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门诊治疗后老人出现幻觉说胡话疯癫亢奋什么原因

&&&&十个天才的精神病史-关于疯癫.创造和抗争的人生故事
自营订单满3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5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12k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  “从小到大性格内向得很,一夜之间怎么突然变得热情话多,还挥霍无度起来?”家住郊区的陈涛(化名)是一家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员。今年5月底升职后,一直沉浸在快乐的气氛中,但家人和同事们纷纷觉得他兴奋“过度”,除了性格变得外向奔放外,说话时常常“手舞足蹈”。更离谱的是,他还变得好请客,经常买一些贵重而非必需的物品随意送人,一个月花费达到上万元。相较于陈涛,20岁出头的李宇(化名)最近的表现却相反,经常为了小事“大发雷霆”,出现摔东西、打人、骂人等暴躁行为。  他们的“异常行为”令大伙儿费解和诧异,最后被送入五台山医院。谁知检查结果显示,竟是躁狂症在“作怪”。记者昨了解到,入夏之后,随着气温的持续上升,躁狂症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最近几乎每天都有躁狂症患者入院治疗。  易喜哥  升职如“范进中举”,手舞足蹈自称神童  陈涛今年38岁,大学毕业后就被我市一家大中型企业“相中”,从事策划管理工作。工作了近20年的他,一直碌碌无为,无论怎样努力,都得不到提升和嘉奖,因此总是沉默寡言,也不善于与别人打交道。据了解,陈涛从小就比较内向,朋友知交比较少,遇到挫折时,也不喜欢向人倾诉,总是压抑在心里。  表现1升职后奔放多言,一夜间像变了个人  今年5月底,陈涛在单位竞争上岗中,突然被提升为副经理。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就连陈涛自己也不敢相信。升职以后,每当夜幕降临,他都变得精力旺盛,时常睡不着觉,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着乐。陈涛长期沉浸在这份喜悦中,不能自拔。  升职后,陈涛性格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仅话多了起来,还变得特别外向奔放。6月初至今,他每个星期周末都要拉着家人陪聊半天,最后发展到每天下班,无论多晚都习惯性发表“演讲”,即使家人困了,他还要阻止他们睡觉。  此外,令家人更为奇怪的是,他好似“神仙”一般,精力尤为旺盛,即使到夜里一两点才睡,仍然在早晨五点起床,因为他再无睡意。“起初只是以为他处于暂时性兴奋状态,过段时间就恢复"正常"了,但没想到这样的行为持续了一个月。”他的家人说。  表现2挥霍无度,一个月花掉两万元  一开始,陈涛只是在家人面前表现自己,但没过多久他竟将这种“作风”带到单位里。“平时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现在突然每分钟都有话跟你说,感觉像变了个人。”在单位,陈涛除了话多外,还经常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弄得同事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此外,他还突然变得很大方,每天吃饭都要下馆子。“他吃饭还不落单,经常邀请同事聚餐,花费少则上百,多则近千。”据了解,陈涛是苦家庭出身,从小就很勤俭,三餐从不考究。  “有时同事因琐事不能去,他还硬拉着别人去。”陈涛的“慷慨”让那些和他交情一般的同事哭笑不得。另外,陈涛还经常买一些贵重物品随意送人。算下来,一个月的花费近两万元。  表现3自称“神童转世”,说话“手舞足蹈”  据介绍,在6月下旬,陈涛更是“病入膏肓”。无论是与同事,还是家人亲戚开玩笑时,都会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言语内容夸大,自称神通广大。无论在谁面前都称自己是“神童”,常冒出“脑子开了窍”、“变聪明了”、“舌头跟思想赛跑”的错觉体验。  “他竟然还称自己的实力超出实际的地位和财富,真是匪夷所思。”更为夸张的是,陈涛说话时,还配上肢体语言。“瞪眼、张大嘴、扭脖子……动作在我们看来很吓人,手舞足蹈的。”据医生介绍,就算在工作流程中出现明显的失误,他也不愿服输,坚持自己是对的。上个星期,陈涛的行为引起了老板的关注,陈涛这才被家人送到医院诊治。  易怒弟  遇小事,对朋友如“拳打镇关西”  相比较于陈涛,20岁出头的李宇刚从中专毕业,被分配到一家不起眼的私人小公司做职员,靠卖苦力维持他与父亲的生活。对于自己不高的学历和平凡的工作经验,李宇早已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他有一个不幸的过去,早在童年时期,李宇的母亲就因患重病去世,留下他和父亲独自生活。这一段童年经历是他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每当看到其同龄孩子一家三口享受天伦之乐时,他心中总是如针刺般疼痛。  表现1被领导批评后,遇小事大发作  今年上半年,李宇因工作上的小失误,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更惨的是,还被扣钱处罚。这些打击令他感觉“憋屈”。刚开始,他在人前表现得很乐观,但回家后就向父亲发脾气。  