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亚洲教父的朋友,请谈谈对一带一路的感想你的感想,我们底层老百姓在这样一个环境该如何处事,想听听你们的感想?

3,406被浏览1,766,965分享邀请回答17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0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_新浪网
香港首富、全球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长和系共4只蓝筹今日公布业绩,出生于1928年的李嘉诚,今年刚好年满九十。李嘉诚今天正式宣布,辞任长和董事会主席一职,长子李泽钜将接任。一代华人商业领袖退居幕后!
分享专题至:
李嘉诚最后一场业绩发布会,新浪财经视频+图文回顾。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李嘉诚将于5月长和(00001)及长实(01113)股东周年大会后,卸任主席职务,由长子李泽巨接任。券商相信,李泽巨已在长和系历练约33年,接棒后集团决策料不会有任何重大影响。
市场仍在消化李嘉诚退休的消息,长和系四大蓝筹长和、长实、长建(01038)及电能(00006)昨日股价偏软,跌0.6%至2%不等。
野村证券指,李嘉诚虽然退任主席一职,但他仍是资深顾问,在集团有一定影响力,而李泽巨过去已积极参与长和系各项决策,相信长和未来发展策略将与往昔相若。不过,野村估计,长和未来发展重心或侧重于能提供稳定现金流业务,于投资及派息之间取得平衡。
与父工作33年积极参与决策
高盛同意,过去33年李嘉诚及李泽巨一同工作,加上核心管理层维持原状,故该行不会对李嘉诚退休的消息感到惊讶,相信李泽巨接掌后,未来长和系的策略及经营都不会有重大影响。
大和资本认为,无论李嘉诚何时退休,长实都会延续其现时的发展策略,而长实去年卖楼收益理想,目前仍有约730亿元合约销售额未入帐,出售中环中心等资产又有近170亿元,加上经常性收入持续增加,可保障长实未来数年的盈利及股息额,维持“买入”评级。
长实自2016年以来,合共动用87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德银称,长实现金流强劲,让集团有更大的灵活性去进行更多收购,同时可重启回购股份的举措。
电能料难作大收购股价跌2%
电能上周五宣派特别中期股息6元,过去两年集团共派发18.5元的特别息,几乎尽派分拆港灯(02638)所得的逾600亿元现金,意味未来再派特别息的可能性不大,股价昨跌2%。
野村指,电能将手头现金派发予股东,反映集团预期在可见将来都不会参与大型收购,目前电能大部分投资项目都是受规管的业务,能贡献稳定的现金流,但其母公司长建的风险回报率相对吸引,且2016至19年的年复合性增长率较电能为高,达7%,加上长建可并购的业务较电能广泛,故偏好长建多于电能。
推荐阅读:
退休后的李嘉诚激情再燃 他有“第三个儿子”和她
李嘉诚谢幕留下三大问号:交班后长和的战略会变吗?
李嘉诚生涯三大商战:温文尔雅背后的狠辣财技
如果从1950年,22岁的李嘉诚创业算起,直到他90岁退休,李嘉诚的商业生涯持续了整整68年。
这68年可以一分为二。前四十年可谓波澜壮阔,其时,李白手起家,进军房地产,对抗英资洋行,上演过多场教科书般的激烈商战,其眼光之独到、财技之高超,留下 “超人”之名。
之后,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李嘉诚成为香港最具实力、人脉和资源的商人,这使得李在后面近三十年的生意一路顺风顺水。财富一直伴随他左右,在超过一甲子的时间里,李嘉诚的最终缔造了一个市值万亿的商业帝国,并长年位居华人首富。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了李嘉诚商业生涯前期的三大商战,从中可以一窥这位以儒商自称的商业巨子高超的运筹技术和独特的处事哲学。
商战一:击败置地中标 李嘉诚一鸣惊人
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这项地铁工程,是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地产商莫不“垂涎欲滴”。
参加竞投的公司共30家,不乏香港置地、长江实业、太古地产、日澳财团、霍英东集团等大财团。其中香港置地实力最为雄厚,中标呼声最高。
但在日,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击败置地中标。对此,地铁公司透露,主要是因为长江所提交的建议书内列举之条件异常优厚终能脱颖而出。然而,公开招标为各公司提供一个平等机会,投标书内容则属机密。
那么,李嘉诚到底是如何猜到了地铁公司的心?
原来,李嘉诚通过各种渠道获悉,港府将以估价的原价批予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发展地产,弥补地铁兴建经费的不足。地铁公司为购旧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曾与港府多次商谈。地铁公司的意向是: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支付购地款。而港府坚持要全部用现金支付。
地铁公司与港府在购地支付问题上产生分歧,李嘉诚敏锐发现地铁公司现金严重匮乏。这使得他首先明确一点,竞投车站口盖发展权,必须以现金支付为条件。地铁公司以高息贷款支付地皮,现在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并指望获得更大的盈利。
之后,李嘉诚使出“克敌”之法:首先,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由长江实业公司一方提供现金做建筑费;其次,商厦建成后全部出售,利益由地铁公司与长江实业分享,并打破对半开的惯例,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
这对长江来说,是一笔沉重的现金负担。李嘉诚决定破釜沉舟。1976年冬,长实通过发行新股,集资1.1亿港元,大通银行应允长实随时取得2亿港元的贷款,再加上年盈利储备,李嘉诚可资调动的现金约4亿港元。
长实击败置地的中标,被誉为“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此,地产新秀李嘉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商战二:以退为进暗助船王收购九龙仓
1978 年是长实集团取得多项重要进展的一年。“长实”越来越拥有雄厚资金,显示了巨大的竞争实力,这引起在港英资金融巨头汇丰银行的重视。正是这一年,李嘉诚把主攻目标移到英资者牌怡和系的台柱企业九龙仓身上。
九龙仓这家财团,当时主要是拥有并控制九龙尖沙咀繁华商业区的物业,葵涌及荃湾的货柜码头运输业和天星小轮、电车公司等。确定目标之后,李嘉诚首先采取“暗渡陈仓”的方式,悄悄地用分散形式购入九龙仓股票。在1978 年9月间他手头已掌握了九龙仓18%的股票,几与怡和系财团对等(怡和财团控制有九龙仓20%股票)。
这时,另一华资集团香港船王包玉刚也在筹划争夺九龙仓的控股权。面对这个激烈竞争的局势,李嘉诚考虑到,一方面,既要照顾好汇丰银行与怡和财团之间的关系,又必须妥善地处理好“长实”与“船王”的关系;既要做到努力避免剑拔弩张的局面,又能为“长实”的股东牟利,还要为未来的长远关系及发展留下回旋余地。
几经思考,李嘉诚终下决心,在中环文华阁约见了船王包玉刚。双方经过20 分钟的商议,李嘉诚将已掌握的9000 万股九龙仓股票转卖给了包玉刚,满足了包玉刚的愿望。但从转让中李嘉诚也赢得了纯利5000 万港元。而让包玉刚动用30 亿港元即赢得价值98 亿港元的九龙仓控股权。
这一事件,在当年香港商界中曾被看成是一个尚未解开的“谜”团。但从事实的客观情势及后果来看,李嘉诚当时的这一高“招”,也即是“以和为贵”“以退为进”“以让为盈”的经营策略。他这样做,既使到香港船王包王刚满意,得到英资金融巨头汇丰银行大财主的首肯,也使到“长实”股东下得了“楼梯”。李嘉诚暂时的局部有利的“退让”,有效地调整了“长实”与“船王”与“汇丰”之间的关系,并为不久之后“长实”赢得事业上“质”的飞跃埋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可谓 “一箭三雕”。
商战三:华英大战 联合华商对撼置地
怡和洋行是19世纪香港四大洋行之一,是实力最为雄厚的英资财团,一直由凯瑟克家族控制,怡和旗下的香港置地是当时香港最大的地产商。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怡和高层对华资的觊觎已有防备。怡和专门打造了“连环船结构”,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和怡和证券控制置地四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的四成股权。以此,强化抵御外敌的能力。
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颇大破绽。敌手若控得一船,就可与另一只连锁的船展开贴身肉搏战了。一损俱损,后果更可怕。
此后接任怡和大班的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请英国拯救破产公司而闻名的戴伟思主理置地的业务。到1986年,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银行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
包伟士登场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1986年10月,重组计划出台,置地宣布将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尔后又宣布将另一间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1987年2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怡策)。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股权,怡策控26%怡控。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分别控置地11%和15%股权;分别控牛奶国际9%和27%股权。怡和策略控35%文华东方。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据传在10%-15%之间。
这样,凯瑟克家族的大本营怡和如铜墙铁壁;同时又击碎了觊觎者欲借收购怡和而达到控制置地的企图。但同时,怡和也放松了对置地的控股权。
1988年4月初,李嘉诚首次向舆论披露长实持有置地股份,华南虎吞并老狮子的现代寓言充斥市场,愈发甚嚣尘上。
4月底,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新财团?草拟函件致置地,要求在6月6日的置地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委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的议案。华资新财团已捏有王牌—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
凯瑟克与包伟士急谋对策,布置反收购。4月28日,怡和策略与所控的文华东方发布联合声明,由文华东方按每股4.15元的价格,发行10%新股予怡策,使怡策所持文华东方股权,由略低于35%增至41%。
精明的李嘉诚亦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怡策与文华东方股权的变化,虽与置地无直接关系,却是怡和抛出的反扑信号。其后,怡和将会随机抛出一系列的反收购措施。
素有耐心的李嘉诚不得不先出一招。5月4日傍晚,股市收市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等,赴怡和大厦与西门·凯瑟克、包伟士谈判。虽是短兵相接,双方仍彬彬有礼。李嘉诚开门见山,说明本财团?收购置地的诚意,提出以12元/股的价格,收购怡和所持的25.3%置地股权。
凯瑟克亦单刀直入,坦率且坚决地表明否定意见:“不成,必须每股17元,这是去年大股灾前你郑重其事开的价格。李先生素以信用为重,不可出尔反尔。”
李嘉诚平静地说道:“凯瑟克先生,如果你未得健忘症的话,一定还记得,这17元并非双方敲定的成交价,都表示继续谈判重新议价。现在置地的市价才八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四成的价格收购,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跌了呢?”
双方绵里藏针,气氛有着浓烈的火药味,素有“沙胆彤”之称的郑裕彤,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既然和谈不拢,那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四大集团?将宣布以每股12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按证券交易惯例,收购方的出价高出市价两成以上,便可在市场生效,置地的公众股东会站在我们一边!”
包伟士以牙还牙,说:“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们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是九龙仓,更不是港灯,置地就是置地!是怡和的手中置地!”
