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模块可以实现随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变化接通越多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研究综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上海隆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销售热线 ——
当前位置:
& &西门子PLC模拟量模块SM1234
西门子PLC模拟量模块SM1234
产品参考价:&99
产品型号:
厂商性质:
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联系我们,请说明是在 中国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上海隆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 :
86-021-021-
86-区号-传真号码
公司网站:
商铺网址:
联系我时,请告知
来自中国智能制造网
西门子PLC模拟量模块SM1234
西门子PLC模拟量模块SM1234上海隆彦公司承诺: 凡在公司采购西门子产品,均可质保一年,假一罚十 ———————————————————————————————-上海隆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吴锦涛( 吴工 )24小时销售技术服务热线&:电 话( Tel ):021-传 真( Fax ):021-(请标明吴工收)邮 箱(Email):@qq.c o m&& &商 务( Q Q ): 产品资料: S7-400 是 SIMATIC 控制器家族能最为强大的 PLC。它可以成功实现全集成自动化 (TIA) 解决方案。S7-400 是一个用于制造业和过程工业系统解决方案的自动化平台,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并拥有性能储备。S7-400中端到高端性能范围内功能强大的 PLC可满足要求极为苛刻的任务的解决方案全面的模块和各种性能等级 CPU 可针对具体自动化任务进行调整可实现分布式结构,适用十分灵活连接方便最优通信和联网功能操作方便,设计简单,不含风扇任务增加时可顺利扩展多重计算:多个 CPU 在一个 S7-400 中央控制器中同时运行。多重计算功能可对 S7-400 的总体性能进行分配。例如,可将复杂的技术任务(如开环控制、计算或通信)进行拆分并分配给不同的 CPU。可以为每个 CPU 分配自己的 I/O。模块化:通过功能强大的 S7-400 背板总线和可直接连接到 CPU 的通信接口,可实现许多大量通信线路的高性能操作。例如,这样可以拥有一条用于 HMI 和编程任务的通信线路、一条用于高性能等距运动控制组件的通信线路和一条“正常"I/O 现场总线。另外,还可以实现额外需要的与 MES/ERP 系统或 Internet 的连接。工程组态和诊断:结合使用 SIMATIC 工程组态工具,可极为高效地对 S7-400 进行组态和编程,尤其对于采用高性能工程组件的广泛自动化任务。为此,可以使用高级语言(如 SCL)以及用于顺序控制、状态图和工艺图的图形化组态工具。 S7-400H具有冗余设计的高可用性自动化系统。用于具有很高故障安全要求的应用:重新启动成本很高、停产代价高昂、几乎不需要监视且维护选项较少的过程。冗余设计的集能提高 I/O 的可用性:切换式 I/O 配置也可使用具有标准可用性的 I/O:单侧配置热后备: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包含 2 个单独机架或一个分隔式中央机架的配置通过冗余 PROFIBUS DP 或系统冗余 PROFINET I/O 来连接切换式 I/O。S7-400F/FH故障安全型自动化系统,适用于具有很高安全要求的工厂符合相关标准的安全要求(IEC&61508 的 SIL&3、DIN&V&19250 的 AK6 以及EN 954-1 的 Cat.4)如果需要,也可通过冗余设计来实现容错不对安全相关 I/O 进行额外接线通过采用 PROFIsafe 行规的 PROFIBUS DP 实现安全通信基于带有故障安全模块的 S7-400H 和分布式 ET 200 I/O适用于非安全相关应用的标准模块也可以在自动化系统中使用隔离模块用于在一个 ET 200M 的安全模式下组合使用故障安全模块和标准模块。产品目录 ST 70在产品目录 ST 70&中也可找到有关 SIMATIC S7-400 的信息:S7-400SIMATIC S7-400 是中端到高端性能范围内功能强大的 PLC。SIMATIC S7-400 具有模块化、无风扇设计和较高扩展能力,并具有全面的通信和网络功能,可以简便实现分布式结构,用户操作十分方便,因此成为中端到高端性能范围内要求极为苛刻的任务的理想解决方案。SIMATIC S7-400 的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工业,如装配线机械设备制造,包括专用机械设备制造仓储技术钢铁工业楼宇管理系统发电和配电造纸和印刷领域木材加工食品和饮料领域过程工程,如水务和污水处理化工和石化领域仪表和控制包装机械制药工业由于具有多种性能等级的 CPU,并有具备大量用户友好的功能的广泛模块,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执行其自动化任务。任务扩展时,可通过附加模块随时对控制器进行扩展,成本不会很高。SIMATIC S7-400 是一种通用控制器:具有很高电磁兼容性以及抗冲击性和抗振性,因此拥有极高的工业适用性。可以带电连接和断开各模块。S7-400H在自动化技术的许多领域中,对自动化系统的可用性(从而故障安全性)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在许多领域中,设备停机会产生极高的成本。此时,只有冗余系统才能满足可用性要求。容错型 SIMATIC S7-400H 即能满足这些要求。即使在一个或多个故障导致控制器的部件出现故障时,也能继续运行。通过以这种方式实现的可用性让 SIMATIC S7-400H 尤其适用于以下应用领域:控制器发生故障后重启会产生很高费用的过程(通常在过程工业中)。停产的代价十分高昂的过程。涉及贵重材料的过程(例如在制药工业中)。无人监视的应用涉及较少维护人员的应用订货数据关于 S7-400H 组件的订货数据,请参见在“S7-400/S7-400H/S7-400F/FH"下的相应模块。S7-400F/FHSIMATIC S7-400F/FH 故障安全自动化系统可在安全要求较高的工厂中使用。它可对立即停机不会给人员或环境带来危险的过程进行控制。S7-400F/FH 具有两种基本设计:S7-400F:故障安全自动化系统。在控制系统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会切换到安全状态并中断。S7-400FH:故障安全和高可用性自动化系统。在控制系统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冗余控制部分将发挥作用,继续控制生产过程。通过另外使用标准模块,可以建立一个全集成控制系统,可在非安全相关和安全相关任务共存的工厂环境中使用。可以使用相同的标准工具对整个工厂进行组态和编程。 SIMATIC S7-400 有多个型号:S7-400:中、高端性能的功能强大的 PLC,具有模块化结构和免风扇的设计。S7-400H:采用冗余设计的容错自动化系统,适用于故障安全型应用。S7-400F/FH:采用冗余设计的故障安全自动化系统,也具备高可用性。S7-400S7-400 自动化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它拥有丰富的模块,这些模块可进行各种组合。系统包含下列组件:电源模块 (PS):用于将 SIMATIC S7-400 连接到 120/230&V&AC 或 24 V&DC 电源电压。CPU:配有集成 PROFIBUS&DP 接口的不同 CPU 具有不同性能范围。根据具体型号,这些 CPU 也可以带有集成 PROFINET 接口。使用 PROFIBUS接口,最多可以连接 125 个PROFIBUS DP 从站。可以将最多 256 个 PROFINET&IO 设备连接到 PROFINET 接口。SIMATIC S7-400 的所有 CPU 均可处理极大型的配置。此外,在一个中央控制器中的多重计算模式下,多个 CPU 可以协同工作以提高性能。这些 CPU 处理速度快且具有确定性响应时间,可实现较短机器循环时间。用于数字量 (DI/DO) 和模拟量 (AI/AO) 输入/输出的信号模块 (SM)通信处理器 (CP),例如,用于总线连接和端到点连接功能模块 (FM):用于完成计数、定位和凸轮控制等要求苛刻的任务的专业模块。根据具体要求,也可使用下列模块:接口模块 (IM):用于连接中央控制器和扩展单元。SIMATIC S7-400 的中央控制器可带有最多 21 个扩展单元运行。SIMATIC S5 模块:在相关 SIMATIC S5 扩展单元中,可以寻址 SIMATIC S5-115U/-135U/-155U 的所有输入/输出模块。此外,在 S5 EU 或者直接在 CC 中(使用适配器)都可以使用 SIMATIC S5 的特定 IP 和 WF 模块。扩展若用户需要在应用中使用一个以上中央控制器时,则可以对 S7-400 进行扩展:最多 21 个扩展单元:可将最多 21 个扩展单元 (EU) 连接到中央控制器 (CC)。接口模块 (IM) 的连接:通过发送和接收 IM 来连接 CC 和 EU。发送 IM 插到 CC 中,相关的接收 IM 插到下游 EU 中可将最多 6 个发送 IM 插到 CC 中(其中最多 2 个带 5-V 电源),并可将最多 1 个 IM 插到 EU 中。每个发送 IM 均有 2 个接口,每个接口用于连接 1 条线路。可将最多 4 个 EU(不带 5-V 电源)或 1 个 EU(带 5-V 电源)连接到发送 IM 的每个接口。电源模块的固定插槽:必须始终将电源模块插在 CC 和 EU 中的最左侧。通过 C 总线进行的数据交换受限制:通过 C 总线进行的数据交换只能在 CC 和 6 个 EU(EU&1 至 EU&6)之间进行。集中扩展:建议用于小型配置和机器上的控制柜。也可以提供 5-V 电源。CC 和最后一个 EU 之间的最大线路距离:1.5&m(带 5&V 电源)、3&m(不带 5 V 电源)。通过 EU 进行分布式扩展:建议在面积很大工厂内采用,其中,多个 EU 位于各个位置。可以使用 S7-400 EU 或 SIMATIC&S5 EU。CC 和最后一个 EU 之间的最大线路距离:对于 S7 EU,约 100&m;对于 S5 EU 约 600&m。注意&将 S5 扩展单元分布式连接到:IM 463-2 可在 S7-400 的 CC 中使用,IM&314 在 S5 EU 中使用。可将以下S5 EU 连接到 S7-400ET 200 的分布式扩展:建议用于面积很大的工厂。通过 CPU 的 PROFIBUS&DP 接口,可以连接含有最多 125 个总线节点的总线。CC 与总线上最后一个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23 km(使用光缆)。西门子PLC模拟量模块SM1234&PLC控制器的CPU简介 西门子代理商-上海隆彦,库存大量西门子PLC,产品种类、型号齐全,涵盖了西门子200系列PLC、西门子300系列PLC及其EM221模块、EM222模块、EM223模块、EM231模块、EM232模块、EM235模块、PPI电缆、MPI电缆、5611卡、SM321、SM322、SM323、SM331、EM332模块等,S7-200系列主机包括CPU224CN、CPU226CN、CPU224XP,S7-300系列主机包括CPU312、CPU313、CPU314、CPU315-2DP等,价格低,交货速度快。 西门子代理商,西门子PLC代理商,西门子变频器代理商,西门子人机界面代理商,西门子开关电源代理商,西门子软启动器代理商,西门子伺服电机代理商,西门子通讯电缆代理商,西门子仪器仪表代理商,西门子阀门定位器代理商,西门子触摸屏代理商,西门子数控系统代理商,西门子DP接头代理商,西门子DP总线电缆代理商
