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县县郎中乡贫困户每人发放两袋化肥,孩子上学每年补贴一千多块钱,我是低保户切什么都没有,合理吗

&>&&>& > 正文
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作者:&&文章来源:&&字体:
&&发布时间: 06:59:35
“金秋助学”工程让贫困家庭孩子圆了大学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河南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着力做好‘三山一滩’扶贫开发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濮阳作为河南省“三山一滩”扶贫开发重点区域,贫困人口的范围涉及74个乡镇349个贫困村54510户贫困户174568名贫困人口,扶贫工作难度很大、任务艰巨。380多万父老乡亲如何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拷问着全市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 &近几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极其重要、极其严肃的政治任务,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准,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尤其是去年年初以来,我市通过实施“百企万户”产业扶贫、农业产业化扶贫、智慧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农业保险扶贫五大工程,开展“双联四推六覆盖”“专家人才精准帮扶行动”等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实施智慧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精准发力 &扼住贫困的咽喉 &多年来,由于我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社会保障滞后、产业体系薄弱,贫困村大多守着传统农业“一亩地里打转转”。缺少资金、技术、门路致贫,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等,成为贫困的主因。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精准识别,也是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的保障。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找准扶贫对象,方能避免“撒胡椒面”。对此,我市出台了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等5个办法,产业扶持脱贫等5个实施方案,教育、水利脱贫等5个专项方案,确保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查清致贫原因,方能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从2014年4月到2016年6月,我市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并连续2次开展“回头看”进行再核实。有楼房、有轿车的“贫困户”被清理出去,难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贫困户被请了进来,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精准锁定了。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学生郎,四看技能强不强,五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基层总结的精准识别顺口溜,简便易行,让识别工作可操作性更强。 &我市成立了2580个村级脱贫责任组,成员1.2万多人,实现所有贫困村全覆盖,按照“应进则进、应出尽出”原则,狠抓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帮扶。各县区、乡镇、村党员干部,以及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牺牲双休日、节假日,按照“四必到”的要求,严格落实“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六步工作法,对2014年以来已脱贫人口和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农户进行了摸排,共普查206852户。对问题一村一村查找、对档卡一户一户校准、对帮扶一项一项抓实、对资金一笔一笔审核、对政策一条一条落地、对责任一级一级到人,边排查、边整改,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全面整改,切实做到贫困户识别零差错、贫困户退出零差错、扶贫资金使用零差错,精准度明显提高、认同度明显提高、满意度明显提高。 &通过规范整改,我市共整改新进人,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校对补录16778人。将村情概况、规划计划、工作记录、公示公告、审核批复、表格信息、帮扶项目资料等进行归档,做到户有明白卡、村有档案簿、乡有档案册、县有档案库。严格按照“三议两协商”工作法,履行程序,接受群众监督。 &在档卡规范工作中,坚守在全市各个扶贫村的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走街串户、访贫问苦,查“穷根”、建台账、找对策、跑项目,付出了许多艰辛和努力,同时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攻坚战中得到了历练。 &王保超是濮阳县体育局的一名干部。他今年5月被派驻濮阳县五星乡葛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仅仅过了4个多月,就感受颇深。他说:“刚被派驻到村里时,因为没有在乡村基层工作的经历,我的想法很简单:上面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安排什么就干什么;把上级部署的工作干好,不被通报、不给单位抹黑,自己这个第一书记就算合格了。等到村干部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接触村里的贫困户,并详细了解每个贫困家庭的情况后,我感受到:群众真穷、群众真苦、群众真需要帮助。我从内心体会到扶贫工作是何等重要和不容易,更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类施策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原来俺家穷是因为缺资金、缺技术,光靠俺一个人在外面打工挣钱,连3个孩子上学的花费都顾不住。去年有了扶贫政策,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俺在俺家7亩地上建了4个大棚用于种植韭菜和西红柿,不到一年就摘掉了贫困户头上的‘穷帽子’。”9月29日,正和几位村民在大棚里忙活的濮阳县渠村乡公西集村村民王石桥高兴地对记者说,“俺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一到韭菜和西红柿种植、管理、采摘的季节,还得找村里的好几个妇女过来打工帮忙。” &在公西集村,像王石桥这样靠种植大棚蔬菜实现脱贫的贫困户还有15户。这些贫困人员都和王石桥一样,文化程度低,缺少资金和技术,只能在贫瘠的黄河滩地上靠种庄稼艰难度日。去年6月,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后,经过考察论证,挨家挨户动员15户贫困户,使其通过享受到户增收补贴、贴息贷款等扶贫政策,在130亩土地上建起了30个蔬菜大棚。扶贫工作队还聘请蔬菜专家对这些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统一采购蔬菜种子,帮助联系销售渠道等。“到去年年底,这些种植户第一茬韭菜每亩收入5000余元,韭菜收完接着种西红柿,每亩又收入1万余元,两项加起来,每年每亩大棚能收入1.5万元以上。俺家7亩地,每年能收入11万元左右。”王石桥为记者算了一笔账。 &我市所有贫困户虽然都面临家庭经济困难这么一个共同的现实,但是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却多种多样。有些贫困户是缺乏劳动力或因病、因残致贫;有些贫困户是缺乏项目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找不到增收门路致贫;有些贫困户地处偏远农村,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较低、信息闭塞、缺乏引导帮扶等。 &治标必须治本。要彻底摘掉这些贫困户头上的“穷帽子”,就必须分类精准施策,从源头抓起。产业支撑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市坚持“转、扶、搬、保、救、教”六路并进,重点围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强化产业支撑,注重政策扶持,实施“百企万户”产业扶贫、农业产业化扶贫、智慧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农业保险扶贫五大工程,努力探索出企业带动提供用工岗位、发展特色种植业、发展养殖业、组织培训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公益服务岗位、入股分红资产收益、发展光伏扶贫项目、发展电商扶贫项目等8个增收渠道。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要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有活儿干、有钱赚。我市构建贫困家庭就业增收“立交桥”:“走出去”,外出务工挣钱;“引回来”,回乡创业带动就业,激活内生动力;“稳下来”,做强当地产业,提供公益岗位,让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据了解,我市在去年建成投产验收合格奖补289个产业扶贫就业点的基础上,今年又建设产业扶贫就业点148个。其中,新建已投产的107个,在建的41个,已拨资金710万元。相关部门对正常生产的342个产业扶贫就业点的统计显示,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产业扶贫就业点437个,安置贫困人口16535人。我市通过采取“项目到村、岗位到户、技能到人、政策到家”措施,达到了群众赢、企业赢、产业赢、支部赢的“四赢”目的。 &54岁的张立军一家是濮阳县五星乡葛邱村的贫困户。他妻子因病导致肢体残疾,失去劳动能力。他女儿正在上大学,每年仅学费和生活费就需要2万余元。他们一家人仅靠3.8亩地的粮食收入根本顾不住。扶贫工作开始后,村里帮张立军把责任田全部流转给了华泰园林种植基地,还介绍他到华泰园林种植基地打工,闲暇时他还在附近村庄走街串巷收废品挣点钱。“村里把我家列为低保户,每年有4000元的生活保障补助,土地流转这块每年也能收入5000余元,加上我在华泰园林打工和收废品挣的钱,维持日常生活已经没问题了。不能光指望政府救济,我也在琢磨能不能上一个适合我们家干的项目,争取早点脱贫。再过两年女儿就大学毕业了,会减少一大笔开支。有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支持,我相信我们家会很快好起来的。”张立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直接到乡、村新建精准扶贫就业点的企业,每建设一处精准扶贫就业点,由市财政给予10万元的建点补助。