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导致腰椎钢板取出手术风险爆裂型骨折,手术内固定钢板,一年后需要动手术取出。这个可以评伤残几级?

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后路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脊髓损伤;内固定;椎板;随着现代交通事业、工矿业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胸腰;1资料与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们采用后路手;2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无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症状;3讨论;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原则是彻底减压,恢复脊柱的正常解;
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后路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脊髓损伤;内固定;椎板减压;植骨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工矿业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日益增多,其中爆裂性骨折约占45%,且大多数合并脊髓损伤。现将我院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们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全或半侧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2061岁,平均37.5岁;骨折节段胸128例;L115例;L28例;L34例。术前Frankle分级,A级2例,B级3例 C级9例D例21例。所有患者均于伤后8 h24 h内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35例全部应用钉棒系统椎弓根内固定术,其中5例行全椎板切除术,椎弓根植骨,脊髓前方减压;8例行半椎板切除,关节突植骨,脊髓前方减压;22例未行椎板减压。9例行横突或经椎弓根植骨,23例未植骨,本组均为取髂骨植骨。椎板切除的选择:全椎板切除:a,术前脊髓损伤严重,Frankel分级C级以上。b,椎管内占位大于50%。 c.伤椎塌陷大于50%。半侧椎板切除:a,术前脊髓损伤较轻,Frankel分级C级或D级;b,椎管内占位小于50%,预计塌陷椎体被撑开后,利用器戒将骨折块推顶复位;c,伤椎塌陷小于50%。单纯后路切开复位减压椎弓根内固定。不做椎板切除:a,术前无脊髓损伤或损伤较轻,Frankle分级D级;b,椎管内占位小于35%,凸入椎体骨块无旋转,塌陷椎体被撑开后,凸入椎体骨块通过后纵韧带牵拉间接复位;c,伤椎塌陷小于40%,后凸成角小于15度。手术方法:经后路正中切口,经伤椎上、下椎体的椎弓根植入四枚椎弓根螺钉,切除伤椎半侧椎板、全部椎板或不切除椎板,用撑开器撑开椎弓根钉,利用特殊器戒推顶凸入椎管内的骨块致复位,摘除破碎的椎间盘,行关节突、横突、椎弓根植骨。 2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均无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症状。随访3~26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前不完全神经损伤的患者30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ASIA分级1级或1级以上2例,术前完全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矫正度丢失: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平均矫正8.3毫米,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4.6°,术后8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平均丢失0.4毫米,矫正角度平均丢失5.3度。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原则是彻底减压,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序列,重建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脊柱创伤中,胸、腰椎段骨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由于同时累及前柱、中柱甚至后柱而导致脊柱稳定性丧失,且常伴有神经损伤。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通过椎弓根固定达到三柱固定并可利用韧带整复原理,来恢复伤椎高度和脊柱序列,从而使椎体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后路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53等内容。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 A3 型腰椎爆裂骨折 11……胸腰段爆裂骨折伴不完全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12……后路椎板减压螺钉置入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  脊髓损伤|前路减压手术|后路减压手术|治疗效果毕业...结合肌间隙入路置钉治疗伴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 ...脊柱手术并发急性脊髓不完全损伤的临床分析(附 9 例...  AF 内固定术后结合中药三期疗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 髓损伤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 af 系统结合中药三期治疗胸腰椎爆 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例的...  昌吉职改办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内固定术胸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临床效果论文选题...新型板棒复合固定系统前路单节段固定治疗 DenisB 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12……...  1.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 2.婴幼...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 88 例疗效分析 15...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术后康复护理 66.脊髓损伤患者...  