一位事业成功的商界精英年龄到了45岁以上,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四大注意事项究竟应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积极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经常检查。经常参加医学检验,将疾病尽早控制。若发现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应该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只有从源头上抓起才能减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二、合理膳食,以素为主。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入过多是心脑疾病重要发病原因之一,摄入过量脂肪会在心脑血管壁内沉积,形成粥样斑块,逐渐加重便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以素为主的合理膳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备条件之一。三、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体育锻炼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血流加速,从而可以防止心脑血管内血栓形成,达到预防的目的。四、以健康的心态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因急躁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并发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到了秋冬季,心脑血管病进入了发病的高峰期,此时我们更应注意加强自我保健和防范。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在心脑血管病人的“多事之时”,须积极预防。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来年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的高峰。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2、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3、进补要适度。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4、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5、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总之,企业家和商界精英作为人群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更应该科学应对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万峰简介:1983年于湖南(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工作5年并晋升为主治医师。1988年出国留学旅居欧美8年,1996年回国服务,在国内率先开展微创非体外循环跳动心脏冠脉搭桥术(OPCAB)、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植入术(VAD),至今共完成心脏手术一万余例,手术成功率99%。万峰还首先尝试将西方先进的医疗管理机制引入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由医疗专家组成的医疗服务机构—神州海德“医生集团”,首次在中国的公立医院建立了“半私有化”的专科医疗服务合作模式,服务网络已遍及全国五十余家医院。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相关附件下载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夏季常发生的几种猝死急救方法-冷知识冷大爷- 内涵日报
夏季常发生的几种猝死急救方法
  夏季常发生猝死现象,包括心脑血管病、触电、食物中毒等,希望大家掌握好急救方法。万一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及时伸出援手。
  心脑血管病的急救
  夏天天气闷热,容易影响人们的心情,呼吸也会感觉到压力,这样就容易诱发心脏病。在第一类猝死病因中,我们主要是要预防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发作。不能总说亡羊补牢,最好是把疾病预防在没有发生的时候。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不要过多地摄入脂肪高的,比如像油炸的食物;同时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增加一些运动,把这些东西消耗掉。
  在有了一些疾病的兆头以后,比如40至60岁之间,慢慢随着年龄增长,管道使用的时间太长了,总会有一些病变。发现后,就要定期体检,并且建议所有人年龄到了30岁以上,就一定要经常到医院做体检,尤其要做一些血液化验、心电图等,发现了这些疾患,早期给予药物控制,或者是在医生建议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好多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要把所有疾病的苗头都扼杀在萌芽期。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尽量让自己心情放松,建议大家十天半月出去旅游、放松一下。
  溺水的急救
  如果遇到有人溺水以后,如果他能呼吸、能咳嗽,胳膊腿还能动,还能叫醒,那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就可以了;如果已经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就要赶紧做心肺复苏。
  触电的急救
  夏天空气潮湿、雷雨频繁,因此也容易出现触电的情况。在触电后表面看上去没事的人,也不要大意,也要送到医院去检查一下。因为电流是随着血液走的,会把血管壁击坏。
  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夏季比较常见的疾病,关键是要预防。但是如果遇到了食物中毒的情况,作为业余的义务抢救人员,我们就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另外,如有可能要对他实施催吐,催吐的方法很简单,用筷子、牙刷把、勺把等捅他的嗓子眼,让他吐出来。
  而且我们一定要明确他到底吃了些什么不该吃的东西,比如误服了药物或者是吃了剩饭或者其他可能被污染的东西,要准确知道才能做催吐。而且做完后并不代表就可以不用去医院了,仍然要去医院做检查和专业的救治。
  综上所述,大家要从多方面做好护理工作,减少猝死现象发生,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Copyright 2005-
沪ICP备号-1心脑血管疾病【图文】
我的图书馆
心脑血管疾病【图文】
&&&&&当今世界人类死亡率中,第二杀手是癌症(已有详述),第一杀手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了。它又分两大类: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和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主要指脑血管破裂出血(脑溢血)或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脑血管病俗称脑中风;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冬季青松博友留言()中指出: “心脑血管疾病确实是人类第一杀手,最近在我们周围就有好多人都因这病而去世。最可怕的是今年在我们学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两位中学生在教室里就因心脑血管病而命丧黄泉!在我所认识的人中也发生了好几个,例如几天前一位司法局领导就晕了,现在还在医院里。国家应该抓紧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了,再不抓真的后患无穷!”