最令很多人受不了的是,李宇情绪波动大,有时候情绪高涨时,喜欢在办公室里狂喊高歌;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马上“翻脸无情”,坏脾气不受控制地发泄出来。  据介绍,几个星期前,他的朋友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与李宇起了冲突。李宇顿时气得满脸通红,像喝过酒一样。从不说脏话的他,立即爆发了。他双拳紧握,不受控制般狠狠地打在了朋友脸上。他的朋友因为多年的交情,并没有和他计较此事。  但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为此,李宇得罪了不少人,他和父亲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亲戚愿意串门。“原本以为他只是短暂的情绪失控,但没想到打骂人、随意摔东西成了"家常便饭"。”医生说。  表现2幻想被破坏,脸色立马“由晴转阴”  上个星期,李宇更是变得不可理喻,脑子里经常出现美好的幻觉和妄想。“之前遇到挫折阻碍,他都能从容面对;但这段时间,哪怕遇到很容易化解的小障碍,也表现出消极的状态,紧张得满脸是汗。”据介绍,只要李宇脑中构思出来的美丽幻想被破坏,他的情绪就波动很大,脸色立马“由晴转阴”。  另外,最让父亲不解的是,李宇破坏的范围也由外面延伸到家中,前一分钟才与家人和睦共处,后一分钟又毫无原因破坏物品。“家中凳子椅子等家具被他破坏得不成样子,有的还成了"缺胳膊少腿"的废弃物。”  病理探究  病理探究  问题1  什么是躁狂症?  扬州五台山医院精神疾病专家杨翔说,躁狂症的核心症状是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产生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  躁狂症发作以情绪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被激怒(剧烈但持续较短的情感障碍,患者一遇到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况,即使极为轻微,也很容易产生一些剧烈的情感反应)为主。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  问题2  为什么会患躁狂症?  杨翔告诉记者,躁狂症的形成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生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例如某种神经递质系统或其他生理功能的不稳定。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的促发下发病。  “易感素质并不一定完全来自遗传,早年的生活经历如童年丧亲经历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至于精神因素,他说,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都可能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  问题3  躁狂症的发病年龄是多少岁?  杨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示躁狂症还具有以下共性特征,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到30岁,女性发病年龄比男性早。15岁以下,50岁以上发病者少见;发病率为春末夏初时较高,少数患者有固定的好发季节,如冬季或夏季。发作形式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有自行缓解的倾向。  专家提醒  对患者要和蔼  房间宜用冷色调  杨翔提醒,在与躁狂症病人接触、交谈时,态度要和蔼、亲切、有耐心;对话多的病人尽量不要与病人过多地交谈或争论,更不能因病人有夸大言语而讽刺、嘲笑他。  另外,患者的房间色彩宜用冷色调,如绿色和蓝色,房间布置以简单、清雅为好。在患者发病期间,家中尽量保持安静,尽量少接待客人,如聚餐、聚会等。听音乐时也应尽量放些节奏舒缓的小夜曲或轻音乐,不宜放节奏过于快的乐曲,以免引起病人兴奋。  测一测  这8项行为  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躁狂症以情绪高涨或易被激怒为主,并至少有下列三项(若仅为易被激怒,至少需四项):  注意力不集中或随环境转移;  语量增多;  思维奔放(语速增快、言语急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精力充沛、难以安静,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鲁莽(如挥霍、做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事情等);  睡眠需要减少;  性欲亢进。  “如果以上行为持续了一个星期以上,你就有可能被躁狂症缠上,需要到医院咨询医生。”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周朝昀提醒。  记者周阳  作者:周阳来源扬州网-扬州时报)良性脑瘤手术后为何会出现幻觉精神亢奋胡言乱语记忆紊...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有1个回答)
