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对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相交于无穷远点的理解,希望哪位大神告诉我更严谨的解释。

欧几里德几何认为两条平行的直线永远无法相交,爱因斯坦站在宇宙空间的角度猜测两条平行线有可能能相交,但到底如何相交,爱因斯坦也没有给出证明,科学家们至今也无法证明。
欧几里德是站在二维平面的角度证明了平行线定理的,即使在三维空间,欧几里德的平行线定理也是正确的,是无法推翻的,假设量子力学超弦理论的平行宇宙说合乎实际,那么,两条平行直线也无法相交于一点。
爱因斯坦是这么思考的,质量大的物体能导致空间的变形弯曲,光线在遇到质量足够大的物体时由于引力的作用再无法直线行进,两条平行的直线有可能由于弯曲而在某一时刻点上相交,所以,他认为欧几里德几何有可能不是普遍原理。
有些科学家把时间算成一维,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任何一个物体都毫无疑问地存在于时间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演化,逃不出时间的“手掌心”,但是,科学家们是以常规的思维来看待时间的,尽管根据广义相对论原理,会认为时间也会“变形”,但这样的“变形”无法让两条平行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因为两条平行线会同时变形,变形后依然是相互平行的。
根据黑洞原理,两条平行线会同时终止在某一时刻点上,也无法使它们相交于一点。
宇宙全息论也无法证明两条平行线会相交于一点,根据全息论,两条平行的直线带有相同的信息,是平等的,一旦形成,它们就会沿着固定的轨迹持续平行前进。
但是,到了宇宙统一场理论中,两条平行线会相交于一点,那么,什么是宇宙统一场理论呢?科学家们在众说纷纭,所以宇宙统一场理论始终尚未建立起来。那我怎么能说两条平行线会在宇宙统一场理论中相交呢?
科学家们认为宇宙中只有四钟力,磁力、引力、强核力、弱核力,但靠这四种力是无法建立起宇宙统一场理论的,依据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人们意识到基本粒子的运动形态(波粒二象性)与观察者的观察方式有关联,由此有些不是科学家的科学家,或者说属于科学家的非科学家意识到意念与物质的运动有关,故有人把意念力加入进去试图建立宇宙统一场理论,当然,这还不是完整的统一场理论。
传统意义上的时间观念是错误的,认为时间是均匀地流逝的观念不符合实际,认为时间是单向的观念也不完全正确,因为时间是物质运动状态的记录器,时间产生于物质的运动,时间的快慢与物质的运动速度和方式息息相关,也与物质所处的空间息息相关,所以时间不是均匀地流逝的,而是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同时,由于物质会瞬间湮灭(进入另一时空)会导致横向时间的产生,所以,时间不只有从过去到未来的纵向属性,还有横向属性。
欧几里德几何是现实的抽象,要让两条平行线相交,我们把抽象还原为形象,然后看能否相交。
两列并行的火车是两条平行线的例子,在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中二者无法相交,它们无法碰撞在一起,如果碰撞了,那不属于平行线定理范畴。但是有这么一种情况会发生,平行飞驰的两列火车突然卷进了横向时空,由于被卷入的时间相差了那么一秒,运行轨迹发生了些微的变化,结果撞到了一起。这有点象两个相互遥远的景物由于海市蜃楼现象相交在了一起。
当然,这还不足以解释爱因斯坦的思维,如果爱因斯坦依旧活着,他必然会得出这么个结论:宇宙中不存在两条不相交或不相离的平行直线。即使两条平行线具有相同的质量和信息,但空间有切面,在空间切面处它们根本就无法再平行运行,此外,只要空间上有距离,那么,两条平行线所受的力就无法相等,这些力必然会造成两条平行直线的轨迹发生变化从而相离或相交。
两个陌生人坐在奔跑的车内平行的座位上,构成了两条平行的直线,车祸突然发生了,一死一活,他们没有相交,死的被卷入了横向时空,活着的那位几天或几年后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坐在了那位已死者曾经坐过的座位上,他们(两条平行线)相交了。或者几年后活着的那位也死了,也被卷入了同一时空中,他们又相遇了,还成了夫妻,结果相交了。
如果把两个人比作两条直线,最完美的是重合,最令人憧憬的是平行,最美丽而凄凉的
是相交,最不幸的是异面。几何是一种抽象,因此几何与现实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几何中有完美,而显示中则没有。重合是一种抽象的完美,但现实中的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现实中的完美只能是人们的一种渴望。现实中没有完美的重合,也没有完美的组合,有的只是相互的磨
合。欧氏几何种的平行也是一种美,也可以说是一种抽象的完美。
然而,在另一个方面它却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看看欧式几何中的平行定义吧:两条直线在无穷远处相交,这个
“无穷远”不仅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同时也孕育了新的希望。罗巴契夫斯基正是从这一欧式公理出发创建了非欧几何。两个人齐头并进,比翼双飞,是很多人所追求和渴望的,这也许比重合更为现实,更为完美。因为“平行”的人与人有着令人向往
的未来,有着美好的希望,白头偕老至那个“无穷远”处。相交的美丽是难忘的,甚至是终身难忘的,因为两条直线的相交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然而也恰恰是因为这个“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才显得有些凄凉。
茫茫人海中,我和你,你和他,他和我,也许就相遇那么仅有的一次,如果这一次缘分的美丽化为瞬间的永恒,同时也注定了这种美丽的些许凄凉:两条相交直线经过交点后永远地远离,两个
人相遇一次后永远的各奔东西。
“异面”的不幸也许有些言之过重,但它却没有重合的完美,没有平行的希望,没有相交的美丽,只有那么一次相距最近的时候。空间中的异面在平面中看起来也许会相交,也许会平行,然而它们却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平面。本来两个有着美好未来的人,有着美丽故事的人,如果在两个环境中或者两个世界中,那能否说是一种不幸呢?也许是,也许不是,但不管怎样,如果现实中的你我遇到一个与自己“平行”的人,或者与自己“
相交”的人,我们都应该感谢上苍给予我们的缘分,把握我们的希望,珍惜我们的美丽 。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7283次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28篇
转载:13篇
(1)(1)(39)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740881',
container: s,
size: '200,200',
display: 'inlay-fix'[转载]无穷远点在哪里
两条直线至多交于一点.
但是,即使在同一个平面上,两条直线也不一定非相交不可.如果不相交,就说这两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不相交,它们好像笔直的铁路上的两根钢轨,距离处处相等,一同伸向远方.
不过,当你顺着铁路向前方眺望的时候,你却感到,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终于,在地平线上,它们似乎汇合在一起了.
你明白,这是视觉的假象,它们不会合为一点.
但也许是因为这种假象给人们以影响吧,有不少人就说:两条平行线交于无穷远处.不过,直线相交处是点,所以也说:两条平行线交于无穷远点.
这种说法对吗?退一步,这种说法能讲出点什么道理吗?
要想为“平行线交于无穷远点”找点根据,就得解释清楚什么叫“交”,什么叫“无穷远点”.
数学家还真的给这种说法找到了可以自圆其说的解释.
交,是好理解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也就是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
两条平行直线,有什么公共的东西呢?如果有什么公共特点的话,这个公共特点也就可以勉强叫做“无穷远点”吧!“交于无穷远点”,也就是有公共的“无穷远点”!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这表明,平行线有共同的方向,或者说,它们对同一直线倾斜的程度是一样的!
两个人分别在两条直线上行走,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他俩之间的距离最终会越走越远.当两条直线平行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永远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这么说,“无穷远点”就是方向,就是倾斜度.每条直线有自己的倾斜度,也就是有自己的“无穷远点”.
用这个观点看问题,便可以说:“平面上任意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或者是平常的点,或者是无穷远点.”
望远镜能帮我们看到远方的景色,但看不到无穷远点.数学家的眼光却能看到无穷远点.这不是胡说,数学家真有办法把无穷远点从无穷远处拉回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平常常的点.
数学家有自己的超级望远镜,这个超级望远镜叫做“射影变换”.
如图,在平坦的广场上竖立两根高高的竿子,一根是AB,一根是CD.它们可以看成两条平行线.比这两根竿子更远的地方,有一根灯柱.电灯O光芒四射,它把两根竿子的长长的影子投到地面上.这两条影子,不再是平行的了!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P,P恰在灯柱的下端!