&&&&& 心脑血管疾病的大规模流行,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现代人劳累过度,心理压力过大,平时又不注意合理安排饮食,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较少参加必需的运动,久而久之种下恶果;再则抽烟、汹酒、肥胖也是诱因。
人的血压可以用水银血压计测出,单位是毫米汞柱(mmHg):低血压疾病:收缩压小于90mmHg,舒张压小于60mmHg。理想血压: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5mmHg。轻度高血压:收缩压高于140mmHg;舒张压高于90mmHg。中度高血压:收缩压高于160mmHg;舒张压高于110mmHg。重度高血压:收缩压高于180mmHg;舒张压高于120mmHg。
&&& 40到69岁病人当血压高于115/75mmHg,血压每增加20/10mmHg,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就增加一倍。每降低收缩压10mmHg和舒张压5mmHg,相当于中风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
&&& 我国目前有1.6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但有很多病人即使患有多年高血压,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这些人更是高危人群,高血压最大的危害在于它是“无声的隐形杀手”!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一旦发现,不论轻重,都应尽早服药降压。例如我的一位同学平时收缩压可达180mmHg,运动后可达210mmHg,但他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我建议他要吃降压药,他说自已没有什么不舒服,何必吃药?我也有高血压,我的收缩压只要升到136mmHg,我就感到头晕了,说明我的机体对血压变化十分敏感,我现在已经开始吃降压药了,把收缩压控制在120mmHg左右。
  高血压的危害:近20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几乎增加了一倍,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高血压病还能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或损害引发相关疾病。见表所示:    位置&& 常见并发症 心&&&& 冠心病、左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脑&&&& 一过性脑缺血、脑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 肾&&&& 肾小动脉硬化、肾萎缩和肾功能不全; 血管&& 动脉粥样性硬化; 眼&&&& 眼底出血、失明;
&&& 高血压病人的全身小动脉处于痉挛状态,小动脉反复而又长期处于痉挛状态,会使小动脉内膜因为压力负荷、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病变,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涉及小动脉中层,最后导致管壁增厚、硬化、管腔变窄,呈现不可逆的病变。高血压促进小动脉病变,而小动脉病变后,管腔更加狭窄又促进了血压更高。
&&& 当心前区感到闷痛,而心电图表现正常,你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冠心病。其实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心电图正常,并不能排除心脏病的存在。因为冠心病在非发病时期,心电图检出率只有30%,而50%以上的病人心电图表现正常。     再则心脏及冠状动脉循环有较大的代偿能力,在休息和平静时有时不易检出异常,往往需要通过增加心脏负荷的运动试验,才能发现心电图的真正改变。     &当你看到心电图报告单中有某些医学术语时,也不要忧心忡忡,以为自己得了冠心病。因为有许多疾病如心肌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也可能产生与冠心病相一致的心电图表现。     所以心电图对冠心病不是唯一有效的诊断标准。尽管如此,心电图对检查冠心病还是一项便捷的临床参考依据,是否有冠心病还要全面综合判断才算数。
&&&&&冠心病是由于为心脏提供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性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狭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又因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程度不同,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分化出隐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和心源性猝死等多种形式(限于篇幅,不再深入探讨)。
&&&&冠心病最精确的诊断,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精确测定冠状动脉管腔窄到什么程度,为考虑要不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提供依据?&
&&& 血脂过高称为高脂血症,这里虽有 "症"字,但只是表示数值不正常,还不一定是病。高脂血症是引发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诱因和病根。病根不除,高血压和冠心病就不可避免,而且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引起心梗或脑中风。
&&& 健康体检:通过清晨空腹静脉抽血,对血液进行生化分析,检查项目有: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与B的比值。
