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后空腹量血糖是12.5是不是高血糖空腹血糖水平

我第一天空腹血糖含量为6.8第二天为5.6,口服葡萄糖1小时后为15.5,2小时后为12.4问能否确诊为糖尿病?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有1个回答)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 2% ,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 4000 万,并以每年 100 万的速度递增。其中, 1 型糖尿病患者占 10% , 2 型糖尿病患者占 90% 。 1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 5 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相反,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据统计,有 50% 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尿病的。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胰岛素是如何合成和释放的?
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种激素。在β细胞的细胞核内首先合成前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为胰岛素原,并储存在 B 细胞胞浆的颗粒中,胰岛素原在转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胰岛素和 C 肽,含有胰岛素和 C 肽的颗粒被运向细胞表面,通过细胞的吐溢作用把胰岛素和 C 肽释放入血,从而完成了胰岛素的合成和释放过程。
胰岛素有些什么样的生理功能?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是体内主要促进物质合成的激素,故又称为“储存激素”。胰岛素可以促进糖的利用与糖元的合成,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异生为糖;可以促进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糖尿病是如何诊断的? 1999 年 WHO 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 、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 mmol/L ( 200mg/dl )。 2 、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7.0 mmol/L ( 126mg/dl )。 3 、糖耐量试验( OGTT )口服 75g 葡萄糖后 2 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 mmol/L 。
以上三项标准中,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并在随后的一天再选择上述三项中的任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WHO 1999 年推荐的糖尿病分型: 一、 1 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① 自身免疫性 ② 特发性
二、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 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
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
胰腺外分泌疾病 •
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 •
内分泌疾病 •
感染 •
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 •
其他遗传综合征伴随糖尿病
四、妊娠糖尿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标准,糖尿病主要分为 1 型、 2 型两大类,含盖了 95% 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中 2 型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 90% 。 我国的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 •
患病率低,而患者绝对数高,拥有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糖尿病人群。 •
患者多,但发现率低,约 60% 患者未被发现。
中国人群糖尿病 90% 以上为 2 型糖尿病。
发病率逐年上升, 1995 年比 1980 年 15 年约增加 4 倍多。 •
半数以上为 IGT ,最近报告 IGT 标化发病率占糖尿病总发病率的 59.7% 。 •
发病率城乡差别大,富裕地区与贫穷地区差别大。 •
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
合并症可波及全身各个系统,特别是眼睛、肾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无法治愈,其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 如:心、脑血管动脉硬化,视网膜及肾脏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下肢坏疽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 )及糖尿病性肾病( DN )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1 型糖尿病患者在最初 2 年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 2% , 15 年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达 98% 2 型糖尿病患者 20 年以后,使用胰岛素或不使用胰岛素病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分别为 60% 和 84% 早期视网膜病变可出现为出血、水肿、微血管瘤、渗出等背景性改变,晚期则出现新生血管的增殖性病变,此期病变往往不可逆,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虽然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延缓、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但是不能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升高,体内代谢紊乱,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眼底视网膜血管容易受损,即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 DR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引起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约有 75% 不重视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 15 年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达 50% 以上。 