颅内肿瘤有好多种.像脑膜.颅神经松果体脑垂体脑血管脑组织等组织的原发性肿瘤.所以手术的部位不同.给组织和细胞造成的损伤也不同..反映出的症状也不同.但这种症状是手术造成的脑伤害所带来的.因为这种症状是脑损伤的主要表现其程度可直接反映脑损伤的轻重..前期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选用对症的药物来治疗如安定片.三溴合剂.颅通定谷维素.或者通过中医口服一些中药等.少数患者在1--2周好转恢复.少数患者症状持续时间较久者.除了调整治疗的药物外.应重视心理治疗.避免加重要患者的焦虑.
用中草药热敷治疗脑肿瘤:药物直接作用于头部风池,风府,大椎和肝俞,肺俞,肾俞等大穴位上,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毒,使用方便,费用
病情分析:您好,这症状的话,为了观察药物治疗效果,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患者应该定期复诊,并进行有关的检查。指导意见:癫痫是慢性疾病,良好的治疗效果是医生、患者和患
可以尝试微创手术,伽马刀之类,这个最好跟你的主治医生商量,网上毕竟不能全面综合你的病情,祝你早日康复
在手术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肿瘤组织与脑组织的粘连或手术切除的需要而造成一些脑神经组织的受损,从而产生一些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出现肢体麻木、疼痛、运动不灵、语
脑瘤术后会有发烧,癫痫等发作,并发症需要密切关注的,脑瘤患者在动完手术后,恢复正常饮食之后,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对患者的身体恢复会比较有利。1饮食多样化,营养
在手术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肿瘤组织与脑组织的粘连或手术切除的需要而造成一些脑神经组织的受损,从而产生一些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出现肢体麻木、疼痛、运动不灵、语
这可是个大手术啊且又有一定的风险和后遗症,在上海住院一进一出最少十天左右约3到5万之间(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点击 “好评”,谢谢^_^)
费用还是不能确定的,还是需要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医院及地区不同也是有很大差异的,祝您身体健康!
这可是个大手术啊且又有一定的风险和后遗症,在上海住院一进一出最少十天左右约3到5万之间(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点击 “好评”,谢谢^_^)
这可是个大手术啊且又有一定的风险和后遗症,在上海住院一进一出最少十天左右约3到5万之间(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点击 “好评”,谢谢^_^)
大家都关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陈映真小说文本中的疯癫言说
2009年第10期目录&&&&我的同学是个“贼”&&&&摘 要:纵观陈映真的小说创作,“疯癫”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在他的笔下,有特征明显的疯子或精神病患者,有因精神分裂陷入极度绝望而自杀者,还有内心出现问题仍旧拼命挣扎者,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个疯癫的世界。而陈映真之所以如此持久地执着于对于“疯癫”的关注,与社会、历史、西方哲思的影响密不可分,作家正是通过对这疯癫世界的揭露和批判,实现着他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把握。&&&&关键词:陈映真 小说文本 疯癫&&&&Abstract :Looking at the novels of Mr. Chen Ying-chen, “Madness” has become a unique literary landscape. In his works, there ar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anity or mentally illness, and self-slayers driven desperate by schizophrenia , as well as those still struggling with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se all together constitute a world of madness. Mr. Chen Ying-zhen's lasting emphasis on the concern of “Maddness” is inseparably connected with social, history and Western philosophic thinking's influence.Through exposing and criticizing the world of “Madness”, the writer realizes his rational grasp of the social life.