事实表明,在点光源照射下,平行线的影子可以不再平行了.这种由点光源的投影形成的图形变换,叫做射影变换.
两根竿子AB、CD,它们没有公共点,无论怎样延长,也不会相交.但它们的影子WA和YC,延长之后却相交于一点P.
影子上的每一点,都是竿子上某一点的投影.图中Y是X的投影,W是Z的投影.但是,当AB上的M的高度和光源O的高度相等的时候,OM平行于地平面,M的影子就落不到地上了.M的影子哪里去了呢?让Z在AB上渐渐升高,Z越接近M,Z的影子W跑得越远.Z无限逼近M的时候,W会远得难以想象.所以,不妨认为,Z到达M的时候,它的影子W就到无穷远处了.所以,M的影子是直线PA上的无穷远点,同样,在CD上取N使
的时候,N的影子是直线PC上的无穷远点.
比喻永远是蹩脚的.灯光下的影子虽然给我们以很大启发,但并不能圆满地解释一切.当Z再升高,超过M的时候,Z的影子投入茫茫太空.怎么办?AP这段虚线,又是哪一段竿子的投影?
在数学家看来,所谓W是Z的影子,也就是W在直线OZ上.这样,只要让Z在整条直线上滑动,看直线与广场平面交点轨迹如何变化!
比喻永远是蹩脚的.灯光下的影子虽然给我们以很大启发,但并不能圆满地解释一切.当Z再升高,超过M的时候,Z的影子投入茫茫太空.怎么办?AP这段虚线,又是哪一段竿子的投影?
在数学家看来,所谓W是Z的影子,也就是W在直线OZ上.这样,只要让Z在整条直线上滑动,看直线与广场平面交点轨迹如何变化!
把OAB平面画出来看(如图),就清楚多了:原来当Z比M更高的时候,直线OZ与广场平面的交点在AP的延长线上.当Z在A的下面,即Z钻入地下的时候,OZ与广场平面的交点恰在线段AP上.也就是说,Z在直线AB上变动的时候,W就在直线PA上变动.当Z向“天上”升,越来越高的时候,W从左方向P靠拢.当Z向地下钻,越钻越深的时候,W从右方向P靠拢.这样看,P就是直线AB上的无穷远点变过来的.同时,可以看出,直线AB上只有一个无穷远点.天上地下,两头的无穷远点是同一个.
如果广场上又竖起一根斜竿EF(见上图),在点光源照射下,直线EF上的无穷远点投射到什么地方了呢?是不是仍是P呢?不是了.过O作一条平行于EF的直线,交广场平面于Q,Q才是EF上无穷远点的投影.
让EF绕着E在一个平面内旋转,Q就跟着变动,点Q的轨迹是一条直线.既然平面上无穷远点的“影子”是直线,我们就说平面上所有的无穷远点组成一条无穷远直线.
在射影变换之下,直线变成直线,直线的交点还是交点.但是,线段的中点不一定变成中点.平行线也可以变成相交线.尽管变化剧烈,还是保存了一些性质.
利用射影变换下不变的性质——三点共线,数学家可以从简单的定理变出看来相当复杂的定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p&各位读者,想象一下你正在火锅店吃火锅,我端着自助小料从你旁边路过,一个趔趄,麻酱洒在你身上了。请问,此时我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能让你心里不那么不爽?我一直道歉?我给你出干洗的钱?我赔你一身衣服钱?(大多数情况也就做到第一条就过去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我说什么、做什么,你心里还是不爽的,你是个成年人、理智的人、文明的人,你摆摆手说算了,或者你是个社会大哥,找人打了我一顿,不论怎样,不爽就是不爽,它不会消失。那我要怎么做?首先,我必须赔你衣服,赔礼道歉,其次,我知道你不爽,但是没办法,我也只能做这么多了,我是绝不会思考怎么能让你喜笑颜开、喜欢我这个人的,那是庸人自扰。&/p&&p&我想说的社会规则就是:做人不要磨叽,这个社会就是存在不和谐的,哪怕大家都怀着善良的意愿,还是会存在【结构性】的利益冲突。借用一下经济学的理论,我把冲突分成结构性和摩擦性的,什么是摩擦性的?我闲着没事儿非得和你打一架,这种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就好比你搬桌子进门,横着过不去,侧着就过去了,所以这个“过不去”就是有办法避免的。但是比如咱们两个科员争一个副科长的职位,我上了你就下,这种事情就是结构性的,好比你要把大象拉进家里,横竖是“过不去”那个门的。咱们俩都是好人,咱们俩关系铁,我能力比你强,完全公平竞争,我提拔了,你没有,你高兴不高兴?你 不!高!兴!你可能很讲道理,也不会背后使绊子,也不会当面使脸色,但是不高兴就是不高兴,没道理可讲。&/p&&p&这对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在人群中生活,一定要有应对别人的讨厌和不高兴的心理准备,不是教你睚眦必报或者和人斗,只是说,一定要明白,有些该做的事儿你大胆去做,得罪人是不可避免的,对有些必然得罪的人,虽然你待他们也要行君子之道,但不要妄想你好言好语或者做点儿什么就能把人讨好回来。&/p&&p&一起进公司的同事,你在事业上先进一步,有人就是不高兴,人家不高兴也是合理的,你进一步也是必然的,既然是结构性的,就别跟他磨叽了,你请他吃饭、陪他喝酒,就能改变你“抢”了他位子的事实?光屁股玩儿大的发小,现在混得一穷二白,你过年开着奔驰回家,人家心里就是有点酸,你再低三下四,再陪着他喝酒忆旧情,能起到让他释怀的作用?我见过太多提拔了的同事讨好没提拔的同事、有钱的旧友讨好没钱的旧友、领导处分完工作出了大纰漏的下属又找下属谈心想扳回一下自己的形象、受人之托给人办事儿的人最后事儿办黄了低三下四去道歉,我只能说:场面上该做的事儿还得做,但你心里必须明白,这么做根本没用。行得正做得端是一方面,你没干坏事儿也有人要不喜欢你,是另一方面。&/p&&p&最后讲一个故事吧,我的一个直系师弟,工作能力超强,在一个地方干了三年,把部门带得有声有色。后来有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就准备换工作了。他做了一件什么事儿呢?他提前半年和老板说,我要走了,我慢慢和你交接工作,老板肯定不爽了,这么厉害的人走了,以后公司工作很难搞。于是一方面狠狠给他施压,讲三年里面是怎么培养他的,另一方面直接给师弟的下家打电话,倒不是说坏话,而是质问:他离职是他找的你们还是你们找的他?总之在圈子里闹出了一点动静。最后我师弟说要走,又觉得不想和老板搞得太难看,干完了半年,赶上一个大项目,又拖了三个月才走了。走了以后还和以前同事频繁联系,怕人家有交接不上的地方。我给他总结就是:离婚官司打了整整一年,打官司期间两口子还一张床睡觉一口锅里吃饭,不气死也恶心死了。我师弟错在什么地方?觉得自己走是完全正当的事儿(这是显然),所以老板不应该生气,所以自己好好把事情交接清楚了,好言好语应对了老板的质问,再踏踏实实给公司干最后一个大项目,最后肯定是客客气气,还是朋友那样分手了。这就是学生气太重了。你一个能力这么强的人,跳到对家公司了,对一个私营企业的老总来说,看见你还能不眼睛里冒火?你干什么能挽回回来?不可能的,别妄想了,这就是结构性的矛盾,千万千万千万别想着你能把人讨好回来。人家就是不高兴的,遇上小心眼的,你们就是结了梁子的,一定要正视生活中存在说起你来就恨得牙痒痒的人的现实。&/p&&p&我给我师弟这么复盘:按国际惯例,离职前三个月通知东家,这叫grace period(高管六到十二个月,这种小企业就别说了),这三个月,啥也别磨叽,帮忙找替你的人、交接工作,三个月以后,手续办完,原来业务一概不碰,一天也别多来。人家不恨你,这是好事儿,来日方长。人家恨你,让他恨去,你还要怎的?&/p&&p&同样是离职,我认识的一个销售大哥是这么和我说的:“当时公司80%销售额是我做出来的,我走的时候老板差点气死,现在老头都退休在家了,十年过去了,听说上个月还在饭局上骂我不是东西呢,哈哈”。&/p&&p&你看,就是这样,不是让你去和这老头儿怼,只是让你承认,你不论干得如何,这世界上总有人会觉得你不是东西。别怕结梁子,别磨叽,你讨好不了所有人的。所以说好人做人也要厉害一点,就是这个道理。&/p&
各位读者,想象一下你正在火锅店吃火锅,我端着自助小料从你旁边路过,一个趔趄,麻酱洒在你身上了。请问,此时我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能让你心里不那么不爽?我一直道歉?我给你出干洗的钱?我赔你一身衣服钱?(大多数情况也就做到第一条就过去了…
