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英语大神啊 本人高三老师寄语了,今天老师上分词 我上课有点走神了 感觉第三小点是不是记错了

我今年高三了。老师不好好上课 英语总是考七十多。问问有没有高考逆袭的大神们。怎样才能上130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今年高三了。老师不好好上课 英语总是考七十多。问问有没有高考逆袭的大神们。怎样才能上130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被课文如果还有1年的时间,那还是可以成功的。还有网上有一个《神表》,高1,高2的课文。要能看到已经就能默写出整段。其他语法什么的都不需要管,讲的英语应试方法,其实也是考官心里学研究,可以参考一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一个快速恢复精力的办法。&br&&br&比如下午要考试,要演讲,或者有个重要的会,吃了午饭,觉得精神不济,又焦躁,又困乏,也睡不着午觉,怎么办呢?&br&&br&平躺在沙发或床上,闭眼,绷紧肌肉,手脚尽量前伸,绷紧全身,然后缓缓放松。重复三四次。与此同时,开始打哈欠,主动的打,没有也张着嘴等着,很快就会来了。&br&&br&一个哈欠接着一个哈欠,很快就会进入一种意识流的状态,一些回忆和影像随机出现在脑海里,流过却不留痕迹,没有睡着,对周围的动静,能感知却不作反应。大概就是夏日午后,上英语课的那种感觉。&br&&br&十五分钟后,醒来,就神清气爽了,精神百倍了。&br&&br&好处是,不需要你静心,不需要你睡着,时间短,见效快,不影响晚上睡眠,没有午觉睡久了之后的热启动时间。&br&&br&我大考从不失手,这也是一个原因。&br&&br&打哈欠,是重点。另外,记得给自己定个铃,免得睡着了,考试迟到。
一个快速恢复精力的办法。 比如下午要考试,要演讲,或者有个重要的会,吃了午饭,觉得精神不济,又焦躁,又困乏,也睡不着午觉,怎么办呢? 平躺在沙发或床上,闭眼,绷紧肌肉,手脚尽量前伸,绷紧全身,然后缓缓放松。重复三四次。与此同时,开始打哈欠,…
&p&先做一个介绍吧。2014届浙江毕业生,来自一所浙江很不错的高中。和诸多保送、竞赛或者班里、年级第一第二的答主不同。普通班的我和许多人应该都一样,没有竞赛,没有保送,有的只是高中近千日的日复一日的重复。而这千日地狱中最后那两百多天却让一个迷茫的孩子完全蜕变成长。&/p&&p&可能是因为我是看郑渊洁长大,因此骨子里存有一种很纯粹的叛逆精神。与楼下那位写了《每个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的匿名用户类似(如果你看到了我的答案,求私信认识),我的高一高二乃至高三的上学期都处于这样类似的一种状态——什么高考,什么成绩,什么大学,跟老子有半毛钱关系。恐怕也是因为抱着这么一种心态在学习,我的成绩从高一刚入学时的全校30名(清北水平),一直降到200开外【150名是浙大水平】。&/p&&p&因为初中时候自己不怎么用心也是班里数一数二,他们从不关心我学习上的事情,我只需负责考出好分数,然后剩下听赞美和羡慕的事情都是他们包揽。因为父母没文化,初中都没毕业,他们其实很在意“成绩”二字,所以等到我高中这么来一下,他们开始恐慌了,每次回家都会质问我学习上的事情。也因此,这段时间特别容易和父母吵架。他们骂我太任性,我怪他们不懂我。&/p&&p&就在这么一段时间内,我在一个又一个夜自习中写下了一堆又一堆惆怅又愤世嫉俗的文字。现在看去,依稀还能记起当时写下它们时内心强烈的无助与愤慨。&/p&&p&======&/p&&ul&&li&不得不承认,在此的同学皆为人中龙凤,在应试教育下活的如鱼得水。但社会怕不是如此吧……之后的日子又会如何呢?应试教育培养的只是指顺民,再这样仍凭其发展十几年,不从本质上改变,那怎么可能会有乔布斯这样的传奇出现?
&/li&&li&高考不过是一场小丑们的盛宴罢了,顺民们振臂高呼,小丑们在梁上战战兢兢,而暗夜中的行客冷笑,轻燃钢丝。小丑们从各自的位置摔下,落入已知或者未知的深渊,在火与恶的交错中成为顺民。往复循环,没有终点……&/li&&li&曾经的我,年少轻狂,力图在这座百年历史的学府中留下自己的印记,而三年过去,我渐渐明白到,她不过是承载我三年生命的船舶,而我也不过是她百年历史中一粒微小的尘埃。那个想在这里留下名号的梦已去,可我不知该不该为此默哀。若我未来之梦想也如此一般幻灭,我的生命又还有何价值?&/li&&li&在知乎上待久了,我似乎已经有半只脚踏入了社会,其映射出来的社会充满机遇与无限活力,同时也展现指出深渊般的危险。我是不是比同龄人多看了十年呢……
&/li&&li&当他们沉浸在高考的压力与未来的考后的解放中时,我已经看到那完全沦陷的大学教育。社会呈现给我一条康庄大道,平坦而无趣,以及一条荆棘密布的小路,幽暗、阴森……&/li&&/ul&&p&======&/p&&p&这些毫无逻辑的文字非常好地反映了我当时的心态:&/p&&ol&&li&&b&对应试制度(或者强制高考)的极度厌恶。&/b&高一高二的时候,我的脑中一直存留着这样的想法,&i&为何我要把这三年时光浪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高中”上?为何我一定要沿着别人为我铺好的路前进? &/i&我想这就是为何我从本质上缺少学习动力的原因。&/li&&li&&b&对自己的不自信。&/b&表现为,想通过其他方面刷优越(比如上知乎了解社会等等)来掩饰或者逃避自己在成绩上的不足。也时常想着,如果我有XXX那么努力,肯定不会比他差的,但是事实上却是害怕自己像人家那么努力之后,还是比不上别人。&/li&&li&&b&对未来的迷茫。&/b&高中三年没有在母校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而这原本是我当时进入这所学校时的一个小小梦想。&/li&&li&&b&对自我价值的怀疑。&/b&其实就是我这般拥有“个性”却不被理解,那我TMD图个啥?
&/li&&/ol&&br&&p&&b&现在看来,这心态无一不显露着自己的幼稚。&/b&因为我总是在以“个性”为借口来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东西,没有拿出应有的担当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p&&p&还好所幸的是,高三最后的那个学期,我觉醒了。&/p&&p&我的改变(或者说进化史),应该要从那最后的寒假说起。
我还记得那个无所事事的夜晚,打开知乎开始刷屏,多少次跳转,我已经忘记,唯一清晰的是,当时看到那篇问答时的内心的无比震撼。一切的改变,我想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附链接:&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会有什么收获?&/a&)&/p&&blockquote&&b&他们并非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仇恨。恰恰相反,他们是太爱这个世界,他们希望这个世界跟自己一样真诚而善良。
越是与世界为敌的人,越是渴望世界对他的认同。&/b&&/blockquote&&br&&p&这句话如同一把重锤直击我的心脏,自己那颗不被理解的心,似乎在这里找到了知音。&/p&&blockquote&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与其考虑要不要当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如先想想自己是否受到任何一种压迫。没有压迫就没有反抗,没有反抗,“特立独行”就无从谈起。而你一旦有幸、或不幸地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所失去的一定比你得到的更多。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你想体会“特立独行”的潇洒,首先就要失去平凡纯朴的欢愉。
&b&“特立独行”就像是绝路上的一座桥。行走于桥上之人,早已被命运逼向绝境。&/b&&/blockquote&&br&&p&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此刻间我突然感到无比的后悔与汗颜。我身体健康、亲人健在、家况良好,完全没有任何压迫存在于我的身上。而我却偏偏为了所谓的“特立独行”而故意自我压迫,幻想着全世界都在与自己为敌。事实上,我所追求的“特立独行”,却是别人无可奈何后迫不得已的抉择。&/p&&blockquote&我相信,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真正特立独行的人,会将“特立独行”当作自己的本意。
如果有可能,我更希望这世上没有所谓的“特立独行”。我们不必再人云亦云,也不必再哗众取宠。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喜好,毫无顾忌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所有人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得到尊重,不用为了搏出位而标新立异,不用为了活得体面而苦苦挣扎。更重要的是,不会再因为一个无法踏上的“台阶”而眼睁睁看着别人离开。&/blockquote&&p&看完这篇回答,我辗转了一夜。我无法感知到在我入睡之后我的脑神经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b&但当我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冥冥中能感觉到,新的一切就要开始了。&/b&
还要庆幸的是,我是在寒假刚开始的时候看到的这篇回答,以致我有这么一个机会在在短短二十天的寒假里拓宽了近30%的视野。尤其是看完&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知识想推荐给年轻人?&/a&这个问题下大部分高票答案后,对未来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p&&br&&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哪些实用的小方法、小技巧、好习惯能让一个人每天进步呢?&/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怎样有效率地做自己不喜欢的事?&/a&(好像答主删了她的回答,贴个截图)&/li&&/ul&&figure&&img src=&/f0facede92db3325cb5df_b.jpg&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f0facede92db3325cb5df_r.jpg&&&/figure&&ul&&li&&a href=&/story/3011763& class=&internal&&年度热门 · 著名的倒霉蛋定律:越担心失败就越容易失败&/a& &/li&&li&&a href=&/question/#answer-3087615& class=&internal&&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料整理?&/a& &/li&&li&&a href=&///?target=http%3A///archives/419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i class=&icon-external&&&/i&&/a& &/li&&li&&a href=&///?target=http%3A///archives/4137.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反驳别人的七个层次&i class=&icon-external&&&/i&&/a& &/li&&li&&a href=&///?target=http%3A///archives/category/impress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风云印象 | 左岸读书&i class=&icon-external&&&/i&&/a&中语不惊人死不休系列