包伟士半含半露,无疑又把杀手锏抛出来。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以下结局:
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间公司宣布停牌。同日,怡策宣布以每股8.95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合占置地发行总股份的8.2%,所涉资金18.34亿港元。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略过25%增至33%多,控股权已相当牢固。
喧闹数年之久的置地收购战,就以这种结果降下大幕。这也是李嘉诚为数不多的收购受挫。
推荐阅读:
李嘉诚生涯三大商战:温文尔雅背后的狠辣财技
李嘉诚谢幕留下三大问号:交班后长和的战略会变吗?
退休后的李嘉诚激情再燃,因为他有“第三个儿子”和她
在香港中环的大街上,平日的CBD办公区因为周末到来显得有些冷清。而在人流中,刚卸下“长和系”重担的“超人”李嘉诚和他的红颜知己周凯旋十指相扣,神情显得异常放松,除了身边的几位保镖,李嘉诚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家。
上一次媒体拍到李嘉诚和周凯旋公开牵手,还是在2006年的意大利罗马街头。
也许是因为刚刚宣布退休的缘故,让李嘉诚和周凯旋都心情放松,才会让大众看到这一对恋人的甜蜜瞬间。
李嘉诚2013年造访接受基金会帮助的陕西乡村
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16日,即将年满90岁的李嘉诚宣布,将在5月10日股东大会后,正式退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00001.HK)和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01113.HK)主席之职,结束自己长达78年的工作生涯。
对于退休安排,李嘉诚表示将担任长和集团的资深顾问,同时也会披上新的战袍,全力投入在李嘉诚基金会的工作,特别是医疗和教育方面。
对“第三个儿子”全心全意
李嘉诚基金会创立于1980年,被李嘉诚视为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李嘉诚曾表示,这主要是赋予了更多人性化的东西,就像家族财富的传承,要把财富传给孩子一样。而这个具有内在力量的孩子,可以让人更加专注地去为社会做一些好事。
实际上,李嘉诚在1980年基金会成立以前,就已经开始做慈善。但是他认为,如果没有系统性和独立的实体,慈善工作就无法发展壮大,经营一项慈善事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他当时创立基金会,并且认为基金会是自己“第三个儿子”,基金会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实体,也会追求自己的使命,坚持自己的方向并拥有资源。
香港科技大学陈江和亚洲家族企业与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倩称,华人家族企业第一代创业初期大都十分艰辛,得到乡亲邻里各种照顾,事业兴旺之后,不忘回馈社会,而慈善事业也是家族精神传承的重要部分,而这种慈善不仅仅是出钱,更需要全程系统性科学性的跟进,才能起到更大的社会效用。
早在2012年,李嘉诚宣布“分身家”方案的时候,就已经提到这“第三个儿子”,也谈及了基金的财产分配,他说基金会占了他家产很大的一部分,之前投资的Facebook(脸书)股权也已经全部注入基金,而近两年频频增持的公司股份,也会注入基金。李嘉诚称,基金的规模早已超越他个人定下的目标,对公益事务服务投入的金额更是高到“猜不到”。
根据2015年的一份声明,李嘉诚在2006年已经把三分之一的资产,即超过90亿美元(约合570亿元人民币)投放到李嘉诚基金会。
而李嘉诚曾在今年年初的周年晚宴上称,如果他连基金会也退休,那么李泽钜将会担任基金会主席,李泽楷则会担任副主席。李嘉诚强调,基金会拥有收入制度,将来无论是李泽钜还是李泽楷,都有明确分工制度,不能花超过多少,也不能花少于多少。
李嘉诚称,李嘉诚基金会早已拥有自己不少的资产,他将全心全意地爱护它,他相信基金会的同仁及他的家人,一定会把李嘉诚的理念,通过知识教育改变命运或是以正确及高效率的方法,帮助正在深渊痛苦无助的人,把这心愿延续下去。
坐船苦追穷亲戚一小时
自从1980年以来,李嘉诚基金会一直支持教育改革和推动医学研究,目前,项目捐款已超过200亿港元,其中超过80%用于支持大中华地区项目。
1981年,李嘉诚更创办广东省及中国唯一一所私人资助的公立大学——汕头大学,并成为基金会的核心项目,至今支持款额超过100亿港元,而且,热衷教育事业的李嘉诚仍然坚持每年参加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
李嘉诚和其基金会对汕头大学的建设倾尽全力。图为李嘉诚和姚明出席汕大毕业典礼。(来源:基金会官方推特)
李嘉诚深信,亚洲的慈善捐献文化需要扩大更新,发展为能深远影响社会、兼备惠泽苦困、推动广大社群的同济能量。李嘉诚基金会的三个主要核心策略是,在亚洲培育崭新的奉献文化、推动教育改革和支持医疗发展。
早在2011年,李嘉诚接受加拿大媒体《环球邮报》专访时,曾经提及对创立基金会有强烈使命感的原因。他称,在他15岁的时候,他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有一个亲戚来找他,因为家境贫困,这个亲戚要带孩子回潮州生活,李嘉诚当时要养家,日子也过得非常拮据,但他知道,他的亲戚没有人可以依靠只能靠他,于是他拿出足够的钱帮她全家回潮州。
在登船的那一天,李嘉诚的那位亲戚哭了,因为她本来辛苦准备了六天的食物被人偷了,李嘉诚当时觉得一定要帮她,于是他急忙回家把他父亲的衣服拿去典当,换了些钱,买了食物就去码头,准备把食物给她。但是当他到码头的时候,他亲戚的船刚刚挂帆起锚,李嘉诚只好雇一艘小舢板去追。
就在李嘉诚奋力追着亲戚的大船过程中,突然有很多船上的乘客对他挥手,在对他喊一些他听不清的话。
小舢板怎么追得上大船呢?他追了一个小时,都没法追上这位亲戚,他觉得很对不起这位亲戚,心里很难受。直到不久后,他收到了亲戚的来信,这位亲戚说,因为李嘉诚追着船送食物的行为,感动了船长和所有乘客,乘客们都愿意把食物拿出来给她分享,而且都站出来喊李嘉诚回去。
李嘉诚说,这个故事他会永远记得,而这也显示了关爱是如何互相传递的。
爱情是否会修成正果?
除了把精力花费在李嘉诚基金会上,外界对于李嘉诚的感情生活也非常关注。
在宣布退休的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到,李嘉诚是否会与周凯旋结婚,李嘉诚笑而不语,而就在上周末,李嘉诚与周凯旋牵手现身中环的视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让很多人又有了种种猜疑。
周凯旋与李嘉诚相识在1993年,当时两人因北京东方广场项目结缘,据说当时年仅31岁的周凯旋毫无地产经验,第一次在北京王府饭店与李嘉诚见面,只花了5分钟就说服了李嘉诚投资。
之后,两人关系开始越来越近。1999年,李嘉诚在周凯旋的建议下,成立了TOM集团有限公司(TOM.COM,02383.HK),周凯旋成了执掌TOM的舵手。2006年李嘉诚以私人基金成立风投公司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也是由周凯旋做主要管理人。
在周凯旋的掌控下,维港投资跟紧了高科技和网络时代潮流,投资眼光精准。成功案例囊括了大众耳熟能详的公司:即时通信软件Skype、社交网站脸书、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声田)、导航应用Waze、大名鼎鼎的Siri、后来被谷歌收购的DeepMind,以及移动阅读应用Summly。
早在2007年,周凯旋就说服了李嘉诚投资当时仍几乎没有盈利的脸书,结果至少获得了近15亿美元的收益。
周凯旋出席基金会活动合影。(来源:基金会官方推特)
而维港投资近年来投资项目涉猎范围非常广,而且都做得非常不错。
曾打败柯洁的阿尔法狗(AlphaGo)背后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就是其中一个案例。维港投资是后者很早期的投资者之一,不过在2014年被谷歌收购时,维港投资已经出售了所有的股权,并获得了好几倍的回报。
在彼此陪伴的过程中,周凯旋已然成为了李嘉诚亲密无间的“战友”。在媒体上周末曝光的多张照片中,最触动人的是周凯旋对着贴着卡通纸的电脑在上网,而李嘉诚则摘下眼镜静静地坐着陪伴。
2006年,有记者问李嘉诚是否会再婚,他当时的答案是“现在不会,或许有一天我会change my mind(改变主意)”。或许,对李嘉诚和周凯旋来说,一纸婚书并非是最重要的,更难得的是彼此间亲密的陪伴,相信退休之后的李嘉诚,可以更好地陪伴同为李嘉诚基金会执行董事的周凯旋。
  【揭秘】每天赚1500万港元,他如何打造万亿商业帝国?投资秘籍流出…
3月16日下午,长和主席李嘉诚宣布将于5月股东会后正式退休,转任公司资深顾问,其长子李泽钜接任长和主席。这意味着他经过近五十载打造的“长江王国”正式告别李嘉诚时代。
2018年福布斯杂志显示,李嘉诚的身价349亿美元,世界排名23位,连续20年蝉联香港首富。经过五十多年的打拼,李嘉诚旗下的长江集团,已经打造出了遍布全球的港口、零售、基建、电信、能源这五大商业版图。
此外,李嘉诚一生股权投资也非常经典,近二三十年以来,李嘉诚在内地有巨量的房地产投资,而且回报巨大,这些项目更像是一种投资。
马上就要年满90岁的超人李嘉诚退休了,他所掌控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万亿。李嘉诚除了商业成功之外,在投资方面也是非常的传奇。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说:从这一生来说,我买进的股份多过我卖出的股份。&
2400万美元定金换和记黄埔10亿美元资产
李嘉诚第一个收购经典,是1979年收购英资老牌商行“和记黄埔”。
李嘉诚看中了汇丰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但是没有直接谈收购,而是去收购当时香港最大的货运码头九龙仓。九龙仓见李嘉诚大肆收购旗下股份,连忙找汇丰银行支援。李嘉诚给了汇丰银行面子,停止收购,并且把已经收购的股份转让给香港船王。
汇丰为了报答李嘉诚,把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卖给了李嘉诚。李嘉诚用仅仅7.1港元每股的价格收购了9000万股“和记黄埔”,是当时市价的一半,而且只需要支付20%的定金,这意味着李嘉诚用2400万美元定金就换来了“和记黄埔”约10亿美金的资产,他也成为了第一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收购赫斯基 李嘉诚一生最伟大的投资之一
1986年的时候,国际油价跌到每桶11美元的历史冰点,原油市场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李嘉诚却在这时入手石油业,以32亿港元的价格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52%股份。
之后又通过一连串动作,最终获得赫斯基95%的股权,并且在多伦多证交所上市。当年赫斯基公司每天亏500万港元,如今这家企业已经成为“和记黄埔”最大的盈利和中流砥柱,每天赚1500万港元,李嘉诚更是称这次交易是他“一生最伟大的投资之一”。&
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 看好前沿科技企业
英国《金融时报》统计说,英国约25%电力分销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7%的供水市场由李嘉诚及其旗下公司掌控。
李嘉诚对新兴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也兴趣浓厚。近十年来,他通过旗下的维港投资,累计投资超过70家最前沿的科技企业。
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在2007年获得了两笔投资,一笔来自微软,另外一笔就来自李嘉诚,李嘉诚以1.2亿美元买下Facebook的0.8%股份。2009年,李嘉诚以1550万美元投资了语音识别系统Siri,这个公司在2010年以2亿美元的价格被苹果收购。
总的来说,李嘉诚一是在行业低迷的时候出手,二是沿着产业的思路,拓宽自己的经营领域,而对新兴行业的投资则更带有风险投资的特点。&
你从中悟出了哪些投资秘籍?