(1)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应小于5.2mmol/L(或小于200mg/dl);&&&&&边缘升高值:5.23~5.69mmol/L(201~219mg/dl);&&&&&升高值:大于5.72mmol/L(或大于220mg/dl),不正常。(2)低密度脂蛋白的理想值:应小于3.12mmol/L(或小于120mg/dl);&&&&&边缘升高值:3.15~3.61mmol/L(121~139mg/dl);&&&&&升高值:大于3.61mmol/L( 或大于140mg/dl),不正常。(3)甘油三酯的理想值:应小于1.70mmol/L(或小于150mg/dl);&&&&&升高值:大于1.70mmol/L(或大于150mg/dl),不正常。(4)载脂蛋白A与B的比值正常:应高于1.30。如果A、B的比值小于1.0,不正常。
&(5)高密度脂蛋白:要求是越高越好,有利于清理生化代谢产生的垃圾。
&&&&& 归纳为:三低两高。前三项要低才好,后两项要高才好。
&&&高脂血症的预治:
&&&&&首先强调病因预防,去除或控制其可能病因、诱因及其它影响因素:&&& (1)改善膳食,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甜食及淀粉类;多吃植物蛋白、油类,蔬菜水果以及鱼类。&&& (2)减轻体重。&&& (3)加强体育锻炼,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戒烟,少饮酒。&&& (5)控制影响血脂的其它疾病。&&& (6)已有高血脂症者,尤其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或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危险人群,均应定期化验血脂,以期早治。当高血脂症确诊后,首先应进行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影响因素的控制,严重的再进行药物治疗。&&& (7)用药注意:防治结合。冠心病患者要求血脂水平低于正常人,并尽早用药,控制发展。长效调脂药,每晚服用一次。用药每3~6个月复查血脂、肝肾功能,随时调整用药剂量,监测副作用。
&&&&&据卫生部最新的统计信息,2006年脑血管疾病成为城乡居民的第二死因,仅次于恶性肿瘤。北京医科大学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马欣指出:我国脑血管病高发的三大因素:并发症、吸烟和超重。危险因素中,遗传占小部分,大多数是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和不良生活方式所致,其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发病的比例约占60%。
&&&&&CT扫描诊断:
&&&&&CT扫描是目前普遍用于脑卒中诊断的检查方法,CT不仅能明确病灶部位、大小和性质,还能观察病情,估计预后。但是CT检查亦有一定限度,脑梗死12小时后到2个月内,CT均可出现低密度病灶,以发病后8-11天为最佳扫描时间;两个月后病灶已吸收,CT扫描结果可为阴性或报告正常。出血性脑卒中立刻扫描,或3小时内扫描,有时没有异常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血部位浓缩为一个高密度区,诊断才会明确。而4-5天后血肿周边开始溶解吸收,10天后小血肿已吸收殆尽,不留痕迹。大血肿遗留囊腔内,与脑梗死黑色低密度病灶难以辨别。为此脑出血病人应在一星期内做CT扫描。脑出血病人血肿吸收有一定规律:平均每天吸收0.7-1毫升,一旦确诊,大可不必重复检查CT。避免CT复查的盲目性,可以减少家庭经济负担。
&&&&别把脑血管病当春困:
&&&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仨月”。到了春天,哈欠连连、昏昏欲睡。或许大家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先兆。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姬长莲介绍说,患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发病前5至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原因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窄、血管壁弹性降低,致使流向大脑的血液量减少。而大脑对氧气十分敏感,当大脑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哈欠频频,昏昏欲睡。
  除了哈欠连连外,脑血管病还有别的先兆,值得我们注意:
  (1)突发性眩晕(或头痛):眩晕可能发生在发病前的任何时段,尤其以清晨起床时最多。突发性头痛也是先兆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有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先兆信号。
  (3)高血压病人鼻出血: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出血。
  (4)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出血的先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脑血栓形成的先兆。
  脑血管病重在早期干预:& & &&& 脑溢血,指脑血管破裂出血,俗称“脑卒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初发脑卒中后约25%的患者在2年内会再次发作,而5年内近四成的男性及两成的女性患者会再次发病。据统计,约有70%-80%的患者,会因再次卒中而导致严重的残疾或死亡。重视脑卒中的早期干预,防止二次复发显得十分必要。
&&& 脑溢血的发病因素,可分两类:一类是能改变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眼底动脉硬化、高血脂、嗜酒、药物滥用、肥胖;另一类是不容易控制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环境、遗传等。