西门子PLC模拟量模块SM1234S7-200PLC移位寄存器梯形图编程应用举例S7-200PLC移位寄存器梯形图编程应用举例  来源:网络或本站原创CPUSIMATIC S7-400 可采用具有不同性能级别的各种 CPU:CPU 412-1、CPU 412-2 和 CPU&412-2 PN:用于中等性能的小型工厂。CPU 414-2、CPU 414-3、CPU 414-3 PN/DP:用于具有对编程、处理速度和通信有额外要求的中等规模工厂。CPU 416-2、CPU 416-3、CPU 416-3 PN/DP:在高端性能范围内具有较高要求的工厂。CPU 417-4 DP:在高端性能范围内具有极严格要求的工厂。CPU 412-5H、CPU 414-5H、CPU&416-5H 和 CPU 417-4H:用于 SIMATIC S7-400H 和 S7-400F/FH。CPU 414F-3 PN/DP、CPU 416F-2 和 CPU 416F-3 PN/DP:用于构建故障安全型自动化系统,适用于具有较高安全要求的工厂。 所有 CPU 装在带集成的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的塑料外壳中。 相同的单元具有相同的功能。前面板上有:LED指示灯:&用于状态和故障指示。波动开关:&用于选择运行模式。存储器卡插槽(扩展装载存储器)组合 MPI/DP 端口。内置 PROFIBUS-DP 接口(非 CPU 412-1)。电池插座:&用于后备电池的外部供电。除 CPU 412-1 处理器外,所有 CPU 具有:PROFIBUS DP 接口:&用于连接分布式 I/O。根据组态的不同,也可用于与 OP 或 PG/PC 的通讯。CPU 414-3 PN/DP, CPU 416-3 PN/DP 和 CPU 416F-3 PN/DP 也可以连接 PROFINET。 每个模板有一个双口的 PROFINET 接口。高端 CPU 还具有:PROFIBUS DP 接口模板备用插槽:&用于链接其他 DP 网络。此外,CPU 按照其性能进行分级:例如RAM、地址区大小、可装载块的数量以及处理时间。存储器概念所有 S7-400 CPU 均具有两种类型的存储器。工作存储器的细分可将性能提高一倍。当一个标准处理器需要访问其 RAM 至少两次时,S7-400 专用处理器可在一个循环周期中同时访问代码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因此,数据总线和代码总线也是独立的。工作存储器的容量取决于从精细分级的 CPU 系列中所选取的适合的 CPU。对于小型和中等程序,集成式负载内存 (RAM) 就足够了。对于较大的程序,可通过插入内存卡来增加装载内存。插入式闪存卡可用于在不使用电池的情况下进行永久性存储。块加密相关功能 (FC) 和 功能块 (FB) 可以加密的方式存储于 CPU 以保护专门知识应用。西门子PLC模拟量模块SM1234什么是状态字?状态字的作用 ——西门子S7系列PLC&状态字用于表示CPU执行指令时所具有的状态。一些指令是否执行或以何方式执行可能取决于状态字中的某些位;执行指令时也可能改变状态字中的某些位,也能在位逻辑指令或字逻辑指令中访问并检测他们。状态字的结构如下:&& 31……………9&&&&&8&&&&7&&&&6&&&&5&&&&4&&&&3&&&&&2&&& 1&&&&0状态字的位4称为溢出位。溢出位被置1,表明一个算术运算或浮点数比较指令执行时出现错误(错误:溢出、非法操作、不规范格式)。后面的算术运算或浮点数比较指令执行结果正常的话OV位就被清0。状态字的位5称为溢出状态保持位(或称为存储溢出位)。OV被置1时OS也被置1;OV被清0时OS仍保持。所以它保存了OV位,可用于指明在先前的一些指令执行中是否产生过错误。只有下面的指令才能复位OS位:JOS(OS=1时跳转);块调用指令和块结束指令。在用户编写的和程序中,必须对位进行管理,当功能块正确运行后使位为,否则使其为。使用指令或指令(),可将存入中,从而达到管理位的目的。当或执行无错误时,使为并存入,否则,在中存入。电器控制系统与PLC控制系统的比较&1.&电器控制系统的组成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可知,任何一个电器控制系统,都是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图1&&电器控制系统的组成其中输入部分是由各种输入设备,如按钮、位置开关及传感器等组成;控制部分是按照控制要求设计的,由若干继电器及触点构成的具有一定逻辑功能的控制电路;输出部分是由各种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等执行元件组成。电器控制系统是根据操作指令及被控对象发出的信号,由控制电路按规定的动作要求决定执行什么动作或动作的顺序,然后驱动输出设备去实现各种操作。由于控制电路是采用硬接线将各种继电器及触点按一定的要求连接而成,所以接线复杂且故障点多,同时不易灵活改变。2. PLC控制系统的组成由PLC构成的控制系统也是由输入、输出和控制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图2 PLC控制系统的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PLC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部分和电器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部分基本相同,但控制部分是采用“可编程"的PLC,而不是实际的继电器线路。因此,PLC控制系统可以方便地通过改变用户程序,以实现各种控制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器控制系统控制电路难以改变的问题。同时,PLC控制系统不仅能实现逻辑运算,还具有数值运算及过程控制等复杂的控制功能。
其他推荐产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中国智能制造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登录找回密码
收藏该商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添加(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留言内容:
您的采购意向或是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已经是会员?点击这里
直接获取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常用邮箱:
提交留言取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86-021-021-电压降仅为50mV的MOSFET冗余模块YR80.241
> 电压降仅为50mV的MOSFET冗余模块YR80.241
电压降仅为50mV的MOSFET冗余模块YR80.241
1前言本文引用地址: 24V直流电源电压的故障通常意味着重大的安全隐患或经济损失。全天候可靠、不间断地供应24V电源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随着电力系统越来越智能化,过程越来越复杂、高效。它不仅适用于工业体系,也适用于很多其他领域。 在电信行业,过程工业和发电厂基站等领域中,冗余电源系统是当前最常见的应用。在诸如交通控制系统、隧道监视和门禁系统等领域,冗余工作方式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普尔世(PULS)已开发出了两种新型,用于该领域的大功率应用。和标准24V电源一起可以构建大功率冗余系统。如图1所示。图1普尔世2冗余技术现状 借助于低损耗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技术,普尔世第一次实现了只需要一个就可以构建40A冗余系统的目标。在这个功率范围内的各个电源不再需要两个单独的模块。 在最简单的方案中,冗余意味着两个电源并联,每个电源可以独自供应负载。这种方案称为1+1冗余。如图2所示。 更高输出的电流采用N+1冗余系统。在120A负载电流的实例中,4个40A的装置以冗余模式运行。如果其中一个装置出现故障,其余三个电源可以继续、安全的提供120A电流。图240A1+1冗余系统 3普尔世冗余模块的技术特点 通常情况下,冗余供电系统为单个电源的并联使用。由于标准电源的输出端口通常没有去耦,这些装置必须使用冗余模块连接起来。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在电源输出级短路或缺陷的情况下,系统仍保持冗余状态。 冗余系统要求监视各个独立电源的功能,确保尽早检测到故障,启动维护程序。为此,可使用电源的DC-OK信号。3.1电压降仅为50mV[1]的“去耦” 标准冗余模块中的外延或肖特基二极管会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引起(500~800)mV[2]电压降。根据负载电路的不同,可能会很高,并导致发热问题。在新型的YR40.241(40A)和YR80.241(80A)冗余模块中,已经首次将传统的二极管换成了MOSFET。乍看这样更换并非什么重大的突破,因为类似这样的“同步整流法”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电源输出级。安装了外部冗余模块之后,还需要考虑意外的工作状况,诸如短路、极性反接或负载反馈,这些问题一点也不容易解决。 如果负载或电缆敷设时出现短路,电源电压降出现故障,导致在冗余模块上实际并无可用电压。然而,冗余模块中的MOSFET必需保持供电状态,使得短路电流的更低。如果MOSFET的电源故障,整个电流会另外流经MOSFET的“体二极管”,导致MOSFET的升高15倍左右。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使用了获得专利权的电路,以便从最低的剩余电压中产生适当的电源电压。这种方法在接通电源时出现短路现象、或者输入电压反接的情形下尤其重要。新的电路也允许出现这些情形。 MOSFET冗余模块的优点不言而喻。MOSFET的导通电阻较低,使得电压降远远低于使用二极管时的电压降。输出电流为40A时,YR80.241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差异仅为50mV。如图3所示。使用传统的二极管模块时,电压降至少为500mV。同样,二极管的功率消耗至少升高10倍,并且需要大型散热器进行冷却。如图4所示。MOSFET冗余模块YR80.241在输出电流为40A时,功率损耗仅为2.7W。这不仅包括MOSFET的功率损耗,也包括终端、内部线路和所需电路的功率损耗。不需要散热器。图4冗余模块的功率损耗曲线3.2不带散热器的80AMOSFET冗余模块 YR80.241冗余模块含有两个40A输入端和一个80A输出端,短期内可超载160%。这就使得输出电流达到40A的电源1+1或N+1冗余系统仅使用一个冗余模块。由于功率损耗较低,内部无需安装散热器,并且装置的宽度可以限制到46mm。如图5所示。该模块可防止短路、避免极性反接,在-40℃和+70℃之间可实现全功率运行。诸如制动电机之类的反馈型负载最高电压甚至允许达到40Vdc。为适于全球使用,我们正在计划一种综合的国际认证包,除了很多安全认证之外,还包括ATEX(防爆指令)认证。 对于小一些的输出电流,YR40.241冗余模块的最高输出电流为40A,宽度限制在36mm。图6冗余系统外观尺寸 同理,使用YR40.241冗余模块和20A电源实现了20A冗余系统的设计。除了这两个高电流冗余模块之外,普尔世还提供了带二极管的冗余模块,适用于较小和中等输出电路。这些模块可具备或不具备综合监控功能。监控器可识别低于固定阈值的电源的输出电压,并适时打开信号接点。如果电源本身没有DC-OK信号,这种功能就显得至关重要。4总结 由于采用MOSFET新技术,冗余模块的功率损耗进一步降低,实现了40A的1+1冗余也只需要一个冗余模块就能实现,极大节省了设计成本,降低了功率损耗,在当今以环保为理念的产品设计中,该技术必将大放异彩,得到广泛的应用。 普尔世拥有丰富的产品,通常不需要定制复杂的解决方案,工程师完全可以放心使用设计上乘的、经过全面测试的标准产品。 在设计冗余系统的时候,推荐的可靠冗余操作方法如下。 ⑴每个电源使用单独的输入保险丝。 ⑵如有可能,将电源连接到不同的相位或主电路上。 ⑶使用三相电源,其中一个相位故障时,确保功能安全。 ⑷一定要使用冗余模块或去耦二极管。 ⑸所有电源必须单独监控。如出现故障,需尽早检测,立即矫正。为此,可使用电源的DC-OK信号。 ⑹尽量均匀设置输出电压。如装置带有“并联使用”功能,将其设为“并联使用”模式。图5YR80.241外观3.3强大的产品系列——QT40.241和YR80.241 直到最近,单个40A电源在DIN-rail上所需的空间超过全冗余系统所需的空间。全冗余系统包括两个三相40A电源(QT40.241)和一个YR80.241冗余模块。此处266mm的宽度就足够了。在单相系统中可以使用QS40.241电源。这就使得总宽度达到296mm。如图6所示。较高的部分负载效率和新型的40A电源的“并联使用”模式尤其具有优势。这种模式确保单个电源的负载电流保持唯一,这样有利于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集成输入保险丝、主动功率因数校正(PFC)、宽广的温度范围以及较高的功率和电流储备(4秒60A),只不过是新型QT40和QS40电源的众多创新特征中的几个。集成DC-OK信号监控电源功能,确保尽早检测到故障,启动维护程序。图3YR80.241电压降VON与输出电流IT的关系
模拟电路相关文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当前位置: >>
英威腾CHV190起重机专用变频器说明书V1
目录安全注意事项 .............................................................................................4 1、概况 ..........................................................