糖尿病造成机体损害的病理原因是高血糖对微小血管的损伤,它使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与周细胞受损,从而导致毛细血管失去正常的屏障功能,出现渗漏现象,造成周围组织水肿、出血,继而毛细血管的闭塞引起视网膜缺血,血供与营养缺乏,导致组织坏死及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及因之而产生的新生血管,从而将引起视网膜 大量出血与玻璃体的大量积血,产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年龄愈大,病程愈长,眼底发病率愈高。年轻人较老年人患者危险性更大,预后常不良。若糖尿病能得到及时控制,不仅发生机会少,同时对视网膜损害也较轻,否则视网膜病变逐渐加重,发生反复出血,导致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甚至视网膜脱离,或并发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除全身症状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尿糖、血糖升高为特征外,并有双眼视网膜出现鲜红色毛细血管瘤,火焰状出血,后期有灰白色渗出,鲜红色新生血管形成,易发生玻璃体红色积血为主要特征的眼底改变。 早期眼底病变不影响黄斑部时,视力不受影响,患者无自觉症状,有时患者感觉视力减退,或眼前有黑影飞动或飘动。若病变发展 3 到 5 年或血糖控制不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眼底出血、渗出、水肿、血管瘤。如眼底黄斑受累,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野中心暗点,中心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等症状。如果视网膜反复出血进入玻璃体,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当血管或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体腔,将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如何防治? •
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血压控制在 140/90 mmHg正常范围内。
适当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控制好血糖。 •
早期检查视力和眼底,早期治疗,保住视力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 DN )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 DN 有 30-80% 患者发展为临床期 DN ,此时伴有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肾小球为 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对 2 型糖尿病患者其严重性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症。
主要治疗方法:1,糖尿病教育。2,饮食控制。3,体育运动。4,药物治疗。5,胰岛移植。
你好,你这个是属于妊娠糖尿病,在怀孕期间要控制好血糖,就要控制好饮食,对宝宝会有影响就是怕大人血糖高,小孩就会低血糖,你这个是妊娠糖尿病,所以孩子生完就会恢复正
空腹血糖是多少?妊娠期糖筛一般在妊娠24~28周检查,清早空腹服50克葡萄糖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不超过7.8mmol/L。
如超过7.8 mmol&#4
空腹血糖正常,50克糖筛没过关只能说明有妊娠糖尿病的可能,如需确证妊娠期糖尿病还需做75克糖耐量确诊。
糖尿病诊断标准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
低糖低钾也是需要治疗的,可以通过饮食上调理,另外要注意适量的运动,不可过度。你的症状低糖低钾是可以导致这种情况的。治疗主要还是得生活调理的,营养均衡搭配,低的补
糖尿病分为两型: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肥胖一般属于后者。有三多一少症状吗: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可以去医院检测一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你现在应该
您好:检测手法不一样,比较的标准值不一样。我们医院的结果是:空腹血糖应&5.3~5.6 mmol/L, 服糖1小时血糖应&10.5 mmol/L,服
从你的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看,考虑是妊娠糖尿病。因为你的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8.5.有这一点就可诊断。你可能接受不了,那就请您参考一下最新的指南吧。胰岛
专业的主治医生会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 用药的 你不要自己乱用药 血糖忽高忽低 需要一个过程去调整的 这个也不能着急 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也不同 病理反应也不相同
从你的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看,考虑是妊娠糖尿病。因为你的餐后1小时血糖达到0.7.大于10了。有这一点就可诊断。你可能接受不了,那就请您参考一下最新的
大家都关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使用好大夫-智慧互联网医院APP
医生回复实时提醒
请选择陈金红医生的服务
在线咨询(专家在线解答)
电话咨询(极速接通)
您好,我有妊娠糖尿病,目前妊娠30周,糖化血红蛋白5.0,自我监测指血糖控制尚可。
在妊娠30周,超声提示胎儿腹围28.4cm,体重约为1830克。羊水指数12.5。
血糖控制的尚可,为什么胎儿有点偏大?谢谢!
希望得到的帮助:
您好,我有妊娠糖尿病,目前妊娠30周,糖化血红蛋白5.0,自我监测指血糖控制尚可。
在妊娠30周,超声提示胎儿腹围28.4cm,体重约为1830克。羊水指数12.5。
血糖控制的尚可,为什么胎儿有点偏大?谢谢!
就诊医院科室:
当地大医院 未填写
医生意见:
糖尿病的孕妇往往合并胎儿偏大
患者追问:
您好,糖化血红蛋白5.0,能否说明血糖控制的好呢?
如果能说明血糖控制的好,胎儿怎么还偏大呢?
医生意见:
目前血糖控制好,但血糖只是影响胎儿大小的一个因素,血糖好的孕妇现在很多合并胎儿偏大,建议适当增加活动。
患者追问:
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做胎心监护应该在多少周呢?
除了常规检查,还需要增加什么检查吗?
