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伤的很重不用外伤抗生素素还有什么药可用

抗生素药有哪些危害 告诉你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抗生素药有哪些危害 告诉你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抗生素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也正因为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所以导致人们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这也是提出杜绝滥扩抗生素的主要原因。那么了,常期用抗生素究竟会给健康带来哪些危害呢?现在,妈妈育儿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滥用抗生素四大危害。危害一: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是对儿童听力产生伤害。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这当中40%(即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我国七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多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也就是说1000个聋哑儿童中,我国就有300至400个是抗生素致聋的,儿童已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危害二: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效果变差,必须加大剂量,甚至无效。“细菌越来越耐药,抗生素越来越失效”是当前我国医药使用中无奈的写照。数据表明,有越来越多的细菌耐药,且耐药力在不断提高。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霉素一次剂量只是2万~3万单位,现在需用几十万、几百万单位。葡萄球菌、肠道革兰氏阳性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之所以长久的肆虐人类,就是其耐药性不断增强的结果。由于细菌的进化永远不会停止,因而对任何抗生素都会有产生耐药性的可能。以环丙沙星为例,这种上世纪90年代刚刚上市的药品,在投入使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患者的耐药性已经高达百分之六十!抗菌药物的滥用正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药品的能量不断增大,例如幽门螺旋杆菌,对喹诺酮类药品的耐药性,已经升至百分之八十二。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知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不忘初心,把美带给身边的你!
作者最新文章【干货】感冒咳嗽不用抗生素,那么吃什么药才合理?
我的图书馆
【干货】感冒咳嗽不用抗生素,那么吃什么药才合理?
上期“有话问专家”专栏文章:发出后,受到了很多“通心粉”的关注。很多“通心粉”都表示科普了,也深刻的明白了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但也有一部分 “通心粉”在后台留言追问:正好感冒了,不知道该吃什么样的药有效?请问咳嗽应该服用什么药?可以介绍几种常见感冒的药给我吗?&能说说感冒咳嗽该吃什么药吗?……//////////////////////好吧,为了满足我们的“通心粉”,本期,我们依然邀请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张志清主管医师和大家说说如何正确、安全的使用感冒药与咳嗽药。正好昆明本周也受到三股冷空气的影响,气温连降了10℃,很多小伙伴们都被感冒咳嗽袭击了。张志清(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张志清主管药师)擅长: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咨询与指导;药物-药物、食物-药物相互影响咨询;骨质疏松、补钙及优生优育咨询与指导坐诊时间:每周三下午//////////////////////Q药店感冒药那么多,哪些才是适合自己的?张志清:所谓合适的感冒药,主要看它是否能对症治疗!这些常见的感冒药,在治疗上也有偏重:1、缓解头痛、发热及全身酸痛症状的感冒药(含解热镇痛药成份):新康泰克(红装)、泰诺感冒片、日夜百服咛、感冒通、感康片、泰克胶囊、白加黑、快克、复方阿司匹林(APC)、克感敏片、速效伤风胶囊、新速效伤风胶囊、丽珠感乐、联邦菲迪乐等。2、减轻鼻粘膜充血,缓解鼻腔阻塞的感冒药(含收缩血管药成份):新康泰克(蓝装)、新康泰克(红装)、泰诺感冒片、日夜百服咛、惠菲顺、开瑞能、白加黑、丽珠感乐、联邦菲迪乐等。3、解除感冒时咳嗽症状的感冒药(含镇咳祛痰药成份):新康泰克(红装)、泰诺感冒片、日夜百服咛、白加黑等。4、消除或减轻鼻痒、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的感冒药(含抗组胺药):新康泰克(蓝装)、新康泰克(红装)、泰诺感冒片、日夜百服咛、惠菲顺、开瑞能、感冒通、白加黑、快克、克感敏片、速效伤风胶囊等。5、协同解热镇痛药作用,并解除感冒所引起的头昏以及减轻抗组胺药的嗜睡副作用的感冒药(含中枢兴奋药咖啡因):感康片、快克、复方阿司匹林(APC)、克感敏片、速效伤风胶囊、新速效伤风胶囊等。 6、由病毒引起的感冒(含抗病毒成份):感康片、泰克胶囊、快克、新速效伤风胶囊等。7、具有解热抗炎等作用的感冒药(含人工牛黄):感冒通、感康片、泰克胶囊、快克、速效伤风胶囊、新速效伤风胶囊等。Q这些常见感冒药中是否有抗生素(抗菌药物)?或含有抗菌成份?张志清:常用感冒药均不含抗菌药物或抗菌成份。因为感冒药属于非处方药,也就是OTC药,而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添加抗菌药物的感冒药是不能作为非处方药在零售药店销售的。Q常见的感冒药都能缓解感冒吗?它会存在用药风险吗?张志清: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他病毒包括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对于普通感冒选用常见感冒药都可有效缓解症状;但对于流感或禽流感,常见感冒药则仅能缓解部分症状,甚至无效!非医学专业人士,并不能准确判断感冒的类别,如果自行服用感冒药可能会导致流感或禽流感错过最佳抗病毒治疗时机,最终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12药师有话说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多在1周左右。抗病毒药只对少数引起感冒的病毒有抑制作用,无严重症状者可不用或少用药。以下是给感冒患者的建议:1、注意休息,多饮白开水、桔汁水或热姜糖水。2、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依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勤晒被褥。3、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抵抗力。4、感冒药物治疗主要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5、感冒时通常早期用药疗效较好,且可缩短患病时间。因此感冒早期出现咽痛、流涕、打喷嚏或肢体酸痛时及时服用感冒药,可事半功倍。