.............................................5 1.1 变频器的综合技术特性...............................................................5 1.2 变频器的铭牌说明......................................................................6 1.3 变频器系列机型 .........................................................................6 1.4 变频器各部件名称说明..............................................................7 1.5 变频器扩展卡说明......................................................................7 2、开箱检查 ...............................................................................................8 3、拆卸和安装 ...........................................................................................9 3.1 变频器运行的环境条件..............................................................9 4、安装与调试 ......................................................................................... 11 4.1 外围设备的连接图....................................................................12 4.2 接线端子图 ...............................................................................13 4.3 标准接线图 ...............................................................................15 4.4 主回路的连接 ............................................................................15 4.5 控制回路的连接 .......................................................................17 4.6 符合 EMC 要求的安装指导........................................................19 5、操作流程 .............................................................................................21 5.1 操作面板说明 ...........................................................................21 5.2 操作流程 ...................................................................................24 5.3 运行状态 ....................................................................................25 6、详细功能说明 .....................................................................................26 P0 组 基本功能组 ............................................................................26 P1 组 速度曲线组 ............................................................................29 P2 组 电机参数组 1 .........................................................................31 P3 组 矢量控制参数 ........................................................................32 P4 组 编码器参数组 ........................................................................34 P5 组 输入端子组 ............................................................................35 P6 组 输出端子组 ............................................................................39.1. P7 组 人机界面组 ............................................................................41 P8 组 增强功能组 ............................................................................43 P9 组 保护参数组 ............................................................................49 PA 组 串行通讯组 ............................................................................51 Pb 组 主从控制组 ............................................................................53 PC 组 电机参数组 2 .........................................................................57 Pd 组 Profibus 通讯组....................................................................58 PE 组 厂家功能组 ............................................................................59 7、CHV190 扩展卡使用说明.....................................................................59 7.1 I/O 扩展卡使用说明.................................................................59 7.2 异步机 PG 卡使用说明..............................................................60 7.3 同步机 PG 卡使用说明..............................................................62 7.4 Modbus 通讯扩展卡使用说明...................................................63 7.5 Profibus 通讯扩展卡...............................................................64 7.6 以太网通讯说明 .......................................................................76 8、故障检查与排除 .................................................................................77 8.1 故障信息及排除方法................................................................77 8.2 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80 9、保养和维护 .........................................................................................81 9.1 日常维护 ...................................................................................81 9.2 定期维护 ...................................................................................81 9.3 变频器易损件更换....................................................................81 9.4 变频器的保修 ...........................................................................82 10、Modbus 通讯协议 ..............................................................................83 10.1 协议内容 .................................................................................83 10.2 应用方式 .................................................................................83 10.3 总线结构 .................................................................................83 10.4 协议说明 .................................................................................83 10.5 通讯帧结构 .............................................................................83 10.6 命令码及通讯数据描述..........................................................85 附录 A 应用模式说明 ..............................................................................94.2. A.0 普通应用模式............................................................................94 A.1 操作杆模式................................................................................94 A.2 遥控模式....................................................................................96 A.3 分级操作杆模式........................................................................97 A.4 分级遥控模式............................................................................98 A.5 电动电位器模式........................................................................99 A.6 主从功率均衡主机模式..........................................................100 A.7 主从功率均衡从机模式..........................................................104 A.8 主从速度同步主机模式..........................................................105 A.9 主从速度同步从机模式..........................................................108 附录 B CHV190 起重机专用变频器选型指南........................................ 