医生意见:
孕34周始,每周一次,胎动异常增加检查次数,每4周复查一下血糖,每周查一下尿常规。
张女士今年35岁,怀孕26周了,自从得知怀孕以来她一直充满着幸福感。本周的常规孕期检查时,张女士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今天接到医生的电话,得知血糖偏高,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产科医生建议张女士到内分泌科继续就诊。忐忑的张女士来到内分泌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妊娠期糖尿病”。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时出现或者妊娠时首次发现糖代谢异常导致的血糖升高。在妊娠期检查发现的糖尿病患者中,因为妊娠出现糖代谢紊乱的占90%,另外有8%左右是本来的2型糖尿病在妊娠期间才被发现,为孕前漏诊。一般我们所说的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因为妊娠出现的糖尿病。为什么妊娠期容易出现糖耐量受损?妊娠中期开始,胎盘类固醇激素和肽类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和绒毛膜生长激素)会线性升高,这些激素能够帮助胎儿生长发育,但同时也会阻碍母体胰岛素的作用,产生胰岛素抵抗。由于胰岛素抵抗,如果要维持血糖的平衡,孕期需要的胰岛素是平时的2——3倍。在怀孕6——9月时,24小时的平均胰岛素水平要比非孕状态时高出50%。因为母体对胰岛素的需要增加,如果孕妇的身体不能应付额外的胰岛素需要,就会导致妊娠糖尿病。典型表现为母亲反复出现餐后高血糖。妊娠结束时,血糖水平一般会恢复正常。但是,这种胰岛素抵抗增加了今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正常妊娠时血糖的变化我们的每次进餐都会伴随一系列的激素活动,包括血糖升高后引起胰腺胰岛素分泌和胰高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儿茶酚胺等激素的变化。这些激素的调节保证母体和胎儿合适的血糖供应。与未怀孕状态不同,怀孕时胎儿需要不停地通过胎盘从母体的血流中摄取葡萄糖。孕妇容易发展为两餐之间和睡眠时的低血糖(静脉血浆血糖在3.6——4.2mmol/L)。随着孕周的进展和胎儿对葡萄糖需要的增加,餐间血糖偏低会进一步明显。健康妊娠状态,平均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性下降至4.1±0.15mmol/L,餐后血糖高峰很少超过6.7mmol/L。妊娠期糖尿病时胎儿体内代谢会出现什么变化?母体和胎儿波动的高血糖会使胎儿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在高胰岛素血症作用下,胎儿体内的营养物质会过度储存,导致“巨大儿”。[巨大儿是指出生时体重≥4000克的新生儿]另外,过量葡萄糖会向脂肪转化,转化过程产生能量消耗,会导致胎儿耗氧量的增加,容易造成胎儿缺氧。胎儿缺氧继之引起肾上腺儿茶酚胺的波动,其后会导致高血压,心肌重构和心肌肥大,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加,红细胞压积增高。5-10%的糖尿病母亲娩出的新生儿会出现红血球增多症(红细胞压积&65%),导致新生儿血管内粘稠度增加,循环不良和高胆红素血症。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诊断的?所有的孕妇都需要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何时筛查以危险因素评估来决定。一般没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孕24到28周筛查。目前有两种方法筛查妊娠期糖尿病:两步法:在美国普遍应用第1步:50克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检测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的静脉血浆葡萄糖。可以在非空腹状态下进行。血糖&7.8mmol/L需要进行第二步。第2步:100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标准为时间血糖(100克葡萄糖口服)空腹5.31小时102小时8.63小时7.8以上四个点至少两个点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这种方法在美国广泛采用,应用这种方法,全美每年大约有5%的孕妇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一步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及怀孕研究组建议,采用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如果超过以下任一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时间血糖(75克葡萄糖口服)空腹5.11小时102小时8.5应用一步法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比两步法高,临床上约18%的孕妇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娘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在2007年的推荐指南中诊断以二步法来诊断。我国原卫生部于日正式实施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行业标准”也纳入了一步诊断法,但强调“一步法适用于有GDM高危因素的孕妇或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目前我国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采取两步法和一步法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都存在。虽然国际上因为流行病学,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工作等原因诊断方法和标准切点还不能统一,但具体在每一个个体身上,诊断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血糖控制,使孕期血糖能够与非糖尿病孕妇相似,在目的上是一致的。无论用哪种方法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都需要开始密切注意血糖,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可能的不良影响有哪些?妊娠期糖尿病除了糖代谢紊乱外还容易给母亲带来如下问题:1.高血压和先兆子痫2.剖腹产的几率增加3.产后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在再次怀孕时很容易再发生妊娠期糖尿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也大。