&/li&&li&……(看了挺多的东西,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li&&/ul&&p&(所有对我有帮助的内容,我都存了一份在evernote里,所以现在还能找出部分链接给大家过目。当然也别想着向我要了…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思想积淀的过程,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也无法传授,只有靠自己去获取去感悟)&/p&&p&这是应该算是我的进化史的第一阶段,&b&思想上的颠覆与提升&/b&。它把我从一条歧途中引回正道,同时为我照亮了那曾经若隐若现的道路。&/p&&p&第二阶段的进化是从高三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开始,到现在也未曾结束。&/p&&p&这个阶段中,我开始摸索全新的学习方式,完善牛柳法,使用思维导图,构建自己的经验知识本……成绩也从200名开外的逐渐回升到120名左右。虽然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 考了有史以来最差的成绩(全班39,全校250开外),但是我毫不在意,自己的方法一以贯之,在高考厚积薄发,考出了自己全盛状态下的水平(除了数学和自选,每一门几乎都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分,全班第一,全省237)。&/p&&p&在这个阶段中,我意识到了&b&&u&认真&/u&&/b&和&b&&u&坚持&/u&&/b&真正的意义。&/p&&p&我所谓的认真,绝不是所谓的多刷几十道甚至几百道题,而是在做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时都能一丝不苟。&b&前者不过是被制度逼着的无奈之举,而后者却是生活态度的直观反映。&/b&&/p&&p&对,我周围有很多人,他们在学习上比别人都刻苦勤奋、成绩优异,但就不见得有真正认真的生活态度。我有H同学保送北大然后整天拿着手机看小说的,也有L同学复旦预录取然后荒废时光的,还有一对保送了的男女光明正大地谈起恋爱的……&/p&&p&当然他们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他们有可以挥霍的资本。&b&只不过在我看来,天赋再好的人,缺少“认真”这种生活态度,怕是只会平庸一生。&/b&&/p&&blockquote&毕竟,在这个“认真你就输了”的世界,认真绝对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之一。
&/blockquote&&p&&b&认真和坚持,这是我这二百多个日夜中体会出的最重要的东西,我很庆幸自己在这一段“地狱”时光中悟出了这四个字的意义。我相信,若有这四个字陪伴终身,必将受益终生。&/b&&/p&&p&第三阶段,比第二阶段晚了近百天,但是同样,到现在都没有停止。
而这阶段让我触动巨大的,就是考前百日练汉字和考前一个月练英文。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字写不太好看,如何在短期内快速提高?&/a&和&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英文如何练字?&/a&这两个问题中都展示了我练之前和练之后的字。我的高中同学曾在我要练字之前说,现在再怎么练字,都练不好的。结果我三个月就实实在在地“打”了他的脸。
这件事给我的最深刻的体验就是:&b&敢于放手去干未曾干过的事,这便是“进化”一词最质朴的本质。&/b&
再举自己的例子作为佐证吧。因为自身乐感不强,于是暑假下定决心学声乐,经过近两个月的训练之后,我的乐感有了很大提升,同时还学会了识谱,懂了一些乐理;大学军训期间连部要做视频,我之前除了用过iMovie和绘声绘影以外从未学过专业的视频制作软件,自己蒙头蒙脸学了3个小时FCPX的基本操作愣是把30mins的视频做了出来,还被诸多同学唤作“大神”。如果换做是以前的我,怕是想都不会去想学声乐或者做视频吧。
事实上,我们总是习惯会把自己限制在自己所能做到最好的范围之内,或是怕被批评,或是怕被嘲笑,不敢去尝试新事物,挑战未知。但是自己现在所能做到的最好,其实也是曾经一次次的大胆尝试换来的成果。
&b&在不断学习新的事物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进化”,其实就是一种用开放的态度面对未知的一切。你敢尝试未知,你就在进化。&/b&&/p&&br&&p&这三个阶段,二百多天的时光,给我带来的是从思想到能力上的全方位的进化,我非常感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1f644a1b7da169d2b56e1a4c6da61fea& data-hash=&1f644a1b7da169d2b56e1a4c6da61fea& data-hovercard=&p$b$1f644a1b7da169d2b56e1a4c6da61fea&&@程浩&/a&,能够在我最黑暗的时光,带给我思想上最慰藉的力量。也非常感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20eb55decfbe6080aceb& data-hash=&20eb55decfbe6080aceb& data-hovercard=&p$b$20eb55decfbe6080aceb&&@采铜&/a&老师的「采铜法则」,这是我第二和第三阶段中始终坚持的准则,长半衰期事件的收益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最后也非常感谢过去的自己,让我现在有这样的资本能够写下这篇回答。(对,我就是那个始终坚信“&b&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b&”的人)&/p&&p&最后附上我最后百日在桌角写下的一句话,与题主共勉。
&b&你脚踩的地狱只是天堂的倒影,&/b& &b&你向往的伊甸不过地狱的幻境。&/b&&/p&&p&(完)&/p&
先做一个介绍吧。2014届浙江毕业生,来自一所浙江很不错的高中。和诸多保送、竞赛或者班里、年级第一第二的答主不同。普通班的我和许多人应该都一样,没有竞赛,没有保送,有的只是高中近千日的日复一日的重复。而这千日地狱中最后那两百多天却让一个迷茫的…
两万字干货预警&br&前言:&br&分享的只不过是一些解题技巧和学习经验罢了,知乎上有很多关于英语学习的大神,我在这里说到的可能很多人已经说到了。&br&文科生,英语考试140分左右,我知道知乎上有不少145的大神,所以献丑了……&br&很多人的学习很好,莫名其妙地很好,问他们的学习经验,他们往往答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回答往往是“要刷题“、”要勤奋“、”要有梦想要有毅力(外加一堆修辞)“、”我好像就是这么写的啊,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其实这些人并不是真的莫名其妙地就能考高分,而是因为这些人一直都在使用高效率的解题和学习的方法,只不过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然而,高效率的解题、学习技巧完全是可以后天掌握的,和刷题、梦想都无关,纯粹是一个习惯。&br&——————————————————————————————————————————&br&最重要的东西:&br&全国卷英语的选项分布是有规律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好像每一年都是这样,我拿五年的英语真题都对过了,还真是这样的。&br&听力——七个七个六个&br&阅读理解——四个四个四个三个&br&完形填空——五个五个五个五个&br&改错——八个换词的一个加词的一个减词的。&br&以上的规律并不对应ABCD。&br&每次把题目填到答题卡上之后,对照一下答题卡上填的选项,如果不是,那可能就有问题了。&br&如果你自信错的比较少,只有一些选项没有把握的时候,你就可以试一试这个方法,实践证明非常好用。&br&——————————————————————————————————————————&br&语法篇:&br&&br&现在很多高中所教的语法太复杂,动不动就出现怪里怪气的名词,什么限制性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其次呢就是一堆规则,什么江河湖海是专有名词要加定冠词,人名有些时候加定冠词有些时候又不用加,一堆规则之外又有一堆例外,一堆例外就配上一堆词汇。这样子的语法,首先不说太繁琐复杂,一般的学生,就算你能背下来,也用不来。现在上的语法书,如星火,张道都是这样子,抄来抄去,每年都能出新版本,但是都讲不到点子上。&br&&br&恶魔的奶爸推荐的《语法俱乐部》是台湾人旋元佑写的,这应该是目前学习英语语法最好的一本书了,因为这本书有以下特色:&br&&ul&&li&没有繁琐复杂的规则,更没有规则之外的例外,完全不用背。&/li&&li&很多书只要诉你语法是什么样的,却没有告诉你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这本书里面把语法背后的原因都讲到了,这是国内很多语法书都没有的。&/li&&li&把传统的语法书批判了一番,没错,说的就是国内泛滥成灾的薄冰星火张道真blahblah!&/li&&/ul&这本书的封面是这个样子的,很可惜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了,因为出版社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所以这本书主要有两种渠道:&br&&ol&&li&淘宝上有盗版。&/li&&li&网上一搜就是一堆盗版的资源,pdf的,equb的都有。&/li&&/ol&&figure&&img src=&/22dbefc98cb_b.png& data-rawwidth=&294&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4&&&/figure&&br&在这里引用一下这本书的前言,在这里可以一窥这本书的风采,真是谁看谁知道:&br&&br&&blockquote&你觉得学英语不需要学语法吗?或者,你曾经努力想学好语法,可是总觉得语法太难而半途而废?还是你觉得你的语法能力够好,不必再加强了?如果对以上任何一项,你的答复是肯定的,请你继续看下去。这本书将改变你的观念,并且让你有丰富的收获。&br&&br&假如你只需要口语英语,也就是听与说,那么没错,你并不需要学语法。美国有许多文盲,认不了几个大字,更别提什么语法,说起话来倒是完全没问题。可是,进入文字英语的领域,不懂语法就不行了。比方说,你想看懂TIME里面的Essay,如果没有好的语法素养,那么比较难的句子就没办法看懂。&br&&br&更进一步,当你拿起笔来写封英语信,或坐在计算机前面打一份英语报告,不会语法的话可就完全行不通了。一般美国大学生受的语法训练普遍不够,所以写的英语也错误百出。有许多台湾英语系的毕业生,拿奖学金到美国读研究所的条件,就是要帮教授批改大学部美国学生的作文。中国学生能批改美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原因无他:我们受的语法训练比他们多!&br&&br&当然,英语系高材生不能代表台湾学生平均的英语程度。大部分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学语法,只有很小一部分真正学通。这不是因为学生不用功,而是因为语法老师素质参差不齐,语法书又多半语焉不详。一些似通非通的所谓“规则”,在一本本语法书间抄来抄去,写书的人不去追究背后的道理,教语法的人也从来不去质问“为什么”,规则解释不了的地方就叫作“例外”。以讹传讹的结果,把很合逻辑的语法搞得令人望而生畏。试想,每学到一个语法项目,有100条规则要背,这100条规则又牵出1000条例外,这样怎么可能学得会呢?&br&&br&好的语法观念,不应该有任何要背的东西。还有,传统语法除了规则太多以外,系统也太繁复,往往在解释不通的时候就创造一个新名词来解释。好的语法观念可以直接从大量的英语句子中归纳出来,只需要少数几个容易理解的观念,就可以充分诠释传统语法动用许多名词才能处理的东西。换句话说,笔者认为传统语法经过大量简化、合理化后,可以让具有基本分析理解能力的人都能不经死背而轻松了解。这本书的宗旨,就是要革新传统语法,提出原创的观点,让英语语法变得简单易学。在每一章,读者都可吸收到一些在任何一本语法书中找不到的观念,而这些观念正是理解英语语法最重要也最有效的工具。&br&&br&英语语法以句子为主要的研究单位。学语法的目的,就是要学会看懂英语句子,包括复杂的、难懂的句子。更进一步就是要能写出正确的、有变化的句子。至于句子的效果性与说服力,则属于修辞的范围,在本书中稍有提及,详细的情形必须专用一本修辞的书来加以探讨。&br&&br&本书的编排采循序渐进的方式, 第一篇先介绍简单句,从基本句型切入。 然而要充分了解简单句,就得对它的各个部分都能掌握,包括作主语用的名词,包括动词(这会牵涉到时态和语气),包括修饰语(形容词与副词)等等。所以第一篇中继基本句型之后,即进入这些词类的研究。第一篇中还有对不定词词组、动名词与分词的探讨。这个部分是打基础的工作,为后面的简化从句预作准备。&br&&br&简单句掌握得好,对各种主要词类能够运用自如,之后才有资格进入复句、合句。所以第一篇的内容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基础。&br&&br&第二篇探讨的是复句与合句。 