&p&本文为一篇傻瓜教程。方法可推广到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工程类专业课。&/p&&p&ps:傻瓜教程类似于科普,让没学过这门课的人都能听得懂。写傻瓜教程,最忌讳给人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即:不管用多么简练的语言,一定要给出某个东西最整体的框架,而不是用很多语言去描述局部,不然没学过的人听起来会倍感迷茫。同时,还应该注意要化抽象为具体,利用正确的、形象的生活经验来代替抽象的、晦涩的理论。&/p&&p&假如,你是一个对《传热学》一无所知的人,在学习传热学之前,很有必要预先知道《传热学》是干什么的,学完《传热学》以后,你能做什么。这是对一门学科最初级、最直观的理解。&/p&&p&要回答上面这个问题,不妨先举个具体的例子:笔记本电脑cpu的发热功率是90瓦,cpu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80摄氏度,室温为20摄氏度,求,应该用多大面积的铝片来进行散热。&/p&&p&再举一个例子:北方的冬天要用暖气,房间面积是40平米,烧锅炉的大哥把水烧到了80摄氏度,问,要用多少组暖气片才能保证房间温度达到25摄氏度。&/p&&p&《传热学》是就是解决上述这种问题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上面的两个例子,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样,对《传热学》就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直观感觉,有了这种感觉,我再用一种相对抽象的话来概括一下《传热学》:&/p&&p&“《传热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利用&i&&b&传热学规律&/b&&/i&,以&i&&b&微积分&/b&&/i&为工具,解决实际工程中的与&i&&b&加热和散热有关的问题&/b&&/i&。”——by 陈二喜&/p&&p&现在,你对传热学这门学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不管你的初步认识多么简陋,它依然能在你学迷茫的时候指引你。&/p&&p&说句题外话:判断自己有没有真正理解某门课程,可以问自己,能否用一句话来高度概括这门学科。大家可以测试一下自己。比如《材料力学》,我的《材料力学》是当年考前利用两三天的时间预习+突击的,先翻看前言和目录,然后得出一个结论:《材料力学》是一门:研究各种材料的物体所承受的“拉压”“弯曲”“扭转”等变形,与这个物体所承受的“力”之间关系一门学科。每种变形与受力之间都可以用一个公式建立联系,背背公式,会解方程,再看看如何叠加处理同时存在多种变形的情况即可。(温馨提示:请按时上课,不要逃课,不要寄托希望于考前突击,因为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的,anyway,我遇到过)&/p&&p&=====================&/p&&p&刚才扯了半天废话,好了,从现在开始讲。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p&&p&=====================&/p&&p&第一层:&/p&&p&《传热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利用&b&&i&传热学规律&/i&&/b&,以&b&&i&微积分&/i&&/b&为工具,解决实际工程中的与&b&&i&加热和散热有关的问题&/i&&/b&。&/p&&p&用于解决诸如&/p&&blockquote&北方的冬天要用暖气,房间面积是40平米,烧锅炉的大哥把水烧到了80摄氏度,问,要用多少组暖气片才能保证房间温度达到25摄氏度。&/blockquote&&p&以及&/p&&blockquote&笔记本电脑cpu的发热功率是90瓦,cpu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80摄氏度,室温为20摄氏度,求,应该用多大面积的铝片来进行散热。&/blockquote&&p&这类问题。&/p&&p&=====================&/p&&p&第二层:&/p&&p&自然界中,两个有温度差的物体之间相互传热,有三种传热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这是小学自然课上讲的东西)&/p&&p&房间里有个炉子,我烤火的时候会感觉到热,这是热辐射。&/p&&p&我用手去摸炉子的时候会感觉到烫,这是热传导。&/p&&p&炉子会把整个房间烘暖和,这是热对流。&/p&&p&所以热传导就是两个有温差的物体相互接触,然后传递热量。&/p&&p&热对流就是通过流动的液体或气体,把热量运输出去。&/p&&p&热辐射就是不依靠任何东西,把热量直接发射出去。&/p&&p&&b&不管是哪种方式传热,都有一个对应的方程来解问题。只要你判断出了传热的方式,就把对应的方程怼上去,然后解方程肯定没错。&/b&&/p&&p&=======================&/p&&p&第三层:&/p&&p&本层要讲列哪些方程。&/p&&p&三种传热方式各自对应的方程分别为:&/p&&p&&br&&/p&&img src=&/v2-e2e1ad17f9bfa1e46a5c9f_b.pn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3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v2-e2e1ad17f9bfa1e46a5c9f_r.png&&&p&上面的“文字版本”的方程,小学生都能看懂。然而,上面的所有方程都是普世定理,相当于大废话,范围太广,针对性不强。为了更好的解决某个具体问题,需要加一些条件进行约束。这些约束条件就是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p&&p&举个栗子:二喜哥高中三年长了5厘米。求二喜哥现在的身高。&/p&&p&以上问题用方程表达就是:已知: &img src=&///equation?tex=%5CDelta+h%3D5cm& alt=&\Delta h=5cm& eeimg=&1&& ,求 &img src=&///equation?tex=h& alt=&h& eeimg=&1&&&/p&&p&无法求解,必须加上约束条件: 初中毕业身高 &img src=&///equation?tex=h_%7B0%7D& alt=&h_{0}& eeimg=&1&& =180.4&/p&&p&&b&初始时刻的已知量叫初始条件。&/b&&/p&&p&&b&最小值、最大值等约束条件叫做边界条件。&/b&&/p&&p&&b&也可以认为初始条件代表某一时间的取值。&/b&&/p&&p&&b&边界条件代表某一位置的取值。&/b&&/p&&p&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传热学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如下:&/p&&p&列控制方程——加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解方程&/p&&img src=&/v2-ec6d5ccb2d3_b.png& data-rawwidth=&836&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6& data-original=&/v2-ec6d5ccb2d3_r.png&&&p&上图我把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程全都列出来了,实际上,只需要列一种。&/p&&p&===============================&/p&&p&第四层:&/p&&p&本层要把上一层的文字方程变成偏微分方程,莫怕莫怕。&/p&&p&首先是把热传导的文字方程:物体的热量该变量=物体本身发热量-流出物体的热量&/p&&p&变成偏微分方程:&/p&&p&推导过程如下:&/p&&img src=&/v2-dd2ebea2e0_b.png& data-rawwidth=&935& data-rawheight=&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5& data-original=&/v2-dd2ebea2e0_r.png&&&img src=&/v2-bc82aea19b78_b.png& data-rawwidth=&891& data-rawheight=&4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1& data-original=&/v2-bc82aea19b78_r.png&&&p&然后把热对流的文字方程组变成偏微分方程组:&/p&&p&(刷不出来是你网络的问题)&/p&&p&最后把热辐射的文字方程变成偏微分方程:&/p&&p&(建议你换成wifi试试)&/p&&p&============================&/p&&p&第五层:&/p&&p&关于传热学的基本知识,我大概用了一千多字外加几张图就讲的差不多了。然而,传热学可是整整一本书啊,那剩下的内容都在讲什么?&/p&&p&剩下的内容,全部都是算例。与其说是传热学的算例,不如说是《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的练习题。&/p&&p&实际科学与工程中的传热学问题,全部都是以这三种方式进行换热,最复杂也不过是多种换热方式组合罢了。实际的传热问题,已知条件千变万化,但控制方程永远都是以上的三组公式,改变的仅仅是初始条件以及边界条件而已,改变的仅仅是一维问题、多维问题而已。当然,这些变了,解方程的方法就变了。传热学剩下的内容&b&&i&就是针对不同条件,使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相同的方程。&/i&&/b&&/p&&p&学传热困难,应该是数学不好,好好学学数学吧。&/p&&p&此刻在长沙,要回北京了,上面的坑晚上再填。&/p&&p&==================&/p&&p&作者注:知乎不少现实里的同学,如果不小心被你发现我在这里装逼,请原谅我内心这点小小的不成熟,不要当众拆穿我,谢谢配合,好人一生平安 &/p&
