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细胞胞处ph为什么低而gsh很高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基于β-环糊精的pHGSH响应羧甲基壳聚糖胶束的研究.pdf 6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50 &&
基于β-环糊精的pHGSH响应羧甲基壳聚糖胶束的研究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武汉理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武汉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
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经武汉理工大学认可的国家有
关机构或论文数据库使用或收录本学位论文,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中 文 摘 要
6-巯基嘌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代谢药物,然而因该药物存在水溶性
差、生物利用度低、选择性差和毒副作用严重等缺点,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了
极大限制。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某种共价键连接臂,将
药物与高分子载体进行连接而制得高分子前药。然而,这类方法普遍存在制备
方法复杂、操作繁琐以及有毒物质残留等缺点。针对这些缺点,本文采取两亲
性包合物自组装策略,利用 β-环糊精与 6-巯基嘌呤二聚物之间的包合作用,设
计制备出一种 pH/GSH
响应羧甲基壳聚糖胶束,该胶束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可保
持稳定,进入癌细胞中,可响应癌细胞内较低的pH 与较高的谷胱甘肽(GSH )
浓度而快速释放出6-巯基嘌呤。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
一、制备了一种两亲性包合物,对该包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相关性
质进行了测定。
将壳聚糖(CS )与β-环糊精(β-CD )分别羧甲基化后,得到羧甲基壳聚糖
(CMCS )与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 )。通过CM-β-CD 的羧基与CMCS 上
氨基之间的酰胺反应,制得亲水性的环糊精羧甲基壳聚糖(CMCS-g-β-CD )。6-
巯基嘌呤(6-MP )经碘单质氧化后得到疏水性的 6-巯基嘌呤二聚物(DMP )。
在水溶液中,疏水性的DMP 仅部分嵌入β-CD 内腔,与亲水性的CMCS-g-β-CD
形成一种两亲性包合物(CMCS-g-β-CD·DMP ),利用红外光谱、差示热分析法
以及核磁共振波谱对中间产物与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调整DMP 与
CMCS-g-β-CD
之间的投料比,制得 DMP
含量不同的三组包合物,经元素分析
法测得DMP 的含量分别为7.34wt%、9.37wt%和10.21wt%。
二、采取两亲性包合物自组装策略,制备pH/GSH 响应羧甲基壳聚糖胶束,
对该胶束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对该胶束的稳定性、pH 敏感性、还原响应性进行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上传用户:mqcbawgmda资料价格:5财富值&&『』文档下载 :『』&&『』学位专业:&关 键 词 :&&&&&&&权力声明: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摘要:(摘要内容经过系统自动伪原创处理以避免复制,下载原文正常,内容请直接查看目录。)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存在一些心理上的差别,好比胞外pH和氧化复原程度。肿瘤组织常常具有较低的胞外pH值、较低的含氧量和较高的复原程度。我们可以把这些差别加以应用,为肿瘤基本研讨和运用供给新的办法和对象。在本论文中,我们开辟了2类荧光份子探针,它们分离对pH敏感和对氧化复原情况敏感,无望在肿瘤成像中获得运用。我们设计并分解了以氟硼荧染料(BODIPY)为母体的pH荧光探针。探针的检测机理是PET机理。该探针对4.0-6.0规模内的pH有很高的检测敏锐度,跟着pH的下降,其荧鲜明著加强。该探针的pKa在5.05,此规模的荧光探针报导很少。我们应用该探针分离对肿瘤HepG2细胞和正常Chang细胞停止了成像,并未检测到两者的差别。虽然如斯,该探针依然是一个异常有效的酸性pH荧光探针,具有高敏锐度和较高的稳固性,无望运用于细胞内酸性细胞器的相干研讨中。我们设计并分解了对复原情况敏感的两个荧光探针,这两个探针具有“氮氧自在基-荧光团”的构造。我们用这两个探针对生物体内的重要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的复原才能停止了检测,肯定了探针与VC的速度常数,同时发明在参加较低当量的VC时,探针荧光强度的加强同VC浓度有必定量关系。是以它们可以作为检测VC含量的对象,具无方便敏锐的长处。探针在细胞内被复原成为羟胺,荧光强度年夜年夜加强。我们应用这2个探针运用流式细胞仪技巧检测到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内氧化复原才能的差别,此类探针可以作为传统探针DCFH的弥补。我们还用荧鲜明微镜对肿瘤细胞停止了成像。而活体荧光成像的研讨正在展开中。我们所分解的pH荧光探针份子具有一个酯键,在中性pH时,荧光异常弱。我们在中性缓冲溶液中检测了该份子在胰酶和脂肪酶感化下的荧光变更情形。发明该份子能被上述两个酶催化水解,而水解产品具有很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据此,我们供给了一种荧光检测胰酶或脂肪酶等水解酶活性的办法,此探针还无望用于胰酶或脂肪酶克制剂的高通量挑选。Abstract:There are som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umor and normal tissue, such as extracellular pH and oxidative recovery degree. Tumor tissues often have low extracellular pH, low oxygen content and high recovery degree. We can use these differences to be used for new approaches to the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umor and supply object. In this paper, we have opened up 2 kinds of fluorescence molecular probes, their separation on pH sensitive and sensitive to oxidative recovery, no hope of getting application in tumor imaging. We design and decomposition with BODIPY dye (BODIPY) as a fluorescence probe pH matrix.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is the mechanism of PET probe. The probe on the scale of 4.0-6.0 in pH has high detection sensitivity, followed by a decrease in pH, the fluorescent bright with strengthening. The probe of pKa in 5.05, the size of the fluorescent probe is seldom reported. We used the probe separation of tumor HepG2 cells and normal Chang cells stopped imaging, did not det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Although this predicament, the probe is still an unusually efficient acidic pH fluorescent probe with high acuity and higher stability, hopeless used in intracellular acidic organelles of coherent research. We design and decomposition of recovery two sensitive fluorescence probe, constructed the two probe with nitrogen oxygen free radical - fluorophore &. We by the two probe in vivo important antioxidants -- vitamin C and glutathione to recover detections, affirmed the probe and VC of the rate constant, invented at the same time to lower equivalent of VC, the prob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strengthen with VC concentration have a certain amount of relationship. They can be used as the object is to detect the content of VC, with no easy sharp strengths. The probe is restored in cells become hydroxylamine, greatly enhance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e used the 2 probe using flow cytometry technique to detect tumor cells and normal cells to oxidative recovery differences, such as the traditional DCFH probe probe can make up. We also used fluorescent microscope on tumor cells stopped imaging. While the discussion is unfolding in the in vivo fluorescence imag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pH fluorescent probe member has an ester bond, at neutral pH, abnormal weak fluorescence. We measured the fluorescence in trypsin and lipase member under changes in neutral buffer solution. The invention can be part of the two enzyme catalyzed hydrolysis, and hydrolysis products with high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Accordingly, we provide a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trypsin and lipase hydrolase activity, the probe is hopeless for trypsin and lipase inhibitors high-throughput selection.目录:摘要6-8Abstract8-9缩略语10-11第一章:绪论11-40&&&&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1.2 文献综述12-32&&&&&&&&1.2.1 荧光探针概述12-13&&&&&&&&1.2.2 对pH敏感的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13-17&&&&&&&&1.2.3 氧化还原敏感的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17-32&&&&1.3 本论文的基本研究设想32-33&&&&参考文献33-40第二章:pH敏感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40-54&&&&2.1 引言40&&&&2.2 分子设计40-42&&&&2.3 结果和讨论42-49&&&&2.4 实验部分49-52&&&&2.5 本章小结52-53&&&&参考文献53-54第三章:氧化还原敏感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合成54-71&&&&3.1 引言54-55&&&&3.2 分子设计55-57&&&&3.3 结果和讨论57-64&&&&3.4 实验部分64-68&&&&3.5 本章小结68&&&&参考文献68-71第四章:氧化还原敏感的荧光探针的性能及在肿瘤细胞成像中的应用71-101&&&&4.1 引言71&&&&4.2 方案设计71-72&&&&4.3 结果与讨论72-95&&&&&&&&4.3.1 探针与维生素C反应的研究72-83&&&&&&&&4.3.2 探针与GSH的反应研究83-85&&&&&&&&4.3.3 对探针3.2还原后产物的研究85-87&&&&&&&&4.3.4 探针与ROS的反应研究87-88&&&&&&&&4.3.5 探针分子与胰酶及脂肪酶的反应情况88-90&&&&&&&&4.3.6 探针分子在流式细胞仪上的应用90-94&&&&&&&&4.3.7 探针分子在活细胞显微镜成像上的应用94-95&&&&4.4 实验部分95-98&&&&4.5 本章小结98-99&&&&参考文献99-101第五章:荧光探针2.1在检测胰酶活性及抑制剂筛选方面的应用研究101-113&&&&5.1 引言101&&&&5.2 方案设计101-103&&&&5.3 结果与讨论103-111&&&&&&&&5.3.1 荧光探针2.1检测胰酶活性的实验结果103-105&&&&&&&&5.3.2 荧光探针2.1检测脂肪酶活性的实验结果105-107&&&&&&&&5.3.3 荧光探针2.1测定苯甲基璜酰氟抑制胰酶活性的实验结果107-109&&&&&&&&5.3.4 荧光探针2.1测定苯甲基璜酰氟抑制脂肪酶活性的实验结果109-111&&&&5.4 实验部分111&&&&5.5 本章小结111-112&&&&参考文献112-113结论113-114附图谱114-126博士期间己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126-127致谢127-128分享到:相关文献|PH值过低会对细胞有多大影响?(培养液) - 细胞实验 - 生物秀
标题: PH值过低会对细胞有多大影响?(培养液)
摘要: [PH值过低会对细胞有多大影响?(培养液)] 我今天测配好的DMEM培养液PH值,不到6 7,这对细胞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我现在只有一瓶细胞,该怎么办呢?就用那个培养液么?望各位高手指点!!!不甚感激! 关键词:[培养液]……
我今天测配好的DMEM培养液PH值,不到6.7,这对细胞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我现在只有一瓶细胞,该怎么办呢?就用那个培养液么?望各位高手指点!!!不甚感激!
