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石油类实验的空白试验的目的时,需要调节pH小于2 吗?酸度的改变会影响实验的测定吗?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实验一 ph值的测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实验一 ph值的测定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实验一ph值的测定.doc 3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实验一ph值的测定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pH值的测定
(直接电位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酸度计的方法溶液的pH通常是用酸度计进行测定的25℃时,每单位pH相当于59.1mV电动势变化值。即电动势每改变59.1mV,溶液的pH值相应改变一个单位,可在仪器上直接读出pH值。温度差异在仪器上有补偿装置。本实验采用复合电极代替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使用。
在实际工作中当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时经常用已知pH的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酸度计也叫“定位”校正时应选用与被测溶液的pH接近的标准缓冲溶液,以减少在测量过程中可能由于接电位、不对称电位以及温度等变化而引起的误差校正后的酸度计,可直接测量水或其他低pH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pH酸度计的使用;教学难点:pH酸度计的使用
四、实验学时数和学时分配
实验学时数:2学时
学时分配:1、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情况—5分钟;2、教师讲解本次实验内容—30分钟;3、学生开始独立实验—30分钟;4、学生讨论—30分钟;5、教师对本次实验情况进行点评,布置下次实验内容—25分钟。
五、实验准备
仪器:pHS一型酸度计电极pH档,开启电源,仪器预热。
3、仪器校正
4、测量水样pH值
5、实验完毕,清洗电极头,套好保护帽,放回电极盒中;仪器回零,关闭仪器开关。
七、注意事项
1、电极取下帽后应注意,在塑料保护栅内的敏感玻璃泡不要与硬物接触,任何破损和擦毛都会使电极失效;
2、测量完毕,不用时应将电极保护帽套上,帽内应有少量的补充液,以保持电极球泡的湿润;
3、复合电极的引出端必须保持清洁和干燥,绝对防止输出两端短路,否则将导致测量结果失准或失效。
八、思 考 题
1、电位法测水溶液pH的原理是什么
2、酸度计为什么要用已知pH的标准缓冲溶液校正校正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安装电极时,应注意哪些4.有色溶液或混浊溶液的pH是否可以用酸度计测定 实验二
电导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导率仪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电极的维护。
3、掌握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于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因此,当两个电极(通常为铂电极或铂黑电极)插入溶液中,可以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温度一定时,这个电阻值与电极的间距L(cm)成正比,与电极的截面积A(cm2)成反比。即:R=
由于电极面积A与间距L都是固定不变的,故是一常数,称电导池常数(以表示)。比例常数叫作电阻率。其倒数称为电导率,以K表示。
用S表示电导度,反映导电能力的强弱。电导度和电阻成反比。即S=,所以,K=S或K=/R。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并测出电阻后,即可求出电导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电导率仪的使用、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电导率仪的使用
四、实验学时数和学时分配
实验学时数:2学时
学时分配:1、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情况—5分钟;2、教师讲解本次实验内容—30分钟;3、学生开始独立实验—30分钟;4、学生讨论—30分钟;5、教师对本次实验情况进行点评,布置下次实验内容—25分钟。
五、实验准备
仪器:电导率仪、烧杯。试剂(略)。
六、实验过程
1、水样的测定
2、数据的记录、填表
七、注意事项
1、电极应定期进行常数标定。
2、电极的插头、引线应保持干燥。在测量高电导(即低电阻)时应使插头接触良好,以减小接触电阻。
3、在测量高纯水时应避免污染,为确保测量精度,电极使用前应用小于O.5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次,然后用测冲洗次方可测量。
安装电极时,应注意哪些 实验三
浊度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浊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如泥砂、粘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分光光度法测定浊度原理: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形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相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浊度测定。
教学难点: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
四、实验学时数和学时分配
实验学时数:4学时
学时分配:1、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情况—5分钟;2、教师讲解本次实验内容—40分钟;3、学生分工协作开始实验—130分钟;4、学生讨论,处理实验结果—40分钟;5、教师对本次实验情况进行点评,布置下次实验内容—25分钟。
五、实验准备
仪器:具塞比色管、容量瓶、分光光度计、移液管。试剂(略)
六、实验过程
1、标准曲线的绘制
2、水样的测定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2012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环境监测实验指导书
《环境监测实验》指 导 书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制二 O 一一年一月 总 则一、实践教学环节基本要求1. 实践环节是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强化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全面锻炼和提高 学生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注重加强学生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的
培养。 2. 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对各环节的工作重点,基本原理,操作程序,工作方法 做到心中有数。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忠于自己所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和调查数据,养成严肃,认真,细致,整洁的工作习惯。 二、实验安排 1. 实验教学环节一般在实验室(采样现场)进行。 2. 学生分成实验小组,要求所有学生必须预习实验,写预习报告及实验用品准备计划。 3. 实验开始前, 先由指导老师简单讲解实验基本情况及注意事项, 中间穿插对学生的提问。 4. 实验过程中,学生应保持安静,独立完成实验,注意数据的记录。 5. 实验结束,每位学生的实验数据记录必须经指导老师过目并签字,并清洗整理实验器具 和工作台面。 6. 实验结束,学生要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字迹清楚,书面整洁,内容完整。三、成绩评定实验成绩由预习准备,实验操作,台面收拾及清洁工作,实验报告等四部分构成。成绩 记录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档次。具体成绩如下: 1. 出勤成绩:出勤成绩占 20%,若缺勤 3 次或 3 次以上本课程实践成绩认定为不合格。 2. 实验过程成绩:实验成绩由预习准备,实验操作,台面收拾及清洁工作构成,占 50%。 3. 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报告编写成绩占 30%。 环境监测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项目 出勤 预习报告 不准缺课,不准迟到早退。 每个学生在上实验课时,首先必须交预习报告,老师进行批改 并做成绩登记。 基本操作 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基本操作的训练,注意观 要求1 察每个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每个学生评分,这也要求老师上 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关心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 实验结果 (原始记录) 实验完后学生要把实验数据和结果给老师检查,老师记录下来 作为实验报告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另外老师也能发现学生做实 验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使学生在实验中真正学到知识。 清洁 实验报告 实验完后要清洗实验物品,整理试验台。 不同的实验,实验报告的要求不同。对于基础实验,在规范上 做文章。对于综合和设计实验思路,步骤,完成情况上做文章。 实验考核 实际操作考核+考试考核。2 目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项目四 项目五 项目六 项目七 项目八 项目九 项目十录环境监测实验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4 废水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6 水样色度的测定---------------------------------------------------------------------------9 氨氮的测定--------------------------------------------------------------------------------11 水中溶解氧(DO)的测定--------------------------------------------------------------16 水中铬(Ⅵ)的测定------------------------------------------------------------------------18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上) (下)------------------------------------------------------21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上)--------------------------------------------------------------26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下)-------------------------------------------------------------28 水样 PH 值的测定-----------------------------------------------------------------------32项目十一 大气中二氧化氮含量的测定----------------------------------------------------------34 项目十二 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40 项目十三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41 项目十四 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45 项目十五 环境噪声监测---------------------------------------------------50 ※选做实验 项目十六 头发中含汞量的测定---------------------------------------------53 项目十七 土壤中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5 项目十八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57 项目十九 水中挥发酚类的测定---------------------------------------------59 项目二十 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测定--------------------------------------------64 项目二十一 污水和废水中油的测定项目--------------------------------------66 项目二十二 废水中苯系化合物的测定项目------------------------------------70 项目二十三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项目-----------------723 项目一一、基本操作(一) 药品的使用环境监测实验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1、使用药品或试液。