110 B.1 变频器容量的计算.................................................................. 110 B.2 再生能量处理.......................................................................... 111 附录 C 变频器相关外形尺寸................................................................. 115 C.1 变频器外形尺寸 ..................................................................... 115 C.2 外引键盘的安装尺寸.............................................................. 116 C.3 变频器安装间隔及距离.......................................................... 117 C.4 盖板的拆卸和安装.................................................................. 117 附录 D 变频器相关附件选型表.............................................................. 119 D.1 断路器、电缆、接触器、电抗器规格表.............................. 119 附录 E 功能参数简表 ............................................................................122.3. 安全注意事项安装、运行、维护或检查之前要认真阅读本说明书。 说明书中有关安全运行的注意事项分类成“警告”或“当心” 。警告指出潜在的危险情况,如果不避免,可能会导致人身伤亡。 指出潜在的危险情况, 如果不避免,可能会导致人身轻度或中度的伤害和 设备损坏。这也可用来对不安全操作进行警戒。当心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在 当心 中所述的内容也会导致重大的事故。所以在任何情况下要遵 守这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注意为了确保正确的运行而采取的步骤。警告标记呈现在变频器的前盖上。 使用变频器时要遵守这些指导。警告标记 WARNING ◆ May cause injury or electric shock. ◆ Please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in the manual before installation or operation. ◆ Disconnect all power before opening front cover of unit.Wait at least 10 minutesuntil DC Bus capacitors discharge.◆ Use proper grounding techniques. ◆ Never connect AC power to output UVW terminals.4. 1、概况1.1 变频器的综合技术特性●输入输出特性 ◆输入电压范围:380V±15% ◆输入频率范围:47~63Hz ◆输出电压范围:0~额定输入电压 ◆输出频率范围:0~400Hz ●外围接口特性 ◆可编程数字输入:控制板标配 6 路输入,其中 1 路可作为高速脉冲输入(HDI1) ,I/O 卡 可扩展 4 路输入 ◆模拟量输入:AI1:0~10V 输入;AI2:0~10V 或 0~20mA 输入 ◆可编程开路集电极输出:控制板标配 2 路输出,其中 1 路为开路集电极输出或高速脉冲 输出可选,扩展卡可扩展 1 路 ◆继电器输出:标配 2 路输出,扩展卡可扩展 1 路输出 ◆可编程模拟量输出:标配 1 路输出,扩展卡可扩展 1 路输出(0~20mA 或 0~10V) ◆支持电机温度检测:I/O 扩展卡可扩展 1 路电机温度检测端子,支持 PT100/PT1000 两种 温度检测电阻 ●技术性能特性 ◆控制方式:无 PG 矢量控制、有 PG 矢量控制、V/F 控制 ◆过载能力:150%额定电流 60s;180%额定电流 10s;200%额定电流 1s ◆启动转矩:无 PG 矢量控制:0.5Hz/150% (SVC);有 PG 矢量控制:0Hz/200% ◆调速比:无 PG 矢量控制:1:100 ;有 PG 矢量控制:1:1000 ◆速度控制精度:无 PG 矢量控制:±0.5%最高速度;有 PG 矢量控制:±0.1%最高速度 ◆载波频率:1.0K~16.0KHz ●功能特性 ◆频率设定方式:数字设定、模拟量设定、高速脉冲、多段速端子给定、UP/DOWN 端子给 定、Modbus 远程通讯设定、profibus 通讯设定、主从方式给定、分级多段速给定 ◆运行方式:键盘指令、端子指令、Modbus 通讯指令、PROFIBUS 通讯指令 ◆起重机控制逻辑:抱闸、接触器控制 ◆起动预转矩补偿 ◆启动、停机直流制动.5. ◆PG 卡:异步机 PG 卡(12V) 、同步机 PG 卡(5V) ◆自动电压调整功能:当电网电压变化时,能自动保持输出电压恒定 ◆提供多达 30 余种故障保护功能:过流、过压、欠压、过温、缺相、过载等保护功能 ◆“黑匣子”功能:自动保存最后一次运行故障前 0.2 秒内 17 种波形信息,方便分析故 障原因1.2 变频器的铭牌说明公司英文名称 产品型号、版本 功率 输入电压、电流、频率 输出电压、电流、频率 条码框图 1-1 变频器铭牌说明SHENZHEN INVT ELECTRIC CO.,LTD. MODEL: CHV190-037G-4 POWER: 37KW INPUT: AC 3PH 380V±15% 76A OUTPUT: AC 0~380V 75A 50/60Hz SPEC:V10~400HzMADE IN CHINA条码框CHV190-037G-4高性能矢 量变频器 第1代产品 恒转矩 0:通用型 8:电梯专用 9:起重专用 功率代号 037:37kW 电压等级 4: 3AC 380V图 1-2 产品型号具体含义1.3 变频器系列机型电源电压:3AC 380V±15% 型号 CHV190-018G-4 CHV190-022G-4 CHV190-030G-4 CHV190-037G-4 CHV190-045G-4 CHV190-055G-4 CHV190-075G-4 CHV190-090G-4 CHV190-110G-4 CHV190-132G-4 CHV190-160G-4 CHV190-185G-4 额定输出功率(kW) 18.5 22.0 30.0 37.0 45.0 55.0 75.0 90.0 110.0 132.0 160.0 185.0 恒转矩(CT) 额定输入电流(A) 38.0 46.0 62.0 76.0 90.0 105.0 140.0 160.0 210.0 240.0 290.0 330.0 额定输出电流(A) 37.0 45.0 60.0 75.0 90.0 110.0 150.0 176.0 210.0 250.0 300.0 340.0.6. 型号 CHV190-200G-4 CHV190-220G-4 CHV190-250G-4 CHV190-280G-4 CHV190-315G-4 CHV190-350G-4 CHV190-400G-4 CHV190-500G-4额定输出功率(kW) 200.0 220.0 250.0 280.0 315.0 350.0 400.0 500.0恒转矩(CT) 额定输入电流(A) 370.0 410.0 460.0 500.0 580.0 620.0 670.0 835.0额定输出电流(A) 380.0 415.0 470.0 520.0 600.0 640.0 690.0 860.01.4 变频器各部件名称说明键盘支架 屏蔽板 功能卡扩展 主回路端子 控制电缆入口 整机安装孔图 1-3 变频器各部件名称盖板固定钩口 操作键盘面板 控制板 控制端子 PG卡扩展盖板 盖板安装孔 通风孔1.5 变频器扩展卡说明CHV190 起重机专用变频器可以接下列扩展卡 模块名称 Modbus 串行通讯接口卡 功能说明 提供RS232和RS485双物理通讯接口,可以通过短接模块任意切换; R232采用标准的DB9母座,方便用户的连接; RS485采用开放式的三孔接口。 PROFIBUS通讯卡 可以将变频器连接到一个PROFIBUS网络, 方便用户的远程监控及参数设 置。 接收由增量式编码器测速反馈的高速脉冲,实现高精度闭环矢量控制; 异步电机PG卡 兼容推挽信号、 开路集电极信号、 差分信号输入; 分频系数可通过拨码开关自由选择,编码器电源12V。 接收同步机编码器测速反馈的高速脉冲,实现高精度闭环矢量控制; 同步电机PG卡 兼容SIN/COS编码器、UVW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 分频系数可通过拨码开关自由选择,编码器电源:5V。 提供更多的输入输出端子,极大增强变频器的外围功能,同时,还具有 I/O扩展卡 RS485和CAN通讯接口,方便用户的远程监控及参数设置。注:CAN通讯接口只能做为主从控制通讯使用。 详细说明参见第 7 章“扩展卡使用说明” 。.7. 2、开箱检查当心●不要安装或运行任何已经损坏或带有故障零件的变频器, 否则有受伤的 危险。开箱后取出变频器,请检查以下几项。 1. 确认变频器运输过程中无任何损坏(机体上的损伤或缺口) 。 2. 确认包装箱中有说明书(内含保修卡) 。 3. 检查变频器铭牌并确认是您所订购的产品。 4. 如果您订购了变频器的选配件,请确认收到的选配件是您所需要的。 如果您发现变频器或选配件有损坏,请马上致电当地经销商。.8. 3、拆卸和安装警告●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合格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警告”中所有的规定,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 ●输入电源线只允许永久性紧固连接,设备必须可靠接地。 ●即使变频器处于不工作状态,以下端子仍然可能带有危险电压: -电源端子 R、S、T -连接电机的端子 U,V,W ●在电源开关断开以后,必须等待 10 分钟以上,并确认 CHARGE 灯已经熄灭,且变频器放电 完毕,才允许开始安装作业。 ●接地导体的最小截面积至少为 10mm ,或者对应下表中数据,要求选择二者之中的最大值作 为接地导体截面积: 电源线导体截面积 mm S≤16 16&S≤35 35&S2 2接地导体截面积 mm S 16 S/22当心●托底座抬起柜体,移动变频器时不要抓住面板抬起,否则主单元可能掉落,可能引起人身 伤害。 ●变频器应安装在金属等阻燃材料上,远离热源和易燃物体,以免引起火灾。 ●当在一个柜体中,安装两台以上变频器时,需安装冷却风机并控制空气温度低于 40℃,否 则过热会引起火灾或装置损坏。3.1 变频器运行的环境条件3.1.1 温湿度 运行环境温度在-10℃~+40℃之间,超过 40℃以上须降额使用,最高不超过 50℃。超过 40 ℃环境温度,每升高 1℃,降额 4%。 空气的相对湿度≤90%,无凝露。 3.1.2 海拔高度 变频器安装在海拔高度 1000m 以下时,可以运行在其额定功率,当海拔高度超过 1000m 后, 变频器功率需要降额,具体降额幅度如下图所示:.9. 图 3-1 3.1.3 其它环境要求安装海拔高度降额曲线请安装在不可能受到剧烈振动和冲击的场所,最大振幅不超过 5.8m/S (0.6g)。 请安装在远离电磁辐射源的地方。 请安装在金属粉末、尘埃、油、水等不能侵入到变频器内部的地方。 请勿安装在阳光直射,有油雾、蒸汽、盐份的环境中。2.10. 4、安装与调试启动流程图 注意● 启动过程必须由合格的专业电气技术人员完成 ● 启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安全指导进行 ● 启动过程开始之前,必须重新检查一次机器安装情况,确认安装良好 ● 确保电机启动时不会有危险 ● 如果电机转向错误,可能会造成其驱动设备损坏,建议首次启动时最好脱 开负载 启动流程 1、上电 ● 上主电,变频器不应该在 10 分钟之内通断超过 5 次,多次通断会导致充 电电阻过热。 ● 键盘显示正常,没有故障报警,检查母线电压显示正常。 2、参数设置 ● 选择电机控制模式,P0.00 速度控制模式选择,通常为 1,有 PG 矢量控制 模式。 ● 根据电机铭牌,设置电机参数 P2.00~P2.05,分别为电机类型、电机额定 功率、额定频率、额定转速、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 根据现场需要正确设置编码器参数,P4.00 编码器类型、P4.01 编码器脉 冲数、P4.02 编码器方向。 ● 设置自学习加减速时间参数(P1.20、P1.21) ,根据电机负载惯量合理设 置加减速时间,保证自学习过程不会出现过压、过流故障。 ● 进行参数自学习,设置功能码 P0.07=1,按 RUN 键开始参数旋转自学习, 整个自学习过程大约需要加减速时间之外再加 60S 左右时间。 3、实际运行参数调整.11. ● 设置一个较小频率,给运行命令,变频器报 PCE 故障,请调整 P4.02 编码 器方向。 ● 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电机运行方向,如需调整,请修改功能码 P0.05 运行方 向选择。 ● 选择变频器应用模式,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设置功能码 P0.11(应用模 式选择) 。 ● 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加减速 S 曲线,功能码 P1.11~P1.14。 4.1 外围设备的连接图电源断路器或 漏电开关电磁接触 器 ( MC)输入 用 交流 电抗 器( AC) 制 动电 阻 器输入 侧 干 扰滤 波 器 改 善 功 率 因数 直 流 电 抗 器 (DC )变频 器接地输 出 用交 流 电 抗 器(A C)输 出侧 噪 声 滤波 器电机接地图 4-1外围设备的连接图.12. 4.2 接线端子图4.2.1 主回路端子:图 4-2主回路接线端子图(18.5~110kW)图 4-3 主回路接线端子图(132~315kW)图 4-4 主回路接线端子图(350~500kW) 主回路的端子的功能说明如下: 端子名称 R、S、T (+)、(-) P1、(+) (-) U、V、W 功能说明 三相电源输入端子 外接制动单元预留端子 外接直流电抗器预留端子 直流负母线输出端子 三相交流输出端子 接地端子(等同于 PE 端子) 4.2.2 控制回路的端子:.13. J20PROFIBUS-DP 通讯卡CN11 键盘 接口CN3 驱 动 板 接 口CN12 以太网 接口J18 J19 V V I J12 ICN4 S1 S2 S3 S4CN5 S5CN6 HDI GND AI1CN7 AI2 +10V PECN8 RO1 RO1 RO1 A B CATX DTX J5 J13 ARX DTX J4 J2 J14 CN9+24V PW COM Y1CME COM HDO AO1 GNDRO2 RO2 RO2 A B CI/O扩展卡 CN1 S7 S8 S9CN2CN3 CN4 RO3 RO3 RO3 A B C CN2异步机PG卡PT100GND CANHCANL AO2 485+ 485-CN3CN1 TER- TERCOM1 OA OBS10 COM CME2 Y2TER TER TER TER +12V COM1 A+ AB+ B-图 4-5 控制板接口分布图 注:CHV190 系列变频器仅支持一个键盘,且键盘接口在控制板背面,CN12 为以太网接口。.14. 4.3 标准接线图外部制动单元直流电抗器 (18.5-90KW 内置)DC+ DCBR1 BR2制动电阻三相电源 R 380V±15% S 50/60Hz T多功能输入端子1 多功能输入端子2输入电抗器R S T RO1 TO1 S1 S2 S3 S4 S5P1(+) (-) U V W PE U V W PE电磁接触器外部控制电源输入端子 200-480V (AC)变频器CHV190 系列1M多功能输入端子3多功能输入端子4CN9 (PG卡) 同步机和异 步机采用不 同的PG卡PGPE多功能输入端子5 高速脉冲或开路集电极输入HDI1 COM PW +24V PE+10V 频率设定用电源 AI1 多功能模拟输入1 2 3 4A pulse 分频输出 B pulse 外引键盘接口 Profibus-DP 通讯卡接口PT100CN11 J20 J120-10V 输入 0/4-20mA 输入AI2 GND PERO1AV I 电压电流输入转换 跳线J18多功能扩展卡接口电机温度检测端子(出厂短接) 注:只存在于 I/O 扩展卡 GND继电器1输出RO1B RO1CAO1J19V I模拟输出 0-10V/0-20mAGNDRO2AHDO1 COM继电器2输出RO2B RO2CY1Ethernet 以太网标准接口CN12CME高速脉冲输出HDO,开路集 电极输出可选 COM (出厂标准设定是COM和 CME短接) CME 开路集电极输出Y1 (多功能开路集电极输出)图 4-6 标准接线图4.4 主回路的连接4.4.1 主回路电源侧的连接 4.4.1.1 断路器 在三相交流电源和电源输入端子(R、S、 T)之间,需接入适合变频器功率的断路器 (MCCB) 。断路器的容量选为变频器额定电流 的 1.5~2 倍之间,详情请参见《断路器、电 缆、接触器规格一览表》 。 4.4.1.2 电磁接触器.15. 为了能在系统故障时, 有效的切除变频器 的输入电源, 可以在输入侧安装电磁接触器控 制主回路电源的通断,以保证安全。 4.4.1.3 输入交流电抗器 为了防止电网尖峰脉冲输入时, 大电流流 入输入电源回路而损坏整流部分元器件, 需在 输入侧接入交流电抗器, 同时也可改善输入侧 的功率因数。 4.4.1.4 输入侧噪声滤波器 使用变频器时, 有可能通过电源线干扰周 围其它电子设备, 使用此滤波器可以减小对周 围设备的干扰。具体接线方式如下图所示:端的连线长度应小于 5 米, 制动单元 BR1, BR2 与制动电阻的配线长度应小于 10 米。 注意:(+),(-)的极性,不要搞反;(+), (-)端不允许直接接制动电阻,否则会损坏变 频器或发生火灾危险。 4.4.3 主回路电机侧的连接 4.4.3.1 输出电抗器 当变频器和电机之间的距离超过 50 米 时, 由于长电缆对地的寄生电容效应导致漏电 流过大,变频器容易频繁发生过流保护,同时 为了避免电机绝缘损坏,须加输出电抗器补 偿。 4.4.3.2 输出侧噪声滤波器 增加输出噪声滤波器可以减小由于变频 器和电机之间电缆造成的无线电噪声以及导 线的漏电流。如下图所示:图 4-7 主回路电源侧连接图 4.4.2 主回路变频器侧的连接 4.4.2.1 直流电抗器 CHV190 变频器从 18.5kW~90kW(380V 等 级)系列内置直流电抗器。直流电抗器可以改 善功率因数, 可以避免因接入大容量变压器而 使变频器输入电流过大导致整流桥损坏, 可以 避免电网电压突变或相控负载造成的谐波对 整流电路造成损害。 4.4.2.2 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 ? CHV190(380V 等级)变频器需要外接 制动单元,制动单元的(+)(-)端分别与变 、 频器(+) (-)端一一对应,在制动单元的 、 BR1,BR2 端连接制动电阻。 ? 变频器(+), (-)端与制动单元(+), (-) 图4-8 主回路电机侧连接图 4.4.4 RBU 系列能量回馈单元的连接 RBU 系列能量回馈单元可将处于再生制 动状态的电机发的电回馈电网。RBU 系列能量 回馈单元采用 IGBT 作整流回馈,相比传统的 三相反并联桥式整流单元, 回馈电网的谐波畸 变分量小于基波的 4%,对电网的污染很小。 回馈单元广泛应用于油田抽油机,离心机,起 重机等设备。具体请参见《RBU 系列能量回馈 单元说明书》..16. 小于 10Ω。接地线要粗而短,应使用 3.5mm2以上的多股铜芯线。多个变频器接地时,建议 尽量不要使用公共地线,避免接地线形成回 路。4.5 控制回路的连接4.5.1 注意事项 请使用多芯屏蔽电缆或双绞线连接控制 端子。使用屏蔽电缆时(靠变频器的一端)应 连接到变频器的接地端子 PE。布线时控制电 缆应远离主电路和强电线路(包括电源线,电 机线,继电器,接触器连线等)20cm 以上, 图 4-9 能量回馈单元连接图 避免平行走线,建议采用垂直布线,以防止外 部干扰引起变频器误动作。4.4.5 接地线的连接(PE) 为了保证安全,防止电击和火警事故,变 频器的接地端子 PE 必须良好接地,接地电阻.17. 4.5.2 控制板端子说明 端子名称 端子用途及说明 开关量输入端子,与 PW 和 COM 形成光耦隔离开关量输入端子 S1~S5(S7~S10) 输入电压范围:9~30V 输入阻抗:3.3kΩ 光耦隔离的高速脉冲输入或开关量输入,具体输入方式由功能码 P5.00 决定,与 PW 和 COM 形成光耦隔离输入 HDI1 脉冲输入频率范围:0~50KHz 输入电压范围:9~30V 输入阻抗:1.1KΩ 外部电源输入端子 PW 当采用外部电源时,PW 和 COM 之间接入外部电源 CHV 变频器出厂默认采用内部电源,+24V 与 PW 通过短接片短接, 如需采用外部电源,请将该短接片断开。 +24V COM AI1 变频器本机+24V 电源。 最大输出电流:150mA +24V 或外部电源的公共端。 模拟量输入端子,电压范围:0~10V 输入阻抗:10kΩ AI2 +10V GND 模拟量输入,电压(0~10V)/电流(0~20mA)通过 J18 可选 输入阻抗:10kΩ(电压输入)/250Ω(电流输入) 为本机提供的+10V 电源,输出电流范围:0~10mA 为+10V 的参考零电位。(注意:GND 与 COM 是隔离的) 开路集电极输出端子,其对应公共端为 CME Y1(Y2) 外接电压范围:0~24V、输出电流范围:0~50mA 24V 上拉电阻范围:2k~10kΩ CME HDO 开路集电极输出的公共端 高速脉冲(开路集电极)输出端子,其对应公共端为 COM 输出频率范围:0~50kHz AO1(AO2) PE 模拟量输出端子,可通过跳线 J19 选择电压或电流输出 输出范围:电压(0~10V)/电流(0~20mA) 接地端子.18. 端子名称 RO1A、RO1B、RO1C端子用途及说明 RO1 继电器输出,RO1A 公共端,RO1B 常闭,RO1C 常开 触点容量:AC250V/3A,DC30V/1ARO2A、RO2B、RO2CRO2 继电器输出,RO2A 公共端,RO2B 常闭,RO2C 常开 触点容量:AC250V/3A,DC30V/1A(RO3A、RO3B、RO3C) 4.5.3 控制板跳线说明 跳线名称扩展卡 RO3 继电器输出,RO3A 公共端,RO3B 常闭,RO3C 常开 触点容量:AC250V/3A,DC30V/1A跳线说明J2、J4、J5、J13、J14 厂家专用跳线, 用户不得随意改变, 否则会引起变频器不正常工作。 