本文为一篇傻瓜教程。方法可推广到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工程类专业课。ps:傻瓜教程类似于科普,让没学过这门课的人都能听得懂。写傻瓜教程,最忌讳给人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即:不管用多么简练的语言,一定要给出某个东西最整体的框架,而不是用很…
&p&解放战争时代,众周所知有四大野战军,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林彪的东北野战军,有时候再加上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顾名思义,他们一开始都分别在西北,中原等地作战,但是后来随着战争形势逆转,解放军转守为攻,野战军渐渐开始脱离本部出省作战。&/p&&p&为了支持战争,中央设置了野战军和野战军区分离的制度,也就是说,野战军四出作战,所到之地由野战军区提供作战补给。&/p&&p&所以就成立了东北军区,华东军区,华北军区,西北军区等。随着战争的进展,二野,四野分别又开拓了西南军区和中南军区,一野,三野则把西北军区和华东军区的地盘向西,向南大大延伸。&/p&&p&后来在建国初期,为了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就直接把军区转为“大区”,分别是东北,华北,西北,中南,华东,西南。这个制度一直到“五马进京”才取消。&a href=&///?target=http%3A//.cn/n//c9559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中国成立初期撤销大区的台前幕后--文史--人民网&i class=&icon-external&&&/i&&/a&&/p&&p&大区制度留给我们的唯一遗产,就是身份证第一位。华北为1,东北为2,华东为3,中南为4,西南为5,西北为6.&/p&&p&身份证第2 位表现了当时的省份地位。比如中南部分,河南为41,广东却只有44. 没办法,当时河南资源丰富,工业强大,广东却是一片荒芜,大量人要逃港。要是现在来排行的话,肯定是颠倒的。&/p&&p&又比如华东部分,上海,江苏,浙江分别是31,32,33,这个到现在也没什么争议。但是山东只有37,排在江西后面,怕是难以令现在人服气。&/p&&p&还有东北部分,辽吉黑分别为21,22,23,当时是合理的,现在,说个笑话,黑龙江人看不起吉林人已经很久了。&/p&&p&身份证第3,4位是地级市,这个就更有意思了,可以清晰的表现当时的地级市在省内地位,并且和车牌号相互印证,很有意思。&/p&&p&比如江苏省,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的身份证开头分别是03,. 与此同时,这五个城市的车牌分别是苏A,苏B,苏C,苏D,苏E. 在八十年代,无锡有强大的工业,徐州更是工业军事双秀,苏州却很没落,只能排第五,现在形势早已颠倒,就算给苏州个苏A也不为过。&/p&&p&以后可以专门写篇答案讲一下八十年代到现在,城市的变迁与没落。&/p&
解放战争时代,众周所知有四大野战军,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林彪的东北野战军,有时候再加上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顾名思义,他们一开始都分别在西北,中原等地作战,但是后来随着战争形势逆转,解放军转守为攻,野战…
全是干货,诚恳无比的建议~&br&我考研的时候一直有两本本子是不离身的,一本用来写日记,一本用来记录学习计划。&br&&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src=&/1cca088d5f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1cca088d5f9_r.jpg&&&br&&br&红色的是记录本,你们可以看见右边有标签,每隔一个月用一个标签,3-12月。&br&&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src=&/81ecd7cab82d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81ecd7cab82d4_r.jpg&&&br&&br&&br&日记每天都记,每天的心情,学习状态,遇到的好玩的事情。对自己也是一种很好的释放,我每天写完日记就会觉得把不开心全部合起来关在本子里了。任务每一天必定要为第二天制定,有时候一天定好一周的任务,然后严格执行。一定要严格执行!!!严格严格严格!!&br&&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707& src=&/c47955baaeb3b62ffe69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c47955baaeb3b62ffe69e_r.jpg&&&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src=&/dc9de3e166b45874cec48046afcf25d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dc9de3e166b45874cec48046afcf25da_r.jpg&&&br&&br&&br&&br&完成的任务就划掉!我每天一定是严格执行的,偶尔遇到有事情耽误了就自己在旁边写下原因。然而第二天一定要补上。&br&考研结束了,这两本也写完了。&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src=&/dbca7f4ccf582ff4d59917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dbca7f4ccf582ff4d59917e_r.jpg&&&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707& src=&/34e5ec37f968a23e5b57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4e5ec37f968a23e5b57f_r.jpg&&&br&&br&(ps:我写字其实比这漂亮多,因为当时是写给自己看的就随便写下了哈哈哈哈哈)&br&现在翻开看看,全是回忆。&br&&br&&br&对于考研的建议如下:&br&1.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不要盲目跟风,不要低估自己,更不要眼高手低。自己分析好。&br&虽然我后来后悔过为什么自己没有报考更好地学校……&br&&br&2.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然后一定要严格执行严格执行严格执行!!!!不要每天随便翻开什么就看什么!!一定要有计划!这本书我在考试前要看几遍,分开到每个月看多少,每个星期看多少,每天看多少!!心里都要有数。比如我新东方的乱序单词书我告诉我考前我要背20遍。那么到最后我真的背完了20遍。做到每个单词都认识,到后来看到英文转换成中文已经变成了本能……(不过懒惰了几个月现在也忘光了……害羞脸)&br&&br&&br&3.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管别人怎么看你,你就是要考研!那些说你肯定考不上的让他们去死吧……记住那些在背后嘲笑你的都是没你强的人,他们没勇气去考研不敢去尝试,所以只能用低劣的手段来影响你复习的心情和状态。你要记住比你优秀的人永远是没空鸟你嘲笑你的。等考上了以后拿着录取通知书晒到朋友圈,告诉他们本姑娘就是考上了怎么样!!!!&br&&br&&br&4.考研期间就不要每天涂涂抹抹的去自习室了,作为一个资深美少女我是很注意形象的,但是在考研期间真的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每天怎么舒服怎么穿。考研期间化妆品全部丢到一边,(当然周末出去玩的时候还是会化的美美的让自己有个好心情)满脸全是因为压力长得痘痘,不过都不重要,因为等考上我就是美貌智慧并存的美少女了哈哈哈哈哈。所以对一些穿着高跟鞋在自习室哒哒哒哒哒的女生表示不理解……&br&&br&&br&5.作息的问题,我考研期间作息是极其规律的,早上六点半起来,晚上11点一定躺在床上闭眼。不熬夜不熬夜不熬夜不熬夜!!中午有时候会睡40分钟。绝对不熬夜,不要以为晚上熬到两三点能多学多少知识,白天保障学习效率才是真的。这样的作息我每天保证11小时有效学习时间。&br&每天抽出半小时去跑步,跑步是很有效的放松形式,可以让你保证体力学习的同时还休息了脑子。&br&&br&&br&6.饮食问题,每天早上一定多吃多吃多吃.!当然不是让你死吃……我每天一定是早上吃最多晚上吃最少。早上就是包子白米粥鸡蛋一类的。曾经我以为晚上吃的少就没力气看书,所以就使劲吃。结果实验了很多次发现晚上吃的多特别容易犯困!!!然后晚上一般都吃的比较清淡。每天水果啊坚果啊啥的一定要跟上,看书困的时候当零食吃也好。