回复培养基随着放置的时间加长CO2就会析出,就会变碱性,再说细胞一般是耐酸不耐碱的回复我的培养液是用NAOH调定的PH,所以不用考虑CO2析出这个因素.我想知道PH过低了会对细胞有多大影响呀?回复如果已用过此培养基目前细胞状态还可以,就赶紧重调pH值接着用,反正你也就一瓶细胞了,试试看.有一段时间我们实验室pH计测的不准,肉眼观察明明怀疑偏酸,可却显示7.2,我们也就那样用了,细胞也还可以.回复影响细胞生长吧,就像细胞不换液,代谢产物积聚,导致细胞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回复最好还是调一下,目前你的细胞状态若还好,长期这样,生长就可能影响,我以前也遇过
相关热词:
..........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丝酵母生产谷胱甘肽过程控制与优化_甜梦文库
丝酵母生产谷胱甘肽过程控制与优化
江南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产朊假丝酵母生产谷胱甘肽过程控制与优化 姓名:梁国斌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发酵工程 指导教师:堵国成
摘要摘要谷胱甘肽(GSH)作为一种具有丫.谷氨酰基和巯基的生物活性三肽,是由谷氨 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缩合而成。GSH可清除胞内超氧物因离子和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具有抗脂质氧化作用,使细胞免受伤害,从而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因而,GSH在食品、医药、保健、抗衰老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与其他生产GSH的方法(活性组织提取、化学合成和酶转化法)相比较,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GSH工业化生产的最普遍方法之一。本论文以一株高积累GSH 的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西WSH 02.08)为出发菌株,以实现GSH发酵高产 量、高得率和高生产强度为目标,采用增加细胞密度(流加培养)、提高胞内GSH 含量(前体氨基酸添加、ATP再生)以及环境胁迫等一系列技术与策略,对GSH发酵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考察了分批培养、指数速率流加和恒速流加对细胞生长和GSH合成的影 响,并提出了三阶段(分批培养、指数速率流加和恒速流加)细胞高密度培养策 略。分批培养时初糖(葡萄糖)浓度为15 e,m,发酵9 h时葡萄糖消耗完毕,经过12h指数速率流加(比生长速率为0.2 h。1),和24 h恒数流加(补糖速度为5.5 g/L/11), 发酵培养45 h后,细胞密度达102 e,m,GSH浓度为981 mg/L。(2)在细胞高密度培养基础上,考察了半胱氨酸添加对GSH合成的影响,一次 性添加半胱氨酸为50 mmol/L时,GSH产量达最大值1534 mg/L;由于胞内GSH的大量积累会对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SH I)活性产生反馈抑制作用,因而进一步考察低pH胁迫与半胱氨酸添加相结合对GSH合成的影响,将50 mmol/L半胱 氨酸分两次(每次25mmol/L)添加并与低pH胁迫结合促进GSH合成,最终GSH 总产量达1825 mg/L。(3)当半胱氨酸添加量为50 mmol/L时,发现用于GSH合成的半胱氨酸仅为其 添加量的4%,为此,考察了溶氧对半胱氨酸吸收和GSH合成的影响,并提出了 两阶段溶氧水平控制与半胱氨酸添加相结合的策略来促进GSH合成,结果半胱氨酸的添加量由50 mmol/L减少到30 mrnol/L;添加量降低了40%,而GSH产量却 达到1734 mg/L,比对照提高了13%。最后将pH胁迫和溶氧控制同时与半胱氨酸添加(添加浓度为30 retool/L)相组合,通过低pH胁迫和两阶段溶氧控制,GSH终产量达1936 mg/L,比对照提高了26%。(4)研究摇瓶条件下细胞生长阶段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三种氨基酸对细胞生长和GSH合成的影响,与添加谷氨酸和半胱氨酸相比,添加甘氨酸对细胞生 摘要长和GSH合成均有促进作用,当2 h时添加6 mmol/L甘氨酸,发酵到第10 h时,细胞密度和GSH产量达10.41 g/L和125 mg/L,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1%和34.1%。 (5)细胞停止生长后,加入三种氨基酸,并通过Central.Composite实验优化得 到三种氨基酸最佳浓度配比(谷氨酸6 mmol/L、甘氨酸5.5 mmol/L、半胱氨酸6.5mmol/L),经过30 h培养,GSH总产量达278mg/L。两阶段氨基酸添加使细胞干 重和GSH产量达到10.4 g/L和278 mg/L,将此策略应用于7 L罐上,细胞干重和 GSH产量分别为12.819/L和328 mg/L,进一步将两阶段氨基酸添加策略与细胞高 密度培养相结合时,最终GSH产量可高达1952 mg/L,胞内GSH含量为1.81%。(6)在两阶段氨基酸添加基础上,考察了发酵后期胞内前体氨基酸浓度、ATP含量和GSH I活性变化,发现GSH停止合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TP不足所致。 通过添加ATP促进GSH继续合成,当ATP添加量为3 g/L时,GSH总产量达2141mg/L:细胞进一步经SDS处理后,ATP添加量为2 g/L时,GSH总产量可达2153mg/L,而ATP用量则可减少33%;此外,通过补加葡萄糖和硫酸铵再生ATP促 进GSH合成,结果GSH总产量为2163 mg/L,与直接添加ATP相比,成本显著下降,说明该策略具有很好的实用性。(7)H202胁迫对GSH合成影响结果表明,H202可促进GSH合成但同时又会抑制细胞生长,为此提出在细胞生长期添加低浓度H202和细胞停止生长时添加高浓度H202的H202多次(6 h添加1 mmol/LH202、8h添加2 mmol/LH202、10h添加4 mmol/L H202)胁迫策略,摇瓶分批发酵结束时(30 h),GSH产量为188 mg/L,胞内GSH含量达2.05%。将此策略应用于7 L罐上,发酵30 h时细胞干重和GSH产量分别为10.219/L和258 mg/L,进一步将此策略应用于7 L罐上和细胞高密度 培养相结合,发酵结束(60 h)时,GSH产量高达1482 mg/L,胞内GSH含量为 1.52%,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和38%。同时,H202胁迫使胞内过氧化氢酶和GSH还原酶活性明显增强,说明CAT和GSH直接参与了清除胞内H202和其它活性氧离子。(8)对Na2S04胁迫促进GSH合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Na2S04胁迫可 使胞内半胱氨酸含量、GSH I酶活性、GSH还原酶(GR)活性显明提高,进而促进GSH合成。关键词:谷胱甘肽,产朊假丝酵母,发酵过程优化,细胞高密度培养,氨基酸添加,ATP再生,环境胁迫Ⅱ AbstractAbatractGlutathione(GSH),as (GSH I)andactive tripeptide,Call be biosynthesized from L-glutamicallacid,L-cysteine and glycine catalyzed consecutively by 7-glutamyl―cysteine synthase glutathionesynthase(GSH II)inthe presence of ATE GSH plays manyasimportant physiological roles in living cells,suchclear 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afree radical,protect integrity of cell membrane and delay oxidation of fat acids.Asresult,thedemandfor GSH in the fields of food industry,clinical medicine,health careandantiaging iS ever-increasing and expanding.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fermentative GSH production iS considered as an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approach.In this paper,Candida utilbP WSH 02-08,a strain thatCan accumulatehigh concentration of GSH intracellularly,Was used for GSH production.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orfermentation optimization,a seriesof feasible approachesstrategies were achieved to maximizeGSH production duringthe processes ofoptimization of C.utilis WSH 02-08 cultivation.The mainare as follows:contents of this dissertation(1)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waysoneell growthandGSH production wereinvestigated in high eell density(HCD)cultivation.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initial glucose concentration Was 159/L forbatch culture.optimal specific growth rate(“)Was0.2 h-1 for exponential feeding,andoptimalglucoserateWas 5.59/L/h forconstantfeeding.By applying three―stage operation exponential glucose feedingmode(9h batch fermentation stage,1 2 hand 24hconstantfeeding),after 45hfermentation,eell concentration reaches 1 02 g/LandGSH yield is 98 l mg/L.