电压(0~10V)/电流(0~20mA)AI2 输入切换跳线 J18 V、GND 短接为电压输入;I、GND 短接为电流输入 电压(0~10V)/电流(0~20mA)AO1 输出切换跳线 J19 V 和 OUT 短接为电压输出;I 和 OUT 短接为电流输出4.6 符合 EMC 要求的安装指导4.6.1 EMC一般常识 EMC是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英文缩写,是指设备或系 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 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EMC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电磁干扰和电磁抗扰。 电磁干扰按传播途径可以分为两类:传 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传导干扰是指沿着导体传播的干扰,所 以任何导体,如导线、传输线、电感器、电容 器等都是传导干扰的传输通道。 辐射干扰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干 扰,其传播的能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磁干扰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或称三 要素:干扰源、传输通道、敏感接收器,三者 缺一不可。 解决EMC问题主要从这三方面解决。 对用户而言, 由于设备作为电磁干扰源或接收 器不可更改,故解决EMC问题又主要从传输通 道着手。 不同的电气、电子设备,由于其执行的 EMC标准或等级不同,其EMC能力也各不相同。 4.6.2 变频器的EMC特点 变频器和其它电气、电子设备一样,在 一个配电工作系统中,其既是电磁干扰源,又 是电磁接收器。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它会 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噪声, 同时为了保证变频 器能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中可靠工作,在设计 时,它必须具有一定的扰电磁干扰的能力。变 频器的系统工作时,其EMC特点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方面: 4.6.2.1 输入电流一般为非正弦波, 电流 中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 此谐波会对外形成电.19. 磁干扰, 降低电网的功率因数, 增加线路损耗。 4.6.2.2 输出电压为高频PMW波,它会引 起电机温度升高,降低电机使用寿命;增大漏 电流,使线路的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作,同时对 外形成很强的电磁干扰, 影响同一系统中其它 用电设备的可靠性。 4.6.2.3 作为电磁接收器,过强的外来 干扰,会使变频器误动作甚至损坏,影响用户 正常使用。 4.6.2.4 在系统配线中,变频器的对外 干扰和自身的抗扰性相辅相成, 减小变频器对 外干扰的过程, 同时也是提高变频器抗扰性的 过程。 4.6.3 EMC安装指导 结合变频器的EMC特点,为了使同一系统 中的用电设备都能可靠工作,本节从噪声抑 制、现场配线、接地、漏电流、电源滤波器的 使用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EMC安装方法,供 现场安装参考,只有同时做到这5方面时,才 会取得好的EMC效果。 4.6.3.1 噪声抑制 所有的变频器控制端子连接线采用屏蔽 线,屏蔽线在变频器入口处将屏蔽层就近接 地,接地采用电缆夹片构成360度环接。严禁 将屏蔽层拧成辫子状再与变频器地连接, 这样 会导致屏蔽效果大大降低甚至失去屏蔽效果。 变频器与电机的连接线(电机线)采用 屏蔽线或独立的走线糟, 电机线的屏蔽层或走 线糟的金属外壳一端与变频器地就近连接, 另 一端与电机外壳连接。 如果同时安装噪声滤波 器可大大抑制电磁噪声。 4.6.3.2 现场配线电力配线:不同的控制系统中,电源进 线从电力变压器处独立供电, 一般采用5芯线, 其中3根为火线,1根零线,1根地线,严禁零 线和地线共用一根线。 设备分类:一般同一控制柜内有不同的 用电设备,如变频器、滤波器、PLC、检测仪 表等, 其对外发射电磁噪声和承受噪声的能力 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对这些设备进行分类,分 类可分为强噪声设备和噪声敏感设备, 把同类 设备安装在同一区域, 不同类的设备间要保持 20cm以上的距离。 控制柜内配线:控制柜内一般有信号线 (弱电)和电力线(强电),对变频器而言,电力 线又分为进线和出线。信号线易受电力线干 扰,从而使设备误动作。在配线时,信号线和 电力线要分布于不同的区域, 严禁二者在近距 离(20cm内)平行走线和交错走线, 更不能将二 者捆扎在一起。如果信号电缆必须穿越动力 线,二者之间应保持成90度角。电力线的进线 和出线也不能交错配线或捆扎在一起, 特别是 在安装噪声滤波器的场合, 这样会使电磁噪声 经过进出线的分布电容形成耦合, 从而使噪声 滤波器失去作用。 4.6.3.3 接地 变频器在工作时一定要安全可靠接地。 接地不仅是为了设备和人身安全, 而且也是解 决EMC问题最简单、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法, 应优先考虑。 接地分三种:专用接地极接地、共用接 地极接地、地线串联接地。不同的控制系统应 采用专用接地极接地, 同一控制系统中的不同 设备应采用共用接地极接地, 同一供电线中的.20. 不同设备应采用地线串联接地。 4.6.3.4 漏电流 漏电流包括线间漏电流和对地漏电流。 它的大小取决于系统配线时分布电容的大小 和变频器的载波频率。 对地漏电流是指流过公 共地线的漏电流, 它不仅会流入变频器系统而 且可能通过地线流入其它设备, 这些漏电流可 能使漏电断路器、继电器或其它设备误动作。 线间漏电流是指流过变频器输入、 输出侧电缆 间分布电容的漏电流。 漏电流的大小与变频器 载波频率、电机电缆长度、电缆截面积有关, 变频器载波频率越高、电机电缆越长、电缆截 面积越大,漏电流也越大。 对策: 降低载波频率可有效降低漏电流,当电 机线较长时(50m以上),应在变频器输出侧安 装交流电抗器或正弦波滤波器, 当电机线更长 时,应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电抗器。 4.6.3.5 噪声滤波器 噪声滤波器能起到很好的电磁去耦作 用,即使在满足工况的情况下,也建议用户安压器,使其与变频器隔离。 4.6.4 在变频器及EMI滤波器安装时,都 能按照使用手册的内容安装及配线的前提下, 可以符合以下规范的要求: ● EN:工业环境下产品电磁干扰 检测1800-3:满足EN61800-3电磁辐射标 准(2类环境) 。配EMC滤波器可以满足 EN电磁辐射标准(住宅环境) 和EN电磁辐射标准(工业环 境)5、操作流程5.1 操作面板说明5.1.1 面板示意图功能指示灯RUN/TUNE FWD/REV LOCAL/REMOT TRIP数码显示50.00PRG ESC DATA EVT单位指示灯Hz RPMA%V编程或退出键数据确认键快捷键QUICK JOGSHIFT移位键运行键RUN装。 噪声滤波器其实有两种: ● 变频器输入端加装的噪声滤波器,使其与 其它设备隔离。 ● 其它设备输入端加装噪声滤波器或隔离变数字修改键STOP RST停止键 故障复位键图 5-1 操作面板示意图.21. 5.1.2 按键功能说明 按键符号名称 编程键 确定键 UP递增键功能说明 一级菜单进入或退出,快捷参数删除 逐级进入菜单画面、设定参数确认 数据或功能码的递增DOWN递减键 数据或功能码的递减 移位键 运行键 在停机显示界面和运行显示界面下,可循环选择显示参数; 在修改参数时,可以选择参数的修改位 在键盘操作方式下,用于运行操作 运行状态时,按此键可用于停止运行操作,受功能码P7.04 的制约;故障报警状态时,可以用该键来复位故障,不受功 能码P7.04限制。 快捷多功能 键 该键功能由功能码P7.03确定 0:寸动运行(只适合用于键盘控制) 1:正转反转切换(只适合用于键盘控制)停止/复位 键+组合RUN键和STOP/RST同时被按下,变频器自由停机5.1.3 指示灯说明 1)功能指示灯说明: 指示灯名称 运行状态指示灯: RUN/TUNE 灯灭时表示变频器处于停机状态; 灯闪烁表示变频器处于参数自学习 状态;灯亮时表示变频器处于运行状态。 正反转指示灯: FWD/REV 灯灭表示处于正转状态;灯亮表示处于反转状态。 LOCAL/REMOT 控制模式指示灯: 指示灯说明.22. 灯灭表示键盘控制状态;灯闪烁表示端子控制状态;灯亮表示远程通 讯控制状态。 过载预报警指示灯: TRIP 灯灭表示变频器正常状态;灯闪烁表示变频器过载预报警状态;灯亮 表示变频器故障状态。2)单位指示灯说明:符号特征 Hz A V RPM % 3)数码显示区: 5 位 LED 显示,可显示设定频率、输出频率等各种监视数据以及故障报警代码 符号内容描述 频率单位 电流单位 电压单位 转速单位 百分数.23. 5.2 操作流程5.2.1 参数设置 三级菜单分别为: 1、功能码组号(一级菜单); 2、功能码标号(二级菜单); 3、功能码设定值(三级菜单)。 说明:在三级菜单操作时,可按PRG/ESC 或DATA/ENT返回二级菜单。两者的区别是:按 DATE/ENT将设定参数存入控制板, 然后再返回 二级菜单,并自动转移到下一个功能码;按 PRG/ESC则直接返回二级菜单,不存储参数, 并保持停留在当前功能码。 举例:将功能码P1.01从0.0%更改设定为 100.0%的示例。停机/运行的故障信息。用户可以通过键盘上的 STOP/RST,或者端子功能(P5 组)进行故障 复位,变频器故障复位以后,处于待机状态。 如果变频器处于故障状态, 用户不对其进行故 障复位,则变频器处于运行保护状态,变频器 无法运行。 5.2.3 参数拷贝 详情请参考 LCD 外引键盘的功能说明 5.2.4 电机参数自学习 选择无PG矢量控制或者有PG矢量控制运 行方式,在变频器运行前,必须准确输入电机 的铭牌参数, CHV190系列变频器据此铭牌参数 匹配标准电机参数; 矢量控制方式对电机参数 依赖性很强,要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必须获50.00PRG ESC PRG ESC得被控电机的准确参数。具体自学习步骤如0.0&&SHIFT下: 首先将运行指令通道选择(P0.01)设置 为键盘指令通道。 然后请按电机铭牌输入下面的参数: P2.00:电机类型选择 P2.01:电机额定功率; P2.02:电机额定频率;P0. P1.DATA ENT PRG ESC PRG ESC DATA ENT0.0100.0DATA ENTP1.00 P1.01P1.02图 5-2三级菜单操作流程图P2.03:电机额定转速; P2.04:电机额定电压; P2.05:电机额定电流。 确定编码器参数: P4.00:编码器类型选择; P4.01:编码器脉冲数。 设置 P0.07 为 1,然后按键盘面板上 RUN 键,变频器自动进行电机参数自学习,变频器 会自动计算出下列参数, 详细电机参数自学习在三级菜单状态下,若参数没有闪烁位, 表示该功能码不能修改,可能原因有: 1)该功能码为不可修改参数。如实际检 测参数、运行记录参数等; 2)该功能码在运行状态下不可修改,需 停机后才能进行修改; 5.2.2 故障复位 变频器出现故障以后, 变频器会提示相关过程请参考功能码 P0.07 的说明:.24. P2.07:电机定子电阻; P2.08:电机转子电阻; P2.09:电机定、转子电感; P2.10:电机定、转子互感; P2.11:电机空载电流; 在自学习过程中,键盘会显示TUN-1、 TUN-2,当键盘显示-END-后,电机参数自学 习过程结束。 可以通过&&/SHIFT按键来切换键 盘显示的参数,实时监测变频器的运行状态。 注意:电机要和负载脱开,否则,自学习 得到的电机参数可能不正确。 