要简单句能够掌握,那么复句或合句只是把两个以上的简单句运用连接词结合起来。好比堆积木,有足够的方块就可以堆出漂亮的房子。反之,如果方块有瑕疵,东倒西歪,怎么堆都会倒下来。所以,进入第二篇之前,一定要先把第一篇熟读、充分理解。&br&&br&征服了复句、合句,就有能力看懂比较复杂的句子,下笔时也可以有变化,不再是通篇简单句,开始能展现出比较成熟的英语风格。&br&&br&第三篇的简化从句 又得建立在第二篇复句、合句的基础上简化从句是返璞归真的高级句型。一句话中分析起来可能会发现有五、六个句子藏在里面,若还原成复句、合句的话会是很长、很罗嗦的句子。然而经过简化之后,整个句子短小精致,看来像个简单句,可是浓缩了五、六句的意思在里面。这种精练的句子是最后一道关卡。一般语法书在这方面整理得很差,也造成许多人阅读的瓶颈。笔者在第三篇中建立的系统可以最有效率地带领读者征服简化从句,让读者有能力去分析最难的句子,看懂TIME作者艰涩的文章。多阅读之后,也能写出既准确又精简的简化从句,真正臻于挥洒自如的境界。&br&&br&不过,万丈高楼平地起。读者看这本书时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从初级的简单句,经过中级的复句、合句,再来到高级的简化从句,每一个章节都要去思考、理解——不必记忆。完全看懂了一章之后才进入下一章。这样就能建立起最有效率的语法句型观念,克服读、写的语法句型障碍。&br&&br&经过这些笔者个人观察出来的观念的启发,希望能够培养出读者的英语能力,建立读者对英语的信心,并增强读者阅读英语的兴趣。这是笔者对本书的期望。&/blockquote&——————————————————————————————————————————&br&听力篇:&br&&ul&&li&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高中英语的听力真的不难,因为只要你去听一听真实的日常的英语,感受一下人家这语速,再感受一下高中英语听力这语速,你就会会来跪舔高中英语听力了。&/li&&li&听听力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我觉得不是听不懂,应该是走神,建议听的时候耳朵跟着听力的内容嘴巴里面默念一下,可以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很多。&/li&&li&听力题就如同做语文英语的阅读题一样,需要先看题目,然而很多人是匆忙扫一遍过去,或者扫过去之后还是一头雾水,因此我们需要明确,看题目的时候需要做哪些事情:&/li&&li&&ul&&li&根据题目推断这个听力会讲什么样的故事。&/li&&li&猜测每个选项有什么关联即那些地方可能是题目的陷阱。&/li&&li&划出提干的主语。&/li&&/ul&&/li&&/ul&拿2015年全国1卷的英语听力举例:&br&(
) 6. How long did Michael stay in China?&br&A. Five days.&br&B. One week.&br&C. Two weeks.&br&(
) 7. Where did Michael go last year?&br&A. Russia.&br&B. Norway.&br&C. India.&br&我们可以从这里面推断出什么样的消息呢?&br&&ol&&li&这里面的主语是Michael,因此听听力的时候要主要关注Michael有关的内容。&/li&&li&Michael在中国待过,选项中B和C都是和Week有关的,因此答案可能是Michael待过几个week.&/li&&li&Michael去年去过什么地方,注意是去年,不是前年不是今年。材料里面可能Michael还呆过别的地方,因此可能也藏有陷阱。&/li&&/ol&&ul&&li&这里需要额外要注意一点,在听力题目中,ABC三个选项中出现的名词一定是词性相关或者近似的。如第七题,ABC都是和时间有关的;如第八题,ABC都是和地点有关的。&/li&&li&而且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虽然正确的选项只有一个,但是错误的选项是百分之百会在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这些就是可能会出错的陷阱点,拿第八题举例,思考错误的选项会以什么方式在题目中出现?&/li&&/ul&&ol&&li&&ol&&li&别人去过这些地方。&/li&&li&Michael今年或者前年去过这些地方。&/li&&/ol&&/li&&/ol&&br&之所以要举上面的题目作为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错误的选项是如何产生的。既然听力材料一定会具有一定的误导性,而且别的选项一定会在材料中被提及,那么我们就要主动找到选项的关系。&br&相信很多人拿到听力题目之后都会去看材料,但是看材料的时候,不同的同学思考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之后能思考到很多,有的人看完之后什么印象也没有,基本上等于白看。有些学霸们虽然没有人教,但是看到题目就是往这个方向思考的,这是好的习惯罢了,只要在做题的时候稍微留意一点点,就完全可以做到。&br&——————————————————————————————————————————&br&阅读理解篇:&br&&ul&&li&看到阅读理解,同样需要先看题目再看正文,看到题目的时候需要做哪些事情呢?&/li&&li&&ul&&li&大概知道这道题讲了个什么事。&/li&&li&看到类似“According to paragraph X”的时候,再文中相应的段落前面画上一个醒目的标志,提醒自己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记得马上看到题目,准备好对照文本。&/li&&li&划出题目中可能会和正文内容对应的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尤其是专有名词。&/li&&/ul&&/li&&/ul&拿2015年全国卷1卷阅读理解C举例:&br&&figure&&img src=&/197f78c378ed467398ddc8_b.png& data-rawwidth=&793& data-rawheight=&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3& data-original=&/197f78c378ed467398ddc8_r.png&&&/figure&&br&C的题目有四个,我们挨个分析一下:&br&&ul&&li&28题,关键词&Dali&,关键段落&Paragraph 1&,因此我们在第一段上做上标志。&/li&&/ul&&figure&&img src=&/4f9be8a87fc_b.png& data-rawwidth=&806& data-rawheight=&2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6& data-original=&/4f9be8a87fc_r.png&&&/figure&&br&强调一下,标志丑不丑好不好看没什么关系,关键是醒目!!!&br&&ul&&li&29题,关键词是&Dali&和&he Persistence of Memory&,那么我们依然在正文中划上关键词。&/li&&/ul&&figure&&img src=&/94f2e0ffee60e5c21309_b.png& data-rawwidth=&771& data-rawheight=&2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1& data-original=&/94f2e0ffee60e5c21309_r.png&&&/figure&&ul&&li&30题,关键词是“exhibit”和&the World of Dali&,我们依然在正文里找到关键词。&/li&&/ul&&figure&&img src=&/bb7de873e2dc1_b.png& data-rawwidth=&769& data-rawheight=&1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9& data-original=&/bb7de873e2dc1_r.png&&&/figure&&ul&&li&31题,猜词题,通常在题目中会已经划好了,所以不用划。&/li&&/ul&划完关键词之后,我们的题目应该是这个样子的:&br&&figure&&img src=&/15c39c3c49fecf818bdca774da941d45_b.png& data-rawwidth=&789& data-rawheight=&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9& data-original=&/15c39c3c49fecf818bdca774da941d45_r.png&&&/figure&&br&这些关键词存在的意义是在于和文本快速对照,如果在阅读的时候发现文本中出现了划到的内容,马上警惕起来,把题目中的选项和正文逐个对照。和语文论述类文本题目不同的是,英语中有很多选项和原文是100%对应的,这就降低了很多难度,有很少是对原文稍加了改编的,这就有可能会是错误的选项,但是,即使是这样,错误的选项是很难看出的。&br&&br&当然,还有一种题目,你看着就觉得都是对的,对着答案看也觉得这样子也可以。答案讲的你自己也难以信服,这样的题目怎么办?高考是不会出这种题目的,这种题目是出题人的不严谨,而高考是很严谨的,不用担心这种问题。&br&&br&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讲,那就是长难句怎么破?这个问题可能不仅是高考&br&还有不少人有这样的问题(至少我之前就是),词汇背了一堆,但是看到长句子还是会头晕。也有这样的情况,在这里我需要推荐一下新东方李辉老师的括号法,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找到原因。&br&&br&面对长难句中,有一个难点就在于划分句子的成分,什么定语从句表语从句非谓语blahblah一堆,再加上一个长两三行的句子,很多人一看就懵逼了,于是括号法就派上了用场。括号法是新东方的李辉老师的发明,他的的”三长两短一并列“是解决英语长难句的利器。下面的引用的他的文章很长,但是依然建议花时间去读一读。因为大有收获。&br&&br&文章引用自腾讯教育,原文地址是:&br&&a href=&///?target=http%3A///a/23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三长两短一并列” 搞定高考英语长难句&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lockquote&长难句可谓英语文章中让人头疼的大麻烦。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让我们迅速破解长难句呢?当然有。&br&&br&下面,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高考(微博)英语主讲名师李辉就通过分析英语句子中的重要特点——“三长两短一并列”来教你一套简单而神奇的方法,即“组件分析三步法”,帮你快速理清英语句子结构,轻松破解英语长难句。下文的讲解虽看似繁琐,但只要你耐心读下去,必会受益无穷!&br&&br&&b&什么是“三长两短一并列”&/b&&br&&br&我们先来看两句话:① 我是李辉。(I am Li Hui.) ② 我爱你。(I love you. ) 这两句话中只有“主干成分”而没有“修饰成分”。像这样的句子,中文和英文的“语序”(单词排列顺序)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主—系—表”或者“主—谓—宾”,理解起来非常容易。然而,在加上修饰成分后,中文与英文句子之间的语序就会发生变化。来看两个例子:① 我是新东方的李辉。(I am Li Hui from New Oriental School.) ② 我全心全意地爱你。(I love you with all my heart.) 从例子中可以看出,修饰成分在中英文中出现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而当一个句子中有很多个修饰成分时,该句子就会变得很长,不易理解。例如:After chatting with Laura on this matter for two hours from 2:00 to 4:00 in the afternoon, I returned to my office. 我们给这个句子中的全部介词短语加上括号,该句就会变成:(After chatting) (with Laura) (on this matter) (for two hours) (from 2:00) (to 4:00) (in the afternoon), I returned (to my office). 