(2)Hi曲celldensity cultivation is preferable for increasing cell concentration,butintracellular GSH content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eell density.Therefore,single.shot addition of cysteine was utilized to increase GSH production at 45 h as the glucose feeding stopped.Resuits indicated that as cysteine concentration reaches 50InmoⅥ。.GSH concentration reaches themaximumof 1 534meCLand correspondingintracellular GSH content is 1.50%(w/w)after 60 h culfivation.However.an increase in intracellular GSHshots cysteine furthercontent triggeredinhibition of G.S胃I.AeachstrategYthat combines twoaddition(25 mln01/L fortime)withlOW.pH stress was developed toenhanceGSH production.and the fmal GSH concentration reaches 1 825 mg/L.(3)Basedoncysteine(50mmol/L)additiononin above experiment,it Was found thatutilization ratio of cysteine for GSH production Was very low.Effects of dissolvedoxygen(DO)concentrationGSHproductionandcysteineoxidationwereⅡI Abstraetinvestigated accordingly.It was shown that lower D0 concentration favors cysteine absorption but retards GSHproduction.HiperatDOpromotes GSH production butfavors cysteine oxidation in the broth.A two.step DO control strategy after cysteine addition.in which DO was controlled 5%in the flrSt 3 h and thenat20%in thefollowing 1 2 h,Was developed and compared for the potential in enhancing GSH production and cysteine absorption.Asaresult.cysteine addition iS decreased from 50mmoⅥ。to 30 mmol/L,while GSH yield reaches 1 734 mg/1 after 60 h fermentation.So,by usingtwo.stepDO contr01 strategy,a 40%decrease in cysteine additionanda1 3%increase in GSH production are observed as comparedprocess for batch GSHwiththatwithout controlof DO(4)Wholegrowthon allfermentationWas divided intotwophases of cellandGSH synthesis.At cell growth phase,effects of three precursor amino acidseell growthandGSH pro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separately.Glutamic acid showsoninsignificanteffectpromoting cell growthand enhancingGSH production;Also,cysteine increases GSH content remarkably but inhibits eell growth notably.Comparedtoglutamic acidandcysteine,glycinecanpromote cell growth as well asenhance0.1%andintracellular GSHcontent significantly.At 2 hwith 6 mlTIOI/L glycine addition,DCWand GSHyield reach the highest value of 1 0.4 1 g/L and 1 25megL,which are134.1%higher than the contr01.(5)Moreover,a mixture (glutamicof glutamic acid,glycineand cysteineWaSaddedat 1 2 h atstationary phase of cell growth.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s of three amino acids acid 6 mmol/L,glycine 5.5 mmol/L,cysteine 6.5mmol/L)wereobtained byresponse surface GSH yieldmethodology(RSM).With the two?step addition strategy,biomass and reached 1 0.4 1 eel and 277.9 mg/L in flask experiments after 30 hfermentation,increased by 10.1%andcontrol batch129.8%,respectively,雏compared澌t11thewithout aminoacidsaddition.Byapplying this amino acids addition strategy tofermentationin 7 Lfermentor,GSHyield reaches 328.1 mg/L mg/L,which iSthis strategy to HCD1 1 8.7%higherthan the contr01.Moreover,further applyingcultivation,after 60 h fermentation,a GSH concentration of 1 952 megL is achieved andcorresponding intracellular GSH content is 1.8 1%(6)Accordingtotwo.stepaminoacids threeconcentrations of intracellular ATPandaddition strategy mentioned above, amino acids and G.娜I activity weredetermined during the period of 45 h to 60 h.Results indicated that cessation of GSHproduction at 60 h was caused by ATP shortage and decrease in G.S日I.However.compared with decreasein伽Iaactivity,ATP shortage accountS foralion shareoninhibiting GSH production.Sostrategy of combiningadditionofaminoacids addition、ⅣitIl ATP Was developed to fRrther enhance GSH yield as its production stopped at 60 h.IV AbstractWitll3 g/L ATP addition at 60 h,after 72 h cultivation,GSH yield reaches 2 1 4 1 mg/nand corresponding intracellular GSH content iS1.98%(w/w).Byfurther treating thecells with ionic surfactants to increase eell osmosis for ATP absorption,a GSH yield of 2 1 53mg/L isachieved byadding2g/UATP.Moreover,by feedingsuitable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and州H4)S04for ATP regenerationto synthesize GSH,GSHaSyield reaches 2 1 63 mg/L,suggesting the application of above strategybeing feasible.(7)Effectof H202一induced oxidative stresscall aonGSH production WaS investigated.Results indicated that H202 growth simultaneously.Soeffectively stimulate GSH accumulation but inhibit cellnovel strategy of multiple H202 stresses with differentconcentrations(1 mmol/L at 6h,2 mrnol/L at 8h,and 4 mmol/L at 1 0 h)were developedtomaximize GSH production.Asaaresult,a maximal GSH yield of 1 88 mg/L WaSachieved andcorresponding intracellular GSH content WaS 2.05%.By applying thisstrategy to 7 L fermentor,GSH yield and intracellular GSH content were 25 8 mg/Land2.53%.Further applying above strategyto HCD cultivation,after 60 hfermentation,aGSH concentration of 1 482 mg/L is achieved and corresponding intracellular GSHcontent is1.52%.Moreover,increasedGSHactivities ofcatalase(CAT)andGSH reductase(GR)indicated thatandCAT were directly involved in protecting cell againstoxidative stress by H202.