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可能的不良影响有哪些?如果母亲的妊娠期糖尿病控制不佳或者放任不管,可能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1.巨大儿:出生时体重≥4000克的新生儿称为巨大儿。母体和胎儿波动的高血糖会引起胎儿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在高胰岛素血症作用下,胎儿的营养物质会过度储存,导致“巨大儿”。2.肩部产伤:巨大儿导致自然分娩时容易出现产伤3.剖腹产几率增加:胎儿过大是主要原因4.早产5.新生儿低血糖:离开母体后由于高胰岛素的作用出现低血糖6.出生后呼吸窘迫7.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肥胖,2型糖尿病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后该怎样治疗?医学营养治疗(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的目标是既能满足孕妇及胎儿能量的需要,又能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人,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注意避免单次大量摄入含简单的碳水化合物比例高的饮食。孕期每日总热量:千卡左右(因孕妇的身高和基础体重等因素而不同),其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45%一55%,蛋白质20%一25%,脂肪25%一30%。建议每日分成6顿进食,包括3次主餐和3次间餐,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控制血流中任何一段时间内能量的摄入量。饮食应该包括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比如全麦面包,粗粮等。营养治疗应该在专业的营养师监控下进行。肥胖妇女(体重指数&30kg/m2)限制30%左右的能量摄入能够明显改善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轻度运动治疗规律适当的运动能够保持孕期和产后的健康。运动可以帮助葡萄糖更好地利用,使血糖下降。运动也可以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可以听取医生的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散步,做家务,园艺,游泳等都是孕期的选择。前提是保证运动的安全。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当饮食治疗和适当运动不能够控制血糖时,需要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的血糖谱,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制剂。胰岛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使其成为孕期糖尿病的标准治疗。妊娠期间胰岛素治疗目标是使患者的血糖谱尽量达到非糖尿病孕妇水平。健康孕妇的餐后血糖控制在相对狭窄的范围(3.9~6.7mmol/L),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孕妇和医生共同配合。在国内,目前孕期胰岛素以基因合成的人胰岛素为主,按照患者的血糖谱,选择常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或者直接应用预混胰岛素方案。近几年,胰岛素类似物在一般糖尿病患者中也广泛应用起来。国外孕妇群体中应用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的临床研究显示这些类似物在孕期应用安全有效。甘精胰岛素在孕妇群体的临床研究较少,考虑到其长效特点,可能会加重母体低血糖。其它药物治疗尽管是否有长期副作用还不可知,口服药物格列苯脲和二甲双胍在国外也开始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虽然这两种药物都可以通过胎盘,目前的临床试验显示这些药物孕期应用有效,对胎儿没有不良效果。孕期血糖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按照中国2007年的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推荐指南,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如下时间点血糖值mmol/L (mg/dl)空腹3.3-5.6(60-100)餐后2小时4.4-6.7(80-120)夜间4.4-6.7(80-120)餐前30分钟3.3-5.8(60-105)结合这个标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在5.6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6.7mmol/L以下。在临床实践中,何时开始胰岛素治疗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导,胰岛素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在血糖达标和防止低血糖之间达到平衡。产后糖尿病会消失吗?大多数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妊娠糖尿病会消失。但是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妊娠期糖尿病在产后仍旧会保持糖尿病状态或者糖耐量异常。要明确是否产后还存在糖尿病,需要在分娩后6——12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重新评估。妊娠期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产后血糖即使恢复正常,仍然建议妊娠糖尿病妇女至少每三年检测一次血糖。本文系李颖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热心网友g***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的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其中80%—90%的孕妇在孕前无糖尿病史,约有10%左右在怀孕前就已经存在隐性糖尿病,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是因为受孕以后分泌的激素,在人体组织外周有抵抗胰岛素的作用,随着孕周的增加,特别是在怀孕24至28周时会达到高峰,因此医生会在这个阶段对孕妇进行有关糖尿病的筛查试验。资料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已由1996年的2%增加到2003年的4.6%,这可能与孕妇过度补养、饮食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都有危害,表现在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发生率和难产危险性增加等。饮食治疗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仅10%—20%的患者要用胰岛素治疗,孕期禁用口服降糖药。资料显示,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5至10年内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是50%—60%,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痊愈后也要注意预防。