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 分析...脊椎, 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都能起到复位固定的效果...损伤类型:有40 例患者为爆裂骨折,有 25例患者为...  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减压手术疗效分析李华军 衡山县中医...垂直压缩暴力所致 的高能量损伤,常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术治疗,临 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  Mikles 等[2]认为当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 ? 解除脊髓压迫 纠正畸形 重建脊柱稳定 防止...神经损伤程度、伤后时间及术者对手术 入路的熟悉...与前路H型钢板固定术相关的文献报道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百科词条: (最后修订于 23:16:18)[共863字]摘要:
前路H形钢板固定术用于脊柱骨折脱位的治疗,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26.5.13-1)。
相关文献:【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犬下颌骨骨折不同内固定后不同时期组织学及骨愈合强度的变化,对加压促进骨愈合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2只狗下颌骨两侧体部造成人工骨折后,分别采用加压钢板及微型钢板做内固定,术后2、4、6、8周通过三点弯曲力学实验,结合组织学检查,分析了加压钢板固定侧与微型钢板固定侧骨愈合过程中愈合强度的变化。结果在2周、4周时,加压钢板内固定比微型钢板内固定的骨愈合强度【摘要】[目的]分析后前路联合手术对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本院5年来收治的21例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患者、共56颈椎节段,手术前后病情进行分析研究。采取颈椎后前路一期或二期手术治疗,15例采取后路椎板切除椎管扩大、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6例采取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摘要]目的评价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跖趾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0例(23处)掌指骨(趾骨)应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并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2~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关节活动恢复佳。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优17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跖趾骨)具有固定牢靠,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并可早期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狗下颌骨骨折不同内固定后不同时期钙元素及骨愈合强度的变化,对加压促进骨愈合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2只狗下颌骨两侧体部造成人工骨折后,分别采用加压钢板及微型钢板做内固定。术后第2、4、6、8周通过钙元素测定,结合三点弯曲力学实验,分析了局部钙元素变化对不同固定侧骨愈合过程中骨愈合强度的影响。结果骨折术后第2周、4周、6周加压钢板固定侧骨缝间钙元素含量明【摘要】[目的]比较选择性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未融合胸弯术后自发矫正情况。[方法]1997年5月~2005年10月,共72例接受手术的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40例采用选择性前路手术(A组),32例采用选择性后路手术(B组),随访时间最少2年。[结果]末次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无1例发生术后相关并发症,A组术前胸弯平均30°,术后平均16°;B组术前【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4年10月,对手掌部、指骨骨折28例34处作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外固定时间为2~3天(平均2.3天)。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为3~5周(平均4.1周)。重返工作岗位时间为3~12周(平均4.6周)。结论应用微型钢板治疗手部骨折可以缩短术后外固定时间,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使患者提早重返工作岗位。  【关【摘要】目的评价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在颈前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例颈椎骨折、脱位,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例颈椎病,1例颈椎肿瘤,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除1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死亡外,其余病例获6个月以上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植骨均完全愈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术中应用,可获得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防【摘要】目的总结K-P钛钢板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病例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植骨K-PLATE系统前路内固定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2例患者获4~20个月随访,植骨均已牢固融合,无植骨块脱落及内固定系统松动现象,脊髓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植骨K-P钛钢板内固定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摘要】目的评价微型钢板螺钉在治疗掌指骨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共96例122指,术后1周内疼痛减轻即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6.5周。