&&& 老年患者可通过以下几种措施对脑卒中进行早期检查和干预治疗:(1)定期体检,着重了解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2)戒除不良习惯,改善饮食结构,安排低脂、低盐的饮食规律。(3)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4)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激动、暴怒及过度疲劳。(5)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定期专科门诊。(6)在气温骤降时,高血压病人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寒冷天气刺激神经和血管,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专家提醒: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有效地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注意合理调配膳食、增加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发现不对,及时就医,约有3/4的脑血管病还是可以被控制的。
&&& 脑梗塞俗称“中风”或“脑卒中”。“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即脑梗塞,它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梗塞在所有中风中占70%-80%,近几年来明显增多,且向年轻化发展。有的病人仅仅27岁,但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  脑梗塞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了血流,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使病人出现偏瘫、失语、偏侧肢体麻木、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精神错乱、痴呆、甚至成为植物人,部分脑干梗塞和大面积脑梗塞可致命。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可以改善病人预后,减轻和减少致残。因为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发病后6小时内经过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使脑梗塞痊愈率达到70%-80%,个别资料报道可达近90%,不留有任何后遗症。  &
&&&&& 1、哪些人易患脑梗塞呢?  
&&& (1)有脑梗塞家族史的人;(2)高血压或低血压病人;(3)糖尿病人;(4)脑动脉硬化病人;(5)肥胖症;(6)多血质人(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比积增高的人);(7)高凝状态和高血脂的病人;(8)低纤溶状态(指自身溶解血栓的功能下降);(9)高粘血症(指血液粘滞度增高);(10)大剂量吸烟的人;(11)血栓前状态(泛指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心绞痛发作等);(12)高龄人。
&&& 2、脑梗塞的正确预防:&&&&&&& (1)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因为血压过高,易使脑内微循环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而血压过低,脑供血不全,微循环瘀滞时,易形成脑梗塞。&&&& (2)讲究精神心理卫生,许多脑卒中的发作,都与情绪激动有关。&&&& (3)减肥,肥胖是公认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4)科学合理饮食,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霉变的食品,咸鱼、冷食品,要禁食。&&&&&(5) 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改变时,体弱多病者,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6)及时治疗糖尿病、冠心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7)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
&&& 3、脑梗塞类型:
&&& A、血栓性的脑梗塞:&&&& (1)动脉硬化症:在动脉血管壁内,出现粥样硬化性斑块而形成血栓。&&&&(2)动脉炎:脑动脉炎症,使血管壁发生改变,管腔狭窄而形成血栓。&&& (3)高血压:引起动脉内膜破裂,血小板极易附着和集聚,形成血栓。&&& (4)血液病:红细胞过多,聚集而发生血栓。&&& (5)机械压迫:脑血管外周,受肿瘤等压迫,引起血管闭塞。&&&
&&&B、栓塞性的脑梗塞:&&& (1)心源性:(亚)急性心内膜炎,心脏内膜由于炎症形成赘生物,脱落后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发生脑栓塞。又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心脏肿瘤、心脏手术等,都容易造成栓子脱落。尤其是房颤时更容易引起栓子脱落,可造成脑栓塞。&&& (2)非心源性:气栓塞、骨折时的脂肪栓塞、脑静脉栓塞等。有的查不出栓子来源又称为来源不明的脑梗塞。&&&&
&&& 4、中风先兆表现:&&&
&&& (1)意识和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整天昏昏沉沉的想睡。性格反常,变得孤僻寡言,表情淡漠和烦躁不安,有的可出现短暂性的意识丧失或智能减退。这些表现与脑缺血有关。&&&& (2)运动障碍表现:突然嘴歪,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偏身无力或活动失灵,持物失落,走路不稳,突然摔倒,有的可出现肢体抽动。&&& (3)感觉障碍表现:舌、面、唇及四肢麻木。耳听力减退,视物有旋转感。&&& (4)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而且头痛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