  李嘉诚退休现场图集。
  李嘉诚从穷小子变身世界级富豪,经典图集见证他发迹的经过。
  来源微信公众号:宜信财富微助手
李嘉诚退休了。
这位霸占亚洲首付位置长达15年、香港首富20年的世纪商贾大亨,已经活成了一个神话:战乱成仓皇次离故土,幼年丧父,白手起家,积累起富可敌国的财富,成为香港的象征之一。
纵观中国历史,能达到李嘉诚这样影响力、一举一动都牵动两岸三地神经的商贾巨鳄并不多。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纵横香江70载的李超人,终于到了退休的一天。
长子承业 次子得钱
关于李嘉诚退休,人们最关心的是,他的财富如何传承?长子李泽钜和次子李泽楷,如何分家产?
《福布斯》杂志1月18日公布的香港富豪排行榜数据,李嘉诚以3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0亿元)总净资产,连续20年蝉联香港首富之位。
在“分家产”时,他将的40%长江及和黄股份和22家上市公司,市值逾8500亿港元,名下上市资产逾2900亿港元,全归予长子李泽钜,长和系日后由他负责打理。次子李泽楷则将获得李嘉诚对其生意上的资金支持。
长子继承了他的商业帝国,次子获得了资金。一个分到了产业,一个分到了钱。两个儿子都很满意。不得不说,李嘉诚的明智。这样安排,最好地避免了兄弟相争的可能性,也因地制宜,最好地发挥了两个儿子的性格优势。
就性格论,长子李泽钜性格平和,是外界公认的“听话仔”。李泽钜在很小的时候就列席董事会,被李嘉诚按照接班人的标准来培养。三十多年来,李泽钜一直寸步不离跟在父亲身边,帮助执掌长和系,得到李嘉诚的言传身教。用中国古代的话来说,这位太子爷是一位标准的“守成之君”。
如今,李泽钜正式接掌长和系上市王国,包括长和(00001-HK)、长实地产(01113-HK)、长江基建(01038-HK)以及电能实业(0006-HK)及系内的产业信托等,市值逾万亿港元。
次子李泽楷性格鲜明,叛逆不羁。他和香港娱乐圈包括梁洛施之内的一众女星来往密切,是有名的”花花公子“。但同时,他也具有前卫的商业头脑,在影视娱乐、互联网、通信等新兴产业斩获颇丰,被人们称为“小小超”。目前,李泽楷已持有电盈、盈大地产、香港电讯信托等公司股权。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是腾讯最早的投资人之一,在当时看来可谓眼光一流。
这样的性格,更适合自立门户,在家族产业之外开疆拓土。所以李嘉诚给了他钱。他说,我给李泽楷的钱比他投资的生意还多。不愧是爱子心切。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财富传承安排,避免身后的骨肉相争,是一种明智之举。
揭秘家族信托
李嘉诚很早就设立了两个基金,一个是家族的信托基金,一个是慈善基金会。其中最著名就是家族信托基金。
李嘉诚的家族信托基金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LKS Unity),是目前香港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家族信托基金之一,控制了包括和记黄埔、长江基建、长江实业、电能实业、赫斯基能源等22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李嘉诚将大部分的财富都放在这家公司下面,这家公司就是李嘉诚家族财富的终极所在。这家公司持有李嘉诚家族旗下22家公司的股份,目前有三分之一的权益在李嘉诚自己手里,有三分之二的权益在李泽钜手里。
这22家公司的总市值达到了8500万港币,按照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持有的股份计算,总价值接近5000亿港币,换算成美元是600多亿美元。
李嘉诚已经明确表示这些财富在未来将交给大儿子李泽钜。也就是说李泽钜未来将继承这600多亿美元的财富,目前华人首富马化腾的身家是500亿美元,也就是说李泽钜已经预定了未来华人首富的位置。
除了资产体量巨大之外,还因为家族信托基金具有风险隔离的作用,堪称家族财富的“保险箱”。
家族信托将资产的所有人与受益人进行分离,一旦资金注入,这笔钱将独立存在,不属于任何人的私人财产,无论是离婚还是分遗产,这笔钱都不会进行划分,只可以根据委托人的意愿设置资产的受益人。即使家族生意破产、查封,已经注入家族信托中的财产都会安然无恙,确保子孙后代衣食无忧。
目前,李嘉诚家族信托基金总资产高达600多亿美元以上,李家并不能随意处置基金中的资产,只享有收益权。未来,整个家族信托基金的收益全都将交给李泽钜。即使李嘉诚百年之后,李氏子孙也会继续受到家族信托条约的约束,而不能随意挥霍财富,只是定期享受收益。
李嘉诚是潮汕人,重视子嗣是潮汕人的传统。有个笑话说,对于潮汕人来说,若有两个儿子一起出行,绝不会让他们同时乘坐一架飞机——万一遇难,不至于满门俱灭。这个虽然是笑谈,但也体现了潮汕商人重视风险分散的性格。设立家族信托基金,是保证财产代代传承的最佳方式。
家族信托起源于西方。香港长期受西方文化浸润,家族信托文化较早深入人心。在香港的200多家上市家族公司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通过家族信托的方式控股,除了李嘉诚,还有邵逸夫、李兆基、郭德胜、刘銮雄、杨受成等。
可以预见的是,李嘉诚即使淡出了江湖,但江湖依然有他的传说。他的商业伦理、齐家理念,是大陆企业家学习不尽的生动教材。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Mike Bastin所说的那样,“李嘉诚的退休,让我们看到他对企业家精神的建立与普及所做的贡献。除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李嘉诚的商业天分,以及向中国内地普及公司文化的积极作用超出我们的想象。”
  作者:苗雪艳
来源:90度地产
日, 90岁的李嘉诚正式宣布告别商海舞台。
和此前外界预期的一样,长子李泽钜接班,扛起“长和系”大旗。此时,李泽钜已54岁,人们纷纷调侃,最老的“地产富二代”终于在有生之年接班了,不容易!
随着一代传奇谢幕,关于“地产二代”李泽钜接班的一些疑问也浮出水面:
1、 李超人此前曾说过,自己早就想退了,可为什么直到90岁高龄才退休呢?他给接班的李泽钜留下了什么“财富”?
2、 父亲李嘉诚曾数次占据的富豪榜“首富”宝座,接任者李泽钜能够再夺回来吗?
3、 李泽钜接班后,“长和系”的未来战略会有一些大改变吗?
李嘉诚为什么90岁才退休?
李嘉诚其实早就功成名就了,两个儿子也在身边培养了多年,完全可以去颐养天年了,但是他一直没有退休,恐怕与最近这几年,李超人一直在忙的一件大事有关。
这件大事是什么呢?那就是曾传遍网络的“撤资中国”,开启卖卖卖模式;在大笔套现的同时,“西扩欧洲”、“南扩澳洲”,开启买买买模式;最终完成“长和系”的全新战略布局。
有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李嘉诚通过出售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相关资产累计套现金额超千亿港币。经过千亿资产大腾挪,长和系旗下投资行业覆盖了能源、通信、铁路、电网、煤气、水务等基础设施行业。这些都是较为稳定的资产,不像投资楼市,变数太多。
不过,即便投资海外,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投资英国多个项目后,李嘉诚就经历了英国脱欧,英镑贬值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而后李嘉诚才开始辗转投资澳洲。而这也正是其财富缩水的一大主要原因。在2016年出席长和系周年晚会时,一向乐观的他都开始感慨“生意难做了”。
他说,世界政经局势多变难料,各种资源价格大幅下跌,显示全球经济的隐忧,需要做好应变的准备。
在宣布退休当日,李嘉诚预判香港房地产市场仍面临全球风险的同时,也再次对“撤资中国”问题给予回应称,一般经济知识都没有的人,才会说走资,并举例提到了在中国内地的两个项目——赫斯基在中国南海的400亿元天然气出产计划和北京的东方广场。
别忘了,李嘉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原本我打算提早退休,不过,现在的经济环境有很多变化无法预料。”
因此,对于为何李嘉诚选择在90岁退休的问题,实则也不是年龄到了的问题,而是风险中求稳战略和爱岗爱家爱子的问题。那就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向求稳的他,在把抛售、转移资产这条路铺平以后,在确保了资产稳定的策略后,剩下的就交由儿子去做,再怎么折腾,至少还有稳稳的“保底”!
李泽钜能否夺回“首富”宝座?
站在父亲肩膀上起来的李泽钜,能够再次夺回父亲曾数次蝉联的首富位置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李嘉诚这两年在富豪榜上的位置变化,看看基数,进而得出李泽钜需要使出多大力气才能夺回位置。
根据胡润全球富豪榜排名,2018年,李嘉诚财富积累共计1900亿元,全球富豪榜32名,大中华区排名第6,排名较上一年下降;2017年,财富1750亿元,全球富豪榜32名,大中华区排名第4,排名较上一年下降,这一年,香港首富不再是李嘉诚,被顺丰王卫夺走。
由于今年的富豪排行榜统计的基本是上一年的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日),也就是说,从2016年开始,李嘉诚在大中华区的排名就一直处于下降的位置。这就是李嘉诚目前留给儿子在排行榜单上的“基础”。
所以,答案是:难度系数很大!这与时代背景和战略有关。
关于时代背景,我们再次回到2018年胡润富豪榜单上,从中你会看到创造财富的主力军是谁、新的创富途径是什么。
在这份富豪排行榜单中,有一点值得关注,大中华区TOP10中,首富不再是一直蝉联的房地产行业,而变成了互联网行业。
47岁的马化腾以2950亿元财富正式成为全球华人首富,而他也是胡润百富榜创立以来第13位中国首富;位列全球第15位,比去年上升23位。这得益于,去年腾讯频繁参与零售行业,永辉超市、超级物种、家乐福和万达商业都是其战略投资对象。
地产界富豪王健林家族、李嘉诚排名较去年都在下降。曾一度蝉联的首富王健林都退到了第八的位置。
在上榜的科技富豪中,美国和中国占了66%。在新的创富途径方面,在线零售发展线下实体店、无现金时代、共享经济、机器人、探索宇宙、无人驾驶、超级高铁、推特盈利、区块链/加密货币成为崛起的新兴行业。
这些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时代不同了,房地产行业的暴利时代已是过去,新的技术革命已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力量席卷改变我们的生活,颠覆我们既有的思维,在未来的几年,技术创新者将是财富集大成者。
而香港的整体环境实则在技术氛围方面并不浓郁,此前,笔者在与港资企业香港置地执行董事周明祖聊到香港商业环境和内地的区别时,他就表示,香港在技术方面没有那么强,香港历史比较长,一个小的地方,零售非常便利,离你非常近。而在内地的北京,大家都善用技术,都是聪明的消费者。
交班后长和的战略会变吗?