(8)Also,impactt11at Na2S04carlof Na2S04stress on GSHproduction WaS studied.Results showedenhance GSH production remarkably but inhibit eell growth at the key substances and enzymes relative to GSH production weresametime.Moreover,thedetermined and results indicated Na:S04cysteine content and activitiesof伽Istress canleadto a significantreasonincreaSe inandG&explaining thefor enhancementof GSH production by Na2S04 stress.Keywords:Glutathione(GSH),CandidaHigh cellutilba,fermentativeProcess optimization,density(HCD)cultivation,Precursor aminostressacids addition,ATP regeneration,EnvironmentalV 附录英文缩写与中文名称对照10l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 人为获得江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签名:黜日期: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2翌塑:2:!仝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 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签名:黎鲴逸日丝塑:2:£2期:导师签名:立壶型全坐巡:Z!乞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概述1.1.1谷胱甘肽的性质及分布 谷胱甘肽,即丫.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丫.L.glutamyl.L.cysteinylglycine,glutathione),是由L.谷氨酸、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经肽键缩合而成的一种同时具 有丫.谷氨酰基和巯基的生物活性三肽化合物。作为生物体内的非蛋白巯基化合物, 谷胱甘肽主要有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两种形态,在机体中大量存在并起主 要作用的是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可以由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还原成GSH, 该酶为黄素蛋白,它能利用NADPH作为电子供体【l】。由于GSH还原酶的存在, 使得GSH主要以还原形态存在,因此,正常情况下细胞中GSH与GSSG的比例约为100:112l。酵母细胞中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可用图1.1来表示【31。freeradicalscellular明日秒图1-1酵母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形态转化过程Fig.1-1 Recycling of glutathione in yeast cells除GSSG以外,GSH还能以其它二硫键,例如GS.S.CoA,GS.S.Cys和GS.S. 蛋白等形式存在【4】。 GSH作为细胞中最丰富的小分子硫醇类化合物,其结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一个特殊的丫.肽键:由L.谷氨酸的丫.COOH与L.半胱氨酸的a.NH2缩合而成,它不同 于蛋白质分子中的普通肽键【5】。GSH的分子量为307.33,熔点1890C~1930C(分解),等电点为5.93,比旋光度为【仪】D25--190(C=4.65 g/L,H20),晶体呈无色透明细长柱状。它易溶于水、稀醇、液氨和N,N.二甲基甲酰胺,但微溶于醇、醚和丙酮等有机溶剂。GSH固体较为稳定,但其水溶液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GSSG。GSSG是由两分子GSH经氧化脱氢而形成的以二硫键连接的二聚体,一般以水合物的形式存在,熔点1780C~1820C,比旋光度为[仅】D20=108。(C=2.0 g/L,H20),分子量为 612.63,是一种溶于水的白色晶体【61。GSH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存在分子内氢键,而 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GSSG无此现象发生17J。谷胱甘肽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其中以酵母、小麦胚芽以及人和动物肝脏、肾、红细胞和眼睛晶状体中含量较为丰富,许多植物如蔬菜、豆类、谷物、薯类、菇类等也含有一定量GSH悼J。动物细胞中GSH主要 起着巯基缓冲剂的作用,人体血液中GSH的正常浓度为37.1 meCL,肝脏、肾脏是GSH主要的合成、代谢和排泄器官【91。另外,GSH还可以在红细胞中合成且都以 还原形态存在【10d¨。1.1.2谷胱甘肽的功能及应用前景 GSH在生物体内有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如抗氧 化、免疫调节和解毒【12】。第一,GSH对于维持生物体内适宜的氧化还原环境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13I。GSH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 DNA、蛋白质和其它生物分子抵抗氧化破坏,防止机体衰老等。第二,临床实验 结果表明,GSH可以迅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人体内GSH增加后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新陈代谢等都有很大帮助。第三,GSH还被用于与其它物质组合构成治疗或保健药物,如以高剂量与治疗肿瘤的药物配合使用,可以防止这些药物对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与维生素G一起服用,可防止空气污染和紫外照射诱发肿瘤等[14-15】。近年来还发现GSH具有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功效【16】。随着人们对GSH研究的不断深入,GSH在医药及临床领域内还会有更多的用途。 GSH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被称为长寿因子和抗衰老因子。日本等国家在20 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将GSH作为生物活性添加剂并积极开发应用在保健食品的生产中【171,而我国对GSH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食品方面的应用还处于起始阶段。 作为一种抗氧化剂,GSH具有昂贵的市场价格,目前还没有能在食品加工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GSH在强化食品风味的同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它的应用前景显然要优于其它类型的防腐剂或抗氧化剂【l引。因此,在价格下降的前提下,采用GSH作为食品抗氧化剂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根据相关文献报道,GSH作为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将会愈来愈广, GSH的需求量正日益增大。显然,GSH在21世纪将有一个极其巨大的需求市场。1.2生物法合成谷胱甘肽研究动态1.2.1谷胱甘肽生产的历史概况早在1888年,法国科学家de Rey.Pahlade就在面包酵母的乙醇萃取物中首先 发现了谷胱甘肽,将其命名为philothion;1921年,英国生化学家Hopkins从酵母 抽提物中分离得到了谷胱甘肽并正式命名为glutathionell9】;其后,经过化学分析、2 第一章绪论酸碱滴定、降解与合成等方面研究工作,谷胱甘肽的化学分子结构才最终被确定。 自Harington和Mead[201首先化学合成得到GSH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GSH的生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概括来说,目前GSH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化学合成法、酶转化法和发酵法。萃取法主要是通过萃取和沉淀的方法从含有GSH 的动植物组织中进行GSH的分离提取,由于原料不易获得且GSH在组织中的含量极低,制取的GSH纯度和收率不高,因此该法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化学合成法生产GSH,是将L.Glu、L.Cys和Gly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缩合成GSH,化学 合成得到的GSH消旋体(左旋体和右旋体的混合物)需要进行光学拆分,分离十分 困难且易造成环境污染【2¨,因此,获得的GSH产品纯度不高,生物效价很难保持 一致。Bloch[22】最早研究了肝脏中GSH的生物合成途径,并证实了细胞内GSH是由L.Glu、L.Cys和Gly在ATP的存在下,经过Y.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SH I)和谷胱甘肽合成酶(GSHII)催化而合成的,每合成1 mol的GSH需要消耗2 mol的ATP。GSH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具体如下:L431u+L42ya+ATP型!-丫.L-GI¨cyS+ADP+Pi1,.L-Glu.L.cys+Gly+A'I'P里竺坚-GSH+ADP+Pi生物法合成GSH主要有两种途径:酶转化法和发酵法。二者的共同特点是首先要有性能良好的微生物,然后再利用细胞中的高活性酶系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实现GSH的合成;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酶法需要提供三种底物氨基酸和ATP,而发酵法只要供给微生物生长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即可实现GSH在胞内的积累。自20世纪60年代起,采用生物法进行GSH的合成就日益 引起广泛的关注。日本学者早在70年代就开始对生物法合成GSH进行了大量研究, 申请并公布了一系列相关专利[23】。一些大公司(如协和发酵)利用酵母发酵生产的 GSH更是早在1985年就取得了中国卫生部的原料药进口许可文号,基本垄断了中 国市场。