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BIM技术实现IPDppp项目管理模式式?

江门市蓬江区汇和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摘要:BIM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对IPD项目项目管理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加大了企业之间的项目竞争。为了可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求得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就应该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在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减少造价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BIM和IPD是提高建筑行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的一种项目信息化技术手段和一套项目管理实施模式。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的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而设计阶段的BIM模型仅仅包括了设计方的知识和经验,很多施工问题还得留到工地现场才能解决。BIM是一个三维的工程项目几何、物理、性能、空间关系、专业规则等一系列信息的集成数据库,可以协助项目参与方从项目概念阶段开始就在BIM模型支持下进行项目的各类造型、分析、模拟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IPD协同模式可以解决造价数据信息共享之间的问题,通过各项目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确保建筑工程的各阶段工程造价都有信息来源,并且信息之间畅通,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由于信息延误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通过结合BIM技术和IPD协同管理模式,项目各参建方可以根据模型信息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确保造价管理信息流畅传递。将高度集成信息与分享信息工作有效完成,可以促使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工作的顺利实现。应用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时,打破传统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而弥补旧有的模式所带来的欠缺部分,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和各项目的效率,促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更省时省力。BIM是支持IPD成功高效实施的技术手段,IPD模式的开放性特点为BIM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外部优化的环境,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IPD技术为BIM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IPD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完全可以在现有的项目实施模式上逐步应用,从而提升项目的整体管理运营水平和效率。
  二、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管理分析
  1、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在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设计阶段,BIM通过构建三维模型,充分发挥其模拟化、信息共享、可视化的优势,协助项目团队优化各方设计方案、推行限额设计、以及标准化设计等,降低造价成本,控制建筑工程造价。依据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在建筑工程项目各参建方的积极协作下,快速且高效的进行项目设计,设计方应按照各参建方的要求进行设计方案的不但完善。各参建方可以在BIM整体模型中评估管辖范围内项目方案的方式验证其合理性并进行汇总,确保执行方案的科学、合理。通过BIM模型评估系统可以科学评估建筑工程项目的性能以及能源消耗水平,减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
现阶段,进行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依据初步设计阶段的总概算来控制施工图设计,在保证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从而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在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通过数据库结合以往的历史数据,进行限额设计,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可行,且经济上合理。与此同时,在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仍然可以采用清单算量方式,将工程量清单的关键信息导入BIM模型中,借助于BIM模型编制精确的施工图预算,为后续的造价管理工作做好维护工作,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的设计阶段中,通过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型控制与协调各个专业,有助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解决,进而避免由于设计阶段问题而导致工程变更,严重影响工程整体造价。
  2、准备阶段造价管理
  在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准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例如:拟建工程目标、资源供应和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其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诸多方面。在BIM和IPD的协同管理工作中,施工资料需要应用统一的文档格式,有助于BIM模型统一收录和建筑工程项目各参建方的信息共享。BIM模型在编制有关招投标工作文件时具有非常可靠的应用优势,不需要进行总包的招投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总承包单位之间只需签订IPD关系型合同,参与投标的承包单位可以依据BIM中关键构件的可运算性联合实际工程核对工程量,通过指导的形式编制招投标文件。也就是说,在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准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可以科学有效的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招投标管理,合理优化采购供应以及库存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减少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在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可以充分实现对工程造价施工阶段的全方位控制。BIM模型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各参建方提供了信息协同共享平台,并且各参建方应是始终保持相互信任的状态,这样有利于造价人员可以快速处理成本控制的工作。在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支持各参建主体按照角色分配情况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可以及时自动进行更新和汇总,这样有助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质量、材料供应以及安全等情况。在BIM模型中可以清晰地实现模拟各分包商施工项目施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返工、窝工的情况,有效协同管理各个施工工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水平。除此以外,通过BIM模型提供的动态数据库,可以更加高效的管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在BIM与IPD的协同管理模式下,可以充分实现建设工程时间维度与三维模型的结合,建造4D的BIM模型,可以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合理的汇总与统计工程量,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各参建方可以及时审核、检查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完成情况,而且有利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进一步实施科学、有效的协调管理工作。在BIM与IPD的协同管理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中,通过BIM模型,可以估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用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人工等方面的需求,使施工组织的可计划性得到有效提高。基于4D的BIM模型,有助于项目的施工管理人员依据施工进度的模拟,合理优化配置人力、物力、资金等情况,进而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对设计阶段、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严格控制,在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BIM和IPD两者之间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能够使造价管理更加高效、快捷,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创造更好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蒋喜昌.对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探讨[J].工程管理学报,2013(14).
  [2]吴向阳.关于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探讨[J].建筑经济,2015(13).