无骨折移位、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和伤口感染发生。按照TAM系统评定法进行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7.7%。结论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可靠有效,并发症少,可早期活动关节,是一种有【摘要】探讨一期前路手术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后纵韧带钙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后纵韧带钙化的患者采用一期前路手术治疗,手术依据钙化的后纵韧带和硬脊膜粘连的情况采用彻底切除钙化后纵韧带或使之“漂浮”的方法,减压充分后给予取自体髂骨或骨粒填充的钛网做椎间融合,Windows钢板内固定。[结果]33例病例随访8~45个月(平均22个月),术前JOA评分6.7分,术后3个月摘要 目的:评价AO颈椎前路带锁钢板(cervicalspinelockingplate,CSLP)在严重颈椎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例颈椎骨折脱位伴截瘫或不全截瘫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采用CSLP内固定。结果:经平均18个月随访,全组病例植骨融合良好,未发现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CSLP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内固定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无磁性,适[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失误的原因。方法对24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病例(断裂9例、弯曲5例、松动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病人中22例取出原内固定,采用髓内钉或加压钢板固定,15个月内均获痊愈,2例松动程度较轻者采用管形石膏外固定半年内痊愈。结论适应证选择不当、技术操作不正确、内固定器材选择不当、功能锻炼不正确以及钢板质量问题是造成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关键词】肱骨骨折;手术治疗;钢板固定  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近年来多主张手术治疗,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取多种术式、肱后钢板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57例,男46例,女11例;年龄18~63岁,平均38?5岁。车祸伤19例,跌伤21例,砸伤12例,机器绞伤5例。骨折:横断8例,粉碎31例,斜行6例,螺旋12例;中段14例,下段26例,观察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纵裂粉碎型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对股骨粗隆间纵裂粉碎型骨折18例,施行了解剖型钢板。结果近期疗效:全部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远期疗效:经随访8个月~2年,优12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达94.5%。结论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纵裂粉碎型骨折是一种值得选用的治疗方法。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解剖型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的骨折,其治疗方法很多,内固定方法不同【摘要】[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03年9月-2005年9月间收治的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经前路手术病人3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19~63岁,平均41.7岁。按Denis分型标准:A型6例,B型16例,C型6例,D型4例,E型2例。术前Frankel分级:A12例,B4例,C10例,D5例,E3例。评价术后:(1)神经功【摘要】目的比较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长1.5~2.5cm,宽0.4cm的微型钢板(T形、L形、直形钢板)对38例(43处)掌指骨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属开放伤9例,其中加用丝线捆扎7例,一期植骨3例,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平均5天)。同期行克氏针内固定的41例(45处)掌指骨骨折,比较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钢板组33例获得随访,平均1.3年,骨折平均愈合(3.2【摘要】目的探讨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我院骨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用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56例,并总结其操作方法。结果56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80min,术中出血平均20ml,术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4周,术后随访51例,疗效评定优40例,良10例,差1例。结论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摘要】[目的]对腰椎完整标本、单纯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ALIF分别行椎弓根钉固定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4种状态进行测试,比较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新鲜腰椎标本8具,分别于完整状态、L5S1前路植以Cage、L5S1前路Cage分别行椎弓根钉固定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下,测定前屈、后伸、侧弯及扭转运动下运动范围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ALIF标本同完整标本相比,其后伸运动范围增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手术治疗以前临床上大多数采用克氏针、钢丝、螺钉固定。