此时大家便可发现,这个句子虽然很长,但是真正的主干其实只有I returned两个单词而已。可见,介词短语正是让英语句子变得又长又难的原因之一!&br&&br&当然,由于以上几个句子还比较简单,这些介词短语对句意理解的影响不大。但是,当句子中加上更多类似介词短语的修饰成分时,可想而知,由于中英文语序的不同,英文句子会变得“面目全非”,令人难以理解。由此看来,英语中灵活多变的修饰成分正是造成英语句子又长又难的头号罪犯,而只要搞定这些修饰部分,就能搞定英语长难句。&br&&br&幸运的是,尽管这些修饰成分数量可以很多、位置也不好把握,但是,它们的种类却是非常固定的。笔者将这些修饰成分总结为“三长两短”。所谓“三长”,就是构成长难句的三种较长修饰成分(即介词短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短语);所谓“两短”,指的是镶嵌于句子之中的、会稍稍提高句子复杂度的两种较短修饰成分(即形容词、副词)。而除了“三长两短”之外,另外一个使句子变得复杂的结构就是“平行并列结构”。“平行并列结构”是由一些并列关系的连词(and、or、as well as等)将句子变长的重要手段。再长的句子都是由原本非常简单的主干成分(主干成分的基本语序和中文语序一致,此外还有若干与中文语序不一致的“特殊句型”,如there be句型、It is adj. for sb. to do句型、倒装句型、强调句型等等)再加上这“三长两短一并列”而组成的。&br&&br&&b&给 “三长两短一并列”做标记&/b&&br&&br&如果把句子的主干比作树干,那么修饰成分就可以比作繁茂的枝叶。若能把这些枝叶(也就是“三长两短”和并列成分)都标记出来,主干自然就清晰了。标记时,只需按照句子顺序,一个挨一个做出标记即可。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学会每一种成分该从何处标起,又从何处结束。下面笔者分别对 “三长两短一并列”进行具体介绍,并给出的每一种成分的标记方法。(注意,不同成分应该用不同的标记,如可以给“三长”加括号,给“并列词”加方框,给“并列项”加下划线。)&br&&br&&b&1. “三长”&/b&&br&【注:请牢记”&b&介短从句非谓语&/b&“这七个字,因为这将是英语长难句中碰到的最重要的挑战】&br&&br&&b&(1) 介词短语&/b&&br&&br&【定义】从介词开始到名词结束、表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含义的结构。&br&&br&【起止标识】标记介词短语时,要从介词开始到介词之后的第一个名词终止。如:at home、in the school、in the beautiful park、during my happy childhood、over the last few years、for three weeks、to the destination&br&&br&【例句】 (After chatting) (with Laura) (on this matter) (for two hours) (from 2:00 to 4:00) (in the afternoon), I returned (to my office).&br&&br&&b&(2) 从句&/b&&br&&br&【定义】从句是复合句中不能独立成句,但具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由that、who、whom、when、why、where、how、which、if、although等关系词引导的非主句部分。&br&&br&【起止标识】标记从句时,一定从关系词开始,到以下四种终止。&br&&br&① 到句尾终止,如:Li Hui is a teacher (who teaches English).&br&&br&② 到句中的逗号终止,如:(When I was young), I listened to the radio.&br&&br&③ 到下一个修饰成分终止,如:I will invite Yao Ming (who was a top basketball player) to Beijing. (to Beijing是介词短语,属于另一个修饰成分,故从句的标记在此处终止)&br&&br&④ 到下一个谓语动词终止,如Yao Ming (who was a top basketball player) is studying in Shanghai.&br&&br&&b&(3) 非谓语动词短语&/b&&br&&br&【定义】非谓语动词是指动词在句子中“不是谓语”时的几种变化形式,主要包括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三类。非谓语动词不能独立作谓语,而是充当句子的其他成分。由非谓语动词开头的、表示一个独立、完整的含义的结构叫做非谓语动词短语。&br&&br&【起止标识】标记非谓语动词短语时,一定是从动词不定式(to do)、动名词(doing)或分词(现在分词doing或过去分词done)开头,到以下四种情况终止。&br&&br&① 到句尾终止,如:Li Hui is a teacher (teaching English).&br&&br&② 到句中的逗号终止,如:(To improve my English), I often listen to the English radio.&br&&br&③ 到下一个修饰成分终止,如:Jack walked into the hall, (waving) to the audience. (to the audience是介词短语,属于另一修饰成分。)&br&&br&④ 到下一个谓语动词终止,如:We, (singing a happy song), rode to school.&br&&br&&b&2. “两短”&/b&&br&&br&&b&(1) 形容词&/b&&br&&br&【定义】形容词是指用来修饰名词的单词,往往带有-ous、-y、-ful、-able等后缀。&br&&br&【常见位置】&br&&br&① 一般置于名词之前,如a beautiful park。&br&&br&② 修饰不定代词(something、anything、nothing、somebody、anybody、nobody)时置于不定代词之后,如“一些有趣的事”应译为something interesting。&br&&br&&b&(2) 副词&/b&&br&&br&【定义】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动词等词,往往带有-ly等后缀。&br&&br&【常见位置】英语中,副词的用法比形容词灵活得多。&br&&br&① 可置于整句之前,如:Unfortunately, he failed to make it.&br&&br&② 可置于整句之后,如:The teacher greets his students individually.&br&&br&③ 可置于“助动词、系动词、情态动词之后,实义动词之前”,如:&br&&br&The princess looks extremely beautiful today. (系动词之后)&br&&br&He immediately saw the black cat. (实义动词之前)&br&&br&He has undoubtedly fallen in love with the princess. (助动词之后,实义动词之前)&br&&br&He can hardly speak anything. (情态动词之后,实义动词之前)&br&&br&④ 可置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前,如:There is an extremely beautiful garden in our campus.&br&&br&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英文中形容词和副词的在句中的位置和中文略有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它们较短且易于辨识,对句意理解影响不大,因此在给修饰成分做标记时,形容词和副词可不标记。&br&&br&&b&3. 平行并列结构&/b&&br&&br&【定义】并行并列结构是指由并列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含义相似、结构相同的并列项连接起来构成的结构。&br&&br&【标记方法】给平行并列结构做标记的要求是:给并列词加方框,给并列项加下划线。标记时要先找到并列词,然后再找并列项。在标注形如A and B的平行并列结构时,应先找B (即右并列项)后找A (即左并列项)。由于英语中的修饰成分往往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A和B两个并列项后面可能各自带有很长的尾巴,形成“A … and B …”的形式,导致A离and相对较远,不易辨认,而B通常离and很近,容易识别。找到B之后,利用A和B结构相同、含义相似的原则,很容易将A确定出来。&br&&br&【常见并列关系】&br&&br&英语中可以并列的成分有很多,读句子时要注意识别到底是谁跟谁并列。&br&&br&① 名词并列:I like the box placed on the desk and the flowers in your hand.&br&&br&② 形容词并列:Mr. Smith is a kind, patient and knowledgeable English teacher.&br&&br&③ 副词并列:You are supposed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quickly andaccurately.&br&&br&④ 谓语动词并列:With the Internet, people can not only play computer games but also do online shopping.&br&&br&⑤ 介词短语并列: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br&&br&⑥ 从句并列: I’ve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which is written by Mo Yan) and(which you lent me last month).&br&&br&⑦ 非谓语动词并列:Singing and laughing, we headed to the park.&br&&br&⑧ 整句并列:The children can go with us or they can stay at home.&br&&br&&b&三步搞定长难句&/b&&br&&br&根据以上分析,英语句子是由“主干部分+三长两短一并列”组成的。我们可把这个“三长两短一并列”称为构成英语句子的“组件”。想要快速读懂一个句子,就要快速识别并准确译出每一个组件,再按照一定的逻辑将一个个组件连接起来。这就是“组件分析三步法”。&br&&br&&b&Step 1: 做标记&/b&&br&&br&做标记时应按照上文中的方法,给“三长”加括号,给并列词加方框,给并列项划下划线。&br&&br&【例句】Li Hui is a teacher teaching English in Beijing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China.&br&&br&这个句子做完标记后为:Li Hui is a teacher (teaching English) (in Beijing)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可以看出,做完标记后的句子层次变得清晰了很多,很容易就能看出该句子是由一个主系表结构的主干加上四个修饰成分组成的。原句直译起来稍显复杂,但是加上括号之后,每一小节都能轻松看懂。不过在标记时要注意:一旦出现下一修饰成分,就应果断将上一修饰成分结束掉,而不要管上一修饰成分本身结束了没有,即允许括号连括号,尽量避免括号套括号。由于英语中的修饰成分实际上存在很多“嵌套”现象,如果把每个修饰成分的嵌套关系都用括号理清楚,会显得非常麻烦,无法使句子显得简单。如上文中的例句,如果我们关注其中修饰成分的嵌套关系,则需要将其处理为:Li Hui is a teacher {teaching English (in Beijing)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这样处理会导致句中出现很多“括号套括号”的现象,显得非常乱。而用括号连括号的标记法则使句子结构更为清晰。&br&&br&&b&Step 2: 做直译&/b&&br&&br&经过Step 1的标记之后,句中的修饰成分都被我们用括号标注了出来,而不带括号的主干成分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整个句子变成了“一小节一小节”的形式,而每一小节都很容易直接翻译出来。