应严格遵守是沿讲义上的用量或教师规定的用量。不可多取。如果取 多了而有剩余,不要任意弃去,也不要倒回原容器中去。必须按照教师的指导作妥善处理。 2、取用任何药品时,都要及时把盖子盖好,决不能把塞子改错,药品取后放回原处。 3、称量试剂或药品时,应非常仔细,不要泼洒在台子上或其它容器上。 4、不能用手直接抓拿固体药品。应该用干净的镊子,骨匙或镍匙取用。 (二) 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 (1)称量时不要超过天平量程。天平要保持清洁,严防药品溢漏到天平盘上,如发现天平 盘上沾有药品,要随时擦去,以免损坏天平。 (2)药品不得直接放在天平盘上称取,易潮解的和吸水的固体药品,如污水氯化铝、氢氧 化钠等,要放在带塞的锥形瓶中称取。 (3)应按规定方法取用砝码,如发现砝码上沾有药品,必须立即擦干净。 (4)称完药品后,一定要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不得把它留在天平盘上。 2、电子天平 (1)使用前先看清天平的量程,称量时不要超过天平量程。 (2)使用时首先调节平衡至平衡气泡处于平衡圈内。 (3)采用称量纸、称量瓶或其他干燥清洁容器称量药品。保持天平的清洁,严防药品溢漏 到天平盘上,如发现天平盘上沾有药品,要随时用天平帚轻轻扫去,以免损坏天平。 (4)天平玻璃门不宜打开时间过长,使用完毕后必须关好。若天平内干燥剂已变色,应当 立即将干燥剂烘干,直至干燥剂变回蓝色。 (三) 烘箱的使用 1、烘箱共烘干仪器之用,使用时不得任意调节控温器,烘箱门要轻启轻关。4 2、木塞、橡皮赛、纸以及涂有石蜡的仪器不得放入烘箱内。 3、放入烘箱前的仪器要先淋干水,磨口活塞应从仪器上取下单独放置。 4、烘箱用完后,要随时把电源切断。 (四) 通风橱的使用 1、有毒、有腐蚀性或有刺激性气味的药品应在通风橱中使用。 2、使用时开启通风橱马达,将厨门关闭,使用者将手伸入橱内操作,不得把头伸入橱内。3、使用完毕,关闭通风马达,并将橱内整理清洁。二、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缺,装置是否正确,全部装妥后再着手实验。 2.初次实验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如果要改变操作次序,或改变药品用量,必须先征得教 师许可。 3.做实验时要严肃认真,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要经常注意仪器有无破碎、漏气、反应是 否正常。 4.将玻璃管、玻璃棒或温度计插入塞子时,应注意塞孔大小是否合适,然后涂些甘油,就 容易插入到塞子中去。 5.为防止玻璃管插入时折断而割伤皮肤,手要垫上抹布,并握住玻璃管靠近塞子的部分, 漫漫地旋转而进。 6.废酸等废液应到入指定的废物缸中,不要倾入水槽,以免侵蚀水管和发生事故。有机溶 剂要倒入回收瓶中,集中处理。 7.实验室要保持整齐、清洁,桌上不要放不用的仪器或药品,要保持水槽、仪器、桌面、 地面的干净整洁,废纸、火柴梗等应放入指定的废物缸,切勿丢入水槽,以免堵塞下水 管道。 8.公用工具要轻拿轻放,用后放回原处。并保持其整洁完好。 9.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结果要随时记录在实验报告本上。 10.做完实验后,将仪器洗净、放好,并清理实验台。值日生负责打扫实验室,清理水槽和 药品台、地面,切断所有水、电、煤气,关好门窗。5 项目二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废水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1.掌握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方法。 2.实验前复习第二章残渣和浊度的有关内容。二、悬浮固体的测定(一)原理 悬浮固体系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 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 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量,即为悬浮固体(总不可滤残 渣)。 (二)仪器 1.烘箱。 2.分析天平。 3.干燥器。 4.孔径为 0.45μ m 滤膜及相应的滤器或中速定量滤纸。 5.玻璃漏斗。 6.内径为 30―50mm 称量瓶。 (三)测定步骤 1.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在 103―105℃烘干 2h,取出冷却后盖好瓶盖称重,直 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 0.0005g)。 2.去除漂浮物后振荡水样,量取均匀适量水样(使悬浮物大于 2.5mg),通过上面称至恒重 的滤膜过滤;用蒸馏水洗残渣 3―5 次。如样品中含油脂,用 10mL 石油醚分两次淋洗残渣。 3.小心取下滤膜,放入原称量瓶内,在 103―105℃烘箱中,打开瓶盖烘 2h,冷却后盖好盖 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四)计算式中:A――悬浮固体+滤膜及称量瓶重(g); B――滤膜及称量瓶重(g); V――水样体积(mL)。 (五)注意事项:6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先从水中除去。 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 2―4 倍蒸馏水稀释,振荡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 3.也可采用石棉坩埚进行过滤。三、水样浊度的测定(一)实验原理 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 有机物、无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样呈现浊度。水的浊度 大小不仅和水中存在颗粒物含量有关,而且和其粒径大小、形状、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性有 密切关系。 将水样和硅藻土(或白陶土)配制的浊度标准液进行比较。相当于 1mg 一定粘度的硅 藻土(白陶土)在 1000mL 水中所产生的浊度,称为 1 度。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1、仪器 (1)100mL 具塞比色管。 (2)1L 容量瓶。 (3)750mL 具塞无色玻璃瓶,玻璃质量和直径均需一致。 (4)1L 量筒。 2、试剂 (1)浊度标准液 称取 10g 通过 0.1mm 筛孔(150 目)的硅藻土,于研钵中加入少许蒸馏水调成糊状并研 细,移至 1000mL 量筒中,加水至刻度。充分搅拌,静置 24h,用虹吸法仔细将上层 800mL 悬浮液移至第二个 1000mL 量筒中。 向第二个量筒内加水至 1000mL, 充分搅拌后再静置 24h。 虹吸出上层含较细颗粒的 800mL 悬浮液,弃去。下部沉积物加水稀释至 1000mL。充分 搅拌后贮于具塞玻璃瓶中,作为浑浊度原液。其中含硅藻土颗粒直径大约为 400μ m 左右。 取上述悬浊液 50mL 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于 105℃烘箱内烘 2h,置 干燥器中冷却 30min,称重。重复以上操作,即,烘 1h,冷却,称重,直至恒重。求出每毫 升悬浊液中含硅藻土的重量(mg)。 (2)吸取含 250mg 硅藻土的悬浊液,置于 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此溶 液浊度为 250 度。7 (3)吸取浊度为 250 度的标准液 100mL 置于 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 液浊度为 100 度的标准液。 于上述原液和各标准液中加入 1g 氯化汞,以防菌类生长。 (三)测定步骤 1.浊度低于 10 度的水样 (1)吸取浊度为 100 度的标准液 0、1.0、2.0、3.0、4.0、5.0、6.0、7.0、8.0、9.0 及 10.0mL 于 100mL 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其浊度依次为 0、1.0、2.0、3.0、 4.0、5.0、6.0、7.0、8.0、9.0、10.0 度的标准液。 (2)取 100mL 摇匀水样置于 100mL 比色管中, 与浊度标准液进行比较。 可在黑色底板上, 由上往下垂直观察。 2.浊度为 10 度以上的水样 (1)吸取浊度为 250 度的标准液 0、10、20、30、40、50、60、70、80、90 及 100mL 置 于 250mL 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即得浊度为 0、10、20、30、40、50、60、 70、80、90 和 100 度的标准液,移入成套的 250mL 具塞玻璃瓶中,每瓶加入 1g 氯化汞,以 防菌类生长,密塞保存。 (2)取 250mL 摇匀水样,置于成套的 250mL 具塞玻璃瓶中,瓶后放一有黑线的白纸作为 判别标志,从瓶前向后观察,根据目标清晰程度,选出与水样产生视觉效果相近的标准液, 记下其浊度值。 (3)水样浊度超过 100 度时,用水稀释后测定。 计算同上。8 项目三色度的测定天然和轻度污染水可用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对工业有色废水常用稀释倍数法辅以文 字描述。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铂钴比色法和稀释倍数法测定水和废水颜色方法,不同方法所适用范围。 2.预习第二章有关色度的内容,了解颜色测定的其它方法及各自特点。二、铂钴比色法水是无色透明的,当水中存在某些物质时,会表现出一定的颜色。溶解性的有机物, 部分无机离子和有色悬浮微粒均可使水着色。 pH 值对色度有较大的影响,在测定色度的同时,应测量溶液的 pH 值。 (一)原理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每升水中含有 1mg 铂和 0.5mg 钴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 1 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如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亦可用离心法或用孔径为 0.45μ m 滤膜过滤以去除悬浮物, 但不能用滤纸过滤,因滤纸可吸附部分溶解于水的颜色。 (二)仪器和试剂 1.50mL 具塞比色管,其刻线高度应一致。 2.铂钴标准溶液:称取 1.246g 氯铂酸钾(K2PtC16)(相当于 500mg 铂)及 1.000g 氯化钴 (COCl2? 2O) 6H (相当于 250mg 钴) 溶于 100mL 水中, 100mL 盐酸, , 加 用水定容至 1000mL。 此溶液色度为 500 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存放暗处。 (三)测定步骤 1.标准色列的配制:向 50mL 比色管中加入 0、0.50、1.00、1.50、2.00、2.50、3.00、3.50、 4.00、4.50、5.00、6.00 及 7.00mL 铂钴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 为 0、5、10、15、20、25、30、35、40、45、50、60 和 70 度。密塞保存。 2.水样的测定 (1)分取 50.0mL 澄清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较大,可酌情少取水样,用水稀释 至 50.0mL。 (2)将水样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观察时,可将比色管置于白瓷板或白纸上,使光线 从管底部向上透过液柱, 目光自管口垂直向下观察, 记下与水样色度相同的铂钴标准色列的 色度。9 (四)计算式中:A――稀释后水样相当于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 B――水样的体积(mL)。 (五)注意事项 1.可用重铬酸钾代替氯铂酸钾配制标准色列。方法是:称取 0.0437g 重铬酸钾和 1.000g 硫 酸钴(CoSO4? 2O),溶于少量水中,加入 0.50mL 硫酸,用水稀释至 500mL。此溶液的 7H 色度为 500 度。不宜久存。 2.如果样品中有泥土或其他分散很细的悬浮物,虽经预处理而得不到透明水样时,则只测 其表色。三、稀释倍数法(一)原理 将有色工业废水用无色水稀释到接近无色时,记录稀释倍数,以此表示该水样的色度。 并辅以用文字描述颜色性质,如深蓝色、棕黄色等。 (二)仪器 50mL 具塞比色管,其标线高度要一致。 (三)测定步骤 1.取 100―150mL 澄清水样置烧杯中,以白色瓷板为背景,观察并描述其颜色种类。 2.分取澄清的水样,用水稀释成不同倍数,分取 50mL 分别置于 50mL 比色管中,管底部衬 一白瓷板,由上向下观察稀释后水样的颜色,并与蒸馏水相比较,直至刚好看不出颜色,记 录此时的稀释倍数。 (四)注意事项 如测定水样的真色,应放置澄清取上清液,或用离心法去除悬浮物后测定;如测定水 样的表色,待水样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沉降后,取上清液测定。