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时候提 出来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的战略布局。2014年 11月2日,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 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这里,“协调”二字,言简意赅地表明了三者之间 的统一性。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和保障。这就简明扼要地 阐释了 “三个全面”之间的关系。至于“全面从严治党虽然这样的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的战略布局。2014年 11月2日,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 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这里,“协调”二字,言简意赅地表明了三者之间 的统一性。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和保障。这就简明扼要地 阐释了 “三个全面”之间的关系。至于“全面从严治党虽然这样的 命题还没有十分明确,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和举措已经十分鲜明, “全面从严治党”的命题呼之欲出。果然,日,习近平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 了从严治党的八项要求。2014年12月,习近平调研时把“四 个全面”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提出来,他强调,要主动把握和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 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并强 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从而意寓着“四个全面”之间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个姐姐 请给我一个好评哦
习近平,男,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
答: 听说茂县山体滑坡,近期还能去吗?还有再次滑坡的危险吗
答: 浙江温岭第一人民医院三名医生被患者捅伤,两死一伤。最新热点。(诚心为您解答,亲 请随手设为“好评”哦,对您没有任何损失的哦,谢谢啦!)
答: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 径。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 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如何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
字体:[][][]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后,思想理论界掀起了学习、研究、宣传的热潮。从2014年12月中旬开始,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主流媒体发表的专门阐释“四个全面”的理论文章就有数百篇之多。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深化了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认识和研究。本文尝试性地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关系、“四个全面”的创新等问题进行阐述。
  一、如何理解“四个全面”?
  理解“四个全面”,一定要具有战略思维、站在战略高度。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以下简称为“2·2讲话”)指出:“四个全面”是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的战略布局。这就为我们理解“四个全面”指明了方向。
  首先,必须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来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从“三个总”来理解。
  从总依据看,“四个全面”正是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来的。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四个全面”就体现和贯穿了这条生命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首先是经济发展问题,只有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际都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具体体现,都是从不同侧面推进改革开放,都是从根本上为改革开放、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制度性基础。同时,全面从严治党也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从总布局看,所谓五位一体,是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实质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五位一体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中国现阶段的特征所决定的。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已经难以支撑经济高速运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腐败现象蔓延,极大影响了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等等。这些问题,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小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都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形成挑战。进言之,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复杂期、敏感期,任务之坚,阻力之大,前所未有,必须具有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必须整体设计、总体谋划,必须全面发展、协调推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深义。而“四个全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全面,它是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提出来的,是“总布局”的体现和具体化。
  立足于“总依据”、“总布局”来看“四个全面”,不难发现,“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本一致的,提出“四个全面”就是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下去,并增添新的精彩篇章。
  其次,必须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来理解。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也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同志用中国梦来称谓这个总任务。如何实现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提出分两步走,即“两个一百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两个一百年”看,“四个全面”应该是实现中国梦或者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第一个阶段目标的战略布局,因为“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个意义上,“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之下的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中的一个阶段性任务。这个战略布局不仅是管全局的,而且是管长远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阶段性目标,一方面是为长远目标打基础的,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第一个百年”的阶段性目标,而且服务于“第二个一百年”目标,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服务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全过程。
  最后,必须立足于 “一体三翼”来理解。
  “四个全面”之间是什么关系?目前对这个关系最经典、最权威的表述就是习近平同志在“2·2讲话”中所作的概括。这个概括至少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四个方面”的关系:
  目标与举措的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后三个全面是为第一个全面服务的,是“一体三翼”的关系。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一体三翼”说明“四个全面”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不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后三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且后三个全面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相互贯通,每一个都不能离开另外两个。所以,对于每一个全面,我们都必须把它放到“四个全面”整体中来理解,放到与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中来理解。
  同等重要的关系。习近平同志说:“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看作是战略目标,这并不意味着它比其他三个全面重要,“四个全面”同等重要,每一个都不能看轻,每一个都具有战略的价值和意义。
  二、“四个全面”新在哪里?
  “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是治国理政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新的战略思想和重大的行动指南。这些论断中都有一个新字。那么,“四个全面”新在哪里?
  1. 把“四个全面”组合在一起就是创新。
  “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以前都讲过,为什么说是新飞跃、新创造、新境界呢?创新一般分为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集成创新、应用创新,也可以分为原创性创新和综合性创新。“四个全面”就是一种综合性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来的,深化改革是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来的,依法治国也是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从严治党在党的十三大就写进了党章,党的十八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结合起来讲。也就是说,在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前,“四个全面”的内容都分别提出来了。习近平同志把这四个方面作为我们党现阶段的战略布局提了出来,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指针,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综合性的,是创新。同时,“四个全面”的组合不是简单地拼凑,不是无关系的罗列,而是有内在的、紧密的逻辑关系的有机整体,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作出的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这当然是一种创新。
  2.“四个全面”最大的创新、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全面”。
  “四个全面”明确把重点放在定语“全面”上。而这就是“四个全面”的最大创新。进言之,在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论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深化改革,还是推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都要“全面”,都要系统协调,各个方面都要齐头并进,不能单兵突击、零敲碎打。不仅推进每一个全面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而且四个方面也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关于全面性,习近平同志讲了很多,在不同的场合用了不同的词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比如,他多次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他特别强调要有战略思维,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有战略思维;他一再要求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这些其实都是在讲全面性。特别是对于改革的全面性,他谈得最多。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时,他系统阐述了改革的全面性。他说:“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日,在十八届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他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以下简称为“2·17讲话”),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那么,习近平同志为什么要强调全面?
