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称评审权下放怎么界定核心期刊有效时间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也谈图书馆职称评定中期刊的认定规范期刊,认定,规范,认定标准,职称评审中,图书馆,期刊认定,期刊的,也谈图书,职称评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也谈图书馆职称评定中期刊的认定规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也谈图书馆职称评定中期刊的认定规范本刊浏览 - 公共图书馆
也谈图书馆职称评定中期刊的认定规范
& 也谈图书馆职称评定中期刊的认定规范&王兆辉& 王祝康重庆图书馆& 重庆& 400037&[摘要] 图书馆职称评定中存在着核心期刊认定标准不一,对期刊级别认定标准混乱,对期刊非法违规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职称行政审批的监管缺失,图书馆科研人事管理失职,图书馆整体学术水平偏低及期刊业鱼目混珠现象普遍等因素造成。为此,图书馆要重视职称评定中的学术不端行为,通过制定完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建立学术道德奖励惩处制度,推行图书馆的学术问责机制等防范措施加强期刊认定规范,以维护公平公正的学术评比氛围。[关键词] 图书馆& 职称评定& 学术期刊& 认定规范&&图书馆作为连续出版物的保藏阅览与分类管理机构,也是全国期刊杂志的定量评估与级别划分的核心单位,如全国最具权威、认可度最广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即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图书情报单位共同编制,再如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器重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则是由武汉大学图书馆主要参与研制发布。故此,图书馆人理应对期刊出版有着准确而规范的的评鉴能力和认识水平。然而,纵观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定,笔者发现,图书馆职称评定中期刊认定存在认定标准、认定级别混乱,人为随意因素突出,甚至出现学术舞弊等诸多问题。为此,图书馆界同仁应正本清源、践行规范,维护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的正确导向。&1& 图书馆职称评定中期刊认定存在的问题1.1& 对核心期刊认定标准不一核心期刊是我国社会各界职称评定普遍认可的基本指标。核心期刊论文有利于更全面、更严格地考核专业人员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对人才作出客观的评价。这也是一名合格的高级职称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对于引导专业人员努力钻研业务,促进事业研究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然而,在图书馆职称评定中较为普遍地存在对核心期刊认定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以某直辖市公共图书馆界为例,全市无一图书馆制定有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和《权威核心期刊目录》的使用方案,这样势必导致在职称评定中有关人事管理部门核心期刊认定的随意性与不科学性,以致出现某省级图书馆2013年职称评定的公示表上,将《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论文标示为核心期刊论文如此让人啼笑皆非之现象。目前,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中,得到高等院校与社会企事业科研单位一致认可的有四种:一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俗称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北京多家图书馆与情报机构编制;二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来源期刊,俗称南大中文核心期刊,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三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简称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俗称武大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研制;四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简称社科院核心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与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等单位编制。其中,北大核心资格最老,广泛被社会各级单位认可,但被人诟病也最多;南大核心&含金量&最高,在很多高校中认可度高于北大版核心;武大核心资历最浅、潜力最大,其评价体系相对全面完整;而社科院核心口碑尚可,但常被不明就里的人把它与北大核心混淆,逐渐呈现式微态势。除了上述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之外,还有上海图书馆的《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名目,这些&核心期刊&只是单一的对期刊某方面数据进行评判,尚不构成全面系统的期刊评价标准,也没有被社会各界纳入到期刊评定与职称评定的认可体系。对于图书馆职称评定而言,在四大核心期刊名录之外的其他各类期刊都一概不应属于核心期刊。如&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可谓五花八门、参差不齐,随手翻一本期刊几乎都收录在里面,甚至存在着非法或违规期刊,如《卷*》、《商*》、《华人**》、《管理**》等。