  [3]陈家俊.浅析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探讨[J].项目管理技术,2014(12).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南京分院& 江苏& 南京& 210012
&&&&&&& 【摘&要】文章在BIM与IPD协同管理模式下,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概述,详细研究了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准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要点,望能够引起各方重视。
&&&&&&&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BIM;IPD;协同管理
&&&&&&& 随着建设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造价管理作为影响建设工程经济效益以及成本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如何应用先进的方法不断提高其管控水平是各方人员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本文即重点就BIM以及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点进行分析与总结。
&&&&&&& 1.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造价管理概述
&&&&&&& BIM技术通过建立的动态化模型,能够实时的动态的接触到各阶段的信息数据,为IPD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以便造价建设中的参与人员能够保证信息在各阶段的共享和沟通。由于BIM技术具有虚拟技术所有的功效,能够在模拟的情况下,预测真实的造价情况,从而及时的处理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专业的分析和研究,在正式实行前,有效防治,使得管理进程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顺利实现既定的计划和目标。IPD协同模式能够解决造价数据信息共享之间的问题,通过各项目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使得各阶段都有信息来源,信息之间畅通,使得各人员得到的信息快速,相应的及时的解决问题,避免应延误所带来的资源浪费。通过结合BIM技术和IPD协同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而弥补旧有的模式所带来的欠缺部分,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和各项目的效率,促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更省时省力。
&&&&&&& 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 在IPD协同管理模式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主要可分为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与之对应的工作重点分别为初步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为提高上述两个阶段的管理水平,可采取的造价管控措施包括优化设计方案、推行限额设计、以及标准化设计等。如在初步设计阶段中,根据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在项目建设各方参与者的积极协作下,项目快速且高效开展,设计方应基于业主方以及其他参建主体的要求不断完善方案设计,具体任务分配如下图所示(见图1)。
&&&&&&& 根据图1,各方参与主体通过评估管辖范围内项目方案的方式验证其合理性并在BIM整体模型中进行汇总,进而形成最优执行方案,在此基础之上更新目标成本并深化进度计划,利用BIM模型评估系统实现对建筑性能以及能耗水平的科学评估,把握相关风险。同时,设计阶段在IPD协同管理模式要求下仍然用清单算量方式进行造价管理,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将关键工程量清单信息导入BIM模型中,借助于BIM模型中关键构件的可运算性导出清单,以提高项目工程量的计算效率。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中,IPD协同管理团队可应用BIM快速建立相关施工模型,根据施工模型对各个专业协调性进行控制,并也可支持对各专业间三维模型的碰撞检测,以及时沟通存在问题的部分并予以解决,从而能够尽可能避免因设计环节问题所致工程变更并对造价造成的不良影响。
&&&&&&& 3.准备阶段造价管理
&&&&&&& 以往造价管理模式下对项目参与主体的选择需通过招投标机制实现,而在BIM与IPD协同管理模式的配合下,建设工程参与主体的选择需要以双方信任为基础,优先选择具有长期合作经验或供应链下参与方展开项目建设(也有部分特殊专业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方)。在这一模式下,IPD协同管理工作团队需要在准备阶段中完成搭建施工资料库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存档施工图纸、编制招投标文件、编制采购计划书、装配计划问题、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以及规范施工文档等。具体而言,在准备阶段中,各参建主体的任务分配如下图所示(见图2)。
&&&&&&& 在有关招投标工作文件的编制中,BIM模型有着非常可靠的应用优势。业主方可以直接将含工程量清单的BIM模型作为招标文件,参与投标的承包单位也可根据BIM中关键构件的可运算性联合实际工程核对工程量,以指导对招投标文件的编制。换言之,BIM与IPD协同管理模式在建设工程准备阶段中的应用能够使采购、招投标管理更为科学与有效,通过对采购供应的优化以及库存管理机制能够为造价人员成本控制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之上,将招投标与BIM模型相结合,能够使招投标工作具有网络化特点,对提高造价管控水平有积极作用。
