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蓬皮杜艺术展在中国内地的首次大展:亲密

关于“蓬皮杜”的新闻
Wed Nov 23 12:31:55 CST 2016
11月初,某个上班日的中午,我前往“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上海展”打卡。上海展览中心的主楼正在举办一个国际珠宝展。
Fri Oct 14 12:19:00 CST 2016
劳尔·杜飞《挂着旗子的街道》 摄影记者/任玉明72位现代艺术大师的71件真迹分别从巴黎和东京运抵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展厅,组成“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马蒂斯、杜尚、柯布西耶、夏加尔、毕加索、贾科梅蒂等等,当这些西方艺术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集结在一起时,这个展厅便有了让人想要一探究竟的吸引力。
Wed Sep 28 13:42:03 CST 2016
  Copyright:Adagp, Paris 1867, Fontenay-aux-Roses - 1947, Le Cannet法国蓬皮杜大展结束在日本的展览后将来到上海。展览名单几乎涵盖了西方艺术史上所有最重要的艺术家,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大规模完整地呈现20世纪法国现代艺术的展览。策展人、法国毕加索博物馆馆长罗朗·乐朋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说:“这可以说是一次当代艺术史教科书式的展览,72件作品,讲述了一个有关现代艺术的视角。
Wed Sep 28 13:42:03 CST 2016
即将在上海举办的法国蓬皮杜大展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大规模完整地呈现20世纪法国现代艺术的展览。本期《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尝试探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与中国乃至上海的艺术合作,进而剖析蓬皮杜的全球战略,并通过对本次大展策展人的专访,来讲述有关现代艺术的视角。
Wed Sep 28 13:42:03 CST 2016
法国蓬皮杜艺术大展将来到上海。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大规模完整地呈现20世纪法国现代艺术的展览。策展人罗朗·乐朋告诉《艺术评论》说:“这可以说是一次当代艺术史教科书式的展览。”
Wed Sep 28 13:42:03 CST 2016
2010年,蓬皮杜艺术中心开设了首个分馆,即蓬皮杜梅斯。梅斯是距巴黎以东270多千米的小城。新博物馆的开设也是在巴黎以外展示当代艺术的一个举措。新博物馆由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其蜿蜒的屋顶形状仿佛是给建筑戴了一个草帽。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庞比度馆藏作品在沪展出
字号: T|T
图:王度《吻》,雕塑,
  以当代艺术展览、收藏、研究、交流、体验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去年十月开门迎客以来,不断在当代艺术普及上进行尝试。近期,由该馆和法国蓬皮杜中心(港译「庞比度中心」)合作举办的「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正在举行。本次展览是该馆开幕季的重要专案之一,也是 闻名的当代艺术馆蓬皮杜中心在中国内地的首次大型展览。
  聚焦超现实主义
  从展览名称可知,「超越超现实」其实也是聚焦超现实主义作品。超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最持久的前卫派。立体主义、达达主义、漩涡主义、至上主义及其他运动的影响力仅仅限于宣言发表的时段,唯有超现实主义例外:自一九二四年成立至一九六六年安德烈.布勒东逝世,超现实主义始终保持活跃,一直受到公众的关注,并不断吸引新生代艺术家加入。
  超现实主义提出的关于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一系列问题,既是对当时社会制度和生存条件的怀疑,也是一场求新求变的「精神革命」。其美学观点(如「无意识」、自动绘画/书写、共同创作等),影响至今。
  法国蓬皮杜中心藏有六千余位艺术家创作的近八万件作品,居世界现当代艺术品收藏首列,围绕超现实主义先锋派的藏品是蓬皮杜馆藏的瑰宝之一。为了将展品引进中国,中法双方谈判历时近一年,主题及内容由双方共同商议而出,由法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狄迪耶.奥丹爵担任策展人。值得一提的是,「电场」一词也颇有意义。这一标题源自超现实主义创始人之一安德烈.布勒东与菲利普.苏波合着的第一部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磁场》,同时,安德烈.布勒东在巴黎的寓所曾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发电厂」。更有意思的是,本次展览的举办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前身也是中国最早的发电厂之一。
  接受超现实问候
  众所周知,世人对于当代艺术的理解千差万别,但走进博物馆,穿过那扇「电场」霓虹灯照耀下的大门,每一个观众都会不由自主安静下来,那种凝重和专注与欣赏其他博物馆内的古代文物没有丝毫差别。
  展览以阿尔及利亚裔法国艺术家让&米歇尔.阿尔贝罗拉的壁画《来自马塞尔的问候》拉开帷幕。壁画中央写着一句话:「一切都会好的」。《来自马塞尔的问候》直接借用马塞尔.杜尚的作品《大玻璃》中的元素,将其重新安置在梦幻般的语境中,同时采用漫画的形式,漫画人物丁丁和杜尚「平起平坐」,前卫的参照物因此变得通俗,艺术家致力于表现绘画中角色的游戏,而不是简单的自由组合。