5.2.5 密码设置: CHV190系列变频器提供用户密码保护功 能,当P7.00设为非零时,即为用户密码,退 出功能码编辑状态,密码保护即生效,再次按 PRG/ESC键进入功能码编辑状态时,将显示 “-----”,操作者必须正确输入用户密码, 否则无法进入。 若要取消密码保护功能,将P7.00设为0 即可。 用户密码对快捷菜单中的参数没有保护 功能。在停机或运行状态下, 可显示多种状态参 数。可由功能码 P7.06(运行参数)、P7.07(停 机参数)按二进制的位选择该参数是否显示, 各位定义见 P7.06 和 P7.07 功能码的说明。 在停机状态下, 共有十六个停机状态参数可以 选择是否显示, 分别为: 设定频率、 故障代码、 母线电压、输入端子状态、输出端子状态、电 机极对数、模拟量AI1值、模拟量AI2值、HDI1 脉冲频率及一些保留参数, 是否显示由功能码 P7.07按位 (转化为二进制) 选择, 按&&/SHIFT 顺序切换显示选中的参数。 5.3.3 运行 在运行状态下,十六个运行状态参数:运 行频率、设定频率、母线电压、输出电压、输 出电流、运行转速、输出功率、输出转矩、输 入端子状态、输出端子状态、模拟量 AI1 值、 模拟量 AI2 值、HDI1 脉冲频率、转矩补偿、 磁极位置以及保留参数等, 是否显示由功能码 P7.06 按位 (转化为二进制) 选择, 按&&/SHIFT 顺序切换显示选中的参数。 5.3.4 故障 在故障状态下,除了显示故障状态外,还 会显示停机状态的显示参数。按&&/SHIFT 键 向右顺序切换显示停机状态的参数, CHV190 系列变频器提供多种故障信息, 详 情请参考 CHV190 系列变频器故障及其对策。5.3 运行状态5.3.1 上电初始化 变频器上电过程,系统首先进行初始化, LED 显示为“8.8.8.8.8.” 。等初始化完成以 后,变频器处于待机状态。 5.3.2 待机.25. 6、详细功能说明P0 组 基本功能组功能码 P0.00 名称 速度控制模式 设定范围 0~2【1】正转反转切换功能(P7.03设为1),可通过该 键来改变运转方向;在运行状态下,如果同时 按下 RUN 与 STOP/RST,即可使变频器自由 停机。 1:端子指令通道(“LOCAL/REMOT” 灯 闪烁); 由多功能输入端子上行、下行命令控制。 2:Modbus指令通道(“LOCAL/REMOT”灯 点亮); 运行命令由上位机通过Modbus通讯方式 进行控制。选择此项时,必须选配我公司与 CHV190匹配的带有Modbus串行通讯接口的 扩展卡。 3: Profibus指令通道(“LOCAL/REMOT” 灯点亮); 运行命令由上位机通过Profibus通讯方 式进行控制。选择此项时,必须选配Profibus 通讯接口的扩展卡。 功能码 P0.02 名称 速度指令选择 设定范围 0~8【0】选择变频器的速度控制模式。 0:无PG矢量控制 即开环矢量, 只适用于调试场合或精度要 求不高的变频调速场合。 1:有PG矢量控制 即闭环矢量,要求客户加装速度反馈装 置,主要用于速度控制精度比较高、动态响应 比较快的变频调速场合。 2:V/F控制 只适合于电机调试场合或精度要求不高 的变频调速场合。 注意: 选择矢量控制方式时, 必须正确设定电机 的铭牌参数和编码器参数, 并在运行前完成电 机参数自学习,以获得准确的电机参数。只有 得到准确的电机参数才能发挥矢量控制的高 性能。 调整矢量控制参数(P3组)可以优化矢量 控制性能。 功能码 P0.01 名称 运行指令通道 设定范围 0~3【1】选择变频器速度指令输入通道。 0:键盘设定 通过修改功能码P0.04“键盘设定频率” 的值,达到设定速度的目的。 1:模拟量AI1设定 2:模拟量AI2设定 指速度由模拟量输入端子来设定。 标准配 置提供2路模拟量,其中:AI1为0~10V电压型 输入,AI2为0~10V/0(4)~20mA输入,电 流、电压输入通过跳线J18进行切换。 注意:当模拟量AI2选择0~20mA输入时 20mA对应的输入电压为5V。选择变频器控制指令的通道。 变频器控制命令包括: 启动、 停机、 上行、 下行、寸动、故障复位等。 0:键盘指令通道(“LOCAL/REMOT”灯熄 灭); 由键盘面板上的RUN、STOP/RST按键进行 运行命令控制。多功能键QUICK/JOG若设置为.26. 模拟输入设定的100.0%对应正向的最大 输出频率(P0.03);-100.0%对应反向的最大 输出频率(P0.03)。 3:高速脉冲HDI1给定 速度给定通过高速脉冲端子来设定, CHV190系列变频器标配提供一路高速脉冲输 入(HDI1)。 脉冲设定信号规格:脉冲电压范围9~ 30V、脉冲频率范围0.0~50.0kHz。 脉冲输入设定的100.0%对应正向最大频 率(P0.03), 同样,-100.0%对应反向的最大 频率。 4:多段速端子给定 选择此种速度设定方式, 变频器以多段速 方式运行。运行速度通过P1组、P5组功能码来 确定。如果P0.02为非多段速运行设定,则多 段速设定具有优先权。 多段速给定采用二进制模式设置, 最多支 持8段,对应组合关系请参考P1组描述。。 5:UP/DOWN端子给定 由外部端子修改给定频率时频率递增、 递 减。 注意:停机时频率给定自动清零。 6:Modbus通讯设定 频率指令由上位机通过Modbus通讯方式 给定,详情参见第10章“通讯协议”。 7:Profibus通讯设定 速度指令由Profibus口通讯给定, 详情参 见Profibus通讯协议。 8:分级多段速给定 分级给定模式下最多支持6档速度,运行 速度通过P1组、P5组功能码来确定,对应组合关系请参考P1组描述。功能码 P0.03名称 最大输出频率设定范围10.00~400.00Hz【50.00HZ】P0.03是变频器可以输出的最大频率,这 个值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设定, 该频率是变 频器加减速运行快慢的基础。 功能码 P0.04 名称 键盘设定频 率 设定范围 0.00~P0.03 【50.00HZ】当速度指令选择为“键盘设定”时,该功 能码值为变频器运行频率的数字设定。 功能码 P0.05 名称 运行方向选择 设定范围 0~2【0】0:默认方向运行。变频器上电后,按照 实际的方向运行。 1:相反方向运行。通过更改该功能码可 以在不改变其他任何参数的情况下改变电机 的转向, 其作用相当于通过调整电机线 (U、 V、 W)任意两条线实现电机旋转方向的转换。 注意:参数初始化后,电机运行方向会恢 复原来的状态。 对于系统调试好后严禁更改电 机转向的场合慎用。 2:禁止反转运行。禁止变频器反向运行, 适合应用在特定的禁止反转运行的场合。 功能码 P0.06载波频率 1KHz 10KHz 16KHz 小 大 大名称 载波频率设 定设定范围 1.0~16.0kHz 【机型确定】散热度 小电磁噪音 杂音、漏电流 大 小.27. 图6-1载频对环境的影响关系图参数自学习的过程中, 按&&/SHIFT可以切 换键盘显示参数,监控变频器运行状态;按 STOP/RST可以随时终止参数自学习操作。机型和载频的关系表 机型 18.5~55kW 75kW~185kW 185以上 载波频率出厂值 4kHz 2kHz 1kHz高载波频率的优点:电流波形比较理想、 电流谐波少,电机噪音小; 高载波频率的缺点:开关损耗增大,变频 器温升增大,变频器输出能力受到影响,在高 载频下,变频器需降额使用;同时变频器的漏 电流增大,对外界的电磁干扰增加。 采用低载波频率则与上述情况相反, 过低 的载波频率将引起低频运行不稳定, 转矩降低 甚至振荡现象。 变频器出厂时, 已经对载波频率进行了合 理的设置。一般情况下,用户无须对该参数进 行更改。 用户使用超过缺省载波频率时, 需降额使 用,每增加1K载频,降额20%。 功能码 P0.07 名称 电机参数自学 习 设定范围 0~2【0】 图 6-2 电机 1 旋转自学习流程图0:无操作,即禁止自学习。 1:旋转参数自学习 电机参数自学习前,将电机与负载脱开, 使电机处于静止、空载状态,否则电机参数自 学习的结果有可能不正确。具体自学习过程, 参照下面的流程图。 电机参数自学习前, 应根据电机的惯量大 小适当设置自学习加、 减速度(P1.20、 P1.21), 否则电机参数自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过流、 过压故障。如果此时电机选择为电机2,则当前自学 习的电机为电机2, 具体参照电机1的学习流程 图。 2:静止参数自学习 电机静止参数自学习时, 不必将电机与负 载脱开,电机参数自学习前,必须正确输入电 机铭牌参数(P2.01~P2.05),自学习后将检 测出电机的定子电阻、 转子的电阻以及电机的 漏感。而电机的互感和空载电流将无法测量, 用户可根据经验输入相应数值。.28. 功能码 P0.08~ P0.10 P0.11名称 保留功能 应用模式选择设定范围 0~65535【0】 0~9【0】 P1.05 P1.06 P1.07级给定4 (多段速)分 级给定5 多段速给定6 多段速给定7【0.0%】 -100.0~100.0% 【0.0%】 -100.0~100.0% 【0.0%】 -100.0~100.0% 【0.0%】0:普通应用模式 1:操作杆模式 2:遥控模式 3:分级操作杆模式 4:分级遥控模式 5:电动电位器模式 6:主从功率均衡主机模式 7:主从功率均衡从机模式 8:主从速度同步主机模式 9:主从速度同步从机模式 用户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取, 对应模式的 标准接线图请参考附录部分, 使用时只需设置 这一个参数就能实现基本应用需求。 功能码 P0.12 名称 功能参数恢复 设定范围 0~2【0】P1.00~P1.07定义了多段分级给定速度, 速度给定有两种组合方式: 1、二进制多段速端子给定(P0.02=4): 通过3个多段速端子(MS1、MS2、MS3)的组合 可以实现八段速的选择(P1.00~P1.07)。 2、分级多段速给定(P0.02=8):通过五 个分级多段速给定端子的组合最多可以实现 六段分级速度的选择(P1.00~P1.05)。 在普通模式下,多段速功能有效,其对应 二进制的组合方式如下表所示:多段速端 多段速端 多段速端 子MS1 OFF ON OFF ON OFF ON OFF 子MS2 OFF OFF ON ON OFF OFF ON ON 子MS3 OFF OFF OFF OFF ON ON ON ON 速度 设定 多段速0 多段速1 多段速2 多段速3 多段速4 多段速5 多段速6 多段速7 功能 码 P1.00 P1.01 P1.02 P1.03 P1.04 P1.05 P1.06 P1.070:无功能 1:变频器将所有参数恢复为缺省值。 2:变频器清除近期的故障档案。 注意:所选功能操作完成以后,该功能码 自动恢复到0。P1 组 速度曲线组功能码 P1.00 P1.01 P1.02 P1.03 P1.04 名称 (多段速) 分 级给定0 (多段速) 分 级给定1 (多段速) 分 级给定2 (多段速) 分 级给定3 (多段速)分 设定范围-100.0~100.0% 【0.0%】 -100.0~100.0% 【0.0%】 -100.0~100.0% 【0.0%】 -100.0~100.0% 【0.0%】 -100.0~100.0%ON在其它模式下(起重机模式),分级给定 有效,其组合方式如下表:分级 给定 分级 给定 分级 给定 分级 给定 分级 给定 速度 设定 分级 给定0 ON OFF OFF OFF OFF 分级 功能 码端子1 端子2 端子3 端子4 端子5 OFF OFF OFF OFF OFFP1.00 P1.01.29. 给定1 ON ON OFF OFF OFF 分级 给定2 OFF 分级 给定3 OFF 分级 给定4 ON 分级 给定5 P1.02结束段比例共同决定。ONONONOFFP1.03ONONONONP1.04ONONONONP1.05注意:只有较低级分级给定全部闭合, 高一级的分级给定才能闭合。 功能码 P1.08 P1.09 P1.10 P1.11 P1.12 P1.13 P1.14 P1.15 P1.16 名称 加减速方式 选择 直线加速时 间 直线减速时 间 加速S曲线开 始段比例 加速S曲线结 束段比例 减速S曲线开 始段比例 减速S曲线结 束段比例 起动开始频 率 起动频率保 持时间 设定范围 0~1 【1】 0.0~3600.0s 【20.0s】 0.0~3600.0s 【20.0s】 0.1~50.0% 【10.0%】 0.1~50.0% 【10.0%】 0.1~50.0% 【10.0%】 0.1~50.0% 【10.0%】 0.00~10.00HZ 【0.00HZ】 0.00~5.00s 【0.00s】 P1.19 P1.18图6-3 S曲线加减速示意图 P1.15(起动开始频率)是指变频器启 动时的初始速度。