我们在翻译句子时,可利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将一个个的括号连接起来。如上面的例句:Li Hui is a teacher (teaching English) (in Beijing)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翻译时可先处理为:李辉是个老师。教什么的?教英语。在哪儿教?在北京。哪个北京?是那个首都。谁的首都?中国的首都。这样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br&&br&&b&Step 3: 调语序&/b&&br&&br&我们将Step 2中得到的“译文”再按照中文表达习惯进行一些调整,最终得到了一句地道的中文译文:“李辉是个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教英语的老师。”或者“李辉是个老师,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教英语。”事实上,由于大部分省市的高考都不考“英译中”,所以我们一般不必进行Step 3的操作,因为前两个步骤已经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英语句子了。&br&&br&&b&真题演练&/b&&br&&br&由于所举例子比较简单,所以上文中的Step 2看起来或许有些多此一举。其实不然。现在我们来用一些高考题中出现过的长难句来试验上述方法,你会发现理解长难句竟变得如此轻而易举!&br&&br&【真题1】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as programs aimed at developing more farmers and at increasing interest in locally grown food. (19词,来自2012年江苏卷阅读理解B篇)&br&&br&&b&Step1: 做标记&/b&&br&&br&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as programs (aimed) (at developing more farmers) and (at increasing interest) (in locally grown food).&br&&br&实际操作过程如下:&br&&br&括号1:看到of,说明是介词短语,该介词短语到名词Agriculture结束。&br&&br&括号2:由于has是谓语动词形式,所以可判定句中第二个出现的动词aimed应为非谓语动词;由于该词后面紧接着出现了介词at,按照“一旦出现下一修饰成分,就果断将上一修饰成分结束掉”的原则,我们将aimed用括号单独括起来。&br&&br&括号3:看到at,说明是介词短语,该介词短语到名词farmers结束。&br&&br&方框1:and是并列词,该并列词的后面紧接着是由at引导的介词短语,为右并列项,因此左并列项应该同为at引导的介词短语at developing more framers。&br&&br&括号4:看到in,说明是介词短语,该介词短语到名词food结束。&br&&br&标记结束后,主干已经非常清晰了,即The Department has programs。&br&&br&&b&Step2: 做直译&/b&&br&&br&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光知道主干还不够,其他部分代表了关键的细节信息,需要对句子大致进行翻译。根据“组件分析三步法”中所讲解的,要按照句子语序,对被标记后句子的每一小节挨个进行翻译,翻译时利用每小节的头一个单词进行提问和回答。The Department:这个部门;of Agriculture:什么的部门?农业的部门;has programs:有什么?有计划;aimed:针对什么的计划?针对……;at developing more farmers:针对发展更多的农民;and:以及什么?at increasing interest:针对提高利润;in locally grown food:哪方面的利润?本土出产的食物的利润。根据提问和回答后,我们大概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农业部有针对发展更多农民和提高本土出产食物的利润的计划。&br&&br&&b&Step3: 调语序&/b&&br&&br&将句子语序调整后,得到更地道的译文:农业部已经制定了相关计划,以培养更多农民和提高本土出产的食物的利润。&br&&br&【真题2】&br&&br&If you started to dry clothes in the morning and forgot to take them out, you can go to your phone and restart your dryer for the time when come home, so your clothes are refreshed and ready to go. (41词,来自2012年山东卷阅读理解D篇)&br&&br&&b&Step1: 做标记&/b&&br&&br&(If you started) (to dry clothes) (in the morning) and forgot (to take them out), you can go (to your phone) and restart your dryer (for the time) (when come home), (so your clothes are refreshed and ready) (to go).&br&&br&具体标记过程如下:&br&&br&括号1:If引导了条件状语从句,从if开始做标记。&br&&br&括号2:to dry clothes是非谓语中的不定式,故在to之前结束上一修饰成分。&br&&br&括号3:in引导介词短语,故结束上一修饰成分。该介词短语标记到名词morning结束。&br&&br&方框1:and为并列连词,紧跟其后的forgot是其右并列项,向前寻找结构相似的左并列项,发现是started。&br&&br&括号4:看见to,发现to your phone为非谓语中的不定式,标记到名词phone结束。&br&&br&方框2:and为并列连词。紧跟其后的restart是其右并列项,向前寻找结构相似的左并列项,发现是go。此处为谓语动词并列。&br&&br&括号5:for the time为介词短语,标记到名词time结束。&br&&br&括号6:when come home为定语从句,标记到逗号结束。&br&&br&括号7:so引导结果状语从句。&br&&br&括号8:to go为不定式。&br&&br&&b&Step2: 做直译&/b&&br&&br&参照被标记后的句子,按照句子语序一小节一小节进行提问和回答。If you started:如果什么?如果你开始;to dry clothes:去做什么?烘干衣服;in the morning:在什么时候?在早上;and:而且什么?forgot:而且忘了;to take them out:忘了做什么?把它们拿出来;you can go:你可以去;to your phone:去做什么?去(使用)你的电话;and;并做什么?restart your dryer:并重启你的烘干机;for the time:为了什么?为了这个时间;when come home:当什么时候?当回家的时候;so your clothes are refreshed and ready 这样就怎么了?这样你的衣服就被重新烘干并且准备好了;to go:准备好去做什么?去走(即已经准备好“出炉”了)。&br&&br&&b&Step3: 调语序&/b&&br&&br&将译文调整之后为:如果你早上开始烘干衣服并忘了把它们拿出来,那么你可以用手机重新启动烘干机,这样在你回到家的时候,衣服已经重新烘干并可以取出来了。&br&&br&以上讲解为大家演示了“组件分析三步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三长两短一并列”揭示了英语句子的组成规律,而“组件分析三步法”给出了快速破解长难句的重要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中等水平的同学经过5~10篇高考阅读理解文章的训练,可以在1分钟内准确标注一篇文章(仅进行Step 1的标注训练,不要求理解),用4~5分钟读懂一篇文章(Step 1 + Step 2)。遗憾的是,由于书面文字所限,无法像上课那样更为直观、生动地向大家展现这一操作过程。希望大家反复研读本文的讲解和例句,勇于实践,熟能生巧,迅速掌握这一方法,突破英语学习瓶颈。&br&&br&最后,新东方在网络课堂高考辅导团队预祝大家备考顺利!&/blockquote&——————————————————————————————————————————&br&七选五篇:&br&七选五在是一个很经典的题型,不仅在高中会考,即使是在四六级也有类似的题目。相比起阅读理解题比较注重对细节的分析,七选五其实更注重的是对整体结构的分析。&br&&br&&ul&&li&拿到七选五,首先要看的依然是选项,选项有A-G七个,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li&&li&&ul&&li&祈使句,那些东西开头的句子。看到这种句子,通常位置是在每一段的开头或者小标题,出现在一段中间的情况很少。回忆一下这种题型还挺常见的。&/li&&li&开头没有大写的句子。这类句子考试很少见,但是高考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应该出现过,记得见到过……)。如果看到这样的句子,它要么是在逗号后面要么是一个从句。但是不管怎么样,它前面一定没有句号。&/li&&li&划出选项中的代词,it、them、this、that,做题的时候想一想这些词指代原文中的哪些内容。如果指代不对的,或者和原文主人公不一样的,直接排除!!直接排除!!&/li&&li&划出选项中的连词,如besides,however,因为这样的句子往往和正文的前后有很强的逻辑联系,遇到这样的情况,通常不容易错。&/li&&/ul&&/li&&/ul&拿2015年全国1卷英语举例&br&&figure&&img src=&/e8c83a306e339da12e62adcc1c84f130_b.png& data-rawwidth=&779& data-rawheight=&6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9& data-original=&/e8c83a306e339da12e62adcc1c84f130_r.png&&&/figure&&br&差不多这么划。&br&&br&&ul&&li&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注意文章结构!!比如这篇文章,就是一个总-分-总结构的文章,注意文章结构就可以帮助你预测哪些选项是在分结构中的,哪些选项是在总结构中的。这样可以提高准确率。&/li&&/ul&——————————————————————————————————————————&br&完形填空:&br&好像没发现什么技巧,暂时没找到……&br&感觉需要注意的就是多整理一些词组搭配。动词词组,介短之类的,其他的应该没什么好讲的。&br&转一个从豆瓣上找到的完形填空的词组,挺全的。&br&&br&&blockquote&1.With the help of 在~~帮助下 under the leadership / care of 在~~领导/关心下&br&2.be strict with sb. 对~人要求严格 be strict in sth. 对~事要求严格&br&3. at present=at the present time 目前 for the present 暂时&br&4. in the sun/sunshine 在阳光下 under the sun 在世界上&br&5. lie in 位于~~之内 lie on 同~~接壤 lie to 位于~~之外&br&6. at least 至少 in the least 丝毫,一点&br&7. by name 名叫 in the name of 以~~名义&br&8. in the air 空中,在流传 on the air 播出&br&9. in the way 挡路,障碍,用~~方法 in a way 在某点上,在某种程度上get one’s own way to do 随心所欲 give way 让步,屈服 lose one’s way 迷路 by the way 顺便说一下 on one’s way to 在去~~的路上 Come this way 这边走&br&10. at the corner 在拐角处(外角)in the corner 在角落里(内角)on the corner 在角落上(外角上)&br&11. judge by / from 根据~~来判断 judge for oneself 由某人自己来判断 12. at the end (of) 在~~结束时 at the beginning of 在~~开始时 at the back of 在~~背后,支持 at the age of ~~岁时 at the foot of 在~~脚下 at the bottom of 在~~底部 at the top of 在~~顶上 at/on the edge of 在~~边上&br&13. in the course of 在~~过程中 in the eyes of 从~~观点看来,在~~眼里 in the face of 面对~,尽管,纵使 in the middle of 在~中间 in the end =at last=finally 最后&br&14. on the eve of 在~~前夕 on the side of 在~~一边&br&15. after a time = after some time 过一段时间后 for a time = for some time 一时,有一段时间&br&16. behind time 迟到,过期 behind the times 落在时代后面&br&17. at no time 决不 in no time 立即,马上&br&18. at one time = once time 曾经 at a time = each time 每次 at times = sometimes 有时 at all times 经常,一直,始终 at the same time 同时 at the time 在~~的时候 by the time 到~~的时候&br&19. for a moment 一会儿 for the moment 暂时 at the moment 当时