故此,图书馆在职称评定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以上述四种评价体系来指导较为科学与准确。对于图书馆职称评定来说,核心期刊的认定应该是相对最简易,也是最容易辨别操作的。倘若这个环节出现诸多问题,那多半是直属单位听之任之的包庇纵容。&1.2& 对期刊级别认定标准混乱有些图书馆,甚至一些地方职称管理机构时至今日依然沿用早已过时的期刊级别认定规范。此类现象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图书馆甚至地方职称管理机构依然以国家级、省级标准来认定期刊级别。某些图书馆在职称论文认定时为一些市场化运作、商业化操作的低层次刊物上标示的&国家级**核心期刊&所蒙蔽,对职称申报材料上出现的诸如&该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等提法默认与支持。其实,国家级期刊的说法是约定成俗,不科学也不严谨。所谓国家级期刊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期刊主管或主办单位是国家级;二是《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但事实上,&刊物本身没有级别。&[2]期刊只有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的差别,没有国家级期刊与省级期刊的区别。刊物的主办、主管机构的行政级别与期刊级别没有直接关系,将期刊按照主管、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来认定&国家级期刊&与&省部级期刊&的做法,不具有基本的科学性。广东省人事厅曾发文指出:&以国家级、省级来划分和确定刊物的层次以的做法不合理、不科学,刊物的主办单位与刊物(论文)的水平高低不存在因果关系。&[3]而《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实质也是核心期刊的变种形式,并不是国家级期刊的科学界定。据甘肃职改办[2008]22号文件,《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竟然将非法出版物收录其中[4],可见所谓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名录也不足信。同时,据甘人职[2010]42号文件:经甘肃省电力公司建议,将国家电网公司主管的7家杂志一次性增补为国家权威学术期刊[5],更凸显出以机构级别来界定国家级期刊有失学术公允。况且,我国根本没有统一的期刊行政级别评定机构和标准规范,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亦从未给期刊分过级别,不存在区分和认定期刊级别问题[6]。在正规学术期刊上也几乎看不到所谓&国家级期刊&表述,反而在市场化运作、商业化操作的低层次刊物上经常赫然标示着&国家级**核心期刊&。对于图书馆职称评定来说,国家级期刊与省级期刊的标准评判完全是人云亦云想当然的舛误结果,缺乏基本的科学性和学术性。现在,很多高校与各省科研管理机构早已摒弃了所谓&国家级期刊&这一简单粗暴的评判标准,而是实时根据期刊的学术影响综合指标进行分类排序。如重庆市社科联在制订全市学术论文成果鉴定标准的《重庆市社会科学权威期刊、重要期刊和核心期刊认定的意见》中,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将《中国图书馆学报》列为权威期刊,将《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列为重要期刊,核心期刊则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CSSCI来源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为认定依据[7]。有些单位则按照一类与二类或A类与B类等模式分类,实际都是异曲同工。这些期刊等级分类,包括《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的编制,其构架基础仍然是核心期刊,特别是全国中文核心与CSSCI来源期刊两种核心目录。因此,图书馆在职称评定中的期刊认定,可以根据新版核心期刊的排名,运用加权平均法演算,进行权威期刊、重要期刊与核心期刊的划分,但不适宜再使用国家级、省级期刊的不科学的混乱的认定办法。&1.3& 对非正刊类刊物辨别偏差现在,在某些图书馆职称评定中,仍然存在对在非正式类刊物登载论文的认定问题,而高校职称评定以及许多省市职称管理机构早就不再认可非正刊类的增刊、专刊等学术论文。如山东省、江苏省、甘肃省、新疆建设兵团等均有文件通告。2004年,甘肃省就明确规定在评定副高级、正高级职务时,不再认可增刊、副刊、综合刊、专刊、专辑等出版物[8]。按照我国《期刊出版管理规定》规定,每种期刊每年可以出版两期增刊,在上报新闻出版主管单位审批,获得一次性增刊许可证后方可编印。增刊必须刊印增刊许可证编号或备案编号,必须在封面上注明增刊[9]。并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期刊出版增刊,其宗旨、开本和发行范围应当与正刊一致。&[10]然而,近些年来,大多数非正刊类的增刊、专刊不仅随意刊发文章,同时为了更便利收取作者缴纳发表费用,蒙骗论文作者、科研机构、职称评定机构等,故意在封面上隐去增刊字样,造成增刊与正刊封面完全一致,并通过上传期刊数据库,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这不仅严重扰乱了学术出版的正常秩序,也给相关作者和单位造成了恶劣影响。况且,时移势易,核心期刊或一般期刊编印的增刊、副刊、综合刊、专刊、专辑以及内刊等非正刊、非公开的出版物动辄几百篇、几百页的编印,已经丧失了学术参考价值,大多沦为编辑部赚取经费、谋取利益的手段方式,其中很多属于非法违规出版物,也不适宜再作为各级别职称论文著作的认定条件。由此,在职称评定中剔除非正刊类的增刊、专刊已是大势所趋。就图书馆相关职称评定部门而言,应加强对正刊、非正刊类刊物的甄别能力。正刊的刊名只有一个,而刊名为《**学报》&综合版&&教研版&,《**杂志》&学术版&&理论版&,或《商*&科学教育家》、《**界&管理学家》杂志,这种分为多版(卷)或刊名带有分隔号等情形的大多为增刊或专刊性质,甚至是非法违规出版。由于缺乏对非正刊类刊物的辨别能力,对一些本属于发表在增刊、专刊、综合刊、专辑、副刊上的论文作正刊认定,造成馆员职称评定的不公平性,同时助长学术出版的不正之风。