10 项目四氨氮的测定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有纳氏试剂比色法、苯酚-次氯酸盐(或水杨酸-次氯酸盐)比 色法和电极法等。纳氏试剂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等特点,但钙、镁、铁等金属离子、 硫化物、醛、酮类,以及水中色度和混浊等干扰测定,需要相应的预处理。苯酚-次氯酸盐 比色法具灵敏、稳定等优点,干扰情况和消除方法同纳氏试剂比色法。电极法通常不需要对 水样进行预处理和具测量范围宽等优点。氨氮含量较高时,可采用蒸馏-酸滴定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氨氮测定最常用的三种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电极法和滴定法。了解氨气敏电极 使用。 2.复习第二章含氮化合物测定的有关内容。二、纳氏试剂比色法(一)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 正比,通常可在波长 410―425nm 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 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 2mg/L。采用目视比色法,最 低检出浓度为 0.02mg/L。水样作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 水和生活污水。 (二)仪器 1、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 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 2、分光光度计。 3、pH 计。 (三)试剂 配制试剂用水均应为无氨水。 1.无氨水。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制备: (1)蒸馏法:每升蒸馏水中加 0.1mL 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 50mL 初馏液, 接取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2)离子交换法:使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2.1mol/L 盐酸溶液。 3.1mol/L 氢氧化纳溶液。 4.轻质氧化镁(MgO):将氧化镁在 500℃下加热,以除去碳酸盐。11 5.0.05%溴百里酚蓝指示液(pH6.0―7.6)。 6.防沫剂:如石蜡碎片。 7.吸收液:①硼酸溶液:称取 20g 硼酸溶于水,稀释至 1L。②0.01mol/L 硫酸溶液。 8.纳氏试剂。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制备: (1)称取 20g 碘化钾溶于约 25mL 水中,边搅拌边分次少量加入二氯化汞(HgCl2)结晶粉 末(约 10g),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改为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并充分搅拌, 当出现微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停止滴加氯化汞溶液。 另称取 60g 氢氧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 250mL,冷却至室温后,将上述溶液徐徐注入氢 氧化钾溶液中,用水稀释至 400mL,混匀。静置过夜,将上清液移入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2)称取 16g 氢氧化钠,溶于 50mL 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 另称取 7g 碘化钾和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 溶液中。用水稀释至 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9.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 50g 酒石酸钾钠(KNaC4H4O6? 2O)溶于 100mL 水中,加热煮 4H 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 100mL。 10. 铵标准贮备溶液: 称取 3.819g 经 100℃干燥过的氯化铵 (NH4Cl) 溶于水中, 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 1.00mg 氨氮。 11.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 5.00mL 铵标准贮备液于 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 溶液每毫升含 0.010mg 氨氮。 (四)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取 250mL 水样(如氨氮含量较高,可取适量并加水至 250mL,使氨氮含量 不超过 2.5mg),移入凯氏烧瓶中,加数滴溴百里酚蓝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 调节至 pH=7 左右。加入 0.25g 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导管下 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下。加热蒸馏,至馏出液达 200mL 时,停止蒸馏。定容至 250mL。 采用酸滴定法或纳氏比色法时,以 50mL 硼酸溶液为吸收液;采用水扬酸-次氯酸盐比 色法时,改用 50mL0.01mol/L 硫酸溶液为吸收液。 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 0、0.50、1.00、3.00、5.00、7.00 和 10.0mL 铵标准使用液于 50mL 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 1.0mL 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 1.5mL 纳氏试剂,混匀。 放置 10min 后,在波长 420nm 处,用光程 20mm 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 (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12 3.水样的测定 (1)分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 0.1mg),加入 50mL 比色管 中,稀释至标线,加 0.1mL 酒石酸钾钠溶液。 (2)分取适量经蒸馏预处理后的馏出液,加入 50mL 比色管中,加一定量 1mol/L 氢氧化钠 溶液以中和硼酸,稀释至标线。加 1.5mL 纳氏试剂,混匀。放置 10min 后,同标准曲线步骤 测量吸光度。 4.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作全程序空白测定。 (五)计算 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的氨氮量(mg); V――水样体积(mL)。 (六)注意事项 1.纳氏试剂中碘化汞与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静置后生成的沉 淀应除去。 2.滤纸中常含痕量铵盐,使用时注意用无氨水洗涤。所用玻璃器皿应避免实验室空气中氨 的沾污。三、滴定法(一)原理 滴定法仅适用于已进行蒸馏预处理的水样。调节水样至 pH 在 6.0―7.4 范围,加入氧 化镁使呈微碱性。加热蒸馏,释出的氨被吸收入硼酸溶液中,以甲基红-亚甲蓝为指示剂, 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中的铵。 当水样中含有在此条件下,可被蒸馏出并在滴定时能与酸反应的物质,如挥发性胺类 等,则将使测定结果偏高。 (二)试剂 1.混合指示液:称取 200mg 甲基红溶于 100mL95%乙醇,另称取 100mg 亚甲蓝溶于 50mL95%乙醇,以两份甲基红溶液与一份亚甲蓝溶液混合后备用。混合液一个月配制一次。 2.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2mol/L):分取 5.6mL(1+9)硫酸溶液于 1000mL 容量瓶 中,稀释至标线,混匀。按下列操作进行标定。13 称取 180℃干燥 2h 的基准试剂级无水碳酸钠(Na2CO3)约 0.5g(称准至 0.0001g), 溶于新煮沸放冷的水中,移入 500mL 容量瓶中,加 25mL 水,加 1 滴 0.05%甲基橙指示液, 用硫酸溶液滴定至淡橙红色止。记录用量,用下式计算硫酸溶液的浓度。式中:W――碳酸钠的重量(g); V――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mL)。 3、0.05%甲基橙指示液。 (三)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同纳氏比色法。 2. 水样的测定: 向硼酸溶液吸收的、 经预处理后的水样中, 2 滴混合指示液, 0.020mol/L 加 用 硫酸溶液滴定至绿色转变成淡紫色止,记录硫酸溶液的用量。 3.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同水样全程序步骤进行测定。 (四)计算式中:A――滴定水样时消耗硫酸溶液体积(mL); B――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溶液体积(mL); M――硫酸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14――氨氮(N)摩尔质量。四、电极法(一)原理 氨气敏电极为-复合电极,以 pH 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此 电极对置于盛有 0.1mol/L 氯化铵内充液的塑料套管中,管端部紧贴指示电极敏感膜处装有 疏水半渗透薄膜, 使内电解液与外部试液隔开, 半透膜与 pH 玻璃电极间有一层很薄的液膜。 当水样中加入强碱溶液将 pH 提高到 11 以上, 使铵盐转化为氨, 生成的氨由于扩散作用而通 过半透膜(水和其他离子则不能通过),使氯化铵电解质液膜层内 NH4+ NH3+H+的反应向左移动,引起氢离子浓度改变,由 pH 玻璃电极测得其变化。在恒定的离子强度下,测得 的电动势与水样中氨氮浓度的对数呈一定的线性关系。 由此, 可从测得的电位值确定样品中 氨氮的含量。14 挥发性胺产生正干扰;汞和银因同氨络合力强而有干扰;高浓度溶解离子影响测定。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饮用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含量。色度和浊度 对测定没有影响,水样不必进行预蒸馏。标准溶液和水样的温度应相同,含有溶解物质的总 浓度也要大致相同。 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03mg/L 氨氮;测定上限为 1400mg/L 氨氮。 (二)仪器 1.离子活度计或带扩展毫伏的 pH 计。 2.氨气敏电极。 3.电磁搅拌器。 (三)、试剂 所有试剂均用无氨水配制。 1.铵标准贮备液:同纳氏试剂比色法试剂 10。 2.100、10、1.0、0.1mg/L 的铵标准使用液:用铵标准贮备液稀释配制。 3.电极内充液:0.1mol 氯化铵溶液。 4.5mol/L 氢氧化钠(内含 EDTA 二钠盐 0.5mol/L)混合溶液。 (四)测定步骤 1.仪器和电极的准备:按使用说明书进行,调试仪器。 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 10.00mL 浓度为 0.1、1.0、10、100、1000mg/L 的铵标准溶液于 25mL 小烧杯中,浸入电极后加入 1.0mL 氢氧化钠溶液,在搅拌下,读取稳定的电位值(1min 内变化不超过 1mV 时,即可读数)。在半对数坐标线上绘制 E-lgc 的标准曲线。 3.水样的测定:取 10.00mL 水样,以下步骤与标准曲线绘制相同。由测得的电位值,在标 准曲线上直接查得水样中的氨氮含量(mg/L)。 (五)注意事项 1.绘制标准曲线时,可以根据水样中氨氮含量,自行取舍三或四个标准点。 2.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由于搅拌器发热而引起被测溶液温度上升,影响电位值的测定。 3.当水样酸性较大时,应先用碱液调至中性后,再加离子强度调节液进行测定。 4.水样不要加氯化汞保存。 5.搅拌速度应适当,不可使其形成涡流,避免在电极处产生气泡。 6.水样中盐类含量过高时,将影响测定结果。必要时,应在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量的盐类 以消除误差。15 项目五 一 实验目的水中溶解氧(DO)的测定水体与大气平衡或经过化学、 生物化学反应后溶于水中的氧的含量为溶解氧。 干净的地 面水溶解氧一般接近平衡饱和。 当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呈过饱和。 如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性物 质污染, 可使溶解氧降低, 当气相与水体平衡速率小于污染反应速度时, 溶解氧可趋近于零, 使厌氧菌得以繁殖,水质恶化。因此,溶解氧值的大小可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通过实验 操作,进一步理解水体中溶解氧值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测定出一个样品的 DO 值。 