the moment /minute /instance 正当~~一刹那&br&20. once or twice 一两次 more than once 不止一次 once more 重新,又 once upon a time 从前 once in a while 偶尔&br&&br&1. 以break为中心的词组&br&break away from 脱离,逃离 break down 破坏,粉碎;瓦解;出故障,抛锚 break in 闯进,打断;使顺服 break into 闯入;强行进入;突然开始 break out 爆发,发生;准备使用;起锚 break the law 违反法律 break the record 破记录 break one’s promise 失言 break up 开垦,破碎;解散,分开,分解&br&&br&2. 以catch为中心的词组&br&be caught doing 被发现做某事 be caught in the rain 淋雨 catch a bus/train 赶汽车/火车 catch a cold 伤风,感冒 catch one’s word 听懂某人的话 catch sight of 发现,瞥见 catch up with 赶上,追及,追上&br&&br&3. 以come为中心的词组&br&come across 偶尔发现,想起;越过;偿付 come along 一道来,陪伴;进步,进展;出现 come at 达到,求得,得到;扑向,袭击 come back 回来;恢复,复原 come down 倒下;降落;跌落;病倒 come from 来自,起源于,从~~产生,生于 come in 进来,进入;流行起来;获名次 come into being 发生,产生,出现,形成 come into power 开始执政,当权,当选 come into use 开始使用,获得应用 come on 上演;开始;赶快;发展;登台;(问题)被提出 come to know 开始了解到 come out 出来,传出;出版;结果是;褪色;(秘密)泄露 come to 苏醒,复原;共计;达到;归结于 come to an end 终止,结束 come true 实现,成为现实;证实 come up 走近;上楼;长出,发芽&br&&br&4. 以do为中心的词组&br&be done in 精疲力竭 be done with 完全结束 do a good deed 做一件好事&br&do away with 去掉,废除;弄死;浪费 do good to (=do sb. good) 有益于&br&do harm to (=do sb. good) 有害于 do its work 有效,有作用 do much 极有用&br&do wrong to 做错 do one’s best 尽某人最大努力 do one’s homework 做作业&br&do one’s utmost 尽力而为 do proud 足以使~~骄傲 do sb. justice 公平对待某人 do some cleaning (V+ing,etc.) 搞卫生 do sb. a favor 帮助某人&br&do well in 学得不错,干得漂亮 do with 和~~相处,忍受,处理 do without 不需要,不用 do wonders 创造奇迹 have much to do with 和~~很有关系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与~~无关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和~~有关 in doing so=in so doing 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That will do. 行了;够了&br&&br&5. 以get为中心的词组&br&get about 徘徊,走动,旅行;流传 get above oneself 自视高傲 get accustomed to 习惯于,对~~习以为常 get across 度过,通过,横过;说服,使理解 get ahead of 胜过,超过 get along 前进,进步;同意;离去&br&get along with 与~~相处 get at 发现,了解;掌握;攻击 have got to do 不得不,必须 get away 离开,逃脱 get back 取回,回来;报复 get behind 落后;识破 get down 咽下;写下;使沮丧,使抑郁 get down to 认真对待,静下心来 get familiar with 熟悉 get hold of 获得,取得 get home 到家 get in 进入,陷入;牵涉 get off 送走;脱下(衣服);下车;动身 get on 上车;穿上;进步,使前进;成功;相处 get upon with 进步;在~~方面获得成功 get one’s hand in 熟悉;习惯 get out of 由~~出来,从~~得出;避免;退休 get over 越过;恢复,痊愈;克服;完成 get ready for 为~~作准备 get rid of 除去,去掉;免除,摆脱 get through 到达,完成,通过;及格 get together 积聚,积累;商谈,取得一致意见 get up 起床,起立;研究,钻研;致力于;安排,组织 get used to 习惯于&br&&br&6. 以give为中心的词组&br&be given to 沉溺于,癖好 give about 分配;传播 give and take 相互迁就&br&give away 赠送;牺牲;泄露;颁发 give back 归还 give cause 给予~~的理由 give ear to 侧耳倾听 give forth 发出,放出;发表 give in 屈服,让步,投降 give in to 同意,接受;向~~让步 give off 发出(烟,气味) give oneself out to be/as 自称为 give oneself up to 专心于;向~~自首 give out 分发,公布 give place to 让位于,被~~所替代 give rise to 引起,导致;使~~发生 give sb. to understand 通知某人 give up 放弃;停止 give way to 让步,退却;屈服于&br&&br&7. 以look为中心的词组&br&look about 四下环顾;查看 look after 照顾,看管 look around 东张西望 look at 注视,着眼于 look back 回顾 look for 寻找;期待,期望 look down on 俯视;轻视 look forward to 盼望,期待 look into 窥视;调查;浏览 look like 看起来象 look on 旁观;面向 look out 向外看;注意;当心,堤防 look over 从上面看过去;检查 look through 透过~~看去;看穿;浏览 look up to 仰望,尊敬&br&&br&8. 以make为中心的词组&br&be made from 由~~原料制成 be made of 由~~材料制成 be made up of 由~~组成 make a fool of 愚弄,欺骗 make a mistake 弄错 make a point of doing 强调;认为~~重要;决心,坚持 make advantages/use of 使用,利用 make after 追求,追赶 make believe 假装 make certain 确信,把~~弄清楚 make contact with 接通,与~~接触,与~~联系 make for 去向,向~~前进;有利于 make friends with 和~~交友 make into 把~~制成,使~~转变为 make much of 重视;理解;赏识 make one’s mind on sth. 决定某事 make one’s own 当作自己的看待 make oneself at home 随便,别拘束 make out 填写;开支票;理解;辨认 make the best of 尽量利用;极为重视 make up 弥补,修理;赔偿,补偿;起草;编造;化装 make up to 接近,巴结;向~~求爱 make way for 为~~让路,让路于 on the make 急求成功;增加&br&&br&9. 以put为中心的词组&br&put aside 把~~放在一边;搁置;排除 put away 把~~放好,把~~收拾;储藏;吃喝,吃掉 put back 把~~放回原处;驳回 put down 放下;镇压;制止;记下;削减;降落 put forward 提出;拨快;建议,推荐;提倡,倡议 put ~~ into 把~~放入;插入;翻译成 put off 推迟,延期;消除;推脱,推辞 put on 上演;穿上,带上 put up with 忍受,容忍 put one’s heart into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put up 举起,挂起;提名,推荐;陈列&br&&br&10. 以take为中心的词组&br&be taken aback 吃惊 take a seat 就坐 take a shower 淋浴,洗澡 take aim 瞄准,设立目标 take away 拿走,减去;夺去 take ~~ by surprise 出奇制胜 take one’s place 就坐,入坐 take care of 当心,注意;照顾;提防;谨慎;处理,对付;负责 take office 就职,上任 take ~~ for 把~当作 take off 脱去,除去;离开;起飞;模仿;起程;致死;复制,作副本;减弱 take one’s temperature 量体温 take part in 参与,参加 take it easy 别着急,慢慢来 take place = happen 发生,举行 take the place of 代替 take pride in 以~~为荣,对~~骄傲 take sb. by the arm 拉某人的胳膊&br&&br&11. 