长和近几年盈利增长在下跌,接任新主席之后,长和是否有一个增长比较快的盈利增长动力和蓝图的问题?
李泽钜对此回应称,无论是与父亲还是管理团队一直都有在沟通,公司的发展方向预期没有任何改变,“物业永远是我们的主业,但主业有时候可以做多一点,有时候可以做少一点。我们有其它行业的选择,未必是基建,有选择就灵活一点,这是好事。”&
李嘉诚对此的回答是,“当然也是希望有一些特别令自己也惊奇的生意,但我们负债比较小心的,发展中一定要求稳健,所以这么多年来,从1972年这么多风波,长江、长和集团都安然度过。”
从言语中可以看出,李泽钜接手后的战略方向目前并不会有太大改变,如果执行层面也是如此,那么,在父亲身退心不退的影响下,李泽钜时代也许还是不会跳出父亲布下的这个圈圈。
从年龄上来看,李泽钜今年都54岁了,属60后,这个年纪差一岁就进入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平均年龄行列,在行事风格上和对外界信息的接收程度上,其实李泽钜更靠近第一代中国企业家。
而根据外界对李泽钜的印象来看,谨慎、刻板、精打细算、项目投资回报率一定要达标反之不做等求稳的特质,其实和父亲李嘉诚很像,未来,公司的战略方向很长一段时间可能还是维持现状的“求稳”。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同于创业者身上自带的更多的“英雄主义色彩”,李泽钜和李嘉诚自称的“商人”目标一样,那就是商人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资本的安全,其次才是增值更快!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李嘉诚落实卸任长和系主席,由长子李泽巨接棒。分析认为,由于长和系班底未见改变,相信集团未来会继续采取多元化策略,不仅涵盖业务更多,王国版图涉及地区也会更广。
研究地产行业逾30年的星级地产分析员Portwood Capital董事总经理卓百德认为,长和系于过去逾20年已积极在全球各地投资,涉猎不同业务,相信李泽巨接任主席后,集团一贯奉行的多元化策略不会有任何变化,他会继续在市场上的电力、天然气等公用事业领域寻觅新并购目标,令长和系更国际化及多元化。
卓百德料主攻稳定现金流业务
现时长和系市值逾万亿元,业务包括电讯、地产、零售、基建、港口及相关服务等,遍布全球逾50个国家,员工达32.3万人。
卓百德指,李泽巨执掌后,他或会更注重某些行业的发展,也可能参与更多科技等创新投资,但原有业务一定不会全部推倒重来,相信长和系未来会更集中于发展可提供持续及稳定现金流的固定投资业务。李嘉诚便预计,长实(01113)今年固定投资收益将较2016年水平增加逾50%。
泽巨并购经验丰做事认真获赞
“李泽巨是大家都熟悉的人,在并购市场上经验丰富,虽然我们尚未完全清楚他能力会否如其父亲般超卓,但市场均评他为做事认真的人,熟悉集团运作。”
他称,只要长和系未来继续如往昔业务不断扩大、盈利继续增长,李泽巨掌舵的长和系不会有管理层折让(management discount),情况就像新地(00016)般,即使已由第二代主持,市场仍给予高度评价。
光银:继任明朗化影响正面
光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林樵基同意,李嘉诚选择在身体仍健壮、业务发展成熟时退下来,可消除继任人何时接任的不明朗因素,更重要是李嘉诚表明没有任何一个高级管理层有意离任,此刻交棒予李泽巨对长和系股价反而有正面影响。他续指,长实去年业绩虽稍逊,但大部分卖楼收益应今年入帐,而去年出售中环中心后,集团今年应在并购方面会更进取,以补偿失去的租金收入,故看好长实在李泽巨出掌的首年应有理想表现。
  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 李泽钜继任长和系舵手“超人”终谢幕
时代周报记者 蔡颖 发自广州
日下午16时36分,90岁的李嘉诚退休了,在他勤奋工作了75年之后。
在这一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业绩发布会,曾经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满面笑容地走向职业生涯中告别的舞台,步子稳健有力,没有任何搀扶。
在聚光灯下,李嘉诚宣布退休以及长子李泽钜将接任长和董事会主席的消息。随后长和及长实集团港股正式发布主席及执行董事退任的公告。至此,历时多年的退休传闻终于尘埃落定。
这位商业巨子的职业生涯一目了然:15岁独立谋生,做过茶楼伙计、公司学徒、五金店推销员。1950年,也就是李嘉诚22岁时创业,30岁进入地产行业,其后生意越做越大,直至成为华人首富。从白手起家到退休,李嘉诚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市值万亿的商业帝国。
“回望过去,非常感谢这一生有这样子的福份,创立了长江集团,为股东创造价值,这是我最大的光荣。日后我会做集团的资深顾问,同时还会披上我新的战衣,投入到基金会的工作,特别是医疗和教育。衷心感谢大家多年的支持。”李嘉诚如此感慨自己的商业生涯。
此次宣布退休,李嘉诚已经准备多年,现场呈现出水到渠成的平静交接画面。早在2012年,李嘉诚将三分之二家族信托分配给李泽钜,其名下资产超过2900亿港元,李泽钜一跃成为香港新首富。
交银国际研究部联席董事刘雅瀚亦表示,李嘉诚退休对长和系未来业务经营影响不大,更重要是李泽钜加入公司多年,主动参与各项业务,过去他主持分析员会议时都讲得头头是道,相信他出任主席后,长和系公司估值不会出现管理层折让。
李嘉诚的退休恰逢香港经济需要转型时,在新经济时代下,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迎来新的掌舵人,一直低调潜伏在父亲光环下的李泽钜能否延续荣光创造新的商界传奇?长和系这艘巨舰未来又将驶向何方?
新掌舵者李泽钜
同弟弟李泽楷频频登上娱乐头条相比,李泽钜要低调得多,在网上相关的新闻更是少得可怜。同李泽楷我行我素、桀骜不驯的性格截然不同,李泽钜更多地继承了父亲沉稳、低调、务实的秉性。显然,对于一个已经成熟的商业帝国而言,“稳定”更为重要。
似乎从一开始就被当成家族产业的接班人来培养,身为长子李泽钜有着与生俱来的家族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未到十岁的时候,李泽钜便同弟弟一起出席董事会议,接受商业启蒙教育。
17岁时,李泽钜前往美国斯坦福求学,遵照父亲安排选了土木工程专业,之后又攻读了结构工程硕士学位。众所周知,长江实业是房地产业起家的,从专业选择来看,李泽钜已将自己的未来同家族事业紧密联系起来。
21岁,李泽钜正式加入长和集团,从基层岗位做起,学习经商之道。经李泽钜亲手运作的资本项目不胜枚举,而长江基建则是其经典作品。1996年,李泽钜负责分拆长江基建上市,获得超额认购25倍的功绩。
李泽钜多年来稳扎稳打,商业上的表现日臻成熟,用了10年的时间,将家族的资产放大了10倍,并在2003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全球商界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谈到如何做生意,李泽钜的经验是不断学习。在获得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时候,李泽钜分享了其经商之道:“我喜欢《论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其他人身上学习,这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学习过程。”
长实集团前董事局副主席麦理思曾这样评价李泽钜:谦虚好学,一点都不像世界级富豪的公子。
李泽钜的接班人潜力还体现在1996年被绑架事件上。事发第二天,李泽钜便泰然自若地出现在公司中,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从此行事更加低调稳重。如此强大的内心世界足以支撑其成为集团的掌舵者。
在婚姻家庭上,李泽钜也跟父亲一脉相承,从未有任何负面消息见诸报端。2013年4月在接受香港总商会下属的《工商月刊》专访时李泽钜说:“我有四名子女,我们一家与我父亲同住,这个传统中国大家庭的模式,让我们可以彼此分享黄金时间。”
李泽钜太太王富信也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太太顺从老公,老公尊重妻子,这就是我同李泽钜的关系。”
航行中的商业帝国
目前,长江和记实业集团主要有五大业务领域,分别是电讯业务、零售业务、基建业务、港口业务和能源业务,业务范围遍及世界多个地区。根据3月6日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这五大板块的息税前利润(EBIT)占比分别为12%、18%、35%、4%、26%。
近几年李家不断抛售内地和香港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家族卖掉的内地、香港资产约1761.53亿港元。
针对撤资内地的说法,李嘉诚在发布会现场再次“伸冤”,并表示地产卖出去是非常正常的,会有更好的投资。过去两三年在香港扩建了两三家酒店,还购买了商场。同时在南海也有了400亿元的项目,项目规模还会加大。
另一方面,李氏帝国海外资产稳定增长,开启多元化经营之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嘉诚便斥资32亿港元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
自2000年进入长和系核心管理层之后,李泽钜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10年在美国入股第三大天然气公司。2013年08月,李泽钜斥资77.53亿港元收购了英国天然气供应商WWU,控制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2017年以400多亿港元收购澳洲能源公用事业公司DUET GROUP。
从2000年至今斥资超过2000亿港元海外收购了11项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基建项目,涉及电力、水务、天然气供应、物业管理等业务资产。
我们可以清楚地勾勒出李家资产的投资路径,可以简单概括为:重心加速向西,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或许与李泽钜自身经历相关,其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对西方社会了解较多,所以更加偏爱投资海外的资产。
当然,随着实体经济日渐式微以及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李嘉诚家族也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开展了诸多科技投资。早在2000年,李嘉诚就开始关注科技领域。直到现在,李嘉诚已经投资了近60多个科技项目。
除了全世界第一大社交网络Facebook之外,李嘉诚还投资了很多科技股,包括当年未成名的科技公司、设计技术、网站和手机应用,例如语音软件Siri、音乐软件Spotify等等。
2017年7月,“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去掉了其中的“地产”二字,这一做法引发媒体对于集团未来将要去地产化业务的猜想。
李泽钜强调并不会离开地产本业,日后长实在业务发展上,会视乎回报率以决定投资在地产项目或是其他业务,若是非地产项目回报率较地产项目为高,自然会多参与非地产项目。
李泽钜的接棒,究竟会给李氏家族的产业和投资布局带来哪些新变化?