热心网友v***
你好!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都有很大危害,违产儿死亡率达3%,由于孕妇糖尿病的临床过程比较复杂,母婴死亡率至今仍高,故必须加以重视。
热心网友b***
空腹血糖测定: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者,可诊断为糖尿病。糖筛查实验:我国学者建议在妊娠24~28周进行GDM筛查,50g葡萄糖粉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服完,其后1小时血糖值≥7.8mmol/L为糖筛查阳性,应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异常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热心网友9***
产后20年大约有20%的妊娠期糖尿病者转为II型糖尿病,为减少转化,平时还应该适当控制饮食,不要让体重增加过多,定期检查血糖,至少半年查一次,保持体育运动,每周至少二次。
热心网友n***
你好,糖尿病对孕妇最大的危害是酮症酸中毒,诱发高血压,加重肾脏负担,增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是易变的,未及时发现,未及时处理,在5年后约有40%的人会发展为糖尿病,若及时处理,临床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仅为6.4%。所以,建议您住院治疗,在医生的监护下度过这个关键时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出现合并妊娠症,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的情况。属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妊娠期有三多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孕妇体重>90kg,本次妊娠并发羊水过多或巨大胎儿者,应警惕合并糖尿病的可能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当前位置: &&
孕妇血糖高的调理方法
1、孕妇血糖高吃什么
血糖高是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在孕晚期的时候,孕妇高血糖不仅仅会影响到孕妇自己的身体,同时对胎儿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所以饮食上需要特别的注意,甜食尽量的少吃,哪怕是水果也是要适量的吃,一般情况下是一天三餐,但是孕妇最好是少吃多餐,可以多吃一些杂粮,比如纯,可以早晚各一杯,平时还可以熬一些来吃,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对于控制血糖很有帮助。
2、孕妇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孕妇基本每个月的产检都是检查血糖,因为血糖高是比较危险的,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在医院检查时规定孕妇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1-5.6mmol/L,餐后1小时血糖值是最常见的孕妇血糖检测方式,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餐后2个小时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3、孕妇血糖偏高怎么办
孕期由于身体的特殊变化,以及饮食上的一些原因,会导致孕期很容易出现血糖高的情况,怀孕期间血糖高会导致孕妇,羊水过多,胎儿缺氧等情况的发生,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孕妇出现血糖高的情况时,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选择药物控制的方法,孕晚期可能还需要终止妊娠等,在饮食上不要吃过甜的食物,比如之类的,可以熬一些小喝,多吃一些杂粮。
4、孕妇空腹血糖高的原因
孕妇一般产检时医生都会交代,前一天晚上十点后要禁止进食,也就是我们说的空腹量血糖,这主要是因为怕吃了东西后影响到检查的结果,因为有的食物是会导致人体血糖上升的,这样检查出来的结果就会不正确,检测血糖一般都是通过抽血以及尿检的方式,在怀孕七个月的时候会有一个糖耐的测试,这个检测对于孕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才行。
5、孕妇血糖高有什么症状
孕妇血糖高会有一些明显的症状,会感觉到口干舌燥,总是想不停的喝水,尿也会变多,皮肤看起来很干燥,严重的时候还会有脱水的症状,变得没有食欲,也会降低,全身乏力,人也是变得很虚弱,在去医院检查时会发现孕妇的心跳会变快,甚至是有喘息的声音,在做尿血糖检测时候发现,检查结果是呈阳性的,孕妇血糖高的危害是很多的,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及时的产检。
微信扫一扫医生回答专区
你的空腹血糖正常。但是餐后2小时偏高。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必须是连续两天测试都是这个结果,则诊断为糖尿病。。。建议连续两天做下血糖。确诊是否是糖尿病。。。还需确定是1型还是2型。。若是1型,则得一直打胰岛素,2型的需要药物降糖,饮食控制,多运动等等。。。。所以,建议再到医院详细检查
空腹血糖正常,餐后两小时偏高建议多测几次血糖,如果每次都高的话就需要处理了。您的血糖以餐后高为主,主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如果血糖还是高的话再加用药物降糖
中年男性,餐后2小时血糖高。建议先控制饮食,如果控制饮食后餐后血糖仍高,建议口服二甲双胍降糖药。
空腹血糖是在3.9-6.1之间,要是5.5是正常的,但是餐后2小时的血糖高些,但是不需要用降糖的药物。您的情况可以平时注意低糖饮食,过肥腻食物不要服用,多加锻炼,每天饭后散步半小时,血糖就会下来了。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