&1.4& 对期刊非法违规认识不足在图书馆职称评审过程中,全国各地每年都会发现各种形式的非法、违规连续出版物。据调查,某省级图书馆在2013年职称评定工作中,赫然将2013年发表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的论文认定为合法论文。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已合并、不复存在,何来学报出版?在有人举报后,记者调查发现,该学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可以查询到刊号,也不能改变其非法出版物13年之久的事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表示:《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属于非法出版物[11]。这些公开发行的非法、违规期刊主要有以下类型:(1)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者网查询不到刊号的期刊;(2)能够查询到刊号,但刊号与刊名不相符的期刊;(3)套用、冒用、租用、借用、承包、伪造、仿造以及买卖刊号、版号、刊名、版面的期刊;(4)国内CN刊号与国际ISSN号及邮发代号不一致的期刊;(5)一号两刊、多刊、多版、多卷以及按出版时间分为上半月刊、下半月刊,且没有经过新闻出版主管机构审批的期刊。随着国家对刊物的整顿政策的陆续出台,人们的防范意识逐渐提高,非法违规刊物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也越来越高。现在,这些非法、违规出版物呈现以下几种情形:(1)收录到期刊数据库。据山西省教育厅职称办《关于2011年高校职称评审有关学术刊物的通报》的通知,《当代教育发展学刊》、《科教新报&教育科研》、《中国城市经济》等期刊虽然能在维普和知网等数据库检索,但确是未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注册的非法刊物[12]。(2)正刊属于合法的刊物。这类刊物多是正刊各种形式的衍生刊,如《社科**》(理论版),《**文学》(下半月刊)、《**教育》(下),《长春**大学学报》(高教版)等都属于&一号多刊&类别的非法违规出版物。2012年,曾经著名文学核心期刊《大家》杂志因&一号多刊&被勒令停刊[13],引起全国出版界不小震动,&一号多刊&依然是非法违规刊物屡禁不止的突出问题。(3)&借尸还魂&的刊物。这类刊物的刊号与刊名可能存在部分真实性,但也无法掩盖其弄虚作假、欺瞒谎报的本质面目。如学校已经合并,学报仍然存在的刊物,《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又如《卷**》、《华人**》等使用已经停刊的其他刊物的国际ISSN号,虽不构成违法,但确是铁的违规行为。此外,某些学报除社科、自科版之外,所谓的教育科研版、学术研究版等情形都可能涉嫌非法违规。纵观以上列举的非法、违规出版物,不乏刊登有全国图书馆同仁的职称论文。职称评定本是一个以评鉴学术素质和学术水平为基础的指标评价体系,某些图书馆以在非法违规刊物上的专业论文作为职称晋级的认定条件,令稍有学术良知和正义感的人都会觉得心寒与可悲。&2& 图书馆职称评定中期刊认定问题的原因2.1& 职称行政审批的监管缺失有些地方职称审批管理机构人浮于事,无所作为,未能严格按照国家人事部和行业主管部委联合下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对职称评定进行有效的监督监管。有些地方职称审批监管制度陈旧过时,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已不适应图书馆职称评定的现代进程。同时,颇有一些地方职称审批管理机构缺乏关于图书馆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学术刊物级别认定的量化管理与考核细则,致使在图书馆职称评定过程中,学术水平低劣、专业性、学术性不强的刊物大行其道;假刊、套刊、一号多刊及非法、违规出版期刊充斥其中。甚至于某些地区的图书馆高级研究馆员职称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这大大损害了图书馆学术的公平性,挫伤图书馆员研究的积极性,只会造成整个图书馆行业学术水平的恶性循环。&2.2& 图书馆科研人事管理失职一般来说,图书馆职称评定中,职称资格的审查由人事管理部门核准,学术期刊的认定则由科研管理部门完成。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大多数图书馆关于期刊认定的归口并不统一,而一些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又没有科学规范的学术成果的认定体系和管理规范制度。某些图书馆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在公示表中把非核心期刊当作核心期刊、核心增刊不注明为增刊、违规违法期刊赫然在列等等,这些问题基本都是人事管理部门的霸道无知,或出于人事考量的失职渎职,亦或是科研人事管理部门对学术基本业务掌握不精不透,一味维护领导的错误或失误指示。图书馆科研、人事管理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这不仅是对职称评定的玩忽职守,也是对学术研究的无理亵渎,更是对公理真知的任意践踏。&2.3& 图书馆整体学术水平偏低不可否认,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与主观环境,图书馆与高校等科研教辅单位相比,整体学术水平相对偏低。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图书馆的职称评定中,发表在《华*》、《商*》、《大众**》、《安徽**》、《中国科教**导刊》、《管理**》、《*西部》等专业性不强、学术性不高的论文泛滥成灾。某些图书馆在评定高级研究馆员职称时,被评人员不仅没有发表一篇图书情报核心期刊论文,连正规学术期刊都比较少见,甚至净是些商业操作的非法、违规刊物。同时,图书馆员学术素养低下也造成了图书馆专业学术期刊存在着&粗制滥造、东拼西凑、东摘西抄、草草成篇的论文充斥版面& [14]的实际情况。在这些论文的背后, 暴露出图书馆学术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直接阻碍了图书馆整体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影响极大[15]。