李泽钜曾在去年打趣地说到:“一个人吃饭只吃一种食物,不吃其他的,这样就会偏食,自然就营养不良。” 16日的发布会上,他也表示,物业永远是系内其中一个主业,但这个主业有时可以多做,有时可以少做,资源在手上,有选择就可以灵活一点。这似乎可以映射出未来长实集团的发展趋势。
据港媒透露,李泽钜其后出席分析员会议时重申,希望公司未来发展更像新经济公司。
而担任长和系顾问达15年的高盛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Raghav Maliah表示,集团未来在李泽钜的领导下,会继续发展非凡及创新的业务。
长实集团发文称,预料在未来一年,将进一步巩固集团固定收入基础,如无特别意外,其所带来的新增固定收益将可以抵销因土地发展收益减少之影响,提供进退自如之弹性,充分体现集团发展中不忘稳健的基本政策,同时建立关键性策略平台,为集团迈向另一台阶奠定有利展基础。
新舵手李泽钜,将带来长和系的新故事。
推荐阅读:
退休后的李嘉诚激情再燃 他有“第三个儿子”和她
李嘉诚谢幕留下三大问号:交班后长和的战略会变吗?
李嘉诚生涯三大商战:温文尔雅背后的狠辣财技
如果从1950年,22岁的李嘉诚创业算起,直到他90岁退休,李嘉诚的商业生涯持续了整整68年。
这68年可以一分为二。前四十年可谓波澜壮阔,其时,李白手起家,进军房地产,对抗英资洋行,上演过多场教科书般的激烈商战,其眼光之独到、财技之高超,留下 “超人”之名。
之后,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李嘉诚成为香港最具实力、人脉和资源的商人,这使得李在后面近三十年的生意一路顺风顺水。财富一直伴随他左右,在超过一甲子的时间里,李嘉诚的最终缔造了一个市值万亿的商业帝国,并长年位居华人首富。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了李嘉诚商业生涯前期的三大商战,从中可以一窥这位以儒商自称的商业巨子高超的运筹技术和独特的处事哲学。
商战一:击败置地中标 李嘉诚一鸣惊人
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这项地铁工程,是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地产商莫不“垂涎欲滴”。
参加竞投的公司共30家,不乏香港置地、长江实业、太古地产、日澳财团、霍英东集团等大财团。其中香港置地实力最为雄厚,中标呼声最高。
但在日,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击败置地中标。对此,地铁公司透露,主要是因为长江所提交的建议书内列举之条件异常优厚终能脱颖而出。然而,公开招标为各公司提供一个平等机会,投标书内容则属机密。
那么,李嘉诚到底是如何猜到了地铁公司的心?
原来,李嘉诚通过各种渠道获悉,港府将以估价的原价批予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发展地产,弥补地铁兴建经费的不足。地铁公司为购旧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曾与港府多次商谈。地铁公司的意向是: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支付购地款。而港府坚持要全部用现金支付。
地铁公司与港府在购地支付问题上产生分歧,李嘉诚敏锐发现地铁公司现金严重匮乏。这使得他首先明确一点,竞投车站口盖发展权,必须以现金支付为条件。地铁公司以高息贷款支付地皮,现在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并指望获得更大的盈利。
之后,李嘉诚使出“克敌”之法:首先,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由长江实业公司一方提供现金做建筑费;其次,商厦建成后全部出售,利益由地铁公司与长江实业分享,并打破对半开的惯例,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
这对长江来说,是一笔沉重的现金负担。李嘉诚决定破釜沉舟。1976年冬,长实通过发行新股,集资1.1亿港元,大通银行应允长实随时取得2亿港元的贷款,再加上年盈利储备,李嘉诚可资调动的现金约4亿港元。
长实击败置地的中标,被誉为“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此,地产新秀李嘉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商战二:以退为进暗助船王收购九龙仓
1978 年是长实集团取得多项重要进展的一年。“长实”越来越拥有雄厚资金,显示了巨大的竞争实力,这引起在港英资金融巨头汇丰银行的重视。正是这一年,李嘉诚把主攻目标移到英资者牌怡和系的台柱企业九龙仓身上。
九龙仓这家财团,当时主要是拥有并控制九龙尖沙咀繁华商业区的物业,葵涌及荃湾的货柜码头运输业和天星小轮、电车公司等。确定目标之后,李嘉诚首先采取“暗渡陈仓”的方式,悄悄地用分散形式购入九龙仓股票。在1978 年9月间他手头已掌握了九龙仓18%的股票,几与怡和系财团对等(怡和财团控制有九龙仓20%股票)。
这时,另一华资集团香港船王包玉刚也在筹划争夺九龙仓的控股权。面对这个激烈竞争的局势,李嘉诚考虑到,一方面,既要照顾好汇丰银行与怡和财团之间的关系,又必须妥善地处理好“长实”与“船王”的关系;既要做到努力避免剑拔弩张的局面,又能为“长实”的股东牟利,还要为未来的长远关系及发展留下回旋余地。
几经思考,李嘉诚终下决心,在中环文华阁约见了船王包玉刚。双方经过20 分钟的商议,李嘉诚将已掌握的9000 万股九龙仓股票转卖给了包玉刚,满足了包玉刚的愿望。但从转让中李嘉诚也赢得了纯利5000 万港元。而让包玉刚动用30 亿港元即赢得价值98 亿港元的九龙仓控股权。
这一事件,在当年香港商界中曾被看成是一个尚未解开的“谜”团。但从事实的客观情势及后果来看,李嘉诚当时的这一高“招”,也即是“以和为贵”“以退为进”“以让为盈”的经营策略。他这样做,既使到香港船王包王刚满意,得到英资金融巨头汇丰银行大财主的首肯,也使到“长实”股东下得了“楼梯”。李嘉诚暂时的局部有利的“退让”,有效地调整了“长实”与“船王”与“汇丰”之间的关系,并为不久之后“长实”赢得事业上“质”的飞跃埋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可谓 “一箭三雕”。
商战三:华英大战 联合华商对撼置地
怡和洋行是19世纪香港四大洋行之一,是实力最为雄厚的英资财团,一直由凯瑟克家族控制,怡和旗下的香港置地是当时香港最大的地产商。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怡和高层对华资的觊觎已有防备。怡和专门打造了“连环船结构”,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和怡和证券控制置地四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的四成股权。以此,强化抵御外敌的能力。
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颇大破绽。敌手若控得一船,就可与另一只连锁的船展开贴身肉搏战了。一损俱损,后果更可怕。
此后接任怡和大班的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请英国拯救破产公司而闻名的戴伟思主理置地的业务。到1986年,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银行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
包伟士登场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1986年10月,重组计划出台,置地宣布将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尔后又宣布将另一间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1987年2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怡策)。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股权,怡策控26%怡控。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分别控置地11%和15%股权;分别控牛奶国际9%和27%股权。怡和策略控35%文华东方。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据传在10%-15%之间。
这样,凯瑟克家族的大本营怡和如铜墙铁壁;同时又击碎了觊觎者欲借收购怡和而达到控制置地的企图。但同时,怡和也放松了对置地的控股权。
1988年4月初,李嘉诚首次向舆论披露长实持有置地股份,华南虎吞并老狮子的现代寓言充斥市场,愈发甚嚣尘上。
4月底,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新财团?草拟函件致置地,要求在6月6日的置地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委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的议案。华资新财团已捏有王牌—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
凯瑟克与包伟士急谋对策,布置反收购。4月28日,怡和策略与所控的文华东方发布联合声明,由文华东方按每股4.15元的价格,发行10%新股予怡策,使怡策所持文华东方股权,由略低于35%增至41%。
精明的李嘉诚亦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怡策与文华东方股权的变化,虽与置地无直接关系,却是怡和抛出的反扑信号。其后,怡和将会随机抛出一系列的反收购措施。
素有耐心的李嘉诚不得不先出一招。5月4日傍晚,股市收市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等,赴怡和大厦与西门·凯瑟克、包伟士谈判。虽是短兵相接,双方仍彬彬有礼。李嘉诚开门见山,说明本财团?收购置地的诚意,提出以12元/股的价格,收购怡和所持的25.3%置地股权。
凯瑟克亦单刀直入,坦率且坚决地表明否定意见:“不成,必须每股17元,这是去年大股灾前你郑重其事开的价格。李先生素以信用为重,不可出尔反尔。”
李嘉诚平静地说道:“凯瑟克先生,如果你未得健忘症的话,一定还记得,这17元并非双方敲定的成交价,都表示继续谈判重新议价。现在置地的市价才八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四成的价格收购,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跌了呢?”
双方绵里藏针,气氛有着浓烈的火药味,素有“沙胆彤”之称的郑裕彤,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既然和谈不拢,那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四大集团?将宣布以每股12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按证券交易惯例,收购方的出价高出市价两成以上,便可在市场生效,置地的公众股东会站在我们一边!”
包伟士以牙还牙,说:“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们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是九龙仓,更不是港灯,置地就是置地!是怡和的手中置地!”
包伟士半含半露,无疑又把杀手锏抛出来。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以下结局:
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间公司宣布停牌。同日,怡策宣布以每股8.95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合占置地发行总股份的8.2%,所涉资金18.34亿港元。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略过25%增至33%多,控股权已相当牢固。
喧闹数年之久的置地收购战,就以这种结果降下大幕。这也是李嘉诚为数不多的收购受挫。
推荐阅读:
李嘉诚生涯三大商战:温文尔雅背后的狠辣财技
李嘉诚谢幕留下三大问号:交班后长和的战略会变吗?