在我市乡、村的现有企业扩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并达到标准的,享受同等政策。同时,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的,由县区财政给予奖励。在产业扶贫“真金白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市一大批原来在外地发展的有识之士怀着反哺家乡的愿望,纷纷回乡创业。台前县夹河乡卢庄村丰乐园生态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忠雨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返乡后,赵忠雨通过土地流转,成立了丰乐园生态种植有限公司,还吸纳10余户贫困户成为股东、解决周边4个村12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实现了企业、贫困户双赢发展。 &目前,我市通过支持带贫企业、土地流转、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等措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种植(含林果)、规模养殖,直接带动贫困人口10800人;支持带贫农业企业125家,安排贫困人口就业1050人,年人均增收11560元,带动3640名贫困人口脱贫;支持自主创业贫困户411户,通过发展种植养殖项目,年户均增收15600元,带动1764名贫困人口脱贫;支持51家农业企业流转贫困户土地2805亩,涉及贫困户467户1870人,年人均增收450元。 &通过精准把脉,我市还探索出一条将智慧精准扶贫与电商扶贫结合、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高贫困群众收入的新路子,引发全省乃至全国很多地区的高度关注。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已建成2017年拟脱贫贫困村电商服务点64个。这些服务点不仅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而且在积极推进农产品的品牌化、标准化、电商化,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和订单农业,加强电商企业与农产品企业、农户的有效对接,积极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物流渠道等方面均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自去年年初以来,我市已通过电商平台成功销售濮阳县、范县滞销莲藕3.5万公斤,清丰辣椒10万余公斤、粉皮2000余公斤。 &冷广世是濮阳县郎中乡司马集村的贫困人员,因为没有技术,他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只能在建筑工地干一些体力活,一年下来除掉花销,所剩寥寥。全市党员干部联村包户精准扶贫动员会议召开后,以农民为目标客户的村镇O2O电商平台——乐村淘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举办多场针对农村贫困户的电子商务专项培训,并协助培训合格且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开办村级体验店或乡镇综合性扶贫特色产品体验馆。冷广世加入这一行列,并很快有了收益。“小店一开张,来找我下单的多着呢。”冷广世说,选择在乐村淘商城购物的村民越来越多,仅此一项就让他每月增收1000余元。又干起贩卖水果、蔬菜副业的冷广世,收入已远远超过了以前在外打工时的水平。 &目前,我市已建成“智慧扶贫服务中心”“电商扶贫示范区”,京东、苏宁等10余家电商企业到我市调研对接,苏宁已建易购直营店5家、农村代理点22家,直接和间接带动160名贫困人口就业;乐村淘已在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设立网点650家,吸纳300余名贫困户人员就业。 &创新金融扶贫机制,为带贫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市财政拿出2000万元,各县区财政相应进行匹配,作为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贷款银行按照风险补偿金扩大8倍的数额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扶贫贷款。今年年初以来,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7.02亿元。其中,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贷款3057笔、金额49014万元,扶持贫困户8858户。 &兜牢底线 &贫困家庭告别“两难” &很多贫困人口是因为丧失劳动能力而返贫,他们脱贫之路在何方? &濮阳的回答是: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 &为实现“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的目标,我市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把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针对全市60.5%的贫困人口是因病因残致贫,我市出台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对全市3.56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分类救助,将这些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让贫困群众享受到“第三重医保”,实施贫困群众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等大病救助办法,大量贫困家庭告别“一人得病全家致贫”“一人得病全家返贫”。 &“要是没有对贫困户的医疗救助政策,我的病根本就没钱看。”9月17日,濮阳县八公桥镇西韩信村贫困人员王银省对记者说,她去年患急性重症胰腺炎住院,仅住院治疗费就花了50余万元,除了新农合封顶补偿20万元、大病保险报销9.8万元之外,剩余21万元的外债令她家不堪重负。“俺村的村委会主任说,县里有贫困户大病救助基金,可以帮我申请一下。没过多长时间,县政府的10万元救助金就发到了我手里。”她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突发困难,我市做好“及时雨”,送上“雪中炭”,实施特殊救助、精准兜底。以前因为穷,很多贫困户的孩子上不起学。如今,在教育扶贫政策的沐浴下,这一现象将不复存在。我市不断完善教育扶贫政策,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从幼儿到大学教育给予贫困家庭政策支持,确保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已资助贫困高中生11396人、中职学生2387人次,为2万余名中职学生免除学费。目前,全市有1483名贫困人口享受教育扶贫政策达到脱贫标准。 &在贫困户危房改造方面,我市对残疾人、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四类人员的危房改造需求进行统计,将统计到的6932户信息录入国家危房改造系统,分年度根据申报和实际情况予以补贴。另外,各县区切实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濮阳县创新制订了《统筹整合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方案》等18个文件,整合资金5.8亿元,在危房改造、农村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往返补贴、贫困村小型光伏电站工程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台前县在持续抓好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级光伏扶贫重点县的政策,集中式、分散式并行推进,6月底已全部并网发电,将带动4000余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濮阳县习城乡小甘露村年近70岁的贫困人员李成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接连说出了3个想不到:“想不到能够住上新房,想不到看病不用发愁,更想不到落后的小甘露村变得这么美丽。”通过精准扶贫危房改造项目,李成柱建起三间新砖瓦房。通过对贫困户的医疗政策,李成柱看病基本不用掏钱。特别是通过增产到户养殖补贴的支持,李成柱养了一大群山羊,由开始的8只山羊已繁殖发展为22只,这成为他改善生活的“小金库”。同时,驻村第一书记为李成柱对接了帮扶人员和一个志愿者组织,经常帮李成柱解决实际困难,还让他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看到村里的道路、桥梁、下水道已新建或翻修,机井修到了耕地边,村内外垃圾不见踪影,文化广场热热闹闹,李成柱高兴得合不拢嘴。 &挪穷窝,才能挖穷根。我市创新易地扶贫搬迁举措,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目前,我市第一批居民迁建试点,范县张庄乡和陈庄镇两个安置区均已建成,人基本搬迁入住。第二批居民迁建试点,涉及濮阳县、台前县5个乡镇人,选择确定的4个集中安置区59栋住宅楼和配套设施已全面开工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今年年底可达到入住条件;选择分散安置的吴坝镇东桥村334户居民,目前已搬迁285户。这两批居民迁建试点的建设,为我市实施三年搬迁规划积累了丰富经验。 &摆脱贫困 &凝聚党心民心 &“脱贫工作,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 &“把脱贫攻坚刻在心上、拿在手上、扛在肩上。”“不脱贫决不脱钩,不打赢决不收兵。”这些铿锵的话语,在我市党员干部中耳熟能详、广为流传。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我市脱贫战场上,党旗高高飘扬。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支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呈现出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两加强、两促进的可喜局面。 &“自从小王书记来到俺村,修路、养羊、打井……好事一件接着一件。”日,在村头放羊的开发区胡村乡庄胡村贫困人员庄国信,说起村里一年来发生的变化,掩饰不住满心的欢喜。他口中的小王书记,是2015年9月派驻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开发区统计局工作人员王聪。立足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我市抽调精兵强将、精锐部队投入到攻坚一线。同时,我市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双联四推六覆盖”活动,即通过单位联村、党员包户,推进村级班子建设、推进精准识别、推进精准帮扶、推进精准脱贫,实现单位联村全覆盖、党员联户全覆盖、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精准识别全覆盖、精准帮扶全覆盖、精准脱贫全覆盖。 &我市将每月5日确定为“党员干部主题扶贫日”,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到村里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商讨脱贫措施、寻找脱贫路径、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困难。