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头发掉很多是不是有病?

  在这里——我们追寻中华文明的根基
  文 ∣ 杨宏杰
  图by daseots
  在我们生活的圈里圈外,存在着这样一群人,逢人就有唠不完的嗑,见人就是家长里短,好像话匣子一打开,收不住闸门,就有吐露不完的心声。
  这样的人男女皆有之,开始你还觉得亲切新鲜,随声附和,有些感同身受,久而久之,每逢此人,他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旧瓶子装陈酒,了无新意。
  你的同情就会慢慢褪去,他越是讲得细致,津津有味,你越心不在焉!久而久之就有一些厌烦了,当遇见这些人都会避而远之,实在不巧,碰到当面走不开,你也会找各种借口,迅速离场,避免耳根子受折磨。
  其实,话痨们并不可憎,可恨,可怕,他们只是心里乌云太重,憋在那里,实在担负不起,只有寻求人去倾诉,去吐露,才能排挤出那些毒素,心情舒缓。他们太需要红颜蓝颜知己了。
  仔细研析,话痨们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感情受挫倾诉型。这种类型在话痨里占的比例相当大,以中青年男女为主力军,他们大多是被人甩了,感情上郁闷,心里一下子失去了平衡,像打翻了酱油瓶子浑身不是滋味。
  于是不分时间场合,只要遇到自己的熟人朋友,就大倒苦水,自己如何的完美?别人如何不珍惜自己的感情,不懂得自己。
  真有种我本将心寄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感觉。诉说自己过去如何风流倜傥,一帆风顺,现在孤苦伶仃,感情受挫,没有避风港湾,知音难觅,世分日下,女人是势力眼重钱不重情,从不说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多少, 为别人奉献了多少。
  开始大家还都同情,倾听安慰他,但是每次一个多小时的倾诉,听过三遍之后,大家都烦透了,又不好意思把他的电话号码拉黑,任由他打几遍电话都不敢在接了。
  女人碰到感情问题,那是比男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小鸟依人无处依了,就会变成怨妇,像祥林嫂那样四处做广告,搞得自己神经兮兮的。
  有的变成了仇妇,天天闹,让熟悉他们的人无人不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满城风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不会善罢甘休。既然情不投意不合,何必相互摧残,还是趁早路归路,桥归桥的好啊。
  二是事业发展不顺咽不下一口恶气型。这种人成熟一些的,爱憋在心里,憋久了难受容易得病,郁郁寡欢,形单影只,精神慢慢崩溃,于是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满腹委屈尽情泄洪,都是自己明珠暗投,人生不得意之类的话,别人只有闪在一边,避免惹祸上身。
  年轻一些,就会炒作是非,给上下级同事,制造各类绯闻四处传播,把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她的身上,显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然后逢人傾訴自己多么的优秀,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没有得到重用,没有得到回报,是多么的不公平,不公正,以便引起大家的共鸣,给自己营造气场和氛围。
  说的遍数多了,听的人多了,都不愿搭理他了,其实与其这般絮絮叨叨,不如扑下身子,低头做事,说不定那天就吉祥三宝推开你的门,爱上你这个人。
  三是上下辈之间子女之间起了矛盾,四处控诉型。人常说单位不和都为权,家庭不和都是为钱,此言一点不虚。
  当今,金钱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里,女性为主力军,她们多是围着家庭转,常为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小题大做,发无名火,闹得整个家庭鸡犬不宁。
  有的为赡养老人不尽孝道,还传播流言蜚语,说老人种种是非,逢人就讲,其实听的人也是哼哼哈哈不愿发表意见。
  有些人干脆就不听,她一准转身离去,别人就会戳她的脊梁骨,自己也有老的时候,自己做了不好的表率,这不是断了自己的后路吗?将来会后悔可就来不及人。
  四是身体不健康整天哼哼叽叽型。好像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他得了病全天下的人都不健康,陪她得病,以病态的心理来对待人和事。
  但也有一些是善意的人,奉劝别人注意生活细节,要保持健康,钱财是身外之物,要看轻看淡,人痛苦了,不健康了,甚至没了,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其实这些大道理人人都懂。
  五是与邻里之间不能融洽相处,怎么看对方都不顺眼,为一些琐碎小事,搞摩擦,甚至将矛盾升级。四处散播对方的谣言,有一种非把对方搞烂,搞垮,搞臭,誓不罢休的凌云壮志。
  他四处活动,积极拉邦结派,送些小恩小惠,企图孤立对方,使更多数人站在自己一边,龙争虎斗,势不两立,大有相见于江湖,分外眼红的感觉。
  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如果能够剔除仇怨,和睦相处,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喜悦和收获,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不就是化干戈为玉帛,留下了世代美名吗?