退休后的李嘉诚激情再燃,因为他有“第三个儿子”和她
在香港中环的大街上,平日的CBD办公区因为周末到来显得有些冷清。而在人流中,刚卸下“长和系”重担的“超人”李嘉诚和他的红颜知己周凯旋十指相扣,神情显得异常放松,除了身边的几位保镖,李嘉诚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家。
上一次媒体拍到李嘉诚和周凯旋公开牵手,还是在2006年的意大利罗马街头。
也许是因为刚刚宣布退休的缘故,让李嘉诚和周凯旋都心情放松,才会让大众看到这一对恋人的甜蜜瞬间。
李嘉诚2013年造访接受基金会帮助的陕西乡村
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16日,即将年满90岁的李嘉诚宣布,将在5月10日股东大会后,正式退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00001.HK)和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01113.HK)主席之职,结束自己长达78年的工作生涯。
对于退休安排,李嘉诚表示将担任长和集团的资深顾问,同时也会披上新的战袍,全力投入在李嘉诚基金会的工作,特别是医疗和教育方面。
对“第三个儿子”全心全意
李嘉诚基金会创立于1980年,被李嘉诚视为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李嘉诚曾表示,这主要是赋予了更多人性化的东西,就像家族财富的传承,要把财富传给孩子一样。而这个具有内在力量的孩子,可以让人更加专注地去为社会做一些好事。
实际上,李嘉诚在1980年基金会成立以前,就已经开始做慈善。但是他认为,如果没有系统性和独立的实体,慈善工作就无法发展壮大,经营一项慈善事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他当时创立基金会,并且认为基金会是自己“第三个儿子”,基金会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实体,也会追求自己的使命,坚持自己的方向并拥有资源。
香港科技大学陈江和亚洲家族企业与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倩称,华人家族企业第一代创业初期大都十分艰辛,得到乡亲邻里各种照顾,事业兴旺之后,不忘回馈社会,而慈善事业也是家族精神传承的重要部分,而这种慈善不仅仅是出钱,更需要全程系统性科学性的跟进,才能起到更大的社会效用。
早在2012年,李嘉诚宣布“分身家”方案的时候,就已经提到这“第三个儿子”,也谈及了基金的财产分配,他说基金会占了他家产很大的一部分,之前投资的Facebook(脸书)股权也已经全部注入基金,而近两年频频增持的公司股份,也会注入基金。李嘉诚称,基金的规模早已超越他个人定下的目标,对公益事务服务投入的金额更是高到“猜不到”。
根据2015年的一份声明,李嘉诚在2006年已经把三分之一的资产,即超过90亿美元(约合570亿元人民币)投放到李嘉诚基金会。
而李嘉诚曾在今年年初的周年晚宴上称,如果他连基金会也退休,那么李泽钜将会担任基金会主席,李泽楷则会担任副主席。李嘉诚强调,基金会拥有收入制度,将来无论是李泽钜还是李泽楷,都有明确分工制度,不能花超过多少,也不能花少于多少。
李嘉诚称,李嘉诚基金会早已拥有自己不少的资产,他将全心全意地爱护它,他相信基金会的同仁及他的家人,一定会把李嘉诚的理念,通过知识教育改变命运或是以正确及高效率的方法,帮助正在深渊痛苦无助的人,把这心愿延续下去。
坐船苦追穷亲戚一小时
自从1980年以来,李嘉诚基金会一直支持教育改革和推动医学研究,目前,项目捐款已超过200亿港元,其中超过80%用于支持大中华地区项目。
1981年,李嘉诚更创办广东省及中国唯一一所私人资助的公立大学——汕头大学,并成为基金会的核心项目,至今支持款额超过100亿港元,而且,热衷教育事业的李嘉诚仍然坚持每年参加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
李嘉诚和其基金会对汕头大学的建设倾尽全力。图为李嘉诚和姚明出席汕大毕业典礼。(来源:基金会官方推特)
李嘉诚深信,亚洲的慈善捐献文化需要扩大更新,发展为能深远影响社会、兼备惠泽苦困、推动广大社群的同济能量。李嘉诚基金会的三个主要核心策略是,在亚洲培育崭新的奉献文化、推动教育改革和支持医疗发展。
早在2011年,李嘉诚接受加拿大媒体《环球邮报》专访时,曾经提及对创立基金会有强烈使命感的原因。他称,在他15岁的时候,他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有一个亲戚来找他,因为家境贫困,这个亲戚要带孩子回潮州生活,李嘉诚当时要养家,日子也过得非常拮据,但他知道,他的亲戚没有人可以依靠只能靠他,于是他拿出足够的钱帮她全家回潮州。
在登船的那一天,李嘉诚的那位亲戚哭了,因为她本来辛苦准备了六天的食物被人偷了,李嘉诚当时觉得一定要帮她,于是他急忙回家把他父亲的衣服拿去典当,换了些钱,买了食物就去码头,准备把食物给她。但是当他到码头的时候,他亲戚的船刚刚挂帆起锚,李嘉诚只好雇一艘小舢板去追。
就在李嘉诚奋力追着亲戚的大船过程中,突然有很多船上的乘客对他挥手,在对他喊一些他听不清的话。
小舢板怎么追得上大船呢?他追了一个小时,都没法追上这位亲戚,他觉得很对不起这位亲戚,心里很难受。直到不久后,他收到了亲戚的来信,这位亲戚说,因为李嘉诚追着船送食物的行为,感动了船长和所有乘客,乘客们都愿意把食物拿出来给她分享,而且都站出来喊李嘉诚回去。
李嘉诚说,这个故事他会永远记得,而这也显示了关爱是如何互相传递的。
爱情是否会修成正果?
除了把精力花费在李嘉诚基金会上,外界对于李嘉诚的感情生活也非常关注。
在宣布退休的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到,李嘉诚是否会与周凯旋结婚,李嘉诚笑而不语,而就在上周末,李嘉诚与周凯旋牵手现身中环的视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让很多人又有了种种猜疑。
周凯旋与李嘉诚相识在1993年,当时两人因北京东方广场项目结缘,据说当时年仅31岁的周凯旋毫无地产经验,第一次在北京王府饭店与李嘉诚见面,只花了5分钟就说服了李嘉诚投资。
之后,两人关系开始越来越近。1999年,李嘉诚在周凯旋的建议下,成立了TOM集团有限公司(TOM.COM,02383.HK),周凯旋成了执掌TOM的舵手。2006年李嘉诚以私人基金成立风投公司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也是由周凯旋做主要管理人。
在周凯旋的掌控下,维港投资跟紧了高科技和网络时代潮流,投资眼光精准。成功案例囊括了大众耳熟能详的公司:即时通信软件Skype、社交网站脸书、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声田)、导航应用Waze、大名鼎鼎的Siri、后来被谷歌收购的DeepMind,以及移动阅读应用Summly。
早在2007年,周凯旋就说服了李嘉诚投资当时仍几乎没有盈利的脸书,结果至少获得了近15亿美元的收益。
周凯旋出席基金会活动合影。(来源:基金会官方推特)
而维港投资近年来投资项目涉猎范围非常广,而且都做得非常不错。
曾打败柯洁的阿尔法狗(AlphaGo)背后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就是其中一个案例。维港投资是后者很早期的投资者之一,不过在2014年被谷歌收购时,维港投资已经出售了所有的股权,并获得了好几倍的回报。
在彼此陪伴的过程中,周凯旋已然成为了李嘉诚亲密无间的“战友”。在媒体上周末曝光的多张照片中,最触动人的是周凯旋对着贴着卡通纸的电脑在上网,而李嘉诚则摘下眼镜静静地坐着陪伴。
2006年,有记者问李嘉诚是否会再婚,他当时的答案是“现在不会,或许有一天我会change my mind(改变主意)”。或许,对李嘉诚和周凯旋来说,一纸婚书并非是最重要的,更难得的是彼此间亲密的陪伴,相信退休之后的李嘉诚,可以更好地陪伴同为李嘉诚基金会执行董事的周凯旋。
  【揭秘】每天赚1500万港元,他如何打造万亿商业帝国?投资秘籍流出…
3月16日下午,长和主席李嘉诚宣布将于5月股东会后正式退休,转任公司资深顾问,其长子李泽钜接任长和主席。这意味着他经过近五十载打造的“长江王国”正式告别李嘉诚时代。
2018年福布斯杂志显示,李嘉诚的身价349亿美元,世界排名23位,连续20年蝉联香港首富。经过五十多年的打拼,李嘉诚旗下的长江集团,已经打造出了遍布全球的港口、零售、基建、电信、能源这五大商业版图。
此外,李嘉诚一生股权投资也非常经典,近二三十年以来,李嘉诚在内地有巨量的房地产投资,而且回报巨大,这些项目更像是一种投资。
马上就要年满90岁的超人李嘉诚退休了,他所掌控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万亿。李嘉诚除了商业成功之外,在投资方面也是非常的传奇。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说:从这一生来说,我买进的股份多过我卖出的股份。&
2400万美元定金换和记黄埔10亿美元资产
李嘉诚第一个收购经典,是1979年收购英资老牌商行“和记黄埔”。
李嘉诚看中了汇丰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但是没有直接谈收购,而是去收购当时香港最大的货运码头九龙仓。九龙仓见李嘉诚大肆收购旗下股份,连忙找汇丰银行支援。李嘉诚给了汇丰银行面子,停止收购,并且把已经收购的股份转让给香港船王。
汇丰为了报答李嘉诚,把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卖给了李嘉诚。李嘉诚用仅仅7.1港元每股的价格收购了9000万股“和记黄埔”,是当时市价的一半,而且只需要支付20%的定金,这意味着李嘉诚用2400万美元定金就换来了“和记黄埔”约10亿美金的资产,他也成为了第一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收购赫斯基 李嘉诚一生最伟大的投资之一
1986年的时候,国际油价跌到每桶11美元的历史冰点,原油市场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李嘉诚却在这时入手石油业,以32亿港元的价格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52%股份。
之后又通过一连串动作,最终获得赫斯基95%的股权,并且在多伦多证交所上市。当年赫斯基公司每天亏500万港元,如今这家企业已经成为“和记黄埔”最大的盈利和中流砥柱,每天赚1500万港元,李嘉诚更是称这次交易是他“一生最伟大的投资之一”。&
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 看好前沿科技企业
英国《金融时报》统计说,英国约25%电力分销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7%的供水市场由李嘉诚及其旗下公司掌控。
李嘉诚对新兴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也兴趣浓厚。近十年来,他通过旗下的维港投资,累计投资超过70家最前沿的科技企业。
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在2007年获得了两笔投资,一笔来自微软,另外一笔就来自李嘉诚,李嘉诚以1.2亿美元买下Facebook的0.8%股份。2009年,李嘉诚以1550万美元投资了语音识别系统Siri,这个公司在2010年以2亿美元的价格被苹果收购。
总的来说,李嘉诚一是在行业低迷的时候出手,二是沿着产业的思路,拓宽自己的经营领域,而对新兴行业的投资则更带有风险投资的特点。&
你从中悟出了哪些投资秘籍?
  李嘉诚退休现场图集。
  李嘉诚从穷小子变身世界级富豪,经典图集见证他发迹的经过。
  来源微信公众号:宜信财富微助手
李嘉诚退休了。
这位霸占亚洲首付位置长达15年、香港首富20年的世纪商贾大亨,已经活成了一个神话:战乱成仓皇次离故土,幼年丧父,白手起家,积累起富可敌国的财富,成为香港的象征之一。
纵观中国历史,能达到李嘉诚这样影响力、一举一动都牵动两岸三地神经的商贾巨鳄并不多。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纵横香江70载的李超人,终于到了退休的一天。
长子承业 次子得钱
关于李嘉诚退休,人们最关心的是,他的财富如何传承?长子李泽钜和次子李泽楷,如何分家产?