6、服药期间应注意大量饮水,且服药时间超过3天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7、不可随意增加感冒药服药剂量和缩短服药时间。8、不宜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冒药。感冒好了,紧接着咳嗽又来了。他们仿佛是孪生兄弟,有他必有他~~感冒后的咳嗽总是那么让人心烦,半夜咳得让人睡不好觉,再加上痰多,有时也会让我们有些尴尬~~Q今天,我们也顺便请教张药师,如何正确服用咳嗽药?张志清:市面上止咳的药分为两种,镇咳药与祛痰药。镇咳药:能缓解咳嗽的药。祛痰药:能稀释、溶解或液化粘痰,使粘痰易咳出的药。常见的镇咳祛痰药有:复方甘草片、氨溴索、厄多司坦、羧甲司坦、右美沙芬、吉诺通、急支糖浆、肺力露、联邦止咳露糖浆、川贝止咳糖浆、川贝枇杷液等。Q为什么每次服用完这些糖浆,总会有恶心、胃痛的现象发生?张志清:因为这是镇咳祛痰药的副作用。除了会有恶心和胃痛,下面这些症状也属于这类药物的副作用:1、胃肠道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等反应。2、神经系统可见头痛、头晕、失眠、倦怠、嗜睡、兴奋及焦虑不安等。3、会引起皮疹、皮肤搔痒等皮肤过敏反应。4、某些成分长期使用易成瘾如可待因等。Q发生这些副作用的症状是正常现象吗?是否需要停药?张志清:服药期间不同的人发生的副作用也不同。通常这些不良反应都是可以耐受的,不需要停药。但也有部分患者对这些不良反应比较敏感,出现不能耐受的情况,如严重腹泻、呕吐不止、持续头痛等,这时就需要及时停药或换用其它药物。Q服用镇咳祛痰药需要注意些什么?张志清:1、 一般情况下,对轻度的咳嗽,无须应用镇咳药。对于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有痰且过于频繁的剧烈咳嗽,或咳嗽已严重影响睡眠,可适当地应用镇咳药,以缓解咳嗽。2、对一般咳嗽的治疗应以祛痰为主,不宜单纯使用镇咳药。3、咳嗽除用药外还应注意休息,注意保暖,不宜吸烟,不宜食刺激性食物。4、痰多而不易咳出者,不要轻易使用镇咳祛痰药,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专业人员的监护下使用镇咳祛痰药。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选择镇咳祛痰药应由医师或药师进行指导。6、高血压病人,尤其是血压难以控制者,不宜使用含麻黄碱和阿片成分的复方制剂如麻杏黄甘片、复方甘草片。7、青光眼、前列腺肥大、高空作业、驾驶及操作机器者不宜选择含有氯苯那敏、喷托维林的镇咳祛痰药。8、糖尿病人不宜选用糖浆类镇咳祛痰药,最好由医师或药师指导用药。9、胃溃疡、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选用含有氯化铵、愈创木酚甘油醚、羧甲司坦的镇咳祛痰药。10、许多镇咳祛痰药含有氯化铵、愈创木酚甘油醚,它们的刺激性较大,为了减少胃部不适,可以与食物、牛奶一起服用,并多喝水。11、含有可待因、阿片的镇咳药自用不宜超过3天,如联邦止咳露、可愈糖浆、复方甘草片等。12、选用镇咳祛痰复方制剂进行治疗时,最好只选一种药物。13、有的镇咳祛痰药服用方法较特殊,如吉诺通服用时应用凉开水于餐前半小时空腹服用;复方甘草片不可吞服,应含服或嚼碎服用。因此,服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员。14、家庭备用镇咳祛痰药时注意药品的贮藏条件和要求,并按药品说明书存放条件进行保存,特别应注意口服液类药品。15、在使用镇咳祛痰药自我药疗过程中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16、使用镇咳祛痰药进行自我药疗3~5天无效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最后再次告诫患者,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应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在对应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地应用镇咳祛痰药物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千万不能自行随便服用镇咳祛痰药而延误病情;服用药品时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或咨询医生、药师后使用。内容 | 张志清编辑 | 滇医通图片 | 网络图库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各种抗生素都该怎么用_新浪健康_新浪网
各种抗生素都该怎么用
  消炎药是老百姓对抗感染药的俗称,在中国抗感染药是用量最大的药物。感染性疾病,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凶险疾病,直至20世纪30年代发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并于1940年应用于临床后,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才算有了一个重大突破。时至今日,抗感染药物的发展已日新月异,但人类并没有征服感染性疾病,相反,病情变得更为凶险、复杂,治疗难度加大。因此,掌握一定的相关用药常识,对于自我保健有着重要意义。从所治疗的疾病上,抗感染药物可分为抗细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和抗寄生虫药。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抗细菌药物。抗细菌感染药物的分类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品种很多,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他等。就其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青霉素类
  常用的有青霉素G、青霉素V、甲氧西林(新青I)、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等。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青霉素类药物的主要优点为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少,孕妇及儿童使用较为安全,不影响肝功能。但应注意的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炎。血清病、皮疹、接触性皮炎等。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头孢菌素类
  可分为四代。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用的有头孢唑啉(先锋5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等,口服的有头孢氨苄(先锋4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头孢羟氨苄等。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较第一代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肾脏毒性低。注射用的有头孢呋辛(头孢呋肟)、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美唑等,口服的有头孢呋辛酯、头抱克洛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对人体毒性低等特点。注射用的有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唑肟、头孢地嗪等,口服的有头孢克肟。头孢泊肟脂、头孢特仑酯、头孢他美酯等。可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系、胃肠道感染和败血症等。