以turn为中心的词组&br&give a new turn to 对~~予以新的看法 in one’s turn 轮到某人做某事 out of turn 不按次序的,不合适宜的 take one’s turn to do 轮到做 turn a blind eye to 对~~视而不见 turn against 背叛,采取敌对态度 turn back 折回,往回走 turn down 折叠,翻下,驳回,拒绝考虑 turn into 走进;变成,变为 turn to ~~for help 求助于 turn off 关上(自来水,电器开关);解雇,辞退;避开(问题);制造;生产 turn on 打开(自来水,电器开关);反对;依靠,依赖,取决于 turn one’s attention to 把注意力转向 turn out 培养;证明是;制成;实际情况是 turn out to be 原来是,证明是,结果是 turn over a new leaf 翻开新的一页,重新开始,改过自新 turn (a)round 旋转,转过身来;改变意见;采取新政策 turn to 变成;着手于 turn upside down 颠倒过来,翻过来;使陷入混乱&br&&br&1.be on show / display / play / sale / strike / duty / trial&br&2. be of value / importance / use / no use / color / age / size / height / weight / significance&br&3. to one’s joy / surprise / pleasure / astonishment / sorrow / delight&br&4. in surprise / wonder / alarm / terror / horror / delight&br&5. by air / bicycle / boat / bus / car / letter / post / plane / telephone / train / wire&br&6. at daybreak / sunrise / dawn / noon/ dark / night&br&7. out of breath / control / question / sight&br&8. in fact / reality / substance / nature / practice / theory / short / brief / a word / detail / all / average / full / time / fashion / existence / turn / vain / haste / appearance / common / sum/&br&general / particular / public / secret / order / part / power / stock / case / bed / future / name / addition / sight&br&9. on duty / shift / holiday / leave / business / purpose / time / sale / show / board / hand / record / request / root / earth / farm / principle&br&10. for example / instance / all / good / nothing / convenience / short / fear / sale&br&11. by weight ( volume size number~~ ) / profession / definition / rule / turn / chance/ accident/ mistake / hand / train ( bus ,taxi ,ship ,boat ~~) / air / land / force / day / nature / sight&br&12. at most / least / best / worst / once / first / last / home / school / will ( at will:任意) / work /&br&night / midnight / daybreak / dawn / present / length / large&br&13. as above / below / following / over / usual / before / a matter of fact&br&14. above all / measure / normal&br&15. before all / long / time / now / then&br&16. after all / class / school&br&17. out of action / order / condition / use / operation / step / joint / repair/ gear / balance / range/&br&doubt / date / danger / hand / shape / place / question / stock /&br&18. with caution / interest / difficulty / ease / advantage / effect / reason / vigor / reserve / success / confidence&br&19. beyond comprehension / conception / description / expression / doubt / control / reach / power / measure / grasp / compare / controversy / dispute / hope / example&br&20. under age / discussion / test / way / repair&/blockquote&——————————————————————————————————————————&br&语法填空:&br&好像也没什么好讲的,有人要补充一下吗?&br&——————————————————————————————————————————&br&改错:&br&动名形副数,冠代介连感。&br&上面十种是英语的十大词性,通常改错里发现都改得差不多了,就念一念这个口诀,看看还有哪些词性的没改到。&br&像动词,就有动词时态,动词单复数之类的问题。&br&名词单数复数用对了吗&br&形容词ed要变成ing吗?&br&副词加了ly吗&br&冠词要不要改?&br&代词指代对了吗?&br&连词用对了吗?&br&介词搭配对吗?&br&&br&每一种词性都对应多个可能的出错点,我看到有些人总结了一堆的错的点,其实这些压根不用背,背也背不下来。只要语法懂得扎实,词汇记牢了,那些错的一看到就知道,完全不用背。再者说,你背这些就算背下来了,也就高考用一下,日常生活中这些并没有什么卵用,背他干鸟?……&br&——————————————————————————————————————————&br&作文:&br&很多老师要求背课文(三线小城市的学生,不知道大城市是怎么样的……),其实这样帮助并不大。因为课本里的不一定是地道的文章,很多为了适合高中生学习的需要加了很多本不必要的从句。如果读过《语法俱乐部》就知道,这些是完全可以被简化的。&br&举个例子:&br&小学生可能会写出这样的句子:&br&I avoid something.&br&I am caught.&br&I am unprepared.&br&基础扎实的高中生可能会写出这样的句子:&br&I avoid that I am cautht when I am unprepared.&br&但是读过《语法俱乐部》后,你知道句子还可以简化成这样:&br&I avoid being caught unprepared.&br&&br&然而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什么高级的句型,实际上这一点也不高级,你如果去看一看&Harry potter&或者随便的一本英语原著的话,你会发现这是非常普遍的,这太符合正常的表达方法了!&br&所以安利一下,有了《语法俱乐部》你还怕写不出地道的句子吗?简直是信手拈来。&br&&br&看完《语法俱乐部》之后,你基本上可以告别背诵书本上的课文,开始自己造地道的句子了。&br&顺便说一下,之前看过《新概念英语》,感觉里面的句子比课本里的地道不少,这个还是可以背一背的……然而新概念的用法我通常不是这么用,我通常是找到几篇课文,然后按照《语法俱乐部》上的语法体系给文章划分结构,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语法体系。&br&&br&读完《语法俱乐部》后,你的作文基本上就不用愁了。&br&&br&【补充:答主高三的时候看了几期《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里面的句子写得简直不能再好了,强烈推荐背完四级的同学借着查词软件啃几期下来,如果说《英语魔法师》能让你的句子更地道,那么《The economist》就能让你的句子带上文学色彩,简直不能再棒。随便抄几句下来用到作文里就能拿高分,我高三就是这么做的!!】
两万字干货预警 前言: 分享的只不过是一些解题技巧和学习经验罢了,知乎上有很多关于英语学习的大神,我在这里说到的可能很多人已经说到了。 文科生,英语考试140分左右,我知道知乎上有不少145的大神,所以献丑了…… 很多人的学习很好,莫名其妙地很好,…
================原答案========================&br&我来说一点自身经验.山东考生.2011年高考数学137.&br&不算惊艳的成绩,但是也算是进入一所好大学的基本分数了.&br&&br&高中的时候数学还算比较好的,基本140+,只有少数几次栽跟头,比如圆锥曲线的第一次考试.(呵呵..待会还会说这货...)&br&&br&很多时候我都在怀疑高中的教学,无论是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当然...素质教育就先不说了......&br&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有很多老师连应试教育也搞不好.当然不是对这些老师心存不敬.&br&&br&以下是我对数学单科的认识.&br&就那高考来说,只有三个字: 基本功.&br&&br&我们数学老师说的好,三十分钟,最多四十分钟,选择填空,一个不错.最多是错一个.这就是你们高考数学的底线.&br&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说你数学没那么好,知道最后两个题基本做不出来的话.前面的填空选择和四个大题就是你的底线.&br&如果你肯扎扎实实的学,心态放好的话,理想情况是这样的.倒数第二题拿到一半分6分(第一问拿下因为很简单,第二问第三问的步骤分) .最后一个题拿到四分之一4分(基本也是第一问,运气好哪一些第二三问步骤分) 这样一共减掉16分.所以134.不算惊艳.但是绝对是个可行的好方法.&br&&br&拿我们那年的高考来说,难度分布差不多是除了最后三个大题前面所有的提基本上是课本习题的难度,对于专注高考真题一年的大部分考生来说前面真是简单爆了.顶多有两道小题有些小技巧.真心不难.&br&&br&最后三个题 难度陡增.并且不按套路出牌.考完之后我知道很多同学最后三个题全砸了.&br&&br&倒数第三题考了个应用题! 从来没有的事! 事后我才知道是 函数求导求最值! 压根没想到! 幸好有点竞赛底子,用柯西不等式解出来,不过貌似扣了几分.&br&倒数第二题是啥忘了..&br&倒数第一题是 圆锥曲线!!!! 当时我看到这个题我就知道我肯定解不出来. 对. 我心态就是这么好.&br&&br&当时到最后一个题差不多还有45分钟左右.对.我做数学特别特别快.&br&&br&当时一看,这题条件太少了.第一问很简单,三五分钟解出方程式.&br&第二题貌似是解直线斜率.一看条件少,肯定一大堆算术,并且指不定哪一步技巧性极强,所以,当时我的策略---猜答案!&br&这个策略是我第三次模考的时候领悟的.其实大家可以想,最后答案肯定不会特别奇葩,题目里面一些如此优美的等式都是出题人找一些很巧的曲线和直线才能推倒出来的.所以斜率肯定不可能是 根下176 这样的奇葩解.&br&&br&后来我才发现,只要求斜率就这么几个答案!&br&斜率平方 = 1,2,3,4,5,8!!! 所以最后答案是 正负1 正负根2 正负根3 正负根5 正负2根2&br&基本是2或者3啊!!! 你们回想以下!!! &br&&br&于是我大胆猜了 斜率平方=2.&br&带入.和题目一致.当时我就 哈哈哈哈了....&br&于是写了一大堆的式子,然后写了句化简得 斜率平方=2 &br&所以答案是 正负根下2&br&第三问,什么JB证明.一看做不出来.策略.放弃.&br&&br&这个时候我还有30分钟!!!!!!!&br&我长舒一口气,从第一题开始检查. 我检查出来一到填空题 .拯救5分.&br&&br&最后137.&br&&br&考完试和同学交流心得,很多人最后一个题算了差不多30分钟,但是就我所知,没有一个人解出来,最后貌似那年数学140+寥寥无几.&br&&br&而且我们班的大拿们,很多人错了一到两个填空选择.&br&我认为我们班最强的同学最后高考数学124.幸好当年有西交的自主招生(当时还觉得谁她妈去西交)加了二十分选了个鼎好的专业.&br&&br&反倒是几个女生稳扎稳打貌似最后也都是135左右.&br&&br&&br&再次告诉即将高考的同学.&br&你们水平就那样了.你不用在纠结实力问题了.&br&你现在能做的就是 心态和考试策略.&br&&br&高考你如果能把会的都做对,最后的结果肯定会非常好! 不是危言耸听.&br&这个时候不用想着超长发挥了.扎扎实实把会的一个一个都作对,能写步骤写步骤,&br&结果不好算,就光写步骤,不要算了! 时间宝贵,先做简单题.&br&该放弃就放弃.&br&认真审题.&br&自习.&br&化学,语文,生物尤其注意答题技巧.&br&所有的大题排版好看点. 算不出来就把结果空出来.省出时间做别的.&br&心态放平.&br&没事抖抖试卷,从气势上压倒自己旁边的同学.&br&&br&&br&还有不要忘了写名字考号. 至今还记得收卷之后有个女生哭着求老师说我忘写名字了. 老师说,给你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女孩哭成了泪人.&br&难得的是,这个姑娘第二天考试心态很不错 赞.