但容易出现内固定松动,骨折再次移位,或者外固定时间长而发生关节僵硬。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Y型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5~76岁,平均56岁;其中左侧11例,右侧7例。按Riseborought等按骨折程度分类,均为三、四度骨折目的分析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14例14眼的患者背景、术中所见及术后观察。结果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在20~204天(平均96.5天),初次手术6眼施行了巩膜环扎术,8眼玻璃体手术。经玻璃体手术者视网膜全部解剖复位,3眼巩膜外手术复位失败,后经玻璃体手术网膜复位。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原因是睫状沟缝合时医源性裂孔3眼,前部玻璃体牵拉目的分析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14例14眼的患者背景、术中所见及术后观察。结果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在20~204天(平均96.5天),初次手术6眼施行了巩膜环扎术,8眼玻璃体手术。经玻璃体手术者视网膜全部解剖复位,3眼巩膜外手术复位失败,后经玻璃体手术网膜复位。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原因是睫状沟缝合时医源性裂孔3眼,前部玻璃体牵拉将腹、胸膜推开后,暴露并钝性游离腰背部深筋膜(以利于完整保护腰大肌肌膜),显露腰大肌、输尿管和腔静脉(右侧)/腹主动脉(左侧)。在肾后壁剪开肾周脂肪囊,充分游离肾脏之后,将肾周脂肪囊向上翻起,用丝线固定于切口纱布上。直视下观察肾脏的位置和下垂活动情况。用深部拉钩将肾脏向上即胸腔侧拉起,同时用深部拉钩将切口向下拉开,充分显露腰大肌。于平髂前上棘处横行切断腰大肌肌膜和部分腰大肌,厚度约3-4mm,切断【摘要】目的评估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03年5月—2009年8月我院诊治的40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病人,行前路手术者18例,后路手术者2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术式都获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结果,术后随访除1例全瘫病人无任何恢复外,其他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及症状缓解,两种术式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和CO【摘要】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65例,29例患者应用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钢板固定,其余的36例患者应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术中微创操作。根据AO分型:A型13例,B型37例,C型15例。[结果]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8个月),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摘要】目的观察T型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8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均采用T型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治疗后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价该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本组入选患者均经过随访,随访时间为5~24个月,平均8.4个月,疗效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价,具体为:优31例,良42例,可8例,优良率90.1%。结论外固定支架与T型【摘要】目的探讨枢椎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9例枢椎齿状突骨折病人,分别采用Halo?vest外固定术、前路空心螺钉固定术、后路经关节突侧块螺钉加钢丝固定术、后路钢丝固定术、寰枢融合术。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检查评定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9例病人经术后5~30月的随访,所有病人骨折均已愈合或植骨融合,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现象,所有内固定均未出现松动、断裂及脱【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年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失败原因主要是第一次手术未获得解剖复位;未达到牢固的固定;部分病人未第一次固定加植骨;不正确的功能练习和过早负重。结论手术时牢固的固定和植骨术均能再愈合。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是常规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之一。因为股骨干周围有丰厚的肌肉,骨折部位【摘要】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97例中获随访88例,临床优良率86%,植骨融合率为97.7%(86/88),其中单节段椎间隙融合率为100%(15/15),多节段椎间融合率为97.3%(71/73)。结论颈前路钢板内固定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是有医学网  股骨颈骨折除老年人头下骨折,股骨颈粉碎骨折或Pauwel角>80°者倾向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外,其余均应及早复位内固定。近年来内固定方法发展多有用螺纹钉、加压螺钉,滑动式鹅颈钉等内固定[图1]。但三翼钉内固定仍为基本手术,掌握后可举一反三,本文将作详细描述。⑴股骨颈骨折分型⑵螺纹针内固定⑶加压螺钉⑷滑动式鹅颈钉图1 股骨颈骨折分型与内固定  [适应证]  1.中间型或内收型股骨颈骨折,有移位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对69例不同类型的掌、指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早期手部功能锻炼。结果与结论通过对69例掌指骨骨折6~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操作简便,术后便于病人早期功能锻炼,手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关键词】掌骨;指骨;微型接骨板 由于近年来手工机械工业的发展及大量农民工转岗,手部外伤日渐增多,对于闭合性手部骨折,以前大多使用折块。