  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话痨们是时空见惯的,他们大多需要理解,需要关怀,需要疏通和引导。
  他们也更需要更多的知己排忧解难,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心底纯真善良,只要你能循循善诱,陪伴在他们身边,也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情。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简直烦死。但凡有点啥不舒服 就爱说自己什么症什么症。  我想说真正得了那些症的人还有心情在那开玩笑的说出来么?  完全不能理解!  例如。  看到什么稍微密集点的就说自己密集恐惧症。  有一点什么小毛病就说自己强迫症。  一阵子心情不好了就说自己抑郁症。  好烦啊。。。希望躺枪的玻璃心不要喷楼主 楼主也是玻璃心哈哈哈~~
楼主发言:20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过度眷恋拥抱症。  我看到了一个这个 我要笑死了哈哈哈哈 我还过度眷恋热被窝症呢!!
  恋烟癖。  抽烟的筒子们看到了吗!!你们戒不了烟就是有病!哈哈哈哈
  坐地癖。  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因为只有坐在地上 才有安全感。。  这什么狗屁原因啊哈哈哈哈!!!!!!
  强迫症。  宇宙最常见!!!  每次就餐之前. 把筷子盘子反复擦好几遍.   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 虽明知无任何意义. 却不能克制. 非反复回忆不可.   不可控制地数数. 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 否则感到不安.   发呆时一次次右击刷新页面.   调音量一定要调到自己顺眼的数字.   哦!!!!
  拖延症——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  跪了。。啥事都能扯上个病 没点病心里堵的慌????
  手贱症。——(每次贱完后都狠狠骂自己. )   每次听完新鲜又恐怖的名词. 尤其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去查的时候.   我总是手贱!!! 手**如接受个好友. 或者点了谁的空间或校内.   之后都会狠狠骂自己手贱. 嗯. 手贱症 (每次贱完后都狠狠骂自己. ) 每次听完新鲜又恐怖的名词. 尤其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去查的时候. 我总是手贱!!! 手**如接受个好友. 或者点了谁的空间或校内. 之后都会狠狠骂自己手贱. 嗯. 在 这里是地名的链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筒子们都看见没!!!没病走两步!!!哈哈哈哈哈!!!!!
  心理饥饿症 ——(明明已经撑得不行了. )   一旦吃了就停不住了. 总认为自己不饱.   每次胃疼都以为自己饿了. 于是拼命往嘴巴里塞东西.  摁。我一定是病入膏肓了。妈的嘴馋都是病了????哦!!!
  手机幻听症—— (明明没有短信或电话. 可耳朵里却经常听见手机响. )   平时把手机放到包里. 每天隔一会er 就仿佛听见手机响.   取出手机一看却根本没有任何显示.   偶尔会把手机拿在手里. 生怕漏掉重要的短信和电话.   久而久之. 发现自己对手机产生了强烈的“恐慌”.  (微笑)(微笑)(微笑)(微笑)(微笑)(微笑)(微笑)  我觉得这些人一定得了——没点病心里难受症。(微笑)
  前面是楼主自己写的。后面为了补充还有些什么症,就在百度上搜了一下。  后面的注释就是说那些症状的人自己写的。算是转载。楼主就贴上来了。
  嗜甜症—— (让人疯狂. 需要甜味的疼爱.)   糖. 巧克力. 甜点. 咖啡. 吃的胃疼.   但是不吃会觉得很难受. 吃饱就会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像是一种释放  楼主得了一定是得了晚期嗜肉症 嗜辣咸症 嗜可乐症。
  间歇性失忆症 ——(某段时间里比较容易忘记一些事情. )   刚刚还谈论着的事. 过一会儿就忘了.   这种病症最幸福了吧. 间歇性失忆.   我恨不得失忆.   那样就可以忘记. 回忆. 和你.  我噗!!!噗!!!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精神洁癖症/爱情洁癖症  (微笑)呵呵。
  多重人格/排斥自我症 ——(在个体内存在多个以上独特的人格. )   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 自主的. 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   也就是说. 有多个不同的我.   有时会突然想消失. 会换个别的形式而存在. 想隐匿真实的自己. 讨厌现在的自己.   而过后. 或许还会回归最初的自己.  这!!!这!!这!!!不!!是!!废话嘛!!!!