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br&&br&7.研友问题,不要觉得一定要有一个研友,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我当时考研虽然舍友也在考研,但是我和她节奏不一样,所以我都是一个人。并没有觉得很孤独……也可能我当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我反而更喜欢一个行动,不需要你等我我等你。当然如果你特别特别特别懒惰的你最好找个比你勤快的带领你吧。但你别拖累人家。&br&&br&&br&8.看书效率问题,有些童鞋在教室一坐也是一整天,但是你看书的时间真的有那么久吗……一会看看微博,一会看看知乎,一会回回微信……偶尔接个电话……万一和对象闹矛盾又影响一天心情又不学了。我说各位没啥事手机就别带啦……扔在宿舍也没啥大事也丢不了。每天晚上回来集中处理私事。(不过你回来也会发现其实根本没什么人找你哈哈哈哈哈哈)&br&&br&&br&9.辅导班问题,我当时英语自己学的,政治就去上了个什么强化冲刺。政治我是真心觉得上个什么冲刺就够啦……英语你们自己根据情况来吧,我当时是觉得报班没啥用,不如靠自己。结果也考了70多,不过我是真的下了很大功夫。&br&&br&&br&10.学习过程中焦躁心情问题,会不自信啊迷茫啊~这个必须每个人都会有。你会浮躁,担心,怕自己考不上,感觉不想看书,完了又浪费一天。偶尔复习好了好像又有点信心了。阅读多错几个马上又被打击趴下………反反复复不断循环……学姐告诉你们……没关系啊啊啊啊啊!!!有谁能拍着胸脯说我百分百能考上!有这种心态证明你付出了啊,你才害怕啊,你看书了努力了所以你怕考不上了,一浮躁一难受的时候请你放下手头的事情,去跑跑步走一圈,眺望一下远方,想一想考上以后的幸福美好生活。然后再回去继续看。什么?还是看不下,?那你别看了出去玩会吧。你要玩会还是不想看那我就不说啥了。大家和我一起念:我们的自信来自于每次所学到心中的知识,我们都是勇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自己都想笑。但是是真理……&br&&br&&br&11.感情问题,很多人问我在考研过程中怎么处理感情问题。首先在考研过程中切记不要开始一段新的感情,你要看上哪个妹子或者汉子了你给我憋着!考上了咱去追咱去撩。但是如果你本来就是夫妻双双把研考,那你也别为了考研刻意分手,也很影响心情,记住随机应变,分清主次。首先另一半一定要能足够理解你,理解你考研的辛苦,不能经常和他约会陪伴他,偶尔还会情绪失控大哭大闹。如果你的另一半能做到,那么就基本没啥大问题了。其次在你郁闷难过的时候要及时给你安慰,告诉你没事啦亲爱的还有我。如果你的另一半经常抱怨你考研忙碌啊情绪波动大啊,那咱也别说啥了,忙好自己的事情,考完咱们拜拜吧。&br&&br&&br&我当时考研男朋友给了我很多帮助,因为他本身就是研究生,很能理解考研的辛苦。但是两个人肯定会有争吵和难过,也是我内心比较强大,每次吵完架哭得起稀里哗啦的,挂了电话擦擦眼泪就去看书了…………考研真的让我强大很多啊……&br&&br&&br&12.辅导书,我考研时候用的书都是最普遍最常见的。重要是书不要多,只要用好。不要看人家用这个你也买一本那个你也买一本。我一本单词书就背完了20遍,1000题背了4遍,真题看了若干遍……用好手头资料就可以了啊……&br&&br&&br&13.复习时间问题,3-6月我是每天复习3-5小时,7-8月每天6-7小时,9-10月每天8-9小时,11-12月,每天11小时。我认为刚开始不要拼命每天使劲学,到后期很容易疲惫,循序渐进比较好哦。大概从大三下学期开始都可以来得及的。不要慌张。&br&&br&&br&14.关于英语,很多人问我英语该咋办,该咋学。首先我没有报任何辅导班。全程下来使用的材料有,新东方绿皮书,张剑150,英语一真题,英语二真题,作文书(具体啥忘记了)单词每天都要背,坚持到考试当天,张剑150个人感觉不是很好,和真题有点偏离,而且难度太大容易打击自信,所以我也没做完。英语一和二的真题一定要利用好。考二的同学可以先做一,去分析,朗读(对的就是朗读,我每天用一个小时去读英语真题阅读,读一句脑子里自动转换成中文)每篇阅读都要分析(我真题啥的都给学妹了要不可以给你们看,)每篇都写的满满满的,每个不认识的单词,每题当中的选项每个都分析好,为啥选A啊写好,BCD哪错了啊,写在旁边。这样坚持下去坚持坚持……每天不断。&br&当我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都复印了几份,一段时间一个循环。不要以为说一遍我做完了下一次就记得答案了。事实上一边做完以后隔了一段时间再拿出新的复印版再做一遍你其实还是会错……有些时候还会遇到第一次做对第二次做错的问题。没事啦别慌张啊各位童鞋,都做对咱不都去清华啦吗。做错别糟急,咱们拿出来继续读继续分析。&br&然后你会发现你的正确率会慢慢提高……然后一段时间又错错错……然后再做对几次……&br&&br&并且在考前一礼拜或者没几天的时候你还会发现为什么我阅读还是错错错!!!没事啦孩纸们,学姐我当时考前也是这样!!当时急死我啦,那时候蓝朋友告诉我没关系他当时也是这样,叫我大胆放心去考。我想那我就信你一次吧。然后果然结果没有辜负我呀~孩子们~知识其实咱们都学到心中啦!!!这种时候你只需要自信满满地踏上考场!!相信我!你一定可以考出好成绩!!你要相信你的努力不会辜负你滴~&br&&br&&br&然后作文我感觉11月往后背完全来得及,总结好自己的模版,总结几个。一定要自己的模版!考前大概背个20篇就没啥大问题了。&br&&br&&br&大概想到也就这么多了……还有谁有问题的可以问我我再总结添加上来。诶,手机码字好辛苦。啥也不说了快点赞我&br&很多学弟妹私信我问我问题~学姐想说,一些可以百度到的问题咱动动手指百度下可以吗~学姐每天回复各种私信心好累~但是完全能理解你们这种急迫的心情啊~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尽量的每条都回~&br&&br&大一大二的学弟妹都别担心啊考研啥的先好好享受大学时光哈~学姐相信你们的聪明才智到大三下开始准备都是完全来得及的。&br&&br&都朝我要本子的链接,但是其实我不是在淘宝买的啊,我帮你们在淘宝搜了一下……只有一家,不知可不可靠。&br&戳&a href=&///?target=http%3A///item.htm%3Fid%3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tem.ht&/span&&span class=&invisible&&m?i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学姐考研经历戳&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729&/span&&span class=&invisible&&3185/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里面有很多你们想问的问题&br&学姐微博戳&a href=&///?target=http%3A///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u/&/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有问题微博可以给我发私信~因为微博我可以语音回你们哈哈哈哈哈~
全是干货,诚恳无比的建议~ 我考研的时候一直有两本本子是不离身的,一本用来写日记,一本用来记录学习计划。 红色的是记录本,你们可以看见右边有标签,每隔一个月用一个标签,3-12月。 日记每天都记,每天的心情,学习状态,遇到的好玩的事情。对自己也…
&p&1.如果你背景普通,非名校出身,好好考研,考211,985,这是性价比最快的逆袭方法。太多人因为学校不好,一生十二分努力,因为没有平台,始终处于底层。被压榨。&br&2.大学的成绩很重要,出国,保研,息息相关。有多高,考多高。&br&3.沉迷色情的人,会变得猥琐,脑子不好使,神疲力乏,浑浑噩噩,做不了事的。对身体也不好。&br&4.毕业的第一份工作质量由你实习决定,不要因为考研放弃实习,否则影响校招。(大二寒暑假,大三寒假用来实习够了,莫非大四才去?)各个实习公众号,微信群,app,比如金融行业的金融小伙伴,小金窝,是不是放假前一两个月就该留意了?不认识人是不是该让老师,辅导员,师兄师姐介绍实习?莫非窝在家里打游戏?莫非让父母用单位印个章就完了?不实习,简历吃亏外还会让你对社会缺少足够了解,对未来的发展行业,发展方向产生误判!比如不适合做销售的人可以在实习中发现自己不适合,毕业还有机会。如果不适合发生在校招的时候,那就悲剧了。&br&5.校招是最容易进名企的机会,不要浪费。&br&6.能去名企就不要去私企,甚至创业型公司,否则履历上吃亏,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比例。大公司跳槽出来是当领导的,小公司出来是换工作。换工作的原因可能是公司薪酬结构不合理,无良领导布置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不给钱。可能是公司倒闭(小公司九成九的结果是五年内倒闭)。可能是老板的不规范做法(有一朋友所在公司,老板和员工睡至少四五个)。有可能……太多了。