&2.4 期刊业鱼目混珠现象普遍现在社会上不少期刊无视国家法律与行业法规,非法、违规出版,导致期刊出版市场鱼目混珠。这类期刊经常主动发邮件到处征稿,不仅是制造学术垃圾的基本场所,也是引诱学术不端的主要温床。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特征:(1)刊物出版周期短,论文发表时间快。这类刊物鲜有季刊、双月刊,少数是月刊,大多是半月刊、旬刊以及周刊。而且,论文投稿后短时间内就能刊印,有些刊物在月中旬以前投递,当月就能刊印发表。(2)稿件审核形同虚设,论文交钱发表。这类刊物编辑部大多没有&三审&制,作者往往在一周、几天内就能收到论文录取通知。而且不管论文质量如何低劣,只要交纳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的发表费用就能被发表。(3)刊物栏目设置混乱,内容包罗万象。这类刊物栏目设置混乱,甚至不固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科学等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论文都能发表,图书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计算机、经济管理、办公文秘等往往在同一刊物同一期卷上发表。(4)刊物载文数量巨大,页码出奇厚实。这类刊物本身出版周期就短,但其每期载文数量更是惊人,仅目录页都能达到三五页。全刊动辄上百篇,二三百篇,甚至四五百篇;页码也鲜有低于一百页内的,多是二三百页,甚至四五百页。每期论文都好比一部汇编书籍。(5)刊物编制不规范,虚假夸大宣传。这类刊物字体较小,版面编排拥挤,大多数论文被压缩到1-2页面内。同时,有些刊物经常在封面上赫然印刷着所谓&国家级期刊&、&国家级经济/教育类核心期刊&等噱头字样。&3& 图书馆职称评定中期刊的认定规范思考学术论文是衡量图书馆个人综合学术素质的基本标志,学术论文的期刊认定是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级别评定的直接指标,甚至反映一个图书馆人的学术品质和学术道德。作为一名知识管理者,无论是身边的学术不端行为,还是社会上的学术不良风气,图书馆人都应有一份责任感,存有一份敬畏心。倘若听之任之,实质也是一种包庇纵容,最终自己也必将被不良学术风气所侵染,所蚕食,所沦陷。&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对学术不端行为缺乏明确有效的处罚措施时,意味着这种行为的成本远远低于&提拔职称'、&获得物质奖励'等效益。这会诱发整个群体倾向于&越轨行为'。&[16]为此,图书馆要重视职称评定中期刊认定规范所反映出的学术不端行为,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以维护公平公正的学术评比氛围。&3.1& 制定完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图书馆要制定和完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对于非法、违规出版物应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对于那些学术水平低、专业性不强以及市场商业化运作的期刊也应予以坚决打击和全盘否定,从而引导和规范图书馆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并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和图书馆的总体服务水平。一则要规范论文发表。图书馆科研人事管理部门应从论文的字数、内容、质量及论文的署名顺序、单位等具体情况制订章程加以规范。二则要规范期刊认定。图书馆科研人事管理部门应参考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先进做法,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划分,实行量化权重管理,摒弃那些学术层次低的刊物。三则要奖惩学术成果。图书馆要制订学术成果的奖惩政策和实施办法,一方面对那些高质量、高学术水平论文应给予充分的政策肯定。&3.2& 提升图书馆人学术研究水平图书馆领导与科研人事管理部门不能动辄以&图书馆学术水平低&、&不能与高校等单位相比&为借口,默许、纵容那些不合情理,甚至有违学术道德,违背国家行业法规的学术期刊的认定。图书馆人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发展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对待图书馆学研究活动,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能力,推进图书馆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鼓励和倡导馆员学术创新,催生优秀学术成果的不断涌现。&3.3& 建立学术道德奖励惩处制度学术道德是治学的起码要求,也是学术良知的体现,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学术操守,关系到学术人格的养成。图书馆要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考核测评工作,促进图书馆学术风气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一方面要引导图书馆人自重、自爱、自律,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抵制各种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另一方面要对学术道德模范进行宣传和表彰,对学术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在图书馆职称评定中,实行学术道德的一票否决制。&3.4& 推行图书馆的学术问责机制对于图书馆职称评定反映出来的学术不端行为,某些图书馆单位和个人采取的是&捂盖子&策略,以至形成了一系列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学术怪相。