  整个展览被分为「相遇」、「诗的物象」、「夜」、「自动主义」、「爱神」、「文象」六部分。这些名字均来自超现实主义名作。第一部分名为「相遇」,是将从超现实主义者发明的「精美的尸体」游戏以及马克思.恩斯特的版画拼贴起程,对「拼贴」进行一次全景式的考古与再发现。第二部分名为「诗的物象」,一九二九年,安德烈.布勒东在其《第二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提出了「应对真实」的紧迫性,而「创造能适应新需求的物件」是超现实主义者们对此的回应。在这个板块中,被布勒东视为首批超现实实物作品的杜尚的现成品,带人领略日常物件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其中的一件作品《瓶架》与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底楼入口处展出的黄永砯的作品以及三楼露西+乔治.奥塔《奥塔水净化处理厂》中的瓶架遥相呼应。
  一组乔治.布拉塞的巴黎夜景摄影作品又把人带入这样一个夜晚:烛光、路灯,画破夜幕的焰火(蔡国强《爆破作品选》、古尔斯基《麦当娜Ⅰ》),这是展览的第三部分「夜」。紧接着的是展览的第四部分「自动主义」。无论是表现主义还是书法,书写作为一种敏捷的痕迹对艺术家们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爱与欲,一直是超现实主义的重要内核。在第五部分「爱神」中,主打的是汉斯.贝尔默《玩偶的游戏》系列。这位德国艺术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受到一个十六世纪木偶的启发,制作了一系列着名的球体关节人形玩偶。垂死的「新娘」手中举着一盏孤独的煤气灯,照亮私密的身体:它即是晦暗的欲望的对象,又是偷窥者眼睛的象征。
  第六部分「文象」也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雷内.马格利特那篇着名文章《文字和图像》的标题。在此板块中,罗伊.利希滕斯坦、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罗伯特.康博、雷蒙德.培德邦、张洹等艺术家的作品经历文本和图像的游戏,系统地展示了艺术家为思考提供的修辞学表现形式。
  百余作品各有特色
  主办方介绍,本次展出藏品共一百余件,年代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超现实主义伊始跨越至今,类型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摄影、建筑模型和手稿。展出包括米罗、毕加索、杜尚、恩斯特、马格利特、曼雷、阿曼、基彭贝尔格、凯撒、史波耶里、杜布菲、巴塞里兹、里希特、波尔克、古尔斯基、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波坦斯基、巴尔代萨里等人的作品。
  展览也对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给予特别的关注,包括已故着名旅法华人艺术家陈箴的代表作《圆桌》,还展出蔡国强、王度、黄永砯、张洹、严培明的作品。
  展览即日起至三月十五日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七楼展厅举行。
责任编辑: 张琦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有点星星之火,我就想让它燎原。
“公海赌王”连卓钊通贯黑白两道、享誉亚洲。
因“特殊原因”,他们未授衔。
大公报总机:+852-&&&&&大公网:香港 +852-&&&&&北京 +86-10-&&&&&(值班电话):+86-10-
大公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大公网络有限公司蓬皮杜文化中心与中国-搜狐娱乐频道
蓬皮杜文化中心与中国
【】【】【】【字体:
】【】 【】
  蓬皮杜中心一向致力于推广和互相理解各种文化,通过它组织和策划的众多活动及其涉及范围之广就可以验证,其中尤其是对中国艺术投以特别的关注。  蓬皮杜中心拥有48件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蓬皮杜艺术中心于2002年将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长城脚下的公社”的建筑模型进行收藏,这是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第一件来自中国的永久性收藏艺术作品。其他陈箴、方力钧、黄永f、翁奋等作品。除此之外,还收藏了Norman Forster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原始的建筑模型。  2003年6月至2003年10月,作为在法国举行的中国文化年重点重览,蓬皮杜中心历史上第一次举办中国大型当代艺术展“中国怎么样?:中国当代艺术展”,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法国乃至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展示,展览期间共有11万人入场参观。  本次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承办。展览操作方式按照国际惯例,采取策展人制。中方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范迪安教授担任策展人。展览空间面积约2000平米,共有近50位艺术家的超过100件作品参加,他们来自中国各地。展览承办单位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与策展人通力合作,面向全国征集展品,得到艺术家、收藏家及各大艺术机构的大力支持。展览力求展现中国当代较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面貌,以不同形态和多种媒介构成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景观,在艺术媒材和语言上有很大的交叉性、综合性。  展览主要包括了绘画、雕塑、摄影、装置、录像、电影等视觉艺术形态以及建筑、电影和音乐等形式,其中视觉艺术部分即选取了近40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丰富性是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展览中前所未有的:参展艺术家包括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视觉艺术家王广义、方力钧、刘小东、冯梦波、张培力、施慧、卢昊、邢丹文、宋东、杨福东、汪建伟,电影人贾樟柯、张艺谋、陈凯歌、宁瀛、雎安奇,音乐人郭文景、崔健、何训田,建筑艺术家马清运、王术、张永和、刘家琨等50余位艺术家参展。蓬皮杜中心主席评论:“中国对法国人来说一直是灵感的泉源之一。但是法国人观察中国的视点经常是部分而短视的。如何能够展现一个拥有13亿人口,一直在巨变的国家概览?”