我国对GSH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从80年代末期至今,曾开展过 从酵母中提取GSH的研究,但由于生产菌株中GSH含量较低,成本过高,且对下游分享纯化相关技术未取提实质性安突破,故一直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表1.1简 要综述近年来酶法和发酵法在GSH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表卜1生物法合成GSH的发展历史Tab.1-1 Development on bio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of GSHGSH生产研究 用于发酵法或酶法生产GSH的酵母培养 生物系统中GSH的纯化 用于酶法合成GSH的细菌选择 ATP再生系统的构建 构建重组大肠杆菌生物合成GSH 构建重组酵母生物合成GSH GSH合成过程的优化与控制 乳酸乳球菌生物合成GSH时期 1976"--1985,1998~至今1976--1987,1993~1998 1978~1991 1978―1982 1982~19901986--1990,199乒19981991~1994,1997-至今 2001一至今1.2.2酶法合成谷胱甘肽GSH的酶法合成就是利用微生物细胞中的GSH合成酶系(GSH I和GSHII)催 化三种氨基酸形成GSH的方法。由此可知,酶法合成GSH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GSH I和GSHII、前体氨基酸(L.谷氨酸、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ATP、必须的辅因子(M92+)以维持GSH I和GSHII的酶活性。由此可见,要实现酶法GSH的高效合成,GSH合成酶系的高活性和ATP的有效供给是两个必须满足的条件。前者可通过克隆基因gsh,和gsh//并使其在宿 主菌中高效表达而实现。然而,由于ATP的价格相当昂贵,在酶法合成GSH过程 中直接将ATP作为原料加入反应体系中势必将大大增加运行成本,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ATP再生系统以满足ATP的有效供给尤为重要。ATP再生系统可定义为一 个需要ATP的生物酶反应系统与一个ATP生物合成系统所构成的耦合系统。一般 地,ATP在降解为ADP(或AMP)的同时,释放贮存在ATP分子中的能量用于生物 合成反应。若能建立一个适宜的反应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由ATP降解而来的 ADP(或AMP)可通过其它途径再合成ATP,使ATP能够循环使用,这样就有可能 采用能够再生ATP的廉价底物来替代ATP,从而提高有用物质生产过程的经济性。1.2.2.1构建ATP再生系统用于GSH的生物合成 Murata等人自1978年起就开始对GSH合成过程中ATP的供给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Murata掣24】成功地将编码GSH I和GSHII的基因gsh I和gshII自克隆入E.coli细胞中,构建了一株具有高GSH合成活性的生产菌株。利用菌株自身拥有的用于GSH合成的自耦合ATP再生系统,反应液中GSH的产量比原始菌株高10倍。Shimosake将携带编码酵解关键酶_磷酸果糖激酶(PFK)和磷酸丙糖异构酶(TPI)的基I园pj"kA和矽f的杂合质粒转化至-UE.coli 中,细胞合成ATP的活性明显提高,但如果再转化携带gsh I和gsh II的重组质4 第一章绪论粒,菌株就很不稳定【251。但到目前为止,关于自耦合ATP再生系统用于GSH合 成一直鲜有报道,主要是因为在同一种微生物中同时提高GSH合成酶系和ATP 合成酶系的活性是非常困难的。 E.coli细胞中的乙酸激酶反应【26J或&cerevisiae细胞中的糖酵解途径都可以作 为ATP的再生系统【2 7J而用于GSH的合成。只是前者所需底物乙酰磷酸不稳定且成本过高,而后者虽然ATP再生能力很强,但GSH合成酶的活性不高。Murata等【28】采用在固定化&cerevisiae和E.coli B细胞间构建一个种间耦合ATP再生系统来合 成GSH。这一系统可以有两种形式,即共固定化系统假cerevisiae和E coli细胞一起固定化在同一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和混合固定化系统假cerevisiae和E coli分 别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固定化后再混合使用)。由于菌株未经遗传改造,实际研究结果不是很理想,但Murata还是认为固定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cerevisiae细胞的糖酵解途径对GSH生物合成来说是最简单且最有希望的ATP再生系统。国内在构建ATP再生系统并将其用于生物合成GSH方面也有相关报道。沈立新等【29】利用重组大肠杆菌BL2l(pTrc帮办)与酵母耦联合成谷胱甘肽,在适宜反应条件下,GSH浓度最高可达2.13 e,/L。李寅等130J利用重组E.coli II.1细胞中的GSH合成 酶系和S.cerevisiae WSH..J702中的ATP生物合成酶系,构建了一个以葡萄糖为能源 的种间耦合ATP再生系统。在对出发菌株细胞进行通透性处理后,不采用固定化操 作而是将两种菌体直接混合,耦合系统需要补加镁离子,反应进行6 hI对GSH浓度 即可达到4.4 g/L。可见,合理的耦合系统的建立,完全可以实现GSH的高产量合成。1.2.2.2基因工程以及代谢工程在GSH生产中的应用在GSH的生物合成中,GSH合成酶系的活性普遍较低,GSH I和GSHll分别 受到GSH和GSSG的反馈抑制p11,并且GSH I是一个限速酶。Murata等最早克 隆得到了编码E.coli B中GSH I的gsh I基因【321,并且确定了它的核苷酸序列【331。 在随后的研究中,编码E.coli B中GSHII的gsh II基因也被克隆【34】和定序【351。特 别是,Murata和Kimura还从E.coli B中筛选得到一株GSH I脱敏突变株,克隆了 其gsh I木基因并在E.coliBRC912中得以表达,获得的菌株合成GSH的能力大大提高p61。GSH I的活性提高以后,GSHII就成了GSH生物合成的限速酶。Gushima等p 7‘38】构建了含gsh I?或gsh II的重组质粒并转化入Ej coli细胞,结果表明只有同 时带有gsh I?和gshII基因的重组质粒pGS500转化的重组细胞才表现出最高的GSH合成活性。沈立新等【30】也成功构建了同时表达GSH合成酶系中两个酶的质粒 pTrc-gsh,并在E.coliBL21中得到表达,具有较高的GSH合成活性。由于酵母在实际生产中的培养条件比较容易控制,因此可以将gsh I和(或)gsh II基因转化进入酵母细胞内以获得高产GSH的重组菌株。Ohtake等口9】曾尝 试在酵母中表达E.coli B的gsh I基因,将gsh I基因的全部编码片段与& 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cerevisiae98的一个启动子融合,结果转化体的GSH I活性和GSH的胞内含量分别提高了100多倍和3倍多。Christine和Ulf(40】将含有E.coli中gsh I和gshII基 因的质粒plNEIII转化到S.cerevisiae中,明显提高了酵母合成GSH的能力,GSH 在胞内的积累量达到1.8%。然而,这些菌株还无法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目前只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础I和gsh II的过量表达并没有导致大肠杆菌或面包酵母中的GSH含量大幅上升。原因可能是:(1)GSH对GSH I的反馈抑制,或(2)丫.谷氨酰转肽酶(丫.GTP) 的存在对胞内合成的GSH的降解作用。近来,在一个乳酸链球菌肽诱导控制的表 达系统中克隆了E coli的gsh I和gsh II基因,并将此重组质粒转化乳酸乳球菌 NZ9000中,结果显示在添加5 mmol/L L.cys的条件下,乳酸乳球菌NZ9000中胞内GSH浓度达到358 nmmol/mg蛋白,这是至今在细菌中获得的最高胞内GSH含 量【4¨。乳酸乳球菌不能合成GSH,也不存在7-GTP活性。另外,GSH对GSH I的反馈抑制好像也没有在乳酸乳球菌中发生f显然358 nmmol/mg蛋白胞内GSH浓度超过通常反馈抑制所需浓度),真正的原因还是个谜。为了减轻GSH对GSHI的反馈抑制,廖鲜艳等【42J在E coil中表达了同时包含两拷贝gsh I基因和单拷贝gsh II基因的温度诱导型重组质粒pBV03,使重组大肠杆菌生物合成GSH高达14.50 mmol/L。至今,GSH的酶法生产由于较高的生产费用而一直未被商业化,对于发酵法 生产GSH来说,由于其低廉的成本,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1.2.3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 发酵法就是以廉价的糖类等原料为营养物质,利用微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途径来进行GSH生物合成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微生物细胞中GSH的含量不高(仅为干重的O.5‰1.O%),过高含量的GSH容易破坏体内业已平衡的氧化还原环境【43】。由于GSH是一种胞内产物,生产过程中需要对GSH进行提取纯化,较 低的胞内含量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发酵法生产GSH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 提高细胞密度以及细胞内的GSH含量,二者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GSH产量最大 化。细胞密度的提高可通过对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如高密度培养)获得,然而 随着细胞密度的提高,胞内GSH含量无疑会进一步降低,因而如何提高胞内GSH 含量是细胞高密度培养生产GSH的关键所在。对于胞内GSH含量提高,一方面 可通过传统育种来选育高胞内GSH含量的菌种,另一方面是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构建具有高GSH合成酶活性的基因工程菌。 然而在利用基因工程菌生产GSH过程中,菌株所带质粒的稳定性问题,以及质粒的稳定性受到宿主细胞遗传特性、质粒拷贝数以及质粒上基因的表达等多种6 第~章绪论因素的影响,因而这些菌株还无法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目前只能停留在实验 室研究阶段。 而通过传统育种来选育高胞内GSH含量的菌种则克服了基因工程菌上述的弊 端,加之发酵法所使用的细菌或酵母容易培养,以及生产方法及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因此采用通过常规育种选育富含GSH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GSH已成为 目前GSH工业化生产的最普遍方法。微生物细胞中GSH的合成和分解代谢途径可用图1.2来概况。