   Keywords: Chen Y F Madness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不难发现,曾几何时“疯癫”成为备受作家青睐的文学道具。无论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莱特,还是鲁迅笔下的狂人;无论是对疯癫外部特征的模拟,亦或是对情感和心灵的追问,“疯癫”意象频繁出现。疯癫作为一种精神性疾病,是人性的狂躁、扭曲和裂变,恰如福柯所认为,疯癫绝不是简单的病理现象,而是一种文明或文化现象。疯癫不仅仅是生理病变的产物,更是文明或文化的产物。因而,在创作过程中,疯癫更直接地关联着某种精神氛围和精神生态,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家复杂的内在心理结构及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态度。
   检视陈映真的创作历程,我们会发现,作家也特别钟情于对于疯癫的言说。在1963年发表的作品《文书》中就给我们塑造了这么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形象。主人公安某患了精神分裂症,在一串串的幻觉中,竟失手开枪杀死爱妻杨美珠。全文由“公文”、“报告”、“自白书”、“诊断说明书”四部分组成。在小说主体的“自白书”中,安某叙说了三件事,作为其背负的精神负担,日复一日的折磨着他,在痛苦不堪、惶恐不已,以及对魂灵的无限恐惧中使其最终陷入一种绝望的境地。而整个“自白书”则是办案人利用安某清醒之时,在其服用大量镇定剂后,历时三日督促而成。其后又经办案人的拼排删修,才得以呈现。办案人对这份“自白书”的评语是:“疑犯自少颇工于文艺,惟其中仍多荒谬妄诞之陈述,语多鬼魂神秘,又足见其精神异常之状态也。虽不足采信,或不无参考之价值焉。” 至此不由让人联想到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鲁迅在小说开头也曾有“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的叙述。而不同时期身处海峡两岸的两位作家对创作有着相似的处理显然也有着共同的考虑,一则是时代政治因素,以避人耳目;二则也希望对读者阅读能起到某种提示作用。在《文书》中,一只放射鬼眼绿光的鼠色猫的反复出现,将主人公的精神痛苦衬托到了极致,致使其灵魂恐惧,最终精神崩溃。显然安某个人乃至家族的罪愆对这一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究其根本,时代、社会所形成的一种沉重的历史压力,才是致使安某精神裂变的最终根源。
   在随后发表于1964年的作品《凄惨的无言的嘴》中,疯癫再次出现。故事在一家精神病院中展开,而兼有主人公以及小说叙述者双重身份的“我”则是在这家精神病院中经过治疗已趋康复等待出院的病人。小说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借精神病主人公意识的无序流动,使时空彼此交错,主客互相置换,以此来表现着凄惨的现实。在小说的结尾处,作家借主人公的一个奇怪而荒诞的梦表达了对于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召唤。“有一个女人躺在我的面前,伊的身上有许多的嘴……”“那些嘴说了话,说什么呢?说:‘打开窗子,让阳光进来吧!’”“后来有一个罗马人的勇士,一剑划破了黑暗,阳光像一股金黄色的箭射进来。所有的霉菌都枯死了;蛤蟆、水蛭、蝙蝠枯死了,我也枯死了。” 而同年十月发表的小说《一绿色之候鸟》中教英国文学史的赵如舟最终也忽然得了老人性痴呆症,被送进精神病院。一绿色之候鸟为作品营造了一种饱含着悲怨、悲楚与悲苦之情的烦闷、无聊、落寞、无奈的氛围,也引发了赵如舟的无限乡愁,引发了对异山奇峰的故乡的思念。