  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其特殊的作用方式、广泛的抗菌谱而优于前三代。因与青霉素发生交叉过敏的可能性很小,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目前已上市的有注射用的头孢吡肟、头抱匹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但价格较为昂贵。有可能发生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慎用。应用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后因其可将体内正常有益细菌杀死,易发生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等,应引起重视。另外有多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克拉维酸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组成的复方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等,联合使用时有增强抗菌作用和扩大抗菌谱的作用。
  新型β-内酰胺类
  如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西斯他丁(商品名:泰能)、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是迄今开发的抗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类,具有广谱、强效、细菌耐药发生率低等特点,但价格昂贵。适用于全身各处的感染。剂量偏高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惊厥、抽搐、头痛等。另外应注意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的问题。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良好的杀菌作用,适用于下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感染等。不同的品种特点不同。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为常用品种,其中奈替米星抗菌活性较强、耳肾毒性较低。链霉素现主要用于治疗结核。大观霉素(壮观霉素)可用于治疗淋病。新霉素因耳毒性大,仅用于口服和局部外用。氨基糖苷类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耳毒性(可致失聪)、肾毒性和神经毒性。对本类药过敏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老人、孕妇慎用。
  大环内酯类
  主要有红霉素、甲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特别适用于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所引起的感染。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此类抗生素。克拉霉素还可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恶心、腹痛、腹泻等)及肝功能异常。
  林可霉素类
  主要品种有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对厌氧菌感染效果较好。主要用于厌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主要不良反应有腹泻或伪膜性肠炎等。
  喹诺酮类
  主要有诺氟沙星(氟哌酸)、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等。喹诺酮类是一类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抗菌药物。诺氟沙星主要用于肠道感染与尿路感染。依诺沙星和培氟沙星可治疗全身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和胆道感染、妇科感染等。环丙沙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品种,适用于治疗全身各处的感染,安全有效。喹诺酮类主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呕吐、腹泻、皮疹等。应注意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特殊人群使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肝功能减退者用药:可使用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避免使用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其他应减量慎用。
  肾功能减退者用药:可使用或调整剂量使用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克林霉素类等,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
  妊娠哺乳期用药:原则上应权衡利弊后,使用抗生素的利大于其毒副作用时方可使用。较安全的有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和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等。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老人用药:老人因可能伴有肝、肾功能的减退,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慎用或减量使用。
  儿童用药:可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慎用克林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应避免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
  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
  误区一:抗菌药是消炎药、感冒药,有病就用。许多人将抗菌药等同于消炎药或感冒药,一旦有炎症或“感冒”,就赶紧服用。实际上抗菌药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其他类型的炎症,如过敏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变态反应性炎症(如过敏性哮喘)等无菌性炎症无效。同样,抗菌药也不宜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如果滥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这些菌群互相制约,保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如果不分病情使用抗菌药物,会杀死体内正常有益细菌,引起菌群失调,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误区二:抗菌药越新越好、抗菌范围越广越好、价格越贵越好。许多人在使用抗菌药时往往迷信新药、好药、贵药,认为抗菌药“越新越好”,“越贵越好”。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也便宜,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可能更好。