测量骨缺损的大小和形状,取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根据骨缺损形状修整移植骨块的松质骨部分,用清水洗净其骨髓组织,以镶嵌形式植入缺损处,然后使胫骨平台骨片与关节面互相吻合,取已选好解剖型钢板附壁内固定。缝合冠状韧带,修复损伤的半月板和韧带。术后引流24~48h,加压包扎。术中用C形臂X线机观察骨折复位固定情况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固者,术后即可行CPM锻炼,术后2周拆线,术后4周酌情不负重扶拐压植骨融合的假关节发生率为0%~26%〔2〕。此外,髂骨块的截取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如术后取骨部位疼痛、伤口感染、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盆腔血管内脏损伤、髂前上棘骨折等〔1〕。近年来出现了各种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钢板的使用会增加颈椎的稳定性,促进融合率,但使用颈椎前路钢板使手术范围增大,损伤气管、食道、颈部神经的风险增加,同时螺钉植入有损伤椎动脉、脊髓和神经根的可能,远期会出现螺钉的松动、断裂及钢【摘要】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减压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5月~2007年8月行颈椎前路手术624例,发生脑脊液漏19例。采用术中明胶海绵、筋膜片封堵,配合术后头低脚高位,细盐袋适度加压,保持切口干燥及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12例经采用术中填塞封堵明胶海绵的方法,切口I期愈合。5例术中填塞封堵明胶海绵,术后抬高床尾,颈部适度加压,对症处理,7~10【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术前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颈椎前路手术患者51例,训练组为32例,对照组19例,比较两组间手术对术后呼吸、引流量的影响。结果训练组无论在术中显露、术中出血、术后出血量,咽喉部不适发生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术前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颈椎前路手术后的并发症。  【关键词】颈椎前路;气管食管;推移训练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最常见的方法,但由【摘要】[目的]为国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0套中国成人配套干燥寰枢椎标本上,对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相关解剖学数据进行测量。[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方4mm处为进钉点,在矢状面上螺钉植入的最小外偏角为(10.80±2.10)°,最大外偏角为(25.13±3.12)°,冠状面上最小后偏角为(8.85±2.12)°,【摘要】[目的]对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存在争议,一般主张保留桡骨头,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桡骨头骨折固定比较困难,本文主要是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分析其疗效。[方法]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均为MasonⅢ型骨折,其中2例累及桡骨颈,对7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病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辅助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必要时取自体骨进行植骨。[结果]随访14~39个月,平均20【关键词】指骨骨折;微型钢板;内固定手部骨折的固定治疗一直是困扰手外科医生的问题之一,对于手部骨折应使用AO微型不锈钢板内固定治疗,手外科医生们的意见已基本达成共识。2003年5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对45例指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型钢板固定指骨骨折,术后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45例51指,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18~60岁。致伤原因:电锯伤28例,绞伤7大陵原并过,右子午流注之法,无以考焉。虽《针灸四书》所载,尤且不全。还元返本之理,气血所纳之时,不待思忖。且后图乃先贤所缀,故不敢废,备载于后庶有所证耳。原图十二,今分十耳。\r足少阳胆之经\ph-h6.bmp\r\r足厥阴肝之经\ph-h7.bmp\r\r手太阳小肠之经\ph-h8.bmp\r\r手少阴心之经\ph-h9.bmp\r\r足阳明胃之经\ph-h10.bmp\r\r足太阴脾之经\p平均年龄36.5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10例;左侧22例,右侧17例;均为肩部撞击伤所致。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7d。治疗均采用锁骨钩型钢板固定。同期收治肩锁关节脱位24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左侧8例,右侧16例;Ⅲ型20例,Ⅳ型4例;脱位均采用锁骨钩型钢板固定。1.2手术方法1.2.1锁骨外端骨折采用高位臂丛麻醉或臂丛与颈丛联合麻醉,患者取仰位,患侧肩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0例疗效分析(pdf)【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采用解剖型钢板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6例,Ⅱ型10例,Ⅲ型10例,Ⅳ型5例,Ⅴ型5例,Ⅵ型4例。内固定手术同时行植骨27例并处理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结果随访6~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6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按Rasm【摘要】目的: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22例(23眼)手术结果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0.5者72%。并发症主要为人工晶体偏心和倾斜。