图I-2酿酒酵母细胞中GSH的代谢途径Fig.1―2 Metabolic pathway of glutathione in cells of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2.3.1高产菌株的选育虽然有些菌株如Saccharomyces cystinDvolens[431、Candida tropicalist44.45】等本身 有较高的GSH含量且可以长时间保持合成GSH的能力,但是它们并非工业化常用菌种,研究成果也只局限于摇瓶条件下的结果。普通的野生型酵母细胞中GSH 的含量并不高,只有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出发菌株发生变异,再在特定的 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培养,使GSH在这种变异菌株的细胞内大量积累,以此实现 GSH的高产。到目前为止,针对GSH生产的酵母菌株而进行的物理或化学的处理 方法大致有紫外线、X射线、丫射线以及亚硝基胍等,而培养基中的特定筛选物质 (筛子)主要包括蛋氨酸、L.乙硫氨酸、DL.乙硫氨酸、1,2,4.三唑、氰化钠、亚硫 酸盐、酰胺和靛酚等。通过一系列对菌株的改良及选育工作,获得了很多GSH高7 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产菌株。下面的例子可以证明菌种选育研究工作的重要性:(1)经亚硝基胍诱变,筛选获得乙硫氨酸敏感型突变株Cutilisn74.8,经培养后其细胞内GSH含量达到3.0%,比出发菌株0.665%提高了3.5倍【蛔:(2)经紫外线、X射线和亚硝基胍诱变,筛选获得耐亚硫酸盐和乙硫氨酸突变株CutilisER304,细胞内的GSH含量从o.52%增加到4.o%,增加了6.7倒47】;(3)经亚硝基胍诱变,筛选获得耐1,2,4.三唑和氰化钠的突变株-S:cerevisiae TRZ.6,胞内GSH含量达到2.5%,比出发菌株 提高了4倍[4引。大多数情况下,高产菌株的获得主要是去除或降低了GSH对GSH I 的反馈抑制。1.2.3.2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在实际的发酵生产中,性能优良的菌种仅仅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对发酵过程进行优化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微生物生产目标产物的潜力【4引。由于GSH是胞内产物,所以在提高生产菌株胞内合成GSH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在发酵过程中设法提高细胞浓度,以提高GSH的总产量。而GSH总产量的提高必须考虑底物转化率和生产强度,因此对GSH发酵过程进行优化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都是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始的,主要包括营养与环境条件优化、发酵过程控制、前体物质的添加、能量(ATP)供应以及GSH合成关键酶活性控制 等。 (1)营养与环境条件优化 生产GSH所用的酵母大都是工业常用菌株,能在相对较广的的培养条件下生长并积累GSH,但产量往往很低。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GSH的合成能力,必须对培养基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发 酵,为最终的GSH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运用一些实验设计(如正交试验设计、 因次分析设计、中心复合试验设计等)及数据处理方法(响应面分析、神经网络 模型等)可以减少工作量并且使实验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实际应用价值。对 于GSH的发酵生产来说,营养物质的选择优化对细胞生长和单位细胞GSH合成 能力都有重要影响。在考察了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葡萄糖、蛋白胨、KH2P04、生 物素和半胱氨酸)浓度的变化对酵母S.cerevisiae S.8H细胞生长和胞内GSH合成影 ’响的基础上,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ion Experimental Design)方法 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GSH产量为160.1 mg/L,胞内GSH含量达到1.7%,与优化前的情况相比提高近一倍【501。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案和响应面模型研究葡萄糖、蛋白胨和MgS04浓度对&cerevisiaeCCRC21727生产GSH的影响,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5l】。根据正交试验获得的实验数据,通过神经网络模型(NeuralNetworkModel)进行分析预测,对C.utilis WSH 02.08发酵生产GSH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摇瓶条件下GSH胞内含量达2.5%,GSH产量和细胞干重也有8 第一章绪论较大幅度的提古【521。此外,Zhang等【53】根据均匀设计对GSH合成九种发酵培养基营养元素进行优化,结果GSH产量得到明显提高。此外,发酵培养的环境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影响细胞生长以及GSH合成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pH、溶解氧和接种量等。温度直接影响着代谢中各 种酶的活性和生化反应速率,对于发酵法生产GSH来说,由于细胞生长和GSH合成最佳温度不相同,因而通过两阶段温度控制,最终GSH产量明显得到显著提高【54】。pH决定营养物的解离状态,制约着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反应过程 中酶最佳活性以及细胞膜通透性等,在保证细胞正常代谢的前提下,通过低pH胁 迫将部分胞内GSH分泌到胞外以达到二次积累GSH的目的【55】。此外,溶氧供应 充分与否将会影响细胞生长以及接种量的大4,N会影响迟滞期的长短等。因此,在营养条件确定的基础上,对环境因素的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2)发酵过程控制GSH作为一种胞内产物,在提高生产菌株胞内合成GSH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提高细胞浓度,从而提高GSH的总产量。高细胞密度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细胞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大底物碳源(如葡萄糖)的供应,但是过高的碳源浓度会产生Crabtree效应,抑制细胞的生长并且会造成目标产物 得率下降。补料分批发酵操作能使发酵系统中保持低的底物浓度,一方面消除了 碳源快速利用引起的阻遏效应,维持发酵罐中良好的好氧发酵条件,另一方面又 避免了培养基中某些成分的毒害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稀释发酵液以降低粘度的 作用。通过流加底物可以延长细胞对数生长期和平衡期的持续时间,增加生物量 和平衡期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因此发酵工业中大多采用这种培养方式进行GSH 生产【561。 补料分批发酵的类型很多,按补料的方式分为连续补料、不连续补料和多周期补料等:而连续补料方式又可分为快速补料、恒速补料、指数速度补料和变速补料等【571。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底物流加方式有恒速流加、指数流加和反馈控制 流加等。恒速流加是将葡萄糖以恒定的速率加入发酵罐,该种流加策略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控制;指数流加是指根据细胞在特定时期以对数形式增长,通过控制底物 流加速率使流加量在理论上刚好满足细胞所需量,因而将副产物形成限定在最低范围内,该模式操作简单,不需要什么特别设备;反馈控制流加将流加速率与物 理参数(pH、溶解氧、C02产生速率、乙醇浓度和呼吸商等)相耦合而组成间接 反馈控制系统。上述三种流加模式各有优势,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使用,经 过比较恒速流加、指数流加和反馈控制流加三种补糖策略对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合成GSH的影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剁5剐。由此可见,流加发酵是获得酵母高细胞密度培养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9 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在流加发酵过程中控制合适的细胞比生长速率对于迸一步提高GSH产量是非常重 要的。在研究了&cerevisiae培养中比生长速率以)和比GSH生成速率(pG)之间关系 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数学模型用来确定&cerevisiae补料培养中∥的优化模式,结果发现,最终GSH总量比对照提高了41%,胞内GSH含量也有很大提 高【59】。通过在线监测发酵液中溶解氧和乙醇的浓度,运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确定葡萄糖的流加速率,使葡萄糖和乙醇同时被利用。发酵结束时GSH产量为2360mg/L,比指数流加方式提高了40%,胞内GSH含量达到3.7%【60】。通过对发酵过程中乙醇产生的速度进行模糊逻辑控制,进而优化了&cerevisiae生产GSH的流 加发酵过程,GSH的比生产速率达到6.2 mg/g/h,最终发酵水平提高了560%[61]。 此外,在酵母发酵法生产GSH中,通过控制乙醇浓度和呼吸商大小,经过52 h细 胞高密度培养,细胞干重和GSH产量分别高达140 g/L和1620mg/Lt62j。上述结果表明,在通过流加底物提高细胞高密度培养生产GSH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流加策略,细胞浓度将显著提高,然而随着细胞密度的上升,胞内GSH含 量将会大大下降,因而如何在提高细胞密度的同时也促进胞内GSH的合成,这样GSH总产量将会得到提高。 (3)GSH合成前体物质的添加 L.谷氨酸、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作为GSH合成的三种前体氨基酸,他们充足与否将直接影响GSH的合成。通常情况下在GSH发酵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三种前体氨基酸可以通过微生物细胞在糖类代谢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后自身合成,但这些合成途径很容易受到细胞自身性能和状况以及外界营养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不能满足GSH合成所需。