  另外,当我们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体内正常菌群同样会被杀灭或抑制。不过,其受抗生素影响的范围大小,取决于所选用抗生素的抗菌谱的广或窄。抗菌谱窄的抗生素只对一种或少数细菌有活性,如青霉素G,主要只作用于阳性球菌;广谱的抗生素可对两种或较多细菌有活性,如头孢曲松,可对多种肠杆菌科细菌有效;超广谱抗生素即对多种或大多数细菌有活性,如泰能,不但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有效,而且对厌氧菌也有作用。可见,抗生素的抗菌谱越广,受影响的细菌也越多,受杀灭或抑制的正常菌群也越多。
  因此,治疗感染应根据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来选用窄谱、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这样既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又可避免或减少对正常菌群的杀灭或抑制作用。
  误区三:疗程不当,频繁换药,疗程过短或过长。有的病人对抗生素期望值过高,使用某种抗生素一两天后没有明显好转,就要求医生换用其他抗生素,或增加其他抗生素。治疗时间的长短应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临床反应和细菌的种类。通常对于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疗程一般为5~7天,或症状和体征消失3天后方可停药。如果一个普通的感冒用几种抗生素,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还可能造成二重感染。。
  误区四: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抗菌药联合使用的目的是为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不增加疗效,反而可能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或增加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会,因此联合用药应予以严格控制。
  联合用药指征:混合感染、严重感染、一般抗菌药不易深入部位的感染(如结核性脑膜炎)、容易出现耐药的或必须长期治疗的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慢性尿道感染或骨髓炎)等。同时,应避免联合使用毒性相同的抗菌药。
  抗菌药使用原则
  使用抗菌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要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条件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如一般病毒感染或原因不明的发热)。除考虑抗菌药的抗菌作用外,还应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如病情、体质、肝肾功能等,来确定适宜的使用方法,剂量要适当,疗程要足够。总之,应该强调的是,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处方药,使用抗细菌感染类药物还是应先咨询医生后再做决定,不要擅自用药。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不是抗生素的消炎药有哪些】_消炎药_药物种类_怎么服药_服药注意-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不是抗生素的消炎药有哪些呢
在中国,消炎药中都含有抗生素,抗生素的别名就是消炎药。除非不用消炎药,不然就避免不了抗生素。其实使用少量的抗生素来治疗疾病对身体是没有太大害处的,但如果太经常或者一有炎症就使用抗生素,那么身体就会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身体的副作用也比较大,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所谓的炎症。
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等。
当发生炎症时,建议不要随意用药,应当要分清症状再用药。一般来说,炎症有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之分。如果发生的炎症并仅仅是病毒性感染,可以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即能缓解、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如“红、肿、热、痛”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
炎症局部表现
以体表炎症时最为显著,常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其机理是:
1.红:是由于炎症病灶内充血所致,炎症初期由于动脉性充血,局部氧合血红蛋白增多,故呈鲜红色。随着炎症的发展,血流缓慢、淤血和停滞,局部组织含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故呈暗红色。
2.肿:主要是由于渗出物,特别是炎性水肿所致。慢性炎症时,组织和细胞的增生也可引起局部肿胀。
3.热:热是由于动脉性充血及代谢增强所致,白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Ⅰ(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素E(PGE)等均可引起发热。
4.痛:引起炎症局部疼痛的因素与多种因素有关。局部炎症病灶内钾离子、氢离子的积聚,尤其是炎症介质诸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刺激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炎症病灶内渗出物造成组织肿胀,张力增高,压迫神经末梢可引起疼痛,故疏松组织发炎时疼痛相对较轻,而牙髓和骨膜的炎症往往引起剧痛;此外,发炎的器官肿大,使富含感觉神经末梢的被膜张力增加,神经末梢受牵拉而引起疼痛。
5.功能障碍:如炎症灶内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代谢功能异常,炎性渗出物造成的机械性阻塞、压迫等,都可能引起发炎器官的功能障碍。疼痛也可影响肢体的活动功能。
以上就是炎症以及炎症的一些症状,具备以上这些情况,是可以使用抗生素的。但是抗生素并不是必须要用,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宁可好的慢,也不要使用抗生素。另外,如果比较经常使用消炎药,最好要多运动多喝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就能够减少抗生素的危害。
3389阅读3648阅读3766阅读3808阅读4294阅读4545阅读4115阅读
3935阅读3234阅读3434阅读4926阅读4703阅读4255阅读4747阅读
document.writeln(ads)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伤感染用什么抗生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