  欢迎筒子们补充哈哈哈 楼主要去吃麻辣香锅了。。  楼主有 一到饭点就饿死了症。
  天呀 吃完饭回来发现居然没一个人理我。。
  唉。。弃贴了。。大家再见。。。
  噗。。。。。。。
  呃……看楼主这么悲催还是回一个吧。之前的吐槽全是楼主自己的吗?好搞笑哈哈哈  
  @blahblahbla
17:36:44.0  呃……看楼主这么悲催还是回一个吧。之前的吐槽全是楼主自己的吗?好搞笑哈哈哈   —————————————  我都笑不出来了。。好尴尬。。。  
  好可怜  
  2333我也觉得神烦
  嗯,我便秘  
  你不了解别人的过去,凭什么就这样说别人呢,我是真的强迫症患者,可是我告诉了我的室友,那两个sb就是你这种反应  
  @可爱的小新lxy
04:41:00  你不了解别人的过去,凭什么就这样说别人呢,我是真的强迫症患者,可是我告诉了我的室友,那两个sb就是你这种反应  -----------------------------  本帖专指无病呻吟哦亲。就是因为要尊重真正的患者。
  我真的是有强迫症。。
  @塞翁失马小姐
09:41:06  我真的是有强迫症。。  -----------------------------  楼主帖子的第二句话意思就是 这些事不是开玩笑说的 真正的患者其实是很痛苦的。  至于下面那些乱七八糟的无病呻吟就是引出来的胡说八道的那些。
  只讨厌装抑郁症的  
  @百炼千锤小马甲
03:25:31  嗯,我便秘  -----------------------------  便秘是真病
  有些人到处嚷嚷自己得了抑郁症 这年头连抑郁症都变得高大上了?引以为荣呢 别人一有质疑就乐此不疲的去解释吧啦吧啦。,一听见有些人说自己有什么什么症的就很反感 言外之意不是有多痛苦而是无限光荣  
  我周围有人因为自己挑食而很自豪的。每次跟他吃饭都要决定半天。哎  
  尤其反感那些一失恋啊,一个不高兴啊就说自己抑郁症的人,劳资真特么想抽人!抑郁症有多难受他们知道个p!  
  还有选恐惧症的,陪她上街买东西分分钟能给你墨迹疯~!  
  还有选择恐惧症的,陪她上街买东西分分钟能给你墨迹疯~!   
  提名密集恐惧症。  我就不懂了,白米饭小米粥吃了一碗又一碗,沙滩里又是拍照又是玩沙,油菜花田站了半天不愿意走,跑到甜品店里看到刚出炉的马卡龙倒是做作地喊好可怕,我就不明白了,上述的几样和马卡龙比起来哪个不更密集,怎么就不怕了呢。
  十分赞同,有时候真的不懂为什么有的人特别喜欢给自己说一堆病,而且很认真,而且一反驳她或者没有顺着她的心说她还会和你掉脸子,句句不离自己的病……或者一说她有的状况自己也会出现的时候她还有为你辩解,你没有病,只有她有。??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不想和女朋友啪啪啪的人,是不是有病?
不想和女朋友啪啪啪的人,是不是有病?