  首先,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民的需要有精神需要也有物质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要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所以社会主义必须要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强调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其次,是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的。习近平同志在“2·17讲话”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前半程是建立“基本制度”,后半程是完善和发展“制度体系”,制度体系也就是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如何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了答案,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涉及国家的方方面面,单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完善和发展,都不足以形成制度体系。所以,习近平同志说:“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再次,是由现阶段我国发展的状况决定的。习近平同志对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状况有过全面论述。总体来看,我们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势必面对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特别是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呈现,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复杂的高度敏感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犯颠覆性错误;一个微小的问题处置不当,就可能出现“蝴蝶效应”,引发整个社会动荡,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性质改变。而“我们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一旦出现就无可挽回、无法弥补。”从经济领域看,我们处在经济结构调整期、经济增速换挡期、前期经济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经济下行的压力巨大,提质增效的任务繁重,国际经济环境总体依然复杂多变。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水平还不高,离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实现国富民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改革看,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深化改革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充分考虑到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从依法治国方面看,法治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当前,从立法到执法、从法治意识到法治文化、从法治体系到法治国家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需要全面推进、同步提高。从从严治党看,党的任务十分艰巨,党的状况总体良好,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从思想观念、制度体制、组织架构、能力作风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也就是说,现阶段中国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发展。
  3.“四个全面”中有重点,是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办事情、做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分层次、有重点,在注重全面性的同时,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突破,带动其余。“四个全面”就是这种思维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体现了“两点论”即全面论,而且体现了重点论。因为,相对于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本身就突出了重点。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是一个长远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为实现“第一个百年”而进行的布局,是一个“阶段性布局”。既然是阶段性布局,那么就必须有所侧重,有所突出,就必须明确这一时期的重点。进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其他各方面建设,但这是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重点抓什么工作?需要突出什么战略举措呢?那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此意义上,“四个全面”就是从五位一体中“抽取”出来的重点。
  同时,三个战略举措也都各有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同志在对这个总目标进行阐释时指出:“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和推进;而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加强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建设,严明党的纪律,严守党的规矩。进言之,全面并不是不抓重点,全面之中有重点。这些都是习近平同志的辩证思维的体现,也是“四个全面”的创新之处。(李文阁 求是杂志社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12&ZD004]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责任编辑:章 驰
用户昵称: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意义
&&&&□喻新安&&&&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样的基本问题,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治国方略上开拓提升出的新版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和新境界,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提出了“两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第二阶段是从“两个全面”到“三个全面”。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而把“两个全面”扩展为“三个全面”。第三阶段是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首次将“四个全面”并提,把“三个全面”扩展为“四个全面”。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四个全面”是作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提出来的。2015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也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力、张力以及承载使命、与时俱进的品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背景,以探索和回答“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样的基本问题为主线,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直面现实、承前启后、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全面小康核心在全面,“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体现在关联的战线是全面的,其着眼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明确指出了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把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要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反复强调了让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回答法治协调性的问题,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回答法治系统性的问题,特别是回答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这一根本问题;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深刻诠释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和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是基础,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是建章立制和执行落实的有机统一,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从严”是关键,包括教育要严、标准要严、执纪要严、惩治要严、制度要严,“严”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可见,“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样的基本问题,从而在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第一次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审视,把全面小康目标升华成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它使得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使得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将在我国今后更加壮阔的改革开放大业中逐渐展现其导航和引领作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个全面”蕴含的丰富战略思想,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布局,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我们只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个战略布局,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贯彻落实好这个战略布局的自觉性坚定性。要深刻认识“四个全面”的重大现实意义。&&&&要认识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提出“四个全面”,针对的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直面的是改革深水区攻坚期的特殊阶段,回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要求。这一战略布局,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抉择。要深刻把握“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绘就全面小康社会的宏图,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对“四个全面”必须全面把握、全面坚持,不可偏离和偏废。要统筹协调“四个全面”的贯彻落实。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四个全面”的关联性、耦合性,注重统筹谋划、协同配合,做到同频共振、形成合力。还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系,只有始终坚持这样的统筹协调推进,才能把“四个全面”贯彻得更加自觉、落实得更加到位。⑥5(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首席研究员)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