&&&&&&& 4.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 在建设工程项目引入BIM以及IPD协同管理模式的背景下,由于IPD协同工作团队是基于相互信任制度所建立的,因此无常规模式下各方参与主体的合同诉讼关系。换言之,施工阶段基本无索赔或专业承包与总承包索赔的问题。除此以外,在前期设计阶段中项目主要参与方已经参与到项目建设中,项目目标高度统一,具有良好的协同性特点。除此以外,BIM模型下所提供的动态数据库也能够实现对造价的高效管理。在施工阶段中,各参建主体的任务分配如下图所示(见图3)。以下主要分析工程量统计以及施工进度管控方面各参与方的造价管理内容。
&&&&&&& 第一,在BIM与IPD的协同管理模式下,建设工程各方参与主体均具有统一的项目管理目标,项目信息的获取具有对等性特点。BIM模型的应用可以实现建设工程时间维度与三维模型的结合,并构建基于4D的BIM模型,以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实现对工程量的汇总与统计,方便各方责任人员及时对工程量完成情况进行核查,造价管理人员也能够据此展开更加科学与有效的协调管理工作。除此以外,IPD协同管理模式下还支持各方参与主体根据角色分配情况建立数据库,及时更新并汇总,以帮助造价管理人员了解项目施工间的质量、安全、材料供应等情况。
&&&&&&& 第二,在BIM与IPD的协同管理模式下,BIM模型可以借助于参数化以及属性特点推导项目建设在材料、机械、人工等方面的工程量需求,提高施工组织的可计划性,基于4D的BIM模型能够方便施工管理人员根据模拟进度对人力、材料、机械配置情况进行合理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各个专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协调,避免因交叉施工导致&窝工&等问题的产生,进而提高施工进度,控制项目成本。
&&&&&&& 5.结束语
&&&&&&& BIM技术作为一种可通过参数化模型实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具有集成化、智能化以及参数化的特点,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建设工程的全过程,连贯建设全程的信息管理,还可以配合引入IPD协同管理模式的方式,促进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促进各方参与主体的协同管理,进而达到优化造价管控水平的目的。
&&&&&&& 参考文献:
&&&&&&& [1] 王英,李阳,王廷魁等.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2-27.
&&&&&&& [2] 钱晓琴.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3-255.
&&&&&&& [3] 周于惟,张雪,应悦等.BIM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9-51.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借助BIM技术可视化优势,协同多专业分包团队,组建了具有良好沟通氛围的组织结构,最终使优质工程建设成为可能。...
1.项目背景
某AEC总部大楼项目由某公司自建,采用IPD项目管理模式,以LEED白金认证为设计目标。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设计和施工团队创造了一个热情认真的工作氛围,并使用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工具开展各项工作。项目的目标是获得A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ED)白金认证。为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此项目团队制定了如下任务目标:水和能源的有效使用,生活用水用电量减小30%,回收无毒的建筑材料,施工废料的循环使用,工作区域全景100%自然采光。
建筑设计方案要能体现公司的使命感,并展示建筑系统,三层空间给游客提供了房屋绿色能源与空间动态展示,开放的工作空间、玻璃会议室提供了视觉化的联系并鼓励协作,开放的天花板展露了机电系统和结构部件。依据设计初衷,此项目创造性地结合BIM技术实现IPD项目交付。IPD是一种先进的协议形式,由业主、设计、建造方共同制定,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以确保项目成果,包括设计质量、施工质量、进度表格、预算在内。IPD协议使业主、设计师、施工人员的高度协作完成优质工程成为可能。
2.BIM应用内容
IPD协议使项目团队认识到BIM工具的巨大潜力,在IPD协议框架下,协作团队能克服传统工作流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他们使用最有效的工具并且能从项目整体考虑问题(如图1.2-1)。
建筑信息模型
虚拟设计施工
综合项目交付图1.2-1
(1)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优势传统的设计表现手法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如图1.2-2),结合BIM技术以后,包括三维视图和实时漫游等,设计团队能够传递复杂的想法,并更好地把这些想法交给业主察看,获得决策许可后让建造者实施(如图1.2-3)。
传统设计表现手法
三维视图和实时漫游三维可视化视角能体现室内装修细节,在项目还没开始的时候,就能让业主理解这种独特设计的意图,以及结合业主的建议来优化设计方案(如图1.2-4)
三维视图和实时漫游直接由BIM模型数据生成的实时漫游,能够让业主获得对建筑的视觉化体验,以便让他们觉得此项目值得额外的投资。先前的建筑平面图并不能很直观地传递这种特殊的空间感,虽然设计师向业主解释了所有内容,直到项目团队展示了实时漫游的“飞行”效果后,业主才决定对某项设计采取改动的措施(如图1.2-5)。
三维视图和实时漫游三维可视化在施工现场的应用,三维视角不仅能用来方案设计和与业主交流,而且也能够用来在施工现场展示,施工人员能够在工程开始的时候就看到要建成的样子,降低了读图难度(如图1.2-6)。