   这种对于疯癫的言说,在1967年《六月里的玫瑰花》中继续着。陈映真从美国军事侵略中的愚民政策以及黑人迫切要和白人享受平等地位的渴望切入,描写了一场人间的大悲剧。黑人巴尔奈oEo威廉斯在升任军曹的亢奋中精神突然失常,后来,在精神病医院中,医生以关爱的态度、温柔的语调,诱导其说出了心中的死结――“屋子里坐着一个小女孩,抱着断了胳臂的娃娃”,“小女孩既不骇怕,又不哭喊。伊只是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我扣了扳机――耶稣基督哟――” 在侵略战争面前,人性已经失语,人性终至灭绝。与《六月里的玫瑰花》取材相似的是十一年后发表于1978年的《贺大哥》。小说仍旧取材于越战,涉及到美军屠杀梅莱村无辜村民事件,借助白人麦克oHo邱克的经历,将所要表现生活的领域大为拓宽。与巴尔奈不同,麦克的出身、经历以及政治信仰都使得他对越战具有自觉的反省与思考。这种反省与思考是理性的,开始触及到越战的非正义的本质。在《贺大哥》里,陈映真设计主人公患了精神性的健忘症。这种健忘症病人,受到现实的重大打击而后人格开始分裂,从意识中遗忘了过去的一切挫折、困惑和烦恼,以另一个幻想和补偿的人格重新生活。当他以贺大哥的身份出现在台湾时,下意识地忘了过去,靠教人英语来维持生活,平时就在“圣心小儿麻痹复健所”做义务复健员,为一群需要爱心的孩子服务。这段时间,他很开心,那双大眼睛中常流露着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爱的光芒。然而,当他被家人发现以后,以前的回忆又重新令他精神错乱。可以说,在《六月里的玫瑰花》、《贺大哥》中,作家都利用了主人公的这种精神分裂的疯癫经历,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对于战争、对于人性更多地思考。
   在陈映真的小说中,疯子或精神病患者并不少见。发表于1982年《万商帝君》中的林德旺也是一个性格被严重扭曲,欲做奴隶而不得,最终精神断裂失常的可怜人。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与经历在其生理及心理上埋下阴影。三专毕业后,几经辗转,进入台湾莫飞穆国际公司。全然不同的世界让其意气风华、浮想联翩。然而在一系列现实的打击下,做Manager的梦一再落空,林德旺由绝望而开始精神错乱。对着他空虚而荒芜的小屋,细声诉说着从心中蜂拥出的想法,泪水、鼻涕湿透了他那疲倦、苍黄的脸……最终在报纸广告版招聘启事的刺激下疯掉了。作者对这个人物的灵魂,剖析得入木三分。林德旺的命运,固然是一个具体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但也未尝不可理解为一种象征。即在跨国公司这样的“万商帝君”式的经济怪物作用下,使得那些本来还算正常的人,变成一个个疯狂往上爬的角色。陈映真之所以这样描写,不仅要揭示林德旺病入膏肓的精神重症,而且要通过林德旺疯态的异样眼光,揭露跨国公司的吃人本质。
   除了这么一个个特征明显的疯子或精神病人,在陈映真的小说中还有一群由于精神上出现问题而直接走上末路的人。在其早期作品《我的弟弟康雄》中,通过主人公康雄留下的三本日记,我们了解到这个本来有热情有理想的青年在现实中的矛盾、痛苦、自卑以及煎熬,终于在“我求鱼得蛇,我求食得石” 的呼叫中,精神达到极致的绝望,以自杀来显示自己无可奈何的抗衡。《乡村的教师》继续和发展着《我的弟弟康雄》所表现的黑灰基调。青年主人公吴锦翔历时五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故乡,尽管平静的乡村教书生活一度燃起他对生活的热情,但灵魂深处的梦魇一直未敢触动。二二八以后学生应召入伍的现实再次揭开尘封的创伤,在酒席上,在众多相亲面前,他猛然向众人公开了那份深藏的心结,以及在波罗洲人吃人的非人性的恐怖真相。当破灭的理想与吃人肉的幻灭感交织在一起时,吴锦翔终于精神崩溃割腕自杀。1967年《唐倩的喜剧》中罗大头同样是一个陷入焦躁、恐惧、偏执的境地,最终发狂而后自杀的人物。当新实证主义的理论不能解决他和唐倩之间的问题时,内心纠结越来越深,最终导致了这位哲学系助教的人生失败。
   如果说以上是一些准疯子,被命名的疯子,那么还有一些看似正常,实则内心出现严重分裂,在狂躁亢奋的时代中拼命挣扎的一类人,这类人的出现对社会来说,可能更是一种悲剧性的预言。以《华盛顿大楼》系列为代表,林荣平、黄静雄、杨伯良、陈家齐、刘福金这些表面看似成功的人,在华盛顿大楼巨大的阴影笼罩下,在充满铜臭血腥的物质文明作用下,或堕落,或逃亡,或丧失人格、出卖人性,暴露出人性中卑微、弱小、异化的一面。《赵南栋》中赵庆云、宋蓉萱所作出的牺牲,换来的只是他们的下一代赵尔平和赵南栋全面的倒向官能的享受。正如作品中所描述的:“他的少年时代对进德修业的生命情境的向往,于今竟已随着他戮力以赴,奔向致富成家的过程,崩解净尽了。” 在国际资本主义经济大肆扩张的过程中,传统文化面临解体,炎黄子孙的中国意识丧失殆尽,人格出现异化,日渐沦为金钱的奴隶,只留下一个个缺少灵魂、精神颓败的外壳。而疯癫也成为人性扭曲的极致、人性异化的极致。这些异化的人和整个大众消费时代共同构成了一个疯癫的世界。