展览不是为了让人惊叹,它的目标更多是激发观众对中国当代的兴趣,以各种方式展示她的创造性:绘画、摄影、雕塑、装置、录像、电影、音乐、建筑。2004年,在 “中国怎么样?:中国当代艺术展”艺术展结束后,蓬皮杜艺术中心将方力钧、黄永f、翁奋等中国艺术家作品收藏,进一步丰富了该馆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目录。  蓬皮杜艺术中心图书馆每年组织的法国真实电影节与中国电影界的渊源也很深厚:段锦川编导的《八廓南街16号》、梁碧波编导的《三节草》、杨荔钠编导的《老头》、蒋樾的作品《彼岸》等等众多纪录片都曾在此获得各类大奖。2005年,国内青年导演贾樟柯更是担任评委,导演李一凡和鄢雨的作品《淹没》赢得大奖。  2005年的中法文化年,蓬皮杜艺术中心特别在中国和香港组织了系列重要的项目和展览,中国公众可以第一次在几个大城市的活动里领略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精采藏品:  1) “新浪潮,法国当代艺术大展”  上海美术馆,日-2月28日  广东美术馆,日-4月15日  中华世纪坛,日-6月12日  2) “摄影师眼中的巴黎”  广东美术馆,日-2月18日  宁波天一阁,日-3月25日  武汉湖北省博物馆,日-4月26日  香港历史博物馆,日-5月30日  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布鲁诺•拉辛先生对此特别评论说:“能够在中国举办这些展览对于蓬皮杜艺术中心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它表明了我们乐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法国艺术创造的积极意愿。”  此次展览是蓬皮杜中心在中国举办的第一个展览,回顾法国20世纪当代艺术领域的全面先锋改革,其展品之精彩和规模之巨大堪称“比肩媲美”先前在中国各地引起巨大轰动的“印象派画展”。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执行总裁布鲁诺•马卡尔曾在中国记者的采访中说:“这次赴中国的法国当代艺术展是我们从众多艺术珍品中精心挑选的,代表当代艺术的精髓,非常精彩。”  
【】【】【】【字体:
】【】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相关链接
娱乐天天精选
请发表您的看法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艺术与商业的碰撞:从“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看“西方大师展”中国热当代艺术的中国“磁场”
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当代艺术的中国“磁场”
  本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黄浦江畔,156米的巨大烟囱温度计直上云霄,这是上海新的地标,温度计所在建筑即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座上海投入了巨资,短时间内由工业旧址改造成的中国内地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格局。
不过关键性的并非建馆速度,正在展出的来自法国蓬皮杜中心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以及将要推出的安迪?沃霍尔展览,它们将挑战官方对于当代艺术的规则和开放限度。
  政府强力介入艺术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再往前推是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从确定将其改建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到开馆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正式施工也不过就半年多。
整个工程耗资4亿元,改建后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展览空间面积有15000平方米。即便开幕展上有上海双年展和来自蓬皮杜中心的藏品展,偌大的博物馆还是显得空旷。
《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是法国蓬皮杜中心在中国内地的首次大型展览,从去年2月16日持续到今年3月15日。法国蓬皮杜中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中心之一,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并称为当今巴黎三大艺术宝库,而超现实主义先锋派的藏品更是蓬皮杜馆藏的瑰宝之一。
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安德烈?布勒东和菲利普?苏波在1919年的春天,用他俩发明的“自动写作法”合写了超现实主义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磁场》,它以拼贴的形式,将两位作者最自由和直觉的书写段落集结成册,成为了超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的名字便是此次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名字的来源,同时也与展览场地昔日的发电厂交相辉映。
蓬皮杜中心此次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藏品共计119件,包括了米罗、毕加索、杜尚、恩斯特、马格利特、里希特、波尔克、古尔斯基等大师的作品,类型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摄影、建筑模型和手稿。展览也对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给予特别的关注,展出了蔡国强、王度、黄永f、张洹、严培明等作品。
巴黎的奥赛博物馆曾在去年将印象派大师画作借给马德里一个基金会和两个美国机构举办展览,从每家收取的租金据称大约有150万欧元。将藏品出借到中国展览的法国博物馆也曾获得不菲的租金。蓬皮杜中心的主席阿兰?赛班(Alain Seban)并没有透露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藏品的租金。
  艺术思潮的实验室?