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这三种前体氨基酸将可 能有助于提高胞内GSH含量,进而提高GSH产量。Alfafara等【63】首先在摇瓶条件 下考察了三种组成氨基酸对&cerevisiaeKY571l发酵生产GSH的影响,结果发现L.半胱氨酸是提高GSH比合成速率及GSH产量的关键氨基酸。但超过一定的浓 度会对细胞生长产生部分抑制作用,原因可能是由于糖代谢过程中一些酶的活性 中心离子与过量的L.半胱氨酸发生螯合作用而使这些关键酶降低或失去了活性。此外,添加时间对细胞生长影响也很明显。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应采用L.半胱氨酸的补加策略以尽可能减少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为此,Alfafara等哗】进一步研究了流加培养中不同类型的L.半胱氨酸添加方法对GSH产量提高幅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快速的L.半胱氨酸添加策略,并利用此策略来最大幅度地提高GSH的总产量。根据这种快速添加半胱氨酸的方法,提出了一个由质量守恒方程和肌PG相互 关系组成的简单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在流加培养中确定了一个最佳的操作策略:(a)通过对口进行bang.bang控制将整个培养过程分为细胞生长和GSH合成两个阶段;(b)在GSH合成起始阶段一次性添加半胱氨酸。结果发现,在L.半胱氨酸的添加量为O.7 mmol/g细胞时,GSH的比合成速率和GSH产量均为未加L.半胱10 第一章绪论氨酸时的两倍,且未表现出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 Wen等【65】分别研究了九种氨基酸对SaccharomycescerevisiaeT65细胞生长和GSH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半胱氨酸是GSH合成的关键性氨基酸,但同时它对细 胞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谷氨酸、精氨酸以及甘氨酸除了对细胞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外,还可促进细胞合成GSH。与其他六种氨基酸相比,谷氨酸、半胱氨 酸和甘氨酸对于GSH合成作用最大。为此,w.en等【66j进一步通过均匀设计(UD) 实验来优化三种氨基酸添加浓度并提出了两阶段氨基酸添加策略,即在摇瓶实验条件下,细胞培养2 h后,添加2 mmol/L半胱氨酸,7 h后,添加三种混合氨基酸(10 mmol/L谷氨酸、18 mmol/L甘氨酸、3.35 mmol/L半胱氨酸),发酵结束时,胞内GSH 含量达1.67%,比对照提高了72.2%。 (4)ATP添加与再生促进GSH合成 对于发酵法生产GSH来说,每合成1分子GSH,需2分子的ATP,因而ATP 充足与否是提高底物转化效率和实现GSH高效合成的关键条件之一。当以葡萄糖 为碳源通过酵母合成ATP时,首先葡萄糖经过糖酵解途径(EMP)生成丙酮酸,之 后在有氧条件下进入三羧酸循环(TCA),最终葡萄糖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该过程中形成的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经氧化磷酸化产生大量的 能量,一部分以ATP形式用于GSH和其他物质合成,其余大部分能量则以其他形 式贮存于体内。就发酵法生产GSH而言,尤其是细胞高密度培养,当葡萄糖流加停止以及随着前体氨基酸的加入,合成GSH所需的ATP主要来源于胞内所贮存的能力,然而 当胞内能量被耗尽时,GSH合成就会被终止。因而通过添加ATP或补加葡萄糖产 生ATP可促进GSH进一步合成。李寅等【6‘7】在摇瓶培养中考察了前体氨基酸和ATP 的添加对重组E coli生产GSH的影响,发现二者均能明显促进GSH在细胞内的 积累。本论文中也在此方面开展了研究,高密度培养C.utilis WSH 02.08结束后,在添加三种前体氨基酸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补加适量ATP,结果GSH产量得到 较大幅度的提高【6引。然而由于ATP价格昂贵,只适用于实验室研究。因而从工业 规模ATP再生反应的角度来看,通过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为基质再生ATP用于 GSH合成是经济和有效的。然而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报道却相对较少。(5)GSH合成关键酶控制 在GSH的生物合成中,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SH I)作为一种限速酶, 和GSH合成酶(GSHII)会受到GSH和GSSG的反馈抑制【3l】。尽管通过克隆构建同时表达GSH合成酶系中两个酶的基因水平来提GSH合成能力,然而,这些方法还无法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目前只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对于发酵法生产GSH而言,随着胞内GSH含量的上升,GSH I会受到胞内GSH抑制而使 GSH合成受阻。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利用低pH条件对细胞进行生理胁迫作用, 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促使胞内部分GSH分泌到胞外,有效的解除胞内GSH对GSH I的反馈抑制效应,并在发酵后期补加葡萄糖后,使细胞二次积累GSH,同时达到了较高的胞外GSH浓度,从而实现了GSH总量的较大幅度的提高【551。本论文也在此方面开展了研究,为了减轻GSH对GSH I的反馈抑制,将半胱氨酸添加与低pH胁迫相结合,通过低pH生理胁迫作用使胞内部分GSH分泌到胞外,由于胞内GSH含量下降,GSH活性所受抑制得到部分解除,从而促进胞内GSH再次合成lo引。I1.3环境胁迫对谷胱甘肽合成的影响GSH作为一种同时具有卜谷氨酰基和巯基的生物活性三肽化合物,分为还原 型和氧化型两种,在生物体内大量存在并起作用的是还原型GSH[引,GSH在生物 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特别是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状态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41。它还可缓解由于放射线、放射性药物或抗肿瘤药物所引起的白细胞 减少等症状【70l,以及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 和保护细胞膜等功能用。此外,GSH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业中应用愈来愈广【5】,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属于Crabtree阴性和Kluyuer阳性酵母【711,具有利用更为广泛底物糖类的能力,且代谢阻遏效应不明显【721,因 而成为合成GSH理想的细胞工厂。 微生物细胞是一个经济的体系,不会在胞内过量积累某一代谢产物。因此,只有使细胞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出于保护自身的本能和抵御外界的伤 害,才会对其代谢产物做出调整。如能利用微生物细胞的这种生理应答特性,以 目标产物作为外界条件胁迫作用下的响应物或抵御胁迫作用的作用物,人为的提 供适当的环境刺激,极有可能促进细胞合成目标代谢产物的能力。当微生物在受到外界胁迫(氧化胁迫和渗透压胁迫等)时,细胞会产生某些应 激机制免受伤害【73】。近年来尤其是微生物对氧化胁迫的应激机制已引起了广泛注 意[74.76】。已有研究表明GSH在微生物细胞受氧化胁迫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7~91, 胞内GSH耗尽会增加细胞对氧化胁迫的敏感度【8Ⅲ,而提高胞内GSH水平可促进 细胞对氧化胁迫的抵抗能力瞵¨。 研究表明,利用H202刺激植物细胞,可促进其体内GSH的合成【82】。在动物 细胞中,Pinkus等【83】发现活性氧能提高GSH I活性,从而促进GSH的合成。Izawa[驯 研究指出GSH在酿酒酵母&cerevisiae遭受H202氧化胁迫作用时能继续存活方面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RuiztsS]等研究表明盐胁迫(渗透压胁迫)可促进甘蓝 型油菜大量合成GSH。上述研究结果说明了GSH在细胞面临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和胁迫时,起着至关重要的抵御和响应机制,是细胞抗损伤及代谢调节的关键物质之一。 GSH作为微生物中最主要的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其抗氧化作用是目前最为人12 第一章绪论们熟知的生理功能之一。已经发现基于GSH的还原系统在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抵 抗氧能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近几年来通过对GSH的生理作用研究进一步深入 反映出其在保护微生物、动植物抵抗酸胁迫【861、活性氧胁迫【8?891、冷冻胁迫【9‘叫等 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这些研究无疑给利用环境胁迫来促进GSH的合成提供了新 的思路,拓宽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领域中的运用。 然而对于产朊假丝酵母细胞,利用环境胁迫促进其胞内GSH的合成,却鲜见 报道,而且仅仅局限于现象的发现及对现象的简单剖析。利用环境胁迫(氧化胁迫 和渗透压胁迫等)是否能促进产朊假丝酵母合成GSH?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产朊假丝酵母是如何调节细胞系统积累GSH以抵御环境胁迫?不同胁迫因子促进GSH合成的机制是否相同?上述这些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生产领域悬而未决的问 题。 遗憾的是,环境压力(胁迫)同时对细胞代谢活性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对底 物转化率和生产强度产生了较大影响,即胁迫对菌体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对底 物转化率和生产强度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GSH的合成,最终导致GSH总产 量的下降。因此,如何解决环境压力处理(胁迫)下所引起的负面效应,提高目 标菌株的耐环境压力,是产朊假丝酵母发酵生产GSH的关键问题。