   疯癫作为一个独特的表现领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亦不少见。但这种描述更多的集中于对外部特征的模拟,高度程式化,作为一种手段,疯癫的形象相对单一,富于现世精神而绝少悲剧性。然而,发掘陈映真笔下的疯癫世界,则更倾向于对情感和心灵的追问,注重思想的复杂性,对于生命本体饱含着浓重的悲剧意识。这和社会、历史、西方哲思等各个方面对陈映真的影响都密不可分。
   1957年陈映真考入台湾淡江英专,1959年在《笔汇》上发表第一篇小说《面摊》。初涉文坛之时正是台湾当局对大陆实行封锁的时期,传统文化传承被人为阻断。陈映真和其他的文学青年只能“引颈西望”,以当时风靡台湾文艺界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为范本。在西方的文学世界中,疯癫早已构成一种文学谱系,从古希腊戏剧开始就有了对疯癫的描述,而步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主义更是采用了一系列精神与文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疯癫有了更多的解读。“疯癫之所以有魅力,其原因在于它就是知识。它之所以是知识,其原因首先在于所有这些荒诞形象实际上都是构成某种神秘玄奥的学术的因素。” 西方文学中的疯癫集结了人类对宇宙、人生、社会、命运以及疯癫本身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求索,体现了思考求索过程的严肃性与痛苦性,疯癫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同时,在思想和创作中,陈映真受到鲁迅的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次在书房中找到了他的生父不忍为避祸烧毁的、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他不告而取,从此,这本有暗红色封皮的小说集,便伴随着他度过青少年时代的日月”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鲁迅笔下的狂人、疯子、魏连殳等人物的身影会一再从陈映真的小说中浮现。在秉承鲁迅创作思想的同时,陈映真也继续着鲁迅毕生未尽的酬愿――国民性的持久探寻。这种探寻包括对人道主义纯美人性的揭示,有对知识分子内在脆弱性的反思,还有对国民奴性的批判,而这一切都通过陈映真笔下鲜活而颇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得以呈现。通过对其精神上紧张感的描述和灵魂的深入剖析以及看似疯癫的外在形态的表现,作家对于生命的思索与呐喊以及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也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
   如果说陈映真早期小说文本中弥漫着一种苍白的死亡意识,那么陈映真笔下的疯癫世界则更具持久性。死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解脱,是生命的一种常态,是人类生命在时间领域的界限。而疯癫则是灵与肉的被分割,是人堕落到兽性狂乱极点的历程,它所代表的意义也是包罗万象,具有更浓烈的悲剧性和反思意识。所以,当时代进入大众消费时期,“契诃夫式的忧悒消失了”,感伤、力竭、自怜的情绪被嘲讽和现实主义所代替,冷静、客观从而更具理智地分析周遭的事物成为陈映真创作新的起点,林德旺、赵尔平、赵南栋这些内心纠结的人物也得以摆脱死亡的命运作为一种警醒世人的标志而存在着。正如福柯所说:“虽然疯癫是无理性,但是对疯癫的理性把握永远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陈映真正是通过对这种疯癫状态的不懈探索,实现着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理性把握。