黑手军士长
作为一个爱好研究人类的爱因司机·编,时不时会对两性之间有着深刻的研究。从性教育到LGBT,我都致力于为大家开辟一个新·天·地。今天,小编就要为你们这些每天不让鸡儿休息的人,安利一个新词:“无性恋”,还有个纪录片。《无性恋》》这个世界上有一群,无论如何都性奋不起来的男男女女,他们只爱你的灵魂。性是人类的本能?骗子!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都说过,如果一个人性生活和谐,就会以为拥有了一切;倘若性生活不满,就会连自己最中意的东西都觉得厌恶。所以你知道你女朋友为什么最近发脾气了吗?但无性恋(Asexuality)却并不能完全套路这句话上,这一群没有特指性倾向的人,而“性是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这句话中,完全不成立。比如这个长得像越狱男主的小帅哥。对他来说,他完全没有性欲,别说性行为了,就连被妹子亲亲抱抱都令他无法忍受。再比如这个老奶奶,曾经有人想和她啪啪啪,但她毅然决然的甩给对方一句“我不跟任何人做爱”。求当时她男票的心理阴影面积。在豆瓣上把这部纪录片标记为看过的人并不多,但也觉得这一群体实在太特别。甚至还有人因此而找到组织。其实他们和普遍人一样普通如果你们以为这只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例子,那就太天真了。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现在有8000万人是无性恋者。光国内豆瓣无性恋小组就有8000多名成员。百度无性恋吧也有1万人关注和16万的发帖量。就像同性恋的彩虹旗一样,这个群体也有自己标志性的旗帜。和同性恋一样,他们对外界公开身份也叫“出柜”。但相比于同性恋,大家对无性恋的认知程度显然要低许多,毕竟同性恋还是符合“所有人都需要啪啪啪”的基本需求。有人问他们,不啪啪啪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有人觉得他们的想法简直辣脑子。还有人觉得他们是因为基督徒才不想啪啪啪。其实,无性恋才不是你想的那样。对无性恋的误解知乎上有一个“无性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提问。有人说,无性恋是对人体方面单纯的欣赏。难道无性恋就是性冷淡?错!性冷淡是在啪啪啪中无感,而无性恋是对啪啪啪无感,他们对待性就像不渴的人看到白开水。难道无性恋没有性欲?错!他们挥动自己的双手,自给自足,只是在过程中找不到愉悦感。这让小编默默想起从前放学回家反锁房门认真学习的日子。难道无性恋就要孤独终老?错!孤独终老的那群人叫无爱恋,无性恋可以接受柏拉图式的爱情,只要不啪啪啪,你要我干啥都好商量。比如已故台湾导演杨德昌与蔡琴十年的“无性婚姻”。还有下面这对从没玩过床上小游戏,但生活却蜜汁和谐的CP。无性恋是没有找到合适啪啪啪的人吧?错!难道男同是因为不知道女生有多好?女同是因为没被技术帝上过?双性恋是因为想要改变全世界?看来看去,小编发现无性恋者就是我可以爱你,但别指望我跟你上床;就算我跟你上床,那也不一定表示我爱你。无性恋者的自白摄影师Abril在接触到无性恋者这个群体后,找到了11个人讲述他们的恋爱。于之(音译),25岁,来自中国。“我一点不认为没有性我错过了什么,我觉得性爱是浪费时间。”亚历克斯,24岁,来自意大利。“无性恋不是一种病态的行为。它就像玩一把扑克或者步行到市中心一样平常。”莉莉,29岁,来自英国。“我想要一个男朋友,我们可以结婚,我们会有房子和花园。我只是不想与任何人做爱。”除此之外,小编还看了一些无性恋者的自述。“我是在20岁那年的圣诞节确定自己是无性恋,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了这个现实。因为之前总有人告诉我可能只是性冷淡,或者是没遇上对的人”。“我从没有想和任何人啪啪啪的欲望。但我能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别人,除了性的层面”。“我以前对别人有过好感,但并没有意识到精神上的吸引和性吸引的区别。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拉拉,但后来在查LGBT资料的时候无意发现还有无性恋这个群体,我才确认自己是个小A”。但就算是这些人再怎么强调自己对性的无感,还是会被问到一些带有侵略性的问题,比如,你是不是有性功能障碍?你才障碍。就像是LGBT里不被理解一样,只要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的人,都会被标签为异类。但人类并不是因为繁衍才被诞生下来,也许那些在世界上的1%只不过是更有勇气站出来面对自己。无性恋的群体,不是为了伪装自己的性取向,不是因为荷尔蒙的问题,也不是逃避糟糕的恋爱关系,更不是为了引人注意。有一句话是,好看的脸蛋太多,但是有趣的灵魂太少。爱情也许在有些人身上就只是爱你饱受摧残的脸,跟你的肉体半点关系都没有。爱就爱了,管他知不知道什么叫做爱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黑手军士长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很吓人!虽然不是病,但很多人都有这种症状(图)
下面这座装满空调的大楼有没有让你头皮发麻?上面这朵美丽的莲蓬会不会让你汗毛起舞?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可能患上了密集恐惧症。
密集恐惧症又称密集综合症、多孔恐惧症等。病症包括,看到、靠近、甚至想到密集排列的几何形状,特别是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的非常小的孔状或者长方形的东西,就会感到心悸、恶心、头晕、出冷汗、起鸡皮疙瘩……
奇怪的是,这种现象直到2009年才被"发现"。当时,纽约一位大学生在脸书开了专页,讲述自己厌恶看到密密麻麻的小东西。没想到,这立刻引发了相当一批人的关注。后来,在Reddit、Instagram等网页也出现了专门的论坛。
再后来,专家开始研究,试图理解恐惧症的诱因,并逐渐提出了几种理论。
但是也有人仍然认为,密集恐惧症根本不是病,只是在社交网络上窜红的一个现象而已。目前密集恐惧症还没有得到心理医生行业承认,因为没有确诊标准。
这张照片曾经在中国各种媒体刊登
这么多人?