《福布斯》杂志1月18日公布的香港富豪排行榜数据,李嘉诚以3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0亿元)总净资产,连续20年蝉联香港首富之位。
在“分家产”时,他将的40%长江及和黄股份和22家上市公司,市值逾8500亿港元,名下上市资产逾2900亿港元,全归予长子李泽钜,长和系日后由他负责打理。次子李泽楷则将获得李嘉诚对其生意上的资金支持。
长子继承了他的商业帝国,次子获得了资金。一个分到了产业,一个分到了钱。两个儿子都很满意。不得不说,李嘉诚的明智。这样安排,最好地避免了兄弟相争的可能性,也因地制宜,最好地发挥了两个儿子的性格优势。
就性格论,长子李泽钜性格平和,是外界公认的“听话仔”。李泽钜在很小的时候就列席董事会,被李嘉诚按照接班人的标准来培养。三十多年来,李泽钜一直寸步不离跟在父亲身边,帮助执掌长和系,得到李嘉诚的言传身教。用中国古代的话来说,这位太子爷是一位标准的“守成之君”。
如今,李泽钜正式接掌长和系上市王国,包括长和(00001-HK)、长实地产(01113-HK)、长江基建(01038-HK)以及电能实业(0006-HK)及系内的产业信托等,市值逾万亿港元。
次子李泽楷性格鲜明,叛逆不羁。他和香港娱乐圈包括梁洛施之内的一众女星来往密切,是有名的”花花公子“。但同时,他也具有前卫的商业头脑,在影视娱乐、互联网、通信等新兴产业斩获颇丰,被人们称为“小小超”。目前,李泽楷已持有电盈、盈大地产、香港电讯信托等公司股权。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是腾讯最早的投资人之一,在当时看来可谓眼光一流。
这样的性格,更适合自立门户,在家族产业之外开疆拓土。所以李嘉诚给了他钱。他说,我给李泽楷的钱比他投资的生意还多。不愧是爱子心切。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财富传承安排,避免身后的骨肉相争,是一种明智之举。
揭秘家族信托
李嘉诚很早就设立了两个基金,一个是家族的信托基金,一个是慈善基金会。其中最著名就是家族信托基金。
李嘉诚的家族信托基金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LKS Unity),是目前香港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家族信托基金之一,控制了包括和记黄埔、长江基建、长江实业、电能实业、赫斯基能源等22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李嘉诚将大部分的财富都放在这家公司下面,这家公司就是李嘉诚家族财富的终极所在。这家公司持有李嘉诚家族旗下22家公司的股份,目前有三分之一的权益在李嘉诚自己手里,有三分之二的权益在李泽钜手里。
这22家公司的总市值达到了8500万港币,按照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持有的股份计算,总价值接近5000亿港币,换算成美元是600多亿美元。
李嘉诚已经明确表示这些财富在未来将交给大儿子李泽钜。也就是说李泽钜未来将继承这600多亿美元的财富,目前华人首富马化腾的身家是500亿美元,也就是说李泽钜已经预定了未来华人首富的位置。
除了资产体量巨大之外,还因为家族信托基金具有风险隔离的作用,堪称家族财富的“保险箱”。
家族信托将资产的所有人与受益人进行分离,一旦资金注入,这笔钱将独立存在,不属于任何人的私人财产,无论是离婚还是分遗产,这笔钱都不会进行划分,只可以根据委托人的意愿设置资产的受益人。即使家族生意破产、查封,已经注入家族信托中的财产都会安然无恙,确保子孙后代衣食无忧。
目前,李嘉诚家族信托基金总资产高达600多亿美元以上,李家并不能随意处置基金中的资产,只享有收益权。未来,整个家族信托基金的收益全都将交给李泽钜。即使李嘉诚百年之后,李氏子孙也会继续受到家族信托条约的约束,而不能随意挥霍财富,只是定期享受收益。
李嘉诚是潮汕人,重视子嗣是潮汕人的传统。有个笑话说,对于潮汕人来说,若有两个儿子一起出行,绝不会让他们同时乘坐一架飞机——万一遇难,不至于满门俱灭。这个虽然是笑谈,但也体现了潮汕商人重视风险分散的性格。设立家族信托基金,是保证财产代代传承的最佳方式。
家族信托起源于西方。香港长期受西方文化浸润,家族信托文化较早深入人心。在香港的200多家上市家族公司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通过家族信托的方式控股,除了李嘉诚,还有邵逸夫、李兆基、郭德胜、刘銮雄、杨受成等。
可以预见的是,李嘉诚即使淡出了江湖,但江湖依然有他的传说。他的商业伦理、齐家理念,是大陆企业家学习不尽的生动教材。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Mike Bastin所说的那样,“李嘉诚的退休,让我们看到他对企业家精神的建立与普及所做的贡献。除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李嘉诚的商业天分,以及向中国内地普及公司文化的积极作用超出我们的想象。”
  作者:苗雪艳
来源:90度地产
日, 90岁的李嘉诚正式宣布告别商海舞台。
和此前外界预期的一样,长子李泽钜接班,扛起“长和系”大旗。此时,李泽钜已54岁,人们纷纷调侃,最老的“地产富二代”终于在有生之年接班了,不容易!
随着一代传奇谢幕,关于“地产二代”李泽钜接班的一些疑问也浮出水面:
1、 李超人此前曾说过,自己早就想退了,可为什么直到90岁高龄才退休呢?他给接班的李泽钜留下了什么“财富”?
2、 父亲李嘉诚曾数次占据的富豪榜“首富”宝座,接任者李泽钜能够再夺回来吗?
3、 李泽钜接班后,“长和系”的未来战略会有一些大改变吗?
李嘉诚为什么90岁才退休?
李嘉诚其实早就功成名就了,两个儿子也在身边培养了多年,完全可以去颐养天年了,但是他一直没有退休,恐怕与最近这几年,李超人一直在忙的一件大事有关。
这件大事是什么呢?那就是曾传遍网络的“撤资中国”,开启卖卖卖模式;在大笔套现的同时,“西扩欧洲”、“南扩澳洲”,开启买买买模式;最终完成“长和系”的全新战略布局。
有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李嘉诚通过出售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相关资产累计套现金额超千亿港币。经过千亿资产大腾挪,长和系旗下投资行业覆盖了能源、通信、铁路、电网、煤气、水务等基础设施行业。这些都是较为稳定的资产,不像投资楼市,变数太多。
不过,即便投资海外,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投资英国多个项目后,李嘉诚就经历了英国脱欧,英镑贬值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而后李嘉诚才开始辗转投资澳洲。而这也正是其财富缩水的一大主要原因。在2016年出席长和系周年晚会时,一向乐观的他都开始感慨“生意难做了”。
他说,世界政经局势多变难料,各种资源价格大幅下跌,显示全球经济的隐忧,需要做好应变的准备。
在宣布退休当日,李嘉诚预判香港房地产市场仍面临全球风险的同时,也再次对“撤资中国”问题给予回应称,一般经济知识都没有的人,才会说走资,并举例提到了在中国内地的两个项目——赫斯基在中国南海的400亿元天然气出产计划和北京的东方广场。
别忘了,李嘉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原本我打算提早退休,不过,现在的经济环境有很多变化无法预料。”
因此,对于为何李嘉诚选择在90岁退休的问题,实则也不是年龄到了的问题,而是风险中求稳战略和爱岗爱家爱子的问题。那就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向求稳的他,在把抛售、转移资产这条路铺平以后,在确保了资产稳定的策略后,剩下的就交由儿子去做,再怎么折腾,至少还有稳稳的“保底”!
李泽钜能否夺回“首富”宝座?
站在父亲肩膀上起来的李泽钜,能够再次夺回父亲曾数次蝉联的首富位置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李嘉诚这两年在富豪榜上的位置变化,看看基数,进而得出李泽钜需要使出多大力气才能夺回位置。
根据胡润全球富豪榜排名,2018年,李嘉诚财富积累共计1900亿元,全球富豪榜32名,大中华区排名第6,排名较上一年下降;2017年,财富1750亿元,全球富豪榜32名,大中华区排名第4,排名较上一年下降,这一年,香港首富不再是李嘉诚,被顺丰王卫夺走。
由于今年的富豪排行榜统计的基本是上一年的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日),也就是说,从2016年开始,李嘉诚在大中华区的排名就一直处于下降的位置。这就是李嘉诚目前留给儿子在排行榜单上的“基础”。
所以,答案是:难度系数很大!这与时代背景和战略有关。
关于时代背景,我们再次回到2018年胡润富豪榜单上,从中你会看到创造财富的主力军是谁、新的创富途径是什么。
在这份富豪排行榜单中,有一点值得关注,大中华区TOP10中,首富不再是一直蝉联的房地产行业,而变成了互联网行业。
47岁的马化腾以2950亿元财富正式成为全球华人首富,而他也是胡润百富榜创立以来第13位中国首富;位列全球第15位,比去年上升23位。这得益于,去年腾讯频繁参与零售行业,永辉超市、超级物种、家乐福和万达商业都是其战略投资对象。
地产界富豪王健林家族、李嘉诚排名较去年都在下降。曾一度蝉联的首富王健林都退到了第八的位置。
在上榜的科技富豪中,美国和中国占了66%。在新的创富途径方面,在线零售发展线下实体店、无现金时代、共享经济、机器人、探索宇宙、无人驾驶、超级高铁、推特盈利、区块链/加密货币成为崛起的新兴行业。
这些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时代不同了,房地产行业的暴利时代已是过去,新的技术革命已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力量席卷改变我们的生活,颠覆我们既有的思维,在未来的几年,技术创新者将是财富集大成者。
而香港的整体环境实则在技术氛围方面并不浓郁,此前,笔者在与港资企业香港置地执行董事周明祖聊到香港商业环境和内地的区别时,他就表示,香港在技术方面没有那么强,香港历史比较长,一个小的地方,零售非常便利,离你非常近。而在内地的北京,大家都善用技术,都是聪明的消费者。
交班后长和的战略会变吗?
长和近几年盈利增长在下跌,接任新主席之后,长和是否有一个增长比较快的盈利增长动力和蓝图的问题?