   参考文献:
   [1]陈映真:《陈映真作品集》,人间出版社,1998。
   [2]陈映真:《陈映真自选集》,三联书店,2007。
   [3]鲁 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4]古继堂:《简明台湾文学史》,时事出版社,2002。
   [5]杨匡汉:《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6]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7]黎湘萍:《台湾的忧郁》,三联书店,1994。
   [8]赵遐秋:《生命的思索与呐喊――陈映真的小说气象》,作家出版社,2006。
   [9]米歇尔o福柯:《疯癫与文明》,三联书店,1997。
  胡冬智: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分院。
除了这么一个个特征明显的疯子或精神病人,在陈映真的小说中还有一群由于精神上出现问题而直接走上末路的人。在其早期作品《我的弟弟康雄》中,通过主人公康雄留下的三本日记,我们了解到这个本来有热情有理想的青年在现实中的矛盾、痛苦、自卑以及煎熬,终于在“我求鱼得蛇,我求食得石” 的呼叫中,精神达到极致的绝望,以自杀来显示自己无可奈何的抗衡。《乡村的教师》继续和发展着《我的弟弟康雄》所表现的黑灰基调。青年主人公吴锦翔历时五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故乡,尽管平静的乡村教书生活一度燃起他对生活的热情,但灵魂深处的梦魇一直未敢触动。二二八以后学生应召入伍的现实再次揭开尘封的创伤,在酒席上,在众多相亲面前,他猛然向众人公开了那份深藏的心结,以及在波罗洲人吃人的非人性的恐怖真相。当破灭的理想与吃人肉的幻灭感交织在一起时,吴锦翔终于精神崩溃割腕自杀。1967年《唐倩的喜剧》中罗大头同样是一个陷入焦躁、恐惧、偏执的境地,最终发狂而后自杀的人物。当新实证主义的理论不能解决他和唐倩之间的问题时,内心纠结越来越深,最终导致了这位哲学系助教的人生失败。如果说以上是一些准疯子,被命名的疯子,那么还有一些看似正常,实则内心出现严重分裂,在狂躁亢奋的时代中拼命挣扎的一类人,这类人的出现对社会来说,可能更是一种悲剧性的预言。以《华盛顿大楼》系列为代表,林荣平、黄静雄、杨伯良、陈家齐、刘福金这些表面看似成功的人,在华盛顿大楼巨大的阴影笼罩下,在充满铜臭血腥的物质文明作用下,或堕落,或逃亡,或丧失人格、出卖人性,暴露出人性中卑微、弱小、异化的一面。《赵南栋》中赵庆云、宋蓉萱所作出的牺牲,换来的只是他们的下一代赵尔平和赵南栋全面的倒向官能的享受。正如作品中所描述的:“他的少年时代对进德修业的生命情境的向往,于今竟已随着他戮力以赴,奔向致富成家的过程,崩解净尽了。” 在国际资本主义经济大肆扩张的过程中,传统文化面临解体,炎黄子孙的中国意识丧失殆尽,人格出现异化,日渐沦为金钱的奴隶,只留下一个个缺少灵魂、精神颓败的外壳。而疯癫也成为人性扭曲的极致、人性异化的极致。这些异化的人和整个大众消费时代共同构成了一个疯癫的世界。疯癫作为一个独特的表现领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亦不少见。但这种描述更多的集中于对外部特征的模拟,高度程式化,作为一种手段,疯癫的形象相对单一,富于现世精神而绝少悲剧性。然而,发掘陈映真笔下的疯癫世界,则更倾向于对情感和心灵的追问,注重思想的复杂性,对于生命本体饱含着浓重的悲剧意识。这和社会、历史、西方哲思等各个方面对陈映真的影响都密不可分。1957年陈映真考入台湾淡江英专,1959年在《笔汇》上发表第一篇小说《面摊》。初涉文坛之时正是台湾当局对大陆实行封锁的时期,传统文化传承被人为阻断。陈映真和其他的文学青年只能“引颈西望”,以当时风靡台湾文艺界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为范本。