二 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碘量法测定水中 DO 值,碘量法是基于溶解氧的氧化性能,于水样中加入硫 酸锰和氢氧化钠-碘化钾溶液生成三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溶解后生成高价锰的氧 化物,在碘离子存在下即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游离碘, 换算出溶解氧量。当溶液溶解氧充足时,其反应式如下: Mn2++ 2OH-= Mn(OH)2↓(肉色); Mn(OH)2+1/2O2=MnO(OH)2↓(棕色)- + 2+或 2Mn(OH)2+1/2O2+H2O=2MnO(OH)3↓(棕色);MnO(OH)2+2I +4H =Mn +I2+3H2O 或 2Mn(OH)3+2I +6H =2Mn +I2+6H2O; I2+2S2O3 =2I +S4O6 (以上反应均为可逆反应) 三 仪器和试剂 1.硫酸锰溶液:取 182gMnSO4?H2O 溶解于蒸馏水中,用水稀释至 500mL。此溶液在酸性 时,加入碘化钾后,不得析出黄色游离碘。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 250g 氢氧化钠溶于 100~200mL 水中,另称取 75g 碘化钾于 100mL 蒸馏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种溶液合并,混合均匀,用水稀释至 500mL。 若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层清夜,贮存于塑料瓶中并用黑纸包裹避光。 3.0.5%淀粉溶液:称取 0.5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冲到 100mL。冷却后,加入 0.1g 水杨酸防腐。 4.0.1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取 12.5g 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 500mL 煮 沸放冷的蒸馏水中,浓度约为 0.1mol/L,加入 0.2g 氢氧化钠,贮存于棕色瓶中。 标定:称约 0.15g 碘酸钾(105℃下烘干),放于 250mL 碘量瓶中,加入 100mL 蒸馏水,加 热使其溶解,再加 3g 碘化钾及 10mL 冰醋酸,静置 5min,用 0.1mol/L 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 释放出的碘,至溶液变为浅黄色,加入 1mL0.5%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刚好无色为止。 硫代硫酸钠浓度 (mg/L)=碘酸钾用量 (g) ×1000/硫代硫酸钠用量(mL)×35.669 将此溶液稀释 8 倍配成 0.0125mol/L 硫代硫酸钠。16- + 2+ 2- - 2- 5. 250mL 溶解氧瓶 2 个、250mL 锥形瓶 3 个、25mL 酸式滴定管 2 支、1mL 移液管 2 支、 2mL 移液管 2 支、100mL 移液管 1 支。 四 、实验步骤 水样采集后,为防止溶解氧变动,立即固定样品,方法是用虹吸法把水样转移到溶解 氧瓶内, 并使水样从瓶口溢流出 10s 左右, 然后用 1mL 定量移液管插入液面下加入 1mL 硫酸 锰溶液,用 2mL 定量移液管也插入液面下,加入 2mL 碱性碘化钾溶液,盖好瓶塞,勿使瓶内 有气泡,颠倒混合 15 次后静置,待棕色絮状沉淀降到瓶的一半时,再颠倒混合几次。轻轻 打开溶解氧瓶塞,立即用移液管加入 2mL 浓硫酸,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 部溶解为止,若溶解不完全,可继续加入少量浓硫酸,但此时不可溢出溶液,然后放置暗处 5min,用移液管取 100mL 上述溶液,注入 250mL 锥形瓶中,用 0.0125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 溶液滴定到溶液呈微黄色,加入 1mL 淀粉溶液,用硫代硫酸钠继续滴定使蓝色退去为止,记 录用量。 五 、结果与讨论 1. 溶解氧(mg/L)=C×V×8× 式中,C 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 为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100 为所取的水样体积(mL)。 2. 溶解氧饱和度=测得溶解氧值/采样时的水温,大气压和盐度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 值×100% 3. 为什么采用虹吸法取水样?若用一般的方法溶解氧值增大还是减小? 4. 采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受哪些因素所影响?如含有氧化物、藻类、悬浮物会产生 什么干扰?还原性物质会产生什么干扰? 5.如水样中含有大量游离氯,碘量法应怎样进行修正?提出简单设想17 项目六水中铬的测定废水中铬的测定常用分光光度法,是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 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40nm,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如果测 定总铬,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为六价,再用本法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六价铬和总铬的测定方法;熟练应用分光光度计。 2.预习第二章第六节关于水和废水中金属化合物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二、 六价铬的测定(一) 、仪器 1.分光光度计,比色皿(1cm、3cm) 。 2.50mL 具塞比色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二)试剂 1.丙酮。 2. (1+1)硫酸。 3. (1+1)磷酸。 4.0.2%(m/V)氢氧化钠溶液。 5.氢氧化锌共沉淀剂:称取硫酸锌(ZnSO4? 2O)8g,溶于 100mL 水中;称取氢氧化钠 7H 2.4g,溶于 120mL 水中。将以上两溶液混合。 6.4%(m/V)高锰酸钾溶液。 7.铬标准贮备液: 称取于 120℃干燥 2h 的重铬酸钾 (优级纯) 0.2829g, 用水溶解, 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贮备液含 0.100μ g 六价铬。 8.铬标准使用液:吸取 5.00mL 铬标准贮备液于 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每毫升标准使用液含 1.00μ g 六价铬。使用当天配制。 9.20%(m/V)尿素溶液。 10.2%(m/V)亚硝酸钠溶液。 11.二苯碳酰二肼溶液:称取二苯碳酰二肼(简称 DPC,C13H14N4O)0.2g,溶于 50mL 丙酮 中,加水稀释至 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内,置于冰箱中保存。颜色变深后不能再用。 (三)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 (1)对不含悬浮物、低色度的清洁地面水,可直接进行测定。18 (2)如果水样有色但不深,可进行色度校正。即另取一份试样,加入除显色剂以外的各种 试剂,以 2mL 丙酮代替显色剂,用此溶液为测定试样溶液吸光度的参比溶液。 (3)对浑浊、色度较深的水样,应加入氢氧化锌共沉淀剂并进行过滤处理。 (4)水样中存在次氯酸盐等氧化性物质时,干扰测定,可加入尿素和亚硝酸钠消除。 (5)水样中存在低价铁、亚硫酸盐、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时,可将 Cr 还原为 Cr3+,此时, 调节水样 pH 值至 8,加入显色剂溶液,放置 5min 后再酸化显色,并以同法作标准曲线。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 9 支 50mL 比色管,依次加入 0、0.20、0.50、1.00、2.00、4.00、6.00、 8.00 和 10.00mL 铬标准使用液, 用水稀释至标线, 加入 1+1 硫酸 0.5mL 和 1+1 磷酸 0.5mL, 摇匀。加入 2mL 显色剂溶液,摇匀。5―10min 后,于 540nm 波长处,用 1cm 或 3cm 比色 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六价铬含量为横坐标 绘出标准曲线。 3.水样的测定:取适量(含 Cr6+少于 50μg)无色透明或经预处理的水样于 50mL 比色管中, 用水稀释至标线, 测定方法同标准溶液。 进行空白校正后根据所测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 Cr6+含量。 (四)计算6+式中: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 Cr6+量(μg); V――水样的体积(mL)。三、总铬的测定(一)仪器 同 Cr6+测定。 (二)试剂 1.硝酸;硫酸;三氯甲烷。 2.1+1 氢氧化铵溶液。 3.5%(m/V)铜铁试剂:称取铜铁试剂[C6H5N(NO)ONH4]5g,溶于冰冷水中并稀释至 100mL。临用时现配。 4.其他试剂同六价铬的测定试剂 1、2、5―10。 (三) 、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19 (1)一般清洁地面水可直接用高锰酸钾氧化后测定。 (2)对含大量有机物的水样,需进行消解处理。即取 50mL 或适量(含铬少于 50μ g)水样, 置于 150mL 烧杯中,加入 5mL 硝酸和 3mL 硫酸,加热蒸发至冒白烟。如溶液仍有色,再加入 5mL 硝酸,重复上述操作,至溶液清澈,冷却。用水稀释至 10mL,用氢氧化铵溶液中和至 pH1―2,移入 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供测定。 (3)如果水样中钼、钒、铁、铜等含量较大,先用铜铁试剂-三氯甲烷萃取除去,然后再进 行消解处理。 2.高锰酸钾氧化三价铬:取 50.0mL 或适量(铬含量少于 50μ g)清洁水样或经预处理的水 样(如不到 50.0mL,用水补充至 50.0mL)于 150mL 锥形瓶中,用氢氧化铵和硫酸溶液调至 中性,加入几粒玻璃珠,加入 1+1 硫酸和 1+1 磷酸各 0.5mL,摇匀。加入 4%高锰酸钾溶 液 2 滴,如紫色消退,则继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保持紫红色。加热煮沸至溶液剩约 20mL。 冷却后,加入 1mL20%的尿素溶液,摇匀。用滴管加 2%亚硝酸钠溶液,每加一滴充分摇匀, 至紫色刚好消失。稍停片刻,待溶液内气泡逸尽,转移至 50mL 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供 测定。 标准曲线的绘制、水样的测定和计算同六价铬的测定。 (四)注意事项 1.用于测定铬的玻璃器皿不应用重铬酸钾洗液洗涤。 2.Cr6+与显色剂的显色反应一般控制酸度在 0.05―0.3mol/L(1/2H2SO4)范围,以 0.2mol/L 时显色最好。显色前,水样应调至中性。显色温度和放置时间对显色有影响,在 15℃时, 5―15min 颜色即可稳定。 3.如测定清洁地面水样,显色剂可按以下方法配制:溶解 0.2g 二苯碳酰肼于 100mL95%的 乙醇中,边搅拌边加入 1+9 硫酸 400mL。该溶液在冰箱中可存放一个月。用此显色剂,在 显色时直接加入 2.5mL 即可,不必再加酸。但加入显色剂后,要立即摇匀,以免 Cr6+可能被 乙酸还原。20 项目七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上、下)1.掌握容量法、库仑滴定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和技术,熟悉库仑仪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复习第二章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的含义及测定方法二、重铬酸钾法(CODCr)(一)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 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 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二)仪器 1.500mL 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炉)。 3.25mL 或 50mL 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三)试剂烘干 2h 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铬酸钾 12.258g 溶于水中,移入 1000mL 容量瓶,稀释至标 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 称取 1.485g 邻菲 12H8N2? 2O) 0.695g 硫酸亚铁 (C H 、 (FeSO4? 2O) 7H 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mL,贮于棕色瓶内。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 20mL 浓硫酸,冷却后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 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 准确吸取 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 500mL 锥形瓶中, 加水稀释至 110mL 左右,缓慢加入 30mL 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 3 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 0.15mL),用 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4.