&&&& (5)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囗水。&&&&& (6)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定。&&&&& (7)植物神经等障碍:全身乏力,虚汗、低热、胸闷、心悸、突然打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少数病人有眼结膜或视网膜出血,鼻出血。及时就医,及时处理,可以避免或推迟脑梗塞的发作。
一尘不染123 &&& 有心血管病的一定要安排好饮食,这种病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得上,永不恢复到原来状态。重在预防,并在饮食中防治,督促老公定期检查身体,做好预防工作:&&& 第一,预防能导致冠心病的各种高危因素。例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控制体重,预防肥胖,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平时多注意观察这些疾病的症状,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别抽烟,不过量饮酒;&&& 第二:饮食方面。控制饮食,不要过饱,不要吃太油腻、太甜的食品,适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素食为主,注意营养均衡;&&& 第三:注意劳逸结合。现在城市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处于40多岁的人群,正经历年轻人的工作竞争压力,家庭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妻子也可能处于更年期等等情况,因此这个年龄段的男人压力非常大,这就需要自己把心态放正,平和心情,不要过分给自己压力,做到劳逸结合,明白健康是第一位的,没有了健康&&& 第四:适当运动。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天进行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很好的释放压力,使身体机能得到锻炼,尤其是心肺功能方面。但是要注意,如果已经有心脏病等疾病的人,一定要咨询自己的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做适合自己的运动;&&& 第五:定期体检。处于心脏性猝死高危的人群,以及具有上述危险症状的人群,要注意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预防,并在生活中时时注意;&&& 第六:对一些特殊天气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心脏性猝死往往发生于冬天,另外阴雨沉闷的天气,也容易导致心脏病的发作,有心脏问题的人也要注意预防感冒,我大学一个老乡就是因为感冒了,天还下着小雨,他还继续做运动,结果导致猝死;&&& 第七:注意控制情绪。有心脏病或者有心脏方面问题的人,千万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别过分高兴、激动、生气、发怒、抑郁等,这些情绪方面的极大波动,都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导致缺血缺氧而容易出现猝死。
&&(1)“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再不抓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将后患无穷。希望政府向重视艾滋病一样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也能高度重视,加大宣传教育,政府的责任义不容辞,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任重而道远.我的老爸就是突发脑溢血奇去了他的生命。&&&&&& & (2)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已经高达总人口的8%,也就是说我国有超过1亿人患有这方面的疾病,死亡率高达总死亡率的50%。而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远远高于癌症死亡人数,是死亡原因第一位,且“霸主地位”呈上升趋势。& (3)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什么这么高?这些疾病是如何引起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心肌梗死、冠心病、脑中风、脑梗塞、脑溢血等)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临床症状是否出现,都应该从减缓动脉硬化的发展速度治疗入手,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后果,最基本的措施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文明的生活方式,生病以前防患于未然,避免一切可能诱发疾病的因素(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营养失衡、紧张),把预防疾病变成一种自觉行动,这样才可以更有效的保持健康,远离疾病。
霹雳玲珑 博主上午好!这里人气好旺,本人奉送温馨食补小秘方,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尽一份力:头晕脑涨双目花& 只因压压扰人乏今遇良缘赠妙法& 绝世食补施大家注: 压压指脑压和血压。汤补主料:芹菜1斤,山楂2斤,草参10克.捣碎,文火熬汤,30时分钟即可.食补主料:米1斤,芹菜3两,山楂半斤,草参7克.后三样捣碎,与米同熬,熟了即可.此方很实用,有类似病症的朋友,不妨一试!!!&&
雾竹幽兰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最有效方法是早预防。因为心脑血管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饮食不当,只要能管住自己的嘴,就一定能阻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还要选对医生选对药, 下决心坚持治病除根。
搜狐网友 请问清风老师: 如果得了脑梗塞要使用何种药物?? 我妈妈刚刚发生脑梗塞!谢谢您的博文和回答!!