了解一个公司不能听HR的片面之辞,可以上网了解,加前或现员工微信,多了解下。&br&7.应届生不要去做无技术含量的销售,所谓人脉只是浮云。销售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多数人吃底薪,生不如死。30岁职业规划出问题的大都是销售。&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怎样看待一些应届生去第一份工作做销售?&/a&&/p&&p&8.你的第一份工作决定了你以后的工作岗位,发展起点,空间。&br&9.蓝色性格的人选工作不要选和人打交道的岗位。否则你会折磨自己。具体可以测一下,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蓝色性格的人喜欢想,给客户打电话担心打扰客户,逼单的时候在想会不会惹来客户反感,没有问题能想出问题。还没开口已经死于内耗。这种人适合分析工作,适合理性的事物,做业务是最渣的那种)&br&10.朋友圈不对你开放的人无论对你多好,都不可信。&br&11.回复别人的微信要及时,回复评论也是,否则对方会觉得你轻视他。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玩手机,理由同上。&br&12.心胸狭窄,多疑,常常批评,抱怨的人不可深交。他们通常情绪不稳定,带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家暴,恩将仇报的多是这种人。没结婚,早分早超生。&br&13.女人不要轻易交出自己的第一次,没有男人会愿意自己未来的老婆和很多男人上过床。吹嘘自己床技好,更是幼稚,她太不懂男人了。自信可以轻易找到好对象且认为我说的迂腐的可以绕道。这条是为了保护女生自己,不要说男生怎么怎么,男生没有膜,撒个谎很容易。文化上也对男性宽容的多。我们的目的是过好自己,不是改变文化,也没有能力。当然可以学愤青喊口号,但是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成熟的人谈现实问题,小孩子才争论道理。这件事是很多男人心里的一根刺,表面上不说,之后出轨,离婚,争吵很多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发乎情,止乎礼。不要为了片刻欢愉,拿自己幸福冒险,给自己埋雷。不止一个朋友和我说,十分介意女方过去,但是没得选。女方骂男方直男,因为现在婚前性很普遍。他说以后等自己有钱要去搞别的女人,因为现在有钱人出轨也很普遍。(普遍不代表正确,更不代表最优解,要有脑子)当然也不要被男友骗,不上床不一定分手,上过床后反而容易被抛弃。轻易得到的不会被珍惜。第一次需要仪式感,最好的仪式是婚姻。&br&14.自以为牛逼的人通常被当成傻逼对待。&br&15.少发朋友圈,少评论,少在群里聊天,多点赞,多发红包是微信的正确使用方法。你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秀优越容易被人掌握弱点,也容易惹人厌烦。不要轻易表态,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一来没什么用,二来给自己惹麻烦。成年人要有点城府。所谓城府,就是不要白白的把城里的东西像孩子一样兴奋的展示给别人。相信我,这个世界上没那么多心胸宽广的人,人们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的好,尤其这好里面有家境,运气的成分。中国的老祖宗深明人性,所以强调谦虚,低调,寡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有十分实力,显示一分的是智者,有一分实力,显示十分的是SB。&/p&&p&16.女人要的是物质和精神,当你物质上无法满足她,她对你精神上的要求就会提高。而没钱的男人通常精神也处于低谷,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句话并没有带引号,按字面意思理解即可。)&/p&&p&17.年轻人弱小的时候应该选择容错率高的工作,否则走错一步,万劫不复。容错率低的行业,比如创业,卖保险,直销,传销,毕业生做了基本是耽误了自己。&br&18.市面上的营销神话基本上是骗人的,听了很爽,但是浪费钱和时间,人也变傻。&br&19.鸡汤的可恶在于把成功要素简单归于努力,坚持,忽略诸多客观条件,根本上是反智的。审时度势,有逻辑的具体细节,比鸡血和自我感动管用一万倍!&br&20.不要想着在底层锻炼锻炼然后逆袭。大多数人在底层会被击垮,扭曲,消耗,无上升之期。&br&21.不要装逼,不要口吐狂言,否则等你未来接触到高的层次,你会为当初的自己羞愧。&br&22.一技之长和名校学历,居一可以自保,居二可以活的很滋润。双非文科生的技能比较模糊,需要考含金量高的证书,需要做好实习。离技能越远的工作越需要名校背书。&br&23.不要和不在一个层次的人争论,否则自贬身价,拉低自己智商。你应该让他一个人曝光自己的智商下限。&br&24.行业有前景不代表公司有前景,公司有前景不代表岗位有前景,岗位有前景不代表个人有前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提升自己的学历,技能和履历,而不是指望公司。&br&25.不宜和微信上的陌生人有太多交流,毕竟彼此不认识,风险很高。&br&26.轻易不要借钱给朋友,除非是救命钱。否则可能人财两失。&br&27.听吴晓波,逻辑思维,馄饨研习社并不能改变你生活,他们是卖课的商人。想改变生活,好好磨炼专业技能,认真工作,提升学历。如果是为了开拓视野,自己去看经典,新闻,有价值的多。&br&28.事业是男人的脊梁骨,没有事业的男人抬不起头,不要玩物丧志,不要为虚无缥缈的感情耽误。&br&29.一个能把你逗得哈哈笑的陌生人你要当心,他的幽默感很可能是训练出来的。当你笑的时候,你是没有防备的,是最容易被洗脑的时候。&br&30.不要老是想着逆袭,成功,翻盘。传销之所以如此盛行,就是因为这种心理被人利用,只是逻辑不够或者利令智昏,沉迷其中。传销的人绝对正能量,绝对努力,绝对有梦想,然而活得比乞丐还惨。不要想着投机,好好学习,去一个好的平台,稳中求进比孤注一掷靠谱太多。连续创业者在我眼中就是连续失败者,没什么好吹嘘的。。&/p&&p&31如果你没有清晰的,大概率可实现的目标,你基本上是在走弯路。&/p&&p&32.不要以锻炼为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比如你文科天才,为了锻炼逻辑去学理科,拿自己高考开玩笑。&/p&&p&33.高考失败,出国可以重生,无数当年二本考不上的学渣,经中介包装,出国去名校(本科),或者你可以去读个没有门槛的社区大学(不需要考托福,sat,act),再修学分转校,这么走毕业去了顶级企业的顶级岗位,从此逆袭。所以要努力赚钱,钱多可以很大影响子女的命运。(国外的大学能把学渣变成有用之才,国内大学则毁人无数,尤其是双非,值得我们反思。高考考的一般有条件就送国外吧)&/p&&p&34.粗心不是小事情,几次就能搞光别人对你的信任。&/p&&p&35.成年后,视力依旧会下降,所以不要天天盯着手机。&/p&&p&36.不要别人说几句好话,恭维,赞美你几句就以为和你关系好,不设防或不知天高地厚。越是这种人,越要小心,有人利用你天真进行情感绑架,有人利用你单纯让你犯错,背锅,有人看你不爽,挖坑给你跳。别人的赞美,向你请教的问题,一概谨慎对待,推让不接受。先搞清状况再说话。看人要从侧面看(看她对周围人态度如何,对服务人员态度如何),反面看(生气时如何,面对讨厌的人如何,压力下如何),而不是正面看(一面之词,面对喜欢的人是看不出本质的,人都会把好的一面展示出来)&/p&&p&37.别人向你请教,不要把事实全部一五一十全部告知对方,对方不会听的。应该把关键部分抛出去让对方想,不要给对方结论,要会引导对方。对方想象力的力量比你的结论厉害百倍。&/p&&p&38.不好意思和同事打招呼,不好意思和同事一起吃饭,不好意思给同事敬酒,不好意思追求女生,不好意思开口问不懂的工作,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做过的错事,不好意思开口向客户逼单,不好意思拒绝你不想做的事,不好意思要朋友欠你的钱,这种人是会被人欺负的,是没地位可言的。&/p&&p&39当一个人天天发朋友圈,关键时候(比如结婚,毕业,生孩子)却没有多少熟人点赞的时候,而他几个月才发一个状态的老同学关键时刻却有很多熟人点赞的时候,你会得出很多反思,窥出很多人性。 无人观赏的过气演员,越是用力,越是难看,这是这个世界上最讽刺的事情之一。&/p&
1.如果你背景普通,非名校出身,好好考研,考211,985,这是性价比最快的逆袭方法。太多人因为学校不好,一生十二分努力,因为没有平台,始终处于底层。被压榨。 2.大学的成绩很重要,出国,保研,息息相关。有多高,考多高。 3.沉迷色情的人,会变得猥琐,…