硫酸-硫酸银溶液:于 500mL 浓硫酸中加入 5g 硫酸银。放置 1―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21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四)测定步骤 1.取 25.00mL 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 25.00mL)置于 250mL 磨口的回流锥形瓶 中,准确加入 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 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 30mL 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 2h (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体积 1/10 的废水样和试剂于 15×150mm 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否成绿色。如溶液显绿色,再适当减少废 水取样量,直至溶液不变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废水样分析时应取用的体积。稀释时,所取废 水样量不得少于 5mL,如果化学需氧量很高,则废水样应多次稀释。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 30mg/L 时,应先把 0.4g 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 25.00mL 废水(或适量废水稀释至 25.00mL),摇匀。 2.冷却后,用 90mL 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 140mL,否则因酸 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3.溶液再度冷却后,加 3 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 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4.测定水样的同时,取 25.00mL 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 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五)计算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mL); 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的体积(mL); 8――氧(1/2O)摩尔质量(g/mol)。 (六)注意事项 1.使用 0.4g 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 40mg,如取用 25.00mL 水样,即最高可络合 2000mg/L 氯离子浓度的水样。若氯离子的浓度较低,也可少加硫酸汞,使保持硫酸汞:氯 离子=10∶1(W/W)。若出现少量氯化汞沉淀,并不影响测定。22 2.水样取用体积可在 10.00―50.00mL 范围内,但试剂用量及浓度需按下表进行相应调整, 也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水样取用量和试剂用量表3.对于化学需氧量小于 50mg/L 的水样,应改用 0.0250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回滴时用 0.01mol/L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4.水样加热回流后,溶液中重铬酸钾剩余量应为加入量的 1/5―4/5 为宜。 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检查试剂的质量和操作技术时, 由于每克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理 论 CODCr 为 1.176g, 所以溶解 0.4251g 邻苯二甲酸氢钾 (HOOCC6H4COOK) 于重蒸馏水中, 转入 1000mL 容量瓶,用重蒸馏水稀释至标线,使之成为 500mg/L 的 CODCr 标准溶液。用 时新配。 6.CODCr 的测定结果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每次实验时, 应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标定, 室温较高时尤其注意其浓度的变化。三、库仑滴定法(一)原理 水样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在 10.2mol/L 硫酸介质中回流氧化后,过量的重铬酸钾用 电解产生的亚铁离子作为库仑滴定剂, 进行库仑滴定。 根据电解产生亚铁离子所消耗的电量、 按照法拉第定律计算水样 COD 值,即式中:Qs――标定与加入水样中相同量重铬酸钾溶液所消耗的电量; Qm――水样中过量重铬酸钾所消耗的电量; V――水样的体积(mL)。23 此法简便、快速、试剂用量少,简化了用标准溶液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步骤,缩短了 回流时间, 尤适合工矿企业的工业废水控制分析。 但由于其氧化条件与 (一) 法不完全一致, 必要时,应与(一)法测定结果进行核对。 (二)仪器 1.化学需氧量测定仪。 2.滴定池:150mL 锥形瓶。 3.电极:发生电极面积为 780mm2 铂片。对电极用铂丝做成,置于底部为垂熔玻璃的玻璃管 (内充 3mol/L 的硫酸)中。指示电极面积为 300mm2 铂片。参比电极为直径 1mm 钨丝,也 置于底部为垂熔玻璃的玻璃管(内充饱和硫酸钾溶液)中。 4.电磁搅拌器、搅拌子。 5..回流装置:34#标准磨口 150mL 锥形瓶的回流装置,回流冷凝管长度为 120mm。 6.电炉(300W)。 7.定时钟。 (三)试剂 1.重蒸馏水:于蒸馏水中加入少许高锰酸钾进行重蒸馏。1000mL 重蒸馏水中,摇匀备用。 3.硫酸-硫酸银溶液:于 500mL 浓硫酸中加入 5g 硫酸银,使其溶解。摇匀。重蒸馏水中,混匀。若有沉淀物,需过滤除去。 5.硫酸汞溶液:称取 4g 硫酸汞置于 50mL 烧杯中,加入 20mL3mol/L 的硫酸,稍加热使其溶 解,移入滴瓶中。 (四)测定步骤 1.标定值的测定 (1)吸取 12.00mL 重蒸馏水置于锥形瓶中,加 1.00mL0.050mol/L 重铬酸钾溶液,慢慢加入 17mL 硫酸-硫酸银溶液,混匀。放入 2―3 粒玻璃珠,加热回流。 (2)回流 15min 后,停止加热,用隔热板将锥形瓶与电炉隔开,稍冷,由冷凝管上端加入 33mL 重蒸馏水。24 (3)取下锥形瓶,置于冷水浴中冷却,加 7mL1mol/L 硫酸铁溶液,摇匀,继续冷却至室温。 (4)放入搅拌子,插入电极,开动搅拌器,揿下标定开关,进行库仑滴定。仪器自动控制 终点并显示重铬酸钾相对应的 COD 标定值。将此值存入仪器的拨码盘中。 2.水样的测定 (1)COD 值小于 20mg/L 的水样:①准确吸取 10.00mL 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 1―2 滴硫 酸汞溶液及 1.00mL0.050mol/L 重铬酸钾溶液,加入 17mL 硫酸-硫酸银溶液,混匀。加 2―3 粒玻璃珠,加热回流,以下操作按照“标定值的测定(2)、(3)”进行。②放入搅拌子, 插入电极并开动搅拌器,揿下测定开关,进行库仑滴定,仪器直接显示水样的 COD 值。 如果水样氯离子含量较高,可以少取水样,用重蒸馏水稀释至 10mL,测得该水样的 COD 为:式中:V――水样的体积(mL); COD――仪器 COD 读数(mg/L)。 (2)COD 值大于 20mg/L 的水样:①吸取 10.00mL 重蒸馏水置于锥形瓶中,加入 1―2 滴硫 酸汞溶液和 3.00mL0.050mol/L 重铬酸钾溶液,慢慢加入 17mL 硫酸-硫酸银溶液,混匀。放 入 2―3 粒玻璃珠,加热回流。以下操作按“标定值的测定(2)、(3)、(4)”进行标定。 ②准确吸取 10.00mL 水样(或酌量少取,加水至 10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 1―2 滴硫酸汞 溶液及 0.050mol/L 重铬酸钾溶液 3.00mL,再加 17mL 硫酸-硫酸银溶液,混匀,加入 2―3 粒玻璃珠,加热回流。以下操作按 COD 小于 20mg/L 的水样测定步骤②进行。 (五)注意事项 1.对于浑浊及悬浮物较多的水样,要特别注意取样的均匀性,否则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2.当铂电极沾污时,可将其浸入 2mol/L 氨水中浸洗片刻,然后用重蒸馏水洗净。 3.切勿用去离子水配制试剂和稀释水样。 4.对于不同型号的 COD 测定仪,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25 项目八生化需氧量的测定(上)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某些可氧化物质(主要是有机 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用以间接表示水中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类物质的 含量,是反映有机物污染的重要类别指标之一。测定 BOD 的方法有稀释接种法、微生物传 感器法、活性污泥曝气降解法、库仑滴定法、测压法等。本实验采用稀释接种法测定污水的 BOD。 该方法也称五天培养法(BOD5), 即取一定量水样或稀释水样, 20℃±1℃培养五天, 在 分别测定水样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为 BOD5 值,以氧的 mg/L 表示,其相关内容 参阅教材第二章第八节。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稀释接种法测定 BOD5 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复习第二章第八节中的相关内容,提出为保证测定准确度,应当控制好哪些条件。 二、仪器 1.恒温培养箱。 2.5~20L 细口玻璃瓶。 3.mL 量筒。 4. 玻璃搅拌棒: 棒长应比所用量筒高度长 200mm, 棒的底端固定一个直径比量筒直径略小, 并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 5.溶解氧瓶:200~300mL,带有磨口玻璃塞,并具有供水封用的钟形口。 6.虹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三、试剂1.磷酸盐缓冲溶液:将 8.58 磷酸二氢钾(KH2PO4),2. 75g 磷酸氢二钾(K 2HPO4),33.4g 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和 1.7g 氯化铵(NH4C1)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0mL。此溶液的 pH 应为 7.2。 2.硫酸镁溶液:将 22.5g 硫酸镁(Mg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0mL。 3.氯化钙溶液;将 27.5g 无水氯化钙溶于水,稀释至 1000mL。 4.氯化铁溶液;将 0.25g 氯化铁(FeCl3?6H2O)溶于水,稀释至 1000mL。 5.盐酸溶液(0.5mol/L):将 40mL(ρ =1.18g/mL)盐酸溶于水,稀释至 100mL。 6.氢氧化钠溶液(0.5mol/L):将 20g 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 1000mL。 7.亚硫酸钠溶液(1/2Na2SO3=0.025mol/L);将 1.575g 亚硫酸钠溶于水,稀释至 1000mL。 此溶液不稳定,需每天配制。26 8.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将葡萄糖(C6H12O6)和谷氨酸(HOOC-CH2-CH2-CHNH2-COOH) 在 103℃干燥 lh 后,各称取 150mg 溶于水中,移入 1000mL 容量瓶内并稀释至标线,混合 均匀。此标准溶液临用前配制。 9.稀释水:在 5~20L 玻璃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控制水温在 20℃左右。然后用无油空气 压缩机或薄膜泵,将此水曝气 2~8h,使水中的溶解氧接近于饱和,也可以鼓入适量纯氧。 瓶口盖以两层经洗涤晾干的纱布,置于 20℃培养箱中放置数小时,使水中溶解氧含量达 8mg/L 左右。临用前于每升水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镁溶液、磷酸盐缓冲溶 液各 1mL,并混合均匀。稀释水的 pH 值应为 7.2,其 BOD5 应小于 0.2mg/L。 10.接种液:可选用以下任一方法获得适用的接种液。 (1) 城市污水,一般采用生活污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昼夜,取上层清液供用。 (2) 表层土壤浸出液,取 100g 花园土壤或植物生长土壤,加入 1L 水,混合并静置 10min, 取上清溶液供用。 (3) 用含城市污水的河水或湖水。 (4)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 (5) 当分析含有难于降解物质的废水时,在排污口下游 3~8km 处取水样做为废水的驯化接 种液。