目前,我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和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已协调投入资金1亿余元、流转土地6000余亩,兴建文化舞台、文化大院及文化广场1万余平方米。 &“要不是郭廷军专家技术高,今年我这80头牛可就要死光了,不仅我要赔光老本,合作社的5名贫困户的生活也将雪上加霜、脱贫无望。”9月18日,谈起自己上半年的遭遇,台前县清水河乡甘草村养殖户陈兆方既感到后怕又满是庆幸和感激。 &在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和支持下,农业科技、就业创业、医疗卫生三类服务团,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引领作用,先后开展各类农业生产技术现场指导148次,令2.12万人次群众受惠;举办技能培训班,参加群众9030人次,组织59次招聘会,使近2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组织各类义诊487次,优先安排实施各项免费救助、补助救助或定额救助手术(项目)1957例,减免费用962万元。 &“我们就是靠着专家服务团的大力扶持,一步步发展壮大,还带动了27户贫困户找到了脱贫致富路。”位于濮阳县子岸镇中子岸村的雨田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志雷说道。多年来,中子岸村村民们大多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只能靠种地为生,生活十分拮据。全市专家人才精准扶贫行动启动后,王志雷决定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儿,加上专家服务团在技术方面的精心指导,王志雷种植的食用菌大获丰收,他挣了个盆满钵满。看到王志雷依靠食用菌种植走上了致富路,该村包括27户贫困户在内的不少村民相继加入了食用菌种植行列。 &全市专家人才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以来,市就业创业专家服务团吸纳优秀专家人才,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针对没有劳动技能或有一定劳动技能,但没有实现就业的贫困群众,专家服务团整合“雨露计划”等培训资源,常态化实施文化知识扶贫、职业教育扶贫等项目,着力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脱贫攻坚像丰沛的甘霖,滋润着百姓的心田,改变了数万人的命运。 &台前县打渔陈镇贫困户王子桥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却为学费发愁。我市教育扶贫资助、“金秋助学”活动,让他家的难题迎刃而解。 &范县杨集乡的贫困户王香香缺少一技之长。该县组织部门安排她免费参加吴越美容美发学校学习后,她自己开了家美容店,当上了店老板,一家人从此过上了全新的生活。 &清丰县精准扶贫就业生产基地,用欧美技术生产食用菌,产品在第二天凌晨四点就能运到北京市场,中午就能出现在餐桌上。这一产业让全县上万贫困户就业增收…… &撸起袖子加油干。如今的濮阳,越来越多的群众内生动力被激活,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变“宁愿苦熬,不愿苦干”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真正成为脱贫战场上的生力军。(记者 贺德敬) &
责任编辑:循源
监督电话:
站长邮箱:puyangwang_ 投稿邮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濮阳市报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开州路北段濮阳日报社院内
如需转载本站新闻,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站域名: www.pyxww.com &&
濮阳网官网微信
濮阳网官网微博怎么我们村低保户才一年才一千多块钱💰呀_百度知道
怎么我们村低保户才一年才一千多块钱💰呀
怎么我们村低保户才一年才一千多块钱💰呀河北廊坊大城留各庄镇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跟当地的人均收入挂钩的
你好,买单侠逾期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濮阳县贫困户种植,养殖,闯业,孩子上学给补贴,为什么低保户只能领每月100多块钱的补贴?_百度知道
濮阳县贫困户种植,养殖,闯业,孩子上学给补贴,为什么低保户只能领每月100多块钱的补贴?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差不多就是这些,我们地区每位贫困户孩子每学期补助625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濮阳县贫困户安装天然气有什么照顾吗?_百度知道
濮阳县贫困户安装天然气有什么照顾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天然气入户。燃气供应企业对具备通管道天然气条件的村庄实施管道天然气供应,在管道天然气管网不能覆盖但符合集中供气条件的村庄,建设压缩天然气(CNG)站,并承担相关建设费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濮阳县郎中乡贫困户每人发放两袋化肥,孩子上学每年补贴一千多块钱,我是低保户切什么都没有,合理吗_百度知道
濮阳县郎中乡贫困户每人发放两袋化肥,孩子上学每年补贴一千多块钱,我是低保户切什么都没有,合理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没有什么不合理的,你低保每月都有钱拿的,而贫困户是没有钱拿的
采纳率:8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