据我了解,脸皮薄的人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不懂如何拒绝别人,且害怕被人拒绝。&br&&br&场景一:&br&&br&盼了许久的双休日终于到了,你打算在这个周末彻底的放松自己。早就买好一大兜零食,下载好想看的电影,甚至备齐了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为的就是整整两天都不用出门。&br&&br&这时你最好的闺蜜/朋友,约你一块儿出去逛街/打球,尽管你很想拒绝,但你担心这会伤害到自己一直以来小心呵护且为数不多的友谊,犹豫再三,最终也没有说出口。&br&&br&场景二:&br&&br&炎炎夏日,你一个人孤独且疲惫的走在路上,这时发现路边有家小卖部,你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冲进店中,随便拿了一支冰棍,指望它驱散自己满身的酷热和疲惫。&br&&br&结账时才发现,这根并不起眼的小玩意居然要十块大洋?太贵了,这不明抢呢吗?这时你很想将冰棍放回去,重新拿一根便宜点的,但店员已经用实际行动提醒你,麻溜儿的,该交钱了!&br&&br&你很想战胜自己那令人厌恶且不合时宜的羞耻心,但店员第二次提醒时,自己瞬间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乖乖交钱,在自责与悔恨中离去。&br&&br&场景三:&br&&br&学生时代,你有某种诉求,如课堂上想去厕所,或某种自己想要得到的机会,如竞选班委或某比赛参赛资格,一方面因为胆小怕在全班师生面前发言,一方面怕自己提的诉求会被别人拒绝,而直接选择强行抑制自己的诉求,直到尿裤子或事件已经尘埃落定。&br&&br&为什么我这么熟练呢?因为这就是曾经的自己啊&br&&br&&img src=&/v2-9a5f2bbfb5ae140500ccaf8_b.jpg& data-rawwidth=&449&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9& data-original=&/v2-9a5f2bbfb5ae140500ccaf8_r.jpg&&
据我了解,脸皮薄的人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不懂如何拒绝别人,且害怕被人拒绝。 场景一: 盼了许久的双休日终于到了,你打算在这个周末彻底的放松自己。早就买好一大兜零食,下载好想看的电影,甚至备齐了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为的就是整整两天都不用出门。 这时…
&p&很多人无法意识到现在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时期。&/p&&p&&b&中国奇迹即将消失。&/b&&/p&&p&&br&&/p&&p&新中国经济体的发展路径,是农业、重工业齐头并进,再到轻工业-服务业-房地产。&/p&&p&&br&&/p&&p&&b&毛时代的重工发展&/b&其实是人类历史上鲜有的快速发展期。&/p&&p&那个时代的社会主义生产制度发展经济是很强的,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都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快工业化的奇迹,你们可以对比对比,不要被意识形态左右了自己的判断。&/p&&p&那么它为何无法持续,而后产生了一次大的危机呢?&/p&&p&因为那个时代底层的信息难以真切的传递到上层,如果放在现在的互联网信息流速下,拿手机发个微薄,再@一下官媒,就能终结亩产万斤之类的弥天大谎。&/p&&p&拿着错误的情报,下达错误的命令,放在任何时代都肯定行不通。&/p&&p&信息流动的障碍不仅仅是传递失真的问题,底层居民的需求细节难以传递上来,上层也无法了解底层的细化需求,即使了解了也难以处理这么庞大的信息量,此时单纯的重工业所带来的生产资料(钢铁、能源、机械)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进一步发展。&/p&&p&&b&邓时代启用市场经济&/b&,利用了资本无孔不入的特性收集了人民的细节需求,再将信息处理的权力从中央下放给企业家,开启了改革开放浪潮。&/p&&p&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了针对农村用地的“圈地运动”,形成了“高负债”“高投资”“高增长”的三高格局,&b&农业硬着陆&/b&,各地农村高利贷盛行。&/p&&p&但幸运的是,轻工业的发展掩盖了这次危机,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诞生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条件,随后中国经济再次腾飞。&/p&&p&当轻工业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历经了一轮工厂倒闭潮,堪称是&b&轻工业硬着陆&/b&,国家开始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鼓励服务业的发展。&/p&&p&服务业的发展为什么能支撑国家经济?&/p&&p&MV=PT,也就是货币总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的均价*总交易商品量&/p&&p&这个方程背后的真正含义,是指的流通越快,市场上的钱显得越多(废话),这使得企业手中的利润也会显得越丰厚/负债越少/负债越容易偿还。&/p&&p&相当于用润滑加速了经济体的运行,撑起了企业的利润。&/p&&p&服务业的划分中,金融产业加快资本流动、信息产业加快信息流动,交通、快递等加快物资传播速度。&/p&&p&这些能够加速流通的行业,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称之为&b&“流速类服务业”&/b&。&/p&&p&但是,服务业是一个泛指概念,并不是所有的服务业都能起到这个作用,除了“润滑剂”类的服务业,还有一些服务业,其实属于“&b&贫富分化的附属产品&/b&”这个大类,比如保姆、律师等穷人为富人服务的职业;比如普通、VIP等价格歧视类服务;比如未来马上会到来的教育私有化、医疗私有化,都是贫富分化的附属产业。&/p&&p&而这些产业深深的隐藏在“私有化是经济发展秘诀”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等经不起推敲的概念背后。&/p&&p&而这类产业在社会中产生的负面作用,就是固化阶级,并且它们还会让&b&服务业硬着陆。&/b&&/p&&p&“贫富分化的附属产品”里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类:开端类、终端类,开端类如教育、科研等社会动力来源,终端类如医疗、福利等产品消费的类别。&/p&&p&&b&中国做大了农业蛋糕,又转向轻工业蛋糕,接着靠金融、信息、物流三大产业加快了蛋糕内部的流速,接下来还能靠什么?&/b&&/p&&p&&b&房地产.......一种能带动建筑、家电、餐饮等一系列产业的综合类产业。&/b&&/p&&p&如果没有房地产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早在06年就减速了,但是,我国缺乏金融投资渠道,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都变成了金融投资产品,具有了“贫富分化附属产品”的属性,可能这附属二字还得去掉,因为它直接导致了贫富分化。&/p&&p&结果呢?现在要么房价下跌,要么房价、租金耗死其他产业,二者只能取其一,拿老王开刀不是没有道理的。&/p&&p&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大产业类可以直接照搬,并用来冲淡产业硬着陆的伤害了。&/p&&p&&br&&/p&&p&当下摆在中国面前的有两条路:&/p&&p&一是继续向服务业的方向走,看上去像是做大蛋糕,实际上在流速类发展到世界前沿水平之后,贫富分化的附属产品这个大类也会在包装后走向台面。&/p&&p&二是开启产业升级,科研也是服务业的一种(所以说服务业的分类简直扯淡),欧美已经探明了科研方向,我们省去了摸黑走路的过程,只是这一次面对的不是低门槛技术,而是需要高等教育的人才。&/p&&p&你们发现没有,流速类服务业和贫富类服务业,是部分重合,多数对立的,只能选择一侧作为重心发展。&/p&&p&就现在的政策形式来看,我国坚定的选择了后者。&/p&&p&所以接下来,如果中央执行力够强,教育会产生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教育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开端类”基础,并且和生育率密切相关,但教育恰恰被贫富分化、学区房等问题限制,而且还有一个教育私有化的选择。&/p&&p&所以如果政策正确,那么未来首当其冲的产业将是远程教育,解决当下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和产业升级需求冲突的难题。&/p&&p&但是呢,即使你做的很好,教育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学校里的教育之外,社会教育也是大头,而社会教育往往和社会资源分配有密切关系,两个字揭示它的窘境:就业。&/p&&p&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会进一步放缓。&/p&&p&放缓是非常可怕的,我们过去的经济飞速发展,资金的利率、杠杆和发展速度匹配,如今必须要降下来,又会诞生一次大危机。