如无此种水源,可取中和或经适当稀释后的废水进行连续曝气,每天加入少量该种废 水,同时加入适量表层土壤或生活污水,使能适应该种废水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当水中出现 大量絮状物,或检查其化学需氧量的降低值出现突变时,表明适用的微生物已进行繁殖,可 用做接种液。一般驯化过程需要 3~8 天。 11.接种稀释水;取适量接种液,加于稀释水中,混匀。每升稀释水中接种液加入量为:生 活污水 1~10mL;表层土壤浸出液为 20~30mL;河水、湖水为 10~100mL。接种稀释水的 pH 值应为 7.2,BOD5 值以在 0.3~1.0mg/L 之间为宜。接种稀释水配制后应立即使用。27 项目九 四、测定步骤1.水样的预处理生化需氧量的测定(下)(1) 水样的 pH 值若超出 6.5~7.5 范围时,可用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节至近于 7,但用 量不要超过水样体积的 0.5%。若水样的酸度或碱度很高,可改用高浓度的碱或酸液进行中 和。 (2) 水样中含有铜、铅、锌、镉、铬、砷、氰等有毒物质时,可使用经驯化的微生物接种液 的稀释水进行稀释,或提高稀释倍数,降低毒物的浓度。 (3) 含有少量游离氯的水样,一般放置 1~2h,游离氯即可消失。对于游离氯在短时间不能 消散的水样,可加入亚硫酸钠溶液,以除去之。其加入量的计算方法是:取中和好的水样 100mL,加入 1+1 乙酸 10 mL,10%(m/V)碘化钾溶液 l mL,混匀。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 用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 根据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及其浓度, 计算水样中 所需加亚硫酸钠溶液的量。 (4) 从水温较低的水域或富营养化的湖泊采集的水样,可遇到含有过饱和溶解氧,此时应将 水样迅速升温至 20℃左右,充分振摇,以赶出过饱和的溶解氧。从水温较高的水域废水排 放口取得的水样,则应迅速使其冷却至 20℃左右,并充分振摇,使与空气中氧分压接近平 衡。 2.水样的测定 (1) 不经稀释水样的测定;溶解氧含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少的地面水,可不经稀释,而直 接以虹吸法将约 20℃的混匀水样转移至两个溶解氧瓶内,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其产生气 泡。以同样的操作使两个溶解氧瓶充满水样后溢出少许,加塞水封。瓶不应有气泡。立即测 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将另一瓶放入培养箱中,在 20±1℃培养 5d 后。测其溶解氧。 (2) 需经稀释水样的测定:根据实践经验,稀释倍数用下述方法计算:地表水由测得的高锰 酸盐指数乘以适当的系数求得(见下表)。 高锰酸盐指数(mg/L) &5 5~10 10~20 &20 系 ― 0.2、0.3 0.4、0.6 0.5、0.7、1.0 数28 工业废水可由重铬酸钾法测得的 COD 值确定, 通常需作三个稀释比, 即使用稀释水时, 由 COD 值分别乘以系数 0.075、0.15、0.225,即获得三个稀释倍数;使用接种稀释水时, 则分别乘以 0.075、0.15 和 0.25,获得三个稀释倍数。 CODcr 值可在测定水样 COD 过程中,加热回流至 60min 时,用由校核试验的邻苯二甲 酸氢钾溶液按 COD 测定相同步骤制备的标准色列进行估测。 稀释倍数确定后按下法之一测定水样。 ① 一般稀释法:按照选定的稀释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 水)于 1000mL 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匀水样,再引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 800mL,用 带胶板的玻璃棒小心上下搅匀。搅拌时勿使搅棒的胶板露出水面,防止产生气泡。 按不经稀释水样的测定步骤,进行装瓶,测定当天溶解氧和培养 5d 后的溶解氧含量。 另取两个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装满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作为空白,分别测定 5d 前、 后的溶解氧含量。 ② 直接稀释法:直接稀释法是在溶解氧瓶内直接稀释。在已知两个容积相同(其差小于 lmL)的溶解氧瓶内,用虹吸法加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再加入根据瓶容积和稀释比 例计算出的水样量,然后引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刚好充满,加塞,勿留气泡于瓶内。 其余操作与上述稀释法相同。 在 BOD5 测定中,一般采用叠氮化钠修正法测定溶解氧。如遇干扰物质,应根据具体情 况采用其他测定法。溶解氧的测定方法附后。 3.BOD5 计算 不经稀释直接培养的水样: BOD5(mg/L)=c1-c2 式中:cl―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c2―水样经 5d 培养后,剩余溶解氧浓度(mg/L)。 经稀释后培养的水样:式中:B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B2―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后的溶解氧浓度(mg/L); ―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29 五、注意事项1.水中有机物的生物氧化过程分为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测定一般水样的 BOD5 时,硝化 阶段不明显或根本不发生,但对于生物处理池的出水,因其中含有大量硝化细菌,因此,在 测定 BOD5 时也包括了部分含氮化合物的需氧量。对于这种水样,如只需测定有机物的需氧 量,应加入硝化抑制剂,如丙稀基硫脲(ATU,C4H8N2S)等。 2.在两个或三个稀释比的样品中,凡消耗溶解氧大于 2mg/L 和剩余溶解氧大于 lmg/L 都有 效,计算结果时,应取平均值。 3.为检查稀释水和接种液的质量,以及化验人员的操作技术,可将 20mL 葡萄糖-谷氨酸标 准溶液用接种稀释水稀释至 1000mL,测其 BOD5,其结果应在 180~230mg/L 之间。否则, 应检查接种液、稀释水或操作技术是否存在问题。六、结果处理1.以表格形式列出稀释水样和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样)在培养前后实测溶解氧数据,计算 水样 BOD5 值。 2.根据实际控制实验条件和操作情况,分析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 附:碘量法测定溶解氧一、方法原理(叠氮化钠修正法)见教材第二章第七节,三。二、 仪器1.250~300mL 溶解氧瓶。 2.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三、试剂1.硫酸锰溶液:称取 480g 硫酸锰(MnSO4? 2O)溶于水,用水稀释至 1000mL。此溶液加至 4H 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叠氮化钠溶液:称取 500g 氢氧化钠,溶解于 300~400mL 水中;称取 150g 碘化钾,溶于 200mL 水中;称取 10g 叠氮化钠溶于 40mL 水中。待氢氧化钠冷却后,将上 述三种溶液混合,加水稀释至 1000mL,储于棕色瓶中,用橡胶塞塞紧,避光保存。 3.1+5 硫酸溶液(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用)。 4.1%(m/V)淀粉溶液:称取 1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稀释至 100mL。冷却后,加入 0.1g 水杨酸或 0.4g 氯化锌防腐。 5.0.02500mg/L(1/6K2Cr2O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于 105~110℃烘干 2h,并冷却的重铬30 酸钾(优级纯)1.2258g,溶于水,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 6.2g 硫代硫酸钠(Na2S2O3? 2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 0.2g 碳 5H 酸钠,用水稀释至 1000mL,储于棕色瓶中。使用前 0.02500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7.硫酸,ρ =1.84。 8.40%(m/V)氟化钾溶液:称取 40g 氟化钾(KF? 2O)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 100mL,储于 2H 聚乙烯瓶中备用。四、测定步骤1.溶解氧的固定:用吸液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 1mL 硫酸锰溶液,2mL 碱性碘化钾 -叠氮化钠溶液,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数次,静置。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如水样含 Fe3+在 100mg/L 以上时干扰测定,需在水样采集后,先用吸液管插入液面下加入 1mL40%氟化钾溶 液。 2.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 2.0mL 硫酸。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 物全部溶解,放于暗处静置 5min。 3.吸取 100.00mL 上述溶液于 250mL 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 色,加入 1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用下式计 算水样中溶解氧浓度: 溶解氧(O2,mg/L) = 式中:M―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31 项目十水样中 PH 的测定PH 值是最常用的水质指标之一,天然水的 PH 值多在 6-9 范围内;饮用水 PH 值要求在 6.5-8.5 之间;某些工业用水的 PH 值应保证在 7.0-8.5 之间,否则将对金属设备和管道有腐 蚀作用。PH 值和酸度、碱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PH 值表示的水的酸碱性的强弱,而酸度 或碱度是水中所含酸或碱物质的含量。水质中的 PH 值的变化预示了水污染的程度。水的 PH 值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和玻璃电极法。一、 比色法PH 试纸法是一种简单的粗略测定方法。常用的 PH 试纸有两种,一种是广泛 PH 试纸, 可以测定的 PH 范围为 1-14;另一种是精密 PH 试纸,可以比较精确的测定一定范围 PH 值。 测定步骤: (1)取一条试纸剪成 4-5 块,放在干净干燥的玻璃板上, (2)用干净的玻璃棒分别沾少许待测水样于 PH 试纸上, (3)片刻后,观察试纸颜色,并与标准色卡对照,确定水样的 PH 值。二、 玻璃电极法1、测定原理 玻璃电极法测定水样的 PH 值是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 与被测水样组成工作电池,再用 PH 计测量工作电动势,由 PH 计直接读取 PH 值。 玻璃电极法测 PH 准确、快速,受水体色度、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盐度等因 素的干扰少。 2、仪器、试剂 (1)仪器 a、 酸度计或离子计。 b、 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2)试剂 a、 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 ① PH 标准缓冲溶液甲(PH=4.008,25℃) :称取先在 110-130℃干燥 2-3h 的邻苯二甲酸氢 钾(KHC8H4O4)10.12g,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稀释至 1L。 ② PH 标准缓冲溶液乙(PH=6.865,25℃) :分别称取先在 110-130℃干燥 2-3h 的磷酸二氢 钾(KH2PO4)3.388g 和磷酸氢二钠(Na2HPO4)3.533g,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稀释至 1L。32 3、操作步骤 (1)采样 按采样要求,采取具有代表性的水样。 (2)仪器校准 操作程序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先将水样与标准溶液调到同一温度,记录测定温度, 并将仪器温渡补偿旋纽调至该温度上。 用标准溶液校正仪器, 该标准溶液与水样 pH 相差不超过 2 个 pH 单位。从标准溶液中取出电极,彻底冲洗并用滤纸吸干。再将电极浸入第二 个标准溶液中,其 pH 大约与第一个标准溶液相差 3 个 pH 单位,如果仪器响应的示值与第 二个标准溶液的 pH(S)值之差大于 0.1pH 单位,就要检查仪器、电极或标准溶液是否存在 问题。当三者均正常时,方可用于测定样品。 (3)测定水样 PH 先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在用水样冲洗,再用水样冲洗,然后将电极浸入 样品中,小心摇动试杯或进行搅拌,以加速电极平衡,静置,待读数稳定时记下 PH 值 三、 注意事项 (1)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首先决定于标准缓冲溶液 PH 标准值的准确度。