&br&&br&&br&祝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们考出自己的水平 :) &br&&br&==========================update =======================&br&这个答案评论里面碰到了好多老乡! 好开心啊啊~~&br&有老乡说..数学137够好了..哈哈..承蒙老乡赏识,我决定在写一点.....我就是个话唠.....&br&我写的都是我最后一年备考时自己的心得,可能和你们的不一样,如果觉得好,您就点个赞,如果不好,还请大家讨论,希望可以给即将高考或者今后迟早要高考的人一点帮助 :)&br&&br&之所以只详细写了数学是因为数学自我感觉学的最好,加上参加过数学竞赛,所以才斗胆写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现在我希望能把我认为有用的东西全都写出来,以飨后人 :)&br&&br&如果看到帖子的人时间不多了&br&上面写的都适合你们,我再来做下总结:&br&&br&所有科目,先做简单题,心平气和,不会做的一定不要耽误时间,&b&树立拿分意识.&/b&&br&数学 &br&如果底子不好 一定要在前面的题上多花点心思 尽可能不失分 注意小陷阱&br&如果是函数题 比如周期什么的&br&首先一定注意!!&b&定义域!!!&/b& 选择填空一定会有这样的坑!&br&第二考虑画图 我们数学老师有句名言 &&b&数形结合千般好 一旦不做万事休!&/b&&&br&画图直观明了 很多时候不用计算直接能从图上看出结果了&br&选择填空会有2-3个题比较难,俗称技巧性比较强,这样的小题不会有哪个会让你花上10分钟计算的.如果有个题你算了7 8分钟还没做出来一定是方向错了,建议直接放弃,等会再来做. 可以试试画图解决.&br&画图对于 函数题 圆锥曲线 三角形... 等等等等 都很有用 首推!!&br&&br&数学大题 没有任何一个提干条件是多余的.&br&所以假如推倒不出来就看看是不是有哪几个条件没用上.&br&小细节一定不要忘啊! 只要是有函数 先求定义域! &br&&br&如果最后一个题是 圆锥曲线 更有甚者 如果最后一个题是 数列.... 就可以洗洗睡了...&br&最后一个题是 函数求导 才正常好么???&br&&br&..........希望你们考到正常的数列题 ........希望你们考到正常的圆锥曲线.........&br&圆锥曲线的话 一直到 算出 x1+x2 x1*x2 都会很简单的. 如果感觉计算麻烦 就不要盲目的算了. 可以试试特殊的直线 比如 斜率为零 或者 垂直的那条没有斜率的 对! 千万别忘了讨论无斜率的这条 这条也算分啊! 更关键的是 这条可以提前帮我们算出答案来!!! 如果没时间了 直接写 &简化得& 就好了 答案基本上和 无斜率那条算出来的一样.&br&&br&最后一个题如果出题人正常的话 会是 函数求导.&br&老实和你们说吧 这道题正常人都做不出来.&br&但是总结出来一个经验. 一般是三问.第一问一般很简单 拿下先 4分.&br&第二问如果...如果你聪明伶俐.....做出来的话 . 第三问往往会用第二问的结论 . 所以如果你能把第二问做出来的话 第三问可以尝试一下 . 一般不需要硬算.&br&三思而后行啊!&br&&br&不过我更希望你们能在前面的填空选择前四道题上足够重视. 争取一分不减.&br&&br&&br&=============================如果你才高二============================&br&以下观点希望你可以建立.&br&&b&老师精力和能力都有限,不可能对你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自己对自己才最了解.&/b&&br&所以你要对自己负责.只是按部就班的人往往只能考一个平庸的分数.&br&&b&知识点是有限的.会一个少一个,然后转战下一个.&/b&一个一个攻破.而且是扎扎实实突破.&br&所以平时复习的节奏是 如果真的是太简单的检测 就不要做了. 尤其是不要每天画上2节自习课做数学.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你还有很多其他知识点要拟补.知道自己哪里不行, 敢于不跟着老师的节奏, 那里不会我学哪里啊! 马上你们就高三了! 窃以为,那些只知道跟着老师走的人才是最懒的人, 根本就不愿意思考一下 我哪里不行.&br&&br&&b&研究答案很重要!!!&/b&&br&树立 &b&踩点得分&/b& 的观念. 每道题几分就有几分的要求.&br&数学物理的要求是和答案写的一模一样 不多不少. 美观省时间.&br&生物化学和答案写的一模一样 这种答案很抠字眼的. 实验步骤怎么写 化学方程式一个反应条件都不能落下.&br&&br&&b&以下语文&/b&&br&语文 诗词,阅读和答案一模一样. &br&比如阅读题 举个例子 这样写好不好? 答案一定是 &br&&br&好[观点]&br&运用了什么手法[展开]&br&具体到这句话的那几个词体现了这样的好[具体分析] &br&&br&基本每个答案都是这样的 你们感受下. 还有理解能力真的差的话 阅读就好好研究说明文,这尼玛一点阅读难度都没有啊!! 全是答题技巧.当年看了前面的小说什么jb东西看不懂,果断开始看说明文,做题的时候脑子里想,观点,展开,细节解释.三分到手! 爽到不行!!!&br&老师不让我们做说明文不知道是什么心态????&br&&br&有个小忠告 不要把大把的复习时间放在 字形啊 拼音啊这上面.... 这个.. 平时找个本子 不会的记录下就好了 真考到变态的就认了吧. 况且很多时候都是重复准备.....况且这才几分?作文阅读几分?孰轻孰重?&br&老师你们不好好教阅读不好好教作文是不是因为你们也看不懂是不是你们作文也写得很烂啊???&b&阅读20多分作文60分!!&/b&&br&&br&平时多注意和作文好的同学或者作文书上面取经. 多模仿一下.&br&自己最起码有10个左右超级棒的段落.&br&比如感动中国人物准备3 4个,历史人物准备几个,外国名人准备几个. 一定是那种150-300字左右的超级惊艳的段落.就是那种行文很棒,有思想的段落,你晓得莫??? 反正就是老师一看作文肯定50分你自己肯定写不出来的那种! 是不是你写的不重要!!! 你写在卷子上就是你的啊!!!!! 作文三观正的不行啊! 所以十几个例子差不多了!! 一定要准备!! 一定要写到本子上反复读,模考反复用!! 作文拼接起来就好啊!!&br&我当年找了本 作文素材 先后准备了一篇超级屌的小小说(模考临摹了下考了52分,乖乖!) 准备了苏珊大妈,几个感动中国人物,几个古代牛逼的人. 作文全用上了!!! &b&恬不知耻的借鉴你们班回回拿50的,恬不知耻的抄往年哪些满分作文.欧耶!&/b&&br&&br&&br&===================哈哈哈哈========== 以下针对高一 ==================&br&我只说一件事. &b&平时的成绩不重要啊!!! 高考就一次!!! 扎扎实实!!!&/b&&br&如果以后还要分理科或者文科的话. &b&听从你的召唤&/b&. 不要听班主任的不要听家长的&br&谁说文科没出路??? 领-导-人-们 习-大-大-李-大-大-都文科生好么??? &br&你们家长知道物理3 4十分是什么感受么?? 一点都不会学个jb!&br&所以遵从你自己的召唤 :)&br&&br&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文科学习经验......&br&&br&你TM在逗我?????你不是理科生么???? 哈哈哈哈..我文科学的比理科好...当时没有听从内心的召唤....&br&&b&政治&/b&&br&最拿手. 一个经验. 每个单元给自己出 1-2个题.然后自己总结答案. 答案呢就来自于老师上课板书.&br&一本书5-10个题.相信我,最后的期末考试范围就在这10个题里面.&br&政治基本没下过90好么?? 当年不分课优势全都在文科好么....&br&只要好好总结.这十个题基本就是全书的骨干. 多让老师帮助整理 :) 老师可愿意了 多套近乎.&br&&b&历史&/b&&br&真心建议拿出一段时间看看通识,建立一个大局观,别朝代之间的关系都搞不明白&br&娱乐可以看看 袁腾飞的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很好玩.&br&严肃点可以看看 全球通史啊 或者文科生课程压力少 历史小说这么多 &唐宋元明清朝 很多事&什么的 多看没坏处的!&br&而且历史小说看的多 语文作文有好处! 据我所知 语文最吃香的作文类型是 装13的历史小小说 . 就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一下一个历史事件 .比如草船[射箭](  ̄ー ̄)——)-=======&--&& 比如项羽自刎什么江 啥的 . 叼的不行 我反正写不出来 也模仿不出来 读书少.&br&&b&地理&/b&&br&第一册很理科.ㄟ( ▔, ▔ )ㄏ小心哦!!&br&建议熟看世界地图 中国地图 熟记中国主要地铁线.&br&有大局观才能不迷茫啊!!!!! &br&&br&自己文科也是学到高二下,备考的话我就没经验了.但是上面的活动我除了不看历史书之外都干了.文科成绩还比较好..o(*≧▽≦)ツ&br&&br&如果你笨,没关系,新课就学到高二,有的是时间追赶你们这些傲娇的人.&br&我知道一个兄弟,每次第一次考试都不会很理想.但是只要大考就考的好. 人家谦虚好学,到期末都补回来了啊.&br&高二下的时候先是选了理科但是有点吃力,果断的转了文科,由于数学底子很棒,秒杀众文科生,当年差点去了北大,最后去了人大金融,叼的不行.&br&&br&所以啊 年轻的人啊 &b&多多思考 未来是你们的&/b& :)&br&&br&===============update ==================&br&&br&我就是个话唠......&br&有个小朋友问数学做题慢的问题.....&br&我粘一下刚刚的回复...感觉还蛮重要的一个问题...&br&&blockquote&如果按照我的经验来说的话,慢,有三个原因.&br&(其实吧...慢...仅仅是表面现象....................)&br&&br&第一个 解题的基本功太差! &br&比如我现在问一下 对于 十字相乘法(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直接看出答案) 自己熟练么? 对于三次方方程会求解么? 比如圆锥曲线的 x1 + x2 x1*x2 能熟练的写出来么? &br&等等吧&br&我说的这些往往会被老师忽略. 认为这些不是知识点,但是&b&解题基本功很重要的好么??&/b&. 比如十字相乘法频繁的使用,如果再解函数题的时候花了老半天在这样简单的事情上就把真正应该用于思考如何做题的时间挤占了.&br&&br&所以如果你感觉做题是因为这些慢,那么不用担心丢人去问同学就好了.这些很简单的.但是往往被忽略了.&br&&br&第二个 基本功太差!&br&你可以感受一下下面这个场景.&br&我看到一个选择题,花了5秒钟,就把函数图像,对称轴,峰值,周期标注在了提干的旁边. &br&然后思考题目的时候,笔在图上画画说不定就能看出答案. 做选择的时候甚至不用画一分钟一个题.&br&&br&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题快. 因为基础知识掌握的好. 大部分提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些基本功的组合和小技巧而已.&br&问问自己:&br&比如你是否可以熟练的默写所有三角公式?&br&比如你是否能把常见的函数的图像画出来么? 他们的对称性周期性峰值是怎样的?&br&是否对于圆锥曲线里面 a b r (长轴?短轴?焦距?忘记了是啥名字了..好陌生的感觉....)的常见关系敏感? &br&&br&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解决思路就出来了.&br&&br&把所有的函数的性质画个表 填过一次 然后时不时默写.&br&一口气写出所有三角函数.&br&&br&等等. 善于总结所有的知识点, 用表格法. 用图象法. 关键在于对比和直观的展现知识点和他们之间的关系.&br&&br&第三个 不善于总结题型.&br&&br&刚刚高一的时候或许所有的题都是新题.但是到高三的时候所有的题都是旧题.&br&但是大部分同学高一怎么错的高三在做还是怎么错.&br&这就是自身的问题了.&br&&br&我的观点是 知识点是有限的. 全都在课本上. &br&题型也是有限的, 所有的题都有一些母题. 所有的题变来变去好没意思. (当然...局限在大部分题..)&br&所以善于总结这些题型很重要. 但是不要只要错了就总结.... 我很讨厌记笔记的....有针对性. 哪里不会记哪里..要多思考.&br&&br&不知道说这些感觉有没有些头绪.&br&或许真正的方法还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br&其实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化学老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