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对于无后囊膜或后囊膜破裂者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术式。  【关键词】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  Twosuturesfixationofposteriorchamberintraocular【关键词】颈椎内固定器近年来,随着颈椎内固定器材设计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完善,颈椎前路手术获得飞速发展。尽管有文献报道,颈椎非限制钢板的使用可以提供前路融合术后的即刻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植骨块脱出、终板的骨折塌陷以及迟发的颈椎后凸畸形的产生。过度坚强的内固定伴发的植骨块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等问题虽可使用非限制性钢板解决,但不少学者发现非限制性钢板过度的加压有加重植骨块塌陷的趋势。面对相互矛盾的文【关键词】下颈椎前路手术钢板螺钉置入下颈椎是指C3~7,包括C7~T1的连接部位。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科施行下颈椎前路手术采用带锁钢板螺钉内固定353例,术后发生内固定物置入不良39例,现就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53例中,男251例,女102例;年龄12~78岁,平均48.2岁;脊髓型颈椎病19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125例,颈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转自37度医学网  这种内固定术多用于长管骨骨折,比较牢靠,临床应用较多。但缺点是切口长,软组织分离和骨膜剥离较广泛,骨折端的血运受损较重,愈合较慢。  [适应证]  1.四肢长管骨骨干横折或短斜折,手法复位、外固定失败或其它原因不能行手法复位、外固定者。  2.全身多发性骨折或一骨多处骨折,全部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处理有困难者,可考虑对1~2处手法复位困难或外固定不易维持对位的骨折年以来共收治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股骨干再折患者151例,所用钢板均为国产。根据X线片和术中所见,再折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06例,女4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38岁;股骨干中段骨折82例,下段骨折45例,上段骨折24例;自动加压钢板(DCP)93例,加压器型钢板45例,普通钢板(Sherman板)13例;自动加压钢板(DCP)折断72例,单纯螺丝钉松键词】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术;钢板断裂  四肢长骨骨折多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目前常用的自动加压钢板,使骨折内固定较为稳定。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常遇到钢板断裂的情况。2000年5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钢板断裂患者20例,就其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2000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钢板断裂患者20例,其中15例首次手术在院外进行。男17例,【关键词】肱骨干下1/3粉碎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近年来,锁定钢板技术在各种复杂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锁定孔的角度可以按需要调整,固定效果可靠,能够有效地控制骨折重叠、分离、旋转移位,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逐步得到肯定。随着交通及工业的飞速发展,肱骨干下1/3粉碎骨折较前多见。但肱骨远端的特异外形致钢板放置困难,通常采用的后方及前外侧钢板放置均有其局限性,易造成骨折固定不牢固、不【摘要】[目的]对照性研究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青少年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效果。[方法]按照同一标准,从1998年1月~2006年1月手术治疗的23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中选出胸腰段脊柱侧凸61例。A组前路手术28例。B组后路手术33例。[结果]随访2~6年(平均3.5年)。手术时间A组4.5h±0.8h,B组3.1h±1.0h(P<0.01)。出血量A组1400ml±350ml,B组110日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第8期10(上海)为了探讨胫骨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1/3管型钢板治疗Ⅲ型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疗效。研究者2000年2月~2004年8月应用胫骨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1/3管型钢板治疗Ⅲ型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18例;Gustilo分类Ⅲa型8例,Ⅲb型7例,Ⅲc型3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后期外固定支架改为弹性固定,有明确骨性愈合后拆除。结果【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犬下颌骨骨折的不同内固定后不同时期骨断端两侧骨形成蛋白(BMP)的表达,对加压促进骨愈合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2只狗下颌骨两侧体部造成人工骨折后,分别采用加压钢板及微型钢板做内固定,术后2、4、6、8周利用骨形成蛋白单克隆抗体,分析了加压钢板固定侧与微型钢板固定侧骨愈合过程中骨形成蛋白含量与分布。结果在不同时间内,加压侧骨形成蛋白阳性着色比不加压侧强【摘要】[目的]比较颈椎前路静力性、动力性钉板系统在颈椎前路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中的生物力学,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6具小牛颈椎标本,测定其正常颈椎C4、5节段的活动范围(ROM),而后在C4、5节段制作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Orion、Codman、Window钢板、螺钉固定,分别测定脊柱在前屈、后伸、旋转、侧屈运动时的稳定性并与正常标本比较。[结果]单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