三维视图在施工现场的应用(2)建筑信息模型之模拟分析为满足LEED白金认证,结合BIM工具,从BIM模型数据中提取可用信息,导入日照分析和能耗模拟等软件,为设计团队在短时间内交付设计成果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这种图像化的描述也让迭代设计更容易被接受(如图1.2-7,8,9)
传统方式下的建筑物理分析
结合BIM技术的照度模拟
结合BIM技术的日照分析三维激光扫描,在项目开始的时候,使用三维激光扫描记录场地信息,包括那些不会被传统“记录文件”记下的细节。激光扫描的成果可作为BIM场地模型的参照,能事先发现施工隐患,避免之后可能发生的协调问题(如图1.2-10)。
三维激光扫描场地机电专业BIM应用,机电团队使用BIM数据来检核管网尺寸并且与建筑师协调空间问题。例如,此图中主管网用红色表示,有最低噪音要求的管网用黄色表示,开放式的工作空间的管网用桔色表示,有噪音最高要求的会议空间用紫色表示(如图1.2-11)。
机电专业BIM应用施工单位利用BIM数据来测试、归档、传递施工进度和序列信息(如图1.2-12)。
结合BIM技术的施工模拟(3)建筑信息模型与文档管理
传统的纸质文档,比如设计图纸和规范等(如图1.2-13),被可共享的数据模型所代替。在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共同维护下,可共享的数据库记录了项目的信息,从项目起始的概念设计到预算、协调、记录疑义、施工设备管理等(如图1.2-14)。
传统的纸质文档
结合BIM技术储存的文档
制定BIM数据组织架构,在项目开始的时候,项目团队一起制定了BIM实施方案,记录了BIM数据的需求,设定BIM数据组织规则,确保BIM数据能在项目全生命周期持续有用(如图1.2-15)。
项目团队协同制定BIM组织架构处理与分包商的关系,IPD协议允许项目团队在开始的时候将工程下分给不同专业的分包商,分包商凭借其专业经验为整个项目提供价值。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在同一个BIM模型下协作,协作的方式即可以是现场开会也可以是基于网络的视频会议(如图1.2-16)。
结合BIM技术与分包商的协作BIM数据库提供了可持续的量化成本检查和质量等级确认(如图1.2-17)。经过充分协同管理下的BIM模型,具有可参照的施工精度,比如在放置机电设备的时候,可以基于天花板相对高度放样,而不必拘泥于楼层标高(如图1.2-18)。借助BIM模型数据的优势,项目团队优化拼装预制构件的安装过程(如图1.2-19)。
结合BIM技术的成本检查
结合BIM技术的机电设备安装
结合BIM技术的预制件优化(4)建筑信息模型的实施应用
传统的建造过程把困难都留给施工方,施工单位必须首先弄清图纸确认无误后才能施工,现在借助预先建立好的BIM模型,优化工序、排除图纸错误等,为精细化施工提升建造品质打下基础(如图1.2-20)。
结合BIM技术的施工优化与分包商的关系,项目团队把专业性的复杂任务交给分包商,同专业分包商协同考虑预算、材料供应、施工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如图1.2-21)。
结合BIM技术的分包协同BIM数据库应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从设计的初始数据,不同专业持续协同交流,到利用BIM模型数据交付成果,直至运营维护阶段。施工人员基于BIM数据,使用数字全站仪施工放样(如图1.2-22)。
使用BIM数据现场放样关于建客联盟(微信号:jky1156)
每天要看到精彩文章,怎么办?长按下图二维码 |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点击关注这里有建筑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信息化专题介绍
手机浏览器扫一扫下载神器
安全&& 正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微信扫一扫 进一步关注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05期 作者:张德凯;郭师虹;段学辉;
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研究
0引言传统2维CAD时代下建筑业生产效率的低效性是困扰建筑业的一大难题,本质原因之一就是建设项目生产过程分散性,建设模式集成程度不高,,建筑业信息化程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BIM(建筑信息模型)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设项目的各阶段的信息,并提供协同工作环境,可以使建设项目的生产过程连续化,提高了项目的集成化程度,给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然而。传统模式下形成的责任和义务关系严重阻碍了各项目参与方利用BIM技术进行协同工作和信息交换[1]。国内外一些学者尝试将BIM技术与一些创新的集成程度较高的模式相结合。丁士昭将两种信息技术BIM和PIP相结合,提出了基于BIM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BLM管理[2]。王友群探讨了精益建设管理模式下BIM应用的可行性。美国建筑师学会(AIA)2007年提了综合交付模式(IPD),并积极推荐其用于BIM项目。但基于BIM的这些创新性的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运用到本国实际的BIM项目中任重道远。现有各种管理模式下实施BIM项目的风险性评估并不清晰,使得众多的业主对BIM技术仍处于观望状态。业主作为BIM技术......(本文共计4页)
相关文章推荐
主办: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价值工程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出版:价值工程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河北省石家庄市基于BIM的IPD建设项目协同管理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基于BIM的IPD建设项目协同管理方法
中国规模最大的中文学术期刊荐稿网络|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项目管理模式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