在西方的文学世界中,疯癫早已构成一种文学谱系,从古希腊戏剧开始就有了对疯癫的描述,而步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主义更是采用了一系列精神与文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疯癫有了更多的解读。“疯癫之所以有魅力,其原因在于它就是知识。它之所以是知识,其原因首先在于所有这些荒诞形象实际上都是构成某种神秘玄奥的学术的因素。” 西方文学中的疯癫集结了人类对宇宙、人生、社会、命运以及疯癫本身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求索,体现了思考求索过程的严肃性与痛苦性,疯癫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同时,在思想和创作中,陈映真受到鲁迅的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次在书房中找到了他的生父不忍为避祸烧毁的、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他不告而取,从此,这本有暗红色封皮的小说集,便伴随着他度过青少年时代的日月”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鲁迅笔下的狂人、疯子、魏连殳等人物的身影会一再从陈映真的小说中浮现。在秉承鲁迅创作思想的同时,陈映真也继续着鲁迅毕生未尽的酬愿――国民性的持久探寻。这种探寻包括对人道主义纯美人性的揭示,有对知识分子内在脆弱性的反思,还有对国民奴性的批判,而这一切都通过陈映真笔下鲜活而颇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得以呈现。通过对其精神上紧张感的描述和灵魂的深入剖析以及看似疯癫的外在形态的表现,作家对于生命的思索与呐喊以及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也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如果说陈映真早期小说文本中弥漫着一种苍白的死亡意识,那么陈映真笔下的疯癫世界则更具持久性。死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解脱,是生命的一种常态,是人类生命在时间领域的界限。而疯癫则是灵与肉的被分割,是人堕落到兽性狂乱极点的历程,它所代表的意义也是包罗万象,具有更浓烈的悲剧性和反思意识。所以,当时代进入大众消费时期,“契诃夫式的忧悒消失了”,感伤、力竭、自怜的情绪被嘲讽和现实主义所代替,冷静、客观从而更具理智地分析周遭的事物成为陈映真创作新的起点,林德旺、赵尔平、赵南栋这些内心纠结的人物也得以摆脱死亡的命运作为一种警醒世人的标志而存在着。正如福柯所说:“虽然疯癫是无理性,但是对疯癫的理性把握永远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陈映真正是通过对这种疯癫状态的不懈探索,实现着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理性把握。参考文献:[1]陈映真:《陈映真作品集》,人间出版社,1998。[2]陈映真:《陈映真自选集》,三联书店,2007。[3]鲁 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4]古继堂:《简明台湾文学史》,时事出版社,2002。[5]杨匡汉:《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6]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7]黎湘萍:《台湾的忧郁》,三联书店,1994。[8]赵遐秋:《生命的思索与呐喊――陈映真的小说气象》,作家出版社,2006。[9]米歇尔o福柯:《疯癫与文明》,三联书店,1997。胡冬智: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分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现幻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