为此,图书馆应该建立针对相关职称评定的科研、人事管理领导与部门的问责制度,加强对图书馆职称评定监管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以制约和防范权力部门的徇私舞弊、渎职违规行为。学术问责机制的建立健全,不仅会推动图书馆学术事业迈上一个新里程,也势必会推动图书馆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延伸。&3.5& 发挥图书馆学会的监督作用各地图书馆学会应该发挥学术指导职能,加强对图书馆人论文发表的规范作用。同时,中国图书馆学会作为全国性的图书馆学术组织,也应该为规范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术创新,繁荣图书馆学研究,根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出台图书馆学术研究规范及学术论文与学术期刊的指导政策,以引导各地图书馆学会和图书馆的学术研究走向更科学、更规范的轨道。&[参考文献][1] 薛万新.发挥核心期刊论文在人才评价中的导向作用[J] .情报杂志,2000(4)[2] 陈志宏.浅议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工作[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2)[3] 广东省人事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论文发表刊物等级划分规定的通知[Z].粤人发[号[4] 甘肃省职改办.关于调整《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的通知[Z].甘职改办函[2008]22号[5] 甘肃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关于增补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名录的通知[Z].甘人职[2010]42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EB/OL].http://www./govinteract/1049_2.shtml,[7]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重庆市社会科学权威期刊、重要期刊和核心期刊认定的意见[Z].渝社联[2010]72号[8] 甘肃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Z].甘职改办[2004]7号[9]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S].北京.第3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令[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期刊管理暂行规定[Z].新出期字第1359号文件,1988[11] 叶铁桥.这家大学学报为什么还在办--学校合并后,主管单位、主办单位都不存在了[N].中国青年报,(07)[12] 山西省教育厅职称办.关于2011年高校职称评审有关学术刊物的通报[Z]..[13] 李拯.期刊版面费何以如此&疯狂&[N].人民日报,(08)[14] 周华智,郑玉花.对图书情报专业职称评定中论文质量的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3)[15] 肖群.加强馆员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由图书馆学学术论文引发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16] 王梦婕.超七成高校青年教师认为学术不端系评价制度驱使[N].中国青年报,(03)&&[作者简介]王兆辉,男,山东泰安人,硕士,重庆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王祝康,女,重庆人,研究馆员,重庆图书馆研究辅导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
Copyright&2010 公共图书馆研究院版权所有核心期刊网告诉您高校职称评定如何简单化!【职称评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655贴子:
核心期刊网告诉您高校职称评定如何简单化!
  所谓职称评定的简单化,主要表现为以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与发表数量为根据,来确定一个人是否符合教授或副教授的资格。笔者多次参加职称评审工作,同时也从其他高校职称评委那里了解到,所谓职称评审,最重要的是审查两个东西。其一,审查论文的学术质量。这原本是对职称申报人学术水平的一种最硬的、最重要的学术审查。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一最硬的学术审查被简单化为审查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即看论文是否发表在规定级别的刊物上。譬如,文科的职称评审,那就是看论文是否发表在或()刊物上。其二,审查论文的数量。即所发表的论文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数量。只要论文发表在规定级别的刊物上并达到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就被认定为符合某一职称的学术要求。这种职称评定的简单化,高效快捷、便于操作,需要评职称的老师,应该明白这一点。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为了评职称都要发表论文的需要,但是要么由于自己教学任务比较重,没有时间写论文;要么找不到论文发表渠道;要么论文质量不高,被期刊社拒之门外。而中国期刊库却能为老师们提供绿色论文发表渠道,根据老师们的论文学科门类,量身打造论文发表计划,并为老师积极修改论文,提供各种有益的修改意见直至论文成功发表。【网】—最权威的论文发表网站!您身边的论文专家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江苏高校职称评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