李泽钜对此回应称,无论是与父亲还是管理团队一直都有在沟通,公司的发展方向预期没有任何改变,“物业永远是我们的主业,但主业有时候可以做多一点,有时候可以做少一点。我们有其它行业的选择,未必是基建,有选择就灵活一点,这是好事。”&
李嘉诚对此的回答是,“当然也是希望有一些特别令自己也惊奇的生意,但我们负债比较小心的,发展中一定要求稳健,所以这么多年来,从1972年这么多风波,长江、长和集团都安然度过。”
从言语中可以看出,李泽钜接手后的战略方向目前并不会有太大改变,如果执行层面也是如此,那么,在父亲身退心不退的影响下,李泽钜时代也许还是不会跳出父亲布下的这个圈圈。
从年龄上来看,李泽钜今年都54岁了,属60后,这个年纪差一岁就进入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平均年龄行列,在行事风格上和对外界信息的接收程度上,其实李泽钜更靠近第一代中国企业家。
而根据外界对李泽钜的印象来看,谨慎、刻板、精打细算、项目投资回报率一定要达标反之不做等求稳的特质,其实和父亲李嘉诚很像,未来,公司的战略方向很长一段时间可能还是维持现状的“求稳”。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同于创业者身上自带的更多的“英雄主义色彩”,李泽钜和李嘉诚自称的“商人”目标一样,那就是商人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资本的安全,其次才是增值更快!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李嘉诚落实卸任长和系主席,由长子李泽巨接棒。分析认为,由于长和系班底未见改变,相信集团未来会继续采取多元化策略,不仅涵盖业务更多,王国版图涉及地区也会更广。
研究地产行业逾30年的星级地产分析员Portwood Capital董事总经理卓百德认为,长和系于过去逾20年已积极在全球各地投资,涉猎不同业务,相信李泽巨接任主席后,集团一贯奉行的多元化策略不会有任何变化,他会继续在市场上的电力、天然气等公用事业领域寻觅新并购目标,令长和系更国际化及多元化。
卓百德料主攻稳定现金流业务
现时长和系市值逾万亿元,业务包括电讯、地产、零售、基建、港口及相关服务等,遍布全球逾50个国家,员工达32.3万人。
卓百德指,李泽巨执掌后,他或会更注重某些行业的发展,也可能参与更多科技等创新投资,但原有业务一定不会全部推倒重来,相信长和系未来会更集中于发展可提供持续及稳定现金流的固定投资业务。李嘉诚便预计,长实(01113)今年固定投资收益将较2016年水平增加逾50%。
泽巨并购经验丰做事认真获赞
“李泽巨是大家都熟悉的人,在并购市场上经验丰富,虽然我们尚未完全清楚他能力会否如其父亲般超卓,但市场均评他为做事认真的人,熟悉集团运作。”
他称,只要长和系未来继续如往昔业务不断扩大、盈利继续增长,李泽巨掌舵的长和系不会有管理层折让(management discount),情况就像新地(00016)般,即使已由第二代主持,市场仍给予高度评价。
光银:继任明朗化影响正面
光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林樵基同意,李嘉诚选择在身体仍健壮、业务发展成熟时退下来,可消除继任人何时接任的不明朗因素,更重要是李嘉诚表明没有任何一个高级管理层有意离任,此刻交棒予李泽巨对长和系股价反而有正面影响。他续指,长实去年业绩虽稍逊,但大部分卖楼收益应今年入帐,而去年出售中环中心后,集团今年应在并购方面会更进取,以补偿失去的租金收入,故看好长实在李泽巨出掌的首年应有理想表现。
推荐阅读:
超人李嘉诚谢幕:商业王国已有78载 交棒长子李泽钜
李超人的福州往事
官媒:李嘉诚在向什么告别?李家人已听到新经济涛声
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
54岁站上前台:长于李嘉诚光环之下的长和系“太子”李泽钜
澎湃新闻记者 陶宁宁 来源:澎湃新闻
李泽钜,现任长和系的副主席,不久之后将继任长和系新一任的“掌门人”。
不过,比起在长和系下多家公司拥有的这些头衔,李泽钜更出名的称呼还是“超人李嘉诚的长子”。
“超人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本文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
尽管,早在1994年,李泽钜便已成为了长实副主席的位置,被公开宣布将成为长和系接班人也是早在2012年的事情;尽管业界早有传言,近年来长和系不断投资欧洲、尤其大举投资英国的策略很多都是出自李泽钜的手笔。然而,在父亲李嘉诚巨大的光环之下,李泽钜给公众的印象却是模糊的,这位长和系的新主席竟显得格外低调而神秘。
日,步入90岁高龄的超人李嘉诚正式宣布即将在今年5月退休,这也意味着已经54岁的李泽钜终于可以走上长和系舞台的最中央。
54岁,早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对于李泽钜来说,属于他的时代似乎才刚刚开始。
不满十岁便要接受商业熏陶
早些年时,李嘉诚曾多次声称自己并不主张古老的家族性统治,他认为公司首脑应当由股东选举产生,而不一定是父业子承,他甚至说过:如果我儿子不行,我不会考虑让他们接班。
但事实上,超人对于儿子们的培养却也可谓煞费苦心,从外界流传出的李嘉诚对于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的教育方式来看,超人显然不甘于让自己的儿子“不行”,也正是因此,李泽钜最终接棒父亲的商业帝国,父业子承的结局丝毫不令人意外。
不同于李嘉诚父亲早亡、童年贫苦的经历,当李泽钜在1964年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成为了香港“塑胶花大王”,并开始布局房地产业。李泽钜一出生就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不过,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让李泽钜沾染上“富二代”们好逸恶劳的通病。多年之后,在长实培养李泽钜的“太傅”,长实集团曾经的二把手、董事局副主席麦理思曾评价李泽钜为:谦虚好学的好孩子,一点都不像世界级富豪的公子。
李泽钜在香港名校圣保罗英文书院读完小学,中三时,李嘉诚便安排他前往加拿大读中学。根据多年之后媒体披露的信息,李嘉诚并不愿意给儿子过多的金钱,他给李泽钜的钱只能满足其日常消费,而绝不可能挥霍享受。
除了从小培养儿子独立之外,李嘉诚还刻意安排年幼的李泽钜、李泽楷兄弟接受“商业熏陶”。李嘉诚特意在长实的会议室安排了“专席”,让他的两个儿子出席董事会议,当时李泽钜和李泽楷都还不满10岁,但却已开始接受这种实战式的商业训练。
按照父亲的规划成长
在李嘉诚的严苛要求和精心栽培之下,李泽钜很快成长为一个青年才俊,而他的成长也似乎完全在超人的规划范围内。
有趣的是,李泽钜似也欣然接受着父亲的安排和规划,他全然没有弟弟李泽楷所表现出的张扬和叛逆,而是扎扎实实、不偏不倚地沿着一个家族继承人的方向成长着。
李泽钜中学毕业后,考入了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不知这是否是他本人的兴趣爱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是父亲李嘉诚的意愿。此时的长实已经是香港著名的地产企业,房地产业也已成为了李嘉诚财富构成的核心,显然,要求李泽钜攻读土木工程专业便是为他今后介入房地产行业而铺路。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李泽钜获得了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回到香港之后,曾有长实的董事提议让大公子直接进入董事局,但却被李嘉诚断然否决,或许在李嘉诚看来,如果真的要培养儿子接班,必然需要他从底层开始历练,并扎实地在商业的战场上取得“战功”。
日,李嘉诚出席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举行的2010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
跟随父亲参与对加拿大赫斯基的收购
于是,1985年,21岁的李泽钜正式加入长江集团,成为了一名普通员工。也几乎在同时,年轻的李泽钜开始协助父亲将家族事业向海外扩张,在加拿大的“战役”成为了他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早在1977年,李嘉诚就开始在加拿大投资,购置物业。到了1986年,李嘉诚投资32亿港元,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不过,这次收购并不是没有争议,按照加拿大的商务法例,外国人不能收购“经营健全”的能源企业。而赫斯基石油公司在加拿大西部拥有着大量油田和天然气的开发权,彼时也并未出现债务危机,正是属于“经营健全”的能源企业。
而由于华裔的大举扩张,也一度引起了加拿大本地居民的强烈不满,当地出现的排华情绪给政府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正是因此,李嘉诚要收购赫斯基难免受到加拿大舆论的非议。
不过,名不虚传的超人早有布局,他在1983年便让李泽钜兄弟加入了加拿大国籍,这一决策很大程度便是为以后海外扩张扫除障碍。
在这场交易中,李嘉诚对于李泽钜的栽培提携之意也表露无疑,当他与加拿大官员们频频会见之际,都带着自己的长子李泽钜,此举不仅给李泽钜提供了实战历练的机会,还为他此后在加拿大继续建立“战功”积累了人脉。
主导万博豪园,在海外获得“战功”
此后的数年,李泽钜有大半时间都在加拿大坐镇。而在收购赫斯基之后,李氏家族在加拿大的另一个项目便是参与世博会旧址发展项目,这个项目也是真正由李泽钜看好并主导的。
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举办了世博会,在世博会闭幕之后,作为当地省政府公产的世博会旧址地皮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世博会带来的良好开发基础而成为了颇受看好的优质地皮。
李泽钜一眼看出了世博旧址所存在的商机,但以当时长实的实力,要拿下这一优质物业项目并非易事。
首先,这块地皮大小相当于香港整个湾仔区和铜锣湾叠加,投资金额也高达170亿港元,以当时长实的规模和能力很难独立承担。
对于李泽钜的投资眼光,李嘉诚给予了充分的信赖,他拉来了同为香港地产业大亨的李兆基、郑裕彤加盟,并与加拿大商业银行旗下的太平协和公司共同开发,李嘉诚拥有太平协和公司10%的股权。李嘉诚还把合作开发事宜交由年轻的李泽钜负责具体操作。1988年,以李氏家族牵头的财团终于获得了世博会旧址项目的开发权。
日,香港,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01113.HK)发布2015年全年业绩。
虽然,资金的问题通过共同开发的方式得到了解决,但世博会旧址项目还面临着另一大难题,那就是当地居民对于华资在加拿大大幅收购的不满情绪。当世博会旧址以太平协和的名义签约之后,当地传媒大肆批评,质疑当地政府将世博会物业交由港商开发,而最终这些物业又都会卖给香港人。
迫于舆论压力,时任卑诗省省督林思齐要求太平协和保证:在该地块优惠的区域兴建的物业,必须先向加拿大当地人发售,而不可以先在海外发售。
作为太平协和的董事和项目主要负责人,不过二十多岁的李泽钜不得不亲自与当地政府展开谈判,并与加拿大媒体主动沟通,强调他早已加入加拿大国籍的事实试图争取民心。
在李泽钜的努力之下,林思齐最终同意出面说服省议会,许可世博会旧址物业在香港和温哥华两地同时发售。这一项目后来被命名为“万博豪园”,不但成为了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建设计划,更是成为了李嘉诚商业帝国海外扩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学一做谈谈感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