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问定额成本核算,我的产成品和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都是很清楚的,还需要根据公式算完工产品吗

新闻资讯NewsCenter
会计实操Accounting Practice>>>>
【工业会计知识大全】第七章 产品成本的核算(第二节)
&&&&& 工业企业会计是财务人员就业的热门行业,收入稳定,发展可观。但由于零基础学员入行后对其账务处理程序、成本核算要点、流程环节陌生导致屡屡犯错。下面通过 【工业会计知识大全】帮助学员迅速地掌握工业企业成本计算方法和全盘会计账务处理工作,提高学员对会计技能的运用水平。
&&&&& 第七章 产品成本的核算
&第二节& 生产费用的核算&
&&&&& 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此,必须正确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 一、生产费用的分类
&&&&& 生产产品的费用,按照不同的标准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 (一)按性质分类
&&&&& 按其性质划分,不外乎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并划分为若干个费用要素,具体如下:
&&&&& (1) 外购材料,指企业为了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
&&&&& (2) 外购燃料,指企业为了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
&&&&& (3) 外购动力,指企业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 (4) 工资及福利费,指企业支付给生产经营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开支。
&&&&& (5) 利息支出,指企业计人期间费用的借款利息支出。
&&&&& (6) 税金支出,指企业计人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支出,如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等。
&&&&& (7) 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费用的费用支出,如邮电费、差旅费、租赁费等。
&&&&& 将生产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进行核算,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生产费用,可以为企业计算所需流动资金额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提供数据;还可以为计算工业净产值和国民收入提供资料。但是,这种分类不能说明生产的用途,因而对生产耗费是否节约、合理,无法反映和分析。
&&&&& (二)接经济用途分类
&&&&& 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工业生产费用和非工业生产费用两个部分。
&&&&& 工业生产费用即进行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应当计入产品成本。非工业生产费用,如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企业赞助、捐赠支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开支等。工业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通常称为成本项习,具体划分为
&&&&& (l) 原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以及属于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 (2) 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和动力。
&&&&& (3) 工资及福利费,是指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工资和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 (4) 废品损失,是指生产中发生废品的损失,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 (5) 制造费用,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如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等。
&&&&& 二、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一)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
&&&&&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节约费用开支,降低成本,必须对各项生产费用支出进行核算和监督。要根据有关制度规定、费用开支标准和经批准的指标进行审查。对违反国家规定,不符合计划、不符合开支标准的支出,应当拒绝支付;对于超出指标、预算、定额的支出,应及时向领导反映,请有关部门处理;对于凭证不实、手续不齐,或未经批准的各项支出,应认真审核,按规定手续重新填制凭证,办理审批后予以支付。对领退料凭证、工资结算凭证,应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定期整理有关凭证,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将其中应该计入当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计人各种产品成本中有关的成本项目。月末,如果产品部分完工、部分未完工,还要将各项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便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 因此,产品成本核算的原则为:
&&&&& (1) 审核发生的生产费用是否合理和应由产品负担的成本;
&&&&& (2)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 (3)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摊和归集。
&&&&& (二)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具体过程
&&&& 1、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如纺织用的原棉、铸造用的生铁、冶炼用的矿石、造酒用的大麦、制皂用的油脂等,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属于直接费用,应该根据领料凭证直接i+A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但是,有时一批材料也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如某些化工生产的用料,属于间接费用,要采用合理简便的分配方法,分配计人各种产品成本。在消耗定额比较正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 【例7 -1】甲工业企业2月份领用甲材料2106千克,金额为21 060元,其中:生产A产品400件,B产品300件。A产品消耗定额为每件1.2千克,B产品消耗定额为每件1.1千克。
&&&&& 舟配率=2.2+300&1.1) -26
&&&&&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A产品:480&26 =12 480(元)
&&&&& B产品:330&26 =8 580(元)
&&&&& 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除按以上方法分配外,还可采用其他的分配方法。例如,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如果产品的结构大小相近,也可以按产品产量或比例分配。
&&&&& 辅助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与原料及主要材料基本相同。凡用于产品生产、能够直接计人产品成本的辅助材料,如专用包装材料等,其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人。但在很多情况下,辅助材料是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这就要采用间接分配的方法,如对有消耗定额的辅助材料,比如油漆、染料、电镀材料等,可按原料及主要材料耗用量的比例分配;对于与产品产量有直接关系的辅助材料.如某些包装材料,也可按产品产量比例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如热处理、烘干、溶解用的燃料费用,也应直接计人或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人产品成本。
&&&&& 上述耗用于基本生产产品的材料费用,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还要按&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项目分别反映。此外,用于辅助生产的材料费用、用于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材料费用,应分别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借方。
&&&&& 2.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外购动力费用是指外部购买的各种动力,如电力、热力等所支付的费用。外购动力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如生产工艺用电力;有的间接用于产品生产,如生产单位(或车间)照明用电力;有的则用于经营管理,如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力和取暖等。在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仪器所示的耗用数量和单价计算;在没有计量的情况下,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按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或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各车间、部门的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一般都分别装有电表,外购电力费用在各车间、部门可按用电度数分配;车间中的动力费用在各车间、部门可按用电度数分配;车间中的动力用电,一般不按产品分别安装电表,因而车间动力用电费在各种产品之间一般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工时比例、定额耗电量比例或其他比例分配。
&&&&&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直接用于辅助生产x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动力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及所属明细账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用于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照明用电,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照明用电等,应分别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总账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有关项目;如果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不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燃料动力费用则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及其明细账有关项目,贷记&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账户。
&&&&&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是通过编制外购动力(电力)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根据该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据以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
&&&&& 3.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直接生产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如果是计件工资,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如果是计时工资,只生产一种产品,也是直接费用;如果一个班组工人生产几种产品,则是间接费用,应采用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 4.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一般不单设成本项目,而是根据按月编制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上所列各使用部门负担的金额,分别记人有关账户。然后跟随有关账户分配记人各相应账户,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不用另编费用分配表。
&&&&& 基本生产车间的折旧费,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辅助车间的折旧费,应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管理部门的折旧费,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累计折旧&账户。