但是,2013年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发现,将近2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密集恐惧症。
杰夫·科尔(Geoff Cole)博士是该大学大脑研究中心的视觉科学家,阿诺德·威尔金斯(Arnold Wilkins)教授是视觉压力研究世界顶级专家之一。
他们两人一共访问了286名成年人,发现其中16%以上都表示讨厌看到密集排列的小几何形状,特别是孔状。
这些人看到此类"冒犯性图案"时会心跳加快、心率不稳,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的那一部分高度活跃。严重的会感觉汗毛耸立,其中一位患者甚至"恶心、全身剧烈颤抖"。
小资料--恐惧症
恐惧症是最常见的焦虑之一。在英国,估计大约有1000万人患有恐惧症。这是几种不常见的:
小丑恐惧症,胡须恐惧症,下雨恐惧症,鲜花恐惧症
防御机制?
科尔博士和威尔金斯教授认为,厌恶这些形状及其分布规律可能是人类的一种防御机制。因为许多可以置人于死地的动物—比如蜘蛛、蛇、蝎子—都有类似的斑点、体纹。
厌恶、排斥,是进化过程中通过不断的适应和调整实现自我保护。
参与研究的一位密集综合症患者好像证实了这种说法。他最厌恶蓝环章鱼,而蓝环章鱼释放的毒素足以致成年人于死地。
埃塞克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右面的是科尔博士,他13岁时发现自己“害怕多孔”。
传染疾病?
研究人员搜集了一些毒性最强的野生动物的照片,包括水母、蝎子、毒蛇、蜘蛛。在对这些动物身上的图案加以分析、对比后发现,这居然和密集恐惧症患者讨厌的图案很相似。
结论?人类躲避剧毒动植物的压力最后可能演变成了密集恐惧症。
英国肯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提出另一种解释:密集的斑点、孔洞很像一些传染疾病留下的后果,比如天花、麻疹、伤寒。多孔恐惧症患者可能从日常现象中看到与致命疾病的类似之处。
厌恶、排斥可以帮助人类躲避传染性疾病。
数学作怪?
威尔金斯教授提出的另外一种解释是:怕不怕,关键要取决于那些孔洞或者图案的分布规律。他说,即使一些没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也不喜欢那类密密麻麻的图案。
他说,那类让人视觉不舒服、眼睛疲劳、头痛的图案都有类似的数学属性,人的大脑不能有效地处理这些数学属性,解读需要耗费更多氧气。
大脑活动占用人体20%的能量,所以,人本能地会争取把大脑活动保持在最低限度。
这个也有人怕
保护机制?
其实许多恐惧症可能都和保护机制有关,它可以让我们规避掉一些对我们生命的威胁。比如恐高症,可以保护我们不从高处掉下来摔伤;各类昆虫恐惧症可以保护我们不被叮咬。
但是,现代人仿佛可以患上各种各样的恐惧症。恐惧症清单越来越长,引发部分人质疑其真假。认为某些奇怪的恐惧症根本不是病的人可能会说,网上讨论煽风点火,没病的人也被暗示了。
密集恐惧症,是不是病、能不能治?或许还需要更多研究再下结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这人是不是有病?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这人是不是有病?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采纳率:1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电总局是不是有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