&/p&&p&因为,融资利率的下降,是从公司大规模倒闭的环境中传导过来的,而且公司在倒闭之前,还会借取高利贷,反而会导致融资利率上升。&/p&&p&这个时候已经不能让市场经济自行解决了,那绝对是一次大规模硬着陆,而且这次没有下一个产业快速发展来拯救中国经济,&b&没有借鉴的对象了&/b&。&/p&&p&&br&&/p&&p&必须消耗不短的时间,硬啃这块骨头,而且如果太过急功近利的驱赶资金,还会导致可怕的通缩。&/p&&p&&br&&/p&&p&1,对落后产业部分去杠杆、加利率,对产业升级相关企业加杠杆、降利率&/p&&p&2,发展远程教育&/p&&p&3,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增加生育率,社会福利必须进一步加强&/p&&p&4,对中低端产业实施自动化,但是这个过程不能太快&/p&&p&&br&&/p&&p&以上趋势,10年内必见分晓,到时候欢迎打脸。&/p&&p&-------------------------------------------------------------------------------------------------------------&/p&&p&经济变革的背后将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剧烈冲突。&/p&&p&政府过多的干预“贫富分化类”,会被很多人攻击是国进民退,向某时代开倒车。&/p&&p&普通人哪有什么判断力,还不是站队互喷?&/p&&p&发展靠的,是实用主义。&/p&&p&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政府自己干自己的,强行推动,反正效果出来后再说。&/p&&p&没看现在众巨头跑的跑,吐血的吐血,掏钱的掏钱么。&/p&&p&这是其一。&/p&&p&其二则是,在经济放缓的时候,如何分蛋糕变成了所有人都关注的问题。&/p&&p&这个时期,是一个国家最容易从底层倒退的时期,人是一种遵守本能的动物,他们会找各种各样奇葩的理由抱成各种小团体,参与利益分配。&/p&&p&这时也是种族主义抬头的时期,反正美国是进入这一阶段了,中国.......&/p&
很多人无法意识到现在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奇迹即将消失。 新中国经济体的发展路径,是农业、重工业齐头并进,再到轻工业-服务业-房地产。 毛时代的重工发展其实是人类历史上鲜有的快速发展期。那个时代的社会主义生产制度发展经济是很强的,无…
教给大家一个买电影票的省钱方法吧!&br&第一步:下载微票app&br&第二部:去淘宝搜“电影票”&br&&img src=&/ee2da17f1051_b.png& data-rawwidth=&945& data-rawheight=&1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5& data-original=&/ee2da17f1051_r.png&&第三步:进入到一块钱的那个店铺,然后购买满25减10一券或二券,会收到一个店家给的微票账号密码,账号含有10元红包。&br&&img src=&/2acc16b9fb3_b.png& data-rawwidth=&945& data-rawheight=&1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5& data-original=&/2acc16b9fb3_r.png&&第四步:去微票app够买想看的电影。购买时选择使用红包。32块的魔兽22块买到。&br&&img src=&/d58afc08affab9af36f450b3_b.pn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8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d58afc08affab9af36f450b3_r.png&&ps:&br&1、最近战警、魔兽上映,买票者众多,我提前一个周买的,微票一券0.68元,现在涨价了,两三块,不过还是很划算的。&br&2、一个券只能买一个票。&br&最后,祝大家观影愉快!!!
教给大家一个买电影票的省钱方法吧! 第一步:下载微票app 第二部:去淘宝搜“电影票” 第三步:进入到一块钱的那个店铺,然后购买满25减10一券或二券,会收到一个店家给的微票账号密码,账号含有10元红包。 第四步:去微票app够买想看的电影。购买时选择使用红…
用醋兑水还是不错的。&br&&img src=&/2a094df2033a18fcc8c4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2a094df2033a18fcc8c4_r.jpg&&&img src=&/a7eb555b99ff85f29291dfc60c31b112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a7eb555b99ff85f29291dfc60c31b112_r.jpg&&
用醋兑水还是不错的。
这个问题很好玩。涉及的知识十分简单,但脑洞不小,特别适合科普。&br&我们先来打开脑洞吧。&br&想象你是一只正在晒太阳的非洲古猿,脑袋上顶了一套相控预警雷达。&br&相控预警雷达,又名耳朵。&br&耳朵在你眯着眼睛晒太阳的时候可以警告你:右后方四十度有个“嗷呜~”正在快速接近,估计是狼,快撒丫子跑勒您。&br&听觉,作为一种高效的预警机制,可以极大地提高生物的存活几率,于是出现在了现存的几乎所有高等动物的技能表中。(有听力的物种被自然选择。)&br&人类的听力也是一样的,它的存在意义首先是作为躲避危险的预警机制,其次才是那些花里胡哨地东西。&br&&br&这就很有意思了~(很有意思的意思就是物理部分开始了)作为一种预警机制,除了能听到声音以外,更重要的一点,还必须具备分辨声源方向的能力。不然你跑错方向,人家狼多尴尬?&br&耳朵分辨方向的原理在中学物理里学过:靠左右耳接受到的声音的时间差,相位差,音色响度大小。&br&当声波频率比较高,波长小于两耳间距时,由于颅骨、耳廓对声波的遮蔽,加上和频率相关的衍射效应的影响,双耳接受到不同强度和音色的声音。这种差别就成为判断声源方位的主要依据。这也是为什么人戴上耳机欣赏音乐时,就没有了颅骨、耳廓对声波的遮蔽而无法重现音乐厅里的感受,只觉得声音出自自己脑袋里的某个地方。&br&但对频率低的声波,由于很容易发生衍射绕过你的脑袋,两耳接受的声音很相似。只能通过判断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来确定声源的方位。但这种方法受神经反应速度和双耳间距的限制,方向辨别并不是很灵敏,这也是为什么家庭影院中的“低音炮”不像其它的音箱那样需要成对放置,一般只有一个,放置的地方也不太讲究,反正人也听不出方位上有什么差别来。&br&&br&所以为什么人听不到20Hz以下的声音呢,因为室温下空气中声速是340m/s,20Hz意味着波长已经大于10m了,比双耳间距大太多,听到了也无法分辨方向,于是并不能提高物种的生存几率,当然就无法进化出来。(相比之下蓝鲸就可以听到10Hz,因为人家脸大。)&br&所以对大多数动物来说,能听到多低的声音,跟它的双耳间距是成正比的(并不排除例外,毕竟生物界是个复杂的系统)。同时,耳膜耳蜗是有个最优的频率响应区域的,而且这个响应区域在对数坐标下基本差不多大。就是说想听低频就必须要牺牲高频性能,反之亦然。(比如蝙蝠就无法听到频率低于1000赫兹的声音。)所以耳距事实上也就决定了你能听到的高频极限。人在哺乳动物中有较大的耳距,因而听力的高频极限也是相对较低的,只高过比人耳距更大的比如大象等少数动物。另外海水中的声速是空气中的近5倍,于是同样频率的声音在海水中的波长是空气中的5倍,因而和人耳距差不多的海豚,听力却有跟蝙蝠接近的高频极限。&br&&br&最后估算个小东西&br&声速大约取300m/s,20Hz的声波波长是15m, 20000Hz的声波波长是0.015m&br&0.015*15=0.225&br&sqrt(0.225)~=0.47m&br&数量级上差不多就是人的两个耳朵的距离。&br&也就是说人耳间距大约就处在人耳低频高频极限对应的波长的对数中点上。&br&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没有关系呢~&br&这就是进化的力量。&br&&br&&br&——————————&br&(部分引用了2009年陈珂的文章《为什么不能听超声波》,原链已失效)
这个问题很好玩。涉及的知识十分简单,但脑洞不小,特别适合科普。 我们先来打开脑洞吧。 想象你是一只正在晒太阳的非洲古猿,脑袋上顶了一套相控预警雷达。 相控预警雷达,又名耳朵。 耳朵在你眯着眼睛晒太阳的时候可以警告你:右后方四十度有个“嗷呜~”…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48 条内容
307 人关注
108 条内容
218 人关注
113 条内容
1124 人关注
789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行线在无穷远处相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