&&&&& 5.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 辅助生产的服务一般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产品的,如工具、术模等;一种是为基本生产提供劳务的,如供水、供电、供气、机修、运输等。
&&&&& 提供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应当为提供的产品单独核算成本,直接分配给需用产品的基本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其生产费用则需要在受益的车间和部门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时应掌握&受益多的多负担,受益少的少负担,不受益的不负担&的原则。
&&&&& (1)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的。
&&&&& 该账户应按车间和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辅助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分别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及福利分配汇总表&和有关凭证,记人该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借方;辅助生产发生的间接费用,应先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以该账户的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借方,归集辅助生产费用、计算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完工的产品或劳务成本,应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 账户及明细账的贷方转出。&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辅助生产的在产品成本。
&&&&& 归集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不同,所发生的费用分配转出的程序方法也不一样。制造工具.模型、备件等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应计入完工工具、模型、备件等产品的成本,完工时,作为自制工具或材料入库,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贷方转入&低值易耗品&或&原材料&账户的借方;领用时,按其用途和使用部门,一次或分期摊人成本、费用。提供水、电、汽和运输、修理等劳务所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多接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在各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时,借记&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在结算辅助生产明细账之前,还应将各车间的费用分配转入各辅助生产明细账,归集辅助生产成本。
&&&&& (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通常有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直接分配法。
&&&&& a.一次交互分配法
&&&&& 有些企业为了基本生产服务,设有几个辅助车间,而这些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往往有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况,如机修车间为供电车间修理设备,供电车间也为机修车间提供电力。这样,为了计算修理成本,就要转入供电成本;为了计算供电成本,也就要转入修理成本。因此,为了正确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并将辅助生产费用正确计人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就要在各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一次费用的交互分配。
&&&&&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首先应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求得单位成本,在内部相互提供的产品、劳务量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十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一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 b.计划成本分配法
&&&&&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按辅助生产为各受益部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提供的产品劳务,一律按产品和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计价进行分配。辅助生产实际发生的费用(原待分配费用加上按计划成本从其他辅助生产分人的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异额(实际大于计划为超支;实际小于计划为节约).应进行追加分配。为了简化核算手续,也可将差异额直接转入管理费用。
&&&&& c.直接分配法
&&&&&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而是将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正确程度不高。
&&& 6.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保险费、排污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这些费用有的发生在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归集在&生产成本&账户).有的发生在生产车间。
&&&&& 制造费用的大部分支出,属于产品生产的间接费用,因而不能按照产品制定定额,而只能按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编制制造费用计划加以控制。通过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反映和监督各项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将其正确及时地计入产品成本。
&&&&& (1) 制造费用的归集。
&&&&& 根据管理需要,&制造费用&账户可以按生产车间开设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开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它们的核算内容如表7-1所示。
&&&&& 如果有因季节性生产和大修理期间而停工发生的损失,可另设&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项目。
&&&&& (2) 制造费用的分配。
&&&&& 归集的该期基本生产车间的全部费用,就应在车间范围内生产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那么该车间的费用系直接费用,直接转入产品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如果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则就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有:①按实耗工时比例分配法。②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法。③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④接机器运转工时比例分配法,⑤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分配法。⑥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的职工福利费之和)比例分配法。⑦按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 第①至第③种分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 第④种分配方法,适用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机器运转工时的原始记录较健全的车间。计算公式如下:
&&&&& 在具有产品实用工时统计资料的车间里,可按生产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如果企业没有实用工时统计资料,而制定有比较准确的产品工时定额,也可采用按产品定额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中,制造费用也可按机器工时比例丹配。其计算公式如下:
&&&&& 【例7-2】乙工业企业第一生产车间2月份生产甲产品耗用的工时为560小时,己产rnr耗用的工时为320小时,当月发生树造费用88 000元。要求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 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 通过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基本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已经集中反映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明细账的借方,这些费用都是本月发生的产品的费用,并不是本月完工产成品成本。要计算出本月产成品成本,还要将本月发生的产品费用,加上月初在产品成本,然后再将其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以求得本月产成品成本。这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要划清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 本月发生的产品费用和月初、月末在产品及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四项费用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达:
&&&&& 由于公式中前两项是已知数,所以,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两类:&是将前两项之和按一定比例在后两项之间进行分配,从而求得完工产品与月束在产品的成本;二是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计算求得完工产品的成本。
&&&&& 但无论采用哪一类方法,都必须取得在产品数量的核算资料,它们是价值核算的基础。
&&&&& 四、生产费用的账务处理
&&&&& (一)生产费用的账务处理
&&&&& 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属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账户。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的动力等直接费用,应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核算后,再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其他间接费用先在&制造费用&账户汇集,月终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
&&&&& 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借记&生产成本一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
&&&&&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月份终了,按实际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时,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 【例7-3】2月28日发出材料汇总表上记载:当月领用A材料200 000元,其中甲产品耗用80 000元,乙产品耗用了100 000元,生产车间耗用了20 000元;领用B材料400 000元,其中甲产品耗用160 000元,乙产品耗用180 000元,生产车间耗用40 000元,管理部门领用了20 000元。
&&&&& (二)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 企业发生制造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账户。月终,将企业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别计入有关产品成本时,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贷记&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账户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
&&&&& 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本账户月末应无余额。
&&&&&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 (C)
武汉荣昌仁和会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27-&&鄂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成品成本核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