清风回复:
一、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1)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头部放平,必要时给吸氧。除血压特高外一般不降压。勤翻身,注意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预防褥疮。&&& (2)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天,静脉点滴,连用两周。&&& (3)血管扩张剂:其一间断吸入混合气体(5%的二氧化碳,95%氧),5%碳酸氢钠250毫升静点,每日1—2次。其二罂粟硷100毫克+250毫升葡萄糖液,缓慢静点,每日一次共两周。血管扩张剂仅用于发病初一两天,否则反而会加重脑组织缺氧损害。&&& (4)抗凝治疗:1.25万国际单位肝素+5%葡萄糖生理盐水,缓慢静脉点滴。同时口服抗凝药物,如双香豆素250毫克。&&& (5)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川芎、葛根、当归等可选用。&&& (6)手术治疗:颈动脉阻塞者可作血栓摘除术。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颅内动脉系统阻塞者,可于病侧进行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吻合术。&&& (7)新针、头针、激光或超声波等治疗均可选用。&& 二、脑梗塞恢复期的治疗:&& &&& 脑梗塞恢复期要适当地服用末梢循环改善剂,降低血小板凝集性,降低血脂,营养神经,促进神经细胞代谢,注重血压等治疗,对有冠心病、风心病、糖尿病者,要注意原发病的治疗(详见脑出血)。&&& 1、中药治疗:(1)芎嗪注射液;(2)丹参注射液;(3)通脉丸口服。& &&& 2、矿泉疗法:我国的矿泉资源丰富。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用单纯性温泉、食盐泉、重碳酸钠泉、硫酸盐泉、氡泉作泉浴疗法,水温控制38度,一次沐浴20分钟,每日一次。&&& 3、外敷疗法:(1) 中风昏迷:用苎麻蔸和大蒜一同捣烂,敷于后颈,约20分钟后可渐醒来。(2)半身不遂:大川乌头、红海哈各60克,研为细粉。每次15克,用葱汁和成药饼,贴双足心,纱布固定。再将双足浸热水中,待身麻汗出,马上去除药饼,治疗时避风。每半月一次。&&& 4、热熨疗法:(1)中风口眼歪斜:用生木瓜汁与大麦面,调和成饼,哄热后熨贴胃脘部,饼冷更换。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可治本。(2)中风半身不遂:用晚蚕砂1千克、分数份装入布袋,蒸20分钟,趁热熨治患侧肢体,每日一次,每次1小时。 &&& 5、物理疗法:可使患者脑组织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缓解血管痉挛,侧枝循环形成,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和新陈代谢,加速脑细胞再生过程和功能恢复,并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低频电流刺激痉挛肌肌腱的神经末稍,常用疗法如下:(1)超声波疗法;(2)痉挛肌电刺激疗法;(3)脉冲中频电疗法;(4)低频脉冲电疗法;(5)离子导入法;(6)磁疗法;(7)水疗法(水温38度,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
1、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 &&&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这类疾病,自己很难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畅,反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尤其是以下人群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要立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 &&& (1)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知识分子等。 由于他们每天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人体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和脑血栓。 &&& (2)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者。他们较易造成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往往过早患心脑血管疾病。 &&& (3)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他们往往营养过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 &&& (4)40岁以上者,尤其是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中老年朋友。 3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鱼油的诞生使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得到了可靠的保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如下良好的生活习惯。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发病率高,我国有9000万人患有高血脂。高血脂非常危险,被人称之为“无声的杀手”。揭开高血脂的面纱,加强对它的监测,定期检查,早期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全世界每年将至少减少600多万的死亡人数,这是预防、减少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本之举。 &&& 1、什么是血脂?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 2、什么是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清风编写)
馆藏&1169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脑血管疾病检查项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