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1)不同种类胁迫因子对细胞生长和GSH合成的影响如何?(2)不同种类胁迫因子促进GSH合成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其作用机制之间是否有关联?(3)如何在尽量不影响细胞生长的同时,对微生物细胞施以适当胁迫来最大限度促进GSH合成?1.4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4.1发酵法合成谷胱甘肽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试剂,GSH在临床上用途极广,同时GSH的抗氧化性能 又使得它在食品加工业中日益受到青睐。日本的Kyowa和Ajinomoto等公司早在 20世纪80年代就完成了GSH的工业化生产,现已成为全世界GSH的主要生产和 供应商【lo】,由于产量有限加之GSH的应用范围及用量越来越大,GSH的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给GSH的广泛应用带来了许多困难。 有关GSH的研究报道非常多,但绝大部分涉及的都是GSH在生物体内生理功能的体现及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等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对于GSH的生 物法生产,相关的文献资料则相对较少,而这些研究成果正是保证GSH工业化生 产持续、稳定、高效运行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因此,加大GSH生物法生产研 制开发的力度并投入生产已经势在必行。由于酶法生产GSH成本相对较高而一直未被商业化。而发酵法生产GSH则 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采用廉价的糖类原料,利用微生物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来进行GSH合成,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已经实现商业化了酵母发酵法生产GSH的产业化。虽然目前日本已经实现了酵母发酵法生产GSH的产业化,并且也将研究结果 以专利的形式公布于众,但总体来说,对整个GSH发酵过程的把握和分析还相对 肤浅,对GSH产量、得率和生产强度等主要技术指标的影响因素的探讨还不够透 彻,因而,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值得我们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GSH属于胞内产物,因此为了增加GSH产量,有必要提高细胞密度,无疑流加发酵方式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在流加培养过程中,要采用怎样的控制策略才可以获得较高的细胞密度呢?同时又要保持细胞具有较高的合成GSH能力,二者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研究者们的难题之一,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对最终实现 GSH的高积累则至关重要。(2)发酵法生产GSH中,虽然出发菌株可以直接利用自身代谢产生的前体氨基酸合成GSH,但研究表明,前体氨基酸的添加对&cerevisiae细胞合成GSH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三种前体氨基酸对于C utilis发酵生产GSH是否具有同样的 效应?另外,对于细胞高密度培养过程中,三种前体氨基酸的变化对细胞生长和GSH又有何影响?以及三种前体氨基酸在添加策略上需要进行怎样的考虑,才能在细胞高密度发酵的同时,又能维持较高的GSH胞内含量? (3)ATP作为发酵法生产GSH的又一关键影响因子,因而在整个细胞培养过程 中细胞自身所产生的ATP是否能满足细胞生长和GSH合成所需呢?此外,当葡萄糖停止流加后,ATP又从何而来以及如何通过ATP再生继续合成GSH?如通过流 加葡萄糖产生ATP,那么ATP再生系统中葡萄糖消耗、ATP产生与利用及GSH合成之间的关系又如何? (4)对于发酵法生产GSH而言,尤其是细胞高密度培养,随着前体氨基酸添 加和ATP再生,胞内GSH含量将会进一步提高,然而胞内积累的GSH势必对其进一步合成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如何将胞内合成的GSH分泌至胞外以减轻 GSH对其合成关键酶GSH I的抑制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5)微生物细胞本身是一个经济的体系,不会在胞内过量积累某一代谢产物,GSH合成特性是怎样的呢?当细胞处于一种受伤害的生理状态下,出于保护自身 的本能和抵御外界的伤害,细胞会对其自身代谢做出调整,因而研究环境胁迫下细胞是如何合成GSH,将为GSH合成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并且根据此理论基础以 及微生物细胞的生理学特性,人为的设计并提供适当的环境胁迫,促进细胞大量合成GSH无疑会为GSH合成提供一个全新的理念。 1.4.2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作为国家863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6AAl02313)“谷胱甘肽发酵过程的智能14 第一章绪论优化与控制技术,,和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6C26213201074) t?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的子课题,本论文的目标是:在实验室规模上以一株能在胞内高积累GSH的产朊假丝酵母(C.utilis WSH 02.08)为生产菌株,以细胞和GSH的高产量、高得率和高生产强度为目标,研究了细胞高密度培养、前体氨基酸添加、ATP添加及再生以及过氧化氢和硫酸钠胁迫等一系列可行性方案对GSH合成的影响,以及对GSH整个发酵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7 L罐上考察分批发酵条件及流加发酵条件对C.utilis发酵法生产GSH的影响,并确定适宜的C.utilis高密度发酵生产条件来实现细胞高密度培养。 (2)在细胞高密度培养前提下,提出低pH胁迫与半胱氨酸添加相结合策略, 使GSH向胞外分泌,解除胞内GSH对GSH I活性抑制的影响进而提高GSH合成 能力。此外,研究溶氧对半胱氨酸氧化及GSH合成的影响,提出两阶段溶氧控制 与半胱氨酸添加相结合来促进GSH合成和降低半胱氨酸氧化。最后将低pH胁迫 和两阶段溶氧控制同时与半胱氨酸添加相结合应用于高密度培养C.utilis WSH02.08来促进GSH合成。(3)研究菌体生长阶段L.谷氨酸、甘氨酸和L.半胱氨酸对细胞生长及GSH合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两阶段氨基酸添加策略,即细胞生长阶段添加甘氨酸促进菌体生长和GSH合成,细胞停止生长时添加三种混合氨基酸来提高胞内 GSH含量。(4)在添加氨基酸的基础上,通过添加ATP来进一步提高GSH产量,并对细胞膜进行通透性处理来提高ATP的利用率和GSH的产量,此外,通过补加葡萄糖 产生ATP用于GSH合成。(5)根据微生物细胞的生理特性,人为的提供适当的环境刺激,以提高细胞合成GSH的能力,鉴于此目的,具体考察过氧化氢和硫酸钠胁迫对GSH合成的影响并对合成GSH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参考文献【1】Carmel-Harel0,Storz G Roles of the glutathione and thioredoxin-dependent reduction systems in the Escherichia coli and Saccharomyces cereviside responses to oxidative Rev Microbiol,2000,54:439-461.stress【J】.Annu【2】Meister A,Anderson M E.Glutathione【J】.Annu Rev 【3】Meister A.Glutathione,ascorbate,and1969-1975. cellularBiochem,1983,52:71 1-760.protection【J】.Cancer Res,1994,54(7):non?conventional【4】Penninckx M J.An [5】Siesoverviewonglutathione in Saccharomycesversusyeasts[J].FEMS Yeast Res,2002,2(3):295.305.H.Glutathione and its role in cellularfunctions[J].FreeRadic Biol Med,1999,27(9-1 0):916.921. 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6】欧阳平凯.化工产品手册.生物化工产品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152.153.【7】韩秀文,屈铭,缪希茄等.谷胱甘肽在水溶液中的构象研究【J】.化学通报,1994,3:36?40. 【8】刘振玉.谷胱甘肽的研究与应用【J】.生命的化学,1995,15(1):19-21.【9】Cooper 【10】SmithA J L,Kristal B S.Multiple roles of glutathione in the central nervoussystem[J].BiolChem,1997,378(8):793-802. system[J].JLab Clin Med,1 974,83:444-450.J E.Relationship of in vivo erythroeyte glutathione flux to the oxidized glutathionetransport【1l】沈亚领,李爽,迟莉丽等.谷胱甘肽的应用与生产【J】.工业微生物,2000,30(2):41-45. 【1 2】Pastore [13】Izawa73-76. A,FedericiQBertiniE,et a1.Analysisof glutathione:implication in redox anddetoxification[J].CIin Chim Acta,2003,333(1):19?39.S,InoueYKimura A.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in yeast:effect of glutathioneonadaptation to hydrogen peroxide stress in Saccharomycescerevisiae[J].FEBSLett,1995,368:【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肿瘤细胞的ph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