对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场超现实主义的展览,一些参观者纷纷在微博上说“看不懂”,网友“ET流流”说:“场地很大,设备与灯光系统很牛,蓬皮杜展品很少,策展思路未懂。” 网友“Flos-浮士寓所”则说:“留言簿上有很多看不懂而不满的吐槽,但不感兴趣又为何要来呢?这种行为很超现实。”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于法国巴黎的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最初是以文学的形式出现,其影响后来逐步波及欧美和亚洲诸多国家。安德烈?布勒东曾宣称,超现实主义与绘画的思想基础是在“求取人间想象力的解放”。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办主任李向阳建议,西方当代艺术作品有其独特的历史脉络和时代背景,观众看展览之前不妨多做一些资料准备。他说曾有一位蓬皮杜的摄影师说,蓬皮杜展出的东西会有一半被历史淘汰到垃圾堆里去。但是李向阳认为这正是超现实主义的意义所在,它让巴黎成为各种艺术的实验室,他希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会成为今后中国艺术的实验室。
艺术还是垃圾的争论,在世界美术史上一直是不绝于耳,在中国就有著名的“二徐论战”。
1929年,徐悲鸿在《美展》杂志发文,以“庸”、“俗”、“浮”、“劣”等字眼,分别否定了马奈、雷诺阿、塞尚、马蒂斯四位西方现代派画家。
而徐志摩在同期杂志也发文,指出徐悲鸿对现代派的言辞过于“言重”,并认为现代派画风被中国画家效仿“那是个必然的倾向”。两人观点互相对立,引出一场美术史上著名论战,而其背后,则是以徐悲鸿倡导的写实主义与刘海粟崇尚的印象主义的激辩。
  零馆藏之外的挑战
零馆藏起步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能否建立一个有参考意义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被各方拭目以待。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李旭,曾在2005年离开上海美术馆后,在浦东创办了张江当代艺术馆。他说一个优秀的美术馆首先应该拥有优秀的藏品,尽管是零馆藏起步,但长期没有馆藏的机构也就不可能配得上“博物馆”、“美术馆”的称呼了。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当代馆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全力设法征集藏品,尽管会很艰难。
但是中国公立博物馆募资难,去年美国公司美银美林主动向上海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提供了一笔文物修复经费,此前上博从未获得过来自国内企业的捐赠,只能靠国家财政、有限的私人支持以及境外机构赞助。
在一则“两馆”发展理事会、基金会成员招募广告上说,作为“开放性”的直接体现,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首次吸收接纳各界代表参与理事会与基金会,热爱文化事业、愿意为上海艺术发展做贡献的企业及个人均可申请加入理事会与基金会。
不过最终决定性的可能不是资金,而是看不见的因素。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瑞士人乌利?希克在去年6月宣布,把自己收藏的1463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赠予香港M+博物馆,而不是他最初想捐赠的北京或者上海的博物馆。让他改变主意的是,香港方面向他保证最大程度的言论自由,还会听取他对于M+在设计、建造和发展方面的建议。
一直有人问李旭,政府给予大力扶植资助,艺术会不会因而被框死,而缺少创造力与独立性。李旭认为盲从与附和所带来的首先不会是精神和思想上的创新,更不会具有文化艺术的属性。他建议建立更有效的艺术人才、作品、展览的发现、筛选、引入机制,譬如更为专业、超脱和开放的艺术评委会制度。
&&|&&&&|&&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首次漫画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