因此,应按 GB11076-89《PH 测量用缓冲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保存缓冲溶液。 (2)应按规范选择、处理和安装玻璃电极和甘贡电极。 (3)测定水样的 PH 值最好在现场进行,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 0-4℃,并在采样 后 6h 之内进行测定。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先放入蒸馏水中浸泡 24 小时以上。 (4) 测定 pH 时, 玻璃电极的球泡应全部浸入溶液中, 并使其稍高于甘汞电极的陶瓷芯端, 以免搅拌时碰杯。 (5)必须注意玻璃电极的内电极与球泡之间甘汞电极的内电极和陶瓷芯之间不得有气泡, 以防断路。 (6) 甘汞电极中的饱和氯化钾溶液的液面必须高出汞体,在室温下应有少许氯化钾晶体 存在,以保证氯化钾溶液的饱和,但须注意氯化钾晶体不可过多,以防止堵塞与被测熔液的 通路。 (7)测定 pH 时,为减少空气和水样中二氧化碳的溶入或、挥发,在测水样之前,不应提 前打开水样瓶。 (8)玻璃电极表面受到污染时, 需进行处理。如果系附着无机盐结垢,可用温稀盐酸溶解; 对钙镁等难溶性结垢,可用 EDTA 二钠溶液溶解,沾有油污时,可用丙酮清洗。电极按上 述方法处理后,应在蒸馏水中浸泡一昼夜再使用。注意忌用无水乙醇、脱水性洗涤剂处理电 极。33 项目十一大气中氧化氮的测定方法氧化氮通指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NOx)。一氧化氮(NO)是无色、无臭气体, 相对分子质量 30.01;对空气的相对密度 1.0367;熔点-163.6℃;沸点-151.8℃。稍溶于 水,在 20℃时 100mL 水中溶解 4.7mLNO。在标准状况下 1L 质量为 1.3403g。二氧化氮是红 褐色有特殊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分子量为 46.01。对空气的相对密度 1.58。在标准状况下 1L 质量为 2.0565g。熔点-10.8℃;沸点 21.2℃。气态时以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红褐色), 固态时以四氧化二氮形式存在(白色),并具有腐蚀性和较强的氧化性,易溶于水。 大气中含氮的氧化物甚多,如亚硝酸、硝酸、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氮、 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其中占主要成分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在大气中逐 渐氧化成二氧化氮。 大气中二氧化氮被水雾吸收, 会形成气溶胶状的硝酸和亚硝酸的酸性雾 滴。这些含氮的氧化物系由有机氮化物燃烧所生成,或是在高温下,由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 而成。 大气污染主要是由硝酸和硫酸制造工业、 氮肥工厂、 硝化工艺、 硝酸处理或溶解金属、 硝酸盐的熔炼等工艺过程中的烟囱和城市汽车排气、石油化工的各种烧油装置燃烧所造成。 还应指出,大量的一氧化氮还来自于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燃煤的热电站,大型燃气锅炉、重 油锅炉的废气中也能形成有害的氮氧化物。 当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共存于大气中时, 经阳光 紫外线照射,由于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这是一种含有臭氧、醛类、过 氧乙酰基硝酸脂(PAN)等所谓强氧化剂的二次污染物。 二氧化氮比一氧化氮的毒性高 4 倍。 它对深部呼吸道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可引起肺损 害甚至造成肺水肿。 慢性中毒可致气管、 肺病变。 一氧化氮毒性作用的研究较二氧化氮为少, 当吸入一氧化氮后,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等。 测定 NO2 的一般方法是基于 NO- 与芳香族胺反应生成偶氮染料。此法早期所使用的重氮 化试剂主要是 α -萘胺和对氨基苯磺酸(即格-依氏试剂)。后来广泛采用格里斯萨尔茨曼 (Griess-Sa1tzman)法,是用盐酸萘乙二胺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作吸收显色剂,NO2 与其反 应生成玫瑰红色偶氮化合物,比色定量。由于此方法灵敏、准确、操作简便、呈色稳定,故 为国内外普遍采用,已被推荐为《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卫生检验标准方法》(GB 12372- 90)。用于二氧化氮自动监测仪器有二种类型:一是采用原电池库仑法,仪器结构简单,测 量范围 0~4mg/m 。灵敏度可检出 0.03mg/m 。库仑监测仪易受大气中常见共存物 SO2、H2S、 O3、Cl2 等的干扰。使用时必需选用前置过滤器滤去干扰组分。二是应用化学发光原理制成 的氧化氮分析仪器。这种分析仪器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高。最小检出量为几个 μ g/m ,稳3 3 3 234 定性能及选择性都很好, 已被很多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监测系统作为标准方法。 对于室 内 NO2 污染和个体接触量监测,可用扩散法被动式个体监测器的方法。一、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1〕(一)原理 空气中的氧化氮(NOx),经氧化管后,以 NO2 形式在采样吸收过程中生成的亚硝酸,再与对氨 基苯磺酰胺进行重氮化反应,然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玫瑰红色的偶 氮染料,比色定量。 (二)仪器 (1)多孔玻板吸收管 普通型,内装 10mL 吸收液,用于 1h 采样。 (2)多孔玻板吸收管 大型,内装 50mL 吸收液,用于 24h 采样。 (3)空气采样器 流量范围 0.2~0.5L/min,流量稳定。使用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列 在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流量误差应小于 5% (4)具塞比色管 25mL,刻度应校准。 (5)氧化管 玻璃制品,结构见图 10-1,内装氧化剂。(6)分光光度计 用 10mm 比色皿,在波长 540nm 下,测定吸光度。 (7)渗透管配气装置:同第十一章第一节二氧化硫一法(910 页)。用于配制二氧化氮标准气 体。 (三)试剂 所有试剂均需用不含亚硝酸根(NO2 )的水配制。所用的水以不使吸收液呈淡红色为合格。 (1)吸收液 称量 4.0g 对氨基苯磺酰胺、 酒石酸和 100m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 400mL 10g 热的水中,冷却后,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加入 90mg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解 后,用水稀释到刻度。此溶液存放在 25℃暗处,可稳定 3 个月。若出现淡红色,表示已被 污染,应弃之,重配。 (2)显色液 称取 4.0g 对氨基苯磺酰胺、10g 酒石酸与 100m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于 400mL 热水中,冷却至室温,移入 500mL 容量瓶中,再加入 90mg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35- 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显色液保存在暗处 25℃以下,可稳定三个月。如出现淡红色,表36 示已被污染,应弃之,重配。 (3)氧化剂 称量 5g 三氧化铬, 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和 95g 石英沙(三级)相混,然后在 105℃下烘干,装瓶备用。氧化剂的 颜色为红棕色。使用时,在氧化管的两个球部装入约 8g 的氧化剂,两端用脱脂棉塞紧备用。 (4)二氧化氮渗透管 用称重法校正二氧化氮渗透管,渗透率在 0.1~2.0μ g/min,不确定 度为 2%。 (5)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准确称量 375.0mg 干燥的亚硝酸钠(优级纯)和 0.2g 氢氧化钠, 溶于 水中, 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 并用水稀释到刻度。 此标准溶液的浓度 1.00mL 含 250μ gNO2 , 保存在暗处,可稳定 3 个月。使用时,用水稀释成 1.00mL 含 2.5μ gNO2 。此溶液应在临用 前配制。 (四)采样 (1)1h 采样 用一个内装 10mL 吸收液的普通型多孔玻板吸收管, 进气口接上一个氧化管, 并使管略微向下斜倾,以免潮湿空气将氧化剂弄湿,污染后面的吸收管。以 0.4L/min 流量, 避光采气 5~24L。可根据吸收液呈现玫瑰红色程度确定采样体积。 (2)24h 采样 用内装 50mL 吸收液的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管,进气口接上一个氧化管,以 0.2L/min 流量,避光采气 288L,或采至吸收液呈浅玫瑰红色为止。 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五)分析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制备曲线取 7 个 25mL 容量瓶,按下表制备标准色列瓶。-于标准色列各瓶中,加入 12.5mL 显色液,再加水至刻度,混匀,放置 15min。用 10mm 比色 皿,以水作参比,在波长 540nm 下,测定吸光度。以 NO2 含量(μ g/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 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线的斜率。以斜率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 Bs 〔μ g/(mL?A)〕。 (2)用二氧化氮标准气绘制标准曲线将已知渗透率的二氧化氮渗透管,在标定渗透率的温度 下,恒温 24h 以上,用纯氮气以较小的流量(约 250mL/min)将渗透出来的二氧化氮带出,与 零空气进行混合和稀释,配制 NO2 标准气体,调节空气的流量得到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氮标准 气体,用下式计算 NO2 标准气体的浓度。-37 式中 c――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氮标准气体的浓度,mg/m ; P――二氧化氮渗透管的渗透率,μ g/min; F1――标准状况下氮气流量,L/min; F2――标准状况下稀释空气的流量,L/min。 在可测浓度范围内(0.03~0.80mg/m ),至少制备四个浓度点的标准气体,并以零空气 作试剂空白测定。 各种浓度点标准气体, 按常规采样的操作条件, 采集一定体积的标准气体, 采样体积应与预计在现场采集空气样品的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如采样流量 0.4L/min,采样 体积 10L)。按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测定各种浓度点的吸光度。 以二氧化氮标准气的浓度(mg/m )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 线的斜率。以斜率的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 Bg〔μ g/(mL?A)〕。 2.样品测定 采样后,用水补充到采样前的吸收液体积,放置 15min。用 10mm 比色皿,以水作参比, 在波长 540nm 下,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有未采过样的吸收液,按相同操作步骤作试剂空白的测定。 若样品溶液吸光度超过测定范围,应用吸收液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浓度时,要乘以样品溶液 的稀释倍数。 (六)计算 1.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曲线3 33式中 c 空气中氧化氮(以 NO2 计)浓度,mg/m ; 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0――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s――由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测得的计算因子,μ g/mL; V1 采样用的吸收液的体积,mL; (如短时间采样为 10mL,24h 采样为 50mL); K――NO2→NO2 的经验转换系数,0.89; D――分析时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V0――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 2.用二氧化氮标准气制备标准曲线。 c=(A-A0)?Bg?D38-3 式中 Bg――用标准气体制备标准曲线得到的计算因子,mg/mL; 其他符号与上式相同。 (七)说明 (1)方法的灵敏度 1mL 吸收液中含 1μ gNO2 应有 1.004 吸光度。 (2)方法检出限为 0.01μ gNO2 /mL。