变频器运行时,当设定速度 小于起动开始速度时, 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为0; 只有当设定速度大于或等于起动速度时, 变频 器才由0变为起动速度开始启动, 并按照S曲线 运行。 设置合适的起动速度可以克服起重机启 动时的静摩擦力,减小起动时的冲击。 P1.16(起动速度保持时间)是变频器启 动过程中以起动速度运行的时间。 功能码 P1.17 名称 寸动运行频 率 寸动运行加 速时间 寸动运行减 速时间 设定范围 0.00~P0.03 【5.00HZ】 0.0~3600.0s 【20.0s】 0.0~3600.0s 【20.0s】设定寸动运行的速度、加/减速度。寸动 运行曲线如下:下图中t1即为参数P1.11定义的时间, 在此 段时间内输出频率变化斜率逐渐增大。t2即为 参数P1.12定义的时间,在此段时间内输出频 率变化斜率逐渐减小。 在t1和t2之间的时间内, 输出频率变化的斜率是固定的; 减速段和停机 段S曲线参数的调整原理与加速相同。 S曲线的 曲率由加速范围、加减速时间、开始段比例,图 6-4 寸动运行曲线.30. 注意:速度选择的优先级为:寸动运行& 多段速运行、 键盘设定或模拟量设定或通讯设 定。 功能码 P1.20 P1.21 名称 电机自学习 加速时间 电机自学习 减时间 设定范围 0.1~3600.0s 【40.0s】 0.1~3600.0s 【40.0s】主从控制时设定从机的加减速时间。 该时 间应该小于等于主机的加减速时间。 功能码 P1.28 P1.29 名称 保留功能 保留功能 设定范围 0~65535【0】 0~65535【0】P2 组 电机参数组 1功能码 P2.00 名称 电机类型 设定范围 0~1【0】设定电机参数自学习的加、减速度。 功能码 P1.22 P1.23 名称 慢速运行频 率 慢速运行加 减速时间 设定范围 0.00~P0.03 【5.00HZ】 0.1~3600.0s 【20.0s】0:异步机 1:同步机 注意:参数自学习之前必须正确设置电机 类型。 功能码 P2.01 P2.02 名称 电机额定功 率 电机额定频 率 电机额定转 速 电机额定电 压 电机额定电 流 设定范围 0.4~900.0kW 【机型确定】 0.01~P0.03 【50.00Hz】 1~36000 【1460rpm】 0~500V 【380V】 0.1~2000.0 【机型确定】设定慢速运行的频率和加减速时间。当 变频器从输入端子收到“慢速运行”信号,将 以不超过该频率的速度运行。 功能码 P1.24 名称 强迫减速时间 设定范围 0.1~3600.0s 【2.0s】P2.03 P2.04 P2.05设定强迫减速时间。当变频器从输入端 子收到“强迫减速”信号时将以该减速时间减 到零速运行。 功能码 P1.25 名称 停机方式选择 设定范围 0~1【1】CHV190系列变频器提供参数自学习功能, 准确的参数自学习来源于电机铭牌参数的正 确设置。 为了保证控制性能, 请尽量保证变频器与 电机功率匹配,若二者差距过大,变频器控制 性能将下降。 注意:重新设置电机额定功率(P2.01), 会初始化P2.07~ P2.11电机参数。 功能码 P2.06 名称 电机额定功 率因数 设定范围 0.05~1.00 【0.86】0:减速停车 停机命令有效后, 变频器按照定义的停机 减速时间降低输出频率,直到停机。 1:自由停车 停机命令有效后,变频器立即终止输出, 负载按照机械惯性自由停车。 功能码 P1.26 P1.27 名称 从机加速时 间 从机减速时 间 设定范围 0.0~3600.0s 【1.0s】 0.0~3600.0s 【1.0s】电机的额定功率因数, 无法进行参数自学 习时, 可以通过设置该参数来优化电机控制性.31. 能。 功能码 P2.07 P2.08 P2.09 P2.10 P2.11 名称 电机定子电阻 电机转子电阻 设定范围0.001~65.535Ω【机型设定】0.001~65.535Ω【机型设定】 【380V】 【机型设定】 0.01~655.35A 【机型设定】电机定、转子 0.1~6553.5mH 电感 互感 电机空载电流 电机定、转子 0.1~6553.5mH 功能码P2.16和P2.17是对有PG矢量控 制方式有效, 当电机转速在额定转速以上运行 时,电机即进入弱磁运行状态。通过修改弱磁 控制系数可以改变弱磁曲线曲率, 该值越大弱 磁曲线越陡,该值越小弱磁曲线越平缓。 功能码 P2.18 名称 弱磁比例 设定范围 0-】 【电机参数自学习正常结束后,P2.07~ P2.11的设定值将自动更新。这些参数是高性 能矢量控制的基准参数, 对控制的性能有着直 接的影响。 注意:完整的自学习过程结束后,用户不 要随意更改该部分参数。 功能码 P2.12 P2.13 P2.14 P2.15 名称 磁极初始位置 磁极位置幅值 增益 C相磁极位置 偏置 D相磁极位置 偏置 设定范围 0.00~360.00 【0.00】 0.50~1.50 【1】 0~9999 【433】 0~9999 【433】电机在弱磁控制时使用。 适当调整该参数 可改善电机运行性能。 P2.19 P2.20 低频振荡抑 制容差 高频振荡抑 制容差 0~10【2】 0~10【0】在自学习或者V/F模式下运行时出现振 荡时请调整该参数值。P3 组 矢量控制参数功能码 P3.00 P3.01 P3.02 P3.03 P3.04 P3.05 P3.06 名称 ASR低速比例 增益 ASR低速积分 时间 速度检测低 速滤波时间 切换低点频 率 ASR高速比例 增益 ASR高速积分 时间 速度检测高 设定范围 0~100 【20】 0.01~10.00s 【0.50s】 0.000~3.000s 【0.000s】 0.00Hz~P3.05 【5.00Hz】 0~100 【25】 0.01~10.00s 【1.00s】 0.000~1.000s电机选择为同步机时电机参数。功能码 P2.16 P2.17名称 电机弱磁系 数 电机最小弱 磁限制设定范围 0.1~2.0 【1.0】 10.0~80.0 【20.0】电机在弱磁控制时使用。.32. 速滤波时间 P3.07 切换高点频 率【0.000s】 P3.03~P0.04 【10.00Hz】 注意: 上述两个参数是电流环的PI调节参 数, 它直接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控制精 度,一般情况下用户无须更改该缺省值。 功能码 P3.10 名称 驱动侧转差 补偿系数 制动侧转差 补偿系数 设定范围 50~200% 【100%】 50~200% 【100%】以上参数只适用于矢量速度控制模式。 在 切换频率1(P3.03)以下,速度环PI参数为: P3.00和P3.01;在切换频率2(P3.07)以上, 速度环PI参数为:P3.04和P3.05。二者之间, PI参数由两组参数线性变化获得,如下图示:P3.11转差补偿系数用于调整矢量控制的转差 频率,改善系统的速度控制精度,适当调整该 参数,可以有效抑制速度静差。CHV190系列变 频器支持对电动状态和再生制动状态分别进 行设置,P3.10适用于电动状态,P3.11适用于 再生回馈状态。 功能码 图 6-5 PI 参数示意图 通过设定速度调节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 时间, 可以调节矢量控制速度环的动态响应特 性。增加比例增益,减小积分时间,均可加快 速度环的动态响应, 但比例增益过大或积分时 间过小均容易导致系统振荡,超调过大。比例 增益过小也容易导致系统稳态振荡, 且有可能 存在速度静差。 速度环PI参数与系统的惯性关系密切, 针 对不同的负载特性需要在缺省PI参数的基础 上进行调整,以满足各种场合的需求。 P3.02与P3.06为电机速度检测的滤波时 间,一般情况下不用调整,在干扰比较大的场 合,可以适当设置该时间。 功能码 P3.08 P3.09 名称 电流环比例系 数P 电流环积分系 设定范围 0~65535 【500】 0~6 名称 转矩控制及转 矩设定方式 设定范围 0~7【0】0:转矩控制无效,变频器进行速度控制。 速度控制时, 变频器按设定的速度指令输出频 率,输出转矩自动与负载转矩匹配,但输出转 矩受转矩上限(P3.14)的限制,当负载转矩 大于设定的转矩上限时,变频器输出转矩受 限,电机转速将自动变化。 1:键盘设定转矩(P3.13) 2:模拟量AI1设定转矩 3:模拟量AI2设定转矩 4:485通讯设定转矩 5:profibus通讯设定转矩 6:高速脉冲HDI设定转矩 7:从机内部设定转矩 1~7:转矩控制有效,变频器进行转矩控 制。当做转矩控制时,变频器按设定的转矩指 令输出转矩,输出频率受最大输出频率.33. (P0.03) 及转矩上限频率(P3.18)所确定的频 率限制,当负载运行频率达到最大频率时,变 频器输出频率受限, 输出转矩将与设定转矩不 相同。当做转矩控制时,P3.12为转矩设定通 道选择指令。当转矩设定通道为键盘设定时 (P3.12=1),通过设置功能码P3.13来得到转 矩指令。当转矩设定为负数时,电机将反转。 当变频器设定转矩大于负载转矩, 变频器 输出频率会上升, 当变频器输出频率达到最大 输出频率时,变频器一直以最大频率运行。当 变频器设定转矩小于负载转矩, 变频器输出频 率会下降。 可通过多功能输入端子在转矩控制和速 度控制之间进行切换。 功能码 P3.13 名称 键盘设定转 矩 设定范围 -100.0~100.0 【50.0%】 率。只要P3.12不为0,转矩控制一直有效。 1:端子转矩控制禁止有效 当P3.12不为0时, 可以通过端子功能来禁 止转矩控制。 2:Profibus转矩控制禁止有效 可以通过Profibus通讯来禁止转矩控制, 这时端子的转矩控制禁止功能无效。 3.两者控制都有效 功能码 P3.17 名称 正转转矩上 限频率限制 值 设定范围 0.00~P0.03 【50.00HZ】该功能用于设置转矩控制时的上限频功能码 P3.18名称 正转转矩上 限频率设置 选择设定范围 0~5【0】键盘设定转矩值。 功能码 P3.14 名称 转矩上限设 定 设定范围 0.0~200.0% 【150.0%】0:键盘设定 1:模拟量AI1设定 2:模拟量AI2设定 3:高速脉冲(HDI)设定 4:485通讯设定 5: profibus通讯设定 当转矩控制上限频率设置选择为0时,其 上限频率由功能码P3.17来设定,其它方式则 由对应设定方式来设定。 设定范围 0~3【0】 P3.19 功能码 名称 反转转矩上 限频率限制 值 反转转矩上 限频率设置 选择 设定范围 0.00~P0.03 【50.00HZ】 0~5【0】100.0%对应变频器的额定电流。 功能码 P3.15 名称 转矩上限设 定方式选择 设定范围 0~1【0】0:键盘设定,即转矩上限由P3.14设定 1:由Profibus设定 功能码 P3.16 名称 转矩控制禁 止通道选择该功能主要用于在变频器转矩控制模式 时, 实现速度控制模式和转矩控制模式的之间 的相互切换。 0:转矩控制禁止无效P3.20P4 组 编码器参数组功能码 名称 设定范围.34. P4.00编码器类型0~2【0】作,请仔细调节。 功能码 P4.06 名称 位置计算器 换算因子 设定范围 10.0~6553.5 【10.0】选择编码器的类型,同步机、异步机需要 使用不同的PG卡, 编码器接线图参考7.2与7.3 节PG卡使用说明。 0:增量型编码器 1:SIN/COS编码器 2:UVW型编码器 注意:当P2.00=0(异步机)时,只能选择增 量型编码器;当P2.00=1(同步机)时,只能 选择SIN/COS和UVW型编码器。 功能码 P4.01 P4.02 名称 编码器方向 设定范围 0~1 【0】 编码器脉冲数 1~65535 【1000】该功能用于设定位置计数器换算因子, 也 就是单位脉冲数,单位:pulses/mm。 位置计数器换算因子的计算方法如下: 例如起重机运行速度60 m/min (60000 mm/min)对应电机速度为1460 rpm。脉冲编码 器脉冲数为1000 ppr (参数P4.01)。由此得出 位置计数器换算因子 =(1460 * 1000) / 60000 = 24.3 pulses/mm。 功能码 P4.07 P4.08 名称 保留功能 保留功能 设定范围 0~65535【0】 0~65535【0】P4.01:设定编码器每转的脉冲数。 注意:在变频器为有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