测定范围:①短时间采样(如 1h),若采样体积为 10L 时, 检出下限浓度为 1×10 mg/m ;其测定浓度范围为 0.075~1.75mg/m 。②24h 采样,若采样 体积为 288L 时, 检出下限浓度为 8.7×10 mg/m ; 其测定浓度范围为 2.6×10 ~0.06mg/m 。 (3)精密度与准确度 在 0.07~0.7μ g/mL 范围内, 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绘制的标准曲线的斜 率,五个实验室重复测定的平均相对标准差为 5%。标准气的浓度为 0.1~0.75mg/m ,重复 性测定的相对标准差为 2%。流量误差不超过 5%。吸收管采样效率不低于 98%。NO2→NO2 的经 验转换系数在测定范围内 95%概率的置信区间应为 0.89±0.01。 (4)干扰及排除 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和氟化物对本法均无干扰。臭氧浓度大 于 0.25mg/m 时对本法有正干扰。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可增加 15%~35%的读数,然而在一 般情况下,大气中的 PAN 浓度较低,不致产生明显的误差。 (5)方法原理的反应式3 3 -4 3 -3 3 -3 3 3 -(6)本法氧化氮测定是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通常以 NOx 表示),并换算成 NO2 量。 (7)本法中所用的每支吸收管应测定其采样效率。用两支吸收管串联,按采样操作条件采集 环境空气。当第一个吸收管中 NO2 浓度约 0.5μ g/mL 时,停止采样。15min 后,分别测定前、 后管的 NO2 含量,用第一管中 NO2 含量除第一管和第二管 NO2 含量之和,计算采样效率,采 样效率不应小于 0.98。 (8)关于计算式中的实验转换系数 K(0.89), 是指 NO2 在吸收液中由 NO2(气)→NO2 (液)的转换 系数,即 0.89 摩尔的亚硝酸钠与 1 摩尔的 NO2 产生相同的颜色,因此在结果计算中应由比 色测得的 2 的含量,再除以 0.89 转换系数,才是二氧化氮真实的含量。 测定实验转换系数的方法: 用装有 10mL 吸收液的吸收管, 按采样操作条件采集标准气体(见-39 用二氧化氮标准气制备标准曲线),当吸收管内 NO2 的浓度达到 0.5μ g/mL 左右时,停止采 样。 15min 后, 测定其吸光度, 得吸收液中 NO2 量。 用测得的 NO2 量除以标准气体 NO2 的量(由 标准气体浓度×采样体积而得),求得 NO2(气)→NO2 (液)实验转换系数(K)。在测定范围内, K 平均值在 95%概率的置信区间应为 0.89±0.01,否则吸收管不得使用。 Saltzman 实验转换系数 K 值还与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有关3 3 (2) --,当二氧化氮浓度范围在310~350μ g/m 之间时, 值为 0.90; 350~600μ g/m 之间时为 0.85; 600~1000μ g/m K 在 在 之间时为 0.77。因此,可以根据二氧化氮浓度范围选用合适的 K 值。(9)本法氧化剂也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管代替三氧化铬-石英沙管使用 。即配制 2.5%高 锰酸钾和 2.5%硫酸混合液:称取 2.5g 高锰酸钾溶于 100mL 蒸馏水中,慢慢加入 1.5mL 硫酸 (ρ 20=1.84g/mL),混匀。采样时,用内装 10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作氧化 管。此种氧化管,虽然有部分 NO2 溶液损失,但氧化系数稳定,平均值为 0.65,不受相对湿 度影响,与三氧化铬氧化管相比,使用寿命长,无毒。将该氧化管串联在二支采样管中间使 用,在同一采样系统中可同时获得空气中 NO2、NO 和 NOx 的监测数据。 (10)采样期间吸收管应避免阳光照射。样品溶液呈玫瑰红色,表明已吸收了 NO2。采样期间, 可根据吸收液显色程度,确定是否终止采样。[2]项目十二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40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2.预习第三章相关内容。二、重量法(一)原理 目前测定空气中 TSP 含量广泛采用重量法,其原理基于: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 使之通过采样器中已恒重的滤膜, TSP 被截留在滤膜上, 则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 气体积计算 TSP 的浓度。 该方法分为大流量采样器法和中流量采样器法。 本实验采用中流量 采样器法。 (二) 仪器和材料 1.中流量采样器; 2.中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 70~160 L/min; 3.U 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 0.1 kPa; 4.X 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5.分析天平:称量范围≥10g,感量 0.1mg; 6.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 15~30℃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50±5)%; 7.玻璃纤维滤膜; 8.镊子、滤膜袋(或盒)。 (三) 测定步骤 1.用孔口流量计校正采样器的流量; 2.滤膜准备:首先用 X 光看片机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在恒温恒湿箱中 于 15~30℃任一点平衡 24 h,并在此平衡条件下称重(精确到 0.1 mg),记下平衡温度和滤 膜重量,将其平放在滤膜袋或盒内。 3.采样: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采样器采样头内的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 紧。以 100 L/min 流量采样 1 小时,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用镊子轻轻取出 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4.称量和计算:将采样滤膜在与空白滤膜相同的平衡条件下平衡 24 h 后,用分析天平称量 (精确到 0.1 mg),记下重量(增量不应小于 10 mg),按下式计算 TSP 含量:41 TSP 含量(μ g/m )= 式中:W1―采样后的滤膜重量(g); W0―空白滤膜的重量(g); Q―采样器平均采样流量(L/min); T―采样时间(min)。 三、结果处理 (一) 根据 SO2、NOx 和 TSP 的实测日均浓度、污染指数分级浓度限值及污染指数计算式(见 教材第三章),计算三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确定校区空气污染指数(API)、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类别及空气质量状况。 (二) 分析布点、采样和污染物测定过程中可能影响监测结果代表性和准确性的因素。3项目十三一、实验目的(1)了解高锰酸盐指数的含义。水样中高锰酸钾指数的测定(2)掌握氧化一还原滴定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原理及方法。二、实验原理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量, 单位以氧的 mg/L 来表示。水中的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还原性无机物和在此条件下 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均可消耗高锰酸钾。因此,高锰酸盐指数常被作为水体受还原性有机物 和无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指标, 它只适用于地表水、 饮用水和生活污水, 不适用于工业废水。 根据测定时溶液的酸度分为酸性法和碱性法。当氯离子浓度高于 300mg/L 时,应采用碱 性法。对于较清洁的地面水和污染水体中氯化物含量不高的水样,通常采用酸性法。 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氧化,反应剩余的 KMnO4 加入体积准确而过量的草酸钠予以还原。 过量的草酸钠再以 KMnO4 标准溶液回滴, 其反应式如下:MnO4-+8H++5e=Mn2++4H2O; 2MnO4-+16H++5C2O42-=2Mn2++8H2O+10CO2↑ 此法的最低检出限为 0.5mg/L,测定上限为 4.5mg/L。三、仪器42 (1)锥形瓶。 (2)移液管。 (3)滴定管。 (4)容量瓶。 (5)量筒。 (6)水浴锅。四、试剂1、 (1∶3)硫酸 在三份体积的蒸馏水中,慢慢加入比重为 1.84 的浓硫酸 1 份。 2、草酸钠溶液 (1)C(1/2Na2C2O4) =0.1000mol/L 草酸溶液 精确称取 0.6705g 草酸(H2C2O4?2H2O)溶于水中,并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 标线,置于暗处保存。 (2)C(1/2Na2C2O4)=0.1000mol/L 草酸溶液,将上述草酸溶液准确稀释 10 倍,置于冰箱 中保存。 3、高锰酸钾溶液 (1)C(1/5KMnO4) =0.1000mol/L 高锰酸钾溶液,称 3.2g 高锰酸钾,溶液 1.2L 水中,加 热煮沸 15min,使体积减少到约 1L,静置过夜,用虹吸管小心地将上层清液移入棕色瓶内, 并按下法标定。 取 10.0mL 高锰酸钾溶液,于 250mL 锥形瓶内,加 80mL 水,5mL 的 1∶3 硫酸溶液, 加热者沸 10min 再迅速加高锰酸钾溶液,不停振荡,直至发生微红色为止,不必记录用量, 然后将锥形瓶继续加热者沸,加入 10.0mL 的 0.1000mol/L 草酸标准溶液,迅速用高锰酸钾 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止,记录用量。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准确 m?mol/L 浓度,并校正至 0.1000m?mol/L。 ( 2 ) C(1/5KMnO4)=0.0100mol/L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将 上 述 标 定 好 的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0.1000mol/L)准确稀释 10 倍。五、实验步骤(1) 水样的测定: 取一定量的水样 (小于 100mL) 或已稀释的水样于 250mL 锥形瓶中, 加 5mL 的 1∶3H2SO4,混匀,加数粒玻璃珠,在水浴上加热到沸腾,煮沸 30min,水溶液 面要高于水样溶液的液面。稍冷后,加入 10.00mL 的 0.01000mol/L 草酸钠溶液摇匀,立即43 用 0.0100mol/L 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的用量(V1) 。 (2)高锰酸溶液校正系数(K)的测定 将上述已滴定完毕的溶液加热到 60~80℃,准确加入 10.00mL 的 0.0100mol/L 草酸钠溶 液,立即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耗用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V2) (3)空白值测定 若水样用蒸馏水稀释时,则另取 100mL 蒸馏水,按水样操作步骤进行空白试验,记录 耗用的高锰酸钾的体积(V0) 。测定水样回滴时高锰酸钾的耗用量 V1(mL) 第一次第二次平均测定水样回滴完毕后经加热处理时高锰酸钾 的耗用量 V2(mL)第一次第二次六、数据及计算(1)水样不经稀释高锰酸盐指数(O2,mg/L)=( 1 ) 草 酸 钠 标 准 溶 液 浓 度 C(1/2Na2C2O4) (2)吸取水样的体积 V 水样= (mL) 。 (mL) 。 (mL) 。 (mol/L) 。(3)水样回滴时高锰酸钾的耗用量 V1(4)水样回滴完毕经加热处理时高锰酸钾的耗用量 V2 (5)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 K= (6)8――氧(1/2O)的摩尔质量。 (2)水样经稀释 。经稀释高锰酸盐指数(O2,mg/L) ①测定水样回滴时高锰酸钾溶液的耗用量 V1 (mL)。 ②空白试验回滴时高锰酸钾溶液的耗用量 V2 (mL)。 ③高锰酸钾溶液校正系数 K 。44 ④稀释的水样中所含蒸馏水的比值 R 。 ⑤8――氧(1/2 O)的摩尔质量。七、注意事项(1)在水浴中加热完毕后,溶液仍应保持淡红色,如变浅或全部褪去,应将水样的稀释 倍数加大后再测定。 (2)在酸性条件下,草酸钠和高锰酸钾反应的温度保持在 60-80℃,所以滴定操作必须趁 热进行,若溶液温度过低,需适当加热。 (3).沸水浴的水面要高于锥形瓶的液面。2. 加热时,如溶液红色退去,说明 KMn04 量不 够。须重新取样,稀释后测定。3.滴定时温度低于 60℃,反应速度缓慢,应加热至 80℃左 右后再滴定八、思考题:1、高锰酸钾滴定草酸时,应注意哪些反应条件?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化学 需氧量?为什么? 2、配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时,为什么要加浓硫酸? 3、试推导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测化学需氧量的计算公式。 4、为什么要做空白实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油支撑剂压力试验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